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本科生

2024-11-14

农学本科生(共9篇)

农学本科生 篇1

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 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其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技能竞赛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综合检验。①为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农学实验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的途径,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农学基本实验技能,

提高大学生参与农学实验的热情和兴趣, 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真踏实的学习风气, 促进农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入持久地发展, 农学院举行了首届本科生农学实验技能竞赛。

1 实验竞赛的组织形式与竞赛的内容

1.1 组织形式

首届本科生农学实验技能竞赛的主办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承办单位为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与理论竞赛不同, 实验技能竞赛活动牵涉面广②为了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 组织各系主任及专家讨论, 制定实验竞赛方案, 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农学院首届本科生实验技能竞赛工作的通知》 (农学院[2013]09号) 文件。参赛内容、参赛流程、参赛规则、实验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提前公布, 使学生对这次竞赛有更进一步的了解。③

1.2 竞赛内容

(1) 作物形态辨识:利用所学知识、实验原理与技能和方法, 根据作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区分作物种类, 了解作物不同发育 (分化) 时期的形态特征。包括水稻、油菜、小麦、棉花、甘薯、苎麻、玉米、烟草、草类等作物根、茎、叶、花、果和种子形态识别。分两部分进行即实物标本识别和笔试部分。参赛者以答卷形式进行, 每空一分, 实物标本识别30分, 笔试部分100分, 共计130分, 最后统计参赛者得分。

(2) 实验操作类。植物多倍体细胞学鉴定。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 永久片的制作。主要考察学生正确、规范使用仪器和取用药品, 实验流程节奏掌握情况, 实验数据和结果情况, 对现场实验操作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并结合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完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2 实验操作的评分体系与奖励措施

2.1 实验操作竞赛评分标准 (见表1)

2.2 奖励措施

作物形态识别每个专业设单项奖一名

竞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

决赛获奖名单由专家组评定, 获奖证书由湖南农业大学颁发。

3 实验技能竞赛的特点

3.1 参赛选手的热情高

受实验场地限制, 本次参赛对象以农学院大三、大四学生为主, 参赛的选手只能限定在60人左右。每班两人参赛, 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有的班有8人报名, 只能采取预赛办法决定参赛选手。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学生赛后纷纷表示下届要提早报名。在整个比赛过程中, 参赛选手对实验竞赛都积极准备。笔试《植物形态辨别》部分, 主要农作物、草类植物知识总在一张试卷上, 各专业选手提前预习专业知识和跨专业知识, 理论和实验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经过赛后走访发现, 获奖学生有的在课题组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 有的是创新项目的成员。

3.2 选手之间比赛成绩差异大

由于参赛选手来自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 存在较大的基础差异。笔试部分100分, 最高得分71分, 多数学生40分左右, 最低分34分。标本识别总分30分, 最高分26分, 大多数学生15分左右, 最低分9分。透过这个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面狭窄。实验操作部分总分100分, 最高分95分, 大多数学生80分左右, 最低分65分。这说明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较好, 但实验操作时存在一些小问题, 如填写仪器记录、实验结束后的整理、仪器操作欠规范等。

4 几点建议

通过首届农学实验技能竞赛, 选手们受益不浅, 实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实验操作规范性意识大大加强, 但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竞赛制度化、规范化。学院成立竞赛委员会, 制定相关制度和竞赛方案。实验竞赛纳入日常教学的日程中。

二是竞赛分不同专业进行。本次竞赛7个不同专业的选手完成同样的竞赛内容, 特别是《植物形态识别》部分, 试题内容涉及农学、草业、烟草三个部分, 分数比例为4:3:3.由于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着重点不一样, 结果是草业专业的学生成绩最好。为了提高竞赛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竞赛可由同一专业单独进行, 适当增加本专业的参赛人数, 实验操作竞赛的监考老师由本专业的实验教师担任。

三是扩大实验操作部分内容。首次实验技能竞赛由于时间、场地、人员的限制, 操作部分限于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的永久片制作。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操作部分可以增加自主性实验, 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方案。

监考老师由有经验的本专业的实验老师担任, 比赛时间合理安排。这样才能看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5 结束语

实验技能竞赛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不仅能提高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且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④⑤从事实验教学的老师有必要认真总结比赛的成功经验, 查找存在的不足, 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努力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注释

11 罗士平, 陈若愚, 周刚, 等.11届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 2012 (5) :59-63.

22 蔡志奇, 吴畅渠.高等医药院校实验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学界[J].广东科技, 2011 (5) :14-15.

33 麻文胜, 程云燕.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6:54-56.

44 姜琳琳, 王洋, 侯爱君, 等.举办药学实验技能竞赛的经验和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8) :146-149.

55 朱孟正, 徐士涛, 从守民, 等.首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竞赛的收获和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 (4) :68-69.

