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

2024-06-15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精选7篇)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 篇1

总结中华文明两千年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首先我想说的是;此题是有问题的。中华文明怎么可能只有两千年,你拿我们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三皇五帝夏商周秦往哪放,难道我们比印度的阿三文明还矮一大截,所以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说法。

中华文明按具体时间内使用最先进的工具器物的属性来划分的话可分为石器文明时代,青铜器文明时代,铁器文明时代以及后来遇见就不敢再错过的机械文明时代,现在则是开始向信息文明时代迈进。前三个文明是东亚大陆多点起源文明独立地逐渐实现泛中华文明区形成的过程,机械文明时代主要是中华文明逐渐丧失其信心的过程也可以称作是中华文明的失落期,信息文明时代则是全球化背景下泛中华文明区重塑其文明信心与世界其他文明区逐渐磨合形成全球的普世价值文明的过程。

中华文明是融合改革发展继承的文明,他和他的最远古的起初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不像爱琴海,尼罗河,两河流域,玛雅等文明要嘛被后期的宗教文明所吞噬,要嘛突然中止。可要指出的是现代的印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也是一脉相传的,但与其相比中华文明更可能被消失。原因是中华文明中的信仰属性在消逝而印度则有被多次改进的从原始波罗门教中形成的印度教作为信仰支撑。而我们知道文明的根本就是信仰。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有两次大危机,一次是蒙古人统治时期差一点被伊斯兰化的危机,一次是建国后差一点被苏俄化的危机。而这两次危机都庆幸地被智慧的中华文明继承者化险为夷,不可不谓祖宗显灵祖宗保佑了。还有一点要补充佛教不是中华文明,马克思更不是中华文明。

翻开中华历史中华文明最兴盛的时候往往是当时最大生产力下人身关系最疏松时候。人身关系与生产力是成比的,不成正比意味着衰落意味着变革时代的到来。奴隶时代人身是隶属关系,封建时代是依附关系,资本主义时代是雇佣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人身关系反映着时代其变化趋势决定着未来。从宏观的讲生产力与人身关系的关系能解释通为什么中华文明由兴盛转向衰落。可从微观上讲说不通的。

我们知道文明的根本是信仰,可体现却是在发明创造上。中国不缺少发明创造缺少的是推广的平台,缺少的是广阔的心胸。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军事武器,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这种兵刃铸造技术没有广泛运用。古中国人太注重专利保护,不传外人,传男不传女,而导致的结果大多是人死技灭。所以中国总出现一种怪圈,一种创造摧毁重建的怪圈。当然政府在发明创造上的不作为也是技艺无法推广继承发展的重要原因。

河南科技大学

商英10级吴欢庆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 篇2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1]112,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1.时空观念,是指将历史事实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考察和分析的观念。具体表现为:“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时空逻辑,通过分期、分段、分地域等方式来描述和认识人类过去的发展,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时空框架当中,考察与理解他们存在的意义。”[2]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能够总结历史发展特征;能够理解基本的空间概念;能够将史实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分析;能够建立起中外历史框架。

2.史料实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可信史料,并根据史料还原历史真实面貌的态度与方法。“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3]由此可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史实的考证、史实的理解、历史规律的概括和历史评价,都须立足于全面客观的史料”[4]。史料实证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史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提取史料信息;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是指在了解基本历史面貌的基础上,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即“能够掌握历史文本的内容与影响;可以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理解有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5]。为更好地理解历史,需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实,明确历史概念;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史料,并对史料加以取舍和分析;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构建历史的基本框架;需要学生拓宽视野,理解历史背后隐藏的智慧。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是要靠春风化雨般的涵养,靠日积月累的沉浸来形成。”[6]虽然“历史解释”不是短期就能养成的,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发展的理性认识与判断,要有明确的历史评价标准与思考问题的视角,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史家或史著的学术观点;“历史解释”是学生的主观表达,是学生在史实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观解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生活经验的束缚,在特定的背景下解释历史。

5.历史价值观,是指在对历史事实和价值做出评判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价值取向。历史学,“首先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本身;接着是根据史料对过去进行叙述和解释的历史学;再往上是对历史总体做出总结以探明历史意义的历史哲学;最后,是对历史学本身进行反省和思考”[7]。由此可见,历史学的最终归宿是反省和思考,“在历史事实的层面上,历史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求真,这也是历史价值观的底线”[8],又因其具有人文性等特点,求善便成为历史价值观的最终归宿。求真,要求学生根据科学的方法,做到去伪存真;求善,要求学生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等优秀品质。

