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2024-10-06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通用11篇)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1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浪潮的狂热发展指引着音乐教学的改革,改革活动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虽然在初中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并不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但是进行音乐教学却可以极大程度的对初中生产生影响。进行音乐学习,在提高音乐素养与欣赏能力的同时,也能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了解音乐的魅力所在,是一种利用耳朵了解世界的极佳方式。本文将针对现今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艺术

一、中国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现今中国初中音乐教学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多数教育机构并不注重初中生的音乐教育。在这些教育机构看来,家长让若是希望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必然会选择专门有利于学生音乐能力增长的课外课程,在学校教师仅仅需要进行学业教学。同时,多数学校的音乐老师可能也是业余的老师,学校没有专业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教师将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课余课程,在课堂上甚至没有完整的评价标准。音乐课受重视程度低,使得音乐教学形同虚设,教学内容多枯燥乏味,学生不能体会到音乐真正的魅力所在,没有达到音乐课程开设的目的。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性

2.1 音乐本身的艺术性

由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审美教学称之为美感教学,借由音乐教学传递美感,培养学生对美感的感知情趣。音乐极具韵律感,其中充斥着丰富的文化艺术气息,饱含作曲者的思想感情。中国最早先有歌,再有诗,衍生出的音乐形式是诗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利用劳动中产生的声音形成了诗歌。《诗经》最早也是作为歌传唱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曲谱的遗失,慢慢变化为一种仅表现为诗无歌的艺术形式。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抓住音乐中的韵律、节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音乐独具的美感。音乐对于学生情操、性格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利用音乐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是要通过耳朵认真聆听的,从中感悟音乐创作者的思想,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

2.2 音乐的艺术教学

2.2.1 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音乐自身的艺术性,音乐本身体现出的是生活中的画卷艺术。音乐教学中的音乐不是对简单音乐的教学,而是要通过教师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引导,解答学生的问题贯穿课堂的整体思想。因此,要求音乐教学时教师言语要富有趣味性,同时语气应该轻松自然,使得学生通过言语的艺术性来体会音乐深层次的情感艺术。

2.2.2 音乐课堂中的发声训练艺术培养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声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一月教育不是简单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学习,还应该包括发声训练。进行发声训练可以让学生领略不同人的嗓音与优美音乐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自己与其他人嗓音的不同,体会到音乐的发声艺术,对发声节奏以及发声部位有自己的感受。在初中时期,初中生的声带正处于变化状态,进行发声训练时,教师要教导学生保护好自己的声带,正确的发声,了解音乐与身体的共鸣,这样在保护学生声带健康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课堂比对、实践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音乐不同的美感。音乐教学既是对学生乐曲的教育,也是让学生体会声音艺术的教育。好的歌曲都是结合了生活、艺术,发声、乐器的最终作品。

2.2.3 音乐课堂中多媒体教学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增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其中更是不乏音乐教学设备。由于音乐是一种声音教学,锻炼的是初中生的耳朵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多媒体设备多加利用,通过不同的音乐设备使得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魅力所在。同时,多媒体设备可以巧妙的将图像与音乐完美结合,视觉与听觉互相融合更有利于音乐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心永恒》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泰坦尼克号》,通过电影展现出的情感,体会歌曲中真正蕴含的音乐之美,对爱的诠释。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听觉、视觉感知歌曲包含作曲者的丰富情感,深入了解歌曲的意义,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

2.2.4 音乐课堂中的文化背景

情感是音乐产生的一大重要因素,同时音乐也是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音乐表现,但是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却是无国界的,其中包含着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历史艺术特点。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把握音乐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使得学生学习时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的多元性。在《七子之歌》中,饱含着闻一多先生对国家深厚的热爱之情。世界有许多国家,国家的不同决定了文化的迥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迥异的民族乐器与民乐,虽然存在差异,但是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却是共通的,通过学习不同特色的音乐乐器及创作风格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以及音乐历史的了解是极为必要的。

结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遵循音乐本身艺术性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音乐艺术性教学的多元性。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利用发声训练以及多媒体音乐教学的运用,音乐课堂将更加富有艺术性与趣味性,不仅学生可以体会到音乐真正的魅力,也会使得音乐课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吴淑丽.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心理素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7期

[2] 李方琴.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J].山东教育 2002年Z2期

[3] 郝永琴.我的音乐课堂“观”[J].校长阅刊 2007年09期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2

一、备课艺术的重要

一堂质量高的成功的音乐课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因此, 课前的准备工作就必须要充分、有条理。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 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的水平、思想品德的状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甚至心理特点等等。所以, 教师根据自己的艺术性了解来准备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 还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寓教与娱乐;如果, 一节无准备的、无构思的、随意性很大的音乐课, 必然是一节枯燥吞味、失败之极的课, 因为它已失去了中学音乐教学的作用了。

二、教学过程的艺术表现

1、设计艺术的课堂导入

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 那么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 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音乐课的导入就相当的重要。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 好动、好学、好观察是他们的特点, 设计恰当而又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 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并且能在一堂课刚开始时就能最大限度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比如:在上一堂《绣红旗》的声乐课时,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学唱歌曲, 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旧中国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资料片, 并给它配上《绣红旗》这首歌的旋律, 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历史影片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等等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音响资料的运用, 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的动力会特别强, 学习兴趣随之加浓。

