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防范措施(精选12篇)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1
1 故障现象
宁夏吴忠供电局侯桥变电站 (双母接线方式) 值班人员计算周电能量时, 发现110 k V线路电能量不平衡率为8%, 超出正常范围。经检查, 125侯园I线保护装置电压正常, 但是发现计量电压不正常, U相为2V, V相为59 V, W相为59 V, 正常时各相二次电压值应为60 V。由于U相电压接近于零, 致使侯园I线电能没有计量。
2 计量电压消失原因分析
双母接线的计量电压回路是由母线电压互感器取得电压, 再由线路所在母线隔离开关的动合触点启动重动继电器进行电压切换。值班人员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I母电压互感器故障;-1隔离开关辅助触点接触不良;电能表故障;重动继电器故障。
(1) 由于计量和保护所取的电压都来自母线电压互感器, 其中I母计量电压的回路标号为630, 因而值班人员首先检查I母电压互感器是否完好。经检查其表面清洁, 声音正常, 接线正确, 端子并未有松动现象。125侯园I线和126侯韩I线都接I母运行, 共用I母电压互感器。126侯韩I线电能表三相电压均为60 V, 并且125侯园I线保护装置的电压监视回路“TV断线”没有告警, 因此I母电压互感器正常。
(2) 到设备区125侯园I线-1隔离开关操作箱处检查, 其三相均已合到位, 回路正常。
(3) 继续查看I母重动继电器, 计量电压回路630和电能表回路640由该重动继电器接通, 重动继电器能可靠动作, 动合触点均能正确闭合, 其表面没有氧化现象。当检查640回路时, 发现端子排上U相端子松动。紧固端子后, 125侯园I线电能表三相电压均为60 V, 电压正常。
至此故障原因找到, 是计量电压回路640 U相端子松动, 使回路接触不良。同时对其他端子也进行紧固, 以防止此类故障再次出现。
3 防范措施
(1) 运行人员对日常巡视要做到不留死角, 加强设备检查, 做到一看二听。认真检查保护屏上的数据和信号灯是否都在正常状态, 并做好记录。
(2) 定期对重动继电器和隔离开关的动合触点进行检查, 发现故障, 及时处理。
(3) 由于电能表没有加装监视电压消失的信号回路, 使其在电压消失时不能被及时发现处理, 减小损失。建议对其回路加装监视装置, 当出现断线时能够报警提示值班人员, 使其得到及时发现解决。
(4) 在安装或更换电能表时, 要认真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运转是否正常。当发现电能表数据不正常时, 要及时处理。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2
原因分析、交叉过敏反应致用药差错 因交叉过敏导致的差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预防措施: ①将临床上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专门列表,确保字迹清楚易于辨认查看;②对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可在其床头挂一药物过敏标志的套环或套牌,以提醒注意;③用药过程中执行二人查对制度;④治疗室及治疗车上贴有明显标志,以提醒护士注意查对病人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⑤制订与之相关的制度,并告知所有的工作人员。
2、一药多名、药名近似、异药同名等因素致临床用药差错 ①近年来药品行业规范正日趋与国际惯例接轨,药名的命名也正纳入正轨,即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INN 命名原则》及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命名原则去执行。②同药异名现象源于商品名的使用,一种药品的商品名因国家及厂商的不同,可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一药多名是药物易混淆造成用药差错原因之一。③不同用途药物的异药同名主要源于外文缩写。如吡哌酸和苯丙醇胺的外文缩写均为PPA。④药名形音相似用途不同,如阿拉明与可拉明等。⑤药品知识缺乏所致用药混淆,如将试剂乙醚代替医用乙醚使用。避免因一药多名、异药同名、药名近似及临床用药与试剂用药相混淆造成的用药差错,根本在于要求护士必须充分了解药品的理化性质、类属、适应证及用药注意事项,同时了解国际药品名称的相关知识。3、相同姓名病人的用药差错 ①查对时应叫全名;②名字相同的病人不应住在同一病室;③用药前核对住院号、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等;④了解病史。
4、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输错液体、发错药、配输错血发生率最高,因粗心大意没有严格进行查对而致的缺陷;查对制度是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活动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护士为病人输液或发药时呼叫病人的床号或名字,由于其他病人未听清楚便应答,加之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未核对就为病人进行输液、发药。
5、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医疗护理工作负荷量大,加之护士人力不足,各班工作量分配不均衡,护士容易分心出错产生身心疲劳综合征,最终导致发生差错的概率增加。
6、不同班次出错情况分析,白班出错率(76.5%)远远高于其他班次,与白班治疗多、各项护理时段操作经手人员多、干扰大、工作量大、工作紧张等有关,中、夜班治疗相对较少、操作经手人员少,环境相对安静,故差错较低。临床用药差错的护理防范措施、建立护理质量讲评制度每季度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全院护理质量讲评,从事故的角度来查找、分析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每年通过不同形式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及有关防止差错事故的教育,特别是法律知识的培训。注重人性化管理,完善管理支持系统全面倡导护理管理人性化,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2、改进查对方式,注重细节管理,针对护理缺陷,认真进行分析,寻找其缺陷漏洞,建立了临床工作反问式查对制度及床旁医嘱执行单查对、签名制度,以降低护理风险。、护士在使用新药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用药注意事项,方可减少发生差错的可能。护士还应告诉病人及家属用药的注意事项。
4、熟悉药物的不同用法,建立系统的查对制度。告知病人什么时间用什么药,使病人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以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通过教育使护理人员熟悉药物的不同用法,不同的给药途径,护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掌握药物的正确用法。
配电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篇3
【关键词】配电线路 跳闸 原因 防范
【中图分类号】TM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75-01
通过实际经验我们知道,很多的线路不良现象都是配电线路发生跳闸后引起的,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生严重跳闸,我们常常采取的措施是进行重合闸动作。虽然在一般状况下重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失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与导线出现短线、绝缘线出现破裂,避雷器发生损坏,等情况有关。为了尽可能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深入了解配电线的故障、跳闸情况,并事先采取防范措施。我认为常见的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共有七点,接下来我将逐条提出分析它们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对常见的配电线路跳闸故障的原因所做的分析
(一)为了保护线路和设备,往往采用一段保护和二段保护的办法,这是因为保护整定值过小造成的保护动作在配电系统中频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线路发生故障的时候电流明显增大情况的产生,往往故障点靠电流越近,短路电流的额度就越大。采取一段保护和二段保护这样的方式就能在电流超过整定值的时候使保护动作跳闸,从而达到了保护用电设备和电路的目的。一段保护的别名是速断保护,从字面意思来看可以知道,这种保护是一种快速的反应。它保护电路的原理如下:它按照线路末端金属短路电流作为整定方式,在某条线路上如果出现两相金属短路或者三相金属舸路的情况时,速断动作可以由一段保护产生,这种动作是瞬间的,又可以使断路器跳闸,最后停电;二段保护也被叫做过电流保护,它的整定的方式与一段保护恰恰相反,它是根据电路的最大负荷电流确定下来的,半秒是一般动作的时限设置,但是在最大负荷电流仍然不满足实际电流的需求时,用另一种方式说,为了保护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是当二段的保护躲不过负荷电流的时候,就要依然采取一段保护的方式,确保保护动作跳闸。在过电流保护中,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靠近电源的线路段会发生瞬时相间放电或瞬时间单向放电(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放电后自动恢复)这是因为整定值大大小于线路末端的金属短路电流。这样一来,即使对线配电路和用电设备设施没有产生任何程度的危害,也会导致后续的一段保护动作,从而引起跳闸停电。此外,还有一种不必要的跳闸停电,是由于冲击性大负荷而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也会引起保护动作而引起的。
(二)闪络放电发生与绝缘子串当中所造成的跳闸现象
1、暂态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有时会瞬间在系统内部发生,使瞬间过电压在网络中发生,虽然这是持续时间很短的,但是过电压的额度很大,就会使绝缘子串因为耐不了高电压作用而发生频繁的闪络,还会造成埘地放电,通过大地相间短路,发生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线路停电。
2、当存在有10kV配电线路时,一旦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时,其他两相的电压便升高到几倍。在故障没有解决前(按地),总会存在着电压升高的现象。绝缘子串如果存在在绝缘的薄弱点上,就会击穿闪络,持续的对地放电,通过大地两相或者三相短路,从而使保护动作跳闸。
3、当不合格的绝缘子存在于绝缘子串中未被发现的时候,绝缘子串中的其他合格的绝缘子的分布电压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势下,长时间的运行和使用其他合格绝缘子可能发生闪络的状况,对地放电接地、通过大地两相或三相短路,从而使保护动作跳闸。
4、在潮湿的大气条件下,如大雾和小雨等天气条件,如若绝缘子的表面脏污,绝缘子表面的绝缘电阻必定会下降,造成增大泄漏电流的情况,绝缘子表面也会发生闪络,从而使线路跳闸。
(三)线路连接点发热烧断造成跳闸在配电线路的施工中,导线的连接是线路施工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导线连接点及引流线连接处,长期运行其金属表面逐渐氧化,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当较大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导线连接点就会迅速发热,而发热又会加剧导线连接点的氧化,如此反复作用,最终可能导致导线烧伤或烧断,引起保护动作跳闸。
(四)外力破坏造成线路事故跳闸砍伐树木、线路下方施工作业,交通车辆撞坏电杆,电杆周围取土等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导线短路大部分属于金属性短路,严重时可使线路倒杆断线,甚至发生火灾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
(五)导线对被跨越线路放电造成跳闸
当气温升高、线路上出现高峰负荷时,线路导线弧垂增大,使交叉跨越距离和对地距离减小,当带电导线对交叉跨越线路或跨越物体的安全距离不满足规程要求时,就容易发生导线对跨越线路或跨越物放电现象,给配电线路的安伞运行带来威胁,严重时会产生弧光短路造成跳闸停电。
(六)树枝碰触导线短路引起跳闸停电
在春夏季节树木生长速度较快,树枝内部水分较多、电阻较小,如果存线路走廊内有树,导线容易触碰树枝而发生单相接地,树干或大树枝折断后落到线路导线上,就会发生相间短路现象,使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停电。
(七)鸟害引起导线短路跳闸停电
春季草长莺飞,万物复苏,鸟类会在线路的横担上筑巢,当其叼着树枝、铁丝等物在线路上方往返时,这些杂物若掉落在导线之间或者导线与横担之间,则就会造成短路故障。另外,大型鸟类鸟在横担上排泄粪便时,粪便排泄物在绝缘子上存积或顺绝缘子串奔流而下,也容易造成闪络事故,危及行人安全。
