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体育的作用

2024-10-23

警察体育的作用(精选10篇)

警察体育的作用 篇1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根本目的, 而生存与发展必定会产生需求, 即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本依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 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为社会的生产发展资料而斗争。”所以,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任何一个国家政权建立之后, 都会产生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警察机构以及为了提高警察战斗力而对警察进行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和提高警体实战技能的警察体育训练。

一、警察体育的定义

警察体育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隶属于体育学, 源于军事体育, 是公安学与体育学的结合, 既具有公安属性, 又具有体育属性。警察体育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型交叉学科。在发展过程中, 其定义争论较多, 现在也没有一个被绝大多数警察体育专家所认可的权威诠释。

警察体育的发展依赖于公安学的发展, 和警察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保护公共财产, 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说明了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是在法律的框架下, 具有暴力性、强制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警察体育素质就成为了人民警察职业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环, 是衡量一名警察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也是衡量警察队伍素质和队伍建设的关键依据。所以, 警察体育是发展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 提升维护社会治安、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惩治违法犯罪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一门科学, 具有实战性的特点。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 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 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警察体育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 包含典型的体育属性, 同时, 又结合了公安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 具有典型的实用性、对抗性、暴力性的特点, 这些属性和特点成为警察体育外延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警察身体素质的提升, 警察执行警务实战能力的提升, 警察警务执法思维的养成, 警察身心健康的保证, 警察体育教育的开展, 警察体育竞技活动的训练与竞赛, 警察体育文化的建设。在此, 对警察体育的概念定义为:警察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手段, 以提升人民警察执行警务活动所应具备的专项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此概念的含义分为五个方面:第一, 警察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手段来开展的, 反映了警察体育的体育本质属性, 突出警察体育的发展是在体育学的发展框架基础上的。第二, 警察体育的开展是建立在人民警察执行警务活动的法律行为基础上的, 是受国家法律所约束和受国家法律所保护的, 是公安本质属性的体现。第三, 警察体育是以提升警察专项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的, 体现其职业特点和职业性质, 突出了警察体育的指向性。第四, 警察体育具有促进警察身心健康的作用, 警察体育是提升警察个体与群体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的有效手段。第五, 警察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既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 又是一种文化活动现象, 警察职业是社会环境下的一种职业, 警察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个体, 警察文化、警察体育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元素。

二、警察体育与体育、军事体育的差别

警察体育隶属于体育学, 是以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基础, 将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于警察体育中, 再结合公安学加以改变和运用, 在体育学的基础上添加了警察职业特色和职业手段。警察体育是在军事体育的孕育下形成与初步发展的。警察和军队的性质都是国家的武装力量, 是国家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都具有强大的武力, 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 都具有职业暴力性特点。警察和军队职业区别在于:第一, 归属不同:公安机关属于政府的一个部门;而军队受军委管理。第二, 职能不同: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而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第三, 手段不同:公安机关是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 以防卫、控制和抓捕为手段;而军队是以军事防御和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由此衍生出来的警察体育和军事体育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交叉和渗透, 也有许多借鉴, 但在学科定位、学科分类,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所采用的技能运用、战术思维等都产生了较大差别。

三、警察体育的作用

(一) 完善警察队伍建设。警察体育是公安学的组成部分, 是不可分割的构成要素, 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警察体育中的队列训练、警察礼仪是规范警察工作、生活行为的依据和基础, 是培养警察良好的仪表体态、饱满的精神风貌、严整的警容风纪、协调一致的队伍动作、紧张严肃的警察作风的重要手段。通过训练, 有效保证了警察队伍的管理原则、管理秩序和制度建设, 保证了警察战斗中的指挥原则和指挥权的有效运作, 是警察队伍建设、队伍管理、战斗指挥的正规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序组织保障。

(二) 提升警察身体素质。人的因素是决定战斗胜败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在人的因素中, 身体素质又是警察战斗力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警察的身体素质是一切警务技战术得以实施和运用的基础条件和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警察体育的技战术的训练、提升与运用, 都必须依靠强大的体力作为基础支撑, 警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承受艰苦、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的负荷, 有效发挥警察体育技战术水平, 圆满完成警务执法任务。警察体育中的公共体育和体能主要以提升警察的各种身体素质为目的, 体能是指身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身体能力等身体素质机能能力。

(三) 提高警察警务技战术能力。警务技战术是警察体育的主要研究内容, 是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主要运用的手段和方法, 是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攀爬术、机动车驾驶、泅渡等基本技能;散打、拳击、摔跤等格斗技能;擒拿术、缉捕术等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各种警械装备的使用技术;各种警用枪支的实战射击技术;查缉战术、追击堵截战术、解救人质战术、枪战战术、缉捕战术、行动指挥、临战战术等警务战术与指挥;防暴队形、防暴技能等防暴战术与指挥等等。警务技战术对有效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提高捕获犯罪分子及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和成功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和决定性因素。

(四) 提升心理素质。警察体育教育训练可以使警察产生和强化积极的情绪体验, 降低和解除紧张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乐观主义的感受, 增强安定感;警察体育能改善警察对自身体质体能水平的认知, 对自己身体外貌的认知, 对自己身体战斗力、抵抗力、健康水平的认知, 从而提高身体的自我评价, 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警察体育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促进警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 进而促进警察思维的灵活性和灵敏性, 提升智力的发展;警察体育以各种体育活动的方式, 促进警察个体间、团体间, 以及个体与团体间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心理释放与心理肯定, 完善心理修复, 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促进警察心理健康和提升心理素质。

(五) 培养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警察体育的教育训练, 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机制灵活、沉着果敢、英勇善战、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 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六) 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警察是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国家赋予的法律责任的, 警察体育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方式, 不断强化和促进警察的团队意识、团队观念和团队作风, 培养警察的集体主义观念, 促进警察的团队配合、团队协作、团队保护的行为习惯和精神。使团结不再是一句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七) 丰富警营文化。警营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警察体育文化又是警营文化中最重要的支撑元素之一。警察体育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 将愉快健康、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带到了警察生活的余暇。警察体育文化活动融教育性、趣味性、情感性、健身性、广泛性、易接受性于一身, 推进警察健全性格的培养, 丰富警察的精神文化世界, 推动警营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四、警察体育的意义

警察体育是警察队伍建设和警察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完善警察队伍建设, 提升警察身体素质, 提高警察完成警务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警务技战术能力, 增强警察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素质, 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训练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 活跃警营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各级公安机关的深化改革和警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强力推进, 要不断加强警察体育研究, 改进警察体育教学训练的方式方法、训练理念, 提高警察体育教学训练的科学性, 提升警察素质, 避免和减少警察在实战中的伤亡, 弥补和完善警务技战术理论, 突出实战性、科学性、适用性、灵活性, 符合现场环境和临战状态的技战术要求, 更加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 抓捕犯罪分子,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为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文轩, 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

[2]姚鑫, 杨柳.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7

[3]韩铁稳.普通逻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4]满庆寿, 狄志伟.警察院校体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1

[5]王海源.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8

[6]黄玉珍.试论警察体育的功能[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 5

[7]李明.关于警察体育的定义、内容和特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 4

警察体育的作用 篇2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支人民法院直接领导和管理的准军事化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法院实施国家强制力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执行者,它担负着值庭、押解、看管、送达、执行死刑等职能,并参与对判决、裁定财产的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的实施,参与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等职能作用,它既要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完成自己的业务训练,既要接触案件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又要为法院的其它部门服务。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对于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法律尊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司法警察职能作用谈几点认识,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强化政治建队功能,增强政治职能信念

在新的形势下,司法警察要发挥好职能作用,首先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障。因为我们这支队伍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队伍的肌体也曾经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侵浊,在金钱、权势和利益面前,有极少数同志曾经打过败仗,有一些同志见异思迁,不安分本职工作,有一些同志嫌法警工作艰苦、清贫等。有少数法警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法院工作应以审理案件为主,法警工作只是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思想上存在着自卑心理,觉得比法官低人一等,不能安心本职工作,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另外,法警队作为法院的内设机构,个别法院的领导对法警工作不是很重视,乃至还有部分人员对法警工作存在一些偏见。再就是司法警察在法院晋升的机会较少,本职工作的特殊性也不易获得表彰嘉奖,由此带出整个队伍思想上的不稳定。这些情况有害于队伍建设,有害于特定重要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些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建队功能,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明确司法警察工作的性质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法性的职能。从实践“三个代表”理论的高度,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执法”的问题,增强司法为民理念,提高拒腐抗变能力。警队的领导要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思想苗头,采取谈心、疏导等方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警员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服务审判,服务群众的观点,增强法警工作的使命感和神圣感,为充分发挥司法警察职能作用提供思想上的保证。

二、强化管理体制,增强大局意识

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的规定,司法警察实行“双重领导、编队管理、归口集中、统一调动”的体制,其含义是,法警队伍实行专业化的集中管理,既受本院院长的领导,又受上级法院法警队的领导。只有实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科学管理体制,才能使上下级法院的警力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提高法警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为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目前,有些法院,尤其是有些基层法院的法警,还未真正实行“编队管理”,不少法警分散于各个庭室;有些法院虽已实行编队管理,兼职法警还不少;有些法院法警的管理还是由所在法院自己管理,没有落实双重领导体制。