2、用艺术的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灌”式教育, 不管上什么课都是教师在讲台前讲, 以施教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了, 总是被动的在教室里听课, 了无生趣。因此中学音乐教育的方法要改变,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用引导———启发———领入的方式, 引起学生认知的冲动, 进入自主的认知过程。在音乐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刻的感受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求知、探索而发现得到的知识要比老师的直接阐述来得更深刻。同时, 这种自我求知和探索性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艺术的音乐教学手段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来灵活的, 巧妙的运用教学手段。所谓“灵活”, 指对教学手段不千篇一律和一个模式。其中所说的“巧妙”, 指教学手段的应用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 为学生所乐。比如:在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 教师除了只播放音乐作品外, 还可以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来教学。教师可以从网上调出关于所欣赏的那首曲子的所有资料 (包括产生背景, 作者生平, 作品风格和影响等) , 让学生了解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性欣赏水平, 而且还加强了学生理性欣赏的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4、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学组织艺术性

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音乐, 关注音乐, 享受音乐, 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表现音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非浅。但是, 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能强求一致, 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应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培养, 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性。所以, 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还应注重个别学生的学习。让每食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也要允许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同时也能大大激发教师自己的教学热情。

5、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艺术性

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理解以及情感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教学相长的互激效应。在课堂教学中, 会出现一些学生说话或做小动作的现象, 这时老师可以不动声色的走到他身边, 轻拍他肩膀或用眼睛看看他来提醒学生, 不受纪律的学生, 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然后坐端正, 开始认真上课。这样做, 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 民主、平等、友好的对待他们, 学生才会喜欢老师, 因为喜欢老师, 才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如果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学生看到老师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情绪, 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根本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对音乐课就不会重视了。所以, 在课堂中, 教师要以亲切的笑脸来感染学生, 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试论初中音乐的教学艺术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29-01

著名的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音乐课堂的教学必须要真实,要有情感的交融,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到艺术,还能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一、初中音乐教学艺术

1、语言艺术。语言艺术作为音乐课堂中的主要组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言一定要科学合理具备逻辑性。同时,教师在运用语言艺术的时候还要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思想活动来设计正确的教学语言。好的语言艺术能够有效的环节课堂中沉闷的氛围,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度,拥有魔力的语言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语言艺术对于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的引导最为关键,教师一定要保障语言艺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让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2、备课艺术。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上课的前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备课,为了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对备课工作予以重视,一定要充分、有条理,不能够随意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备课,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所要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在备课前,教师要先对授课的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思想以及心理。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资料,以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备课艺术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予以考虑。

3、多媒体教学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推动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当前,多媒体艺术作为现代的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教学中来,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跃,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书面教学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书本上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和这首歌曲相关的知识,如:创作背景、创作的年代、歌曲表达的涵义等,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掌握,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音乐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实现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的贴近音乐,呈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不在感觉音乐是望尘莫及的,枯燥乏味的。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策略

1、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初中教学中设置音乐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可以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基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对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已经可以熟练的掌握了,但是由于平常没怎么接触到人文艺术,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也比较的零散。同时,有一些初中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通常都是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根本没有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教学手段也是采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而已,学生进行听,而教师就负责讲解,师生之间基本没有沟通和探讨,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差,教学的效率也就达不到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首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生多进行沟通和探讨,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魅力,去享受音乐、欣赏音乐,收获更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2、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而言,无非就是教师和学生,一个是知识的教授者,一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兴趣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更加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融合。因此,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轻松愉悦不松散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要注意以下二点:

第一,教师一定要驾驭好教学课堂,备注功课,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学生提出一些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如果教师的备课非常充分,同时有着丰富的知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仅会对教师更加的崇拜心里也会充满满足感,这样就会营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学生既收获了知识也会慢慢的喜欢上音乐。比如,教师在进行讲授全音和半音的时候,对于十二平均律的知识,学生如果问教师这是哪一个人最先发现的,教师把朱载这个人详细的介绍给学生,同时告知学生们我国在发生相同律学的时间要比外国发现的早。这时候学生心里就会充满自豪感,也会对律学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好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更快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比如,教师在进行讲授《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黑板将这首诗写出来,再在黑板旁挂上一幅《江月图》的水墨画,这时候在进行《春江花月夜》这一首歌曲的播放,通过眼神、表情等表达方式,把这一首歌所蕴含的音乐信息完整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我艺术的想象,从中收获知识,提升艺术修养,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讲究教学的艺术,让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收获知识,让求知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梁 琴.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2] 钟生攀.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浅探[J]考试周刊,2014.

