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供电

2024-10-23

三专供电(通用3篇)

三专供电 篇1

煤矿瓦斯治理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因掘进头局扇供电不可靠导致瓦斯超限造成瓦斯超限事故最为常见, 为保证局部通风机供电的可靠性,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1]:“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 (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供电;备用局部通风机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电源, 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出现故障时, 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 保持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尽管《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较严格, 但因煤矿井下环境复杂, 供电设备保养维护不到位, 保护系统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可能导致越级跳闸等故障, 造成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掘进头瓦斯超限事故时有发生。如果瓦斯超限区域这时出现机械碰撞等产生火花, 就会发生严重的瓦斯事故。因此, 提高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供电的可靠性, 是消除瓦斯事故的重要手段。

1 对局部通风机“一路三专、一路动力”供电方式的研究分析

局部通风机“一路三专、一路动力”供电方式[2]: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的供电电源取自采区变电所的一个母线段, 经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和局扇自动切换开关对掘进头的局部通风机供电。备用局部通风机的供电, 电源取自采区变电所的另一个母线段, 经动力变压器, 分路馈电开关, 掘进头动力电缆, 掘进头动力馈电开关的电源侧和局扇自动切换开关电对备用局部通风机供电;采区变电所的两个高压母线段分段运行, 采区变电所的两路电源取自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的两个母线, 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两段高压母线分段运行, 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两路电源取自地面变电所高压的两个母线段, 地面变电所的两个母线段并列运行, 地面变电所主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对这种供电方式分析: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运转时, 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 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停止供电时, 局扇自动切换开关动作, 启动备用局部通风机, 给掘进工作面供风, 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停止工作时, 风电联锁保护动作, 掘进头动力馈电开关跳闸切断掘进工作面内所有动力负荷。这种供电方式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副局部通风机的低压供电系统对水泵、绞车等负荷供电, 可靠性较低, 目前井下最常见故障漏电故障, 低压供电系统使用的选择性漏电保护为零序功率方向型, 不能进行纵向的漏电比较判断, 极易造成开关误动作或总开关动作使影响范围扩大, 造成副局部通风机停电频繁, 导致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

二是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在井下连续运行, 检修时间难保证, 备用局部通风机则可能长时间停用, 可能出现受潮等故障却不能及时发现, 一旦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出现故障切换至备用局部通风机运行时, 造成两台局部通风机均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

三是地面变电所的两个母线段并列运行, 地面变电所主变压器一用一备, 当高压供电系统出现接地故障时, 对整个高压供电电网造成影响, 井下高压开关容易出现误动作, 造成井下大面积停电, 导致局部通风机两路电源同时停电, 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

四是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的短路保护按照躲过线路最大启动电流进行整定用线路最远端两相短路电流进行校验[3], 当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 井下从井下中央变电所到故障点, 各级高压开关的短路保护均能动作跳闸, 开关的动作情况只与本开关机构动作灵敏度有关, 与开关整定值无关。因此当井下高压供电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可能造成高压开关越级动作, 造成井下大面积停电, 导致局部通风机两回路同时停电故障, 导致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

2 局部通风机“双三专”供电方式

原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供电方式不变, 对备用局部通风机供电方式进行改造在采区变电所的另一个母线段 (与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不在同一母线) 安装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及专用线路对备用局部通风机供电, 地面变电所两台主变压器分段运行。实现局部通风机“双三专”供电。

3 对局部通风机“双三专”供电方式的分析

主要优点如下。

一是主、备局部通风机使用各自独立的三专电源, 相互不受影响。

二是由于对两台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两台专用变压器分别接在采区变电所的两段高压母线上, 地面变电所两台主变压器分段运行, 当一个母线段供电系统出现短路接地等电气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时, 只会影响本系统的供电, 而不会影响另一母线段系统的供电, 因此可保证一台局扇专用变压器的供电可靠运行。

三是由于备用局部通风机也采用三专供电, 这样可以保证两台局部通风机的检修, 并可做到主、备局部通风机运行一段时间, 定期切换运行, 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局部通风机采用“双三专”供电, 供电的可靠性明显增强;基本杜绝因供电原因造成的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 能够实现掘进头的可靠供风。

4 结语

局部通风机采用“双三专”供电, 能够提高井下局部通风机供电的可靠性, 实现掘进头的可靠供风, 基本杜绝因供电原因造成的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在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德志.煤矿电工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

[3]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细则[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0.