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提出以下一些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目标

主题目标是课堂的组织灵魂,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因此,“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二看它是否具体;三看它是否适度;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1]113。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中,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1)利用教材、地图等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并分析新航路出现在欧洲的原因与条件;(2)通过材料探究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能力;(3)通过对航海过程的学习,体会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理解新航路开辟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国家责任和海权意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路径上,运用地图构建航海路线,运用史料做到论从史出;在课堂教学主题升华上,以史为鉴,体现历史学的育人功能。

(二)建构基于时空环境的历史框架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之中,这样历史事件的基本框架就有了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时空维度,即时间、空间、事件构成的物理框架,主要解决“何时何地何事”的问题;二是时空环境,即蕴含在时空维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框架,主要解决“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

1. 关于“何时何地何事”的问题。

这类陈述性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主学习获得,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归纳适当总结和重点引导。在本节课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地图和文字,归纳出四条主要航线的人物、时间、地点、成就等知识(见表1)。

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5、16世纪;地点位于西欧,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路径是经海洋到达东方,具有开创性。学生通过时间、空间、路径三个关键点初步形成对新航路的基本认识。

2. 关于“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

新航路开辟为何在15、16世纪的欧洲发生?需要学生进一步认识当时欧洲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从14、15世纪起,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西欧封建主和商人都渴望获得黄金”,然而由于奥斯曼帝国崛起,东西方之间传统的贸易通道受阻,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另外,“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并被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接受了地圆学说”,“15世纪欧洲造船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9],这些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可能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

(三)融合基于史实通透的历史理解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10]。历史理解的过程,即是发出疑问,并根据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节课需要解决几个重要问题:何为新航路?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为何是哥伦布们开辟?

1. 何为新航路?

新航路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和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的环球航行。这条路有这样三个特点:首先,它是“新”路,说明“旧”路行不通;其次,它是“航”路,即大海上的路,说明航海知识、造船技术等技术性条件具备;最后,它是“新航路”,即一条从前没有的海上航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2. 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

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开始并非偶然,在上文有关“为何此时此地”的问题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欧洲已经具备了开辟新航路的客观要求和技术条件。但是,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为何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拉开大幕呢?其中又蕴含着特殊性。首先,宗教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伊比利亚人眼里,伊斯兰教是一个现实的威胁,是他们的传统敌人,他们认为反对伊斯兰教既是宗教义务,也是爱国的表现。其次,利益的驱使。沿非洲海岸向南的岛屿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产和良好的港口,这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最后,新航路的开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断航海探索的必然结果。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葡萄牙就已经开始了航海探险,并建立了殖民据点,“随着船队沿着非洲海岸驶去,他们的视野自然会从非洲的商队贸易扩大到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11]。

3. 为何是哥伦布们开辟?

航海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之后,船员们开始变得焦躁,而哥伦布则尽量地安抚他们。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哥伦布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来自于对地圆说等科学知识的坚信,也来自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金钱和信仰是当时人们身上共有的印记,但是哥伦布们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航海活动又进一步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四)升华基于历史理解的价值观念

“历史课的教学是发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虔敬爱戴之心,启发他们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并形成对现实批判的清醒历史观。”[12]由此可见,历史课的价值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的养成是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提炼出来的。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利用菲律宾的《双面碑》进行讲解:“双面碑黑石白字,均以英文书写,一面写着民族英雄拉普拉普抵抗西班牙侵略者的事迹,另一面写着麦哲伦在此身受重创,死于此地。此碑既维护了民族尊严,又记述了历史真实;既缅怀了艰难的人类文明进程,又赞叹了民族主权应有的庄严。”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1)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民族压迫;(2)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开启了欧洲的领先世界数个世纪的序幕,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海权意识和国家责任。总之,在学生历史观的培养中,“求真”是基本的底线,“求善”则是归宿和灵魂。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师生交往 思维互动 多元评价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和互动。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然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习惯于一味地灌输知识,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不仅扼杀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且压制了学生历史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课中师生交往的思维互动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学生的思维特征与展开思维教学

