幼儿园情商培养

2024-12-02

幼儿园情商培养(精选8篇)

幼儿园情商培养 篇1

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是从多方面判断的,因此对于家长朋友来说,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多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而应该说情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家长朋友来说,应该重视情商的培养,而对于很多家长如何培养幼儿情商,所以有必要学习一下。

对于家长朋友来说,除了要重视关于家长如何培养幼儿情商,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得当,这样才可以达到效果,因此对于家长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哦。

1、家长要作孩子的表率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在孩子心中就是崇拜的对象,孩子每天用最细致的目光观察着父母的一举一动,默默地模仿和学习着。在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学会了您那一套。所以,父母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

2、坚持一贯的家教作风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爱不能是溺爱、偏爱,而应该是理智的爱,有原则的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允许做;什么不许做。对孩子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如一。如果只对孩子提出要求,而不督促孩子,时紧时松,朝令夕改,这样就难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对家长的要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家长从而失去威信。只有坚持始终如一的严格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3、以积极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应多作积极的肯定,从正面引导孩子向目标发展。孩子受到激励和赞扬后,上进心就会得到强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实际,对孩子越信任,与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对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用适当的奖励,肢体举动来表达赞扬和愿望。没玩没了的数落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所以说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对于家长朋友来说,一定要重视家长如何培养幼儿情商,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哦。

幼儿园情商培养 篇2

关键词: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等生,情商培养

高中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既是义务教育的初中与市场经济的大学的过渡衔接期, 更是一个人人格、性格、心理养成并转为成熟的关键时期。但纵观现如今的社会, 让我们在怀疑高中阶段教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真的人才:从2005年清华学生刘海洋的琉酸泼熊事件到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案;从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人案到2011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撞人捅人案;从2006年某贫困大学生与资助人关系反目成仇到2013年复旦大一学生跳楼事件等等, 更是有教师感叹, 当初班里的优等生路上遇到老师竟不主动打招呼, 让人在唏嘘之余不免感叹当今教育的悲哀, 既是对大学教育的诘问更是对高中教育的斥责:这些优等生怎么了?

什么是优等生?

按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 所谓的优等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我所指的优等生是指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高中学习优等生除了学习成绩优等外, 在德、体、美、劳方面并不见得优秀,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没有感恩意识, 交际能力弱, 抗挫折能力差, 情绪波动大;为人自私、狭隘, 缺乏集体荣誉感等等。总之他们的情商与智商不能成正比。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 书中他认为情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1) 更是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在一个人成功之中, 智商只占20%, 情商占80%。 (2)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也在他的新作《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指出:“好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往往掩盖了其人格方面的缺陷和问题, 并有可能变成一枚可怕的‘定时炸弹’。” (3) 可见在人生关键时期的高中阶段对学习优等生情商的培养犹为重要。

那么, 如何培养?笔者结合自身在教育一线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探索。

一、提高他们成绩之外的抗挫折能力

学习优等生在讲究“分分分, 学生命根”的高中阶段, 一向是老师心中的宝贝疙瘩。久而久之, 他们的心理就有了“成绩好就是一切”的意识。而当某次考试成绩没达到他们预想所想时, 当老师语言有所批评指向时, 当与同学的关系僵化时, 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远比普通生更为严重的情绪烦躁、心理承受不住的现象。为此, 我有意识地让这类学生当班团干, 班团干作为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纽带, 它需要管理、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 在班团干职责的要求下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 如一项决定可能无法取得同学的支持, 向班主任汇报情况被同学传为打小报告, 甚至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等。这样的班干经历会从心理上让他们产生一种危机感、挫败感, 从而提升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二、给予他们学习之余的感恩教育

