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工作总结(共8篇)
新医改方案工作总结 篇1
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现已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新华网10月14日)应该承认,新医改方案凝聚着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及广大民众的智慧,是官智和民智的结晶。新医改方案可谓很全很专业,六大方面二十四条。可普通民众不是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即便非常关注新医改方案,恐怕也不大可能字斟句酌地研究它。因此,普通民众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吗?到最后,可能也就是少数专业人士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征求意见的广泛和深入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能否在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对此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呢?或者同时发布一个通俗版新医改方案呢?比如,可将方案中的哪一年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归纳在一起,让老百姓一目了然;再比如,可将老百姓从新方案中能获得的利好集中在一起,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看到好处这样,才能让民众既有兴趣又能看得懂,在此基础上提意见和建议。方案越通俗,参与越广泛;参与越广泛,方案越完善。事实上,并不是期待已久、广受关注的方案一公布,就会收到有效的意见与建议,应充分考虑到方便阅读、容易理解等因素。公布只是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接下去的参与权、表达权的发挥还依赖于引导。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是让所有公民能看得懂,有兴趣看,这样才会有话说、说到点子上。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制定是权利,也是一份责任。政府尊重民意、采纳民智,让民意民智为科学决策服务也应成为政府制定政策制度的常态。但在如何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上,在如何激发民众参与兴趣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不妨从新医方案的意见征求过程中进行尝试和改革,用通俗的方案吸引民众广泛参与,说不定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让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的方法方式上的变革,成为今后政府征求意见、民众参与意见的成功样本,那新医改方案便有意外之功。
新医改方案工作总结 篇2
据了解, 此次医改方案主要有7大创新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遏制虚高药价;增设药事服务费, 推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 转换政府职能;“破冰”多点执业改革。
新医改方案确认公益性
《意见》全文13000余字, 共分6部分, 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意见》的最大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看作是一种公共产品, 这标志着政府职能向服务者的进一步转变。和《征求意见稿》相比, 《意见》不但设有“2020年目标”, 还新增了2011年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原则, 在《意见》中再次得到确认, 同时还强调“医疗卫生服务将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医疗保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 《意见》加入了“多元化”、“竞争”等表述词汇。
对于“最艰难”的公立医院改革, 《意见》亦有多处阐述, 明确取消药品加成, 扭转以药补医机制的改革原则。同时也列举了公立医院维持运行和发展的“收入”, 包括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开设药事服务费、适当调整医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
针对百姓最关心的“看病贵”问题, 新医改给出的是一张综合“处方”, 包括重新考核医疗服务和药品成本、调整医药价格、探索按病种付费、推广由国家限定指导价并全部纳入医保的基本药物等。对于“报销”的问题, 《意见》也对此前的多种猜测给出了答案, 明确“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保险支付。”
对五项改革作出具体规定
根据《意见》, 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五项改革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基本医保制度将覆盖全民推行异地就医结算
《实施方案》指出, 三年内,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同时将改进医疗保障服务, 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 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实施方案》还指出, 用两年左右时间, 将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确有困难的,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 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 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2010年, 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2011年,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 (地) 级统筹。允许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简化到县城外就医的转诊手续。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根据《实施方案》, 由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 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实施方案》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 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 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的统一采购价格, 其中包含配送费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鼓励各地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
《实施方案》还强调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率由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从2009年起,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开展社区首诊制
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 《实施方案》指出, 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 (含中医院) 建设, 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 再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并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从2009年起, 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 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
《实施方案》规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 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制定。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 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 不得接受药品折扣。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方式。
另外, 《实施方案》还明确指出, 鼓励地方制定分级诊疗标准, 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 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居民健康档案实施规范管理
《实施方案》指出, 从2009年开始, 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并实施规范管理。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实施方案》还规定, 要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同时强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加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 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被视为医改的最大难题。《意见》明确提出, 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实施方案》指出, 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推进医药分开, 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 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 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 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 (介) 入类医疗器械行为,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 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实施方案》还指出, 要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 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 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 《实施方案》指出, 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 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要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
据悉, 公立医院改革于2009年开始试点, 2011年逐步推开。
8500亿元保障实施鼓励各地试点
为实现改革的目标, 经初步测算, 2009~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为此, 《实施方案》提出,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 抓好组织落实, 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 调整支出结构, 转变投入机制, 改革补偿办法, 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 政策性强, 对此, 《实施方案》指出, 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 逐步推开。由于各地情况不同, 要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 进行探索创新。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工作。要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同时, 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 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
新医改方案 篇3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医改方案,新方案历经三年酝酿、争论终于正式公布。回归公益,推行全民医保……,新医改突显不少新变化,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新方案一推出就引发各方热议,其能否突破医疗问题困境需要时间来证明,本期以“医改”为关键词,解析相关词汇。
全民医保
Universal Health Care
新医改意在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于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
例句:China's planned health-care reforms are in line with principle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equal access to universal health care, WHO head Margaret Chan said.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中国的医疗改革计划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全民医保的原则一致。
Universal health care is health-care coverage that is extended to all eligible residents of a governmental region and often covers medical, dent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
全民医保指一国行政区内所有合法居民均享有的医疗保健,通常覆盖医疗、牙齿以及精神健康保健。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
新医改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国家承担起全民基本医疗的责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纳入公共服务提供给全体公民,强化了政府责任与投入。
例句:The core principle of the health-care reform is to provide basic health care as a public service to the people, which strengthe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requires much more government funding and supervision.
