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CT分期

2024-10-26

术前CT分期(精选8篇)

术前CT分期 篇1

摘要:目的评价胃癌术前CT扫描价值。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0例胃癌患者行CT检查, 观察其CT表现, 并和手术、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CT显示进展期胃癌30例, T分期诊断正确率80.0% (24/30) , N分期诊断正确率70.8% (17/24) , M分期诊断正确率66.7% (6/9) 。结论低张胃CT扫描对中晚期胃癌诊断价值较大, 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胃癌,低张,分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本文报告30例胃癌的CT检查结果, 结合文献分析, 以探讨低张胃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胃癌患者中, 男性22例, 女性8例, 年龄38~77岁, 平均61岁。临床症状和体征:上腹部胀痛不适16例, 其中伴呕吐4例;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5例;黑便6例;吞咽困难2例;头晕乏力1例。贫血8例, 腹水2例, 腹部肿块2例。全部病例行胃镜检查证实, 术前进行胃CT平扫及增强扫描。

1.2 扫描方法

低张胃CT扫描方法:禁食6~8h, 使胃充分排空, 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220~654mg, 立即服水800~1200mL,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及间隔为10mm, 局部薄层为3~5mm, 从胸骨剑突扫至脐部, 部分患者扩大扫描范围至盆腔, CT机为GESYNERGY。扫描资料由两位从事CT诊断工作的医师观察, 进行诊断、术前分期, 并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

1.3 CT判断标准

胃壁增厚>5mm为异常, 病灶大小按最大径计算, 胃同脂肪层模糊或消失为胃同侵犯, 淋巴结直径>1cm为转移, 分期采用与外科、病理相一致的TNM分期法。

2 结果

2.1 病变发生部位、范围及病理类型

30例胃癌均为进展期腺癌, 其发生部位分别为:胃窦癌10例, 贲门癌5例, 胃体癌8例, 贲门癌侵及胃体4例, 幽门管癌2例, 浸润型全胃癌1例。

2.2 CT表现

(1) 胃壁增厚、黏膜破坏13例, 胃壁厚5~35nnn不等, 与正常胃壁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处胃壁明显强化, 黏膜破坏, 1例弥漫型胃癌显示胃壁广泛增厚、僵硬, 胃腔缩小。 (2) 软组织肿块10例, 肿瘤向腔内或腔外同时生长, 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表面凹凸不平,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 显示更加清楚。 (3) 胃壁增厚伴肿块7例, 同时具有上述两者的CT表现。 (4) 周围直接侵犯14例, 胃癌突破浆膜层向周围侵犯, 表现为胃轮廓不清, 浆膜面毛糙, 胃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5) 淋巴结转移17例。 (6) 远处转移6例, 其中肝脏转移4例, 肝转移胰头侵犯伴腹膜转移、腹膜增厚、腹壁结节、饼状网膜、腹水2例。 (7) 术前分期: (1) T分期:T0、T1期五;T2期16例, 15例诊断正确, T2、T3分期不清1例;T3、T4期14例, T0期误诊为T4期3例, T4期误诊为T3期2例。CT诊断T分期准确率为80.0% (24/30) 。 (2) N分期:术后病理检出淋巴结转移24例, CT诊断转移17例。CT诊断N分期准确率为70.8% (17/24) 。 (3) M分期:CT诊断6例肝转移中, 4例单纯肝转移, 2例肝转移伴胰头侵犯、腹壁种植转移及腹水。1例胰头侵犯, 2例腹壁种植转移伴少量腹水漏诊。诊断准确率66.7% (6/9) 。

3 讨论

3.1 胃CT检查技术

正确使用CT检查技术, 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

3.1.1 检查前准备

胃是一个蠕动着的空腔脏器, 胃壁在非扩张状态下厚薄不一。必需保持空腹, 减少蠕动和充分扩张三个基本条件。低张药物的使用, 一方面使胃易于扩张, 同时可消除胃蠕动, 以减少伪影和胃收缩所产生的假性胃壁增厚。

3.1.2 对比剂选择

胃肠道壁属软组织密度, 与胃周脏器分界不清, 胃CT扫描以水作为对比剂, 能与胃壁形成良好的对比。另外, 以水作为胃扩张对比剂, 比阳性对比剂的价格低廉, 患者更易接受。

3.1.3 扫描方式选择

胃癌CT检查中除了平扫以外, 团注动态增强扫描可使正常胃壁、周围结构以及病灶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在水和胃周脂肪的衬托下, 正常胃壁、血管显示清楚, 而淋巴结由于缺乏血供呈相对低密度, 与小的血管断面区分开, 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和淋巴结改变的判断, 从而判断病变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因此, 增强扫描为胃肠道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 改变扫描体位在CT检查中也很重要。

3.2 低张胃CT扫描对胃癌分期的诊断

术前分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3.2.1 T分期

T分期主要是观察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 低张胃CT扫描由于较好地显示了胃壁的厚度, 为胃癌进行T分期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于T0期胃壁不增厚, T1期胃壁增厚不明显, 有时较难被CT发现。对于T2~T4期, CT诊断较容易, T2、T3、T4期的区分通常是观察胃浆膜轮廓征象和胃周脂肪征象。T2期:局灶或弥漫性胃壁增厚, 外层不受影响;T3期:胃壁明显增厚, 外层模糊, 与周围脏器的脂肪分隔清晰;T4期:肿瘤突破浆膜层外, 周围脂肪模糊消失, 并侵及临近结构。CT对于T3、T4期的鉴别有时较难。本组分期错误的6例中, 5例发生在T3、T4期之间, 仅1例发生在T2、T3期之间。

3.2.2 N分期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为胃癌的主要扩散方式, 服水后胃轮廓显示清楚, 有利于胃周肿大淋巴结的显示, CT动态增强扫描更有助于发现和判断淋巴结的大小, 淋巴结不易强化, 与周围组织差异大, 易于显示。但肿大淋巴结检出率与淋巴结的大小和部位有关。腹腔动脉旁、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根部和腹主动脉旁等后腹膜淋巴结CT最易显示且可靠。病灶旁胃周淋巴结检出率低, 主要是因为病灶旁淋巴结常与病灶融合, CT较难发现。另外, 淋巴结的检出还与CT扫描方式有关, 扫描层厚越薄, 敏感性越高。N分期是胃癌分期的难点, 多数文献以淋巴结直径10mm为标准, 本文采用淋巴结大于或等于I0mm即为转移, 将一些转移性的小淋巴结漏诊, 以致于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因此, 淋巴结大小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绝对指标。