谈谈音乐课堂教学的慢艺术 篇4

摘要:新课程带给我们的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体现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音乐学习变的更轻松。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有一颗等待的心,等待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拥有耐心,要放慢我们快节奏的脚步,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慢艺术。

关键词:音乐课堂 教学 慢艺术

偶然读到某期的《读者》里面有首小诗:“亲爱的老师,请不要紧张,不是所有的歌曲都要规矩的唱。一切的do re mi 可以慢慢学。不要叫我增光添彩,请让我从容的等待!„„

看到这样的小诗,我就想到了新课程带给我们的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体现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音乐学习变的更轻松。其实音乐新课程摒弃了以往以音乐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把“人文精神”摆在首位,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实要做到以上这些,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有一颗等待的心,等待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拥有耐心,要放慢我们快节奏的脚步,静心守候!

我不由的想到了我看到的一些音乐公开课:为什么在音乐课堂上面少有扎实的的识谱教学和双基训练呢?为什么当学生回答不尽人意时候,我们的老师不是引导学生,而是忙着打断或者越俎代庖呢?为什么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的翻唱与琴声变得贵乎稀少呢?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的音乐伴奏呢?„„这一切的一切是否和是否我们社会各行各业忙碌有关呢?我们的音乐课堂是否也要追寻这样的快节奏呢?

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育中要崇尚“慢中成长”!慢是一种艺术,慢是一种境界!正如教育家张文质老师所认为的:“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这里的慢指的是用人性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具体的个人,有足够的细致、耐心与充分的教育意识。”我们对代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它需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慢过程。

以下几方面是我放慢脚步追寻学生成长的过程:

一、重视音乐课中的识谱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们对所学的课程“热爱”了,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异的成绩。在音乐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已达成了共识。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我就开始识谱教学。学生由于年龄和文化知识的浅薄可能会对学习歌谱的兴趣不大,同时也会觉得唱谱很难,首先心理上就有一种畏惧感。作为教师我觉得如果引导得当,学生应该愿意面对这样的教学。

1.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我选择熟悉简单的歌曲进行识谱,分析学生的识谱水平,来确定识谱曲目。如在低年级选择童谣歌曲《两只老虎》、《数鸭子》等歌曲,都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歌曲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识谱的效果,我选择学生“闭着眼睛都能唱”的歌曲进行识 1 谱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工具”。通过孩子们不断的努力,坚持练习,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超越所谓的“好奇”的初级兴趣阶段。

2.在中级阶段的教学中,我会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基础训练时候和学生一起做“找音符”游戏。即将所学歌曲的一句或者几句难点单独抽出,并在出示歌谱的时候故意漏掉几个简单的音符,让学生听着我的范唱歌谱找到漏掉的音符。记得一次,我在上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木瓜恰恰恰》这首印尼民歌时,我出示了“do、re、mi、fa、sol、la”这六个音,同时在ppt中出现这首歌曲的歌谱,但是有细心的学生就发现了这段歌谱中少掉了一些音符,我就鼓励学生找一找,并唱一唱。学生兴致高昂,齐心协力地找寻这六个音并放入各自的位置。在找到音符的时候,她们脸上露出的自豪与快乐是我真心想要的收获。一节课在这样的有目的的引导之下,我的教学也变得很轻松,学生们学的也很带劲。这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游戏,既锻炼了听力,又加深了对音符的了解,在之后的学唱歌谱中,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唱谱学习,其效果可见一斑。

3.在高级阶段的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简单的识谱能力,教授一首新歌的时候,我把重点集中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识谱。先让学生认真的聆听范唱,再由老师抽取其中两句旋律在钢琴上弹奏出来,要求学生在歌谱中迅速找出来,跟着琴声用一个“la”哼唱,接着再去尝试试唱这两句旋律,这样当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都找到并会唱谱后,这首歌曲也就基本学会了。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识谱能力

4.除“音符填空游戏”帮助识谱教学外,对于识谱能力较差的学生,我采取了在识谱前引导他们用单音“la”来哼唱旋律,因为只有一个单音很简单,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当有些学生一唱到歌谱部分就没有声音的时候,我就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为让他们放松学习状态,建议他们先轻声用“la”来演唱旋律,当他们熟悉旋律后,再来学唱歌谱,并会不定时的表扬和奖励一些小物品,这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比较高了,参与性也大大的加强。

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要善于发现,用心交流,并且要放慢脚步,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有时候,慢的收获是巨大的!只有慢下来,才能放轻松,只有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更好的为体验音乐奠定基础。

二、重视音乐课的全面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自从去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的全国音乐听课活动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句更深了。我们每一位参加听课的老师手上都发了一本厚厚的教案。每一位上课老师的教案全部都印刷其中。每一篇教案都有五六页纸,详细的教学过程、每一个注意点、教师的上课用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反映以及应对策略和全面的教学内容都在其中。在这样强大的备课阵容下,一节课上的非常精彩也非常实在。这样的课孩子们上得很高兴,我也听得很认真,受益匪浅。

可是我对比这样全面备课的课堂教学,我也看到过这样的课堂:一节音乐课,教师不离 2 她的三尺讲台,只是机械式的讲解,没有范唱,更未闻弹琴,更让人不解的是,她和学生居然没有互动,她的眼神只是偶尔与学生交汇一下,没有擦出任何火花。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她的备课不全面,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一旦备课不全面或不够仔细,就不会和学生有过多的互动或者交流,只是机械性的讲解。这样的一节课是苍白的,也是无所收货的一节课。

