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2024-07-25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篇1

农学专业课教学重在培养农村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因此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对其专业技能与技巧提出特殊要求。在农学专业课教学中, 既要注重理论知识, 更要发挥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 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多元化的社会实践, 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 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一、实行分层教学

由于各班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参差不齐, 通过开展分层教学, 可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加重。实际上, 分层教学就是要求“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分层教学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教师备课时, 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和课堂分层教学规划; (2) 在课堂中实行“分层教学”, 通过低起点、小台阶的方式, 帮助差生进步, 并通过各种信息的反馈,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分层, 以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 适当调整难以程度; (4) 考试内容分层, 每次考核的内容应注重难易结合, 确保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与信心。

二、奠定理论教学基础

基于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应注重奠定理论教学基础, 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在理论课教学中, 应注重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

1、科学性

科学性主要指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必须具备真实性、实践性, 而不是随意猜想或没有经过论证的理论, 如果是报纸或者杂志中提到的新技术, 必须经过试验推广后, 才能在课堂中应用, 否则照搬照抄, 将对学生造成误导。

2、系统性

系统性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应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尤其是农业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文化课之间的联系。专业基础科应建立在文化课基础上, 专业课则建立在基础课的基础上, 沟通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因此, 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 应突出这一特点, 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必然规律, 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3、实用性

实用性主要指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 应明确各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注重更新知识结构, 将新思路、新方法传授给学生, 以适应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 农学专业课的教学应具有较强实践性, 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考卷中解决难题, 教师应注意汲取全新科技知识, 并在课堂广泛应用,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 分析苹果树或梨树在一年一度的开花期间, 如何提高授粉率与坐果率, 可在每亩田使用10-2箱的蜜蜂, 通过采蜜动作将花药从雄花带到雌花柱头, 完成雌花与雄花的受精过程, 提高坐果率。同时, 由于在苹果树及梨树开花期间, 也会产生大量的花粉与花蜜, 这样蜜蜂从中采集蜂蜜、花粉或蜂王浆, 完成了果树与养蜂两项农业活动, 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这样, 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 主动探索农业的奥秘,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学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农学专业课教学中, 应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各地的产业结构等, 加强对各岗位的分析, 根据季节或作物的生长规律安排不同的技能模块, 合理安排课程, 开展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方面, 应打破专业基础科与专业技术课的界限,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照职业目标开展教学, 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观念。

另外, 现场实习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体现形式。实际上, 实践本来就是学生的必备技能。例如果树的环剥技术、嫁接技术、修剪技术以及蔬菜与水稻的播种技术、花卉的分球、分株繁殖技术等实践活动, 都可以安排在田间地头开展, 通过生产实习的方式, 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将抽象的教材内容具体化、生动化, 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内容与农时季节相符

农学专业课与其他课程不同, 其最大特点就是与农时季节密不可分。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较强, 因此在教学中, 应抓住这一特点, 结合“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的农业规律, 合理安排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例如, 在春季, 可安排作物栽培课中有关播种的知识, 包括如何选种、实行种子发芽率实验、搅拌药剂、播种技术等;在夏季, 安排有关耕种管理方面的知识, 如灌溉、施肥, 如何使用除草剂以及中耕除草等技术问题;在秋季, 学习并参与实践, 包括作物收获、脱粒、晒种、运输、贮藏、秸秆还田等;在冬季, 由于处于农闲时期, 因此多安排基础理论教学即可。这样,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农时季节相结合, 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现有效教学。

六、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与农学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是提高农学专业课有效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多媒体, 调动学生的耳、眼、手共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可集中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思考问题的过程, 体验农学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将农学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极富实践操作性。另外, 还可应用多媒体在幻灯片中演示具体的过程, 让学生更直观地认知农业规律, 激发学习欲望。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为了更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村经济,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为农村输送一批专业化、高水平、富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已成为当前学校农学专业教学的重要方向。本文将对在农学专业课中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农学专业课,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邢春虹:《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现代农业》, 2009 (5) 。

[2]韦彩红:《在农学专业课中融入任务型教学》, 《考试周刊》, 20121 (3) 。

[3]景金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成才之路》, 2009 (18) 。

[4]郑阳:《浅析农学类专业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2) 。

[5]张兴兵:《浅谈农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6) 。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篇2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全面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证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6(2):30-35.

[2]王芳.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新途径[J].实验室科学,,14(1):1-3.

[3]陈洪涛,曹丽颖,吴锡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48-50.

[4]齐绍斌,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4):55-57.

[5]袁颖.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4):112-113.

职高农学专业课教学的不足与对策 篇3

一、专业课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新课引入缺乏衔接,直奔课题

多数教师是这样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节内容——××。很显然教师是想简单而直接入题,由于新课缺乏对旧知识的衔接性复习,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结果知识理解得一塌糊涂。

2.教学内容设计不当

这是一节“双带”培训课,课题是《金针菇栽培技术》。要求讲述金针菇出菇期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教师花了较大篇幅来讲述栽培的流程,这本来是上一科的内容,复习的内容过多,忽视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虽然教师的基本想法是好的,想通过复习让学员更好的掌握学过的知识,清晰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过多的充分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温故而知新固然重要,但知新才是目的,所以教师要掌握好这个度。

3.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任意拔高?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要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 多年来,职高农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一直是用的大学“精编”浓缩教材,相当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常出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大专”化的严重拔高现象,其表现有两种形式:(1)教学内容的随意提高;(2)教学要求过度拔高。

4.教学理念、模式陈旧,教学效果差

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命科学《植物的分科》时,完全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面对一本书、黑白图片、一块黑板和一个教师的传统模式、手段来完成的,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自问自答、满堂讲解,没有一次和学生的交流,更谈不上学生信息的反馈。课后,我试着问了几位学生,结果他们都表示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不多、记忆不深。如果这节课我们教师能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到现场教学,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放点影像图片、资料,我想这节课就一定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教学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5.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机制滞后

