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法的视角浅析药品回扣治理

2024-09-08

从行政法的视角浅析药品回扣治理(共2篇)

从行政法的视角浅析药品回扣治理 篇1

从行政法的视角浅析药品回扣治理

治理药品回扣“顽疾”,法制要先行。在完善药品回扣治理过程中,首先应完善法制体系,尤其是行政法律规制方面。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以药养医”的固有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药品回扣治理存在许多问题。

一、药品回扣的概述

(一)药品回扣的概念。

按照是否采取账外暗中的方式,回扣分两种,法律上称为明扣,暗扣。明扣是合理的,指卖方给予买方折扣的多少有具体的数字和规定,明示公开且记入在帐。暗扣是违法的,它从法律定性上来说是商业贿赂的典型行为方式。药品回扣指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制药厂用现金,实物等方式采用账外暗中的手段退给药品购买单位一定比例价款的行为。药品回扣就是这种狭义上的回扣即暗扣。

(二)药品回扣的特征

(1)身份集中化:犯罪主体身份较为集中,多为各医疗单位的领导或实权人物,他们手握医院人、财、物的支配权和管理权,易利用职务之便犯罪。(2)主体群体化:整个医药卫生领域是一个链条,各部门环环相扣,犯罪一旦发生,多是窝案串案。(3)形式多样性:除了现金、礼卡、购物劵等实物形式,还有大小学术会议赞助,发放讲课费、提供旅游,为医生购买学分、买职称,提供情色服务等。(4)方式隐蔽性:随着新医改形式越来越隐蔽,如医药销售代表以病人、朋友身份,与医生私下接触,一对一回扣交易。有的甚至不用清点核实,不用签字打条,难以取证。

二、药品回扣的成因

(一)药品回扣的成因

1.体制机制上的不足

(1)“以药养医”的顽疾:我国自古就是“医药不分家”,医生对药品的使用自然形成一种垄断。医患信息的不对称和药品价格的刚性,使得患者只有极少数的选择权和议价能力,医生拥有极强的供给诱导需求能力。

再加上中国“以药养医”的现实。在政府投入少的情况下,医院就陷入了一种自负盈亏的状态,而我国医疗单位的药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大部分,于是为了提高收入,一些医院不成文的规定医生给病人多开药,开贵药。(2)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我国目前对药品定价主要采用政府集中招标定价,大部分药品由生本文由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产企业自行定价后报物价部门备案即可。这种管制方式可能使有某些制药厂虚报生产成本在申报出厂价时,把庞大的.促销开支都打入药品成本,包括回扣、销售提成及药品的广告宣传费等,而且政府定价有一个所谓的“前提”,就是要给企业一定的利润率。

2.法律规制上的缺陷

(1) 立法上规定不明确:法律只是原则性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相应法律责任,甚至只是提出自律性的规定对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2)惩罚力度偏轻:经济处罚最高为20万元,罚款数额较少。这就使得药品回扣的效果是以小博大来获取暴利。犯罪成本低,风险小,从而失去法律的威慑作用。(3)执法上的弊病:一是执法不到位。有权进行管理的部门有物价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众多执法部门。他们对药品价格都管又都管不到位,管理过程中缩手缩脚或管辖权冲突,这种多头执法的混乱状态,必然导致执法标准不一,造成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现象,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打击力度不够对于收受药品回扣,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回扣屡禁不止。

二是法制教育滞后。近些年来,一些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他们注重物质享受,对经济利益趋之若鹜,而且好多医疗工作者法律意识薄弱认为医生吃回扣只是不正之风,不拿白不拿,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这使得很多医务工作者产生了信仰危机,弃病人健康、医德及社会道德于不顾,收受药品回扣,给病人及社会乃至国家带来危机。

从行政法的视角浅析药品回扣治理 篇2

摘 要 本文以资本保全理念视角,对企业本质、企业治理、财务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契合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推动和促进企业在新经济形势的高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 资本保全 企业本质 企业治理 财务会计理论 契合关系

企业本质、企业治理以及财务会计理论都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影响因素,三者之间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建设发展情况。本文在资本保全理念的视角下,简单的分析和研究企业本质、企业治理、财务会计理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契合情况,以期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企业本质同企业治理的关系

企业本质同企业治理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企业本质能够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资本和方向进行决定性的配置和控制,是实现企业治理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性基础。而企业治理是对企业所有权配置和管理计划的实际执行和落实,其开展情况又能直接的影响到企业本质的实现。企业在不断探讨和深入了解企业本质的同时,必然会带动企业治理理论的变化,也就是说,企业治理是一个动态性、持续性的变化过程,能够直观的体现出资本范畴内的变迁情况,从而不断在企业经济契约组合当中深化资本观念,而这种资本裂变不完全的经济契约组合模式也正符合了企业本质在根本上的要求,从而能够不断的促进企业本质实现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本质同财务会计理论的关系

从价值视角上来说,企业本质是一个集社会资本、财务资本、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于一体的不完全契约的经济组合。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演进)阶段,企业本质又会显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这些异于一般性的特点就从根本上表明了资本观念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从本质上来说,资产所有权、资产专业化以及资产的定价分工产生了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要素中,所有者将相应的生产性要素资本当作权益进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来,并通过货币计量的形式在会计账簿上予以呈现,也就是财务会计上所说的企业资产。而这种以货币计量形式为企业资产进行统计、计算、整合的形式就是初始经济契约方式。随着企业本质的不断作用,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日渐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管理规范,为财务会计理论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而财务会计理论在不断落实、实践的过程中,也对企业本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影响着企业本质的实现、发展情况。

三、企业治理同财务会计理论的关系

企业治理同财务会计理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和互动性。其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具体概括为:

1、以企业治理结构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导向方面的相关问题。

2、在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下,财务会计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

3、企业治理结构水平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联性问题。

4、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对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作用。

5、财务会计失真同企业治理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规范、全面的财务会计能够对企业治理目标进行真实、客观的体现,而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也能够有效的确保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保障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四、企业本质、企业治理以及财务会计理论间的契合

在资本保全的理论观点下,可以将企业本质、企业治理以及财务会计理论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结合,使三者之间达到一种最为恰当、契合的平衡状态,从而使其在一个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尽可能的降低三者对彼此之间的逆向性作用和影响,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建设发展的目标,推动企业向着更高、更远的现代化发展方向迈进。资本保全视角下的三者理论框架可以具体表示为以下图示,即:

结语: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以资本保全理念为管理核心思想,统筹联系企业本质、企业治理以及财务会计理论,从而使三者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系统的契合体。由于这三者之间对彼此都存在着相应的逆向影响,因此,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应当适当的维持和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在资本保全理念下达到一个最为有效的平衡点,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李佳芮.基于实物资本保全观的通货膨胀会计.财会月刊.2013(13).

[2]郑淘.资本保全理论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12(24).

[3]王仲兵.论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变革的演进逻辑——基于商誉会计的视角.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7).

[4]高千亭,雷冬枚.會计利润评价资本保值增值法局限性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上一篇:上南南校工会经费自查报告下一篇:论关联方交易定价策略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