强化司法警察的管理体制,必须从贯彻《暂行条例》入手,对司法警察进行规范的编队管理,改变各个法院分散管理的局面。切实树立大局观点,增强全局意识。上级法院要坚决纠正下级法院的不规范管理行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人员状况、素质状况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有利于上级法院的统筹安排和宏观管理。同时,对司法警察的警务活动要推行调警令制度。调警令制度是指上级法院司法警察在指定的时间、抽调指定的警员、到达指定的地点集中听命的一项制度。调警令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队伍进行领导的有力手段,可以解决部分执法过程中的警力不足,并能集中优势警力进行一些大型的执法活动。同时调警令制度更能体现下级法院司法警察服从大局,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精良素质。

三、强化素质养成,规范职务行为

司法警察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保障能力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强化警员素质养成。如何提高队伍素质?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加强训练。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奉献精神,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增强全局观念,讲究职业道德,牢固树立警务保障无小事的观念,努力做到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二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法学理论水平;三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夯实文化功底;四要加强警务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风范,强化廉政自律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五要加强应付突发事件、暴力抗法事件的训练与演练,以适应当前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

规范职务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要健全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是我们提高警员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法警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法院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警队的组织领导、警务保障、人员职责、教育训练、日常管理等方面,要从点滴做起,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制度管人,提高队伍素质,抓好制度的落实。特别是要加强值庭、押解、看管、安全检查规则的落实,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好司法警察的职务行为,切实提高服务审判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四、强化服务意识,甘当审判配角

《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法官的指令下履行职责。这就充分说明了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法官的工作,听从法官的指挥,为审判工作做好服务与保障,这是法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法警队伍建设得以全面发展的基本载体和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根据条例第八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法官的指令下履行职责”,这就是说,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或执行案件活动中,法官是代表国家法律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的,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司法警察所履行的职责固然也是法律所赋予的,但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在法官的指令下履行职责”,这就很明确,法官是主角,司法警察是配角。这个问题在审判活动中很明确。但在执行活动中,情况就不是那么地好把握。一种情况是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司法警察反正是配角,无非是站站场子,摆摆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一种情况则是既然执行活动带有强制性,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就应当使尽手段,直接干预,甚至有越俎代疱的现象。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认真履行执行法官的各项指令,积极配合执行法官,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安全防范工作等,以确保执行工作安全有序圆满完成。每一名司法警察都应当牢固树立为审判工作服务的思想,拓展服务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严肃执法,热情服务。可以这么说,司法警察只有立足“服务”,当好“配角”,才能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

五、强化装备管理,提高保障能力

浅谈警察体育力量素质训练 篇3

摘 要 本文依据训练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力量素质的种类和警察所需的专项力量素质,并对警察体育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警察 体育 力量素质 训练

一、力量素质对警察体育的重要性

(一)力量素质是警察开展一切体力活动及完满执行警务活动的基础

一个人想要跑得快就需要具有较好的腿部后蹬力;想要跳得高、跳得远就要有较好的弹跳力;要想投(掷、推)得远就需要发展上肢爆发力;攀爬和提、拉重物等也离不开上肢、腰腹部及腿部力量,所以说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警察开展一切体力活动及完满执行警务活动的基础。

(二)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警察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

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决定速度素质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增长,柔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首先,力量素质的增长有助于速度素质的提高。

(三)力量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警察对敌技术的掌握和制敌效果的实现

警察力量素质的增长,直接反映了警察对敌技术掌握的快慢及制敌效果实现的程度。例如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擒拿时,经常采用徒手击、打、擒、拿、押等动作,十分依赖上肢和腕关节的力量,上肢、腕关节等部位力量素质的增强,能极大地提高抓捕技术实现的效果。追捕犯罪嫌疑人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急停、闪躲、变向的动作等,也都是以一定的肌肉力量素质为基础的。可以说,目前警体训练中多项对敌技术的实现都与力量素质的发挥紧密相关。

二、警察专项力量素质种类

(一)力量素质的种类

根据不同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以及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力量素质可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将力量划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根据力量和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的表现,又可以分类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根据和专项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

(二)警察所需专项力量素质

根据不同警务活动所需体能的不同,警察需要提高多项力量素质种类。例如,刑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需要良好的上肢和腕关节力量以及爆发力,能借力发力;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时,需要良好的下肢力量及力量耐力;特警在执行一些特殊警务任务时,要进行攀爬、游泳等身体活动,需要翻转力、回环力,手的快速划水和腿脚的快速打水、蹬水力等。

三、警察体育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一)警察体育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

1.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这类练习主要是通过肢体和器械位置产生变化,使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以增强肌肉收缩速度及弹性,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强度并使之集中,使力量得到发展。肌肉在紧张状态中逐渐被外力拉长的工作即肌肉退让工作,肌肉的起止点彼此向分离方向移动,故又称离心工作。与向心力量训练相比,退让训练能克服更大阻力,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因此能更有效地发展“制动力量”。做离心收缩练习时,动作要慢,所需时间应比向心收缩的时间长一倍左右。

2.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指人体肌肉收缩长度不发生变化的力量练习,练习时身体保持固定位置与姿态,肢体和器械不发生位移,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这类练习一般多采用较大重量负荷进行,由于所负的重量大,易引起大脑皮质产生强烈兴奋,可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收缩。

3.等动收缩训练。等动收缩训练指利用特制的等动练习器进行恒动的力量练习,练习时,控制肌体动作速度,在动作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肌肉始终发挥较大能力的情况下完成练习。等动收缩训练集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和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之所长于一身,有利于最大力量的增长。

4.超等长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训练使肌肉在工作之前先被拉长,接着又缩短。也即先使肌肉做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利用肌肉的弹性,通过牵张反射,加大肌肉收缩的力量。生理学家认为,肌肉离心收缩后再向心收缩表现出的肌肉力量,远超过单纯向心收缩表现出的力量。这是因为超等长练习最大的特点是引起牵张反射,刺激肌肉中牵张感受器兴奋,再传入神经中枢,引起新的兴奋,新的兴奋传到同一块肌肉,从而引起这块肌肉反射性收缩。超等长练习与其它力量练习相比,更接近警察对敌实战时人体的运动形式,肌肉发力突然,技术结构相似,传递速度快,因而可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二)警察体育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1.负重抗阻练习。如运用杠铃、壶铃、哑铃等训练器械进行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作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它是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重复次数,刺激机体,发展力量素质。负荷的重量和练习次数可随时调整,这是警察体能训练课程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手段。

2.对抗性练习。如双人顶、推、拉等,依靠对抗双方以暂短的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对抗练习不需要任何训练器械及设备,方便易操作,又可引起练习学员的兴趣。在警体训练课程如警察体能、擒拿格斗中,常常采用双人分组的对抗练习形式。

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如使用拉力器,拉橡皮带等,依靠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的阻力发展力量素质。这种练习方法由于器械易于配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可在在职警察业余体育训练中推广。

4.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利用力量训练器械,可以使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或坐、或卧、或立)进行练习,可直接发展警察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使用力量训练器,还可以减轻警察的心理负担,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由于这种练习对器械要求较高,目前多应用于特警等警种的力量训练中,如有条件,可扩大范围使用,提高更多警察力量素质。

总之,应根据警察任务和不同警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展不同力量素质类型,在主要发展警员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力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应根据训练任务的需要,正确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各种不同值的力量训练交替进行,并注意重复练习之间的休息及训练完毕后肌肉的放松。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张俊青.力量训练科学化控制的理论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56-60.

[3] 帕沃•V•科米.体育运动中的力量与快速力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99-268.

