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形象(精选12篇)
女大学生形象 篇1
一、研究目的与动机
什么是女大学生?通过百度百科, 我们知道, 女大学生, 即为女性的大学生,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但映入我们眼帘的还有另外一层引申义, 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由于以“女大学生”为标题的负面新闻频繁出现, “女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贬义词, 成了媒体哗众取宠的对象, 黄色新闻的牺牲品。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女大学生”这个关键词, 用时0.102秒, 就找到相关网页约62, 600, 000篇, 各种负面词汇出现在眼前。网络媒体的发达, 为各种负面消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 媒体上关于女大学生的新闻层出不穷, 媒体的报道常常将女大学生们与性、暴力、凶杀、犯罪等等一些负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制造卖点, 吸引人的眼球, 女大学生成了被消费的对象, 这让女大学生们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主流媒体, 是否像网络媒体一样对女大学生的形象有所扭曲, 它塑造的女大学生形象如何, 这种形象又是如何呈现给读者的。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本文的最终研究目的, 就是通过分析媒体的具体报道, 来看媒体对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是否客观, 还女大学生一个公正的形象, 防止刻板偏见, 让女大学生有一个健康成才的舆论环境。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回顾
对媒介形象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界, 早在20世纪初, 李普曼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 他认为我们所接触的这个社会并不是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 在现实环境与客观环境之间挈入了一个虚拟环境, 这个环境是由媒介所造成的, 从而揭开了媒介能够塑造社会现实的这层窗户纸。人们不可能身体力行地去接触一些事情, 只能通过媒介来进行了解, 媒介是沟通公众与外界的桥梁, 而媒介的非公正报道很容易让公众对某个事物形成刻板偏见。
国内对媒介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媒介品牌与营销”上, 偏重于媒介“品牌经营和整体包装”。栾轶玫在《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中谈到近几年媒介形象研究主要存在着3个问题:1.媒介形象定义的模糊与多义。2.媒介形象研究的零散与片断。3.没有跳出媒介品牌的研究限阈。[1]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发现, 有关“80后”、农民工的研究比较多, 如《主流媒体上的“80后”形象研究—对中国14种主要报纸的内容分析》、《〈华商报〉对“80后”的媒介形象构建分析》、《〈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都市类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等等。
由于大学生的形象也涵盖了女大学生的形象, 我们把大学生媒介形象研究也纳入到分析范围之内。关于大学生形象分析研究成果不多。蔡月亮在《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中, 以三家都市报和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 从宏观的媒体报道和具体的文本分析上, 得出有关大学生的新闻呈现负面化态势。他认为经过大众传媒的策划与报道, 展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是这样的大学生:性观念过度开放和放纵、暴力凶杀、冷漠世故、品质低下……大学生的精英形象正在被消解。这些造成了对大学生形象的损害, 导致了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2]
李薇在《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中, 以网络新闻为研究文本, 研究发现, 在主题分布中以就业与创业报道所占比重最大, 新闻报道呈现出的大学生形象出现了消极和积极并重的现象。对主题进行归纳分析得出观点:他们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热衷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 两性观念开放, 高消费和缺乏理财能力, 在犯罪报道中呈现弱者形象。他还对女大学生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我们接下来再说。最终发现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以负面和消极呈现居多。他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形象、热衷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形象、两性观念开放的形象以及高消费形象, 在一定程度反应了大学生群体特征, 但新闻报道也还有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地方。[3]
侯迎忠、罗利娜在《主流媒体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发现, 从报道主题分析, 三家报纸关注较多的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创业、生活点滴、需求与救济、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总体上以正面或中立报道为主, 报道角度各有侧重。他认为主流媒体在涉及大学生群体的报道中, 以正面或中立报道较多, 很好地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4]
关于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研究, 我们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关键词“女大学生”或“女大学生媒介形象”, 文章大多是有关女大学生的性别、心理、道德、就业等问题的研究。从新闻学的角度来分析女大学生形象的文章屈指可数。
严梅在《我国新闻传媒中“女大学生”群体报道研究》中选取了三家都市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以及新浪、搜狐、网易三家网站新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都市报和网站中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集中在犯罪、死亡、暴力、性等方面, 女大学生群体形象正在被异化。并从微观的角度对非正面新闻呈现的主题和特点进行分析, 另外也分析了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成因。[5]
李薇在《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中, 分析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时, 又分出女大学生这一小群体, 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消极形象占新闻总数的68.24%。[6]
叶兵、蒋兆雷在《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中, 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 在百度资讯频道做新闻标题搜索, 在标题不重复的前提下, 发现负面新闻116篇是正面新闻14篇的8倍多, 而包含重复标题, 负面新闻的比例迅速上升, 女大学生的形象被丑化。同时也分析了女大学生形象被丑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策略。[7]
另外还有一些文章以网络新闻为研究对象, 对网媒中的女大学生形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网媒扭曲了女大学生形象, 如《网络新闻中扭曲的女大学生形象——以新浪网为例》、《论网媒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建构——以Sohu、Tom、Sina、163网站对女大学生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关于女大学生报道的叙事特征》等等。
(二) 问题提出
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 我们发现研究者们都采纳了内容分析法, 大多以网络新闻作为研究对象, 女大学生在网媒中几乎都以负面形象出现。对传统纸媒也进行了分析, 在以上研究的几类纸媒中, 都市报新闻中女大学生形象以负面为主, 而《中国青年报》作为全国的主流媒体, 对大学生形象报道则以正面宣传为主。
由于对网络新闻研究的比较多, 还没有在传统媒体中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具体研究, 本文将选取《中国青年报》这家主流媒体作为研究对象, 对女大学生形象进行分析。那么, 在主流媒体中女大学生形象如何, 主流媒体又是如何呈现女大学生形象的, 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答案。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 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日报, 主要以青年为读者对象, 在中国主要报纸公信力调查中, 《中国青年报》连续10年位居前3名。[8]可以说, 《中国青年报》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主流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态度。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来进行具体分析, 对《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以关键词“女大学生”进行搜索, 得到2001年3月12日至2010年12月17日之间样本117个, 去掉未将大学生作为报道主体的报道7篇, 评论5篇, 得到有效样本数105个。采用标题检索的方法是出于媒体新闻报道的规律:记者往往把他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价值要素放在标题中。[9]十年的新闻报道, 足以反映此类媒体对这一群体的形象塑造, 不管形象是好还是坏, 都能说明一定问题。
在类目建构过程中, 参考了前人对类似群体形象研究的方法, 并进行了一些完善,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 从报道时间、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报道角度、版面位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 报道时间
从表一可以看出, 只有2001年和2004年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报道偏少, 分别为1篇和3篇。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学生人数的增多, 各种问题开始出现, 另外, 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让女性处于不利地位, 女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与以往的女性形象不同, 她们的生存状况更是受到大众关注。从2005年开始, 较以往的报道量有所增加, 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状态, 平均每年约14篇。从报道数量看来, 《中国青年报》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报道比较平稳, 没有过分去渲染这一群体。
(二) 报道主题
从表二可以看出, 《中国青年报》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报道主题分布比较全、广, 涉及到就业/创业、女大学生村官、婚恋观、带母 (父) 求学、帮助他人、犯罪、凶杀以及警示等方面的内容, 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群体形象。
下面我们对报道主题进行分析, 《中国青年报》的主题分布特点:
一是关注热门话题。近年来, 随着大学生群体人数的增多, 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成了人们的关注, 自2007年以来, 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报道增加了不少 (见表二) 。男女性别上的差异, 使女性处于弱势地位, 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有关就业/创业主题方面的报道最多, 占报道总数的34.3%, 如《凉皮卖得热, 小店生意大, 新疆女大学生创业年赚50万》、《辽宁渤海大学教育系本科女大学生陈杰毕业后自主创办了社区幼儿园》等等新闻报道。其次是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报道, 共有8篇, 占7.6%,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热门话题, 最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政策, 既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也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是突出正面主题, 强调宣传。《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大量有关女大学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先进事迹, 如《女大学生带着盲母上学》、《武汉大学女大学生黄来女人生的苦难轻捧在手心里》、《女大学生董金凤车轮下救出四儿童》等。有关女大学生婚恋观报道, 如《女大学生未婚同居者62.4%表示后悔》、《南京理工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女大学生择男友更看重品质与能力》, 这些报道体现了女大学生积极正面的婚恋观。
在对就业/创业相关主题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 (见表三) , 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文章有11篇, 占相关报道的30.6%, 如《公平就业:女大学生小张的期盼》、《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就业遭遇三大歧视》、《女大学生找份工作好辛苦》等等, 女大学生就业难大多是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 让女大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中国青年报》在报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 也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有关报道9篇, 占25%, 如《专家建议通过培训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能改变市场, 就积极改变自己就业难, 催生女大学生创业热》、《女大学生求职难谁是救星在口诛笔伐性别歧视之余更应该克服自身依赖心理》等等。还通过报道一些女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树立典型, 来激发女大学生的士气, 鼓励女大学生要克服自身, 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相关报道13篇, 占36.1%, 如《女大学生创办“擦鞋公社”:梦想比擦鞋走得更远》、《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父辈眼中“没前途的苦差事”, 在她看来充满商机———女大学生甘做创业版“豆腐西施”》等相关报道。在就业/创业相关主题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主流媒体在反应问题的同时, 也倡导了积极高昂的主旋律。
三是刺激性报道少。有关犯罪、凶杀、性、网恋等负面报道比较少, 占报道总量的11.5%, 《中国青年报》作为主流权威媒体, 以服务于大众为己任, 没有一味迎合公众趣味而降低报纸的格调。
(三) 报道倾向
从表四可以看出, 女大学生以负面形象出现居少数, 共17篇, 占报道总数的16.2%。本文所定义的负面形象为有关暴力、凶杀、性、网恋等方面的内容, 不包括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形象的呈现, 以前有关学者在研究大学生媒介形象时将就业难也归为女大学生负面形象。如果我们将这一项也包含在内, 则有接近37篇报道, 占报道总量的35.2%, 所占比例不足一半。有关正面形象报道34篇, 以中立形象出现54篇。报道倾向以正面、中立为主, 没有刻意去报道负面新闻, 丑化女大学生形象。
(四) 报道角度
从表五可以看出, 从树立典型的角度进行切入的报道28篇, 占26.7%。《中国青年报》塑造典型人物, 反应女大学生的先进事迹,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为全国青少年塑造了学习的榜样, 以正面宣传为主, 倡导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从群体个性进行着手的报道有18篇, 如《放假前, 女大学生变身“血拼族”》、《120名女大学生的“天使乐团”》、《一个女大学生的创业烦恼》等等相关报道, 反映了女大学生的各色形象。满足大众趣味的报道占15.2%, 报道的主题多与犯罪、凶杀、性有关。负面新闻多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 引起读者的阅兴趣, 但从表五统计数据看来, 《中国青年报》有关此方面的报道不多。从反映问题、采取措施的角度进行切入的报道篇数分别占21.9%、8.6%, 对女大学生群体发展中存在问题反映的比较多, 但对解决问题措施报道力度不够, 不仅要看到问题, 更要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推动女大学生群体的发展。
(五) 版面位置
从表六可以看出, 在要闻、综合新闻、青春校园、创业周刊、教育科学、法制社会、大学生村官等版面刊登的有关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比较多, 其中要闻版, 即头版新闻条数最多, 有13篇, 综合新闻次之, 有8篇。由于版面位置的优势性, 头版新闻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一般比较重要的新闻会放在头版, 综合新闻版面的关注度也较高。由于女大学生具有高学历而且在性别上的特殊性, 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关注度很高, 将其新闻也放在显要位置。有关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活等也是一些热门话题, 因此在青春校园、创业周刊、教育科学、法制社会等版面报道的数量较多。随着大学生村官的增多, 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而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中国青年报》在2009年开设了大学生村官这一版面, 进行专门报道, 反映大学生们“为官”的故事, 当然, 其中的女大学生村官更是媒体报道的主要选择之一。
五、总结
通过对《中国青年报》近十年的有关女大学生的报道进行研究, 发现媒体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很高, 报道的主题涉及的范围较广, 关注女大学的发展, 有关就业创业等热门话题报道的比较多, 一些刺激性报道较少, 主要是树立典型, 倡导积极的舆论导向, 以正面报道为主, 塑造了女大学生正面的媒介形象。之前有学者对网络新闻进行研究, 发现网媒多是呈现女大学生群体负面形象, 而《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主流媒体, 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不能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 像一些非主流媒体一样, 以刺激性报道为主, 吸引人的眼球, 这样极易扭曲群体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媒体在对女大学生形象进行塑造时, 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为她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而不能为了商业利益, 就一味哗众取宠, 让公众对女大学生群体产生“刻板印象”, 这不仅有悖于一个职业新闻人的形象, 也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报》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呈现了女大学生群体形象, 但是在报道中也还存在着些许不足, 研究发现, 反映问题的相关报道比较多, 但对如何解决问题报道力度还不够, 因此需要加强对策方面的报道, 为女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指导性意见, 以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栾轶玫.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今传媒, 2006 (9) :6-9.
