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与撰写

2024-08-20

教案设计与撰写(共6篇)

教案设计与撰写 篇1

摘要:神经外科学PBL教学模式中,高水平的PBL教案是开展教学的关键。作者认为在教案设计、撰写与应用中,遵循以下原则:①使用教师亲自诊治的病例,设计、撰写个体化的案例;②案例的内容与现代先进的设备、技术密切结合,特别是微创神经外科技术;③基础知识、临床应用与人文关怀、医疗道德及专业态度想结合,让学生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原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PBL,神经外科学,教案设计与撰写,素质教育

神经外科学涉及到神经解剖、生理、病理和神经病等学科,内容庞杂,功能复杂而抽象,专业性极强,但现今神经外科学授课时间相对较少,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难以使学生掌握到较为全面的神经外科知识。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国际上尤其是医学院校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1],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所学医学基础知识与神经外科临床相结合[2],提高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兴趣。在PBL教学模式中,高水平的PBL教学案例是开展PBL教学的关键。虽然有关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的报道有一些[3],但是,探讨神经外科学PBL教程的设计与撰写的研究则鲜见报道。

本文探讨和总结仁济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的三个神经外科学典型病例的PBL教程,包括:《贾宝玉“衔玉而生”他脑内藏“玉”》、《他为啥“大小”眼?》、《头破血流》(英文)的设计与撰写,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教学效果。

1 神经外科PBL案例内容及格式

所有PBL教程均分为教师版及学生版。教师版应包括完整的标题、案例摘要、病例检查结果、学习目的、教师授课注意事项、讨论要点、问题及讨论引导;而学生版只包括标题及病例检查结果。在撰写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版PBL教程应具有故事性,比如神经外科学的这三个教程就具有吸引“眼球”的地方。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脑内怎么会有“玉”呢?它和脑肿瘤有什么关系?;“大小眼”得的是什么毛病?;成语“头破血流”意味什么神经科情况?学生学习神经外科的兴趣就一下子被激起了。

下面以具体实例《贾宝玉“衔玉而生,他脑内藏“玉”》阐述神经外科PBL案例撰写的细节要求。

1.1 案例摘要

一位18岁的男性青年,主诉无明显诱因的头痛头晕3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左额骨板下占位,转诊至神经外科后行头颅MRI平扫+增强及MRS,初步临床诊断左额占位(胶质瘤可能性大)。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左额占位切除术,术中发现颅内占位为黄白色、质地硬、分叶状组织,送检病理结果示软骨瘤,术后给予了常规的抗炎、止血、脱水及营养支持治疗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恢复良好后出院。

本例PBL教程分别从基础医学(解剖、影像学、病理学等)、临床医学(颅内软骨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政策、医患沟通学等)等方面展开讨论。讨论要点:(1)头痛、头晕的常见疾病及其伴随症状及其对鉴别诊断的作用;(2)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及其分类及其好发部位;(3)头颅CT低信号的意义?高信号的意义?

1.2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出凝血系列、血糖、乙肝五项、HCV、HIV、RPR,示各项检查检查结果均无手术禁忌;心电图检查示正常心电图;胸片检查示正常胸片;头颅MRI平扫+增强:颅内诸结构显示清晰,左侧额叶颅板下可见不规则分叶状异常信号影,其在T1WI及DWI均为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增强后可见环周及病灶中央不规则管状强化,病灶大小约25mm×22mm,病灶环周无明显水肿,余脑实质内无明显异常强化;头颅MRS示无明显波峰。根据对患者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为左额占位,脑胶质瘤可能性较大。主要的讨论要点:(1)左额叶占位最常见的疾病;(2)左额占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3)左额叶最常见占位的影像学表现;(4)MRS中各种化学物所代表的意义;(5)MRS中未见到明显增高峰值,且与初步诊断胶质瘤并不符合,主要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手术适应证后进行颅内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为5.5×2.5×3cm3大小,呈黄白色,不规则结节状团块,外周包绕一层薄壁纤维囊。病例结果提示为软骨瘤。主要讨论要点:(1)颅内软骨瘤的基本组织学特点及发病率、发病机制、预后;(2)颅内软骨瘤的病理学特点。

