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共8篇)
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 篇1
关于新医改方案的思考
摘要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到2011年,新医改方案已经实施了3年。三年来,这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指导着各层医疗机构的改善和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医疗卫生 药价医护人员体制改革
2006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新医改,医疗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纵观我国的医疗现状,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快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在现今日益激烈的社会压力下,医药行业药价上涨、大医院人满为患等一些问题也不断涌现。在新医改方案中,对于我国的医疗卫生现状的进一步认识是医改实施的重要前提。
一、新医改背景
2009年,经过前面几轮的医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地加强,对于自身健康素质提高的追求也不断加强。因此,对于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
代科技的发展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大型医院的医疗设备得以高科技化、先进化,从而对于各种疾病的预防、检测与治疗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乡镇卫生系统也逐渐建立起来并网络化、系统化、规范化,城乡、省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对于疑难疾病以及相关疫情的报告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乡镇、农村的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我国有13亿多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70%的人口在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与他国有着明显的区别,医疗体制的改革必定会经历一段艰难的历程,上下级部门的很好的组织衔接与沟通交流将成为医疗体制改革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医疗设备的先进化、精准化带来的更多的是昂贵的就诊费用;人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但乡镇医疗硬件水平提高了但人才技术资源的缺乏致使人们宁愿多花钱前往大医院就诊,由此造成了大型医院的人满为患;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了,从1980年到2007年期间,卫生总费用从143.2亿元上升到了11289.5亿元,但占世界22%的人口,卫生总费用只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而且各项卫生支出的比例不太协调。[1]在现今的经济形势下,医疗费用不断上涨,门诊和住院费提高了,药品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由于经济因素,很多医药卫生人才将眼光放在了城市大医院上而
导致基层医疗人才资源的紧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有效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三、对新医改的思考
(一)、政府在医改实施中居于主导地位
医改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府责任工程推进几层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2]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明确分工,配合紧密,上下联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医改的进行。我国的领导阶层不免存在一些弊端,只有通过上下级的互相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将医改顺利进行。政府的工作不能脱离群众进行,只有深入基层调查,深入群众,才能发现最根本的问题,贴近实际,从源头改善。
(二)、医疗机构体制的管理
a)、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导致了盈利性成为医疗机构的目标,从而使得医疗机构的行为轻预防而重治疗。药品流通体制和以药养医的诊疗方式导致医药费用失控。新医改方案中对于医药卫生体制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规划加强医疗机构体制的管理,去除各种弊端,加强监督,建立、发扬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管理机制,使人民群众了解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从而更好地支持医疗
机构各项工作的展开。
b)、新医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很好地阐述了基本思想,但此官方语言的叙述似乎不易理解。因此,出台更具实践性的文件将会更能提高各层医疗机构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更具实践性的文件也能加强民众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支持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展开。
c)、基层医疗机构是最贴近人民大众的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取消药品加成,并实行零差率销售。[3]各级卫生机构应公示基本药品的药物各种属性及价格,供大众了解。
d)、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管理制度也需不断强化。现代社会,提出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医学人文科学知识并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医学人才为目标,医院也应吸收具备高素质人文精神的人才。[4]
(三)、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与实施
根据新医改方案要求,到2011年我国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以政府主导、倾向基层、全民覆盖的均等化和公益性医疗保障体系。[5]现今医疗现状,就诊费用的提高、药品价格的上涨,人们的卫生费用的支出不断增加,看病贵仍是民生的一大难题,由此医保成为人们在重大医疗费用支出的选
择。但现今,医保制度仍不够完善,异地就医、保费困难等难题仍很难解决。参保项目混乱繁多,群众难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项目,从而很难报销医疗费用。新医改提出,近期力争事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6]实行多层次的医疗保险覆盖体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市场力量使患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建立健全医疗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个性化、区域化、信息化是现代健康服务的新特征,世界各国都在抓紧数字卫生项目的建设。现代医学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针对每一位公民的健康维护、健康知识普及,构建以个人健康档案数据为核心,以资源共享和互通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已成为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7]
(五)、构建完善公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覆盖体系
建立公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多层次的卫生服务覆盖体系,切实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医疗服务的交流互通,为各种疾病及疫情的预防、检测与治疗提供更加有利的帮助。
新医改已经进行了三年,我国的医疗体制不断得到完善,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新医改也要将其考虑其中,从实际出发,随着实际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推进医改的进程,为实现医改的成功不断努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参考文献:
[1] 罗楚亮,熊晓曦.新医改可否解决医疗费用上涨之惑.西部论丛[J],2009.[2] 孙志刚.孙志刚:实施综合改革加快基层医改新机制建设.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J],2011,(21):2-5
[3] 裴俊基,王卫东,贺勤瑞,降春雷,张志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改”之我见[J].山西财税,2011,(6):32
[4] 文玉玲,赵世霞,宋玉春.重视医学的认为俄科学性[J].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2011VOL.(24)NO.7
[5]张晓蓉.推进与新医改相适应的医保管理[J].民生保障,2010,(294):17
[6]郑涛.新医改政策对百姓就医的影响[J].RRJK.[7]李兰娟.数字卫生建设与医疗卫生改革[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第6卷第1期.