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学生喜好的思维有三种不同的模式:“批判—分析性思维、创造—结合性思维和实用—情景性思维”。这个理论认为智力是分析的、创造的和实用的信息加工过程三者的平衡。喜好不同思维模式的学生会在成绩、对学校的适应性、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尽管三种模式是一样的重要,而且互相不可替代,然而,课堂和测验往往只在意分析性思维一种形式。另外两种模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可能更有用,但在学校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却很难判断。于是,教师们往往发现有“高分低能”的学生,也有考试成绩一般却很有独立见解、颇富创造力的学生。如何发掘喜好不同思维模式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也是令历史学科具有生命力的问题。

传统上,许多人认为历史学科非常重视靠记忆来获取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什么知识也不掌握,就无从分析知识,无法创造性地理解知识,更谈不上应用知识。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个体就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是没有活力的。在当前开卷考试的背景下,许多学生认为历史不需要记忆、理解,考试时只要翻开书本来抄抄就行了,更不用说课堂上积极思维了。事实上,开卷考试下的历史课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上要记忆、巩固,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也提高了。说实在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会做多少道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这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终身受益的。今天的学生不仅要学会以传统的方式思维,更要学会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方式思维。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思维互动的策略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简单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下面我从互动意识、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方面来解释彼此的思维互动。

教学是一个探索真知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获得发现真理的能力,充分享受发现真知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加双边活动,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要热情激励学生好问、好说、敢做敢为,允许说错、做错,错了决不讽刺、挖苦,因为“师云亦云”是培养不出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的,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奇思妙想,别出心裁,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登台唱主角,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历史必须能够使学生设身处地思想古人的思想,才能解释古人思想。理解前人的思想,认同民族传统,也要历史地思想他们。这种内心的“重演”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必然包含学生自己的思想,学生是以自己的思想在体验、感受古人的思想。历史参与和体验意味着探究,学生在历史探究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就有了他自己的思想成分在其中。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 篇4

众所周知,明朝是我国古代史的晚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与此同时,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和 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交的局面,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比较丰富,我对教材进行整理,把它们拗成两段: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基于这种看法,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

2、过程与方法: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评事评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这种开拓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戚继光抗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郑和能下西洋反映我国当时的造船业和经济的发达,还有大无畏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燕过留声,人过留名”,至今亚非人民纪念郑和,意义非同一般,需重点掌握。戚继光抗倭成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它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

本课的难点是:空间概念多,学生在世界历史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与此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指导学生模拟郑和下西洋,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比较法:①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将明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用比较法有利于加快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洋图,点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有关纪念三保的史实,设置问题;三保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地区人们的纪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三保,感受他的魅力。设计目的是身临其境,吸引学生兴趣,点题。

(二)、学习新课

环节一,郑和下西洋。步骤一,了解“三保”。组织学生自学小字部分有关三保的资料,思考“动脑筋”郑和为什么能实现远航?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质。步骤二:郑和下西洋。师生合作,表格化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在比较中将重点解决。教师小结:明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郑和才能下西洋展开主动外交。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交的局面。

环节二,戚继光抗倭。步骤

一、了解倭寇,了解戚继光。组织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在正反面比较中体验民族英雄。步骤二,探讨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原因,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人评事,培养学生综合评人评事的能力,在爱国主义情境中使重点突出。

环节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欣赏音乐《七子之歌》,设置问题: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组织学生自学,由学生讲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段,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布置作业:

1、组织学生分组分段模拟郑和下西洋,发挥想象力,创设各种情境,念出相关地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使难点得以解决。

2、联系我国神七发射成功这一热点问题,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何在新时代下发扬郑和的航海精神?为此我们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设计的目的回到了“以史为鉴”,使学生知、信、行上达到统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教案(详) 篇5

能不能从地图上概括出来呢?(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新航路指的是15世纪到16世纪开辟的,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和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

过度: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欧洲航海家们付诸改变世界的大冒险行动?又具备了哪些条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首先看五大区域文明图,从图片中,你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分布状况及特点是什么? 文明区域是封闭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所以分散的文明就是致使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原因。到了15世纪欧洲人首先打破了这种状态,是什么驱使着他们?我们从材料中来寻找答案

材料一是从经济根源这个角度来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大家能提取出要点吗?是什么呀,就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说到这里同学们肯定有疑问了,资本主义经济是怎么萌生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材料二、三,材料二中马可波罗说东方有很多黄金,连君主行宫的房顶、地板都是用黄金做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香料