优等生一向成绩好, 同学捧, 老师爱, 家长夸, 这种“小太阳”“小公主”式的待遇易让他们形成虚荣、自傲的心理。他们可能回到家里飞扬跋扈, 不做任何家务;他们步步高升, 离开学校以后, 不少人看见老师“敬”而避之, 甚或形同路人。这类学生除了成绩之外心中没有多少父母的养育之恩, 没有老师的教诲之情, 没有集体的荣誉之感, 也可能就谈不上以后真心报效祖国了。为了增强优等生的感恩意识, 我搜集央视的“道德观察”栏目, 涉及有关孝道、师道和亲情的内容给他们看, 以触动他们的内心。

三、赋予他们关爱之后的严格要求

有人说, 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一般来看, 学习优等生因成绩的优秀往往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爱心的呵护, 甚至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采取原谅的态度。这种过分的呵护培养出来的只是自我感觉优越的学生, 这种护身符护不住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不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能让他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前进。我班C生, 学习尖子兼班干。该生性子随意。有一次, 刚刚宣布一条有关禁止课堂看闲书的规定, 他就在座位上大喊, 不是要拓宽知识面, 增厚文化底蕴吗, 不看这些书如何做到?话音一落, 整间教室议论声四起, 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课后, 我从班干的职责、尖子生的表率作用和为人做事等方面与他畅谈, 还根据当初的班规让他上讲台作深刻说明。

四、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性

学习优等更多的是勤奋的结果, 因此很多优等生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 无暇或者无意参与到其他活动中去, 缺乏与人交际、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三年高中结束, 不外乎当一个“高分低能”的人。据报道, 近几年, 美国针对中国的留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他们认可中国学生的高智商, 可是又对中国留学生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差感到头疼。发展到最后, 拒绝中国一些学习优等生的申请请求, 原因仅为他们的情商为零。我为了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曾做过不少的尝试, 如学习小组的组长由优等生来担当, 每次班级活动的宣布让最不喜欢说话的人来完成, 校运会故意把参与的任务落到他们的身上等等, 一步步地让他们由必须说到我想说, 必须做到我想做, 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转变。

作为一名老师, 培养高分低能、无人格、心理缺陷的人才不是我们的希望, 因此, 对高中优等群体中的学生, 老师更应该避免其“光环效应”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加强情商教育, 使成绩优等学生真正成为全能发展的出类拔萃者。

参考文献

[1][2]《情绪智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 1995.

[3]《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云晓,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浅谈幼儿情商的培养 篇3

一、情绪——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积极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能起促进作用,有助于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挥,消极的情绪则可能使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甚至影响他的未来生活和事业,当孩子因冲动而失去理智时,千万不要手足无措,对待爱冲动的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耐心引导;②冷处理法;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④管教一致;⑤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教孩子学会发泄不良情绪,当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哪怕是不合理的原因而产生不良情绪时,一定不要采取批评、打骂的方式去遏制孩子的情绪,而要允许孩子去发泄,哭、转移、倾诉都是处理孩子情绪的好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参加一些“磨性子”的活动,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少责备、多赞扬,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坚决制止孩子的暴躁行为。

二、情感——爱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其懂得爱的内涵,懂得正确对待各种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人间之爱,让其明白具有爱心是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生存所必需的情感、一个不懂爱、缺少爱的人不会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也难以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难以对他人施以爱心。

陶行知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积极引导孩子体验情感生活的权利,把握好“爱”的时机,多与孩子沟通情感、多给孩子讲些有关爱的故事,多让孩子看和爱有关的短片来激发孩子的爱心,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懂得感恩,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用心让孩子懂得爱是平等的,是双向的,是相互付出和得利,从小给孩子的内心种下爱心的种子,让它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孩子行为习惯的一部分,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①注意细节,时刻不忘熏陶孩子;②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爱心的意义;③利用电视等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同时让孩子懂得孝道,给孩子一些关于孝顺的教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尊重、关心、体贴他人,给孩子上堂“爱情课”爱情教育中,知识成分相对较少,太多是观念和态度的养成,应学会随机应变,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讨论,做孩子爱情的榜样,为孩子的阅读精挑细选,并且让孩子明白友情在一生中的重要性,用瑞士文人海塞的话说:“比荣誉,美酒、爱情和智慧更宝贵,更使人幸福的东西是友谊”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友情、鼓励孩子学会与他人成为朋友,教育孩子与人真诚交往,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三、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大人的影响,大人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上深深的烙印,多给孩子一些爱,学会向孩子询问,会尊重、聆听孩子,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营造和谐的环境,学会鼓励和赏识,用幽默强化乐观性格。