1.3 病例小结

患者主因头痛头晕入院,通过逐步进行辅助检查排除了其他引起头痛头晕的疾病,最红确定病因:左额颅内占位。就颅内左额部占位最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进行讨论,使学生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术后病理示颅内软骨瘤,从颅内软骨瘤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对颅内软骨瘤进行系统讨论,并引导学生从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等方面吸取经验教训。

2 神经外科PBL教案设计与撰写特点

现今神经外科学主要包括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功能神经外科和脊柱脊髓神经外科等5个亚专科[4],其中前2项为教学大纲要求的医学生重点学习内容。而第3项是随着疾病谱改变最近出现的高发病率的亚专科。科室PBL教案涵盖了这3个亚专业。神经外科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具有3个条件:合格的设备、受过PBL正规培训具有先进理念的师资队伍和一定数量、定期更新的PBL教案。其中,PBL案例为PBL教学模式的关键,好的案例不仅能够融合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于病案之中,而且要求通过病案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查询资料,寻找答案,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我们认为神经外科PBL案例的主题主要包括:(1)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2)神经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3)神经外科疾病的预防;(4)神经外科疾病与人口健康、医疗服务、经济政策;(5)神经外科的人文关怀、医疗道德及专业态度。

总结3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体会在神经外科PBL撰写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能够提高案例的质量:(1)由于神经外科学对医学生而言难度大,而且抽象,因此PBL内容必须简单扼要,但要涵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2)案例内容需与现代先进的科技密切结合,特别是与广泛应用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先进的神经外科设备如神经导航、神经内窥镜相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先进的3D影像学对学生有良好的效果;(3)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及社会伦理等结合,使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使学生对单一疾病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有系统了解,对这一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预后、人文关怀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

3 神经外科PBL教案应用效果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医学教育的挑战[5]。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采用提问的方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者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6]。PBL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PBL教学还能打破医学各学科之间的界限,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仁济临床医学院2006级,2007级本科生共36人中应用自己编写的神经外科PBL教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半年后测定这些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对神经外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临床工作自信心与兴趣都高于其他人。

笔者认为成绩的取得归因于:(1)应用了真实可靠、个体化的案例。这些案例来自授课教师的亲身诊治经验,而不是来源网络或国外病例。(2)教师按照患者的病情演变和诊疗过程展开,借助不同的道具使学生迅速进入医生的角色。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提示性问题。(3)神经外科诊断讲究定性和定位,其中影像学资料在神经外科疾病定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病理学资料在疾病定性中作用显著,设计神经外科案例时结合了如CT、MRI、MRS等鉴别诊断的影像学手段以及神经病理学基础科学。

4 结语

PBL案例的编写是实施PBL教学模式的第一步,需要神经外科医生有扎实的专业结构、广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深厚的写作功底。神经外科PBL案例的设计和撰写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较其他学科案例设计更为复杂,对编写者的要求更高。作为新兴的学科,神经外科案例的设计除遵循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到科研与临床的有机结合[7]。国内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虽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其设计与撰写以及其在教学中的经验积累能使其取得最佳效果。同时我们倾向于将神经外科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高年级学生。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20:481.

[2]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search:A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 used toassess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J].Interdisciplinary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2009,3:59.

[3]方亦斌,王志农,刘建民,等.“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神经血管介入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198-199.

[4]马廉亭.微侵袭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60.

[5]Mcpaland M,Nobo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59.

[6]Newman MJ.Problem 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and overview of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approach[J].J VetMed Educ,2005,32:12.

[7]张秉义,张耀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114-116.

