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设计思路

2024-09-20

深化设计思路(精选8篇)

深化设计思路 篇1

摘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机电的运营管理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机电设备安装现场深化设计的意义, 以及机电备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机电设备,现场深化,施工,设计

机电设备安装现场的深化设计主要是指对机电设备的安装现场进行全面的深化和设计, 通过对现场的深化设计解决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 进而提高安装设备的质量, 完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系统, 提高机电设备的应用效率。

1 机电设备安装现场深化设计的意义

1.1 有利于节约时间

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可以很好的减少机电设备在前期的安装准备时间, 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快速、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深化设计阶段没有设计好, 存在一定的缺陷, 不仅不利于安装工程的顺利开展, 还会对安装的工期与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如果不进行深化设计, 就会致使设备长时间停留, 增加管理的成本, 相反的, 如果在进行深化设计的同时就将设备落实, 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 也可以减少时间的使用。

1.2 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完善

机电设备深化设计主要是针对原有设计的不足, 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在时间的安装机电设备时, 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在机电设备的安装前进行深化加以解决, 避免了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出现更严重的损失。此外, 在深化的过程中, 还会对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之处不断进行修改、订正, 有助于设计方案得完善。

1.3 有利于设计效果的显现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前期进行的设计通常都是对机房的外部的设计, 而机电设备的深化设计, 需要根据专业需求以及机房的外部设计情况进行设计, 这就增大了设计的难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受专业原因的影响, 在设计上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 致使设计效果很难被体现出来。通过深化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困扰, 从而保证设计效果的发挥。

1.4 对提高施工团队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深化设计对施工设计人员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这将以往的深化设计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深化设计要求施工队伍配合检测人员、技术人员的工作, 实现其协调发展, 从而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设计队伍, 保证深化设计的效果得到充分展现。

2 如何做好机电设备现场的深化设计

2.1 对机电设备深化设计的规划管理要做好

在对机电设备深化设计之前, 要提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作为设计的具体指导, 比如说施工现场具体该如何规划, 具体的某个设备该如何安装, 设备和施工作业完成后达到个什么标准就可以实行验收了, 再者施工完成后设备后期的调整和维护工作又该如果具体去做等等这些都要在设计方案中具体体现出来。一个成功的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它包括机电设备的采购、调试、安装、验收。如果某个环节做的不到位, 都可能对后期整个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做好规划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2.2 完善机电设备的工作流程

要想完善机电设备的工作流程首先要做的流程的细化。机电设备的安装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安装几个机器设备它具体涉及到的专业会很多, 如采购专业、电气专业、机械专业等等, 使用的基本材料也会包括管道、仪表等等, 因此在采购材料与设备时, 一定要随手做好记录, 以便简化后期的安装工作, 在运输机电设备时, 也要格外的小心, 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 此外, 还可以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情况, 寻找安装阶段的成本和半成品的供应商, 选取性价比高的产品, 把握每一个具体的细节, 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形成一种间接的改善。

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对材料具体设备的管理一定要科学合理, 尤其是对一些需求量大的螺栓和螺母要进行分类管理, 如果在管理上稍有不省就会导致设备零部件的丢失, 对后期机电设备的安装造成很大的影响, 按照购买的成本以及用量的大小等进行规范的分类, 然后再根据分类的情况进行逐层的管理, 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办事效率。做好对主体机电设备的管理在机电设备的整体管理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对机电设备主体的备件进行深化管理可以很方便的使工作人员寻找所需的材料, 科学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的安装材料, 降低材料的耗损, 缩短机电设备的具体安装时间。

2.3 保障设计施工流程的管理

加强对设计施工流程的管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现场管理要施行责任制, 要有专人负责机电设备的现场安装督查工作, 不但要让安装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者按照安装工序严格安装, 而且还要遵守设备安全安装条例,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安装工作, 以保障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性;第二, 重视对设备的调整与检测, 在安装设备以前, 设计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的安装要求, 进行机电设备的调试与检验, 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都能达到行业标准, 特别是对大型的电子电气设备或者机械设备的检验;第三, 需要仔细检查开关、电路等设备, 避免由于细节的疏忽导致整个电路的瘫痪, 进而影响整个机电设备的运行;第四, 随着科技的进步, 相关的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前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技术操作的调整, 从而提高安装的工艺, 增强安装的质量。

3 总结

综上所述, 机电设备的安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 深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因此做好机电设备的深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深化设计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机电设计的使用性能, 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 从而增强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来种成.浅谈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及施工[J].机电信息, 2014.