四、品德——好品德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品德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孩子,也没有绝对的坏孩子,良好的品德是一种财富,尤其对于孩子,这是他们成长中必须要具有的一种品质,如果缺失了这一课,他们的人生将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应该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完善品德,和孩子一同成长,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意识,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行为,树立助人为乐的榜样,让孩子热爱动物、植物,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教育孩子做个真诚的人,懂得尊重别人,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让孩子欣赏他人,让孩子尊重“权威”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尝到不尊重别人的后果,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孩子犯错,不要过分指责,把重要事情交给孩子处理,给孩子参与与责任有关的事,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从细微处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有公德心,自尊自爱是每个人立身处事的基础是个人道德的底线。

五、自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锻炼孩子的勇气,让孩子学会坚强,让孩子吃点儿苦,不怕挫折,让孩子自理生活起居。①狠——敢于让孩子做;②引——激发孩子的兴趣;③教——耐心教导;④放——让孩子自己负责;⑤奖——鼓励孩子。教孩子理财能力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从管理零花钱开始锻炼,让孩子学会“做账”让孩子学会花自己的钱,教孩子如何物有所值地购物,培养孩子“储蓄”意识,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孩子遇事有主见,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给孩子一个任务,让他自己去做,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的悲哀,莫过于遵循别人的意愿去行事,让别人替自己选择。

六、意志——良好的意志力是孩子成才的法宝

犯错误,让为何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却成绩平平呢?这固然跟他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心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缺乏坚强的意志力,控制力太差,没有耐心学习,这就形成了他学业上的巨大障碍,自然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虽然,兴趣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孩子的意志力则更为重要,帮孩子树立自信——给孩子直面困境的信心和勇气,一句鼓励胜过百句批评,给孩子自己决断的机会,别怕孩子犯错误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当孩子受到挫折,不要陪着孩子一起哭,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失败了,鼓励孩子再坚持一下。

七、兴趣——兴趣造就天才

兴趣是成才的最佳途径,也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也可以帮助孩子去开辟一条成功的捷径,有位学者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有浓厚的兴趣,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学会赏识孩子的奇思怪想,不用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让孩子动手操作,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特长,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挖掘孩子的潜能,学会鼓励并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认为是个天才,但我们不善于鼓励和引导,使孩子正確面对困难和挫折,那么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扼杀的。

八、交际——孩子获取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懂得交际是一个人处理好社会关系的重要一步,高超的社交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得体的礼仪,优雅的谈吐等,都将为一个人的成功增添很大的法码。

交际能力是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是孩子获取幸福和成功的助推器,它会让两个拥有同等智力的人,交际能力强的一方更受欢迎,它也能让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分享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并让自己的情感有所依托,它还会为人们的事业增加成功的可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孩子创造共同活动的条件,鼓励孩子,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发挥在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帮助孩子建立友情,培养合作能力,让孩子拥有金牌口才,借孩子一双“火眼金睛”教给孩子防范意识和基本的社交礼仪,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分析故事中人际关系典型,对孩子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也可以采用即兴交谈方式,让孩子无意识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只有与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而唯我独尊,孤芳自赏,不懂礼是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着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孩子的未来。

怎样培养孩子情商 篇4

怎样培养孩子情商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他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成就。情商应从小培养。

