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2024-11-12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精选12篇)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篇1

音乐是陶冶情操、升华灵魂的一门学科。进行音乐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审美的开始, 也是审美教育的主题, 更是新课标所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 初中音乐教师要用尽一切可行的方法, 把学生的各种音乐细胞调动起来, 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各种韵律和节奏, 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是目前初中音乐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 对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1. 在学生面前展示优秀的音乐作品, 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都还不太成熟, 还处在十分童真的年代, 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 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 要掌握学生好表现、好模仿的这一特点, 多向学生展示一些好的音乐作品, 来开拓学生的视野, 刺激学生的音乐灵感, 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如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热播时, 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千年等一回》这首主题歌;《水浒传》热播时, 向学生介绍刘欢唱的《好汉歌》, 歌声中那种慷慨激昂的情绪, 很是打动人, 能让学生身临其境, 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从而乐意去接触音乐、去学习音乐。

2. 巧设疑问,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想象, 展开联想, 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打开音乐的学习之门, 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 思之有意, 学之有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向学生发问, 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进行思索。例如, 在进行音乐欣赏之前, 教师可以通过演奏小段音乐来向学生提问:此段音乐是采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并且学会了什么?利用这种设问的方式,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通过音乐对心灵深处的震撼,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来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无论是从视觉上、听觉上还是音乐的动感节奏上, 只有全方位地让学生进行体验, 才能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 才能理解音乐的存在价值, 才能通过音乐体验其中的真情实感。因此, 初中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如示范性演唱、观看多媒体音乐录像或者全班同学来一段摇滚音乐, 调节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 这样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音乐情感, 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重视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能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接受音乐, 并跟随教师一起进入音乐的境界。在音乐教师的精心安排和引导下, 让学生可以准确把握音乐的各要素,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和对音乐的感悟力, 正确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进行《椰风海韵》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从台湾高山族民歌导入。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节台湾高山族的民间歌舞情境, 让学生切身感受民歌的魅力, 然后再让学生模仿歌曲进行演唱, 最后教师再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通过观看、演唱和舞蹈等活动, 调动各种感官来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与音乐文化之间的特色, 在不同文化的意境中去感悟音乐的美,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音乐素养。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 来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 来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怎样做到互动教学呢?不妨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1. 在音乐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乐在其中

音乐课堂上要进行师生互动教学, 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敢唱、敢说、敢做、敢想的思想, 并乐于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 采用分组教学方式或游戏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快乐中找寻音乐的激情, 使初中音乐课堂充满快乐和音乐的灵魂,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默契和融洽, 让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2. 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演练, 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音乐

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练, 引导学生调动全身的感官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让学生歌唱或演奏乐曲的主题和片断,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 更好地去体会音乐的律动和作品的内涵。例如, 在讲授《瑶族舞曲》时, 先播放音乐, 接着让一部分学生用长笛和打击乐器演奏音乐主题, 再让另一部分学生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和节奏特点即兴舞蹈。同学们把课堂变成了一场瑶族的节日盛会, 大家尽情地表演, 尽情地歌唱, 学生们的情绪高涨, 整个教室变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 同学们欢天喜地、翩翩起舞, 此时此刻, 定格在学生们脑海中的除了音乐, 就是快乐。最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实践课的感想, 相互进行交流, 也增添了学生对作品个性化的见解。

实践证明,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音乐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和音乐鉴赏力, 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 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篇2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展音乐欣赏课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音乐,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培养情操。然而现今的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对于音乐欣赏课不是很感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关于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温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音乐课与其他理论知识性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它更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组织音乐活动,营造出良好温馨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注意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令他们能够体会到音乐乐趣,以此提高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堂上播放优美动听且十分熟悉的音乐,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如这首歌曲叫什么,表达什么含义,曲调体现的是悲伤还是快乐的情绪,音乐中运用哪些乐器进行演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媒介[1]。此外,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且表明自己喜好的音乐类型,拉低双方的`差距,有利于加强交流质量。每位学生的阅历看法不同,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领悟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并主张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对营造出温馨和谐的课堂有着重要作用,为学生更好理解音乐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理解学生的爱好,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随着初中生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情感世界必然会越来越丰富。而音乐中也带有丰富的情感,要求人们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这必然会打动学生们的心灵,从而将音乐中美好的感受融入自己的感悟中,更加丰富自己的情感,而这也是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喜好,提高他们对不同音乐的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中华民族风格音乐,这是初中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门经典艺术。然而大多数学生对于民歌都不是很感兴趣,这是因为民歌体现的是过去的情感,对于时代不断进步,追求时尚的学生而言,民歌是一种落后的体现,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为应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兴趣。举个例子,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民歌当中号子的体现形式,可以举办一次拔河比赛,组织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这时可以用吹响号子的方式进行加油,可以让学生领会到号子的作用[2]。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小白菜》的影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认真领略小白菜的辛酸。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主观情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体验音乐欣赏的趣味。

三、结合流行音乐,迎合学生的兴趣

网络音乐资源繁杂,以流行音乐居多,因为它符合时代的变迁,最具时尚元素。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流行音乐最为符合他们的兴趣,所以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这种音乐类型。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针对一些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喜好,引起学生的共鸣,消除两者间的陌生感,达到相应教学效果[3]。此外,教师也能逐渐摸清学生的音乐欣赏类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而学生也会非常乐意。当然,挑选的音乐要符合学生的性格以及年龄,具有健康、积极的特点。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等歌曲,里面蕴含了浓烈的中国风格,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国的文化[4]。还有如《中国话》这种音乐,利用轻快的旋律,表达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同样有着浓烈的中国文化气息,这些音乐也都是非常符合也值得学生欣赏的类型。流行音乐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而言,理解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联系上民族音乐的情感体现,学生理解民族音乐也会相对容易些,也可以降低学生欣赏民歌的抵触心理。

四、结语

谈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 课堂导入;教学模式;课堂语言

要想上好音乐课,进行有效课堂设计很关键,一般来说学生对音乐课都很喜欢的,但是在课堂上他们感兴趣的是想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想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觉得音乐课本里的内容呆板太老套。我认为作为专业的音乐老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根据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导入设计

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一切事物均感兴趣,但缺乏自控力,造成了初中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走神、听课质量不高,所以音乐课堂引入应以激发学生情趣为主。根据中学生对学习特点,我常用下列教学导入法:

1、表演导入。利用教师自身的表演第一时间抓住学生。案例:在教学《新疆是个好地方》一课,导入新课时,我说:“下面老师给大家跳一段舞蹈请同学门猜猜,老师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有的男同学也随音乐动起脖子,这时学生兴趣浓厚了。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就会顺利的展开。