3.2.3 M分期

胃癌除了胃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以外, 还通过血行进行远处转移。胃癌转移到肝脏最常见, 其次是肾上腺、胰腺和卵巢等。胃癌以种植的方式转移到网膜、肠系膜、盆腔, 表现为腹水和肿块, 网膜、肠系膜增厚显著者呈饼状或块状。本组CT发现侵及胰腺2例, 腹腔种植转移并形成饼状2例。肝转移6例全部被发现。CT对诊断肝转移准确性高, 主要是CT能在门脉期进行全肝脏的扫描, 提高了对肝脏转移灶的检出。另外, 螺旋CT多期增强, 可排除其他肝实质病变, 准确率为97%~100%。再加上对肝外腹腔、盆腔的检出能力, CT是检出远处转移灶的有效方法。

3.3 胃CT扫描对胃癌诊断、术前分期的限度

(1) 早期胃癌主要发生在黏膜或黏膜下层, 胃壁的厚度不一定发生改变, 同时CT轴面图像无法很好显示胃黏膜面的情况, 因此CT对早期胃癌的检出和病变的大体分型差。 (2) CT对于<1.0cm的肝转移灶和腹腔种植结节较难发现, 腹腔种植结节小而不合并明显腹水者, CT诊断非常困难。 (3) 病理发现不少肿大淋巴结紧贴肿块表面生长, CT很难发现。另外, CT对于肿大淋巴结不能区分为转移或水肿及炎性反应。本组N分期, CT检出率低于手术病理分期。 (4) 极度消瘦的患者, 胃周围脏器由于缺乏完整清晰脂肪层的对照, 是否受肿瘤侵犯, CT很难发现。

总之, 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行低张CT检查, 可根据癌肿的直接和继发征象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作出较科学的CT分期, 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效果的判定。但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CT检查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术前CT分期 篇2

关键词:MRI;直肠癌;术前分期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18-02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本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以及疾病分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明确患者疾病诊断和分期对疾病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MRI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对MRI在直肠癌的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旨在为直肠癌患者的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直肠癌病人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29~78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均未行术前放疗或化疗,所有病人无磁共振检查禁忌证。

1.2 检查方法

应用东芝1.5 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所有病例均行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检查前1 d病人空腹12 h。病人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耻骨下缘至脐水平。先行横断位T1WI和T2WI,再行平行于直肠走向的矢状位T2WI。增强扫描:经肘静脉进行团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0.1~0.2 mmol/kg后进行扫描。

1.3效果观察

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调查,了解MRI在疾病中的检测结果。所有内容均由患者检查医师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计算。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pa检验来评估MRI和病理学对直肠癌TN分期的一致性,kappa值超过0.75则认为一致性良好。

2.结果

2.1患者MRI诊断T分期情况与实际情况比较:在T分期中正确T分期33例,错误T分期5例,其中2例T1~T2期报告为T3期,3例T3期报告为T1~T2期,检测情况与患者实际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RI检测T1-T2分期患者诊断情况与实际情况详见表1。

2.2患者淋巴分期比较:MRI对直肠癌淋巴结正确分期33例,错误分期5例,其中高估3例,低估2例,准确率为86.8%(33/38),灵敏度为53.6%(15/28),特异度为75%(18/24)。患者检查情况与分期情况具体见表2。

2.3肿瘤发病部位:38例患者中检查出存在原发病灶的患者38例,其中有15例患者疾病发病复位在直肠上段,有13例患者疾病发病部位在直肠中段,有10例患者疾病发病部位在直肠下段。

3.讨论

3.1 直肠癌的MRI诊断

直肠癌MRI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软组织包块形成及信号异常。其中以形态学并伴有信号异常的特异性较高[1]。本组直肠癌病人MRI诊断符合率为100%。直肠癌病变边界不清,除肠壁弥漫增厚外,病灶往往与肠壁呈宽基底相连,表面不光整,呈菜花状,易于浸润肌层、浆膜层,信号欠均匀[2]。直肠癌周围脂肪浸润表现为脂肪组织模糊、消失或出现不规则的条索或结节影。直肠癌突破浆膜层后易于浸润周围邻近脏器,表现为与邻近脏器正常分界消失、界線不清,其周围脂肪间见与原发肿瘤信号一致的异常信号灶,所浸润脏器信号变化与直肠癌信号相似[3]。

3.2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前MRI采用相控阵线圈技术,可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对肿瘤分期的准确度有明显提高[4]。据文献报道,早期肿瘤(T1或T2期)尚未侵及直肠外壁时,肠周常会出现炎症反应,增强扫描时肿瘤周围组织会出现强化,常导致肿瘤分期过度[5]。也有文献提到许多MRI分期错误发生在T2、T3期交界期病灶,常发生高估分期,其主要原因是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6],在MRI影像上很难鉴别肠周脂肪锯齿状改变是单独由纤维化引起(T2期),还是包含肿瘤细胞在内的纤维化引起(T3期)。从本组病例回顾及病理结果分析,考虑可能是在肠周出现炎症反应,肿瘤累及高信号炎症反应层,误认为肿瘤累及肠周高信号脂肪层。增强扫描时肿瘤及周围炎症组织强化明显,因而造成误判,或出现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无法区分锯齿状纤维化有无包含肿瘤细胞。另外,因MRI图像分辨率的限制,对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少许肿瘤浸润,MRI影像无法显示。

总的来说,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效果较好,能够对患者疾病分期进行诊断,但其由于分辨率较差,无法对肿瘤浸润情况进行判断,因此在直肠癌淋巴结分期中,效果并不理想,灵敏度、特异度较低,因此还需要显微镜辅助检查。医师在临床中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要来选择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 桂冰,张炜. MRI及DCE-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2013,06:696-699.

[2] 张小龙,高枫,唐卫中,张森,刘小健,梁君林,黄仲奎. 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影响因素研究[J]. 微创医学,2014,04:402-404+416.

[3] 郭辰,任刚,蔡嵘.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14,18:3013-3015.

