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礼仪

2024-11-03

美国人的礼仪(共7篇)

美国人的礼仪 篇1

2012年,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发现25岁到34岁的年轻人, 约有三分之一居住在父母家中, 原因多种。比如, 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原先买了房子, 但因金融危机, 供不起房子了。父母给他们提供了财务支持, 又提供了情感支持, 父母孩子, 其乐融融。对这些家庭来说, 不存在“看望父母”的问题。

独立成家的孩子, 通常会定期看望父母。车程数小时的, 好比上海到南京, 北京到大连, 多数自驾车。路程远的, 好比北京到广州, 就得乘飞机了。感恩节和圣诞节是外出的孩子看望父母最集中的时间, 类似中国的春运。

除了感恩节、圣诞节外, 美国有许多长周末, 美国大多数联邦假日放在星期一, 不像中国那样规定一个死板的数字, 所以就有许多连续3天的长周末。数小时车程的距离, 孩子就会利用这些长周末去看望父母。

有正式工作的, 公司都给至少两星期的年假, 除了度假外, 也可用来跟父母团聚。

此外, 美国有个1993年通过的《家庭医疗休假法》。此法规规定:凡家庭成员 (如父母) 有医疗和相关的照顾的需要, 都可以请假, 每年可长达12周;虽然此请假是无薪水的, 但是, 法律规定老板不可借机解聘员工。

美国人的礼仪 篇2

美国人的礼仪

美国人的见面礼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在一般情况下,同外人见面时,美国人往往以点头、微笑为礼,或者只是向对方“嗨”上一声便作罢。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美国人甚至连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握手礼也略去不用了。若非亲朋好友,美国人一般不会主动与对方亲吻、拥抱。

在称呼别人时,美国人极少使用全称。他们更喜欢直呼交往对象其名,以示双方关系密切。若非官方正式交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称呼官衔,或是以“阁下”相称。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女士或小姐这类称呼,喜欢直呼对方的名字。

美国人十分讲究“个人空间”。与美国人交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不喜欢交谈中涉及个人私事,特别忌谈如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物品的价值等。

美国人对山楂花与玫瑰花非常偏爱。在动物之中,美国人普遍爱狗。美国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对于那些自称爱吃狗肉的`人,美国人是非常厌恶的。在美国人眼里,驴代表坚强,象代表稳重,它们分别是共和党、民主党的标志。

美国人最喜爱的色彩是白色。在他们看来,白色象征着纯洁。除此之外,人们还喜欢蓝色和黄色。由于黑色在美国主要用于丧葬活动,因此美国人对它比较忌讳。

美国人最讨厌的数字是“13”和“3”。他们不喜欢的日期则是星期五。相传,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贪图三十枚银币而出卖了耶稣,并使耶稣惨死在十字架上。在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中描绘耶稣被出卖前和门徒共进晚餐,其中第十三个人就是叛徒犹大。耶稣遇难的那天正好是“星期五”。

美国人的“说法” 篇3

不过,如果因此就认为美国人总是百无禁忌畅所欲言就未免以偏概全。其实在说话方面,美国人的拐弯抹角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中国人的忌口大多是为了保全面子,而美国人的忌口却是为了省得给自己惹上麻烦。

语言的保护伞

因为美国的人口实在太多元,不同的族裔、文化、宗教、年龄使人们的敏感地带千差万别,不论聊什幺话题,踩雷的机会都比不踩雷要大得多,为了明哲保身,人们就创造出一套穿上了防弹衣的安全话语体系,它晦涩冗赘却四平八稳。