培养忍耐力。有这样一个实验,选一些智商超常的幼儿,给他们一块糖,说:现在吃就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怎样培养忍耐力呢?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培养适应能力。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孩子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新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玩一下遥控器,拉开关时,家长不要制止他,应引导他:“你看,妈妈怎么开电视的。”不要老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真是不该让孩子玩的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培养孩子情商的技巧 篇5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惯于获得而不是分享,出于感激心理的获得很少,让孩子学会懂礼貌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很重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过于溺爱宝宝,可引导孩子多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生活处事以及日常准则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

第二、让孩子有积极的情绪

如今很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给孩子高品质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精神食粮也不可少,多给孩子接触积极的事物,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让孩子有珍惜美好的心情,付出自己的爱心去对待。

第三、学会感恩

感恩并不只是说“谢谢”这么简单的事。而是让孩子对事物有着珍惜之情,家长要多跟孩子做沟通,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想起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第四、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学会的一种思想品质,学会平等对待他人。家长要做好榜样,即使家里条件比较好,也不要总是宠着孩子,更不要看不起家境一般的孩子,孩子行为的缺失折射的就是家长教育的弊端。

第五、诚实待人

高情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诚实待人,要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形成诚实的好品质,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诚实的环境,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应该以诚相待,诚恳待人。

诚实守信,这样才能为宝宝提供一个诚实的环境。其次,要让宝宝与诚实、有好习惯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也能影响宝宝形成诚实的好品德。

大学生情商培养探析 篇6

作者简介:何欣,女,硕士,中国政法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情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情商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系统的情商培养内容体系,发挥“伙伴教育”的功能,完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营造全方位情商培养环境,发挥测评体系的评估功能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关键词:高校德育

情商培养

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教育支柱的概括。可见,“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大学教育的成果应该是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所以情商的培养必然属于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智育、德育,而忽视情商培养的问题,造成不少大学生智商有余而情商不足,不能真正成才。这种状况亟需加以改进。本文试图在分析情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及我国大学生情商现状之基础上,探讨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途径。

一、情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及我国大学生的情商现状

1.情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情商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程度,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等等。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例,情商高的人一般都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根据主客观因素对自身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定位,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够正确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会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影响;情商高的人善于观察,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作出准确的判断,善于调节自身情绪,并善于将良好的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情商高的人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都较强,面对困难和挫折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并能不断地自我激励,始终坚持自己的既定目标;情商高的人善于沟通和协调,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相信团队的力量,善于团队合作。这些都是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必备基本素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也曾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如果专业技术属于智商,那么人际关系则属于情商的范畴。由此可见情商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

其次,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能够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德育实践证明,德育的效果取决于德育主体道德内化的程度,而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内化的过程中,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开启自我教育意识,并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自觉、自愿地认同与接受道德观念,才能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这就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社会适应性等良好的情商素质。情商高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强,更容易唤起道德认同感,更易于接受各种主流的社会规范,从而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诚如有论者指出:“德育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德育者的情商水平,良好德性的养成还需要德育对象良好的情商作为其物质基础。”因此,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情商水平,会大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进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

2.我国大学生的情商现状。

如果把以上戈尔曼提出的五种能力作为衡量情商的指标来考察我国大学生的情商状况,总的来说,多数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正常地与人交往,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原因,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存在着一些情商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不能为自己准确定位,经常表现得过于自信或自卑;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有待提高,常常被悲观、压抑、抑郁等情绪所困扰,处理问题较感性,易感情用事,易冲动: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不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有时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应对;人际交往能力差,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出现一些异常的人际交往心理,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过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少宽容和谦让的胸怀等等。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途径

情商是靠后天培养和熏陶而形成的,它受家庭教育观念、学校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及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作为情商培养的主阵地,应该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对人学生情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计系统的情商培育内容体系。