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 篇2
当前,我国医改已经进入攻坚期,在给广大人民带来较大福利的同时,也对医院各方面的发展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医院旧的薪酬支付制度和体系已经有碍于医院的发展,急需进行变革。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医疗机构必须综合评估分析当前医疗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提高本单位经济效益为核心;紧紧围绕市场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坚持薪酬支付效益考核和公平分配的准则,重新规划自身的薪酬支付制度和支付实践模式,激发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医院内部机制的高效协调运转,为医院在新的制度和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薪酬管理的现状
1、运用经营的收支结余进行薪酬分配,缺少客观性
采用收支结余来进行薪酬的分配是当前我国医院薪酬分配采取的主要支付模式,一般按各个科室的收支结余进行薪酬的核算。这种基于医院收支结余的薪酬分配制度,核算过程简便,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成本支出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由于医院的收支结余反映的是医院最终经济效益,但反映不出结余增长额度和实际增长率,造成分配体制与实际效益相脱节。此外,医院各个部门人员配置、收入都有差别,采取收支结余分配制度很难避免客观性的缺少,从而给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
2、按照职工人数进行配比分配薪酬,缺少公平性
当前还有部分医院存在按职工人头数非工作效益作为薪酬支付的基准,这种薪酬支付体制造成了不少工作员工浑水度日,不认真对待本职工作的不良后果。长久以往,对整个医院的工作氛围和单位文化的形成将产生不利影响。不采取按劳分配的措施,造成公平严重缺少的同时,也不利于医院在新的经济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下的长期发展。这种薪酬支付体系对医院的核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激励,造成现在不少医院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3、薪酬支付机制单一,带有片面性,协调性不强
医院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这就造成目前不少医院考核指标过于集中于两者之中的一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量的协调性不强。如果仅仅以经济效益做为参考标准进行薪酬的管理,极可能造成医院员工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服务质量,对患者不负责,加重医患关系恶化,社会责任缺失;如果仅仅以服务质量为准绳,可能会导致医院经济效益不见起色,影响医院员工薪酬和福利,进而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医院长久发展。如何将两方面效益有机协调和平衡是医院薪酬分配参考乃至整个医院管理提升的关键点。
三、薪酬改革和支付模式构建的原则
针对我国医疗机构薪酬管理的现状,结合当前医疗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环境的现实状况,本文探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新医改下医院薪酬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
1、公平客观的原则
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与自身得到回报的预期值是否满足有很大关系,因此医院在设计薪酬支付框架的时候不仅需要结合每个员工的工作外,还需要考虑其当前所承担风险的多少,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再确定员工的薪酬,最终使其与前期薪酬相比时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意。
2、消除按人员数配置薪酬的办法,坚持效益为基准、按劳分配的原则
在薪酬设计上适度合理的拉开差距,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据此吸引人才,防止人才的过度流失。此外,建立竞争性原则,这主要是针对医院主体之间,通过适当的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制鼓励其医院不断改革和发展;不容忽视的薪酬改革必须坚持激励的原则,医院职工受到的激励程度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医院职工受到的激励越大,其工作效率就越高,对医院发展就越有利,一般员工工作能力发挥出了20%左右,而加入激励的要素后,员工工作能力明显会提高50%以上,因此应在薪酬改革和支付模式的构建上坚持激励的原则。
3、坚持协同原则
应综合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状况,寻求两者平衡点,减少冲突,拓宽薪酬支付标准的参考范围,综合策划多种薪酬支付模式。
四、薪酬改革和支付机制构建的策略及路径
1、基于医院结余实际增长率构建灵活的薪酬支付机制,客观体现实际效益和薪酬分配关系
根据医院实际结余增长率合理的规划薪酬支付机制,全面摒除仅仅按各个科室结余数额进行薪酬支付的现状,使其薪酬支付与医院的实际经济效益更切合、更加真实的反映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使薪酬的分配更具公平客观,从而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在薪酬改革规划设计上,注意调查医院内外部环境,关注每个部门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部门当前的情况,建立起合理科学高效的薪酬支付机制,以此做到薪酬支付的客观合理。
2、适当的采取差别薪酬措施,构建激励性薪酬支付体制
构建合理的差别薪酬体系,应根据每名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益来制定相应的薪酬等级,在差别化薪酬措施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奖励性的薪酬支付机制,切实遵循和依照效益为先、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更加公平的薪酬支付模式,有利于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这也是深化医院改革的有力保障措施。构建激励性的薪酬支付体制需要根据医院各个部门发展的实际情况,客观准确的进行分析总结,围绕精细化、全面化、高效化的原则设计新的薪酬支付核算制度。
在设计新医改下薪酬支付体制的重塑上,需要遵循相关的医改制度和政策,并在此框架的约束下规划自身薪酬支付体制。首先,围绕医院自身,对当前的薪酬情况和员工看法进行客观全面调查统计,找出当前薪酬支付中的问题,并且将问题汇总和归类;其次,要对外部相似医院的薪酬情况进行了解,然后进行剖析和比对,找出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地方,以此来完善自身的薪酬支付机制;进行薪酬结构不限于激励性薪酬支付结构的设计上,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最优的薪酬支付体系;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薪酬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让其效能发挥到最大。
3、拓宽医院的收入渠道,提高员工的基本薪资,兼顾和平衡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医院员工薪酬的分配和提升是建立在收入上的,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行,对医院短期的收入是不小的冲击,这也将间接的影响医院员工的薪资提高。因此,医院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经营领域,增加其自身的收入。一是不断提升和拓宽医院自身的业务范围,引进新技术和人才,不断更新自身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切实感到服务。二是着重加强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人才的培训,建立起合理科学高效地医疗服务激励体制,提高应对和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形成独特差异的服务等,并以此增加医院的收入,进而为提高医院员工的基本薪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薪酬体制的改革和重塑中,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摒除仅仅依靠经济效益作为设计基准的弊端,驱除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行为,着重建立以社会效益和从患者处反馈意见作为参考的薪酬支付体制,这样既有利于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院长期的发展,也有利于员工薪酬的提升和更合理的支付。因此,提高医院的收入着重建立以社会效益为参考因子的薪酬体制是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着眼点。
4、提高医院员工的补贴力度,重视员工价值
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津贴和补贴是提高员工积极性,规范当前薪酬支付的重要一点。医疗从业人员不仅要求有娴熟的业务素质,更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和面对一些职业风险。因此,除了使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得以公平回报之外,更加关注医务人员其他方面的付出和应有的回报。比如,当前我国不少医务人员存在超负荷的加班现象,往往很多情况下并未得到应有的报酬,这对新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从其他国家来看,津贴补贴已经成为薪酬支付也是医务人员收入的一大部分。提高工资津贴补贴标准,符合我国医疗当前现状,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医院整体发展期望,也有利于患者利益的保障。
5、更新薪酬观念,建立新的“薪酬意识”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医改也在不断的推进,积极进行薪酬改革,重塑薪酬支付体制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在薪酬支付体制改革过程中,更新原有的薪酬观念作用也不容小觑,传统的薪酬与工资几乎一样,绝大多数是指单纯的货币支付和奖励,伴随着薪酬支付模式的重塑和改革,必须建立新的“薪酬”观念,放宽薪酬的范围,应该积极的把精神奖励也纳入薪酬框架范围内,根据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员工不断地提供各种有利于提升员工自身价值的岗位和发展平台,为员工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总结
医院薪酬改革对医院的长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着兼顾、平衡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紧围绕市场环境和医改的不断推进,坚持薪酬改革中公平客观、按劳分配、激励、协调各方利益的原则去重塑医院薪酬支付机制,注重薪酬观念的更新,并以此提升医院薪酬支付体制的合理性和时代性,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和医改的不断深化与优化,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丽:新医改下医院薪酬改革的思考[J].财经界,2015(11).
