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集中区域

2024-08-27

压力集中区域(通用6篇)

压力集中区域 篇1

0 引言

青磁窑煤矿11#层406盘区2602巷所在煤层为侏罗纪大同组下部11#煤层, 总体为一向斜构造, 向斜轴部位于巷道中部, 煤层倾角较大, 在10°~45°之间, 西部煤层较缓, 倾角在0°~8°之间, 从上部已采的3#、7#煤层来看,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 从已掘巷道看, 断层不多, 落差在0.5 m左右, 上覆7#层702盘区为炮采工作面, 采用刀柱法回采, 7#层702盘区工作面实体煤和不可采冲刷带, 层间距71 m, 掘进该地段附近时, 要注意顶板的应力集中现象, 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加强支护。

1 工作面概况

青磁窑煤矿煤层特征情况见表1~表2。

2 顶板集中压力的产生及防治

2.1 顶板集中压力的产生

顶板不仅是载荷的一部分, 同时还是传递上部岩重的介质, 在采用刀柱法进行开采时, 当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 在采空区留一段煤柱支撑顶板。这样, 看起来对一个采场似乎是安全的, 但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加, 由于顶板不垮落, 上覆岩层的压力将主要由留下的煤柱承担。刀柱上集中压力很大, 结果煤柱常由于本身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 (蠕动) , 丧失了对顶板的支撑能力。不仅在刀柱本身易发生冲击垮落, 而且给下层煤 (指近距离煤层) 的采掘造成困难。由实践得知, 当煤柱支撑面积与采空面积之比低于30%时, 易形成大面积顶板来压现象。

2.2 顶板集中压力的防治

合理确定开拓部署与正确的开采方法对于避免形成集中应力区, 防止集中压力的出现极为重要。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集中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技术条件下造成的, 不正确的开拓部署和开采方法是孕育集中压力的温床, 一经形成, 则难以改变, 往往形成长期的被动局面, 因此首先采取:

a) 开采保护层。开采煤层群时, 为了降低潜在危险层的应力, 首先应当开采保护层, 当全部煤层都是危险层时, 应先开采危险性最小的煤层;

b) 避免形成孤立煤柱。划分井田和采空区时, 应保证有计划的合理开采, 避免形成集中的孤立煤柱和不规则的井巷几何形状;

c) 顶板管理方法。对具有集中压力危险的煤层, 应当尽量采用长壁式开采, 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d) 巷道布置原则。开采有集中压力危险的煤层时, 应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中, 回采用宽幅掘进;

e) 开采顺序。当有断层和采空区时, 应尽量采取由断层或采空区开始的开采程序。此外还要避免相向采煤, 回采线应尽量成直线, 且有规律地按正确的推进速度开采, 一般推进速度不宜过大。

3 压力集中区域巷道支护方式革新

2602巷切眼掘至110 m处, 受地质条件影响2602巷斜切眼工作面倾斜角度大, 顶板压力较大, 时有闷墩发生。来压征兆:顶板岩层活动加剧, 下沉量增加, 原有支护变形加大;在顶板活动方面表现为断裂声加剧, 能听到清脆的断裂声、采空区里的闷雷声, 当响声逐渐增大加密、由清脆到沉闷时, 可能预示有着冲击危险;煤体方面表现为有煤壁、炸帮现象, 煤壁内有受压咕咕叫声, 钻孔时, 钻杆跳动加剧, 且易被卡住不易拔出。

a) 大切眼巷宽要求为6 m、高2.8 m, 壁笼宽1 m、长20 m, 断面为矩形, 中线距南帮为700 mm, 不准留有马棚和煤底;

b) 支护材料选型。钢筋带:长5 500 mm (加工6孔) ;锚索:长6 000 mm, 直径17.8 mm;锚杆:长2 200 mm, 直径20 mm;护帮锚杆:长1 700 mm, 直径18 mm;金属网:6 500 mm×1 400 mm;铁板:300 mm×300 mm×10 mm;

c) 支护方式。 (a) 2602巷掘进至1 409 m处开始转弯, 转弯后切眼采用机组EBZ-260B掘进20 m, 宽度含壁笼1 m、7 m宽巷道, 再掘进150 m, 宽度为6 m, 采用800 mm皮带机运煤, 一次成型。支护方式为:锚索、锚杆联合支护, 钢筋带5 500 mm, 锚杆2 200 mm, 排距1.2 m, 钢筋带两边打角锚杆, 度数15°~25°, 采用长6 000 mm的锚索, 排距2.4 m, 呈“迈步式”进行永久支护。当遇到特殊地质情况, 确保顶板支护安全可靠, 需将锚杆排距缩小至1 m, 锚索缩小至2 m; (b) 护帮。大切眼工作面南帮和北帮均采用金属锚杆和金属网, 金属锚杆呈“五花”式进行护帮; (c) 临时支护工艺要求。工作面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2.4 m, 工作面每向前割1.2 m, 前探支护必须及时跟上, 当临时支护到最大空顶距时, 必须在前探支护的掩护下进行永久支护。前探支护完毕后, 及时前移至最近工作面的前两排锚杆上, 前探梁前移到工作面端头, 必须与锚杆拧紧, 牢固可靠, 实现工作面无违章, 无空顶作业;

d) 大切眼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a)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要对工作面的顶板、煤帮进行认真检查, 发现零皮、片帮要用长撬棍及时挑落下来, 方可继续生产; (b) 在遇到断层或较大裂隙时, 必须在断层、裂隙两侧各打两根锚索, 锚杆排距缩小为1 m, 塌顶处要加强支护, 并在大切眼与两顺槽交岔点处要补打锚索, 排间距不大于1.5 m, 必要时架设钢棚维护顶板; (c) 严禁空顶作业, 临时前探支护必须及时跟至工作面, 刹顶木必须背紧刹牢; (d) 在大切眼掘进中, 每班必须认真观察大切眼内顶板的变化和声音响动情况, 若出现冒顶或透水预兆要立即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 并汇报区队和调度室, 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生产。

