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冲突(共4篇)
内心冲突 篇1
李岗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并留校任教, 又于2000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班。在读书期间, 他艺术观念有了新的拓展, 专业基本功有了新的进展, 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着实下了一番临摹功夫。在临摹时, 老师要求不仅要师其迹而且要师其心, 也就是一边临摹古人作品的笔墨, 还要领会古人作画的心性——一种深层的心理状态, 包括作画时的心境, 和作品表达的意境。在李岗看来, 虽然我们今天不可能使历史的时空倒转, 回到古人那个时代去, 回到那个历史情境当中去, 但是古人作品的直指心性, 确实能着了中国画的精髓, 而这又恰恰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现代性暗合。西方现代主义从浪漫主义到表现主义, 到超现实主义, 再到抽象表现主义都把艺术指向内心, 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指向内心的层面有别而已。而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已不同于古人, 我们所面对的外在世界已没有了古典的宁静而是充满了现代的喧嚣和竞争。电视, 互联网, 现代建筑, 流行音乐, 股市乃至海湾危机……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运动的世界, 因此我们的心性与古人的心性已不相同了。但是, 艺术直指现代人的心性, 依然是我们艺术所表现的内容, 这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走向现代的或当代的锲合点, 这就是李岗在反思传统, 反思现代艺术所寻求到的艺术定位。他用当代人的直觉去体悟挖掘当代人的心性世界, 或者更直接地说去挖掘他自己作为当代人的心性——一种深层的心理状态, 使其近作直接内心, 成为直至内心的幻境。在他的《幽居》《原野》《山火》等作品中的山、水、树、石、云等一切都在他内心幻化, 构造了一个个精神时空。这一定位使得他的作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画面中的境界, 也即心中的幻境, 在他的作品中已经没有了传统水墨的萧条、淡泊, 也没有了消极退避的庄禅精神, 更没有了静观默察的观察方法。在他的《寒谭》和《幽居》中, 滚动的云, 倾斜的山, 欲舞的树, 充满了运动和充实, 而在这个充满矛盾运动的空间中却被画面上部山体的轮廓和下部水面的墨线限定着, 造成一种禁锢, 使画面内部如火奔突的情感, 圈定在外廓冷静的硬壳之中, 犹如欲将喷发的地火, 地面上表面冷静, 而其地下已充满了不可遏制的骚动。而在《山火》中这种冲突便直接表现为地火的喷发释放、宣泄。这正是一个当代人面对当代的充满矛盾竞争外部世界的当下心境, 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在世界的外化, 这样就使得他的这些作品具有了现代的表现性。
在画面的结构上, 他利用色与墨的大面积分割, 使充满矛盾的空间求得新的平衡, 整个画面的物象布置过程就是制造矛盾冲突, 有求得新的平衡的过程。每一座山的布置、云的安排, 在矛盾运动之中又在画面的秩序之内。当然, 在这里画面已经没有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开合构图, 传统的画面空白也不见了, 已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空间处理, 以拥挤得满构图来布置画面, 利用景物的重叠关系, 强调经过积压的平面性, 这就更加深了那种不可遏止的表现性。
在艺术语言上, 他没有象试验水墨那样消解传统, 但也并非传统水墨图式的搬用, 而是在传统图式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变异, 形成了他独有的语言符号, 比如云和树的画法都有他自己独有的特征。但就其具体的运墨, 用笔方法还承袭着传统的破墨、皴擦、渍染、冲水等方法, 在笔墨趣味上还迷恋着笔、墨、纸、水相互作用下得水蕴墨味, 寻求一种传统水墨向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在具体的画面制作过程中更为强调笔墨生发的随机性和偶然效果的把握。这一点或许可以说是传统水墨向现代水墨转换的一个连接点。笔墨的随机生发和特征是我国传统水墨固有的东西, 比如:郑板桥的手中之竹之说, 和传统的败壁成画说都含有意在笔后的随机生发性的内容, 而这一点也被20世纪初的抽象表现主义所看重, 更实现其非理性的一面。因此可以说李岗的近作, 就其画面的大框架来说, 体现了理性的设计意识;就其具体的制作, 甚至个别物象的安排布置又充满着冲破理性的随机性。因此可以说他的作品是冷与热, 冲突与平衡的奇妙的结合, 唯其如此, 才更加强了现代的内心的冲突性。
从总体上看, 李岗的作品, 表现出传统水墨与试验水墨的融合趋势。但是他的试验不是建立在现代试验水墨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的新的变革尝试。传统水墨如何走向现代,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会有很不相同的答案。我们看到李岗在他的近作中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传统基因。中国传统水墨向前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如何发展, 李岗的尝试不失为一条路, 希望他一路走好, 做出成绩。
李岗
1971年出生。先后毕业于哈师大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研修班, 中央美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美术学高研班。现任哈师大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专业导师。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 黑龙江省美术学重点专业后备带头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获得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黑龙江省青联常委, 黑龙江文史馆研究员, 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研究员, 黑龙江省文促会艺委会副主任, 黑龙江省炎黄研究会理事, 黑龙江省炎黄书画院副院长, 黑龙江省山东商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画坛70后20杰。
内心冲突 篇2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说得不错,既然不顺心,还不如去放飞自我。
读过《我们内心的冲突》,不难发现,书中提到的三种人格,无论是顺从型人格、对抗型人格还是疏离型人格,其本质都是在逃避,他们逃避着真实的生活,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人生在世不称意”。
我们的内心,因为什么才会起冲突呢?我想大概是因为选择吧。每一天我们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做选择就难免会有冲突。这些会使你的内心不那么痛快,就像听到天使和魔鬼在你耳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你会因为正义而听从天使的建议,还是会为了利益而陷进魔鬼的诱惑?