比如,对白人仍然可以称白人,而对黑人却得尊称“非裔美国人”;偷越国境虽然是非法,但偷渡客不能叫“非法移民”而得称“无身份移民”。

几年前,纽约曾经有个优秀的小学校长,因为对新移民学生说了句:“你现在在美国了,所以要每天换衣服”的话,而被认为涉嫌歧视新移民而丢了工作。最近有家中餐馆,因为对打电话叫餐的黑人区顾客说那个地区太危险不送餐,就被人告上了法庭。发廊老板也都深谙实话不能实说的道理,虽然打理女士发型比男士辛苦得多,但如果按照男女定价,可能会因为性别歧视被罚款500美金。生意人当然也不愿意做赔本买卖,就只好在价格单上绝口不提性别,而是不厌其烦地写上:基本价15元,发长过肩、需要理出层次的再加5元。

当然,口头上的冠冕堂皇并不能当真,“无身份移民”在大搜捕中照样难逃被遣返的命运,“非裔美国人”找工作时仍然会障碍重重,倒是让口是心非的语言转变大行其道。

追求个性的语言

美国不仅有着社会默认的安全语体系,还存在着追求个性的语言文化。早期的美国移民大多是为了摆脱欧洲封建统治和各种权势的压迫来到北美大陆寻求新生活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性格中具有反抗束缚、追求自由的因素。美国英语中有大量的以self和ego组成的词组,如self-serving,self-advantage, egomania,ego massage等。

并且美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和保护个人隐私的社会。“私域”在追求自我的美国社会中被当作是合法、合理的,是人们的最高需求。得到它,就得到了最大满足,它受到侵犯,个人就如同受到侮辱。Privateaffairs,private business等私域对个人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如实地反映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和一点一滴的变化。美国语作为美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和美国文化主客观的表现形式,如实地记录和反映了美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内容。

无论是安全话语体系还是追求个性和隐私的文化特征,看似矛盾的文化载体,实际上却反映了美国人身上的真正特点,起码美国人在意识中追求简单,既按照社会约定的套路进行,又表现出自我张扬的个性。

美国人的爱鸟故事 篇4

儿子两岁那年,我暂居在加利福尼亚州。与我家相邻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老爷爷。在我家屋子后面的草坪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成群的鸭子,因为儿子特别喜欢它们,所以我也乐于带孩子去亲近这些小动物。

一次,老爷爷见我儿子喜欢看鸭子吃东西,就进屋拿来了半袋面包片,然后把它们撕成小块儿,扔给鸭子吃,然后和我儿子一起欣赏鸭子们奔过来吃面包时的样子。

见我儿子看得很入神,老爷爷就问我儿子,想不想亲自喂鸭子。我儿子一听,高兴极了,欢跳着从老爷爷手里接过一片面包,乐得忘乎所以,非但没把面包扔给鸭子,而是自己大口大口吃进了肚里。这一下把老爷爷乐得合不拢嘴,和我儿子开玩笑地说:“面包是给野鸭吃的,你怎么给吃了?你吃了这片面包,会变成鸭子的。”说着学着鸭子的样子“嘎嘎”叫起来,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老爷爷并没有就此“剥夺”我儿子对鸭子的饲养权,而是又给了我儿子一片面包,这回孩子一口也没吃,整片地扔给了围在脚边的二三十只鸭子。细心的老爷爷笑着对我儿子直摇手,他对我儿子说,最好把面包片撕成小块儿,太大了会噎着鸭子的。然后,他示范给我儿子看,我儿子呢,就学他的样子,撕小了以后再喂给周围的鸭子们。我当时就想,老爷爷对他的鸭子呵护得真细心。但是后来才知道,这一大群鸭子是野鸭,因为他经常来喂,时间长了,野鸭们知道路了,就天天光顾这里。听人这么说,我对老爷爷肃然起敬。我曾问老爷爷,天天这么喂,你得花多少钱,他说不知道,反正每天至少要喂一袋面包。他说,天天看野鸭开心地吃他喂的东西,是一种快乐,花点儿钱来喂小生灵,太值了。