[2]邓华容:新医改下医院薪酬改革的思路[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5(11).
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新医改;乡村医生;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础差、底子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新医改赋予乡村医生全新的职责要求,乡村医生除了日常出诊外,还要承担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孕产妇健康管理、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等11项任务,工作任务繁重,工资报酬微薄,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巩固升华新医改成果的一个课题。
一、乡村医生队伍存在问题
1.身份难以界定,基本保障缺乏
乡村医生就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农民身份从事国家公职性质工作,为辖区内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但待遇基本上靠政府补助,没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保障。“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是乡村医生的一块心病,已影响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发展。
2.学历总体偏低,年龄结构老化
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少量的年轻医生一般也是子承父业,他们学历水平低下和专业基础薄弱,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抵御医疗风险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乡村医生队伍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相对较难开展。
3.收入渠道单一,行医环境恶劣
新医改后,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销售,乡村医生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服务收入、预防保健补贴收入,较医改前收入大幅减少,生存状况举步维艰。乡村医生医技水平有限、医疗设备落后,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就有可能倾家荡产,乡村医生处境艰难。
4.病源相对较少,相关补偿不到位
现在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城镇化造成大量空壳村,加上设备、技术、新农合政策等因素影响,村卫生室病源大幅减少,村医收入影响较大。政府对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影响了他们服务积极性。
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对策
1.健全准入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乡村医生從业管理条例》,建立乡村医生准入制度,对现有从业人员通过统一考试,录用一批淘汰一批。对考试合格的乡村医生颁发执业资格证,从事预防、保健、医疗、护理等服务工作。对考试不合格的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一次性发放一定补贴,自谋出路。对年龄超过60周岁的老乡村医生免于考试,给予一次性补偿。新医改明确规定乡村医生的两项主要职责,一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协助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二是为农村居民诊治一般疾病,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2.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对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继续执业的依据。对特别优秀的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聘用,享受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同等工资薪酬。对任务完成较好的乡村医生继续聘用到村卫生室工作;对任务完成不好又没有工作热情的乡村医生,限期离开乡村医生队伍。根据妇幼工作需要,适当配备女性乡村医生,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灵活管理制度。
3.加强学习培训,优化人才结构
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通过医学院校培训、上级医院临床进修、远程视频教育、上级医生指导等多种方式培训乡村医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学习专项技能。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鼓励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基层轮岗制度,选派县以上医院技术人员到村卫生室传、帮、带,采取“村来村去”方式,委托医学院校定向培养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养一定数量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合格发给《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按规定程序注册上岗,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临床实用技能和业务水平,优化乡村医生的人才结构,促进乡村医生执业医师化。
4.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补助水平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合理补助落实。根据乡村医生服务数量及质量予以补助,并逐年提高补助标准。积极探索药品零差率销售定额补偿方案,综合当地人口、基本药物销售量和当地村干部工资标准等因素,使补助标准不低于当地村干部补助水平;完善考核发放机制,乡镇卫生院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乡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结果与发放补助相挂钩。发放可以改次年发放为半年发放,通过乡镇卫生院考核后,补助款直接打入乡村医生个人账户,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
5.规范执业行为,降低医疗风险
乡镇卫生院要对乡村医生加强业务指导,规范执业行为,严格执行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看病有登记、配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降低执业风险。加强对乡村医生执业环境的日常监管,坚决打击非法行医,建立医疗事故责任风险分担机制,使政府承担应承担的责任,缓解乡村医生的医疗负担,创造安全行医环境,促进他们安心尽力履职,对成绩突出的乡村医生及时进行奖励和表彰,调动他们的服务积极性,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 篇4
【摘要】与城镇相比,农村卫生人才紧缺,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也因此而难以提高,进而很多农村居民患病后更加倾向于到市区甚至是更大型的医院就医,造成大型综合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压力过大,患者就医难,医患关系紧张。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农村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卫生服务。
【关键词】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550-02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卫生系统维持和强化自身功能、制定与实现卫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本文所论述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是指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中的卫生技术人员。目前,农村依然缺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城市与农村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1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新医改方案和新农合合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不足和卫生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1.1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不足
尽管乡镇卫生院、卫生所等农村基层机构卫生人才缺乏,但相应的培训和开发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是认识上的不到位,认为外出脱产式学习才是真正的培训,导致在职的岗位上的学习活动内容被忽视。而在脱产培训中,盲目追求学历方面的教育,甚至低水平地重复培训。另外,培训不规范、培训经费缺乏也是损害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项对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需求进行的统计发现,学历教育的培训需求占14.4%。短期培训需求占43%,专题培训和执业医师考试培训需求分别约占20%。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训现状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主要的表现在:农村基层卫生人才获得的培训机会仍然偏少,难以满足提高其自身的知识储备的要求;而培训目的大部分也只是单纯为获得学历,而非知识技能方面的更新。