提到这个,让我不得不又想起性善论与性恶论,人之初,或许善恶都不是“本性”,构成一个人性格的因素有太多太多,我们每日的行为大部分取决于外在而非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就像在看医学课本那样,学到哪就感觉自己得了什么病,从而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症,但是读到最后不禁释然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一个综合体,就像炒一道菜,不同的人拿着相同的食材还是会做出不一样的味道,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多半勺盐或者早出锅一分钟的差别。书中提出了很多贴近生活的问题,我也因此陷入这种冲突中感觉无法认清自己,但是最后才发现,这些本来就不需要弄明白,是什么味道,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
既然我以那句诗当了标题,不如就让我们继续用李白来举例子。众所周知,这位大仙是出了名的随心所欲,可他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疏离型人格。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盛大宴会,纵然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还是没有当场爆发,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体现了他顺从的一面。反之,他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勇敢,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畏,这里面包藏着他想要反抗的心。一个人的形象是立体的,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也会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的颓废,这并不矛盾,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就是这诸多矛盾的统一体。
李白的诗句体现的是道家的处事风格,在道家那里,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道”,所以,无论是驯服的猫狗还是凶猛的野兽亦或是在无人之地绽放的花朵,它们都是“道”,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一个有着奇妙性格的活生生的人,但其中道理太过玄妙,那么现在我们还是来重点谈谈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
儒家的思想有明显的积极入世的态度,而且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等级关系)处理社会内部问题,这明显的体现了卡伦霍妮理论中“顺从型人格”的特点――“亲近他人”的特点,当然,这种亲近是建立在等级观念和公序良俗的基础之上的:父慈子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亲近必然也是不平等的,对低等级人的“仁”也抱有一定“施舍”的味道。
再说等级关系,等级关系实际上是强弱关系,取决于实力强弱,利益分配的多寡。而维持这种不平等关系的需要是控制和被控制。卡伦霍妮说顺从型人格需要一位“能够控制他,并满足他所以需要”的“伙伴”,而显然,儒家思想中不乏这些“伙伴”的身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孔子这里没有过分强调被控制和被压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思想的初期中,这些“伙伴”的作用并不明显,各阶层的人都要依正理,不过到了后期被某些政治投机分子的篡改下,变成无条件的服从和被控制,沦为政治工具,官方哲学。利用儒学的地位和教化作用,将一代代人塑造成顺从型人格。
卡伦霍妮认为,顺从型的人,最重视的就是他和别人在情趣和爱好上的共同点,不在乎不同点。而在这方面,儒学似乎体现了对抗型人格的特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当然这种对抗型的比率不高,没有激烈的对抗,甚至最后还是落在共同点上,因为儒家还是强调友善待人,求同存异,同还是站在重要位置的。
儒家的仁和中庸之道也十分体现卡伦霍妮关于顺从型人格的描述:“他建立的基础是仁慈、怜悯、爱、慷慨、大方和谦逊等”;“他可能是为了和别人和谐相处,免得双方出现矛盾,所以做人一点都不张扬”因为“这些需求的核心,其实都是心中对于亲密关系和归属的渴求”超脱于社会规范的束缚会使他感到不适,中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不过这条道路上也有着缺乏创新批判精神、“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问题。中庸之路走向极端,就成了不中庸的.中庸。顺从型人格的对归属的渴望被过分放大会带来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虽然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可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影响,还是习惯顺从的,因为儒士是顺从型人格的典型代表,哪怕早早的就受到了新思想的感染。不过从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要感谢儒家思想的,它在客观上稳定了社会秩序,让生活中的“好人”更多了,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让我们在塑造理想形象的时候,不会有人塑造出杀人放火的恶魔形象。拿我自己来说,在与人意见不合的时候,我常常会选择屈从于大多数,不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尽管我每次都在为要不要说出来而作斗争。