双三专供电方式在煤矿中的应用 篇2

煤矿井下操作是存在一定危险, 其中最主要的是井下瓦斯和二氧化碳的危害而人工井下掘进工作最主要依靠的是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 (专用变压器, 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供电。及时通过专用电缆向局部通风机直接供电。

为保证井下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我国在《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129条和141条对掘进工作面风机供电和控制以及排放瓦斯都有严格规定。如图1所示, 不少煤矿企业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供电。

但是, 由于局部通风机本身故障造成了掘进工作面长时间停风, 或是局部通风机控制开关故障造成了掘进工作面长时间停风, 或是专用线路故障引起了掘进工作面长时间停风, 特别是采掘电气设备故障造成了开关越级跳闸而使得掘进工作面停电停风导致瓦斯超限。所以, 因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而使得瓦斯超限事故仍然屡屡发生。

2 三专供电方式的优势

要解决此类问题, 就必须对三专供电方式进行分析。

2.1 原供电方式分析

由于当前大部分的煤矿企业所使用的供电电源都来自于各采区变电所, 这种供电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其主副局扇电源全部在生产电源上。由于生产供电线路事故较多, 因此一旦生产供电线路上出现故障顶闸断电, 那么井下局扇就会会停电停风, 采掘面很容易发生造成瓦斯积聚现象。供电质量极不可靠, 风机运行不能保证。

2.2 三专供电方式分析

采用专门的三专供电方式则可以实现双风机双电源使用, 其中双风机互相备用。这种供电方式的优点就是主局扇和副局扇使用电源为各自独立的三专电源, 相互不受影响。主局扇在正常使用时副局扇可以带电备用, 也可以检修和做各种试验。副局扇使用时, 主局扇也可以检修和做各种试验。双风机和风机的供电系统均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主局扇和副局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还可以相互倒机运行。由于实现了双三专供电方式供电, 所以供电系统在检修时可以分段进行, 完全能做到检修期间不停风。基本上消除了由于供电检修, 增加和拆除电源、供电试验和机电故障造成的长时间停风现象。

3 三专供电方式改进分析

使用三专供电的方式可以将原先的井下供电方式改变成如图2。

其运行方式为:正常情况下, 主局部通风机运行, 副局部通风机处于热备用;一旦主局部通风机有故障停止运转时, 能自动切换到副局部通风机, 同时断开掘进工作面的工作电源。主, 副局部通风机的自动切换是通过在主, 副局部通风机的控制开关中加装的一套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实现的。对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要求是、当主局部通风机系统出现故障时, 能自动启动副局部通风机;当副局部通风机需倒回到主局部通风机运行时, 须手动操作;副局部通风机运行期间, 要能够便于检修主局部通风机系统设备。

这种方案的实施, 解决了由于局部通风机本身故障, 控制开关故障和专用线路故障造成的掘进工作面停风导致的瓦斯超限现象、基本上保证了掘进工作面通风的连续性。

4 结语

井下局扇供电改造后一年多的运行证明这套供电方式是可行的、可靠的, 杜绝了由于供电原因而造成的井下局扇停风停电造成瓦斯积聚的事故。为了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功能, 在每路风机的开关电源侧分别安装一台智能型断电仪, 分别为各自的风机服务, 受控于监测系统的地面中心站。每一组风机开关的常开接点与断电仪常闭接点串联形成输出的控制线路与另一组风机形成的控制线路并联, 这样的话就实现了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功能。而且, 为了风机的切换方便, 采用了主副局扇自动切换的方式, 当主局扇突然停止运转时, 副局扇自动启动, 且反应时间很短, 从而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通风。然后再查找主局扇突然停电的原因, 及时处理故障。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基本上杜绝了由于局扇的机电故障造成井下停风瓦斯积聚的现象。

实践证明, 双三专供电在平朔井工三矿的应用是科学的、可行的。它提高了井下局扇的供电质量, 保证了井下局扇的可靠运行, 有效地遏制了因长时间停风而导致的瓦斯积聚的现象, 在同等级别的煤矿企业单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摘要:近几年来煤矿瓦斯事故不断发生。瓦斯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不少矿下作业都属于高瓦斯矿井, 瓦斯治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局扇双三专供电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为了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功能, 在每路风机的开关电源侧分别安装一台智能型断电仪, 分别为各自的风机服务, 受控于监测系统的地面中心站。每一组风机开关的常开接点与断电仪常闭接点串联形成输出的控制线路与另一组风机形成的控制线路并联, 这样的话就实现了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功能。而且, 为了风机的切换方便, 采用了主副局扇自动切换的方式, 当主局扇突然停止运转时, 副局扇自动启动, 且反应时间很短, 从而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通风, 使矿井下局扇供风基本实现不间断供风, 消除了井下采掘面瓦斯超限的安全隐患, 并且已经在矿下作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主局扇,瓦斯,煤矿井

参考文献

三专供电 篇3

关键词:教师,教学质量,“三专”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提出“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 其核心是育人为本, 重点在提高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而这一任务的终端执行者是学校教师。因此, 《纲要》又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很显然,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评价者,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教师在教学中的“三专” (专心、专业、专家) 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不仅是作为教育者的学校和教师的追求, 对于受教育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身也体现了教育公平。下面就谈谈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三专”素养的养成。