二、针对配电线路跳闸的有效预防对策
(一)配电线路跳闸管理对策
大力加强司法和执法,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要重视起来,更加用心。牢牢遵循以预防为主,同时以宣传教育和依法惩处相结合的方针政策,想办法配合公安部门的工作,并与群众形成合力,大家拧成一股绳,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不法分子。在广大的农村中间,花大力气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增强广大城乡群众的守法意识和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根据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事故),做好事故预想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止故障发生的措施。
(二)预防配电线路跳闸技术对策
1、对线路绝缘子加强监视,一律更换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绝缘子;严格按照 “逢停必扫”的原则行动,只要遇到了停电的机会,就抓紧时间进行对绝缘子的清扫工作。
2、在保护定值的管理方面加强工作,从而保证和保护装置动作可靠、准确。
3、接地电阻的杆塔要降低,从而提高线路的耐雷电水准。
4、大力投入自动重合闸的装置,尽力缩短停电时间。
5、对线路加强巡视,不断提高线路的检修质量,对交叉跨越线路安全距离不够这个严重的问题做到消除隐患。
6、对线路走廊内的树枝加大修剪力度,确保各线路通道是符合规程要求通道。
结束语
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配电网,花力气防止配电线路故障引起的跳闸,可以提高电网安全、保证经济运行,为祖国建设优质可靠的供电,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配电线路跳闸的原因,提出了合理预防措施,为了解决配电线路跳闸的问题,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参考文献
[1] 杨国庆.电力电缆故障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装备制造. 2009(12)
坏账损失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篇4
关键词:坏账,应收账款,原因,对策
1 坏账损失的含义
坏账损失即企业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坏账确认时要以真实、准确为前提,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按照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一般说来, 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的条件有:债务人死亡, 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债务人破产, 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 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2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
2.1 坏账损失产生的外部原因
①商业信用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信用关系逐渐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银行等单位都采用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的普遍使用形成了很多坏账, 给银行带来了损失。此外, 随着企业改组改制, 商业信用的另一种形式——票据信用, 正在逐步代替挂账信用, 虽然票据信用以票为依据有法律作保障, 但到期无法收回的风险也很大。②购销合同不严谨导致坏账损失。在购销双方签订销售合同时, 由于一些必要的条款内容填写不严谨, 该写的内容漏列等引起经济纠纷, 造成坏账损失。③宏观环境因素造成坏账损失。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 宏观调控政策、通货膨胀等来自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 使一些企业不能很快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经济效益低, 偿还能力差, 导致坏账。
2.2 坏账损失产生的内部原因
①财务管理松弛, 人为引起坏账损失。虽然“两则”中明确规定坏账损失在会计处理上可作为企业的管理费用列支, 但由于有些企业结算程序混乱, 使企业内部资金长期被它方占用, 造成坏账损失。另外, 还由于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不严, 往往虚报坏账损失, 人为造成坏账, 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②职责不清, 催收不力造成坏账损失。在企业内部, “销售部门重视销售轻视催收, 财务部门注重结算轻视催收”, 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 应收账款管理不严, 职责不清, 货款催收制度不健全, 催收工作相互推脱, 责任不明确, 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坏账损失。③相关负责人, 以权谋私造成不必要的坏账损失。一些经办人员并不为企业自身利益考虑, 违背职业道德, 贪图小恩小惠, 为他人所利用, 造成该收的货款不积极收取, 该现销的给予有意赊销或轻信他人花言巧语, 盲目预付货款而上当受骗, 造成不必要的坏账损失。④应收账款风险意识淡薄, 客户、结算方式选择不当, 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造成坏账损失。有的企业在赊销时, 为了提高销售量, 对客户的信用状况没有进行事先调查了解;有的片面以销售额的高低作为考核销售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有的企业经办人员风险意识差, 主人翁精神不足;还有一些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不符合实际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
2.3 其他原因
还有一些常见的因素可能导致坏账, 如逾期账款数额太小, 企业在考虑收款时所需要的花费可能要大于收入;公司和顾客之间由于分歧等未偿清的数额, 公司往往会从维护客户的角度, 把这部分数目较小的账款记为坏账。
3 坏账的解决对策
3.1 坏账损失的事前防范措施
①生产环节的控制。要从生产环节开始控制坏账的产生, 企业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高产品的科技竞争力, 真正靠产品自身来占领市场, 而不是大量依靠赊销这样的营销手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坏账的产生。②制定有效、科学的信用政策。企业在选用信用政策时, 应权衡利弊, 选择既能控制坏账损失、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信用期限。因为信用期限过长, 虽有利于刺激销售量, 但资金占用成本加大, 坏账风险也增大;信用期限过短, 虽降低了坏账风险, 却使企业销售量下降, 实际收益受损。企业制定信用政策时, 可根据客户以往的资信状况将客户划分为高、中、低三等, 对于信用好的客户允许大量赊购;对于信用中等的客户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信用优惠, 但应采取一定的保证措施, 如同时规定客户无力偿付货款时可用财产作抵押等保证措施;对于信用差的客户采取现销方式以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现金折扣政策的作用, 鼓励客户及早付清货款。③加强对赊销业务的规范管理。企业在采用赊销方式销售时, 要以规避坏账风险为第一原则, 谨慎选择那些有偿债能力, 资信状况好、经济效益佳的客户作为赊销对象。同时在商业信用方式的选择上, 而尽量少地或限制挂账信用的使用, 尽可能多地采用票据信用;在票据信用的使用中, 要较少地采用商业承兑汇票, 最好尽量多地采用风险小的银行承兑汇票, 而这样就可在赊销业务开始时, 尽可能地避免坏账风险, 不能不分对象、不加选择地都采用赊销方式。④谨慎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结算方式选择的恰当与否, 对货款能否如期收回有较大影响, 可以直接影响坏账损失发生的概率。就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结算方式而言, 主要有汇兑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银行汇票结算、托收承付结算、委托收款结算和商业汇票结算等7种结算方式, 其中前4种结算方式风险较小, 而后3种结算方式风险较大。因此, 企业在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时, 应先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赢利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等, 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确定相应的结算方式。此外, 还应增强企业职工的法治意识、风险意识, 加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 从而在业务素质、政治素质两方面为防止坏账损失的出现起到把关作用。
3.2 坏账损失的事后控制措施
①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对应收账款应该加强管理, 建立一套完整的跟踪制度, 明确应收账款催收部门的责任, 对每一次的催收都要做好记录, 包括主要谈话记录, 往来电函记录等。作为债权人应该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应收账款登记簿, 详细记录每一笔债权的信息, 并定期与债务人进行核对。对于欠款时间长、金额大的客户或已到期限未付款且有意拖欠的客户, 应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催收, 并加大催收力度, 如派人上门催收或法律诉讼等。确实无力偿付的客户, 可同对方协商,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签订延期付款协议, 或进行债务重组等。②加强会计核算。企业对已经发生的每一笔坏账, 都应该根据企业内控相关制度, 加大会计核算力度, 在稳健性和配比性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因为计提坏账准备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坏账损失, 但是可以将坏账损失事先有计划地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中去, 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即使有坏账发生时, 也不至于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③运用会计控制的方法,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控制的具体方法能够避免财务人员为了一己之私而造成企业不必要的坏账。通过日常分工负责制度和责任制度, 凡赊销或预付必须由两个人以上经手, 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数额较大的还需经有关部门会同审批, 报企业负责人批准。④加大检查力度。财务部门是企业里最重要的部门, 财务信息能够完全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所以, 上级领导应该经常检查财务工作, 尤其是针对一些业务素质不高、问题发生较多的会计人员应定期开始培训, 检查学习效果。检查已经发生的坏账是否已经查明原因, 是否进行了会计处理。对于已核销的坏账, 检查是否由相关部门专人负责跟踪管理, 是否定期给予跟进。对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是否及时入账。⑤建立销货往来客户的资信审议制度。财务部门应该参考销售部门的销售记录, 主要包括:销售合作, 打款速度, 业务金额等, 参考顾客的注册资金、主营业务、管理水平等进行考核评估, 建立专门的档案, 据以最后确定是否能给对方赊销, 以及赊销的程度和方式。
3.3 坏账损失的其他防范措施
①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采取票据信用方式, 避免坏账拖欠。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能够给顾客带来方便, 此外, 能开出承兑汇票, 表示企业具有相应的法人资格, 具有一定的债务偿还能力。所以, 企业应该大力提倡这种交易方式。票据对于外地顾客提货比较适用, 特别是那些往来少、金额大的顾客。②企业要加强赊销全过程的管理, 对挂账信用加强控制。挂账信用是最容易产生坏账的一种信用方式, 所以, 企业应该尽量少采用这种信用方式, 除非对一些购销往来较频繁的客户, 可以考虑采取挂账赊销, 采取挂账信用之前要充分了解顾客的资信状况和企业内控制度, 对整个赊销过程实施严密管理。此外, 购销双方的财务人员应及时定期开例会, 定期核对往来账款。欠款时间过长时, 双方应签订还款协议, 明确顾客的还款期限和一方违约时的责任纠纷, 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经济杠杆, 促成欠款方尽快还款。如果遇到欠款方无理由的拖欠应收账款时, 债权方应在法定时效内到法院起诉, 运用法律的手段强制对方归还欠款本息。
