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范畴

2024-07-22

比较范畴(精选7篇)

比较范畴 篇1

美学范畴是理论思维的结晶和支点, 其研究对于美学这一成立时间较短的学科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国内目前的整个美学研究体系、架构基本上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所以研究中国美学范畴的合法性问题便凸现出来。笔者的基本态度是:应当在承认中西文化异质的基础上和西方美学进行交流、对话, 这样才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美学自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时代特色。正基于此, 本文选取了一对长期以来由于表现形态相似而易于被人们混为一谈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学范畴——康德的“崇高”和孟子的“大”, 通过对这对美学范畴的比较以期揭示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

一、康德的“崇高”

“sublime”:有壮丽、雄伟、庄严、极端等意义。从词源上看“sub-”作为前缀有“在下”和“垂直”之义, “sublime”具有的极端之义或许可以反映出西方以二元对立为认知方式的理性精神。现在国内学者普遍采用“崇高”的译法。

在西方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的是郎吉弩斯, 他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分析崇高。将崇高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博克, 他认为崇高的本质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化。康德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 从理性的角度融合了先验论的体系, 把优美与崇高都列入审美判断力的范畴加以论述。认为它们在形式上都以快与不快作为情感判断的宾语, 具有“普遍有效性”1 (83页)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1 (86页) 。前者指体积大, 这种大不能用计算方式和逻辑推论, 只能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后者是指能够引起恐怖的对象在鉴赏过程中从我们内心激起的“另一种类的抵抗力”1 (101页) 。

崇高既是客观世界存在的现象, 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当崇高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后, 人能从心理上克服巨大的对象对其造成的压抑、困难和痛苦, 与之抗争, 从而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卓越和高超。在崇高的鉴赏过程中, 人的生命力得到提升。

二、孟子的“大”

“大”, 从字源上来看:“天大地大人亦大, 故大象人形, 凡大之属皆从大”2 (213页) , 故大与人相通, 或者讲, 大在最初使用时就具有属人性的层面。与之相关的:“天, 颠也。至高无上, 从一、大”2 (7页) , 因此, 由字形字义上可以看出在人、大、天有密切的联系, 从对大字的考证可以看出人与天具有最原初意义的亲和关系。

“大”作为一个独立范畴的提出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季札观乐:“能多则大, 大之至也”;“德至矣哉!大矣。”后来孔子对“大”做过描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 唯尧则之。”3 (107页) 这里的“大”是以“巍巍乎”为外在表现形态, 以“德”、“礼”为内核, 展现出的一种“至”、“止”之程度的无限至善的境界。当然, 孔子用“大”来称赞“尧”,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地比德的阳刚正气, 一种崇高的人格美。到孟子那里, “大”已较为明确地转化为审美范畴, 孟子说:“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3 (370页) 。他又说“浩然之气”为“大”的集中体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3 (227页) 。由此看出孟子的“大”是集于“义”为一体的“浩然之气”。此“气”的培养需要经过砥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3 (348页) 这说明要成为“大丈夫”就必须经历磨练, 而人在和外界环境对抗的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和康德的崇高理论有一致的地方。

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人格崇高的哲学家, 所以“大”这一范畴兼具伦理和审美双重意义。其伦理价值在于“大”的范畴是建立于“善”的基础上而言, 其美学价值在于“大”是通过具象的“气”得以呈现, 此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 充分展示出生命力的进取和勃发。

三、“崇高”与“大”的汇通之处

(一) 以善为美:

“崇高”和“大”这一对美学范畴是康德和孟子这两位哲学家基于构建其道德哲学的需要而提出的。康德的哲学主要问题是批判性地研究“人的能力”的问题。《判断力批判》是连接前两个批判的桥梁, 以知性来沟通感性和理性。所以康德的“崇高”范畴需要通过把握审美判断力在三大批判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理解其价值, 由此道德这一维度自然就引入到对“崇高”的分析中来。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说:“为仁由己”3 (131页) , 可见孔子而力图用“人自身”来说明“人”。可以说是孟子的“四端”说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确立起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精神, 而“大”这一范畴正是在孟子的先验道德心性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 康德的“崇高”和孟子的“大”都是以道德理性为主要内容的审美范畴。

(二) 对主体心灵的重视:

“崇高的本质完全在心灵之内”4 (279页) , 康德的崇高理论是根据人的自由意志建构起来的。康德把人的自律性视为崇高的内在根据, 他关注主体性人格力量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推崇。这种高扬人性的崇高理论在其整个美学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构成, 地位十分显著。与之相对应的是孟子的“大”这一美学范畴, 它体现出春秋以降的儒家文化以强调内在的道德心性的基本特点。孟子以“四端”说建构起其先验的人性本善论, 注重个体的道德反省, 以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为人生理想将眼光始终投注于现实性的伦理规范。所以, 康德的“崇高”和孟子的“大”都体现出对主体心灵的重视, 然而康德的“崇高”理论侧重于形上层面的对人的道德自主能力的探究, 而孟子的“大”的范畴体现出道德理性实践层面的实际展开。

(三) 共同美感:

“崇高”和“大”在康德和孟子那里都属于广义的“美”。康德认为, 审美判断力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愉快, 这种量的普遍性是以质的无利害为前提的。而快感却是从个人的主观生理条件出发, 基于主体与对象的利害关系, 因此在量上也只能是纯个人的而没有普遍性。这就揭示了审美与快感的根本区别, 说明了审美具有社会性的根本特征。孟子也说:“目之于色也, 有同美焉”3 (330页) 。但是孟子的审美共同性建立在共同人性论的基础上, 它是由人的生理感觉相似而推出人的美感的相似。虽然孟子和康德在推论方法上是不同的但他们的目的却是暗合的, 即由审美的共同性而可以得出道德律的可践行性。

四、小结

康德的“崇高”和孟子的“大”在外部形态上很相似, 都以形象的无限大、气势的磅礴、力量的刚健有力取胜。但康德的崇高理论主要是主客对立、斗争的产物, “崇高”本质在于痛苦, 而这种以痛苦为内核的崇高范畴需要追溯到西方的文学艺术传统:对悲剧的热爱和原罪说。另外一方面, 崇高从形态上具有丑的因素, 为后来“丑”成为一个独立审美范畴奠定基础。孟子的“大”的美学范畴是集于“义”而成的“浩然正气”, 承接了孔子的“比德说”, 之后《易传》的“阳刚之美”,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雄浑”和清代姚鼐的“壮美”等范畴都是对“大”这一范畴的发挥, 它们与“崇高”的差异在于都是“天地含情”、“万物皆备于我”的在人与自然极为亲和的关系下的产物, 体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 而非崇高感带给人的惊惧的情感, 并且“大”这一审美范畴也缺少“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独特的主客激烈碰撞过程的动态格局。从对康德的“崇高”和孟子的“大”美学范畴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审美方式把握和人生价值的取向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与西方的“原罪说”不同, 中国文化不是没有悲剧意识, 早期阴阳五行思想的产生就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力的神秘不可知的忧患意识,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将其理解或者领悟为生命存在本身的悲剧及其痛感。“中国文化只承认人格之悲, 不承认人性之悲;只承认生活之悲, 不承认生命之悲”5, 具有浓重的现世性。西方人在基督教的宗教神学的引导下, 视人生为苦难, 视生活为斗争, 寄希望于天国, 对彼岸世界充满无限向往。由此, 康德的“崇高”理论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向神性的无限超越的精神, 而孟子的“大”的美学范畴体现出中国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文化背景下向人性的“回归”的现世要求。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 宗白华译,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汉]许慎《说文解字》, [宋]徐铉校订, 中华书局影印2007年版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2006年版 (新编诸子集成)

[4].[英]鲍桑葵《美学史》, 张今译, 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北京) , 第279页。

[5].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 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比较范畴 篇2

一、会计学理论范畴的界定

会计学理论范畴是指由各种会计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相互联系形成的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的理论框架。在会计学理论范畴的界定上,会计学界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但都认为会计学理论范畴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可将会计学理论范畴划分为会计学基础理论和会计学应用理论。此外,现代会计存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据此也可以将会计学理论范畴划分为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

(一)会计学基础理论

会计学基础理论是会计学科中最核心、最高层次的理论问题,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包括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信息质量特征等具体理论问题。在会计学基础理论研究框架中,会计目标决定着会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学科范畴,因此明确会计目标是解决其他会计学基础理论问题的关键。但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对于会计目标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如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等。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所以会计目标应该是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所追求的目标呢?决策有用观所提出的“决策有用信息”显然属于会计的目标,但这是否为会计唯一的目标?将决策有用信息作为会计基本目标能否涵盖会计目标的全部内涵?会计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会计目标要求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然而,什么是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会计信息用到何处才算有用?会计信息仅仅是用于决策才有用吗?

从会计学的内涵、本质和范畴来看,会计的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不仅仅是决策有用性。根据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仍然是相关性与可靠性,但在此目标下,相关性概念还应包括与经济学中资源配置、使用决策的相关性,以及与管理学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相关性。因此,会计的基本目标至少可表述为:提供经济决策有用性与管理控制有用性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学应用理论

会计学应用理论源于会计学基础理论,它是利用会计学基础理论指导会计实践发展的理论范畴,包括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以及会计行为主体等理论。随着会计学学科定位的拓展以及会计学基础理论范畴研究的深入,会计学应用理论也得到了创新。例如,宏观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等,从不同角度对会计学应用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总之,会计学基础理论和会计学应用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会计学理论范畴。以会计目标作为其逻辑起点,以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信息质量特征等作为其研究对象,通过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程序与方法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反映宏观与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推动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经营、资本市场的稳定乃至宏观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

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是基于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财务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虽然都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但由于报告目的和披露方式等不同,财务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在会计具体目标、假设、方法、报告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正因为如此,会计学理论范畴可分为基于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基于对内报告的管理会计理论。

二、会计学应用范畴的界定

(一)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依据会计主体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将会计学应用范畴划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营利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它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营利组织最基本的形式是企业。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企业与营利组织(第二部门)共同构成影响社会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

1. 营利组织会计。

由于营利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因此营利组织会计主要指企业会计。根据企业组织类型和所属行业等方面的特殊性,可将企业会计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行业划分的会计,如工业会计、商业会计、服务业会计、金融业会计等;(2)按组织类型划分的会计,如企业集团会计、跨国公司会计、股份制企业会计、合资企业会计、中小企业会计等;(3)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划分的会计,如国有企业会计、民营企业会计等。