因为当时我们刚搬到这里,老爷爷提醒我们娘俩,鸭子们的巢就在草坪后面那条河上的小桥附近。现在是野鸭孵卵季节,在河边走时要小心,别踩到野鸭蛋。听着老爷爷对我们的忠告,不禁心头产生一种暖暖的感觉。当我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鸭子们吃完面包后,穿过浓密的树林,欢快地张着翅膀,跳进潺潺流淌的小河里游泳、洗澡时,我想这就是它们最美、最舒适、最安全的天堂了。

大汽车谦让“霸道”小鸟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伤害鸟儿是极不道德的行为。美国有关法律也规定,凡伤害鸟类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那年,我随夫迁居佛罗里达州。这个州是美国两个气候较佳、环境优美的地方之一。所以许多美国富商、政府官员都在这个州有豪宅。

然而每到七八月份,都会出现一段酷热难当的天气。一次大暴雨后,停车场的水泥路或柏油马路的坑洼处,出现了“小水塘”,不知哪来的鸟儿们,三五成群,呼啦啦地落在“小水塘”中。有的喝水,有的洗澡。它们抖动身上的水珠,让过往行人也感到丝丝凉意。这时,一辆轿车朝小鸟嬉戏的方向驶来,距离大约10米远时,车子开始减速,就像人走路那样,慢慢地往前“爬”。鸟儿们,就像没看见一样,照常洗澡。

我观察司机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双手紧握方向盘,身子探向挡风玻璃,身子几乎贴到了方向盘上。我想,他是在看鸟儿离他的车究竟还有多远。司机开着车,慢慢地往前蹭着,好像生怕哪只不懂事的小鸟会钻到轮子下面。车离鸟还有一米多远了,鸟儿还是不愿离去。他就把车停下来,摇下车窗,双肩一耸,两手摊开,无奈地笑着对我说,看来它们还没洗够。他看了小鸟几秒钟后,见后面又来车了,他才又往前开了一点儿。快到离鸟一尺左右时,这些鸟好像才看见有车,慢悠悠地飞走了。有几只鸟甚至还踱着悠闲的步子,走进了旁边的树林里。

韩国人的进餐礼仪 篇5

礼仪是留学生出国前需要了解最多的常识,每个国家,可能进餐礼仪都不一样,韩国人的进餐礼仪是怎么样的呢?来看看吧!

进食的礼仪是韩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去到韩国传统的饭馆中,入乡随俗的第一步便是遵守他们就餐时的.礼仪。最传统的坐姿是,男人上炕时盘腿坐,而穿韩服的女人则屈膝支足坐下。

相比筷子,勺子在韩国人饮食生活中显得更加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盛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他食器上,而筷子只负责夹菜。在韩国人的进食习惯中,不管汤碗中的豆芽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人们都不能用筷子。当不用筷子时,两根筷子要拢齐,放在桌子上。

在公共场合用餐,韩国人还是和在家中一样,用自己的餐具直接食用公用的汤或菜,足以看出这是个重感情的民族,在饮食的互动过程中,他们尝试着将感情融入进来,当做是一种轻松的沟通。

美国人的住房 篇6

有花园游泳池的大house

老黄的家是平房。车房前面是前庭院,可以停放车辆,旁边支了个篮球架给孩子打球玩。进门,室内都铺着地毯,实用面积300平方米。宽敞的客厅,落地玻璃门外面,是后庭院,老黄在这里建造了一个游泳池。游泳池靠近客厅的一边,摆放着几张沙滩躺椅和太阳伞。池的左端,有一个小小的房子,那是中式厨房,里面可以进行各种“有烟”烹调,包括明火烧烤和煎炒。

客厅摆放着16:9的大背投电视机,沙发区的一侧,有一张长餐桌,算西式餐厅,这是平常吃饭的地方。餐桌一头靠墙壁处,是开放式的厨房、电冰箱、食物橱。沙发区的另一侧,有一个房间,里面摆放着一个大圆桌和椅子,这才是“真正”的餐厅,可以“正式”招待客人用餐。房间里摆圆台面,女主人很活跃,常常叫朋友来打麻将开派对。我想,也许因为住房太宽敞,所以要分别设这么多不同的“餐厅”,然后再因为有了这么多餐厅而开派对。

