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

2024-06-28

原型范畴理论(精选12篇)

原型范畴理论 篇1

经典范畴理论以西方古典哲学,即客观主义哲学为依托的,遵循二元互斥,every A is A,各从其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即一个事物若存在于一个范畴,它就不能同时存在于其他范畴,那一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是不是可以驳斥这个观点呢?作为社会中的个人都会有多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出去代课身份就变成了老师。如果我们用这些例子来批判二元互斥就太肤浅化了。在子女面前,当身份属于父亲这一范畴时,就否定了不是父亲的可能性。在父母面前,只能归属于儿子的范畴。所以,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构成范畴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为什么范畴内部成员是平等的呢?因为它们享有共同特征被划分到同一范畴内部,不存在典型或非典型成员。大象和老鼠都属于动物范畴内,大象是动物,老鼠也是动物,在这个范畴内,他们地位平等,你不能说因为大象的个头大,体积大,而老鼠个头小,体积小,大象就比老鼠更是动物吧,动物要具有的属性,无论是大象还是老鼠,都具备了。说他们地位不平等,这样太不科学了。同样,一匹高大健壮的马并不比一匹矮小瘦弱的马更是马,正常的人也不比残疾人更是人。

经典范畴理论还涉及到一个另范畴化的问题。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为基本点。二元互斥才是我们把握世界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对于人来说,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畴内,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畴内,它应该自成一家,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另范畴化,它是范畴的重组。另范畴化与范畴化并不矛盾,另范畴化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

自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对范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以体验哲学为依托,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范畴不是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而且,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构成同一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边缘”之分。那么,范畴中的这个原型是怎样确立的呢?根据家族相似性足以进行范畴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划到一个范畴内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原型的确立只是以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以经验、感觉、认知等因素作为重要标准。这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纳入了主观性因素,和排除主观性因素的经典范畴理论截然相反。亚里斯多德说:“范畴是抽象的容器”。范畴是抽象的,范畴原型处于不同的层次,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畴指涉思维规律;原型适于识解方式。比如,说到鸟这个范畴,美国人想到的是知更鸟,中国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鸟还是麻雀是鸟的原型呢?难道说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原型还不一样?再者,提起宠物这一范畴,每个人家里养的不可能都一样,我们从主观性出发给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样。可见,原型范畴理论中确立中心成员这一概念是游离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个人经验的影响,根本不科学,不能拿来当为分类的标准。只要属于同一范畴,成员地位就是相等的,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区别。像上文所说,不能说大象比老鼠更是动物,那狮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谁又更是动物?不仅如此,原型范畴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认二元互斥,但是原型与非原型,边缘与非边缘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论并不统一。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催生了原型理论。范畴不是因为共同特性而是因为成员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结合在一起的,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范畴的成员。可见,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于所有的范畴化过程。这本身就是在否认范畴的边界,人们对范畴边界的判断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现实性和直观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现实性并不是心理真实性,直观感知也并不等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抛弃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那就不成其为科学。所以,人们对范畴边界认识的不统一并不等于范畴边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认知能力不够时并不能说世界是不可认知的。根据“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纳入同一范畴,那么这个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种程度才把它划入同一范畴的边缘成员而不是范畴外?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比如说明星的“撞脸”,娱乐圈中有很多刚出道的小明星因为和大明星外貌形气质相似被拿来比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个人觉得房祖名和张默简直太像了,难道就因为相似说房祖名和张默是一家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即本质。本质是一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属性,以相似来瓦解本质太荒谬了。

以上的论述表明了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论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的曲解和亵渎。只有坚持经典范畴理论,通过对认知事物本质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从其类”。

摘要:经典范畴理论是以充分必要条件和二元互斥论来界定范畴成员,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范畴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本文对比论证了经典范畴理论的超拔和原型范畴理论的荒谬。

关键词:范畴,本质,原型,相似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1959a.《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亚里士多德1959b.《范畴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赵彦春《范畴篇》博客世界诗学赵彦春http://blog.sina.com.cn/zycsisu

原型范畴理论 篇2

语义研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范畴是围绕其原型,而不是凭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原型范畴理论的这些观点可以用来解释语义范畴的内部结构,如多义词的.各个释义有中心义和边缘义之分,题元角色是围绕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组织的,等等.本研究证明,原型范畴理论能为多义词范畴的词义扩展机制和题元角色的界定提供更有说服力的阐释.

作 者:戴瑞亮 DAI Rui-liang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东营,257061刊 名: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EUM(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5(6)分类号:H0关键词:经典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 语义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和现代汉语新词语 篇3

关键词:新词语 原型范畴理论

中国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一,在我国,古代书面——文言文的使用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初,根据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人们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讲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传统语文学。虽然语言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不过是近40年的事。认知语言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这表明了语言研究新的发展趋势。

一、新词语的产生和词汇研究

(一)新词语产生的三个时期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慢慢加深,许多新词语也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使得很多新词语得以进入书面语系统中,为书面语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这是汉语新词语产生的第一个高潮;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制度扎根于中国,这时,产生了许多带有时代特色的新词语。这是汉语新词语产生的第二个高潮;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新词语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这是新词语产生的第三个高潮。

(二)词汇研究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符号,用它可以对现实现象进行分类、定名,因此,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语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语言学理论的指导和影响。

1.传统语文学对词汇的研究

在现代语言学产生之前,传统语言学就对词汇有了广泛的研究。归结起来,传统语文词汇学理论产生并服务于以下三个领域:词源分析;修辞教学;词典编纂。

2.结构主义语义学对词汇的研究

总的来说,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对语义学的兴趣不大。只有英国的乌尔曼等少数人作了比较细致的语义研究。结构主义语义学的主要成就就是研究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下义关系、反义关系。[1]

此外,转换生成语义学是结构主义语义学的高峰。

3.认知语义学对词汇的研究

认知语义学是当下语义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语义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有20世纪60年代Berlin & kay的色彩范畴理论、Rosch的原型范畴理论、Lay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推动了词汇研究的进程。

二、原型范畴理论对新词语的研究

(一)原型范畴理论

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之前2000多年是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时期。经典理论的范畴观是离散且绝对的。对此,首先提出质疑的是维特根斯坦,他指出范畴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这一理论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学者在这一方面又进行了各种研究,使得这一原理不断完善,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原型范畴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词汇意义可用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来描写,是绝对客观主义的,认为词语的意义跟人的主观认识没有关系。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认识和命名一件新事物是确定其范畴的认知过程”[2],也就是范畴化。这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范畴化运作之后建立的范畴就以某种方式储存于人类的心智之中,与范畴对应的是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意义,有些学者将其称为“心智词汇”,将意义或心理词汇赋予一定的语言形式后,就表现为外部的语言符号。[3]

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对应一个范畴。单义词对应的是只有一个成员的范畴,而多义词对应的是拥有多个成员的范畴。在多义词这个范畴中,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这个多义词的核心意义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而非核心意义则是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譬如,“ball”这个词,在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这样解释:

noun,verb

noun

a round object used for throwing, hitting or kicking in games and sports:a golf/tennis/cricket ball ◆ Bounce the ball and try and hit it over the net.

a round object or a thing that has been formed into a round shape:The sun was a huge ball of fire low on the horizon.◆ a ball of string ◆ Some animals roll themselves into a ball for protection.

a kick or hit of the ball in some sports,or(in cricket)a throw of the ball by the BOWLER to the BATSMAN:He sent over a high ball.