2.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由于政府自身的非营利性,通常人们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归为一个类别。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并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也称为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宗教组织会计等则称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二)税务会计、法务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及人力资源会计

依据会计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关系,会计学应用范畴衍生出税务会计、法务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及人力资源会计等交叉性学科。

1.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会计分支,税务会计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向相关主体提供有助于其税务决策、实现其涉税利益最大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盖地,2015)。由于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与缴纳,因此税务会计除了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还要以我国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这也决定了在会计信息相关性层面,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不同,税务会计的相关性集中体现在“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几个科目的核算上。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财务会计范畴的延伸,税务会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尽管我国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但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与新税制的要求并非完全吻合。随着企业税收事务复杂化,现阶段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税务会计核算过程不规范、专职税务会计人员缺乏等问题都是税务会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2. 法务会计。

法务会计作为一项会计活动,是“从法律的角度对经济纠纷案件中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是否存在舞弊或误导性陈述导致的重大错报、会计政策的运用是否合适、会计估计是否合理等问题出具书面结论,以便法庭依据该结论和其他证据作出判断,为处理法律事项提供专业的会计服务”(杨红梅,2006)。法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公检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企业管理层以及社会公众。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法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政府部门是法务会计信息最主要的需求者,其所需要的法务会计信息包括国有资产经营和转让的合法性、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贪污受贿和职务犯罪情况等;公检法在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和做出判决的过程中,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需要法务会计配合收集证据并协助对证据进行司法鉴定;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则需要法务会计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同时控制企业的诉讼风险。

3. 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同环境科学、经济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是从社会利益角度对特定会计主体社会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主要职能是对外提供环境会计报告。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环境会计的学科研究一直处于“束之高阁”的状态。比如: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有待深入研究,环境会计概念框架有待整合;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缺乏科学的环境要素定价方法以及可行的环境会计指标体系,使得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的计量缺乏可操作性;与环境会计有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至今仍未颁布一份具有导向作用的环境会计指南(尤艳馨等,2011)。

4. 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是采用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对政府及企业行为引起的社会结果和经济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责任与传统会计的有机结合,是会计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产物。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各国观点不尽相同:法国政府要求编报的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的附注内容要包括雇员人数、工资、健康和安全保护、工作条件、职员培训、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和福利等;美国企业社会绩效委员会发表的一篇专题研究报告中将社会绩效分为社会关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贡献等几个方面;我国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应包括人力资源、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对自然环境的贡献以及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等。

5.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组织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理论和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产生的会计学分支。它追求以会计报告的形式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完整地反映给企业的利益相关主体,供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合理的预测(刘树成,2005)。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探索了如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核算,以便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财务报告;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的估值问题。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对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而言,采用历史成本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固然稳健,但会导致人力资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差异悬殊,而采用重置成本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则面临重置标准的选择问题;二是对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而言,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不同于一般实物资产,不能单纯地使用未来预期的现金流进行折现,人力资源的估值模型在理论上仍然是一个难题(李航,2007)。此外,人力资源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三)微观会计与宏观会计

根据核算范围的不同,会计学应用范畴分为微观会计和宏观会计。前者核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后者核算国民经济中的资金运动。

1. 微观会计。

微观会计是指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为主体,并以其经济活动为对象的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微观会计是微观主体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高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提供与微观主体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相关的会计信息。微观会计信息需求者包括公司治理层、股东、政府及债权人等。

2. 宏观会计。

宏观会计又名社会会计,是指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会计和统计的方法和技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和资金运动情况进行核算和监督,其主要是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林万祥,2000)。目前,学术界对于宏观会计存在与否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会计只存在于微观领域,国民经济核算属于统计学的范畴,宏观会计并不存在;二是承认宏观会计的存在,但对它的性质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复式记账”出发,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活动视为各种“交易活动”,认为宏观会计是围绕这些“交易活动”开展的核算工作;第二种观点认为,统计是围绕国民经济运行开展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类汇总,而宏观会计是对国民经济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便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第三种观点更直接地认为宏观会计是按照会计学的方法,将国民经济运行的各种存量信息和流量信息按照财务报表形式进行编制和披露。

三、会计学影响范畴的界定

会计学影响范畴是在会计学理论范畴和应用范畴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会计学产生影响的领域。按照产生影响的不同层次,会计学影响范畴可以分为会计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会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企业行为是企业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具体包括企业的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两大类。在企业内部,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因此会计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企业的管理行为。

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包括筹资、投资、运营、分配等具体行为,每一项财务管理行为都需要会计信息来确保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随着公允价值在企业金融资产计价上的广泛使用,在牛市时管理者的投资行为会更加激进,其利用投资机会,扩大公允价值带来的利润或净资产增量;在熊市时管理者会表现得非常谨慎,以防止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关于会计对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在不少问题上都取得了共识。比如,Zeff(1978)认为会计报告不仅仅是对财务决策结果的反映,也能够影响财务决策的效率和效果,这意味着会计具有很强的经济效果。Hunton等(2006)指出,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能够有效降低管理者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Jackson(2008)研究发现,在折旧方法的选择上,相较于加速折旧法,直线法会导致企业投资于一些价值非最大化项目。周守华、张敬峰(2006)研究认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变迁会从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战略、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