农学本科生 篇2

2005级农学专业自考(本科)考试及答辩通知

____同学:

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通知,2007年上半年考试时间为2007年7月6-8日。

一、2007年7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可在以下网址查询(http://ndnxy.ys168.com),查询后请打电话到办公室报考和核对自己应考课程(2007年4月30日前),考试课程安排不另行通知,请有课程未及格的同学按时来办公室领取应考通知单并参加考试。

二、注意事项

1.请将论文寄给指导老师修改,论文正式稿(经导师修改且导师认为可以进行答辩)答辩时需准备三份,答辩时间为2007年6月2-3日(过期不予安排答辩,论文格式有所改变,请到成教办网站下载),答辩时请到自考办领取“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填好并于答辩后交回自考办。请按时参加答辩,未通过答辩者不予办理毕业证书。

2.初次报名的时候未交专科毕业证书或中级职称证书原件请在答辩时将交我院自考办。

3.未交调查报告的,请在本次面授时一并交我院自考办。

4.未交照片(同底彩色小二寸二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的同学在本次面授时交我院自考办,未填“毕业生登记表”的同学到自考办领取并填好交自考办。

5.答辩前请将以下费用交清:毕业论文答辩费338元(含论文指导费、答辩费)、调查报告综合考评费98元、毕业证审定费90元,合计526元。未交清二年学费及教材费的,请在本次答辩前交清,否则不能参加答辩及考试。

6、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联系电话、论文标准格式及论文撰写要求等都可在成教网站查询和下载。

三、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0731-4618160(hn4618160@163.com)

农学院成教网站网址:(http://ndnxy.ys168.com)

湖南农大农学院成教办

2007年4月8日

农学本科生 篇3

关键词:农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与写作是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 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是对四年的学习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应用、总结和检阅, 学分较多, 持续的时间较长。毕业实习也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 也是评价本科毕业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重要标尺。

一、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1.毕业论文研究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训练, 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锤炼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具有了良好的理论知识, 也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 未能得到实际工作的训练, 缺乏解决问题的胆略和经验, 找不到将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面对实际问题, 感觉很茫然, 无从下手。

大学生毕业实习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平台和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指点、自己调研与思索, 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毕业实习包括多个环节, 有开题报告、任务计划书、试验的设计与试验操作、试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这些内容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完成的系统, 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验和训练, 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作用。

2.毕业论文试验与论文写作可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与作风

科研试验需要系统严谨的设计, 试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偏差, 这都需要学生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 不得有半点马虎, 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做事风格有重要作用。

论文写作过程中, 需要千锤百炼, 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 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修改培养学生严格地认真思考, 反复推敲, 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修改论文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一些个过渡时期, 是学生的角色转变、心理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

毕业论文 (设计) 是老师指导下的系统工作与锻炼, 是大学生上岗前一次综合训练, 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及综合能力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对大学生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刻影响。有时候学生刚走上工作, 面对实际问题, 感觉很茫然, 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是实践太少, 对生产和科研都感到很神秘, 甚至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毕业实习正是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 是心理逐步转变的过渡时期,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慢慢消除, 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胆略和经验。

4.毕业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毕业实习的试验研究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独立进行, 一般是几个同学共同协作,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试验操作、结果分析总结和论文撰写, 在此过程需要很多的沟通与协作, 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作用。

二、近年来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 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 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 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 吃苦精神不够, 专业思想不牢, 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 参与积极性不高, 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

另外,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 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 写作没有问题, 不需要锻炼, 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 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 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 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 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 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 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 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 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 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 争分夺秒, 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 花的时间较少, 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 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 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 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 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 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 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 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 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 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

(3) 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

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 这是无可非议的, 但很多同学的论文做的太尖、太深、面太窄, 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 或是到企业上班, 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 甚至根本用不上。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 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 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 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 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 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三、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 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 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 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 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 可以考虑转导师, 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 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 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 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 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 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 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 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 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 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 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 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 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 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 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 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 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这方面, 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 以应用研究为主, 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 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 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 使其系统化、规范化, 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

另外, 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 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 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 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要做好毕业论文质量的把关, 重要的做好毕业论文试验研究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切实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写好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外, 增加实习过程的详细记录、心得体会 (经验与问题分析) , 并成立毕业实习督导小组, 对毕业实习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但过去的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 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所做所学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 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07, (24) .

[2]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9) .

[3]蔺万煌, 王华, 魏宝阳, 苏益.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2) .

[4]李英贵.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探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5]陈文艺.农科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3) .

农学本科生 篇4

结合考试大纲和往年真题可以发现,动植物生理生化的考试中,以往知识点的考查内容、重点及考查方式均没有太大变化,仍延续过去的考试复习方法和策略。下面是对过去的考试大纲分析,总结出的一些备考建议:

1、紧密结合考试大纲进行复习。考研时由于大纲的限定,会将许多的知识点排除在外,这些知识点不会出现在考试之中,因此提醒考生们要以考试大纲为准,这样既可以节省考研的宝贵时间又可以突出学习的重点。

2、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及历年真题来发现其考试重点。虽然考试大纲中没有规定知识点的轻重主次之分,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发现,许多知识点适宜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不高,难度不大,而有些知识点每年都会以问答题和分析题的形式出现,难度大,分值高。

3、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考研时许多分值高的问答题和分析题是考查考生对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因此在复习时一定要对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建议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尽管两门课程综合起来出的题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答题的时候,如果能综合各课程的知识点来答题将会给你的试卷增色不少。

4、复习时结合一些辅导讲义和练习题。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在辅导资料中可以找到简单明了的解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适当的做练习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考试的实战当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查找不足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两者相辅相成,很快的提高学习成绩。

二、注意信息交流

及时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购买最新的专业课辅导资料。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多于往年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交流取取经,复习之余多于研友沟通,探讨问题,还可以多关注新闻,阅览报纸,对政治的学习很有帮助。