2、情境导入。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风姿流韵》这个单元,这个单元主要是欣赏舞蹈作品,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舞蹈和表演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密切关系。欣赏舞蹈《踏歌》这部作品时,我先播放一个无音乐的舞蹈视频片段,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视频《踏歌》。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画面和音乐相结合,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兴趣被激发,学习的欲望就产生了,并且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故事导入。听故事,是大部分中小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同时,利用故事导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教学歌曲《感恩的心》时,我给学生讲述了关于歌曲来源的故事。《感恩的心》来源于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学生听了以后有的流下了感动和同情的泪水,有的说老师我会这首歌曲的手语等等。对这首歌曲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接下来的学唱过程就感兴趣起来了。

二、教学模式的自由

有一种教学模式叫自由教学模式,该名来自于赵洪啸老师的自由教学法的提出。课堂上,老师不再是旁观者、牧羊人,而是已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引导者、领头羊的身份来加入学生当中,成为其中一员。

唱歌教学是初中生的难题,变声期高的上不去低的下不来,课本里的歌曲不愿唱,想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笔者就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音乐资料,有的同学把筷子兄弟的《父亲》带进了课堂。歌曲的意境、旋律等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了老师,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对这首歌曲进行了处理创编。

生活在21世纪的音乐老师要有时代感,想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就要走进他们,学生把能搜集到的“现代”作品拿到课堂上进行欣赏、评价,他们不但受到思想教育,而且对音乐作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对自己拿来的作品更能接受、感悟和创造,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学习学生兴趣的东西,并帮他们分析引导,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才会更努力的学习、积极创新。

三、课堂语言的设计

我们很多教师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份满意的教案,在上课时,也运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然而,课堂的气氛仍然显得十分沉闷。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缺少教师生动诙谐的语言激励、启发,恐怕才是主要原因。所以要把语言这门听觉艺术在课堂运用中充分并成功运用。

1、语言要形象,表述要生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运用生动的语言艺术,通过生动的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上音乐欣赏课《森吉德玛》时,我用语言描绘了这样的一段情境:银色的帐篷装点着绿色的原野,天上白云朵朵,地上牛羊成群,马儿悠闲自在地吃着青草。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上,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在牛羊群中欢快地摆弄着豪放的舞姿。少顷,学生的思维迅速被调动起来了,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2、语言要有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博大精深:平庸者叙述,苟且者讲解,优异者示范,伟大者启发。同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的效果就不同,课堂效果也是迥异。例如在《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的教学,我首先提问为什么吧山歌喻为春江水呢,仔细听听这首歌的旋律。再结合桂林山水风光进行讲述,这样学生就把山水的风光和山歌联系起来,山歌旋律优美清纯,像春天的江水一样透彻。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上几点策略是我的几点浅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其实我们广大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自展的最好的过程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下,把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莉.《“创造”的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章连启等.《音乐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策略谈 篇4

一、以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可见, 激发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兴趣, 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关键。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抓住青少年学生喜欢音乐的共性, 以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音乐欣赏, 教学手段单一, 学生主要以听力参与教学活动, 感性体验少, 兴趣不高。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 在学习中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除了要以优美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听觉外, 还可以通过直观教学对学生进行视觉的刺激, 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欣赏的兴趣。如, 美丽的挂图, 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 以及多媒体的应用, 等等。

例如, 我在上《大海啊, 故乡》的内容时, 给学生出示美丽的大海挂图, 让学生们在获得听觉享受的同时获得视觉的冲击, 增加学习的兴趣。又如, 在上《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时, 我通过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 出示幽美的背景图:一轮满月, 高高挂在江面上, 江中点点的白帆若隐若现, 近处是茂密的芦苇丛, 一阵微风吹过, 江水泛起点点涟漪, 打碎了洒在江面上的银白色的月光, 带来仿佛从天边传来的优美的音乐。在这样的场景中,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 心随风动, 思绪随着美妙的音乐飘到远方。学生进入了忘情的境界, 进入乐器演奏出的高雅的意境之中。再比如, 我在上戏剧欣赏时, 找几名有戏剧表演特长的学生来唱两段, 或使用视频,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唱腔、各色的脸谱、戏装、舞台美术等直观的音像素材, 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 增强对欣赏内容的认识。

可见,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能让学生获得多感官的刺激, 获得更多的直观体验, 把抽象的学习直观化,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以音乐实践促进生成

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亲耳听到的能记住10%, 亲眼看到的能记住20%, 而我们亲身经历的却能记住70%。这段话对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参考意义。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听、看, 更要让学生亲身实践音乐,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良好体验, 增进对音乐的理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同时,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 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

如我在上《黄河大合唱》内容时, 为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让学生们针对欣赏的内容进行表演活动, 进行切身的体验。让有指挥能力的学生担任指挥, 朗诵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独白, 歌唱得好的学生领唱, 有表演爱好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表演, 其他学生集体合唱。在这样的实践中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在参与和实践中, 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从音乐中获得快乐感受, 使课堂充满了快乐。

可见, 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动口、动手、动脑, 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 学生才能增强音乐欣赏水平, 提高欣赏的兴趣。

三、以音乐创作引导创新

《音乐课程标准》提到, 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欣赏活动, 让人在听觉的刺激中走进广阔的想象空间, 激发人的创造力。青少年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舞台,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大胆发挥想象力, 在音乐创作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 我在上《黄水谣》的内容时, 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步, 学生听, 并谈谈自己在听中获得的感受。学生建立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 指出乐曲的第一段是黄河两岸的和谐景象;第二段,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 人们的凄惨生活;第三段是一片凄凉的景象。第二步, 学生创作。学生们进行分组活动, 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编排一段节目在课堂中进行表演。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创作, 一台热闹、富有艺术气息的舞台剧像模像样地在课堂上开始上演, 独白、表演、指挥、音乐等都具备齐全。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 学生们增加了对音乐的理解, 提高了欣赏的水平, 获得了美的体验, 同时又通过再创作把美呈现给大家, 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湘教版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分析 篇5

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活动。音乐教材是呈现音乐美的载体与文本。为了将音乐审美这一核心理念落实、渗透在教材编写的各个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具有创意的工作:、建构了“单元情境主题观照下学习领域的整合”结构体系。所谓单元情境主题,就是运用系统论和协同学的原理,将单元的几个学习领域和学习内容,经过比较、归纳、整合等手段,提炼出一个具有情节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主题,这种情境主题,就称为单元情境主题。本套教材每册由 6-8 个单元组成,一般每个单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领域,各单元学习内容以及活动是在情境主题观照下进行的。将不同子系统通过协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合作、协调、同步、互补效应。