医疗改革的核心原则是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民众,这将加强政府责任并要求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和监管。
Public services is a term usually used to mean services provided by government to its citizens, either directly (through the public sector) or by financing private provision of services, which is a social consensus that certain services should be available to all, regardless of income.
公共服务通常用来表示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服务,(通过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或者通过资助私人服务供给,其是一项社会共识,即无论收入为多少,某些服务都应为全体公众所享有。
加成
Mark-up
新医改方案将逐步取消15%的药品加成,解决中国药品、器械回扣问题,取消“以药养医”,实现“药品零差价”。
例句:The new health-care plan calls for limiting the mark-up that hospitals and drug distributors can charge, and tries to regulate the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patent and generic drugs.
新医改方要求导限制医院和药商收取的药品加成利润,争取控制专利药和非专利药物之间的差价。
China is also floating a new policy for medical devices that would limit the amount a manufacturer can mark up a product's price.
中国正在计划实行针对医疗设备的新政策,限制生产商对某一产品的加价额度。
公立医院
Public Hospital
公立医院是新医改中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已推行试点转制部分公立医院为民营医院,支持民营资本办医等措施。
例句:Public, non-profit hospitals will continue to be dominant providers of medical services, while more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clinics i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公立、非赢利性医院继续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城市及乡村地区的社区卫生中心和诊所将享受更多的优先权。
Pati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use mor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clinics, while public hospitals in big cities will be asked to provide more support to small, local hospitals in terms of personnel, expertise and equipment.
政府鼓励病人多到社区医院和诊所就医,而大城市中的公立医院则需在人员、技能、设备方面进一步支持小型的地方医院。
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今春手足口疫情(HFMD)再度暴发,公共卫生的防疫体系的薄弱再次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新医改如何解决基层疾控防疫体系的困境,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也是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例句:China's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s need more professional medical staff, better infrastructure, and more funds. And a deficient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could become a big obstacle to check the spread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中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体系需要更专业的医务人员、更好的医疗设施和更多的资金。农村地区不完善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体系是检测手足口病传染情况的巨大阻碍。
Strict disinfec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HFMD within hospital.
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活学活用
Eva: Hi, Tina, you know Guideline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has been issued, which had been debated for three years.
伊娃:嗨,蒂娜,你知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已经公布了,方案讨论了三年之久。
Tina: Yeah, the health-care reform will alleviate the burden of medical costs, you know nowadays it is too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to see a doctor in China, especially for the poor.
蒂娜:是的,医疗改革将减轻中国人的医药负担,你知道现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尤其是对穷人来说。
Eva: That's right; the cost of health care is 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for poor or even middle-income Chinese, whose savings can easily be wiped out if a family member falls seriously ill. Meanwhile, the public is so angry about the open secret that doctors get kickbacks from drug manufacturers for prescribing their drugs, which helps drive the reform.
伊娃:对,医疗费用是中国穷人甚至中产阶级重大担忧之一,一个家人病重就能轻易花光家庭积蓄。与此同时,公众对医生通过使用某些制药商的药品而收取回扣这一公开的秘密感到愤怒,这推动了医疗改革。
Tina: Thus the new plan strengthe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provides more funding to make health services more effective and affordable.
蒂娜:因此这次新医改就加强了政府责任,提供更多资金使医疗服务更加有效、实惠。
Eva: Whatever, a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it's still exciting that she will have a basic and universal health-care system.