三、采用好的复习方法

考研的科目比较多,为此,建议大家对参考教材按照“先薄后厚再薄”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先简略看一遍教材,记住教材的整体框架,同时要对此书中的重要概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要做读书笔记,将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较难的章节、段落或者知识点作出标记,随后查阅各种资料尽量了解难点,为第二遍详细阅读做一定的知识铺垫。

2、第二遍要精读参考书,把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大量的读书笔记。在做笔记的时候,要有问题意识,对某个知识点和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等等一定要及时记录,这样才能起到精读的作用。在整个第二遍精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的是尽量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异同等关系,学会辨别区分它们,如遇到不懂的概念及时到其他的地方查。

3、最后一轮要对前两轮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提炼,即采用关键短句归纳,同时把意思相同的段落连在一起,并把一些无用的和废话勾掉。这样下次再打开书一看关键句就知道这段文字的大意了,减轻了看书的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回忆。整个过程下来,会感觉使用关键句法特有效果和省时间,同时逻辑结构和思路也很清晰,对学科的总体把握也就逐步深入了。

在此期间建议考生们大量做题,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强化对以前知识的记忆。除了书上给出的一些练习题,还建议大家做一些往届考生推荐的,像中国农业大学针对化学或数学等几门学科,出了一套很不错的练习册。在这轮复习过程中,对习题进行反复推敲,尤其是在对不太理解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修正。不懂的地方要跟同学们及时交流。在此之后期间,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的安排。因为到11月份以后,大家要开始进行政治课的复习,可能花在上面的时间会比较多,所以建议将化学或数学的复习适时的穿插在政治的复习之中,不要将以往的知识点遗忘。

关于数学、化学的复习,还有一些可取的方法。比如说,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和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大家对都不太清楚的知识点可以在一起讨论,起到互补的作用。

农学本科生 篇5

分子生物学的出现是20世纪生命科学新出现的研究领域,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 主要包括从DNA的复制、转录, 到蛋白质的翻译以及相关调控规律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 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流学科[1]。随着基因工程相关技术的推广, 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研和生产等各个方面。分子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后期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完善这门课程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意识和高素质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结合分子生物学教学经验, 参考其他专业开设的分生生物学课程, 就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学生无法理解由于分子生物学属于一门微观学科, 无法直接通过眼观甚至显微手段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 只能通过试验方法来确定, 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能力, 对于抽象能力不强的学生, 听分子生物学课程如同听天书一般, 学习兴趣更加无从谈起, 甚至出现了恐课症, 即害怕上分子生物学这门课, 从而导致了教与学效果不佳的原因[2]。另外, 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迅速, 要求教学人员能够紧跟前沿科学进展, 并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方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学生, 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环节是分子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但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周期较长, 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 增加了实验教学管理和课程设计的难度。

三、教学改革方案

(一) 加强自身理论水平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 因此, 青年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方能将内容讲解透彻。那么, 如何积累理论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 多方面阅读分子生物学教材和经典权威的分子生物学书籍是非常关键。分子生物学自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 在各种研究技术的推动作用下,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是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 其理论基础也随着在不断的发展, 不同年代出版的教材, 其所阐述的理论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某一知识点可能尚未具有相同的观点, 因此, 需要青年教师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籍文献, 通过比较发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阐述, 并将这些差异适当讲授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到科研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前沿学科, 讲授该门课程需要结合最新的科研进展, 是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大量涉猎分子生物学最新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素质以满足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 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高校的教学也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成由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方位组合而成的复合式教学手段, 称之为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已经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 如何采用多媒体教学, 并不是仅仅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幻灯片制作软件上那么简单, 青年教师从会用到用好幻灯片制作软件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制作吸引学生眼球的幻灯片, 对青年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为了提高自身在幻灯片制作上的能力, 作者建议青年教师可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所提供的相关提升教师素质的培训。

前文已经提及, 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这门课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是课程内容过于抽象,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入, 除了各种网站可杂志可以搜索到分子生物学某一知识点的图片说明之外, 还有一些网站能够提供某一知识点的动画, 目前很多分子生物学顶端杂志都有最新科研成果视频, 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幻灯片制作软件来制作相关的动画, 这样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文、图、声、动画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多种感官进行综合刺激, 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提高教学质量。

(三) 专业知识渗入

农业院校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优点是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 因此要充分利用这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目前高校分子生物学教材重在介绍理论性知识, 而没有充分阐述这些理论知识在农业方面的具体应用价值, 学生不明白在日后的工作中有何作用。因此, 教师需要在传授给学生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说明这门课在农业领域相关专业中的应用范畴, 如对于农学专业而言, 分子生物学可以用于作物品种的鉴定, 对于畜牧兽医而言,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 可以敲除或者改变动物的易感疾病基因, 从而实现提高动物抗病力之目的等等, 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有助于学生寻找科研兴趣的切入点。

(四)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前人大量试验发现的科学阐述集合, 此外, 分子生物学本身仍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随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日新月异, 相关知识内容的阐述将越来越详细[3]。分子生物学在形成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经典的试验研究,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除了简单地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是由哪些试验结果得出之外, 还可以一边介绍, 一边给学生演示该试验, 重现该知识点所产生的过程, 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这些试验, 在当时的研究条件和背景下, 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 在现在的研究条件之下, 重现该试验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试验, 一定要想办法在课堂上重现, 以便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印象冲击力, 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五) 双语教学