职高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一直是在用学生的升学考试分数为标准,也只存在升学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先天缺失教学过程的评价。现在职业教育要服务“三农”,我们仍然沿用过去的评价机制和标准,这就严重地背离了职业高中“就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单一的分数评价会忽视教学过程的要求,最终造就出的只能是有结果而无过程、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职”的“职高”学生。现在职高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都在转向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化”评价理念,因此职高农学专业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评价同样应该注重“职业化”,加重教学过程的评价,用就业需求的行业标准来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搞好农学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1.精巧设疑,调动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分离现象”时,可巧妙将学生引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境地。筆者先对“分离现象”做解释,显隐性的特点让学生产生兴趣。此时设疑:都是双眼皮的人结婚后下一代有单眼皮,双亲之一是六指,其后代会出现六指吗?学生跃跃欲试,答案不敢肯定。渴望之际,下课时留下一句:这个答案在下堂课的“纯合体和杂合体”那里找吧。这样使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忍,自然引导他们自行去钻研一番。这样使课堂活动重点由教师讲清教学内容变为引导学生搞清教学内容,师生有目的地教与学,教学互动,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学、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环节。每节课后,要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章节及提出的问题、要求,并使学生面对提出来的问题产生弄懂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鼓励学生去预习,看哪些学生能把问题解决、预习得最好。下节课提问,要对预习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预习不好的提出希望。这样便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也有效处理了从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这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3.采用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很难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在看似娱乐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专业课教学效果会更好,这是提高农学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农学专业课中融入任务型教学 篇4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我认为职业学校农学专业课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给学生提出任务,让任务把学生引入自主学习中来,从而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做中总结,拓展延伸,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农学专业比较特殊,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在农学专业课中灵活应用任务型教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职高学生的特点

职高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能力较差,不会自主学习,但相对而言在技能实训课上领悟能力和操作技能是比较强的。任务型教学,有载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净化知识体系,达到预期效果。陶行知曾提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然后完一课即成一事。

二、理解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的教学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型的教学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任务型的教学学习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型的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任务的确定、完成、对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估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并且学生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兴趣提高了,课能听懂了,操作学会了。我们还感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结协作、技能操作能力提高了。

三、掌握任务的设计

1. 任务设计是关键环节。

任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以确保在课堂中完成任务。当然在设计时应该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也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生物第六章讲到先天性行为时,大多数学生不能区分反射、应激性、本能、趋性这几个概念,特别容易发生混淆,教师就需要指导与讲解,可以先设计几个实例问题引导学生去区分: (1) 触动含羞草,其叶片会合拢(应激性); (2) 将食盐放在草履虫的附近,它会躲避(应激性); (3) 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会突然跳起(反射); (4) 飞蛾扑火(趋性); (5) 刮风下雨时卷柏会合拢(应激性); (6) 动物的求偶、繁殖行为(本能); (7) 望梅止渴(反射),等等。这样就在一开始抓住了学生的求知心理,为任务的实施埋下伏笔。

2. 任务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教材内容,针对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以保证任务的开展有具体的意义和目的。同时,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设计的任务要有学生的兴趣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活动能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3. 任务的设计要实用可行。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注重基础性、目标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性,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应为学生创设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产生独特的想法或答案,并作出判断或评价。在讲述观赏植物分类及植物器官时,给学生提出实训项目———观赏植物识别任务,要求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校园的挂牌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并记录下它们的原产地、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用途等。同时,要求各组之间也要进行交流,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研究,并且主动问老师与学校的园艺师傅请教,设法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去识记。事实上,这样的任务设计可操作性很强,学生的反映相当不错。特别当这些同学漫步在校园等场所,在其他同学面前说出许多的常见植物,看见那些同学敬佩的目光时,他们有了成就感,感到自己确实学到了知识。

四、任务的实施要有的放矢

任务型教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实施会给学习者带来新鲜的感受,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地培养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在任务实施阶段,要创设情景: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环节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中发生。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相应的情境,养花时把花天天放在房间里合适吗?为什么晨练到公园里好?长跑后为什么两腿发酸?苹果放久了什么会有醇香?种在田里的黄豆苗和我们吃的黄豆芽都是黄豆发芽来的,为什么一个是绿色的,一个是黄色的?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平时经常接触到的生物现象,恰当的时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加以探究。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引导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去想,使他们在思考中体会、感受和领悟。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体验成功,收获喜悦,对农学专业的兴趣油然而生。在交流讨论阶段,教师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并触类旁通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得到启发后作一些调整和创新,进一步使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五、评价总结要到位

一个个任务的完成、知识的掌握、目标的实现,伴随着一个个的成就感,学生会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回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消除畏难情绪,此时,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学习成就的评价,在评判时应以鼓励学生为主,及时指出成果中不足。并对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公正地评价。对学生的学业考核及学分的考核实行奖励机制,让学生更有自信。

总之,在农学专业课中融入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真正体现了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的职业教育新理念。同时,还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的发言权、提问权和评价权,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和操作的机会,为今后迈入更高学府和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涛川.有效教学方法全集.北京艺术科学电子出版社.

[2]新课程标准.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篇5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学分 36 2 植物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36 实验学时 适用对象 1011015 科类基础课 实践学时 2天 Botany 理论学时 预修课程

生物学

农学类本科专业

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形态、结构、生长 发育以及与功能的关系,植物界系统演化的规律,植物的类群、分类以及 主要代表植物的识别,增进学生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 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此外,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 课程简介 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 打好必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植物学是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植 物形态结构以及发育、植物分类及类群、植物系统演化的规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植物 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 知识;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全面提 高。主要任务:

1、从细胞、组织、器官等水平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形态与结构,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分科的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技 术、重要植物的识别、植物的鉴定方法等

3、了解和建立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统一、植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植物多样性的理 论和思维;增进对植物的热爱和自然保护的意识;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章节内容 植物界概述,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 植物细胞 种子与幼苗 植物组织 营养器官根 营养器官茎 营养器官叶 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其与功能的统 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生殖器官花 种子发育与果实 植物类群及分类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4 2 4 2 6 2 1 讲课 2 2 1 2 2 3 2 2 实验 实践 合计

复习考试 合计 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式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历史,植物及其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性和 学习方法。教学要点:讲述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植物学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植物学的历史 和发展动态,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重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难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主要内容:

一、植物的多样性(基因、物种、居群、群落)。

二、植物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植物学简史及发展动态。

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植物学。

五、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教学目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植物细胞