教案设计与撰写 篇2

1、在参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学习撰写倡议书。

2、引导学生依据习作题目和文字提示打开思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习作材料。

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游览顺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写下来。

4、倡导学生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

教学过程:

一、学习倡议书。

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

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给写给谁(部门),写些什么内容?

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

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

二、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阅读本单元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美妙的文章,引领我们观赏了一幅又一幅内涵丰富的画面。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介绍出来,然后彼此交换阅读,从中增加见识,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哪次游览印象最深?

(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

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

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生:我认为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比如《海上日出》的2、3自然段就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

(生:我觉得应该按我们游览的路线来写,先到那儿,再到哪儿。一一写出来。)

是的,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叶圣陶爷爷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按游览顺序这样安排了文章的写作思路:

金华城--罗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如此这般,游览顺序一目了然,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

2、现在,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然后自主选择在括号里填一填。

()()()

3、讨论。

如果一次游览去了五六个景点,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

对,在尊重游览经历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写一些景点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

在游览中,景点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观。无管那种,只要你感觉它是这处景点的代表作,是你喜欢的,那么就应该好好观察,并在习作中抓住其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如何把景物特征写的具体形象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描写景物的色彩。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色彩。用语言再现景物色彩,将会使读者犹如亲眼所见。

演示文稿出示:

(1)天空中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2)夜丁香的茎是棕色的,十分坚硬,好像是自卫的武器。瞧,那碧绿的叶子,犹如块块透明的碧玉雕琢而成,绿得可爱、诱人。

2、描写景物的形状。

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事物。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捕捉到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而景物的形状就是你不可忽视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写假山石形状的奇特:

湖边有许多假山石,人们可以坐在上边歇息。这些假山是多么奇特:有的像一只怒吼的雄狮,正准备扑向猎物;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有的像白玉无暇、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上面两段话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护栏”上的图案和山石的各具神态。

(四)通过回忆,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和写法。

填表:

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方法和途径

(五)学生自主习作

(六)自查互评,修改完善,展示共赏

1、轻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修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赏。

教案设计与撰写 篇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运用, 将实现学生与导师、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导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无时间、地点限制的沟通、交流与管理。

作者研究与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论文撰写在线指导交流管理系统, 实现网络在线及非在线的无障碍交流与沟通, 使信息、疑难问题等及时、快捷高效的在网络平台互馈, 改变了传统的高等院校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同时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网上统一填写提交模板平台, 规范了毕业论文格式, 实现了毕业论文格式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该系统提高了毕业论文指导效率与质量, 为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奠定了基础。

1 体育类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在线指导交流与监管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本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 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三层组成。主要利用Internet的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 实现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监管等功能。该系统采用具有信息交互功能的Microsoft ASP.NET 4.0动态网页技术, 数据库运行服务采用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管理软件使用Access 2010, 开发工具采用业内广泛使用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网站开发环境使为Windows 7 sp1+Internet Explorer 6.0, 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Server+Internet Explorer 6.0或以上, 客服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 Server+Internet Explorer 5.0或以上。该系统的维护只需要远程登录服务器系统即可, 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导师、学生、管理人员的网上实现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 只具有Internet访问功能即可。

2 体育类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在线指导交流与监管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1.1 学生功能模块设计

学生模块提供学生个人信息修改、留言、在线交流、论文资料上传和论文定稿上传等功能。个人信息修改:主要是登陆信息;留言:可以向导师和管理者留言, 包括查看留言, 由留言标题和留言内容组成;在线交流:实现了文字、视频和语音等方式的论文的讨论与答疑等;论文资料上传: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初稿等资料上传, 便于导师和管理者查阅;论文格式检测:上传论文定稿, 系统读取提交的Word论文, 并与系统中的标准格式进行匹配, 提示不符合规范的文字和段落, 并可自动更正。