分子生物学是科研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一门学科, 很多研究成果都会与科研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各种期刊杂志或者其他媒体上, 所采用的语言绝大部分都是英语, 因此采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对于培养学生在最快的速度了解国内外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 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中。双语教学模式在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 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所谓“万事起头难”。然而, 也并不是难到无法进行的程度。在实行双语教学之前, 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积累, 这点目前对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在成为教师之前, 绝大部分都经历了硕士、博士, 甚至博士后阶段的科研训练, 查阅英文文献已经不存在任何困难。对于学生而言,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都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甚至是国家英语六级考试, 在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章上存在的困难较小, 困难最大的可能是分子生物学英语词汇。对于该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 可以采用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在学生开始接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时, 课件采用中英文对照, 然后慢慢转变成全部英文, 让学生有适应的过程;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尽量采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方法, 一张课件中要图文并茂, 避免单独使用正版面的英文描述, 使所讲授的内容更加直观明了, 利于学生理解。

总之, 分子生物学虽然是一门抽象性很高, 难以理解的课程, 但是笔者认为经过授课教师的认真、精心备课,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方法, 仍然能将其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多彩, 图、文、声并茂的课程给学生讲解, 并且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从而提高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玉贤, 李毅, 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迟彦, 季长清.《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 2009, (17) :207-208.

农学本科生 篇6

为更好对接市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快速适应市场与岗位需求的社会优秀人才,各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根据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定位与需求,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加强学生择业观教育和进行就业指导的主要抓手[2]。因此,如何让以身试教的导师们在农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选择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务农志农,亟待探索与创新。

一、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

毕业生就业水平是社会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通过市场挑选,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承担岗位任务与社会责任,在社会立足,是评价的焦点。农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农学基础学科的社会评价和学科地位[3]。 为更好地掌握当前农学类专业学生择业与入职情况, 笔者对浙江农林大学从2009 年起连续五年的农学、林学、动物科学等6 个涉农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作了统计分析;抽取274 位高年级农学专业学生作了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并对121 家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农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和评价。

( 一) 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投身农业

根据近五年浙江农林大学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只有48.7%的学生进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就业; 在区域选择上, 平均每年有47.1%的学生留在浙江省的中心城市( 如杭州、宁波等)工作。 也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季择业不主动,对就业持观望态度,想等等再说。为了有效促进就业,一头是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和支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另一头是毕业生们在大城市里盲目争抢不具备专业技术优势的大众化岗位。 根据此次调查可知,近五年来农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中真正到基层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很低。许多大学生及家长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缺乏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认为从事农业是农民的“ 专利”, 认为干了涉农行业就是当“ 农民”。 还依然把大学定位为象牙塔,依然把大学作为“ 鱼跃农门”的保险单。

( 二) 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提升

根据市场信息和各农业企业负责人的反馈,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较好, 技术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 但在调查中发现,有约80%的企业在选聘时面临一对突出矛盾,导致他们在选择应届毕业生时存在较大顾虑:一方面,多数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很难快速适应岗位的技能需求,而且缺乏社会工作经历,单位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去培养年轻的毕业生;另一面,刚把年轻人培养起来了,过不了多久又要辞职了,企业难以引进和留住好的专业人才。这一对矛盾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热情,对刚参加工作青年人的培养上也出现两难情绪,他们担心用心培养起来的人很快会再“ 跳槽”。 还有46.1%的企业认为部分毕业生求职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不能准确展示或者不敢于大胆展示个人的能力,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被遗漏或者埋没。

( 三)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待引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主动走向就业市场,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机制。 但大学生就业分层分化现象还是比较明显,中心城市依然是大学生的集聚地,而网络就业创业平台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4]。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在毕业后的区域选择上, 约51%学生希望到城市工作。对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的工作,只有52.6%的学生表示愿意去从事相关工作,女生比率比男生更低。而且,应届生对就业市场信息了解偏少,部分学生片面强调眼前利益,不能很好把握住一些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机会,导致有岗不就;部分学生人生充满迷茫,无法正确定位,以致错过就业的黄金期。在用人单位评价方面,有61.2%的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在工作环境和薪水待遇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企业难以满足相应条件,因此,加剧了农业领域招聘市场的“ 人才荒”现象。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

导师是学生学业教师又一种职业称号, 既是“ 导师”,他就成了学生学业生涯中核心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成才之路的引导者,应以自己学农、爱农、务农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 一) 树立正确的求学观

同寒窗苦读的中学教育阶段比,大学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自由,加上形形色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沉醉于没有约束的生活,渐渐放松自我,开始自我享受,出现学习懈怠,甚至是否定学习的重要性。 有了成长导师以后,导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教育, 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导师还可以通过自身求学的成功经历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利用好身边的学习资源, 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开拓个人学术视野,积累学术资本等等。 同时,学生可以透过导师的专业技能、研究内容与职业抱负,更充分地认识专业,确立个人学习目标,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5]。

( 二)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同时,新时期大学生多数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平时个人的就业压力不大,就业主动性不强,且到基层就业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再加上,多数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偏重于毕业前的一个阶段,指导内容主要是课堂授课或毕业服务,对学生择业指导不够系统,可操作性不强。 然而,导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而且单独指导,导师们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现代农业研究,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和家长诠释“ 学农并非种田、学林并非种树”;导师的职业表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方面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师们潜心学术、扎根农业的职业态度激励学生学农爱农,热爱基层;导师一心向农、学以致用的职业成就感染学生学农务农,爱岗敬业。