新医改方案在争论中前行 篇4
中国医改已步履蹒跚地走过了20个春秋:从80年代的“政策转变”,到90年代的“道路之争”,到2000年的“产权改革”,再到2005年的“管理模式选择”——医改在重重困难中举步维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医改报告的披露,引发了医改大讨论。经过不同意见的激烈碰撞、争论,受到社会各界空前关注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正日益临近面世的时刻。
一、新医改进程回顾1、2005年——医改总体上不成功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认为医改应坚持市场化方向的观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到2005年
突然变奏。
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的标题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最新讲话,引起高度关注。文章指出,全国各地“看病贵”“看病难”泛滥的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应依靠政府力量,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
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7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撰写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指出,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即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失败,并导致了普遍意义上的看病难、看病贵和明显的社会不公等问题,并建议以强化政府责任的思路来进行医改。随后,医疗问题应该由“市场主导”转为“政府主导”的声音越来越强烈。9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发布《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对有关中国卫生保健制度的调查结论是医改并不成功,指出中国医疗体制并没有帮助到最应该获得帮助的群体,特别是农民。
2、2006年——正式启动新医改
9月,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14部委(后增加至16部委)成立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
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出任双组长。这标志着中国式医疗改革方案制定工作正式启动。
10月8日-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目标。
12月24日,多部委协调小组的首个具备操作性的方案由卫生部政策法规司提出,其核心内容为“补供方”,口号是“两层构架、双重保障”。在这项方案中,政府将为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埋单(几乎为100%)。城市居民凭居民身份证即可到社区医院享受几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政府的总投资估算为2690亿元
人民币。
3、2007年——多元化的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
1月8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高强指出医改要建立四项基本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进行公立医院改革。1月,由卫生部主导制订的医改新方案披露,强调政府主导。该方案引发激烈争议,随后,医改协调
小组决定委托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进行独立、平行研究,制定方案,为决策提供参考。
3月中旬,在“中国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论坛”上,财政部透露正在酝酿医改思路。并表示该思
路对于“购买医疗服务”以及“市场化的模式”高度认同。
3月29日,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出任会长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应时”成立。这家民间机构实质上是社保部的医改“智囊机构”,他们将从医保的专业角度向国家医改协调小组提出医改建
议。
5月初,医改出现了第七套备选方案,即北京师范大学医改课题组方案。而临近方案“过堂”医改协调小组评审会时,中国人民大学医改课题组方案,也挤进方案设计的“赛道”上,成为第八套医改方案。5月29日-30日,八套独立的医改方案第一次集体亮相,接受医改协调小组及国内外专家评议。会议由国家发改委召集,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编办等部委官员到会。与先前预测相左,重
视发挥市场活力的第七、第八套方案颇受青睐,大部分方案倾向于市场化,但并未做出最终选择。6月,清华大学联合哈佛大学起草了第9套医改方案呈交到医改协调小组上报国务院,供决策层参考。7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今年在79个城市试点,2010年覆盖全国。这意味着政府的新增医疗卫生支出将主要用于补贴居民医疗保险账户,而不是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增加投入。这一决策被认为是为医改方案确定了基调——补需方,医疗服务的提供将更
市场化。
9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最新医改方案已形成,并上报国务院,将对社会公布,征求全民意见。9月22日,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二届年会上阐述了卫生部官员医改的思路:三医
联动,即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9月底,首个医改方案(讨论稿)下发给各个部委讨论,此前的“两层构架、双重保障”建设社区医院的思路获得坚持,社区医院将采取陈竺力主的“收支两条线”制度;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由国家统购统销;公立医院将管办分离,仿照上海模式,成立医院总公司,医护人员仍然不能自由流动,医院将丧失人
权、财权。
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针对中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不仅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更明确了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其中,有关医疗卫生建设的四个“分开”原则,即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无疑被看作是新方
案的方向。
10月17日至18日,国家发改委牵头分别在南昌、天津召开了南北两大片区的“医改座谈会”(简称“1017会议”)。南北方各省区市的主管副省(市)长,发改委、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最终确定了医改方案将在融合9家独立机构草拟的医改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中国式的医
疗改革新方案,即“一个总体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机制和两项基本制度”被明确。
10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我国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其中抓紧完成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被列其中。
11月底,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将组织更大范围的论证。进一步完善后将向国务院呈报。
4、“十七大”关于医改的论述
