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分析

2024-10-10

原型分析(共12篇)

原型分析 篇1

摘要:在影视和动漫等领域的后期制作当中, 3ds Max建模是极其重要的技能, 每一名专业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3ds Max建模技术的要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相应作品并不能切实满足市场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诸多要求, 场景及角色等元素的结构还比较混乱、老套, 缺乏创新。阐述了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创拟, 并详细分析了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创建步骤, 为3ds Max建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创拟,创建步骤

0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 影视及动漫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得知, 相关作品在现今社会中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及市场的实际需求, 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 创作人员并不能熟练掌握3ds Max软件的相关技能。其二, 在3ds Max建模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指引。为此, 相关部门还需从实际的角度入手, 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 进而从根本上完成构建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 促进事业的全面发展。

1 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创拟

在学习和了解3ds Max软件时, 构建模型方面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学习的重点和难度, 通常情况下, 一般会运用心理模拟的方式完成原型创设工作, 具体步骤主要为:功能确定、结构研究以及二者结合。其中, 功能确定实际上就是根据此类活动对周边环境构成的实际影响进行确定和研究, 结构研究则是对活动的基本组成以及各类元素之间具有的特点关系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从而总结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创拟的主要内容。

从实际的角度讲, 3ds Max建模的根本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实现指定的建模任务, 想要建模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仅靠基础的美术功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充分掌握3ds Max软件的相关技巧。3ds Max建模活动涉及到的要素多而杂, 而且要素之间还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 因此, 想要确保建模活动的完成质量, 首先应结合实际要求对整个建模过程进行全面的审视, 然后, 根据审视结果和自身的理解, 对活动进行初步的构思,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设计活动。完成设计方案之后, 还需进行整合, 最终完成基础模型的构建工作。简单而言, 3ds Max建模实质上就是审视、初步构思、编制设计方案及后期制作的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良好地处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才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模型, 完成高品质的创拟工作。

2 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创建步骤

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创建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构思、设计和制作。

2.1 建模活动原型的构思

3ds Max建模过程中, 所生成的对应模型一般会以实体的形式向创建人员进行展示, 创建人员通过记忆将这些模型深深的存储在自己的脑海中, 如果按照心理模拟的法则来进行阐述, 此类3ds Max建模活动当中包含的初步构思行为实施分析之后, 可基本明确这种行为操作原型, 不仅包含定向回忆, 还涉及到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定向回忆是指在建模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 提取的各种类型具有一定价值的数据或者是信息,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 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筛选, 将有实际价值的信息进行存储, 并运用特有的手段将其以图式的形式表达出来。组织方面则是在上述图式产生的基础上, 将各种图式进行组合, 从而生成总体, 该环节往往需要创建者具备超群的想象力, 将原本散乱无序的图式进行有机整合, 直至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3ds Max模型。然而, 仅仅完成建模还是不够的, 在建模之前, 应明确3ds Max建模的根本意义和标准, 充分考虑动画作品的实际所需, 从而更好体现出模型的创作意图。

2.2 建模活动原型的设计

在3ds Max建模的设计环节中, 相关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想象的能力, 还要掌握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不仅如此, 设计人员还需要具有全面的美术知识, 可以熟练应用美术知识, 了解场景布置及设计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设计是建模的灵魂和核心, 设计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完成3ds Max建模的高品质设计。首先, 设计人员应在充分明确建模意图的基础上绘制多张草图, 全面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 初步筛选工作结束以后, 结合筛选结果的具体内容绘制最终设计图式, 在绘制过程中需要对图式的结构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另外, 结合心理模拟法的相关内容, 综合分析建模活动的设计任务, 从而得到准确的操作原型, 原型中不仅包括先前介绍的定向回忆和组织, 还包含了角色设计方面的内容, 然而, 设计环节的定向回忆与构思环节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完成构思的前提下, 提取各类信息, 设计环节的定向回忆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 不仅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 还涵盖了3ds Max各元素间的环境, 另外, 还能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场景设计内容的提取, 最终以图式的形式体现出来。而设计环节中的组织并没有与构思环节存在差异, 都是在定向回忆的基础上, 将生成的图式进行整合, 进而形成整体, 设计方面的组织包含了场景设计环节的基本内容。在针对角色进行设计时, 需按照时下主流元素及个人爱好完成构想, 构想结束以后, 深入分析角色的实际结构, 寻求可以凸显其独特个性的方法, 为效果图的制作奠定良好基础。

2.3 建模活动原型的制作

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制作其实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和资源的前提下, 将前期准备工作所积累和总结的数据和信息在相关制作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制作。故此对于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制作环节而言, 熟练的操作制作软件是十分关键一环。另外, 制作过程是构思和设计工作的最终考核, 在制作过程中, 应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各方面技巧, 由于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制作也涉及到心理模拟法, 所以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操作原型。从3ds Max建模的整个活动讲, 定向回忆具有最多的出现次数, 同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对于制作环节而言, 定向回忆的根本内容就是在确定3ds Max模型基本结构的前期下, 完成数据信息的提取任务, 数据信息的内容主要为模型制作, 包括推理知识、建模方法等方面。由此可见, 3ds Max模型的制作过程需要多种技巧的支持, 现有的数据信息虽然重要, 但并不是制作过程的全部, 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制作人员还需具备多种制作技巧, 从而完善模型的制作环节, 为3ds Max动画作品的制作提供有利资源。

3 结语

综上所述, 3ds Max建模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 对相应研究人员的多方面素质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不但需要掌握高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还要善于创新, 具有个性化的想象能力, 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决定作品的实际效果。就目前来看, 无论从作品场景还是具体角色的角度, 都不能让人满意, 与预期所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无法适应市场及社会的高速发展, 这就需要3ds Max建模活动积极创新, 结合现阶段实际所需, 与时俱进地对自身进行优化和整改, 从而为社会和人们创建更为优秀的作品, 促进市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书荣.构建3ds Max建模活动原型的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 2012 (1) :25-26.

[2]梁艳霞.基于3ds Max的三维建模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25) :17-25.

[3]李倩, 吉晓民, 王明亮.基于Java 3D的虚拟人仿真方法[J].计算机应用, 2011 (11) :16-17.

[4]伊王源, 赵英俊, 刘德长, 等.基于Erdas和Direct X平台的三维景观建模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 (4) :31-33.

[5]郑付联.3D MAX建模技术及其优化的研究[J].大众科技, 2011 (2) :16-17.

[6]马婷.基于3DS MAX与Arc GIS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5) :47-49.

原型分析 篇2

[摘要]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最主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 (persona)、阴影 (shadow)和阿妮姆斯 (animus)。本论文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主人公苔丝进行解读,指出苔丝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等心理因素。

[关键词]荣格苔丝人格面具阴影阿妮姆斯

《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苔丝短暂而不幸的一生。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熠熠发光的一位优秀女性。哈代怀着巨大的同情描写了苔丝的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了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但这样一位美丽纯洁的姑娘却“堕落”成了一个杀人犯,哈代在苔丝被行刑后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描写:“‘正义’得到了伸张。用埃斯库洛斯的话说,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玩的游戏”,让每个读者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制度的强烈控诉。

苔丝的悲剧除去社会原因外,其自身的人格面具 (persona)、阴影 (shadow)和阿妮姆斯 (animus)等心理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心理因素导致的性格缺点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性的命运。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是荣格原型理论的重要术语。荣格称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象。他说,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或原型意象;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这种意识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心理活动。他把这种人的头脑中继承下来的祖先经验称作“种族记忆” 、“原始意象” 、或“原型”。[1](p828)原型有多种,但是最重要,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种: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

一、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在一出剧中为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象征。”“人格面具”的作用也被认为是抑制或掩饰“阴影”,按社会允许乃至赞赏的种种模式去工作、生活,从而获得人们的好感和容纳。[2](48-52)因此,人格面具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

《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而勤劳的姑娘,她原本可以像其他农村姑娘一样平静地度过一生,但多事的牧师从族谱中偶然发现苔丝一家原本是没落的贵族的后裔,她的父母得知后便迫使她到富有的德伯家攀亲戚,而她却被德伯家的少爷阿历克奸污。苔丝的失贞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尽管失贞并不是她的过错,但在传统的礼教和习俗的影响下,在父权社会对女性贞洁的苛求下,她潜意识里给自己贴上了“不贞”和“”的标签。当她来到奶牛场开始新生活时,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在陌生人眼中她是一个纯洁美丽的姑娘。一次农场主克里克讲了一个关于挤奶工杰克风流韵事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便“满脸苍白跑到了门口”[3](119),为了避免别人猜疑,她借口说“太热了”。尽管不久她便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内心的苦痛远未平息。

在奶牛场,她和牧师的儿子克莱尔陷入了热恋。出于对克莱尔的挚爱,以及满足他对未婚女性应该具有的纯洁的期盼,她错过了一次次向克莱尔坦白的机会。当她和克莱尔赶车去送牛奶的过程中,她本有机会坦白,但“在最后关头她失去了勇气。她怕他责备她为什么不早点说明。她的自我保护保的本能压倒了她的坦率真诚。”[3]她对于克莱尔热烈求婚的闪避,她的时而欢欣,时而懊悔的表现,使得克莱尔认为她有些反复无常,容易冲动,她解释说:“是的,我也许有点反复无常,”“不,安琪儿,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我是说,我并非天性如此。”[3](168)她的反复无常曾让克莱尔误以为她在卖弄风情。在人格面具和内心的冲突中,她默默地煎熬着。而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写信向克莱尔坦白时,却由于信塞在地毯下,克莱尔并没有发现,最终失去了婚前坦白的机会,从而使得婚后克莱尔以为她是“一个骗子,一个伪装纯洁的”[3](204),他头脑中的利己主义观念妨害他去接受一个并不真正“纯洁”的新娘,继而遗弃了她,把苔丝向她悲剧性的命运又推进了一步。

事实上,人格面具的作用在于它维护了人的虚伪与怯懦,这种反应来自于自身对未知事物或人的恐惧,从而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使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苔丝便处在人格面具与内心冲突的痛苦的煎熬中,尽管苔丝对克莱尔的欺骗不是故意的,但是她表现出来的人格面具误导了他。

二、阴影

阴影是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处而富有破坏性和盲目冲动的力量;荣格说,“与自己的遇会首先是与自己阴影的遇会”,[4](71)荣格认为,阴影也是现实世界中自我的补偿。因此,阴影还具有积极的一面。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负。生活的困苦使她敏感而自卑。在她赶着“王子”去送蜂箱的路上,她甚至“看到了母亲幻想中那个要向她求婚的先生在向她怪笑,在嘲笑着她的贫穷,嘲笑着她那些裹在尸衣里的骑士祖先。”[3](25)在她失贞后,这种自卑感更加强烈。在自卑心理的驱使下,善良的苔丝也偶尔会表现出虚荣的一面。当她从德伯家的庄园回到家里后,村里的几个年轻姑娘便来看她,她们表现出的羡慕之情感染了她,“她偶尔也违背自己的思想,带点高人一等的神态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似乎也承认她的情场经历确有些令人羡慕之处”[3](73)

原型分析 篇3

关键词:修道士;哥特式小说;圣经原型

一、原型批评理论

加拿大人赫尔曼.诺斯洛普.弗莱是著名研究原型理论的学者之一,他的原型批评理论,尤其是《圣经》原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学术界。

(一)原型理论

原型批评理论盛行于西方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其创始人是加拿大著名学者赫尔曼.诺斯洛普.弗莱。原型理论试图通过各种意象,小说结构和人物形象来分析文学作品,也尝试基于理论,为文学作品中各种元素追本溯源。

弗莱在他的文学理论中运用了原型置换,这使得他赋予了文学作品原型的含义。弗莱认为,原型理论分析属于宏观文学研究范畴,在他的代表作Anatomy of Criticism 中,弗莱阐释了他的“向后站”原理:“At a little distance back, the design comes into clearer view, and we study rather the content represented(Frye 140).”

