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赏析

2024-10-05

审美赏析(共6篇)

审美赏析 篇1

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精练、有韵律且富有意象化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 是具有一定外在形式的语言艺术。诗歌用优美的形式表达思想、传递情感, 诗可以咏志, 诗可以言情诗可以表意。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力量, 就在于其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愉悦感, 唤起欣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涉及诗歌的韵律、节奏教学, 并集中介绍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简单诗歌。这些英语诗歌语言精练, 意境优美, 寓意深邃, 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美的视野, 陶冶美的情操,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本文以诗歌审美特征探讨和欣赏英文诗歌, 旨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感受诗歌韵律美、意境美和力美。

一、韵律美

“韵律实 际上就是 节奏的律 动所产生 的一种情 调和意味”。英文诗歌的美首先表现为韵律美, 通过音效模式形成一种音乐性的韵律美, 韵律所求的是声音的回环美, 这种回环美的形式与内心的情意交织共鸣, 形成水乳交融的效果, 从而增强整首诗歌的美感, 达到“内在的韵律是自然情绪的消长”的效果。常言道:“三分诗, 七分读。”声情并茂地诵读能够读出其韵律之优美、其节奏之明快、其意境之新奇, 读出其抑扬顿挫读出其精深华妙, 读出其气韵流转, 读出其声乐般的艺术效果, 切实领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鸣之妙, 感知诗歌的音节数、音步数, 音律节奏、韵律节奏, 重音、轻音和停顿, 如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扬格和韵律, 如行尾韵、行内押韵、行首韵等体味语言的节奏美、音节美、音律美。如在儿童诗中, wordbird;sing, ring;brass, glass;broke, goat等分别押 韵 /藜:d/, /I耷/, /s/, 藜u/, 形成了和谐的行尾韵;不断重复句型, 使整个诗歌显得结构整齐、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语言精练、朗朗上口。相同韵脚的语音流彼此应答, 前呼后应, 环环相扣, 周而复始, 循环不息;相同元音或辅音的多次复现, 组成了诗歌的搭配协调的韵律节奏群, 犹如潮汐一样起伏不息、涨落不止, 这样诗歌的语音美、音乐美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二、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的另一审美特征。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意志和情感, 即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境就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意境就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 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的结合, 情中有景, 景中有情, 亦即情景交融。教学和鉴赏诗歌一定要悟意境, 赏诗之美境。教材摘选了数首五行诗, 其由五行组成, 寥寥数语, 言简意赅, 用少量的词语传递出一幅动人的、内涵丰富而深远的画面。它虽非传统的英语诗歌, 但为英语国家的人们所喜爱, 寥寥数语就能呈现一幅清晰的画面, 表达一种特殊的感情。例如A falleblossom is coming back to the branch.Look, abutterfly! (by Moritake) 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 有花和蝴蝶的色彩、形象、动作, 等等, 将春天的一个瞬间美景渲染得如此生机勃勃。作者欲扬先抑, 先说是落花, 再说是蝴蝶, 把蝴蝶比喻成落花, 先静后动, 先描写无生命的意象, 再描写有生命的意象, 将有生命的意象和无生命的意象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 合二为一, 并用有生命的意象点题, 使读者感慨万千, 折服于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 叹服于作者“平字见奇, 陈字见新”的意胜境界。

三、力美

力美也是英文诗歌的审美特征。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 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强烈情感往往形成一种力美。因此, 读诗伊始, 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 读者产生初步的力美感觉, 感到精神的愉悦。例如教材选用了唐诗《望夫石》的英译版, 诗歌寥寥数词勾勒出了一幅望夫石生动感人的图画。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 江畔屹立着望夫山, 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山, 无语伫立;水, 不停地流去。山、水、石, 动静相间, 相映生辉, 形象之鲜明, 自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 诗歌“韵外之致, 言外之旨”的特征, 使巨石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且融入了诗人的深挚情意。如Where she awaits her husband /On and on the river flow (望夫处 , 江悠悠 ) 写出望夫石千年以来的地理环境和气氛“悠悠”二字 , 描绘江水千古奔流 , 滔滔不绝 , 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 又衬托了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 赋予其鲜活生命, 夫妻间刻骨铭心的思念和执著而永恒的守望。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 不仅使画面生动, 有立体感, 而且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Nevelooking back, transformed into stone ( 化为石 , 不回头 ) 巧妙引用了传说中望夫石的典故, 表明人已物化, 变为石头;赋予石能通灵, 曲尽人意, 旨在人与物合, 情与景谐, 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望夫石的生动形象, 同时把思妇登临的长久, 想念的深切, 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刻画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 诗歌是承载人类感情的艺术品, 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是人类心灵共同的祈向。在英语诗歌教学中, 让学生沉浸在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诗歌美、领悟美、表达美,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品读诗歌、领悟和拓展诗歌的审美特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陈琳, 等.英语课程课程 (实验) 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3]陈振华.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实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4.