除财务管理行为之外,会计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的其他管理行为上,如:企业的供产销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等。Scott(2000)指出,会计准则变迁会影响企业的各项契约关系,进而影响到经理人的利益和企业价值。因此,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经理人会向准则制定机构施加压力;在新会计准则发布后,经理人也会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包括财务管理策略和其他管理策略)。比如,在存货成本核算方面,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当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价值时,一旦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会缩短生产周期,加快生产周转,尽可能让原材料价格下降与产品成本下降同步,保证企业在产品销售中的成本优势,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会计对企业存货管理、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的影响。在研发支出处理方面,会计准则允许在研发阶段将部分研发支出资本化,这会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体现了会计对技术管理的影响。在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上,会计准则将股票期权费用化,这会影响到企业对股票期权的使用,进而弱化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体现了会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可见,会计可以通过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对企业的其他管理行为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行为决定企业业务行为,会计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最终也必然引起企业业务行为的改变。

(二)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会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资本市场既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也是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之间的中介。而资本市场中的主要信息是由会计提供,会计是资本市场中的主要商业语言,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中相关主体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资本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为例,黄世忠(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效应,这种顺周期效应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监管、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者的心理反应三个途径产生作用,在金融环境动荡的情况下,这种顺周期效应会放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此外,会计还会影响到企业战略、企业价值理念、企业行为,从而影响到资本市场,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除了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宏观经济,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存在其他路径。早在1912年,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指出:“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构成,实施这些创新活动的组织是企业,担负起创新活动职能的人是企业家。”在熊彼特眼中,经济发展无关资本市场,却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将此观点与会计影响企业行为的结论结合起来可知,会计对技术研发、产品创新、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等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必然也会延伸至宏观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有过论述。朱元午(2001)认为我国会计变迁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服务。Suzuki(2007)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会计制度在日本经济复苏中起到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工作的数据口径,因此会计工作生成的数据经过归类汇总后能够直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这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提供了信息支撑。杨丹等(2009)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计变革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会计改革,而会计的每一次变革也是为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服务。盖地、杜静然(2010)则论证了会计准则变迁内嵌于经济社会的演进之中,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组织过程。

(三)会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发展是社会要素向前运动的过程,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体制创新、生态保护等,其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上文论证了会计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也必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论述过会计的重要作用。《孟子·万章篇》记载:“孔子尝为委吏,曰:会计当而已矣。”美国著名的史专家詹姆斯·W.汤普逊对欧洲中世纪晚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研究。他认为,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带来的经济革命是欧洲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引发这场经济革命的是“信用”、“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和交易手段的出现。这些新兴事物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在这些新兴事物产生的过程中,“簿记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两权分离的背景下,“簿记制度”为厘清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财产关系、评价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了保证(杨雄胜,2002)。纵观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与上升。

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计对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生态保护、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等也都会产生影响。比如,环境会计概念让企业更加重视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推动企业的经营理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效统一转变。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势必会对各国的语言、逻辑、文化、思维方式甚至是政治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Suzuki,2007)。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支出部分资本化的规定,也是为了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推动行业乃至社会的科技进步,这些都是会计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郭道扬在《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中写道:“回首20世纪,会计控制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21世纪,会计控制也必将会在人类处理‘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事务中以及‘教育——科技——经济——和平’的系统建设工程中发挥其能动作用,将会计控制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摘要: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会计学,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影响范畴

参考文献

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盖地.税务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李航.对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系统探究[J].财政研究,2007(7).

周守华,张敬峰.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兼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变革[J].会计研究,2006(12).

陈信元,何贤杰,田野.新会计准则研究:分析框架与综述[J].中国会计评论,2011(2).

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1(11).

葛家澍.会计·信息·文化[J].会计研究,2012(8).

郭道扬.会计制度全球性变革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3(6).

刘峰.会计准则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经典范畴理论VS原型范畴理论 篇3

经典范畴理论还涉及到一个另范畴化的问题。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为基本点。二元互斥才是我们把握世界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对于人来说,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畴内,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畴内,它应该自成一家,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另范畴化,它是范畴的重组。另范畴化与范畴化并不矛盾,另范畴化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