(二)《圣经》原型理论及其人物特点

《圣经》这部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原型,影响西方文学多年,是西方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文学作品中,不仅有与纯洁善良的《圣经》人物圣母玛利亚相似的人物形象,还有与《圣经》中代表邪恶形象相似的魔性形象,也不乏内心冲突充满矛盾的人类形象。

二、《修道士》中《圣经》原型人物解读

运用《圣经》原型理论分析小说《修道士》中的人物,剖析并找到人物原型,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特点,从而体会并感悟小说主旨。

(一)刘易斯和《修道士》

英国作家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在19世纪早期被认为是最著名的哥特小说作家之一。由于他的代表作《修道士》的成功问世,刘易斯被学界称为“修道士”刘易斯。《修道士》出版于1796年,是18世纪畅销书之一。在这部充满了鬼神与谋杀的哥特小说中,主人公修道士既是罪人也是受害者。《修道士》继承了哥特式小说的全部特点,内容充满了黑暗与暴力的情节。(Net. 1.) 作者在小说中,撕开了主人公的面具,揭露了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

(二) 《修道士》中《圣经》原型人物

《圣经》,作为西方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与西方文化和文学密不可分,是大多西方文学作品素材的重要来源。文学批评大师弗莱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某一特定元素并不是作者本人的一种创造,而是文学发展史中文化传统的一种形成。而这种特定元素的表现形式就是“原型”。(Ye Xianshu 1987:18–19)《修道士》作为一部英国哥特小说,也深受《圣经》作品影响。作者将《圣经》中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小说原型,把小说人物形象分为三类:神性形象,人性形象和魔性形象。

神性人物通常被作者刻画为一种理想的英雄式人物或是完美形象,介于神与人之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安东尼娅是一位集美貌与善良于一身的女性,她具备年轻女孩的所有优秀品质。安东尼娅给他的感觉和他每天在画中见到的圣母的形象一模一样。这也暗示了安东尼娅在小说中的神性形象。

《圣经》中的人性形象既具有神的神圣一面,又兼具魔鬼的邪恶一面。作为小说中的人性形象,修道士就是这矛盾复杂的统一体。修道士在见到安东尼娅前,是一个虔诚的修道士,而见到安东尼娅后,他没有经受住魔鬼的诱惑,对安东尼娅产生了邪念。修道士的原型人物是《圣经》中的叛徒犹大。事实上,作者为了通过修道士矛盾心理的描写,揭露当时宗教的虚伪以及人性扭曲的事实。

善与恶总是并存的。小说中除了神性人物和人性人物,为了对比鲜明,凸显主题,魔性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魔性形象在《圣经》中的代表是引诱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蛇”。《修道士》中,被魔鬼派去诱惑并鼓动修道士产生邪念酿成悲剧的美女马蒂尔德就是小说魔性形象的代表人物之一。正是魔性形象的出现,使得小说善恶主题更加分明,同时,也为本是哥特小说的《修道士》渲染了恐怖阴暗的氛围。

三、结语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著作,《圣经》不仅是西方文学的取材来源之一,而且是西方文化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小说《修道士》中,作者把人物形象赋予《圣经》原型人物特征,使人物更加鲜活,小说主题更加鲜明,易于读者理解小说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Frye,Northrop.Anatomy of Criticism[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2]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以原型理论分析汉语告别语 篇4

1 原型理论概述

传统语义学在对事物进行界定和范畴化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 (componential analysis) 。成分分析法就是把词的意义分解成一些基本的、最小的组成特征, 从而描写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语义成分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区别特征, 用成分分析对词进行比较, 在方法上显得更为客观。

例如, 英语单词spinster是woman的下义词, 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单词的意义分析为:

woman:+HUMAN+ADULT+FEMALE

spinster:+HUMAN+ADULT+FEMALE-MARRIED

语义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它的缺点也同样不容忽视。第一, 并非所有的范畴特征都是双元的, 有些特征存在似是而非的情况。第二, 语义成分分析“只是用一套符号 (即元语言) 解释另一套符号”[1] (P166) , 这可能使成分分析陷入循环论证的泥潭。第三, 用语义成分对同反义词的细微差别进行描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四, 语义成分分析很难分析抽象词汇的词义。第五, 当我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分析一个词的词义时, 需要同时分析它的语义成分和语境意义。

原型语义学认为有的认知范畴很难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加以精确的描述, 而必须借助于原型理论 (prototype theory)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 人们为了认识世界, 必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 严格来讲, “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3] (P55) 而原型是指范畴内最好、最典型的成员。[2] (P371) 更确切地说, “原型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 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 其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个例”。[3] (P63) 对范畴的确定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 形成家族相似性。某个物体如果表现出与原型的相似性, 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作该范畴的成员。不过, 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 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 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

以单词“fruit”为例, 当听到这个单词时, 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梨或苹果而非杨梅或枣。因为与杨梅或枣相比, 梨或苹果享有更多水果的属性特征 (多汁、甘甜、营养丰富) , 因此, 梨或苹果就是水果这个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当人们谈到水果的时候, 他们会用梨或苹果而不是杨梅或枣作为水果的认知参照。

2 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受制于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礼貌与面子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的汉文化交际过程中, 是否给对方面子成为实施礼貌的重要依据。因此交谈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及80年代, 布朗和列文森 (Brown&Levinson, 1979, 1987) 提出并修正了自己的礼貌论和面子观。面子就是行为选择的自主权, 或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布朗和列文森将面子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正面面子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肯定、喜爱、赞许, 这里讲的正面面子和汉文化中的面子有相似之处;负面面子指有自主的权利, 有行事的自由, 行为不受他人强制或干预, 这与汉文化中的面子略有不同。[4] (P98-99) 布朗和列文森同样也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 讲究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带来的威胁。多年来, 很多学者支持礼貌原则, 认为利奇 (Leech, 1983) 提出的礼貌原则更符合实际情况, 但对其深层的原因并为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 该文将以汉英告别语为例, 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阐述礼貌原则, 即为什么在告别时, 人们能够采取一些策略来降低FTA (威胁面子的行为) 的威胁或伤害面子的力度, 从而使得说话人不失礼, 听话人也不会感到莫名其妙。

3 以原型理论析汉语告别语

告别语是交际过程结束时道别的礼貌用语, 包括在途中或公共场合相遇时寒暄后的告别语、访问辞别语、交谈结束语和电话结束语。为了使告别得以实现, 就必须使用各种语言策略来维护对方的面子。该文将通过对汉语告别语的探讨, 进一步阐释原型理论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

钱厚生 (1996) 针对汉语告别语的使用频度进行了测试。按照实验要求, 被试者需用1-5度频度标尺标出各条用语的频度值以显示他们使用这些用语的频度, 数值越小代表越常用。实验结果用每种告别语的平均使用频度值来表示, 其结论如下:

a.再见! (1.33)

b.回头见! (2.33)

c.保重! (3.40)

d.上帝与你同在! (4.93)

塞尔 (Searle, 1976) 把言语行为分为了五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告别语的言外之意就是向听话人表达某种感情, 即表达说话人告别时的某种心理状态, 故告别属于表述类行为。”[4] (P144-145) 但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中, 告别语也可以视作一种指令类行为, 委婉地表达让听话人离开之意。上述例句中, 说话人的主要目的是向听话人告别。依据上面实验所显示的汉语告别语平均使用频度值, 从理论上讲, 人们在道别时会选择使用例句a, b, 也就是说, 例句a, b是告别语这个话语范畴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即该范畴的原型。

但如果考虑到礼貌和交际双方的面子时, 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例如, 中国客人在告辞时会说:

e.您挺忙的, 我就不多打扰了。

f.您一定累了, 早点休息吧。我告辞了。

g.对不起, 占用了您不少时间。

h.谢谢您的盛情款待。

主人送别时常对客人说;

i.慢走。

j.您走好。

k.路上小心点, 慢点骑 (车) 。

l.我们什么时候再聚一聚吧。

m.一路顺风。

在跨文化交际中, 英语国家的许多人会觉得例句h-m令人费解。他们认为中国人喜欢将离去的原因推给别人, 明明是自己想要终止谈话或离去, 却把原因归于对方;认为中国人喜欢莫名其妙地道歉。其实, 中国人注重的是卑己尊人和相互关切, 汉语告别语突出的是对他人的关怀和敬重。如果从策略类型来分析汉语告别语, 例句a, b是直陈式, 即告别语不加任何辅助修饰语, 直接使用常规告别词语;例句e, f是因由式, 即说话人阐明告别的理由以得到对方的许可和赞同, 缓和气氛;例句g是致歉式, 适用于有求于人或打搅别人之后;例句h是致谢式, 适用于受人恩惠之后;例句i-k是嘱咐式, 这类告别语表达的是关切之情。例句I是邀请式, 以表达再次相会的愿望的方式道别;例句m是祝愿式, 即说话人向听话人表达自己良好的愿望。直陈式告别语过于直接简单, 缺乏对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具体的交际场景的考虑。虽然直陈式例句a, b是汉语告别语这一话语范畴的原型, 但为了使告别得以顺利实现, 维护对方的负面面子和增强对方的正面面子, 交际双方往往会选择非典型的表达, 如维护对方负面面子的致歉式 (g) 、因由式 (e, f) 、邀请式 (l) 、嘱咐式 (i-k) 以及增强对方正面面子的致谢式 (h) 、祝愿式 (m) 。当然, 在实际运用中, 各种类型的告别语常常混合使用, 如因由式+直陈式、致谢式+祝愿式、致歉式+因由式+直陈式等等。

4 结束语

在大多数情况下, 告别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恰当使用告别语, 可以巩固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 使再次相会成为可能。该文从原型理论着手, 就礼貌原则、面子观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及汉语告别语的各种策略类型进行了具体的讨论。通过分析, 该文得出结论:选择某个范畴的非典型成员也许更能展示出社会交往中的礼貌。但本文也仅仅是结合原型理论对汉语告别语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随着交际场合不同, 交际双方身份地位的不同, 告别方式也要因“境”、“人”而异。对某一场合来说是得体、礼貌的告别语, 换一个场合就未必是这样的了。以大家广为熟知的“欢迎再来”为例, 在某些场合, 从礼貌原则来看, 它不能算做边缘成员, 也不能算做典型成员, 它根本就是该场合的禁忌, 如果对话发生在医院、监狱、殡仪馆等, 主体说出这样的告别语很容易被看作是对客体的侮辱、诅咒;或是对话发生在婚姻登记处, 一对新人多半会愤然离去。以上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以求加强人们使用该告别语的有效性和得体性。另外, 原型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动植物种类、事物形状、颜色词等, 也可以作为广义认知语用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用于诸多语用范畴的研究, 对外语的教与学及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该文首先论述了采用原型理论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继而从原型理论入手, 通过实验数据和例句解析对礼貌原则在各种类型的汉语告别语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 该文得出结论:采用某范畴的非典型成员或许更能表达出交际双方的礼貌。同时, 该文还对原型理论在语用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原型理论,礼貌原则,面子,告别语,策略类型

参考文献

[1]Leech G.Seman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1987.