试析人民警察在反恐活动中的作用 篇4

我国自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对我国反恐怖主义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制,对恐怖主义的概念、反恐活动的性质进行了全新准确的定义。明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分工,实行工作责任制,依法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

具体来讲,人民警察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的作用包括广泛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反恐情报收集研判、恐怖活动应急处置、立案侦查等,涵盖事前预防、事件处理应对、事后打击制裁等方面,是在反恐工作中涉及面最广、事务最繁杂、工作责任最重的主体。

一、广泛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总则”部分第5条明确指出“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工作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公安机关以及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反恐怖主义观念。恐怖活动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反恐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人民警察到群众中去,强化人民群众的反恐意识,倡导个人、企业和政府机关全部、全程参与反恐活动,形成团结一致的整体合力。

第一,公安机关深入社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寻找矛盾化解方法。转变观念,由“职权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关心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听取群众意见,消除人民群众与执法机关的隔膜,才能方便开展群众工作。第二,加强对本地区下岗群众、无业群众以及贫穷住户的关怀,认真听取他们的合理表达诉求。本着公平正义原则,建立健全失业与待业群众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对待危难群众的救济等制度,将国家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

第三,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恐怖主义的特点和本质向群众予以描述,削弱和根除其存在的社会基础。深入到群众中,讲解、宣传《反恐怖主义法》,使人民群众了解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通过文化对冲、法制教育,发动人民群众同宗教极端思想作斗争,消灭宗教极端思想、恐怖主义思想的思想源头。

二、反恐情报收集研判

反恐情报信息工作,是恐怖主义犯罪案件侦查的基础,对监控恐怖活动犯罪动向发挥关键作用。我国《反恐怖主义法》高度重视反恐情报的重要作用,专列“情报信息”一章对情报信息的手机研判进行规制,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小组是国家反恐怖主义情报中心,实行跨部门、跨地区的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统筹安排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

公安机关综合运用网络、视频监控、电信控制等方法收集反恐情报,开展网络作战平台,对全国乃至跨国的网络监控设备统一连接,掌握反恐的信息,对潜在的恐怖事件作出快速响应。

第一,重视反恐信息源。反恐信息源是分析、提炼反恐情报的基础,反恐信息源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内部是执法和情报机关内部,主要有报警电话、巡逻警察的报告、技术侦查所获取的资料、特勤人员报告等;外部来自于执法和情报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个人,及社会服务职能为主的政府部门、公司、个人等,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构保存的旅客信息、医疗、图书馆、网站服务机构保存的客户信息、银行存款、税务部门纳税记录、股票、电话记录等。

第二,发挥技术优势。在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反恐斗争中,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获取反恐情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运用技术挖掘、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在边境口岸、机场、旅馆等恐怖分子容易藏匿的场所,对个人信息进行甄别,有效防止犯罪分子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入境或外逃。

三、恐怖活动应急处置

恐怖活动的目标多为广场、大厦等城市建筑亦或是地铁、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处置突发事件的核心就在于用最短时间抢救生命、减少损失。人民警察是最贴近群众生活、应急处置最为灵活、人数最多的处置主体,具有快速调集、快速到场、快速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恐事件处置培训、反恐应用性项目训练,提高人民警察现场处置恐怖活动的战斗力。

第一,现场形势预判。人民警察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收集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特点等信息,根据法律的规定最整个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研判。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民警察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对突发事件的具体环境、发展趋势等作出准确合理的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二,现场控制。人民警察发现恐怖事件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向相关工作领导机构报告,必要时报请单位领导请求警力协助。对现场群众疏散、保护,及时制止、控制恐怖分子的侵害行为。人民警察加强日常反恐演练,提升应对现场突发事件的疏散效率。在对恐怖分子的制止方面应当科学合理地规范使用武器警械,增强心理素质。

第三,警察自我保护。人民警察是和平的守护神,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力量,在中央开展反恐工作专项行动以来,各地人民警察工作压力大、应对社会黑暗面、与家人聚少离多,导致警察容易出现疲惫、烦躁、困倦等心理问题。定期对警察的日常身体状况检查和保护,同时积极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设置心理咨询师,配置专门人员开展心理咨询。[1]

四、恐怖活动立案侦查

《人民警察法》和《反恐怖主义法》对公安机关行使立案侦查权作出了一般规定,公安机关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接到恐怖活动嫌疑的报告,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应当迅速进行调查。

第一,侦查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刑事强制措施主要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刑诉法中强化对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主要体现在监视居住制度和拘留制度中,其第七十三条规定,对于涉嫌恐怖主义犯罪的监视居住可以实行指定住所监视居住,第八十三条规定,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涉嫌恐怖主义犯罪的,不必再24小时内通知家属。[2]

第二,对物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犯罪,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询嫌疑人员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情况复杂的,可以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三,技术侦查。《反恐怖主义法》中规定,公安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根据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的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这一规定为反恐特别侦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红.提高公安民警反恐应急能力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9.

警察体育的作用 篇5

充分发挥法警在办案安全中的保障作用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保障办案安全是司法警察的重要职责;随着检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基层院法警队实现编队管理,法警机制日趋完善,如何解决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有警不用、无警可用、检警不分、以检代警”的突出问题,实现司法警察职能回归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当前检察工作改革的重要问题;如何激发内在活力,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警在办案安全中的保障作用,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五点做出努力。

一、加强培训,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素质

加强司法警察的教育培训,是全面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素质和确保办案安全的有效途径,按照“一熟”(熟悉法警职责)、“二懂”(懂检察业务、懂办案程序)、“三会”(会使用枪械具、会擒拿技术、会微机操作)的要求,全面加强司法警察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司法警察是检察机关中唯一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队伍,要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就必须培养干警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提高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做到热爱检察事业,自觉地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和相关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司法警察条令、条例及警械器材使用的有关规定和《警察法》等,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具有较好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能力。要学习了解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计、计算机应用等科学文化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遇事不慌不忙,处事泰然处之。三是加强警务技能训练。警务技能是警察队伍综合技能素质的反映,它关系到一支警察队伍能否在新形势条件下,具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能否顺利地完成各种警务活动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照司法警察训练大纲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出严格的技能训练计划和科目,分段逐项展开训练。

二、实行检警分离,各司其职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应实行编队管理,采用“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专门机构实行法警的集中编队管理,在检察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检察业务与法警业务分开,由法警专司警务工作,法警队根据法警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全院业务工作的需要合理调度警力;三是各业务部门用警必须按规定的程序申请,经检察长或法警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司法警察方可执行任务。法警队根据部门工作实际及特点,独立对法警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法警工作是具有技能性、危险性的工作,其业务、体能、技能的综合需要与检察官不同。客观上看,目前基层院由于警力不足,在调查取证、传唤拘传、搜查押解等工作中检警不分,这样不但不能避免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更不利于保障侦查人员自身的安全,而检警分离、各司其职,本身就构成相互的监督制约,防止违法违纪,保证公正执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这就充分说明了司法警察在改造职责过程中要摆好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检察官的工作,听从检察官的指挥,为检察官做好服务与保障。因此只有检警分离,才能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办案中的安全保障作用,从而确保办案安全。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是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的保证,法警编队独立管理,其职能职责、出警用警、执行职务等,都需依法办事、严格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一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要确立院领导、法警队负责人和司法警察的各自工作目标。根据警务工作送达法律文书、警务保障、安全保卫、看管和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护本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犯罪现场、参与搜查、协助追逃等具体工作内容,要达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符合“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作配合”的要求,形成“谁的职责谁履行、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问题追究谁”的工作格局。即使每个细节都要到位,责任到人。如法律手续的办理、警械具的使用等;在工作区讯问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嫌疑人吃饭、休息、上厕所等,都要有两名干警在场,安排一名法警随时替换;在执行看管任务时,应当随时注意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情绪和健康状况,有异常的及时向队长报告,向案件承办人报告。做到不留死角,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是要针对警察具体执行职务作出细则规定。其中有对现场保护、执行传唤、拘传、参与搜查、协助执行拘留、逮捕的规定;提押、押解、看管的规定;送达法律文书的规定等应有很强的操作性,形成相对完整的警务工作制度体系。有了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司法警察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更好的发挥司法警察在办案中的安全保障作用。

四、加强办案工作区的硬件建设

办案工作区规范化建设,要通过加强办案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侦查办案工作科技含量,发挥司法警察职能作用,强化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在办案中的协作配合,实现检察机关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有机整合。

办案工作区为司法警察提供了履行职责、积极参与、保障办案安全的工作平台,切实为确保办案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根据《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置规划》的要求办案工作区应当是具有全封闭、多方位安全防范功能的硬件配套设施的综合办公区域,是由讯问室、询问室、接待室、专用卫生间、指挥监控室等组成的办案区。因此应按《规划》的要求加强办案工作区的硬件建设,为司法警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确保办案安全。

五、加强装备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只有不断加强装备建设,才能增强司法警察在保障办案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武装震慑力。

一是依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表》的要求不断落实装备,应为法警队购置手机屏蔽器、防火服、强光手电、跑镣等警用装备,手铐、脚镣、防爆盾牌、电警棍等警用器械,应为每个在编法警购置多功能腰带、防割手套、急救包和警用水壶等单警装备。

二是要深刻认识科技强警是司法警察执法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将训练有素的司法警察与精良的警用装备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整体保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确保办案安全。在加强装备建设过程中,要制定警用装备建设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加大对警用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增加警用装备的科技含量,要不断更新必要的警务装备、警用器材,为确保办案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目前,司法环境比较复杂,暴力抗法等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刑事案件中,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在押解过程中逃跑、自杀以及造成办案人员人身伤害等意外事件出现的几率增大,影响案件进程,间接增加了办案成本。这就要求我们司法警察必须加强保障,确保办案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保障办案安全是司法警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安全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在开展法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在检察事业中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

浅论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

汝阳县人民检察院 付献朝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是具有国家刑事法律强制力,并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管理使用的一支司法武装力量,是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在保障和服务检察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当前,各地基层检察院法警队伍状况与其担负的职责和作用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警务装备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来,从大多数基层院的法警数量上来看,虽然在编制上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部分院的编队管理只是流于形式,少数法警仍然兼职,不能行使其专业职能;有的领导对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司法警察的政治地位和职能作用得不到保障,在人员的配备上名额不足,司法警察老龄化,警务技能差,能够履行职责的法警少。其次,有一些同志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一些同志嫌法警工作艰苦、清贫等,而还有少数法警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检察院主要以检察官工作为主,法警工作只是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思想上存在自卑心理,觉得比检察官低人一等,不能安心本职工作,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再次,个别院的领导对法警工作不是很重视,法警在检察院晋升的机会较少,加之本职工作的特殊性,也就更不容易获得表彰和嘉奖。