[4]黄彦玲.论诗歌欣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2000.

[5]李雨晨.浅析英文诗歌的审美特征[J].科技信息, 2010.

审美赏析 篇2

《老将行》

唐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韵译】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白额虎;数英雄岂止邺下的黄须儿?

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三千里;曾以一剑抵当了百万雄师。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

卫青不败是由于天神辅助;李广无功却缘于命运不济。

自被摈弃不用便开始衰朽;世事随时光流逝人成白首。

当年象后羿飞箭射雀无目;如今不操弓疡瘤生于左肘。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古树苍茫一直延伸到深巷;寥落寒山空对冷寂的窗牖。

誓学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不做颍川灌夫为牢骚酗酒。

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

持节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招书令大将军分五路出兵。

老将揩试铁甲光洁如雪色;且持宝剑闪动剑上七星纹。

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绝不让敌人甲兵惊动国君。

浅谈中职校语文审美赏析的方法 篇3

因此,我认为应多角度的来看待中职校语文教学,采取适应中职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中国丰厚的传统底蕴,使中职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那么,作为教之有效,行之有用的方法便是利用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以课本中的优秀篇目为引,加强对中职生的审美赏析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主要依据如下:

一、审美赏析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主要选择,是培养中职生人文性的重要手段

美,在大千世界中无处不在,所欠缺的是人们对美的发现。而文学作品则是对世间万物的自然美、社会生活的情趣美、各色人物的行为美、世间百态的情景美的发现、捕捉、描述与凝结。作家以他的眼光对自然美、生活美、人物美、事态美进行捕捉和提炼,因此人们在阅读、浏览、消遣、欣赏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时,总会受到作者所提炼的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不自觉的在他们各自的现实生活中模仿、体会、比较、实践。

中职生亦是普通人群中一员,可以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但若没有对文学作品正确的审美赏析,那么要求学生去理解一篇教师透彻讲解的文章也仅是纸上谈兵,是无法体验作品的美,更无法加深对自我人生的感悟,文学便不能为人学了。那么人文性的体现便无从谈起。

—、审美赏析是中职生文学思维的扩展与再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逼学生读书如同强按牛头喝水,效果可想而知,但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审美赏析却可以使对学生的教学顺应艺术欣赏的规律,去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不按“牛头”亦愿“喝水”。既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又可使他们的再创造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

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比一般的理性认识更高一层,是有着无比丰富的心灵共鸣,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是通过感觉器官对作品的感知,然后由大脑皮层建立表象,调动情感,对作品产生共鸣并随之引发想象思维与分析思维及发散思维,是形象思维与现形思维共存的复杂心里过程,因此我认为运用审美赏析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审美赏析的教学引导技巧与过程是培养中职生发展思维的主要途径

好的审美赏析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多的体验、领会文学作品中的美。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正是作家对生活的认知与凝聚。那么赏析文学作品就离不开情感的共鸣,否则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美的快感;没有共鸣,也就无法进一步引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审美赏析亦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学生赏析作品。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兴趣是感知的先决条件,在课室中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引导其思想的活动。在课室上询问学生的兴趣作品,如《三国》从三国讲起,评作品、评人物、激发起学生对作品的审美赏析兴趣,获得视觉、听觉感知。那么,引导学生积累优秀文学作品,感知作品的要求,学生也能乐于接受了。

2、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书中的作品,学生也许不感兴趣,但一篇能收入课本的总有其令人兴趣的片段。史铁生的《合欢树》语言淡雅、朴素,无法激起学生兴趣,但学生生活中总有着对如水母爱的不理解,总有着与母亲的“争执”,也许还有着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在教授此类作品时通过引导学生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激发学生与作品情感的共鸣,那么从朴实的作品中学生亦能得到美的熏陶,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多媒体已广泛的运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比就课文讲解更能调动学生的全面思维活动。如在对《士兵突击》教学中,通过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学生的讨论,作品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情操美也就得以体验。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的调动起来了。

因此,我认为通过对学生的审美赏析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求知欲,发展职专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中职生也就能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最终实践美,创造美。中职校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对牛弹琴了。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审美赏析 篇4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2、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3、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4、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审美赏析 篇5

