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2024-12-05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共9篇)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1

本刊讯 日前, 四川移动与成渝高速公路公司达成全面合作协议, 将陆续对成渝高速所管辖的147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WIFI全覆盖, 携手打造“智慧交通”。

为响应四川省政府在《四川省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中对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WIFI全覆盖的工作部署, 同时为配合四川政府提升综合交通服务品质的要求, 四川移动积极与成渝高速公路公司合作, 将陆续对成渝高速公路公司所管辖的147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WIFI全覆盖。项目完工后, 这些高速公路服务区都将能为过路旅客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 旅客日后在服务区的综合楼、超市、餐厅、公共卫生间等都可免费使用Wi Fi网络查询出行咨讯, 为旅客的驾车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2

中国联通衡水分公司 曲铁柱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基站规模越来越大,基站空调作为网络安全基础保障设施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基站空调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维护,一方面可以提高空调的运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为通信主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移动基站空调如何管理及维护

1.维护部门应以合理方式参与空调设备的招标

维护部门如能以合理的方式介入到工程招标、验收中,必定能对日后的网络设备维护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工程部门对空调设备的招标应充分结合维护部门在维护过程中形成的对各种设备的认识进行,或由维护单位直接参与招标。

对新装的设备,维护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若出现问题,应由工程部门负责协调处理,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对于新建、调拨、报废、拆除的设备均应遵照公司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交接手续,保持机件、部件和技术资料完整。

在按照合同付款时,应充分参考维护人员的意见,一来可以及时控制空调质量,确保公司利益;二来可以加强空调厂家的售后服务保障,减少公司的维护费用。

2.维护方式应向高效率方向发展

面对越来越多的维护任务和逐渐紧张的人力资源,传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维护方式必须向使用人力少、效率高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方向发展。

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是对分布在各处的各个独立的设备进行遥测、遥控,实时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发现故障及时通知人员处理,从而实现基站的无人值守以及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提高空调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监控中心每季度应将数据库内保存的历史数据导入外部设备保存,张贴标签,妥善保管,以备日后统计查询。

3.完善规章制度

空调在网络中处于从属地位,其维护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被维护能力也就不够强大。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改变空调的从属地位,完善规章制度,按设备要求对其进行维护。

4.选择合适的维护单位

在运营商减员增效的大环境下,为空调维护配备大批人员并不现实,代维队伍应运而生。在引入代维单位时,运营商要对代维公司的资质和人员素质进行审查和考核,确保代维单位符合公司要求。

维护单位应按照运营商要求进行车辆、人员、仪器仪表(万用表、交流钳形表、兆欧表、相序表、温度仪、湿度仪、风速仪、查漏仪、真空泵、高低压气压表、高压水洗机等)及各种备品备件的组织管理,做好维护人员技术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人员素质优良、工作情绪高涨。各种巡检、应急工作要到位,及时掌握人员车辆动向,确保重要基站空调安全运行。对于新技术和先进经验要积极组织学习。

5.完善质量管理

为完善设备运行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运营商应在内部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贯彻执行维护规程及设备维护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各项维护技术标准。要坚决做到:责任不清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者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对维护单位定期进行培训、考核,确保人员素质过硬。组织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应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每次检查后应填写检查记录表交被检单位,被检单位在收到记录表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改进落实情况反馈至检查单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应追究有关领导和维护人员的责任。

6.合理调整维护时间,降低维护费用

衡水地处温带,夏季气候炎热,空调故障率较高,各种巡检维护频繁;而其冬季寒冷,大部分空调在12月份至来年3月份处于关闭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维持一支与夏季相当的维护队伍显然是对人力的浪费。在签订代维合同时,应明确将冬季4个月的空调看护工作从空调维护单位剥离,在此期间,空调维护厂家只负责故障处理,不负责巡检,这样可以适当降低一部分维护费用。

7.巡检、维护分开,确保巡检到位

良好的巡检、清洗是空调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根据衡水本地实际情况,可以将每年的巡检安排在4月份、6月份、8月份和11月份。巡检时应测量电压、电流是否正常,电缆是否完好,并检查室内机、室外机等部件清洁情况,紧固件、结构件防绣情况,空调排水、受压情况等。巡检时,夏季应将空调温度调至25度左右,冬天空调温度设定尽可能靠近下限。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应确保巡检频次和巡检效果。

8.故障处理应及时

空调维护厂家在保证维护车辆、人员、各种器材到位的前提下,应及时处理、上报各种故障事件。各类空调设备故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障碍上报。各类障碍要装订成册,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总结。依据统计数据、设备和系统的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数据,分析空调设备运行状况,找出其产生故障和异常现象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故障发生,提高运行质量。汇总统计时应根据故障类型,对各类问题进行汇总。对涉及设备质量方面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除此之外,相关班组每月至少应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针对设备运行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定出改进措施,并落实责任人,上报主管领导。每年冬季相关班组应对本年度空调发生的各类故障进行统一整理统计,分析空调故障发展趋势,并对经常发生的故障展开专题研讨,务求在下一年度的维护中减少此类故障。

9.空调的更新

机房空调未到规定使用年限但损坏严重的,更新时应经过技术鉴定和专题报批;对于已经到更新时间的空调,经检测性能仍然良好,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则可以继续使用,但要对其及时监控,一旦出现不良现象,要立即更换。

二、当前空调管理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工程建设、维护投资、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关系,目前运营商在基站空调的管理维护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维护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空调系统多数无网管且无监控设备进行监控,相关配套设施不足。

2.维护的形式同现实要求不统一。主要表现在炎热季节维护能力不足。

3.维护人员技能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实际操作不够熟练。

4.部分人员执行力不足。对工程验收不到位,维护不到位。

移动通信基站空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管理、维护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对于运营商的各级维护管理者来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3

【关键词】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思考与实践

一、引言

移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和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變化,人们对图书信息的获取可以不用去图书馆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移动终端进行查看。同时,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也不再是等着读者上门,而是主动的运用移动网络设备进行一系列宣传和推广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图书信息,帮助用户有效利用图书资源展开各种学习、研究和教学活动,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当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现状

(一)图书馆提供的文献类型多样,要求不断提升

在当前网络环境发展背景下,图书的借阅服务依然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形式,但是在具体的服务内容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首先,图书馆可以提供各种多媒体形式的图书,例如,音像、影响、电子图书等各种出版物不断增多。其次,在检索图书文献方面,进行全文检索的数据库类型的数字化图书也越来越多。同时,图书馆在这一方面进行的管理和服务也有所增加,例如,数据库形式的联机检索服务、多媒体服务、电子阅览服务、编辑服务、光盘资料的复制服务等。这些都是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涉及较少的部分,而在当前移动网络环境下已经变的十分普遍。

(二)潜在性的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和存储方式,越来越多以电子为载体形式的期刊逐渐出现,同时在图书馆收藏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成为图书馆的主体。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相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来说,传统的期刊业务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并且在期刊的整体工作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下降。当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正在不断转型发展,可以通过个人的能力、兴趣爱好、素质等方面,推动工作人员朝着信息传播员、导航员、期刊建设员、反馈员、组织员等多样化方向发展,使其逐渐适应图书馆工作中信息开发形式和应用服务形式的变化情况。

三、移动网络环境下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策略

(一)促进图书馆工作的人性化发展

移动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建立健全“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例如,在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存在很多的贫困学生,他们的性格特点较为内向,并且缺乏一定的自信,在人际关系方面也相对较敏感。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尊重和关心,与他们相互关爱、平等相处,积极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通过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通过良好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来帮助学生能够有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获取相关图书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纪律观念、劳动观念、人际交往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二)建立起图书信息导航系统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更新迅速、开放性、交叉兼容等特点。移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形式有利于实现工作和学习的创造性发展,但同时海量信息中也存在着良莠不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特定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因此,图书馆应该针对读者和服务的差异性特点,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价,建立起专业化较强的信息门户网站,对海量化的网络信息进行导航,指导用户对信息的有效查询和利用,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三)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图书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图书工作人员应该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当作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有效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3]。首先,要深化图书馆人员的服务意识,一切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尽心尽力的提供相关服务。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等,逐渐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服务人员。最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保证自身的仪容整洁、仪态规范、语言规范等,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杜绝出现情绪化的服务,全面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结论

总而言之,移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和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发展背景下,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促进图书馆工作的人性化发展;建立起图书信息导航系统,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促进我国图书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基于用户知识管理视角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05:41-45.