( 三) 树立正确的学术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环境的不断开放,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平常除了要潜心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技术创业等领域不断思考和开展创新试验,进行创新实践,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学生们在求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兴趣、职业目标等选择专攻领域与个人成长规划方向比较一致的导师,较早地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基层服务和创业实践等工作中去。 导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给学生设计以兴趣为导向的主体性创新实验和调研活动,安排定期学术讨论与沙龙等,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术抱负,增强综合能力[6]。

三、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大工程。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不仅是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在职业规划设计、适应职场生活、敬业精神培养等做人、谋事方面得到系统提升。因此,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要给予学生从学习、思想、生活到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 做学问”,也指导学生“ 做人”、“ 做事”,而这一切仅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师的职业素养、工作热情、精力投入程度、责任心等对学生的成才引导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按照“ 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做好导师的遴选、培训和考评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 一) 严格遴选标准,规范双向选择程序

1.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 在职责明细中,要量化优秀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和遴选标准,强调导师要全程参与学生就业与升学指导工作,当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行业和专业技术问题时, 导师是第一指导者。在素质要求中,对导师知识结构、创新水平和指导模式等方面要提出定性要求,根据要求遴选出导师,并通过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审查后建立“ 导师库”,将入库导师的简介和研究情况进行公布,为下一步的双向选择做充分准备[7]。

2.明确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学校要对即将选择导师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让学生明确他们是学习和责任的主体,要主动做好大学学习目标设定和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和学习义务,还要清楚作为导师团队的学员,自己应该主动参与导师的哪些工作,应该为“ 导学团队”的建设做什么贡献。 同时, 教学管理部门要登记好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基础、学业发展需求、职业目标等详细信息,建立“ 学员信息库”,向导师们公布相应信息,并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

3.召开师生见面会。 在前期公布双方信息和进行个人初选的基础上,让初选师生双方进行需求信息的补充和前期选择意愿的核实,再次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并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权。 导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业需求、职业目标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供学生参考;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 制订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请导师修正。 当师生双方的方案目标一致后,再正式确定“ 导学”关系。

( 二) 加强指导与培训,搭建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1.对导师指导方法进行分模块培训。 高校导师因为教学和业务工作任务重,平时并不一定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师生交流谈心技巧、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技术、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青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技术等。每位导师应当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发展需求等信息,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块和内容。 同时,学校等要定期开展优秀导师经验介绍会和导师工作沙龙活动,对导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导师传授他们如何了解、发现学生专长,如何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如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和获得就业成功[8]。

2.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导师和学生在进行双向选择之前彼此并不完全了解,各自信息掌握也不完整, 也可能并不完全信任彼此教与学的水平。此时,辅导员就成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互认和关系建立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要建立健全“ 辅导员—学生—导师”三位一体的信息沟通渠道。 开展双向选择时,辅导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能力等信息提供给教师;另一方面要与任课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研究领域以及育人经历、经验等介绍给学生,让导师与学生通过辅导员的中间作用建立信任,高效指导。“ 导—学”关系确定后,导师和辅导员间要及时交流和反馈各自所观察到的学生日常表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职业选择困惑与就业需求,并共同提出指导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9]。

( 三) 评价标准,实施动态考评与过程奖励机制

1.要加强对导师工作的过程监管与目标管理。 学校要成立由学生代表、辅导员、学科教师、分管领导组成的导师工作考评委员会,负责督查“ 导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对没有正常开展“ 导学”活动的师生进行通报,长期没有开展指导活动的给予批评警告, 直至取消相应身份;对“ 导学”活动进展良好的团队进行通报表扬和表彰。 并且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两次督查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年度导师工作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2.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 育人工作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回报很少,且成果显示慢;而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服务工作是雷声震慑的过程, 回报多,显示度高,在工作选择上教师们往往更多投入了后者。 如果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将导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投入和所指导学生的进步情况等同于教师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成果, 则是教师潜心育人的最大保障。在过程考核中,学校要把导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和投入进行严密的登记和工作量换算,并把学生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作为评定导师工作的第一要素。

3.对“ 导—学”关系执行动态选择与适时变更。 导师和学员的关系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养成“ 一日定导师,终生为导师”的思想。 学校要在加强导师工作考评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对在“ 导学”活动的督查过程中连续两次受到警告的学生或导师进行淘汰,被淘汰的学生需要再修读相应课程,重新进行毕业设计;被淘汰的导师将直接影响当年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岗位聘任等各个环节。学校要及时对不合格的导师和学生进行“ 导学”名单的调整,做好变更记录。

导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导师这个队伍,通过各种体制和制度,实现导师制在育人工作中的效益最大化,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育人积极性,使他们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顺利就业,形成育人长效机制。

摘要:文章从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出发,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学,导师制,本科生

参考文献

[1]王辉.农学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

[2][7][8]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3][4]张伟,李鲁华.农科类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5][6]杨博涵.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农学本科生 篇7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实施课程分层教学的话题由来已久, 但在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新形势下, 这个课题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

1.1 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改革后, 浙江省高校录取将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专业+学校”平行投档。这将使部分农学、理学等相对“冷门”的学科专业面临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或者招生困难的问题, 同时, 因为同专业学生选考科目与成绩存在差异, 知识结构也存在差异, 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与管理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优化课程分层模式, 已经成为形势必然。