(in baseball)a throw by the PITCHER that the BATTER does not have to hit because it is not accurate

~ of the foot/hand the part underneath the big toe or the thumb

[usually pl.](!!!,informal)aTESTICLE See also BALLS

a large formal party with dancing

名词“ball”共有七个义项,但是只有第一个义项是它的核心意义,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其他义项均是非典型成员。其他义项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跟核心意义相联系,成为范畴中的一员。

(二)词汇范畴化的层级系统

对客观事物范畴化或者分类的结果往往是得出一个层级系统心理学。Roseh的实验证明,人类概念层级中最重要的不是较高层次的范畴如“动物、交通工具、家具”,也不是较低层次的范畴如“哈巴狗、波斯猫、扶手电梯”,而是位置居中的“猫、汽车、椅子”。这证明,人类大多数思维都是建立在对基本层级范畴词的认识基础上的。

基本范畴词汇的概念基本就是我们传统词汇研究中的“基本词汇”,它具有以下特征:感觉上的完整性;心理上的易辨性;认识上的优先性;行为反映上的一致性;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相关线索的有效性;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

上位范畴的最大特征就是缺乏具有普遍特征的整体形象,所以对于上位范畴的成员很难通过完形结构来把握。下位范畴是对基本层次范畴的进一步细化。它们的完形结构跟基本层次范畴的词有很强的相似性,只有部分特征是属于下位范畴自身的,大多数特征是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的。

李福印将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以及基本层次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归纳为下表[4]:

表1:

范畴层级参数

属性结构功能形式

上位层次范畴一个或很少的范畴属性家族相似性结构聚合与凸显功能复合词

基本层次范畴大量的范畴属性原型结构指向世界的“自

然”通道单纯词

派生词

下位层次范畴大量的范畴属性凸显具体属性范畴成员之间高度的同源性具体指向功能复合词

短语词

(三)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新词语进行分析

1.新词语类型

在语言中,相对于语音、语法,词汇的变化是最频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语言作为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更新,产生了很多新概念、新范畴。与此对应,新词语也不断产生。新词语是词形和概念的结合体。当这两方面中的一方面发生变化时,新词语也就产生了。

通过分析新词语词形和概念的关系,可以将新词语分为以下四种:

(1)词形是新的,概念是新的,如“中央八项规定、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H7N9、文化暴发户、女汉子”;

(2)词形是旧的,概念是新的,如“屌丝、土豪、奇葩、光盘、中国大妈”;

(3)词形是新的,概念是旧的,如“孩纸、赶脚、尼玛、肿么了”;

(4)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它的词形和概念都是旧的,但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又被重新使用。这样的词语数量较少,常见的有“当铺、老板、太太、期货”等。

2.新词语词长

词长是一个词汇单位的长度。通过分析李兴健等主编的《新词新语词典》所收新词新语总数为8400条,,其中双音节的占总数的32.2%,而多音节词语即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词语占总数的67.3%。[5]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词语中双音节词语不再占优势,取而代之的是多音节词语。

范畴层次体系分为三层。基本层次范畴的概念基本就是“基本词汇”的集合,这些词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和能产性的特征。基本范畴层次的词汇具有凸显性,是最先被建立起来的语义概念。基本范畴层次的词汇构成较简单,使用频率高。汉语中,“树”是基本范畴词,“榆树、柏树、松树、香樟树”都是下位范畴的词,是对“树”种类的细分。汉语的词长和词所在的范畴层次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处于下位范畴的词语词长要短于基本层次范畴中的词汇。而新词语往往是对已有范畴或概念的细化、延伸和转化,所以一般都是下位范畴中的词,所以词长一般要比基本范畴层次中的词汇词长要长。

同时,我们发现,新词语中派生词大量增加。类词缀大量出现,构成了许多新词语。例如:-族:追星族、单身族、上班族、打工族;-领:白领、金领、粉领、蓝领、黑领;-奴:卡奴、房奴、车奴、证奴、考奴;股-:股民、股盲、股市、股友;多-: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多方位等。

新词词群多是基于一定的词语模式和语义框架不断类推形成的,类词缀是各同素类义词群的造词原型和意义原型,在人们认知和创制新词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原型范畴理论指出一个词的所指事物不必具有共同的属性才能被理解和使用,词的意义不必满足范畴成员的充分必要条件,意义是由人的认知原型来决定的。例如“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展示自己的东西或信息”,其实,“晒”的东西还可以是他人或单位、集体、社团的,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晒”,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等“晒”。

注释:

[1]徐烈炯:《语义学》(修订本),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杨博:《现代汉语新词语多角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 篇4

随着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将其应用于语言学的研究当中, 但是研究过程中发现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在国外, 许多语言学家对其持保留态度。例如Posner (1986:58) 表明:“虽然Rosch的研究很有分量, 但我对Rosch与Aristotle之战却很难有多大兴趣。”Wierzhick (1996:167) 则提出:“还不能说Rosch的研究对语义描写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认为必须从语义描写而不是从语义理论来证实原型理论的应用价值。”同样在国内, 对于原型范畴理论, 赵彦春教授曾做出了经典又准确的批判, 该文主要讲述原型范畴理论在应用中的一些缺陷:

1 中心成员的确定问题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某一范畴内地位最高的就是原型, 即中心成员。如何确定中心成员无疑是展开研究的首要问题。中心成员处于整个范畴的核心位置, 但是中心成员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整个范畴的意义。在选择方面, 不同的人, 环境, 地区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导致中心成员有变化。比如, 在“鱼类”这个范畴中, 要分析特征和意义, 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成员, 中国北方的大部分人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无疑是鲤鱼, 以鲤鱼的性状, 外形等特点为中心, 来分析其他成员与其相似的地方, 和鲤鱼相似处多的成员则地位高, 反之则地位低;如果是美国人来分析, 他们平时吃金枪鱼较多, 大多数人会以金枪鱼作为中心成员, 金枪鱼和鲤鱼的性状, 外形等大相径庭, 那往下再分析, 其他成员和中心成员的相似性就不同了, 可见, 同一个范畴内, 由于地区差异确定了不同的中心成员, 使整个分析混沌不堪。另外, 还有可能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范畴, 它们的中心成员却相同, 但这些范畴却是不同的类型, 那就不能区分不同范畴了。例如, 宠物这个范畴, 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狗, 所以狗可以当做中心成员, 而在哺乳动物这个范畴中, 狗仍然是典型, 仍然可以当做中心成员, 但是宠物和哺乳动物两个范畴的差别很大, 根据中心成员是无法区分的。

2 家族相似性的不足

家族相似性首先由维特根斯坦提出, 后来Rosch将其用于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此范畴的原型有相似性而被归入此范畴, 但是由于各个成员与原型的相似性有差异, 各个成员的地位则不同, 与原型的相似性越高, 此成员的地位则越高, 反之则地位低。首先是如何判断“相似性”的问题, 在判断相似性的过程中, 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实验, 观察来确定相似性, 这确实是一个掺杂了太多主观因素的过程, 这就导致在评判相似性的时候不确定因素太多, 不同的人, 心态, 或者环境都会导致相似性的判断不同。其次, 凭借相似性就真的能判断某成员的范畴了吗?这种以表象为依据的判断方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例如, 人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 基因决定了性状。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基因的显性或者隐性决定的, 如:双眼皮基因, 其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当A出现时, 性状表现为双眼皮, 没有A时表现为单眼皮, 由于是成对基因, 就导致在产生后代时发生变化, 比如一对都为双眼皮的夫妇, 其基因都为杂合体Aa, 虽然性状都表现为双眼皮, 但本质上夫妇俩都是单眼皮基因的携带者, 所以二者所生的孩子的此基因就有三种情况:AA, Aa, aa。aa就是单眼皮了, 也就是说一对双眼皮的夫妇有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那么如果根据原型范畴理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 这个单眼皮的孩子一定不会是这对夫妇的孩子, 可见, 家族相似性是存在重大漏洞的。本质是固定的, 特有的, 表征可能受到外界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 如果仅仅根据主观判断的表征来确定相似性, 从而确定范畴, 那研究将陷入怎样的混乱。