文学自然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享受和追求。既然文学是人们向往的审美活动, 又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那么经常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深受文学影响的人是不是具有更健康的精神和心灵呢?面对现在生活压力加大的社会, 随之出现的是心理问题的增多。现如今我国高职大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本科生更多,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都相对本科生较差, 并且此时的年龄又是存在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 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也就更为迫切和强烈,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给予有效教育和指导。面对这样的情况, 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位语文教师, 就更加迫切的想知道是不是让高职生更多的接触文学及其文学审美, 就会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而且, 本人在教授语文课的同时也在教授《心理学》这门课, 这对如何将两种不同学科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提供了更多理论基础。在普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应用何种方式实施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当前武威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为此, 有专家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形式 (张大均, 2004) 、艺术审美陶冶模式 (张大均、郭成, 2004) [2]。更有学者验证了文学审美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积极干预效应 (李谷静、郭成, 2006) 。[3]对此, 我们是否可以将学科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文学作品审美赏析有机结合起来, 并在富有审美属性的语文学科中进行尝试, 以探讨一种基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文学审美赏析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呢?

1 文学审美心理研究

1.1 文学审美赏析概念界定

文学审美和艺术审美都是包含在审美心理学体系之中, 林同华指出, “艺术审美鉴赏是人们欣赏艺术美的一种精神活动, 又是美的形态的显现过程, 主体与客体和谐统一的心理过程”[5]。文学审美与艺术审美既有一定的共性, 同时也具有其特性。著名心理学家刘兆吉提出了文艺鉴赏, 认为它是对文学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感受、理解、评价和审美的情感体验过程。而对于大部分非天才的读者来说, 对文学的接触至多停留在审美赏析阶段, 自然其受益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实现。

1.2 文学审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主观性。对于文学欣赏的过程, 一般来说是欣赏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运用平时积累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经验, 借助想象、联想这种表现形式, 通过设身处地的对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进行加工、再创造。当然欣赏者的审美必须要尊重作品的客观事实, 不能歪曲作品的基本实质, 而且文学欣赏是作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制约统一的过程。

第二, 共鸣性。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一旦欣赏着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达到一致时, 就会出现欣赏着爱作者所爱, 憎作者所憎, 进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共休戚, 达到思想上的融合和心灵上的贴近, 接着就会对作品的思想、价值做出肯定性的认同和评价。产生共鸣需要读者和作者之间要有大体相同的思想基础, 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体会作品, 促成思想上一致。在这种文学欣赏的过程中, 感受美乃至创造美进而达到共鸣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

第三, 再创造。文学作品赏析的再创造是指欣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结合了自身的人生经验、文化修养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理解、体验, 进而加工和补充, 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 这就是欣赏的再创造。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的再创造填补了作品的空白, 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1.3 文学审美赏析的教育作用

文学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 比如把握生活、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等。然而在这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中, 它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则更显重要。审美教育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需求, 塑造高尚的道德意识, 开展全社会的审美创造, 最终达到审美, 使生活充实、社会和谐。而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审美教育作用, 通过赏析文学作品, 理解作品内涵, 懂得作者丰富的感情, 深远的思想, 进而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形成赏心悦目的审美感, 提高欣赏者的素质和修养, 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 达到全面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 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其作用从以下5方面进行叙述:

第一,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陶冶情操, 塑造高尚、健康的人格。文学作品通常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 在欣赏作品时心灵受到作品思想所传递到的感染、震撼, 才有可能唤醒泯灭的自我意识, 进而就会发现美、探索美、追求美, 从而在情感上得到慰藉, 实现审美价值。赏析文学作品, 与作者在心灵上达到共鸣, 把这种思想感情运用到现实生活, 可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久而久之, 就会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格。

第二,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具有使人明辨是非, 分清善恶的教育作用。阅读文学作品, 会让读者更能感受、认识到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真善美、假恶丑。通过细细体味作品, 辨别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品格, 帮助欣赏着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把这样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社会中, 就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 达到使人明辨是非, 分清善恶的教育作用。《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 但作者对大观园中绝大多数的女子寄予了美貌、善良, 把她们当正面人物刻画, 对她们大加赞赏, 而对污浊的男子则表现出不满、鄙夷。通过阅读作品就能一目了然的发现美与丑, 善与恶。