1.2 学科专业内在发展的需要

农学等较“冷门”专业的招生所受到来自于学校的隐形保护将随着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而不复存在, 若不加快这种类型的专业的转型与发展, 在直接面对市场的残酷检验时, 这些专业就很可能面临没有学生填报, 或者录取的学生考分较低, 这将增加学校的培养难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竞争”也将客观的转向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导的“专业竞争”。所以, 我们应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短板, 出台针对性的举措, 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 积极推进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等更加多元化的班级结构, 深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 进而全面推进因材施教。

1.3 我校农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和省内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样, 我校农学专业,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 提高了课程对数学的要求的同时也缩减了教学的课时, 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更糟糕的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中几乎没有考虑适应农学的专业特色, 忽视数学的农学应用, 数学课程的与专业脱节的现象严重。所以, 教学内容应与农学专业紧密结合的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也已迫在眉睫。

基于上述认识, 我们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实行高等数学的分层次优化模式教学, 既是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这一新形势下的外在需求, 也是农学等相关专业进行转型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2 农学专业高等数学分层模式优化的内容与实践

2.1 开设农学专业特定层次的高等数学教学班级, 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对农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因此, 我校在高等数学教学班级的组织形式上应该区别于理、工、医、经济学等学科门类, 突出其与农业类专业的紧密相连。为此,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将农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级实施教学, 这三个层次的学生人数比例大约各占10%、70%和20%左右。其中, A层:本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 并有志于从事农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 我们在该层的课程教学中, 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注重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B层:本层次的学生人数占课程总人数的主体部分, 他们有一定数学基础但不够扎实, 我们在该层的课程教学中, 主要采用讲授式、演示式的教学方法, 注重课堂讲授的质量, 使学生较为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C层:本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我们在该层的课程教学中, 主要采用精讲多练式、弃繁求简式的教学方法, 加强基本知识的巩固与典型习题的练习。

2.2 优化农学专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极目标

农学专业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实践中, 对数学的功能、方法以及数学知识与农学专业知识的衔接度上都获得相对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对自身数学涵养的提升感觉满意, 从而全面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此, 农学专业需要分别制定A、B、C的分层次教学大纲:下面以“微分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展开说明:A层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在农学应用中的“深度”, 例如尝试把“细菌繁殖”、“生物种群的进化”、“人口的增长模型”等问题与农学中的“农作物的药物残留量”、“种子育苗过程”、“树木生长与砍伐”等问题有效的结合起来, 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求解微分方程的问题, 并激发有兴趣的学生撰写相关小论文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B层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在农学应用中的“广度”, 例如尝试把“经济最优问题”、“适度捕捞问题”结合农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的“投入产出”、“鱼群养殖”等问题结合起来, 并尽可能的将这些问题类推与演化到普遍存在于农学应用中的其他问题情境中去, 举一反三, 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得以夯实, 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找到应用的数学原型;C层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在农学应用中的“易度”, 例如尝试把A、B层中得到的众多微分方程模型, 用Matlab、Lingo和Spss数学软件包进行求解计算, 淡化这些模型的数学思想与逻辑推理, 而更专注于模型的计算求解与程序化操作, 从而使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能简易的吸收和开展熟练的计算。

2.3 优化分层次的学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实现课程的较高通过率

期末考试成绩是我们现行的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而这样的评价标准本质上不能说明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能够做什么,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因此, 在农学专业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中,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对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改革。

2.3.1 A层的考核评价体系

A层侧重于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行:平时成绩=小论文写作+专利申报+学科竞赛,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课程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其中, 平时成绩占评价成绩的40%, 期末成绩占评价成绩的60%。

2.3.2 B层的考核评价体系

B层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实行:平时成绩=单元测试+平时作业,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课程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其中, 平时成绩占评价成绩的30%, 期末成绩占评价成绩的70%。

2.3.3 C层的考核评价体系

C层侧重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实行:平时成绩=平时作业+考勤,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课程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其中, 平时成绩占评价成绩的30%, 期末成绩占评价成绩的70%。

3 结语

农学专业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终目标是使大部分学生欣赏数学、获得高级思维的享受。要让这种模式怎样涉及农业领域更多的应用领域, 便于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 活跃思维, 让各种层次的学生从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 有助于因材施教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其发展道路是曲折漫长的, 我们也将在改革的摸索中不断地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张俊芳.适应农林院校专业特色的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 2015 (04) 。

[2]杨孝平, 刘德钦, 米少君等.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 2003 (06) .

[3]张香云, 王家军, 贺志民等.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理念的思考和举措[J].大学数学, 2014 (01) .

农学本科生 篇8

(一)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教育现象、本质、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实施教育的理解、认识和看法,它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国家教育部曾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这一基本工作思路,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推动各项教育改革起先导作用。教育思想如何转变,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指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一是要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的平衡价值观;二是要把传统的知识价值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三是要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因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以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按照“起点高、立意新和与求实相结合”的要求,力求站在新世纪的高度,放眼世界,前瞻未来,提出新思路、新创意,使其改革尽可能体现时代的要求,逼近科学的前沿,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成就。

(二)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以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业教育人才的主要来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主要面向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为地方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培养的毕业生要输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因此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必须够用的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并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包括政策、法规知识,使其成为具有从事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指导、技术开发、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为此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培养目标的动态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而教学计划是实现教育目标,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施工蓝图,因此课程体系在实现教育目标中占有重要位置,必须搞好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彻底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狭窄的现状。改革应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结构,按培养目标,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科技发展的趋势重新组合课程,使相近学科的传统课程适当合并归类,精简学时,增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思维科学课程,增加外语、计算机应用课程时数,切实加强其技能训练,压缩专业课比例,增加选修课门类及比例等。