2.1.2 导师功能模块设计

导师模块提供导师个人信息修改、留言回复、在线交流、论文定稿审核等功能。个人信息修改:主要是登陆信息;留言回复:查看留言、并对学生留言进行回复;在线交流:实现了文字、视频和语音等方式的论文的讨论与答疑等, 可以多人进行会议式同一平台交流;论文定稿审核:对学生上传的论文经过论文格式检查/自动更正模块后, 导师对论文进行最后审核评价, 填写导师意见和评分进行提交, 一旦提交不得修改, 如需修改得申请管理员退回后再操作。

2.1.3 管理者功能模块设计

管理者模块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回复留言、查看指导进程、接收资料和管理论文定稿等功能。个人信息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和基本数据的维护, 注册均采用实名制注册, 不同身份登录被系统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查看指导进程:管理者点击指导进程管理可以查看每位学生与导师间所有指导记录, 实现网上监管功能;接收资料和论文定稿管理:主要是收集学生上传的论文资料, 进行电子版资料存档管理。参见图1。

2.1.4 信息公告功能模块设计

信息公告模块位于系统登录界面左边 (见图2) ,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放置毕业论文相关文件、最新毕业论文计划工作安排的通知和公告等内容, 以便学生和导师能及时查阅相关信息, 了解时事动态。

3 体育类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在线指导交流与监管系统的功能实现过程

3.1 指导交流与监管过程的实现

在以往, 学院对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监管采取过很多办法, 比如实行在校每天签到制、定期提交论文稿件、定期提交导师学生指导签字记录等等, 但最后效果甚微, 无法做到实时跟踪监督, 实行网络指导与监管后, 将毕业论文指导整个过程均融入系统中, 学院管理者可以利用高级管理权限查询及检查每位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进程及其质量情况, 随时提出相应的意见。

首先, 管理者通过数据库进行导师和学生的登陆信息录入, 管理者将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平台上确认后, 在学生登陆之后页面上能显示导师信息, 在导师页面上能显示所有被指导学生信息。

学生开题之后, 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即开始进入网上指导监管阶段, 学生通过信息公告下载毕业论文相关模板 (如目录、摘要、正文和致谢等撰写模板及要求等) , 学生根据论文选题与参考资料, 根据论文模板撰写论文初稿, 完成后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系统平台, 在撰写过程中, 遇到疑问可以留言或者在线和导师交流。导师可以下载查看学生上传的论文资料, 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提交毕业论文相应阶段稿件, 如在完成第一稿之后上传提交, 导师审核批复提交, 管理者对第一稿审核通过后, 学生才能在系统上实现下一阶段的撰写过程实时记录情况, 直至定稿的提交。

3.2 毕业论文定稿提交的实现

学生完成定稿之后, 首先要上传论文至论文格式检查/自动更正模块中, 该功能结合体育专业学科特点与学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设计模板, 系统读取上传的Word论文, 并与系统中的标准格式进行匹配检查, 提示不符合规范的文字和段落, 将有红色字体标注, 并可自动更正。毕业论文格式检查内容包括有:正文及各级标题的字体、大小、行距, 表格的表头及表格, 页面大小、页边距、页眉页脚等等。系统对毕业论文格式检查合格后会弹出格式符合要求请确认提交提示按钮。否则, 论文将无法完成提交, 必须根据检查提示再次修订格式后上传。该功能实现了毕业论文格式标准化和统一化。

4 小结

该毕业论文撰写在线指导交流与监管系统投入使用后, 实现了无时间、空间与地域限制的指导交流与监管。由于该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设计, 在内部网和互联网上均可运行, 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生、导师、管理者都可以远程操作, 快速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监管工作。该系统测试运行结果表明, 该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界面简洁易操作、扩展性好。论文资料上传功能和毕业论文格式检查功能, 实现了毕业论文的规范化, 摆脱了人工审核论文格式和收集资料等繁琐环节。该系统提高了毕业论文监管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凌振宝, 程德福, 林君.加强全程监控与管理,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4) :14-16.

[2]张黎, 戎红仁.工科院校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 (006) :44-45.