根据家族相似性, 某一范畴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中心成员比边缘成员的地位高, 因为它有着与原型更高的相似性。Rosch曾在1975年做过一实验, 通过研究和对比表明, 在鸟类这个范畴中, 最典型的成员是知更鸟, 因为它具有鸟类的所有特征。麻雀、金丝雀、鸽子等属于地位比较高的成员, 因为相比起其它鸟, 它们和知更鸟之间的相似性较多。企鹅、鸵鸟等则地位较低, 处于鸟类范畴内的边缘位置, 因为它们和知更鸟的相似性很少。但是知更鸟中心成员地位的确立是人为的, 主观的,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其次, 为什么和知更鸟相似度高的鸟地位就高呢, 难道说在鸟的世界里, 知更鸟比其他鸟更是鸟吗?比如哺乳动物, 最典型的首先想到是狗, 但是鲸鱼同属于哺乳动物, 和狗的相似性非常低, 若根据此理论, 鲸鱼地位最低, 那难道狗比鲸鱼更是哺乳动物?二者都符合哺乳动物的判定标准, 为什么狗的地位就高呢?这又有什么客观标准可言呢, 可见, 成员之间地位高低不同是存在问题的。

3 范畴间边界的模糊问题

Langacker (1987) 认为:一个事物在该范畴的范围内可以偏离原型的距离, 没有固定的限制, 只要实施范畴化的人足够的灵敏和灵活, 就能够找到该成员和原型成员的共同点其观点究其本质而言否认了边界的存在。Langacker (1987, 25) 曾明确否认词法与句法之间的对立, 指出:“明确区分句法和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因为这样做的人根本没有全面考察过词库本身, 这样的讨论建立在某种值得怀疑的假设之上, 只是为了构建必要的句法特征”。Ungerer和Schmid (2001) 引用Labov关于杯子状物体实验讨论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认为模糊的边界是“毗邻范畴之间的边缘点带。这些观点后来慢慢也受到了质疑, 下面来论述其缺陷:是非是分明的, 二元永远互斥, 是非之间有清晰的, 明确的界限。例如马和驴之间虽然有相似性, 但是马永远是马, 驴也永远属于驴的范畴。有人会说骡是介于马和驴之间的, 所以马和驴的界限不明晰。这个问题其实是忽略了范畴的层级性, 骡子既不是马也不是驴, 它属于另一个范畴, 骡本身就是一个范畴, 不能把其归入马的范畴或者是驴的范畴, 也就是说, 骡的范畴, 马的范畴, 驴的范畴这三个范畴都从属于动物这个大的范畴, 三者在动物这个范畴内是平等的成员关系, 并且两两相互排斥, 界限分明, 所以范畴之间的界限还是分明的, 二元互斥的, 离散的。有人会争论在语言中二元互斥并非绝对, 至少在语义范围内不是完全互斥的, 因为有一词多意的现象。例如:英文中“right”一词既可以解释为“右边的”, 也解释为“正确的”。听话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right的意义, 即使听话者不明确说话者所指的意义, 说话者自己还是明白的, 并可以通过进一步阐释来让听话者明白其意思。对词语含义理解的模糊并不能否认语义本身的明晰性,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会造成语义的变化或者衍生, 新形成的语义与原来的语义在范畴中仍然具有边界清晰性, 也就是说, “right”一词是“右边的”和“正确的”两个意义合用了同一个形式, 两个意义是异质同构, 但二者之间的界线仍是明晰的, 并不模糊, 当“right”指“右边的”这一意义的时候, 就不能同时指“正确的”这一意义。

由于原型范畴理论坚持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导致原型范畴理论没有明确的层级, 点出一个中心点, 以辐射的形式形成网状关系, 网状结构交互错杂, 所有节点都是联系起来的, 而任何一个点一旦变化, 整个辐射状的网状结构就全部变化了, 整个平面的研究就是一片大混乱了, 况且从源头开始时若不同个体找的中心点不同, 这个研究体系必然不同, 是不是都可自成一派了?还有和客观根据可言?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4 结束语

本文从中心成员的确定、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种种缺陷, 旨在说明任何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根基的学科, 其基础、出发点就是有固有缺陷的, 当一个学科其基础就有明显漏洞缺陷时, 那么整个学科的理论无疑是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 毫无说服力。呼吁各位学者回归经典范畴理论, 坚持二元互斥, 边界清晰, 结构层级明确, 各成员地位平等的重要理论基础。

摘要: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其实存在很多缺陷, 该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 (1) 中心成员确定方面的缺陷; (2) 家族相似性的不足; (3) 边界间模糊性的缺陷。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中心成员,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

参考文献

[1]Rosch E H Human.Communications;Theoretical Explorations[M].New York;Halsted Press, 1974.

[2]Wierzbicka A Semantics.Primes and Universal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赵彦春.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原型范畴理论 篇5

摘要:由rosch建立起来的原型范畴理论在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对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得到了推广。本文将结合词汇学习、翻译、写作三个方面分析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经典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 英语教学 1 范畴理论 1.1 经典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是由亚里士多德主张并建构起来的。经典范畴理论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组元素集合起来,称为范畴。当时的范畴理论用二分法来决定一个范畴内组成成分的特征,即具备某一特征或不具备:具备条件则属于该范畴,反之,若不具备这一特征条件就不属于该范畴。因此,范畴的界线是清晰明确的。

from the time of aristotle to the later work of wittgenstein, categories were thought be well understood and unproblematic.they were assumed to be abstract containers, with things either inside or outside the category.things were assumed to be in the same category if and only if they had certain properties in common.and the properties they had in common were taken as defining the category.(从亚里士多德到后来维特根斯坦作品时期,人们认为他们很好地理解了范畴,对范畴是没有疑问的。范畴被认为是抽象的容器,事物或是在范畴之内,或是

在范畴之外。当且仅当事物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时候,它们被归为同一范畴。这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被当做这一范畴的定义。)然而经典范畴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事物的范畴界线并非总是明确、绝对的,有很大的主观性。正如王寅(2006: 99)在《认知语言学》一书中所说,“当运用经典理论来解释更多的现象,特别是自然范畴、社会现象时,常显得无能为力,因为大部分范畴不具有二分性,而是建立在原型之上的,它们具有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等特征。” 1.2 原型范畴理论