4 结 论
坏账一旦形成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如果坏账数目过大, 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所以, 如何防止坏账的发生和发生坏账后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成为每个企业的工作重点。虽然企业不能完全避免坏账的发生, 但是, 只要企业领导不断加大对财务人员的监督检查力度,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积极采取科学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控制措施, 就一定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坏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林琳.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09 (1) :228.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5
——作者:于继光(河北省承德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处坠落 原因 防范措施
建筑业的“五大伤害”约占建筑业事故总和85%,高处坠落事故为“五大伤害”之一,高处坠落事故属建筑行业多发性事故,而且致人死亡和致残率较高,引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把高处坠落事故作为重点进行专项治理,专项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杜绝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杜绝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事件的发生,最根本的是要切实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方针,“安全第一”是指导思想和理念,要求我们在生产经营和一切社会活动中,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预防为主”是为了确保安全,杜绝和减少事故/事件,而确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处坠落事故/事件,是指:从业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发生的,在距离基准面2M及以上高度坠落的事故/事件。
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事件的部位:“四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建筑物临边、作业脚手架、梯子、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塔架结构和电线杆等。
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事件的活动:高处作业,攀爬架杆,在“四口”附近、建筑物临边和石棉瓦等轻型屋面上行走。
一、高处坠落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缺陷为高处坠落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于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在施工活动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作业人员翻爬脚手架进入或退出作业面;特种作业人员(如:架子工、塔吊司机)无证上岗;延迟每天工作时间使得工人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条件差或情绪不稳定;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穿高跟、易滑鞋高处作业等。都有可能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事件。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于“四口”和建筑物临边未按要求进行防护(防护不到位);未按要求对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未按脚手架架体搭设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架体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存在探头板;未按要求设置随层和固定兜网,脚手架架体未按要求用密目网封闭,兜网和密目网的质量不合格;梯子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稳固措施不当;石棉瓦等轻型屋面的强度和刚度较差,塔架结构和电线杆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足;气候条件差(如:大风、雨、雪、冰冻、高温、严寒)等。都有可能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安全管理缺陷
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其管理职责;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指导性差,未按规定要求组织专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未向操作人员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方案的安排和交底要求进行及时、认真检查,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结果(必要时应为阶段性结果,如:脚手架和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和有效性差。
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
二、高处坠落事故/事件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组织保证,做到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力量充实、设施完善、领导重视。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制度保证,使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有章可循。
(三)、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做好安全教育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事件的基础保证。认真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三级教育”,即:入厂教育(公司级教育)、车间级教育(项目部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认真做好班前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教育不流于形式有针对性,要注重安全教育人性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如:利用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操作图片展示、事故案例图片展示等),营造“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氛围,使受教育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得到切实提高,使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人员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使施工作业人员认识到:“遵章守纪是福,侥幸蛮干是祸”,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做到“四不”,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不侥幸蛮干。
(四)、加强安全管理
1、强化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管理。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强化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建筑行业属于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知识,其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也要适宜,否则也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事件的因素之一,因此,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录用,进场后应定期做健康检查,发现其健康状况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应给予转岗或辞退;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屡教不改者应给予辞退,以消除或减小其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不良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重点是做好架子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从事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现场杜绝或减少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引发高处坠事故/事件的关键因素即被消除。
2、注重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程施工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针对不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施工方案或风险控制措施;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审批,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论证条件的,应及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并及时将风险控制策划向作业人员书面交底;应将不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以公示牌的方式向现场从业人员告知。
3、做好高处作业的运行控制工作。施工现场的“四口”和临边必须防护到位;在实施高处作业前,专职安全员应对作业区防护设施和照明设施的满足程度进行验收,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经安全员准许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作业区,进出作业区的人员应从斜道(马道)上下,严禁翻爬脚手架上下;未经专职安全员批准,任何人不得挪用或拆解脚手架、脚手板和安全防护设施(防护栏杆、挡脚板、安全平网、密目网和防护门等),要保持防护设施的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从事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架子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人员应按策划的安排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应按规定年限报废或经测试合格方可继续使用;盛夏季节应尽量避开每天的高温时段施工,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防止人员晕倒发生高处坠落;冬期施工降雪过后,应清除作业区积雪并采取防滑措施,防止人员滑倒发生高处坠落;石棉瓦等轻型屋面上有人员误入的可能时,应严密防护并设置警示标志;使用梯子、塔架和电线杆登高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下面应设专人监护;注重文明施工,施工作业区要做到“三清六好”,安全通道保持洁净、通畅,防止人员被绊倒或滑倒发生高处坠事故/事件。