[2]蔡月亮.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J].青年记者, 2006 (1) .
[3]李薇.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7.
[4]侯迎忠, 罗利娜.主流媒体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的内容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 21 (2) :51-54.
[5][6]严梅.我国新闻传媒中“女大学生”群体报道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7]叶兵, 蒋兆雷.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28 (3) :54-57.
[8]百度百科.中国青年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73.htm.
[9]黄爱《.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J].新闻界2009 (10) .
女大学生形象 篇2
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创意人生,百变造型”
二、活动背景:随着我校更名成功,我院特举办发型设计大赛,祝愿我校更名之后,一切从“头”开始,创造出比以前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活动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给当代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魅力的平台,通过比赛选拔出代表新世纪学生的形象大使,展现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其意义在于让所有参与的人感受和理解美,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生活追求和良好的形象。
四、主办单位:体育学院女生部
五、活动对象:淮师大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男女不限。要求选手形象大方,举止得体,个性突出,有亲和力。
2.两人一组,分别为模特和设计者
3.每组参赛选手可安排一个亲友团,场地座位有限,请助选团尽量提早入场。
七、报名时间:即日起—2010年5月15日报名方式:详情请见海报、展板
2.联系人:刘博 1507797936柏游游***
八、活动前期准备:(2010年4月6日—2010年5月14日)前期宣传:
1.5月8日各部门干事到体育学院各班级宣传活动。
2.期间请宣教部写海报和展板宣传本次活动。
3.与校学生会联系在全校范围内宣传此活动
4.相关人员安排:没课的干事及班级成员(具体安排待定)大赛相关事宜准备:
1.联系好场地,清扫场地,准备好会场布置所需的物品以及活动所需的物品。
2.邀请嘉宾和评委,与嘉宾、评委沟通好发言、总结的相关安排。
3.落实主持人,与主持人做好衔接工作。
4.活动前做好音乐试放工作,确保音乐播放流畅;调试好话筒音响;准备好各环节相关道具。并安排好人员负责音乐播放,道具准备,灯光控制。
5.准备好奖状证书、奖品、托盘等,做好礼仪接待、颁奖安排。
6.活动开始前一天确定各项工作是否到位。
九、活动流程:
(一)比赛时间:2010年5月15日晚上19:00地点:新外阶
比赛流程:
A.选手比拼:
1.模特和设计者走台,展示原始发型和个人风采。
2.选手进行设计(时间限定在45分钟之内)
3.现场互动,在选手进行发型设计时进行现场互动,问答现场观众和宣讲发型设计知
识。(问答时可以奖励积极发言观众,以调动和活跃现场气氛)
4.模特展示发型和现场解说:待每队发型设计完毕后,开始依编号上台展示。发型展示时中间可以穿插个人才艺表演,以达到表达发型理念的最佳效果。
在选手发型展示后中,设计者对设计的发型进行解说。(解说包括:发型的寓意、特点、整体构思,解说时间为1分钟)
5.评委打分和专业发型师点评:评委分别对每个选手的表现打分,在各队选手展示完毕后进行汇总,并邀专业发型师点评,选出前七名评奖
B.赞助商专业发型展示:
每家赞助商可为2~6位非比赛模特设计发型(模特可由我们提供),以达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帮助同学们跟好的了解发型设计知识,同时亦可达广告宣传的目的。活动收场安排:
1.清理会场和打扫卫生
2.收放及归还所借物品
评分细则:A发型搭配(3分)B 举止形态(2分)
C 整体效果(3分)D 解说(2分)
十、奖项及奖品设置:
一等奖1组 荣誉证书及奖品
二等奖2组 荣誉证书及奖品
三等奖3组 荣誉证书及奖品
最具人气奖1组荣誉证书及奖品
优胜奖1组荣誉证书
十一、经费预算:
1.设计用品(发蜡各
3、啫喱水各
3、彩喷各
5、吹风机各
5、插座各
3、喷水壶各4)经费总计150元
2.嘉宾茶水20元
3.观众奖品30元
4选手奖品100元
体育学院女生部
你应该如何改变女汉子形象? 篇3
1、每天早上,你的早点是?
自己在家做好,吃完再上班-2
“运动”型,路边买了边走边吃-3
买了去公司吃,或者在公司冲麦片-4
2、你和别人唱ktv的时候,常常是?
只唱自己点的歌-3
典型麦霸-5
不太唱,但是唱了就技惊四座-4
3、平时,你穿什么类型的鞋子?
平底鞋-4
坡底鞋-6
高跟鞋-5
4、地铁上,你接到了电话,你的声音属于?
中等声音-6
故意压低声音-5
比较高-7
5、你的头发类型?
没有分-6
中分-8
偏分-7
6、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
常不自觉拍打对方的身体-9
下意识调整姿势掩饰自己的身体不足-7
与对方靠近-8
7、和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你?
偶尔用手势辅助表达自己的意思-8
笑的时候会捂嘴巴-10
手随意放在两旁-9
8、喝咖啡的时候,你?
喝一口之后,轻轻擦拭杯子-9
基本能保持杯子的干净-11
常弄得杯子上都是咖啡印-10
9、紧张的时候,你?
整理衣服-10
下意识咬指甲-12
搓弄头发-11
10、同事穿的衣服衬得她的脸色很不好,你会?
什么也不说,避免评论-11
夸奖她昨天穿的衣服的颜色-B
直接告诉她别穿这件衣服-12
11、当你被人误会的时候,你?
一定要和对方解释清楚-12
找一个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看能不能帮助解开这个误会-C
看对方的情绪再决定-A
12、和你相过亲的人,现在?
不太联系-C
还主动和你联系-B
偶尔会一起吃饭喝酒-A
测试结果:
A:果断接受自己女汉子的身份吧
说实话,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女汉子,从内心到外在,都是如此。你没有女生的矫情,却多了男生的豁达,和女生在一起你都是以保护者的形象出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还挺喜欢这种感觉。和你交往过的男人,也往往容易把你当哥们看待。不过,再坚强的女人,也需要一个能依靠的肩膀,你在保持女汉子气质的同时,也要适当学会向自己的爱人撒娇,来点柔情似水。
B:向身边的闺蜜学习
表面上看,你是大家印象里的女汉子,但实际上,你对这种身份很不甘心,虽然每次和身边的人出去,你总是无奈地充当保护者的形象。要改变女汉子形象,只靠想是没用的,要有实际行动,尤其是向身边很有女人味的闺蜜好好学一下,才不至于在女汉子的身份里尴尬地纠结。
C:让自己个性一点
你是个比较平易近人的女生,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基本都是邻家女孩的感觉,丁香一般,淡淡的。你不太容易让人认为是女汉子,却容易被人忽视,因为太好,太平易近人,而让人觉得你如同一杯白水一般。所以,试着让自己多点个性吧,勇敢地表达自己,也是一种迷人的魅力。
女大学生形象 篇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难是各高校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女大学生。因此, 在就业求职过程中, 女大学生为了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越来越重视自身形象方面的消费, 就业求职形象消费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界定的形象消费指在校女大学生从寻找工作开始到寻找过程基本结束这一特定时间段内, 为实现就业而支付的自身形象费用的总和, 包括服装、护肤品、化妆品、手提包、配饰、形象设计费用等。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温州市大学城五所高校2015 届毕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形象消费的一般状况,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 份, 回收385 份, 其中有效问卷385 份, 有效回收率为96.25%, 符合统计学要求。
2.文献梳理法:通过搜集相关期刊、硕博论文及著作等, 对本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形象消费内容十分丰富, 但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女大学生的形象消费涉及服装类、护肤类、化妆类、饰品类、形象设计类等多种类型, 消费内容十分丰富。通过问卷调查, 笔者发现服装和饰品消费占所有形象消费的82.5%, 护肤、化妆、形象设计和保健品消费所占比例较小。综上所述, 女大学生形象消费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 其对形象的重视程度和要求逐渐升高。
2.形象消费来源呈多样化趋势
女大学生是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特殊消费群体, 其消费能力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消费来源呈多样化趋势。53.6%的女大学生的消费成本来源于家庭支持;20.1%的女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靠学校奖、助学金;16.8%的女大学生依靠打工等勤工助学的方式获得经济来源;9.5%的女大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消费成本。总的来说, 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形象消费来源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但父母支持占主要方式。
3.形象消费选择受多重因素影响, 其中朋辈影响最大
通过调查, 笔者还发现女大学生的形象消费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 23.6%的女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受媒体因素的影响;20.5%的女大学生受品牌因素的影响;45.8%的女大学生消费选择受同学、朋友等同辈群体的影响;7.4%的女大学生受偶像明星;2.7%的女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综上, 女大学生的形象消费选择受接触和交往最多的同辈群体影响最大。
四、对策与建议
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形象消费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也存在过度追求外部形象的问题, 在消费上存在冲动和不理性。那么, 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1.从学校层面来看
学校应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消费观。首先,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理性的消费观, 例如, 开设消费观引导、消费心理等特色课程;其次, 高校应引导女大学生树立“先就业, 再择业, 后创业”的就业理念, 例如,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创业教育等, 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开展优秀女大学生就业求职经验分享, 言传身教。
2.从女大学生自身来看
部分女大学生对于就业认识模糊、准备不充足, 也没有认识到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过多依赖外部形象的装扮。从女大学生个人层面出发, 首先, 女大学生需要建立自信、追求自主、展现个性。在毕业求职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改善外部形象, 而且更要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 提高自我价值。第二, 女大学生需要在校期间认真学习, 完成学业,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就业单位最看重的特质。
3.从政府层面来看
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 努力创设就业岗位, 调整就业政策, 减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尤其女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史永江, 张静芳等.天津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9) :288-291.