而材料三说什么呢?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它是财富,只要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一切。所以呀,既然黄金和香料这么宝贵,又正好知道东方有,谁不想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所在。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张14世纪中西交流的路线图,这条是陆上丝绸之路,这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路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就是都得要经过地中海才能够到东方来,但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这片地,阻断了传统商路,欧洲人就没有办法到东方来了,黄金和香料这些等等就全都没戏了,肯定不能就这样放弃了对吧,应该还有其他的通向东方的路,因此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传统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过度:航海家远航探险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他们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呢?动动脑筋,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要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

我们来看这张图片,认一认:桌上有什么工具?这一情景反映出当时的什么情况?(指导生。。。)桌上有地球仪、航海图、罗盘针和与远航有关的图书等,反映当时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技术条件。

这几张图片分别是航海用的指向标、星盘以及比较先进的船只,有多个桅杆的。总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客观条件:

 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  科学技术:造船和航海技术  地理知识: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主观条件:

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过度:航海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都已俱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航海家们探寻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足迹,重历冒险之旅。

这一时期共有4位航海家,分别是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以及麦哲伦,迪亚士和达伽马代表葡萄牙,哥伦布和麦哲伦代表的是西班牙,那么这四位航海家航行的时间、方向、路线以及最终到达地分别是什么?我们分小组来讨论,第一组代表迪亚士,第二组代表哥伦布,第三组代表达伽马,第四组代表麦哲伦,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结合课本83页的新航路开辟图,待会儿请同学来回答。(板书:每个航海家的路线)

这分别是四位同学的路线,那么回答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让这四位航海家来告诉我们。

迪亚士说呀,他是在1487年率领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到1488年进入印度洋,归途中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是在1492年率领船队四次向西出航。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他以为这个地区就已经是印度了,因而也就把那里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但其实呢,他到的是美洲,知道他死了还以为自己到的是印度

达·伽马说: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进,终于到达了印度,开通欧亚大陆。

麦哲伦,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到达南美洲。然后,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

四位航海家说完了,我们现在再回到黑板来看下大家的答案。。。。

大致清楚了四个航海家的航行路线,现在用几个词来简要的归纳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即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把这几个词串起来就是四个航海家从欧洲出发,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沿着西欧-美洲-亚洲-西欧和西欧-非洲-印度两条航线航行。

航海家们可以说是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开辟出通往东方和美洲的新航路,那么,新航路的开辟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以及人类思想震撼之路,也有人认为它是殖民掠夺之路.你又是怎么认为的?

首先为什么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具体我们来看两个革命——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怎么理解这两个革命

材料一中说美洲的农作物,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这说明商品种类增多

材料二提到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商业革命还带来了贸易范围的扩大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因此说商业革命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接下来阅读材料三理解价格革命,材料中说欧洲的黄金增多等等,导致物价上涨,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生活更加贫困。封建主的收入也减少了,财力和地位下降,封建制度衰落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却相反得到了许多好处,经济实力增强,所以价格革命导致了货币贬值和社会分化,使资产阶级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海外贸易,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下面看这张地图,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的联系就更密切了,所以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说它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又是怎么理解呢?我们看这两幅图,它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何变化?这幅图是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眼中的世界,是方的,只有那一小块,而这幅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画的世界地图,各大洲是相连相通的,有力的证明了地圆说,在当时极大的震撼了人们

那它又怎么会是殖民掠夺之路呢,这是一张哥伦布在瓜纳阿尼岛登陆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印第安人的惶恐和不安,这些到底是什么人?是探险者还是殖民者

(王珂)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 篇6

《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设计

【课程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选择】:教材、板书、多媒体课件 【授课教师】:王珂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2、掌握礼貌文明的交往技能和表现。

3、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㈡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前提。

㈡教学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教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四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巩固

[师生活动一]提问上节课复习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人生离不开交往;

2、交往的重要性。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

二、引入新复习课

[学生活动二]组织学生观看四幅关于问路的漫画,让学生讨论思考,漫画对我们人际交往有什么样的启示?(以此引入新的复习内容)学生活动:讨论后起来发表观点。

(一)考点:交往中礼貌的表现

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漫画以及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礼貌在我们交往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行为属于礼貌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复习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归纳此问题的内容,教师引导做笔记复习)交往中礼貌的表现:

1、语言文明;

2、态度亲和;

3、举止端庄。

[学生活动三]依据刚才所讲的问题,观看图片“公交车变奏曲”,回答图片中那些言行是不礼貌的。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我们这节课的题目是“文明交往礼为先”既然我们了解了交往中的礼貌是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复习一下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前提呢?