教学要点: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细胞器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难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细胞的概念、细胞学说、植物细胞类型及真核细胞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及原生质体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外被结构特点 一.细胞壁 二. 细胞膜 第四节.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 一.纹孔 二.胞间连丝 第五节.植物细胞质及其细胞器 一.胞基质 二.细胞器 三.细胞骨架系统 第六节.植物细胞核 一.核的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 二.核的超微结构 三.核的功能 第七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一.淀粉、二.蛋白质、三.油和脂肪、四.丹宁和色素、五.晶体和硅质小体 第八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一.细胞周期 二.有丝分裂 三.无丝分裂

四.减数分裂 五.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及死亡 六.植物增殖的意义及其细胞全能性

第二章 种子与幼苗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种子的结构以及幼苗的类型及特点。教学要点:种子的概念,种子、幼苗的类型及特点。重点:种子和幼苗的类型。主要内容: 第一节.种子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乳、胚)二.种子的基本类型(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 物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三.种子的寿命及萌发 第二节.幼苗 一.被子植物的幼态器官及其形成 二.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三.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6 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来源、形态结构、发育过程、生理功能 以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要点:根、茎和叶的来源、形态和类型,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根、茎和叶的结构,营养 器官的变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重点: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根、茎和叶的结构。难点:根和茎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第三章

植物组织

教学目的:掌握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组成。教学要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主要内容: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分生组织 一.发生: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二.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第三节.薄壁组织

一.同化组织、二.吸收组织、三.贮藏组织、四.通气组织 第四节.保护组织 一.表皮 二.周皮 第五节.机械组织 一.厚角组织 二.厚壁组织 第六节.输导组织 一.导管与管胞 二.筛管与伴胞 第七节. 分泌结构 一.外分泌结构 二.内分泌结构 第八节.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四章 营养器官根 营养器官根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根的来源、形态结构、发育过程、生理功能以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要点: 了解根的来源和类型以及根尖的分区,掌握根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和侧根的发生过 程。根的变态。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根的功能和经济利用 第二节.根尖的初生生长与根的初生结构 一.根尖分区及其初生生长(根冠;分生区:顶端分生组织特征,不活动中心,组织原学说,T 学说;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二.根的初生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成熟区的组成部分(表皮、皮层、中柱),木质部,韧皮部。从功能角度阐述各部分特征。(表皮属吸收组织、皮层占比例大、贮藏组织、基本组织特征,内 皮层的特征和生理作用、根的吸水途径)。

(二)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征。[表皮,皮层(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中 柱鞘,初生木质部多元型] 第三节.侧根的发生 一.侧根原基的发生 二.侧根的形成及其在母根上的分布

第四节.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发生部位、过程与活动产物,壁栓化和木化特点。第五节.根和根系的形态类型 一.定根和不定根、二.直根系和须根系:根尖在土壤中的分布,根与环境的适应性,根的原始性,根系特点与 农业生产。第六节.根瘤与菌根 根瘤和菌根的研究进展 一.根瘤 概念、形成与作用 二.菌根 概念与作用

第五章

*营养器官茎 营养器官茎

教学目的:了解茎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发育过程、分枝方式和茎的类型。教学要点: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植物的初生和次生 结构。机械、输导和次生分生组织特征。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难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主要内容: 第一节.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二节.芽与枝条 一.芽

(一)芽的结构及其适应意义。

(二)芽的类型,二.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蘖。第三节.茎尖的结构 一.茎尖分区 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二.茎的初生生长 茎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分化特点(叶芽的分化)。第四节.茎的初生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成熟区的组成部分及其结构,机械组织的特征,细胞壁分层特点,细胞壁特化。纹孔和胞间连丝。第五节.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组成及其活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部位、组成分子及其活动产物。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三.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特点 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树皮的形成与形态变化。木材三切面的基本结构,优 质木材的特征。裸子植物茎的特点 第六节.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一.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 二.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

(一)初生加厚生长

(二)异常次生生长 第七节.茎的生长特性与人的生活 一.纤维植物的茎纤维特点 二.枝条生根与人工营养繁殖 三.茎的创伤愈合与嫁接 四.抗倒伏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第六章

*营养器官叶 营养器官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发育过程、内部结构以及与生理功能 的关系。教学要点:掌握叶的基本形态与解剖结构,保护组织、同化组织特征。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难点:单、双子叶植物叶形态和结构的区别。主要内容: 第一节.叶的生理功能 一.叶的普通生理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二.叶的特殊功能:繁殖作用 第二节.叶的形态和组成 第三节.叶的发生和生长 一.叶原基的发生 二.完全叶各部分的发生 三.叶片的发育 第四节.叶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一)叶片:(表皮、叶肉、叶脉)及其功能。保护组织特征。同化组织,叶绿体 结构及其功能。

(二)托叶与叶柄 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一)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矿质化特征,C3 和 C4 植物叶片 结构特征及其在生理上的意义。

(二)叶鞘、叶耳与叶舌 第六节.叶的衰老与脱落 一.叶的衰老 二.叶的脱落:离层与落叶。第七节.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关系。一.叶的生长特性与种植方式 二.不同叶位的叶与生物产量,三.叶的再生长与草皮、蔬菜,饲用植物的生产。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建立植物器官间相互联系、结构与功能统一和对环境适应性的观 点。教学要点:植物营养器官的联系,特别是维管束的互相联系,结构与生活功能的互相联系和 统一。结构对环境的适应等。重点:维管束的互相联系。结构与生活功能的互相联系和统一。难点:根、茎、叶过渡区维管束的互相联系。主要内容: 第一节.营养器官的整体性 一.营养器官功能的协同性:植物体内木质部水分的吸收,输导和蒸腾;植物体内韧皮部 有机物质的 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 二.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维管系统,营养器官的序列性 三.营养器官生长的协调性 第二节.根,茎,叶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及环境的统一 一.茎形态结构的力学特点。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二.超级稻的株形分析。第三节.叶片结构与生态条件关系 一.阳地和阴地植物叶的结构 二.C3 和 C4 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三.旱生和水生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第四节.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与人类生活 一.根的变态:变态概念。肉质直根,支持根,攀援根,寄生根。二.茎的变态:块茎,鳞茎,根状茎,茎刺,肉质茎。三.叶的变态:茎态叶,鳞叶,叶刺,叶捕虫器。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概念。第二部分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通过代表性植物生殖器官结构发育过程和特征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植物生殖器官 的发育及结构的基础知识,为相关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要点: 了解花的组成与花芽分化,掌握雄蕊、雌蕊的结构与发育动态。开花和受精过程。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种子和幼苗的特征及类型。重点:花药的发育与花粉囊的结构,子房结构和胚珠的结构,胚囊发育及其结构,双受精过 程。难点:雄蕊、花粉粒和胚囊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