十七大报告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了论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二、新医改方案主要观点
九套新医改方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复旦大学(简称复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简
称国研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世界银行(简称世行)和麦肯锡咨询公司(简称麦肯锡),以及后来增加的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人民大学(简称人大)以及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其中,麦肯锡和世行方案迄今未见披露。
1、国研中心方案
该方案主张医疗服务必须以政府干预为主导,坚持公益性质,指出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不是解决医疗问题的关键等。
(1)构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发展完善现行制度
我国应尽快构建面向全民的、以政府直接财政投入为主的、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使所有人的最基本医疗都能得到保障。作为政府发挥职能的医疗保障,只能定位于常见病、多发病。同时,进一步发展、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大多数人尚缺乏保障的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应采取普惠制方式,否则会使遭遇疾病风险的其他社会成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而带来多方面经济和社会问题。
(2)形成以“补医院”为主的混合体制
考虑到我国国情,应形成以“补医院”为主的混合体制。基本医疗保障所需的资金,应当通过政府财政预算方式来筹集。在基本卫生医疗层面,主要采取“补医院”的方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直接提供基本免费的服务;而针对一些大病,则依托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延用“补患者”的方式。但具体政策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逐步引入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以更好地对服务提供方形成制约。同时,在医院引入竞争性人事制度、强化绩效考评,强化政府和公众监
督,以形成对医院的制约。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我国经济基础尚不坚实的情况下,更应坚持预防为主方针。要从两个方面来贯彻:一是加强公共卫生(包括对公众生活方式的干预),防治结合,这些都体现在课题组建议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设计中。二是在医疗保障中,应优先保障多发病、常见病。对于现代医学无能为力或治疗效果较差的,应采取保守治疗。
(4)在基本保障层面必须突出公平性
要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在基本保障层面必须突出公平性,即在所有人群中提供大致均等的保障服务。短期内做到完全统一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入实施的基本保障应基本做到全国一致。在此基础上,允许个别地区通过自身财政力量提高某些保障标准。其二,基本保障以外,诸如以大病为主的保险等相关制度设计应该具有体制上的开放性,而不
应简单以户籍为界。
(5)应将报销制统一改为预付制,患者看病只支付自负部分。
2、北大方案
北大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北京大学教授李玲主张“政府主导”,即政府投钱给公立医院,维护其公益性,政府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医改方案的制度选择上,主张在服务筹资上分开:公共卫生由政府埋单;基本医疗由社会埋单;高端医疗由个人埋单。但是,此观点一直未在北大医改课题组内部达成一致。分歧在于政府是否应该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和采用何种付费方式。刘国恩教授主张,政府应减少对医疗服务提供领域的直接干预,向各种资本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通过医保成为强有力的谈判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并建立相应的以市场和谈判为基础的价格决定
机制和费用支付制度。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推进医疗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共享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机制设计,公立医院完全可以在公益性原则下高效运行,可以实现对医院运营状况、医生医疗行为、财务流程、患者信息及群体疾病特征的实时监管。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投资,而且包括帮助公立医
院重新构建公益性的管理机制。
3、复旦方案
医改方案“复旦版”的主要起草人,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蔡江南主任提出,中国下一步医改可以走“社会主导模式”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主导”就是,在筹资方面强调公共和公平的原则,政府将发挥领导作用;在供给方面强调竞争和效率的原则,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
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强调,中国医改的基本目标是机会均等为主,兼顾结果均等。
社会主导模式主要体现在“一大二小,三个结合”上。所谓“一大二小”,就是医疗卫生的公共筹资:大社会(社会医疗保险计划)、小政府(政府预算支出)、小个人(现金支出);医疗服务的竞争供给:大社会(社会非营利性医疗结构)、小政府(政府所有医疗结构)、小个人(营利性医疗结构)。所谓“三个结合”,即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合作与竞争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利益与责任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可行性
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4、北师大方案
即由北师大教授顾昕牵头的第7套医改方案。该方案提出政府在医疗筹资和服务购买上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医疗服务提供上,强调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政府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方式,来实现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基本操作方法是:政府向医疗机构直接购买服务,按照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通过核算确定每个人每年的基本医疗费用,政府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而是直
接将保费交给政府的医疗保险机构。
该方案的特点在于:政府支付的固定医保“人头费”,决定了医疗机构只能靠固定的医保收入生存,医生们将自觉选择疗效最高、成本最低的治疗路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主动杜绝过度的医疗行为,从而解决“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医生们一味地压缩成本而不顾疗效,会因无法通过政府的考核而丢失医保合同。医疗机构将在成本与效率之间自动寻找平衡点,尽量保证“患者不登门或少登门”。这意味着他们平时必须经常下到社区,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所以,这套方案对于解决看病贵、提高医