[3]杨世锡等.ASP+SQL Server动态网站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篇4

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 引子: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学校进行教研教改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在教研教改中推行小课题研究,一定会有许多特色的小课题诞生,让小课题研究成为我校教研教改的动力源!青年教师可以利用小课题研究的机会,逐步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能够做到用一系列的小课题研究组合为一个大课题研究,为我校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了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今天,想围绕“如何撰写小课题方案”这个话题,与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内容

(一)完整的小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方面

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

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

3.课题提出背景

4.研究目标

5.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

7.成果形式

二、撰写注意点

1.课题名称(课题的表述)

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表述准确的课题举例:“提高数学课堂听课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十分明确——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特别是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是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宜改为“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入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不少老师不懂得对关键的概念进行界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绝大部分教师对课题涵义的叙述等同于“课题提出的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

3.课题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4.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而研究目标阐述的是通过这样的研究,要达成哪些预期的效果。

很多老师研究目标指向不明,没有讲清想通过研究达到怎样预期的效果,学生或老师哪方面有怎样的发展、提高,有的干脆等同于“课题提出的背景”的叙述。

5.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

6.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7.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文本形式的,如研究报告、论文、专著、个案集、研究日志、教学课例等。另一类是非文本形式的,如音像制品、教具、学具等。研究成果究竟用哪种形式来呈现,必须考虑成果的内容。

教案设计与撰写 篇5

一、对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系统的定义

自然博物馆中的标本展品并不是纯客观的陈列, 它们往往承载着策展人对科学的认识以及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 而图文版的文字和版面是最主要的载体。

从内容上来说, 图文系统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展品、了解展品本身及其相关科学知识, 引发观众对自然的兴趣。

从形式上来说, 博物馆的图文与展品一起直接面对观众, 对整个展示的氛围和格调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传播价值上来看, 真实的陈列品+真实的文字说明是博物馆赢得公众信赖的基础。

根据实际的展示教育需求和对受众参观行为模式的分析研究, 上海自然博物馆从内容层面上将之归纳为三大类, 即标题类、信息类和标签类。

二、通过鲜明的特色亮点提升传播效果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以内容为主, 宜采用示范型解说的博物馆, 展示的图文系统应选用简短、生动且丰富的文本, 采用通俗易懂的、友好的、对话式的、积极生动的语言, 能强调该场所和其藏品的独特品质和价值, 提高观众与他们面对的场景的互动以及观众之间的互动, 因此必须突出亮点:

1. 主题化:强调分区主题化, 保证同一展区内的连贯性。

2. 特色化:针对展品自身特点及周边布局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图文说明设计。

3. 现代化:在语言使用上更具现代风格, 提供更新更全面的知识。

4. 多样化:尽可能做到面向儿童和成人、兼顾专业和非专业人士。

5. 本土化:通过博物馆来反映本土文化的历史和未来。

三、通过明确的写作规范提升传播效果

上海自然博物馆对不同展示区域的内容进行分析, 确定及规范不同展示内容的文字风格, 使同一展示区域的风格相对统一, 而不同展区能具有各自的特色, 在文字内容上对展区主旨进行烘托, 为观众营造一个能激发思考、鼓励探索的展示环境。

1. 标题类写作规范。

馆内全部展示标题从大局考虑, 能体现层级结构并高度概括其下展示内容, 文字准确优美、富有创意、避免生僻字。

2. 信息类写作规范。

根据其所包含的内容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 信息类图文又细分为区域简介、启迪引导、操作说明及知识图文4种, 其中知识图文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考虑到“轻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 对其字数做了严格的设定, 区域简介的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0字, 启迪引导和操作说明字数控制在50字左右, 而知识类图文的字数则控制在150字左右。

(1) 区域简介类:对展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 能体现该展区的核心思想和展示结构, 文字精炼, 富于感染力、吸引力, 能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