4、加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验收。建筑工程施工高处作业绝大多数使用脚手架,脚手架的安全性及其防护设施的可靠性,对防止高处坠落事故/事件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脚手架搭设和防护设施安装前,应对所使用的产品、配件的质量、规格型号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在脚手架搭设和防护设施安装过程中,应及时检查脚手架搭设和防护设施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脚手架搭设和防护设施安装完毕(有时是阶段性),投入使用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应经常检查防护设施是否完好,确保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使用梯子、塔架和电线杆登高作业前,安全员应检查梯子塔架和电线杆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安全要求,否则不得登高作业。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6
【摘要】门诊换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有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由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感染的几率更大,因此,加强门诊换药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门诊换药;感染;防范措施
門诊换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换药是指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部位等进行换药处理,由于其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创口的接触,若有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发生于医疗部门的感染即为医源性感染,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
由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即儿童的主观认知能力较差,不懂得利害关系,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遵守,再加上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创面容易暴露,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因此,加强门诊换药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原因分析
1.医源性
①医院的管理薄弱,很多制度体系得不到实施,对院内感染这一块意识又相对较差;②医院医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不同,无菌观念参差不齐,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够或认识不足,在给患者换药前不戴帽子、口罩、不洗手等,在给上一个患者换完药后,未严格消毒双手,又给下一个患者换药,从而将上一个患者的细菌传给下一个;③需要进行伤口缝合时,创面清洁不彻底甚至根本不清洗创面,造成伤口感染;缝合伤口时,皮肤对合不良,从而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易引起交叉感染;④医院信息来源贫乏,知识更新较慢,医务人员本身自身学历不高,又缺乏系统的培训,自身认识不足,也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⑤很多医院消毒监管不力,对于器具只进行煮沸消毒,不进行高压消毒,消毒物品管理欠佳;⑥有些医生滥用抗生素,不必要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出现感染;⑦医院由于药品监管不严,有些接近淘汰的药品如红汞、紫汞等,基层医院仍然有使用,其他药品或者存在保存不当现象,如过氧化氢未避光保存、用戊二醛浸泡过的物品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生理盐水不注明开瓶时间等;⑧门诊外科换药室设备简陋,人员配置不足,管理缺失,换药操作简单,很多引起感染的因素往往被忽略,很多医院门诊没有专门的换药室,更谈不上手术包,也就无一人一换一消毒灭菌的存在;⑨医疗垃圾的管理没有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不知道使用医用黄色垃圾袋、被污染物品没有及时烧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等,都是引起细菌交叉感染的原因。
2.环境污染
由于换药室内人员流动性大,且基本都为各种细菌病毒携带者,病种复杂,大量的致病微生物附着在微细的尘埃或飞沫中随空气流动传播,可使接受换药的患者受到感染。如若室内消毒不彻底,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多,也是导致交叉感染的原因。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在门诊换药过程时,有些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只经过简单的煮沸消毒,消毒不彻底,就再用于其他患者,很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3.病人因素
因儿童生性活泼好动,自身认知能力又较差,因此外伤后伤口得不到及时处理,另外,有些病人在等候换药期间自行拆除伤口敷料,随手乱扔,也是可能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修养
常规在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修养教育时多采用说教方式,现在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如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讨论,要教育护士树立站在病人的立场,一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同时,应注意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尤其针对儿科的患者,要多与患者沟通,为儿童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2.增强护士的责任感
儿科由于其面对的患者的特殊性,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因此,要注重对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增加其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在每次换药后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清洁双手,并用卫生纸擦拭。换药室工作人员需要勤剪指甲,不得涂抹指甲油,防止药物或污物潜附在指甲缝隙内,或者在换药过程中出现甲油脱落感染伤口的现象。
3.加强门诊换药室环境管理
具体管理:(1)对于没有专门换药室的基础医院门诊应尽量设置专门的换药室,并加强换药室管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减少空气污染的机会;(2)诊室内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并作明确标记,保证室内光线良好,设置流水洗手设施,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存放或拿取物品的原则;(3)加强空气消毒管理,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开窗2次每天,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min,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1小时。
4.加强对病人的管理
病人到换药室后应做好引导,指导病人不要自行拆除敷料,掉落的外敷料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接触伤口或污染的敷料后不要随意接触换药室的物品,有血迹的手不要随意擦拭到椅子或桌子上等,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5.心理指导
在换药前,首先要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正确评估伤口修复情况,同时在处置前向病人婉转地解释处置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换药时鼓励儿童患者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觉,在换药过程中,应态度和蔼,操作准确、轻柔、细致,尽可能消除其恐惧心理,对配合度差的儿童要耐心劝说,争取其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6.营养指导
外伤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营养不良可显著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应指导患者家属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谱为主。如肉类、蛋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都是较好的食物选择。
参考文献
[1] 陆涛,夏志贵,崔凤;等.门诊换药的医院感染管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1,12.
[2] 朱晓萍.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对策[J].健康天地,2010,3.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篇7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8例, 其中坠床9例, 跌倒8例, 执行医嘱错误8例, 输血反应4例, 输液反应3例, 药物不良反应3例, 职业暴露3例, 自杀2例。
2 原因分析
2.1 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较淡薄
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 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而忽视潜在性的法律问题, 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 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忽视了本属于患者的权利, 给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紧急抢救时手忙脚乱, 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 或在抢救中讲一些与抢救无关的话和事。
2.2 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护士服务意识滞后, 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操作中告知不到位、解释不耐心;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等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3 主观因素
护士责任心不强,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 护士处理医嘱时错抄、漏抄医嘱, 医嘱执行时间不准确, 不能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输液的滴数, 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到位, 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造成输液三通管接头脱落, 姓名药名剂量查对不严导致差错发生。
2.4 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使用不熟练 (脐带结扎, 会阴侧切、颈椎、脊柱患者的翻身) , 低年资护士, 专业知识不够, 经验不足, 技术不熟练, 责任意识淡薄, 导致工作中观察病情不仔细, 对病情变化发展缺乏预见性、主动性。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 图省事方便, 不按规则操作, 是造成隐患的根源。
2.5 环境因素