4 结语

2602巷切眼支护有以下优点:

a) 从根本上改善了支护状况,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改善作业环境, 保证安全生产;

b) 巷道净断面比架钢棚支护大0.9 m2, 巷道断面利用率高, 有利于巷道通风和标准化管理;

c) 锚杆、锚索与顶板垂直锚固力大, 安全可靠;

d) 采用锚杆、锚索和钢带联合支护, 巷道掘进净断面比架钢棚支护的少17%, 掘进速度快, 单进工效提高了40%~50%,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压力集中区域 篇2

锚网支护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支护方式, 它是以锚杆为主体的支护结构总称, 包括锚杆、锚喷、锚喷网等支护形式。在一些矿区的锚杆支护巷道比例达到90%以上, 有些矿井甚至达到了100%,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锚杆支护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和对工程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采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项目实施概述

1) 实施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在断层附近压力集中区域锚网支护巷道的实际支护效果。

2) 技术关键包括:巷道支护参数的设计;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与优化;锚杆、锚索支护密度在锚杆支护中的作用关系;压力集中区域锚网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规律;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

3) 实施目的:通过采用高强支护材料, 加密锚网支护, 加密顶、帮锚索, 有效达到控制围岩变形的目的。以实现在地质复杂、应力集中区域锚网支护的实践, 指导今后在类似区域的锚网支护。

4) 支护措施:在巷道掘进时, 采用高强锚杆、高强锚索, 初步定为0.6 m排距, 锚索加密支护, 为防止护帮, 在受回采影响区域加打帮锚索。巷道掘进初期, 对顶板监测加密测点, 及时发现变形规律, 对变形量超标地段, 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支护, 防止顶板事故。

3 压力集中区域锚网支护要点

锚网支护是一种先进的柔性主动支护方式, 大量实践也已证明, 采准巷道走锚网支护的路子是正确的, 但需结合具体地质条件, 在合理支护参数选择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的施工和组织管理。

3.1 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

1) 改进爆破方法, 搞好巷道成形。两帮边眼内移一定的距离, 放炮后由人工用风镐 (手镐) “整形”, 去除可能的应力集中点, 使金属网及锚盘贴紧煤壁, 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爆炸冲击波影响, 缩小松动圈范围, 为保证锚网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 改进锚杆施工及安装工艺。放炮后应及时使用前探梁控制顶板, 临时支护所用锚杆要另打, 其位置不能妨碍正规锚杆的打设, 严禁退掉前探梁在空顶情况下打注锚杆, 锚杆要用专用套筒扳手紧固。铺网工作要与锚杆紧固工作同时进行。

3.2 因巷制宜, 合理选择锚杆支护参数

1) 顶部锚杆要保证锚固到塑变位移带, 从而发挥其悬吊组合作用;要求用理论计算实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松动圈范围, 计算锚杆间排距。为保证顶板完整性, 抑制弯曲变形, 锚杆的锚固方式要做大的改变 (使用树脂锚固剂, 改端锚为全锚, 破碎地段使用注浆锚杆, 大断面硐室使用预应力锚索等) , 增大锚杆杆体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 充分发挥锚杆的支护作用。

2) 巷道两肩部, 每排各设1根45°斜插锚杆, 用以克服集中张力, 促进巷道稳定性, 同时作为加强措施, 沿巷道顶板倾斜方向每排增设一架钢筋梯, 用16A3圆钢制作, 利用其刚性, 阻止顶板弯曲变形, 即实行“锚、网、梁”联合支护。

3) 对巷道两帮根据松动圈范围确定锚杆类型、支护方式等;巷道两底角要增设一排45°下斜锚杆, 强化巷道两帮围岩的整体性, 护帮、护底。

4) 金属网要铺到底, 网问实行搭接。增大木托盘规格尺寸, 扩大对两帮的承托面积;金属锚盘要用钢板制作, 增加强度, 避免挤压崩裂。

3.3 发展以锚网为初次支护的联合支护形式

采准巷道实行锚网支护能提高施工进度、节支降耗, 部分巷道支护效果也是明显的。但靠近深部、处于动压区及软岩内布置的采准巷道单靠“锚、网”及“锚、网、梁”支护就存在矿压显现剧烈, 围岩松动圈且不断扩展现象。致使巷道变形量大, 修复工作量很大。要保证支护效果, 支护强度必须大幅度提高, 而锚杆的长度及支护密度等因受多种因素制约, 无限增加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向巷道联合支护方向发展, 即“锚、网、梁、棚”技术的联合应用。

