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智能交通时代(共5篇)
走进智能交通时代 篇1
作文, 又称大作, 对于选材、立意、字数、表达等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提到写大作, 学生怕写, 老师也怕批, 但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的一杆标尺, 中考语文120 分, 作文便占据了半壁江山, 可见其重要性。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 微博、微信、微课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并且为很多人所熟练地使用, 那么让大作也与时俱进地转为微作文就是大势所趋了。其实, 只要微作文训练得当, 同样能够有大收获。
一、创设微作文的创作平台
“微作文”, 顾名思义, 突出一个“微”字, 那就是字数少、花时少。新课标指出, 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现在很多孩子都申请了自己的QQ和微博, 班级也有QQ群、微信群, 这为微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平台。一条微博的字数限制是140 字, QQ空间、说说的字数可以更加多一些。在一百多字中, 记录平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或是发表对某件事的看法, 或是评论一条时事新闻已经足够。不需要强调有正式的开头结尾, 也不在乎使用多少修辞手法, 强调的是随时、随地、随意;多思、多练、多写。而且微作文还可以配上图片、表情, 增添新鲜感, 吸引读者。
我曾经利用当班主任的有利条件, 一是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记录本上简单写几句, 可以是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事, 也可以是吐露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二是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 在班级日志上记载班级大事, 并适当点评。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好“课前3 分钟”, 每天安排一个学生走上讲台, 读一读自己写的“微作文”, 并且把写得好的微作文在板报、墙报上展示出来。这样, 微作文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 创作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 变得“处处是创作之所, 人人是创作之人”。
二、寻找微作文的创作话题
微作文创作平台的多元, 并不意味着创作话题的完全随意。时下, 一些在微博、QQ空间随意吐槽, 用词不文明, 甚至炮制虚假信息, 传播负能量的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进行正确引导。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微作文需要扎根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活, 及时记载生活, 用手中的笔去记录下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比如一次班会课, 一场运动会, 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都能成为很好的写作话题。微作文的“微”很像“微言大义”中的“微”, 篇幅短小, 结构紧凑、内容集中。“微”中见精神, “微”中见个性。
另外, 微作文贵真, 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创作的冲动, 评论的渴望, 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中学生为表达思想而写作, 为自己需要而写作, 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作, 作品自然能够彰显个性, 表达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 流淌出的文字也是最为鲜活、原汁原味的, 稍加修改, 便可以成为一篇优秀大作文的素材。
三、评价微作文的创作成果
学生不论写作水平高低, 他们认认真真写出一篇文章之后, 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及时反馈与肯定, 但是一来批改大作需要较多的时间, 而老师大多课务繁忙, 往往来不及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及时反馈, 有时甚至要一周时间才能改好, 那时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对于成绩的期待早已冷却。二来, 我们老师常常习惯于给学生“挑毛病”, 评语中批评多于鼓励, 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而微作文创作平台的多元化, 使得评价方式也可以更为及时和多元。