老黄家的后庭院都种了花和观赏植物。每一株花草的旁边,都布置有自动喷淋头。设置好时间,就可以定时自动喷淋,毋需人工浇灌,只管观赏就是。这样的“造园”,好处是不必打理,离开几个月家中无人也不要紧。不过,似乎也有缺点:一旦定下来都种些什么植物,就不好改变。这就好比我们办公室的分区和隔断,要改变的话,牵涉到各种布线,即便不怕花钱,麻烦也不小。

我问老黄,一样建造房子,为什么不造两层呢?老黄说:你瞧,一层的地方,已经足够富余的了。造两层,空置无用不说,装潢摆设倒要增加好大一笔预算。所以,你在这里看到的房子,都是一层的居多,也没有地下室。

House比较能代表美国

这种房屋,美国叫house,国内叫单体别墅。在美国拥有这样住宅的,是否算达到中产阶级?我不知道,大概总可以算美国的“小康”吧?在美国期间,我还在townho-use(联体别墅)和apartment(公寓)住过。只是觉得,在广袤的美国大地上,似乎还是这种house比较有代表性。而且,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美国房舍,就是这种house,有点“先入为主”,所以印象也比较深。house和townhouse本质差不多,主要区别是院子的大小。apartment是公寓房子,多半是流动人口和单身者住的地方,美国人主要还是住house。

住house的应该是些喜欢动手做东西的人,很多美国人喜欢DIY(自己动手),大至重新装修房子,小到在后园种点菜做个园景什么的。做园景用的东西都可以在一些专门商店买到。做好园景的房子和没有做过的房子差价很大,很多美国人就买那些做得不好的房子,然后自己做,过几年再卖掉,赚那十几万美元的差价,有人甚至以此营生。还有专门的电视频道教人怎么做各种小东西的。经常看到美国人的后花园或车库里放着各种半成品,这也是美国人的一种生活乐趣。

在美国,因为地大,所以地价也便宜一点。但独立的house多大,各地有地方法规规定,大致在半英亩到一英亩,也就是中国的四亩到八亩地上,安排自己的家。所以,造房子时弄个前院(专门给路上的人看),有个后院(自己待,小孩玩,或者弄个泳池),一般建个一层或两层,或者是一层半,这样的房子在城市小区里很常见。

中国的house,我也在乡下住过,除了做工粗糙点外,别的倒不输美国的,还有鸡鸭猪啊什么的在房间里乱走,倒也热闹。但是致命的弱点是交通不便,去哪里都要先走上老半天路。我想以后我有孩子的话,还是会选择住一个有很大后院的house,还要带游泳池的那种,小孩子们就可以在院子里跑呀跑地就长大了,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平房大院一样。

建房子就两三个工人

现在美国的建筑工地上,工人至少一半以上是说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就像我国的建筑工地上多是农民工一样。我一有机会就爱看老墨们盖房子。他们开着录音机放热情的拉丁音乐,互相之间哇啦哇啦地说西班牙语。美国的建筑工地有十来个人那就是很大的了。盖一幢房子,通常就是三两个人干活。手动工具都是工人自己带,电动风动工具是老板的,大型的推土机挖掘机等是租赁的。材料是修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现买,所以没有国内工地上堆积如山的材料。

从结构上说,美国房子内里都是一个木头笼子。垂直方向是2X4寸的木条,水平方向是2X10寸或者12寸的木条垂直放。每隔16英寸一根,完全和一个鸟笼一样。然后,外墙是板条的,或者砖(那是高级的),贴在这个木头笼子上。内墙是纸面石膏板,或者部分护壁板。当中是隔热的玻璃纤维。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龙卷风一刮,就会出现电视上看到的残垣遍地的景象。