1.2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农村基层人员大多有都在城市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对城市环境熟悉,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环境和待遇也相应的有一定的差距,这样,农村基层的卫生人员都有较高的流动意愿,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员中的本科和大专学历者所占比重较大,且多流向上级医院,另一项调查显示,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不愿长期留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跳板,晋升职称后、到上级医院培训后或遇到其他“机遇” 后马上离开。
在城市医疗机构并不存在显著的人才流失问题。因为据调查发现城市医疗机构人员流出的主因是退休。相比之下,乡镇卫生院流人人员的职称以无职称和初级为主(88.79%),流出人员以初级、中级职称为主(88.53%),说明乡镇卫生院流出人员的职称结构优于流入人员。而流出的主要原因是薪酬福利待遇低,生活环境差,职业发展前景差,想要调动到更高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因此,乡镇卫生院存在较为明显的人才流失。
2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当前困扰医院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因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当前农村存在的卫生人才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低、人才流失等问题。
2.1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培训农村医疗人员力度
通过换位思考来进行分析培训需求,了解农村基层医疗人员存在的不足,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同时,与大城市医院或者各级医学院校建立长久和深入的合作关系,请医药理论知识深厚的学者们定期或不定期到农村基层培训卫生人员,或者也可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提供去大型医院和高等院校进修的机会。培训后,积极了解受训医务人员对该培训的评价,并且评估受训者培训后的效果。
另外,有条件的乡镇可推行县、乡、村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卫生所为依托,形成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人才管理网络。各级医疗机构间实行无障碍会诊和无障碍转诊制度,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同时,也通过不断地互相学习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广大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了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
2.2完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薪酬福利方案
提高薪酬待遇,对吸引、激励和留住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有最直接的积极意义。适当加入一定的绩效奖金,对医疗卫生人才能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绩效奖金由医院的业务收入来支付。同时,医务人员的福利水平应得到保证。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医务人员参加新农合,应对那些符合新农合待遇领取养老金条件的乡村医生,应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补助等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具体办法由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来制定。此外,还应适当考虑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住房、子女教育等相关福利。解决农村基层医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真正扎根农村基层,为农村居民的健康谋福利。
2.3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
职业发展是大多数医学类毕业生关注的重点。职业发展前景是他们就业选择和职业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职业发展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完善职称评定办法。鼓励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对他们职称晋升给予适当的倾斜。第二是确立公平、公开的晋升方式。例如运用笔试、演讲、临床技能竞赛等方式考查候选人的能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现机会公平。第三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农村基层人才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认真评估周围环境、剖析自身优势和劣势,积极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卫生人才是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主体,而基层卫生人才更是关系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因此,基层医院只有留住人才,提供群众满意的卫生服务,才能避免卫生服务的倒金字塔现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和谐医院的构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新医改 篇5
一、“两票制”和药品零差价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压缩流通环节、减少中间加价,降低虚高药价。
药品零差价:取消医院药品加成,药品价格平进平出,杜绝医生乱开处方、开大处方,赚取中间回扣的行为。
弊端:药品价格降低了,但是医院其他服务价格提升了比如:诊疗费、护理费、床位费等,老百姓实际的花费并没有降低,反而有可能提高。
二、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模式: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首先,分级诊疗要对疾病进行细致分类,譬如急病就近治,慢性病根据轻重缓急给出不同的医疗指导;其次,要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平台打破医院间的信息孤岛,医联体的上级医院可以看到下级医院的病历和病人资料,反之亦然,为会诊与双向转诊提供保障。互联网+医疗”的最大功用在于直接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
分级诊疗的落实:
一是医联体的建设,把基层强起来,让老百姓放心去,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一家三甲医院、一批基层医院,加上互联网手段,是医联体通用的模式。二是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基层首诊,就是要把健康责任实行连续性的、责任式的管理。这种服务模式必须建立。现在医患关系是短暂的关系,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关系,它是不连续的,没有责任制的关系。实际上,真正整合型的医疗卫生体系的国际改革趋势,就是要变短暂关系为连续性的、责任制的关系,就是签约。
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五大内容
1、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实行多元复合支付方式
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的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
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
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
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2、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
原则上对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逐步将日间手术以及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建立谈判协商机制,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付费标准。
3、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按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和实际资源消耗水平等进行病种分组,坚持分组公开、分组逻辑公开、基础费率公开。
4、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付费方式
推进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可从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性病入手。
对于精神病、安宁疗护、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可采取按床日付费。
5、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
完善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将医保监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实现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新医改政策下的应对办法:
一、医院运营