(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客观上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地修改,充实。必须把课程体系中的全部课程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内容,增添现代农业所必须的内容,正确处理好普招生与农中对口生的教学内容;界定各门课程之间的学科范围;避免重复与脱节;理顺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内容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着重介绍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发展的、全面的认识;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同时在教学内容中,注重突出实践教学比重,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重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墨守陈规。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要将其逐步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在教学中提倡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农中对口生的专业课,可适当采用由学生讲评的方式,老师起引导,指导作用。同时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除了挂图、模型、幻灯片、投影、录相外,还要将多媒体和其他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引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索取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开拓能力。

(五)突出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除遵循基本原则外,还应体现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即根据社会需要,与行业的联系,找准自己的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和定位,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将特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所办专业才有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目标就是要发现并造就创新这一特色的新增长点。如结合农学专业的不同特点,加强生产实践和劳动技能的训练,逐步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开设单独设置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开设相应的实践性课程,加强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的教学合作关系。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必需与够用的原则。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新态势,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能能力要求来设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课程研究组合模块,实行“模块式课程组合,复合式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打破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的教学设计模式,符合改革的方向,体现“必需”的原则。改革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精选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专业课程设置向少、精、活转变,突出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体现“够用”的原则。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但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实践中动作技能的操作练习和培养,真正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能根据其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中,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应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要坚持产学结合,明确提出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时间、方法和具体安排,要求有可操作的考核方法与标准,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接口,制定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计划。在重视实际技能和具体应用的同时,我们不应偏废理论学习,因为理论并不是没有应用价值的空洞概念、事实和命题,在变化的职业中,理论广泛的迁移性和概括性,将为学生应付新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背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应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力求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并给予理论学习存在的价值。

(三)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必须考虑培养学生再就业弹性与可持续学习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从科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岗位的变动及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中,在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考虑主要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岗位及其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可就业范围的弹性选择,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基础的充实和培养。在强调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即与现实岗位的相关性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讲求实用,会牺牲学生的未来发展,势必导致学生对变化的职业毫无准备。高等农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为学生的当前就业服务,而且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把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为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加以整体设计,使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四)稳定和变化相结合的原则。

高等农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构成,即基本素质(基础理论和文化素质)、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三者中,专业技术直接反映了当前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需要,体现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发展,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基本素质中的基础理论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覆盖面更广。而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优秀人才的基础和需要。三者,基本素质和专业理论就其知识性质来说相对稳定,专业技术知识则处在不断频繁的更新之中。由于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职业变化紧密联系,使得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必须反映职业变化的新要求、新信息。因此,如何处理好稳定和变动性关系是高等农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问题,对此应对不同内容区别对待,基础文化和理论课程可以比较稳定,而职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应强化内容的动态组合,注意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如必修、选修、模块组合等不同课程形式的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尽量减少强制性的限制,增加灵活性和弹性。增加选修课程的弹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任意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上的弹性,使课程与相关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安排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从而体现学生以学为主是无可质疑的,但为了强化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考虑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学生在校的全部修业时间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中。要精简课内学时,加大课外学时,以安排课外教学为主,同时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所有课内教学活动,这对营造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加大课外教学将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六)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对教学计划的不断修订。整体优化原则就是要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安排要整体优化,精心设计。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找准自己在教学计划中的位置,努力体现教学计划的整体教育教学目的。同时,专业教学计划又是整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内容、学时数要有增有减,有重有轻,不能盲目增加课程和学时,不能仅仅考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完备性。

1.高等农业教育要立足于教学的全过程。

要妥善处理德智体、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教与学、课内与课外、质量与效益、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多方面的关系,整体优化,精心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2.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按照“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实践、调整结构、精简学时”的原则,进行课程重组和整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门数和重复内容,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提高教学的起点,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减少课内学时,把已有的教学成果固化到培养计划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3.优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

农学本科生 篇9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华南农业大学

2010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1,2,3]中明确提出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因此, 制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校级标准, 进一步深化农学专业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规范农学本科专业教育,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质性提升农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迄今已超过100年的办学历史[5]。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本专业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现已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特色。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2001年, 华南农业大学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以及农产品标准化和贸易等方向, 并保留大农学专业方向, 使本专业得以显著发展。2008年、2011年、2012年分别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改革试点专业, 并开设了农学创新班 (即农学丁颖创新班) 。2014年, 入选国家教育部的农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6]。本专业改革取得成效, 为制定农学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人才培养目标

农学专业旨在培养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精细农业, 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作物生产或育种方面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熟悉作物生产特点,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能在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行政、涉农企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标准

2.1 人才培养规格

2.1.1 学制。

学制4年。优秀的学生如在3年内修满学分并完成其他的教学环节, 可提前1年毕业。未能在4年内修满学分并完成其他的教学环节的学生, 可延长学制最多达2年。

2.1.2 授予学位。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2.1.3 学分。

本专业总学分160学分, 其中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类课程学分比例不低于50%, 专业类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不低于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类课程学分的30%, 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低于30%。鼓励学生学习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

2.2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及知识结构

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农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能够系统进行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实验实习操作训练, 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知识要求: (1) 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掌握农作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等基础理论; (2) 掌握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 (3) 具备一定的政治学、文学、哲学、法学、艺术、历史、思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4) 掌握1门外语, 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及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 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能力。