[2]韦存振.探讨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J].通讯世界, 2014.

[3]李修建, 张涛.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J].湖南农机, 2014.

[4]钟睿智.对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5]李猛, 杨涛.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J].价值工程, 2013.

明确新思路?深化安全风险管理 篇2

关键词:车站值班员;安全素质;接发列车;晃车

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枢纽,是国家重要物质和商品的主渠道。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铁路运输安全水平直接决定了铁路声誉和经济效益,车站值班员作为铁路运输的一部分,承担着车站行车工作的大任,应当增强自身的安全知识,时刻谨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工作细致耐心,落实好规章制度和作业的标准化,确保铁路旅客以及货物运输的安全到达。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目前铁路运输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管理思想观念陈旧;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安全基础比较薄弱.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运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再配合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抓紧抓好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化的落实.通过这种运输安全管理模式的运做使铁路运输步入一个安全有序、稳定高效的轨道,铁路运输才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国民建设的发展添砖加瓦,造福于人民。

一、车站值班员的工作职责

车站值班员在办理闭塞时和在接车前应检查确认对事项车站值班员在办理闭塞时,应确认区间空闲。接车前必须亲自或通过有关人员确认接车线路空闲、进路道岔位置正确、影响进路的调车工作已经停止后,方可开放进站信号机,准备接车。发车前,车站值班员需检查确认进路道岔位置正确、影响进路的调车工作已经停止后,才可开放出站信号机。交付行车凭证,在乘客上下、行包零担装卸和列检作业完毕后,才指示发车。必须确保列车安全、准点,保证铁路大动脉的畅通。车站值班员必须保证所下发的准备接发车进路的命令是经过审核无误,表达清楚、要求复诵、核对正确,保证旅客所收到的信息准确、准时。另外,车站值班员在接到运转车长、司机或工务、电务部门人员的救援请求后,应第一时间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在接到通知的同时,即刻向相关车站发布命令封锁区间,及时派出救援列车。向封锁区间发出救援列车时,不办理行车闭塞手续,以列车调度员的命令,作为进入封锁区间的许可。如遇特殊情况,列车调度电话不通,应由接到救援请求的车站值班员根据救援请求办理,救援列车以车站值班员的命令,作为进入封锁区间的许可。车站值班员在接发列车工作中担任着班组长的职责,是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岗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车站应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列车运行图行车。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亲自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发车。由于设备或业务量关系,除布置进路(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外,其他各项工作可指派助理值班员、信号员或扳道员办理。

二、铁路车站值班员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铁路行车安全情况并不乐观,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一些触目惊心,损失惨重的事故教训.特别是2008年4月28日胶济铁路重大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留给我们是更多的教训、更多的思考.事故的发生说明,尽管铁路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为运输安全生产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使铁路行车安全不断改善和进步,但运输安全形势仍不稳定,波动、反复性大,损失严重的列车重大、大事故时有发生,旅客列车伤亡事故仍未杜绝,货物列车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层出不穷.需要在努力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同时,居安思危,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1)危机意识不强。车站值班员作为“列车安全的守护者”,他们工作昼夜交替,思想高度集中,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每天不断地与信号员、火车司机、助理值班员和客运广播员进行互控与联控,工作非常辛苦与单调,按照要求始终如一地做好岗位的坚持与坚守,为铁路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接发列车工作又是一个熟练工种,长期从事接发列车岗位的工作,难免会产生惰性思想,过高估计自己的业务水平,淡化作业中的安全意识,也会出现有意无意地简化接发列车作业程序的现象,甚至随意违章指挥,从而为车站行车安全埋下事故隐患。

(2)应急处理能力薄弱。车站值班员在工作中,除了办理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作业外,还要办理突发的车站联锁设备故障、区间闭塞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条件下的接发列车作业。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急事件,虽然制定有各种应急预案,但由于平时练习不多,事件发生情况多样,车站值班员缺乏在各种作业状态下迅速、灵活、机动作出判断的能力,造成作业中技术动作不连贯,作业程序混乱,从而降低作业的可靠性,危及接发列车安全。