第三,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启发人的想象, 开拓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借助联想、想象这种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赏析, 可有助于培养人的丰富的想象力, 同样, 启发想象也是进行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诗中, “念去去……”二句, 以“念”字领起, 设想离别后经过的千里烟波, 路途遥远, 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这一句我们就要通过无限的想象来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这种审美教育作用挖掘了作品的美, 而且对读者写作的开拓也有促进作用, 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使人感受到审美对象的内在美, 深化美感。日常生活的审美使许多人往往只感受到具体形象外露的美, 如:外表靓丽好看的人物, 美丽的花朵, 漂亮的衣服, 房屋等, 这些外在的只能培养人的欣赏美和模仿美, 不能培养人们去创造美, 而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则能够引导人们去感知、发掘、分析、赏析文学作品中多彩的自然美, 完整的社会美, 健全的人格美, 博大的情感美, 精湛的语言美等。在感受对自然的、社会的、人物的外在美的基础上, 引导人们感受审美对象的内在美, 深化美感。

第五,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使人感受自然美, 陶冶心灵, 寄托崇高的理想。自然界中的优美风光, 最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美文, 正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的心灵流露。面对诸如作品中皎洁的月光, 美丽的山河, 娇艳的花朵, 壮丽的江山等美景时, 相信我们感受到的是愉快轻松, 既陶冶了我们的心灵, 又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 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文学的特殊功能之一。赏析文学作品, 不仅在外在层面上享受了美的感觉, 更对我们的内在精神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且对高职大专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 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46年, 第三届世界心理卫生大会为“心理健康”下了定义:即“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如今在众多心理学理论中, 尤其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rheads.)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所提倡的“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ive mental health) ,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学习者来说很有教育意义。现在心理健康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 如:张大均等人认为心理健康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心理健康两种。其中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品德, 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具有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而狭义的心理健康却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可以适应社会, 并与社会保持同步。虽然国内外的大多学者没有对心理健康的定义达成共识, 但总结起来这些定义表述的意思基本大体相近。再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3 文学审美赏析与高职生心理健康

当今的文学作品赏析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智力的开发, 还要重视良好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的养成。“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构成了当代与未来教育支撑人的素质的四根支柱, 而哪一根支柱都离不开文学赏析这块基石。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感丰富的美文, 通过阅读赏析好的文学作品, 有利于治疗心理疾患, 就想我们在心理沉闷、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下, 去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般。生活中处处皆语文, 语文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 而且我们从小到大接触语文的时间也最长, 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好材料, 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赏析文学作品中可以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针对目前高职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又存在着“重行为训练, 轻体验内化”的现状 (张大均, 2004) 只是强调认知行为的训练, 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与培养。长此以往, 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会愈演愈烈, 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 实行专题训练、咨询辅导就显得涉及面狭窄, 而如果在学科渗透中, 尤其在语文教学中, 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优秀作品中涉及到的优秀人物, 而这些优秀人物大多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对高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导,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优秀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感情、精神对高职生的生活、人生态度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学审美赏析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体现出来, 它们两者之间的衔接可以构成学科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同时积累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材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笔者则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可行的。语文教学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同时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 形成高尚品质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就与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动机、兴趣、情感、心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而且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也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素材支持和理论依据。所以, 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也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赏析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 (下转第45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 转引自吉尔伯特.库恩著, 朱立元译.美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99

[2]张大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2005.

[3]李谷静.文学审美欣赏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教科所硕士论文, 2007.

[4]Mark Floyd, Forestalling, Undertenancy-Smith, Donaldson, Paul DRokke Cognitivetherapyfor Depression:Acompar isonofindividual Aofindividualpsychotherapyand Biblioth erapy fordepressedolderadults[J].Overdifferentiation.Beverly-Hills:Mar2004.Vol.28, 297

审美赏析 篇6

旅游作为求新、求异、求知的生活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作为“游客之师”, 知识广博, 技能娴熟的导游能为旅行生活增光添彩, 使景观在游客面前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 导游的讲解主要是指导游客去发现美, 这就要求导游自身具有挖掘美、传播美的能力, 并通过各种方式引起游客的共鸣。

审美能力作为导游必备的技能, 和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相关, 最有效的提高方式是大量的阅读。优秀导游在工作之余会尽可能地搜集素材, 反复锤炼自己的语言, 向专家型的导游发展。但是作为导游的最大来源———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 缺乏工作实践, 阅历有限, 这就需要通过外力推动来实现审美能力的培养, 为其量身打造相关课程。

近年来, 为了保证生源质量, 应对旅游市场的需求, 笔者所在学校的旅游专业改成了单独招生, 学生比较活跃, 个性突出, 水平参差不齐, 用刻板、单一的传统讲授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所以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用行动导向来进行教学创新。下面, 笔者将以《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来说明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