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当, 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 床旁无护拦造成坠床, 热水袋使用不当导致烫伤等。
2.6 管理因素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 护士工作量大, 护士长对每天的工作不能做到动态管理, 使护理不安全因素增加。
2.7 护理文件书写和管理不规范
护理记录反映的主观资料多, 客观资料少, 记录中常出现主观判断混淆, 不能正确评估病情, 护理记录与医师记录有出入, 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 记录不实, 一旦发生纠纷, 拿不出真实可靠的证据, 导致不同程度的护理安全隐患。
3 防范措施
3.1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护理法律法规学习, 组织护理风险防范讲座, 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3.2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应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 对护士的排班模式可采取弹性排班制, 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 动态安排人力资源, 注重开发护士的潜能, 以最少的人力投入提供最大的护理服务。
3.3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为提高我院低年资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护理部组织技术能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并择期考核, 对不过关的人员要给予经济责任制考核。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工作计划, 结合本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方案及培训内容,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培训并进行了考核, 使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以加强。
3.4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
护理记录单是病历的重要部分, 在法律上有不容忽视的严肃性。记录要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当发现护理记录与医师的病情记录不一致时, 应主动找医师核实。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以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3.5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抓好安全管理关键环节
(1) 加强重点人或事管理:如病重、手术、高危人群患者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患者管道管理以及患者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 引起高度重视。 (2) 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中班、节假日等。实行APN排班及弹性排班制, 减少交接班的频次, 减少工作中的漏洞, 合理搭配年轻护士和老护士值班, 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 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规培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 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患者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 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3.6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定期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及护士长会议, 在质量管理委员会及护士长会议上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夜查房情况、护理不良事件等进行通报, 对护理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限期进行整改, 护理部定期到各病房进行督查、考核, 不仅避免和减少了护理安全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医疗护理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直接威胁患者安全, 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直接妨碍医院内部的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所以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检查和督促,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使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通过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消除隐患,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护理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篇8
1 门诊护理工作易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1) 缺乏人文关怀, 对患者态度冷淡; (2) 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注意力不集中, 易出现抄错、漏抄医嘱, 输液过程中出现错换液、漏输液的现象; (3) 工作缺乏责任心, 不能及时巡视; (4) 法律意识淡薄; (5) 专业知识欠缺, 技术水平较差。
2 护理防范措施
2.1提倡人文关怀,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首先, 我们要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 门诊护理人员对患者应具有爱心和同情心, 要主动与患者交流, 满足患者需求,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解释, 及时传达患者的病情和执行医嘱情况, 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这样才能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才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2加强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八对一注意”是杜绝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操作时不能疏忽大意, 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在社区门诊碰到的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输液治疗是使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 严格执行查对, 将医嘱输液执行单每一步或每一组抄成瓶签, 标上组数或步数, 贴于输液瓶上, 这样可以防止错拔针和漏输液的现象, 查对时还可采取让患者说名字、年龄查对。既杜绝了外界环境的干扰, 也使患者在护理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 增加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2.3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理论技术水平, 熟练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门诊护士要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强护理知识1 000题的学习, 加强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的学习, “三基”知识的学习,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正确的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论知识之上, 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才能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及时准确完成急救任务。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 定期考核, 做到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 护理工作的性质, 决定了对护理工作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特别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 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 也保护了我们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利益。
2.4加强输液巡视、观察, 增强责任意识生活中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门诊护士要高度树立对患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思想, 爱岗敬业, 做到一切为了患者, 自觉履行个自的职责,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管在门诊或病房, 护士都要及时巡视, 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守工作岗位, 严格交接班, 时刻铭记,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安全至上, 责任重于泰山。
2.5增强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及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护理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且责任重大。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 明确临床护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实施服务过程中必须依法履行护士职责,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这是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
2.6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忠诚于护理事业, 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作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主要体现在护士的责任心方面, 对工作、对患者没有责任心, 往往是产生护理差错的根本原因, 所以护士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才会更好地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 实现患者最高利益。
3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在医院多次发放的问卷调查中, 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7%, 连续5年无护理差错, 无医疗纠纷的发生, 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高效、和谐的护理服务, 维护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门诊护理观察与分析, 总结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从而使门诊护理工作差错率大为降低。结果通过学习分析总结门诊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使门诊护士大大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和责任心,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充分认识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增强自我防范措施, 使护理差错率大为降低, 维护了医院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9