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司法警察队伍思想上的不稳定,同时也不利于队伍建设,不利于特定重要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加强基层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如何让这支队伍发挥最大效能,更好地维护检察工作秩序,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和服务检察办案工作。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转变观念,确立司法警察工作的重要地位 随着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司法改革的形势发展,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警察作为检察人员的一部分,过去大都是实行分散管理,人员散落在各个部门,检察混岗,司法警察工作形不成合力,其地位和作用无从显现。因而在领导和干警的心里,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法警就是兼职的、可有可无”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工作的开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基层检察机关务必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一是加强领导,真正把司法警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从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的高度,始终要把司法警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一思想,在新形势下,司法警察工作在检察机关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要配齐配强司法警察部门领导,在人员上力求配齐、配精、配强,使司法警察队伍不断发展,形成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格局;二是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影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没有司法警察机构的检察机关是不健全的检察机关,没有开展司法警察业务的检察工作是不全面的检察工作,并从司法警察工作特殊性、职责范围等角度宣传司法警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领导重视,人人关心司法警察工作的新局面;三是积极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业务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才能赢得领导的信任,得到领导的认可。另一方面,坚持向领导常汇报、多请示,让他们随时了解司法警察工作情况。

二、健全机构组织建设,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 新时期法警队伍建设, 各级基层检察院全面贯彻科学治警、依法用警的原则,以保障办案安全、服从服务于检察事业为根本,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法警素质为重点, 以全面履行职责, 探寻检警职能分离, 编队司职,运作一体化为目标,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积极推行全新的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 切实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对司法警察队伍的管理中,可以效仿军队的作法,由一名院领导或素质全面的法警担当“政治指导员”一职,以便及时掌握司法警察的现实思想,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谈心等多种形式对司法警察进行教育疏导,深入做好思想工作,指导法警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服务检察工作,服务群众的观点。在参加办案等各项工作中,坚持进行宣传动员,激发法警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增强对法警工作的使命感和神圣感。并在立功受奖方面不低于本单位的平均比例,同时,抓好法警队伍中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营造法警履行职责的良好环境,为充分发挥司法警察职能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训练,提高技能 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要求这支队伍必须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因此,要加强司法警察的廉政、勤政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着装规定,注重仪容举止,在办案中文明执法,自觉维护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杜绝法警在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问题。此外,技能是司法警察完成工作的基础,具有武装性质的司法警察除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严明的纪律作风外,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军事技能素质,才能制服犯罪分子和抗法分子。因此,要强化司法警察的技能和体能训练,从严训警。这样才能建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才能完全服务于各项检察工作。

为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应当积极为司法警察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高等教育学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十条第六项对检察官的学历条件作了明确规定,司法警察的学历条件虽然无明确规定。但从检察机关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司法警察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各基层检察院要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司法警察队伍提出的“一熟、两懂、三会”的目标加强训练,训练工作必须经常化、规范化。基层法警队工作多人员少,个体素质差异大,不太可能将全年训练任务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全部完成。因此,基层法警队根据训练大纲,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制定训练计划,确定训练人员和内容,确保所有法警都参加训练,完成训练任务。在训练内容方面,由于法警训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等各个方面。使每名法警真正做到熟悉法警职责、懂检察业务、懂办案程序、会使用枪械具、会擒拿技术、会微机操作,这样才能为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在对年纪轻、有发展潜力的司法警察培养中,可利用每年的调学机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选学深造,从而更好的解决困扰司法警察队伍文化水平偏低,队伍知识层面窄且技能单一的问题。

四、开拓创新,促进司法警察业务工作与时俱进 基层院司法警察工作要发展,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司法警察工作。为了创新结合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职责任务,认真研究警察的职业特征,分析检察机关在办理自侦案件所面临的形势,贯彻检察机关内部实行“检警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服从检察长或主办案件检察官的统一指挥,司法警察与查办案件的检察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共同实现侦查计划,完成侦查任务。“检警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司法警察在参与自侦办案,要准确把握好执行层面上的主办和协办,具体方式是:

1、案件侦查由检察长或主办检察官统一指挥,包括侦查决策、制定侦查方案、人员组织、决定采取了强制措施等;

2、司法警察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协助侦查活动,包括参与讯问、询问、搜查、扣押、勘验、检查,配合公安机关人员执行强制措施等;

3、司法警察承担与办案相关的所有事务,确保检察官集中精力突破案件;

4、实行三人以上编组结构,即一名检察官,二名司法警察或二名检察官,一名司法警察的办案小组(根据案件情况确定人员多少),确保依法办案和办案安全。从近几年办案情况看,建立“检警一体化”办案机制,一是提高办案效率,降低办案成本。二是司法警察直接参与办案,对案件情况比较了解,对被看押对象的基本情况熟悉,能做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三是在看管犯罪嫌疑人时,实行动态控制,即,事前主动找办案人员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思想情况,主动同犯罪嫌疑人沟通思想,宣传有关法律政策,但不涉及案情。四是可增强自侦部门的办案力量,又锻炼司法警察队伍,实行检察机关“检警一体化”不仅要求司法警察既要熟悉自身职责和技能,又要懂得侦查的程序和方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司法警察履职单一,被动工作的局面,使司法警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有力地保障检察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更好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五、努力改善警务装备和司法警察的生活条件 警务装备的精良与否直接影响着司法警察的战斗力。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司法警察的必要装备在某些基层院院还没有落到实处,这直接影响到司法警察职能的发挥。笔者认为,改善司法警察的警务装备关键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在经费开支上要给与相应的倾向,协调部分资金用于警务装备的改善;其次,司法警察长期与患各类疾病的罪犯、受污染的物品接触,身心和精神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基层院应在卫生保健、人身保险、特勤补贴、等方面落实有关政策,给与相应的照顾,做好从优待警,提高法警的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警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队伍建设问题,关键要做到“六位”,即:领导认识要上位;编制机构要定位;人员配置要到位;分类管理要进位;教育训练要入位;考核奖惩要占位。只有坚持政治强警,科学治警,从严训警,依法用警,从优待警,才能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保障能力,才能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装备优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司法警察队伍。

以编队管理为契机 促进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

录入:政工科 2011-7-26 人气:63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以司法警察编队管理为契机,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装备设施,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办案安全,积极发挥了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促进了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为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现司法警察编队管理

我院党组始终将司法警察工作放在与检察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形成了“四破四立”的共识,即:破除司法警察可有可无的观念,树立司法警察是检察机关不可缺少的法定成员的新观念;破除司法警察的工作只是看守、押解等旧观念,树立司法警察参与检察活动和协助检察官办理案件保障办案安全,依法行使侦查权的新观念;破除以检代警,检警不分的旧观念,树立检警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互相监督的新观念;破除司法警察位卑责轻、难有大作为的旧观念,树立肩负重要职责,矢志建功立业的新观念。

在此基础上,我院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司法警察编队管理机制,促进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一是在司法警察人员的选拔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目前,我院法警大队成员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6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适应了编队管理、扩充职能的需要。二是在司法警察机构和编队管理上坚持高规格、一体化。2009年,我院领导与市委、市组织部等部门加强协调,将法警大队长、政委提格为副科级,配强了办案力量,配齐了警务装备,为司法警察规范化工作提供了组织和物质上的保证。三是在司法警察的管理上,院党组确定一名副检察长分管法警工作,将法警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使司法警察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职责也有压力,为司法警察规范化工作提供了保证。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

根据法警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我院从制度入手,先后建立了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使法警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法警的工作责任心,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司法警察大队工作职责》、《法警大队队长职责》、《法警大队政委职责》、《司法警察职责》、《警务派遣规定》、《办案安全和保密规定》、《司法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具规定》等等制度,把法警大队的职责进行分工、量化,使大队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监督。通过制度规范,不仅加强对司法警察言行举止,警容风纪、装备、警用车辆等工作实绩的考核,使之有规可依。而且使司法警察人人心中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遵规守纪,个个文明执法,人人创先争优,形成了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设施装备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为适应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需要,提升司法警察工作的科技含量,我院党组从工作实际和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出发,拨付专项经费配置警用装备,大力推动了科技强警工作。配备电脑7台,警务用车1台,电话2部。目前,我院已按照最高检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要求标准,建立起了“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相对封闭、监控到位”的办案工作区,达到了“实用、安全、可靠”的目标要求,实现了检察机关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于一体的有机整合,为集中、规范、安全,推进“侦查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司法警察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上级检察机关统一部署,我院法警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每月进行政治理论、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集体学习,使司法警察进一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二是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服务保障民生是对法警原有素质和技能的巨大挑战,这项工作不但要求法警拥有强健的体魄、娴熟的技能,而且还需要法警精通各项检察业务,具备一定的侦查办案能力。我院采取日常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司法警察进行强化训练,使其熟练掌握看管、押送、搜查、现场保护、协助执行强制措施等要领,掌握列队、射击、擒拿格斗、枪支、警械具使用等技术,同时新增懂检察业务、懂办案程序和会操作计算机等科目的培训,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是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为了增强司法警察队伍的凝聚力,我院积极组织司法警察参加上级和本院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如2009年6月,在娄底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组织的越野拉练比武中,我院选拔了3名司法警察参赛,在比赛过程中,我院司法警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最终取得了比武第一名,得到了上级院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严格履行职责,全力保障办案安全