4 结语

综上可知, 范各庄矿F0断层附近压力集中, 在使用锚网支护全煤巷道时, 要根据巷道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选择恰当的支护参数, 才能确保支护条件满足施工需求。作为煤矿生产管理技术人员, 应立足岗位实际, 充分挖掘矿井自身的生产条件特点, 针对性的完善锚网支护技术指标, 不断提高自身矿井的锚网支护质量, 保障矿井巷道的安全。

摘要:范各庄矿为国有大型煤矿, 该矿井南北向发育大型F0断层, 断层附近应力集中且煤岩层破碎, 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2529N工作面处于F0断层附近, 受断层影响, 附近隐伏小断层、火成岩等构造发育对掘进巷道支护势必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本工作面同层斜上方煤层已经回采完毕, 且上覆9煤层已经回采完毕, 造成本工作面巷道处于压力集中区域, 巷道支护困难。而且本工作面煤层整体厚度6.6 m左右, 掘进施工时为托煤顶施工。在巷道掘进时, 采用高强锚杆、高强锚索, 初步定为0.6 m排距, 锚索加密支护, 为防止护帮, 在受回采影响区域加打帮锚索。巷道掘进初期, 对顶板监测加密测点, 及时发现变形规律, 对变形量超标地段, 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支护, 防止顶板事故。

关键词:断层附近,压力集中区域,托煤顶,锚网

参考文献

[1]乔建.锚网索注联合支护在过断层破碎带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 2012 (2) :22-23.

区域集中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探讨 篇3

一、传统分散式邮件系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作为实现日常信息上传下达的重要手段, 不少金融机构辖内的分支机构都分别建设了自身的电子邮件系统, 并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 为日常办公、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 这种传统的分散式邮件系统的部署方式存在不少的问题, 大体归结如下:

(一) 分散建设与管理维护模式导致高成本

在传统的分散式邮件系统的模式下, 一个单位辖内的各个分支机构都需要建设、部署一套邮件系统, 至少配置主、备两套邮件服务器。在此基础上, 各分支机构分别需要对本地系统与软硬件环境进行相应的运维工作, 与集中式的邮件系统相比, 其建设与维护成本的劣势是很明显的。

(二) 机构间邮件系统互联互通的问题多

在分散式的邮件系统中, 由于各邮件服务器都相互独立, 要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联通信, 就必须进行一些相应的网络和服务器方面的配置工作。同时, 由于各邮件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用户通讯录, 为便于用户操作, 一般情况下各邮件系统中会放有其他邮件系统的通讯录副本, 通过定期复制实现通讯录主、副本之间的数据同步。但是, 在远程同步这些通讯录副本的时候, 往往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同步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比如网络阻塞、网络中断、通讯录同步时出现冲突数据等) , 从而影响用户与其他邮件系统用户的通信。

(三) 系统硬件资源利用水平不均衡

一般来说, 分散的各邮件系统都会存在一定的空闲硬件资源 (如CPU、内存、存储等) , 这些空闲的资源不能为其他系统所使用, 造成大量的硬件资源闲置, 对资源的总体利用率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 在建设区域数据中心的大背景下, 整合区域内部的分散邮件系统, 建立区域级集中的邮件系统十分必要, 它可以克服传统分散式邮件系统架构的种种问题和弊端, 更好地与区域数据中心的架构理念相契合, 节约运维成本, 为用户提供一个更为高效和稳定的邮件平台。

二、区域集中邮件系统的建设思路

区域集中邮件系统的建设应当遵循区域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 以“系统整合, 资源集中”的理念为指导, 力求为用户提供一个规范、便捷、高效、稳定的电子邮件平台。具体来说, 可以按照如下几点思路进行建设:

(一) 集中管理服务器硬件资源

通过建设一个集中式的邮件平台, 为全区域的用户提供邮件应用服务。在这种模式下, 以区域数据中心提供的基础设施为支撑, 实现系统服务器硬件资源的集中管理, 通过更好地利用资源, 实现服务能力的增长, 降低与存储和备份相关的基础结构成本及运维成本。

(二) 选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平台

目前, 流行的邮件服务器系统软件一般是基于Web、POP3、IMAP4、SMTP和ESMTP协议的电子邮件管理平台, 可提供功能完善的、高性能的电子邮件系统。下面针对这些平台的特点加以比较说明。

1. IBM的Domino邮件平台

Lotus Domino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群件平台之一, 它是一个集文档数据库、邮件系统、动态Web信息发布、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于一体的基础平台, 它具备的跨平台特性、高兼容性、安全特性等已经成为构建各类协同办公的标准, 特别适合于构建复杂的大中型应用。

2.Microsoft的Exchange Server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是一个全面的Intranet协作应用服务器, 适合有各种协作需求的用户使用。Exchange Server协作应用的出发点是业界领先的消息交换基础, 它提供了业界最强的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最高的处理性能。

3. 其他邮件平台

除了上述两大主流邮件平台外, 还有像Unix环境下的Sendmail、Linux环境下的Postfix和Qmail、SUN的i Planet Messaging Server等邮件平台, 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如占用系统资源少、易于修改、兼容性强、用于电信级运营服务等, 满足某些特定的需求。