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生殖器官花

教学目的:通过花器官发生形成和花器官各部分数目、形态组成、发育和相互关系的学习,了解花的概念及花部的发育及其基本特征。教学要点:花的基本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开花,传 粉与受精。重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难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主要内容: 第—节.花的组成及其在发育上的意义 一.花在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的意义 二.花的组成 形态、花柄与花托;花被(花萼与花冠)的类型;雄蕊群;雌蕊群。

三、禾本科植物小穗和小花的构造。第二节.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时顶端分生组织的变化 二.花芽分化的过程 第三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花丝和花药的发育:花粉囊壁的发育过程,二.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减数与分化过程,2 细胞花粉粒和 3 细胞花粉粒的概念。三.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四.花粉粒的生活力。五.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现象。六.花粉植物:花粉培养条件。第四节.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一.雌蕊的组成及心皮的概念。(子房、花柱和柱头)。二.胚珠 三.胚囊的发育过程及结构,胚囊培养。第五节.开花与传粉

一.开花 二.传粉: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含义。植物异花传粉的适应性。生产上对植物传粉的利用与 控制。第六节.受精 一.花粉的萌发:花粉粒的萌发条件与过程。二.花粉管的生长 三.双受精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花粉粒与柱头间的识别作用。双受精过程与进化意义。四.受精作用与现代生物技术多倍体的概念。外界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试管受精,子 房培养,远缘杂交,植物生殖工程。

第九章 种子发育与果实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从单个受精卵细胞,发育出种子、果实的过程。教学要点:果实和种子的概念,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全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重点:果实、种子和幼苗的概念;胚和胚乳的发育。难点:胚的发育。第一节.种子的发育 一.胚发育(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二.胚乳的发育。三.种皮发育及结构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五.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第二节.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一.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二.真果和假果的含义及其结构 三.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第十章

植物类群及分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植物各大类群 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教学要点: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的基本类群,以及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与系统演化关系。除被子植物外的主要 类群的代表植物。重点:高等植物各类群的生活史及其特征。除被子植物外的主要类群的代表植物。难点:各类群的生活史。

概述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常识。教学要点:植物分类方法简介、分类的基本单元、种及其命名法规。重点:分类单元和命名法规。难点:命名法规。主要内容: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三、种的含义,四、植物的命名法则。五.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 第二节、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 第三节.藻类植物 教学目的:掌握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以及主要的门类。教学要点:观察代表植物以掌握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等的主 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重点:藻类及其重要门类的主要特征。难点:各门类的主要特征。主要内容: 一.*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生殖细胞为单细胞,无胚形成。)二.*蓝藻门(含珠藻):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三.*绿藻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衣藻、实球藻、田藻、水绵、轮藻)四.裸藻门、金藻门等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五.红藻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六.褐藻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第四节.菌类植物 教学目的:掌握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与藻类比较。教学要点:掌握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的主要特征,真菌门的藻菌 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代表植物。重点:菌类及其 3 门的主要特征,真菌门 4 个亚纲的特征。难点:真菌的生活史。主要内容: 一.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细菌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

三.粘菌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四.真菌门等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 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代表植物。第五节.地衣植物 教学目的:掌握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要点:掌握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壳状、叶状、枝状地衣以及主要代表植物。重点:地衣的主要特征。难点:地衣的结构。主要内容: 一般特征、形态结构(壳状、叶状、枝状地衣)、繁殖以及代表植物及其意义。第六节.苔藓植物 教学目的: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的纲。教学要点:通过生活史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特别是苔藓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特征。苔纲和藓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重点: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苔纲和藓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难点:孢子体和配子体,特别是孢子体的特点。主要内容: 一.*一般特征及生活史; 二.*苔纲: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地钱)三.藓纲: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葫芦藓)第七节.蕨类植物 教学目的:通过生活史的观察和学习,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主要代表植物。教学要点: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和真蕨纲 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明确蕨类植物在分类中的地位。重点: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难点:蕨类的生活史。主要内容: 一.*一般特征及生活史(以贯众为例)二.石松纲:主要特征、生活史及代表植物。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及保护。三.水韭纲:主要特征、生活史及代表植物。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及保护。四.松叶蕨纲:主要特征、生活史及代表植物。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及保护。五.木贼纲:主要特征、生活史及代表植物。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及保护。六.真蕨纲:主要特征、生活史及代表植物。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及保护。第八节.裸子植物 教学目的: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的纲。

教学要点:裸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买麻藤 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裸子植物在分类中的地位,确立种子的概念及其在进化中的作 用。重点: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种子形成的意义,花粉管形成的意义。难点:裸子植物生活史,胚珠的构造。主要内容: 一.*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及生活史,二.*铁树纲:主要特征、主要植物和应用价值及保护。三.银杏纲:主要特征、主要植物和应用价值及保护。四.松柏纲:主要特征、主要植物和应用价值及保护。五.红豆杉纲:主要特征、主要植物和应用价值及保护。六.买麻藤纲:主要特征、主要植物和应用价值及保护。七.裸子植物的起源 第九节.被子植物 教学目的:通过被子植物生活史的学习,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要点: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明确被子植物的子房和果实形成的进化特征。重点:被子植物的生活史。难点: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主要内容: 一.*一般特征及生活史:世代交替 二.*小麦、油菜的生活史。被子植物的利用。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被子植物茎、叶、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 形态学基础。教学要点:被子植物茎、叶、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类型。重点:被子植物花、果实的形态特征。难点:雄蕊、雌蕊、子房、胎座、果实的类型和形态特征。主要内容: 一.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原则 二.茎:茎的性质、茎的生长习性; 三.叶的形态类型:叶序、单叶和复叶、叶片的形状(叶形); 四.植物的花:花序,花冠的类型及其在花芽中排列的方式,雄蕊的类型,花药着生的方式,花 药开裂的方式,雌蕊、子房位置、胎座和胚珠的类型,花程式与花图式; 五.果实: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第十二章 双子叶植物纲