(二)考点: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前提

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学生结合课本P42前两自然段自主归纳此问题的内容,教师引导做笔记复习)

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前提:

1、优良传统;

2、受大家欢迎,是人的基本品质 [学生活动四]让学生做”交往中表达方式的喜好”,加深学生对于此问题的理解,并让学生区分出此题主要反映了礼貌是交往前提中的第几个层次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分析引导。

(三)考点:怎样文明交往(三原则)

教师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礼貌是交往的前提,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探究一下怎样做的问题。

[学生活动五]

1、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P44方框中萧伯纳的故事,讨论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中体现出来我们在交往中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略)

2、观看多媒体呈现的“负荆请罪”图片,讨论回答这个故事中体现出的交往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学生讨论回答并说明原因。)教师归纳:通过刚才的两个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在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做到自觉的运用: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和宽容原则,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活动六]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关于亚锦赛男篮比赛的“热点分析”,2011年9月24日,亚锦赛篮球半决赛中韩两国相遇,韩国队在此前一直表现得十分不友好,赛前播放中国国歌时,韩国队本该直立不动,但却一直在原地做热身活动,连最起码的参赛礼仪都不遵守,在全场观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背景下显得极不礼貌。让同学们结合本科内容讨论回答此材料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略)教师活动:通过学习,要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让学生回顾本堂课复习的内容,并找学生起来总结课堂收获,同时让学生自主判断重点内容。

教师活动:结合板书的内容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逻辑性,建立起系统的知识观念。

四、中考点击

师生活动:结合多媒体课件的一些中考题目对本课知识进行练习巩固。[选择]

1、(2010江苏南京)下列对宽容的理解正确的是()A.宽容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策略 B.宽容就应该事事时时容人之过 C.我们应该宽容他人,苛求自己 D.宽容不必讲策略,但要有原则 答案:A

2、(2010山东济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A.欣赏和赞美他人 B.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C.平等待人、宽以待人 D.帮助他人、信任他人 答案:B [价值判断]

1、(2009山东泰安)中学生小刚是一个性格开朗、不拘一格的孩子,觉着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语言除暴、行为傲慢是一种有个性的表现。判断: 理由:

2、(2009山东济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我们只能和那些表现好的同学交往。判断: 理由: [情景实践] 生活场景一:前面有人挡住你的去路,这时,如果你一边推人家,一边态度恶劣地说:“让开!让开!我要过去!”或许换来的是_____________。如果你能使用敬语,客气地说:“先生,对不起,麻烦您让一下路好吗?”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场景二:在人很拥挤的列车上,你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若你没有 任何礼貌表示,这时,对方_____,若你很自然优雅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那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完成《世纪金榜》P27-P28考点

1、考点2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框 文明交往礼先行

一、交往中礼貌的表现

1、语言文明

2、态度亲和

3、举止端庄

二、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前提

1、优良传统

2、受大家欢迎、是人的基本品质

三、怎样文明交往(三原则)

1、平等交往

2、尊重原则

3、宽容原则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篇7

【思想宣传范文】一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认真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重要论述,对于确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把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早在2012年12月31日,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提出5点意见: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到海南等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时,总书记总结了“五个充分证明”,其中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等。2018年10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并强调,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这些重要经验总结,主要围绕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改革开放方法论、党的领导、人民首创精神等展开,构成了指导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严密逻辑体系。

坚持正确方向和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当代中国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改革开放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推进的,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关键时候、重要场合要敢于亮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仅是过去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基本遵循。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我们应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智慧力量。

坚持科学有效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方法论的论述,不仅涉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而且涉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不仅注重改革实践中的大胆试验、大胆突破,而且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仅坚持以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开放,而且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开放;不仅包括创办经济特区,而且包括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强调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关系,而且强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此外,诸如“打铁还需自身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功成不必在我”“钉钉子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等一系列既形象生动又铿锵有力的措辞,也构成了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方法论论述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他一贯强调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了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开放方方面面。为此,要着力提高党把方向的能力和定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自觉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着力提高谋大局的能力和定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提高定政策的能力和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思想宣传范文】二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立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开辟多学科交融的广阔空间,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塑造社会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发展中国政治哲学必须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合理借鉴西方政治哲学有益研究成果。