在选择邮件平台时, 必须重视技术平台的稳定性和成熟度, 关注业务集中和管理分级的安全性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平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是否能适应将来功能需求的变化。

(三) 对业务数据采用集中存储

数据集中存储, 即将系统中所有业务数据从系统中独立出来, 作为一个整体, 集中存储于独立的存储设备中, 并实施与系统无关的、统一的数据保护、数据备份等数据管理策略。数据集中存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海量数据存储管理能力, 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

2. 实现数据与应用之间的风险隔离, 提高数据保护能力。

3. 充分利用存储资源, 降低数据存储资源建设成本。

4. 为系统业务连续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 采用逻辑分散的业务管理模式

由于区域集中邮件系统的使用范围广、涉及用户多, 如果系统在日常的业务管理中采用集中管理模式, 可行性不大, 因为一旦集中全区域的邮件业务管理, 工作量过于庞大, 单靠集中的系统管理员难以兼顾。因此, 区域集中邮件系统在上线运行后应当采取分散式管理的模式, 参考规则如下:

1. 设定相应的管理员与管理权限

区域集中邮件系统的管理员有两类: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由区域集中邮件系统所在机构的人员担任, 负责系统总体性的管理, 拥有最高的管理权限, 可设立、删除和修改所有用户的邮箱;普通管理员由区域内的分支机构人员担任, 由系统管理员赋予权限, 负责本分支机构辖内用户的邮件业务的管理。

2. 制定邮件系统操作规程, 规范管理员操作

通过制定区域集中邮件系统的操作规程, 对各地管理员在系统上的业务操作规范化。各机构普通管理员严格按照邮件系统操作指引对用户邮箱进行开立、删除管理, 以此提高邮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审计性。

(五) 建立相应的备份机制

随着区域集中邮件系统的上线运行, 数据集中所引起的风险问题也不可忽视。由于整个区域的用户都集中使用同一个邮件系统, 一旦系统在运行期间出现故障, 将无法对外提供服务或导致邮件数据丢失, 这对工作造成的影响将会十分巨大、十分广泛。因此, 必须依托有效的备份体系为邮件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系统的备份机制可以考虑如下内容:

1. 做好系统备份。

系统的备份包括两方面:系统服务器的备份和系统业务数据的备份, 从而保证在生产机服务器发生硬件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均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2

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具有快速恢复系统服务的能力。

(六) 与区域数据中心其余系统的集成

作为区域数据中心的一部分, 在进行区域集中电子邮件系统的建设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与数据中心其余系统的对接与集成。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1. 与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集成

区域数据中心一般通过建设门户展现平台来向用户友好、合理地展现后台大量的应用程序和信息资源。从数据中心的角度看, 展现平台是一座桥梁, 由它连接用户和后台应用, 各种服务、应用系统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现出来, 用户通过展现平台这个唯一入口访问后台应用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的一个应用组成部分, 也需要将相应的功能通过门户平台展现出来, 从而依托区域数据中心统一架构, 发挥邮件平台自身功能。

2. 与统一用户平台的集成

区域数据中心一般包括统一用户安全平台的内容, 它是基于统一的身份、资源、认证、权限等信息, 为其他平台、应用提供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加密/解密、签名/验签服务, 从而实现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等四个方面应用层安全的基础性平台。在区域数据中心的规划中, 所有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信息都通过统一用户安全平台来进行管理。因此, 邮件系统中必须提供与统一用户平台对接的功能, 通过统一用户平台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科技处.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省级数据中心总体方案.2007.

[2]张宗杰.数据中心集中存储架构的设计与实践[J].华南金融电脑, 2008.

[3]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科技处.省外联邮件系统建设方案.2006.

压力集中区域 篇4

南山煤矿北五区15层七分段237采煤工作面,为∏型钢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全高。由于开采过程中,采空区与上下分段采空区连通,且受冲击地压影响,瓦斯治理异常艰难。在治理瓦斯过程中,先后采用多种技术、装备、手段,并通过严细管理等综合措施,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该工作面的开采,为该工作面上、下分段(北五区18层六分段和盆底区北翼15层一分段底分层)的开采(防冲)创造了有利条件。

1 工作面概况

北五区15层七分段,位于南山煤矿盆底区北翼15层一分段(已开采顶分层)和北五区15层六分段(已采)之间,是一块近三角形孤岛煤柱,平均走向380 m,平均倾向53 m,煤厚10 m,储量27万t。自1994年开始,分别在盆底区-219机道和-190消火道的16个钻场,216个钻孔对该区域进行抽放,截止2005年11月初该工作面开采,共计抽出瓦斯170万m3,预计抽出瓦斯31%。

该工作面的上下两巷及切眼布置在煤层底板,采用U25钢棚锚网喷碹支护,与上下分段留设10 m煤柱,初期尾巷布置在煤层顶板,采用铁梁木腿“T”形棚支护,与回风道平行,内错间距7~10 m,过切眼5 m。工作面配风500 m3/min,顶板尾巷回风180 m3/min,瓦斯浓度2.5%,上隅角风筒末端140 m3/min,回风道回风460 m3/min,瓦斯浓度0.6%,工作面绝对瓦斯量7.3 m3/min。