我院司法警察工作始终坚持“服务检察办案,保障办案安全”的工作方针,切实把“确保办案安全万无一失”作为司法警察工作的“生命线”,认真履行法警职责。

一是严格“办案工作区”的使用程序,防范安全事故。我院办案工作区由法警大队统一管理,办案部门使用办案工作区,必须提出申请,办理看管等相关手续,未经申请和领导同意,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进入。同时,加强办案安全监控。规定执行看管任务的司法警察,必须对进入办案工作区的涉案人员进行权利义务告知和必要的安全、保密检查,对涉案人员的通信工具等实行临时收缴,造册登记保管,讯问、询问工作结束后由被收缴人签字领取。

二是规范用警,服务履职到位。注重与反贪、反渎、公诉、控申等业务部门搞好提前沟通,争取工作主动,及时了解简要案情和工作任务,科学制定警务工作方案。突出用警实效,积极配合搞好外围取证、传唤、拘传、搜查、看守等工作,尽量减轻办案检察人员的压力和负担,使主办检察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案件的突破和质量把关上。坚持与业务部门进行定期沟通联系,定期总结、评估警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方法,着力构建配合密切、协调顺畅的检警协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有效缓解业务部门案多人少、顾此失彼的压力,从而实现高效履职。

三是严格工作职责,确保办案安全。严格履行司法警察职责,是确保办案安全的关键,为纠正“以警代检,以检代警,检警不分”的现象,我院明确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在办理案件中各自的职责,办理案件时,由检察官统筹全局,制订侦查计划,研究审讯谋略,寻找案件突破口,讯问犯罪嫌疑人,司法警察负责法律文书送达,嫌疑人的传唤、看管、提解等办案安全工作。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监督,从根本上解决了检察机关在以往办案中的检警管理混乱现象。

2009年至今,我院司法警察履行各项法警职责190次,出警473人次。其中执行传唤80人次;参与搜查30人次;执行拘传16人次;协助执行拘留,逮捕9人次;提解、押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118人次;看管犯罪嫌疑人264人次;协助追逃36人次,抓获逃犯23名;维护来访场所秩序和安全20人次;完成检察长交办的其他任务18人次。共完成初查案件15件,为主查办4件4人,挽回损失40余万元;为主办理上级院交办的特大贪贿案件2件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二千万元。我院司法警察与检察官密切配合、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

论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在保障办案安全中的作用

作者:阆中检察网

录入时间: 2005年04月18日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是检察机关唯一的武装队伍,既是办案工作的重要成员,又是保障办案安全的主要力量。担负着维护检察工作的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等任务。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在保障办案安全中的作用呢?

一、摆正位置,当好“配角”是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保障办案安全中的关键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第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这就充分说明了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检察官的工作,听从检察官的指挥,为检察官做好服务与保障。检察官公正执法、文明办案也离不开司法警察的密切配合。司法警察参与办案时,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好与检察官的各项配合工作。如司法警察在执行看管犯罪嫌疑人任务时,还应掌握基本案情,以便做好与检察官的配合工作。比如要善于观察犯罪嫌疑人的言行举止,发现重要情况可能有影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及时与主办检察官取得联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再比如,对犯罪嫌疑人还可以针对不同特点、循循善诱,做好说服疏导工作,消除犯罪嫌疑人的思想顾虑,使犯罪嫌疑人愿意说真话、说心里话,从而为检察官突破案件当好配角,保护办案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检察官在履行职责时,虽然是唱“主角”,占主导地位,但亦不应忽视“配角”的作用,只有“主角”与“配角”的密切配合才能共同唱好履行检察职能这台“戏”。因此,可以这么说,当好配角是发挥司法警察在保障办案安全中的关键。

二、履行职责在位,司法警察在办案中提供有力保障作用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手段、犯罪背景日益复杂化,检察办案工作的危险性日渐增大。如何确保办案安全,已成为检察机关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司法警察作为检察机关唯一的武装队伍,既是办案工作的重要成员,又是保障办案安全的主要力量。其具体做法是:

1、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办案效率。司法警察在保护现场,参与搜查、执行查封扣押,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送达法律文书,执行传唤、拘传,参与追捕抓逃,协助执行其它强制措施中,承担了大量事务性的保障工作,使检察官能够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到案件突破和固定证据中,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

2、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办案工作顺利进行。目前,执法环境比较复杂,暴力抗法等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案件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思想波动大,随时都可能有逃跑、自杀、伤害办案人员等意外事件出现,司法警察参与办案,有效防范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办案安全。

3、发挥自身优势,配合检察官进行审讯。司法警察在执行看管任务时,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接触时间长,能够及时察觉到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情绪波动,便于配合检察官制定审讯策略,及时突破。

4、认真履行职责,做出突出成绩。司法警察承担办案相关的事务,确保检察官集中精力突破案件,在“检警一体化”工作中,检察官从繁琐的侦查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侦查方案,研究案件的突破和质量的把关上。司法警察按照检察官的要求履行职责,协助查找犯罪嫌疑人或涉案当事人,追捕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检察官和法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使办案的效率、质量和人、财、物的节约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利条件。

5、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职能作用。司法警察在处理突发事件是《条例》所规定的司法警察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这项职责,利用司法警察武装性质的特点,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如去年12月份,我院刑检部门的干警讯问犯罪嫌疑人官某时,官的妻子及其亲属4人闯进机关起哄、闹事,并推拉、谩骂值班干警,不仅干扰了办案工作,还严重影响了机关的办公秩序。我们迅速调动司法警察将他们强行带到机关院外,然后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经过说服教育,官的妻子等人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值班干警道了歉。

6、发挥司法警察作用,提高办案效益。司法警察认真履行职责,法警大队成立以来,我院没有发生一起案件当事人自杀、自残、逃跑等事件,也没有一名检察官在办案中受到不法伤害。以前,在检察机关普遍存在着“人人都是指挥官,个个都是侦查员”的现象,检察官既要集中精力分析案情,研究对策,又要具体负责传唤、送达法律文书、执行看管、提押等任务,使检察官经常感到分身乏术,案件进展较慢。司法警察参与到办案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办理案件时,检察官统筹全局,制定侦查计划、讯问犯罪嫌疑人,司法警察负责送达法律文书、传唤、看管、押解等工作,大大减轻了检察官的工作压力,办案速度明显加快。

浅析警察体育射击课的教学方法 篇6

1 语言讲解

讲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形式和方法。根据射击科目的特点。分为射击理论课和射击动作课的讲解。射击理论课是指射击原理以及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和内容。射击动作课通常是指射击动作, 射击方法, 武器的分解结合等。

1.1 射击理论课的讲解

射击理论课的讲解, 应根据其理论性强, 原理、概念、公式多, 涉及的知识面广等特点, 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启发诱导、形象直观、准确生动、通俗易懂, 便于学者领会和掌握。

讲解前可先组织学生预习教材 (授课内容) , 使学生对新学科目, 内容以及重点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不理解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预习通常在授课的前一天进行, 也可在授课开始后实施。

讲解中, 教师应充分运用图表、实物、模型和电化教学等形式和手段, 使所讲知识让学生直接观察和感受到。对一些重要原理和理论, 如武器的战斗性能, 后坐对命中的影响, 选定瞄准点的方法等。应尽量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阐述, 或用常见恰当事例说明。力求形象直观深入浅出,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好理解。

1.2 射击动作课的讲解

射击动作课的讲解, 必须根据其动作的特点和要求, 紧密结合武器和动作进行, 做到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 应首先做完整示范动作, 让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有一个总的印象和标准。使学生学有榜样, 练有标准, 做示范动作的要求是:熟练、准确, 符合教材的规定和实战的要求。示范动作的时机, 可根据科目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讲解动作要领要采取边讲边做, 讲做结合的方法进行。难度大的或连贯性, 较强的动作, 还应进行分解动作的讲解, 并做相应的示范动作, 也可采取教师边讲边示范, 学生跟着做的方法实施。

2 组织练习

2.1 组织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射击技能的形成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是靠千百次练习, 形成自觉的机械动作向习惯的自然动作过渡, 使射击动作定型、从而促使技能的提高。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反复学习射击知识, 实践射击的动作要领和方法的活动, 是射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射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学会射击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最后达到技能的目的。