政治哲学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对我国政治理论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扎根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更多哲学智慧。

立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立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提出和阐释政治学与哲学交叉性问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不仅促进了中国政治哲学的繁荣,而且推动了一般政治理论的发展。

当前,中国政治哲学在哲学和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术研究领域。从学术路径上看,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政治哲学的影响。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政治哲学曾长期是哲学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但自20世纪初至70年代,政治学研究中的行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政治哲学研究则日渐式微。直到70年代后,政治哲学才开始复兴,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对外学术交流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政治哲学工作者围绕政治与哲学、市场经济与社会正义、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政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论辩,均或多或少受到国际政治哲学的影响。

从根本上讲,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源于中国社会政治实践的巨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伴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改变。这既增强了政治哲学工作者的问题意识,也改变了他们考察政治问题的思维路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形式,其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和新出现的社会政治问题,难以用原有的政治哲学理论进行解释,需要新的理论范式加以概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正义关系问题的讨论从经济学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到政治学、社会学研究领域,最终集中于政治哲学研究领域,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同时,诸如公平与平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问题,也成为政治哲学研究的热点。中国政治哲学的繁荣发展表明,从宏阔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层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是迫切的时代需要。

开辟多学科交融的广阔空间

价值体系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政治哲学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追问,只不过这种价值追问涉及的是政治问题。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追问,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中国社会新价值体系的塑造过程中。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形成许多新的社会群体和利益关系,激发出新的强劲社会活力,同时也产生不少新的价值观念。与以往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日益呈现复杂多元的发展特征。在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如何实现个人生存价值、如何实现社会共存的理解发生显著变化。从哲学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塑造新价值体系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关于价值问题的讨论逐渐兴起。较早出现的是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讨论,这是触及个人生存价值和社会共存基础的深层次问题。接着,关于价值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形成关于如何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激发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的学术讨论。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政治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从哲学层面把握价值问题背后所蕴含的一般性问题便成为迫切的理论需要。于是,价值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这为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准备。90年代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以这一问题的讨论为契机,关于正义问题的研究全面展开。正义理论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一些过去政治理论较少涉及的价值论问题逐步进入政治哲学研究的视野,丰富和加深了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从来都是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一直都肯定人的价值选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认可从价值论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考察。从这一点看,价值论研究本应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范畴,而政治哲学正是在这一理论范畴中回答时代问题的范例。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力求从时代需要出发回答时代问题,这必然要打破自我封闭的界限,进而形成一个以共同问题为纽带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哲学研究中,这种以紧密关联于时代问题为纽带的学科融合,为打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和西方哲学研究提供了可能。此外,在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这种学科融合将哲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深度衔接,进而形成一个哲学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时代精神塑造的理论场域。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这种创新性发展,既给哲学自身带来新的生机,也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塑造社会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激发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

推动中国政治哲学创新发展

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国政治哲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诸如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怎样更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等,解决这些时代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可循,也不能依循旧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应时代发展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丰富政治智慧,在扎根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要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紧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有益学术参考。

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天下为公的大公思想、和而不同的交往理念、以邻为伴的邦交原则等,这些独具魅力的中国政治思维,在我国政治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重视传统不是回归传统,追根溯源是为了更好向前。这就需要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现代社会政治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合理借鉴西方政治哲学有益研究成果。创新发展中国政治哲学,应合理借鉴西方政治哲学有益成果,择其优者,为我所用。例如,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法治精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可以给予关注。但应清醒地看到,西方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制度存在区别,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实践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在现实社会中,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人对现代价值的理解必然存在差异,但政治上的区别并不主要来自文化差异,而更多来自制度设计差异。中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等现代政治价值。这是在中西学术交流中必须首先明确的。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应在吸收外来中守正创新,牢牢立足中国实际,紧跟当代中国政治理论和实践创新步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更多有益哲学思考。

【思想宣传范文】三

核心观点

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11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第二件大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第三件大事是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第四件大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形成;

第五件大事是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第六件大事是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七件大事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第八件大事是党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始终不渝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九件大事是中国梦的提出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第十件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十一件大事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

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需要深入讨论的是,中国发生这样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人运气好,还是有其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初心是什么?