三、相关措施及建议

(一)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培养“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道德,引导车站值班员树立适应铁路现代化要求的新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铁路改革发展形势和安全责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车站值班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车站值班员能够始终保持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一丝不苟的品质,杜绝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作业纪律的现象,把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作为一种习惯。

(二)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车站值班员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决定着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安全状况。在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时,有车站联锁设备、区间闭塞设备等电子机械控制,可以充分保障行车安全。当发生非正常情况时,车站的接发车工作主要靠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等人工进行控制,作业中出现失误或办理不及时等,都是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基层站段要根据车站具体情况建立培训基地,在强化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能力上狠下工夫。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车站应建立“以技能决定等级,以等级决定收入,岗位等级动态升降”的激励机制,将各安全管理干部(人员)、职工的作业情况等纳入各项考核管理制度中进行考核,通过日常考核、培训,根据车站值班员的月度考核成绩,每月进行岗位等级动态升降管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车站值班员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值班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精干高效、技能精湛的列车安全守护者,发挥员工最佳潜能,实现安全运输生产的长期稳定。

四、列车运行中的应急处理

列车在运行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这就需要值班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做好铁路故障抢修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对列车的运行途中经常发生故障的处理应了如指掌,以保证铁路故障抢修任务的完成。例如

一、直供电旅客列车机车故障后的处置方法,需做以下两点:1、直供电机车运行途中发生故障后,车站值班员要详细了解是否影响列车供电、能否继续运行等故障情况,如机车仍可向列车维持供电时,可采取非直供电机车担当救援;不能向列车供电时,但可担当牵引运行时,组织列车运行至就近具备停靠站台的车站(距离终到站或继乘距离较近时维持运行),并组织直供电机车担当救援。2、直供电旅客列车运行中遇接触网停电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时,车站值班员要根据列车调度员指示迅速组织救援,安排足够功率的内燃机车将直供电旅客列车救援到具备接触网供电的车站。

二、列车运行中发生晃车时:1、车站值班员接到司机发生晃车的报告后,应通知后续列车,并将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晃车时的列车运行速度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同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薄》内登记,并通知就近工务工区到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后续列车通过晃车地点仍晃车时,车站值班员禁止再向该地点和该区间放行列车。若后续列车不晃车且工务人员确认设备正常并销记后,车站值班员不再通知后续列车。2、车站值班员接到司机发生严重晃车的报告后,将发生严重晃车的具体位置和列车运行速度向列车调度员报告,根据列车调度员的指示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停车,并不得再向该区间放行列车。车站值班员同时在《行车设备登记薄》内登记,并通知就近工务工区到现场进行检查处理。3、发生严重晃车遇列车停车妨碍工务处理时,工务人员将处理办法及运行条件在《行车设备登记薄》登记,车站值班员根据登记内容汇报列车调度员后,司机根据列车调度员的指示办理。

总之,列车运行中偶尔还会发生列车热轴以及列车占用丢失等列车运行情况,因此,作为一名车站值班员因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将一些经常发生的故障处理熟练掌握。这样才能遇到情况不乱阵脚,能及时快速的作出处置方案。从而大大缩短因列车故障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宇辉.职工素质与铁路运输安全的科学关系[J].科学大众.2006(05)

[2]章勇.现代安全管理思想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09(01)

[3]张举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05)

[4]潘吴斌.论企业及城市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铜业工程.2013(02)

[5]赵永军.车务主要险情预防与处理措施[J].河南科技.2011(20)

[6]苏文胜,苏永共.铁路车站值班员的作业思维过程模型与作业安全关系的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6(03)

[7]韩买良.一切电话中断的行车办法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8)

[8]乔振华,沈冰.对车站接发列车助理值班员作用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01)

深化设计思路 篇3

1 工程实例

莆田联创国际广场总建筑面积为373421. 66M2, 共分为三期, 其中一期为高层住宅和别墅, 建筑面积为144305. 92M2, 二期为商业和办公写字楼, 建筑面积为169864. 52M2, 三期为一二层为音艺培训中心, 上部为写字楼, 建筑面积为59251. 22M2, 本文结合项目设计、施工以及商业运行过程中对机电设备安装及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2 做好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及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做好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 提高安装效率。深化机电安装管理的现场设计能够使机电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有序的进行通过前期的设计方案进行有序的安装,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第二, 能够降低成本, 良好的设计和管理能够减少在施工以及安装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提升整个安装作业的技术水平。第三,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机电设备现场安装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的加入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 同时一部分人也能通过再培训或者是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第四, 有利于完善设计方案。对机械设备现场的深化设计就是针对之前设计出现的一系列的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这样的方法不仅仅能够及时解决之前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的完善相关的设计方案, 从而提高安装水平。