[2]韩丽风,王媛,刘春红,王云.学生读者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清华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04:26-30.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4

高效利用频段资源打造TD-LTE精品网络

中国移动作为目前中国惟一运营T D技术的无线运营商, 其掌握的T D频谱资源主要分布在1.8 G Hz~2.6 G Hz之间, 包括F频段 (1880~1920MHz) 、A频段 (2010~2025MHz) 、E频段 (2320~2370MHz) 和D频段 (2575~2615MHz) 。其中F频段、D频段和E频段已经在TD-LTE先后两个阶段的规模试验中得到应用。

TD-LTE的初期建设注重覆盖效果与建设速度, F频段平滑升级是理想方案。首先, F频段是当前国内TD-LTE已分配频段中最低频段, 而决定网络覆盖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频段。所以建网初期使用F频段可以达到最佳的覆盖效率。TD-LTE目前的可用频段都接近或超过2GHz。虽然已有站址密度较大, 即使采用2.6GHz频段。室外也基本可以实现连续覆盖。但考虑大量的数据业务用户位于室内, 室内覆盖的效果将是影响TD-LTE用户感知的关键因素。而F频段在室内穿透覆盖5dB以上的信号优势, 可大幅度提升室内覆盖率。其次, 中国移动现网的TD-SCDMA基站都可以支持平滑升级和双模运行, 可以与现有的TD-SCDMA网络共用BBU、RRU、天线等, 可节省大量的设备、辅材、工程施工等成本。

D频段丰富的频率资源决定了其未来将扮演重要的角色。LTE的高带宽和高速率的前提是丰富的频率资源, 建网初期更关注覆盖和建设速度, 所以F频段为主。后续随着容量的提升, D频段必然成为持续建设的主流设备。D频段可以在主城区实现连续覆盖, 形成容量层;未来可在热点区域密集建设微蜂窝, 真正满足移动宽带的应用。

双模协同优化实现TD-LTE快速建网

伴随着TD-LTE技术的日臻成熟, 如何在加快TD-LTE大规模部署和应用的同时, 最大程度保护TD-SCDMA现有网络投资, 成了更快更好部署TD-LTE网络的关键。为解决该问题, 大唐移动与中国移动进行深入合作, 成功推出了TD-SCDMA/TD-LTE双模平滑演进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双模工程改造和双模协同优化两大方面, 形成完善的双模演进整体解决方案。

●双模工程改造

大唐移动自TD-SCDMA产品设计的初期, 就充分考虑到向TD-LTE平滑演进的需求。通过双模基站共用天线及网络设备, 从而充分利用TD-SCDMA现网站点, 实现向TD-LTE的平滑演进, 有效节省宝贵的站址空间及资源, 实现快速便捷网络升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投资, 网络建设周期也大幅度缩短。针对现网部署的各类产品, 大唐移动均提出了TD-LTE平滑演进方案。

●双模协同优化

对于新建D频段LTE宏覆盖, 考虑到D频段与TD-SCDMA现网A频段传播特性的差异, 其优化目标相对于F与A频段的双模具有更大的差异, 因此, 对于D频段建议优先考虑新增D频段天线, 可以独立进行D频段LTE的网络优化, 以解决两者在优化结果之间的耦合性。

对于向F频段LTE的演进, 结合TD-SCDMA现网发展情况及TD-LTE技术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TD-SCDMA与TD-LTE的双模优化目标具有日益明显的趋同性。TD-LTE的F频段应当适度通过覆盖以实现无处不在的广泛覆盖的目标 (这与TD-SCDMA网络的当前状态是一致的, 从而可实现对TD-S的天线参数、切换带等的继承) ;同时兼顾SINR指标的需求也是TD-SCDMA在扩容时期提升业务时隙C/I的需求, 所以TD-LTE和TD-SCDMA在优化目标上是互补的。

在宁波F频段双模平滑演进实施过程中, 大唐移动对TD-SCDMA现网设备的双模改造方案进行了充分实践检验。通过对改造前后KPI指标的监测显示, 大唐移动F频段双模平滑演进方案完全可行, 对现网TD-SCDMA业务指标没有影响。

作为TD-SCDMA现网向TD-LTE演进的重要技术方案之一, 现网平滑演进方案基于自身的特点, 在建设成本、改造难度、实施进度、网络性能指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优质人才储备保障TD-LTE网络建设

面对中国移动年内完成20万个TD-LTE站点部署的目标, 网络设备厂商的交付能力面临极大的考验, 大唐移动也不例外, 因此在产品交付能力、工程建设能力、网络优化侧包括产品研发和生产、人力的储备等方方面面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和调整。

在TD-SCDMA及TD-LTE网络建设的过程中, 大唐移动十分注重能力提升和资源的储备, 已经形成了高效、创新和共享型的工程交付体系, 通过迅捷的物流通道、全球化的工程施工队伍、专业化的网规网优团队和全天候快速响应的客户支持中心, 能够为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的工程交付和服务方案, 快速建设精品网络。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盈利之道 篇5

于是,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以下的画面: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们, 游走在国内、国外的城市乡村, 一边欣赏着自然美景、历史古迹、人文景观, 一边浏览着网页新闻、聊着视频电话、发着语音信息;人们时不时地抽空刷会儿微博、上会儿微信, 还不忘和朋友圈中的好友们分享着此时此刻在路上的心灵随想, 抓拍到的美丽图片, 亦或搞笑娱乐的精彩视频;人们在街头巷尾休闲小憩、和朋友品咖啡聊天之时, 或乘坐高铁、地铁、等候飞机、办事排队之时, 也会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登录移动社交平台, 查看好友推荐的商品和服务、对比商品的价格和评价、和朋友微信或QQ聊天、挖掘潜在的商业机会、下载相关的商业资讯、亦或查看美食点评、获取优惠信息、抢红包赠券、秒杀心仪的商品等。

有专家预计, 2015年中国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36.5亿元, 应用移动商务的网民将超过3.52亿人。

本文对移动社交的盈利之道进行分析,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盈利在于能否创新出既独具眼光、服务大众、又无法被模仿抄袭, 志在行业第一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MSNS) 。MSNS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移动社交媒体的精准广告盈利、移动社交游戏盈利、移动社交用户体验盈利、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盈利等。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社交网络SN (Social Network) , 是随着E-mail、BBS、博客、微博等Internet应用而自然发展起来的反应社会交往群体的一种形态, 其本质是提供一个在人群中分享兴趣、爱好、状态和活动等信息的在线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社交网络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方式、效率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车载移动终端等多种移动设备的普及, 以及传感网技术的应用,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主流。移动社交网络MSN (Mobile Social Network) 的特点有: (1) 研究社会群体在某方面的活动规律, 通过对移动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聚类。如, 通过对人们出行数据和出租车移动轨迹的挖掘, 可以为出租车司机更快地找到乘客提供帮助。 (2) 人们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E-mail、BBS、微博等移动社交应用服务活动。