根据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公立医院的营运饼图应当是:药占比30%,这一块都是零差率,医院没有运营收益;卫生材料5%-10%,这一块医院运营收益只有1%左右,几乎也可忽略不计;医院检验检查收入20%以内,这一块的收益率约为15%;而医疗收入则要达到40%-50%,才能构成这个饼图。
1、医院运营结构好的科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药占比加卫生材料的收入结构可控在40%以内;二是医疗收入结构要达到40%左右为好;三是检验检查收入结构在20%左右。这些科室也是未来医院要注重发展的重点专科。
2、医院运营结构中等的专科,医疗收入结构一般可达30%-40%左右,药品与耗材的零差率收入结构一般可控在35%-40%左右。这些科室大多可保本运营,通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还能有所提升其管理绩效。
3、医院运营结构中的问题科室:一是耗材大户,二是药品使用大户,三是药剂科。药品零差率后,他们存在着难以维持和运营的问题。一个医院的药剂部门如果在全部实行零差率后,应当享受公共卫生全额拨款卫生政策待遇,否则单靠医院是养活不了的。如何申请政府公共卫生扶持,资金如何到位,是解决的必要问题。
4、医院的辅助科室和护理部门等,需要寻找到人员配置与降低成本的科学的、合理的平衡点。
二、医院管理发展的探索
医改涉及多的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3600多所医疗机构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所有药品实行阳光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医院管理做到基本的几点:一是保证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病源,二是合理诊疗,减少医保拒付,三是精细化管理,控制运营成本,四是应用大数据,优化服务流程,五是培训药剂科人员,让其从拿药人员变成技术人员。
1、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便民健康服务平台,完成实名预约,备案处理,就诊转诊记录工作。(健康四川: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项制度)。
2、规范药品价格
药品实行阳光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并适时公开招标信息和药品价格,扩大影响力和取得居民信任。
3、创新服务
提供个性化服务(近期);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意味着将健康的关口前移到生病之前,不仅要治疗已经生病的人,还要关心未有症状的人。涉及预防,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以社区辐射产生效果(长远)。(调查分析需求)
4、加强员工培训
解读新医改 篇6
摘要
今天的世界各国政府,为人民提供各种必须的服务、建立福利国家是基本方向。而中国的医疗状况十分堪忧的,但相反,中国政府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医疗援助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间、区域间差距大。再加之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向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个渐进的过程。此次新医改的出台,代表了国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状况的关心,关乎社会价值体系的充实与构建。更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新医改、城乡居民、政府与医院、公益
一、新医改的基本框架
1、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让百姓无病防病,有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医疗卫生领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医疗卫生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决定了医改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含义是我国关于医疗卫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医药卫生4大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即筹资体系或者保险体系,以及药品保障供应体系等,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机制,以及科技、人才,信息和法制建设等在内的医药卫生配套体系。新医改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
2、具体地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建立健全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卫生对促进健康卓有成效。我们过去的医疗卫生发展,虽然一直强调防治结合,但是事实上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SARS之前,我们都关注治疗疾病,努力找病来治病。但是,对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主要靠治病、靠吃药是解决不了健康问题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无病防病,治“未病”。所以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对我国人民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次医改非常强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实现“平时少生病”,降低看病的支出。
3、医疗服务体系,就是在城市基层各级各类医院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覆盖城乡的格局。特别强调加强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这一点也是针对我们最薄弱的医疗环节。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使百姓有医可就,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医疗保障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加大推广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而且还要逐步把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解决,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降低个人承担的医疗支出。
4、药品保障供应体系,要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同时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规范药品生产流通,控制药品成本和流通费用,降低药品的支出。
5、配套体系就是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系。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监管体制、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总之新医改着眼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公平地维护全民健康。
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公立医院改革既是医改最难的环节,也是整个医改的关键环节,所有其他体系的建立和配套政策的落实,都依赖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因为我们现在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看病难、看病贵和老百姓的抱怨,最直接体现在医院这个层次,而且医院改革和其他各项医药卫生改革都有密切关系,绝大部分医药卫生改革的措施,最终都要通过医院这个平台来实现。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而言,提高覆盖面和覆盖水平,要靠制度的建设,但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靠公立医院的改革。否则保险方和医院方不断在博弈,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佳的利用,保障水平越高,资金浪费越多。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研发、生产和供应要靠相关政策解决,但是最根本问题是,医院要有动力主动使用基本药物和控制药物费用,这也要靠医院改革来实现。如果便宜的、廉价的、可靠的药生产出来,医院不用,这个制度也形同虚设。而发展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涉及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公立医院职能的重新调整,尤其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等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医疗的后盾。
二、到底是政府提供服务,还是政府购买服务更合适呢? 有的学者认为购买服务可能比提供服务更有效。但正如我们前面讲的,从“医、患、保”三角博弈看,购买服务的成本是很高的,购买需要建立一个契约,买方和卖方的契约,而医疗恰恰是契约失灵的领域。我们目前这么尖锐的医患矛盾,其根本就来源于这个契约失灵。在很多其他领域,商品和服务都能实行“三包”,但是哪个医院能“三包”?现在一些患者在商品经济里熏陶了以后,认为到医院花了钱,就要包治好,没治好就是医生的责任。这是商品经济异化社会观念的结果,患者对医生普遍不信任。
最后,医疗服务还涉及质量的问题。医疗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领域,即使购买服务,也还要有非常强的政府监管,政府还是要有非常大的投入。这点上,医疗和金融领域很像。美国的金融业到最后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太难了。谁来监管这些华尔街的弄潮儿?他们都是博士,得培养多少博士甚至博士后才有可能监管得了他们,这是什么样的成本?