疗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都能够进行正向引导。
5、清华方案
在“清华方案”中,将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分为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针对医改中的核心关注问题,提出了9大政策建议:
其一,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急救保障体系。建议政府应当将急救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或基本公
共服务范畴,加以认真规划和实施。
其二,改进公共卫生体系的资金投入方式和组织方式,创新服务内容。在资金来源方面,建议开征“公共卫生专项税”,特别建议将香烟消费附加税定为公共卫生筹资。在资金投入方式方面,一方面政府应确保专门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的基本建设和运营费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解决“养人不办事”的问题。其三,建立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制。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财政补贴吸引居民参保;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发展
补充医疗保险。
其四,在边远贫困地区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建议在这些地区采取特殊政策,由中央财政出资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即加强当地的卫生规划,由中央财政承担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费用和大部分的运营费用,降低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
障。
其五,利用管办分开、扩大自主权、分类管理、引入竞争等手段,促进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政府的财政投入将主要用于“补需方”,让“钱跟人走”最终流向医疗服务机构。国际经验表明,公私并存的医
疗卫生机构相互竞争能够提高医疗系统的绩效。
其六,加强保险机构的购买者功能,以支付制度的改革为核心理顺医药价格体系。可以考虑将门诊和
住院服务分开,采取多元化的付费方式(如门诊服务按人头付费,住院服务按病种付费),从而激励医疗
机构选择成本效益比较好的技术手段。
其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发展和合理转诊体系的建立。
其八,成立跨部门的“国民健康委员会”,建立“中央健康保障调剂制度”,在改革方案推行期间,其主要功能是更有效地跨部门协调,改革方案推行之后,它的主要作用转变为承担监督管理职能。这一委
员会除了拥有决策权之外,还应当拥有自己的办事机构。
其九,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适宜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非常重要。建议加大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
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行政费用。
6、世卫(WHO)方案
世卫组织专家用“公平、效率(控制成本)、质量”三项原则来定义中国卫生系统的改革目标。希望在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定价上积极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私营卫生机构参与医疗服务。
WHO对中国医改的核心观点:
首先,要解决人人覆盖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由现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预算来确定。目前中国政府着力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应包括社区医疗、疾病控制、预防免疫、公共卫生、妇
女儿童保健等等,而不是进入医院后的医疗服务。
其次,中国政府不仅应该加大在医疗和保健上的总投入,更要公平分配这些投入:应该加大对农村卫生系统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城市贫民的免费医疗救助,把钱投给这些人群的作用和效
果远远比把钱投给医院要好得多。WHO不主张政府把钱都投给公立医院。
再次,医院的所有制性质并不是判断其提供医疗服务好坏的标准。保险激励计划会使医院提供适合的医疗服务,在医保计划中,建议由资质良好的专业保险机构作为病人的代理人,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以
判断病人的钱花得该不该、值不值。
最后,在任何类型医疗卫生体制中,政府都应该是保障每个人的健康权,保障每个人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系统能够良好地运转,并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负有监管之责。WHO鼓励有关医改的争论更加
具体化,更加关注细节,更加注重激励机制上的设计,而不是陷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
新医改方案对医学教育的五大影响 篇5
标签:医改方案 医学教育 医笑而过 教
育分类:医学教育
影响一:医学教育面临着专业结构的调整。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一批既懂得医学知识和卫生属性,又具有流行病、卫生统计等方法学,还懂得公共卫生、卫生政策学、医疗保障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事法学等知识的人才。
思考:这类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在专科、本科还是硕士?不同层次人才的社会需求到底有多少?当前的我国医学教育师资队伍是否有能力培养这类人才?培养该类人才培养的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合理?独立办学的医学高校以医学学科为核心,多科性医科大学如何建设?被合并到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院如何进行专业调整?
影响二:面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需要调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农村卫生面临新机遇。其实,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对这类人才需求都很大,但供求方面出了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由于财政等原因不给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导致毕业生进不来;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办医条件、经营效益不是很好,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不太愿意过去;三是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本身的不完善性,只注重学历教育,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薄弱,造成毕业生素质较低,不适用。思考:该类人才学历层次、专业构成什么比例最合适?如何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如何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地方政府如何支持卫生事业?如何保障当地医务人员待遇,维护他们合法权益?各种层次高校如何培养相适应的相关人才?新医改方案提到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如何去实施?