自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对范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以体验哲学为依托,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范畴不是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而且,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构成同一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边缘”之分。那么,范畴中的这个原型是怎样确立的呢?根据家族相似性足以进行范畴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划到一个范畴内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原型的确立只是以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以经验、感觉、认知等因素作为重要标准。这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纳入了主观性因素,和排除主观性因素的经典范畴理论截然相反。亚里斯多德说:“范畴是抽象的容器”。范畴是抽象的,范畴原型处于不同的层次,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畴指涉思维规律;原型适于识解方式。比如,说到鸟这个范畴,美国人想到的是知更鸟,中国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鸟还是麻雀是鸟的原型呢?难道说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原型还不一样?再者,提起宠物这一范畴,每个人家里养的不可能都一样,我们从主观性出发给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样。可见,原型范畴理论中确立中心成员这一概念是游离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个人经验的影响,根本不科学,不能拿来当为分类的标准。只要属于同一范畴,成员地位就是相等的,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区别。像上文所说,不能说大象比老鼠更是动物,那狮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谁又更是动物?不仅如此,原型范畴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认二元互斥,但是原型与非原型,边缘与非边缘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论并不统一。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催生了原型理论。范畴不是因为共同特性而是因为成员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结合在一起的,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范畴的成员。可见,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于所有的范畴化过程。这本身就是在否认范畴的边界,人们对范畴边界的判断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现实性和直观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现实性并不是心理真实性,直观感知也并不等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抛弃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那就不成其为科学。所以,人们对范畴边界认识的不统一并不等于范畴边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认知能力不够时并不能说世界是不可认知的。根据“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纳入同一范畴,那么这个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种程度才把它划入同一范畴的边缘成员而不是范畴外?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比如说明星的“撞脸”,娱乐圈中有很多刚出道的小明星因为和大明星外貌形气质相似被拿来比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个人觉得房祖名和张默简直太像了,难道就因为相似说房祖名和张默是一家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即本质。本质是一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属性,以相似来瓦解本质太荒谬了。

以上的论述表明了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论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的曲解和亵渎。只有坚持经典范畴理论,通过对认知事物本质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从其类”。

摘要:经典范畴理论是以充分必要条件和二元互斥论来界定范畴成员,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范畴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本文对比论证了经典范畴理论的超拔和原型范畴理论的荒谬。

关键词:范畴,本质,原型,相似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1959a.《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亚里士多德1959b.《范畴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力”范畴梳理 篇4

“张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艾伦·退特为归纳优秀诗歌的共同特性而创造的,是新批评派的学者说明文本语义的结构特征的一个理论术语,是衡量“好诗”的重要审美标准。1938年,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说:“我提出张力 (tension) 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 (extension) 和“内涵” (intension) 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我们所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 (1) 退特的这段话是理解“张力”范畴的基础。

“张力”范畴的构成要素包括词语的外延和内涵。在形式逻辑中,外延是指适合某词的一切对象;内涵是指反映此词所包含对象属性的总和。退特受到逻辑学的启发,认为诗歌语言也具有外延和内涵两重意义。诗歌语言的外延是指一个词语的字面意义,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内涵是指一个词语的暗示意义,即联想意义和比喻意义,或者附属于该词上的感情色彩。退特在对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理解和总结的基础上,将extension (外延) 和intension (内涵) 两个词的前缀ex-和in-去掉,而将其词干tension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张力,用来描述诗歌语言内涵与外延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张力存在于诗歌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即字面指称意义与内在暗示意义两个平行意义层面之间。在诗歌中,语言一方面用来描摹和陈述客观对象,这是语言的外延意义,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确定的含义;另一方面,语言更主要地是用来抒发、咏叹诗人的感情,即使用语言的内涵意义,这是诗人自己赋予词语的个人化的意义,是一种审美追求。在这两种意义层面里,外延意义是内涵意义的基础,内涵意义依附于外延意义存在,又通过外延意义寄寓诗歌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和感情。诗歌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同时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它所传递的意义也具有双重特性。而诗歌语言的这种双重特性就为张力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张力是语义学意义上的外延与内涵的协调。文学既要有内涵,又要有外延,既要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又要有明确的概念意义。诗歌应当是意义的统一体,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联想、暗示与明晰、概念的结合体,是内涵的极致与外延的极致的结合,是其中所有意义的统一体。忽视内涵将导致诗歌语言内容贫乏或感情空洞,而忽视外延又将导致诗歌语言晦涩难懂,外延和内涵缺少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产生张力,也就不能表现诗歌的深远意境和深厚感情。在一首诗里,语言的张力是联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筋脉。诗中的意象、句子、章节乃至情感和多层次的意蕴等等表面上是依据词语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都是依靠诗歌语言内在的张力来联结的。张力促使诗歌形成内在的立体结构,使诗歌的内蕴得以扩展和丰富,从而形成艺术的整体感。

例如庞德的著名诗歌《在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诗人把“面孔”和“花瓣”对应起来,两者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交织在一起,展示出美丽的人性在地下隧道汹涌的人群中颤栗的觉醒。诗歌仅仅两行,却极富张力,从而实现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又例如这样一个句子“这里的阳光很希腊”。希腊本来只是一个地名,但是这个爱琴海畔的神秘国度一直带给人很多愉快的遐想,比如浪漫的海滩、美丽的风光等等。在这个简单的句子里,当“阳光”和“希腊”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决不仅仅停留在阳光很灿烂美丽这样的意义上了,而是带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一方面想象着希腊特色的耀眼炙热的阳光,一方面又不断加入许多个人化的希腊印象,于是这里的“阳光”就增加了几分别样的色彩。语言的张力就在这种个性的超越的组合之间显示出来。

艾伦·退特认为富有张力是优秀诗歌的一种重要属性。他曾经说,“我们一般认为是好诗的很多诗歌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另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在意的诗歌。为了更好的理解它们,让我们给这种特性创造一个名称。我要把这种特性称为‘张力’。” (1) “诗歌里还有没有某个中心成就,我提出的对那一成就的描述,其术语是张力。” (2) 在退特看来,好的诗歌虽然有其他品质,但是张力是最突出的性质,而考察和评价诗歌的张力正是批评家的主要任务。而且,退特以张力为审美标准,发现英国玄学派诗歌逻辑次序明显,前后连贯,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相得益彰,是最具张力的好诗,从而为玄学派诗人翻案。

