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艺术

2024-10-16

水彩艺术(精选8篇)

水彩艺术 篇1

水彩手绘的艺术感悟和思考

张蓬玲 蔡娟

摘要:“水彩”顾名思义,它给人的感觉有两种,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另一种是给人“色彩”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的大脑,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就像世界是多姿多彩一样。它以水为媒介,调和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在手绘的众多表现方法中,水彩画各种技法的运用是最为常见的,又因水彩工具材料、画种特点等因素,水彩手绘运用的范围不断拓展。

关键词:水彩手绘、书签插图

一、水彩手绘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彩画艺术迅速发展。延续传统的水彩课程学习只会让水彩画爱好者产生更深的误解:认为水彩艺术的学习没有多少实际用途,这直接影响学习水彩画的热情和钻研的态度。即使是在当今计算机高度发展的时代,水彩手绘表现仍然有很大的存在空间。将“水彩手绘表现”作为专业创新性课程之一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有利于推行学校的“宽口径的办学理念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关于水彩画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它的表现技法丰富、表现方式多样,最常见的作画技巧是干画法和湿画法,留白等,比较特殊的技法有刀刮法、蜡笔法、喷水法、撒盐法等,每一种不同的技法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其次,水彩画的表现工具与水粉、油画相比更便于携带、方便。因此水彩画除了在独立的画种上得以发

展,在手绘表现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现在水彩画方向专业学习课程安排现状与水彩画发展、拓展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在水彩画课程上的安排绝大部分都局限于水彩静物、人像,专注培养我们绘画方面的能力,很少学校会将水彩手绘的学习加入到我们的课程中来,导致与社会实践需求相比,我们的专业学习显得有些单一。其实,水彩手绘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如:服装设计、装潢、墙绘、室内装饰、插图插画等。其实将水彩手绘加入到我们的课程当中,不仅对我们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的帮助,丰富我们的学习课程,更能激发我们在这一方面学习空间的热情。况且这种“交叉型” 学习亦可以培养我们多学科互动的能力,灵活运用水彩表现技法,同时也可以成就专业学习的创新性成果。学生积极、创新的进行专业实践性研究并运用,其掌握的技能就能更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样就业选择性更大,就业率也会提高,进而也会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思考和感悟

本课题手绘研究方向主要以书签插图艺术设计为主。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对于书签的设计,大家更多的会选择用AI软件来完成。AI的特点是设计精确、效率高、便于更改,还可以大量复制,操作非常便捷。但随之而来的缺憾是在进行某些方面的设计时,难免比较呆板、冰冷、缺少生气,不利于进行更好的交流。而手绘设计,通常是作者设计思想初衷的体现,能比较直接地传达作者的设计理念,作品生动、亲切,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感因素。

一)创作过程:

首先在选纸上,水彩纸不同于素描纸,它的纸张吸水性高,所以水分可以较长的停留在纸张上,这样就可以对这些水进行取舍利用从而创造出多种效果。水彩纸本身还有很多不同种类,常见的主要有巴比松、霍多夫、阿诗等。纸的厚薄程度有讲究,较厚的纸,纸面纤维也较强壮,不易因重复抹而破裂,也不易起毛球或起皱。这次我们主要以霍多夫、阿诗为主,这两款纸的表面有许多小凹面,这些小凹面在画面上形成的效果又有所不同,有时候水渍会留在凹面里,形成不一样的效果,产生一些特别的肌理。

其次,水彩纸用橡皮擦反复擦对纸会有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先在素描纸上起稿,设计好插图,再将设计好的插图画在水彩纸上,先用铅笔打好形,再用针管笔描一遍。这样既能确保形准,而且上色以后出来的效果会比铅笔好。接下来就是上色,首先要确定好整幅画的色调,是以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为主。插图设计不同于我们在画静物或者风景,不是一定要将整个画面画满,适当的留白,可以让整个画面更加协调。

二)手绘书签展示效应:

在这次课题的最后,我们于2013年10月在艺术设计学院的展厅里,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了我们的成果,并进行了交流,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的认可。以下是我们的部分创作作品:

右图的两张书签属于一个系列,主要采用了湿画法。湿画法是水彩画中基本而重要的画法,借助水色渗透、晕化、淋漓使色彩获得自然、柔和、滋润的效果,充分体现出透明、流畅、和轻快的水彩画特点。而这两张书签利用水将多种色彩融合在一起,比起造型,更追求一种随性。

下图的三张书签与前面的两张相比,更加讲究造型。分别以少女、玫瑰、荷花为主题。荷叶的用色上大胆,不拘泥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绿色,以彩色为主;玫瑰的背景冷暖搭配,两者都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同时,我们也利用这次的展览将书签进行销售,整个的销售过程取得的成果和反映都算不错。因为书签都是纯手工制作,每张书签都是独一无二的,比起市场上大批生产的书签更受学生、老师的喜爱,很多老师、同学都愿意花钱购买这种以水彩形式表现出来的书签。与国画油画相比的话,水彩更适合做成书签,首先它在选纸上不像国画局限于宣纸,油画局限于画布;其次它颜料的一个厚度相对油画来说是比较薄的,画出来的感觉会更协调一点,更符合书签的一个形式。通过这次简单的水彩书签销售,更能体现出水彩的领域是很广泛的,有着很大的一个市场价值。

四、总结:

通过这次水彩专业学生学习研究“水彩手绘表现”,我们的专业特点得到延伸,学习模式由纯绘画学习转变为纯绘画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应用型)相结合。不仅加强我们现有的专业能力,强化现有的专业表现技法,还将专业能力得以延伸,灵活对应社会发展:既可以有以绘画为主攻亦可直接在专业学习上以社会实践为方向进行专业学习,这样就业的选择性得以加大,就业可能性也得以增强。

现美术系水彩专业学习课基本局限于静物、人物、风景等纯绘画方向。水彩画本身就是非常灵活且潜力很大的画种,水彩手绘也为水彩画灌注更多的展现活力。水彩专业学习涉入水彩手绘表现等领域,其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得到很好地体现。

作者简介:张蓬玲,湘南学院美术系11级水彩班学生;蔡娟,湘南学院美术系10级水彩班学生。通讯作者:罗琳,湘南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水彩艺术创作、水彩画教学。参考书目:

陈飞虎 著 《水彩建筑风景写生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009年2011年 保罗·拉索 著 《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 袁振藻 著:《中国水彩画史》,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年9月

注:本文系湘南学院2012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水彩手绘表现在专业学习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水彩艺术 篇2

关键词:水彩画,艺术表现,水

一、水彩画艺术中水的特性分析

在水彩画在创作的过程中,水明快的特性构成的幻想效果和造化,深浅和痕迹,凝练的线条以及斑驳的颗粒状,能够形成梦幻似繁荣意境、清新的感觉,其亮丽的色调和轻柔的趣味是其余一些绘画材料不具备的。水的特性决定了水彩画绘画中的艺术特性,并且由此形成了水彩画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基点。