纵观全套初中音乐教材,有以歌唱表演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单元主题,如《唱出心中的歌》、《真情的呼唤》、《黄河的故事》、《乘着歌声的翅膀》等;有以创作表现为主的单元主题,如《流动的音符》、《声音的表现》、《阳春三月》等;有以尝试演奏乐器为主要学习的单元主题,如《零点乐队》、《快乐的乐手》等;有以欣赏古今中外经典乐曲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单元主题,如《七彩的管弦》、《传统是条河》、《世界民族之声》等;还有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音乐学习内容的单元主题,如《音乐在我身边》、《运动的旋律》、《节日里的歌》、《金色音乐厅》等。这些单元主题既各具特色,情境性强,对强化学生审美体验有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初中学生生理与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我们在每册教材中,专门编选了内容新颖的歌唱表演与演奏乐器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验歌唱、演奏乐器的乐趣。在歌唱表演领域有:如《班级演唱组合》、《少年好时光》、《乘着歌声的翅膀》、《青春的旋律》、《节日里的歌》等等;在乐器演奏领域有:《零点乐队》、《我的好朋友----让我来试奏》、《快乐的乐手》、《乐手的实验》。学生在自主选歌演唱以及与他人合作进行器乐演奏的活动中,不仅体验歌唱与演奏乐器愉悦感,而且激活他们表现欲望。许多同学尝试个人或者与他人合作一起上台表演,来展示自己在歌唱与演奏方面的风采。

2、从多个侧面融入综合艺术表演内容,提供多彩多姿的艺术实践机会。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领域,这些单元是以综合表演的形式呈现的,如:《运动的旋律》、《梨园春秋》、《金色音乐厅》等。

3、创设自由探索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冲动。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音乐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创造性发展的价值”、“鼓励音乐创造”列为音乐教学的十大基本理念之一。还拓展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领域。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于音乐独特的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质,应该成为新课程中音乐教学重要的学科特点。湘版音乐教材在编写中积极主动地实践“创造”这一新的学科价值观,展现新的教学领域,并将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如《流动的音符》《音乐在我身边》中----为场选配音乐、《声音的表现》----悲壮的散场与球迷歌、《阳春三月》----创造与表现栏目中,为实验音乐《集镇的春节》设计。这些情境性学习活动,是激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冲动的最佳场景,是体现创造领域的最佳学习情境。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得到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得到培养与提升。

重视学科综合,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不论是在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还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具体而充分的体现。“提倡学科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说明“音乐学科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为此,湘版初中音乐实验教材力求紧扣课程标准,从多方面体现了学科综合理念。、注重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我们采用情境性、趣味性的活动,巧妙地将音乐学习的多个领域综合在一起。比如七年级上册《流动的音符》这个单元(出图)就是由(识谱乐谱、感受与鉴赏、创造)三个领域的内容有机组合而成。又如七年级下册《运动的旋律》这个单元(出图)就是感受与鉴赏、表现(歌唱、演奏乐器)、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内容有机组合而成。由教材注重了不同领域之间有机综合,这样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状况。、确立以音乐为主线构建起与姊妹艺术的联系。以往的音乐不教材以学科为中心,紧紧围绕唱歌、欣赏和基础训练编写教材。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学科中心,建立横向联系。湘版初中音乐教材将封

二、封三进行了特殊的处理,成了音乐成语与美术的综合学习园地。如七年级下册《滥竽充数》、《声音绕课》,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黄河的故事》是运革命历史歌曲为主体设计新编音乐剧,流亡三部曲,全剧分为三幕。第一幕逃亡,第二幕相遇,第三幕奋起,通过有关革命历史歌曲学唱,以及分幕的演绎,同学们在边唱边演的过程中,就将音乐与戏剧联系在一起了。尽管这种表演形式比较简单、朴实。然而学生体会到了戏剧表演乐趣。又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艺苑风景线》,本单元以音乐审美体验为主,通过四种不同形式听赏音乐,达到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第(1)为:音乐与意境,这个活动运用音乐与美术作品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与想象,领会哪幅图画比较贴近音乐所表现意境;(2)音乐与人物形象(体验音乐是怎样描绘人物的);(3)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运用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比较方法去认识音乐);(4)电视栏目与电视剧的片头音乐(音乐感受、听辨训练)。、精心编选“相关文化”的内容,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新音乐课标明确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新音乐课标又一闪光点,这种学科定位,结束了过去音乐学科作为术科的历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打破学科中心、摆脱专业化教学怪圈的得力措施。湘版实验教材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相关文化方面有独到的编排和精巧的设计。

其一,从七年级下册开始,每册音乐教材至少安排一个涉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单元,例如:七年级下册的《八音和鸣》、九年级上册《传统是条河不》、八年级上册《世界民族之声》;九年级上册《国风新韵》、九年级下册《世界民族之声》等。

其二,结合教材的单元情境主题和入选的音乐作品,运用渗透和方法,将音乐教育的人文内容融合在有关教学领域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如七年级下册《传统是条河》中----在听赏骨笛与乐队《原始狩猎图》的活动中,结合感受与体验,教材呈现了距今八千多年河南舞阳出土骨笛的图片,以及浙江余姚出土距今七千多年的骨笛照片,让学生了解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音乐园地里,就有许多惊人的创造。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唱出心中的歌

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演唱和表现本课作品

音乐剧是美国的一种喜剧形式。定义详见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单元:

零点乐队

构建起点为零的乐队

学会演奏一种简单的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能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性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奏的愉悦感,了解器乐演奏中“加花”(本课重点)的含义,能在演奏中即兴创作。第三单元: 美妙的人声

音乐欣赏是一听觉感受为主的感受性实践活动。人声的分类、声乐演唱形式以及贺绿汀的介绍为本课知识点。人声的特点和音域(略)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9),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阳人,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管弦乐《晚会》、《森吉德玛》,钢琴《牧童短笛》 第四单元:

流动的音符 本课属音乐创造领域,音乐创造分为两类: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认识和体验音级组合的一般规律,通过遵循音乐材料组合的基本规则和模仿民歌实例,尝试进行2-4小节的曲调创作。(从模仿开始)第五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歌曲,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已经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中演唱所学歌曲。第六单元:

七彩的管弦

本课属感受与鉴赏领域——器乐欣赏课。能够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运用各种形式(如手势、画线条或色块、律动等)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记住主题音乐或者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的感想。

格罗非:美国作曲家。《百老汇之夜》、《马克*吐温》组曲、《好莱坞》组曲、《大峡谷》组曲等。

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民族音乐学家《弦乐、打击乐、钢片琴音乐》、舞剧《奇异的满大人》、小提琴协奏曲、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等。本杰明*布里顿:英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第七单元:

音乐在我身边

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身边以虐的基础上,能大胆、自信地讲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让大家分享。

第八单元:

少年好时光 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引导学生演唱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歌曲,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唱。第二单元:

我的好朋友

竖笛与口琴的学习。竖笛有CF调和DG调之分,前者音色柔和、优美,后者音色明亮、活泼。

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

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颂歌的定义。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人民音乐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歌曲《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曲《中国狂想曲》;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等三百件作品。贝多芬:(1770-1827)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平民家庭。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民族乐派大师,出生在一个外科医生家中。交响诗《芬兰颂》、《萨加》,弦乐四重奏《内心之声》等 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 本课属于音乐创造教学领域。探索音响与音乐——运用人声、乐器声和其他音乐材料的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对自己和他人的声音探索活动作出评价。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

民族乐器分类:按演奏方式,吹、拉、弹、打;辨别二胡、笛子、筝和打击乐的音色,音、画、诗的融和。我国古代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创办了“国乐改进社”,处女作二胡曲《病中吟》,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 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

本课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主要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两方面内容,音乐与健康——音乐治疗。第七单元:

传统是条河

本单元是以听赏为主体的综合课,是音乐与历史、文学、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协同呈现。能识别骨笛、陶埙、钟、磬、古琴并分辨其音色。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相关的听赏曲进行描述,与大家一起分享。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优美的情思

专题抒情歌曲欣赏课,加深对抒情歌曲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以音乐为手段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

帕瓦罗蒂: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高音c之王

格里格:挪威著名的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奠基人。《在霍尔贝格时期》组曲、戏剧配乐《培尔*金特》组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曲集》等,《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写的配乐之一 第二单元: 快乐的乐手

第一部分“更上一层楼”是复习七年级下册学习过的乐曲《新年好》,单增加了吐音技巧和单音复音的伴奏。第二部分“让我来试奏”有两个内容:其一是学习和联系竖笛的单吐音奏法、连音奏法,或者学习和练习口琴的复音奏法。其二是加强视奏能力的培养。第三部分“快乐的乐手”则提高了乐曲的难度,运用吐音与连音和单音与复音技巧,填入二声部和打击乐伴奏,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视、听能力,培养写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第三单元: 青春的旋律

本单元的目的为引导学生自选歌曲演唱,意在让学生有更打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无拘无束、尽情尽兴地歌唱,知识点为指导学生对所唱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教材中呈现的“调号”的常识及五线谱、简谱附点音符对照表,是提供学生课后学习和查阅的资料。

第四单元: 黄河的故事

本单元综合了“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及“表现与创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选用了冼星海的《黄水谣》、《北边对口曲》、《在太行山上》和张寒晖的《松花江上》,让学生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一个较为鲜明和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张寒晖(1902-1946)现代作曲家,原名张兰璞,歌曲《松花江上》、《游击兵》、《军民大生产》等50多首 音乐剧:以简单的有独特性的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兵把这些因素有机融为一体的艺术。《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第五单元: 名曲览胜

加深印象,增强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1、独奏曲的神韵:选取了钢琴独奏曲《月光》,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长笛独奏曲《小步舞曲》。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三种乐器,并结合图景理解乐曲内容;

2、交响乐的魅力:选取了我国作曲家的两首管弦乐作品《蓝花花的故事》和《蜜蜂过江》,这两首作品风格不同,表现手段也有差异,旨在让学生听着不同的银色快和旋律线,进一步体验标题器乐曲的魅力。

《月光》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贝加马斯卡组曲》中的第三首 《蓝花花的故事》:《蓝花花》是陕北民歌信天游中流行最广的一首。第六单元: 节日里的歌

本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中关于“音乐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激发学生用音乐、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第七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

本单元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引导学生重点灵缇亚洲有关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

《五木摇篮曲》是根据日本熊本县的同名民歌改编而成,仿佛描述一个卖身为奴的小姑娘的悲惨遭遇和盼望盂兰盆节能够回家的心情。

《鹦鹉》是一首颇具印度尼西亚风格的民间歌曲,由该国最具代表性的竹制乐器“安格龙”伴奏。歌曲为对比是二段体。《拉格》(西塔尔与小提琴)拉格是一种旋律的框架,每种拉格都有自己独有的音阶、印成以及特定的旋律片段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西塔尔是印度最流行的一种拨奏弦鸣乐器。《美丽的国土》是巴基斯坦最著名的歌曲,著名歌手、作曲家索海尔*拉那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他被该国总统授予“最佳成就总统奖”,巴电视台颁发“最佳音乐奖”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真情的呼唤

让学生自选歌曲并进行艺术处理,然后唱歌同学听,让学生通过探索性实践发现:使用不同的符号(速度、力度、情绪用语)来记录音乐的变化,在经过人生的演唱、器乐的演奏,音乐才能更好地达到感染听众、传递情感的目的。

《手拉手》(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主题歌)由意大利作曲家乔治*莫罗伯作曲,曲作者享有“欧洲迪斯科大师”的美誉,曾于1976年为电影《午夜快车》、1983年为电影《闪电舞》、1986年为电影《空中尖兵》配乐而三获奥斯卡音乐奖。

第二单元:

阳春三月

本单元属于音乐创造学习领域。“演练与探索”对实验音乐三个乐章——《春讯(Ⅰ)(Ⅱ)》、《春雷》、《春雨》进行演练;“创造与表现”模仿《春讯(Ⅱ)》的创造方法设计《实验音乐——集镇的春节》。第三单元:

艺苑风景线

本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领域:第一部分“音乐与意境”体现了音乐与诗歌、语言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关系,从而恰当地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并懂得:音乐是有组织的、流动的乐音和音响;第二部分“音乐与任务形象”;第三部分“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作品能直观形象地再现任务和自然景观,而音乐是非具象的听觉艺术,往往需要通过联想来体味和认识作品的创作意图,正由于此,音乐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第四部分“电视栏目和电视剧片头音乐”在于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影视”之间的关系。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冬不拉: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和弹唱的伴奏;马头琴: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线乐器,适用于演奏柔和细腻的抒情乐曲;扎木聂:藏族最有特色的弹弦乐器;马骨胡:广西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琴筒为马腿骨做成;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吹奏乐器;葫芦丝: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芦笙: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第五单元:

乐手实验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器乐演奏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能与他人合作,为乐曲设计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并为旋律加花添彩。第六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

本课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聆听世界各国民族面见音乐,领略其风格特点。能说出听赏曲的曲名,并进行简单评述。第七单元:

协奏曲品茗

协奏曲实质一件或多件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能背唱《梁祝》主题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爱我中华

(略)第二单元: 走进室内乐

(略)

室内乐原指修宫廷和贵族家中演奏、演唱的世俗音乐,以别于教堂音乐和戏剧音乐。他十七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十八世纪末开始,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音乐。现在指各种重奏曲及用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

小夜曲是18-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声乐、器乐体裁,起源于中世纪唱诗人在恋人窗前唱的情歌

莫扎特:奥地利做区间。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是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

华彦钧:民间盲人音乐家,又名阿炳。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 吴祖强:作曲家、中国音协名誉主席。与人合作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和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 第三单元: 歌剧探幽

马可:作曲家。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施光南:作曲家。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剧《伤逝》、《屈原》,歌舞音乐《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等。威尔第:意大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以及若干声乐曲。《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阿依达》、《奥赛罗》等。

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第四单元: 欧陆经典

交响曲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大型套曲。传统的交响曲常由四个乐章组成。德沃夏克:杰克作曲家。《e小调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和歌剧《水仙女》等。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被出卖的新娘》等8部歌剧、《我的祖国》等11部交响音乐作品、2部弦乐四重奏及若干钢琴曲与声乐曲等。格什文:美国作曲家,《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二狂想曲》、《古巴序曲》、以及歌剧《波吉与贝丝》等。

第五单元: 人声的交响

(略)第六单元: 国风新韵

(略)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花季 雨季

聂耳:人民音乐家,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奠基人,原名聂守信。《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飞花歌》、《卖报歌》等。

第二单元: 管弦华章

吕其明:作曲家,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交响诗《白求恩》、《铁道游击队》,弦乐合奏《龙华祭》等。

郭文景:作曲家,《川崖悬葬》、《蜀道难》,歌剧《狂人日记》、《夜宴》,《御风万里》是为庆祝香港回归而作。

音乐形式:一指音乐作品的表演形式,另一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曲式)。

第三单元: 梨园春秋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他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为一体,表演程式和声腔体系独具一格。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行当与脸谱: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文场与武场:文场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小海笛、唢呐;武场主要有鼓、大锣、小锣、堂鼓、板、钹 第四单元: 舞剧音乐漫步

杜鸣心:作曲家,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合作)、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和《青年交响乐》以及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

德里勃:法国作曲家,舞剧《葛蓓莉亚》、《希尔薇亚》,歌剧《拉克美》以及艺术歌曲《出发》、《桃金娘花》、《卡迪斯姑娘》等、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罗斯作曲家,舞剧《火鸟》、《彼得鲁斯卡》、《春之祭》,交响音乐《士兵的故事》、《婚礼》、《管乐交响曲》、《俄狄浦斯王》、《圣诗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浪子的历程》、《阿贡》等。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第五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

(略)第六单元: 金色音乐厅

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之前自行讲解的传统授课方法,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加强自主学习和时间,强化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尽量和蔼亲切的面对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认可和喜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心态下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可以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能够推动学习内容的掌握,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和鼓励,也能够加强音乐感受,享受音乐熏陶。

三、实行分组研究是学习模式

现在《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应该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组内研究探讨形成结果。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组内总结出来的看法,教师对结果进行评定。初中音乐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开展,提倡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欣赏《青春舞曲》时,可以借机想学生提问,让学生总结中国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歌词、曲调、演唱方法多方面思考总结并由小组讨论出最终答案。这样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加强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四、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帮助人们通过音乐内容体味历史,加深理解和感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记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教师最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需要情况,在教学中只有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作品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涉及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能够加强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再有,一般初中音乐教师都来自专业音乐学校,因为本身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在课程选择的时候容易趋于专业化,但过于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

五、强化音乐教学和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经典曲目,不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理解教材中的曲目意义,就感受不到歌曲的意境。面对新的课改环境,教师可以灵活使用音乐教材,重点挑选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并且好理解的歌曲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太哦选课外的优秀歌曲结合教材中的同类型曲目加深学生的印象,争取实现教材和实际生活中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该分析现在学生喜欢热衷流行音乐的心理,采取积极地方法帮助音乐教学。教师应该在课程刚开始准备阶段,筛选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和学生分析流行音乐中一些歌曲的形式,内容,唱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吸收音乐知识,进一步引领学生提升个人音乐素养。

六、加强多媒体应用提升教学审美

音乐教学的根本是实现教学审美,利用音乐赏析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新课改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 “以审美为核心”,这种思想要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教学的立体化,尽量生动灵活的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体现

音乐鉴赏课程是最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项教学内容,音乐鉴赏应该选择各个国家,各种风格,多个民族,不同特点的音乐进行,要突出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欣赏价值,满足人文教育需求,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水平。

八、完善教学评价和反思

初中音乐教师对教学课堂的思考和反思及评价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新的音乐课程標准规定中,对音乐课堂的多元性的过程评价尤为重视,学生的课上表现就是考核的关键内容。教学反思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烦死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经验,加速提升。

九、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初中课堂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随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完善。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换教学思路,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加强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实现音乐的作用,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为教育复合型人才做出基础贡献。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7

关键词: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体校

当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音乐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学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在开展文化艺术类课程的过程中同其他普通学校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体校的音乐教育必须跟上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不断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挥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体校音乐教学现状

(一) 注重体能专业课的训练, 忽视音乐课等文化艺术类课程

当前, 在一些体育运动训练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 只注重加强学生体能训练课的教学, 忽视音乐等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甚至有些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不开设音乐课。这些情况的出现, 与素质教育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 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需要我们体育运动训练学校提高认识,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合理的设置课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 音乐课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现有效性, 学生对于该课程课堂教学的兴趣很重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相关外在因素的影响, 体育运动训练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还在沿用传统说教式授课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三) 音乐课教育教学设施无法满足音乐课教学的需要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些体育运动训练学校根本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教学设施自然而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学校甚至连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室都没有, 音乐课教育教学设施更加是少的可怜, 这些情况的出现, 都是影响体校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要想提高体育运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需要体育运动训练学校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设施投入, 学校领导需要进一步重视音乐教学, 只有这样体育运动训练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四) 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把握处理不当