二、《旅游文学作品赏析》的课程特色

1. 旅游文学与旅游审美。

旅游文学是以旅游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包括所有以旅游行业的生活、游客的所见所闻所思、风景名胜、风土民情及有关事务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旅游文学在游客心目中引起的审美感受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 典型形象美。韩愈的“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描绘出桂林山水如画的神韵, 人们从文学描写的典型形象中增加游兴, 使景观更富于内涵, 强化审美感受。

(2) 诗情画意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引导游客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西湖美景, 西湖的人文性就在于名人名篇和神话传说, 如果没有相关知识, 单看西湖的自然景观, 体会就会肤浅得多。

(3) 哲理内涵美。“登泰山而小天下”, 蕴含着人对山水的理性思考, 同时也是对景观的隐性宣传。

(4) 历史沧桑美。在旅游景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往往因人、因物设景, 而最具特色的是因文设景, 湖北黄冈的景点赤壁, 就是因苏轼的文章而建。游客在游览古迹名胜时, 思旧怀古、拓展知识, 丰富了游览活动的内容。

文学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和独特的审美效果, 使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成为自觉的审美行为。 (1) 游客已经产生了审美感受, 导游要做的是加深其体验, 在运用文学知识指导旅游时, 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 做到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 使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 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阅历、情趣和审美能力而各得其所。 (2)

2. 与语文课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汉语是母语, 语言文学的学习只要日常交流够用就行, 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 但是实践证明多数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差, 错误的语法、错别字屡见不鲜, 面对文言文更像是看天书, 平时没有阅读的习惯, 就算去了图书馆也多是选择图文并茂、消遣类的书籍, 很多时候是被动接受信息。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是把名篇分解, 逐字逐句地分析, 注重理性思考, 反而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近年来有专家推崇传统的私塾教育, 说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名篇也是对音律的审美, 这话不无道理,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方面。既然是母语, 就应该相信人自身对语言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导游, 要从景观中提炼美, 审美能力就要比游客略胜一筹, 看到游客没关注的方面, 想到游客没想到的延伸信息。

在高校里, 旅游专业重视导游考试的通过率, 关注学生实际的就业技能, 因此很多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就拿《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来说, 不是认为和语文课差不多, 没必要开, 就是作为选修课, 不受重视。其实游客评价导游时常说:“江山美不美, 全凭导游一张嘴”, 说明导游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恰恰是从事工作的基础能力。

《旅游文学作品赏析》不等同于语文课, 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不一样, 不能仅停留在读懂的阶段, 而要和工作实践相关。比如内容的选择:楹联就像国画中的题款, 对景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游客起到引导的作用, 苏州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 远水近山皆有情”简单直白, 但是意境深远, 是对江南私家园林的很好诠释。现当代旅游文学题材更广泛, 内容更丰富, 情感更复杂。结伴同游的朱自清和俞平伯, 分别写出了自己眼中的秦淮河, 夜游秦淮河也据此成为经典的旅游项目。

神话传说虽为虚构, 但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是旅游中特定的审美对象。把神秘的气息灌注到景物中, 让游客在似与不似之间关照景物的形象和感悟传说的内涵。在相关的导游词中, 最忌讳导游灌输给游客“这像什么”的幼稚化观念和穿凿附会的庸俗化讲解。

在篇章的选取上, 古今中外, 对联游记都要能体现旅游的特色, 也便于学生接受。在有限的阅读量中引导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明白文章在旅游活动中的意义, 并以课程为窗口来了解旅游活动、旅游工作, 达到由点及面, 举一反三的专业学习效果。

三、课程的方法实践

1. 故事介绍。

在导游词中, 讲故事是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 同样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不过要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词汇, 用现代的描述方法来展示作者的情况, 作品产生的背景。比如讲三峡相关的文学作品, 可以介绍舒婷的《神女峰》, 先讲巫山神女的浪漫故事, 再讲妻子盼望丈夫打渔归来, 矗立山头等待, 最后变成石人的悲情传说。指导学生把握舒婷的创作风格, 并对景观蕴含的文化进行深入思考。教师要善于表达, 但是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把野史当正史来讲,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2. 望文生义。

培养学生对事物整体的把握能力, 不纠结于细枝末节, 学生根据自身的文化功底, 能够清楚文言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而现代作品又传达了哪些信息, 形成自己的体会, 绝不生搬硬套。