在国内盖房子,是需要手艺的,比如门窗制作安装。美国已经没有手艺木工了,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规范化,建筑材料尺寸是统一的。尺寸用英制,比如室内高度,大多是八尺,你买的木头,纸面石膏板,也都是八尺,笼子的木档16寸一根,三档就是四尺。所有材料,一直到家具,比如冰箱洗碗机之类,你不用担心尺寸,照一般规范做,到时候放进去正好。门和窗都是工厂做好,双层玻璃密封,连门框窗框一起给你的。你只要在木笼子上留好尺寸合适的洞,放进去,校好水平,钉死就可以了。

大工程小装修统统DIY

建房时墙壁比较繁琐,中间的玻璃纤维垫子一定要严密,太紧或者太松,都要影响隔热和取暖效果,关系到冬天的取暖费用。室内装修比较简单,材料都是按尺寸订制的。比如地面的地砖、地板、地毯,花样千变万化,其实照着说明书,买来材料,都可以自己做。双车库的15尺宽车库门,只要花500元买来,照着说明书,一个周末也就装好了。

还有一些奢侈品,如冲浪按摩浴缸、桑拿房,这些东西都有成品卖,买回来自己安装或者叫人安装就是。桑拿房其实基本也就是一个大电炉放在杉木小屋子里而已。美国人住宅的配电都比较大,留有足够余地。

美国一切讲究规范,比如他们室内溜墙根每八尺要有一个电插头,这很管用。又比如厕所和室外平台上必须用另一种插座,否则通不过检查。美国的建筑材料商店,一到周末就免费教人工艺制作,一次一两小时,从工具、辅料到材料,一一开讲,还有机会亲自动手试操作。我认识一对夫妻,自己开饭店,准备自己动手给饭店装修厕所,就在建材商店上完课,然后当场买了材料工具,回去就开始干活了。

美国人的教堂 篇7

一天,我和晓玲相约到附近教堂体验宗教活动。星期天上午的哥伦比亚小城,行人稀少,所有的店铺关闭,中午11点钟以前人们自觉都不开门,纷纷涌向教堂。走进国际社区教堂,哦,熟人还真不少,比如住在UP公寓的一对中国夫妇,丈夫是香港人,今天他担任这次教堂活动的主要乐手,正弹着吉他与另一个美国女士配乐。看到我们来,他们也都很高兴,彼此打着招呼。牧师霍保罗具有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多次参加过我们培训团的活动,他站在门口,给每人分发当天的活动日程和有关资料。

11点钟,教堂活动开始。那位香港男士和美国女士上台开始演奏,音乐一起,大家立即安静下来,一起唱着圣歌,台上多媒体屏幕打出歌词,优美的旋律立刻把人们带到一种神圣的氛围中去。接下来霍保罗为当地一个孩子主持高中毕业庆贺仪式。那个瘦高的男孩儿,略带羞涩,接过赠送的礼物,两位邻居代表上台向他表示祝贺和祝福,叙述如何看着他成长,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等等。最后男孩发表简短的感言,向他的父母和所有关心他的人表示感谢!这时台上台下友好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庆贺仪式结束后,有人把随家长前来的小朋友们带离现场。

我疑惑地问:孩子们干什么去了?

他们告诉我,孩子们到另一个房间做游戏,参加适合他们的礼拜活动。

留下来的大人们听霍保罗的专题演讲,题目是《孙中山与魏慈曼》,在密苏里听美国人讲中国的国父孙中山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霍保罗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他发给每人一份讲座提纲,还配放多媒体,图文并茂哦。他详细介绍了两个名人的经历,说他们的民族都曾经被外國人侵略,他们都是国父,都曾有过在西方学习生活的经历。他们把本民族从压迫中拯救出来,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教徒们解救和帮助了他们。如孙中山在南京遭绑架被教会朋友解救,他自豪地说:“当你的人生遇到困难,就会有教友帮助你。”