首先, 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 老师不再是微作文唯一的评价者, 同学、家长、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来参与点评。我曾经让学生将自己的微作文上传到学校建立的网站平台上, 然后要求每位同学阅读他人的文章后简要跟贴点评, 或者用为心中的佳作点赞的方式, 评选出最具人气的作文。这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便上来了, 而且相比较于老师的评语, 学生对于同学的评语可能更为在意。同时老师也减轻了自己批改作文的负担。
其次, 老师要转变观念, 以鼓励为主, 多挖掘闪光点, 重点是让学生坚持写、有兴趣写。对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不是水平的提高, 而是写作兴趣的培养。微作文的评价不必非常正式, 哪怕是画一张笑脸, 发一个表情, 都是对于学生的肯定。
学生都有表达情感的需要, “微作文”则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一篇篇语言新鲜、内容活泼的“微作文”, 记载的是学生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 流露的是他们的真情实感。有效的“微作文”训练, 更为长篇幅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摘要:微作文是一种新型的作文形式, 它字数少, 可以利用网络为创作平台, 内容扎根生活, 如果教师引导得当, 有效评价,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作文,创作平台,扎根生活,有效评价
走进新时代 篇2
王西麟(作曲家)希望不要把"和国际接轨"当时髦新的世纪来了,人们都爱说"和国际接轨"。我希望不要把这话当成轰动一时的时髦,也不要自欺欺人,应该看成是自省反思和自我批判,应该看成是自省反思和自我批判,而为民族历史的落后羞耻,进而自救来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比如,现在上演和出版中国作品仍然很少、很困难,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作曲家们应该团结自救,共同改变大环境,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真正职责在于尊重艺术规律地做事,这样,才算是走上了向国际接轨。
郭文景(作曲家)中国音乐教育应该平衡地发展新千年来了,中央音乐学院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成为"211工程"新的一员。看到清华、北大的教育体制改革感到很振奋,盼望中央音乐学院尽早跨出这一步。
从现实的音乐生活看,水平很低,原因很多,音乐教育则是根本原因之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认为小小的"鲍家街43号"再好也改变不了国家整体音乐水平的现状。只有全国的音乐专业院校水平都得到提高,音乐的状况才会发生变化。我最大的希望是,中国音乐教育更加平衡地发展。
张卓娅(作曲家)我把艺术的结打在音乐剧上作曲家一生中能跨越百年、千年真的很幸运。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有艺术的理想和追求,也有时代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创作正处于最旺盛和活跃的阶段。
近些年来,虽然一直为晚会、影视、音像投入了很多的热情,但始终对歌剧和音乐剧保留着强烈的兴趣。新千年我要把艺术的结打在音乐剧上。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中国音乐剧舞台繁荣兴旺而努力奋斗。
徐新(指挥家)全国各地都活跃着自己的交响乐队新世纪来了,我们音乐工作者都要有新的作为。现在全国各地都活跃着自己的交响乐队,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其它省市也都在大力普及高雅音乐。我正在兰州排练一套交响音乐会。这里地处大西北边远地区,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乐队水平提高很快,坚持多年,已培养大批热心观众。每场音乐会都有强烈的反响。
我希望我国交响乐事业在新世纪更加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把我国人民文化生活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彭家鹏(指挥家)我们有责任让西方真正了解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在新千年第一个春节,龙年正月初一晚上,我作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将和80余名演奏家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登场。这场音乐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发展到今天的建制、规模、形式,前辈彭修文这位创始人功不可没。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在艺术上也相对成熟、完善。我们的音乐会将以此为主体,同前两次金以大厅的中国民族音乐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这是真正能够表现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特色的选择。希望欧洲观众能够了解和接受我们的音乐。