移动社交网络带来大量崭新的研究和应用机会。例如, 位置服务、出租车异常轨迹识别与检测、出租车最优载客寻找策略等。人们利用车载GPS、手机、公共交通卡等移动终端提供的行为轨迹信息, 可以对一些事件进行预测, 或对基础设施等方案作出合理性评估,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数据的管理与挖掘, 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MSNS (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 是指用户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移动终端等为载体, 以在线识别用户及交换信息技术为基础, 按流量计费, 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的社交应用服务。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不包括打电话、发短信等通讯业务, 但包含分享和交流信息资源服务, 语音、视频等网络电话服务, 即时信息网络传送服务, 商品买卖、品牌推广、渠道拓展、广告营销、搜索引擎等众多服务, 即用户从传统的PC端互联网页社交平台转移到手机客户端移动互联网APP平台, 享受多样化、定制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企业则通过移动互联网APP平台来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活动。

与传统的PC端社交相比, 移动社交具有人机交互、实时场景等特点, 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地创造并分享内容, 让网络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个人的现实生活。

在美国, Facebook于2010年和亚马逊、ebay等合作, 通过浏览式店面即跳转到商户页面下单购买, 直销式店面即通过Facebook页面直接下单购买, 粉丝店面即组织互动活动发放优惠券供消费者购买等三种主要方式展开电子商务交易活动。2011年Facebook开始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2012年花费10亿美元收购在线照片共享服务商Instagram定位移动平台。2013年, Instagram推出15秒短视频分享功能和消息功能Direct, Instagram通过在用户信息流中植入赞助商广告来巩固盈利。

在中国, 人人网的“人人逛街、美丽说、花瓣网、蘑菇街”等的手机版;手机淘宝网推出“淘女郎”;手机凡客推出“凡客达人”;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社交产品“来往”, 同时让“淘女郎”入驻“来往”等都是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典型移动社交网络服务。2013年5月阿里巴巴公司用5.86亿美元入主新浪微博18%的股份, 加快了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和电子商务的应用融合。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盈利之道

(一) 移动社交媒体的精准广告盈利

基于用户诉求的移动社交媒体可以利用环境知觉 (ambient awareness) 和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等手机、网络应用技术, 策划用户参与活动, 利用SNS用户乐于分享的特点瞄准游戏、零售和音乐等特定行业垂直市场, 根据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用户诉求推出精准广告来盈利。

比如, 增强现实技术是将虚拟世界的数字内容 (声音、视频等) 叠加到物理世界的真实影像上, 通过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注册等特点, 结合有形用户界面技术从而形成全新的用户体验, 投放采用增强现实技术的针对性广告能让用户们感觉像操作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体那样操作虚拟物体, 人们通过移动终端与三维码感觉到立体化的商品。这时, 人们感受的不是广告效果而是自己的真实体会, 这样会促进销售进而增加盈利。

(二) 移动社交游戏盈利

移动社交游戏的盈利主要有下载前付费、IAP (应用内付费) 和IGA (内置广告) 三种方式, 三种不同盈利方式的价值也不同。下载前付费价值最低, 盈利也最少, 因为人们都热衷免费游戏, 在没有尝到游戏乐趣前较少愿意付费。IAP价值较高, 可以管控盗版, 打击黑卡, 很多从传统网游转移来的用户习惯IAP, 这可以保障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 、游戏粘度和延长游戏生命周期。

移动社交游戏的盈利之道, 必须先立足于游戏开发者。游戏开发者需致力开发游戏中用于盈利的虚拟商品、应用道具等。新生的APP开发前就需想好盈利模式, 展开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用户习惯, 合理设置收费点, 然后使用各种平台借用流量, 比如桔子平台, 可以赠送给游戏开发者免费推广用的桔子, 分享用户给游戏开发者, 或将开发的游戏放到联通、电信、移动、索爱、机峰等市场中, 帮助游戏开发者提升知名度和扩大用户群。

IGA发展势头较热, 因游戏在安卓平台可以免费下载, 与苹果I0S平台付费下载不同, 开发者通过游戏内的道具收费盈利较少, 要靠内置广告获得较大盈利。在中国, Android盈利状况糟, 移动社交游戏开发者需要利用两大主流推广和盈利渠道——应用商店和移动广告, 并且要广泛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

目前国内有十几家应用商店 (包括运营商、终端厂商和独立第三方) 和近十家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商, 游戏开发者选择哪个商店, 选择哪个广告平台对今后能否盈利十分重要。所以, 游戏开发者在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时需考虑三方面因素:

(1) 是否直达用户手机的渠道, 是否拥有较大的用户基数, 用户快速成长趋势如何等;

(2) 是否能够快速响应游戏开发者所需要的反馈信息, 如用户信息、终端信息、厂商信息等;

(3) 游戏开发者是否有真实的收入, 支付方式是否方便且值得信任, 广告等收益方式是否合理。

2013年是移动游戏行业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爆发的一年, 移动社交游戏又是用户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其利润率较高, 移动社交游戏增进了用户间的交流分享, 好友间的相互推荐会带来游戏用户的增长, 从而增加盈利。

(三) 移动社交用户体验盈利

移动社交网站设计用户感兴趣的互动内容, 利用用户分享, 引导用户从线上到线下展开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体验活动, 也能带来盈利。如, 在移动社交网站上销售帽子的店铺可以设计帽子试戴体验活动, 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摄像头, 通过三维图像识别技术试戴该品牌的帽子, 并在手机网页上实时显示该店铺线上、线下的营销信息, 方便用户直接线上购买或转去线下商铺购买从而增加销售盈利。

已经参加体验活动的用户又可以通过好友间的交流分享, 并通过基于地理位置的“新消息”方式推荐更多的人来参加服务体验。移动社交网站给予推荐用户适当的返利, 让推荐者分享成功交易量的利润等, 以此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赶集网手机版——赶集生活最新推出基于CTB模式的懒人找房APP应用和赶集招标服务, 它充分体现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互动营销效果, 通过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 将线上的技术和线下的服务完美结合, 既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高品质的服务商家, 降低找房成本, 也为提供优质服务的商家更精准地选择用户, 降低商家品牌推广成本。用户花少量的钱得到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本地生活服务体验, 同时赶集网帮助商家提升了口碑, 它通过收取服务费用、分享成功交易利润来实现盈利。

(四) 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盈利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利用消费市场中的网络效应可以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 增加利益相关性群体间的交流分享, 通过基本的免费服务带动增值收费服务, 从而实现盈利。不仅利益相关性群体间能实现共赢, 作为渠道、媒介、中间人身份的移动社交平台也获益匪浅, 实现1+1>2。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中的每一个个体、群体, 若能共享利润, 势必会促进平台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如照片分享服务商Instagram, 在被Facebook收购之前已经在与巴宝莉 (Burberry) 等品牌洽淡合作, 试想在Instagram为用户分享的服饰单品照片旁增了“现在购买”或“点击查看附近的巴宝莉专卖店”等按钮, 那些感兴趣的用户很可能会点击浏览, 从而提升巴宝莉的品牌推广力度进而增加销售盈利。