[2]Langacker R W.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1 of Foundationsof Cognitive Grammar[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何自然, 冉用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毕继万.汉英告别语的差异[M]//牛保义, 主编.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323-330.

原型分析 篇5

论文导读::马贩子的女儿》是其精彩短篇小说之一。无奈溺水自杀却被乡村医生弗格森救起。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关键词:《马贩子的女儿》,水,人物命运及其心理变化,原型批评,毁灭再生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具争议的作家,因其作品对家庭、婚姻和性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尤其对于情爱的深入描写一度令世人不齿。[1]劳伦斯一生著作颇丰,尤擅长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马贩子的女儿》是其精彩短篇小说之一,以严谨的叙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著称,是劳伦斯成功运用心理描写的代表作。讲述了马贩子的女儿梅布尔在父亲死后,家族生意又破产了的情况下受尽了三兄弟的冷落和排挤,无奈溺水自杀却被乡村医生弗格森救起,之后两人迅速萌生爱情的故事。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水的意象在这部作品中扮演着奇妙的角色。

一 水的原型意义 Archetype(原型)由希腊文中的 arche(原初,original)和 typos(形式,form)组成,意为“原初的意象”,即人类早期的一种意象。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 20 世纪 60 年代达到高潮,对于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57 年加拿大文学批

评家诺思洛普?弗莱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剖析》,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在批评实践中,这种批评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原型批评,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

原型批评的产生同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中的神话倾向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密切相关。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认为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6]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一原型可能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通心理要求。譬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作品中屡屡出现,其各个内在意义仍是相对统一的。譬如西方艺术中的圣母题材的作品多如恒河沙数,但却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它们面临的是深邃无底的集体无意识,呼应着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

世界文学宝库中对于水的描述数不胜数,水不仅是作家创作的背景和源泉,而且是其认识世界、思索生命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原型意象。在基督教世界里,水具有两种象征意义:净化与毁灭。它是洁净的媒介,象征纯洁与新生,基督教的洗礼就象征用水洗去原罪,重新给予

有罪的灵魂雪的洁白,灵魂在获得净化后得到新生。[3]水的功效在《圣经》著名的约翰施洗礼的故事中得到了有力体现。同时水又是灾难与毁灭的象征,《圣经》中上帝曾用滔滔洪水毁灭了罪孽深重的人类,即诺亚方舟的故事。

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也曾说:“水是对无意识的最普通的象征……水是‘谷之精灵’,水是‘道’的飞龙,它的本性象水一样――怀抱在阴之阳”。[4]对荣格而言,水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的象征就象浑然一体的“道”,既表征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又代表那“活的精神的运行”。无所不在,无所不流,体现人对“普遍”或“回归”的永恒追求。

二 《马贩子的女儿》中的“水” 梅布尔的家“古牧场”在小镇的最边缘,倾斜到水洼的地方。“古牧场”下面,田野上浅浅的潮湿的洼地里有一个方形的深水塘。在《圣经》创世纪中,完美的伊甸园旁边是浇水的河流。没有水,花草将死亡,伊甸园也将失去生机期刊网。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能离开水养育。在这个水洼的地方,梅布尔的家曾经辉煌过,“马厩里曾经挤满了马,马匹进进出出,马贩子、马夫来来去去,到处曾是一片喧嚷的景象。那时厨房里满是仆人”。水的孕育,梅布尔的家得以生存原型批评,辉煌一时。但这是一“深水塘”,是一片死水。死水无法流淌,没有办法输入或输出新鲜的“血液”,其实就是行尸走肉,这就注定了这个家族破败的那一天。即使老柏文试图以再婚来改变其颓势也无济于事。

小说开头,梅布尔无声抗议兄弟们为她未来的安排。兄长们心中压根儿没有帮助她的打算,脸上流露出“冷漠的表情”,“爱莫能助”和“事不

关己”。这三个看似强壮的兄长,其实都是懦夫。他们都只是“被支配的动物”、“居于统治地位的动物”,抑或是只会说空话的动物。这个家长期以来都是梅布尔在打理。现在家败了,他们竟迫不及待地打发她走。三个兄弟的不仁与冷淡使梅布尔痛心,继而心如死灰。

梅布尔内心的痛苦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因为“从来没有玩伴来过她家,甚至同性的朋友也没有”。她只能“生活在已去世的母亲的记忆中。”她所爱的母亲早已离开了她,父亲现在也去世了,面对着无能的兄弟们,梅布尔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想到了死去的母亲,“她在一种心醉神迷中似乎越来越接近终结,越来越接近她自己的荣光,接近已经荣光地死去的母亲。”在为母亲清理完墓碑之后,梅布尔“觉得与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母亲有了直接的接触”,她要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在水中结束生命。水,现在在梅布尔的眼中代表着死亡与毁灭,能够结束她在这个世界中的痛苦,因此她义无反顾地走向水塘中央。“这小小的黑影慢慢地、不慌不忙地走向水塘中央,非常缓慢,逐渐地走向这静静的水深处,而且当水涌到胸部时仍在向前移动”。

乡村助理医生杰克弗格森恰好目睹了这一场景,他飞速奔跑到池塘边。“他冒险慢慢探进水塘,塘底很深,满是稀泥。他踏进去,刺骨的水在冰着他的腿。每动一下,他都能闻到泛到水里的冰冷、发臭的烂泥味道”。冰冷的河水,发臭的污泥,死寂的水塘散发出腐臭的味道,这是死亡的味道,死神笼罩在池塘的上空。“他的下半身全都浸在这可怕的冰冷之中,塘底是这样深不可测地溜滑,使他担心栽到水里”。梅布尔一心求死,弗格森这时来救她,实际上是努力与死神抗争。“他

缓慢、谨慎地走着,一切都在慢慢地进展着。他一点点地挪,终于从塘里挪了出来。现在这水只及他的腿部了;摆脱塘水的威胁令他如释重负,欣慰不已。他举起她原型批评,从这让人恐怖、湿乎乎、灰暗的稀泥中摇摇晃晃地走向塘边”。“恐怖、湿乎乎、灰暗的稀泥”,让我们确信了水塘是黑暗力量的代表,有摧毁一切生命的气势。他们从这样的水塘里出来,就像经历了基督教的洗礼;抑或是水摧毁了以前的种种苦难与不幸,现在又是一崭新的开始。因此无论对梅布尔还是对弗格森来说,此时精神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新生。

上岸之后一切都起了微妙变化,水的净化作用凸显。“他跑上楼,从床上拿来几床毯子,把它们放在炉前烘暖。接着,他脱掉她湿透了的带有土腥味的衣服,用毛巾把她擦干,赤裸裸地裹在毯子里。”此时的梅布尔就像新生儿一样,等待着来自外界的刺激和知识,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她身上的“原罪”已被洗去,灵魂得到了重生,正以一种崭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她正均匀地呼吸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神志清醒了,可神情间似乎丧失了什么东西”。当她意识到自己赤裸裸的裹在毯子里,还是弗格森帮她把衣服脱下来时,内心的那种长期被压抑的少女之情被激活了。她问弗格森,“你爱我吗?”“当她仰着脸看他时,眼睛谦卑而又闪闪发亮,充满了第一次占有一个男人的狂喜。”梅布尔现在渴望得到爱,尤其是异性的爱。长期被束缚的感情此时犹如开闸的洪水,来势汹涌。“你爱我。”她异常狂喜地喃喃自语道,充满渴望、喜悦和自信。弗格森面对梅布尔炽烈的感情,初始感到疑惑,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爱她。他从

来没想到要去爱她。……他从未打算爱她,他从未打算过……他根本没打算爱她……他从来没有打算爱她”。日复一日单调的医生工作使弗格森渐渐麻木,内心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激情,也失去了自我。他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脸削长而苍白,眼睛看上去挺疲惫”。他讨厌这地狱般肮脏的地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地方,唯一使他感到兴奋的却是与这些粗俗和感情强烈的人们接触。现在在梅布尔的感染下,他渐渐回归了自我,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呻吟,他让步了,让自己的心屈从于她。一个突如其来、温和的笑意浮现在他的脸上”。“我爱你!我爱你!”他说道,声音低沉,微微颤抖原型批评,不像他自己的声音期刊网。

在他们逐渐找回自我的过程中,“水”还以间接的方式出现,耐人寻味。弗格森一直想换掉身上的湿衣服,“他受不了那死寂泥水的气味”。梅布尔苏醒之后,也要求弗格森换掉身上的衣服,“可我要去”,她说,“而且我要你换下湿衣服”。湿衣服,带有池塘水气味的湿衣服,对梅布尔来讲,不仅是脱掉,而是从精神上彻底摆脱。因为那是死神的气味,浑浊,腐臭。现在他们获得了新生,梅布尔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弗格森的情感也得到了释放,幸福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别傻了,别傻了”,他说道,试图安抚她,亲吻她,把她拥在怀里。当弗格森换下湿衣服之后,他安慰焦虑不安的梅布尔,“我要你,我要娶你,我们赶快结婚,赶快――要是可能的话就在明天”。死神此时已退去,幸福的生活在等着他们。

梅布尔在跳水之前,一直是面无表情,神情淡然,个性不鲜明。面对

三个兄弟的逼迫,她不是“无动于衷”,就是“漠然置之”。但当弗格森救了她之后,梅布尔的形象立刻丰满了起来。文中多次提到了梅布尔的“眼泪”,因为“眼泪”既是梅布尔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生动地反映着其心理变化。第一次提到她的眼泪是当梅布尔质问弗格森是否爱她时,“眼睛谦卑而又闪闪发亮,充满了第一次占有一个男人的狂喜”。起初弗格森的内心一直抗拒着梅布尔,而梅布尔这种不自觉流露的激情感染了弗格森麻木的心,“他看见一滴眼泪掉落下来,心便热烈地跳动着”。当他要离开时,看到梅布尔“痛苦、心碎地抽泣”,对其作出了一生的承诺,与之结婚。