教学目的: 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及其重要分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以及双子叶植物系 统演化规律。教学要点:双子叶植物纲特征;选择与农林业生产、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有较密切或系统进 化上有重要地位的科的特征,并简述其代表植物。通过解剖观察各科主要植物,熟悉该科特征及 主要经济植物。双子叶植物演化分类系统。重点: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毛茛科、桑科、胡桃科、壳斗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茜草科、菊科。难点:蔷薇科、豆科、大戟科、唇形科、菊科。主要内容: *木兰科、胡椒科、莲科、*毛茛科、罂粟科、金缕梅科、杜仲科、桑科、胡桃科、壳斗科、石竹科、苋科、藜科、蓼科、五桠果科、山茶科、椴树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 花科、*蔷薇科、*豆科、桃金娘科、红树科、卫矛科、冬青科、*大戟科、鼠李科、葡萄科、无 患子科、槭树科、漆树科、芸香科、*伞形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木犀科、玄参科、桔梗科、茜草科、忍冬科、*菊科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分类地位、重要经济的植 物。(用小字排列的为选读科)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单子叶植物纲

教学目的: 掌握单子叶植物纲及其重要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以及单子叶植物系统演化 规律。教学要点:单子叶植物纲特征;选择与农林业生产、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有较密切或系统进 化上有重要地位的科,通过解剖观察这些科主要植物,熟悉该科特征及主要经济植物。单子叶植 物演化分类系统。重点: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难点:莎草科、禾本科、兰科等科的主要特征。主要内容: *泽泻科、棕榈科、天南星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禾本科、姜科、*百合科、薯蓣科、*兰科 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分类地位、重要经济的植物。(用小字排列的为选读科)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教学目的:掌握被子植物起源、演化和主要分类系统,分类的新方法。教学要点:被子植物的起源、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的真花和假花学说及其分类系统。重点:真花和假花学说及其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森系统和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 系统)。

难点:被子植物的起源及演化。主要内容: 第一节.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 一.植物的起源与主要类群的演化历程 二.植物营养体的演化 三.有性生殖方式的演化 四.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五.高等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六.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一)起源的时间,(二)发源地,(三)可能的祖先,(四)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

(一)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第三节.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试内容占 60%以上。进行其中测验。网络进行模拟试题测试。最终成 绩包括期中、期末以及平时成绩的综合。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选用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对稳定的国家、省级精品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近3 年出版(再版)的新教材和外语原版教材,自编教材或参考书。教 材: 植物学 》 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标准书号: ISBN 7-04-018763-9。

参考书:《 植物学 》,李扬汉编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年,标准书号:。《 植物学(上、下)》,陆时万、吴国芳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标准书号:。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篇6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学院 农学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8-01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企业用人所需。因此,对于职业学院农学专业课学生来讲,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成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教学资源的要求

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农学专业课不仅要求合理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同时对季节性要求较高。在以往的农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视频或者图片来了解,无法观看到真实的标本,并且也无法切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从而影响了职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技能的提升,为其毕业步入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1.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师资力量的要求

农学专业课程,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如果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如果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将无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

1.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实际工作机会的要求

虽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需求,但是实践教学仍旧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混为一谈。因此,职业院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竞争,提前进行企业进行工作,适应工作节奏。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2.1创设了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效连接。比如说,学生想要对粳稻与籼稻做到正确辨别,学生就需要亲自到实训基地进行查找,之后对各自特点进行总结。如果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对此类概念性知识产生混淆。而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每一堂课之后,都会感受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此阶段,教师扮演指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知识的奥妙和真谛,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3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农学专业专业学生充分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比如说在学习病虫害预测时,教师可以采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以此充分突出教学做体化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教。而学生的人文素样对于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时,教师需要着重指导学生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城市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形成,以此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职业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如果教师不具有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学生综合能力也无法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到企业中与学生共同实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技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

3.总结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加深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加优质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谈职专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 篇7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既要有专业理论教师,又要有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力求建立起一支既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农学专业实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想实践性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同时,也可在科研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农学生产一线的生产能力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强化农学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

二、根据规划教材,编写校本实习教材,改革教学实习方法

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法改革,依照现行教材,根据农学生产季节、农时和教学实践需要,编写切实可行的分散实践性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以学生形成系统农学知识和技能为主线,制定技能训练计划,设计技能实训台历和具体日程表,尽量使理论教学由教室移到田间,移到生产场所,使教师的口授、示范、学生模仿等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三、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农学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农学专业要开辟一定面积的实验实习基地,满足开展林果、花卉、蔬菜、粮食等教学实习的需求。在建设管理上,尽可能与农学生产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生产环境,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模式。要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它有利于完善实习课题和实习项目,扩大实习品种范围。与生产单位对接,按照互惠互利原则,签订联合协议,让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组织农学专业师生共同参加科研课题小组。学校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还要结合本校和当地农学生产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急需解决的课题或者疑难问题,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柿树落花花果综合因素及保花保果措施”课题,师生对柿树品种、温度、光照、肥水、药物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农学生产,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在实验室开放方面

鼓励学生带课题到中心从事科技创新活动,职专学生可以无偿使用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而且通过公布“中心”的仪器和实验内容,积极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职专农学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践性教学,则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基本实验和操作技能,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活动。在实验室的开放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是职业高中农学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六、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

操作技能有多种层次:一是行为层次较简单的操作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主要靠动作的重复,反复的练习。如学习喷雾的使用方法时,要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让他们反复练习,从中寻找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二是认知层次的操作技能,这也是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技能。培养这种技能,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如在实践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中时,要求学生不能单纯参考书本知识,将书本知识死搬硬套,要在实践中,发挥大脑的作用,以书本知识为依据,根据农作物的长势长相,作出判断,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七、开发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学

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利用形势政策课、业余党校、邓小平理论读书会等方式,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利用心理健康研究会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利用文学社、书画协会、艺术社等学生社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成立外语协会、计算机协会、演讲协会、营销兴趣小组等组织,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成立学生创新实践中心、配备创新指导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科学研究计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利用学术报告会和请专家作报告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专业素质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8