现下有不少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好教案,好一点就是做个ppt。然后把音乐,图片什么的一股脑的全用起来,上课时候点击一下,连范唱都不需要教师唱,直接用多媒体,用鼠标点击搞定一些。但细想一下,我们不要忘记我们音乐课的备课有他的特殊性。我们除了要向其他文化课老师一样把教案备详细,更重要的是把心静下来,用更多的范唱与范奏来引领课堂的教学。有一位同去杭州听课的资深音乐教师告诉我:“上课前,你必须先问问你自己,今天要教授的这首歌曲,你是否已经在备课的时候反复地演唱,演奏十几遍以上了,你是否已经自己有所感悟了?如果你确定的话,那么,你就可以上台授课了。反之,请你静下来,慢慢的备课,不要毫无准备去上一节不负责任的音乐课!”她的一番话其实就是告诉我音乐教师的备课不光是纸上的教案备课,还有我们的范唱以及我们的伴奏也许要花时间备课,如果一节课你作为一名教师唱的零零散散、没有情感,弹的结结巴巴、没有意境,连你自己都不忍听下去,更何况我们的学生要在这里上四十分钟呢?我们会感慨为什么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却不喜欢我们的课本音乐呢?是因为我们的懈怠没有让他们感受到课本音乐中的魅力,没有感动自己的音乐课,如何来感动我们的学生。所以这样的一节音乐课是不负责的一节课。根本就不可能与学生产生音乐的共鸣!

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全方位的备课,全方位的了解我们的学生,我们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走上三尺讲台授课,才能与学生充分的交流,体验教学中的快乐!

三、重视音乐课中的自然互动

首先,一节音乐课不可能从头至尾都是安静的,课堂中的说话,小动作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爆发,有可能导致教师板着脸训人或者是课堂的压抑气氛,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阻止,又会影响其他学生,教学目标也难以完成。如何能够把握这其中的度呢 ?我认为:课堂互动很重要。

这学期我们学校的语数英科目都采取了山东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我折取了其中的小组加分制,比如:音乐课上我实施了加分,减分制度,给与那些认真听讲并回答正确的学生们加分,同时用减分制来限制那些影响上课纪律的学生,两个月统计分数,给与前十名得分高的学生物质奖励。大大提高学生上课中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其实我也有很多做的不够完善的一面,没有慢下来等待学生。比如:在上音乐课公开课的时候,为突出课堂的真实性,一般情况下,我不会给学生套好模式,所以在公开课的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回答不够理想时候,我恨不得把自己的话掏出来给他,有时候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没有说完,我会直接帮他说下去。其实试想一下,公开课又怎样,不能因为这样就剥夺了“一粒种子的自然生长规律”,我们的学生就是一粒种子,这颗种子需要我用足够的 3 耐性来浇灌他的成长,我们需要引领,需要从容的等待„„

四、重视音乐课中的全体参与

记得这学期我接手的三年级有两位很特殊的孩子,一位是带助听器的小男孩,一位是智商受损的小男孩。在课上,我经过一番鼓励,戴助听器的小男孩也高高举起了手要求唱歌,当他唱的时候,同学们立刻笑作一团。我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性,及时阻止了他们的行为,并耐性鼓励他唱完,请他坐下后,我对全班学生说:“首先,我很敬佩这位同学,敢于积极要求唱歌,我为他的这份勇气与信心而高兴,敢于直视自己,虽然他咬字不清,但是他的音很准说不定以后你能成为一名作曲家哦!听了我一番话,学生们都安静下来,我看到他眼中涌出的激动的泪花,因为他觉的我懂他!我没有忽视他,而是在一旁等待着他。在以后的音乐课中,他时常会举手起来哼唱旋律,每次音准都很好,同学们对他也很尊重与理解。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人人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性。我们就会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心情!

另一个班上有位智商受损的小男孩,经常上课的时候趴在地上研究。有次音乐课,我带领学生学唱《国歌》当唱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一句时,他爬起来大声的唱起来,神情是无比的庄重,声音无比的响亮。我们所有人都楞住了,因为他的班主任说只要他不打扰我的教学,我就不需要干涉他的行为,所以我一直以来的音乐课,我都是采取漠视他的存在,根本就不会在在教学中过多的关注过他。这看到这一瞬间,我内心涌出了愧疚的感觉,涌出了一股无名的伤感:他是我的学生,他是这节课的成员,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我有什么权利剥夺他的课堂学习呢?

想到这,我作出了调整,我和学生商量一下,我们一起来合作这首歌曲,我们等等他一起参与。同学们都同意了。我把他邀请到教室的前方,我看着他说:“我们一起来合作这首歌曲,你就唱刚才结束的一句,好吗?”他点点头。这样,除他以外的学生演唱前面部分,最后一句时,我稍作提醒,他唱的非常棒,一节课就在慢慢的等待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后每节课他都会发掘他喜欢的一句话,我们就一起合作!他的班主任笑着和我说:“他学会参与了!”我想:如果我不放慢脚步,等待他的参与,我就不会看到他的成长,他也会错过与同学的合作!