2 瓦斯治理可行(必要)性方案论证

2.1 北五区15层七分段开采中存在的难点

(1)冲击地压。该工作面位于南山煤矿盆底区北翼15层一分段(已开采顶分层)和北五区15层六分段(已采)之间,是一块近三角形孤岛煤柱,因为集中应力的影响,开采中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2)瓦斯治理。该工作面除正常开采时的瓦斯涌出外,由于冲击地压影响,会有大量瓦斯在瞬间涌出。

(3)采空区的连通。该工作面为∏型钢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全高。开采过程中,采空区与上下分段采空区可能连通。

(4)生产系统。该工作面溜子道一次性全部施工完毕,回风系统的初期回风道和初期顶板尾巷已经完成,后期回风道正在施工中,开采过程中,工作面负压差较大,可能导致瓦斯涌量增大。

(5)消防火。该工作面开采的15层自燃发火期短,一般在1~6个月。

(6)抽冒顶。该工作面局部地点受地质构造影响,煤体松软,开采中可能发生抽冒顶,随之而来的会是瓦斯集中涌出。

2.2 北五区15层七分段开采中拟定的治理方案

采取各种消突手段,减小冲击地压发生的规模;尽可能将集中应力转嫁到两巷,降低工作面受破坏的程度,并增加工作面支护强度;加大监测监控力度,在工作面、上下两巷设置瓦斯监测探头的同时,在溜子道距离工作面20 m的位置,增设一台KD-B7电磁辐射仪,连续监控动力现象的显现,预测冲击地压;并做到及时报警,瓦斯超限报警断电;在工作面与邻区采空区连通时,防止邻区采空区形成的瓦斯流向工作面流动或溢出;工作面两巷必须保持8 m2的断面,以保证工作面正常配风;严禁采用均压通风,防止向采空区大量供风而引起火灾;充分应用高分子材料(马丽散)加固材料,防止抽冒顶;对已经发生的抽冒顶,帮顶要刹实刹靠,防止规模扩大,并加强支护。

2.3 瓦斯治理拟订措施

该工作面初期系统完善,依靠正常系统风排瓦斯量3.0 m3/min;在发生冲击地压后,上下两巷会受到破坏,可通过人工恢复扩大到要求断面,但是顶板瓦斯尾巷遭到破坏难以恢复,会直接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针对此问题,采取先在回风道施工高位瓦斯抽放钻场,通过高位钻孔,采用移动瓦斯抽放泵进行抽放,用以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通过设置局部通风机在工作面上隅角配风,用于稀释上隅角瓦斯,并利用上隅角配风产生的风压,阻止采空区瓦斯从工作面上隅角溢出,从而保证上隅角无瓦斯积聚(要坚持在向采空区,特别是上隅角位置喷洒5%的阻化剂,做好消防火工作);如果出现与相邻采空区连通,应首先采取措施,防止形成瓦斯流向工作面流动,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业务人员必须加强瓦斯管理,提高监管力度,并做到瓦斯超限断电撤人,严禁瓦斯超限。

3 开采及瓦斯治理过程

2005年12月12日3时,该工作面发生首次冲击地压(此时从切眼采出45 m),由于采取了超前卸压措施,工作面上头(回风道附近)影响较大,但是上下两巷变形严重,特别是工作面往外50 m的范围内,顶沉底鼓、两帮移进,局部U25钢棚梁、腿扭曲,棚卡拉断,支护损害严重;工作面瓦斯浓度达3.0%~3.5%,持续时间25 min,瓦斯监测报警仪报警断电;工作面配风降至360 m3/min;顶板尾巷回风110 m3/min。

2005年12月15日,该工作面恢复生产,工作面上头软帮局部瓦斯1.2%~1.5%,设挡风帐后,瓦斯降至0.8%~1.0%;2006年1月6日,工作面调风,强行增风至800 m3/min,工作面上头软帮瓦斯1.3%~1.7%;将工作面降风至350 m3/min,工作面上头软帮瓦斯0.7%~0.9%,工作面与采空区达到风压平衡;2006年1月7日,工作面下隅角释放SF6,盆底区北翼15层一分段底分层回风闭观测孔和北五区15层六分段顶板尾巷闭观测孔、回风闭观测孔等地点接收到SF6;2006年1月10日,对相邻采空区的5处密闭进行加固封堵,并将-190消火道加阻,将该巷道改为负压供风,工作面增风至450 m3/min;2006年1月13日,工作面上头硬帮抽顶,并涌出瓦斯,硬帮超限;2006年1月14~16日,采用马丽散N对工作面上头硬帮进行连续加固,阻止了硬帮继续抽顶的现象;2006年2月19日,回风道9个高位钻孔施工完毕,采用80M3移动抽放泵对工作面上头进行抽放,抽放泵出口风量45 m3/min,瓦斯浓度9%,顶板尾巷回风15 m3/min;2006年2月23日,第一高位钻场的16个高位钻孔施工完毕,采用移动抽放泵开始进行抽放,顶板尾巷无回风,工作面增风至560 m3/min,顶板尾巷无回风;2006年3月15日,第一高位钻场的12个高位钻孔施工完毕,采用移动抽放泵开始进行抽放,2006年6月10日,该工作面开采结束;北五区15层七分段237∏放工作面,先后采用了采前预抽、顶板瓦斯尾巷、设置风机稀释上隅角瓦斯、增风调压、外围堵漏、煤体加固、使用移动抽放泵在上隅角埋管抽放瓦斯和高位钻孔抽放瓦斯等综合手段,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瓦斯灾害,完成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4 瓦斯超限原因分析