[4] 郭成,刘慧敏,赵希鹏,刘震,张密堂,刘桂芳,葛婷. 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J]. 齐鲁医学杂志,2010,05:432-436.

[5] Iafrate F, Laghi A, Paolantonio P,et al. Preoperative Staging ofRectal Cancer with MR Imaging: Correlation with Surgical andHistopathologic Findings[J]. RadioGraphics, 2006, 26 (3):701-714.

术前CT分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1年3月至2010年7月行CT检查胃癌患者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35~82岁,平均60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有17例行手术治疗。54例中,早期胃癌1例,进展期胃癌53例(贲门癌18例,胃体癌15例,胃窦癌17例,胃幽门前区癌2例,残胃癌1例)。临床症状以左上腹疼痛不适为主,患者常伴有纳差、消瘦、贫血貌。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设备为SOMATOM DRH CT及PHILIPS MX8000 DUAL CT机。患者禁食6~10 h,对无禁忌患者可于检查前15 min肌注盐酸山莨菪碱(654-2)20 mg,但临床怀疑重症性结肠炎及重症感染性肠炎、肠梗阻等禁用。根据钡餐造影或纤维胃镜提示的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扫描体位。口服造影剂统一选择温开水,其量以患者感到饱胀为止[1]。对贲门及胃底部的病变采取仰卧,胃体部及胃窦部的病变采取右侧卧位,扫描区域自膈顶至双侧肾脏下缘,一次屏气完成扫描。扫描参数为125~140 kV、280~410 mA,层厚层距均为5~10 mm,螺旋CT增强扫描肘前静脉高压注射优维显(碘的质量浓度为300 g/L)100 mL,注射速率3 mL/s。普通CT增强扫描采取静脉推注76%泛影葡胺100 mL,注射速率1 mL/s。

1.3 胃扩张评价标准

口服温水后,胃扩张充盈程度以测量胃小弯处胃壁的厚度,胃壁厚度小于3.5 mm为满意,胃壁厚度大于3.6 mm为不满意[2]。

1.4 窗口技术

为兼顾到胃部CT扫描中所需观察的不同密度组织,更好地显示病变及其内部结构,有利于快速筛选有病变的层面进行分析病变,选择窗宽为180~280 HU,窗位为-20~20 HU[3]。

1.5 诊断标准与分型

根据胃癌的病理变化、进展程度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CT主要表现为,单层胃壁局限性增厚,边缘不整齐。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采用Borrmann分型[4],即Ⅰ型为蕈伞型癌,Ⅱ型为局限溃疡型癌,Ⅲ型为浸润溃疡型癌,Ⅳ型为浸润型癌。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早期胃癌1例,表现为单层胃壁局限性增厚,范围为0.6 cm × 0.6 mm,增强后动脉期及门脉期呈局部强化。进展期胃癌53例,其中Borrmann Ⅰ型7例(13.2%),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癌肿外形呈结节状、巨块状、蕈伞状、菜花状、孤立息肉状等,表面凹凸不平,边缘可有切迹,基底部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见图1)。BorrmanⅡ型10例(18.8%), 表现为癌肿形成较明显的腔内溃疡,其表面呈“火山口”状改变,周边的隆起环堤与相邻胃壁分界清楚, 可有胃周淋结肿大(见图2)。BorrmannⅢ型19例 (33.7%),表现为溃疡大而浅,其表面可见裂隙样溃疡,环堤面宽而不规则,与周围胃壁分界不清,外缘呈斜坡状外侵,胃周淋巴结常肿大(见图3),胃壁广泛性不规则增厚,并形成肿块向腔内突出。Borrmann Ⅳ型17例(31.8%),表现为胃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或伴胃腔狭窄,狭窄胃腔的黏膜面不光滑,胃腔形态不规则,常有周围转移病灶(见图4)。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表面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病变趋向强化均匀,或门脉期呈层状强化,平衡期病变趋向均匀强化(见图2)。

3 讨论

3.1 胃癌的基本CT征象

a)胃壁增厚大于1 cm,一般表现为局限性、弥漫性或梭形增厚。b)软组织肿块,病变呈肿块状,向胃腔内、外生长,肿块可为孤立性的隆起,也可为增厚胃壁胃腔内明显突出的一部分,肿块的表面不光滑,可呈分叶、结节或菜花状,可伴溃疡。c)溃疡,胃癌形成腔内溃疡,溃疡所形成的凹陷边缘不规则,底部多不光滑。周边的胃壁增厚较明显,并向胃腔内突出。d)环堤,表现为环绕癌性溃疡周围的堤状隆起,随癌肿生长方式的不同,环堤的外缘可锐利或不清楚。依胃形态的位置不同,环堤在CT横断图像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当扫描层面与癌肿重叠时,可显示病灶的剖面像,比较容易判定环堤的隆起高度及其基底部与周围胃壁的关系。当病灶与扫描层面平行时,则应根据连续的扫描层面、病灶的形态变化顺序,判断癌肿的隆起与凹陷及与周围胃壁的关系。当判定有困难时,可通过三维重建显示环堤与溃疡的关系。e)胃腔狭窄,CT表现为胃壁增厚基础上的胃腔狭窄,狭窄的胃腔边缘较为僵硬且不规则,多呈非对称性的向心性狭窄,伴环周非对称性胃壁增厚。f)黏膜皱襞改变,黏膜皱襞在CT横断图像上表现为类似小山嵴状的黏膜面隆起,连续前面显示嵴状隆起间距的形态出现变化,间距的逐渐变窄、融合、消失标志着黏膜皱襞的集中、中断和破坏等改变。这些细微变化在三维图像上能较好地再现出来。g)胃壁异常强化,胃壁出现异常强化是胃癌很有意义的CT征象,增强时机对于显示病灶有较大影响,黏膜面病灶在注射造影剂后35~45 s即可明显强化,而侵入肌层的病变,其高峰时间则在黏膜面强化之后,一般在50~60 s之间出现,并较正常胃壁强化明显,时间延长[5]。

3.2 胃癌的间接征象

a)胃周改变,主要表现为肿块与脏器间的脂肪间隙消失。b)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转移以及肝转移、腹腔种植,淋巴结转移较实质器官转移多见,本组采用淋巴结最小直径大于0.5 cm为阈值。CT对腹腔种植检出率较低,Davies报道其敏感性为71%[5]。