贯穿改革开放时期历史大事件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我们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不仅要牢记在这波澜壮阔的40年中发生的那些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还要深入研究和揭示这些大事之间的内在逻辑。

追溯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使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此直接相联系的,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这是第二件大事。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推动下,拨乱反正全面深化,不可避免地聚焦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怎么评价“文化大革命”?二是怎么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是两个非常重大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党通过一个决议才能解决。于是,催生了第三件大事,即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解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向前走必须进一步实事求是地解决对现实国情的认识问题。第四件大事,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形成。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相联系的,还解决了三个重大问题: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二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是“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决了怎么认识国情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认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即世情问题。于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下,又催生了第五件大事,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从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一启动,就具有内在的发展逻辑。实事求是,就是贯穿在这五件大事内在逻辑中的思想主线。

如何才能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发生后,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考验。国际社会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此起彼伏,国内的“社会主义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之声不断。改革开放处于十字路口。

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第六件大事。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共产党人依然遵循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出发参与经济全球化。于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第七件大事,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当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推中国进入跨越式发展轨道的时候,怎么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怎么处理好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党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始终不渝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第八件大事。

考察进入新阶段后的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发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帮助我们解决了决策的认识依据问题,而对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认识则帮助我们解决了决策的科学依据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的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一步一步推进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又为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中国和世界相联系的渠道和机制。经济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讲,也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科学发展的实质,也是强调要按照社会化生产发展办事。

实践证明,只要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坚持“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并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驾驭好“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这些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就能够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是有内在逻辑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一系列全新的课题:怎么承前启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怎么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怎么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怎么以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打开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新天地?历史把中国共产党推进到了“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号召。与此同时,党中央强调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的提出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第九件大事。

由于十八大以来形成和提出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也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特别是反腐败斗争、脱贫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军队改革、打开全方位外交格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有声有色展开,成效显著。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制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2050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以及实现这一战略安排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整套战略构想。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第十件大事。

与此同时,总书记在同国际社会交流中进一步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他强调:“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其突出成果,是“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巨大成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十一件大事。

显而易见,新时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也是有内在逻辑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思想坚持的依然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同时始终强调要牢记“我是谁,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把中国共产党承担的民族复兴使命作为决策的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初心”

实践逻辑必定会转化为理论逻辑。在中国共产党人这40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中,改革开放的逻辑在自身的展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着这个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四大理论成果。现在,在我们党的旗帜上,不仅写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且写上了这些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现在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的是,这11件大事、四大理论成果,贯穿于其中的逻辑,包括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出发点是什么。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按照毛泽东的教导,从来都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出发点: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出发点;一是“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价值出发点。贯穿于改革开放这11件大事、四大理论成果中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立足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基本世情、遵循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同“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包括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和为世界人民作奉献,这两个出发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改革开放在其逻辑出发点上的这一特点,告诉了世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初心”。这就是: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深刻认识我们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初心”,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天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坚定我们今天解决各种问题的信心。总书记用“行百里者半九十”,来说明今天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同时也说明了这最后“十里”对于我们的人民、党、国家和民族,意义有多重要!我们讲“不忘改革初心”,就是为了“牢记历史使命”,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宣传范文】四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40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程,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自信愈加坚定的伟大历程。

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改革开放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中汲取力量。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光大和巩固。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物质文明极大进步,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高歌猛进于强国建设之路。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了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基础更加巩固,底气更加坚定。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物质变精神,精神文明生产随着物质文明生产的改造而改造;精神变物质,发展了的精神文明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砥砺坚定的文化自信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发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激励人们创造了物质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文化问题思考的重要思想成果。总书记在党的一系列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凝练地提出文化自信的命题,反复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明确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列提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密度之大、力度之强、目标之明、效果之好,前所未有。实践证明,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思想共识更加凝聚,精神支撑更加坚实,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正确的思想、先进的文化是在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正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博弈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牢固确立。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错误思潮对我们的文化自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有的借“反思历史”之名,行“虚无历史”之实,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做文章,攻击、丑化、污蔑革命领袖和英模人物,意图反对共产党领导、搞乱人心、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有的借实现“现代化”之名,行“全盘西化”之实,从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到鼓噪新自由主义,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宣扬“全盘西化”才是现代化之正途;有的大肆宣扬西方“普世价值”,“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意识形态化”那一套;有的借“继承传统”之名,行“文化复古”之实,摒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企图“儒化中国”,用儒教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试图“回归孔孟道统”,策动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泛滥开来,贻害百姓。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在与这些错误思潮的坚决斗争中愈加坚定,保证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动摇