我想我的音乐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才能拥有更大的魅力!这是一种期待,种子生长的过程中的期待!收获是需要我的静心等待,就让我的音乐课在“慢中成长”吧!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5

论文摘 要: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思维能力。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促进艺术文化与音乐教学之间的有效渗透。

音乐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曾一度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被大多学校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在课程安排上,虽然也象征性地安排了几节课,也往往是被其他学科把时间挪用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渗入,特别是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的推行,音乐教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音乐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逐步走上了正规的教学轨道。但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融入艺术元素,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重要性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是学科本身特点的要求。

就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在向学生展示音乐这门学科的艺术魅力。比如说,音乐中的五线谱,从表面看错落有致,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跳跃感,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与多个领域,作为艺术造型的创作原型。如果,我们在音乐课堂上,不从艺术的角度组织课堂,传授有关知识,就会失去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让人感觉音乐枯燥、干扁。

2、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

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修养也是体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方面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如何将音乐和艺术结合,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已经成为目前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音乐能够培莽学生的艺术思维

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方法很多,但是,尤为重要的是要抓好学生艺术思维训练这一环节。只有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了,他们才能够从艺术的角度认识音乐,学习音乐,演绎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非一日之功,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途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科学引导。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思维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创设课堂环境

好的课堂环境是诱导学生进行艺术思维的环境基础,教师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在课堂上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有关内容,从探究教学的角度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这个环境包括多个方面,包括教师本身的着装、板书、教学器材等,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氛围这样的软环境。在课堂软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我们引入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后,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手段,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官参与的环境,刺激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引导进行艺术思维。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需求欲望。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思考的结果,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美,享受独立思考后得到答案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一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就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音乐课堂上更多的问题是艺术的,因此,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音乐教学要与艺术文化渗透

在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方面,仅仅提高他们的艺术思维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基础。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音乐本身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不可忽视音乐本身的艺术特性。因此,音乐教学离不开艺术文化,艺术文化是促进音乐教学的重要文化基础。我们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促进音乐教学中艺术文化的渗透:

1、找准教材内容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点

我们说要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也不是不分轻重、主次的盲目引入,要在充分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与教材内容体现相对集中的术文化元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音乐教师要在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教材内容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点,有计划、有侧重地引入艺术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艺术文化底蕴。

2、多策并举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

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的方法是非常多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学习和思考。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一些体现不同艺术文化主题的文体活动。总之,要多策并举,加强音乐教育和艺术文化的融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音乐这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加强音乐与艺术的融合,提高学生艺术思维能力,不断丰沛学生艺术文化的基础,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其发展问题,音乐教学,06期。

2、黄培顺,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功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小学音乐系统素质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开始被大家关注,但真正系统、科学的音乐教学法的落实依旧需要我们每个小学音乐教师的不懈努力。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美好的回忆,它不仅记录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更是激发了今后创作的潜力。因而,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也要把握好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小学的音乐教育而懂音乐、爱音乐,并学会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今后的音乐梦想。

现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欣赏、模仿为主,围绕音乐课本来实施,但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真正领会到音乐的美感与艺术感,更谈不上创作了。因而,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小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最终有效实现课程标准。

一、系统音乐教育

音乐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从易到难,从肤浅到深入,从欣赏到创作……这样一个过程。而我们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育只是其中的某一个部分,无法深入教学。在此我也就我的教育经验设计了一个系统的音乐教育法,一年级以训练节奏为主线;二年级以节奏创编为主线;三年级、四年级以创编简单乐句为主线;五年级以拓展音乐知识面为主线进行教学。以这样系统的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从而享受生活。

二、实施系统音乐教育的主旨

1.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我们音乐教学中更是这样,我们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在音乐欣赏的选曲上、书本内容的实施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问题、表演、竞赛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把握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并发现自己的价值。

2.以教师为主导

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有趣。小学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持久性差的年龄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乐在其中。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游戏、自制乐器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感受、理解能力。

寓德于教,全面育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意境,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渗透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如何实施系统音乐教育

1.训练节奏

小学生在入学时,没有什么音乐基础,因而我们的音乐教学也要循序渐进,先学习简单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一部分,其中节奏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在课堂上,我们只进行单纯的敲一敲、拍一拍、打一打,学生都会感到单调、无味,可是当我们把打击乐器和儿歌的节奏放在一起,如:教他们唱《HappyNewYear》《快乐星猫》,用学生喜欢的歌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敲打来掌握其中的节奏。生动地刻画出当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味和感觉,并能用节奏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2.训练节奏创编

任何一种声音都是有节奏的,只是很少被发现。如果我们善于发现,耐于等待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充满了音乐。因而当我们学会欣赏音乐中的节奏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节奏来学习节奏创编,多用身边的一些节奏来引导学生练习创编,如:小雨的沙沙声、孩子们可爱的笑声、小河流水声、动物的叫声等,都是有一定节奏的。我们也可以用节奏的形式来将其表达出来,让学生自己学会编曲,来表达某些声音或意境。在二、三年级我尝试过给学生一个主题《祖国生日,我们的节日》,学生自编儿歌、创编节奏。作品有《全国儿童庆国庆》《过生日》《学三国》《美丽的大城市》等。