一、爱生乐教——教师的“专心”素养

“专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师有动力是学校不断发展的根源。教师能够维护学校发展大局, 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爱生乐教, 有强烈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能专心投入自身教学工作, 并一直努力坚持把工作做好, 这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英国教育家罗素曾说, 教师缺乏爱心, 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不爱生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 方能专心于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因为, 爱生才能懂生, 懂得学生想学什么, 知道学生的优长, 晓得学生的短缺, 这便是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唯有爱生, 教师才能乐教, 在教学中才会更具热情、激情, 才能用心去牵动学生, 感染学生, 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生机, 有张力。用教师的爱心, 唤来学生的专心, 学生的学习才能内化为主动的需求。学生主动参与了, 教学才能有效果, 有了效果的教学才能有吸引力, 才能具备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条件。教师的“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营养液”, 学生的知识富足了, 身心健康了, 他们自然就会用“爱”反哺老师, 就会促进教师更加专心于教学。如此, 在教师“爱心”与学生“专心”的循环带动下, 便会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 从而更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享受学习的快乐。

爱生乐教是教师专心于教、爱岗敬业的表现, 是“师德高尚”的首要标准。师德源于教师个体, 同时又高于教师个体。师德行为整体的价值目标吸引和指导教师人格的逐步完善, 教师只有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依据师德规范的要求, 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 才能实现个体行为素养的提高。为此, 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 先要抓好师德建设, 要注重师德的示范作用, 使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岗位上, 都能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因此, 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岗位意识, 倡导奉献精神, 树立师表形象, 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因此可以说, 教师不“专心”不足以教学, 也唯有“投入”, 教学才能出成效。

二、勤学善思——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就要专业, 教师要教得专业, 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新, 对职业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迫切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 还要学习课改理念、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技术等来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和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勤于学习的教师才能在不断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成为“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通常教师的学习有这三个途径:一是向书本学习。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艺术、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 还要具有超量的、丰富的学科 (专业) 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书”教得丰富多彩。教师应当成为所教学科 (专业) 的“学者”。头脑中要有一个完整的学科 (专业) 知识结构体系, 才有可能通观全局处理教材, 教学设计与实施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教师还应当精通教育科学理论, 成为一位“教育家”、教育科学理论的践行者。教师应用教育科学使“书本”变成一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的知识、技能, 使其具有“可教性”, 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二是向实践学习。教学工作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的个体知识、经验产生于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工作实践之中。所以职业学校还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 这样, 教师既可在企业实地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 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丰富自己的专业实践经验, 增强专业技能, 又能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 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向同行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方式大多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 通常, 教师之间彼此是保守的、互不相干的。教师基本上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式的, 根本谈不上彼此的学习合作。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 教师同行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互动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 既具有经过专门训练而获得的知识、技能, 又具有在教学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带有教师个性的经验和思想, 这些都是教师相互学习的宝贵资源。比如教师在集体备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 能够团结协作, 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之间通过一堂课的设计, 或者一个教学问题的研讨, 彼此相互学习和交流, 共享资源和成果, 将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和绩效的改善, 从而带来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的善思主要表现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特别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这里谈几种反思途径:一是教学后反思。通过写教后记进行反思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可以记教学中的经历、深度的感触、期望等, 也可以就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反思。教师不但应将自己教学中的诸多感悟记录下来, 还要特别牢记日记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和改进建议, 以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二是从学习者角度反思。当今社会, 任何一个教师对知识的更新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对教师而言, 短期进修培训、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学历进修等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在参加这些学习过程中, 将自己在学习中的感悟记录下来。可以和同事交流, 也可以和学生交流。三是在与同事和专家的交流中反思。孔子讲“三人行, 必有我师”, 讲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助长问题。作为教师, 与同事交往是其个人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工作业务上的交往又构成与同事交往的主要内容。我们与专家的交流则是高层次的反思。四是从征询学生意见中反思。教学相长, 指通过教学来学习, 以教师之教促教师之学。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是要教师学会教学, 而其终极目标则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创新——教师的“专家”素养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 还必须成为教学的专家, 而要成为教学的专家, 就必须潜心于教学研究, 勇于改革创新。随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人把研究看作教师专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知识的构建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教学研究, 只有勤于研究, 教师的教学才能“充满活力”。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已经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 转变成为课程开发的设计者、课程实施的实验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带着改革的态度和实验的意识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从教育理论中吸取知识来指导具体的课程实施, 同时也要把课程实施中好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归纳总结, 并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将其升华为指导后续教学活动的理论。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 其中有些难题仅靠个人的力量往往是难以解决的。教师要学会与人合作, 寻求群体的智慧支持, 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的难题, 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方面的专家。所以, 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学科 (专业) 教研组、课改小组、专家工作室、省市教研中心组的研究活动, 建立与课程专家、行业专家对话的探究制度。还要结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去找问题、立课题, 实行实践研究一体化,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有研究才能有创新。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其创造性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 这些都必须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潜心研究才能实现。特别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与体验, 随笔记录, 加强日常的随机化的研究, 逐步形成教师自己稳定的教学信念, 这是研究创新的源泉。

上一篇:警察体育的作用下一篇: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