[2]邱泽媛.女大学生形象消费与自我观研究--基于H大学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3:6.
[3]姜健.从经济学角度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15 (10) :226.
解读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女形象 篇5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形象,有人认为她是一个留恋灯红酒绿渴望奢靡生活的女子,是不值得同情的;也有人说商人经商是正当的,稍有别离就耐不住寂寞,便“梦啼妆泪红阑干”,难道为妻还不如为娼?但还有人说,琵琶女是一个受玩弄的弱女子,应该同情。
《琵琶行》的“序”和正文第三段都交代了琵琶女的身世,既写了她年轻貌美时的“欢笑”,又写了她年长色衰时的辛酸,在这鲜明的对比中,作者到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琵琶女呢?
从她的言行举止来看,“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沉吟”、“整顿衣裳起敛容”,这些都说明她满腹心事,欲说还休,不愿随便抛头露面,充分显示了她经历了沧桑,脱去了浮华,变成了一个庄重、愁苦的中年妇女。
从她的弹奏技巧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应该越来越精湛,而且从得阳江中的这一场演奏也可看出,她的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为什么会“门前冷落鞍马稀”,只能孤“守空船”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暮去朝来颜色故”。由此可见五陵少年并非真正为欣赏艺术而来,主要还在于追求色相。所以我们可以说,妙龄时的琵琶女虽然“今年欢笑复明年”,但是如今的她,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貌美,只能独坐船上盼等夫君来。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段文字概述了琵琶女人生历程,用文中的话可以概述为“本是京城女---学得琵琶成---欢笑复明年---暮去朝来颜色故---嫁作商人妇---江口守空船”,对此学生都能粗线条的勾画出来。但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包含了极其深致的思想感情。
先看“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两句。“京城女”三个字有没有情感在里?有,我们都有这样生活经验:到外地的北京人总是喜欢说自己是北京人,原因是北京人值得骄傲。琵琶女在表明自己身世时,说这话应该就有一种自豪感。但句中加上一个“本”字,味道就不同了,其中就饱含了一种颠沛流离后的辛酸和沧桑。再者如“家在虾蟆陵下住”一句,虾蟆陵是什么地方?典籍上有记载,是当时长安街中最繁华的商业区,然而琵琶女是不是就生活在繁华之中呢?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一句看,她很小就进入教坊(估计在七八岁),说明她家庭情况并不好,说的夸张一些,很可能就相当与现代都市中的贫民窟。如此想来,我们会发现琵琶女家庭是不幸的,她的童年生活是贫寒是凄惨的,这一点就值得同情和品味。
再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在古代诗文中,“十三”通常是虚指,未必是确切的年龄。但不管怎样,这个孩子很小就学业有成,可见她的聪明伶俐和活泼可爱。同时我们还应该设身处地地想想,琵琶女自述时应该沉浸在对少年美好时光的追忆中,充满甜蜜充满亲切充满自信充满对美好人生的热切期待。综观琵琶女这一生,可以说她最亮丽的地方就在此吧,此后生活好象给她种种,似乎都不能与此相比。在阅读这四句是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为让学生领会该文,我上课时打了两个不太贴切的例子:一个是琵琶女学习进步时,教坊老师鼓励和表扬她,她的心情;另一个是经过苦苦追求,你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相当于学得琵琶成),身边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突然有人告诉你通知书是假的,刹那间,你所有的愿望化为乌有,你又是什么感受?你理解这些,也就是说理解了当年琵琶女学业有成却步入青楼的幸福与痛苦。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文章叙述到这里,似乎起了一个高潮。琵琶女的命运突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接触的是富贵人家,交往的是纨绔子弟;吃穿用度皆不同寻常。如果我们展开联想,眼前也许会出现一幅幅生活画面:古色古香的高楼,素淡朦胧的烛光,珠光宝气,或素手弹琴,或觥筹交错,琵琶女成了人见人慕的当红明星。其实这只是表面化的东西,要有深刻地理解,就应该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琵琶女为了生存,淹没了尊严,献出了青春,献出了肉体,和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在一起,其内心是无可奈何和恸痛无比,其精神世界则是空虚孤独。“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就是最深沉的感叹和惋惜。由此看来,“爱而不能”这就是琵琶女梦幻青春最大的遗憾。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生活在红尘中的女子,内心一定有着难言之痛,知心的话会和谁说呢?对琵琶女而言,可能只有他的弟弟和阿姨(老鸨)。因此两位亲人相继离开,这对琵琶女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痛。从此以后,不再有人问寒问暖,不再有人倾听衷肠。再者,亲人离开后的空白是什么滋味,也许只有她在青灯照壁的寒夜能够最沉痛地体会到,借用《红楼梦》中一句话“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女大学生形象 篇6
关键词:女劳动者;女英雄;女性意识;历史真实
中图分类号: I042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18-06
十七年文学直接承接解放区的文学传统,女性文學也不能脱离当时的整个大的环境而存在。尽管十七年时期的作家构成不仅包括解放区,还包括了国统区,甚至是上海沦陷区的作家,如张爱玲虽然在1952年离开了大陆,但是真正构成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确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或者是自觉接受解放区文学传统的作家们。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女性的权利获得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过去一些严重损害妇女权力和尊严的场所和规定也被新政权依法取缔,社会风尚为之一新,面对着新生活的活泼生气和新中国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女作家像所有男作家一样,是怀着无比激动和敬仰得心情来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于是就有了“时代不同了,男女都有一样”、“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号召,十七年女性文学充满着颂歌式的欢欣鼓舞,女作家关注的视野是广阔的社会生活: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激动人心的革命斗争,轰鸣的机器、飞溅的钢花、奔流的铁水、广大农村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铁姑娘的称号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光荣。而此时一些作家由于安定的环境,开始不自觉的缅怀起战争岁月中牺牲的同道者,她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好战士、英雄,但是很不幸的是有些人没能活下来,所以情感的冲击使得作家必须要拿起笔来书写淤积心中那一个个曾经鲜活亮丽的生命。“往昔的战斗生活令她们难以忘怀,今天的建设景象掀动她们的心海,因此当她们拿起笔来,几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创作主题的两大走向:其一是描写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斗争生活,其二是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生活,这成为了这一代女作家共同拥有的两大旋律。”由于作家们的情感使然和广阔的社会场景的描写使得十七年成为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个时代需要英雄,所以对女劳动者、女战士、女英雄的塑造成为了女作家在写作中的不自觉得追求。她们或者是来自底层的翻身获得解放的女劳,或者是社会主义基层建设中的劳动妇女,或者是民主革命战争年代的女战士、女英雄,或者经过党的教育领导而成长起来的女知识分子,等等。正如前所述,这些英雄式的女性形象的存在有其合理的社会背景和对特定年代现实的真切反映,所以不能简化化的说这些女性形象的单薄无力,尤其是缺乏女性意识。当然十七年女性文学确实不如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有着对个人生长的空间和对女性特殊心理的鲜明书写,十七年女性文学书写着真实也隐蔽着真实,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但就文学作品本身来分析,就可以明晰很多。
一、真诚信仰并为革命献身的女英雄形象
在十七年女性文学中主要涉及了两个重要的题材:民主革命战争时期的壮丽或温情的描写或者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革命的激情和忠贞的革命信仰使得这些坚定的女革命者,无论在多么残酷的敌对斗争中都保持着如男儿般威武不屈,有着顽强意志的英雄气概,如刘真的《我和小荣》中的小荣和杨沫《青春之歌》之中的革命者林红。林红是林道静眼中“希腊女神”般的美丽年轻的革命者,“不要以为被捕就是就是你生命的的终点,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产主义者到任何地方——包括在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我们要亲眼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快乐的迎接这个日子……”这是她的座右铭,并亲身践行了。她不仅在被打得遍体鳞伤时仍然想到革命事业,用自己虚弱的身体动员身边的狱友坚持狱中的绝食斗争,以身示范了一个忠诚的革命战士最后光辉的历程,还是林道静坚定革命信念路途中的指导者也是林道静在以后的革命活动中前行的主要动力,既是林道静情感慰藉的大姐姐、母亲,也是她的楷模。由于那个年代人们普遍的真诚的革命信仰,使得这些女作家在叙述时代主题时自然加入了自己革命浪漫主义的想象,突出了女英雄的纯洁无暇与光彩照人。这确实反映了作家写作的真诚与对时代的真挚的歌颂及那个时代女性获得各项妇女权益后内心的激动与感激之情,将自己所能都献给给与自己新生的国家,有着那个时代人的真实的心情与行为的勇气记录。而今天作为物质文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文化反思阶段后,无论谁阅读之后的都会感觉这样的描写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甚至有为人性,因为忽略了一个忍受酷刑的女子基于自己独特的性别特征不能承受之重,这样的叙述在以后的作品中还会出现,但是在这种方式使得在感受光荣的牺牲精神时,丧失了一个人的最起码的痛楚体验,因而是空洞的符号化的人物,除了作者的真诚与时代赋予的英雄光环外,我们看不到多少女性的因子。
二、来自底层的女革命者、女劳模、女英雄