北五区15层七分段由于经过长期瓦斯抽放,该工作面在初期开采过程中,绝对瓦斯涌量在8 m3/min左右,并且有顶板尾巷和上隅角风筒末端配风稀释瓦斯,工作面系统健全,通风系统稳定,瓦斯治理工作并不艰难。分析瓦斯超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冲击地压的频繁发生和采动影响,导致顶板尾巷被破坏,直至最后报废。顶板尾巷被破坏是工作面瓦斯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该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的步距在30~50 m,尽管做了大量防冲和卸压工作,工作面显现减弱,但压力转嫁到两巷附近,上下两巷断面的减小,增大了通风阻力,也是工作面瓦斯增大的原因之一。(2)由于该工作面为∏型钢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全高,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该面采空区与相邻采空区连通,形成瓦斯补给源,从而工作面瓦斯增大,为瓦斯治理带来难度。(3)外部采空区封闭不严,由于向采空区漏风,导致采空区内形成瓦斯流,向工作面涌入瓦斯。(4)该工作面由于煤体较为松软,在开采过程中硬帮和两巷经常发生抽冒顶,也为工作面瓦斯超限提供了条件。由于以上多种原因,导致该工作面瓦斯治理难度加大。

5 瓦斯治理主要措施

(1)先抽后采是根本。该工作面位于北五区和盆底区的中间,瓦斯赋存丰富,在盆底区北翼15层一分段一分层开采时,绝对瓦斯涌量达到15.3 m3/min,而该面初期开采时仅为8 m3/min,以及后期采取的多种瓦斯治理措施的奏效,都是由于长期抽放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长期抽放作为基础,根本不存在该工作面开采的可能。

(2)外围堵漏是关键。在瓦斯尾巷受到破坏后,通过调风调压、释放SF6,证实工作面的大量瓦斯正是由相邻采空区涌入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外部漏风,外部漏风使采空区形成瓦斯流,在强行增风时工作面负压增大,导致大量瓦斯向工作面涌入,而通过外围堵漏才堵住了瓦斯的源头。

(3)钻孔高抽是手段。采用移动抽放泵,通过在煤层顶板围岩内的高抽钻孔,对工作面上部采空区和原始煤体内的瓦斯进行抽放,从源头上解决了瓦斯问题,由于移动抽放泵通过高位钻孔抽放瓦斯可以满足生产,从而取消了后期顶板瓦斯尾巷的施工。

(4)高新材料是补充。采用马丽散N,通过对煤体加固,不仅是治理瓦斯的手段,也给施工安全带来了保证;科技是生产力,该材料的使用快捷方便,在此次防治抽冒顶工作中充分了功效。

(5)监测监控是警戒。监测监控不论原因、不讲人情,只认瓦斯不认人,超限报警断电,是瓦斯治理和预防事故的一道坚固防线,在初次冲击地压发生时,以及后来的恢复工作中,多次发挥作用。

(6)管理人员是灵魂。尽管有完善的系统、高新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一批有事业心、责任感,肯吃苦、敢负责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他们才是灵魂、是手段、是关键、是根本。从通风管理人员到生产干部、一线工人,在瓦斯治理工作中,付出了艰辛努力,从而保证了该工作面开采的顺利结束。

6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南山煤矿北五区15层七分段237∏放工作面,共计生产原煤22.5万t。该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冲击地压使顶板尾巷失效、上下两巷破坏,及采空区连通等原因,导致瓦斯治理工作难度增大。由于瓦斯治理方案得当、准备工作充分、瓦斯治理措施实施到位,成功地完成了该工作面的开采。该工作面的开采,一方面完成了回收资源,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消除盆底区北翼15层一分段底分层(综放面)、北五区18层六分段(综放面)冲击地压的威胁,为以上两个工作面的顺利开采创造了条件,为南山煤矿的安全生产及“双高”建设打下了基础。

摘要:通过南山矿北五区15层七分段237回采工作面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位于集中压力带下的孤岛回采工作面,在冲击地压的影响下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的解决办法,为同类生产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压力集中区域 篇5

经过一系列的积极探索与努力应对,贫困的面与贫困的程度都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轻,与传统意义上的十八大片区相比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与生态脆弱地区高度耦合的格局,山区、丘陵地区、限制开发区域成为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

一、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空间布局及主要问题

(一)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空间布局。

根据2011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确定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二)集中连片贫困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状况的地理集中性。

从地理区位分布角度看,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的山区或高原地区,特别是群山连绵区,比如安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地区腹地的六安、安庆等地,四川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凉山彝区、川西北高原藏区、川东北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区,区域性贫困特征明显。另外,还表现在贫困因子的地理集中性,即贫困居民相对集中,贫困因子相对一致,表现为人口集中、地域连片且多为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多为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

2、贫困成因的综合复杂性。

我国的贫困连片区在成因上也表现出错综复杂性。这些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现在的,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上的,既有宗教、民族的,也有体制的,一系列因素交错融合在一起。如大别山贫困区贫困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群山环抱、交通闭塞、对外交流不便;在四川藏区贫困成因最为突出的是民族宗教原因,在当地生活的牧民收入向宗教转移而导致贫困;再者而言,秦巴山地区,历史的政治的原因———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与腹心地区,革命热情高涨,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残疾人比其他地方要高。