3.3 鉴别诊断

a)胃溃疡,CT虽然不宜作胃溃疡的首选或常规检查,但在溃疡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价值,胃溃疡的CT表现为溃疡、胃壁水肿和瘢痕性改变等的综合征象。溃疡形成的胃壁缺损,随胃壁水肿程度不同在CT表现上有较大差异。当不伴有明显胃壁水肿和瘢痕性改变时,在轴位CT像上,溃疡表现为胃壁碟形凹陷、周边胃壁增厚不明显,如不仔细观察容易遗漏病灶,此时应采用不同的窗宽窗位。当溃疡侵及浆膜或浆膜下层时,由于瘢痕因素的作用可引起胃壁浆膜轮廓的凹陷和不光滑,浆膜外可出现较明显的水肿,表现为无明显强化的水样低密度区,是与胃癌鉴别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征象。b)胃息肉表现为胃腔内结节状块影,可带蒂,边缘光滑,相邻胃壁厚度正常,蠕动良好。c)胃平滑肌瘤,表现为胃部软组织肿块,好发于胃近侧的侧壁如胃底和胃体部,胃窦部较少,可向腔内或腔外突出,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呈哑铃状。增强后扫描CT值增高达50 HU左右,或高于平扫的1~1.5倍,强化高峰在团注后1~2 min,而胃癌在30 s左右即可明显强化。无周围脏器浸润及转移。d)胃平滑肌肉瘤,主要表现为肿块可向腔内、腔外突出,常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境界较胃癌清晰,肿块直径大多数大于5 cm,大部分密度不均匀,周边为增厚不等的软组织密度影,中心可见囊变或坏死低密度区,钙化少见。增强后,肿块周边强化显著,CT值达60~80 HU,而中心坏死囊变无强化,肿块表面可形成一个或多个溃疡,大肿块小溃疡为其特点。溃疡也可穿孔形成窦道,相邻器官浸润与转移,肝脏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腹膜转移表现为网膜或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呈网格状改变,其内侧可见小结节,甚至形成肿块或“网膜饼”。e)胃平滑肌母细胞瘤,是平滑肌器官中较为罕见的肿瘤,但好发于胃。CT表现为巨大多分叶、多分隔的囊性肿物,突入胃腔肿物表面可见溃疡,亦可向相邻器官浸润转移。f)胃恶性淋巴瘤,由于淋巴瘤不易引起胃腔狭窄及蠕动障碍,故幽门梗阻少见。胃壁增厚是胃淋巴瘤的一个常见征象,胃壁增厚,可以是局限性的,但更多是弥漫性的,最厚处通常大于1 cm,增厚的胃壁与正常胃壁呈逐渐移行,且CT值变化范围较大,从15~70 HU不等,伴有或不伴有溃疡的肿块亦是胃淋巴瘤的CT表现。g)胃间质瘤(GST),多发生于胃体部,其次是胃底部,胃窦部最少。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肿块内可见坏死、瘤内龛影、周围脏器有浸润性改变。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其内不规则坏死液化区无强化,而周围实质密度区有不同程度强化,肿块直径多大于5 cm,边界多不清楚或部分清楚。胃间质瘤的大小与其良恶性及预后关系密切。瘤体越大,越倾向于恶性,其高度恶性的比例及复发转移的概率明显增高,常提示预后较差。直径小于5 cm的肿瘤多表现为突向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多呈类圆形,密度较均匀。

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充分利用最合适的造影剂、最优的窗口技术、3D-CT在任意角度上对胃腔内外进行综合观察,从而可以较好地显示出肿瘤的隆起、溃疡、环堤、黏膜集中、胃腔狭窄、管壁僵硬、相邻器官浸润和有否远处转移等征象,从而极大提高CT对胃癌的术前正确诊断与分期,是传统钡餐、内窥镜、活检三大手段的重要补充,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的CT表现,并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 54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均经腹部对比前与对比后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证实,本组54例中有1例早期胃癌和53例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表现为单层胃壁局限性增厚,增强后动脉期与门脉期病灶呈局部强化。进展期胃癌按Borrmann分类法,53例中有Ⅰ型7例,表现为蕈伞型,Ⅱ型10例,表现为局限溃疡型,Ⅲ型19例,表现为浸润溃疡型,Ⅳ型17例,表现为浸润型。进展期胃癌于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表面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病变趋向于均匀强化。与术后病理对照,术前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率为90.2%。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或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癌,Borrmann分类法,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参考文献

[1]王卉,郭玉林,陈勇,等.4种对比剂在胃癌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中的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2): 201-205.

[2]胡军,赵宇红.胃癌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6):367-369.

[3]Dong Li-qing,Liu yong-hua,Han ping,et al.Proper spiral CT window for the stomach and colon[J].Radiology,2003,117(2): 237-239.

[4]Schweizer W,Reinhart A,Wagner HE,et al.Pre-,intra- and post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 and clinical outcome[J].Int Surg,1995,80(3):204-207.

[5]张晓鹏.胃肠道CT诊断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50.

术前CT分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7~78岁,其中55~70岁12例。主要症状为便血及大便形状、排便习惯的改变,部分伴肛门坠胀、消瘦、贫血、慢性肠梗阻。其中:便血18例,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便次增多、便不尽13例,伴中度贫血、消瘦、乏力5例,3例同时伴慢性肠梗阻,3例同时伴有腰骶部疼痛。病程4周~1 a,平均6个月。

1.2 检查方法

清洁肠道后用充气法或用低张生理盐水作为对比剂保留灌肠,同时膀胱呈充盈状态。应用GE Hispeed Nx/i双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从髂嵴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平扫结束后大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220~250 mAs,球管旋转时间0.8~1 s,层厚3~7 mm,进床速度1∶1.5或1∶3连续扫描。对比剂为碘质量浓度=300 g/L的碘海醇100 mL,注射速率为3.5 mL/s,动脉期延迟时间20~30 s,静脉期延迟时间50~70 s,回顾性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

1.3 CT分期

所有CT检查结果以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1]所述标准进行分期:Ⅰ期:腔内肿块,无腔壁增厚;Ⅱ期:肠壁增厚(>0.6 cm),伴肠外肿块,无盆腔侧壁的侵犯;Ⅲa期:肠壁增厚伴肠外肿块,有邻近结构侵犯,但未达盆腔侧壁或腹壁,Ⅲb期:肠壁增厚伴肠外肿块,盆腔侧壁或腹壁侵犯,无远处转移;Ⅳ期:远处转移。