2.3 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要求

2.3.1 能力要求。

(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洞察问题, 综合解决问题, 能够熟练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应用操作及其相关领域研究和开发等综合能力。 (3) 创新思维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 具有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 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2.3.2 素质要求。

(1) 思想政治和德育素质。热爱祖国, 拥护宪法,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遵守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社会传统道德, 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 富于进取, 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 人文和科学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 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注重人文精神、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和科学态度;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3) 专业素质。了解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现代精细农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4)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师资队伍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 (教发[2004]2号) [7]规定的合格标准, 整体师资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具有农学学历教育背景、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学术造诣较高的专业负责人;重要专业课程, 包括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等课程每门至少有1名具有农学学历教育背景教授职称的课程负责人。

3.1 专任教师的要求

专任教师学历的最低要求是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70%。

本专业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本学科专业教育和研究背景, 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或者得到教育部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资质。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不低于30%。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农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3.2 师资规模和结构

本专业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20人, 当在校本科生超过150人时, 每增加20名学生, 至少相应增加专任全职教师1名, 且本专业生师比应低于18∶1。兼职教师人数比例不应低于总人数的20%。每5 000人实验教学人时数至少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每个校级以上生产实习基地至少配备1名生产实践指导教师。

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5, 具有农业一线生产实践经验教师比例不低于1/5, 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2。

3.3 教师发展制度

具有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助教制度、任课试讲制度和进修制度;具有教师发展机制, 开展专业培训、半年及以上的生产实践培训, 开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能力;具有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 每学期结束前集中进行学生评教并及时反馈结果,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教学交流机制, 开展包括专业主任在内的同行听课活动, 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 并进行研讨与总结;具有学术研究机制, 定期举行学术报告,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术、科研活动。

4 人才培养教学条件

4.1 教学设施要求

农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 (教发[2004]2号) [5]规定的合格标准执行。

专业知识体系包括通识教育知识、专业教育知识和拓展教育知识。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4.1.1专业教学实验室。

应设立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 其中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应包括遗传学、试验统计学、农业气象学等农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验平台应包括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 以及作物栽培与耕作和遗传育种相关的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规范、配置合理、设施完善, 拥有用于本科教学的高新仪器设备, 能够满足农学专业的教学需求, 其中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应低于1万元。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 近5年年均新增或更新仪器设备不应低于10%, 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应低于95%。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 满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课内外学习、科研需求, 周开放总学时不应低于40 h, 并作好记录。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等资料齐全, 并制订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要求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的比例不应低于80%[8]。

4.1.2 实习基地。

根据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 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依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生产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围绕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的主题, 因地制宜建设校内外实验基地, 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 其中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不应低于5个, 每个实习基地至少容纳30人/次, 且应建有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除学校实习导师外, 还应在每个校外基地聘请实习教学指导教师, 对学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过程等进行全面跟踪和指导。

4.2 信息资源要求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农学专业课程体系, 着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同时,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 提供教学基本信息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信息、课程教学大纲、选课指导、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 。

4.2.1教材及参考资料。

专业教学需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应为国内外正式出版的教材, 专业课程应使用最新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鼓励专业教师依据专业进展与学科前沿自编特色教材。除教材和讲义外,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应推荐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

4.2.2 教学信息资源。

本专业建设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或者精品视频公开课或者双语教学示范课, 并开通课程网站, 课程录像全程上网, 课程内容持续更新;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程网站, 提供必要的网络教学资源。

4.3 教学经费要求

年生均教学运行费不低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教高厅[2011]2号) [9]的要求, 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满足培养学生的需要。

设备完好充足, 拥有用于本科教学的高新仪器设备, 能够满足农学专业的教学需求, 其中, 在校生生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值不应低于1万元。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 近5年年均新增或更新仪器设备不应低于10%, 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应低于95%, 年均仪器设备维护费不低于10万元或已有仪器设备总值的1%。

5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5.1 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机制

本专业拥有专业办公室专门负责教学管理文件和各类档案文件的管理工作。具有定期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机制, 一般每4年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研讨和全面修订。修订工作应有校外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参与, 并综合考虑各方反馈意见和专业发展情况, 确保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生产实践和学生的需要。

5.2 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了系统的教学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对主要教学环节如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验与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等, 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 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系统、可行, 有实验室开放制度, 仪器设备完好且使用效率高。

5.3 教学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机制

本专业建立完善的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和同行听课制度, 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及时了解、反馈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有专业学情调查和分析评价机制, 有效测评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 确保理论、实验与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制度合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达成度。

有针对应届生就业情况的年度分析制度, 有针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跟踪评价机制, 有学校内部、第三方评价机构及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 并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使评价信息有效用于指导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5.4 持续改进机制

本专业每4年开展一次教学质量的内部评估, 包括用人单位、教师、毕业校友、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 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有效推进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每年对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的成效和进一步改进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 形成本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生物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4 (3) :3-7.

[2]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4 (4) :3-7.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A/OL]. (2010-07-29) [2016-08-0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常成, 张海萍, 费群燕, 等.农学专业“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17) :258-259.

[5]刘向东, 张桂权, 苏雄武, 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9) :23-25.

[6]刘向东, 马启彬, 宋瑞凤.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 2016 (18) :283-285.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的通知[A/OL]. (2004-02-06) [2016-08-0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0/201412/xxgk_180515.html.

[8]刘向东, 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课改, 2013 (5) :60-63.

上一篇:土木工程大学生下一篇:美国凤凰城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