当下,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是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 发挥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有些音乐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愿意走极端。要么是全盘否定教材, 大量引入自己喜欢的教学素材, 要么是机械的利用教材“以本为本”, 不会变通。这些做法都不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 影响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还有很多, 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 跟上时代的发展, 加大对音乐教育教学的投入, 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教学有效性, 通俗的讲是指通过教学可以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既包括短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还包括长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短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强调的是教学的实际效果, 长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前, 我们只重视短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往往忽略长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音乐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理解:第一, 音乐课教学目标的有效。音乐课课堂教学能否有效, 首先教学目标要有效, 只有这样才能推进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第二, 音乐课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第三, 教学过程有效。具体说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合理的设定音乐课教育教学目标, 力求做到教学目标有效

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因此, 必须要严格制定音乐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目标明确。

1. 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追寻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的统一。

音乐教学目标是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而制定。首先依据大纲及学生年龄特点把握年段或学期总目标, 再将总目标与每单元每课设有的“唱歌、音乐知识、实践与创造、音乐欣赏、器乐”等栏目相对应,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力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相统一。

2. 追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

音乐课教学要切实的分清立刻能够实现的短期教学目标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长期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开展音乐课课堂教学, 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性。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 还要注重合理实施教学目标以及科学的评价教学目标。

(二) 教学方式有效——选择恰当, 促成发展

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 应体现“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 通过教学方式的活用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 运用有效的方法拓展教学空间, 拓宽活动渠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不断体验音乐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兴趣中学, 在好奇中学、在探索中学、在自主中学。

(三) 教学过程有效——充分展开, 恰到好处

有效教学目标是基础, 关键还看怎样有效实施, 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科学思维方法、技能技巧的培育者。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能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 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氛围,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准确细致地把握教学目标, 优化运用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自己的言行,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以上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必须整合起来考虑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努力营造一个更有成效的、对学生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教学设计》.崔学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篇8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就时下而言, 初中音乐教师的集体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如慢慢地将教学指标、音乐理论、学习技能、教学方法等融入课堂教学实践, 而且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展音乐课堂活动,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对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综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尽管如此, 与有效教学要求相比,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有的教师教学示范不到位, 过于使用文字填充让学生理解音乐人文, 而不是通过深度挖掘作品情感, 适宜地引导学生获取音乐知识和情感体验, 改变学生盲目学习的现状。

另外, 教师不能有效提取并利用价值信息等。这样一来, 致使学生音乐表演水平不高, 赏识能力较低, 情感表达较为空洞等, 严重限制着学生想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影响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 探究有效教学方案, 改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十分迫切和重要。

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1.调动学生音乐情趣

音乐, 是无处不在, 形式多样的。音乐可以在人喜、怒、哀、乐等不同状态下给予情感抚慰。虽然初中生年龄较小, 音乐认知尚且不足, 但对音乐的喜爱还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热衷于流行音乐, 不仅听得多而且种类也多, 还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模仿能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感兴趣。所以, 在开展有效教学时, 可借助灵活有效的导入策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求知欲, 以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进一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学习《梁祝》时, 考虑到学生虽然对这个民间故事耳熟能详, 但是对具体的故事背景和情感不能够理解和把握, 可选择情境导入法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此引导其自觉学习教材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电影、戏曲片段等。学生观看时瞬间被带入其中, 不但专心地凝视着画面, 而且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哼起《梁祝》。有的学生被带入剧情中, 跟随着剧中主人公的情感和命运而起伏而感慨。这些是教师用很多文字也无法做到的, 也许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吧。最后教师再对《梁祝》的曲调进行简洁精练的专业分析, 重新回到音乐作品中, 学生就能激起共鸣, 更容易记忆。

2.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

虽然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但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依旧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在借助有效的导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 使其乐于学,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如“梨园撷英”单元中的 《唱脸谱》, 既属于流行歌曲, 也属于京剧唱段, 其将脸谱形象描述得惟妙惟肖, 学习这节课不仅可以了解关于中国国粹———京剧的知识, 也可以深切感受其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上课时, 教师并不直接教授学生演唱, 而是将事先准备好的不同脸谱分发给小组成员, 引导学生对脸谱进行思考, 互相交流和询问各自脸谱的角色。此时有的学生不自觉地哼唱起《唱脸谱》, 教师就顺势鼓励会唱的学生为大家演唱, 并要求其余的学生根据听到的歌词记录下手中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及其特征, 如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紫色的天王、灰色的精灵等, 然后让学生主动报上自己的记录结果, 学生格外积极, 纷纷抢答, 最后利用剩余时间, 动员学生自己动手画脸谱。总之, 这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 学习效果也有所改善。

3.音乐的拓展学习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 与诗词、舞蹈、美术等学科是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拿音乐与诗词来说, 两者均有韵律感、节奏感, 而且两者的融合既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也有利于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对此, 我们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诗词元素。如针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学习就与古代的诗词歌赋离不开, 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的《清平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都是诗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教师可以用现代歌手对其的演唱, 让学生感知古典文化的魅力。如邓丽君、王菲、周杰伦等歌手, 知名度高, 演唱功底好, 学生也了解, 选用此类流行音乐风格, 有益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学。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 篇9

一、要创造生机盎然的音乐课堂

真正的有意义的教学, 是含蓄的教学, 是点拨的教学, 是“有头无尾”的教学, 是“欲言又止”的教学, 是含而不露的教学, 教学的结果, 是想达到通过教师的引领,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能力, 都能够举一反三、见一知十, 甚至能够做到问一了百, 一闻千悟。

通过教学, 师生能够更快地进入音乐殿堂, 能够领略音乐精神, 能够洞彻音乐的内涵, 能够听懂音乐的语言, 能够融入音乐之中。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及时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 不再做一个唠唠叨叨的“磨叽人”, 不再做一个事必躬亲的说教者, 要放开手, 让学生自由发展, 不要让学生做自己的复制品, 教学过程当中不要循常习故, 要善于破臼除窠, 不要一味地重复教材上的内容, 要大胆地创新。

二、教学创新, 不萧规曹随

教师每节音乐课的教学都要有一个具体的指向, 一课听毕, 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醍醐灌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紧紧地围绕着教学的目标, 并且每一节课都别出新裁, 让学生不感觉到有老一套的感觉, 让他们保持着盎然的兴致。学习要整体进行, 但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依不同的素质而因材施教。