在维特根斯坦之前,人们一直理所当然地接受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但后来人们发现经典理论仅限于猜想,不是经验研究的结果,于是重新认识并发展了范畴理论,逐步建立起原型范畴理论。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区别以及隶属度,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王寅,2006: 100)。该原理将范畴内的成员比作家族成员的特征:家族成员的容貌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之处,但每个人的相似点和相似程度又各不相同。一个家庭的容貌彼此存在着差异和相似之处,但每个成员不会拥有全部的相似特征,也不会出现两个成员的特征完全相同的情况。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它不仅在哲学界引起重大反响,也大大地影响了社会学界、语言学界、心理学界等,使得一些学者将其发展为“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最早系统地对范畴理论进行了研究。她在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确定范畴成员的隶属度,对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rosch首先通过对颜色的研究,证明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不同的,进而又将这一观点扩大到更广的范围,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原型理论将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最佳样本”,即原型成员放在范畴中心,非代表性成员则根据偏离代表性程度放在边缘位置。

2.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 2.1 原型范畴理论与词汇的学习2.1.1 多义词

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对二语学习者也产生了很大的困扰。辨认词的原型意义,以例词帮助学生了解词义的扩展模式,可以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的意义是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说明的,词或概念是以典型即最佳实例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唐明凤,2008)。同一个词的不同含义可以理解为一个范畴内的不同成员,典型意义即该范畴的原型,其他成员则根据其与原型的相似度处于偏离中心的某个位置上。2.1.2 语音象征

经典的结构主义认为音位只能用来区别语义,其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词义是约定俗成的。但我们必须承认,语言单位并非总是完

全适合结构化的模式,除拟声词外,“一些类似音位的单位可能会与某些可定义的意义联系起来”(palmer, 1996: 280)。实际上,语音象征很早就有人关注。whorf(1956: 75)已经注意到英语单词中,诸如flash、flicker、clash、click、clack、crash、lick和lash等,都能被分解为有意义的小块,而且英语中的指示性小品词the、this、there、than等等,具有共同的th(赵忠德、王平,2008)。

2.2 原型范畴理论与翻译

翻译中常常会遇到找不到精确对应词的问题。在词义范畴内,使用原型词以寻找译文与源语直间粗略对应词的方法,常被口译者采用。

此外,在翻译实践中,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也表现在语域的选择上。译者必须在了解源语的原型读者的同时,确定译语的原型读者。原文的读者面向的读者群体因年龄、性别、身份、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不同,但在读者范畴内,有具有代表性的“原型读者”。2.3 范畴理论与写作

在写作选词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第一反应词”,这种词大多比较宽泛,缺乏生动性、具体性,实验证明,学生如果想把作文写的形象生动、有趣,并对读者有吸引力,就要尽可能地使用一些较低层次范畴的词汇,以使语言表达具体和恰当(徐金英、马晓丽,2012)。3 结束语

原型范畴理论填补了经典范畴理论在释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并在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许多方面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应用原型范畴理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参考文献:

[1]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2]palmer, g.b.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 inguistics.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6.[3]whorf, b.l.& carroll, j.b.(eds.)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56.[4]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唐明凤,“原型理论及词义扩展模式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4月:166-168。[6]徐金英、马晓丽,“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研究综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4月:172-173。

浅析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现象 篇6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 一词多义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规律,以人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说明语言中词汇的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它是对传统范畴观的批判发展而来的。一词多义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一直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而原型范畴理论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充分的理据性。本文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解析一词多义现象,旨在探讨其对词汇习得和记忆的意义。

二、原型范畴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是从客观主义范畴观发展而来的。客观主义的经典范畴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对于范畴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著名哲学家L.Wittgenstein(1958)首先提出了“家族相似性”概念,在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哲学研究》中批判了经典范畴化理论。他通过对“游戏”例子的研究发现,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以及其他一些以娱乐为目的的日常游戏各自内部和它们之间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几乎找不到一条共享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和隶属度的差异,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即是指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但彼此相似的程度不一样。这可以说是原型理论的雏形。20世纪60、70年代,Berlin和Kay在研究颜色词时,提出了基本颜色词的概念。认为在颜色词的范畴中有些颜色词具有焦点颜色的特征,并发现了一个范畴中有焦点成员和非焦点成员之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针对传统的范畴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并在发展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形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水果” 范畴内,“苹果”、“梨”、“桔子” 常被视为范畴的典型成员,而“甘蔗”、“木瓜”、“椰子”被视为范畴里的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

原型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在范畴化过程中,这些具有“突显性”的典型成员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

2.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原型理论认为:(1)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但范畴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它们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2)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而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3)范畴特征也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之分,其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其边缘属性与临近范畴属性交叉;(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建构,其边界依照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了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范畴。简单地说,原型理论的实质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类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原型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的其他个体特征。

三、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polysemy)指一个词项有两个或更多的义项,该术语首先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提出来的。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某个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总是单义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涌现出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而语言中用来表达客观事物的词汇是相对有限的,且又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新词,所以为了满足表达的需要,人们势必要用原有的一些词来表达与之相关的一些事物。于是,这些词就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出其他义项,甚至再转化出别的义项,这样就出现了一词多义。我们习惯上把一个词最开始具有的意义称为“原始意义”或“本义”,随之逐渐形成的其他义项称为“延伸义”、“扩展义”或“派生义”。

四、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

在词汇习得中,英语学习者习惯填鸭式地在单一语境下作一词一例式的学习或者脱离语境对某一词汇的意义进行一次性的数量上的简单记忆。忽视词汇多义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尤其是一词多义的词汇。如此单一的学习和反复机械的操练,加重了学习者习得和记忆词汇的负担。英语学习者也会因生词量的增加而对词汇学习丧失信心,故我们有必要对词汇中一词多义习得进行适当的理据分析。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个词所有相关的词义中,总有一个是更为中心或核心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成为其他意义的原型,其他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并且一词多义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任意的词言现象,各义项是围绕原型义项通过一系列家族相似性相互联系的。 多义词的语义范畴可以看作是一个原形范畴,其义项成员不具有同等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义项是原形义项。原形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或语言符号最早具有的义项,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或核心意义,其他非原形义项则是由原形义项衍生而来,即派生意义。下面以climb和face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Climb:(1)The boy climbed the tree.(2)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 mountainside.(3)The plane climbed to 30,000 feet.(4)The temperature climbed into the 90s.(5)The boy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1.在(1)句中,climb的意义为“通过肢体的非常费力的抓爬动作使身体从低处向高处运动”。通常,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被要求举例说明动词climb的意义时,他们脱口而出的是和(1)句相类似的句子,因此,(1)句中的climb 的意义为该词义范畴的原型义项。在(2)句中,climb的意义为“通过轮子的转动靠自身的力量向上推动或拉动”。在(3)句中,climb的意义为“以自身的力量向上拉动自己”。在(4)句中,climb一词通过隐喻机制被用于数值域。毫无疑问,四个climb都具备一个意义核心——(ascend)(逐步上升)。(5)句中,climb的方向性受后面的down和over的影响,丢失了(逐步上升)的语义特征,突出的是(clamber)(攀爬)的特征,但我们能够看到(5)句和(1)句中的climb在“利用四肢攀爬”(clamber)上的相似性。