(一)水彩画艺术中水与彩的独特艺术表现力。16世纪,英国首先出现水彩画,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彩画的作画都以水为媒介,离不开对水因素的运用。其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特性,与我国传统的国画、西方的油画以及版画等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我国著名的水彩画大师任伯年,在运用水作画时有自己特有的风格,法国画家达仰评价其作品: “活泼的画面、微妙的和谐,在色彩明亮的画面中,只用一种最简单的手法,一种意到笔随的方法,就可以从容地将如此多的要素表现出来。”我国传统的绘画与西方国家的水彩画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方面, 我国传统的绘画在作画中,重视对笔墨的体现,将其看成是寄托情怀和神韵的主要载体。清朝时期的画家唐岱将墨分成六彩,有黑、白、干、湿、浓、淡,分别表示着万千世界的兴衰枯亡。西方国家的水彩画,在运用色彩时,其主要观念是依据科学的比例分析。我国绘画的色彩结构和运用有着更加广泛的象征性和对文化内涵的表达。

(二)水彩画艺术表现中水元素与色彩的融合。水彩画在创作的过程中,以水为媒介,以色彩为表现手法。 水元素是色彩的灵魂,色彩又是这种灵魂的表现载体。 水元素和色彩是相互融合、互不相分的,色彩只有通过水的表达,才能够在水彩画中绽放独有的光芒。在水彩画具体作画的过程中,水的温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直接决定着创作的速度和水彩画画面的色彩表现效果, 如果水的温度太高,其与色彩融合的速度就会加快,如果水的温度太低,其与色彩融合的速度就会减缓,当温度太高或者是太低时,对整体画面的控制难度比较大, 就表明水的温度对水彩画整体画面的色彩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彩画艺术注重变化,追求不断的创新,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到达点水成金的效果。

二、水彩画艺术表现中水的神韵

水是生命的源泉,养育着世间万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样,在艺术表现领域, 水也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与艺术紧紧相通,在水彩画艺术中,其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水彩画因为水的因素, 生命力更加丰富,艺术表现力更加强大,整个画面体现着水的神韵美感。水彩画在具体的创作中,水的温度和色彩变化对颜料的融合甚至整个作画过程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水彩画的艺术表现中,水元素的流动、水的渗透、 清洗等方法都会决定整个画面的表现效果。当水的流向不同时,就会使水彩画面形成不同动感效果,体现出不断变换的飘云、隐约朦胧的山体和浩瀚的苍穹等。由于水和色彩在画面中发生沉渍而导致周围出现一些斑驳的水渍痕迹。这种水的沉渍是一种在水彩画作画中常用的表现技法,一些画家在表达南方的老旧房屋、下雨之后的泥泞小路,以及一些残端景物时都使用水的沉渍表现手法。水的渗透和融化是一种水与色彩互相融合的手法, 能够使整体画面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出一种柔和自然的情思和通体和谐的神韵,运用这种水的表达技法,能够恰当地表现出朦胧的雨景和美丽的晚霞等。水的冲洗就是在水彩画作画的过程中,用水进行冲洗,进而达到朴素有神韵而梦幻的艺术效果,进一步增强整体画面的趣味性和艺术魅力。

三、水彩画艺术表现中的用水之道

由于水的特性,使得水彩画具有明快、亮丽的艺术效果。在水彩画中运用水的技法,不仅仅是简单地做出水色淋漓,主要在于能够巧妙、适宜地掌握和控制水分的多少和色彩与颜料在画面上的融合,形成一种流动和聚散的创作过程,进而充分体现出作者对艺术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进行水彩画的创作中,恰当运用水元素的冲、洗、积和染等手法,能够形成水彩画和谐有趣的艺术表现力。水彩画家在具体的创作中,经常会通过水的流动特质、灵动性和透明性等构成一种虚实相融、水色交汇的表达效果,进而也为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增添了朦胧灵动的艺术特质。水元素在作画中, 追求的是一种神韵和情趣的表达,泼彩、冲击、沉淀、 渲染、干湿等的不断变化,能够使作者纵情挥洒、尽情创作,形成水色融合、气象万千、奥秘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水伴随着人的用意而不断变化,善于应用水元素的作者, 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借助艺术美感和情感的驱使,通过水流动、扩散,而尽情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得画面颜色有深有浅,浓淡相宜,或隐或现,朦胧相结, 虚实变换,形成独有的水彩画艺术魅力。

四、水彩画艺术表现对水的依赖性分析

从对水彩画的命名,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对水元素有着非常大的依赖,离不开水元素的表达手法。分析水彩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水与水彩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西方绘画知识,还要充分挖掘我国绘画艺术自身的优秀理念,吸取精华,不断创新。水彩表达技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水元素特性的认知和运用,取决于对水性调和剂以及油性调和剂在本质上的不同认识。人们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觉能动地运用水元素的不同特性,逐渐形成了水彩画绘画的发展历史轨迹。水彩画与西方油画、我国传统的绘画,以及版画和雕像一样,都充分结合和体现着人类的时代精神和情怀,都被人们所运用, 通过人们对水特性的认知,为其表达人的情感而服务。 在学习和创作水彩画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的运用能力,将水元素的表达技法很好地运用到水彩画的作画中,丰富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力。 在艺术表达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水表达艺术与其余一些艺术表达技法保持一定的距离,需要保持水艺术特色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所有的这一切都来自于对水的认知和恰当使用。水彩画通过自身独有的特性和表现力, 利用水的沉渍、渗化等技法,构成晕化、变换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带给人们一种亮丽、柔和以及清新的艺术享受。

五、结束语

水彩艺术的湖北大势 篇3

地域优势的得天独厚

水彩画在西方有着古老的传统,它一度是艺术家在创作大型油画作品前的小稿方式,也是最亲民的一种雅致小品。而在今天的湖北,水彩画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兴画种,成为与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和壁画等纯艺术比肩的独立大项画种。此次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水彩画和粉画展部分在武汉举办,更能凸显期地域优势。刘寿祥称,首先从申办程序开始就是一项难度不小的竞争。“展区都是由中国美协作投票排序,客观公正地评选的。因为各地区对展区的名额配给是有限的,我们当时最强劲的对手是深圳。当然,最后湖北武汉争取下来这个主办权,以微弱的优势胜过了深圳,还是足以能够说明湖北武汉在水彩画项目上的独特优势。”

湖北一直号称是一个水彩大省。此次的全国美展水彩画奖项中,湖北地区选送的名额获得奖项最多,也充分体现了水彩画艺术在湖北当地的良好传承。因“湖”和“江”而具有独特水域特色的湖北,在水彩画项目中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更有无可比拟的人才土壤与教育环境。“我们湖北美术学院,是最早完善水彩画教学体系的学院,在全国八大美院中第一个开设水彩画专业,又是第一个开办了独立的水彩画系的美院,水彩画创作的地区实力可见一斑。”刘寿祥表示,而武汉市又是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三,学生数目最多的城市,无论是从美术教育还是对普通人的美术推广来说,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众群体。