3、贫困程度的严重性。

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农民收入低,地方财政困难。11个连片特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分别只相当于西部平均水平的49%、44%和73%;(2)贫困的代际传递。在贫困地区往往由于祖辈、父辈贫困,易陷入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怪圈”中,贫困在代际之间传递而导致贫困的持续性、代际突出;(3)特困扶贫成本大。连片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甚至有些地区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扶贫的难度大,脱贫成本高,为维持基本的自然条件,需要部分或整体移民。

二、反贫困的模式总结

(一)参与式扶贫。

参与式扶贫理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因其众多的合理性而受到欢迎。其合理性主要有:(1)参与式发展,使得穷人有机会得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而不是被动式地接受,从而使得扶贫政策更有针对性,有更多地机会分享成果;(2)参与式发展有利于政策创新,综合考虑民众心声,提高减贫项目的有效性、效率、可持续性以及政府的公信力;(3)参与式扶贫可以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自我潜能、培养自身的独立性,有助于积蓄持续的脱贫能力;(4)参与式扶贫是一个双向性的互动过程,通过双向的沟通,更加能够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开发引导贫困地区走向富强打下基础。

(二)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当前普遍接受的一种扶贫方式。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扶贫工作从按贫困人口平均分配资金向按项目效益分配资金方面转变,从单纯依靠行政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从资金单向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输入和配套服务转变。它改变了输血式的治标不治本的扶贫方式,通过开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持续不断地造血,增强贫困地区持续发展能力。

三、反贫困路径分析

(一)精准扶贫可行性分析

1、政策支持。

“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关键时期,扶贫的难度和任务增加。国家明确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并出台《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加大扶贫力度,做到六个精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致贫因子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

2、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多为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屏障的价值较高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高补偿标准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科学地引导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结合外部援助,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加工业等,实现脱贫致富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双赢。

3、精准到户针对性更强。

与以往的扶贫相比,精准扶贫精准到户,瞄准贫困群体开展针对性扶贫已经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需求。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到户深入了解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贫困户需求做好动态评估,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扶贫标准。根据贫困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以及扶贫对象的发展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

(二)精准扶贫的挑战

1、精准识别难度大。

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但在识别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1)贫困人口规模的确定。按照2015年的贫困标准是2,800元,但农户的收入、支出以及最终所得的实际收入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相关信息更新不及时。贫困规模人口的确定是根据扶贫部门测算结果自上而下分配(指标)的,所反应的贫困信息可能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偏差;(2)识别排异。负责精准识别的工作人员出于私利的考虑或者由于操作环节的疏忽等原因造成的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

2、精准帮扶存在困难。

在精准帮扶过程中对识别的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贫困表现、贫困特点、减贫需求把握不够,在实际帮扶中往往简化为提供部分资金、赠送一些生产资料、修建或改造贫困群体住房,甚至只是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已。此外,当前许多帮扶项目对贫困户提出了一定的入门要求,以至于贫困户无法承担只能选择放弃,减贫项目的受益者成了非贫困户。在资金用途、市场、扶贫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排异现象。

四、精准扶贫路径探讨

反贫困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艰巨任务,在充分认识到贫困问题的同时,要积极地反对贫困。走精准扶贫道路,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建立健全保障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创造条件培育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积极引导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做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需加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评估小组人员培训。开展精准扶贫业务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操作能力,争取将客观识别排异降到最低,做到将真正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二是多种识别方式并存。在现有的自上而下的测算贫困人口的基础上,让贫困户与社区代表之间参与到识别过程,采取自下而上的贫困群体识别,确保让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能被识别出来。

(二)建立健全保障体制机制。

从保障的体制机制角度考虑,精准扶贫要从财政支持、政策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多维度地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财政资金要适当向集中连片贫困区倾斜,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的支撑。要继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补偿机制。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各级政府要立足于本地实际,成立专门的精准扶贫小组,制定科学的贫困区域发展规划并加强引导。通过制度创新,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来改善人民生活。建立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多元化投资融资的体制机制,适当地鼓励市场化运作。

(三)合理调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集中连片区要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走自己的产业特色道路。另外,有条件的贫困地区,还可以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一些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化本地的产业构成。但要严把引入关,避免有重大污染的企业(工厂)的进入。在能源结构上,结合贫困地区的现状和优势,适当发展清洁能源,减少乱砍乱伐、过度开垦、破坏地表植被。

(四)创造条件培育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培育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增强本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要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对贫困地区的校舍、学生宿舍等方面的建设予以支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补助,保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其次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向上一级部门争取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向当地居民传播一些常用的易于接受的专业知识。

(五)适当的生态移民或必要的劳务输出。

对于一些生态贫困特别严重,生存环境特别恶劣,不适宜人居的贫困地区,可适当地进行生态移民,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将这些地区的原住民迁出到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区域进行异地扶贫开发。这样,既可以维护原住民的生存权益,又能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建立现代化农村小城镇,不但转移了农业人口和劳动力,而且减轻了土地利用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大别山区贫困集聚的形成机理——基于特征识别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贾若祥,侯晓丽.我国主要贫困地区分布新格局及扶贫开放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7.7.