一、大力推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劳动、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学特点。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践第一线,改变了教学情景,学生可以较快地适应本专业的实践环境,熟悉本专业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体验,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及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及时发现、纠正。这有利于加深印象,达到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2)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要重视如下几个环节:

①首先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农学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提高实验室内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做到每门学科、每节课有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为下一阶段的实习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充分利用好校内的实习基地及家庭基地,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它既能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和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制订家庭生产经营致富计划,明确具体的种、养、加、销方案。

③让学生以见习技术员的身份到校外实习基地、扶贫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参加实践工作,其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生产实习等方面。其操作程序由实习指导老师统一安排,采用实验——实训——实习——顶岗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深化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完成综合性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锻炼,培养学生独立地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二、树立全新理念,深化农学专业课程改革,为实践教学增添活力

目前,农学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专业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旧理念,根据社会人才市场,职业市场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1)调整专业结构,开置综合农学专业。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设置是关键。但农类专业大都是沿袭大中专院校的模式,设置的专业过于狭窄,如农学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林果专业等,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农业类专业就需按职业群归类,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大类专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支柱产业来选择专业。即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养殖技术专业;当地农业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济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主的,就选读农村家庭经营专业。

(2)增设与“三农”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法规》《农村企业管理》等,主要传授农产品市场预测、信息分析、农产品营销策略、农村企业创建和经营管理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法规政策等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市场观念,培养其创业精神以及养成自觉守法、用法的习惯,让学生敢于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索与探究 篇9

当前,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21世纪, 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 包括农业在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 对于这些成就的报道主要是以英语的形式, 更确切地说是用专业英语撰写的科技论著呈现给大家的。所以,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及一些专业的表达手法, 才能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 并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专业信息, 才能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 才能提高学生独立撰写英文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 以及发表自己的创新思维成果与学术成果, 锻炼与国外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的表达能力。因此, 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对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国家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国家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实践经验, 谈一些心得体会, 仅供参考。

一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专业英语是继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开设的一门辅助课程, 是学生在学习了专业知识之后从英语的角度, 或者说是用另外一种表达手法去再一次诠释所学到的内容。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拓展和延伸, 同时也是双语教学的准备和过渡。所以说,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 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词汇的基础上, 能够快速阅读并准确翻译该专业领域的英文原著或科技文献, 从中了解到相关信息, 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 服务于国内农业经济等的快速发展;能够独立撰写英文学术论文, 以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 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现给他人;能够流畅地与国外同行沟通交流, 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最终做到听、说、读、写全面提高。就目前来说, 农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有两种走向, 一是考取研究生, 继续深造;二是直接参加工作。对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来说, 农学专业英语更是查阅专业英文文献、了解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撰写专业学术论文, 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会议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工具。对于步入社会, 走向工作岗位的农学专业学生来说, 大多数人还是从事着与农学相关的工作, 所以必然会面临着接触大量的农学专业词汇的实际问题。因此, 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和英文表达手法, 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 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目前, 高等院校在进行农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时, 教材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选择专门的农学专业英语教材进行授课, 如郭丽华主编的《农学英语》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或者是以某大学的农业学报作为讲授内容;或者就是任课教师不选用教材, 而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编写讲义, 导致授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学生不能全面地了解农学专业的英语知识;或者是选用与农学相关的生物专业英语教材, 如蒋悟生主编的《生物专业英语》 (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安排生物专业学生和农学专业学生一起上课, 这就导致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于农学专业学生来说, 进行学科单独授课, 能够学到更有针对性的农学专业英语, 使自己适应未来农学专业领域发展的需求和满足毕业之后从事农学相关领域工作的需要是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所以, 如果选用的教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就会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

2. 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大

在许多高等院校, 农学专业的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可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尤其是在一些地方院校, 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某些地方院校生物学专业可能是老专业, 农学专业是新专业, 便会安排生物专业的英语老师来上农学专业英语课, 即便是学生再认真听课, 获取的农学专业英语知识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还有就是, 虽然许多国内的农学专业英语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 但因英语水平不高, 所以在理解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表达手法时, 还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严重影响了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大大降低了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农学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大建设力度, 积极引进国外专业人才, 或大力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 多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而达到提高农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3. 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考核力度有待加大

许多高等院校在制订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时, 将农学专业英语列为选修课, 考核方式为考查, 学分为1~2分。一般是以写一篇论文或随意下载一篇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 并将其翻译成中文来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但由于平时对专业词汇的积累量不够, 以及对一些专业的表达手法不够熟悉, 导致学生在翻译专业的英文文献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对一些概念、定义理解不够准确, 进行技术操作时经常会走弯路。原因之一是由于教师平时上课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 以为是考查课就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标准;同时,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总是认为考查课一般都能通过, 交一篇论文或翻译一篇英文文献, 只要不交白卷都不会出现挂科的现象。加上其他专业课的应试教育以及一些等级考试 (如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 对学生的影响, 大大降低了农学专业英语这门考查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度不够。学生总是以这种心态去上课,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使本应该掌握的专业词汇、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没有掌握, 造成听课效率不高。长此以往, 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就会大大降低, 严重影响了学生在阅读、翻译英文文献和用专业英语写作时的质和量。

三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索与探究

1. 授课内容的专业性与广泛性

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学生在学习了公共英语和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 进一步用专业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 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学会用英语检索并能够快速阅读和翻译专业英文文献, 最终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 做到听懂国内外相关专家的英文报告和独立撰写英文文章。既然选择了开设农学专业英语, 那么就要遵循这一目的, 给学生讲授与农学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授课内容来源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来自专门的农学专业英语教材, 也可以是来自某些高等院校的农学学报, 或者是来自比较权威的国内外农学期刊。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使学生感兴趣, 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可用性。