就像书里说的,脾气特别好的人也有过掐断别人脖子的念头,可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念头,它会好好的藏在心里,不会表达出来,所以从外界看,我还是一个接近于顺从型人格的人。中国人是有反抗意识的,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这才有了鲁迅笔下麻木无情的看客,可是,一旦这种反抗意识被激发出来,就会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在反抗恶势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哪一种人格不是一种逃避呢?亦或者说是一种压抑。我们因为害怕生活中即将也许会遇到的“恶意”,从而压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顺从、对抗或疏离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根据前面提到过的,不仅仅是顺从型,任何一种人格过分突出都会给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而这当然不是要让我们摆脱所有的内心冲突,去像庄子那样抱着葫芦去追求什么“绝对的精神自由”,而是要正视这些冲突,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想卡伦霍妮并不是想让我们完全想明白你喜欢的人是“真正喜欢”还是“应该喜欢”,而是希望所有人可以“找到自我并成为更好的自我”。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内心冲突 篇3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其雄才大略以及过人的胆识一起豪放的诗人意识, 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部小说的进展。那么, 对于一部基于历史史实而编撰的小说而言, 如何通过了解人物的内心, 进而了解当时的历史形态呢?又需要怎么的方式, 来解读三国这个动荡的年代, 英雄的雄才大略。那么, 解决这样的问题, 就不得不从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着手, 才能够有非常准确的了解那个时期的时局与紧张气氛。因此, 本文通过了解曹操内心世界的冲突, 通过曹操的历史主线来分析, 并充分掌握曹操的内心冲突。
1、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历史地位分析
三国演义, 是基于东汉末年, 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分天下这一历史史实编撰的小说。其中, 曹操作为魏国的魏王, 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与贯穿整个小说的作用。在历史地位上分析, 曹操是一代枭雄, 当然也有人谓之为奸雄。但是, 作为东汉末年这样的动荡年代,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 完成国家的安稳,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 在一些事情上, 曹操被后人所诟病, 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历史上的功绩。此外, 曹操的内心活动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内心冲突, 都能够很好的表现在那样的历史年代中, 史实的再现。
2、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内心冲突分析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内心冲突, 就必然从其一生中比较经典的大事与决策中进行分析, 从而能够透彻的了解曹操的人物性格。对于曹操此人而言, 可以谓之为一代枭雄, 一生雄才大略, 为整个东汉末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 就从其一生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事件中来分析曹操的内心冲突。
2.1 曹操待关羽过程中展现的内心冲突
三国演义中, 曹操爱才是非常出名的, 为了一员爱将曹操可以不穿鞋就出门相迎, 可以体现出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对于关羽, 曹操则更是爱惜无比, 将关羽收降以后, 约其三件事。不仅信守诺言, 并且日日与关羽好处, 给予关羽非一般主公的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 曹操对人才的喜爱之情。对于曹操而言, 关羽是难得的将才。但是, 在攻打袁绍的过程中, 面对河北的名将颜良和文丑, 却一时没有调度关羽。其副将张辽问其原因, 而曹操却坦言, 是担心因为关羽出战而偶遇刘备, 担心关羽会选择离开。通过这样的描述, 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 曹操对于关羽的怜惜与矛盾的状态。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难得的虎将, 其能力可以于万军之中而取上将首级。按照正常的原则来分析, 曹操获得这样的大将, 并且给予高官厚禄, 理当在用人之际当仁不让。但是, 在攻打袁绍这样的关键时刻, 曹操都没有选择让关羽出战, 而原因竟然是担心会失去关羽。实际上, 通过这个事情, 就可以完全了解曹操的内心冲突。武将必然是驰骋疆场, 为主立功, 而曹操得关羽也正式希望如此。但是, 曹操却宁愿面对困难, 也不想失去关羽。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曹操内心对爱才的一种炙热。曹操爱才, 爱的真挚而感人。这些上, 在后期也得到了印证, 关羽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实际上都是曹操不忍心加害关羽, 才让关羽顺利抵达河北。因此, 在对待关羽的事件中, 可以展现出曹操对于爱才的复杂心情。
2.2 曹操待陈琳所展现的内心冲突