小说的末尾提到了梅布尔的“湿头发”。弗格森要走了,梅布尔装扮完毕之后走了出来原型批评,但头发还是湿漉漉的。梅布尔得知弗格森要离开了,内心开始紧张起来。“我的头发真难闻”,她心烦意乱地喃喃自语道。梅布尔的反应看似莫名其妙,令人费解。她抱怨头发气味难闻,其实是怕自己身上还沾有水塘的味道,即死亡的味道。弗格森的离开令她误以为依靠将再次失去,人生又没有了目标。直到弗格森的保证又给了她希望,“不,我要你,我要你……可怕的语调几乎比不要她更吓坏她”。

三 结语 惠尔赖特曾经指出:“通过神话原型传达给读者的文学,其妙处就隐含在似非而是的多义性的语言之中。”水,对于憧憬中的人来说是生命的契机,重生的希望;对于苦难中挣扎的人来说则意味着恐惧,代表着死亡。在《马贩子的女儿》中,劳伦斯灵活运用水的象征意象,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变化,生动塑造了一位在家庭中无足轻重的女孩――梅布尔,从最初的绝望,无助到最后的灵魂重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这一短篇小说也体现了劳伦斯的写作特色:不追求情节的离奇和戏剧化的场景,而专注于细致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传统手法不易表达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以异乎寻常的深度展示人们感情上的矛盾、冲突和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原型分析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分析

1.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的内容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安全监测实施的过程中,主要监测因素的物理量包括:位移、应变、水压力、水位和渗流量等等。位移监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水土建筑物的受力变形位移,像水利大坝在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就会蓄水,这样上游和下游的位置发生位移变化。2.岩体内部的变形位移,岩体内部的变形位移可以使用位移计或者是位移点来监控3.收敛位移,这个是通过收敛计对开挖的隧洞周围的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应力监测:应力监测就是主要以锚杆应力计需要埋设在已经开挖好的岩体内,用于监测应力的变化。水压力监测,对于水压力的监测方法就是把渗压力计埋在大坝的底部,或者是渗压力控制的地下建筑物内来测量大坝的底部的渗水压力。水位的监测,水位的监测主要采设计用的方法是通过水位计来监测正在运行的水库的水位变化。最后就是渗流量的监测,渗流量监测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大坝的内部廊道或者坝后做量水堰来测量水的渗流量,通过对渗流量的测量可以知道渗流量是否可以满足大坝的设计需要。

2.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安全监测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年限,所以一定要做好水电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下边本文将要来讨论下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的程序以及方法。

2.1安全监测设计

安全监测工作是整个工程的主体工作,安全监测工作既可以独立的进行,也可以和工程同步进行。所以,可以将安全监测工作视为独立完整的系统工程。在进行安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是要了解工程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的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合同书、招标书上的相关规定一定要了解清楚,对工程有什么诉求,这样对于项目安全监测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的,了解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还有在进行安全监测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要考虑到施工所在地的具体条件(地质条件、天气条件、水文条件、具体的工程规模、当地的建筑物、工程的结构、支护物的结构)只有充分考虑好这些条件才能设计做好安全监测的设计以及规划好安全监测的步骤,保证安全监测可以面面俱到。下边本文将罗列一些在安全监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情况:1.首先要考虑的是工程的施工规模来确定安全监测的设计,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工程安全监测设计的环节要多,要更加严密一些。2.根据工程的特性设计确定监测的物理量,在确定好监测的物理量后就是来根据物理量、当时的科技水平等来选择安全监测时所使用的仪器。3.安全监测工程的具体项目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工程的复杂性、所选择的施工方法以及工程的难以程度来确定。4.还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监测仪器的数量和断面的分布来确定监测站点分布的具体位置和自动化监测系统规模的大小。5.最后就是要依据工程的投资(资金的投入)来考虑整体的安全监测情况,根据投资的资金来合理的划分那些资金是给安全监测所使用的,确定一个比较有系统性的、全面的、经济的、合理的安全监测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和质量,还可以降低工程资金的投入,以此来确保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来更好的判断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总之,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安全监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然后对每一个程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保证安全监测的可以真正的落到实处以及发挥它的真正的作用,来提高工程的质量,让这些政府工程可以真正的造福来百姓,为国民经济建设做一份贡献。

2.2安全监测的现场实施

2.2.1明确所使用的规范

在安全监测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在监测中所使用的规范,一般来说主要采用的规范有《水位监测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等,明确这些规范就是为了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可以更加严谨,且可以更好的提高施工质量。

2.2.2做好安全监测机器的采购工作

安全监测要想做好,监测的机器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监测机器的采购工作。在对安全监测机器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首先是要注重安全监测机器的质量,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一定要货比三家,找出质量最优的一款安全监测的机器。2.价格最优的,在对安全监测机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除了注意机器的质量还要关注机器的价位,要尽量选择一款质优价廉的一款产品3.在采购机器上除了质量的可靠,还有就是安全监测机器所采用的技术必须是先进的。4.在一个工程中安全监测设备尽量选择同一类型的产品。5.选择的机器在结构上组好是能简单一些,这样也便于操作。6.选购的机器要尽量能够满足在施工中机器稳定和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要求。

2.2.3做好安全监测仪器的验收工作

还有一个就是要做好安全监测仪器的验收工作,在做验收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对运来的安全仪器进行检查,看在运送的过程中是否出现损坏的现象,并且检查机器是否可以正常的运行。还有就是一次表和二次表必须要有铭牌。然后就是将一次表和二次表相连,看它们在自由状态的读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总之,就是要看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2.2.4做好安全仪器的检验率定工作。

这个就是对仪器的防水功能、温度影响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检验,然后对检验的结果进行计算看是否可以满足相关的要求。

2.2.5做好安全仪器的现场埋设的工作

安全监测这个项目对于水利水电的整体工程影响是十分大的,所以做好安全仪器的埋设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安全仪器的埋设工作可以与工程一同进行,也可以进行单独的施工,但是必须注意要和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并且在安全监测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仪器不要让仪器在施工中被损坏。

2.2.6做好日常的测读工作和资料的分析整理报告工作。

当机器埋设好后工程也开始运行了,此时就可以对安全监测的数据进行测读了,在测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尽量每一天都对数据进行测读和记载,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这样有助于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工程的良好运行和工程质量。

结语: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水利水电原型观测工作实施中安全监测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如何设计以及主要的步骤,希望对以后的水利水电工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鑒意义,当然不同的工程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对这些步骤等加以改进,让水利水电工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可以做的更好,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让水利水电工程可以真正的为经济的发展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金文辉,陈劼. 余姚梁辉水库大坝原型观测自动化系统设计[J]. 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3(03)

[2] 杨文杰. 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坝体原型观测设计[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8(05)

[3] 郑付刚,庄培源. 模糊数学在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大坝与安全. 2010(03)

[4] 张沁,李然,李克锋,孙泺. 紫坪铺水库水质原型观测[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05)

用原型法实现小型网站的需求分析 篇7

一个网站项目的开发主要由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和维护阶段五个阶段组成。其中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项目的开端, 也是项目最重要的关键点, 它所得到的结果是软件开发中其它四个阶段的前提条件。它要完成的工作是准确地知道软件项目所要开发的内容, 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 确认开发项目的软件功能需求, 并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是开发项目中最为困难的一个阶段, 假如需求分析中有错误, 这些错误会随着开发过程的进展而扩散, 给系统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害, 造成最终产品的不完整性和不正确性等问题。项目的频繁修改也会大幅提高项目的开发成本。因此, 在许多大型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重视。但在小型网站开发项目中, 因其需求较简单和考虑到开发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需求分析的步骤往往受到开发人员的轻视。因此, 在小型网站开发项目中产生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用户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快速地、低成本地进行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工作。

2. 小型网站项目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不足

需求获取和需求调研是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沟通的开始, 由于小型网站项目的需求都比较简单, 双方都不愿意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对需求的描述往往只用几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但现实是即使需求调研时用了非常详细文字说明后, 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对需求的理解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文字性的描述尚且缺乏精确性, 更何况只是几句简单的口头描述。开发人员如果仅仅靠采取简单的对话来沟通是无法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的。

2.2 需求没有在开发前被准确地描述

客户对自己的需求不清晰, 不能清楚地描述出具体的需求。大多数用户只能说出项目的最终目标和大致的开发方向。而对工作流程和业务的规则这些细节却无法清楚叙述或者对这些细节难以确定。这时就需要开发人员为用户设想他们的需求, 由于开发人员对用户的业务流程不熟悉, 而用户一般对软件开发过程不太了解。开发人员要对用户心中的需求进行详细和精确地定义无疑是很困难的, 不同的开发人员对用户描述的同一需求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而如果开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错误, 结果是当项目开发完成后, 用户却对产品感到失望,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开发工作重新返工。因此, 就算是小型网站开发项目的需求获取也可能是最重要、最困难、最容易失误的工作。

2.3 用户需求不断变更, 造成项目整体结构日渐混乱

随着项目开发过程的进展, 由于需求不准确、需求错误、需求不完整、业务发生变化等原因, 用户会对项目的界面、功能和性能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或者更高的要求。需求变更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可能发生, 可以在开发阶段中, 也可以在开发段后, 需求的变更导致了代码的重写、设计模式的变化、项目计划的调整, 一些新增加的需求还会导致项目的日益庞大, 以致超出用户的原先计划和预算范围。需求变更是大多数项目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但由于对小型项目需求分析工作的轻视, 在开发模式上没有对需求变更有足够的准备, 为了应付频繁的需求变更, 项目的整体结构变得日渐混乱, 代码的频繁修改使得程序的维护难度大幅增加, 各个模块之间违背了松耦合、强内聚的设计原则, 软件的质量出现明显下降。

3. 原型法

3.1 什么是原型法

原型法的思想是指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 在限定的时间内, 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模型, 用户在运行使用整个原型的基础上, 通过对其评价, 提出改进意见和对原型进行修改。通过使用、评估过程的反复进行, 使原型逐步完善, 直到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原型法就是不断地通过运行系统的"原型"来进行揭示、判断、修改和完善需求的分析方法。

3.2 原型需求分析法的特点

要解决小型网站开发项目需求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采用原型法来进行沟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原型法的开发周期短, 费用低。

原型法是一种循环往复、螺旋迭代上升的工作方法, 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系统开发循序渐进, 反复修改, 因而更容易被人们掌握和接受。原型法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的参与, 充分发挥用户的主导作用, 特别是对模型的描述和系统需求的检验。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通过原型进行密切沟通, 能及时了解对方想法, 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尽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使开发项目能较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增加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原型法是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设计合而为一, 用户在项目开发前期就能看到系统开发后的一个初步原型, 用户参与了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要求能及时提出, 这就消除了用户心中的顾虑, 提高了用户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用户对项目开发过程的了解也有利于系统的移交验收、运行和维护并减少用户的培训时间。