练习应在讲解理论和动作要领之后进行, 组织练习, 要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分步细训, 循序渐进, 先练分解动作后练连贯动作, 先分步练习后综合练习, 先个人体会后小组合练。

2.2 组织练习的方法

练习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教师采取单个教练或逐个小组教练的方法, 认真检查辅导, 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和存在的问题, 练习中注意突出重点, 解决好训练中的难点, 对基础差的学生, 应着重检查, 耐心辅导, 要充分发挥训练骨干的作用。

分步细训, 循序渐进, 射击教学应根据其特点和规律, 按照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分步细训, 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做到先基础后应用, 先分步练习后综合练习, 先分解后连贯动作, 先练一种武器后天多种武器, 使学员有次序有步骤地提高和熟练掌握射击技能。

由于学员的射击基础和文化程度等素质不同, 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也就不一样, 因此, 教学的内容, 程度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不能千篇一律, 应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 使学员“吃得饱”或“吃得了”, 要做到因人施教, 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摸清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 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 原来的基础和现在的要求等, 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讲授的程度和方法, 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

3 课中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课中提问的方法, 以促进学员集中精力听课, 增强学习的兴趣, 并通过提问, 了解、检查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中提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摸底性提问:用以了解学员的实际水平

3.2 启发式提问:用以引起学员兴趣和思考, 激发求知欲望

3.3 抽测性提问:用于检查学员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3.4 复习性提问用以促进学员, 复习与巩固新学知识, 还可以用来导入新课, 以起到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提出的问题及其答案、提问的时机一, 般在课前备课时, 有一个大体设想。提问要根据教学对象因人施问, 对基础差的学员, 提问的内容一般应浅显些、并注意引导, 增强其回答问题的信心;对基础好的学员提出的问题一般有深奥一些, 提问应尽量启发学员自解自答, 并力求受到“一人回答众人受益”的效果。

4 组织讨论

讨论通常根据需要围绕对某个问题的理解, 以座谈的方式进行, 一般采取以组为单位讨论, 时间长短根据教学需要和可能而定。

通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研究问题, 谈体会, 互相取长补短。以加深对射击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讨论前教师应根据讨论的目的, 向学生明确讨论的问题, 时间, 方法和提出要求。对学生在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应尽量有预案, 做到心中有数。讨论中, 要充分发挥民主,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敢于提出新问题和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要注意了解和搜集讨论情况, 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 及时予以辅导并在讨论结束时进行归纳总结。

5 严肃考核

严格要求、注重考核考核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查, 通过考核, 了解学员实际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检查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复习和提高。同时促进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考核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考核的内容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做到深浅适度。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动作考核和实弹射击考核。理论考核通常有射击理论、武器常识等, 采取方式有笔试、口试或二者交替。动作考试通常有验枪、装退子弹、据枪、瞄准、击发。采取方式是按要领做动作, 边讲要领边做动作, 结合实弹射击做动作。实弹射击考核应按射击条件实施。

成绩的计分法:一是, 百分制计分法;二是, 等级制计分法, 既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计分法;三是, 标准计分法, 即达到所规定的标准为合格。

参考文献

[1]王曙青.警察体育[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5.

警察体育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擒敌拳,教学方法,选择,运用

引言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 因此, 科学地研究与解决擒敌拳课程教学方法问题是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擒敌拳教学的目的是使学员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警务技能, 而警院学员警务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主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并围绕擒敌拳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简明地阐述。

1 擒敌拳课程教学方法对提高警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擒敌拳课程教学方法中, 随着警体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越来越多。

为了提高警体课教学质量, 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地对警体擒敌拳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掌握警体课的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 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此, 必须重视研究与掌握擒敌拳课程教学规律, 正确运用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 擒敌拳课程教学方法的种类及其在警体教学中的运用

擒敌拳课程教学方法的种类多种多样, 在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分解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反复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口语式教学法、竞赛法等。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法“念动练习”也可以称“心理练习”、“意念教学法”。“表象直观练习”、“想象技能训练”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警体课教学、训练方法。

2.1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擒敌拳课程教学中, 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动作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通过“直接观察”来帮助学员学习运动技术技能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真实性、直接性、协调性等特点, 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 技能具有特别好的作用。在擒敌拳课程的技术、技能教学中, 许多动作的内容是靠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 而直观教学法则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帮助学员来了解技术动作的结构、形象、要领和完成方法, 这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

直观教学法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动作示范。在警体擒敌拳课程教学中, 动作示范是直观教学法的最主要常用的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主要是以正确的动作示范来帮助学员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动作示范具有简便、真实、针对性强、运用广泛等优点, 显示效果好。二是电视录象课件。在警体擒敌拳课程教学中, 运用电视录象课件进行教学, 生动形象、准确。特别是可用慢速来重复完整动作、单一动作, 有利于深入观察与分析技术动作。

运用直观教学法时, 必须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例如:以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为目的时, 需要运用完成动作示范;以掌握某一动作为目的时, 则可运用分解示范, 必须选好位置。主要是指动作示范时, 为了让学员能清楚的观察到所要观察的技术动作, 教师应当选择好动作示范的方向和位置。运用直观教学法时, 还必须掌握好动作示范的速度, 过快时, 难以观察清楚, 过慢时, 则又造成动作脱节, 不连贯, 影响效果。直观教学法对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应该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 更加充实内容, 进一步提高它的价值。

2.2 分解教学法

除了采取直观教学法, 能够帮助学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外, 在警体擒敌拳教学中, 技术比较复杂的第十四动绊腿跪裆动作, 常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分解教学法就是将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学生一下子掌握不了的动作, 分解成几个单个动作,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传授给学员的一种方法。它的好处是便于学习和掌握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

分解教学法一般应用于教学的开始阶段或应用于一堂课的准备开始部分和基本部分的前段, 有时也应用于结束阶段, 用来纠正和改进技术动作, 为过渡到掌握完整动作打好基础, 创造条件。

2.3 整体教学法

把几个单个动作按照技术动作的先后顺序连贯起来, 完整动作技术传授给学员的一种方法, 即称为整体教学法。教学开始阶段, 教师将此项目的整个擒敌拳技术动作示范讲解一遍, 使学员对整套动作有个整体概念, 了解整个动作的全过程,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有步骤, 有目的的进行学习, 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念, 达到学习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目的。

运用整体教学法时, 除了在开始阶段做之外, 在教学的基本部分的后半程或者分解动作掌握后, 教师将单个动作, 按照动作结构的先后顺序连惯起来做, 有助于完整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这时教师采用整体教学法进行教学, 对掌握完整技术动作效果较好。例如:擒敌拳前八动在掌握了分解动作之后就可进行套路连接。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强调动作的连续性、一定不能脱节。

整体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运用。是警体课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是达到学会擒敌拳套路技术动作的一条途径, 应当经常运用。它的好处是便于整个动作的连接, 最后掌握完整动作。

2.4 反复练习教学法

为了尽快地掌握擒敌拳套路技能, 不断地使运动技术得到巩固和提高。反复强化, 反复练习的方法, 叫做反复练习法。

一个动作技术的形成, 不是只做一两次就能掌握的, 而是通过几十次、几百次的重复练习, 反复纠正、反复提高才能掌握的。为此, 在警体擒敌拳课程教学中, 无论单个技术动作还是成套技术动作都是进行重复练习、反复练习、反复强化, 达到掌握运动技术的目的。

采取反复练习法的优点是利用建立正确的、合理的动力定型, 有助于身体素质的不断发展。同样一个班的学员练习次数多和练习次数少相比, 动作技术好坏和体力程度也不大相同。因此教师应抓住教学这一环节, 抓住指导时间使学员多参加练习, 达到增强体力和提高技术之目的。

2.5 启发式教学法

擒敌拳课也要做到精讲多练, 进行启发式教学。一要从精神状态上启发鼓励, 可采取经常评论、搞小比赛、个别谈心、了解情况等形式, 启发学员积极上进, 刻苦训练。二要进行启发式教学, 比如完成第一动直拳横踢时, 用“快如风、站如松”等形象比喻使学员领会动、静、起、立的要求。在启发式教学上, 也可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 如教师可通过一个缓慢含糊及一个迅猛、爆发力强的两组同样动作的对比, 使学员辨明优劣, 还可以在教练擒敌拳每一动时, 先让学员大体讲出动作基本要领, 教师再给以详尽的补充讲解与示范, 这样学员能讲得出动作要领, 才能将动作逐步完成好, 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2.6 口语式教学法

擒敌拳课教学中的口语式教学极为重要, 能直接影响学员的训练情绪与效果。首先, 教师要态度严厉, 声音宏亮, 富有魄力。可采用:

(1) 节奏性口语:如完成单个动作的“一、二、三……”;完成组合动作的“嘿嘿哈”;完成素质动作的“十、二十、三十……”;完成整套动作的“哒哒哒……停”;增强学员完成动作与套路的劲力、速度和明显的节奏感。

(2) 命令性口语:教师严厉命令性的“预备”、“开始”、“走”、“快快”、“好”、“停”等, 都能直接激发学员完成动作的紧迫感、节奏感和士气。

(3) 要领性口语:如勾摆连击中的, “勾、勾、摆”等口诀, 使员边连边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 逐步达到动作的规格化。