曹操与袁绍之战, 实际上袁绍最先占据主动, 首先进攻的曹操。而在讨伐曹操之前, 需要拟定一份讨贼檄文。而撰写这部讨贼檄文的人, 就是陈琳。当时, 曹操由于头风发作, 还在病痛的折磨之中, 而此时手下奉上陈琳的讨贼檄文, 曹操不仅没有因此生气, 反而对陈琳的文笔风采赞不绝口, 让其两位孩子都不禁惊讶。当袁绍失败, 而陈琳被抓获的时候, 曹操不仅没有杀害陈琳, 反而让陈琳做官。这在很多人的眼里, 是无法理解的。但是, 在这个事件中, 同样表现出曹操内心中的英雄本色。辱骂我之人, 确实可恨。从檄文中, 陈琳甚至辱及曹操的祖上。但是, 在曹操的眼里, 其雄才大略, 拥有忍让与容忍的资本。在容忍与大度过后, 会得到更大的收获。实际上, 在很大程度上, 曹操通过善待陈琳, 获得了更多的威望。
3、结语
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内心活动以及出现的诸多冲突进行分析, 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了解一段历史, 了解一个时期的一个状态。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主线, 其内心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动荡年代的时期, 当权者以及霸主之间的内心真实想法。枭雄与奸雄, 都可以谓之英雄。那么, 英雄的内心冲突, 往往体现了他们在重大历史时刻, 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 应该如何进行取舍。实际上, 在研究人物内心冲突的同时, 实际上就很好地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也能够通过内心的冲突来反映历史时期的一种残酷性。
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其脍炙人口的程度非常广泛, 并且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 对于战略战争以及三国时期的动荡时局, 都有着非常详细的描写。其中, 对于人物个性的刻画以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 直至今日, 都令人感到钦佩。其中,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掌握其内心活动以及内心冲突是掌握动荡年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 本文通过解读三国演义小说, 重点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内心冲突。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内心冲突
参考文献
[1]徐彩云, 小说《三国演义》与元杂剧三国戏的故事情节比较[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2012 (01) :81-82
[2]张鹏飞, 慷慨通脱悲怆雄放:曹操诗风演绎范式的生命意趣[J],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11 (01) :29-33
内心冲突 篇4
关键词:哈克;内心冲突;成长;成熟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 年)近代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美国文学之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该书思想内容深刻,艺术风格独特。海明威曾说:”所有美国现代文学皆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最佳之作。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前的南方,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哈克贝利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结识了从主人家出逃的勤劳朴实、热情诚实的黑奴吉姆。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漂泊在密西西比河上,沿途逃避追捕,经历了种种奇遇与坎坷,最后哈克贝利帮助吉姆获得了自由。作品对于主人公哈克的描述有血有肉、生动逼真,而且寓意深刻。哈克的历险是他社会道德意识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最后踏上追求理想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下面我们就深入分析主人公哈克历险成长过程中的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
一、主人公内心的第一次矛盾冲突
在小说的第十六章,出现了哈克内心的第一次矛盾冲突。当哈克和吉姆突然看到岸上的亮光时,吉姆认为他们已经到达了凯劳(属废奴州)。于是吉姆兴奋地又蹦又跳,大声嚷嚷:“他说,他到一个废奴州,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攒钱,一分钱也不花,攒够了钱,就给在华珍小姐住处的一户农庄上为奴的他的老婆赎身,然后夫妻两人干活挣钱再给两个孩子赎身,要是孩子的主人不让赎,他们就找个废奴主义者去把他们盗走。”吉姆所说的话让哈克感到不安,哈克越想心里越难受,在奴隶制观念的影响下,哈克的良心开始动摇,他一次次地警告自己:从奴隶的合法主人那儿把他们偷出来是大罪。于是,哈克在木排上开始来回折腾,这也反映出哈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在逐渐积聚。此刻,哈克一方面想要立即逃避帮助吉姆逃跑的责任,于是他说了一些话来安慰自己:“这不怨我,因为我并没有叫吉姆逃离她的合法的主人。”另一方面,他又回忆起华珍小姐并没有亏待过他,尽心教他念书,教他做人的规矩,千方百计地照顾他。想到这,更让他的良心感到不安。哈克的罪恶感逐渐上升,内心的冲突不断加剧,他所谓的“坏良心”占据了上风。最终,哈克决定去告发吉姆。作出这一决定后,小说中有一段对哈克的感受作了描述:“我马上觉得轻松快活,身子像要飞起来似的。”这说明此时的哈克尽管认为吉姆是一个好人,并且是他的好朋友,但由于在白人的世界长大,奴隶制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哈克仍然不情愿帮助一个黑奴成为自由人。因此,哈克在小说的这一部分仍是一个天真的青少年,他的思想道德还不够成熟,害怕成为人们眼中的“坏”男孩。