[3]中国社会科学院,吉首大学.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4]高亚敏.南方贫困山区扶贫连片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5]西奥多·威廉·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R].圣路易:美国经济学会年会,1960.

[6]贾冀南.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D].保定:河北大学,2007.

压力集中区域 篇6

一、应用系统现状

人民银行某分行经过多年的建设, 各主要业务部门都已建立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目前, 共有各类信息系统95套 (含外管局) 。其中重要应用系统62套, 总行 (总局) 推广系统为48套, 分行 (分局) 推广系统为14套。详见下表

总行将应用系统按业务特征分为13类, 即:支付类、征信类、反洗钱类、国库类、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类、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办公类、综合业务类、综合管理类、统计分析类、基础技术服务类及其他类系统。

按照人总行的13类应用系统分类标准对某分行重要应用系统分类统计详情见附表

二、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 数据来源分散

目前人行某分行数据分散在业务处室的各自的信息系统中, 相互之间缺乏联系, 且数据采集口径不尽相同。分行拥有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调统处使用的“金融统计监测系统”、“储蓄问卷调查系统”、“企业景气调查系统”;货币信贷处使用的“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系统”、“场外融资电子备案和利率监测系统”;国际收支处使用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经常项目处和资本项目处共同使用的“外汇账户统计系统”;经常项目处使用的“出口收汇核报管理系统”、“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资本项目处使用“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库处使用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征信管理处使用的“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等。部分数据甚至以电子文件 (如excel或w ord) 等形式存在。由于数据来源的分散, 经常使用的经济金融共用指标缺乏集中共享使用的渠道。

(二) 数据性质复杂

各业务处室拥有海量的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具有如下特点:异构的数据结构、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大量数据分布存放、数据备份到各种不同的介质、历史数据越来越多。

(三) 系统繁多且独立

各处室的信息系统大多是人总行各司局推广, 系统相对封闭独立, 缺少必要的接口, 并且升级频繁, 这给调整数据口径以及通过应用工具批量抽取数据带来很大困难。即便是同一个司局推广的系统, 往往也存在互相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

三、数据集中设想

根据对人行某分行当前使用的应用系统和数据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考虑将异构数据库的数据统一管理, 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平台, 通过数据的汇总、应用之间的整合以及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换, 切实改变软件孤立、信息隔离的应用现状。进而在此基础上, 逐步实现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功能, 建立信息决策分析系统。

在现有资源整合方面, 按照不同处室和业务功能的划分, 首先集成同一处室的相关应用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跨处室的数据整合和资源利用。

A、处室内部整合。将处室内部分散在不同系统的数据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整合, 便于利用。

B、跨处室进行整合。将跨处室数据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整合, 为多个处室或者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一) 数据集中的设想一 (经济金融数据分析平台)

人行内部部门目前使用的系统包括: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进出口核销系统等。这些系统可提供大量的金融指标, 如:本外币信贷收支、现金投放回笼、国际收支、出口退税等各项指标。外部单位如统计局, 定期发布经济运行报告, 并和人行有经常性的数据交流沟通, 从外部单位可获得如下经济指标, 如:工业、农业、财政、消费、GDP等各项指标。

通过对调查统计、货币信贷、国际收支、外汇管理、国库、会计等人民银行内部部门目前使用应用系统中的金融数据和统计局等外部单位的经济数据的采集, 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不同的主题保存在数据仓库中。在此基础上可设计经济金融数据分析平台, 该平台可以运用报表展现、数据分析、决策工具对整个地区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 为领导对经济、金融的全局决策提供依据, 并满足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分析需要, 使部分专家用户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成为可能, 从数据分析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数据集中的设想二 (科技综合管理系统)

科技综合管理系统的整合。目前, 科技综合管理系统在分行和中支使用, 系统主要对分行和中支的科技人员、设备资产、系统配置、计算机安全、机房信息等进行管理, 这些数据都需要手工录入到系统中。大部分需要录入的数据在其他系统中存在, 如人员信息存在于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 设备资产数据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 系统配置信息可从桌面终端管理系统获得, 计算机安全中的入侵管理信息可从IDS入侵监测系统中得到, 各级机房的电压、温湿度等信息可由机房管理系统采集到。

科技综合管理系统整合后, 形成数据的统一管理, 全省分行以下各级人行本地不再安装系统和保存数据, 所有数据统一集中在分行数据中心, 从而减少系统的安装和软件维护强度, 提高系统的数据共享度。整合后的系统从分行、中支的人事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桌面终端管理、IDS入侵监测、机房管理等系统中采集数据, 采集的数据集中保存在分行, 各中支及县行用户通过网络访问科技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科技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利用。

(三) 数据集中的设想三 (外汇收支监测系统)

外汇局系统近年来推广应用了近20套系统, 涉及外汇账户、国际收支统计监测、进口付汇核销、出口收汇监测、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信息、外债统计监测、结售汇统计等。外汇局各业务系统间信息数据相对孤立, 许多信息数据不能实现完全共享, 增加了业务人员获取非本部门数据的难度;并缺少对外汇收支业务的一个总体把握;不利于对外汇收支的监管。

上一篇:煤炭出口下一篇:帮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