擒敌拳的口语式教学会直接鼓起学员学练热情, 提高训练效果, 如果一个教师口语无力, 则教学效果不会太好。

2.7 组合式教学法

擒敌拳训练除了用整体、分组、穿插、循环等方式外, 在训练手段上, 可采取组合式的训练方法, 即教师可根据不同训练对象, 不同条件等, 编选不同类型的小组, 可1~2动, 3~5动, 8~10动。可有拳法组合, 腿法组合, 劲力速度的组合, 节奏协调组合等专项训练组合, 通过这些训练, 会直接带动擒敌拳套路的完成, 使学员精神、劲力、速度、功架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警察体育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微博,人民警察,形象宣传

一、人民警察的形象现状

近年来, 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自身管理公安队伍的理念, 加强新型人民警察形象的建设。虽然公安机关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 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得到了很好地提高。但是, 由于当今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广泛性, 所以社会上出现的关于警察的负面新闻往往会被夸大化并被迅速传播, 使老百姓所得到的关于警察的不好新闻被放大化, 使得在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

二、当前人民警察宣传工作与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由人民警察形象的现状上看来, 人民警察与媒体这座桥梁沟通交流存在着各种问题, 笔者总结主要以下包括3个方面:

(一) 公安机关与媒体沟通存在误区

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等传播工具宣传公安工作。但这些媒体是把双刃剑, 既能更好地宣传警察为人民、公正执法的形象, 也会把警察在日常执法工作中的问题放大化, 使民众得到警察负面的形象。一些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对新闻把关不严, 导致出现一些片面和失真的媒体报道。近些年, 一些关于警察执法不严, 徇私舞弊等现象都通过媒体在百姓中传播, 让警察公正、严谨的形象受到了不小的损害。

(二) 虚拟警察形象与现实有落差

当下, 电视剧、电影对于英雄主义的追捧趋之若鹜, 而警察作为一个正义的化身, 往往就成为了英雄题材影视作品的主角。通过夸大的描绘使警察的形象无比的高大, 甚至是无所不能。但现实中警察也是普通的老百姓, 跟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当人们习惯了虚拟的警察后, 再看现实中的往往会出现失望的感受, 这也导致了警察形象达不到民众心目中位置的高度很大的一个原因。

(三) 公安宣传工作中存在不足

由于部分群众法律知识有限, 虽然对实体法有所了解, 却对诉讼法等程序法知之甚少, 以致容易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以表层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时是不全面的, 而公安宣传工作中又不可能向人们普及全部警务的基础知识, 所以就产生了这种现象:一个关于警察工作中正确的行为活动到了公众那里被扭曲了, 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或者是媒体的观点与根据法律严格执法的警察们不同, 到了公众那被理解为错误的执法, 片面和失真的舆论指向把原本公正的人民警察形象扭曲了。

三、微博的特点对人民警察形象宣传的作用

微博作为一条新的媒体传播途径, 具有草根性、真实性、实时性等特点, 这些条件使人民警察通过微博能将其形象更广泛、真实的呈现在老百姓心目中。

(一) 草根性

2011年是微博用户数量和影响力双双快速增长的一年。根据新浪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 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大关, 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 搭建了一个和群众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在微博出现之前, 公安机关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公务机关。老百姓只有在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做了违法的事情的时候才会与公安机关有交集。

(二) 真实性

公安微博开辟一条官方的发言渠道, 公安工作传统的发言方式只有新闻发布会这一种, 这种发布会属于过于正式、间歇性的方式。有了公安微博之后, 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地了解到权威的案件案情。通过公安微博, 发布正确的舆论导向, 有了官方的言论, 谣言不攻自破, 能够间接维护社会的稳定, 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能够让公安机关以民为本, 警察严格公正执法的行为让民众有所了解, 提升他们心目中警察的形象。

(三) 实时性

公安微博为公安工作宣传提供了平台, 让原本受众群体少、消息滞后的现象转变为现在更及时的宣传方式。在公安微博出现之后, 一条相对重要的公安微博可以得到上万条、甚至更多的转发, 这些转发的人又有各自的听众, 宣传的效果明显, 能够第一时间使得信息传播出去。公安的宣传部门应把民警在日常执法中一些典型的案例发布出去, 让群众知道公安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的。还可以把民警先进事迹写入微博, 大量的转发后, 可以得到宣传公安工作、拉近警民关系的效果。这种榜样式的宣传在民众心目中建立了良好的警察形象, 并不断深化群众中的警察形象。

警察体育的作用 篇9

关键词:警察,体能,现状,课外体育锻炼

随着社会经济和资讯的发展,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武装程度及警匪对抗强度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 就需要一支素质更高、有良好体能的警察队伍。警察学院是培养公安人才的摇篮, 警院学生需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公安执法战斗工作的要求, 因此, 对他们的体能素质有较高要求。体能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柔韧性等方面的各器官功能能力的综合表现, 它是警察掌握警务技能技术、提高警务技能水平和增强体质健康的基础。只有靠自己强健的体魄, 高超的警务实战技能、技术, 才可以在未来的公安工作中, 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而目前警院学生和体能训练相关的警体课程每周不会超过2次, 对警察所需的体能训练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本文通过对浙江警察学院学员体能现状的分析, 就学生体能状况、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以更好促进体能训练的开展, 使学生树立终身训练的观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2年9月在浙江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随机抽取浙江警察学院100名男生、20名女生, 年龄19~21岁, 平均19.9岁。受试者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 本测试研究无涉及伦理问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KIN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图书馆以及其他互联网查阅大量有关课外体育锻炼的文献。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警院学生设计问卷, 共发放135份, 回收问卷男生110份, 女生20份, 有效问卷130份, 回收率96.3%, 有效率96.3%。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 Excel2003[1],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针对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

通过表1可以看出, 54.5%的男生锻炼次数为每周1~2次, 31.8%的男生锻炼次数为每周3~4次, 9.2%的男生的锻炼次数为每周5次以上。50%的女生锻炼次数为1~2次每周, 10%的女生锻炼次数为3~4次每周, 0%的女生的锻炼次数为每周5次以上。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能很大程度上反应我们警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男生主要的锻炼频率主要集中在每周1~2次和每周3~4次, 而女生的锻炼频率主要分布在不确定和每周1~2次段。

2.2 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通过表2、3可以看出从试点班的的学生在没有进入浙警院读书时候锻炼时间在1h左右占了56.36%。经过警校的学习锻炼时间在2h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从5.5%上升到了15.5%, 女生的锻炼时间还是主要在1h左右, 占了50%。

2.3 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通过表4调查发现, 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跑。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是本校的体育场馆, 选择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属于低级消费倾向, 以简单、方便为第一选择。调查表明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同时消费不高的运动项目仍是警院学生首选项目。项目的选择上, 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内容。在选择的运动项目上, 女生也与男生有很大差异, 男生首选篮球, 女生则选择羽毛球。根据调查显示田径运动是不为学生喜欢的运动, 没有学生选择田径, 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于田径上的一些基本上技能不能掌握, 这一点令人深思。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 是体能基础, 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健身功用和效果。

2.4 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选择

通过表5中可以发现, 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与同伴一起去参与运动, 说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活动气氛, 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而且还能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这跟警察院校的群体生活密切相关, 也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不同之处, 可以为同学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创造条件。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体育锻炼动所占比例比较大, 主要是因为在警校区队班级的集体活动比较多, 但是这类锻炼方式一般都有比较规范的锻炼计划, 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进行体育锻炼,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在较短时间内能取得一定的锻炼效果, 但是这种强制性的体育锻炼容易让学生产生抵制心理, 使得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活动结束之后, 就很少有人再进行类似的锻炼了。

2.5 警院学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有5.5%和3.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上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有54.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课外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较满意, 有10%和29.2%学生对学校非常满意和满意。可以看出, 学生对警院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上是比较满意的, 也可以警院很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也经常性的开展一些体育比赛。

2.6 警院学生对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满意程度

在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有10.8%和3.3%的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器材设施为一般和不满意, 有60%的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器材设施满意, 有25.9%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器材设施非常满意。可以看出, 警院的体育设施能满足学生平时锻炼的需求。

2.7 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

体育动机是激励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 即主观原因, 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表8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为了警院组织的体能比赛是比较一致的, 并且也是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 在减肥方面, 女生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身体发胖, 爱美之心是她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但对照前面的调查结果从锻炼频率和一次锻炼的时间里来看, 女生的减肥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警院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 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识处于良好水平。 (2) 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是以校内运动场馆为主。主要是因为学校进行警务化管理。 (3) 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超过普通大学, 学生有30%的学生达到每周锻炼3次以上;在锻炼时间上共有57%学生达到每次锻炼1h以上, 锻炼的时间段集中在下午和晚上。 (4) 警院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抱有兴趣, 增强体质、应对4个一体能测试以及娱乐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价值取向。

3.2 建议

(1)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 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 警察学院要大力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教育, 把课外体育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结合起来, 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 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锻炼观。 (3) 警察学院要加大投入力度, 不断扩大体育设施的数量, 改善体育设施和器材, 提高场地设施的质量, 以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4) 警察学院要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宣传, 增强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 提高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警体教学的老师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 多传授技术方法的应用, 多督促学生在课下练习, 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学, 使学生可以在实践锻炼中理会锻炼作用, 多开展高水平的体育比赛, 吸引观众、活跃学校气氛, 使广大警院学生能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氛围中, 使体育意识通过学院的各种活动渗透到每一位警校学生的言行中, 使学生了解体育, 认识体育活动的价值, 把体育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习惯。 (5) 警察学院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进行, 使学生能在参与过程中兴趣得到了增加, 技术得到提高。未来的警察需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但由于时间的推移, 工作的繁忙, 身体的锻炼也逐渐的忽视, 身体逐渐地垮下去, 要使警察身体素质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基础上, 就一定要加强锻炼, 并且使这种锻炼贯穿于一生, 所以学校每一位警体教学老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技术知识, 也要在警察体育活动中传授方法和技术, 使学生在锻炼中掌握方法, 学会自身进行的锻炼, 并且有计划的实施锻炼的方案, 这样即使离开了学校, 他们也可以完成锻炼指标, 从而更健康, 充满朝气。

参考文献

[1]Microsoft Excel2003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包.