移动社交网站对使用基本服务的用户免费, 对享受增值服务的用户收取一定费用, 收费会员比普通用户享有更多特权。如手机版世纪佳缘, 普通用户交付一定的费用可以成为高级会员, 可以享受更多的特别服务 (如, 可以赠送意中人付费礼物, 参加与意中人的线下约会, 享有专业红娘的一对一服务等) 。又如天际网APP手机应用, 针对收费会员可以提供高端商务服务, 帮助收费会员建立可信的、通过有效身份认证的人际关系网络, 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帮助收费会员有效管理和拓展他们的人际关系网, 保证更大几率地搜索到重要的人脉资源, 招聘到合适的职业精英等。

移动社交网站基于用户诉求进行品牌招商, 使商家虚拟店面进驻到社交网站中, 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用户群的生活需求, 又增强社交网站的服务功能, 然后通过收取租金, 分享交易利润等实现双方盈利;移动社交网站也可以通过提供虚拟增值服务, 与第三方运营商 (如电信、联通等) 利润分成, 或和金融机构合作收取手机银行服务、电子支付等功能的服务费或利润分成;移动社交网站还可以通过开放平台, 允许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软件通过多个API接口接入到移动社交网站中, 将获取的利润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 这种利润分成既满足网站需求, 又给开发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2014年1月, 新浪与支付宝联手推出了新浪微博支付, 可以通过网页版和手机客户端进行。这项创新服务是将微博与支付宝账号打通, 无论微博平台的在线交易还是线下商家的日常消费都可以用微博客户端直接付款, 这种社交加支付的“超级支付”使用户微博购物时不再登陆支付宝或网银等其他支付工具。而且新浪微博与支付宝也将互通二维码, 以后用户无论是使用微博客户端还是支付宝钱包客户端, 都可以扫描双方发布的“可支付二维码”, 这样线下的商家就可以直接在微博或线下店面发布带有商品的二维码, 用户使用新浪微博或支付宝钱包可以随时随地扫码支付, 这一创新服务举措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目前有超过40万的商家开通了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主要依靠广告和应用增值分成盈利, 支付宝主要依靠用户规模、合作金融机构数量收取转账服务费和理财利润分成等盈利, 如此强强联手使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盈利增长。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6

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信息服务就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点,它是图书馆不断发展和继续生存的新出发点。当今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渗入各个行业领域,其对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存储、开发、采集和利用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升级也产生重要影响,使得网络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的重要发展方向。

1.1 固定场景阅读与碎片时间阅读的区别

固定场景阅读指传统意义下在图书馆阅览室进行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的行为。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对于这种新兴的碎片化阅读,公众的态度也是各持一端。保守主义者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文化正在大踏步倒退;乐观主义者则认为,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促进了大家交流。实际上,不管喜与忧,这种阅读方式使人们阅读的分量变轻了,但也使真正的阅读变难了。

相比过往的木简、纸质书,电子阅读器更便于阅读,理论上所有的知识、信息都能让众人同时共享,这对当下社会的建设极具促进意义。从人类阅读史上来看,碎片化阅读具有空前的普世性,它使阅读不再成为一项少数人拥有的特权,而变成人人都可享受的权利。但是,这种阅读有一个缺陷:缺乏系统性。同时因为阅读环境的嘈杂和无序,也往往导致阅读者过目即忘,从根本上说不利于知识的积累、传承。而在过去,我们为了获得一个资料或者是解答一个疑问,需要翻阅很多书籍,查找很多资料。这个翻阅和查找的过程,正是拓展知识面、加深印象、传承知识的过程。但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样的拓展、积累和继承便比较缺失了。

1.2 移动图书馆的产生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近年来,图书馆一直都是以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作为文化知识服务站点的图书馆也不得不在这一移动大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服务,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这一范畴内的网络信息服务内容。

据统计,65%的高校图书馆(包括社区大学、本科院校、研究生院和研究所)已经或者即将提供手持设备服务,主要服务包括图书馆网站的手机版页面、手机版目录页面、短信息参考咨询和短信息通知服务。其中39%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上线,可在手持设备上浏览的图书馆网站,36%的高校图书馆提供手机版目录。理想状况下,一个移动图书馆的网站应该能与移动图书目录无缝链接、相互关联(尽管调查中并没有明确涉及)。那些还没有提供上述网站、目录或短信通知服务的图书馆中,大约有一半表示这些服务正在计划中,2/5的表示计划推出短信参考咨询服务。

由于移动技术给图书馆提供了扩展自身业务范围的新机会,加之碎片化阅读概念的产生,使得移动图书馆概念应运而生。

2 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的发展

2.1 传统阅读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种。

(1)开发自身的图书馆资源,进行定题服务和信息题录等工作。即在网上定期报道世界上权威科技核心期刊和某一学科核心期刊的现刊目次,并用电子邮件发送到各个有关专业教研室、院系和研究所,让读者定期浏览相关的现刊目次,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和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及光盘网络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电子版图书和检索刊物以光盘作为新的载体出版。

(2)建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作为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部分,使得用户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文章,而不必购买整本期刊,不仅节省图书馆订购期刊的部分费用,而且方便了用户查阅、节省了馆藏空间。

(3)开展图书馆的科技查新工作。科技查新拓展了现代信息服务的领域,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强化了社会信息意识和技术创新意识。但查新网站在明确查新网站主题、丰富网站内容、增强网站的可维护性和交互性功能等方面还不完善,集中分布式统一管理的综合门户型查新网站还是空白。

2.2 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

移动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最先是从国外发展的。走在最前沿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康特拉科斯塔县图书馆,将校内资源和即时信息编码生成可由手机读取的二维码,使用二维码提供相似阅读推荐。普罗维登斯大学的菲利普斯纪念图书馆,制作了图书馆导航宣传二维码及其使用方法,比如在传单和海报上显著地标明全文数据库和校内出版物的通知。

图书馆的增强信息服务体验还只是开始———移动技术最终会将图书馆送到读者手中。例如,通过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开发的DukeMobile iPhone端应用可搜索和访问数字化的特别馆藏资源,而耶鲁大学的库欣—惠特尼医学图书馆开发了移动设备端的资源导航与访问接口,教员、学生和博士可以在教室、实验室甚至医院立刻获取图书馆信息。

对于访问图书馆的用户,移动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和增强现实技术(AR)都丰富了使用体验。俄勒冈大学图书馆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联合提供校内信息接入,还有数家图书馆提供MP3音频视听,其中包括杜克大学的博斯托克图书馆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史带东亚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图书馆最近获得一笔赠款,建立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和图书馆历史馆藏里的原始资料制作的虚拟游览地图。在巴尔的摩的伊诺克·普拉特免费图书馆和康涅狄格州达里恩图书馆的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发布签到信息。许多图书馆还通过Twitter积极开拓移动市场,用户可以接受直接推送到手机的图书馆新闻动态的短信提示。

在国内,基于移动阅读环境的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必须充分了解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渴求,从而为用户有针对性地、全方位地、高质量地提供信息服务,以此来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信息的定制服务。图书馆的专业信息定制功能是通过用户的个性化来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数字信息资源,它是图书馆为用户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的形式之一。在移动阅读环境下,用户通过登录移动的图书馆网站,根据自身专业需求来定制服务,比如通过检索工具的定制、通过用户界面的定制、网络数据库的定制和电子出版物的定制等等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2)加深信息资源的推送工作。信息资源推送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新形式。它通过技术标准规范和双方的约定,从图书馆信息资源库中选择信息要素,通过一定传送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用户的一种技术。移动阅读环境下除了已实现的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来定时向用户发送外,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提交的申请,为远程访问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从而通过网络远程服务器主动向用户传递各种数据等信息。