水彩画从严格意义上分有三个专业方向:透明水彩,不透明水彩和粉画。湖北特色的教育成就了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在水彩画的几大种类中,透明水彩更是湖北地区的擅长项目之一。“传统透明水彩的作品,在比赛中其实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但是湖北一直坚持以透明水彩擅长,这届比赛中,获奖的三件作品(包括金奖提名),均是透明水彩。”刘寿祥说,“从第六届湖北省一直有获奖的,且级别一直不低。50年代所有画家都会画水彩,后来水彩变成了一项专业课,成为学术学院里的精品课程,教育部里的金牌文化教程。”

在此次的水彩画展中,题材的广泛性是显而易见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异域风情、和时代紧密贴合的题材,是艺术家们乐于描绘的。刘寿祥说,人们惯常会认为,表现生活中喜庆的和乐观的的主旋律题材在这种国展中更容易获得专家评委们的青睐,“事实上,题材只是一个方面,而水彩画终究是一门独特的画种,如何在技法表现上具备更具有说服力的支撑,也是评委们所关注的。”能够达到说服评委的技术把握,从专业程度上对艺术家们提出了更加全方位的要求。

后起新秀的潜力

在十二届全国美展的水彩画展中,年轻人的作品已经逐步崭露头角。作者和评委群体已经不单单是纯粹的水彩画家,而有很多其他行业,例如油画家参与进来。这种跨行业的转变赋予了水彩画艺术在当代更鲜活的生命力。以前只能应用于群众艺术文化机构的小型工艺美术成为了今天的独立画种,也是因为随着时代注入了新鲜血液。

刘寿祥表示,仅仅就湖北地区来说,很优秀的老一辈传统作品在评奖的初期都筛选了下去,说明衡量的标准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了。年轻人的新面孔在画作中大幅度提高,题材也呈现出新的面貌,贴合了当下时代最受关注的话题和现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固定美学标准了。“绘画艺术本来也是和时代共生的,人类的生活与艺术息息相关,艺术形式只是反映出生活状态的一种体验和提炼。”

“以前人提到水彩,概念中就是小资情调的水彩,只是画画风景静物,或者局限于花花草草,但是现在已经不是19世纪了。”刘寿祥说,社会的环境变迁驱使艺术家必须要走出封闭的书斋,进入到社会中,达成身份的转变。“艺术是在进步的,它同样要具备包容性。社会剧变的进程也参与了艺术,无论是创作主题还是艺术理念,从作品中我们也可看出,新的面孔和新的创作方式正使水彩画成为了一门突破性的艺术。”

本次金奖提名的水彩画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均不拘一格,陈勇劲的《山火》,在平淡的风景中让人感觉到那种真实而不加粉饰的气息,空气中飘着燃烧后东西的灰烬,营造出一种安静平和气氛,用一种温润的方式传达出来;而许海刚的《亮宝节》则是民族题材出色作品,以藏历节日的主题刻画出大场面,带有藏民特色的服饰以透明水彩的方式精细刻画。据作者许海刚介绍,在他的水彩作品中一点白粉都不用,而这幅作品在长达一年的创作周期中一直使用了透明水彩的创作方式,这就意味着在作画时每一笔都不能修改,而并不能像其他人在不透明水彩中,利用白粉的遮盖原理进行修饰。“从技法上来说透明水彩的要求更多,这也是湖北水彩始终坚持的特点。”刘寿祥如是解读。

通过美术馆这样的公共教育平台,普通民众对艺术的认同感也发生了悄然变化。水彩这样一个相对于国画和油画对大众陌生的画种,如今能成为独立大项进入到全国美展,并通过武汉美术馆的展览形式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推广,艺术被广泛接纳的现状,既是湖北地区的水彩优势,又是审美意象的时代发展。水彩艺术在湖北,传承后自有其更为独特而光明的前景。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篇4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第一章 风景写生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第五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二、三、四年级 课时:240课时

一、教学目的

风景写生课是水彩画专业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内在的个性发挥,它使学生面对大自然直接对景写生,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不足,从而体现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水彩风景写生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景写生知识,室外静物在不同光线下色彩变化规律,基本掌握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和作画步骤,基本掌握色调及多种类型的水彩画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水彩风景画的艺术规律和绘画语言,并对画面进行较完整的艺术处理。

二、作业要求:

1、掌握选景、构图及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步骤。

2、掌握室外风景写生中的色调和色彩两大关系及一般水彩画表现技法。

3、掌握风景写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4、强调学生对画面色彩感觉、感受及表达、强化学生的个性特点。

5、主客观相结合,把握好画面的艺术处理,防止表面模仿。

三、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即: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识)

3、组织画面的能力,即观察、感受、表达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提炼、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室外光色变化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实际写生中理解、运用色彩规律分析画面。

2、启发学生在学习风景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在平凡的景物中发 现美的内涵的能力,表现一幅画特有的气氛和情调。

3、取景、构图和整体处理画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理解联系实际,从一点一滴入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观摩、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六、教具:

水彩画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盒、盛水器、画夹、画凳、毛巾、范画、画册等。

七、作业安排:

本课程前后分三个学期授课,第三学期安排以山、水、树、天空、地面、河流、农舍、建筑等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其中记忆与默写作业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五学期安排,以不同光线不同色调,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七学期安排不同技法表现,不同艺术追求风景写生练习36幅,尺寸:16开/8开。80课时。

每学期安排创作风景一幅、尺寸:4开/8开。课外时间完成。

八、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本课程为下乡写生课、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写生。

复习旧知识:针对要讲授的知识,复习以往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学习,起到一种连接作用。

讲授新课程:

以下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取景、构图和景物的选择

1、选景、大自然是美的。但也并不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画,都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正是由于客观的大千世界、广阔而庞杂,如像金沙、混杂一样,我们必需经过筛选和淘洗,选景的过程就是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一般来说,选景要注重选择近、中、远层次分明,黑、白、灰调色较为明显,主体物较突出,富于节奏感,色调倾向较为明 显的景色。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练习的目的来选景,不要贪多求全。如地面景物很好,就选画地面景物为主,少画一些天空;如果天空云朵优美动人,也可以描绘天空,少画地面。即使是选择景物一角,只要表现自然生动而富有情趣,同样也能给人美的感染。选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① 从学生自身审美角度去选取景物

② 从逆光、侧光、正面光等不同光线和阴天、晴天、一年一晚,及各种气侯多变的条件下选景。

③ 在取景时预先估计到构图均衡统一的问题。

④在表现景物深远的空间感方面,取景时宜适当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⑤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的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于对比范围。⑥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

风景写生开始阶段很重要,选景时,首先熟悉周围环境,最好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选景,免得提一大堆画具到处转。