这一类形象在十七年女性文学中比较多。来自底层的女革命者主要是指在未参加革命以前是备受压迫的人群,如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中的张爱珍大姐,《三走严庄》中的收黎子。张爱珍大姐原型叫小凤,受到地主“七霸天”的欺侮,连唱歌都不允许,还将她和恋人拆散,将她卖给尼姑庵,悲苦的身世不是张大姐也其相似,至少概括了一部分女性参加革命前所遭受的悲苦。张爱珍大姐参加革命后尽管寡言笑语,但是却很爱笑,积极工作,最终在一次执行护送伤员的任务时不幸牺牲。收黎子也就是来顺的媳妇,是一个有着传统思想观念的妇女终于成长为积极的革命分子的农村长大嫂子。与所有此时期的其他作品一样,张大姐、收黎子也是简笔工画式的形象勾勒,缺乏的是她们内心的书写,这是一个缺失,一个公共的缺失。再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的新场景,新人物。在农村,广大无地或者是少地的农民都分到了土地,高兴之余就是热火朝天的开荒种地了。所以就出现了一批能吃苦、能学习的新时代铁姑娘形象。如黄宗英的《特别姑娘》中的侯隽、《小丫扛大旗》中铁姑娘队,茹志娟《静静的产院》中的荷姑。在这些人物的身上都满含着对新政权的感激之情,所以他们在进行工作时无不怀念着党的恩情,为了党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进行工作,甚至是超出女性身体承受之外的超负荷劳动。比如《小丫扛大旗》中的铁姑娘队用大镐开垦连用犁都犁不开的闲置好多年的荒地,手起了泡流了血,虎口震裂了,还经受着人们善意的俏皮,甚至是的冷言冷语,她们终于在党的号召下毅然决然地完成了开荒工作。《静静的产院》中的荷妹初到产院报到时的描写“她说着就把地上行李一把拎起来扛上肩,放到角落里。那么大一捆行李卷,少说也是有八十来斤,可是放在她实鼓鼓的肩上,就像是纸扎的,轻巧得很。”这些女子都是如男英雄般一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完不成的人物,即使超出女子身体的负荷的开荒任务,铁姑娘队感觉到自己快要支撑不住时,也是党的声音帮助了她们坚定地克服了自己的面对的艰难。记得杨绛在她的《干校六记》中写到过这些喊着劳动号子与男子一样辛苦打井的铁人般的姑娘,她们在白天甩开膀子与男人一样劳动,到了晚上却不能不呻吟、哭喊。杨绛很心疼他们,她委婉地指出了女子所不能承受身体之重。十七年女性文学中所描写的社会建设时期的女英雄形象,也是付出着牺牲后半这辈子身体的健康为代价来进行着祖国的建设,她们被树立为光辉高大的形象,但是没人像杨绛那样在意她们的被隐藏的痛苦。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女性的不幸。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地位是角色的基础,角色是地位的表现。女性社会地位如何,影响并制约着她们在社会及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因为新中国的女性从家庭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并承担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时,女性们的社会地位的拥有使得她们从心底里提高了在家庭生活中的自信,她们不再附属于家庭,不再听命于任何男人,这种从未有过的心理感应极大地支撑着她们的行为。陈学昭大声赞叹“工作着才是美丽的”,杨沫也说因为有了“革命的经历,我才能拿起笔来写革命生活”,草明激动地说“写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多带劲啊!写党的路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拥护时,有多痛快啊!”不难看出作家在时代中内心的欢欣鼓舞,这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女性知识阶层内心的喜悦,而她们的作品描写的女性劳动者又是最广大劳动妇女获得社会角色后心底升腾的感激与喜悦的具体体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中所呈现的女性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拥有超强体力的女英雄、铁姑娘的推崇,都使得女性刚刚获得社会角色在道德层面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可。但是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在社会角色成为女性提高自身家庭地位的重要手段的同时,女性身上所背负的家庭责任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作家们在处理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与女性自身角色的矛盾时往往是将家庭与个人的困境感受舍去。西蒙娜·波伏娃曾说:男性不存在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割裂问题,(因为)在行动和工作上他对世界的把握越紧,他就越有男子汉气……而女人自主的胜利却与她们的气质相抵触。这就指出了女性生存的困境,社会角色成功是以遏制或放弃女性气质而得到的,即使现在的职业女性在面对这一窘境时也是不能很好的平衡,但是作为文学书写,却无处不见这样的性别困境的描写,或强或弱的存在着。但是十七年时期的女性作家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她们将社会角色成功作为女性获得解放的唯一而正确的途经而进行着满心真挚的歌颂和宣扬,殊不知,正是这种宣扬使得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的形象一览无余的暴露在文本之中,留下了无处掩埋的缺点,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存在的真实场景的保存。所以十七年文本是女性生存最原始生存状态的呈现,尽管存在着与许多不合理的女性话语与女性标准,但是作为一种力图真诚的客观呈现我们也不能不佩服女作家可爱的真诚。
三、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成长为女革命者、女英雄
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延续和深化着自延安解放区开始的关于知识分子改造的题材,知识分子在革命年代如何改造自己的思想的道路选择直接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息息相关,文学作品中必然将知识分子的选择清晰化以更富于引导意义
女性文学中的《青春之歌》和《红豆》就是很典型的塑造了两位很成功地改造自己小资产阶级思想并成为党的好女儿的革命女英雄——林道静和江枚。林道静是一个典型的五四时期的女青年,由于不满封建家长的包办婚姻而出走,与自由知识分子余永泽由感恩到相恋同居,后来由于不满足小家庭的狭小与余永泽夫权的的束缚,经过多次冲突和矛盾,最终痛苦离开。不能不说这一时期的林道静有着自己清醒的女性认识和女性不满足与父权、夫权的束缚而不断反抗的精神,她有着女性固执的放抗精神,不臣服于任何规定的秩序。但是很遗憾在林道静离开小家庭而投身革命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是前期那个不满一切束缚的五四的女儿,她开始有了忠贞的革命信仰,为了革命事业,她可以奉献一切,最终她成为坚定不屈的革命英雄。但是却丢失了自己反抗一切机顶秩序的品格,甘愿接受革命队伍的领导,并在党的教育改造下甘愿抛弃自己五四女性的品质,服从党的安排,接受党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人物前后出现了如此巨大的性格差异,很明显,主流意识形态主宰者作家的创作,也影响了人物在故事中的性格。在宗璞的《红豆》中的江枚是由一个只知道上课、回家的乖乖女成长为党的好女儿的大学生,她温馨和缓地回忆了与齐虹的爱情故事,几多怀念,几多惆怅,点点滴滴记忆在两颗闪闪发亮的红豆中不断闪烁跳跃,最终恋人分开,江枚心中虽然还是有一些不舍,还是不后悔,因为她相信党的道路是正确的。又是多么单薄的原因,也许人生的选择往往因为有了这样的简单才更少一些遗憾,但是读者不止听到了呼喊我不后悔的聲音,还有男女主人公不忍不惜的泪痕和永不能再相见的哭泣之声仍然在字里行间挥之不去。在革命和恋人之间做一个选择,就是代表着知识分子所选择的道路,尽管有一千一万个不舍与不忍道别,还是要在书写之中给予自己明确的选择,并高呼不后悔,其实如果不后悔又何须高呼,只要自己心满意足又何须自我告诫。这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无声的哭泣,隐于文本之中,由后来者慢慢体会。
这种隐含的女性意识的微露直接将女性在家国与个人之间做出选择时毫不犹豫的鲜明立场与态度的二元对立思维推到,与低回婉转之间倾诉着自己点点的忧虑与不忍,只不过这种女性意识的流露是在“不后悔的”字里行间的密缝背面中迂回出现的。“女性意识恢复不是莎菲式的历史重复,而是在民众革命生活中,将性别意识自觉融于阶级意识、革命意识、工农意识构成的时代意识之中,甚而有意恳请社会承认自己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女性,女性文学永远囿于自我必然会阻碍其艺术生命。”⑤所以女性意识就隐含在对革命选择的不后悔的宣言上,也许只有在不断反复的吟咏中才发觉自己已经潸然泪下,只有在作家无声无息缓慢的叙述笔调中才可见读出作家心底那深深隐藏的内心的困惑与不安,只是这种不安与困惑无法与自己真诚的信仰相比较。叶文玲曾毫不犹豫的说“信仰是我的太阳”,正是由于这种信仰的存在,使得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真实被主人翁意识、报恩意识、改造意识所遮掩。但是我们今天再重新阅读时,就是非欣然的发现原来女性意识在包裹了光辉的光环后依然能够散发出微弱而恒久的光亮。
四、拥有或拥护革命思想和先进
思想的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劳动者
这样的人物很多,如有茹志娟《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如愿》中的关大妈、《静静的产院》中的谭婶婶,刘真《好大娘》中的好大娘、《核桃的秘密》中送核桃给我的大娘。新媳妇面对着被自己作难的小通讯员的牺牲泪流不止,她不自觉爱恋起这个羞涩的小战士,并放下新媳妇的羞涩主动帮小通讯员缝好衣服,并将自己百合花的嫁妆盖在小通讯员的身上,这种深沉而沉静的情谊令人感动。关大妈在旧社会一辈子没能够挣到工钱,终于在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获得了自己工作并领到了自己的第一份薪水,那种喜悦是无法直接用于语言来形容的。谭婶婶是新社会培养起来的新接生婆,已经顺顺当当接生了356个宝宝,面对着刚刚学成归来的荷妹所采取的一系列改善生产条件的新措施,仅过了不理解和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在杜书记坚定响亮的声音中重新确定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想,但也解构了一个女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文中大段的女性心理描写终于被党的洪亮声音所置换,将人物的回归时代回归主流。刘真小说中的大娘都是拥护革命的群众,她们在“我”受伤和嘴馋的时候,都帮助和体谅了“我”,从而使作者深深被感动。这一类形象就是一群有纯净心灵、仁爱心肠和感念社会的慈悲人,她们不是战士,也不是劳模,她们是最普通的女性劳动者,但她们在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同样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她们富于情感,她们珍重情感,无论是谁受伤、牺牲,她们都会流下最真挚的泪水,恩人给予她们新生活,她们感恩之余不忘自己的独白的风格,并没有完全淹没在主流政治话语之中,这难能可贵。
五、有着强烈个体意识的干部家属女性形象
由于她们不愿意为家庭所束缚,所以反抗组织安排的依附角色,是新时代最难能可贵的女英雄。韦君宜的《女人》中的林云,林云是一个不愿只做负责干部的老婆,而愿意作为大家的同志。相对其他拥有革命意识的妇女来说,她除了为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工作的医院外,还更有着大段的女性的思考存在,她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受到注视,而是因为丈夫的缘故,“原来自己被人家尊重,却是同宋诚一起在这个酒会上,而不是在自己天天辛苦的从事的的工作岗位上!她对这些事情本来就有些敏感,想到这里,不由得心里不痛快,就不言语。”她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的反抗,但这段真实大胆的独白已经将一个女性的呼喊之声传达了出来,颇有点五四女儿反抗心理书写的意味。尽管她本来的工作并不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但是她已经是新社会用了男女平等意识的女性,她不能轻易丢掉自己的工作,所以尽管明知道找上级领导谈效果不大,与丈夫谈也是心理没底,但是她都试过了,很强烈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甚至还与丈夫谈到了爱情和夫妻感情的问题,并生气将丈夫比作海尔茂,两人不欢而散。面对着这样的窘状,她仍然坚持。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她坚持的工作的性质和同志要求下的信仰问题,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女人的存在,一个不愿依附家庭、依靠丈夫的女性,她意识到了自己独立价值的存在,不能作为家庭和丈夫的附属物而存在。这不是一种新鲜的女性意识,而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在获得了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意识之后,女性在实际生活中真省实行这样的艰难与坚决,文学在反映新时代女性获得各项权益之后的欣喜和冲天的赶紧之后,也着实需要叙述这一转换过程中,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获得这些权利的程度、遇到的困难和女性自身赢得这些权益的艰难过程、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的抗争和争取。《女人》正是表现了这一题材,林云将女性全部焦虑、思考、斗争都融进了时代的潮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新社会中寻求女性权利得以落实到实处的的女英雄,她为此而反抗,执着的坚持,只是十七年女性文学中这样的女英雄太少。