金铁林(教育家)培养更多更好的民族声乐人才,讴歌新时代面向2000年,我要为事业的新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抓好学院的教学,一方面立足一线岗位。总之是要培养更多更好的民族声乐人才,为广大观众服务,讴歌伟大的祖国和崭新的时代。
潘淑珍(歌唱家)总想过把歌剧瘾作为部队歌唱演员,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想法很多,最明确的就是想过把歌剧瘾,否则心里总觉得是一个遗憾。
虽然主演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托斯卡》、《两代风流》等十几部歌剧,但更多时间是在音乐会上演唱。我既然选择歌剧为终生事业,当然希望能够多演歌剧。
我希望歌剧演出实行择优上岗,同一角色可以公开竞争,谁捧谁上。好演员才能出好戏,挣出好票房。
梁大南(演奏家)音乐会形式应当走向多样化新世纪交响乐事业发展前景很好。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和提高。音乐表演团体的领导应在艺术策划、管理营销上多下功夫;音乐家应在艺术水准和演出质量上力求"精"和"新",争取为更多的观众服好务。
我希望音乐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不必都是大乐队交响音乐会,可以多搞室内乐、独奏、重奏这类音乐文献需要大量推介。
作为歌剧院乐队首席,感觉舞台上歌剧演得太少,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搞通俗音乐会和歌剧选段音乐会。希望多演全本歌剧。
吴玉霞(演奏家)中国民族音乐不仅要在金色大厅辉煌,还应走到世界每个角落我和我的同行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繁荣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祝福每一位观众在新世纪伴随美妙的音乐度过每一天。
安全培训走进e时代 篇3
没有一成不变的培训
“如果3 000多人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 一个大教室办100人的培训班, 就得30多期, 假设课时需要1周时间, 30多期就要用将近1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远程培训相比面授, 其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杨永红给记者算了笔账。
2011年7月15日, 中国石化在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隆重举行了远程培训系统开通仪式。作为中国石化下属企业——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这一年9-12月, 运用中国石化远程培训系统, 面向燕山石化管理、技术人员举办了“2011年燕山石化管理、技术人员培训”项目。本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组织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该项目推出了3门必修课、17门选修课, 采用“自愿报名, 在线学习”的方式, 吸引了3 858名员工参加远程培训。对远程培训在中国石化的发展历程, 杨永红回忆道:“上个世纪90年代, 中国石化就提出过要开展远程培训教育, 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开展起来。到2008年, 中国石化召开了教育培训工作会议, 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满足海内外员工培训需求, 重新把远程培训工作提到日程, 于2011年建成了自己的远程培训系统。燕山石化主动适应培训e时代的新要求, 把远程培训相关工作交给教育培训中心来承担, 并于2010年11月在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了远程培训部。”
“目前远程培训部的职责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负责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 例如开设课程, 对远程培训班进行管理, 对学员管理及考核、培训情况的统计汇总等;二是负责远程课件制作, 这其中包括音、视频技术的应用;三是负责中心内部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 为中心的远程培训工作提供网络支持。”杨永红详细解释道。
谈及推广新的培训方式曾遇到的困难时, 杨永红说:“远程培训开展以后,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老师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由于燕山石化的职工培训可以追溯到文革后期工人的职工业余学校和721工人大学, 历经多次整合才形成现在的教育培训中心, 所以培训中心大部分老师的年龄在40岁以上, 他们对站在讲台上授课轻车熟路, 如今要转换成远程教育, 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另外, 老师教学工作量和个人业绩挂钩, 以往每讲一次课都对应相应的工作量。如今要把传统课程做成远程培训课件, 老师们也担心讲课机会变少, 个人业绩会下降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抵触。”