原型法只对处理过程明确、简单、没有大量运算、逻辑性强的小型系统适用。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原型法很难通过简单的了解就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模型来供用户评价和提出修改建议。

4. 使用原型法实现小型网站需求分析的步骤

4.1 快速分析, 弄清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

小型网站需求分析原型法的第一步是在开发人员和用户的紧密配合下, 快速确定开发项目的基本需求, 快速分析的关键是要选取核心需求来描述, 尽量围绕原型目标, 暂时放弃一些次要的功能和性能描述, 集中力量确定核心需求说明, 先把网站原型所要体现的特性, 包括总体结构、界面形式、处理功能、模拟性能等描述出一个基本的规格说明, 为尽快开始构造原型打下基础。

该步骤的目标是:用户先根据网站的界面输出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基本需求, 然后开发人员和用户共同定义网站的基本需求信息, 讨论和确定初始需求的可用性。最后开发人员要写出一份骨架式的基本规格说明性报告, 该报告能反映出网站需求的基本看法和要求。

4.2 开发初始网站原型系统

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已经获取的基本规格说明性报告, 使用网站界面设计工具尽快实现一个可运行的界面系统。该界面系统可先考虑原型系统应具有的待评价特性, 包括网站的页面结构、所需内容和网页美工, 暂时忽略网站的安全性、健壮性、异常处理等次要需求, 甚至可以暂时不考虑后台代码的实现。不要为了追求完整而把原型做得太大, 因为此时项目还是处于需求分析阶段, 这不仅会延缓原型提交时间, 而且一旦需求发生改变, 还会增加后期修改的工作量。所以, 要根据网站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完整程度来构造一个合适的初始模型, 原则上是界面系统尽量完善, 代码尽量少写。

该步骤的目标:实现一个能体现用户基本需求并能运行的交互式HTML网站界面系统。

4.3 用户和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估原型

原型评估是原型法开发的关键, 是双方沟通最为频繁的阶段。由于提供的网站原型只提供了HTML界面系统, 虽然集中反映了原型许多必备的特性, 但还是忽略了许多内容和细节, 外观看起来还不是很完善。因此, 用户可以在开发人员的指导下试用网站原型, 在试用的过程中考核和评价原型的特性, 检验原型的正确程度。用户可根据原型页面提供的界面分析运行结果是否满足原先描述的规格说明要求。此时原型中若存在需求分析时的需求误解和需求错误, 可在本阶段中发现, 用户要增加新的需求或提出全面的修改意见, 系统也可在本阶段得到及时的更正。由于此时后台代码善未编写, 因此可避免因需求的变更而导致的代码重写工作, 降低了系统的开发费用。

该步骤的目标:发现原型中存在的问题, 消除双方对需求认识的误解。验证原型的正确程度。

4.4 开发人员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开发人员依据原型评估的结果, 确定全面详细的修改方案, 对原型进行修改。在反复评估、修改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原型, 直到能确认网站项目的最终需求。

该步骤的目标:修改、完善原型。

5. 小结

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开发中必需经历的一个阶段, 小型网站在开发中因其需求简单, 在开发中为了降低成本等原因, 需求分析往往得不到重视。使用原型法实现小型网站的需求分析, 强化了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过程, 让用户获得系统的亲身体验, 并从中找出隐藏的需求分析错误。增强了用户改进系统的动力, 开发人员和用户通过不断的沟通提高了软件需求实现的质量。在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也可完成网站界面设计的模块, 加快了小型网站项目的开发速度, 降低了开发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徐锋,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过程框架原理与应用, 2008

以原型论分析安德森小说《鸡蛋》 篇8

谢伍德∙安德森 (Sherwood Anderson, 1876-1941) , 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语言平实, 擅长描述日常生活, 主人公就是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通过对人物感情的细节描写,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是美国首位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在小说中来诠释书中人物的动机和挫败感的作家。安德森在两次世界大战间, 影响并栽培了不少有名的作家, 其中最有名得是海明威和福克纳, 福克纳称安德森为他们这代美国作家之父, 他将美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转变, 其行文风格影响了一代人。《鸡蛋的胜利》是他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曾获得该年度美国著名《Dial》杂志颁发的最佳优秀短篇小说奖, “使得安德森获得国际声望”。《鸡蛋》就是出自此小说集, 该文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 在开篇就告诉读者“父亲本性快乐、和蔼”, 他原本是个安分守己的农场工人, 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三十五岁那年, 结婚娶了一个女教师, 第二年就有了“我”。然后, “这两人身上发生了一种变化。他们变得野心勃勃起来”, 父亲先后两次想通过从事跟鸡蛋有关的事业来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 但都是以失败告终, 最终在整个追求的过程中, 他变成了“畸人”。

在西方文化背景中, 神话主要指圣经神话故事, 也包括古代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原型的原意是最初的形式, 最初的文学样式是神话, 而神话就是“某种类型的故事, 讲述主角是神或比人类力量更为强大的存在物的故事”。《圣经》是最为广博的神话故事全集。从文学的视角看圣经, 它不再是基督教的至圣经典, 引用教义的源泉, 而是以神话的方式讲述着人类生存的全部历程:从创世到末世到获救。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 指出, “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 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 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 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 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一原型可能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 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 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通心理要求。譬如西方艺术中的圣母题材的作品众多, 因为它们面临的是深邃无底的集体无意识, 呼应着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 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

在《鸡蛋》中父亲的原型是圣经中的亚当, 在没遇到他的“夏娃”时, 就像是生活在伊甸园般——“那时, 他拥有一匹马, 每到星期六晚上, 他会骑着那匹马去镇上, 与其他雇农在一起混上几个小时。星期六晚上, 镇里的本∙赫德酒吧总是挤满了雇农, 父亲会先喝上几杯啤酒, 然后站着聊天。大家在酒吧里尽情碰杯喝酒, 一片欢歌笑语。到了十点, 马儿——父亲已让马儿适应了走夜路——沿着荒凉的乡间小路, 驾着父亲回到家, 然后上床就寝。日子过得相当快活啊。他在那时可没有出人头地的想头。”而母亲是位乡村教师, 她读过的书和杂志就像是伊甸园的蛇一样, 引诱着夏娃。坐月子时读了关于林肯等人如何从一无所有到名动天下的故事, 这些励志故事就是美国梦在现实中最完美的表达。母亲萌发了要催动自己丈夫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父亲就去触碰了那个使亚当夏娃被驱逐出门的“苹果”——鸡蛋。

在父亲的创业史中, 他有两次寄希望于鸡蛋, 但每次, 他都被推到了绝望的更深层。第一次是雄心勃勃地进入了从未涉足的领域, 开办了养鸡场。但是因为鸡瘟, 血本无归——“鸡也会害病, 诸如喉舌传染病、霍乱等等, 这些病怏怏的鸡站立着, 用呆滞的目光凝视太阳, 变得衰弱, 然后死去。少数母鸡, 也有些公鸡, 为履行上帝神秘的意旨, 苦苦挣扎到成年就死了。鸡生蛋, 蛋又生鸡, 才得以成全这个悲惨的循环, 一点也不难理解。”这些鸡的死亡被描写成是愚蠢而无意义的, 能让人对生活产生绝望——“而我, 如果成了一个悲观的人, 倾向于看到人生的阴暗面, 这得归因于此一事实, 我在养鸡场度过了童年时代, 而童年本该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在离开养鸡场的时候, 父亲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步转变, 他变得习惯沉默寡言, 意志消沉。但是母亲还是不消停, 在没有完成她“夏娃”的使命前, 是不会罢休的。全家人在她的见一下来到了一个偏僻的火车站旁开了家餐馆。终于, 在父亲枯老的心中又燃起了“美国梦”, 而这次又是和鸡蛋有关, 并且更加变态和让人诧异。他将畸形的小鸡浸泡在瓶子里, 强迫自己的顾客欣赏——“你喜欢这个七腿双头的家伙吗?”。同时, 他致力于将用醋泡过的鸡蛋从狭窄的瓶颈里塞入瓶子, 但是这个表演的失败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忧心忡忡, 把鸡蛋硬往瓶里塞;还破口大骂, 额头上挂着汗珠。鸡蛋碎了, 蛋白喷到父亲的衣服上。”在经历了各种挫败之后, 父亲终于崩溃了, 一如食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 最终被逐出了伊甸园, 来到了充满“美国梦”的人间——“父亲喉咙里爆发出一声愤怒的咆哮;一边跺脚, 一边胡言乱语地呼喊。捉取柜台篮子里的鸡蛋, 胡乱扔掷;恰好此时年轻人躲过门后, 逃跑了, 人影都看不见了。”最终, 父亲还是在母亲床前平静下来了。鸡蛋再也没有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 但是他们以后一辈子的命运都已经被其影响。父亲最好的年华就是跟鸡蛋纠缠在一起, 母亲的“美国梦”也不曾实现, 而我的性格也已改变, 变得悲观、阴郁——“这仅是鸡蛋胜利的又一个证据, 最终完满的胜利——至少, 我们家是被打败了。”

鸡蛋象征的是父亲的美国梦, 也是使得人类失去了天真的性情和在伊甸园安稳生活的罪魁祸首。美国梦曾被作为美国精神和价值标准的体现, 受到众人的追捧。但是安德森所处的社会转型期, 让他看透了美国梦的虚伪本质, 那个表面上只要努力, 人人都能成功, 实际上却剥夺了人们纯真的本性, 在利益的驱逐中变得畸形。而安德森最初也是个成功的生意人, 但是他厌倦并看透了让他名利双收的“美国梦”, 最终从事了他喜欢的写作, 并在他的小说中, 深刻地揭露了这个迷惑了几代人的“美国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Anderson, Sherwood.The Egg[C]//The Egg and Other Stories.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2000.