情商培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实施计划、评估机制、内容体系等多方面,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学校应设计系统的情商培育内容体系。对于大学生情商培育的内容,有着各种看法。笔者认为,大学生情商的培育应该围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对抗挫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展开。具体说来,学生的自我观念培养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及时转移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则要让学生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周围的环境。此外,情商培育体系的设计还应考虑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能一成不变。如对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应安排不同的侧重点。

2.发挥大学生“伙伴教育”的功能,扩展情商培养平台。

“伙伴教育”在情商培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伙伴教育”,建立与倡导人与人相互敞开、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让人能够在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中彼此走近,展开合作,形成既维护人的独立、平等,又有助于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丰富多样的伙伴关系格局。通过这一教育途径,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学会共同生活”、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等目标可以得到充分实现。此外,在活动中伙伴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体会挫折,其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高。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引导建立成长互助型的“伙伴教育”团队,既可以是同年级间的伙伴团体,也可以是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间的“1+X”模式的伙伴团队。团队的建立要注意优势互补,注重团队内成员的异质性。辅导员应对这种“伙伴教育”团队的活动在尊重同学主体性的前提下,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予以科学规划和设计,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3.完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情商实质上是一个人有效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和适应外部社会的能力。列宁曾经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社会实践正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最好途径,也是促使“自我”尽快适应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客观评价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感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提高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验困难、克服困难,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并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情商素质。一言蔽之,情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而社会化又反过来可以促进情商的健康发展,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情商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是高校提高大学生情商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既要有内容、形式安排,还要有组织实施,实行科学管理,使社会实践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内容上既要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也要坚持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在形式上既可以寻求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也可以与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相结合,并实行集中实践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可以涵盖在校大学生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和发展自我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可以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就业实习为主体,以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服务和挂职锻炼等形式为补充。在组织实施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在校团委、学工部、教务处、学院等部门及实践单位之间实行分工合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模式。

4.营造高校全方位的情商培养环境。

情商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把这项工作交给高校任何单一的部门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统筹各方力量,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才能真正实现情商培育的目标。比方说,专任教师的作用就很重要。教师的敬业精神、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对学生的热爱等等,学生能够自发地认同、模仿。所以,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也应参与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5.发挥测评体系的评估功能。

为正确评估情商培养的效果,应该引入测评体系,测评体系的设计应符合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等要求。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见的、显性的问题,更要关注深层次的隐性问题。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测评档案,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评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也利于辅导员老师了解学生,加强卜.一步工作的针对性,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注释:①情商(EQ)是20世纪末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与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情感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书中把情感智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戈尔曼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今生的成就至多20%可归诸于IQ,另外80%则要受其它因素(尤其是EQ)的影响。参见【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版。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3]储德峰.《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之维――论情商培育与德育的融合》,《教育学术月刊》第9期

[4]参见刘长海、罗怡.《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江西教育科研》第5期

[5]列宁,《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参见李榜江.《情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重要性研究》,《管理观察》20第18期

培养数学情商,提高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情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 无论学校或家长都热衷于学生的智力培养, 而对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 尤其对情商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系缺少正确认识, 总习惯将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归结于学生的智商因素, 从不在学生情商上找原因, 忽略了情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陷入认识误区。其实情商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关注并有所认知。我国古代的许多教育家也都十分重视情商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如孔子认为“亲其师, 信其道”, 并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的见解, 视具有情感动力的“乐学”为治学的最佳境界。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 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力水平。一个人的情商, 它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良好的情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可以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排除学习障碍, 从而激发学生自发的学习。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 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数学情商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的一切活动是在人的意识调控下实现的。人有了某种兴趣, 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有意识的、肯定的态度, 就会积极、主动关注和参与。从心理学来看,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认识倾向, 人们常常对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能积极投入学习, 遇到困难时也能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 继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的年龄小、随意性大、自控能力较差, 其认知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而情绪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 利用情绪的感染性, 因势力导,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具有教师所希望的情绪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教学实践中,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灵活运用各种手段, 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 再现教学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 引导学生涉境体味, 引发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内容时, 我借助教学课件, 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 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 产生了新问题, 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学习效率很高。教学实践证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商,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数学情商培养, 提高学生的课堂合作意识