Face:名词,有十几种含义,现只列举其中的五种:(1)the front of the head;(2)the expression of the countenance;(3)a surface of a thing;(4)the side or surface that is marked,as of a clock,playing card,domino,etc.;(5)the appearance;outward aspect;resemblance;(1)是基本词义,处于中心位置,其他词义都是围绕它而逐步产生的且与(1)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最后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1)为脸部;(2)由以 (1) 延伸为面部表情;(3)是物体的表面;(4)为带有标记的一面或表面;(5)为外观或相似处。由此可见,(2)-(5)的含义都是(1)的辐射意义,延伸出一系列与脸有关的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climb或face所构成的多义范畴(polysemy),有一个共有的“意义核心”(meaning core)。而且语义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通过扩大、缩小、比喻、迁移等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最终就获得了许多与基本意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多次心理学实验表明:在单词记忆中,以词形为线索的回忆最少,以语音为线索的回忆次之;以核心意义相关联的记忆是最多的,原因很简单,前二者属浅层的认知,记忆效果差,而第三者是词汇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在词汇记忆的深层次加工方面,说明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习得具有明显优势。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范畴是原型范畴,具有明显区别特征的该范畴的不同子范畴就是该范畴所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义项成员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其他子范畴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构成一条意义链。语义分析越多,加工深度就越深,英语词汇多为多义词,因而我们在词汇学习时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避免孤立地记单词,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一词多义的习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客观外界的结构,人类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寻得逻辑推理依据,一词多义不是任意的语言现象,它是有一定理据性的,而原型范畴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我们在理解一个多义词的时候,要重点把握它的原型义项,有意识地去寻找各义项中的家族相似性,充分利用原型义项来帮助理解其他扩展义项,利用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一词多义习得的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John B Best,黄常庭,等(译).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Taylor,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Peking:Foreign Language

3.Teaching an 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p 2001

4.Rosch,E.&Mervis,C.B. 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

5.敖世翠.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湖北大学学报,2006(4)

6.李福印.语义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刘志群.原型、图式与英语词汇学习.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原型范畴理论不足之初探 篇7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近几十年来在经典范畴理论(classical theor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主流范畴理论。国内语言学界对该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语言学者运用原型理论阐述在语义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介绍和评述、语义的历时演变和多义词语义范畴的原型理论分析、语义模糊探究。原型范畴起先只用于研究单个原型特征的概念范畴,如birds,cups,colors等;后来,Fillmore等把原型理论用于多义词,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存在的理据,并试图揭示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近些年国内语言学界在该理论下对于一词多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词多义的认知分析、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研究、认知角度下二语多义习得等。迄今,原型范畴理论也招致了国内外学者的质疑,如针对反训词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就证实了原型理论存在许多片面性,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本文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之下,通过对于“exchange”和“organ”的认知分析,望形成鲜明对比,证明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二、原型范畴理论下对名词exchange的认知分析

以下是exchange的义项:

1.交换;互换;交流;掉换

2.交谈;争论

3.兑换;汇兑

4.(不同国家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互访

5.交易所

见表1,义项(1)是中心的、典型的义项,而义项(5)则属于边缘义项。(1)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其他意思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向外扩展,以辐射型或连锁型模式构成意义链或意义网络。以上分析强有力的证明了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解释力。但原型范畴理论并非完美,请看下例。

三、原型范畴理论下对名词organ的认知分析

以下是organ的义项:

1.(人体或动物的)器官

2.阳物;阴茎

3.管风琴

4.风琴

5.(官方的)机构;机关

6.机关报刊;(某团体的)宣传工具

见表2,义项1是该词的中心、基本义项。义项2作为男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凸显了义项1作为生命器官重要性的一面。义项5与基本义项1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即都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身体中的器官映射到政府部门的机构、机关,由于它们二者所处的域不同,即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可以被认为是隐喻。义项6作为义项5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代指整体,则带有转喻的色彩。义项3作为义项4中的一种同样向我们传达了以部分代指整体的转喻词义延伸模式。但是,义项3、4与organ的其余义项有什么联系,原本属于乐器的两个义项为何会属于organ的义项,对于此处的疑问原型范畴理论却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四、结语

从原型理论看“铁”范畴 篇8

关键词:原型理论,“铁”范畴

一、引入

原型范畴理论简称为原型理论, 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重要观点, 其哲学根源基于W 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研究。本文以“铁”为例, 分析和阐述原型理论在范畴的归类及多义词建立的语义微系统两个层面的运用。

二、范畴的归类

《辞海》中“金属”定义为:具有光泽和延展性, 容易导电、传热等单质, 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如金、银、铜、铁、锰、锌。从中提取[金属]中成员的特性包括:金属光泽、延展性、常温固体、单质、导电传热等, 金银铜铁完全满足这些特征, 将其归入金属, 没有异议。但是将谁作为原型范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调查统计发现50%的人认为是“铁”, 25%的人认为是“金”, 25%的人认为是“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 大多数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结构, 而是多中心结构。也就是说, 它们通常表现出多个原型, 这些原型通过家族相似性相互连接。因此, [金属]中金、银、铜、铁都极具典型性, 都可以视为原型。本文中将“铁”视为原型进行分析。

目前关于范畴[金属]主要存在以下两个个疑问:1) “汞”能否归入[金属]?2) “石墨”、“硅”、“锑”能否归入[金属]?关于问题一:原型理论认为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并非满足一组充分必要的条件。“汞”虽然在常温下是液体, 不满足常温固体的特征, 但它具备传电导热等特征, 仍应是[金属]的范畴成员。关于问题二:原型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 相邻范畴相互重叠、渗透。实际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它们的性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非金属具有一些金属的性质, 如石墨是非金属, 但具有灰黑色的金属光泽, 是电的良导体, 在化学反应中可做还原剂;又如硅是非金属, 但也具有金属光泽, 硅既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 而是半导体。也有某些金属具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 如锑虽然是金属, 但它的性质非常脆, 灰锑的熔点低、易挥发等, 这些都属于非金属的性质。因此, 我们将“石墨”、“硅”、“锑”作为[金属]的边缘成员, 同时也可认定为[非金属]的边缘成员。从中可以看出范畴成员之间有隶属程度的差异, 它们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 范畴具有原型范畴和边缘成员的区分。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征最多, 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征最少;范畴边缘成员与该范畴成员相似的特征较少, 而与其他范畴成员共性更多。

范畴可以从横向的平行关系和纵向的垂直关系两个层面来考察。基本层次范畴从横纵考察。范畴包括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下位范畴。“铁”作为一个基本层次范畴, 其上位范畴是金属。提及金属特征时, 我们很自然的会到其基本层次范畴中借取其特征:金 (光泽) 、铁 (延展性) 、铜 (导电传热) 等。上位范畴的特征多是从各个不同的基本范畴的特征中借取的, 并且这些特征多是重合的, 这正是因为范畴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在“铁”这一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多个下位范畴。在汉语中, 基本层次范畴的语言形式多为短小的单词语素, 而下位范畴多是复合语素词。从构词方法上看, 下位范畴基本采用“种差+属”法。典型的下位范畴是由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形-名式偏正结构。查阅《汉语双序辞海》中“铁”的逆序词, 铁的下位范畴包括“白铁、槽铁、锻铁、灰铁、铅铁、生铁、熟铁、衔铁、洋铁等”, 从不同侧面规定铁的性质。相比于基本层次范畴“铁”, 这些词使用频率低, 专业性强, 不常用。

三、原型理论用于一词多义的分析

原型理论对于一个多义词所建立的语义微系统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词义以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扩展开成了一个意校学校和体育教师应有的课程改革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恰恰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

中等专业学校专体育课程改革意味着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者角色。他们要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 转变为体育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这对大多数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师来说, 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相当数量的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尚不具备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