2. 授课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在进行农学专业英语授课时, 授课方式不能死板, 要灵活多变。可选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果只是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或讲授式教学, 都会降低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涵盖的信息量过大, PPT放映的速度较快, 学生就会盲目地做笔记, 对所讲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 导致课堂学习效率降低。这时就要求授课教师要适当地放慢速度, 采用讲授的方式重点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 可通过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回忆以前所讲的专业知识, 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英语表达语句的理解和掌握;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文字、图画、声音等辅助手段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所高等院校, 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院校更应该重视对英语的教育, 更确切地说是对专业英语的教育。目前,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通用语言, 学好了公共英语才能了解世界;学好了专业英语, 才能获得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前沿信息, 才能共享资源, 才能有所创新, 才能促进国内的农学专业发展。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院校, 由于条件设备有限, 专业英语教师和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严重缺乏, 导致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与发达地区高校的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相差甚远。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各高校应大力引进海内外专业性人才, 带动英语学科的发展, 可以通过创造一种全英文的学习环境来感染学生,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表达和写作水平;或者大力培养本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师或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 学校还应加大物力、财力的投入,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尤其要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 通过岗前培训、进修、读博等多种方式, 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4.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一种考核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采取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不但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惰性, 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很多农业类高等院校对农学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设置为考查, 通过写一篇论文或者是翻译一篇简单的英文文章来进行考核, 这会使学生误认为农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就是查查词典、翻译几段话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 对农学专业英语的考核应是建立在农学专业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全方位的考核, 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用英语检索并能够快速阅读和翻译专业英文文献, 最终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能够听懂国内外相关专家的英文报告和独立撰写英文文章的目的。因此, 对农学专业英语的考核应实施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不同院校可根据师资队伍水平和学生英语素质的实际情况划分考试与考查所占的比例。

四结束语

学生具备良好的农学专业英语技能, 可以在毕业之后, 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中找到立足之地, 迎接工作中更多的挑战。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考虑, 培养高素质的农学专业人才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与世界接轨, 才能有所创新。因此, 如何做好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参考文献

[1]李新、崔学深、盛慧慧.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 2004 (4) [2]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2) :114~115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篇10

分子生物学的出现是20世纪生命科学新出现的研究领域,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 主要包括从DNA的复制、转录, 到蛋白质的翻译以及相关调控规律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 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流学科[1]。随着基因工程相关技术的推广, 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研和生产等各个方面。分子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后期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完善这门课程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意识和高素质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结合分子生物学教学经验, 参考其他专业开设的分生生物学课程, 就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学生无法理解由于分子生物学属于一门微观学科, 无法直接通过眼观甚至显微手段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 只能通过试验方法来确定, 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能力, 对于抽象能力不强的学生, 听分子生物学课程如同听天书一般, 学习兴趣更加无从谈起, 甚至出现了恐课症, 即害怕上分子生物学这门课, 从而导致了教与学效果不佳的原因[2]。另外, 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迅速, 要求教学人员能够紧跟前沿科学进展, 并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方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学生, 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环节是分子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但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周期较长, 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 增加了实验教学管理和课程设计的难度。

三、教学改革方案

(一) 加强自身理论水平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 因此, 青年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方能将内容讲解透彻。那么, 如何积累理论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 多方面阅读分子生物学教材和经典权威的分子生物学书籍是非常关键。分子生物学自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 在各种研究技术的推动作用下,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是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 其理论基础也随着在不断的发展, 不同年代出版的教材, 其所阐述的理论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某一知识点可能尚未具有相同的观点, 因此, 需要青年教师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籍文献, 通过比较发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阐述, 并将这些差异适当讲授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到科研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前沿学科, 讲授该门课程需要结合最新的科研进展, 是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大量涉猎分子生物学最新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素质以满足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 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高校的教学也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成由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方位组合而成的复合式教学手段, 称之为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已经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 如何采用多媒体教学, 并不是仅仅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幻灯片制作软件上那么简单, 青年教师从会用到用好幻灯片制作软件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制作吸引学生眼球的幻灯片, 对青年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为了提高自身在幻灯片制作上的能力, 作者建议青年教师可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所提供的相关提升教师素质的培训。

前文已经提及, 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这门课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是课程内容过于抽象,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入, 除了各种网站可杂志可以搜索到分子生物学某一知识点的图片说明之外, 还有一些网站能够提供某一知识点的动画, 目前很多分子生物学顶端杂志都有最新科研成果视频, 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幻灯片制作软件来制作相关的动画, 这样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文、图、声、动画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多种感官进行综合刺激, 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提高教学质量。

(三) 专业知识渗入

农业院校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优点是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 因此要充分利用这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目前高校分子生物学教材重在介绍理论性知识, 而没有充分阐述这些理论知识在农业方面的具体应用价值, 学生不明白在日后的工作中有何作用。因此, 教师需要在传授给学生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说明这门课在农业领域相关专业中的应用范畴, 如对于农学专业而言, 分子生物学可以用于作物品种的鉴定, 对于畜牧兽医而言,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 可以敲除或者改变动物的易感疾病基因, 从而实现提高动物抗病力之目的等等, 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有助于学生寻找科研兴趣的切入点。

(四)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前人大量试验发现的科学阐述集合, 此外, 分子生物学本身仍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随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日新月异, 相关知识内容的阐述将越来越详细[3]。分子生物学在形成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经典的试验研究,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除了简单地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是由哪些试验结果得出之外, 还可以一边介绍, 一边给学生演示该试验, 重现该知识点所产生的过程, 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这些试验, 在当时的研究条件和背景下, 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 在现在的研究条件之下, 重现该试验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试验, 一定要想办法在课堂上重现, 以便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印象冲击力, 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五) 双语教学

分子生物学是科研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一门学科, 很多研究成果都会与科研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各种期刊杂志或者其他媒体上, 所采用的语言绝大部分都是英语, 因此采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对于培养学生在最快的速度了解国内外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 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中。双语教学模式在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 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所谓“万事起头难”。然而, 也并不是难到无法进行的程度。在实行双语教学之前, 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积累, 这点目前对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在成为教师之前, 绝大部分都经历了硕士、博士, 甚至博士后阶段的科研训练, 查阅英文文献已经不存在任何困难。对于学生而言,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都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甚至是国家英语六级考试, 在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章上存在的困难较小, 困难最大的可能是分子生物学英语词汇。对于该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 可以采用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在学生开始接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时, 课件采用中英文对照, 然后慢慢转变成全部英文, 让学生有适应的过程;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尽量采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方法, 一张课件中要图文并茂, 避免单独使用正版面的英文描述, 使所讲授的内容更加直观明了, 利于学生理解。

总之, 分子生物学虽然是一门抽象性很高, 难以理解的课程, 但是笔者认为经过授课教师的认真、精心备课,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方法, 仍然能将其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多彩, 图、文、声并茂的课程给学生讲解, 并且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从而提高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玉贤, 李毅, 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迟彦, 季长清.《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 2009, (17) :207-208.