文化体现的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坚守。文化自信命题的提出,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文化支撑的问题,正确解决了中华文化如何持续发展、如何大踏步走向世界的问题。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精髓和灵魂,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思想是文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把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我们的文化自信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和人民的拥护爱戴之中汲取力量,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快速和平发展,愈益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面对贬低、诋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疑、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错误思潮,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无法坚守我们的文化自信。削弱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会再度丧失文化自信的勇气,甚至会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40年不懈奋斗,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同一些发达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尽管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可以自信地说“风景这边独好”。正如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先进性和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而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三、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

推进改革开放,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仍然离不开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繁荣发展,这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和源头活水。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高扬我们的文化旗帜、坚守我们的文化立场、彰显我们的文化优势、担当我们的文化责任,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文化兴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没有意识形态的自信,就没有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检验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口号喊得响不响,关键要看凝聚人心、引领人心的效果好不好。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强不强作为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重在建设,以立为本,破立结合。要通过锻造理想认同、确立信仰认同、增强理论认同、汇聚价值认同、凝聚利益认同、形成话语认同、营造情感认同等途径,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等方式,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对推进改革开放乃至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新时代新要求结合起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要坚持开放包容,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坚定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思想宣传范文】五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制度成果,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必将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条例》的发展历程

1997年2月,第一部《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共13章172条,这是当时把党的纪律规定得最为具体、最为系统、最为完整的党内规章制度。这部条例主要解决了量纪标准问题,标志着党的纪律建设进入规范化和科学化阶段。

2003年12月31日,在“试行”的基础上,中央颁布了新的《条例》。这是第一次修订,修订后共15章178条。它科学总结了党长期以来尤其是试行条例实施近7年的经验,顺应了国企改革大背景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贯彻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治党理念,体现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重教育、重挽救的原则。

2015年10月,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条例》。这是第二次修订,修订后共11章133条,把党章对纪律的相关要求具体化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这次修订,最突出的特点是突出“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反映了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018年8月,中央颁布了最新修订的《条例》。这是第三次修订,修订后共11章142条,在体例布局上依然保持6类纪律处分。这次修订将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此次修订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充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坚持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把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的要求细化具体化,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不断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

从1988年到2018年的30年间,《条例》从无到有,从起草、试行到修订、再修订等,历经多个阶段,见证了党规党纪的一般发展脉络。《条例》制定、修订,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一方面,党章是我们党的总规矩,明确提出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是人民群众认识党、了解党最直观的载体和最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党章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居最高位阶,是处理党内关系的根本依据。在党的纪律建设中,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要求其他任何党规党纪在具体条文规定中不仅不能违背党章的基本原则、与党章相抵触,而且应当细化、完善党章的基本原则,实现其他党规党纪与党章的积极协调。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的重要要求。据此,2015年《条例》和最新修订的《条例》,更加突出了党纪的功能。在纪律建设中坚持纪严于法,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纪与国法之间的关系。党规党纪是每一名党员应坚守的“底线”,国家法律是每一公民应坚守的“底线”。党的性质、地位及宗旨决定了:一方面任何党员决不能站在法律的“底线”边缘,党规党纪在内容规定上要严于国家法律;另一方面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都是广大党员应当遵守的规矩,任何党员必须同时守住党的纪律“底线”和国家法律“底线”,守住党纪“底线”有助于坚守法律“底线”。

坚持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不断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条例》历次修订中,政治纪律始终居首位。原因在于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出来,作为纪律建设的一条主线。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不是简单的约束,而是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服务党所处历史阶段的使命和任务,不断提高纪律建设的时代性。“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时俱进是《条例》的一大特色。增强时代性,纪律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始终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这个大局来进行。这就要求党的纪律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什么,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扶贫脱贫、维护稳定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始终服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建设主题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主题,提供明确的行为约束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上一篇:夏感教学设计张堂堂下一篇:牛汇提升外汇交易经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