2003年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 各国教育专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 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 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关系的效果, 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人的影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 不仅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 而且会影响人际间的交流、沟通和关系的发生、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个体, 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争论、合作之中, 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 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 我注意抓住契机, 适时点燃合作争论的“导火索”, 尽量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 简算1 200÷500一题, 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子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 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 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组织学生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 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 让学生开展讨论, 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 双方同学马上展开了唇枪舌剑, 尽管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 但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 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渐渐地意识到自己错了, 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整个过程中, 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 寻求答案。事实证明, 学习效果是比较好的。因为, 学生通过课堂合作, 养成主动地学习、积极地交流, 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重视数学情商培养, 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情商是思维活动的“激发器”。心理学家认为, 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有利于促使脑细胞的兴奋, 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智力活动效率提高。情商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只有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心理健康、身心愉悦, 就能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育之为教育, 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唤醒的是他们的求知欲和聪明才智。采取的方法就是信任学生。事实证明, 被赋予了信任的学生, 才能总是散发着生命成长的气息。信任就意味着期望, 学生会因为老师的期望而信心倍增, 他们聪慧的悟性、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情感, 总是在期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现出来。因此老师应该给学生的是激励和引导, 有时老师一句体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都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 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这课时, 这课的重点是记忆8的乘法口诀及其应用。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 无意注意仍是学生的主要注意, 因此在教学时, 设计了让学生数1只螃蟹几条腿, 2只螃蟹呢, 怎样列式, 并根据以前的知识让学生学着编口诀。学生编出来以后给予充分的肯定, 剩下的8的口诀让8个学生组成一组, 每人手里一只螃蟹来共同合作完成, 然后说出汇报结果, 教师板书完成8的乘法口诀。这时发现全班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抽了几个平时成绩稍差些的学生, 回答正确后脸上露出颇为扬扬得意之色, 一是为自己找到了新知识的答案, 二是为自己学会了新知识而从心里感到快慰,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 思维潜能得到开发, 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项学习活动中。教师再因势利导, 开展“买东西”的活动, 学生们更是大胆踊跃地参加, 让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四、重视数学情商培养, 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

古人云:“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热爱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的思维成果, 要在热情中给予褒奖, 或在委婉中指出不足。教师和善热情的情感,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并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给予鼓励和赞扬。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殷切的话语和“你能行”“我相信你”等鼓励性语言启迪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真正的感悟到“我能行”。因为在学习过程中, 不同学生体现出不同的个性, 学生在认知特点和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学有所长。教师在课堂的提问和课后的作业不能“一刀切”, 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标准。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可能有时十分重视知识信息的反馈, 却忽视了师生间情感信息的交流, 故而出现“万马齐喑”的尴尬场面。例如, 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 新课小结后教师问:“谁能说说1/3是什么意思?”一位学生立即举手回答:“把一个圆, 分成了3份, 3份同样多……, 3份里的1份……是1/3。”教师评价说:“他的回答虽然意思正确, 但有点结结巴巴, 谁能帮帮他?”学生们互相观望, 想说却不敢举手。因为, 此时后面有许多人听课, 谁敢保证不怯场, 不“结巴”呢?显然, 这位教师错失了鼓励发言者重新组织语言, 做出更好回答的良机, 也无意中挫伤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 让学生用计数器从895数到1 000, 教师问:“谁敢大胆上台来数给大家看, 勇敢点, 遇到困难老师帮助你。”一位学生上台后, 情绪紧张, 口、手不协调。老师一方面鼓励他:“别怕, 相信你能数好!”同时, 允许他几次重数。最后, 这位学生终于在老师殷切注视下数成功了。老师激动地说:“这位同学虽然失败过, 但他勇于克服困难, 终于成功了, 让我们衷心地祝贺他!”教室里掌声雷动。听得出那掌声里有对同伴的鼓励, 也有对老师宽容和理解的感激, 受鼓励者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这位教师怀着对学生的爱, 用鼓励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情感交流, 不仅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矛盾, 而且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这节课本身。