同时,退特还特别强调构成诗歌“张力”的“一切意义”之间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退特认为,诗歌语言所能发现的全部意义之间,不是互不相关、互相损害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19世纪的很多抒情诗,例如詹姆斯·汤姆森的《葡萄树》之所以被新批评理论家认为是很差的诗,就是因为“它们在是字面上或是模糊意义或是暗示方面,都没有表达连贯的意义。” (3) 而在真正的好诗中,思维转换的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而且诗的所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都归结为一个中心的意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诗歌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在这一方面,退特继承了英美新批评奠基者T.·S.艾略特等人的“有机整体观”。

“张力”是新批评派评价诗歌的审美标准。有没有张力,在英美新批评理论家眼中是衡量一首诗是否成功的支柱。T·S艾略特曾说,诗歌如果没有张力,就像“一些只有简单音节的鬼魂,躺在阴影背后,甚至在最自由的诗中,东摇西摆;当我们打瞌睡了,它却前来想吓吓人;当我们醒来,它却悄然无踪。” (4) 也就是说,诗歌没有张力就没有真正的诗味,不能打动读者的心。文艺理论家约翰杜威也指出,“如果没有内在的张力,诗将流于直述铺陈,一泻无遗,没有所谓发展生长与完成。抗力(张力)的存在,在主体的创造中,阐示了智境之所在。” (5) 可见,张力越大的诗歌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审美意义越多,也就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就是更加优秀的诗歌。

英美新批评理论家通过“张力”范畴的提出,为诗歌语言的创造和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张力”范畴,他们把“内在批评”进一步具体化,将文学的内在构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同时,“张力”范畴的提出与运用也体现出新批评派以文学作品为本体,倡导细读文本,关注语言的鲜明特色。因此,张力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英美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作品内在构成因素的最高总结。

参考文献

[1].陈鸣树:《文艺学方法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2] .孟庆枢主编:《西方文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4]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5] .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6年。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 篇5

随着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将其应用于语言学的研究当中, 但是研究过程中发现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在国外, 许多语言学家对其持保留态度。例如Posner (1986:58) 表明:“虽然Rosch的研究很有分量, 但我对Rosch与Aristotle之战却很难有多大兴趣。”Wierzhick (1996:167) 则提出:“还不能说Rosch的研究对语义描写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认为必须从语义描写而不是从语义理论来证实原型理论的应用价值。”同样在国内, 对于原型范畴理论, 赵彦春教授曾做出了经典又准确的批判, 该文主要讲述原型范畴理论在应用中的一些缺陷:

1 中心成员的确定问题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某一范畴内地位最高的就是原型, 即中心成员。如何确定中心成员无疑是展开研究的首要问题。中心成员处于整个范畴的核心位置, 但是中心成员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整个范畴的意义。在选择方面, 不同的人, 环境, 地区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导致中心成员有变化。比如, 在“鱼类”这个范畴中, 要分析特征和意义, 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成员, 中国北方的大部分人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无疑是鲤鱼, 以鲤鱼的性状, 外形等特点为中心, 来分析其他成员与其相似的地方, 和鲤鱼相似处多的成员则地位高, 反之则地位低;如果是美国人来分析, 他们平时吃金枪鱼较多, 大多数人会以金枪鱼作为中心成员, 金枪鱼和鲤鱼的性状, 外形等大相径庭, 那往下再分析, 其他成员和中心成员的相似性就不同了, 可见, 同一个范畴内, 由于地区差异确定了不同的中心成员, 使整个分析混沌不堪。另外, 还有可能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范畴, 它们的中心成员却相同, 但这些范畴却是不同的类型, 那就不能区分不同范畴了。例如, 宠物这个范畴, 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狗, 所以狗可以当做中心成员, 而在哺乳动物这个范畴中, 狗仍然是典型, 仍然可以当做中心成员, 但是宠物和哺乳动物两个范畴的差别很大, 根据中心成员是无法区分的。

2 家族相似性的不足

家族相似性首先由维特根斯坦提出, 后来Rosch将其用于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此范畴的原型有相似性而被归入此范畴, 但是由于各个成员与原型的相似性有差异, 各个成员的地位则不同, 与原型的相似性越高, 此成员的地位则越高, 反之则地位低。首先是如何判断“相似性”的问题, 在判断相似性的过程中, 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实验, 观察来确定相似性, 这确实是一个掺杂了太多主观因素的过程, 这就导致在评判相似性的时候不确定因素太多, 不同的人, 心态, 或者环境都会导致相似性的判断不同。其次, 凭借相似性就真的能判断某成员的范畴了吗?这种以表象为依据的判断方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例如, 人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 基因决定了性状。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基因的显性或者隐性决定的, 如:双眼皮基因, 其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当A出现时, 性状表现为双眼皮, 没有A时表现为单眼皮, 由于是成对基因, 就导致在产生后代时发生变化, 比如一对都为双眼皮的夫妇, 其基因都为杂合体Aa, 虽然性状都表现为双眼皮, 但本质上夫妇俩都是单眼皮基因的携带者, 所以二者所生的孩子的此基因就有三种情况:AA, Aa, aa。aa就是单眼皮了, 也就是说一对双眼皮的夫妇有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那么如果根据原型范畴理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 这个单眼皮的孩子一定不会是这对夫妇的孩子, 可见, 家族相似性是存在重大漏洞的。本质是固定的, 特有的, 表征可能受到外界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 如果仅仅根据主观判断的表征来确定相似性, 从而确定范畴, 那研究将陷入怎样的混乱。