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音乐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 在感受与鉴赏、审美与体验、表现与创造、音乐与文化关系几个方面立足, 加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促进他们的创造能力, 强调积极参与, 提倡精诚合作, 鼓励大胆实践, 力求独立思考。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灵感的来源,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 如果学习没有兴趣的话, 学生只会昏昏欲睡, 徒有劳苦。有兴趣, 才有快乐, 才有不懈的努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 提升学生认真学习的兴趣, 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在有兴趣的情况下,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无需教师过多地叮咛嘱咐, 他们在好奇心促使下对学习备加关注。引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喜欢学习, 每个人都充满热情地投入。

1. 载歌载舞, 场面热烈。

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循规蹈矩, 毫无新意。因此, 在上课时, 欢快热烈、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 我带领着一队舞蹈人员身着盛装, 头扎彩带, 随着音乐的节拍, 扭着漂亮的秧歌自教室外鱼贯而入。学生看得眉开眼笑, 欣喜无限, 完全投入到了音乐的学习当中。

2. 音画结合, 激发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 可以边让学生欣赏与歌曲意境相符的图画边听音乐, 让他们走进图画里面, 让他们动用各种感觉器官, 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音乐的理解能够做到形象直观, 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 和音乐融为了一体, 成为音乐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地成为音乐的学习者。

3. 教学创新, 大胆独特。

音乐教学有它独特的方法和技巧。我在座位排列方面也不拘一格, 打破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 用音符的形式排列, 学生学习音乐的劲头十足。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篇10

一、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案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学生。音乐创造性活动能力是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能力主要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 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挖掘教材的内容, 通过各种手段、途径, 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 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 促进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发展。

一是歌词创作中加深理解记忆。有的音乐作品歌词、曲谱都很简单, 学生学起来很快, 但是如果不及时在课堂上用各种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 学生很快就会忘记。教师对这些歌曲可以深入挖掘,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歌词创新能力, 又达到了加深理解记忆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杨柳青》的教学中, 在学完新歌后, 笔者用自己创作的歌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歌词的创作,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创作出很多有新意的歌词。创作好之后让学生再唱起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同时寓教于乐, 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对歌曲轻松掌握。

二是根据生活体验, 找寻多变的节奏。大自然中许多声音包含着各种奇妙的节奏, 可以说课堂教学中涉及的节奏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在有些歌曲教学过程中如遇到学生一时难以掌握的节奏, 我就引导他们自己从自然界的声响中找寻记忆的灵感。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西部畅想》的歌谱教学中, 学生就很难理解及掌握三连音, 这时男生就找到儿时玩打仗游戏时机关枪的枪声“哒哒哒”的声音来代替, 于是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个知识, 并且记忆深刻。

还有像十六分音符“”用“嘀答嘀答”的钟摆声模仿, 前十六节奏用母鸡叫“咯咯嗒”来模仿, 后十六节奏用小鼓敲击声来模仿“咚哒哒”来记忆。原来这些节奏的学习是理性的、枯燥的操练, 学生对诸如此类的东西非常厌烦, 但是通过引导学生以趣味性活动方式去接触, 结果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 而且学习效果不错。有时候, 为了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 我还带领学生一起用节奏接龙的小游戏来记忆, 现在学生基本不会害怕歌曲中的节奏学习。

另外, 还可以通过为歌曲配打击乐节奏、填空完成旋律、改编旋律来学习歌曲, 或者让学生利用废旧饮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材料自制打击乐器。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进行适当的合作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现代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合作是纽带, 无论自主还是探索, 都离不开合作的方式。有许多案例很成功, 但也有更多的合作都是流于形式, 从而造成合作学习方式的表面化。一些合作学习正好给了有的学生放任自流、思想开小差的机会, 最后往往是一两个“好学生”的回答作总结性发言, 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意义。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 目的是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增强合作学习中个体的责任感, 并引导他们对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寻求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加速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运用多媒体, 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 开阔学生的视野, 并且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这毕竟是辅助手段, 要控制好运用的“度”, 不能喧宾夺主, 否则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 影响和降低教学质量。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 将课件设计成顺序性结构, 教师上课不停地按键播放, 宛如一位“讲解员”, 这不仅以计算机的思路取代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 人成了机器的奴隶, 而且改变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代替, 割裂了音乐课堂中原本有的情感纽带。

另外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 也一定要注意活动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乐于参与, 避免类似“超女快男”等商业性的课外活动。多开展以下活动, 如到福利院, 为孤寡老人、弃婴残婴演出送快乐, 参加如“手拉手”文艺演出、“宣传环保”等公益演出等, 以养成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音乐为本;初中;音乐教学

以音乐为本是初中音乐课的教学主题与课程培养的目的,这与其他学科教学是一样的。注重音乐为本的教学,是教学工作务实的表现,是对学生培养的负责。注重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教学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音乐课偏离以音乐为本的现状

应该说当今是一个音乐为主题的时代,上层人群中不乏从事音乐工作的精英,出身寒门的子弟依靠音乐完成逆袭的励志人物也不在少数。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音乐,各种播放设备把音乐引向了音乐发展的高潮。但是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却严重偏离了音乐的本身。

教师对音乐欣赏意识的缺乏导致了音乐课教学模式的呆板。[1] 呆板教学模式的运行必然造成音乐课偏离以音乐为本。呆板的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把音乐课的欣赏模式转变为学生的学唱模式,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我们都知道音乐的学习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音乐课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感觉得培养,而不是理论的积累。然而教师教学的学唱模式是对学生感觉的培养极为不利的,这样一来音乐课的教学完全丧失了自身学科的优势。

自然也有不少的教师对于这种呆板的模式进行尝试改变。但是专家对音乐教学意见的不同以及教师的盲目跟从导致了改革后教学模式的混乱不一[2],偏离音乐本身的现象更加严重。这样的现象其实是错误改革后问题恶化的一个普遍反应,教学模式的改变不应该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流于形式。专家的思维深度自然不是一般初中音乐老师能比,但是如果谈到实际的教学经验还是初中的音乐老师更胜一筹。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道理不太难明白,为什么一些初中音乐老师还要违背实际的经验而去盲目跟从专家的意见呢?