总之, 在课改的趋势下, 我们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转变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情商因素的有机参与, 做到以情为动力, 以理为依托, 情理交融。用热情、诚恳的胸怀,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情, 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徐正言.渗透与融合——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培养孩子的情商 篇8

海南暴雨、印尼海啸,最近一段时间,天灾不断。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受灾的人(不论灾难的大小),这时候就有必要教孩子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告诉孩子当自己遭受到这样的灾难时该怎么做。如果父母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表率,那么效果就会更好。

比如,邻居家里有水漫进去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到××家去帮忙。”或者带孩子一起去捐款,告诉孩子:“虽然这次我们没有受到灾害,但我们还是应该去给受灾的人们捐款。如果每个人都拿出一点钱,那么合起来会有很多,就可以帮助很多的人。”

如果大人只想着自己没事就好,那么孩子的情商(EQ)是无法发育完全的。当在电视里看到有关灾难的报道时,父母可以说“他们肯定很苦”“孩子的玩具都没了吧?孩子肯定会伤心的”“要是没有准备好大米,他们一定会挨饿的。怎么办呢”等类似的话。

假如妈妈能这么说,孩子就能感受到受灾的人们的难处。这时候妈妈也不用刻意去弄明白孩子到底理解与否,只需随意地说说,然后对这样的事情做出表率,孩子长大后肯定会明白的。即便是当时没有明白,长大以后也会像父母那样有一颗善良的心。

当新闻里播放抢险人员救助被困人员时,妈妈也可以借机告诉孩子“有时候溪水也能淹死人,这时候应该跑到高处去,或用手机拨打110求助”“雨季在河边搭帐篷是很危险的,有时候一夜之间水就能涨很高”等生活常识。那么,当孩子长大后再去野营就能顺利地应对一些意外。此外,还可以告诉孩子水往低处流、水库是为了干旱时用水而储水的地方、发洪水的时候也可以用水库来调节水位等知识。通过这些随机的教育,孩子可以懂得不少有关水的常识。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也要教育孩子要保持好的心态。全世界都轰动的智利矿工救援行动中,工人们在黑暗中度过了69天,他们互相鼓励,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淡定的心态。父母可以就此事告诉孩子,要临危不乱。学会和同伴之间的沟通,总是会有出路,总是会有办法,不要总让行动困顿于思维中,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抛弃希望。

哪怕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但能在平凡的事情中感到幸福,对待小事情时负起责任,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温馨美好。

如何提高孩子情商?

捕捉沟通良机

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情绪的变化,并抓住时机与孩子进行语言和心灵的沟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孩子,某一天回到家里后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坐在沙发上默默地流泪。她妈妈看到了,什么也不问。只是轻轻坐在她身边,温柔地揽住女儿的肩膀。过了一会儿,女儿微笑着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在我身边安慰我,现在我没事了。”这位母亲的做法很好地疏解了孩子的情绪。

分担内心感受

家长要善于问清孩子发生的事情及其原因,让他们自己说出内心的感受。这需要一些问话的技巧,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征来把握。如对一个敏感的孩子,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情绪,用语言表示理解或分担孩子的看法、感受,然后再去找寻他情绪变化的原因,而不能直截了当地询问甚至逼问。

避免大包大揽

家长不应轻易对孩子的感受下结论,不要对他们的每个问题都提供答案,不要让他们以为家长有义务为他们修补或处理任何问题。如孩子在外面受了小朋友的欺负,希望回到家里寻求支持,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能轻易替代孩子解决他所遇到的麻烦,而应引导他自己面对问题。

寻求解决办法

上一篇:居委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方案下一篇:《开讲啦》学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