实施课程改革的学校大体上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第一, 要有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学校要根据本校具体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环境以及办学宗旨来确立本校独特的发展方向。第二, 要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课程改革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的产物, 它只有在学校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横向交流体制发挥作用。校长必须具备相应的领导素质:具有同情心, 乐于助人, 具备与上级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能力、与教职工进行不断的对话并鼓励合作的能力、必要时运用权力而又不至于强加于人的艺术, 以及开放意识。第三, 要有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校园文化。这可以营造一种责任分担和积极追求的氛围, 包括教学骨干力量的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第四, 要有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 而且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学校必须有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不断地反思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自我批评、自我改进, 这是成功进行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五、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教学设备器材陈旧

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教学设备器材陈旧造成体育教师工作量大, 缺乏传授现代体育知识观念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的能力。

除此之外, 要保证课程改革成功, 还需要课程、教学、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等等。

六、对策

一是展开对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程性质的讨论, 求同存异;二是从中等专业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实际出发, 先把体育活动课定义为“课 (活动) ”, 但并不反对作为课程进行改革。三是对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师加强课程论方面的培训, 提高他们基本的课程素养和课程开发技能。四是国家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政策倾向, 加大对中等专业学校的投资,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锻炼条件, 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振德:《汉语双序辞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原型范畴理论下out的语义分析 篇9

在传统的语言学中, 隐喻 (metaphor) 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 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 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正如考恩所言, “隐喻渗透了语言活动的全部领域并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历程, 它在现代思想中获得了空前的重要性。”Lakoff将隐喻分为三类:空间隐喻, 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其中最根本的应为空间隐喻。大量语言现象证明, 人类的多数隐喻概念都是参照空间概念而组建的, 在空间方位中, out图式产生了很多隐喻意义, 从认知经验出发考察这一图式能更好地解其隐喻意义的演变过程。

1 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 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 是建构范畴的基础”, 是“人类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人类能够在千差万别的世界中找到相似性, 并据此对其进行分类的过程”。原型 (prototype) 是范畴内的典型成员, 是与同一范畴成员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例, 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 而其他成员则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Rosch和Lavobe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中“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原型范畴” (prototype category) 这一概念。

2 空间隐喻

Lakoff&Johnson认为,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从本质上说,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到另外一个认知域的过程。“隐喻是从始源域 (source domain) 向目标域 (target domain) 的结构映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

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是由Langacke所提出, 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 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它主要由射体 (trajector, TR) 、界标 (landmark, LM) 和路径 (path) 组成。TR为主体, 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 LM为参照物, 为主体的方位提供参照。TR经过的路径为path。当二者表示静态关系时, path为零。空间隐喻实质就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

3 Out的空间概念及拓展意义

3.1 Out的空间概念

Out的空间概念被认为是原型概念, 其它含义是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查阅字典看out表示的空间位置和关系是“在外, 从事物内部离开”。“在外”的空间概念表示的是静态意象图式, TR在LM外, 两者之间的path为零。“从事物内部离开”的空间概念表示的是动态意象图式, TR从LM内部出去, 从LM出去的途径就是path。例如:

(1) I tried to get in touch with you yesterday evening, but I think you were out.

(2) She shook the bag and some coins fell out.

在例 (1) 中, 我昨晚尽力与你联系, 但是我认为你不在家。“you”是TR, 句中未提到的“your home”是LM。你不在家, 就是处于家的外面。TR和LM是一种静态的关系。在例 (2) 中, 她抖落衣袋, 一些硬币掉落下来。“some coins”是TR, “the bag”是LM, “some coins”从“the bag”中掉出来, 就是TR从事物内部离开。硬币从口袋掉出来的路线就path。

3.2 Out的拓展意义

3.2.1 盛开的, 盛开地

Out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被隐喻扩展到花开的领域。例如:

(3) Well, the daffodils are out in the gardens and they’re always a beautiful show.

I usually put it in my diary when I see the wild flowers coming out.

在例 (3) 中, 花园里的水仙开了, 它们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the daffodils”是TR。水仙花开了是不在叶子的包裹内了, 处在外面, 所以被隐喻为盛开。这句中的out是静态语义的扩展。在例 (4) 中, 我看到野花盛开时, 通常会记在日记本里, “the wild flowers”是TR。这里是指花开的动作, 是out的动态语义的扩展。

3.2.2 过时的, 落伍的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先体验到的, 最直接的。人类往往通过空间概念去体验其他概念。而通过空间去体验时间是最为常见的。比如“前”本是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方, 常被隐喻为时间概念, “多少多少年前”。那out也有这样的用法。由网络流行语而来, 被人们广泛使用的“你out了”。这里的out就是“过时”的意思。时间被视为一个大的LM, 处于这个时间内就是in, 就是跟得上时间的潮流;相反, out就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例如:

Romance is making a comeback.Reality is out.

That idea is out, I’m afraid.

在例 (5) 中“reality”是TR。浪漫回归, 现实已经过时了, 现实在时代的外面了。在例 (6) 中, 恐怕那个观点已经过时了, “that idea”是TR, 那个观点应经过时了, 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3.2.3 (计算、测量) 不准确的

空间概念也可以被用来理解计算, 测量单位的精准度。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 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正确的毫无误差的测量是参照物LM, 而偏离准确值的误差就是TR。TR在LM外, 超出准确值就是不准确的。例如:

(7) When the two ends of the tunnel met in the middle they were only a few inches out.

在上面的例 (7) 中, “only a few inches”就是TR, 隧道两端在中间相接时, 只有几英寸的误差。几英寸的误差是在准确值的外面, 所以被隐喻为你不准确的。

3.2.4 没有

我们生活在一个空间内。一切的活动与行为都是在这个空间内进行的, 所以人们感受实实在在的空间, 并利用自己得这个空间感受去感知去它无法客观触摸的非空间的, 抽象的概念。这个抽象概念就包括否定含义。例如:

I can’t find the sugar and we’re out of milk.

I have been out of work for three months.

在例 (8) 中, 我不能找到糖, 并且我们没有牛奶了。在例 (9) 中, 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 “I”为移动主体TR, “work”为参照物LM。我在工作的外面就是没有工作, 失业了。

3.2.5 出柜

出柜 (英语:Coming out) 为向别人表达自己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者的行为。出柜的行为源自于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它是一种向周围的人公开自己的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不一致的状况的行为。在这里社会大众的观点被认为是参照物LM。小众的观点是TR。当小众人宣布自己的观点在大众的观点out的时候, 就是出柜。

(10) Sheadded:“The books are for homosexuals and anyone who is coming out, or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se subjects”.

(11) Olson said there is no universal path to coming out, but this advice to those in the closet is:“The loss is farless than imagined and the gain is far more.

在例 (10) 她还说:“这些书是为同性性行为者, 已出柜的同志和对这些题材感兴趣的读者而准备的。”

在例 (11) 中, 欧森说没有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出柜方法, 但他给在柜子里的人一个建议:失去的远比想象中的少, 而得到的远比想象中的多。在例 (10) 、 (11) 中的“coming out”都是出柜的意思。

3.2.6 不能参赛的, 出局的

Out在外面这种空间结构可以被隐喻扩展到比赛游戏等项目中。英语中常说“I am in”表示参加什么。因为in是在里面。相对应的out就是在什么的外面, 那在比赛游戏的外面就是出局了, 不能参赛了。参加者就是TR, 比赛游戏就是LM。

The batsman was given out.

A difficult ball came through, the batsman played onto his wicket and was out.