十七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不能那今天的文学写作与评论标准来评析那个时代的作品,也就是我们不能跨越时代的鸿沟将古今之作予以融合共存一样。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那个时代所有作品都成为空洞化表征符号的解释缘由,时代的特殊可以创作出一批同样精彩而特别的文学作品,比如《百合花》、《红豆》、《女人》等女性意识以别样生存方式出现的作品,只可惜不是很多。“新中国的成立确实使中国妇女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前解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妇女告别昨天的实践新我,创造新我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性别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在婚姻爱情中的位置和追求……所有这一切,都给十七年女作家开拓女性文学园地,写女介人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维空间。但很遗憾很少。”我们不是不知道我所努力进行写作的方向,而是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强势的宣传与改造活动的一次次进行使得作家不再轻易触碰主流规定之外的任何其他个人化创作,这当然是时代的真实状况,而将创作仅仅为追随主流,幸而有幸的是,一些作家在自觉追求主流话语的同时不自觉地带入了女作家自身的些许困惑,并成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最难能可贵的底色与成绩。关于十七年文学我们不能简而化之,由于女作家的身份使然,作品在字里行间自然渗透着女性声音和女性的思考,只不过这种女性的声音经由时代因素的制约而愈发微弱了。毛泽东也承认:“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劳动集体化、男女平等立法以及社会性的儿童保育等,但是要说中国人真正地、根本地、彻底地改变了他们对妇女的态度,现在还为时过早。”正由于中国女性解放在十七年远未真正实现,但中国女性又被明确告知她们拥有了各项女性的权益,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才会在前面的作品分析中出现,十七年时期的女性生活和矛盾思想才会在隐约的文字中有所表露。十七年女性文学的意义也许不是分析她们女性意识的稀薄与否,而是在于展示新时代生活中女性真实的处境和时代带给她们的困惑,以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历史现场中的人物存在。
十七年文学不是单单的文学学文本,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女作家们真诚的创作态度与心心向往的新中国实际描摹之间严密缝合或稍有松滑的现象存在。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或许我们感受不到太多关于文学的话题,人物与历史、人物与真实似乎成为我们论说的主要目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离开文本,也就是说我们并未离开文学谈历史,那么也就不会是向其他人说指责的那样,十七年女性文学没有文学的存在。十七年女性文本中最供人指责的就是政治意识形态大大强于文学审美本身,女性的社会功能大大超越于女性意识的存在,那造成妇女解放而不得的原因何在呢?在文本中不能看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此外还有女性自身意识不到位等替他的因素。林丹娅: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就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的一个根本原因。戴锦华指出:“当代中国妇女尽管在政治、法律、经济上享有相当多的权利,但是与之相应的女性意识及女性性别群体意识却处于匮乏、混乱,至少是迷茫之中。问题不在于一个历史阶段式的合法进程是否必需,而在于一次原本应与现实中的妇女解放相伴生的女性文化革命的缺失。《涉度之舟》”刘小枫:以为可以通过政治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道德困惑,让人类最终走进一个马克思设想的道德和谐社会,仅是一个神龙怪兽的幻觉。女人也同样适用这种对于人类普遍要求之下的理论。论者所指出的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导致十七年女性文学文本中被有的评论家所指責的状况,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总结十七年女性文本,而是以史明鉴,关照今天我们的女性文学创作与妇女解放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从而避免创作与妇女运动中可预见的曲折的再发生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参考文献】
[1]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565.
[2]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42.
[3]戴锦华.涉度之舟[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2:3.
[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32.
女大学生形象 篇7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就某一时点使用搜索引擎谷歌 (Google) 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取搜索结果的前10页共100项信息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Google保证其检索结果中排列越靠前的信息, 与主题的相关性越高, 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也越大。
研究数据显示, 绝大多数网民仅会耐心查阅检索结果的前5页。由于Google检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对排列位置靠前的前10页信息进行分析, 便可说明绝大部分网民看到的关于“女大学生”的信息是什么样的。使用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借助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论文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年10月24日10:00用搜索引擎谷歌 (Google) 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的搜索。搜出约10, 700, 000项符合“女大学生”的查询结果, 取前10页100条信息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对搜索结果按信息内容进行类目建构和编码, 结果如下:指向其他信息集合20个 (20%, 不包含指向其他网页链接) , 其中进入门户网站4个 (4%) , 进入其他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5个 (5%) , 进入专题页面11个 (11%) ;关于性观念及相关行为的23个 (23%) , 其中性教育5个 (5%) , 卖淫6个 (6%) , 性诱惑3个 (3%) , 流产1个 (1%) , 身体展示6个 (6%) , 同居1个 (1%) , 性心理1个 (1%) ;关于犯罪的7个 (7%) , 其中实施犯罪者4个 (4%) , 受害者3个 (3%) ;关于婚恋的8个 (8%) , 其中师生恋1个 (1%) , 被包养3个 (3%) , 择偶观4个 (4%) ;作为文艺作品题材的10个 (10%) , 其中网络小说4个 (4%) , 电影6个 (6%) ;探讨女性行为、形象的4个 (4%) ;探讨女性日常生活行为状态的9个 (9%) ;关于就业的17个 (17%) ;作为产品营销对象的2个 (2%) 。
以女大学生的视角呈现的信息为“主位”呈现, 以女大学生为客体的信息为“客位”呈现, 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无法判定信息呈现角度, 以上信息的呈现角度中, “主位”6个、“客位”74个、“无法判定”20个。
塑造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负面形象, 以及立场中立的信息的数量分布为“正面”4个、“负面”37个、“中立”39个、无法判定20个, 其中无法判定指的是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 网络上关于女大学生的信息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 任何一类信息都无法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但与性相关的信息 (23%) 和关于就业的信息 (17%) 相对较多;将“女大学生”置于主位和客位的信息并存, 但将其置于客位的信息占多数 (74%) ;塑造女大学生正面和负面形象的信息兼而有之, 以中立的信息 (39%) 和塑造负面形象的信息 (37%) 为主。这与以上三个结论——网络新闻中女大学生形象过于消极 (86%) ;女大学生成为“性”的受害者;女大学生多数情况下“失语”呈现一定的一致性。而出现的变化包括关于关注就业问题的信息增加, 负面信息减少。这是由于在中国网民的构成中, 从性别分布看, 女性比例已经上升到46.4%;从年龄分布看, 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68.6%;从身份分布看, 学生所占的比例占到30%。这意味着女性和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及其意见反馈是互联网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了互联网上“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 使得与其事业等相关的信息受到关注, 而导致其“认知不和谐”的信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降低。
基于对互联网上目前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内容分析,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上该类信息的搜索结果形式、信息来源、匿名性、交互性等方面, 试图解释互联网信息的某些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信息的形式更为多样, 图文并茂, 嵌入视频, 并可使用超链接提供相关信息。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体现了这种形式的多样性, 以及不同形式的信息使用的频度。
互联网信息形式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单一形式信息51个、复合形式信息29个、信息集合体20个。其中单一形式信息包含“文字”37个、“图片”5个、“视频”9个;复合形式信息包含“文字和图片”20个、“文字和超链接”4个、“文字、图片和超链接”4个、“文字、图片和视频”1个;而信息集合体包含“门户网站”4个、“其他搜索结果”7个、“专题”9个。
由上述数据可见, 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形式单一 (51%) , 其中纯文字信息占了大多数 (37%) 。这是由于形式单一的信息编辑效率较高, 且纯文字信息对传者来说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对受者来说读取速度相对较快。值得注意的还有, 以信息集合体的形式出现的信息占到了一定的比重 (20%) 。
样本信息的信息来源分布比较多样, 其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包括:论坛 (社区) 9个、新闻网25个、仅标明“互联网”2个, 共计36个 (36%) ;来自“传统媒体”的信息包括:报纸11个、通讯社2个, 共计13个 (13%) ;来自于“原创”的信息包括:网友投稿2个、原创小说4个、博客5个, 共计11个 (11%) ;“未标明”的信息包括:视频上传6个、未标明的14个, 共计20个 (20%) ;最后“无法判定”的信息则为20个 (20%) 。互联网上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信息源有如下特点:第一, 互联网上相对多数的信息来自互联网本身 (36%) ;第二, 考虑到部分新闻网的内容基于传统媒体的资源, 传统媒体仍然是互联网信息的重要信息源;第三, 网络原创并具有影响力的信息仍占少数 (11%) ;第四, 互联网上的信息源有较大部分较为模糊 (20%) , 尤以视频信息为甚 (6%) 。