市场放开,政府买单。其实完全市场运行,从患者口袋掏钱,老百姓能直接感受,会有一定的反馈机制;完全政府运行,是从政府口袋掏钱,便于控制成本;而政府买单的市场化,一只手从政府口袋掏钱,一只手从患者口袋掏钱,既控制不好成本,老百姓也不能直接感受到,最后的结果是有钱人得到了实惠,普通人在支付成本。在医疗领域我们要避免政府买单的市场化,医疗费用可以说是一个黑洞,如果采用政府买单的市场化,那多少钱也不够。
三、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是改革最棘手的和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服务收费之所以定得比较低,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但是却没有能够反映真正的医疗成本。而政府又没补贴够,所以只能从别的渠道筹集资金。最容易的一条途径就是药品。所以这一次政府痛下决心,要把药品的加成拿掉,要把补助机制转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药品仅仅是药事费,简单来讲就是处方费。
但是能不能真正实行还是很大的问题。它第一取决于政府财政补偿能不能到位,第二取决于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保障制度能不能实行。作为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以药补医最开始是1954年开始实行,将批发药价的基础上加15%作为补医的方式。当时的有效执行基于政府对医院总体财务的管理,也就是医院没有权力分配自己的收入。工资固定,所有财物受政府监管,多开药留下来的钱也没有分配权。所以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最终是公共财政改革,而并不是简单的把药分开。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到位,对医院财务监管到位才能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保障医务工作者的薪酬,对公立医院的成本严格监管,是各个国家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经验,中国也应该顺着这条路走。这个过程中如何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事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是可以抑制他的趋利行为的,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如何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 公益性指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医院的性质,政府办医院的目的是要尽可能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所以公立医院说到底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我们现在可能对医院的定义模糊。我们现在虽然将公立医院纳入非营利医院的范畴,但政府并没有执行相应的监管。而公立医院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的监管应当不仅仅遵循一般非营利医院的监管,还要更进一步。公立医院的职能要远远超过一般非营利医院的,它要在公平、可及、效率、政策性职能上完成政府保障老百姓健康的职能,完成社会收益最大化的职能。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不是医院的职责,而是政府的职责。所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第一要政府给医院明确的定位和任务,以及与定位和任务相配套的财政支持、管理和考核。而医院要做的是内部管理,如何控制成本,改善效率。所以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最大的职责在于政府而不是在于公立医院自身。所以我们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弱化是整个目前的机制、大的环境造成的,不仅仅是医院医生的问题。从各个国家办公立医院的经验来看,政府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在具体管理上层层授权问责,应该是公立医院成功的基本经验。但是我们目前在这些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严格缺失。比如我们缺乏政府层面对公立医院的定位的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的制度。同时,公立医院的考核和监管非常重要,而我们对医院的考核机制和企业一样,医院追求的都是利润最大化。
五、信息化是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创造我们中国医疗模式最有效的手段。我们有制度优势,公立医院必须加入整体系统,制度也是统一整合的,所以我们使用信息系统可以极大有效的改善我们医院的管理和服务的模式。第二个我们有国情的优势,信息化的存在使得人口多不再是劣势而是优势,因为人口多就有规模效应。同时我们有后发优势,在正在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建更好的,且没有转型成本。信息化这种全面整体的系统恰恰和我们中国文化全面、整体、系统的认知思维相匹配的。信息化的手段恰恰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整合的平台。因为中国文化是大一统的,但我们的缺点是缺乏精细化;西方过于精细化和专业化,大的宏观把握不足。所以医改并不只是医疗体系的改革,而是整个大改革的一个部分,信息化对中国的复兴,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对医疗改革本身都是非常好的手段。我们可能未来要做的模式是要给老百姓提供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养生的文化,把养生的文化转化成现代医学就叫做健康管理,所以我们更多的资源应该投入到从没有出生到出生,直到成年、老年的终身的健康管理。信息化提供的是更多手段和方法,让个人也有选择权,政府进行监管,促使个人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发改委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务院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6部门
新医改条件下基层医疗模式的思考 篇7
早在1998年全国卫生厅工作会议中,就提出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理念[1],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的六位一体的模式,2009年4月6日[2],国务院发布新医改意见,中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并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模式。同年8月18日[3],国家9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实施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定实用基本药品目录内的药物,并实现药价限制,实现药品“零差价”,并确定药品统一配送方案,旨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益型社区机构,其主要承担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任务,以非营利性为目的,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工作。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医疗,并与上级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模式[4],可以大大地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方便群众就诊,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大量医疗资源,对建立有序且有效的就诊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医改模式下的基层医疗发展情况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以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主,全面实现“六位一体”的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是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传染病监测、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及中医药管理等方面实现[5]。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全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
基本公共卫生发展情况:自2009年卫生部发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计划起[6],全国开始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财政部针对社区居民发放每人35元的公共卫生经费,到2015年,公共卫生经费已经上涨至40元/人。为此,各地积极开展公共卫生相关服务。2015年,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已经达到70%,2015年底新的指标75%,预防接种率达到95%,新生儿访视率达到85%,儿童管理率达到80%,早孕建册率85%,产前健康管理率80%,产后访视率85%。其中,健康人群的健康档案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入户,慢性病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主要是通过免费体检及1年4次的面对面随访,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管理率已经达到了70%,慢病管理率达到了60%。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和卫生监督协管是通过与街道居委会相互合作,与居民及商户共同合作完成。为更好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人均化的目标,卫生部与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0〕311号),《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2013年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