影响三:面向社区的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大增。据文献,在社区卫生人才方面,按国际上每名全科医生服务5000居民的低限标准,我国5亿城市人口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但目前我国只有全科医生3 000多人,尚不足4%。社区地处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大,但由于我国社区卫生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级阶段,仍没有有效地起到相应的职能与作用,因而社区卫生人才学历过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知识构成根本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工作需要。
思考:我国全科医生如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标准化、规范化,又能结合地方实际与特色,从而做到符合社区“六位一体”的卫生保健需要?以哪个培养层次为主?全科医生的社会需求到底有多大?如何有效地提高在职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
影响四:医学相关专业教育被提上日程。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医疗机构软硬件实力的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内涵和能力得到提升,在护理、针灸推拿、医学营养、助产、药学、验光制镜、康复、影像、超声、检验、美容、口腔、心电图等卫生技能型专业人才将供不应求。另外,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年招生总数中本科所占比例提高到50%左右。单护理来说,目前我国医护比例仅为1∶0.7,远远低于合理的1:2的比例,而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为1:4以上。我国必须整合现有医学教育资源,培养出一批能专门从事医学相关类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思考:当前,培养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的专科学校很多,但都集中在专科层面上,它们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能否适合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到底需要多少这种类型的人才?高等院校能否改革机制、创新形式,积极发挥在这方面的作用?
影响五:医学院校的发展必须与医改互动。医学院校是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培养的医学人才是卫生改革的具体执行者、操作者和推动者,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灵魂,因而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神圣的使命。不但要结合新医改政策,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更要发挥自身科研平台优势,为医学卫生技术进步提供根本动力;更要发挥自身专家学者的优势,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政策研究参考;更要发挥自身临床基地优势,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的临床医学人才,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医改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推进体制和机制上创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达到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能够看得了病、能够看得好病”的要求,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1、明确医院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是国家的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医院应该由政府全部管理起来,明确其社会责任,政府给予医院和医务人员足够的工资待遇保障。否则,医院的职能作用无从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社会责任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将医院的公益性还给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可以顺利实施。政府确定医院责任之后,医院应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医院在管理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管理体制的完善,医院的核心管理制度是执行程序的保障措施,进而促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医院的核心内容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因此,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落实考核措施,具体就是将医院管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 理、病历管理、医疗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治管理、药事管理、医疗用品设备和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八部分进一步完善,做细、做实,具有可操作性。
2、用足用好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政策
随着国家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这就给我们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医改过程中,我院将充分迎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慢性病等确立病种分类项目,制定相应的诊疗用药方案,真正让百姓得到实惠。
3、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我院的一些技术骨干和老专家相继退休,新上岗的一批大学生临床经验不足,因此,我院在医改过程中将重点加强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进行技能培训及加强才队伍的建设,今年派出省内外进修人员四人,聘请市中医院专家到我院授课、查房,提高医疗质量,并且在预防保健上搞突破。
4、提高医疗质量,开展优质服务
医疗质量即是医院的核心,又是医院的第一生命线,只有保证医疗质量,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医疗安全又是医院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在医改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公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考评细则,以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良性开展。
5、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
医院所有员工都是绩效管理的对象,都要接受工作绩效的考核。确认考核、奖惩方案,全面指导,监督检查,协调考核工作。将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各科科主任及护士长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各科室要制定、季度、月度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表,通过有效激励机制和改进措施,按岗位职责、目标、计划的要求开展考核工作。
6、加强财务和信息化管理
要规范和健全财务制度,对医院的每个科室和每个人进行成本核算,掌握各科室的经济运行状态并加以分析,为院委会提供详实可行的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控制支出,增加工作效率,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三、保证措施
1、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树立大局观念和医改意识
我院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的要求,做好一切医改工作,教育全院员工统一思想,确立各自的岗位责任,树立全国医改上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广泛宣传动员全院员工积极投入到国家医改中来,以全新的风貌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基本医疗服务。
2、强化措施,保证医改工作在我院顺利实施开展
我院院委会全面指导监督医院的医改工作,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医改的全面工作,各职能科室也要相应成立组织,落实任务,以确保我院的医改工作顺利进行。
四、组织领导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保证我院医改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医院医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永毅 副组长:黄国增 黄国虹