根据家族相似性, 某一范畴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中心成员比边缘成员的地位高, 因为它有着与原型更高的相似性。Rosch曾在1975年做过一实验, 通过研究和对比表明, 在鸟类这个范畴中, 最典型的成员是知更鸟, 因为它具有鸟类的所有特征。麻雀、金丝雀、鸽子等属于地位比较高的成员, 因为相比起其它鸟, 它们和知更鸟之间的相似性较多。企鹅、鸵鸟等则地位较低, 处于鸟类范畴内的边缘位置, 因为它们和知更鸟的相似性很少。但是知更鸟中心成员地位的确立是人为的, 主观的,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其次, 为什么和知更鸟相似度高的鸟地位就高呢, 难道说在鸟的世界里, 知更鸟比其他鸟更是鸟吗?比如哺乳动物, 最典型的首先想到是狗, 但是鲸鱼同属于哺乳动物, 和狗的相似性非常低, 若根据此理论, 鲸鱼地位最低, 那难道狗比鲸鱼更是哺乳动物?二者都符合哺乳动物的判定标准, 为什么狗的地位就高呢?这又有什么客观标准可言呢, 可见, 成员之间地位高低不同是存在问题的。

3 范畴间边界的模糊问题

Langacker (1987) 认为:一个事物在该范畴的范围内可以偏离原型的距离, 没有固定的限制, 只要实施范畴化的人足够的灵敏和灵活, 就能够找到该成员和原型成员的共同点其观点究其本质而言否认了边界的存在。Langacker (1987, 25) 曾明确否认词法与句法之间的对立, 指出:“明确区分句法和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因为这样做的人根本没有全面考察过词库本身, 这样的讨论建立在某种值得怀疑的假设之上, 只是为了构建必要的句法特征”。Ungerer和Schmid (2001) 引用Labov关于杯子状物体实验讨论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认为模糊的边界是“毗邻范畴之间的边缘点带。这些观点后来慢慢也受到了质疑, 下面来论述其缺陷:是非是分明的, 二元永远互斥, 是非之间有清晰的, 明确的界限。例如马和驴之间虽然有相似性, 但是马永远是马, 驴也永远属于驴的范畴。有人会说骡是介于马和驴之间的, 所以马和驴的界限不明晰。这个问题其实是忽略了范畴的层级性, 骡子既不是马也不是驴, 它属于另一个范畴, 骡本身就是一个范畴, 不能把其归入马的范畴或者是驴的范畴, 也就是说, 骡的范畴, 马的范畴, 驴的范畴这三个范畴都从属于动物这个大的范畴, 三者在动物这个范畴内是平等的成员关系, 并且两两相互排斥, 界限分明, 所以范畴之间的界限还是分明的, 二元互斥的, 离散的。有人会争论在语言中二元互斥并非绝对, 至少在语义范围内不是完全互斥的, 因为有一词多意的现象。例如:英文中“right”一词既可以解释为“右边的”, 也解释为“正确的”。听话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right的意义, 即使听话者不明确说话者所指的意义, 说话者自己还是明白的, 并可以通过进一步阐释来让听话者明白其意思。对词语含义理解的模糊并不能否认语义本身的明晰性,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会造成语义的变化或者衍生, 新形成的语义与原来的语义在范畴中仍然具有边界清晰性, 也就是说, “right”一词是“右边的”和“正确的”两个意义合用了同一个形式, 两个意义是异质同构, 但二者之间的界线仍是明晰的, 并不模糊, 当“right”指“右边的”这一意义的时候, 就不能同时指“正确的”这一意义。

由于原型范畴理论坚持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导致原型范畴理论没有明确的层级, 点出一个中心点, 以辐射的形式形成网状关系, 网状结构交互错杂, 所有节点都是联系起来的, 而任何一个点一旦变化, 整个辐射状的网状结构就全部变化了, 整个平面的研究就是一片大混乱了, 况且从源头开始时若不同个体找的中心点不同, 这个研究体系必然不同, 是不是都可自成一派了?还有和客观根据可言?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4 结束语

本文从中心成员的确定、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种种缺陷, 旨在说明任何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根基的学科, 其基础、出发点就是有固有缺陷的, 当一个学科其基础就有明显漏洞缺陷时, 那么整个学科的理论无疑是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 毫无说服力。呼吁各位学者回归经典范畴理论, 坚持二元互斥, 边界清晰, 结构层级明确, 各成员地位平等的重要理论基础。

摘要: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其实存在很多缺陷, 该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 (1) 中心成员确定方面的缺陷; (2) 家族相似性的不足; (3) 边界间模糊性的缺陷。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中心成员,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

参考文献

[1]Rosch E H Human.Communications;Theoretical Explorations[M].New York;Halsted Press, 1974.