2、构图

构图问题,涉及到画者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反映其概括取舍和组织画面的能力,是风景写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风景画构图主要是取与舍和画面均衡关系,主题要明确。主题一般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和透视线交汇处。透视线和地平线的高低,对一幅画主要是描绘什么起很大的作用。大面积的天空容易产生空间感,使人感到天高云淡、心情舒畅。略带俯视的构图是西方风景画常用的手法,这样的构图以中远景为主,而抬高地平线,这样景物充实、生活环境反映上体实在。下面几个构图要点在实践练习中要把握好。

①构图要突出重点,不要在构图时企图把看到的一切罗列到画面上来。这样会使主题不突出、零散、吃力不讨好,由于画面东西太多而画不完,显得粗糙、呆板。

②作建筑风景画时一定要在画初稿时注意透视的准确。待上了颜色之后,再修改就困难了。首先是要确定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倘若你想省略掉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就把地平线放低些;要省去天空部分就把地平线放高些。确定地平线后,建筑物所有主要部位都要根据透视规律,尽可能画得选型准确。

③在构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取舍。首先要突出主体、同时有些破坏画面效果的 细节可以删去,有些主要配景上的物体(如树、山等),也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

在写生中,学习时多画些小素描和小色彩稿练习。构图的最高要求为简洁、生动、画面均衡、突出主题。

第二节:风景画的写生特点

1、概念:以自然景物(包括建筑)为描绘的对像的绘画。

2、风景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研究气氛、情调和意境。

气氛:指一幅画应具备一定的季节、时间、气侯、地域的光线特点和合乎情理的自然组合规律。

情调:是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表达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情绪。

意境:对于风景画来说,是审美的更高层次,“以情写景,情景交融”,画家对所描绘的景色总会倾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意境就是这种景与情的有机结合。

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风景写生有以下的特点:

1、视野广阔:室内空间范围是有限的,由室内走到室外,大自然是那样无边无际,使人视野豁然开朗。

2、内容繁杂: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3、光色多变:由于太阳光源与其他光源对地面照射角度和距离不同气侯的变化季节的更迭等等,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而光色、景物就产生了不同的气氛和情调。

4、层次深远:由于景物存在的空间的不同,就有了前后层次和深远的问题。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它是风景写生中又一特点。

第三节:室外光色变化一般规律

1、因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时间是依据太阳光与地球形成的角度位置而定的,由于光源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景物的光色。因此有早晨、中午、傍晚、夜等较明显的差别。

2、因季节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

一年四季,由于太阳距地球有远有近,光照有长短、强弱的差别,植物有周期性的生长规律。

3、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光色变化。阴、晴、雨、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不同的天气有其各自的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和联想。如雨天,雨天的光色特点和阴天类似,云层高低而浓,加上雨帘,使得景物更加模糊,只有地面积水处及建筑的受光面因雨水对光的反射而发亮。天空灰暗,但接近远景部分的天空反而倒比较亮。雨天,是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色调虽然灰而不艳,但那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朦胧景色,给人以水色淋漓,以色空蒙的美感。画雨景,不要拘泥于画一条条的雨丝,而应表现其光色特点和气氛。这种景色用水彩画来表现更为适宜。

气候的变化,也不仅上述几种,如彩虹、积霜、狂风„„„等,这些光色变化大都瞬间即逝,一般多凭藉观察和记忆来表现。

第四节:空间距离的表现

空间距离是根据形体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出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的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有空间深度的感觉。风景画视野广阔,近景与远景距离的空间无法比拟,远远超过了视觉的广度。空间距离的表现在风景画中是至关重要的。

1、要处理好景物形体的透视关系:

必须按焦点透视法则来处理形的透视。透视画不准,必然会影响空间距离的表达。

2、理解色彩透视规律:

由于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可以概括出生活环境中色彩强弱变化的规律:

① 距离点越近,色彩感越强,反之则弱。② 原色比间色强,暖色比冷色强。③ 色彩对比大的强,对比小的弱。

3、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

景物远近及主次在视觉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而构图上常把主体物安排在视域中心范围内作重点刻划,其它部分则适当概括。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将有助于空间距离的表现。

第五节

色调与意境

风景写生是接触各种复杂的外光作业,对观察、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很有好处,也是学习水彩画技法的重要课题。技法始终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在风景画中,十分讲求色调和气氛,这与形成一定的意境是密切相关的。

掌握色调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冷暖色性上观察处理:

在构图的时候,画者对眼前的景物首先有一个色调的判断。画者一开始就要抓住这种主调,并有意识地加强画面的色调效果,以便更好的为主题服务。

2、从色彩纯度上去观察处理:

景物的色调从纯度上去看,有时是十分鲜明的调子,有时则是灰色调。我们要加强或减弱这种对比关系。灰色调处理得不好就很闷,其原因主要是纯度变化不够;鲜明的调子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色相不统一,若有一定的灰色在里面起作用,使色彩稳定在特定的色调中会使画面更为鲜明,更有变化。

3、从色彩对比来观察处理:

色彩的明暗对比,如果对比的地方太多,就显得零乱、不统一,甚至影响主题的表达。在风景画中,除分清近、中、远三景的层次面外,天空、地面(水面)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假若天空与地面在明暗、色度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景物就象悬在空中一样。甚至正看倒看都可以,连天地都分不出来,这种失误是不该发生的。

第六节

风景画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树

画树,首先要体会它的生长之势,每棵树的姿态面貌是不相同的。树有很多种类特征也各有差异。它是由树叶、树枝、树根有机地组成的。树叶生成在树枝上,由无数叶片汇集在一起,它的基本形状象一把“伞”,因此,树枝不能随意画过“伞面”。树会是从树干分出来的,枝叶围绕在树干的前后、左右,画的时候不能仅画一个平面,只看到左右分开的树叶,忽视了前后的枝叶。树的干、枝、叶都有疏密粗细,上下不同的节奏感。树干可以说是一系列高低透视不同的圆筒形连实体。因此,要注意它的透视变化,同时要画出它的体感,并注意到树上枝叶的投影,才能画得生动。树根与地面的关系,也应变得清楚。不能象插在地面上那样生硬。

二、建筑物

画建筑物主要注意两点:

①是形的安定,没有倒坍,歪斜的感觉。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看建筑物的结构和透 视上是否画的正确。

②分块、分面的明确性,建筑物光暗界限很清楚,轮廓分明。画的时候,要从主要明暗面对比入手,避免为窗户、屋面上的瓦垅等细节所搅乱。抓住主要的,然后处理局部和细节。

三、天空

天空在风景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表现季节、阴晴、天气等特征。它的明暗色度的变化,影响着大地上的各种物体,而形成一种气氛,支配着整个画面的色调。

画天空应注意它的色彩冷暖性,同画蓝天空,若普蓝成分多了,便有阴沉的感受。阴天、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也要辨别一下是冷灰,还是暖灰。为表现天空深远的感觉,高处与接近地平线的低处色调变化也是很微妙的。在一般情况下,天空与远景应趁湿画好,使水分衔接自然、避免生硬。