[2]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原型分析 篇9

盖斯凯尔夫人是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代表了她的文学最高艺术成就。曾经被评论家詹姆斯称赞是“最优美、最精致、最艺术、最真实、最感人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以其敏锐的观察、巧妙构思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趣幽默的对话和平易流畅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有一个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小说女主人公莫莉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在莫莉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她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形象具有守护者的原型形象。通过对这一原型的解读,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和人物的内涵。

二、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原型批评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角度和新空间。

Archetype——原型,经常反复出现于历史、宗教、文学作品或民俗习惯之中,以致获得显著的象征力的一种意象、题旨或主题模式,依照荣格派心理学的解释,原型或原型意象,系经常出现于潜意识心理之中的神话形式的构造要素。

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为原型批评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金枝》一书,发现了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神话和仪式的相似性。而荣格则从心理学角度,找到了存在于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之下的无意识结构。荣格认为,“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典型情景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加拿大批评家弗莱的《批评的剖析》一书,构建了原型批评理论的体系,被公认为是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蕴含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正是在这个最一般的意义上,弗莱把神话称为文学的原型。读者需要借助特定的文化语境,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原型,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莫莉的原型形象

莫莉本性善良,乐于助人,深受身边人的喜爱。莫莉历经了父亲再婚的挣扎和抗争,后与继母和她带来的女儿辛西娅的相处的困惑,逐渐从天真走向成熟并实现自身价值。这一过程中,莫莉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了守护神的原型。

1. 守护哈姆利夫人

莫莉被父亲送到哈姆利太太家暂住,在这里,她和哈姆利太太相处愉快,尽管时间不长,但是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哈姆利太太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庭天使”,相夫教子,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和生活圈子,一心一意为家庭付出。当被哈姆利太太视为希望和安慰的大儿子奥斯本在大学里考试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哈姆利太太大为震惊,不知所措甚至几近崩溃。她觉得所有的期望是徒劳的,她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她再也支撑不了而倒下了。莫莉一直悉心地照料她,给她安慰,如守护神一般陪在哈姆利夫人身边。不仅从生理上,也从心理上为哈姆利夫人舒缓痛苦。

2. 守护姐妹辛西娅

辛西娅是莫莉继母带来的女儿,两人在一起相处得也比较和谐。辛西娅外表十分漂亮,和莫莉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但同时为人自私自利。辛西娅一名,在小说中也做出了特别说明:她的母亲原名西娅辛,给女儿的名字是将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取的。其中也暗含着,辛西娅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轻浮自私。辛西娅曾经因虚荣,以婚约为抵押,寻求了普利斯顿先生的经济帮助。后者随后以辛西娅的书信为威胁,要求她实现自己的诺言。这个时候,辛西娅退缩了,莫莉挺身而出,与普利斯顿先生单独相约周旋,因而还被小镇的人误会。人人以为莫莉与普利斯顿先生偷偷约会,莫莉名誉受损,面对巨大的压力,依然坚定地保护自己的姐妹。即使是面对自己最敬爱的父亲的质问,依然毫不松口,不肯说出有损辛西娅声名的事情。她为了守护自己的女性同胞,让自己被镇上的人误会也在所不惜,体现出她高贵的人格和坚韧的品质,犹如守护者一样,守护困境之中的女子。

3. 守护布朗宁姐妹

女性受到父权传统的压迫之外,也受到了来自上层阶级的压力。勃朗宁姐妹出身卑微,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都不太好,她们也一直没有婚嫁,因而也成为小镇上人们嘲弄的对象。卡姆纳一家是当地的贵族,身为上层阶级,常以取笑镇上的其他人为乐。而在莫莉小时候到访托尔斯庄园时,就对贵族的生活感到不愉快,感到庄园的围墙的篱笆太压抑了,她渴望在户外自由自在地呼吸空气。恰与继母不同,继母以能在托尔斯庄园居住为荣耀。当卡姆纳家的哈里特小姐在莫莉面前取笑勃朗宁姐妹,给她们取可笑的绰号的时候,莫莉深感不悦,并且勇敢的直接面对哈里特小姐,认为她言语不当。而正是莫莉的坦诚与直率,反而赢得了哈里特小姐的尊重,承诺她再也不会说那样的话,并且还亲自登门造访勃朗宁姐妹一家。莫莉很好地保护了勃朗宁姐妹,让她们不再受人们的取笑。

以上可以看到,莫莉正直勇敢,守护着身边的女性同胞,她们有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有的身陷困境,有的在精神上受到压迫。莫莉都默默地守护着她们。

四、结语

在《妻子与女儿》这部小说中,作者赋予了主人公典型的守护者原型形象。莫莉默默守护着身边的女性同胞,非常珍视和她们的友谊,这样的安排也体现出了作者的思想主张:在维多利亚的英国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模式依然通过婚姻、家庭、社会、宗教等方面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女性常常会受到来自父权以及上层的压迫,处于弱势。而作者认为,女性同胞应当得到彼此的支持和守护。希望在女性之间建立起互助友爱的关系。女性要从“家庭天使”这样的形象中解放出来,而不是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作者赋予了主人公莫莉坚强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也是为广大女性同胞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

摘要:英国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的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代表了她的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作品以其敏锐的观察、巧妙构思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趣幽默的对话和平易流畅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盖斯凯尔夫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物形象。其中,女主人公莫莉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莫莉本性善良,乐于助人,深受身边人的喜爱。莫莉历经了父亲再婚的挣扎和抗争,后与继母和她带来的女儿辛西娅的相处的困惑,逐渐从天真走向成熟并实现自身价值。这一过程中,莫莉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了古希腊神话中守护神的原型。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妻子与女儿》中的莫莉这一人物,通过分析莫莉的个性和行为,分析莫莉人物形象的原型,帮助读者挖掘人物背后乃至作品本身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妻子与女儿》,莫莉,原型,守护神

参考文献

[1]Douglass,Clare.A New“Look”at the Canon:Defamiliarizing the works of Thackeray,Dickens,Collins and Gaskell through a Recovery of Their Illustrations[D].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2007.

[2]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1).

[3]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C].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11.

[4]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妻子与女儿[M]秭佩,逢珍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12.

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性分析中的应用 篇10

1 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语言按区别性本质特征对客体进行概括和分类的认知活动被称作范畴化,而概括出来的类别就是范畴[1]。范畴是各科知识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产物,既是以往认识成果的总结,又是认识进一步发展的起点。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先获得范畴,再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思维、判断、推理并作出理性认识。

在人类历史上,范畴经历了两个时期。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之前的2000多年是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时期。经典范畴理论认为: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事体要么属于这个范畴,要么就不属于这个范畴,不可能有其他的情况;在某个范畴的所有成员中,没有一个成员会比另一些成员更加典型,不存在范畴成员地位的程度问题。美国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曾经将经典范畴理论所论述的范畴隐喻性地比作“抽象性的容器(Abstract Containers)”,即范畴就像是一个容器,具备范畴定义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2]。经典范畴理论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范畴,如“警察”,只有两种可能,是或者不是;对于数学、逻辑、物理、化学等一些自然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也是可行的。比如,几何中的“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符合这一特征的就是梯形,不符合这个特征的就不是梯形。按照这一严格明确的标准,矩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就不是梯形,尽管他们有两组对边,但两组对边却都互相平行,从而不属于梯形。由于经典范畴理论能够解释现实中类似上述的这些范畴,因此,在维氏之前的2000多年里,人们一直认为范畴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众多学者将亚氏的观点视为理所当然。但是人们渐渐发现,当运用经典理论来解释更多的现象,尤其是自然范畴、社会现象时,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因为大部分范畴不具有二分性,而是建立在原型之上的,它们具有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等特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进行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区别以及隶属制度,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原理。他在《哲学研究》中指出,家族相似性原理的本义是指: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很一样,例如:儿子的容貌特征在某些方面像父母,另外一些容貌特征有可能像祖父或者外祖父等;女儿的容貌特征可能像父母,另外一些可能像姑姑、祖母或外祖母等[3]。因此,一家人的容貌虽然彼此之间有差异,但总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相似性。但是一个家族成员不会拥有该家族全部的容貌特征,也不会有两个完全具备相同特征的家族成员(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区别),所有家族成员都会有某些或这样或那样的共同点,只是有的成员多一些,有的成员少一些而已。维特根斯坦把范畴比作家族,认为范畴中的成员与家族中的成员一样,彼此之间仅仅是相似,而不是相同或完全一致,意在摆脱传统客观主义哲学观的束缚。由此而来,一个范畴中的众多成员之间或者众多成员与原型样本成员之间就会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也正是这些共同的属性,才使得该范畴能够与其他范畴区别开来,人类就是根据事体之间的属性是否具有“相似联系”来进行概括的,而这种相似联系就是维氏所说的“家族相似性”。

自维氏之后,人们对范畴有了新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充分必要条件不能很好地说明它们,这些成员只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4]。原型范畴理论(The Prototype Theory)是对维氏家族相似性原理的一个应用和发展。根据维氏的观点,人们是从一个典型实例出发,然后靠家族相似性原则类推到其他实例而学会了一个范畴的全部所指;范畴的成员靠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这就是原型样本范畴化的观点,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good,clear exemplar)之上的,然后将其它实体根据它们与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或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原型,是非典型实例范畴化的参照点;据此,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有核心与边缘之分,有较好样本和较差样本之分。

2 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性分析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教授Eleanor Rosch和她的同事们在实验中发现了“范畴成员的非对称性(Asymmetries)”现象。范畴中普遍存在着非对称性结构,范畴中的某些成员比其他的成员更具有代表性,范畴中的非代表性成员常常被认为更像代表性成员,而不是相反;有关代表性成员的新信息更有可能扩大到非代表性成员,而不是相反,这种非对称性就被称为原型效应。比如,说到“蔬菜”这一范畴,“卷心菜”比“葱、蒜、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经常会认为葱更像卷心菜,而一般不会想到卷心菜更像葱。有关卷心菜的新信息更加可能会被赋予葱,而反过来的可能性较小。

人们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很好地认识客观世界。Lakoff和Taylor都认为:语言结构就像非语言的概念结构一样,也有原型效应。语言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像对自然物体一样对语言进行范畴化[5],而对词性的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对词类划分及其划分标准感兴趣,比如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就曾采用时间性作为名词和动词的区分标准:名词没有时间性,而动词是带有时间性的[6]。Taylor主张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词类进行描写,他说:主要词类与原型语义值有关;名词标明物体,动词表明过程(和状态),形容词标明(物体的)特性,而介词标明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空间的关系);这主要是对主要词类的原型用法进行的描写,然后在这些原型用法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方法不断扩展其范畴,从而形成语言中辐射性词类范畴[7]。Taylor的这一观点合理地解释了词类范畴的形成及扩展过程,语言中的词汇可以划分成几种基本类别范畴,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各类词性中甚至是不同词性之间都存在着原型和原型效应现象。因此,不能用某几项特征作为标准来给所有的词进行分类,或者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因为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忽视了某个词类范畴中的那些非原型性成员,导致所作出的定义不够完善。

历史上也有很多学者都在寻求词类区分的标准问题。通常传统语法划分词性往往采用两个标准:定义描写和句法描写。下文将在这两个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论述原型范畴理论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中的体现以说明:词性范畴不是特征范畴,而是原型范畴;类似于经典范畴理论的清晰严格的词类划分标准并不妥善,而应通过严格与宽泛相结合的方法对词性作出定义。

2.1 名词

在英语语法中,名词的定义常被表述为: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这个定义表明的是最具原型性的核心名词,即表示具体事物的具体名词。然后逐步向外扩展,把表示概念、事件等非具体的名词,即抽象名词也概括进来;把表示特定事物的名称的词,即专有名词也概括进来;同时也包括非离散的实体,如集体名词[8]。这些共同形成一个大类,都叫做名词。以table、university、evening、hobby、kindness五个名词为例:table是一个典型名词,是“名词”这一语法范畴中的中心成员,因为它是具体的物质、可见、可触摸、占有三维空间。university则比table的典型性稍差一点,它指非具体的实体,但还是有具体存在的。而时间名词evening的典型性则更差,没有具体的存在。hobby是指一个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动词,而kindness指的是一个性质,更像一个形容词。上述五个名词在“名词”这个语法范畴中的排列顺序基本符合“从中心到边缘”的顺序。这一点在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也能得到印证,他们最先是认识一个一个具体的、离散的、完整的人和物,然后才有可能识别其他的非典型的、较为抽象的、十分抽象的名词。

名词的句法描写包括:性、数、格,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等。其实这个描写也只是就其原型成员而言的,但解释不了非原型性成员。例如:

1)You are not an idiot.