3.训练创编简单的乐句

当学生拥有简单的节奏创编能力后,我们就应该对其进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创编简单的乐句,用音乐这种美妙的音符来讲道理、讲故事,如我们常听的《小红帽》《小鹿》,就是用音乐的形式来告诉我们简单的故事。故事谁都会说,但用音乐表达出来,却能吸引更多的人,并能流传更广。刚开始,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儿歌的形式,来创编自己的`故事,并通过这种模仿来了解创编的过程与意义,最终实现自己创编的目的。起初,我会让学生慢慢接触乐句创编。如:在三年级的期末测试题中,请学生用“do”“re”“mi”三个音创编4个乐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享受乐趣。

4.拓展音乐知识面

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听一些经典的音乐,如《命运交响曲》《梁祝》等。对于这些音乐,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接触,但如何欣赏、如何感受,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小学课堂中,不可能将其所有的音乐都欣赏完,但我们可以有目的地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种音乐,并通过这些欣赏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探索与学习,给学生提供个性学习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形成一定的音乐素养。

四、小结

音乐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工具,因而,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音乐教育当成一种生活艺术来培养学生,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能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并能通过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创作自己的作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魏莹莹.用音乐游戏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游戏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2]孙海英.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1(05).

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艺术教学质量 篇7

一、调动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使音乐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课程的有趣性, 增强课程的互动, 更加有效地调动课堂的氛围。我们在贯彻新课标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感官来形成的一种感官认识, 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 让其在大脑中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感情因素的曲子, 创设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这首曲子的陶冶下学习音乐知识, 感受音乐曲调的不同, 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想象空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一个充分的备课, 本来我们的教学时间和课时就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的学习量却不少, 所以每堂课都需要细心地安排。教师备课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各种情况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 备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枯燥的教学模式, 丰富知识面, 做到让学生每分钟都有事干, 教师在做备案时, 要想到各种突发状况, 更多地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备案的过程中, 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力求使学生更容易学习音乐。另外, 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敢于去尝试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 对处在初中时期的学生进行启迪式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 打破原本的教师一直在台上讲, 学生一直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 增加学生之间还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负责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该在这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点拨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和掌握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音乐知识。

二、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音乐课堂学习是以音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着力点, 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注重对学生音乐素质以及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点来说, 音乐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表现以及创造力,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本着这个原则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重视可操作性的实施, 把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实施的、合理的小目标。教师可以每堂课去实现这样的一到二个这样的小目标, 在此期间要将要传授给学生的价值观、知识技能、音乐学习方法融入这个过程当中去。

强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音乐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美妙的过程中完成音乐目标。学生的体验式学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领悟和探索, 使其在这过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 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影响音乐审美的重要因素是情感以及音乐审美, 我们完成对初中音乐的教学应从感性入手,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 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来。

同时, 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对于专业知识及其见解畅所欲言, 在互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要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要的就是创新, 要的就是改变, 所以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初中生的心理出发, 站到学生的角度去传授知识技能, 调动音乐课堂氛围,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教师不仅仅要发挥其本身的指导作用, 还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也应当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不断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来, 不断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让学生能够听得懂每一堂音乐课, 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 音乐教学可以让初中生从具体的思维模式向抽象逻辑思维模式转变, 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 将音乐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质量,音乐艺术

参考文献

[1]高晓漫.论如何提高音乐艺术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 2013 (12) .

[2]罗琴.音乐教材编写理念[J].论坛, 2010 (09) .

语言艺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篇8

一、语言艺术在音乐课堂的使用形式

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教学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教师对语言艺术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的音乐课堂也是如此。课堂上能够使用的语言形式有多种,就初中音乐教学过程而言,音乐语言是主要的方式,教师的口头表达也比较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也可以对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一点在音乐课堂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如用手势打节奏或者利用柯达伊手势讲解曲谱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课堂上普遍使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这种技术语言有比较丰富的表现形式,对音乐课堂的增效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二、以音乐语言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唱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音乐语言应该是音乐课的核心,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教师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合适的音乐语言,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改之后不少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革新,为了活跃气氛将音乐课上成活动课的例子并不少见,却忽视了通过音乐语言表达音乐魅力。

音乐语言是音乐课的特色,是音乐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主旋律,一堂音乐课开始十分钟之内不出现音乐元素,这节音乐课无疑就是失败的音乐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课堂使用音乐语言的形式有多种,如在课前播放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即感受到音乐的气氛;上课前以音乐的形式完成师生的互相问候,增强课堂上的音乐氛围;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播放教材配套的音乐课件,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节奏感悟。