四、水面倒影

水是透明的液体,反射、折射、透射力很强,水面在静止的时候,犹如一面镜子,倒影很清楚,它的色调与天空的调子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差别。

静止的水,倒影十分清楚,画倒影时,其明暗色度对比,略比实景差一些,不那么强烈倒影的轮廓亦比较模糊。

动的水面,要观察它动的规律,才能很好的掌握它。由于角度不同,甚至将倒影分割开来了,拉长了,用笔要依据波浪的特征,画出倒影的特征,活泼而多变化,才能充分表现水的动荡不停的感受。

五、路面及大块平地

路面及大块平地若处理不好,不仅没有平远感觉,反而象竖起来的一堵墙一样,很不理想。画的时候,应将近处与远处,左面与右面的明暗色度比较一下,找出差别。

画路面与大面积的平地要随时与天空的明暗色调作比较,避免类同,可利用树木或建筑物的投影来充实,或安排一些车辆,点景人物等,使单调的东西不感觉单调。

六、点景人物

风景画中所谓“点景人物”,是以景物为主,适当地、合理地安排一些人物活动,以增加气氛、效果。不适当、不合理的、不要随便乱加。

画点景人物注意人物与其它景物的大小比例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物着重简练的笔法、画出它的动态,不要将点景人物刻画得十分仔细。总之,点景人物要精心考虑,不亦到处乱加。风景画中的点景人物用色很讲究,一幅比较沉闷的画面,如果有几个穿漂亮服装的点景人物出现,顿时画面响亮起来。画时不仅要注意动态,还要适当注意疏密关系。风景画中点景人物一般安排在中景或远景。

第七节: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方法

室外风景写生其优点是真实地观察分析景物各种特征与色彩、把握特定的环境与色光及特定的时空中的景象,增加对大自然的感受,从中得到启示,丰富学生们形象积累、深化感情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师造化的过程。其缺点是很可能出现自然主义倾向,巨细不遗,依样画葫芦,而疏于概括取舍和艺术处理。所以在风景写生练习的后阶段,穿插讲授一些风景写生中的艺术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画面的艺术处理能力。

1、风景写生画面的调整加工处理

在室外进行水彩画风景写生,毕竟受到时间、气候、环境、技法熟练程度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每张作业达到预想效果或完整完美的地步,因此回到室内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是必要的。室内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思考,不受外界条件变化的限制,将画面效果向理想的境地处理。在处理时,色彩关系是调整的重要方面,如明确色调的类型,概括地加强整体倾向,以改变某些不和谐的局部琐碎变化,或因时间变化因素带来的光色关系捉模不定的结果。如补充许多来不及描绘的局部与细节,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甚至删除个别多余的对象,如繁杂的树林与不协调的建筑等,或添加少许有用的对象,如点景人物、动物等。整理加工所采用的技法,要与原来画面保持均衡和谐。

再一种是根据原作重新作画,是一种特殊的整理与加工方式。实际上它已带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可以完善构图,变色变调,精雕细刻,但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直接感受去画,并尽量保留原作上的精彩部分与生动之处。

2、风景写生画面的艺术语言处理

客观世界的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一幅水彩风景写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绘,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表现手法,选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开多层次的表现。与全因素照片式的再现,这类写生画面的效果往往更具特色。如印象派画家在平凡的教堂、杨树、草垛、流动河水中,画出绚丽多彩的光色之诗。我们水彩画风景写生也能像他们一样对同一对象、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不同瞬间表现 出色调变幻的精妙微差,而不一定要对形体一味细致刻画。水彩画风景写生也可以像巴比松画派或列维坦的画那样具备更强烈的作品意识。在讲究的构图中形与色结合紧密,并在抒情的氛围中体现出某种主题性意义。对类型较为单一的景物作专题性描绘,也是极具形式感的表现方法。如水彩画家周刚的《晥南民居》、《农舍》、黄作林的《秋色无声》周向一的《黄金时代》、孙浩《世纪风景》、张宇衡《皖南秋雨》等作品。我们的风景写生也可以以建筑,以区农舍、树木、黄土高原、草原为实践探索研究的课题大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开创个人面貌。再如苏联费拉基米尔风景画派和中国水彩画家初剑《姑苏楼》、《金秋》、周建宏的《小镇风雨》

以平面性色块构成有装饰意味的形式,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在写生中大胆运用,把画面处理的丰富多样、淋漓尽致。还可以用写意的手法去表现水彩风景画,林风眼中西融合的沉重炽烈、吴冠中早期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清新明快,都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当然写意手法并非只是简单地移植中国写意的某些笔法、墨法、而是在水彩画语言艺术中,巧妙地融入某些实中有虚的处理方法。水彩画写生中,可以对形、对色、对技法有选择地侧重与偏好,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完整感,但却从另一个层面上带来了生动与丰富感。对造型因素的分离、对完整性的解构,是摆脱平稳的贫乏感,求得蜕变新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图式,在形式语言的层面上丰富水彩风景画的表现力。

3、风景写生画面的情调与意境处理

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与静物、人物相比更为强调情感的表达,更为讲究意境的体现。水彩画景物的选择,构图的形式语言运用、色彩的概括与夸张处理、笔法与水和彩的运用,都可以为情感抒发具体有效的成份。如凡高画的麦地、教堂、夜空中暗示出一种炽热的生命意识象征。其中,色彩因素与情感表达的联系尤其密切,重点是根据立意与感受进行适度的夸张甚至变色,使色彩的表情作用得到更有力地显示。如将整体色调概括为同类色相,使人的视觉得到单纯平静的情绪体验,将对比超过常见情景的程度,或给景物涂上违背常理的色相;可将灰色调画得明丽欢快,冷色调不那么沉静或暖色调不那么热烈,使得到奇异的情趣感染。意境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画面情调的表达,是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源于古代文人画家使绘画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表现“畅神”、“怡情”的思想,讲究以情构境、托物铭志、它的构成以空间境象为基础,通过对景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高度。水彩画风景写生承负起太多的艺术境界,思想内涵或文化精神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将可以从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英国水彩风景画、东从魁夷的风景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获取丰富的情调与意境的处理手法。

教学总结、观摩:

在课程进行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地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随同专业课作业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

第二章 静物写生

授课时间:三年级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三年级 课

时:96学时

一、教学目的:

静物,是非常有趣的写生题材。静物写生间接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借物寄情,表达一定主题思想,引起人们的联想,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静物写生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基本特点及写生的意义和基本知识等从而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其掌握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艺术技巧趣味的探索与追求融汇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二、作业要求:

熟悉并尝试使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从而了解其性能作用。积极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静物写生的认识,由单纯习作练习,逐渐走上艺术创作的成熟阶段。

三、教学重点:

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了解静物写生的基本知识及特点等。②能够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启发学生在学习静物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融会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四、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具: 水彩纸、水彩笔、颜料、调色盒、画板、水胶带、水桶、范画、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下静物画的起源和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起源: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初叶,此后至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荷兰小画派发展了它,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其次: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静物写生

再次:向学生介绍作为水彩画练习来说,应注意的问题。

一、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初学者的色彩感觉。

二、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水彩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最后,人的色彩感觉不能排除秉赋的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色彩感觉的敏锐与否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通过了解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可以对下一步的静物写生做好前提准备,但要真正认识和画好静物画,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

第二节: 静物写生的步骤

正确的作画步骤程序是顺利完成画面并使其达到预期艺术效果的保障,对一气呵成的水彩画更显得重要。

一、组合静物

画静物首先要学会组合静物,要注意生活的合理性、趣味性、物体位置的布置、造型及色彩相互搭配的结构关系等。

二、立意

对摆好的静物首先要观察立意,形成某种构思与联想,不要急于动手就画,以免因手忙脚乱处于被动状态。

三、构图与轮廓

四、着色: 水彩静物的着色方法有两种即干画法与湿画法,前者需要由浅入深,从大面到细部全面铺开逐层叠画,要求每遍颜色的透明度很高,而后者则需一气呵成,准确果断。最好的方法是干湿相互交替运用。着色中具体进程原则应该是先浅后深,先湿后干,但也不能绝对。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所画程度要恰到好处,留有补笔,调整的余地。

第三节:静物写生中室内色光的变化规律

室内光线较之室外光线一般说来要弱,但稳定得多,因而比较易于控制和把握。室内写生因采光方向、角度的不同有侧、顶、逆、平光之分,再加上环境色彩的影响,所以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物象的色彩有在和变化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色彩冷暖变化规律

1、物象亮面色彩冷暖及色相,受光源色的冷暖与色相的影响。

2、物象暗面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受环境色的冷暖与色相影响。

3、物象的中间部分是以固有色的冷暖和色相为主,同时受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

4、高光本身的色彩,主要看光源的强弱而定。

5、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基本与暗部相同。

6、反光部分与暗部基本相同。

(二)色彩强弱的变化规律

1、物体离光源近,受光面明度高

2、距视点近的物体感觉强,远的感觉则弱。

3、明度距离大体相同的物品,暖色系色强,冷色系色弱。

4、多种物品放在一起,色相冷暖对比越大越强。

第四节:静物写生中背景的处理

背景是作为陪衬为静物主体服务的,因此表现背景时,要认真研究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防止将二者等同或割裂开来对待。

衬布作为静物的背景,往往是由水平面和垂直面组成,这两部分因前后空间的距离加之光源远近和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变化。因此既要表现出这些细微的差别,又不能画得过实,否则对处理空间距离是不利的。画衬布,一般多用湿画法,丝绸褶纹有时可用干画法。要与画实物交叉进行,画出一个总体的色调。然后,再分割进行深入刻画,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直至最后完成。

第五节:静物写生的训练方法

水彩静物写生的训练,总的来讲其目的是培养初学者认识色彩,运用色彩和以水彩技法表现对象的能力。因此应从总体来安排不同阶段的练习,并有所侧重地对每一个阶段提出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一)关于掌握水彩工具,性能及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的练习。

(二)关于认识运用色彩能力的练习

(三)关于静物质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四)关于培养对空间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第六节 静物写生的探索与追求

静物写生,既是色彩造型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又是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掌握造型艺术规律,丰富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所以写生时,既需要以客观景物作为依据,又需要注入主观的创作意识,增加画面的艺术魅力,两者既不可少,又不可分割。所以在静物写生中,要善于从客观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地酝酿处理与追求每一幅画的情趣、意境和艺术趣味。

(一)追求深入丰富的艺术趣味

画水彩画必须要经历由简到繁、由繁到简不断循环的学习过程。学时的“简”是指学习从整体入手,掌握物体最基本的形体塑造能力。为日后进行高层次概括、提炼的“简”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追求随意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随意性的表现趣味,必须建立在熟练地驾驭水彩画工具性能和较扎实的色彩造型基本功,以及一定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的基础上,缺乏这些基础而追求随意性作品就会显得空泛苍白和粗制滥造。

(三)追求平面性的艺术趣味

在水彩静物写生中,抛开景物的明暗光影调子和繁杂的细部变化,将物体概括为二个色调或二度空间的平面来表现,为水彩静物画的表现手法增添新意。

(四)追求明暗光影的艺术趣味

物体产生明暗变化,既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又是物理现象。在绘画作品中,对明暗光影的组织、处理与发现,是最细腻和最周密的创作过程。因为,不同明暗光影的组合与对比,传递着丰富的艺术语汇,不仅体现物体的形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以及主次、虚实关系,同时,也是渲染画面意境、情感,趣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因此,在写生中,既要以自然明暗光影变化为依据,又不要为自然所左右,要学会在自然中组合自然,或是超乎自然,服从于造型艺术的表现规律和创作主观意图,使画面体积感更强、层次更丰富、立体更突出、空间更准确、情感更鲜明、意境更深远。

(五)追求肌理、笔触的艺术趣味

水彩画由于工具材料的局限性,较之其它画种更注重笔触、技法、肌理的探索与追求。常常在作画过程中,依据创作意图和画面意境的需要,选用适宜的笔触和一种或几种特殊技法来表现。

(六)追求静物与风景相结合的艺术趣味

将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中,无疑会使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容量变得更宽、更深、也更增加静物画的内涵和诗情画意。同时,还拓宽了静物画的题材风格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在组织时必须建立以静物为主体,风景处理处于背景地位的主次关系上,切不可喧宾夺主。

(七)追求画面形式感的艺术趣味

追求画面上的构图形式,是静物画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对画面构图形式的组织与经营,也就成了每件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写生中切不可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以再现和复制景物为满足。要把经营画面构图,追求形式趣味,当作磨练自己的艺术才华,修养的课堂。

(八)追求画面意境的艺术趣味

在绘画艺术作品中,追求画面意境,需要画家将生活美和艺术美,完满的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在作画的自始自终,深入地进行概括、提炼、浓缩的表现与处理,才会更使作品的意境不断升华。

(九)追求装饰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装饰的表现趣味,一直在世界各国的造型艺术中广为流传。不论是古代艺术,或是现代艺术;也不论是东方艺术,或是西方艺术,都同样也迷恋于装饰性表现手法的追求 和探索。

(十)汲取民间与传统绘画艺术趣味

无论从传统绘画,或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都同样会使我们的表现手法由对自然的摹写转向对精神与心灵的开拓,使作品的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和不规定性,这将是每个画家毕生的追求。

七、作业安排:

1、不同质地静物组合写生2幅,32学时。尺寸:半开。

2、不同质地、不同光源下的静物组合速写4幅、32学时、尺寸:4开。

3、较复杂的静物组合写生1幅、16学时。尺寸:半开。

4、创作静物1幅。16学时、尺寸:4开/半开,16学时。

八、教学总结、观摩:

水彩画教案 篇5

水彩画是水调和水彩颜料在特定的纸上所作的画称水彩画。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

1.水色淋漓,鲜明生动.2.透明,轻快.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1.干画法.2.湿画法.干画法的概念及方法: 干画法就是干后重叠画法或叫逐层加色法.这种画法是用水彩颜料透明的特点,先画一遍色,待全干后再画第二遍色.使两色重叠产生第三种色彩效果.一般是从到深,从大到细,渐深入越画越充分.