2)You idiot!

名词"idiot"在句子1)中做表语,按照名词的句法描写标准,它不是最典型成员。而在句子2)中做谓语,此时的典型性更差。

从上述举例分析可以看出,名词范畴具有明显的原型特点;人们现有的对名词作出的定义,不论是从性质方面还是句法方面的描述,都不能全面完整地涵盖所有名词。相对周全的定义方法则是,参照原型成员制定一个较为严格清晰的标准,并且同时针对非原型性成员的特点作出一个较为宽泛的补充说明,这样才能使得定义更加完善。切忌用一条绝对的界限来划分词类或者定义词类。

2.2 动词

在传统英语语法中,动词的定义常常被表述为:表示动作、过程、状态的词。这是对最典型的动词作出的描述,即那些具体的、可见的、有效的、由参与者执行并且对参与者产生影响的动作,比如eat、run、come等。而beware就是一个非原型性的动词,因为它的意思为“当心、谨防”,并不是具体的、可见的、有效的动作,也看不出会产生什么具体影响。

动词的句法特征常常被描述为:带主语、有人称、数、时、体、态、式的变化等。beware在句法上也只是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例如可以说:

1)You must beware of the car.

2)I will beware.

但一般不说:

3)They beware of the car.

4)He bewares.

即beware一般不能带主语,并且也不存在bewared和bewaring等形式的变化。因此,对动词所作出的这种定义描述也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应把类似于beware这种边缘成员的情况也适当列举,作出宽泛的说明。

不仅是在某一特定的词类内部可以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进行分析,不同的词类之间也体现出原型范畴理论。与Taylor的观点相似,Bates&MacWhinney也曾经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名词进行过研究,得出结论:名词范畴的边缘成分还可被用作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活动性的名词可视为介于名词和动词两范畴之间的成分,或两范畴交叉的成分[9]。介于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词被称为动名词,它一方面具有名词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动词的特征,例如:

5)We appreciated your inviting us to your party.

inviting既有名词特征,可以作动词宾语,可以被所有格代词修饰;同时也有动词的特征,可以接宾语。

2.3 形容词

英语中典型的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被修饰词的特征。它的句法特征是:可以作表语和定语,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相对而言,非典型形容词只符合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例如ill、aware、well等只能作表语;而only、main、elder等只能作定语;west、unique、excellent等没有比较级或最高级……这些就被看作是形容词范畴的边缘成分,但显然他们的这些特殊情况没有被列入形容词定义的说明之中。

2.4 副词

在英语中,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以及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与这一概念相比,袁毓林对副词作出的定义就显得更完善,他说副词是基本上只能做状语的词;并认为绝大多数副词是粘着词。这一定义的典型性很好,它体现了绝大多数副词只能作状语这一事实;同时“基本上”和“绝大多数”这两个词也为边缘成员留有余地,并且他在随后的补充说明中也作出了相应的列举。这样,那些在句子中做其它成分的副词,或者可以单独成句的副词,就也都被包括其中,例如:

1)Let him out!(作补语)

2)Is she in?(作表语)

3)The villagers there are busy getting in wheat.(作定语)

4)Maybe.(单独成句)

5)No!(单独成句)

此外,形容词与副词之间,似乎也存在着边缘地带。例如,"forever"本来是副词,表示“永远地、永恒地”,但现在很多人把它当作"everlasting"的同义词去使用,比如"forever love"、"forever friend"等,并且这种用法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性分析中的深入应用,以及基于这一理论所窥探出的词性定义和区分方面存在的复杂局面,并参照该理论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内容,它所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伸缩性和尽量小的严格性的特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语言。国内外学者已经纷纷运用该理论解释了众多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去探讨更多的语言现象,进一步加强对语言内部机制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论范畴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5).

[2]Lakoff G.Women,Fire,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 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udwig W.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李步楼,译,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7-48.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1).

[5]John T.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 ry[M].OUP,1989(142).

[6]Aristotle.De Interpretatione[M].方书春,译,解释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5-56.

[7]Taylor,John.Cognitive Grammar[M].OUP,2002(168).

[8]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原型分析 篇11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介词on认知语义;教学启示

张道真在《实用英语语法》一书中,把介词从结构上,分为简单介词,合成介词,带ing词尾介词,成语介词,按意思来分,分为引导时间短语,地点短语和其他短语的介词。可见,英语介词在英语的教与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英语介词的语法和语义也受到广大英语学者的研究。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语言学家都把英语介词的关注点落在少数的中心义项上,用直观法对英语介词的语义进行分析。事实上,英语介词的内部本身也存在语义关系,并且有规律可循。本文试图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介词的原型意义与其他语义的理解,以介词on为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介词中抽象的语言意义。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内容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里一概念,认知语言学是研究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以及观察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根据德国认知语言学家Ungerer&Schmid,原型(prototype)指的是根据一定范畴内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和属性(attributes)所呈现的基本范畴(basic-level category)元素特征。某些具有显著元素特征的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在此基础上,有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高层次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下,具体和概括性的层次范畴显现低层次。原型范畴理论的关键在于解释家族相似性,属性不是为全部范畴成员所共有,也参与到范畴内部结构。通过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定义的理解,可以小结为两点,认知范畴的原型成员拥有最多的与这一范畴的其他成员共同的属性,而拥有最少的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同现的属性。这说明,基于范畴的属性,原型成员与其他范畴中的原型成员的區别最大。另一点,范畴边界模糊化(ambiguity),范畴中的其他成员只共有很少量的属性,却又拥有同时也属于别的范畴的属性。由此可见,英语中的空间介词的语义范畴可看成一个原型范畴,范畴内部有规律可循,进一步指导教学。

二、对on的空间意义认知分析

1.On的原型语义

根据1987年Langacker在《认知语法的基础》一书中提到,判断多义词语义范畴的原型语义的标准,包括五个方面:a 最早出现;b 语义范畴中处于主导地位的;c 能组成复合形式;d能与其他方位词构成对照关系;e 并可以推导延伸语义的语义。根据以上的五点,英语介词on的原型语义最早出现的是“在……之上”,方位关系可以被描写成意向图示,通过意向图示,其空间原型被解释成表面上有接触点,一个平面被另一平面所支撑。在认知语言学中,普遍使用“射体”和“界标”两个概念。射体(TR)表示主体或在任何关系结构中最凸显的部分,而界标(LM)指关系中的另一个实体。因此,介词on的原型语义如图所示并分析如下,图中TR属于一个可移动的实体,而LM属于一个相关的界标实体。可移动的实体与界标相连,连接面有A,B,C,箭头就是代表连接不同方向,并且接触面A与B之间存在相互压力,如图1.1所示。

例如,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有一本书放在桌子上。

“书”和“桌子”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书”被“桌子”支撑着,因此,“书”在“桌子”上,由此可见,此句话完全符合介词on的原型语义“在……之上”。如图1.2所示,

2.原型意义的隐喻延伸

根据英语介词on的原型意义,其他语义的空间关系可以隐喻延伸,以下对不同语义进行认知分析。

(1)支撑

①There is a cup of tea on the table.

例句①,有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显而易见,如图2.1, 桌子支撑着杯子,符合原型意义。

②Based on these facts, I will seek the truth.

例句②,基于这些事实,我可以找到真相。事实与真相都不是实体,在语言中具有抽象概念的词,但事实支撑真相。

(2)一种交通模式

③We go to school on foot.

例句③:我们走路去上学。人走路依靠双腿,而腿必须接触地面,地面支撑着双腿,双腿走路属于一种交通模式。如图2.2所示:

(3)压力或影响

图1.1所示,LM和TR相互接触,LM支撑TR,而接触面A与B之间存在相互压力。通过原型意义,隐喻延伸了介词on具有“压力”的抽象语言意义。

④When John was out of employment, all burdens are on Johns wife shoulder.

例句④,当约翰失业之际,所有的压力都落在约翰妻子的肩膀上。句中的“压力”我们是无法看见,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一个人心里,人属于实体,肩膀是人的身体的肢体。

⑤The earthquak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eather. 地震给天气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例句⑤,根据机械学,我们可以理解一物作用于另一物,同时会接受反作用。因此,句中,地震的“影响”是天气相互作用的反映。

(4)关于

⑥a book on English

例句⑥:一本关于英语的书。英语介词on在这个短语里是“关于”,“在某……方面”的意思,那么“关于”所显现后面的名词概念更广义,“关于”前面出现的名词具有狭义的性质。观察一下图1.1,相对而言,LM比TR更宽阔些,呈现出符合原型意义的意象图示。

(5)从属关系

⑦I have on cash on me. Person can not bring money forever, which is in the pocket or wallet temporarily. 我身上没有现金。人不可能永远把钱留着,钱只不过短暂地放在口袋或者钱包而已。

例句⑦:句中的现金并不是在人的身上,没有连接关系,但存在依附从属关系。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凸显观来分析英语介词on的原型意义,TR接触到LM的表面,TR可以看作LM某一部分或者TR在LM的范围内,TR凸显在LM,这属于短暂的从属关系。

(6)时间

⑧On January 1st each year, students leave home and go to school for a new beginning. 每年的九月一日,学生们都要离家到学校开始新生活。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不可以看见的实体,时间的流逝也是不可以人为地控制。把时间隐喻影射到一个空间概念中,时间看成一个时间域,时间域留存在空间域中。例句⑧中,每年的九月一日,空间上,每年都存在这一天,如图2.3所示。

(7)状态或者行动中

⑨The troops is on the mission. 军队正在执行任务。

例句⑨:军队执行任务,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状态。根据on的原型意向图,TR与LM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实体,相互的作用是一种运动的状态,而不是静止的状态。

(8) 手段或方式

⑩The lovers would like to speak on the phone day and night. 情侣们喜欢拿着电话没日没夜地聊天。

例句⑩:情侣相互间通过电话产生一种紧密联系,符合原型意向图。

(9)焦点

?Students should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studying in class. 学生们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学习。

例句?:通过原型意义的隐喻延伸,思维,理念,精神都存在人的脑海中,精神,理念,思維通过人的眼神甚至外观可以传达出来,如TR可以向A,B,C三个方向作用,由内而外呈现信息。

?Famine follows on the heels of war. 战争以后闹饥荒。

英语介词on除了“在……之上 ”,的原型意义,还表现出不同的图示,范围图示,有边界图示,部分完整图示,以及方向图示,这些图示通过隐喻延伸出不同的词语意义。例句?,战争与饥荒都是一定范围内,有局限性的范围。

三、教学启示

我们认知并掌握词汇某种程度来说,很大的因素是在大脑中频繁出现频率并理解形成一定思维定势,并灵活运用。然而,Michael West在1953年修订本《英语最常用词汇表》一书,提到一个观点,频率本身对他头脑中有的词汇来说只是一个不充分的标准。这个判断得到了从当今计算机语料库得来的频率表的完全支持。因此,掌握词汇的标准又多了五点:①覆盖率;②对定义和构词的价值;③风格中性化的程度;④可用度(首先出现在脑海);⑤学习的难易度。认知语言学家充分解释了这些标准,覆盖率,被理解为与基本层次范畴相关。对定义和构词的价值反映出我们已经发现的基本层次范畴的构词能力。风格中性程度指与形态的简单性有密切的关系。而可用度是基本层次范畴的主要的心理标准。最后,学习的难易度与学习者先习得基本层次范畴的词语这一发现有关系。总而言之,基本层次提供了学习常用词汇的最佳途径。

基于这些标准,英语介词on的原型意义以及延伸出的词语意义,都具有家族相似性,原型语义覆盖率很高。通过隐喻映射出不同的词语意义,反映出不同的构词能力,呈现方式可以以词组形式,也可以短语形式。风格中性程度也显而易见,介词on不仅仅代表了空间介词或方位介词。学习在理解原型意义后,可用度在心理上能够轻松接受并作出深入理解和创造。学习的难易度也是掌握能力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英语介词原型图示的语言意义以及隐喻延伸的空间意义和边缘意义,介词的意义和非限定结构的意义有联系的认知网络表征都能够生动地体现在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对介词各种用法和概念提供实用价值,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介词。

参考文献:

[1] Evans. V&M Green.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 Ltd.