基层临床医疗发展情况:根据卫生部1994年《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30号)文件规定,根据服务范围及人口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人口可分为3档,1 400 m2/3~5万人,1 700 m2/5~7万人,2 000 m2/7~10万人,且服务范围为步行10 min的区域辐射范围内,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有预防、保健、儿妇保、B超、全科、检验、药房、健教、口腔、护理、康复等科室,由政府规划提供相应公共用地,并在财政和编制上予以支持,对社区服务中心进行设计与建设,配备相应的设备,同时招聘相应的专业人员开展相应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工作。为了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目的,同时为了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以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为主,同时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价,开通省、市医保,并统一医疗服务平台。据统计,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1 708人次/月,最高门诊量的基层医疗机构3 896人次/月,最低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150人次/月,而大医院的一个专科的门诊量至少也有600人次/d。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管理,基层医疗机构需与上级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实现与上级医院的无缝对接的形式,以确保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症和疑难病患者能够通过基层医疗机构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当前医改模式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基层医疗卫生,并努力实现一个街道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置的规划,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居民接受度正在逐步增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也呈逐年递增的状态,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中仍然遇到一些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本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按照卫生部1994年制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30号)规划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时需预留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用地,但现在城市建设中,往往没有将中心建设用地列入规划,于是就出现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用地不达标,或是两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距离太近,虽然能达到一个街道一个中心的规划却达不到10 min步行辐射区域规定。辖区内的老年人无法享受到社区的服务,同时不利于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管理与就诊。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问题:社区卫生人员紧张是导致社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中国的医疗人才紧缺和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医疗人才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优秀的医学生毕业后就想在大医院就诊,一是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的机会,二是可以有相应的晋升机会,三是工资待遇较丰厚。而社区服务中心患者少,病种少,看到学到的也少,吸引不了刚毕业的医学生或优秀的医生,因此,社区卫生的医生水平普遍偏低。相较于社区英国全科医的培训制度,我国虽然大力加强全科医生的培训,但由于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紧张,一旦派出医生出去进修或培训,就会导致社区中心医疗与公共卫生管理出现人手不足的现象,所以现在社区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与培训缓慢,中、高级岗位不足和薪水低下的现象。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合作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人员、设备等问题,对于一些重症的患者或是无法救治的患者需转入上级医院的,一般都是建议转诊,但由于转诊制度的不完善,上级医院不愿与社区中心签订转诊协议或是签订协议却形同虚设,导致社区医生与上级医生脱节,无法完成转诊工作,患者需自行到上级医院就诊。这样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者的管理,而社区居民也会感觉社区中心医疗力量薄弱而产生不信任感,不愿到中心就诊,不利于中心的发展。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纵向与横向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自1996年卫生系统改革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念形成,同时将基层医疗单位性质改成全额或部分差额拨款,要求基层医疗机构抛开只医不管的旧形式,严格控制基层用药[7],逐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导致基层医疗收入锐减,人才流失,而管理者对新的理念地接受度不够统一,认为公共卫生的实施是不切合实际的,对公共卫生的日常开展情况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医疗情有独钟的老一辈管理者又无法随心所欲地开展医疗,因此现在的社区服务中心是在改革的挣扎与探索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大部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只停留在上传下达与日常考核阶段,往往达不到提升与促进社区服务中心的要求。
基层群众对基层机构的认识误区:①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不够全面:大部分的居民认为健康档案的建立是没有用的,并且会侵犯到居民的隐私,在基层医疗单位员工入户建档及随访中,居民大都处于一种比较抵触的情绪中,经过基层员工的解释与劝说之后,仍会有一半的居民拒绝建档,或是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②基本药物实施后满足不了大部分居民的用药要求[7]:由于基本目录里的药品有限,而大部分居民在大医院就诊后使用的药物大部分处于非基药目录里,所以会导致患者还是到大医院去就诊,同时一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药品品种较多,有些药物基层无法供应,就会导致一些慢病患者依从性较低,不配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随访,拒绝到基层医疗进行免费的体检及就诊。③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的信任度不够:由于居民对大医院的“情有独钟”,导致居民宁可到大医院挤也不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因为居民普遍认为大医院的医师资质较好,比较值得信赖,而基层医院医生数量少,医生见识到的病种少,医生专业职称低,且技术不如大医院医生,所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偏低。④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位出现偏差: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实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最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观念,同时通过健康档案的建立来跟踪居民的健康状态,做到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从而实现三级预防。而居民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认识就只有两点,看病,吃药。在满足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就对其他的功能不予回应。所以应当改变居民的理念,摆正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识,让居民认识到基层医疗机构不只是单纯作为医疗机构,同时还是保健机构,是一个能够改变知、信、行的机构,同时是对老年人的保健、慢病的预防、监测和随访控制能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机构。
未来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思考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医疗模式,其发展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上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与医疗行为的开展也正在有顺的开展。但仍需关注几点。①加强与居民的沟通,让居民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的职责范围,以及居民可以享受到的权力。明确居民了解并重视对健康档案现在的作用及未来的作用,同时加强与上级医院网络建设,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与就诊信息共享。②加快居民健康教育,改变相应理念,灌输“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观念,从自己开始改变,从而带动周围的人。由于我国的社区服务中心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居民的信任度还不够高,且中国居民一直觉得社区医生能力不够,无法根治其病痛,导致大医院拥挤不堪,社区却只能空建档却无患者。这些硬伤从根本上只能在人才使用机制与居民观念教育上进行改变,要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报纸、电视等信息传播平台进行宣传,使居民慢慢接受社区中心,并主动到社区进行就医。③完善医疗人员晋升制度与双向转诊制度,借鉴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患者只有社区服务中心中首诊医生签字后才可以预约上级医院的床位,并加强社区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实行医生轮岗制,上级医院的医生需定期到中心轮转。同时,对社区医生的药品使用进行管理,实现居民与社区医生签约管理制,对需要晋升的医生需要求有基层医疗工作经验,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薪级待遇,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措施,鼓励大医院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做贡献。④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完善城市规划,增加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用地,简化社区服务建立程序,开设社区中心人员编制、社保医保等绿色通道,引进私人投资共建社区服务中心,完成人人享有初级保健的基本要求。
相信在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全面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模式。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更加完善,相信居民接受度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玲.论基层医疗模式的深刻改革[J].中国基层医学,199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8月28日.
[4]王乃信,裘维焰.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2014,18(5):66-68.