[2]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1-56.

[3]张应.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 2003 (2) :100-103.

开展警营体育提升警察软实力 篇10

警察软实力为当前警察队伍的一种发展追求,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们的道德、品质、价值观、技能水平,凸显了警察的公众影响力,其是公安单位彰显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反映出了警察团队执法力,同时展现了现代警察应有的光辉形象。警察公众形象具体涉及到其精神品质、道德意识、亲和力与威慑力,其不仅可对违法人员形成震慑作用,还可引领并推进大众按照法规制度做事,以实现确保社会安定繁荣的发展目标。

2警察体育文化对提升警察软实力的作用

警营体育文化始终是公安队伍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警察进行实战所需的身体活动,其具体为人员技能、掌握技术等物质、 精神与道德财富的集成。警察具备的武装属性需要其从事具有对抗性的锻炼项目,从而达到发展心智的目标。具体来讲,警察体育包含散打、射击、擒拿、武术等多重项目,在不断的对抗练习、竞技表演活动中可创建形成独具特色的警营体育文化,提升警察软实力。例如,透过训练与竞赛活动可逐步积累形成高辐射性与渗透性的精神,而精神文化恰恰是众多文化形式中最具稳定性、最体现作用性的内容,其一旦与体育活动融合后便会被激活,并体现出更强的辐射渗透力。当前,较多警营体育活动具有一定传统性,内含较多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内容,凸显了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与西方竞技体育精神。另外,体育训练过程中需要成员协同合作、勇敢机智、不断拼搏进取,这恰恰与警察人员要体现的精神力量不谋而合。此种力量会突破体育运动自身,在警察身心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启迪以及渗透影响。

另外,警营体育活动可令警察在心灵的感悟上形成共鸣,更为深刻的把握职业道德,做到依法办事、按章执行、维护正义、业精于勤、团结协作。例如,散打、查缉等警营体育活动,事先需要参加人员把握相应的要求与规定约束自身行为,利用攻击、被打败、获得成功提升情感。警察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此运动凸显的身心协调、和谐自然理念,会对形成和谐融洽的警民关系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3警察体育文化建设科学策略

3 . 1做好警务实战培训

为全面提升广大民警日常工作中的警务实战水平,应积极联合各级培训管理中心组织培训教育活动。首先应做好体能训练,针对公安行业的特征,组织丰富生动的体能训练。例如提重物跑步、 跨越障碍、越野跑等,使得警察人员具备更强大的运动技能,并形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另外,应做好综合技能培训,将格斗擒拿、 应用警械、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全面融合起来,提升警察人员应用警务实战技能的水平。利用集成化培训,可增加警察人员实战意识,使他们更具荣誉感与责任感。再者可通过模拟实战训练,针对基层警务人员工作中的实战案例,组织设计或模拟生动的情景,为警察人员提供更多的实战训练机会,利用模拟培训、实战操作、现场应变处置强化综合技能。当然,上述训练阶段中应全面深入渗透贯彻正确的体育文化,并持续的丰富内容,以达到完善警察品格, 提升整体文化品位,树立优秀的警察品牌,完善训练效果,提升警察团队向心力、凝聚力与战斗力的综合目标。

3 . 2丰富开展比武训练活动

警务实战能力是每位警察从事实战训练需要具备的职业特色能力,开展丰富的比武训练活动最能凸显警察队伍的职业特色。 2011年我国公安部开展了首届公安队伍警务实战能力教官比武训练活动,各个省市地区公安单位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并进行了内部的比武选拔,择优入选了一批参赛选手参与全国比赛,并向广大人民展现了我国公安队伍的威武、光辉形象。通过组织丰富的比武训练活动可全面提升警察团队警务实战水平。为使比武活动更合理的符合警务实战任务需求,应凸显比武训练活动的实用性、 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同时,应针对各个区域县市状况,就各类不同警种警务实战现实特征,设定一系列推进警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提升技能水平的活动内容,尽可能的符合各个不同队伍警察人员针对警务实战能力的现实需要。再者,应选择合理科学的比武形式,公平的评选模式与奖项,就各个警种以及各类型的比武活动, 通过有效的评比模式,确保更多的警察人员可获取凸显技能的机遇,并提升警察人员参加比武训练活动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推动比武活动在不同区县公安部门实现更大的推广以及普及应用。

3 . 3激励警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

全面建设计划要求规定,我国机关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应全面做好员工体育文化事业,因地制宜的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文明和谐的健身运动。警察始终担负着保护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大众安全健康的重要责任,因此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唯有如此方能以健康饱满的状态、更强大的身心向社会传递健康信息,展示良好形象、活力充沛的精神面貌。目前,为激发警察人员从事体育锻炼热情,提升运动质量以及锻炼效率,应做好对警察人员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倡导与引领工作。首先应促进警察个体从事自我支配的体育锻炼活动,该过程中应在警察人员选择体育项目过程中进行必要引导,凸显针对性,同警察担任的岗位工作全面融合。同时应符合警察个人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契合他们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活动,尽量能够利用好现有的小区场地、单位配备的体育基础设施,并合理的安排好锻炼的时间与频率,尽量在自身空闲的时间做锻炼。总之,自我锻炼应把握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原则。再者,应着重做好公安单位的各类小规模灵活生动的体育竞赛活动,凸显整体参与性,激发更多的警察人员参加进来。组织方式应力求灵活多变,可选择在区域公安单位之间开展,还可在公安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开展,或是警察联合当地居民一同完成比赛活动。当然,展现的主体应格外鲜明,例如组织培养集体、团结精神的篮球比赛,选择传统节日组织提升民族精神的运动会,打造和谐文明警民关系的友谊赛。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可组织贴近大众的竞技比赛,例如长跑运动、游泳比赛、跳绳、球类项目比赛等。还可选择开展更为大众性的民族项目,例如棋类比赛、拔河、踢毽子等。

3 . 4组织精品赛事, 凸显警营体育活动特色性

警营体育活动不仅要贴近大众,还要力争精品,通过精品赛事、以警察掌握的综合竞技能力来显现并传递良好的警察形象。目前小至个人、组织,大到国家、社会,均将体育看做是宣传打造形象的最佳载体。当前,公安部门只有警服以及警车等能够显示出其具备的形象,而凸显公安部门特点、代表民警形象的特色品牌与文化标识则格外少见。警营体育显现出了明显的职业文化特点,因此应将特色化的警营体育作为重点项目,提升组织各类赛事活动的宣传力度,将警营体育真正变成能够凸显警察形象的一项品牌活动。 为此,可集成传统优秀的大练兵活动形式,其属于我国公安系统之中组织次数较多的活动模式,同时各个环节中牵涉到了警员的体格、格斗能力、战术技能与设计能力等内容,对提升警察队伍整体实战水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大练兵始终无法在广大群众之中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为此应进一步深化组织管理以及宣传工作,利用有序规范的组织活动,广泛的引入媒体单位,更多的吸引社会大众关注此项活动,进而实现同大众交流沟通的良好目标,积极将其建设成为各个地区、省市独具特色、极具影响力的一项警察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另外,应提升单项特征鲜明经营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力度,在我国众多特色化项目之中,擒敌术武术等项目因其较强的对抗性而实现了广泛的普及,因此可令各地区国家人民快速接受。为此,应将该类项目作为对接平台,定期组织更大规模的单项比赛竞技活动,使更多区域大众掌握我国警察队伍警务技能以及核心素质。另外,应频繁同国外其他地区警察组织国际性的比赛交流学习活动,进一步宣传我国警察具备的良好国际形象,使不同国家大众透过竞赛活动明确我国警察实战过程中能力水平以及心态状况,真正扩充国际警察行列中我国警察的综合影响力。

4结语

上一篇:灾害处置下一篇:三专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