那么, 教育培训中心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杨永红说:“我们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来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建立了相应制度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工作。比如为鼓励开发远程培训课件, 就针对有些老师担心远程培训课件会引起工作量减少的问题, 改变了以往的计算方法, 不以面授课时来计算工作量, 而是给远程课件开发确定一个系数来计算, 使老师们为远程培训讲1次课产生的工作量可能比传统面授多了很多倍, 由此老师们开发课件的积极性得以大幅提高。”
“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在整个中国石化的炼化企业里, 是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 为中国石化的职工培训系统做了很多贡献。网络时代来临后, 如果我们不去主动适应变化, 且不说落伍于时代, 在中国石化培训系统里也会被落下。所以, 远程培训是一个趋势, 是大潮流。不管你愿不愿意, 认同不认同, 必然要顺应它。我们对内也向老师们和职工强调, 必须转变思路, 转变观念适应新趋势, 才能得到新发展。否则, 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杨永红说。
图为远程培训课件制作室
据介绍, 培训中心大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来帮助老师们转变思想观念。此外, 该中心鼓励老师成为各个领域的授课专家, 更要努力成为远程培训课件开发、教学设计专家。“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把一堂课讲的让人听得懂、学得会, 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件的设计。设计不好的课件会让学生昏昏欲睡, 而精彩、科学的课件则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杨永红说。
远程培训进行时
谈及课件开发思路, 杨永红说:“2011年初, 我们就提出围绕培训项目来开发系列课件。教育培训中心做了几十年培训工作, 自身有很多受欢迎的培训项目, 有些已经实施多年, 很有生命力。我们现在要把好的项目, 逐个分解, 逐步开发, 让它们形成一个体系, 使学员容易理解和学习。例如去年我们就把班组长现场管理课程分成了上、中、下3个部分, 一共是8个课时。这3个部分各有侧重, 分别是班组的劳动管理、班组的行为管理和可视化管理, 知识分解后演变成的远程课件, 易学易懂, 很受欢迎。”
一般开发一个课件需要多长时间呢?记者问。杨永红表示, 这需要根据课件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比较成熟的培训项目开发起来就快, 但既使这样, 也需半年左右。在开发课件过程中, 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老师重新对原课程内容进行梳理, 编制课件开发方案, 之后请专家评审, 方案评审完成后需要为课件写脚本, 脚本通过评审后, 进入课件制作阶段, 制作完成后还要再次请专家进行审核, 然后对课件进行测试、打包和上传。上传后中国石化远程培训中心会再次组织专家进行网上审核, 通过审核的, 即可以对外发布了。
远程培训老师正在录课中
“每个课件我们都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 所以会有一个项目负责人, 全面负责课件质量和效果。同时, 还有一个主讲老师, 一般不需要请专业播音员。有时我们会找专人做脚本, 但大多情况下主讲人也会负责脚本编制, 包括上课要用的PPT都由老师自己制作。此外, 还需1〜2人准备素材, 比如说音、视频动画等。另外, 有专门的远程课件制作人员, 课件上传则由远程培训部统一完成。不难看出, 对于一个课件开发小组来说, 需要开发人员、项目负责人、主讲人, 再加上1〜2个辅助人员, 以及1名制作人员, 大概4〜5个人组成一个课件制作小组。通常还要请3〜5个专家对课件的内容、时间分配、效果进行把关。”杨永红悉心解释道。
有了培训老师, 培训内容, 那学员培训的效果如何呢?杨永红告诉记者, “从建立这个培训部以后, 2011年2月开始远程培训系统测试, 7月正式上线, 9月推出了第一批课程, 推出后比较受欢迎。由于课程主要面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这些人的工作岗位上基本有计算机, 很方便进行远程学习。在2012年底, 远程培训部对2012年1-11月期间的公司职工学习情况做了次调研, 具备远程学习条件的注册员工超过6200人, 远程学习总时长超过了15万h, 11个月间平均每人学习几十个小时。我们调研了不同单位、不同年龄层的100名职工, 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工人, 其中80%的职工认为远程培训有助于提升自己工作的业绩, 能促进个人发展。另外, 调研中还发现6 200名注册会员中有近3000人除了参加指定的课程外, 还主动自学了多个选修课程, 反映出员工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对于远程培训方式的认可。”