成 员:邵文标
新医改方案工作总结 篇7
一、新医改背景下, 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
多数的医院都对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有效的制定, 但却往往忽略了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 如考核标准、管理职责等。这就导致了日常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工作效率低下, 管理分散;人事部门负责人事档案、病案室负责医疗病历、科教部门管理科研档案等等, 这就形成了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杂乱无章, 信息资源利用率、管理功率均较低, 甚至导致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脱节, 导致整个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丧失完整性;更无法为新时代医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
(二) 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许多医院在开展管理工作时, 往往会侧重于医院的经营、诊治水平的提高及综合性发展, 而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视度不足, 很少可以站在档案管理的角度进行系统、完整地研究与探讨。久而久之这也令多数医院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进而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之中工作懒怠、不认真, 认为档案工作不能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甚至出现得过且过的现象。这也进一步造成医院档案工作无法得到落实, 相关档案信息资源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 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较差
一些医院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医疗技术水平, 往往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投入到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之中, 甚至将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物力、财力占用, 这也进一步导致档案工作没有更好的办公空间, 难以满足档案保管的要求与标准。与此同时, 一些医院的档案管理设备陈旧, 无法开展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受自身档案知识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淡薄等影响, 往往还停留在人工检索阶段;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只局限于管理层面, 而失去了档案信息的重要应用价值。 (2)
(四) 重管理, 轻实用
目前, 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领导、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是, 一些医院在进行档案收集、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之后, 往往就被束之高阁, 鲜为利用;这也导致了一些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珍贵的信息价值, 从而失去了档案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最终形成了重管理、轻实用的误区。而这种重管理、轻实用的局面, 既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也逐渐使其脱离新时代、新医改的节奏, 而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之中的软肋。 (3)
(五)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它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文化程度, 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然而, 目前较多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着专业水平、职业素质较低的严重问题, 甚至个别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来自后勤等其他非专业人员, 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学历偏低、非专业人员较多、现代科学知识掌握与运用不足等问题。从客观角度讲, 这些问题与缺陷都极其严重地影响着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 对于这些缺陷与问题都必须引起医院领导、档案管理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并应积极对这些问题及时处理与改进, 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地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创新、科研工作等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二、新医改背景下,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 规范管理模式、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在全面提升医院领导、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的同时, 还必须全面建立起健全的医院内部各种档案管理制度, 如档案保管、利用制度, 档案保管范围、期限等相关规定;并及时将这些规定、制度纳入到医院日常管理考核体系之中, 同时以此制定档案管理人员考核与奖惩措施。这样一来, 既有利于各种规定、制度的具体实施与落实, 又能充分调动各科室相关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医院还必须建立一支懂档案管理经验、懂技术的人才组成档案管理小组, 广泛收集、征求各科室意见, 总结各科室对档案管理、档案应用的实际需求, 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 让档案管理工作既有章可循, 又全面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实用性 (4) 。另外, 在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 还必须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基础而制定一系列的档案安全、保管制度, 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二) 加强业务培训, 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并非是各部门档案的简单收集与保管, 而是为全面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标准系统工程。既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 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因此, 为了全面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职业素质, 医院档案管理负责人必须进行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通过专业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相应学习, 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进一步强化其档案管理意识。同时, 档案管理应引进考核、评价、晋职制度, 以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热情。
(三) 引进、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
新医改、新形势下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设备等是分不开的, 我们必须全面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管理等技术手段来进一步减少档案的储存空间, 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
首先, 加强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传统医院档案管理, 多以纸质文本形式予以储存, 其空间占用大、查找困难、共享性差。不过, 随着现代管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档案的储存方式也发生着了改变, 除了纸质文本, 又出现了电子文件、视听档案等不同形式。新的储存媒介极大地减少了传统档案储存占地过大的问题, 从而延长了存储时间, 增加了存储的内容与范围, 并具有更好的共享性。因此, 为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必须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如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等, 还应引进专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这样既可以大量减少单纯人工录入方式、提高档案检索速度, 还可以方便档案资料的打印、输出。另外, 在引进、运用新技术的同时, 还不应放弃传统的纸质文本形式的档案储存, 应以两者相结合, 并依据档案的类型, 客观地选择更为合理的储存方式。