在例 (12) 中, 那个击球手被判出局。在例 (13) 中, 一个难球传来, 击球队员把它打到自己的三柱门而后出局。在例 (12) (13) 中, “the batsman”为TR, 一个是被判出局, 一个是因败而出局。在比赛中, 被打败或是不能参赛就是出局。

3.2.7 从……中 (挑出一个或一组等)

某一个群体可以被看成一个整体, 比如一个群体有十个人, 如果有三个人从中出来了, 就是不在群体里了, 就是out。例如:

Two out of five thought the business would be sold privately on their retirement or death.

在例 (14) 中, “two”是TR, “five”是LM。2/5的人认为该企业会在他们退休或去世后被私下卖掉。

4 小结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空间隐喻的理论框架下, 分析了英语介词out的意义。Out的意义和其空间概念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了这些, 会有利于对介词out的掌握及使用本文篇幅有限, 分析不够深入, 还有许多有待提高和改善的部分。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崔风娟.IN/OUT (容器图式) 的空间隐喻研究[J].大连名族学院学报, 2007.

[4]黄苗苗.英汉方位词空间隐喻认知对比研究:以“In/Out”“内/外”为例[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9.

[5]王惠霞.介词out的空间隐喻拓展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 2011.

原型范畴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篇10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指出那样“没有语法, 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 而没有词汇, 人们无法表达任何东西”[1]。这也是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共识。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词汇的学习, 效果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词汇教学一直是被忽视和遭冷眼的。至今为止我们仍然没有一个系统的词汇学习理论来指导词汇的教与学。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英语的教学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尤其是对词汇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考。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来探求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方法。

二、原型范畴理论

(一) 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含义。

在维氏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认为范畴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众多学者将亚氏的观点视为理所当然。自维氏之后人们对其有了新认识, 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 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 充分必要条件不能很好的说明它们, 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 特征不是二分的, 范畴的便捷是模糊地, 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2]。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维特根斯坦 (家族相似性) 、Zadeh (模糊数学) 、Berlin&Kay (对颜色词的研究) 、Labov (实验) 、Ekman等 (具体范畴的研究) 、Roch等以及Lakoff&Talor (原型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维氏家族相似性原理的一个应用和发展。所谓原型范畴, 主要是指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范畴, 即含有原型和非原型的范畴 (王寅, 2007) 。因此原型对于范畴的形成和理解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 原型理论与多义词。

范畴是以原型为中心, 以家族相似性为纽带逐步向外扩展的连续体。范畴边缘成员不管位于连续体的何等偏远的末端, 也必须与连续体上较靠近中心的成员有某种程度的家族相似性, 即AB—BC—CD—DE, 也就是说范畴具有向心性。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与范畴的开放性密切相关, 正因为边界是模糊的, 范畴的范围可以扩大或缩小, 范畴内成员的数目也不是固定的, 范畴才具有开放性[3]。

原型理论对于一个多义词所建立的语义微系统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范畴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 通过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的, 词义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以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意义链, 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链上相邻节点之间因语义扩展的关系而共有某些属性, 但不相邻的节点却不一定有共同的属性, 在一个概念网络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等, 因此在一个语义微系统中, 各义项的地位也是不相等[4]。可见原型理论也可用来描写由一个多义词所建立的语义微系统。用原型理论来解释词语的多义现象能清楚的说明词语的演变过程。因此对词汇的教学有着重要启示。

三、原型范畴理论对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一) 重视基本范畴词汇。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可分为基本层次范畴, 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其中基本层次范畴代表了人们眼中自然界自划范畴的关节处, 如果把整个英语词汇看成一个原型范畴的话, 基本范畴词就是这一范畴的原型[5]。并且基本范畴词汇具有词形简单、构词能力强、使用频率高、容易记忆等特点, 是整个词汇习得的基础部分。因此,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基本范畴词汇, 将基本范畴词汇学牢, 学透, 打下坚实的基础后, 逐渐向其它词汇和词义推进, 这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许多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背GRE和TOFEL词汇, 其结果是学生认得的难词很多, 但日常交际中所用的基本词汇却掌握不牢, 反而影响了交际能力。造成这种结果与他们对基本词汇的轻视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重视基本词汇的学习, 重视对基本词汇的多义和词组搭配学习, 学生的基础知识会更加扎实,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 才能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更大的效果[6]。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类认知和思维的规律。

(二) 多义词的词汇教学。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一个词所有的相关的词义中, 有一个意义是其它意义的原型, 其它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 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多义词时, 应重点讲解词的原型意义, 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意义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融会贯通、最终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 提高学习的效率。以“bed”一词为例, 其原型意义是“a piece of furniture for sleeping on” (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 这是人的最初生理感知, 后根据家族相似性, 又推及对周围客观环境的感知, 引申出新义“the flat ground at the bottom of a river, lake, or sea” (像床一样的地形) , 如“河床”、“海床”、“矿床”;再引申出“an area of a garden, park, etc, that has been prepared for plants to grow in” (供植物生长得像床一样的花园或公园) , 最后又扩展到抽象概念“温床”。

(三) 重视隐喻思维来记忆单词。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是语言在运用中变化的结果, 隐喻现象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受此影响, 传统的词汇教学不太重视隐喻意义的学习和学生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认知语言学则将隐喻作为语言中极为重要的现象来进行研究。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人类思维的基本特性就是隐喻性, 人们的概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方式建构的。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自我开始, 而后认识到熟悉的周围事物, 进而认识到较远的事物, 最后认识到抽象概念。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词语基本义的学习, 而且要提醒学生注意词语隐喻意义的掌握。教师要讲清楚词语隐喻义和基本义之间的深层联系, 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似性链条, 弄清隐喻扩展的线索。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单词, 扩大词汇量,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隐喻思维能力。

四、结语

原型理论为我们的词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教师在教授多义词的时候要注意重点讲授原型意义, 有意识地去寻找各义项中的家族相似性, 使学生对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有整体的把握。期待本文的论述能对词汇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角度出发, 论述了原型理论的含义及其发展, 探讨了原型理论对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词汇教学,隐喻一词多义

参考文献

[1]Lewis.M.1993.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M].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

[2]王寅, 《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蓝纯, “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Taylor.J.1989.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UP.

[5]Mac Cormac, E.R.A.1990.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M].Cambridge, Mass:MIT Press.

原型范畴理论 篇11

关键词:原形范畴理论;口译方法;口译策略

一、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具有范畴成员最多特征的原型和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的其它成员以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即范畴的三个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员及边界。原型是范畴的典型成员,与其它范畴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因此,它是范畴的核心成员,其它成员依据与原型成员相似性的多少分别位于范畴的不同位置,构成范畴的边缘成员。从最典型的成员到最边缘的成员其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是递减的。

二、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与“次原型”矫正策略

由于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对译者在时间上要求的苛刻性,所以译语和源语之间难以做到如笔译那样的精确对应。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该原型是建立在与“家族相似”模糊分类理论上(Bell,2005)。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如果译者只抓住了原型的意义,而不记得或不知道非典型词,并不是他们的错。例如:在同声传译中,将“雪鸡”译成“猫头鹰”不能归为错误。译者容易想起最具显著特征的原型词。于是译者“退而求其次”,用原型词求得宽泛的对应。

这种宽泛的对应势必影响译文的质量。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既能减轻短时记忆压力,又可以提高口译质量?答案是肯定的。有一种处于过度状态的词处在原型词和对应词之间,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次原型词”。

例如:“靳柯想要刺杀秦王”(梅,2000)。说话人话音刚落,口译者就开始解码:“Jin Ke has decid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可能由于压力和短时记忆负担,所以译者一开始没能找到精确对应词“assassinate”,于是用“kill”来代替,因为“kill”是一个基本范畴词,但是译者立马想到“kill”过于宽泛,并没有表现出“杀”的方式和动机,而“次原型词murder”会更好一些。但是,译者突然间意识到了“刺杀”其实就是“暗杀”,于是找到了精确对应词“assassinate”。于是,就用“assassinate”取代了“kill”。所以最后的译语输出是这样的:“Jin Ke has decid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 Er…Exactly speaking, assassinate the king of Qin.”