[2] Lakoff. G.&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Langacker, R.W. 2004.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M]. vol. 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 Ungerer, F.&H.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5] West, Michael. 1953. 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 London: Longman.

[6] 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9]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

[10] 蓝纯. 2005.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1] 师璐. ON的多义现象的认知性阐释 [J]. 西安学院学报. 2006.(4):4-7.

[12] 陶文好. 几个方位介词对TR和LM空间意义的影响[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9):18-20.

[13] 鄢春艳. 介词的认知语义结构:ON的个案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6):24-28.

作者简介:

原型分析 篇12

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和维护阶段。而需求分析阶段的产出成果, 是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其他四个阶段的必备基础条件。需求分析又是一个项目的开端, 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失败的项目中, 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从以往的项目经验来看, 需求分析过程中遗漏的一个小的偏差, 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或者说最终开发出的软件产品并不能达到用户所需要的效果。何谓软件需求分析。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说明, 对于盖房子这个项目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 用户要建一幢房子, 建房者一定会与用户详细讨论各种细节, 房高多少?房子样式如何?图纸样式等等, 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过程描述文档, 双方都清楚假如房子建造完工后修改带来的损失以及变更细节的危害性。同样在软件需求分析中也需要有详细的文档, 软件开发者要从用户的需求中提取出软件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用户业务需求的开发, 规划出软件产品的模型。这个过程是对用户业务需求的一个升华, 是一个把用户业务管理流程优化, 转化为软件产品, 从而提升管理而实现质的飞跃, 这一步能否成功, 直接关系到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能否得到用户认可, 顺利交付给客户使用, 客户能否实际真正运用交付的软件产品帮助他解决工作中或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软件需求分析的目的不是确定系统完成怎样的功能, 而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那些功能, 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规划。它所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条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的接口细节, 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要求。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解决目标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 (1)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2)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如图1所示:

2 需求分析的过程

可把整个软件需求工程领域划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部分更合适, 如图2所示

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对问题获取、分析、制定规格说明和评审。问题获取是指系统分析人员研究可行性分析报告和软件项目实施计划, 确定目标系统的综合要求, 并提出这些需求实现条件, 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这些需求分为: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 其具体包括: (1) 功能需求:列举出所开发软件在功能上应做什么, 这是最主要的需求。 (2) 性能需求:给出所开发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如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存储容量限制、运行时间限制等。 (3) 环境需求:这是对软件系统运行时所处环境的要求。例如, 在硬件方面, 采用什么机型、有什么外部设备、数据通信接口等等;在软件方面, 采用什么支持系统运行统、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使用方面: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上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4) 可靠性需求:各种软件在运行时, 失效的影响各不相同。在需求分析时, 应对所开发软件在投入运行后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按实际的运行环境提出要求。对于那些重要的软件, 或是运行失效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软件, 应当提出较高的可靠性要求, 以期在开发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是软件产品能够高度可靠地稳定运行, 避免因运行事故而带来的损失。 (5) 安全保密工作需求:工作在不同环境的软件对其安全、保密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应当把这方面的需求恰当地作出规定, 以便对所开发的软件给予特殊的设计, 使其在运行中其安全保密方面的性能能得到必要的保证。 (6) 用户界面需求:为用户界面细致地规定到达的要求。 (7) 资源使用需求:所开发软件运行时所需的数据、软件、内存、空间等各项资源。另外, 软件开发时所需的人力、支撑软件、开发设备等属于软件开发的资源, 需要在需求分析时加以确定。 (8) 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在软件项目立项后, 要根据合同规定, 对软件开发的进度和各步骤的费用提出要求, 作为开发管理的依据。 (9) 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 这样, 在开发过程中, 可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充与修改做准备, 一旦需要时, 就比较容易进行补充和修改。除了这些必需的需求, 问题识别的另一项工作是建立分析所需要的通信途径, 以保证能顺利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员必须与用户、软件开发机构的管理部门、软件开发组的人员建立联系。项目负责人在此过程中起协调人的作用。分析员通过这种通信途径与各方面商讨, 以便能按照用户的要求去识别问题的基本内容。

分析与综合的目标是给出目标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在此步骤中, 分析和综合工作需反复地进行。对于编制需求分析的文档, 除了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外, 还要制定数据要求说明书以及编写初步的用户手册。需求分析评审是指在需求分析的最后一步, 对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 以及其他需求给予评价, 也是对需求是否遗漏的一个验证过程。

3 需求的分析方法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很多, 如传统方法、原型方法、模型驱动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等, 选择那种方法要根据哪些资源在什么时间对开发人员有效, 不能盲目套用。这里着重阐述原型方法。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强调自顶向下分阶段开发, 要求在进入实际开发期之前必须预先对需求严格定义。但实践表明, 在系统建立起来之前很难紧紧依靠分析就确定出一套完整、一致、有效的应用需求, 并且这种预先定义的策略更不能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由此, 原型法应运而生, 它一反传统的自顶向下的开发模式, 是目前较流行的使用开发模式。

3.1 原型的概念

原型最早使用在制造业和机械产品设计中, 先做出产品的基本模型, 然后进行完善和改进, 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在软件工程中, 原型是指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原始模型, 是软件早期一个可运行的版本, 它反映最终系统的某些重要特性 (如软件界面与布局、功能等) 。在获得一组最基本的需求说明后, 通过分析构造出一个小型的简约软件系统, 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 然后不断演化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原型法克服了传统软件生命周期法的一些弊端, 具有快速灵活、交互式等特点, 方法核心是用交互、快速建立起来的原型取代了不太明确的需求规格说明, 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系统得到亲身感受并受到启发, 通过反应和评价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 通过“原型构造-试用运行-评价反馈-分析修改”的多次反复, 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如图3所示:

3.2 原型分类

出于建立原型的目的不同, 实现原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通常有以下三种建立原型的方式: (1) 探索型。这种原型目的是要弄清楚客户对目标系统的要求, 确定所希望的特性, 并一次一段地增量构造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 与演化式原型的最大区别在于探索型开发是在软件总体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很显然, 其应付变化的能力比演化型差。 (2) 实验性。这种原型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之前, 考核方案是否合适, 规格说明是否可靠。 (3) 演化型。这种原型的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 而是将系统构造得更容易处理变化, 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 逐步将原型进化成最终系统。对付变化最为有效的方法。

3.3 原型建立过程

原型建立过程: (1) 可执行规格说明。它是基于需求规格说明的一种自动化技术, 使用这种方法, 人们可以直接观察用语言规定的任何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2) 基于脚本的设计。脚本是用户界面的原型。一个脚本用来模拟在系统运行期间用户经历的事件。它提供了输入→处理→输出的屏幕格式和有关对话的模型。因此, 软件开发者能够给用户显示系统的逼真的视图, 使用户得以判断是否符合他的意图。 (3) 自动程序设计在程序自动生成环境的支持下, 利用计算机实现软件的开发。它可以自动地或半自动地把用户的非过程式问题规格说明转换为某种高级语言程序。 (4) 专用语言。专用语言是应用领域的模型化语言。在原型开发中使用专用语言, 可方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对系统特性进行交流。 (5) 可复用的软件。利用可复用的模块, 通过适当的组合, 构造的原型系统。为了快速地构造原型, 这些模块首先必须有简单而清晰的界面;其次它们应当尽量不依赖其它的模块或数据结构;最后, 它们应具有一些通用的功能。 (6) 简化假设。简化假设使设计者迅速得到一个简化的系统。尽管这些假设可能实际上并不能成立, 但它们可以使开发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主要的方面。在修改一个文件时, 可以假设这个文件确实存在。在存取文件时, 待存取的记录总是存在。一旦计划中的系统满足用户所有的要求, 就可以撤消这些假设, 并追加一些细节。

3.4 原型法的优缺点

原型法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 它更易被用户接受。

原型法分析优点有: (1) 增进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的理解, 使比较含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 (主要功能性的需求) 明确化。 (2) 可以容易地确定系统的需求, 减少系统开发的风险, 特别是在大型项目的开发中, 由于对项目需求的分析难以一次完成, 应用原型法效果更为明显。 (3) 软件原型的最终版本, 有的可以原封不动地称为产品, 有的略加修改就可以成为最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样有利于发展为最终产品。

但是, 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 因此, 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该方法的另一不足是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 如果用户合作不好, 盲目纠错, 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总之, 原型法就是不断地运行系统“原型”来进行启发、揭示、判断、修改和完善的系统开发方法。

4 需求变更

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 用户随时会提出一些新的需求, 要求开发人员解决, 这些需求的提出, 经常贯穿在开发过程中有时在开发阶段后。客户对功能的需求改变, 或者随着项目进度的推进, 开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加深发现先前的考虑不全面等产生的变化, 我们把这种不一致称为需求变更。产生需求变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需求分析阶段, 开发人员与用户的沟通不够。在需求分析阶段, 开发方与用户没有很好的交流, 开发方就根据用户提供的大概信息, 自己推导出用户的需求。通过这种需求分析得出的需求往往会和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导致用户提出更改需求。 (2) 项目的实施周期过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用户对整个系统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他们会对模块的界面、功能和性能方面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 (3) 技术更新过快。由于技术的快速更新, 企业可能引进一些新的设备, 而这些设备可能就会与我们的目标系统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这一变化可能发生在解决用户原先问题之前或者之中, 那么开发人员不得不加入这一新的需求。

上一篇:文化经营下一篇:新型师生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