谈农学专业课的导入 篇11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也是农学专业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视频,可以是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的录像或者是网上下载的影片,也可以是一组图片,由这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这样一种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进入到课堂中。例如,在讲到昆虫分类的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各种昆虫的图片,绚丽多姿的画面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马上问学生:“愿意认识这些昆虫吗?”学生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那么老师就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正课上来了。

二、借教具导入

农学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授课前,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显微镜,根、茎、叶模型、挂图,昆虫标本等等,通过这些教具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观察、去了解,学生对于熟悉的教具,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知识会更容易掌握,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對于学生不熟悉的教具,他们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提问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中。如,讲到显微镜的构造时,拿出显微镜问学生:“这是什么?”有学生知道,但也有学生不知道,老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想知道它是怎样的吗?”进而导入正题。借助教具进行课堂导入,使单调的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了,课堂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三、采用设疑导入

设疑导课是利用思维对问题的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在导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悬念,诱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心理,使学生利用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去探究新的问题,使学生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讲授叶枕对光的反应问题的时候,教师设疑:“大家都见过合欢树吧,为什么合欢树白天叶片是张开的,而晚上却合上了呢?”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能得出可能与叶片的结构有关,接着老师再一次提问:“这种现象与叶片的哪一结构有关呢?”通过这个提问,学生无法解释,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新知识产生强烈渴求,这就为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四、温故导入

温故而知新,这种方法是我们所有老师都会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带出新内容来。可以是提问的方式,也可以是做练习的方式。但是注意一定要包含旧知识,也要穿插要讲授的新知识。这样,在提问中或师生共同解题时,学生都可以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在上课时便会集中精力听讲,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总之,课堂导入方式很多,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愉快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农学专业课教学论文 篇12

一、农学专业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㈠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开放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学科教学模式, 它超越了一般的信息加工型模式, 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发现学习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 包含归纳思维、获得概念、科学探究、探究训练、记忆术、发散思维训练法, 强调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通过组织资料, 认识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形成学生的内在动力, 用以研究自我和社会, 从而达到学生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它具有目的性、系统性、中介性、优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目的

教学向学生开放即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角色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 向教学的实际条件开放。如教学计划的适当调整、空间位置布局的随机调整、教学时间的适当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总之, 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僵化, 一切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

㈢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内容的开放即教学内容选择向学生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开放。现在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信息交流便捷快速,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益广泛。实际上我们学生的知识面很广, 求知欲望也相当旺盛, 正因为这样, 课堂教学就不能完全依照课本和教参的要求而受局限。现在很多科技的发展都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我国培育出的抗棉铃虫的棉花、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水稻基因、家蚕基因的发现、人口、环境、能源等世界问题都是很好的教学材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 又要能跳出教材, 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有利于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除了手中的“教科书”以外, 还需要有一本“社会生活丛书”, 这就是教学内容的开放。

㈣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农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其实践性很强, 以前老师总是要求学生按照书上的顺序做完即可, 结果学生只是简单的做实验而没有真正地去探究、反思;当然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实验教学的开放要求实验的原理、目的、方法、过程、结论以及实验报告都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老师只是适当的指导或引领而不能越俎代庖。因此, 在农学专业课教学中, 可利用当地优势, 开辟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基地, 如食用菌的培养, 大田作物的栽培, 日光温室蔬菜的管理, 花卉的栽培管理等, 开展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 形成“课内学理论, 校内搞实践, 家庭搞应用”的模式,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指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是: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和被动的纯“接受式学习方式”,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 强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探究过程统一起来, 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素质。“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探究”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 “创新”是要达到的目标。

“指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形成和运用知识以及思维拓展、发散创新5个环节。其中师生对问题的探究是课堂主体, 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教学的关键, 形成知识和能力是结果, 发散创新是闪光点。

如在教学《植物的矿质营养》 (图1教学过程) 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矿质代谢的重点, 学生只有理解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才能理解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选择性, 才能理解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才能理解呼吸作用与矿质代谢的关系, 才能理解环境因素对矿质元素吸取的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也是矿质代谢的难点。矿质离子吸收的过程比较抽象, 涉及细胞膜的功能、呼吸作用、土壤溶液的概念、矿质离子的存在状态等生化知识, 学生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综合—创新”教学模式

“综合—创新”的基本内涵。综合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知识简单的加减或重组上, 而是重在对知识固有的、包含的内在联系进行加工整理, 找出具有纵横交叉、多维方向、符合逻辑特点的内在联系点, 以及可再生性的知识生长点,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和聚合特征的创新思维品质, 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飞跃, 达成综合创新。

综合一创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可分为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师生互动、点拨提高等4个环节 (见图2) 。

创新是学生知识内化重组的过程。产生问题后, 学生可以结合生命活动变化规律利用产生的困惑, 通过讨论, 开动脑筋, 发表自已的看法, 解决问题。无论学生在解题中是否成功, 都经历一次深刻的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是学生今后遇到新问题形成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如, 在“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预习中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要选用长5厘米左右的洋葱根进行实验?亚甲基蓝属何种性质的染液?要验证“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 应如何设计本实验的过程?一旦学生能理解实验原理, 注意观察和思考实验的过程, 再根据课本实验要求操作后, 便很容易解答以下问题。

选用下面哪一种根容易被活体染色剂染色 (A)

A.白色幼嫩的根B.2毫米~3毫米的根C.淡黄色的根D.木质化的根

下列四个实验中需要使用活体染色剂的是 (C)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能使被亚甲基蓝溶液染成蓝色的根褪色的液体是 (B)

A.盐酸溶液B.氯化钙溶液C.蒸馏水D.龙胆紫溶液

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解答上述问题能加深对该实验方法步骤的理解;同时, 教师还可以改变实验条件, 设置问题障碍, 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如向学生提出用龙胆紫溶液取代亚甲基蓝溶液或用清水取代蒸馏水是否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结果?这样一种综合性、立体性的知识整合, 将会对学生提取信息、分析综合、知识迁移等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实现学习书本知识由“厚一薄一厚”的过程, 从而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上一篇:系统交互下一篇:水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