2 结果

2.1 肠壁与肠腔改变

a)单纯肠腔内息肉状肿块3例,肿块密度与邻近肌肉接近,轮廓完整,长径约2.5~3.5 cm,肿块中等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见图1)。b)肠壁增厚、肠腔狭窄15例,其中3例为肠壁局限性增厚,肿瘤向肠腔内隆起,肠壁的增厚不规则(见图2);7例为肠壁环形或不对称性增厚,致肠腔狭窄,厚度大于0.6 cm(见图3)。5例肠壁增厚达1.5 cm以上,肠腔闭塞(见图4)。

2.2 肠壁周围浸润

9例见直肠周围浸润:肠壁浆膜层毛糙、模糊,肠周脂肪层密度升高,见条索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呈中等强化(见图5)。

2.3 邻近组织、脏器受侵

本组发现7例,其中膀胱2例,子宫2例,前列腺2例,膀胱、前列腺及精囊均受浸润1例,骶尾骨溶骨性破坏1例(见图6)。

2.4 肠旁淋巴结转移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的标准[2],以直径大于1.0 cm的淋巴结为转移性淋巴结,6例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见图7)。术后病理发现1例假阴性,为炎性肿大淋巴结。1例假阳性(直径未超过1.0 cm但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移)。

2.5 直肠癌CT分期

Ⅰ期2例,Ⅱ期4例,Ⅲa期5例,Ⅲb期5例,Ⅳ期2例。本组18例有3例分期错误,分期准确率为83.3%。

3 讨论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直肠息肉、慢性炎症及遗传因素有关。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浸润型、溃疡型和菜花样型。组织学分类极大部分为腺癌,其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腹腔种植。临床症状主要是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晚期癌肿侵犯周围脏器可出现相应的泌尿系统及腰骶部疼痛等症状。由于直肠癌生长较缓慢,且大多数癌开始于良性腺瘤,所以直肠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直肠癌临床诊断以直肠指检、镜检、钡剂灌肠为主要手段,但对于早期直肠癌则需要强调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由于CT扫描是以其独特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高密度分辨率来显示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了解癌肿对周围组织器官有无侵犯及侵犯的范围、程度,了解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从而能对直肠癌作出较准确术前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预后作出评估。可见,CT的这些优势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直肠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肠壁增厚、肠腔内肿块、肠腔狭窄、肠周浸润、淋巴结转移等。

正确的检查技术对直肠癌的诊断、准确分期至关重要。要求肠道必须排空,肠腔需要适度扩张,肠腔与肠壁应有适宜的对比度,本组病例清洁肠道后采用低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扫描,并进行增强扫描,充分应用多平面重建(见图8)、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诊断符合率100%,分期准确率83.3%。

依据CT表现在术前对直肠癌进行分期,对病变的严重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设计合理的手术和治疗计划,估计预后,是CT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所在。a)对局限于肠壁内的直肠癌病变CT均显示为肠壁略增厚,肠外壁光滑,但CT不能区分肠壁各层组织,也就不能判断肿瘤属于T1或T2期,说明CT分期与术后TNM病理分期存在差异,目前一般认为CT对Ⅰ、Ⅱ期的估计不及对Ⅲ、Ⅵ期的准确[3]。早期直肠癌应从腔内息肉着手,大量文献表明息肉的大小是判断病变良恶性的最重要标准,大于2.0 cm者50%有恶性可能,恶性息肉生长较良性者快,临床工作中应特别重视。b)肠周脂肪受侵的一些早期征象,肠壁轮廓模糊,边缘线破裂,直肠与周围相邻脏器脂肪间隙模糊、消失,是判断癌肿扩散至肠周及相邻脏器的主要征象,但并不完全可靠,因炎性反应,腹膜液渗出及放疗后变化均可出现相似改变,诊断中应区别。c)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不是判断是否转移的唯一条件,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可有转移,而肿大的淋巴结也可能为炎性反应性改变;此外盆腔内的血管影,扭曲的肠影可被误认为是增大的淋巴结[4],本组2例错判,其中1例为炎性淋巴结肿大,1例为假阳性(术后证实为正常大小淋巴结已有转移)。因此,在判定有无淋巴结转移时,不应仅要注意淋巴结大小,还应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综合考虑。此外,增强扫描对判断淋巴结转移是有帮助的,对于不强化的圆形软组织影要考虑为恶性的。d)关于CT分期:准确的CT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是有价值的,早期报道的分期准确率达90%,而后期报道只有48%~74%[5],这可能与早期研究的病例以晚期居多有关。对于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判定,宜采用胸部+腹部CT检查[6]。本组病例分期准确率为83.3%,我们认为与本组病例以Ⅲ、Ⅳ期居多有关。

鉴别诊断:本病要与良性腺瘤和炎性病变鉴别,良性腺瘤CT表现为肠腔内或肠壁上小结节肿块,外形光整偏心性低密度影,CT值小于10 HU,并无明显强化改变,鉴别不难;炎性病灶肠壁增厚在CT上显示特异性“双晕征”,炎症累及肠周,病变内有气体影,则提示炎性窦道或瘘管形成。此外,还应与直肠部腺瘤性息肉、淋巴瘤、血管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作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直肠癌的CT特征,并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直肠癌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依据CT表现对18例直肠癌病变进行了术前CT分期。结果 直肠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肠壁增厚,肠腔内肿块,肠腔狭窄,肠周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前CT正确分期15例(83.3%)。结论 直肠癌术前CT检查对病变的严重程度的判断,设计合理的治疗和手术计划以及预后的估计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术前CT分期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32-1042.

[2]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98:203-205.

[3]彭为军,周康荣.胃肠对比剂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1):55-57.

[4]庄敏,周慧,许惠利,等.直肠癌多种CT扫描法优化术前分期分型[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7(2):7-10.

[5]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52.