二、偏离音乐为本现状的原因

应该说上述的诸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音乐教学的基础设施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在谈及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时,不少人都提出依靠乐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工具教学,但是这样的建议往往是容易提出而很难落实到实际。

尽管近些年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摊到音乐教学方面的资金微乎其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改革理论,但是初中音乐教师要么依旧运行以前呆板的教学模式,要么就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在并没有设施的支持下做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改革。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领导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音乐教学发展的关注。在领导责任制的行政运行模式下,领导的关注多少,直接影响一项工作的摘开。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培养,也是未来教育的普遍追求模式。因此不能因为音乐教学对升学影响较小而忽略对其的关注。

在不少的学校,音乐老师的选择是学校对一些教学能力差的老师的一种安排。音乐教师队伍中的大部分不要说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就连教师基本素质都不具备,质量差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这样的老师会使音乐的教学模式更加趋向呆板,更加偏离以音乐为本。

不少的音乐教师存在着对于初中音乐中学的轻视,对于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做出过低的估计,往往将音乐教学简单化。这恰恰是音乐教师不专业的表现,而根源在于学校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建立以音乐为本的有效策略

要想建立以音乐为本的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增加音乐设施的建设。当然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一样,故而学校设施配备会存在差别。因而音乐设施建设的增加不是用量来衡量的,而是依据比例来增加。这样的思维是客观全面的,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避免一些学校因此而增加压力以影响整个的教学工作。

初中音乐老师也要有自我提高教学水平的意识,应该思索如何在现实的设施基础上使音乐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而在这一转变中应该对自己实际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充分的自信,不要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教师应该提高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学习,不要简单认为音乐的教学无非是一种领唱与学唱的模式。

应该转变旧的教育思维,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多和真实的音乐融合,而不是接受一系列的唱功理论知识。让音乐和学生学习得以融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感觉。注重学生自唱环节多一些,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中自主性比较多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乐器的学习,依靠设施进行教学更能达到目的。这是立足于音乐学科自身特点的考虑,也是追求以音乐为本的反应。

学校领导的思维应该转换,对于音乐课的安排应该合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素质的全面发展。一个学校在教育上的贡献并不是单单依靠升学率,更多体现在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得到综合的学习,不是只会读书做题。

其次要对音乐老师的选择引起重视。对于音乐老师的招聘应该更多侧重于音乐专业毕业的应聘者,这些人毕竟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能够对音乐教学的实质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音乐课毕竟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是太紧密,不像数理化、政史那样可以触类旁通,所以对于应聘者的专业要求应该严格一些。

四、结语

初中音乐教学对以音乐为本的偏离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改变这一现状有效策略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立足于音乐课教学设施的现实、学校对音乐课的关注、以及音乐课教学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三方面,对于偏离以音乐为本的现状进行扭转。

这一工作是一个全面的、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工作,我们对于這一工作的展开应该抱有一份耐心、一份希望。

参考文献:

[1]任芸.论初中音乐教育的“环境”现状及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6:112_151.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篇12

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唱歌教学不仅是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最主要内容, 这也是对于学生展开音乐熏陶的一个有效过程。想要让初中音乐唱歌教学更为高效地展开, 这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们创设好的教学情境。音乐本身就是很富感染力的, 好的音乐只有在好的氛围下才能充分显现出其价值。唱歌教学也一样, 想要让大家唱得更投入、更动情, 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们创设好的歌唱情境与歌唱氛围。音乐课本中的许多教学内容与曲目都是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背景, 并且含有一定的艺术元素。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因素展开积极有效的挖掘, 并且对这些内容展开充分的利用。只有给学生们营造出好的教学氛围后, 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 才能够唱得更好。

“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是很美好的一个单元, 这一单元中所涵盖的曲目大多都和美丽的自然景物有关。本单元包含两首歌曲, 通过学唱这两首歌曲, 要让学生们学会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郊外远足的愉快心情。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育学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在聆听《回音》这首采用双合唱队表演形式的合唱曲时, 要引导学生在音色力度上进行对比, 并运用调性、和声等手段予以渲染, 要能够通过恰当的演唱技巧反映青年人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为了给学生们创设更好的音乐氛围与教学情境, 教学前我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群学生到郊外春游的情境。大家都看得饶有兴致, 随后, 我展开了教学导入:阳春三月正是春游的好时节。同学们, 在你们以前的春游中看到哪些春天的美景, 有什么感受, 请你们用美好的语句或诗歌表达一下。大家纷纷回忆自己有过的郊游经验, 并且用美好的诗句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当学生们慢慢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后, 我会给大家播放今天要学唱的曲目, 让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这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教学铺垫, 这也会让学生们在好的教学情境下更好地展开歌曲学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让唱歌教学更为高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们领会到这些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 体验到作品中所传达的价值与感情。只有当学生们真正走入到这些作品中, 并且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些曲目, 学生们在唱的时候才会更为用心, 才会在课堂上有更多收获。吸引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有意思的背景知识, 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 这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走入这些曲目中来, 在自己唱的时候更动听。

《欧美览胜》单元在欧美的音乐宝库中撷取了几颗晶莹的民歌俗乐宝石奉献给学生, 让学生们能在欣赏各种音乐的活动中, 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博大, 并且让学生们能够感悟各具风情的民族民间音乐, 能够超越国界领略到世界音乐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了解近现代欧洲、北美专业音乐的发达也是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要让学生们熟悉并记住一些世界著名的欧美歌曲、乐曲, 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绚丽的色彩,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积淀, 增强学生了解优秀音乐文化的愿望与兴趣。在学唱这一单元的曲目时结合每一首歌曲的教学过程我都会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有意思的背景知识, 会让大家了解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当地民间音乐的一些特色等。这不仅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宽, 也能够让唱歌教学更有效。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好的唱歌教学中教学模式应当是多元的。唱歌不仅仅是唱, 唱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们对于曲目乃至音乐作品后的情感与文化的体验。这些都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作为有效支撑。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当让学生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也有更多有益的收获。可以让学生们认识一些很别致传统的乐器, 也可以让大家对于民族音乐以及古典音乐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这些不仅是对于唱歌教学的重要辅助, 也是提升唱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在学习《悠远古风》这一单元的内容时, 本单元以《悠远古风》为题, 通过演唱与感受, 要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 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 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 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可能有一定距离, 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实践, 是教与学顺利展开的关键。怎样使学生从不知→知→了解→喜爱, 教师需要精心地准备, 钻研教材, 多样化课堂教学。我选用了演唱《阳关三叠》、欣赏埙独奏《怀古》、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补充欣赏古琴曲《流水》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相关曲目给学生们介绍这些曲目后的文化背景, 同时, 让学生逐渐了解一些他们不认识的传统乐器。学生们都听得非常仔细, 这些教学过程也是对于歌唱教学的非常有效的辅助。

四、结语

上一篇:财经工作下一篇:品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