综上所述,译者在口译时采用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和“次原型”矫正策略的步骤为:(精确对应词)-原型词-次原型词-精确对应词。括号表示可选择。

三、结语

由于口译活动也可看成是原型理论范畴,所以笔者才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口译中来,尤其是用来解决口译中由于时间仓促而造成的翻译困难问题。口译的“时效性”特征在短时间内使给译者在心里和记忆力两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译者在寻求译语对应词时,难免出现无法找到精确对应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应运而生,来求得双语间的宽泛大致的对应。但是又出现了另一问题:译文质量不达标。为了解决这一新生问题,笔者又提出“次原型”矫正策略,即译者在原型词之后,下意识地搜索“次原型”词来校正之前的原型詞,并用衔接语使译文连贯。这是口译者的一种搜词策略,通过这条路线,缓解译者压力并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Roger T Bell.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Wittgenstein,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New York: Macmillan, 1953.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原型范畴理论 篇12

一、范畴化原型理论

范畴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内部组织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范畴内部的组织结构在历史上经历了从范畴化的经典理论到典型理论的演变过程。范畴化的典型理论是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范畴是通过范畴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同一范畴的成员由一个复杂的相似性网络联系在一起, 同一范畴成员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共同属性, 使得该范畴与其他范畴区别开来。以“鸟”的范畴为例, 在美国文化中, 知更鸟是与其他成员具有更多家族相似性的成员, 知更鸟就是“鸟”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原型就是范畴内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认知范畴作为认知概念储存在大脑中, 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就是词汇, 在词汇层面上, 原型就是某一范畴词汇的典型词。范畴可以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扩大, 词义也随之扩大, 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二、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在人类认知中, 基本范畴是最典型的原型范畴, 原型范畴在基本等级范畴中得到最好的体现, 所以, 具有原型特征的基本范畴正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利工具。上位范畴是寄生于基本范畴之上的, 因为它们依赖基本范畴获得完形和大部分属性。上位范畴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突出所属成员明显的共有属性;二是聚合功能, 即集合低级的范畴构成上位范畴等级。上位范畴集下属范畴成员的共同属性构成, 此过程重复多次就构成范畴等级。范畴形成的同时产生了词汇范畴, 也决定了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顺序, 构成了一定的词汇等级结构, 其基本等级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语言层面上, 上位范畴词汇和下属范畴词汇一般来说都晚于范畴词汇产生。基本等级词汇向上、下属等级词汇发展过程中, 基本范畴词汇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 基本范畴词汇多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本族词, 其组成有更大的任意性, 因此, 基本范畴词属于中性词, 使用频率也最高。另外, 基本范畴词的构词能力最强。虽然基本词的数量是有限的, 而且大体上已经固定, 但在它们的基础上用合成法合成组合的非基本等级词可以说是无限的。此外, 在基本词语从基本意义 (一般为原型意义) 向外扩展过程中, 基本等级范畴词汇发展了更多的隐喻和转喻意义。以动物为例, 基本等级词汇如“狗、狮子、狼、狐狸”等比“动物”的隐喻意义更多。由此可见, 基本词汇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优先重点考虑基本词汇的教学, 充分发挥基本词汇的作用, 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放在词汇教学的第一位。首先要从教材抓起, 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原则。文章的选材不仅要注意题材的多样性, 还应该注意语域的中性度。特别是文章中的词汇, 应体现以基本层次词汇作为习得中心任务, 适当兼顾上、下位词汇, 这样可以为教师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词汇教学的基本条件。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基本层次的词汇还是上下位词汇的教学,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词汇的典型意义上。因此, 对那些以边缘意义出现的词汇的处理是词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习得词汇的边缘意义是不够的, 完全有必要补充其典型意义, 因为某一单词的典型意义最好地体现了最常用的意义, 也就是首先要习得的意义。如果花精力来掌握基本词汇, 对我们的口语、阅读、听力、写作等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多义词教学

在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 有一个使用频率高的典型词义, 它是这个多义词词义范畴的中心, 是其他词义派生的基础。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多义词词义范畴中的典型词义, 并通过搭配、联想等手段对典型词义进行深加工, 然后再逐步向其他非典型意义延伸, 从而形成以典型词义为中心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就是指主体的知识的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状况, 一般包括各种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度等。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回忆的时候, 回忆出的信息不只限于要回忆的信息本身, 其他相关信息也会被激活, 这是一种扩散性激活, 就像湖面上荡起的层层涟漪。一个词在最初出现的时候通常只有一个基本含义, 但随着语言的发展, 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 该词的词义通过扩大、缩小、隐语、转喻、迁移等方法不断变化, 最终形成了许多与基本含义相关的词义。

以school一词为例, school的典型词义是an institution for learning, or a place where children are educated (学校) , 对school一词的典型词义的深加工就是建立以典型词义为中心的语义网络。针对其典型词义, 首先是school与其他词汇的搭配, 如preparatory school, infant school, nursery school, primary/elementary school, middle /junior school等各种各样的学校。同时,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 联想与school有关的事物、人物、活动等, 如school bag, school bus, go to school, send sb.to school, keep sb.away from school, play truant等。与此同时, 还可以通过school联想到school year, term, lesson, class, period, 等等。

四、原型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注重基本范畴词及范畴中典型意义词的讲解。

在人类认知中, 基本范畴是最典型的原型范畴, 也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基本范畴词汇有词形简单、音节较少、使用频率高、不可分析及构词能力强等特点。并且, 基本范畴词汇的习得是符合人类认知过程的。基本范畴词汇在人脑中激活的速度最快, 也最早最容易。因此,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首先特别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讲授, 在此基础上再讲授其它范畴词汇。

2.注重对转喻和隐喻的认知。

在范畴化的过程中, 转喻、隐喻等认知能力的作用非同寻常。多义词的词义构成了一个由语义链连接的范畴, 其中的核心语义是该范畴类的典型。词义范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新成员不断从已有成员中衍生或分裂而出。在词义范畴扩展的过程中, 新成员的衍生、已有成员的分裂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来实现的。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两大认知工具。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对这两种认知工具的讲解,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原型理论为指导的词汇学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经济原则 (cognitive economy principle) ,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者词汇记忆的负担, 而且还使得枯燥的背单词的行为变得灵活有趣, 进而帮助学习者准确且有效地习得英语词汇, 不断扩大英语词汇量。

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以及范畴化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 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的特点, 分析了词义的演变过程和一词多义现象, 探究如何能够拓展学生词汇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应用性, 揭示了认知范畴化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认知,范畴化,英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LEVELTW.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Cambridge:M ITPress, 1989.

[2]SCHMITTP.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2gogy[M].Cambridge:1997:67.

[3]WALLACE M.Teaching Vocabulary[M].Heineman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82.

[4]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1:2.

[5]ROSCH.Basic Objects in 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 1976 (8) :382.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63.

上一篇:混合加工下一篇:儿童OSA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