术前CT分期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1—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92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31~81岁, 平均(63.2±9.4)岁。23例体检时发现,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48例,痰中带血25例,胸闷气促9例, 胸背痛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MSCT检查,病理分型:IA期23例,IB期19例,IIA期15例,IIB期9例,IIIA期25例,IIIB期1例。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排螺旋CT及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范围自胸锁关节至肾上腺。扫描参数: 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300 m A,层厚5 mm,薄层重建1.25 mm。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浓度为300 mgI/ml,使用剂量100 ml,注射速度2.5~3.0 ml/s。

1.3图像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CT图像,由2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师在PACS系统上独立阅片,结合断层图像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重建图像观察病灶部位、 大小、数目、形态、累及范围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当医师意见不一致时,参考上级医师的诊断意见协商统一。根据国际抗癌联盟肺癌TNM分期标准[5](2009年版) 判断CT检查癌灶的临床分期:T分期指原发肿瘤侵犯的范围,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局部侵犯情况以及原发肿瘤伴发的肿瘤结节;N分期指区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M分期指是否出现远处脏器转移。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短径≥ l cm。淋巴结分组以国际肺癌研究协会2009年最新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为标准,N1区淋巴结包括10~14组,N2区淋巴结包括1~9组[6]。

1.4手术与病理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完全切除术或(和)肺叶部分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 结合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确定病理TNM(p TNM)。 由于肺癌患者分期为N3期、M1期时,疾病已进展到晚期,不具备手术指证,因此未纳入研究。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采用Kappa检验评估CT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 Kappa<0.4为一致性不满意,0.4 ≤ Kappa<0.75为一致性比较满意,Kappa ≥ 0.75为一致性相当满意;计算CT诊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SCT对非小细胞肺癌T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本组77例T分期结果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 总符合率为83.7%(77/92),一致性比较满意(Kappa=0.727, P<0.05),见表1。3例CT-T4期中,1例病理证实病灶累及纵隔胸膜而未侵犯纵隔内脏器降为T3期。12例CT-T3期中,病理证实肺动静脉受累2例诊断为T4期, 同侧肺叶结节为良性病变1例诊断为T2期。CT-T2期54例,其中2例术中探及纵隔胸膜、胸壁受侵犯, 2例术中探及心包、肺动脉圆锥受累诊断为T3期(图1); 1例病理证实同侧肺叶内出现癌结节诊断为T4期;3例由于接近临界值时测量肿瘤大小存在偏差诊断为T1期。 23例CT-T1期中,3例因病灶周边炎症导致判断肿瘤直径出现误差而诊断为T2期。

图1 女,60岁,左肺上叶腺癌。CT示左肺上叶纵隔旁软组织肿(箭),外形欠规则,大小约5.5 cm×4.8 cm,术前临床分期为T2b 期,病理结果侵及纵隔脏层胸膜及肺动脉圆锥,病理分期为T3期

2.2 MSCT对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38例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73例N分期结果与病理N分期结果一致,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1.1%,特异度为85.2%, 阳性预测值为77.1%,阴性预测值为80.7%,总符合率为79.3%。CT-N分期与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比较满意 (Kappa=0.635,P<0.05),见表2。54例CT-N0中,病理证实N1区淋巴结癌转移5例,纵隔内淋巴结癌转移3例。13例CT-N1期中,其中病理证实未见淋巴结转移3例,纵隔内淋巴结癌转移1例诊断为N2期。25例CT-N2中,其中5例未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诊断为N0期(图2),2例术中仅探及肺门淋巴结癌转移诊断为N1期。

图2 男,76岁,左肺下叶癌。CT示左肺下叶软组织肿块,病灶,边缘欠规整,紧贴邻近胸膜,大小约7.0 cm×5.2 cm (箭,A);隆突下(7组)见淋巴结肿大,大小约3.3 cm×1.8cm, 术后病理结果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箭,B)

2.3 MSCT对各组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CT检查对各组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的诊断情况见表3;对各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见表4。

2.4 MSCT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本组69例CT-TNM分期结果与病理TNM分期结果一致,总符合率为75.0%,一致性比较满意 (Kappa=0.680,P<0.05)。TNM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见表5、图3。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准确的分期对外科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MSCT能明确原发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依据淋巴结分布图对肿大肺门、纵隔淋巴结进行定位, 并可发现远处转移灶,是现阶段评价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最主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CT-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比较满意 (Kappa=0.727,P<0.05),总符合率为83.7%,表明胸部CT可以较好地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在诊断T分期上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文献结果[7]相近。术前临床分期容易受各种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影响,不同经验的观察者或合并阻塞性肺不张、肺炎,原发肿瘤合并肺内结节的性质判断等均会影响对T分期的诊断,因此需结合多种因素提高T分期的准确性。

图3 男,66岁,右肺上叶腺癌。周围伴毛玻璃样密度影,CT临II A期(T2b N0M0),病理分期为I B期(T2a N0M0), 病灶大小约3.5 cm(箭)

淋巴结的情况决定了肺癌是否行外科手术切除,因此,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分期尤为重要。本研究中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1.1%,特异度为85.2%,阳性预测值为77.1%,阴性预测值为80.7%,总准确率为79.3%。目前国内外评价CT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报道各不相同,综合了包含5420个病例3个不同时期的Meta分析显示:CT成像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47%~83%,特异度为77%~83%,准确度为75%~80%[8,9,10]。本研究与上述结论及熊华等[11]报道的结果接近。本文CT-N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比较满意(Kappa=0.635),总符合率为79.3%。进一步分析各组淋巴结发现CT诊断对4~6组、10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对11组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其中对4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假阳性较高, 10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假阴性较高。Mcloud等[12]认为4R、5、2R组淋巴结假阳性较高。田界勇等[13]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分组是10组和11组,其次为4组、5组、7组,表明CT在判断纵隔4组、 5组、7组、10组淋巴结转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本研究92例患者CT-TNM分期结果与病理TNM分期结果的一致性比较满意(Kappa=0.680),总符合率为75.0%,表明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肺癌早期原发肿瘤较小且不存在淋巴结转移,在CT上能够较准确地界定肿瘤大小与邻近结构关系,分期一致性相对较高,本结果中IA期与IB期符合率较高。CT在判断10组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低,N1区淋巴结分期符合率较低是造成IIA期符合率降低的直接原因。