二、主人公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
哈克第一次内心冲突的结果是决定向白人告发吉姆的逃跑。然而,就在哈克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吉姆的举动和话语却又重新唤起了哈克对他的友情之心。小说中,出于对哈克健康的关心,吉姆把他的旧上衣铺在舱底让哈克坐。同时,吉姆对哈克说:“我史过(是个)自由人啦,要布史有哈克,我这一攀(辈)子也布用想自由;哈克帮了我的忙,吉姆我永世忘布了你哈克;你史我吉姆顶好的奔(朋)友;”哈克听到这些非常感动,于是,他对去告发吉姆开始变得犹豫。就在哈克思想发生动摇的关键时刻,一件事情的发生再次考验了哈克的良知:小说中,两个正在追捕五名逃跑奴隶的人出现在哈克的竹筏附近,他们靠近竹筏,问哈克竹筏上躺着的人是黑人还是白人?这时,哈克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上升到了顶点,“是否告发吉姆”,可是哈克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去告发他。相反,哈克欺骗了那两个来追捕的人,谎称竹筏上的是他生了天花的父亲。由于害怕被传染这两个人留下钱逃跑了。至此,哈克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同时也是哈克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了,哈克彻底改变了他最初的计划——去告发吉姆。此时的哈克尽管违背了白人世界关于处理逃跑奴隶的道德准则,但他仍然决定打破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哈克决定做任何事情都从自己的良心出发。哈克保护逃跑奴隶的举动可以说是他建立正确道德观念的一个积极举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哈克内心冲突的过程中,哈克的性格特点逐渐形成,这更帮助他向道德和精神成熟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主人公内心的第三次矛盾冲突
通过对上面两次矛盾冲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哈克与吉姆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曲折。“哈克第一次与吉姆的联合是消极的,仅仅是出于摆脱孤独,为了找个逃跑的伴儿。接下来,哈克帮助吉姆逃脱两个奴隶追捕者的捉捕,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趋向,但他基本上是出于一时的念头,而非意识的决定。”在小说的第三十一章,故事发展到了理解哈克这一角色的重要阶段:哈克的道德水平迅速提升,哈克对待吉姆与奴隶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开始通过自己的良心采取积极的行动,甚至努力加入到帮助吉姆逃跑的事情中来。可以说,这一阶段不仅是哈克道德成长的关键时刻,也是整篇小说的高潮。
当哈克被两个无赖“国王”和“公爵”卖掉时,哈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到达了顶点。此时,哈克的良心与人性发生了长时间的冲突。一方面,哈克认为这件事是上帝在惩罚他,他应该把吉姆还给他的主人。因此,他给华珍小姐写了一封信,告诉她吉姆现在所在的地点。然而,哈克写完信后,小说中提到“我一辈子头一次觉得我的所有罪孽都已洗刷干净,心里好不畅快”,这反映出当时在哈克心中,他认为这是唯一他应该做的“正确”事情。另一方面,出于吉姆对他的友谊与忠诚,哈克的直觉又告诉他,自己所做的事是错误的。哈克“想起了我们在河上漂流的光景;我的眼前老有个吉姆,白天也好,夜晚也好,有时在月光底下,有时在暴风雨中,我们在一起漂流,聊天,唱歌,欢笑”。哈克认为吉姆是一个好人,他身上有很多长处,“我看到他值完了自个儿的班以后,不叫醒我,接着替我值班———好让我睡个够”;这些吉姆过去善良与忠诚的行为时时让哈克想起,最终哈克下定决心决不放弃吉姆。“这真叫我作难。我拿起纸捏在手里。我浑身哆嗦,因为我得在两种做法中决定一种,从此定局,这一点我心里明白。我几乎屏住气,琢磨了一阵,然后我跟我自己说:„好吧,我就下地狱吧——我把纸撕了。‟”至此,哈克健全的心灵彻底击败了他扭曲的良心。此次内心矛盾冲突过后,哈克做事情开始根据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社会的伪善原则来做决定。与哈克第一次内心矛盾冲突时他对吉姆的态度相比,哈克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哈克道德成长中的一次好的进步。“哈克所做的决定以及他对吉姆的同情与感激都显示出,此时的哈克成熟了。”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哈克成长过程中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矛盾冲突的深入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都获得知识;其认识与道德都得到成长;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我们最终得出结论青少年的成长与其自我意识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是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Neilson,Keit h.Preface.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By Mark Twain[M].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