其次, 电子管理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档案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热门话题。传统档案管理往往会受到管理人员的主观性影响, 对工作效果的影响较大, 甚至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与效率。若全面实现医院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工作, 则可以有效避免以上诸多问题。如:病历档案、文书管理等工作的网络化, 不仅可以全面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还可以全面提高档案信息的实时性, 从而方便相关人员对信息的查询与应用。但是, 对于档案电子管理网络的建立工作, 必须根据医院的自身实际情况, 从客观角度出现, 循序渐进地逐步进行, 避免急于求成, 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资金上的浪费。
(四) 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众所周知,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故此,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编制、研发更多的档案检索工具, 提供更多的主动性服务, 并通过开展编研工作, 全面加强与各级医院信息的横向沟通,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与共享性。同时, 档案管理负责人还应经常与各科室进行沟通, 并结合医院在不同时期内对各类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 积极拓宽档案管理业务范围, 主动为医院各类临床、教学以及科研等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 (5) 。
(五) 提高档案实用性
无论是医院的领导者还是档案管理负责人都必须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明确档案管理的实用性与重要性;通过健全、完善各类档案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 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的主动性。另外, 医院领导者、档案管理负责人都必须明确档案管理最终目标就是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以服务、利用为中心的业务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对信息的多种编研活动、深层次开发与加工, 使得档案信息可以为利用者提供多元化的、有价值的信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档案信息资源是医院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在新形势下,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面临诸多的问题;如何在新医改背景下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地、深入地、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 在建立健全的各类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人员考核、奖惩制度以及引进、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同时, 还应积极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全面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综合利用率, 从而实现医院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为社会与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新形势下医疗制度改革无论是在管理、医治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之中的重要环节, 更是新医改背景之下重要的整改部分。因此, 各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须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 从开辟、完善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出发, 全面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新医改,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注释
1郭春燕.基于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浅谈[J].办公室业务, 2013 (03) .
2孙美玲.新时期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5) .
3张洋.医院档案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4) .
4张秀良.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科技资讯, 2012 (06) .
新医改方案为谁带来春天? 篇8
2008年,是一个跌宕起伏、喜忧参半的不平凡之年,奥运盛会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而陆续发生的几场天灾人祸,也给所有的中国人不平静的内心割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尤其是汶川地震和三鹿毒奶粉事件,在国人的心头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痕。在这样一个多事之年,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我们既感到震惊、彷徨,同时又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而面对着被三鹿毒奶粉戕害的婴孩,我们在感受愤慨、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失望与悲伤。面对孕妇难产而家属不签字,医务工作者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孕妇和婴儿的死亡,这一切一切的悲剧缘何而来?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旧有的医疗制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不符合尊重生命、并以生命为至高的原则?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在尽一切办法为抢救受害婴儿施政和施救,但这也仅仅是亡羊补牢的事后措施而已,真正保护那些还没有被伤害以及正在被伤害的儿童的办法,只能从重新立法开始,从建立完善、科学、以人为本的医疗制度开始。
在这个心情复杂而沉重的冬天,欣喜地获知新的医疗制度正在酝酿并即将出台,尤其是听到三鹿集团主要负责人和一些黑心奶商得到法律的严肃审评的消息,高兴中又有着沉重的心酸。假使我们的医疗制度健全,假使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能够把“以人为本”作为事业的指南,假使社会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方方面面能把尊重人的生命和生存权作为第一位的,那将会遏制多少悲剧的发生?将会有多少本可以被抢救的生命得到救助、生命得以延续?假使我们的医疗制度要是早些强调以人为本,或许就不会出现三鹿毒奶粉事件,就不会反复的重演“肖志军事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家庭重演悲剧的人生。虽然此次医疗制度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没有太大的改变,具体内容上调整的力度也不大。譬如: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方面及其细则,等等,似乎都很原则,但我们还是期待着细则上人性化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这是医疗制度改革的宗旨,更是改革的本意,是与科学发展观所相符的。因此,尤其期望这次在医疗抢救制度上的修改,真的能够做到救死扶伤,使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肖志军事件”能够得到有效的、法律的遏制,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从口号变为现实,达到真实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我们期盼着新医改的出台,能够惠及百姓,能够补救漏洞,能够在保障人民的生命权方面有所完善,并带来医疗事业的春天。
【新医改方案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新医改方案-简介 新医改方案06-01
医改方案07-20
医改实施方案10-25
上海医改--实施方案08-20
新医改历程08-03
新医改政策论文10-07
中国医改面临新挑战08-30
军令状(新医改)07-21
新医改下医院文化建设05-14
论新医改中的政府责任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