配电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分为四大类: (1) 季节性故障;主要是针对的是线路材料、线路位置、线路质地和线路间距等与一些外在的、自然因素有关。在夏季, 雨水量充沛, 对于一些埋于地下的电网电杆, 容易受到雨水浸泡和冲刷, 造成电网电杆的腐蚀和软化, 久而久之会导致电杆的倒塌, 引发电网事故。在秋季, 属于雷雨季节, 这个季节雷电引发的事故机率明显的增多, 线路受到雷击, 烧坏导向, 而且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在冬季, 冰雪多, 导线被积雪覆盖, 在脱落的时候会引起电线的抖动的弧度增大, 容易引发事故。 (2) 外力的破坏;外力的破坏主要由一些人为的活动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引起的。从人为方面来看, 主要表现的有两点:第一, 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人们对线路的保护力度薄弱, 导致一些人为的向空中乱抛杂物落在到线上, 造成短路。第二, 机电车辆的违章驾驶, 造成电路电杆的倾斜或者是倒塌, 从而引发线路故障。 (3) 线路施工质量以及技术质量;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线路根基是否扎实, 因为线路电杆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 所以在施工中要加强对基础方面的控制, 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同时对电杆的一些基础性的保护措施要积极的采取和运用, 尽可能的减少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力, 避免线路故障。 (4) 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引线、线夹、刀闸连接处, 不够牢固, 使线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烧坏现象, 容易造成线路故障。 (5) 配电台区的一些保护措施如:避雷器运行时间过长, 没有及时的更换、校对;高压跌落式的保险质量较低。不能够发挥原有的价值, 使配电台区容易出现停电事故。 (6) 一般的配电线路上都会装有保护性能的柱上油开关, 对整个线路起到监督和保护的作用, 当发生配电线路上负荷与保护调试不吻合超过的时候, 会自动关闭线路, 防止事故的发生, 但有一些保护调试长时间的没有进行调试, 与实际的负荷不符, 导致油开关保护有误, 造成频繁的停电。 (7) 日常的维护不够仔细和彻底, 维护经验的缺乏, 巡查力度不够。业务员技术经验水平都有限, 不能够在巡查的时候及时的发现事故隐患, 对于配电线路上连接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区域, 需要业务员在检查的时候更加的留意, 避免线路故障。
二、预防措施
(1) 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自然环境中容易出现的一些故障加以防范。做到全面的防风、防汛、防雷、防树、防寒、防暑。具体采取的措施有: (1) 对线路间断较大的地区, 在风季的防范中, 检查线路的张弛度以及最大的风偏度; (2) 根据以往的经验, 对于一些容易受大风影响的线路以及根据线路之间能够承受住的最大风力进行统计, 然后对不同地区的风力具体情况展开系列的防范措施。 (3) 对于容易受雨水冲刷和侵蚀的电杆, 要及时的加强电杆的防护措施, 建立相应的杆塔, 防止电杆的倒塌、倾斜造成的故障。 (4) 对于防雷方面的措施, 主要是检查防雷装置是否符合标准, 及时的校准和更换不符合运行的避雷器。 (5) 在树木成长期, 考虑到电线的安全间距, 要及时的对一些超过范围的树木进行修剪, 尽可能的保障线路间距的安全性。 (6) 因为线路基本采取的是金属裸线, 容易受温差的影响, 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 而导线驰度的收缩与增大, 久而久之会对导线造成影响, 从而引发线路故障。 (2) 在对线路的检修的时候, 要有计划的进行, 保障检修过程中的全面性, 同时加强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力度。 (1) 线路管理相关部门, 在对线路检修的时候, 有计划、科学的进行, 及时的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要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控制, 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保障线路运行的安全、合理性。 (2) 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 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性; (3) 加强对电力制度、电力安全运行的宣传, 使群众参与保护中, 维护线路的安全使用和减少线路中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三、结束语
通过对配电线路运行的具体分析, 找出线路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 是我们在维护线路安全运行, 解决线路故障问题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线路常见故障原因的分析, 找准方向,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降低线路故障额发生率, 维护线路发展的稳定, 使线路的发展能够切实的、可靠的运行。同时也要加大对线路的巡视检查力度, 及时的找出线路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田淑勤.防止城市基建施工引起配电线路事故的几点措施[J].吉林电力.1984年04期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10
1993年3月10日, 发生于宁波市某一发电厂的一起特大炉膛爆炸事故, 致使24人死亡, 7人重伤, 17人受伤。注意安全事故给国家造成了约800万的经济损失。这一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锅炉内壁严重结逾。由于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排查, 最终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从这一案例中, 我们能够意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
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 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确保电力安全, 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确保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兴国兴邦的重要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 发电收入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源泉。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特点的必然要求, 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比较复杂, 其本身就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极具危险性, 对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潜在的危险性随时会转变成现实的人身伤害事故, 所以这就需要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针对导致电力事故发生的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接下来便对各种致使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一一分析和探讨。
二、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责任意识的培养
电力企业虽然针对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 但是由于很多基层单位对自身所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够重视, 只做表面功夫, 并不认真的去执行和管理, 自身责任意识淡薄, 导致很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未被落实, 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领导对自己工作中的人物, 没能够认真地开展调查研究, 对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了解, 更谈不上对生产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解决。很多单位对待工作都持有应付的态度, 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 对自身的责任持有不负责的态度。这就从根本上致使一系列隐藏着的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被发现, 从而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增长。
2、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很多电力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在电力生产过程中, 电力企业员工操作不当或其他人为错误所导致的。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盲目维修, 导致修理人员触电身亡。更有甚者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去接线或维修电力设备。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内素质不高, 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性, 极容易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工具存在问题
很多正在使用中的电力安全工具质量让人担忧, 尤其是一些基层供电单位, 譬如乡镇供电所等基层供电单位, 其所使用的作业工具和小型发电设备的质量合格率都偏低。并且这些基层单位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查检测并不重视, 安全意识淡薄, 对电力安全管理只注重与形式上的工作, 许多明显已经破损的器具仍在被使用, 没有做到及时淘汰过期工具, 这会导致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电力安全事故。
三、针对电力安全采取的措施
要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就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 防范为主”的原则。切实落实各项电力安全规章制度,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类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诱因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以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 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下面便对各项措施一一论述:
1、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电力安全技术培训, 同时, 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不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企业各层领导和员工负责工作不定期检查, 确保各业内人员落实自身的责任工作。对工作许可人、工作操作监护人、工作负责人等定期进行正确执行电力安全规整制度的培训, 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把好安全关, 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安全措施和要求, 明确其各项职责。