三、借助口头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唱歌技巧

音乐教学过程中用到口头语言的地方也不在少数,课堂是音乐教师展示自己语言魅力的舞台,音乐教师本身有音色训练的基础,在课堂上的口头语言上更应该注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音乐课中的口头语言一般用来引导学生掌握唱歌技巧,教师的普通话要标准,音乐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具有音乐特色,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可以借助发声方法,对口头语言的音量和音高进行练习,同时还要掌握语言的力度和节奏,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形式的口头语言。

在学唱歌曲之前,教师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变现内容进行介绍,这时的语言应该自然流畅,音量适中;在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以及视唱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唱歌效果进行点评,这时应该语调柔和,注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在讲解发声以及唱歌技巧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时,则需要提高音量,放慢语速,使学生充分掌握唱歌过程的难点;音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语言还应该准确,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弹琴加领唱时,口头语言的表达与自己心中所想会有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地练习。

四、以肢体语言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肢体语言的地方也比较多,教师在讲解乐理知识时可以用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唱歌过程中的手势和姿势也可以表达出歌唱者的情感,肢体语言对课堂的辅助效果比较明显。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表现音乐的美,因此教师的肢体语言应该注意美感,从表情到手势都应该与音乐课堂的艺术气氛相契合,教学过程中的体态和身段要表现出音乐的和谐和自然,既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使学生对音乐美有了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有使用肢体语言的优势,音乐的表现形式如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都可以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是有自身的律动特点的,凡是律动都有其节奏,用肢体语言能够比较有效地表达节奏的动态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柯达伊手势,与学唱的旋律相配合有利于学生训练音准,能改善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五、以技术语言的形式增强音乐课的表现力

初中的音乐课是初中美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技术语言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以多媒体形式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扩展音乐课堂的外延,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音乐形成的全过程,跨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与音乐家进行沟通,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不足,有效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技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多元化,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方法展现音乐的全貌,以直观形象结合声音特点表现出音乐的魅力,增加音乐教学过程本身的魅力。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9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于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注重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音乐知识,去欣赏音乐的美,感悟音乐的美。例如在学习第六册中《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欢快的音乐,并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教师给学生展示出一些美丽的山水风景,带学生到山上去玩。学生首先会被动人的视频吸引,陶醉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感受美的场景,接着产生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会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和学习新歌。歌曲中:“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等生动的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再加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学生会“沉醉不知归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欣赏到了音乐的美,看到了音乐的旋律和韵味。

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审美思维

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感悟美。每一个学生都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在沟通中会更加深刻地感悟音乐的美。例如在学习第八册中的《我们多么幸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去根据歌词讨论。通过第一段的讨论,学生会畅谈幸福的往事,勾起学生很多美好的回忆,感受到在祖国怀抱中愉快学习的幸福感;第二段学生会发现角度发生了变化,关注的是在教师培育下学生学习成长的欢乐,从而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谈到第三段学生的心情会非常愉快,心里美滋滋地,他们会明白自己是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是幸福的一代,自己应该去努力,不辜负长辈的期望。在音乐的感染中,学生会在一种愉快的情境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眼界,张开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幸福”是一个很好的字眼,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把它和一些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学生们通过讨论,就会把“幸福”和一些“美好”的事物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理解。在相互讨论中,学生的审美思维也得到了发散和展开,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实现了学生学生人格审美的完善。

三、变化表达形式,触发学生多重感官

音乐主要是靠学生的听来欣赏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听是完全不够的。教师需要启动学生多方面感官,让学生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韵律。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欣赏到的音乐用学生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学习了第七册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形式去表达对于音乐的理解。学生的欣赏需要从歌曲的情绪、声音、声部的和谐等方面去思考。有的学生用诗歌、舞蹈、绘画、小组演唱、打击乐器伴奏、律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了他们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擅长写作的学生用诗歌诠释了音乐的美,擅长绘画的学生用图画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展现了音乐的魅力。音乐知识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音乐教师要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受到音乐美的熏陶,快乐地成长。

四、问题带动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10

商南县城关小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会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经研究发现:学生上课情绪兴奋时,记忆力增强,创新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倍增;反之,情绪低落时,智力水平降低,教学效果甚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

而教师授课,首先是“导课”这一环节,成功的导课“第一锤就能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铁一样地把学生紧紧的吸引住。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新颖、生动的导课形式,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课,激励学生学习

活泼、轻松的音乐,会激发起人们描绘的情怀与兴致,唤起人们无限的想象与联想,展现栩栩如生,无限美好的意境。教师根据歌曲内容选择相关的音乐导课,不但可以为学唱新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而且还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教《小雨沙沙》时,首先用语言进行激励:“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音乐魔盒,里面装着许多神奇的音乐,它能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你想不想听?”“想!”响亮的回 答声充满了迫切与激动,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和渴望。老师打开“音乐魔盒”,同学们静静地听着“雷雨声”,它不时传出隆隆的雷声,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雨声,是同学们感到异常兴奋与惊喜。“下小雨了”的音乐又仿佛使同学们置身于绵绵细雨之中。同学们不禁赞叹,音乐原来如此奇妙!我借机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两段音乐中你听见了什么?”“大雨、小雨落到地上各发出怎样的声音?”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齐刷刷举了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接下来,我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种子及其主人农民伯伯喜雨、盼雨的心情上来,以此激发学生学唱《小雨沙沙》的兴趣。