(3)提供可见的参考咨询服务。在阅读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参考咨询方式为读者服务。当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利用图书馆的视频参考咨询方式,图书馆咨询员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通过这种服务,能够有效发挥图书馆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为用户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以及节省宝贵的时间。

3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在信息服务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要使移动环境下图书馆日常的信息服务得到全面推广与应用,有以下方面的策略可供实施。

3.1 提供手机版网站、手机版目录、短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等

这是最容易得到读者支持的策略,也合情合理。如果图书馆已经开通了网页,那么就要开发提供移动设备优化版本的网站,开设虚拟图书馆游览功能,使得有智能手机的用户使用更便捷,使得移动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在用户具有最低成本的设备下能得到范围最广、收效最好的服务。

3.2 加强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动态的知识集合体,一方面要利用与广大读者的联系来扩展其信息触角,增强自身功能;另一方面,还要紧守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充分调动图书馆资源,提高其有效利用率,建立与读者互动的服务体系。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网上信息服务具有便利、快捷、获取信息全面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读者的青睐。网站与论坛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信息服务的窗口,是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师、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

3.3 做好现有数字资源宣传工作

(1)数字资源讲座。通过图书馆数字资源讲座,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和获取文献的技能,提高教师对学校购买的数字资源的了解,提高读者的自学和研究能力。随着各高校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日益重视,各高校图书馆纸质和电子资源飞速增长,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才能让读者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在形式多样的海量信息资源中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为其学习和科研服务,就变得极为重要。通过图书馆数字资源讲座,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搞好数字资源讲座,掌握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基础。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和相关的各种服务,可以对读者在学习和科研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引导读者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图书馆这个人类知识的宝库。同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数字资源讲座活动与读者互动,在教会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同时了解读者需求,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地读者服务打下基础。可以制订如下的年度数字资源讲座计划表(见表一)。

(2)加强其他宣传方式。可以宣传海报、网上通知、针对特定团体(如雅思讲座可通知国际教育学院)的培训前通知等作为宣传图书馆的重要途径。海报要制作精美(数据库公司负责制作),内容精练,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较明显的特征,使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图书馆的海报,并能吸引读者近前详细阅读。网上通知可以方便读者随时查阅下期培训内容。在学校的校报上开辟相关专栏是宣传图书馆的有效途径和读者培训的有力补充。针对特定团体的培训前通知包括与学工处联合,达成数字资源讲座计划;另外,可以针对将要写作学士、硕士论文的毕业生读者的专题讲座的预告以及针对有特定需求的读者群进行培训的通知。这些都是宣传图书馆、拉近图书馆与读者距离、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增加图书馆人气、提高读者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针对使用人群较固定的数据库如:Springer、wiley、elsivier等,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做好服务工作,要做好自然科学研究室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学斌.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展望[J].图书馆杂志,2009,(04):7-9,16.

[2]鄢小燕,李名洋.国内图书馆手机移动信息服务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01):63-67.

[3]张成昱,方玮,周虹,等.关于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9,(09):109-112.

[4]刘学平.3G技术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J].情报科学,2010,(04):511-515.

[5]师晓青,谢军红.基于3G的智能手机移动图书馆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05):52-54.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7

移动自组织网 (MANET, Mobile Ad Hoc network) 是一组具有收发功能的移动节点组成的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由于它自身的特点, 使其能运用到某些特殊的环境中, 如战场中移动作战单位间的通讯、自然灾害后营救场合等。随着移动Ad Hoc网络应用范围的扩大, 对网络中的资源发现和有效管理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大部分基于应用层的移动Ad Hoc网络服务发现协议中, 控制信息的冗余及网络的延迟大大影响了服务发现的效率, 虽然考虑到了Ad Hoc网络的特点, 但在解决服务发现效率、提高网络性能方面效率有限。因此, 近年来跨层设计的服务发现协议, 尤其是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以其平均延迟和控制信息消耗成为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基于网络层的路由发现协议并做出总结, 并指明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第2节介绍服务发现的基本概念;第3节对已有的、典型的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进行分析;第4节对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做比较;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2 服务发现的概念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 服务发现是指提供一种自动探测网络中资源的机制, 当服务请求者探测到服务提供者之后, 进一步访问和使用该服务。

目前对有线和无线网络中的服务发现中, 服务发现都基于一下三种构架方式: (1) 基于目录的构架方式:服务请求者及服务提供者都通过网络中的目录服务器发现服务或注册服务。 (2) 非目录方式:网络中的服务发现是通过服务提供者周期性的广播服务通告或服务请求者广播服务请求获得。 (3) 混合方式:有机结合以上两种方式, 当服务节点的附近可以探测到服务目录时就注册服务, 没有服务目录时就广播服务通告。请求者发送请求到它们知道的服务目录, 如果没有服务目录就广播请求。对于服务发现的模式也分为主动式 (Proactive) 、反应式 (Reactive) 和混合式, 在反应的模式下, 一个服务请求者向服务目录或服务者直接发送服务查询;而在主动的模式下, 服务者或服务目录周期性的在网络中发送服务通告;混合的模式下, 将以上两种服务发现的模式结合使用, 以提高服务发现的性能。

提出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是基于以下的事实: (1) 服务发现机制与路由发现有高度的相似性; (2) 任何路由层之上的服务发现协议总是依赖于它专用的一种或几种路由协议的存在; (3) 大多数跨层服务发现的方法是基于以路由过程和服务发现过程整体的。

3 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

为提高服务发现的效率, 减少服务发现的时间延迟和冗余控制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 例如:AODV-SD、ODMRP-SD、LSD、HESED等。

(1) AODV-SD是由Koodli提出的将服务发现和路由发现相集成的协议。通过对RREQ和RREP的扩展, 分别在其中加入了服务请求信息、服务回应信息, 构成SREQ和SREP。在本地服务列表中加入ServiceID, IP地址, 服务生存时间等与服务相关的信息。当结点请求一个服务, 但本地结点列表没有一个有效的服务与IP地址绑定或没有有效路由时, 请求结点便产生一个SREQ包发起查询的过程, 一旦中间结点接收到一个SREQ包时, 它首先检查服务描述, 看是否有一个有效的服务绑定。如果结点有一个服务绑定和到服务提供者的活动路由时, 它将发送一个SREP到请求结点。如果结点有一个服务绑定但到服务结点的路由无效时, 它将重新广播次SREQ包, 并在广播前将SREQ包中的目的地址设置为从中间结点获取的服务提供者的IP地址, 目的序列号设为最新获知的值。如果没有服务绑定存在, 则简单的转发该SREQ包。由于AODV中使用扩展环技术所以有效的阻止了SERQ包扩散到整个网络范围之内。值得一提的是, AODV-SD是第一个将路由发现和服务发现集成在一起的协议。

(2) DSR-SD服务发现协议也采用了扩展DSR路由协议的思想。它仍然通过对RREQ和RREP进行满足服务发现需要的扩展, 并通过在节点服务列表中增加相应的表项。在路由发现的同时完成服务发现。与基于AODV的服务发现协议不同的是, 它允许节点更新其路由信息并通过监听其它节点的传输维护一个恒定的路由和服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任何节点密度、请求服务频率和速度下。基于DSR的路由发现协议效率优于基于AODV的路由发现协议