同时电力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 要严格把关, 确保所录用的人员都能够正确并熟练地掌握各项安全制度及操作技术。在发生电力安全事故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实施相应的补救措施。
2、严格要求现场作业人员
电力企业在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同时, 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要求必须严格, 以确保其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现场作业人员在参加工作前必须经过正式的现场作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并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取证后才可上岗工作。现场作业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着装, 系安全带, 带安全帽, 夜间作业时须产反光背心。在招聘现场作业人员时,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并录取考核合格人员, 各相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实用工具以及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具备全部的现场作业基本监护技能。
3、创新电力安全生产制度
各电力企业在加强业内员工各项素质的同时, 要在理论上进行改革, 确保其适应市场经营体制和现代的管理理念, 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这是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同时要与时俱进,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应对电力生产环节的各项设备定期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 并且对一些老化落后设备适当淘汰, 同时应用先进技术设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日趋提高, 只有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脚步, 才能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发展。
四、结语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 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是关键。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促进电力工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确保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进行对电力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京津稳定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已经逐步形成体系化, 为全社会的经济持续并高速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也可见电力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奇栋、张伟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实际意义《今日科苑》2009年第16期
[2]、丁文学试论电力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5期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篇11
关键词 变压器;故障;分类型;保护装置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176-01
1 变压器故障的分类
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类,内部故障主要是变压器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不仅会破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心,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受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变压器最常见的外部故障中引出线绝缘套管的故障,它可能引起引出线相间短路或接地(对变压器外壳)短路。
2 变压器的保护装置简介
1)气体保护。气体保护是用来保护变压器的内部故障的。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油分解产生气体或当变压器油面降低时,气体保护动作。容量在800 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一般都应装设气体保护。
2)纵联差动保护。纵联差动保护,是用来保护变压器的内部或引出线套管故障的。容量在10 000 kV.A及以上单台运行的变压器和容量在6 300 k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都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3)电流速断保护。容量在10 000 kV.A以下单台运行的变压器和容量在6 300 kV.A以下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一般装设电流速断保护来代替纵联差动保护。
4)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和外部故障的,它作为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
5)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是用来防止变压器的对称过负荷的,因此,这种保护装置只接在某一相的电路中并且动作于信号。
3 变压器保护措施
1)气体保护。气体保护的主要元件是气体继电器,它安装在油箱与油枕之间的连通管道中,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绝缘物和油分解使油箱内产生大量的气体都要通过气体继电器流向油枕。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气体聚集在继电器的上部,迫使继电器内油面下降,则上油杯及附件在空气中的重量加上油杯内油重所产生的力矩,超过平衡重锤所产生的力矩,使油杯随着液面的降低而下沉并带动永久磁铁下降,当永久磁铁靠近触点时,上接点闭合发出信号。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强烈的气流伴随油流冲击挡板。当油流速度达到整定值时,挡板被冲到一定位置,永久磁铁靠近触点,触点闭合,发出重气体跳闸脉冲。如果变压器油箱漏油,使得气体继电器内的油也慢慢流尽,先是继电器的上油杯下降,下沉到一定的位置,触点闭合,发出轻气体信号。接着继电器的下油杯下降,使断路器跳闸。
2)差动保护。对大容量的变压器,希望有一个保护范围可达变压器的全部,而又能无任何延时的保护,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就是可实现该要求的保护之一。变压器差动保护需要在变压器的两侧装设二组电流互感器TA1和TA2。适当地选择TA1和TA2的变化方式和连接方式,使变压器在额定负荷下二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的电流相等。此时通过继电器绕组中的电流等于零。当变压器外部发生故障时,变压器中有穿越性短路电流通过,由于变压器一、二次的电流是同步增长的,其差值仍为零,继电器仍不动作。而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如果变压器是单侧电源供电,则电源侧有短路电流经过TA1、流向短路点,在TA1的二次有较大的电流,而TA2没有短路电流,因此继电器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分别向QF1和QF2发出跳闸命令。如此往复,变压器就能工作。
这种利用测量变压器两侧电流,并利用两侧电流表的差值来决定保护是否动作的装置移为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从上述简单分析中不难看出,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反应中的区间是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中间部分。因此,它可以保护变压器内部及两侧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由于它在保护范围外短路时不会工作,所以不需要与相邻元件的保护整定值和动作时间相配合,即差动保护可以瞬时动作。
工程应用中,如何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实际上就是:如何差动保护中的不平衡电流对差动保护动作值的影响。
3)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容量在6 300 kV.A以下的变压器,若灵敏度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电流速断保护来切除变压器部分绕组、高压侧套管及其引出线的故障。用电流速断保护与气体保护配合,即可切除变压器高压侧及其内部的各种故障。
根据规程规定,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不应小于2。电流速断保护接线简单,动作迅速。但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保护,当系统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差别较大时,保护区可能很短,使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在受电侧从套管到断路器之间的一段距离得不到保护。所以,对并列运行容量大于6 300 kV.A和单独运行容量大于10 000 kV.A的变压器,不再采用电流速断,而采用纵联差动保护。对容量小于6 300 kV.A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小于2时,也可以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4 各种保护装置的检查和分析
1)气体保护装置的检查和分析。变压器气体保护动作后,应作故障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收集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做色谱分析,如无气体,应检查二次回路和气体继电器的接线柱及引线绝缘是否良好;②检查油位、温升、油色有无变化;③检查防爆管是否爆裂喷油;④检查变压器外壳有无变形,焊缝是否开裂喷油;⑤如果经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而确定是因二次回路故障引起误动作时,可退出气体保护,投入其他保护,试送变压器,并密切监视;⑥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在气体保护的动作原因未查清前,不得合闸送电。当外部检查未发现变压器有异常时,应查明气体继电器中气体的性质。如积聚在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不可燃,而且是无色无味的,说明是空气进入继电器内,此时变压器可继续运行。如气体是可燃的,则说明变压器内部有故障,应根据气体继电器内积聚的气体的性质来鉴定变压器内部故障的性质。如气体为黄色不易燃的,为木质绝缘损坏,应停电检修;气体为灰色和黑色可燃的,有焦油味,闪点降低,则说明油因过热分解或油内管发生闪烙故障,必要时停电检修;气体为浅灰色带强烈臭味且可燃的,是纸质绝缘损坏,应立即停电检修。
2)差动保护变压器的检查和处理:①检查变压器本体有无异常,检查差动保护范围内的绝缘子是否有闪烙、损坏,引线是否有短路;
②如果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范围内的设备无明显故障,应检查继电器保护及二次回路是否有故障,直流回路是否有两点接地;③经以上检查无异常时,应在切除负荷后立即试送一次,试送又跳闸,不得再送;④如果是因继电器或二次回路故障、直流两点接地造成的误动作,应将差动保護退出运行,将变压器送电后,再处理二次回路故障及直流接地;⑤差动保护及重气体保护同时动作使变压器跳闸时,不经内部检查和试验,不得将变压器投入运行。
本文对配电变压器故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了分类,并且明确地指出变压器故障发生的实质原因,相信会对相关的供电及用电单位在生产和今后的生活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DL/T 572-19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S].