几天过后,友好家庭女主人凯瑞又约我们到她的福音派教友释放教堂,体验当地相对传统的宗教活动。那天教堂里一二百人的座位坐得满满当当,音乐结束后,身穿黑色礼服的牧师开始演讲,虽然是在讲经典,但现场十分活跃,随着牧师的发问,笑声频频。礼拜结束后,举行了一个规模不小的Party,大家分别把从家里带来的特色食物摆好,一起交流和分享。

这期间我们还在英语教师伊琳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周围的五六座教堂。这些教堂大都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建筑古典,内饰辉煌,不少设有大型管风琴,相当有气势。到教堂一般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足见其密度之大。伊琳告诉我们,不到10万人的哥伦比亚市,有140多个教堂,算下来,每六七十人就拥有一个教堂。据说全美宗教活动场所如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伊斯兰教清真寺等有30多万处,居世界之最。

美国人对体育的热爱举世闻名,但周末去教堂的人远远多于看体育比赛的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体育运动。 一般人认为,科学技术越进步,现代化程度越高,国家就会变得越世俗化,但美国的现实恰恰相反。在独立战争时期,经常到教堂做礼拜的美国人大约占人口总数的17%,到南北战争时期,这个比例上升到37%,到20世纪初,经常上教堂的人已经超过人口的一半,近年来更是超过了60%。

我想不通:在美国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国家,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为什么宗教活动长盛不衰,教堂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一项国际范围的研究结果表明,82%的美国人信仰某种宗教,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有统治地位,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许多美国人认为,在美国这样盛行个人主义的国度,如果没有上帝的震摄力量,千千万万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是十分危险的。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更加需要人们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同性恋、艾滋病、道德败坏、非婚生育等等,他们都希望用重建人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用宗教填补那些由科学和理性无法占据的心灵空间。宗教变成当代美国个人信仰和精神的寄托,是社会关系协调稳定的润滑剂、粘合剂,是国家统治的有力工具。

其次是人们寻求心理安慰的需要。当年美国的先辈为了逃避宗教迫害来到了北美这片自由而陌生的土地,面对荒凉的环境,风云变幻的大自然,一边祈求上帝的守护和赐福,一边扩张掠夺,对曾经热心帮助过他们的印地安人进行血腥镇压,同时他们又要向上帝忏悔原罪,洗刷罪恶,求得上帝的饶恕和宽容,以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安慰。美国相比西方其他福利国家,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人们通过定期集体到教堂参加礼拜活动,在优美的音乐中,放下世俗的物累,起到放松情绪、抒发情感、舒缓压力的心理按摩和疏导作用。

再是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美国的教堂是人们互相交往的重要场合。美国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几件事——出生、成年、结婚、死亡,都由宗教提供习俗与礼仪,宗教贯穿其生命始终。现实中有些人到教堂参加礼拜仪式,也并非入教,就是为了寻求人与人的交往和交流。一对中国夫妇告诉我,刚来时,他们也不参加教堂活动,但是教会的人对他们很关心,经常邀请他们去。他们喜欢这个教堂的包容性,参加活动已经9年了,但并没有入教。

密苏里的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外部造型“高”、“直”,给人以超脱红尘向幸福天国靠近的幻觉,里面光线斑驳而神秘,置身其中会感受到浓重的宗教氛围。但也有许多教堂外观与普通建筑没有任何两样,里面的布置十分温馨,就像一个社区活动中心。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时候人都是社会人,需要融入社会群体之中,不仅有物质上衣食住行的需要,还有人的精神信仰、人际交流、情感关怀的需要,而且人们的压力越大,越需要精神的调节、情感的慰藉,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温暖和关怀。久而久之,到教堂感受精神关怀就成了美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那么在时代快速变化,社会文化多元的情况下,美国教堂的活动是如何满足现实需要,保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呢?

考察密大学校周围的教堂,不仅建筑风格各异,其内部设施、活动内容也各具特色,牧师们的精神理念和授道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堂风格的多样化,让人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的教堂。

上一篇:高职会计案例教学下一篇:Wiene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