(3) ODMRP-SD服务发现协议, 扩展了按需多播路由协议以支持服务发现的功能。ODMRP协议基于一个网状拓扑和一个转发组的概念 (例如:只有在子集结点中转发多播包) , 并用软状态的方法维护多播组的成员关系, 控制信息不离开多播组。服务公告和发现信息被捎带在ODMRP路由控制包中, 每个服务者和它可能的用户形成一个多播组。每个服务者多播一个包含在ODMRP加入查询包中的公告包。任何对公告服务感兴趣的客户存储公告且发送一个服务获知回应包, 这个回应包包含在ODMRP加入应答包中。在服务者和所感兴趣客户多播组形成之后, 只有当服务改变的时候服务者才再次发送公告。

(4) HESED服务发现协议, 没有将服务发现集成到现有的众所周知的路由协议中, 而是建立了属于它自己的路由协议以支持服务发现。它是基于多播查询和多播响应的截然不同的服务发现协议。在HESED协议中, 服务发现首先通过服务请求者搜索它的本地缓存开始。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服务或者缓存的信息已经不再有效, 那么服务请求者多播一个查询。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者多播它的信息作为回应, 回应信息被中间节点缓存。多播包借助边结点转发算法转播。其中边节点转发算法仅仅使用基于长信标邻居侦测算法提供的信息的对称链接。此后, 服务请求者借助反向学习路由链接一个服务。

(5) LSD服务发现协议是与OLSR主动路由协议相结合的轻量级服务发现协议。LSD既能够支持客户-服务模式也能支持客户-服务-目录模式的服务发现。因为LSD可以自动鉴别是否存在当前可获得的目录服务器, 然后采用适当的操作。当网络中存在可获得的目录服务器时, 服务结点注册它的服务记录到目录, 并周期性的更新目录。如果没有目录, 接收结点直接回应它是否存在与查询匹配的服务。客户在发送一个查询到目录服务器时, 当目录回应查询失败 (在有限次重试之后) 时, 客户将重新发送带标识的查询, 要求服务者直接作出回应。如果目录还是没有对此查询作出反应, 目录将被监听到带标识查询的所有结点标记为不可获得。这样LSD在客户-服务者和客户-服务这-目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 以适应MANET的变化。同时LSD通过在OSLR中增加消息类型SLE (Service Locating Extension) 来执行服务通告、查询、回应和注册的功能。

(6) CARD服务发现协议是一种基于连接点构架的无线Ad Hoc网络资源发现协议, 主要针对规模较大的无线自组网的服务发现。它考虑了服务发现是短数据包和小处理事件的特点, 聚焦在减少短数据包服务 (路由) 发现的消耗和路由优化的有机结合上。在CARD中, 一个结点周期性更新它可以到达的有限跳数内的邻居区域, 借助连接点查询邻居区域以外的区域。连接点就是结点访问邻居区域以外区域的捷径。在服务发现时, 连接点为结点提供邻居区域以外的信息。所以每个结点维持少量超出它邻居区域以外的连接点, 连接点被周期性的检测以确认它的存在和路由。在CARD中, 每个结点主动的维护它邻居区域资源的状态 (例如:使用链路状态协议) , 当产生一个查询时, 结点首先检查本地缓存的邻居区域信息, 如果没有发现服务, 就依次转发查询到它的连接点;连接点再检查它缓存的邻居结点的信息, 如果仍然没有发现服务, 连接点再转发查询到它的连接点。由此可见, 连接点的选择是该协议的关键, 连接点的邻居区域与源结点的邻居区域应尽量保证较少或没有重叠区域, 这样才能保证该协议的高效。

(7) SPIZ服务发现协议是一个适应混合式服务发现的协议, 并集成了一个高效的混合式路由协议。它引入了IARP包 (内部路由协议) 的扩展版本, 使其能够捎带服务信息, 并将其称之为IAIP包。IERP (外部路由协议) 包同时也被扩展变为IEIP包。使用IEIP包进行结点区域间服务信息查询, 使用IAIP包进行结点区域内服务信息公告。通过使用Min-Searching算法和Adaptive-Traffic-Estimation算法, 它允许结点根据区域内流量和区域外流量的变化情况, 自动的、动态的改变结点区域半径的大小。同时, 使用BRP (边界广播解析协议) 将结点的服务发现扩展到其区域以外的地方, 通过查询侦测机制阻止查询信息的重叠, 有效减少了控制信息消耗和平均延迟, 提高了服务发现的性能。

4 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的比较

以上服务发现协议在服务发现机制、服务缓存维护、服务描述方法或内容和适用于的网络网络规模方面各有不同, 对各个服务发现协议的特点进行整理对比, 如表所示。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无线网络应用范围的扩大, 对网络中资源和服务发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本文总结了移动Ad Hoc网络中几种比较典型的基于网络层的服务发现协议, 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但在这个新的课题下, 有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1) 目前大多数的服务发现协议, 对服务发现的过程和服务的选择进行了重点讨论, 但对服务发现以后, 如何进一步确保服务有效的完成缺乏进一步地研究。由于移动自组网络易变的特性, 使得提供稳定的服务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 对于移动自组网络的的服务发现协议缺乏评估的标准, 使得在不同的的设置和假设条件下, 一些协议常常表现较差。建立一个服务发现协议统一评估标准, 有利于我们公正和直接地在个服务协议之间进行对比。

(3) 安全性研究。目前移动Ad Hoc网络中的绝大部服务发现协议均没有将安全的问题考虑在服务发现协议内, 制定安全的服务发现协议对于节点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交换有着很大的意义。因此安全在服务发现协议中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N.Ververidis, George C.Polyzos, Service Discovery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A Survey of Issues and Techniques[J].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Tutorials, 3rd quarther, 2008.

[2]R.Koodli, C.E.Perkins, Service Discovery in On Demand Ad HocNetworks[J].IETF Internet Draft, draft-koodli-manet-service-discovery-00.txt, Oct, 2002.

[3]Z.Fan, E.G.Ho, Service Discovery in Ad Hoc Networks: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QoS Enhancement[J].Wireless Person-al Commun.:An Int'l.Journal, vol.40, no.2, Jan, 2007.

[4]G.P.Halkes, A.Bsggio, K.G.Langendoen, A Simulation Study ofIntegrated Service Discovery[J].EUROSSC 2006, LNCS4772, 2006.

[5]W.Ma er al., Implementation of a Lightweight Service Advertise-ment and Discovery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J].IEEE Globecom, 2003, (12) ,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8

关键词:CDMA,电力营销系统,供电企业

0 引言

西安供电局负责西安地区九区四县范围内的客户用电管理工作,供电营业区面积9983平方公里,供电人口约725万,二环以内客户集中,营业网点仅有7个。近年来,城区范围内拆迁改造力度较大,许多棚户区、低洼区等居民小区需要改造,这些区域的小区居民要到供电企业营业厅办理销户退表手续,办理时间较长,工作量很大,不能满足优质服务的需要。同样,对于新建的大型居民小区,办理新装用电服务也存在诸多不便。另外,供电企业营业网点少、且分布不尽合理,城乡结合部没有足够的用电营业厅,缴费高峰期存在缴费难、不方便用户办理用电等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供电企业管理的精细化、业务办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所有用电业务均需通过电力营销系统来完成。工作人员为处理相关业务,被紧紧地束缚在办公室,当工作人员去现场工作、出差或外出办公,其负责的业务有可能被长时间放置,或现场工作信息无法及时回馈给系统,造成业务办理超时限。因此,急需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供电服务延伸到工作现场的服务客户群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可以方便广大电力用户,提高供电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对于供电公司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 技术方案