[2]Wierzbicka A Semantics.Primes and Universal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赵彦春.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韩汉语时态范畴对比 篇6

在进行任何一项对比研究之前, 首先要弄清楚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这里, 我们对时态所下的定义是:时态表示一个事件的存在方式在不同时域中的变化, 即时间的不同状态。一般来说, 可以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二、在韩国语中表示时态的方式

韩国语的时态基本上可以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三种时态, 可以通过“语法形式”和“词汇形式”表现出来。

1.语法形式

(1) 现在时:表示说话的瞬间动作正在进行。韩国语中没有表示现在时的时制词尾, 它的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谓语不另加时制词尾时则表示现在时。

例句: (哲洙现在正在图书馆里学习。 )

(现在千颂伊正在家里吃饭。 )

过去时:表示说话的瞬间行动、状态已经发生。这主要通过来表现。用在以元音为结尾的谓词词干之后;用于以其他元音为结尾的谓词词干之后;用于以为结尾的谓词词干之后。

例句: (我昨天在操场打篮球了。 )

(3) 将来时:表示行动和状态在说话的瞬间以后产生。这主要通过“●”来表现。 (注:在主语是第一人称的陈述句和主语是第二人称的疑问句中, 表示意愿、打算, 在主语是第三人称的陈述句、疑问句中, 表示推测、可能, 相当于汉语的“要”、“将要”、“打算”、“可能”, 等等。 )

例句: (先生, 你打算做什么? )

2.词汇形式

这主要通过附加在词干后的冠型词形词尾来表现, 即等。

例句: (哲洙明天到达北京。 )

三、在汉语中表示时态的方式

1.语法形式

汉语中动词或形容词的时态可以用时态助词来表现, 时态助词也叫做动态助词或实体助词, 主要有“着、了、过、来着”。

(1) “着”用在动词后, 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例句:桌子上放着一盆花。他拿着红旗走在最前面。椅子上放着一个书包。

(2) “了”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或性质的完成状态。

例句:张三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三十多米。上个周末, 我跟高中同学去熊猫基地玩了大半天。

(3) “过”用在动词后, 表示动作的经历状态。

例句:桃花已经开过了。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了。我曾经吃过火锅。

(4) “来着”主要用在句尾, 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例句: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你忘记上学时老师是怎么教导咱们来着? 昨天你去哪来着?

2.词汇形式

汉语中用词汇形式表现时态, 主要体现在时间副词上。

这类时间副词主要有:立刻、正在、在、马上、常常、经常、渐渐、刚、刚刚、曾经、已经、永远、忽然、突然、顿时、从来、仍然、暂且、仍旧、依然、才、终于、一直、一向、始终、早已、向来、从来、往往、每每、就, 等等。

例句:小王现在正在飞机上。他向来不善言辞。上个星期我不太忙。 (过去时间词+句子)

通过以上内容,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时态范畴在语言的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言的使用者只有根据具体的语境, 正确地了解、使用不同的时态, 才能达到预期的交流效果。

摘要:“时态范畴”不仅在语言学的科学研究过程中,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地运用各类时态, 才能避免歧义, 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语义。本文通过举例、对比的研究方法, 概括论述了韩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各类时态范畴, 希望给研究相关领域的同仁带来帮助。

关键词:韩国语,时态,研究,语义,歧义

参考文献

[1]#12

[2]崔允甲.韩国语语法精讲.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9.

[3]崔羲秀.韩国语基础语法 (修订本)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9.

[4]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商务印书馆, 1995.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1979.

[6]王婉静.试论韩国语时态习得的突破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5) .

[7]胡培安.呈现与指称:语言中的两种时间表现及其语言学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 篇7

方式范畴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在介词的引导下作状语, 是语义论元范畴, 同时部分连动结构如“跑步锻炼身体”“开车回老家”中的V1表示V2的方式;还有数量重叠形式的方式状语, 如“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课文”, 另外还出现了“电话拜年”“短信通知”等NV结构, 其中“N”表示“V”的方式。论文从“动作的方式”这一语义范畴入手, 把表现方式的多种语法形式统一起来,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突破:

第一,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发现方式范畴是原型范畴, 方式范畴内部存在着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差别, 方式范畴典型成员在典型性上也存在着程度的差别。

第二, 建立了方式范畴的语义类。根据方式成分跟VP的关系, 把方式范畴分为致使类方式和非致使类方式两个大类, 致使类方式又分为有意致使和无意致使两个次类。根据动作的主体对方式成分控制度的不同, 把方式范畴分为可控方式和非可控方式, 可控方式又分为自主方式和非自主方式。

第三, 研究了方式宾语, 发现能作方式宾语的名词不能是基本范畴词汇, 而是基本范畴词汇的下位词。制约方式格述题化和话题化的条件是方式格的语义类, 规约型方式可以述题化和话题化, 偶发型方式不可以。

第四, 研究了表示方式义的介词, 发现表示方式的介词有使用义、依据义、凭借义、表现义四个语义次类。

另外, 本文对方式范畴的重要句法位置——方式状语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研究了名词性的方式状语、动词性的方式状语、形容词性的方式状语、数量结构方式状语和拟声词方式状语, 这是方式范畴的个案分析。

上一篇:坐标教学法下一篇:小学品德教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