互联网的匿名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但鲜有研究对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匿名性的状况如何进行描述, 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个“网络快照”式的描述。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匿名状况为“未署名”19个、“署实名”22个、“署ID”22个、“署责任编辑名、选稿人名”17个、“无法判定”20个。由此可见, 互联网上“未署名”的该类信息仅占19%。但署ID及署责任编辑名和选稿人名的信息均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在署名的信息中, 绝大部分署实名的信息来自传统媒体。
互联网以信息的交互性为主要特点之一。在本文所取的样本中, 除“无法判定”的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外, 几乎每个信息后均提供了相关的留言板或论坛。关于交互性的数据为:“有回复”38个、“无回复”的又分为“有回复功能但无人回复”34个和“无回复功能”8个, 两个子类别共计42个, “无法判定”20个。虽然在技术层面互联网上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现实, 但由信息的回复状况来看, 网民们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虽然“女大学生”的信息较富争议性, 但仅有38%的信息有人回复, 而34%的信息, 虽然提供了回复功能, 却得不到回应。互联网信息的交互性未能充分使用的原因有如下两点:首先, 部分网站要求用户首先注册才能发表观点并进行回复, 形成了交互性的“门槛”;其次, 大部分网民上网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或获得娱乐, 他们并无充分意愿表达观点或提供反馈。
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 网络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 但客位信息仍占较大比例, 中立和负面的信息仍居多数, 不过由于中国网民构成的持续变化和互联网舆论环境的发展, 较之2005年有一定的改观。另一方面, 从互联网的信息特点来看, 互联网信息形式多样, 纯文本信息较受欢迎, 技术层面和传统层面的“把关人”在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生产并传播着大量信息, 传统媒体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互联网上的信息不署名的相对较少, 绝大部分信息通过署ID名等方式实现相对的匿名性: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更具交互性, 但这种交互性并未充分实现。该结论应对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和网络新闻业务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蕊、沈赛飞:《网络新闻中扭曲的女大学生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今媒体》, 2006 (6) 。
[2].谈大军、林明茵、叶赛:《中文Google和百度的排序方式与检索效率比较分析》, 《现代情报》, 2003 (3) 。
女大学生形象 篇8
1 报道概况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形象负面化的现状和形势,笔者选取了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人民网社会新闻中的“社会万象”栏目在2013年11月份整月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统计得出:涉及女大学生的新闻共有28篇,其中负面报道为17篇,占了全部报道总量的60%以上,正面报道仅为5篇,负面报道远远高于正面报道的比例。而在国内其他三大知名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的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形象负面化的情况更严重。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在各大媒体上的大量广泛传播,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媒体对女大学生负面新闻异乎寻常的热度,而这种热度实际上是不正常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度不理想的状况呢?其中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本文主要从传播者、受众、传播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原因分析
2.1 传播者职业素养的滑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市场因素也逐步向新闻传播行业渗入,新闻媒体之间为了经济利益展开恶性竞争,不少新闻媒体因此而偏离了自己的方向,远离了新闻媒体的宗旨,吸引眼球的、能增加销售量和收视率、点击率的新闻成了媒体的追求所在。于是女大学生“问题事件”等这些容易吸引民众目光的事件便成了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对象,因此当个别女大学生有不良现象发生时,在庞大的新闻体系中很快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响应。
2.2 受众猎奇心理在作怪
受众接受新闻信息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主要是求知、求新、求奇这三种心理倾向在起作用,而这三种心理倾向又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因为受众对待新闻的眼光是“喜新厌旧”的,所有的信息,受众都要求其新奇,猎奇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媒体看到了受众的这种心理倾向,因而发生在女大学生身上的“问题”事件自然而然具备新奇的特点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了。
2.3 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不少新闻媒体在强调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一些媒体为竞争选择负面新闻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政府部门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又存在监控薄弱、体制不健全;政策界限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突击性检查多,日常性监督管理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媒体新闻自由的滥用和新闻传播领域的话语霸权。
3 启示与对策
3.1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首先,新闻传播者要加强新闻自律,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拒绝有偿新闻,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发挥舆论监督功能,避免新闻侵权行为,杜绝恶意炒作。其次,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他律,即新闻批评。新闻批评通过对媒介内容负面信息进行考察,可以及时发现媒体的走向。在强调媒介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应鼓励和提倡媒介多生产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以引导社会向文明方向发展。
3.2 提高受众素质,注重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一切工作的核心旨在满足受众的需要,受众的内容选择和喜好倾向就是媒体的指挥棒。但是我国受众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信息的选择以满足自己的娱乐趣味为主,严重影响了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因此,我们应当从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着手,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让全民素质攀上一个新起点,从根本上提高受众的整体品味,优化媒介传播环境。
传播文化知识,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传媒工作者应该将传播文化知识看成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将自己的新闻作品视为提高受众知识水平和兴趣品味的重要工具,引导人们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3.3 加强和完善新闻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一方面,职业传播者的权利是与社会大众对信息的知晓权相统一的。保护传播者的采访权、编辑权、知识产权是保护公民知晓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传播者的新闻自由权利得到保护才能使社会的信息传播保持畅通,使社会信息公开透明。另一方面,要抑制传媒权利的任意扩张,防止新闻对公民权益的侵害。新闻的传播既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也不能妨碍他人自由表达的意志,新闻传播者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时不能侵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正当、合法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陈霖.新闻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蔡月亮.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J].青年记者,2006,(1).
论采桑女罗敷形象的演变 篇9
后世的乐府诗中以罗敷这一形象为原型, 生发、演变出一系列的采桑女形象, 而且有很多已经脱离了罗敷原本的形象, 纵观《乐府诗集》中的采桑主题下的乐府诗, 其形象较为鲜明的有两个类型, 一是思妇形象, 一是娼妓形象。
一、思妇形象
由罗敷衍生到思妇这一形象主要是从其对夫君的思念入手, 《陌上桑》中的夫君的存在, 只是罗敷的一种想象, 但这种衍生出来的思妇主题却将其化为现实。吴均《陌上桑》中言 :“蚕饥妾复思, 拭泪且提筐。故人宁如此, 离恨煎人肠。”此诗中所展现的采桑女是一个有夫之妇, 自己独自提筐采桑, 引起了离思之感, 不禁拭泪。其《采桑》也言 :“无由报君信, 流涕向春蚕。”夫婿的音信久久不得, 思念之情无人诉说, 只能向着眼前的蚕春来表达自己这份深沉的相思之情。姚翻的《采桑》诗中也说 :“桑间视欲暮, 闺里遽饥蚕。相思君助取, 相望妾那堪。”王建同名诗也有 :“所念岂回顾, 良人在高楼。”之句, 卢思道《罗敷行》也言 :“会待东方骑, 遥居最上头。”据此, 蚕在这类诗歌里, 已经具有了一种意象性的深刻含义, 而采桑, 便成了思妇的另一个代名词。
二、娼妓形象
中国妓女文化源远流长。刘邈《采桑》一诗开篇即言 : “娼妾不胜愁, 结束下青楼。”青楼本指豪华情致的雅舍, 只是后代演变为妓女所居的地方, 在这里所说的“娼妾”当指家妓, “逐伴西城路, 相携南陌头。”这里的采桑女不是一人出采桑, 而是结伴同行, 这也打破了传统的“邻娃尽著绣裆襦, 独自提筐采桑叶” (陆龟蒙《陌上桑》) 的采桑女独身一人携筐采桑的情景, 随后 :“叶尽时多树, 枝高乍一钩。”面对较高的桑枝, 采桑之女却轻而易举, 写作上也是对采桑女因力之微弱“枝高攀不及, 叶细笼难满。” (梁简文帝《采桑》) , 而只能采摘较低处的桑叶, 对枝头高处好的蚕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突破。最后说 :“蚕饥日欲暮, 谁为使君留。”到此, 采桑女那种亦是美好, 亦是幽怨哀愁的形象被彻底颠覆, 展现出的是一个轻浮、势力的红尘女子形象, 其对采桑主题的诗歌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细较看来, 其实是对采桑女的一种贬低, 这也使采桑女这一形象中有了世俗, 乃至恶俗化的倾向。萧子范的《罗敷行》开篇也言 :“城南日半上, 微步弄妖姿。”俨然一种娼妓的范式。