3. 意境表现。

在授课之初, 大部分内容靠学生自己去琢磨是不现实的, 学生能力达不到, 如果不加深他们的认识, 加以总结, 学生会很快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作品中的关键词, 特别是能表现作者感情, 有利于营造意境的, 都需要教师提炼出来, 勾勒一个整体的轮廓, 相关的典故也可以作为素材, 以此来开启学生的思路, 鼓励他们把联想到的内容说出来, 看看还有哪些欠缺, 是否能与教师的描述产生共鸣。

教师通过对导游讲解技巧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 就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如同旅游参观一样生动有趣。 (3)

4. 情境模拟。

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跟进情况, 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语言才能。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他们在课堂上模拟景点的讲解员, 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延伸开去, 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这时要鼓励学生说, 不一定就作品论作品, 他想到的越多, 越生动, 大家都能集中注意力来分享, 效果越好。而且不能听过、笑过就算, 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 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自己创作。

读书是乐事, 谈感受也还轻松, 还要善于思索, 勤于动笔。好的思路需要学生能条分缕析地写出来, 这是导游自学能力的体现, 要善于在导游词创作中融注自己的特色, 而不是东拼西凑导游词。在今年河北省“名导进校园”的活动中, 一个资深导游的欢迎词赢得了满堂喝彩, 他所用的词汇、句子既体现了传统文化, 又有时尚神韵, 可以说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真正做到了贴近游客的心理, 这就是导游词创作所要追求的目标。

做导游的人多, 但是能让游客满意的少, 原因之一是把这个工作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 只要熟悉了工作程序就停滞不前了, 普遍心态比较浮躁, 能够投入热情去把工作作出特色、作出专业的很少。

所以让学生能写是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 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不管教学方法如何多样, 如果学生只会重复别人的东西, 那还是达不到职业要求。

6. 综合讲解。

学习到一定阶段, 就不能让学生只是对某个景点、某个作品讲解了。需要教师指定景区, 学生结合导游词创作, 模拟带团过程。从景区的概况, 相关背景, 主要景点, 涉及到的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位地讲解, 主次分明, 起承转合自然, 选取的内容恰当, 表达方式符合听众的需要, 这是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

任务实施的过程可以由教师选取景区图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做好准备, 边看边讲, 也可以学生选取典型景区, 自己制作课件来讲解。注意师生共同营造现场模拟, 移步换景的效果。

7. 拓展想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游客对景区的关注不一样, 导游对景区讲解的深度也不一样。需要打破思路局限去搜集信息, 比如去华清池, 可以讲西安事变的政治题材, 唐朝的政权交替, 皇家的爱情故事, 《长恨歌》的文学表现, 浴池的建筑文化, 甚至中外的洗浴文化等。思路有多远, 决定了素材有多少。所以提升导游的审美能力需要多阅读, 多交流, 培养敏锐的感知。

师生间的交流, 行业内领先者的展示, 学生间的讨论创意, 都可以迸发灵感的火花, 不过需要教师掌控好课堂, 收放自如,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课程的工学结合

旅游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不能总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纸上谈兵, 需要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工作环境, 展示才华的平台。我校非常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校外, 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去旅行社、景区兼职, 完成带团任务, 这也是作为学生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 实践证明, 要以行动为导向, 学生才能真正把课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校内, 旅游专业开设有正式的旅行社, 从营销、计调、接受客人咨询到出团, 所有的工作流程都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旅行社的运作, 结合课程学习导游的带团技巧, 用工学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很快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

五、结语

旅游文学作品已成为风景促销的重要载体, 其创作和传播本身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抽象开发。 (4) 导游的审美能力既是讲解的需要, 也是景观文化内涵的展示辅助, 必须加以重视, 有效地培养。作为导游的预备力量, 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利用网络、报刊等途径, 多视角地查找相关知识, 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工作场景中的模拟训练, 让学生体会实际的工作状态, 锻炼学生的临场心理, 测试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保持学生的兴趣, 循序渐进地提高审美能力。

摘要:导游作为旅游活动的指导者, 要帮助游客去感受景观之美, 因此导游自身的审美能力十分重要。作为导游的主要来源, 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相关教育。文章以具体课程为例, 说明如何运用循序渐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全面培养文化素养和讲解技能。

关键词:审美能力,教学创新,行动导向

参考文献

[1]盘晓愚.论文学的旅游价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9)

[2]熊娟.浅论旅游文学对发展旅游业的作用.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3]李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法探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 (4)

上一篇:15岁以下人群下一篇:六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