术前CT分期 篇6

关键词:胃癌,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术前T分期,应用价值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方式与习惯的逐步转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对于胃癌临床提倡及早诊断与手术治疗,而对于胃癌术前分期的明确则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存率,病理活检是恶性肿瘤性质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应用中颇为受限[2]。本研究旨在通过影像学手段研究,探讨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实验证实为胃癌,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0.3±2.5)岁,病程时间15d~6个月,平均病程(3.0±1.2)个月,其中高分化腺癌33例,低分化腺癌25例,印戒细胞癌8例,黏液腺癌6例,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自愿术前接受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

1.2 研究方法:

采用我院东芝640层Aquilion one CT进行检查,患者常规胃肠道准备空腹6h,扫描前10~20min饮水1000ml,并肌内注射盐酸山莨菪碱(654-2)×20mg,扫描前再饮水300ml。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4ml/s的速度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浓度为350mg/ml,剂量为60~90ml(1.5ml/kg);以第一次注射时间作为参考,第40s进行第一次扫描作为动脉期,第60s进行第二次扫描作为门静脉期;第二次以同样的方式注射对比剂,剂量为20~40ml(0.5ml/kg),两次注射对比剂的时间间隔为140s,第二次注射对比剂后40s进行第三次扫描(延迟期)。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60~370mA,机架扫描一周为0.35s,扫描范围15~25cm。

1.3 观察指标:

扫描结束后,机器自动重建75%期相及默认最佳期相图像,连续观察各个层面,如不能满足需要,则进入个性化重建冠状动脉显示最清晰层面的重组图像。将数据传至Vitrea FX3.0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T2、T2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640层螺旋CT对T2、T3期胃癌患者确诊率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胃癌主要发生在腺体组织中,血供非常丰富,并且胃癌腺体结构异常紊乱,毛细血管床的结构也非常复杂,局部血流通过时间较正常腺体组织慢,对比剂通过肿瘤组织时间延长,本组研究采用640层螺旋CT两次注射对比剂成像,具有比普通螺旋CT更快扫描速度与成像质量,临床常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检查,而应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确定,能够实现快速动态容积扫描,对胃部病灶的扫描成像更加清晰、准确,有助于对胃癌T分期的明确[3]。而对于本研究中640层螺旋CT对T2、T3分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分析可知,T2、T3期患者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病变强化区域逐渐扩大直至完全强化,与周围正常胃壁组织形成对比,能更好地显示胃癌的浸润程度和范围,特别是显示浆膜面受侵的不均匀强化以及表面的不规则改变和索条状影,因而本研究中三期扫描及延迟期扫描的T2及T3期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4]。

综上所述,胃癌术前行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分期评估较为准确,尤其是对于T2、T3分期更为敏感,可初步指导胃癌术中术式的选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衍锋,张景峰.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上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8):423-425.

[2]黄乐生,刘金丰,刘海龙,等.640层螺旋CT结合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迂曲的初步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7):473-474.

[3]张明波,陆志华,曹文洪,等.MD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23(4):756-760.

术前CT分期 篇7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成像,膀胱癌,诊断,术前分期

膀胱癌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是由于单种或多种因素作用致使膀胱黏膜病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属于一种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癌症[1]。膀胱癌的准确诊断与治疗前临床分期, 有助于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措施, 对膀胱癌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超声和CT检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检测手段, 可有效、无损穿透人体组织对病变部位进行图像检测, 但不同检测方式其准确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3]。本院通过二维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测膀胱癌患者, 发现后者具有较为良好的准确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6月本院确诊治疗的83例膀胱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情况, 其中男47例, 女36例, 年龄35~72岁, 平均 (51.27±10.38) 岁, 所有患者均给予膀胱癌根治术治疗且经膀胱镜和手术病理学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癌62例, 移行上皮乳头状瘤癌9例, 细胞腺癌7例, 高分化鳞状癌5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仰卧体位、憋尿状态等扫描前准备, 分别应用二维超声扫描检测和螺旋CT检测, 通过2名经验丰富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图像进行阅片并进行术前膀胱癌T分期, 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患者癌灶检出情况、分期情况,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2.1二维超声检测

对所有患者通过GE Logiq-9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 调节探头频率, 暴露膀胱部位皮肤, 擦上配备的耦合剂, 将探头由耻骨开始进行全方位扫描, 并进行二维超声显像, 保存图像[4]。

1.2.2螺旋CT检测

对所有患者通过由多层螺旋CT仪进行扫描检测[5], 依据说明书进行管电压、电流、螺距、扫描层厚等参数设定, 图像工作站为Leonardo, 重建间隔为2 mm, 扫描方法为由耻骨缓慢扫描至膀胱上方, 增强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 以3.0 m L/s速度进行注射, 总剂量为75~90 m L, 结束后35~45 s为早期增强扫描, 65~75 s为后期增强扫描, 将所有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得出图像。

1.3 膀胱癌T分期

膀胱癌术前分期T标准依据国际抗癌协会的T法标准进行分期:肿瘤侵袭膀胱内上皮下结缔组织但未超出壁层白线为T1期;肿瘤超出壁层白线侵袭膀胱浅表肌层组织为T2a期;肿瘤超出壁层白线侵袭膀胱深处肌层组织为T2b期;肿瘤侵袭超出膀胱壁、侵入膀胱外软组织为T3期;肿瘤侵袭超出膀胱壁、侵入邻近器官组织或腹壁为T4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对膀胱癌灶发现情况的比较

83例膀胱癌患者中, 螺旋CT检测发现总癌灶127个, 二维超声检测发现总癌灶97个,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种检测膀胱癌术前T分期情况的比较

螺旋CT和二维超声检测对83例膀胱癌患者术前T分期情况的比较见表2。

2.3 两种检测对膀胱癌术T前分期准确性的比较

螺旋CT检测对膀胱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93.34%, 二维超声检测为85.81%,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者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

3 讨论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有泌尿出血、排尿困难等, 常规采用手术方式进行病变组织切除, 但不同分期的膀胱癌其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膀胱癌的诊断与术前分期可有效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并实施个性化治疗手段[6,7]。多层螺旋CT扫描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的CT扫描, 可通过全方位扫描和图像处理有效显示扫描部位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图像以及构建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8]。同时多层螺旋CT扫描可进行多个方位的调整, 显露病变部位任意切面的图像, 有助于医师观察病变部位的细微变化, 提高对病变部位诊断、分期的准确性[9]。