由罗敷衍生出的这些采桑女形象, 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其在无论在思想上, 还是艺术上都赶不上罗敷的原本形象, 可见, 罗敷这一形象在文学史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辛延年的《羽林郎》中的胡姬, 显然是以罗敷为副本临摹出来的。罗敷与胡姬, 其二者的身份是不同的, 胡姬乃“酒家胡”, 酒家和胡人的身份, 使其形象中少了那么一些无暇之感, 而对于被拒的对象, 一个是官家的使君, 仗义风度, 一个是霍家奴, 强行无赖。“不惜红罗裂, 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 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 贵贱不相踰。多谢金吾子, 私爱徒区区。”从胡姬的拒绝之辞中, 感觉不到那种坚定的意志, 而是一种游离的心态跃然纸上, 这一番论辞显然没有罗敷的那么清晰果断, 因此, 胡姬的形象远没有罗敷的那么美好。
综上所述, 可知《陌上桑》中的罗敷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存在, 由此出发, 后世的采桑女形象也大多脱离了罗敷本身形象的轨迹, 而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和罗敷形象直接相关的胡姬, 由于其身份和环境的不同, 导致其难以超越罗敷自身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2]徐晓莉:《从〈乐府·陌上桑〉与〈诗经·氓〉中采桑女形象的比较中看现实主义“文学”与“人学”的进步》, 社会科学论坛, 2009年第9期 (下)
[3]阎步克:《汉代乐府〈陌上桑〉中的官制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3月第2期。
新形势下女秘书的正面形象塑造 篇10
“秘书 (Secretary) ”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 其本意是“可靠的职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秘书职业技能标准》中, 将秘书定义为“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 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 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内秘书行业已形成庞大的社会职业群体, 秘书行业女性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据中华秘书网统计, 截至2007年, 我国从事秘书这一行业的人员已经超过3000万, 其中女性占95%。可以说, 女性担任秘书角色有其性别优势, 。人们普遍认为, 相较于男性, 女性工作比较耐心细致, 行为比较文雅谨慎, 富有同情心和人情味, 更适宜从事辅助和服务性职业。秘书行业女性化现象在美国更为严重。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的数据, 美国秘书99%为女性。但是同样是女秘书, 其口碑在美国和中国却有很大差距。
在美国, 秘书是个既严肃又体面的职业, 不仅从业者众多, 而且很受尊重。女秘书的工作内容从日程安排、内勤接待、后勤服务到会议策划、公关服务、出谋献策, 范围很广, 在单位的角色可谓举足轻重, 被形容为“八爪鱼”。美国的秘书职业, 有点像中国的中医, 是越老越吃香。在美国的大公司里, 很难看到年轻的女秘书, 越是级别高的部门, 秘书的年龄就越大。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初就聘请了42岁的女秘书露宝。他只要谈到当初的创业, 总忘不了提及这位秘书。露宝稳重细致, 几乎成为公司的灵魂人物, 她和盖茨的无间配合成为微软公司一道独特的风景。由此可见, 美国女秘书的正面形象是非常突出的, 是众多女性向往的职业。
而在国内却截然相反。无可否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的女秘书队伍不断壮大, 她们以自身出色的劳动展示美好形象, 彰显独特价值。但是, 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上存在着诸多对女秘书的误解, 很多人都喜欢戴着有色眼镜, 看待秘书这个职业。《重庆晚报》曾于2009年报道了一个有关女秘书难嫁的故事:27岁的重庆姑娘晓菲毕业后先后为多家民企老板做秘书, 她容貌秀丽, 收入颇丰, 然而相亲却次次失败, 原因是男士们都认为女秘书难免“潜规则”, 担心自己被戴“绿帽子”。职业女秘书的头衔非但不能够给美女提高身价, 锦上添花, 反倒成了寻找意中人的障碍和拖累, 这种现象, 绝非个案, 我们身边时有耳闻。尴尬难堪的恐怕不仅仅是当事人, 更有我们的社会。
无独有偶, 2003年, 四川省委办公厅发布过两份针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的文件, 其中“男领导不能配女秘书”的规定, 曾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直到今天, 可不可以使用异性秘书仍然是令一些领导头疼的问题。国人对女秘书的偏见, 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现实生活压力面前, 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选择了远离秘书职业。中国女秘书的职业现状令人堪忧。
当然, 国人对女秘书的认识偏见不是短期行成的, 而是有一个过程。历考古代官场, 也有秘书, 叫做幕僚、师爷等。他们负责为长官出谋划策、起草文稿, 处理案卷, 联络官场, 是长官的左右手。可是, 如今秘书的职责却并非如此。很多领导、老总将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的秘书职责异化为花瓶、情人和公关利器。这一现场的出现, 应该归咎于秘书职业在中国商业文化中的非职业化发展, 正是这种非职业化发展使得女秘书工作性质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要改变这种现状, 需要社会和秘书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社会应通过舆论, 营造一种尊重秘书、尤其是尊重女秘书的良好风尚, 减轻女秘书的外在压力, 增强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 女秘书社会认知偏差的差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秘书行业不规范或某些女秘书行为不检点经不住诱惑造成的恶果, 解铃还须系铃人, 女秘书要想彻底改变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先从自身出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来塑造职业形象, 内外兼修, 打一场树立自身良好正面职业形象的持久战。
二、内外兼修, 实现女秘书职业形象的自我净化
目前, 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 普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 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自信心。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形象风向标, 秘书毫无疑问是职业规范的表率,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秘书的必修课。秘书的职业形象是综合的, 包含众多内容, 主要的有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换言之, 女秘书不仅要秀外, 更要慧中, 只有内外兼修, 才能充分发挥职场女性的魅力, 更好地实现当代女秘书的社会价值。
(一) 通过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塑造外部形象
整洁得体的着装、协调高雅的化妆、幽默风趣的谈吐、雅而不魅举止等, 都可以称作是秘书的外部形象。
现代秘书重视自己的服饰打扮, 不仅可以增强自己搞好秘书工作的自信心, 而且能赢得人们的赞赏和尊重, 对树立办公室的整体形象大有裨益。日本著名推销大王腾竹之助在他的自传体专著《高明的推销员》一书中说:“服装虽然不能造出完人, 但是, 初次见面给人印象的百分之九十产生于服装”。女秘书的着装总体要求要正式、和谐。职业套裙是正式服装的首选;同时, 女秘书对着装的选择要与自己的地位、年龄、体型、肤色等相和谐。如体型稍胖的人可以选择黑色和“V”字领服饰修饰身材。女秘书适当的妆容能表示尊重, 提升自信程度, 表现干练的精神风貌。妆的浓淡、细致程度和穿着、场合应相互配合:穿的越正式, 妆容应越细致, 穿的越休闲, 妆容也就应该越不着痕迹。
女秘书的行为举止应该优雅成熟, 落落大方。亭亭玉立的站姿、温文尔雅的坐姿, 款款轻盈的行姿都能体现形象和气质。女秘书应当时常注意自身的各种姿态美。如站立时应当脊背挺直, 不要弯腰曲背;坐姿要求腰部挺起, 上身要直, 交谈时身子可适当前倾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行走时要抬头挺胸, 步幅适当, 双臂自然摆动, 体现出自然、挺拔的美感。语言运用得好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女秘书要培养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致力于语言谈吐的修养。接听电话、接待客人时, 语调亲切、柔和, 有耐心, 用语恰当, 语态文明, 无时无刻都要展现出语言的美学素质。
宋美龄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后, 任蒋介石秘书及英文翻译, 活跃于外交场合。她于1943年在美国演讲时, 精致的妆容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旗袍引来众人的目光。她迈着优雅的步伐向人们走去, 与人交谈时, 面带微笑, 目光随和, 并不因交谈者身份的高低而显出不同的神情。着装、行为的美学修养在宋美龄女士身上显现的十分明显, 她是现代女秘书应该学习的榜样。
(二) 通过知识能力、道德素质提升内在涵养
博学多识、精明强干, 是秘书的知识能力美;严守机密、作风正派是秘书的人格美, 这些都可看做秘书的内在涵养。
当今领导人用秘书如“左膀右臂”。秘书辅助领导人从事各项管理工作, 负有协调综合, 督促检查, 拾遗补缺等重大责任。作为“辅弼之臣”, 秘书知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高低。中国历史上, 武则天是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追随女皇左右、深受信赖的上官婉儿, 虽然没有明确的封号, 但实际上是武则天身边的贴身秘书。仪凤二年, 作为罪臣之女的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 当场命题, 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 须臾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 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 让其掌管宫中诏命。和所有的秘书一样, 上官婉儿的日常工作也是为领导起草各种报告。上官婉儿是个写文章的好手, 总是能把各种报告都写得非常有文采。武则天所下制诰, 多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可以说, 上官婉儿具备了一个高级女秘书和白领丽人的全部资质:聪慧、才情、工作能力等。
要做好一个女秘书, 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良好的品行。如果品行不端正、做人不正派, 在秘书这个重要岗位上很容易成为“定时炸弹”。田家英—毛泽东的五位秘书之一, 曾有有一方端砚, 上面刻着“守其白, 辨其黑, 洁若玉, 坚若铁”的铭文, 就是托物言志的象征。做秘书最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就是严守机密。古今中外的秘书工作, 大都具有秘密的性质。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 称太史寮。而最早在宫廷中, 秘书的意思是制“秘密藏书”, 在那时, 秘书还不是官职, 衍变至今, 秘书的秘密性仍是其重要性质之一。陈毅同志曾风趣地说:做秘书嘛, 就是两个要求, 一要能“秘”, 二要会“书”。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服务多样化的形势下, 秘书角色已从单一传统的行政型向全才型、通才型转变, 认为秘书工作就是打打字发发文件, 这是对秘书工作最肤浅的认识;认为秘书工作就是搞搞关系、当当花瓶, 陪陪领导, 更是对女性秘书的亵渎。要改变当今社会对女秘书职业的偏见,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女秘书在社会、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作为当代女秘书, 应当正视自己的职业角色, 内外兼修, 逐步塑造出完美的正面职业形象, 展现当代女秘书的职业风采和魅力。
参考文献
[1]蔡超, 杨锋.现代秘书实务[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岳凯华.秘书学概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徐璐.企业秘书形象的价值及其转化[J].秘书之友, 2000.
[4]董汉庭.谈秘书人员的形象美[J].秘书工作, 2002.