干画法的特点: 稳当,造型结实,有明确肯定的笔痕,能把对象表现得充分,突出.宜干表现近的,实在的,轮廓分明,层次清楚,丰富的对象,也便于作长期作业.

注意事项:

1、必须充分预计颜色重叠后的效果.先画的颜色可是是不透明的,后加的颜色必须是透明的,否则,将会把先画的色盖掉,当然,如果需要不透明色来彻底改变原来的色,则就另当别论了。

越是后面加上去的颜色,其纯度要求越高.否则,容易造成脏,灰,哑。

2、每次重叠的颜色不宜不厚。

3、重叠次数不宜过多,最透明的色,重叠多了,就不透明了,而且容易画腻。

湿画法的概念及方法 : 湿画法是在湿润的纸上或尚未干透的色层上再上一遍色彩的作画方法.历面的色彩在未干时相互流动,形成水色交融,湿润柔和的效果,这种画法一般是在画之前将画纸局部刷湿,然后趁湿时着色,甚至将画纸放在水里全部浸湿再画

湿画法的特点:生硬笔迹,颜色相互渗透,接自然,水丰色润,变化无穷,适宜现现空灵朦胧,柔光倒影的意境,表现画面的大色调及远景,虚景时湿画法最能胜任.

注意事项

湿画法一挥而就,工作起来比较紧张,要求预选有周密的思考和严格的作画步骤,先画哪里,后画哪里,最后画哪里,形色韵一起来,必须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大胆落笔。湿时重叠,必须注意,第二次色的浓度必须大干第一次色.也就是讲,后面的色一定要比先画的色浓度高.否则,如果后面的色中水多了,会把先画的色冲开而起水印子。

水彩画的着色顺序: 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由淡而浓,由虚而实。

水彩笔作文 篇6

它一共有六种颜色:粉色、蓝色、绿色、紫色、黄色、橙色,它们长短差不多有六厘米左右,小巧玲珑的,很可爱。

我每天都带着它,我怕把它们弄丢了,所以我就把他们放到书包的最小地方。在使用它时,我怕把它和别的色染在一起,所以用的时候我都小心翼翼地用。学课文时,我经常画词,于是就拿出来进行标画。当别人向我借它的时候,我总提醒对方说:“别给我弄坏了,也别给我用没水了,更别把它和别的色染在一起!”

水韵风流——黄超成的水彩艺术 篇7

一、黄超成水彩画探索历程

(一) 人生经历与性格特点

黄超成生于20世纪50年代, 属于经历了上山下乡的一代, 又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学习绘画对于他们来说, 纯粹就是兴趣。在日常生活都成问题、学校教育几乎停滞的年代里, 很多人是通过自学考上大学的。黄超成自幼喜爱画画, 并得到了学习艺术的长兄指导, 早年就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在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里, 黄超成却是自得其乐的一个人, 劳动之余就画画, 弹着吉他唱着歌, 这更加激发了他的艺术天赋, 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他被柳州文化馆借调做文艺干事, 每天除了有劳动的工分外还有两毛钱的补助, 关键是他有了大把的时间用于揣摩绘画, 这段经历使他于1977年顺利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

性格决定命运。黄超成具有在沙漠中都要发芽的种子精神, 在逆境中照样乐观的处事态度, 决定了他注定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 由于工作努力出色, 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历任柳州市美术广告公司经理、柳州市美协主席、柳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他毕竟是一个专业型的领导, 他更喜欢纯粹的生活, 1995年调入广西艺术学院, 从此他把生活中的更多时间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二) 水彩画探索历程

可以说黄超成在绘画上是一个广收博览、探索求变的人:版画专业出身, 油画、水彩画和粉画多次入选全国展览。

黄超成/阴凉之处水彩画78cm×55cm

艺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更需要广泛的、多样化的思想碰撞。黄超成的绘画理论研究使得他的绘画创作更加善变多样;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 多样化的绘画材料的尝试, 使黄超成在水彩画创作上能够不拘一格、游刃有余。他的油画、水彩画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他也是广西最早使用丙烯材料作画的, 《丙烯画技法入门》就是他自己的一套丙烯绘画技法的总结;他善用各种材料绘画, 他画的芭蕾舞女题材作品有水墨、色粉、水彩、油画等各种材料;他发现了涂改液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使水彩画中树影婆娑的光斑更加贴切和易于表现。在他眼里, 画种的区分没有鸿沟, 绘画的道理是相通的, 只是材料不同而已。他最终被水性材料吸引, 更加喜欢水彩画的创作。

(三) 艺术思想的形成

黄超成/早春水彩画78cm×46cm 2015年

在精英化大学教育的年代里, 他们得到了系统的艺术教育, 绘画也是他们感到最快乐、最愿意去做的事情。黄超成的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油画《雨后初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水彩画《海之床》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水彩画《采石》入选全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粉画《侯场》入选第十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水彩画《有客人来》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

黄超成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学习的人, 多年的绘画、教学和对绘画理论的研究, 他出版了《美术创作教程》《水彩画专业教程》《绘画创作思路·步骤》《丙烯画技法入门》《非常绘画入门》等多部教材, 翻译出版了《英国速写教学》《丝网版画技法》《人物陶塑及烧制技法》《费迪南德建筑风景素描教学》《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赏画识道》等近十部西方现代美术论著和教材。

黄超成/正午水彩画78cm×55cm

俗话说,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结晶, 黄超成在其著述中就阐述了他的诸多艺术观点。

二、水韵华章艺术特色

(一) 黄超成的水彩画有鲜明的个人语言和绘画特色, 他的画往往干湿结合, 大笔挥洒营造画面氛围, 经常运用涂改液画出画面的亮点, 精雕细琢画面中心, 给人大气而又凝练的感受。

黄超成/银滩6点钟时光水彩画78cm×55cm 2014年

画随其人, 他的作品也给人潇洒帅气、风流倜傥之感。他风景画经常以湿画法表现大块的天空, 无论是表现晴空万里、乌云压境还是雨过天晴, 那种辽阔大气, 气宇轩昂的画面感总能给人力量和气势, 充满了奋力进取、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他表现阳光照射下斑驳的光影, 无论是海滨人群还是疏林水岸, 丰富的场景和斑斑驳驳的光, 通透晶莹, 激情四射, 既发挥了水彩透明的质感, 又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场景等绘画图像;他的画很少干笔皴擦, 而是大量地用色和适度的水调和, 画面韵味十足。