就是这样,教师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之后,激起了学生欣赏、辨析的热情,使其充分感受乐曲的神奇、优美,为积极学唱歌曲做好充分的情感铺垫。

二、编讲故事导课,激励学生学习

用故事导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根据歌曲内容编讲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绘声绘色地描述将学生的思维直接引入教学内容上来,有助于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对歌曲情绪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歌唱二小放牛郎》,生活中孩子们对这位英雄是陌生的,我在教唱前把二小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从故事里对二小有一个了解,也使课堂有了庄严肃穆的气氛,短小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对学唱新歌的强烈欲望,在这样欲望的驱使下,大家积极主动地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用图画导课激发学生学习现在的电教设备大都具有了“音画”同步的优势,教师导课时,为歌曲配上活的画面,吸引学生由听转为听看结合,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对学唱新歌产生迫切的愿望。如学习《海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音乐所必需的在大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的形象,感受到活泼的情绪,导课时先放了一段与音乐相吻合的录像资料,使眼前的大海与优美的旋律有机的融为一体,显示们仿佛置身于这辽阔的海边,思绪与矫健的海鸥一起飞翔,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又使学生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习旧激励导课,激励学生学习

许多优秀的歌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百唱不厌,老师在教唱新歌时选择内容相近的旧歌尽心导课,可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唱新歌的浓厚兴趣。如教《过新年》一课可用《新年好》导课,《我们是小小的兵》用《学做解放军》导课。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论文 篇11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艺术探讨;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27-01

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音乐素质为教学目标的学科。在课堂中,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发言和审美能力。 初中生处于叛逆阶段,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选用,注意交流语言的艺术。面对初中的升学压力,音乐课程无疑是对学生学习压力的一种舒缓,为此,在课堂上,老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角度鉴赏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进步。

一、师生之间展开情感互动

在课堂上除了教授给学生课内知识外,还要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在音乐课堂上,首先老师要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这节课的内容,当孩子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时,老师再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来进行教学。老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景中,设身处地的去领悟音乐的感情,而不是如同传统教育一般只是传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更高标准的需求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朝着更好的教学方向发展,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渴望春天》鉴赏,首先,对于这种难度较大,并且理解起来较为有难度的名家作品,一开始学生是不易接受的,在鉴赏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无从下手。这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先与学生进行互动,先将必要的基础知识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加强记忆。老师可以提问: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他的创作灵感是什么?创作环境是怎样的?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到位。这时候,为了拉近学生们与《渴望春天》的距离。首先,老师要先播放一些有关于春天,以抒情春天为主的简单的音乐作品来让同学们欣赏,帮助学生先从简单入手体会春天,想从而慢慢的拉近与莫扎特的《渴望春天》的距离。之后,播放《渴望春天》,随着音乐的响起,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闭上双目,想象自己就在广袤的田野,灿烂的山花中漫步。田野上的野花开的漫山遍野,蝴蝶小鸟,飞来飞去。在画面的讲述中,伴随着音乐,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到情境中。作用:将音乐演变成真实的情景和画面,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鉴赏音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音乐的水平。

二、创造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每个同学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单凭听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不足以领悟音乐传达的意境。比如《七子之歌》,老师在放这首歌曲的时候,学生们难以体会到当时七子所处的水深火热,七子多年离开祖国怀抱所受到的艰难险阻,以至于到澳门、香港等地的回归之后,中国人民内心的喜悦。这个时候,老师在音乐教室中创造一个意境,通过一些历史资料,讲述澳门回归之前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恶,以及当年国人所受到的磨难。学生一边听着老师对于历史资料的讲述,一边听着音乐,自然而然的就能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通过对于侵略者对于国人的迫害和国人所展现出不屈不饶的精神斗争,学生内心的情感也会顷刻间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仅仅教授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简单的给学生放几首歌曲鉴赏,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环境,通过音乐的背景,创造音乐的意境,老师和学生形成亲切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作用:初中阶段,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心理最强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对音乐情景的创造和再现,促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音乐的理解。

三、通过小组合作形成互动

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当老师要求学生鉴赏音乐,回答相关的乐理知识时,成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知识的接受面,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开展小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提前的预习工作,老师提前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小组学生提前完成预习任务。例如:《汉族民歌》鉴赏时,学生合作去收集一些各地方的民歌。作用: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开展音乐竞赛

新课程理念要求师生平等,能构建“互动式”的音乐教学课堂。老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让学生积极的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机会。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和纠正的作用。增加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例如:进行了小组分配之后,在《雪绒花》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分组,通过小组合唱的形式进行歌唱比赛,每个小组为一个比赛单位,老师担任评委的角色,让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有效默契的合作。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作用: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歌唱水平,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课堂的浓烈教学氛围,以达到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应当加强互动交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兴趣,利用不同的情景重现法、小组合作法、竞赛法等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小亮.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艺术[J]. 中学教学参考,2014,No.19212:72.

上一篇:盗墓笔记读书分享下一篇:民事模拟审判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