女大学生形象 篇11
在世俗的眼光中,念到博士的女孩有多少能称之为漂亮的呢?网上不是有过这样一则笑话吗:“人分为3种——男人、女人、女博士。”可见,人们已经根深蒂固地把女博士归结为了“另类”。
前不久,一则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就读于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遇辉成为西班牙康乐氏金牌初榨橄榄油产品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当女博士遇辉以清新、靓丽、健康的形象和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时,犹如一声惊雷,震撼了人们对女博士固有的偏见。一时间,女博士遇辉被全国各大媒体炒得热火朝天,新闻热点不断飚升。
“玉洁冰清”的纯真女孩
“阳光”男孩携手与她走过“南开”
27岁的遇辉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遇辉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
高中时期的遇辉酷爱理科,数学成绩尤为突出,1995年她考入了南开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系。1999年,她又顺利考入北大读研究生,之后转为硕博连读,将于2005年毕业。
“南开”是遇辉成就理想的发祥地,也留下了遇辉的初恋。
也许是北国冰雪特有的神韵赋予了遇辉这个冰城女孩特有的纯真与质朴;也许是酷爱运动的共同爱好,吸引了来自北京,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帅气男孩,她的同班同学刘平。
刘平酷爱足球运动,刚入南开就成了南开校园足球场上的一名主力,同样喜好运动的遇辉也是绿茵场上的运动健将。遇辉和刘平的“零距离”接触使他们渐生情愫。大二时,遇辉和刘平确立了恋爱关系。
走上婚姻的红地毯
我是我夫君的健康使者
遇辉是这样诠释自己的婚恋生活的:“我是个比较随缘的人,从来不刻意去做什么,同样,我从来也未感受过作为女博士在感情上的困扰。”
大学毕业后,遇辉考入北大读研究生。刘平直接进入了一家外企工作。2002年,爱情已经成熟的遇辉和刘平走上婚姻的红地毯,在北京成了家。
当遇辉硕士研究生毕业要考博士时,她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很多朋友都说,一个女孩读那么高的学历干吗?还不如趁年轻,多挣些钱。
但是,遇辉的丈夫刘平却坚定地支持她读博士:“人各有志,你想做的事尽可以去做,读博士还是很锻炼人的。”
也许是因为读大本时两人就建立起深厚感情的缘故,虽然丈夫比她的学历低,但是两人的婚后生活却丝毫没有隔阂,她的家庭生活充满了温馨。
读博士的遇辉是非常辛苦的,一周里几乎除了周末都是泡在实验室里,但是,崇尚健康生活理念的遇辉和刘平从来没有放弃运动。节假日,小夫妻俩最喜欢的运动是去郊外登山,或者其他类似的探险旅游。用遇辉的话说:运动对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灵活的思维都大有好处。运动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方式,能够使人更加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人和事,在别人眼中也显得很有活力,而不是死气沉沉。
为了使她当年的“阳光男孩”永远保持着白领男人的风度,刘平的每件衣服都是她为刘平精心选购的,就连刘平的领带、衬衣,遇辉都是件件烫熨得平平整整。
为了给家中增添些温馨的感觉,遇辉在家中的客厅里精心培植了凤尾竹、巴西木等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
“我要让我的丈夫一回到家里就感觉到欣慰、快乐。”
遇辉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刘平,刘平也依然像“阳光男孩”时那样对妻子有着深深的依恋。
不知多少次,遇辉晚上在实验室加班,刘平总是亲自下厨,做好饭菜,在家等遇辉回来,并不时地问:“怎么样,我的烹饪手艺不比你差吧!”每当这时遇辉总是风趣地说:“不错,但要想超过我,还需要不断地实践。”
记得,那是婚后遇辉的第一个生日,遇辉正为项目忙得“天昏地暗”,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
这一天,由于着凉,刘平患了感冒。高烧、头疼的他为了不影响妻子的实验,强忍着不适在厨房里烹饪了一桌丰富的生日晚宴,晚宴摆好后,他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在暮霭中来到了一家鲜花店,为妻子挑选了一枝最红最艳的玫瑰花,放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夜色中回来的遇辉,一进门就看到了那象征着爱情的玫瑰。在感到幸福的同时,一种歉意袭上心头,她轻声喊着刘平的名字,可是,病中的刘平却沉沉地睡着了……
在遇辉的心目中,刘平是那么的稳重、善良、遇事理智。“社会角色中的男人,肯定会遇到一些挫折和不愉快,既然嫁给了他,我就要让他感到家永远是避风的港湾,我永远是港湾中跟随他摇动的白帆。”从遇辉娓娓的叙述中记者体味到,小夫妻俩的幸福,绝不单单因为是从大学就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的缘故,除了感情因素,遇辉那随和天真的性格也是维系婚姻和谐的重要因素。
漂亮女博士成为
国内首位女博士广告代言人
2004年11月初,北京康乐氏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为康乐氏橄榄油健康时尚品牌形象寻找品牌代言人。也许是因为康乐氏总裁刘杰克先生是北大毕业生,因此寻找代言人的目标最终锁定在北大、清华这两所著名学府。
经过多次筛选,来自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被录用为品牌代言人。不料,几乎是在签约前的最后时刻,这名博士生最终因为其家人的反对而放弃,康乐氏公司不得不进行第二轮筛选。也许是因为在前一批面试中锁定了清华的女博士,因此,新一轮的招聘范围被缩小到两校博士生,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形象代言人还需要女博士是不是太小题大作。
面对招聘代言人这则广告,遇辉真的有点动心了:“我觉得与外国人比起来,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都以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代价”。
崇尚健康生活理念的遇辉感到了一种责任。有了这种想法,遇辉立即和刘平通了电话,讲述了她的想法,没想到刘平却是那样地理解和支持:“只要你觉得对社会有益的事你尽可以去做。”在招聘快要结束的时刻,也就是在面试结束前20分钟,遇辉在丈夫刘平的陪伴下出现了,遇辉的简历是工作人员收到的最后一份简历。
遇辉的到来,令负责招聘的刘杰克等评委眼前一亮。初见遇辉,他们很难把一袭长发、身材高挑、眉清目秀的漂亮女孩与女博士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应试中,女博士遇辉对产品透彻的理解,对品牌到位的诠释,对“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热情,征服了现场的评委,最后,品牌代言人锁定了北大女博士生遇辉。
出于一种好奇,从来没走出过校园的遇辉只想尝试一下社会活动,却在无意中首开了女博士做广告的国内先河。
12月6日,遇辉与康乐氏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形象代言合同。
做形象代言人,遇辉的丈夫及家人对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遇辉做的是有益于社会的事,只要她想做,就一定会成功!”
尽管在北大熟悉遇辉的人都说她漂亮,但是,遇辉却认为这次竞聘的人中她不是最漂亮的,她的胜出主要原因应该是她的健康、自信和文化素质,以及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这些大概缘于遇辉校园生活的积累。就读于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学位的她曾担任过研究生会主席,策划并组织过系内的多项活动,曾获得过“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多个重要奖项。对“美”的感悟,遇辉更是独到:“美是一种感觉:自信是一种成熟的美,知识是一种广博的美,健康是一种永恒的美。”
“如果我的健康形象能够使公众感觉到美,那就是我成为形象代言人的最终目的。”遇辉说,“女博士之所以被误解其实缘于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生活的误解和人往往爱施以先入为主的偏见,其实,在北大、清华这样一个高知聚集的地方,我并没有觉得女博士有什么特别,有着广泛爱好和兴趣的女博士大有人在,她们在许多方面都是佼佼者。”
对于女博士担任形象代言人,公众的认知并非如遇辉想象的那么乐观。
在北京和哈尔滨,记者先后走访了不同层次的人群,答案却是各有差异。一些大学生的家长们认为,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让他们做形象代言人是否有些大材小用;更有一些硕士、博士生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我绝不会同意”。
然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最具魅力的女影星当中,公众认知的绝不是靠年轻、貌美取胜的青春演员。相反,深入美国观众人心的一些称得起明星的女演员,几乎都是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知识底蕴的中年女演员。他们当中许多人学历都相当高,不乏硕士和博士。
黑龙江大学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认为:遇辉的行为代表了新时代高知人群的新思维、新理念。
2005年,遇辉即将博士毕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遇辉将做怎样的安排?遇辉说,我是一个很实际的人,每做一件事,我就想踏踏实实地把这件事做好,很少为自己设计些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首先要正视现实,绝不会把博士做为自己求职的招牌,资历是起点,事业需要脚踏实地,我相信只要我摆正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此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网载。)
女大学生形象 篇12
1 关注女博士媒介形象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起,女博士逐渐成为标签化群体被关注,并随着群体传播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媒体对女博士媒介形象的异化现象更加变本加厉。
在文献查找过程中,笔者发现以往关于对于女博士媒介形象的研究多以定量分析为主,话题均集中于相貌、性格、婚恋、心理问题等几个方面,而对女博士的媒体报道中也存在着刻意抹杀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着重凸显女博士身份而进一步放大矛盾等以偏概全的问题。在分析刻板印象形成原因的文献中,分别从女博士自身新闻价值和被消费价值、群体自身无话语权以及媒体商业化诉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
2《非诚勿扰》中女博士对刻板印象的解构与重构
2.1《非诚勿扰》与女博士媒介形象研究
号称“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曾一度被业界封为“收视王牌综艺节目”“全国综艺节目冠军”,引得各家卫视争先效仿,开创了“全民相亲”时代。《非诚勿扰》大胆创新、形式多元不仅带来了收视率的奇迹,更为学界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和鲜活的实验案例。
从节目环节设置分析,个人话语陈述包括人物VCR展示以及话题讨论贯穿节目始终,形象本体通过自身话语的阐述向外界传达自身诉求。节目中女博士的自主发言就是在积极主动自我塑造媒介形象,重构媒体长期报道加之于该群体的传统刻板印象。
从节目规则设置分析,《非诚勿扰》女嘉宾参加多期连续的节目录制,并在固定的站位直到“牵手成功”,这种类似于电视连戏剧的呈现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强化个体媒介形象以及受众的心理印象。后期将5号站位固定为“博士位”,大大提升了女博士群体的话语权,真实还原了女博士群体的生存状态,有利于淡化受众认知层面的刻板印象。
从节目议程设置分析,作为婚恋节目,《非诚勿扰》着重关注女博士的婚恋观、价值观。通过参与节目的女博士的个人话语陈述分析,更加真实的还原了女博士自身的婚恋诉求以及自身对群体刻板印象的认知与重构。
2.2《非诚勿扰》中女博士对刻板印象的协商式反抗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性本质与社会秩序》中提到:“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自我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通过对女博士在《非诚勿扰》舞台上的个人话语阐述总结,分析得出女博士对于自身形象异化的认知以及抗争是一个动态过程。
首先,女博士进行自身形象建构的前提是对刻板印象有针对性的解构,体现在:女博士结合自身遇到的社会生活经验与人际互动困扰,以及因其带有“女博士”标签而受到的来自社会各界的偏见。正是基于这种对女博士群体妖魔化的清晰认知,女博士与传统刻板印象抗争时集中对自身的性格、恋爱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协商式反抗。
其次,刻板印象的形成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女博士的刻板印象是通过大众媒介和参与人际交往互动交织而成的。女博士正是比照自身与其既有媒介形象的不认同,女博士试图通过自我表达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信息环境中,试图摘下受众对于女博士的“有色眼镜”。
最后,女博士在对自身刻板印象解构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身形象的再建构。《非诚勿扰》节目中,女博士通过自身形象展示、个人话语阐述、生活经历的背景补充,逐渐消解着社会对女博士传统的刻板印象。例如:外貌上,呈现出青春、靓丽、容貌姣好的状态;性格方面,给受众以单纯、优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恋爱经历方面,大部分女博士均有情感经历;在生活经历方面,女博士张晓晨有环游世界的丰富经历,女博士群体的多元媒介形象逐渐解构着社会对女博士群体的传统刻板印象。
3 结语
也许社会舆论中的“女博士之殇”仍会持续发酵,但那是别人眼中的女博士,或者是媒体乃至社会塑造的肉结果、臆想的形象,而女博士群体自身积极主动重构媒介形象的协商式反抗也将继续到底,真正的她们,关上偏见的那扇门,自有其曼妙轻盈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晓璐.“女博士”的修辞化命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6)/
[2]李璐瑶.女博士的网络媒介形象分析[J].新闻世界,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