相比传统培训远程培训的优势呢, 杨永红说:“首先, 远程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是脱产学习, 有时会受生产工作的制约。在之前培训中就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比如雷雨季节里, 一个学员正在上课, 厂里来电话反映个别设备遭到雷击, 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员就必须马上回去, 培训就此终止。现在采用远程培训, 同样情况, 就可以先把课程做个记录, 等安全生产的事情处理完毕, 有空闲时可继续学习, 灵活性很强。其次, 从经济效益上看, 远程培训覆盖面广, 一个课程推出后, 几百人上千人同时可以学, 有教室里教学不可比拟的便捷, 培训成本也更低廉, 这非常适合展开全员培训。再者, 远程培训学员的自主性强, 由于课程丰富, 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 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也易形成一种全员学习的氛围。最后, 远程培训还可设置题目检验职工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情况, 使企业管理更加灵活。目前, 燕山石化建了42个分站, 每个分站都可根据自己所管辖的生产范围、生产装置、人员的情况、岗位风险情况等进行远程培训。”
当前, 燕山石化的远程培训范围主要是一些通用知识。对此, 杨永红说:“我们正积极研究一些微课件,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作业、不同工作程序制作的小课件, 它们与职工的工作密切相关, 针对性很强, 如安全防护问题、如何开具动火票等, 力求有效地解决一线员工实际问题。”
为促进远程培训进一步展开, 燕山石化还规定了员工每年进行远程学习的考核标准, 并直接跟年终绩效考评挂钩。每一个培训项目主要通过三方面对学员进行评定:一是考试成绩是否合格;二是学习时长够不够;三是学习进度是否完成。通过三方面的综合判定, 确实远程培训是否记录学分, 学分达不到公司要求的, 年终不能评优。
中国石化的远程系统培训优势明显, 但也有进一步升级完善的需要。对此, 杨永红坦诚说道:“现在远程系统还没有完全突破空间的局限。目前, 在中国石化所辖企业的内网上可便捷地进行远程学习, 员工就算在他人电脑上登录自己的账号, 学习成果同样会记录在自己的账号上。但是, 我们的远程培训还不能通过互联网访问, 只能在内网上运行。目前中国石化正积极研究移动学习技术, 以便让远程培训尽快嫁接移动智能终端, 从而使手机、平板电脑都成为远程学习的终端。”
传承中求突破
燕山石化公司总人数有2万多人, 截至2013年6月底, 远程培训系统注册员工已超过1.1万人, 今年6月在线学习总时长高达11万2651.59 h。虽然远程培训一派红火景象, 但杨永红认识到, 传统的培训方式和远程培训各有所长, 不可能完全互相替代。他说, 像通用性的知识更合适用远程方式进行培训, 但一些专业性强的技能培训, 更合适采用集中的实操训练, 还有学员间的交流研讨, 像头脑风暴一样互相启发促进, 这是远程培训力有不逮之处。另外, 在远程培训中,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难以像面授培训那样得到老师实时解答, 互动效果不如传统课堂强。所以, 我们看重远程培训, 但不会就此放弃面授形式。杨永红认为, 最佳的职工培训是3种形式结合:远程培训、集中研讨和实操训练。谁能有效地把这3种方式有机结合, 做到优势互补, 谁就能为职工提供更佳的培训模式。
走进后分手时代 篇4
情人节,文煦在晚餐结束后送女友回家。回到自己的住处后,电话里他提出分手,电话里女友哭了出来。
因为他们都知道分手的原因,是她的父母对文熙的身家条件不满意。
在他们交往的短短6个月中,这对父母还不断让女友去相亲,孝顺的女孩不得不去,文煦备受折磨,主观的努力仍然抵不住客观的障碍。
他以为自己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结果那个晚上他失眠了。
想电话朋友倾诉,结果太晚了,都是关机,或者没听见。他从床上爬了起来,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一句话,“爱情不关乎缘分,只关乎本心”。
文煦心疼这个没有主见的女孩,他知道如果她听从父母的话,也许真的就永远快乐不起来。因为是同学介绍的,他就拜托同学去关心她,自己不敢再和她联系,怕她又伤心。
从同学那里知道,她还被父母逼着去相亲。文熙除了心疼,不知道怎么办。
听见Love Radio里一条广告,“当我整个人只剩下一颗心脏在跳动,我知道,我完了,我爱上你了”,他不禁想起他们两个人安静在一起的时候,她也说过类似的话,“好像只有心脏在跳”,那时他在旁边,什么都没说,只默默地削苹果。
他忍不住最后一次买了苹果送到她家里,然后决定不再去想她,不再心疼她。
点评:男人依然比女人忘情,他们只是不再提起心中柔软的那一块。
故事二:
雅的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他娶了妈妈从小就认定的媳妇,因为妈妈拿癌症要动手术逼他答应。
雅说,两年了,她发现他是唯一她有回应的感情,所以即使理解男友的无奈,也一时无法忘却,无法放下。
以泪洗面几个月之后,雅去新疆玩,一路上也给他发发短信,快回来的时候,他说他来机场接他。
她说他现在像兄长一样待他,她似乎也坦然接受这样的关系。
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等到他的妈妈离开,然后真正和他在一起,她要找寻自己的爱,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天。
故事三:
梦妍和男友交往1年的时候,自己的妈妈给他的爸爸电话说不结婚就别浪费我家姑娘的时间,但是男友退却了,分手。
都8个月了,她从没有停止对他的思念,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这个男孩子偶尔又会陪她吃个饭。
她说只是担心男友后悔的时候自己已经嫁了,所以一直等他,还是很关心他。
有一天她发现他居然有女友了,她觉得自己很不值,说自己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这个男生。终于放手了。
故事四:
凯伦是好不容易相亲N次以后,决定和他开始交往的,发现他没有她想要的外在,却和她有内心的默契,心想就到此为止,不再想别人。
但是6个月了,发现他却还是犹豫着,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人。
她对他说,我们分手吧,你去看看别的女孩子,如果不开心,我还等你。
他说不要等了,她不管他,自己去运动,去听音乐会,还是想他。
情人节那晚上的专场音乐会票子早就订好了,她找到一个没有约会的小朋友陪伴,听到最后一首曲目居然是“友谊地久天长”,她留言给他说,我要和你天长地久,做朋友。
他说谢谢。她说想起他曾经带给她的那些快乐,就觉得很满足,为什么要难过。
链接:分手的品位
这不是一个分手的季节,但这是一个分手的时代。分手总是让人难过,因为基本上分手中一定有一个不想分手的,无论是有心理准备还是没有心理准备。
第一级,最没品位的分手,应该是莫名奇妙的消失,没有任何征兆,然后号码也换了,朋友圈子全部删除。
这是说想逃的那个人,而另外一个再如何何闹,也无处发泄,直至精疲力尽。由爱而恨,由伤心至死心。
第二级,就是短信里提出分手,很久很久以前与此等量的应该是写一封信,反正也看不到那张脸,也抓不到,只有泪落在纸上。收到短信呢,急躁的会立刻抓起电话,穷追猛打,又回到上一个结果。
第三级,礼貌的打一个电话。后果参照上一条。
第四级,约会的饭桌上,吃得差不多,该要告别了,然后悠悠的提出来,至少还可以拥在怀中,安慰一下,这时应该天气不好,开始下雨,刮风,甚至下雪。
第五级,缠绵的分手,在床上,在离别的车站,在即将倾倒的城中……
走进“她”时代 篇5
21世纪被称为“她”世纪。在美国,女性消费能力超过了整个日本的经济规模,每天有400名女性自行创业,比例是男性的两倍。Grant Thornton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公布的《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工作者突破职业“天花板”,成为企业高管的比例正不断提高。在2010年,女性高管占中国企业管理层的34%,与2009年(31%)和2007年(32%)的比例相比,呈稳步上升态势。在如今中国的创业浪潮中,女性创业的比例已经占到了13%,已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新力量。
女企业家的崛起已经成为社会现象,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在原本男企业家一统天下的舞台上,女性的出现和其取得的成就证明女性在能力和智力上并不劣于男性。
科学家认为,男人多半是“左半球的人”,女人多半是“右半球的人”。大脑左半球是管抽象思维活动的,大脑右半球是管形象性和运动性活动的。男子职业选择倾向于抽象思维类职业,女子则倾向于形象思维类职业。有人把职业抽象划分为高技术类、高情感类,认为男人更适合前者,女人更适合后者,这不无道理。女性天生的直觉、理解力、柔性、协调性决定其在管理层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子更适合创业,自己当老板。
基于此,《新领军》杂志社和新领军者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11第十届创业中国之商界女领军人物、女新锐人物的颁奖盛典中强势推出了“2011中国商界女领军人物及女新锐人物”,这是国内第一次针对女性领军企业家及新锐企业家所作的推选,旨在寻找到中国的创业浪潮中那些值得尊敬、堪称标杆的女性领军人物。
在本次女领军人物和女新锐人物中,有8位来自电子商务、生物基因、新能源医药、教育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占到了40%的比例,美容连锁也占一席,展示了女性企业家在这些新兴产业的优异表现。这部分是因为较于男士,女性更善于合作,更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他们的优势也在这些专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女性企业家已经不再受制于传统的创业领域,而是毫无惧色地踏入充满竞争的男性世界,与男企业家们一决高下,并且脱颖而出,成为众人敬仰的新财富女性。
数据显示,女性创业的比例已经占到了中国创业型企业家中的13%,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股不容忽视新力量。本次评选结果也显示,从女性创业的项目来看,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的女企业家占到了大多数。在10名获选女领军人物中,有5名来自餐饮和家居这两个女性创业者具备优势的传统行业,占到了总比例的50%。
女性正是利用她们天生的直觉、理解力、柔性、协调性等优势和特长,在商业世界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继母系社会之后又一个给予了女性充分发展空间的时代,女人利用自己的天赋在依靠创意取胜的社会平台上建立起崭新的财富架构。随着社会从“力时代”走入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女性生理上的劣势正慢慢被淡化,而女性表现出的“情商品质”,正在成为她们成功的重要特质。
【走进智能交通时代】推荐阅读:
走进网络时代教学反思07-06
电子卖场走进“体验经济”时代08-03
中国梦走进新时代论文08-24
梁家河走进新时代12-07
《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12-10
走进新时代2018新春文艺晚会08-18
走进新时代不忘初心10-04
走进新时代读后感800字07-10
党课:走进新时代,展示新担当,谋求新作为10-29
走进上海老校园(四) 上海交通大学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