1.1 总体思路

近年来,虚拟私有网络(VPN) 技术迅猛发展,它的使用可使企业网络以安全、低廉的网络互联模式几乎无限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从而为包罗万象的应用服务提供发展舞台。

VPN是利用公众网资源为员工与企业内部网络构建专用网的一种业务。有2层含义:一是虚拟的网络,即没有固定的物理连接,网路只有用户需要时才建立;二是利用公众网络设施构成的专用网。用户感觉好象直接和他们的个人网络相连,但实际上是通过服务商来实现连接的。

VPN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网路资源,提供经济、灵活的连网方式,为客户节省设备、人员和管理所需的投资,降低用户的电信费用,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应用。任何公司都能利用无处不在的Internet单一网络结构,为员工和商业伙伴提供无缝和安全的连接。

同样,采用VPN技术,在公网环境下通过CDMA网络构筑供电企业专用的数据网,以低成本建设把电力营销系统的桌面应用向工作现场延伸,让工作人员从办公室解放出来。

1.2 对VPN设备的基本要求

VPN网关符合IPSec标准,支持ADSL、DDN、电话拨号、以太网等多种方式连入因特网,当网络连接因故障断开时,会自动重新完成拨号的过程,连入因特网。移动用户拨入当地ISP后,与VPN网关建立加密隧道,实现对内部网络安全访问,保证远程办公的安全性。

客户端可以采用用户名/口令或双因子认证的方式向VPN网关证实自己的身份。用户选定所要连接的VPN网关的IP,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即可与相应的VPN网关建立加密隧道。

支持移动客户端安全地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客户端是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每个移动用户都具有一个专用的电子证书,通过该电子证书与VPN网关建立安全加密隧道,信息在公网上传输时,是以加密的形式传送的,并附加了认证信息,从而使移动用户通过Internet就可以安全地访问企业内部网服务器,保证数据的保密性与不可篡改性。

2 移动用电服务平台构成

整个移动用电服务平台由专用车辆、供电企业内部的VPN设备、笔记本电脑、联通的CDMA网络及上网卡、客户端软件等硬件组成(见图1)。分为客户端和主站端(VPN网关设备)两大部分。

客户端:相当于一个流动的营业窗口,安装在专用车上,包括一整套完备的业务处理环境。硬件设备有联通CDMA上网卡及客户端认证软件的笔记本电脑、票据打印机、车载UPS系统等;系统服务内容包括用电业务的受理,收费,查询等。

主站端(VPN网关设备):对接入端设备及客户端设备或程序进行预配置。根据实际网络应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VPN接入设备进行访问规则设置,以确定对象数据是否需要加密,以及是否让数据直接通过或是阻断。在实际应用中,VPN主要完成以下几个功能:

(1) VPN网关应该安装在处于网络边缘的机器上,这样方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通信。设置网关同安装软件一样简单,需要定义一组可以使用VPN接入的IP地址,增加一些诸如公司名称、创始地、IT部门联系方式以及所选择的加密算法等信息;

(2)输入所给许可证号。大部分VPN产品都是按照并发用户数来计算许可证数目的,所以确认使用VPN接入的人数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以选择购买合适的许可证;

(3)需要对防火墙进行调整以保证VPN通信能够通过。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所需要的500端口需要开放。还须打开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通信,这是一个在主机服务器和网关之间的信息控制和错误报告协议。

(4)客户端的安装过程仅仅是把客户端软件安装在使用者的PC或者笔记本电脑上,然后VPN网关软件会向它们发送一个欢迎邮件,在这封邮件里有需要进行配置的信息。一旦收到这封邮件并按照上面的指示完成了配置,客户端就被“注册”为一个可以信任的用户。他们会拥有一个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

(5)当用户通过VPN连接到网络,需要运行这个客户端登陆并等待连接。接下来用户会被安全地连接到企业的网络中来,可以开始使用网络驱动器和数据库、内部邮件服务器和打印机等内部资源。

3 传输信道选择

要建立移动服务平台,必须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客户端与局信息中心的数据传输。目前,可以利用的无线数据网络有2个:

一个是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数据传输功能,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承载业务。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按流量计费,高效传输高速或低速数据和信令。GPRS理论传输速率可达171.2 kbps,实际传输速率大约在40 kbps。

另一个是中国联通公司的CDMA 1X数据传输方式,CDMA1X理论传输速率可达230.4 kbps,目前的实际传输速率大约在100kbps左右,可以用于Internet衔接、数据传输等使用。适合使用于工业、商业和其他诸多领域的移动数据传输、多点分散的数据传输。CDMA1X无线数据通讯系统的特点是按流量计费,即一直在线,依照接管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来收取费用,没有数据流量的传递时不收费用。

CDMA 1X与GPRS虽然都是2.5代的移动通讯系统,但CDMA 1X网络通讯速度远高于GPRS网络,而且易于平滑过渡到3G移动通讯系统。

在西安地区范围内,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网络覆盖情况基本相同,而CDMA较GPRS方式传输速度快,因此,选用了CDM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 移动用电服务平台业务功能

原有的电力营销系统的功能,可以完全移植到移动用电服务平台上,按照各使用人员、岗位、分工、职责,通过授权实现业扩报装、用电业务受理、缴费等功能,达到现场办公与办公室办公一样的效果。

4.1 移动用电检查

通过CDMA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营销业务人员随时随地与电力营销系统数据进行实时交换。现场用电检查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实时查询、下载用户基本档案、计量资产、电量电费、计量方式等有关资料信息;对现场检查记录、用户违章用电等情况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网络回传。

4.2 移动业务勘查业务

外勤工作人员利用该系统,下载用电现场勘查工作传票;在现场勘查中,可以实时查询电力营销系统、配电GIS等系统中的相关基础信息,辅助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后,把勘查结果直接输入并回传电力营销系统数据库。

4.3 欠费停复电

由催费人员通过查询客户欠费情况,对设定连续欠费月份或超过欠费限额(条件可由操作人员设置)的用户,催费人员可自定义条件筛选当日应停电催费用户,生成停电催费客户名单,安排停电催费计划并实施对用户的停电操作。被停电客户交清所欠电费、违约金等相关费用后,系统会根据营业大厅的实际欠费用户缴费情况自动通过短消息通知催费人员及时上门复电。

4.4 现场收缴各种费用

开通移动收费车,在办理各种用电业务时,可以现场收缴各种费用,如:上门收取电费,方便客户。

4.5 综合信息查询

利用移动用电服务平台,现场可以直接实时查询相关用电信息。

5 系统安全性

移动用电服务平台实际是电力营销系统的延伸,由于系统涉及客户的用电资料以及电费信息等非常重要的企业机密,因此,本系统需要极高的系统安全保障和稳定性。

安全保障主要是防止来自系统外的有意和无意的破环,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信道加密、信源加密、登录防护、访问防护、接入防护、防火墙等。稳定是指系统能够一周不间断运行,即使出现硬件和软件故障,系统也不能中断运行。

数据中心可采用移动专网接入,数据传输设备要经过Radius服务器的认证, 整个数据传送过程得到了加密保护,安全性比较高,可充分保障速度和网络服务质量。

(1) APN专网模式。利用UIM卡的唯一性,划定用户可接入某系统的范围,可有效避免非法入侵。采用中国联通分配的专门的APN进行无线网络接入,在网络侧对UIM卡和APN进行绑定,只有属于指定行业的UIM卡才能访问专用APN。普通手机号的CDMA1X终端无法呼叫专门的APN;