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多层螺旋CT成像检测膀胱癌患者发现总癌灶个数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测, 前者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后者。本院发现, 二维超声检测操作较为简单、快速, 可有效迅速显示病变部位的肿瘤位置、大小和肿瘤浸润、转移情况, 但在膀胱出血部位出现凝血块时无法进行清晰显示。而螺旋CT检测通过多层面扫描检测重建图像可有效清晰显示膀胱底部、顶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通过容积再现可有效发现腔内充盈状态, 管壁增厚情况、输尿管积液情况, 通过多层面的对比和印证可清除了解肿瘤病变细节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存在的联系, 提高了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作用。此外, 通过增强扫描可增强医师对膀胱癌分期的判断能力, 在增强早期, 可使肿瘤组织呈现高程度图像强化, 使恶性肿瘤组织与其周围环境形成明显对比, 有效暴露了膀胱组织、膀胱壁肌层和膀胱外脂肪组织中的肿瘤, 利于医师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在增强晚期, 膀胱壁以及壁外肿瘤也受到高程度的强化, 但壁外强化程度相对仍较低, 因此医师可通过观察膀胱壁外图像可有效评估肿瘤在壁外有无侵袭以及侵袭程度情况;医师通过多图像对比, 可更为准确对膀胱癌进行临床病情了解和分期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成像可有效诊断膀胱癌, 通过多方位图像显示可有效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 有助于医师了解病情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牛文杰, 李洁.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4, 54 (28) :61-62.

[2]李洪生, 吴湖炳, 王巧愚, 等.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J].核技术, 2014, 37 (2) :31-36.

[3]YANG Li-jun, ZHANG Li-wen, LI Hai-li, et al.Analysis of the tumor stage by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J].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2014, 18 (2) :243-245.

[4]何欣.二维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和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9) :770.

[5]顾艳, 周胜利, 刘雨成.螺旋CT仿真膀胱镜与三维重建联合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3) :200-201.

[6]胡玉明, 罗越凡.16层螺旋CT低剂量仿真内镜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16) :248-249.

[7]Yi Jian-wei, Wu Rong-xing, Kang Qiang, et al.Thin layer enhanced CT scan bladder cancer, preoperative staging and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J].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 2012, 40 (6) :1496-1497.

[8]曾少良, 汤文善, 金勤剑, 等.64层螺旋CT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及腹腔镜手术评估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3) :206-208.

术前CT分期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 由临床医师根据所采用的诊断方法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MRI组。其中CT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年龄38~79岁, 平均年龄 (45.69±14.28) 岁。MRI组33例, 男19例, 女14例, 年龄37~78岁, 平均年龄 (46.31±15.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给予CT组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前, 应叮嘱患者检查前1周内不服用含有金属性的药物, 并且多喝温水。采用A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s AS 64排多层楼螺旋CT扫描仪器, 设置扫描电压为120 k V, 电流为210 m As, 旋转速度为0.5 s[2]。在对患者展开扫描过程中, 应分别实施全腹部CT平扫以及增强后动脉期扫描, 并注射浓度为370 mg的碘帕醇注射液, 注射速度为4.5 m L/s。

1.2.2给予MRI组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前, 应叮嘱患者在检查前4 h作用禁止服用食物, 并保持灌肠的清洁。采用Siemens Magnetom Essenza扫描仪, 对患者的盆腔部位实施平扫以及增强扫描, 设置的扫描主要参数为, 横断T1WI、TR135ms, 扫描的厚度为6 mm左右, 扫描的范围为380×260。在对患者展开磁共振检查过程中, 对患者实施的对比剂为浓度在470 mg/m L左右的扎喷酸葡胺注射液, 注射速度为3 m L/s。

1.3判断标准。CT分期:T1~2期病变:肿瘤侵犯部位有肌层, 系膜脂肪间隙内未见病变侵犯。T3期病变:肿瘤侵犯部位有肌层, 但其尚未到达直肠筋膜, 正常肌层与病变部位相融合, 并且存在分界不清晰的现象。T4期病变:肿瘤直接侵犯筋膜。N分期:以淋巴结转移标准为主, 其短径≥8 mm。MRI分期:T1期病变:病变局限于直肠黏膜附近, 增强扫描后肌层无明显变化;T2期病变:部分病理中肌层形态相对完好;T3期病变:肿瘤肌层突破直肠系内血管;T4期病变:肿瘤直接侵犯筋膜。N分期:以淋巴结变化情况为准, 淋巴结若出现边缘不规则现象, 则判定其转移。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直肠癌CT的TN分期与病理比较:CT的T1和2期归为T1-2期, 因此将病理诊断基础上的T1和2期也归为T1~2期进行统计。CT诊断结果显示, T1~2期8例, T3期15例, T4期10例;N1期16例, N2期16例, N3期1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 T1-2期9例, T3期12例, T4期12例;N1期16例, N2期16例, N3期1例。可见, CT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P<0.05) 。CT组与病理的N分期诊断结果在不具可比性 (P>0.05) 。

2.2直肠癌MRI的TN分期与病理比较:MRI诊断结果显示, T1期为3例, T2期为8例, T3期为15例, T4期为7例;N1期为16例, N2期为16例, N3期为1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 T1期为3例, T2期为5例, T3期为10例, T4期为15例;N1期为17例, N2期为9例, N3期为7例。可见, MRI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P<0.05) 。MRI组与病理的N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P<0.05) 。

3讨论

直肠癌是医学临床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原因相对较多, 与社会环境和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有一定的联系, 发病率和致死率也较高[3]。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学界学者认为, 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方法对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者于秋杰, 尚乃舰, 张红霞等人在研究MRI联合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时指出, 联合应用MRI及多层螺旋CT对6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 其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准确度为93.5%。上述学者的研究与本研究的相同点均是采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方法对直肠癌的分析;不同点在于上述研究以两种方法联合为主, 本研究则主要以两种方法比较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 CT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P<0.05) 。MRI组与病理的T分期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P<0.05) 。

综上所述, 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 采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 具有一定可靠性, 对于T分期, 两种检查方法均具有较大优势;对于N分期, MRI检查方法优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德培, 艾丛慧, 封俊, 等.MRI对T_3、T_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 (12) :861-865.

[2]甄福祥, 冯国全, 张军, 等.直肠充气法多层螺旋CT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0) :1036-1038.

上一篇:电子资料交换下一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