[2]李发海,朱东起.电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文远芳.高电压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光辉,黄俊杰.配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的50例患者, 其中男21例, 女29例, 年龄28~69岁, 平均年龄 (45.2±3.5) 岁。另选取同期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 (46.4±4.6)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则采取优质化综合护理管理, 具体实施如下:
1.2.1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前培训
(1) 学习相应法律法规, 要求规范书写护理文件, 使其认识到规范的护理文件是自我保护的根本措施, 是处理纠纷的有力法律证据; (2) 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主动服务观念, 以患者为中心, 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 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严于律己; (3) 增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以精湛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使患者信服。
1.2.2 加强护患沟通
(1) 对患者进行入院教育及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的介绍; (2) 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对患者主动解释, 征寻患者同意, 若操作过程中遭遇失败, 要及时向患者表达歉意, 获得患者谅解; (3) 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对治疗的要求, 并给予帮助。
1.2.3
在工作繁忙、病患较多的情况下, 可增加护理人员人数, 若护理人员不足, 便实施弹性排班[2], 防止忙中出错。
1.2.4 及时消除纠纷隐患
对可以预见的潜在纠纷, 要及时上报, 由护士长采取积极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设法稳定其情绪, 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并及时合理的安排护理及治疗工作, 消除隐患;事后由科室主任组织全科人员开会, 分析事情的因, 吸取经验教训。
1.3 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并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 了解患者护理满意度[3], 满分100分, <70分不满意, 70~79分基本满意, 80~90分满意, ≥90分非常满意, 并计算护理满意度。分析记录入院期间护患纠纷发生率, 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期间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措施之后,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
在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时, 对照组的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人数及频率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预防护患纠纷是目前医院中护理管理的重要项目[4], 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有: (1) 医院护理人员方面: (1) 缺乏法律观念, 保护意识淡薄: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忽视患者就医权益, 如执行操作或在使用新技术或新药时未提前告知患者, 治疗、护理操作失败时未及时道歉, 事后易产生纠纷。如护理人员自身保护意识淡薄, 使具有法律意义的护理文书记录出现缺陷[5], 出现纠纷后便无从举证。 (2) 缺乏责任心精神:对核心制度的掌握不完全, 护理时不遵守常规操作流程, 以至出现差错造成医疗事故;护理人员不积极服务患者, 不正视患者及家属的问题, 甚至态度恶劣, 也会导致护患纠纷发生。 (3) 护患沟通不当: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或理论基本功不扎实, 业务技术不熟练, 造成解释不到位, 未清晰明确的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有关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有关疾病的知识, 也会引起护患矛盾的发生。 (4) 护理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导致可用护理人员缺乏, 编制不够, 在工作繁忙时段, 导致护理工作未及时落实或出现差错, 不能使患者满意, 而导致医护纠纷。 (2) 患者及家属方面: (1) 患者及家属期望过高: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便认定是医护人员诊断错误, 治疗不到位, 因而引发护患纠纷。 (2) 对医院管理存有偏见: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往往不愿配合, 忽视医疗服务工作存在的特殊性, 对医院的有关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不够了解, 导致过度维权。 (3) 患者医疗费用压力过大:患者在支付医疗费用时, 认为有些项目费用高, 而护理人员对此解释不到位, 也可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3) 社会方面:医务人员收入高是当今社会的普遍认知[6], 加之媒体非客观报道某些医患纠纷, 也影响社会对医疗事件的客观公正判断, 患者带着不满情绪就医, 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通过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院方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其防范措施。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加强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法律法规, 提高专业水平, 改变服务态度, 多站在患者的角度, 主动热情的与之沟通, 做到优质化护理, 以避免护患纠纷。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护患纠纷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护患纠往往会给医护人员和医院带来不良影响, 甚至造成人身或经济损害, 医院领导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抓住问题的根本, 找出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吸取经验, 在工作中认真负责, 增强法律观念, 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服务态度, 以防范护患纠纷。
摘要:目的 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的50例患者进行优质化综合管理, 另选取同期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措施,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护患纠纷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优化服务态度, 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梅.护理管理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25) :3139-3140.
[2]孙桂珍.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培训对提高骨科实习生安全意识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 (14) :1733-1735.
[3]刘苇霖.以“人性化服务”理念贯穿输液室护患纠纷的解决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2) :1134-1137.
[4]曹安香, 卜晓英, 李爱玲, 等.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患纠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 07 (3) :291-292.
[5]高娟, 赵莉.加强防范措施减少护患纠纷的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 10 (1) :67-68.
【原因分析防范措施】推荐阅读:
大学校园火灾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09-03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08-01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09-08
5电气设备的火灾原因与防范措施05-08
防范措施分析11-11
原因与措施分析09-29
质量原因分析与措施论文07-03
护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24
党员存在不足原因分析整改措施05-10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