(2) 启迪引导类:文字较为精炼, 富于想象力和启迪性, 可以从展示内容中归纳关键问题等方式激发观众兴趣、引导观众思考, 整体的文字形式可较为灵活, 根据展示主题可采用不同的文字风格, 或活泼俏皮或发人深省, 可酌情添加感情色彩, 但切忌引起科学性上的歧义。

(3) 操作说明类:以说明为主要目的, 文字简明、易懂, 同时兼顾不同年龄段的理解力, 必要时可辅助图示方式表达。鉴于青少年观众对互动展品更有兴趣, 文风可以相对轻松、通俗。

(4) 知识类:在确保科学性严谨、表述准确的同时, 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型观众的心理需求, 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在突出代表性的同时兼具前沿性。诠释知识点的时候必须做到深入浅出, 在有限的篇幅内, 用普罗大众能够明白的语言讲述相对深奥的科学内容。

3. 标签类写作规范。

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的所有标本、模型、展品的标签从形式上可分为独立式标签和索引式标签2大类。标签类的写作以严谨科学为主, 参考了各类动植物志及权威书籍、论文, 确保表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四、通过丰富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身为“读图时代”诞生的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策划图文系统的时候, 对每一块版面上最终所呈现的文字和图片进行了整体性的考虑, 根据具体科学内容的需要专门定制了近1500副科学绘画。即有惟妙惟肖的生物肖像, 也有的分丝析缕的科学解析图, 以满足信息传达的需求;既有欧洲经典风格, 也有中国古典风格, 以适应不同展区的氛围。这些科学绘画不仅使得图文系统的版面显得图文并茂, 而且大大增加了图文版的信息量, 提升了图文版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五、结语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分馆) 的迁建工作于2006年初启动, 经过近10年的建设, 新馆终于于2015年4月与公众见面, 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与以往的项目相比,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策划团队对图文系统做了较为周到、细致的思考, 本文拟对上海自然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尝试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以为后继的同类展示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珍妮特·马斯汀 (Janet Marstine)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An Introduction of New Museum Theory and Pratice)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2]乔治·埃利斯·博寇 (George Ellis Burcaw) .新博物馆学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如何提高语文教案的撰写效率 篇6

本人从教中学语文多年, 按照传统的 (常规的) 教案模式, 该学科以其相关资料多、表述性文字多, 其撰写难度较其他学科为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常规教案模式, 就如何提高语文科教案撰写的效率问题谈几点想法。

第一, 淡化纲领性环节。共同性目标可以不写, 个性化目标 (各篇课文的目标、重点、难点等) 从大处入手, 要粗化、简化。

第二, 简化陈述性文字。备课已掌握得很熟练的内容可以提纲挈领的写。

第三, 重视学习方法指导环节的构想。达尔文说:“最优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惯即方法。根据语文的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向, 这是最重要的方法。记得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在报告会上说过一件事:当他外出两个多月回到班级, 问学生有哪些课文需要教一教, 学生回答说都不需要了。指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思考方向, 学生自会去探究, 而且他们探究所得较之于老师所教, 范围要广得多, 也常常要深得多。方法是最好的老师。无怪现代语文教学名师钱梦龙说:“如果转去二十年, 我要拜魏老师为师。”

第四, 重视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变量, 新课改在教学方式上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 在互动中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环节的设立重在互动如何进行, 如何丰富多彩而避免单调。单调的方式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 如何创设最新颖的互动方式, 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关键。同时, 必须讲究实效。讲究实效要重视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实际。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不要让少量学生在互动, 大部分学生则在“看戏”。其二是资源情况。各学校有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 设计互动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 形成系统, 形成特色。这资源还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构建、经历、经验情况, 这些资源是最能形成特色的资源。

第五, 选用老教案和在教材上记录有关资料, 也是一种相当好的办法, 是既省纸张, 又省时间的教案方式。

上一篇:学分制评价下一篇:神秘的像素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