[5]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
[6]卫生部、财政部.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新医改下减少医疗纠纷的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 新医改 医疗纠纷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51-01
1 引言
新医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深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服务;同时改善医患关系,疾病防治水平得到提高,医学科学技术得到持续进步,国家卫生经费得到合理利用,最终使全国人民从医改中受益。在新的形式下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1]而随着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加,医疗技术的开创和应用,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医务人员如履薄冰等情况在我国已不是个别现象。
2 浙江省内医疗纠纷情况
近几年来,浙江省内的医疗纠纷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市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每年共受理医疗纠纷投诉达1300多件,其中重大医疗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占据相当比例,有些案件甚至达到了医闹、上访等程度,医患关系紧张现象相当程度存在。而作为中国国内首家于2006年12月通過JCI认证的公立医院—邵逸夫医院,在日趋医患关系突出的形式下,根据JCI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医疗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大力改革医疗管理制度,根本上改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作风,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从而确保由医院方面造成的医疗事件投诉案例逐年下降。(见附表)
邵逸夫医院2012年-2014年医疗事件投诉情况表
年份 发生例数主要原因(所占纠纷数的%) 医务工作
责任性不强医患沟通
不畅未按照制度
流程操作患者医学常识
缺乏等原因其它2012年1482524202472013年17320211828132014年18916181635153 新医改下医疗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
3.1 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新医改在不断地推进,但是相应的得到医患双方认可的法律法规比较滞后,加剧了医患矛盾。部分贫困的群众无法承受较高的医疗费用,缺乏相应的医疗保障,同时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人群心里不平衡,使医疗保障制度规定的个人支付医疗费用比例增高。
3.2 患方期望值过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发展迅速,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特别是对于一些知名度高的医院,如果发生意外,病人或家属感觉不可理喻,认定是医疗事故。
3.3 医疗行为过失 在邵逸夫医院的一些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缺陷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未按照医院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超越医疗权限,比如Fellow级医生擅自进行Attending级医生的手术,工作责任心不强,病人发生病情变化后,没有采取积极地措施,延误了病人的诊治和抢救。
3.4 医疗水平的局限 对于一些新开展的技术和手术,医生需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摸索,所以很难全面认识每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不可能预知病人可能或未被认知的病症,但是病人并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认为是在做试验品,导致医疗意外事件后形成纠纷。
3.5医患沟通不畅 在邵逸夫医院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双方沟通的原因导致纠纷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病床周转加快,邵逸夫医院平均住院日在6.94天左右,繁重的医疗工作占据了医务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时间较少。在一些术前谈话、病人的疑问、治疗可能发生的风险等方面简单作答,甚至敷衍了事,使患者一知半解。曾有一例胆囊结石的病人,医生拟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在术前谈话时医生简单告知此类手术技术相当娴熟,不会发生问题,而在手术时因操作不当手术器械刺伤了肝脏,导致大出血,病人抢救无效后死亡。事后家属一直情绪非常激烈,医院经过一个月的协调处理才解决。
3.6舆论导向问题 新闻媒体以及社会舆论对医疗系统方面存在着不恰当的报道,导致病人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感。而媒体在未了解事实真相,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处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进行宣传报道,使公众对事件产生错误的判断。
4、对策
4.1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在新医改的政策中,主要是国家将从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改善医保服务等五个方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随着医药分家、药价大幅下降等医改政策的落实,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因此要快速发展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使个人的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有效减轻。
4.2 建立完整的医疗风险防范体系,使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赔偿制度进一步落实。我省按照目前的政策可以借鉴德国最有效的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就是调解和仲裁机构,它是非司法性的机构,提出解决的、方案只作为建议,并不是法律判定的结果。[2]由于该机构的办公费用由保险公司支出,因此患者在求助时几乎不用支付费用,此方式避免了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和打官司的漫长历程。
4.3 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3]新医改中指出新的机制要着力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要通过增加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来获得合理报酬,将有效的服务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才能建立好医患之间融洽的关系。在邵逸夫医院中,医院倡导的服务理念是“给您真诚、信心和爱”,同时从医院的奖惩制度到医生首诊负责制,让病人在第一时间内更多的了解手术的情况、效果、并发症等,使病人有充分地时间进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同时给予病人一些人文关爱,增进了医患关系。
4.4 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体系。在新医改中,明确指出需建立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包括卫生管理体制、治理机构等。因此给于患者安全、优质的医疗活动是减少纠纷的关键,并加强对医疗纠纷重点科室的风险控制。[5]在邵逸夫医院通过JCI标准认证近8年多来,以 JCI为标准不断落实和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协调各服务流程,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促进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持续改进。同时建立以患者安全需求为出发点的监测指标及意外事件报告资料,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发生。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使医院在每个细节环环相扣,将差错防范于未然,大大降低了由于院方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
4.5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新医改中强调医改的实施需要群众以及媒体等的监督。同时医院也应与新闻媒体加强沟通和交流,针对医改之后医疗纠纷下降等情况做一些正面的报道,使医院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医院应设立社会监督电话及意见箱,营造开放的氛围,让群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6 制定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绝大部分的医疗纠纷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医疗纠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从医院的内涵建设到制度完善落实、医疗质量的管理到后勤保障。在邵逸夫医院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制度中,包括疾病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都到了很好的防范医疗纠纷的作用,值得借鉴。
5、结束语
医疗卫生是特殊行业,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6]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影响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4]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政策及制度也在不断探索中,医疗纠纷也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妥善处理好医疗纠纷,不仅关系到医院和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医疗事業的发展。因此需尽快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医改道路来,以及相匹配的降低医疗纠纷的政策来,才会推动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贵友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报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防范的思考和对策 [J] 2009(1):73-75
[2] 刘泉, 杨天潼, 刘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德国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及相关问题 [J] 2008(4):284-285
[3] 史丽波,武淑华,俞春利 卫生软科学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特性及防范探索 [J] 2009,23,(3):274-275
[4] 陈嫣妍,龚林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如何正确的处理好医疗纠纷[J] 2011,(12): 43-45
[5] 邹毅,殷小基,陈正华 现代医院 医疗纠纷管理实践与防范策略[J] 2013,13(1):117-120
【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新医改方案的思考11-10
新医改政策论文10-07
新医改方案-简介 新医改方案06-01
新医改前01-20
新医改历程08-03
中国医改面临新挑战08-30
军令状(新医改)07-21
新医改方案就要公布01-04
新医改方案工作总结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