(2)对于特定用户,可通过数据中心给每个联通终端分配特定的用户ID和密码,其他没有数据中心分配的用户ID和密码的联通终端将无法登录进入系统,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

(3)数据加密。可对整个数据传送过程进行加密保护;

(4)网络接入安全鉴定机制。采用防火墙软件,设置网络鉴权和安全防范功能,保障系统安全。

6 结语

2007年7月西安供电局租用了一条2M电路,实现了与联通公司CDMA服务设备的直连。电力营销系统的授权用户利用CDMA无限上网卡通过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可登陆内部业务服务器和internet。下属城区供电分局利用移动服务车开通了16个居民小区的现场电费交费服务;在棚户区改造中,直接移动服务车开进小区,现场受理销户、结算等业务,避免了电费损失、计量资产遗失,提高了服务水平,方便了客户。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 篇9

关键词:移动阅读,图书馆,信息服务

当前社会,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 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也从传统的以印刷版图书为主, 逐渐发展成既包括纯文本, 又包括图像、GIF、视频、音频的综合型媒体。另外, 读者也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图书馆来满足自己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而是要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用更加灵活快捷的方式, 通过更加广阔的渠道获取所需。因此, 传统图书馆自身的资源结构和资源传送模式就无法使读者达到较高的满意程度。在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阅读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 图书馆如果想要解决如何让读者更快更多获取知识信息这个问题, 整合信息资源, 面向读者需求, 突破地域限制, 全天候提供服务, 只有靠发展移动服务。

1 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模式

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模式取决于移动通信网技术和通信终端的发展。从前文国内外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情况可以总结出, 目前图书移动服务模式主要集中在短信、访问WAP网站、App应用程序三者上。对于欧美国家来说, 他们图书馆的短信服务几乎都用在参考咨询服务环节中, 访问WAP网站虽然是目前的主流服务模式, 但随着智能终端用户的剧增, App应用程序模式正在以强有力的势头赶超前两种模式[1]。具体到国内, 目前开通了移动服务的图书馆, 也主要是以短信和WAP网站访问为主, 其中短信服务是主流模式, 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 使用移动设备及客户端访问资源丰富的各种数据库, 也成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主流推行方向。

2 图书馆移动服务项目与内容

2.1 基于移动通信平台的移动服务

基于移动通信平台的图书馆移动服务, 其目的是为读者提供能够满足日常基本使用, 通过简单配置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实现的信息服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查询书目、查看个人借书情况、通知还书期限、续借、预约信息査询、预约到馆通知、新书推介、馆内活动公告、证件挂失、图书荐购, 等等。目前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部分省级图书馆、一、二线主要城市市级图书馆、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高校图书馆, 都推出了包括以上全部功能或大部分功能的移动服务, 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站上给出的特定指令, 发送短信, 可定制自己需要的各种服务。

2.2 基于电子阅读器的移动服务

从移动服务的载体看, 除了手机, 手持阅读器 (比如电纸书、平板电脑等) 也成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载体。目前, 大多数的图书馆, 都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 提供图书、报纸、图片、漫画等数字阅读内容。用户可以下载这些内容, 在电子阅览器上进行离线阅读, 也可以使用在线阅读功能。部分图书馆还向读者推了外借手持阅读器的服务, 方便本馆读者更好的体验移动阅读和接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2009年2月, 上海图书馆就配置了包括汉王在内的多个品牌共100台电子阅读器, 正式向读者推出外借体验服务, 成为首家在国内推出此类服务的公共图书馆。该馆读者只需要出示自己的读者证, 就可以办理电子阅读器外借证, 将馆里的电子阅读器免费借走, 随时随地享受移动阅读[3]。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原本只外借电子阅读器, 平板电脑上市以后, 将平板电脑也纳入了外借范围, 目前, 该馆现有40台电子阅读器及平板电脑供师生借阅, 品牌型号涵盖了iP ad、Eee Pad、Viewpad等热销品牌。Phillips公共图书馆从2011年起, 就推出IPAD的外借服务, 并安装了图书馆的Wad程序, 不管是读者将IPAD借出图书馆, 还是在馆内使用, 都能够使用该程序阅读内置的书籍、浏览网页。

3 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功能

3.1 统一搜索和语义化搜索功能

此功能使各种不同结构的论文、期刊、书籍能够以相同的结构被统一检索到, 便于在移动设备进行显示。对于国内读者来说, 资源搜索大多数是通过中文进行, 语义化搜索功能让读者在搜索外文期刊或者论文时, 只需要在搜索框中输入中文关键词即可。但是图书馆可以更加智能的进行搜索, 例如输入“移动”, 搜索到的文献就会含有move、mobile、shift等外文关键词的文献。读者借助这种智能搜索功能, 就可以使要搜索的目标信息更加的全面, 搜索结果更加精确, 更不会担心遗漏掉一些有用的信息。当然, 如果读者使用外文关键词进行搜索, 那么, 搜到的内容会更加精准[2]。

3.2 全文阅读功能

每个图书馆使用的数字资源系统和数据格式的不统一, 仍然是目前图书馆在发展移动服务进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如何让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在搭载了不同系统的移动设备上正确显示, 即如何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这也是贯穿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过程中一个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北京大学 图书馆采 用了非结 构化操作 标记语言 (BPUOML, Unstructured Operation Markup Language) 文档交换服务技术, UOML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不同格式的数据信息处理成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上直接阅读全文的格式[4]。

3.3 个性化定制功能

图书馆移动服务可以将读者的浏览记录自动保存下来, 便于读者日后进行反复的查找;读者也可以在收藏夹里, 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文献进行保存。通过个性化设置, 读者还可以进行推荐, 被推荐次数多的文献, 会在内容摘要页面显示被多少读者推荐过, 系统自动按照推荐次数对文献进行排序, 就能够帮助其他读者更方便地进行检索, 体现出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 摘要和内容页面还可以显示别人对该文献的评论和已有的评价量, 系统会据此评出推荐等级,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看。最重要的是, 读者可以在短信服务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置关键词, 并选择在自己愿意接收订阅短信的时间接收短信, 避免被过多过于频繁的推送短信打扰, 图书馆根据读者的订制情况发送信息, 也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

3.4 后台管理功能

借书证的读者可以发送认证短信, 将自己的手机绑定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认证设备。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将不同部门、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读者区分开, 将信息批量导入后台数据库, 分类别进行管理。管理人员既可以对单个读者的信息进行编辑, 发送短信, 也可以设置群组, 向下添加、编辑子群组, 进行批量工作;还可以给每个读者都设置单独的服务启用和失效时间。同时, 移动服务平台会在读者首次注册时, 把认证短信发送到读者绑定的手机上, 读者点击短信链接认证成功后, 注册手机就是默认的认证设备, 下次登录时, 就不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直接进入图书馆, 使登录及查询的过程更加方便、安全。另外, 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 数据库管理系统, 可以在后台详细记录并统计当天读者访问情况, 管理系统就会在这些访问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读者需求, 把更精准的服务提供给读者。

参考文献

[1]熊太纯.基于新技术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宄.2013 (2)

[2]贺伟.移动图书馆发展前瞻[J].新世纪图书馆, 2009 (1) :67-68, 41.

[3]罗晓涛.探索移动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以上海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 2013 (2) :115-120.

【聚合服务移动网络】推荐阅读:

聚合物网络05-28

聚合时间07-22

催化聚合05-20

化学聚合05-20

乙烯聚合05-26

聚合机理06-09

聚合效果07-05

媒体聚合08-28

聚合课程09-14

目标聚合09-28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的逻辑下一篇:公共自行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