(二) 他多画唯美的人物画和风景画, 清新不沉重, 色彩华丽, 注重山水韵味和肌理效果的巧妙运用。

他的作品有时代的烙印, 更是他生活的写照, 他更愿意用艺术表现阳光的生活, 表现时代的进步。他的海滨风景画充满了热闹的人群, 正如人们所见, 阳光下是五彩缤纷的阳伞和亮丽的泳装。他的人物作品总有青春的力量, 注重人物面部表情和心理特征的刻画。我最喜欢他画的少数民族少女形象, 无论是在放学途中, 还是在牧羊的间隙静坐草地, 那种清纯的青春和神秘的氛围都使我陶醉。

黄超成/黄昏的海滩水彩画78cm×55cm

三、黄超成的绘画思考与人生哲学

人们说画品即人品, 从黄超成的水彩画作品中, 你可以感受到他阳光大气、心胸开阔的性格。在他性格中活络与固执并存, 在绘画的艺术道路上, 他技法多变, 乐于探索和发现, 不断创新。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 很多画家坚持外出写生, 经常是冬天画画笔头结冰仍然继续进行, 夏天对战蚊虫叮咬也要坚持完成, 真是凤凰涅槃般感天动地。对于外出写生, 黄超成自有与众不同的高论。他不是疲惫的旅者, 也不是在蚊虫叮咬中接受磨炼的写生画家, 他总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驾车旅行, 搜集资料, 兴致更浓时也现场写生创作。他最讨厌作画时有外界的干扰, 最怕蚊虫叮咬, 他说他只在舒适的环境下作画, 这样容易使他更加全神贯注于作画过程。消极的写生态度与积极的艺术探索并行不悖。画室才是他徜徉于艺术的港湾。

黄超成/银滩的下午水彩画78cm×55cm

对于艺术, 多是美好的回忆。他把艺术比作情人, 用情人来描述自己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诙谐幽默而不失其真。

“艺术像一个妒忌的情人, 你只有心无旁骛地爱她, 她才会快乐地拥抱你。艺术像一个敏感的情人, 你的虚情假意, 她一眼就能识破;你要真诚, 她才会给你回报。艺术像一个贪婪的情人, 她总是索取多, 回赠少, 对她你要慷慨大方, 才可获得她的芳心。艺术像一个高傲的情人, 对她你要谦卑而盲从, 不要奢望驾驭和利用她, 否则你一无所获。艺术像一个任性的情人, 对她你永远也琢磨不透, 若即若离。艺术像一个无情的情人, 即使你做到了上面的一切, 她还是可能最终悄然离你而去, 不带一丝眷念。”

水彩艺术创作的当代性分析 篇8

摘要:水彩艺术创作的题材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给水彩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某种能量释放的契机,在中国水彩画取得进步的形势面前,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水彩画创作需要能反映时代生活特征,具有精神内涵又独具个性的作品出现,在把握发展的进程中努力把水彩画的创作提高到观念意识的高度。

关键词:时代特征;语言拓展;个人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撞,现代化和商业化带来了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的多样化,带来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随之而来的审美趣味的个性主义,带来了中国人精神需要和精神创造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于是,中国绘画艺术有了多种多样的可能和需要,形成了当代中国艺术多元化、多层次选择的状态。在这样一个文化结构空前的多元时期,也给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在中国水彩画取得进步的形势面前,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其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创作应反映时代特征

艺术创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与艺术家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关,它可以使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性质做出判断。也就是说艺术不一定直接反映时代,但一定可以从艺术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历代经典作品都与时代的现实生活,精神文化氛围,审美追求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内含深厚的人文关怀意识,并触及到人性与心灵的层面。通过他们的作品可以体味到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时代氛围,这也是经典之作所具有共同的内在联系。苏联当代水彩人物画的特点就是研究生活、反映时代。作者们从现实生活中发掘题材,表现当时的渔民、矿工、纺织女工、边远地区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获得创作的动机和激情,在创作实践中强调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对风格的探索,通过自己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揭示和表现自己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美国水彩画家安德鲁,怀斯所描绘的主题都与他的生活有密切关系,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描绘美国乡间自然的风土人情,能够把自己的感想真正贯注于作品中,创造出富有真实而感人的艺术作品,勾起了现代美国人对拓荒时代与大自然为伍的生活的追忆与幻想。

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环境都会有相应的变化,水彩画家在思想观念,审美观与价值观的体现上,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及要求。如果在题材、形式技巧和观念方面没有创新,就不能表现变迁中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及新时代中社会各阶层的感情与欲望,也不能正视現实社会的人生情态。以敏锐的视觉去观察事物,并注重题材里面精神性的发掘与创造,创作主体与客观存在互相作用才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深度、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水彩画题材领域才会更加开阔,时代特征更加明确。

二、表现语言的拓展

艺术的发展已经逐步演变为相互影响、渗透和相互交融,艺术观念的更新,审美情感的变化及多元的视觉需求为水彩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水彩语言的特征必然不断发生变化。创作主体对水彩语言的不断创新和对局限性的不断克服、超越,创造出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水彩语言,拓宽水彩画的表现空间,赋予水彩画更多的表现内涵,加强广度和深度的研究,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彩画的潜能,才能使水彩作品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才能为中国水彩画注入更多的现代审美意识。

一些水彩画家致力于追求新颖技法,实验新的材料,努力改变水彩画技巧、画风较单调的状况,活跃了中国水彩画的创作,为开拓水彩画新的表现领域,拓展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借鉴其他艺术只是一种手段,在吸取多种艺术观念的同时,应借鉴的是一种内在审美精神的融合,而非单纯的模仿或嫁接,否则会蒙蔽自己对艺术的真正理解,便不能为水彩艺术带来生机。

三、个人风格

历史上某一专业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不只是表明他的优秀,而是着重在他具有创发性的成就而成为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一方面是指具备时代精神突出的特质,另一方面是个人特性所发出别人无可取代的艺术魅力。比如像奥地利画家席勒、英国画家透纳、美国画家怀斯等……他们的作品中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人意识,以及画家本人对人生独特的看法。艺术家自身的品格、气质修养的体现,才能真正让人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才能产生净化心灵的好作品。精妙的功夫是优秀画家必要条件的一部分,却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充足的条件,如果没有开创新路的抱负,技巧、趣味都承袭前人,艺术中没有自己鲜活独特的人格,恰恰是艺术中最珍贵的“自我”的丧失。

水彩艺术家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如果越过自己的艺术个性而去追求所谓的绘画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则是空洞的。捕捉自然事物,传达共同愿望的时代已逐渐为表现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所取代,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情趣与画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艺术贵在个性,个人风格强烈的追求,个人独特思想感情的表现,正是现代水彩绘画所需要的觉醒。

四、结语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优秀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