3 如何做好机电设备现场施工技术

3. 1 合理运用相关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运用在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电设备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环节,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们对于相关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合理运用相关的技术一个关键点在于能够进一步深化现场设计, 众所周知, 机电设备现场施工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分别是给电气、排水、电梯、通风空调、消防以及智能化工程。想要进一步提高相关的技术就应当以机房为基本单位进行综合设计。同时, 深化设计还在于充分了解图纸的内容, 在全面的掌握之后才能够在图纸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设计, 利用CAD绘图软件, 在计算机上进行全面的操作。

3. 2 提高人员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人员素质以及人员的教育水平是机电设备安装以及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的重要方面, 因此, 对相关人员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提高就业门槛, 应用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化人才, 对就业人员进行一定的考核。第二, 对于工作人员特别是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培训, 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升我国的自主的创新能力, 我国关于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方面还缺少一定的专业的人才, 这不仅仅在管理的过程中使我们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 使机电设备现场管理不能真正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最为重要的是, 在进一步的改进过程中因为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的支持, 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应当进一步的加大相关科学技术的投入。

3. 3 进行严格的监管

监管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电设备现场的深化管理, 但是, 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会忽略一些小的错误, 或者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造成监管的不过关, 这都将最终导致整个机电设备现场管理的巨大的损失。在机电设备现场管理的过程中, 要求一些相关的监理人员要亲力亲为, 要对机电设备现场亲自把关, 承担起责任, 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机电设备现场的管理。整个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在制定技术方案的时候会有一部分的重点施工部位项目, 对于这些重点环节不能仅仅听从施工单位的汇报, 而是应当深入现场当中, 对机电设备现场安装亲自查看, 这样才能真正的确保质量。

3. 4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有效进行前期阶段的机电设备现场的深化管理应当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入手。第一, 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现场管理的计划及目标有一个熟练的全面的掌握, 根据机电设备现场管理的设计内容进行工作计划和进程的拟定。第二, 进行反复的检查。机电设备现场安装过后不能直接应用。在使用前应当确定一定时间的试用期, 并在试用期期间对设备进行反复的检验, 一旦出现问题应当及时的解决。第三, 建筑施工人员应当具有高技术水平。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能够熟练的使用相关的机电设备。仅仅能够操纵设备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对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施工建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施工建设固然重要, 但是对建筑本身来说, 只有不断的提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近几年来, 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一些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只有正确的分析这些问题, 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机电设备现场的深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相关施工技术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睿智.对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35:74.

深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思路探索 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创新,职业规划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受到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在社会上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学校招生学生十分困难急迫。此外,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技术人才, 因此, 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力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思路是势在必行的当然之举。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且积极探索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思路。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性问题

(一) 职业学校社会认可度低。当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改变。市场经济体制下, 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就业单位。然而,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也不一定能够找好稳定合适的工作。因此, 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虽然降低分数进行招生, 但是学生依旧对职业学校缺乏兴趣。通过统计表明, 我国六成以上的学生不想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比较低。

(二) 学生普遍厌学。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考试不理想, 在学习过程中, 不但成绩差、纪律差, 而且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 对于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老师以及家长的鼓励, 加之考试不理想, 更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因此, 大多数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此外, 职业教育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机仅仅只是为了得到文凭, 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及热情。

(三) 缺乏办学特色。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因此, 一部分传统行业受到挑战, 新型行业或者技术更具特色, 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比如我国的林业以及果业等专业由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潮流, 往往被学生以及老师忽视。比较热点的技术型专业是汽车维修、数控机床、挖掘机技术。职业教育学校专业集中在热点专业, 缺乏办学特色。

二、职业技术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一) 就业压力大。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对于人才要求进一步提高, 然而, 我国学校发展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一是目前我国的企业需要具备先进技术的人才, 然而,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企业的技术要求无法满足。二是我国存在很大一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 就业标准很低, 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员的薪酬基本一致, 这样无法显示职业学校的有用性, 学生毕业后, 就业困难, 即便就业, 薪酬和非职业学校毕业的人员毫无差别, 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设施不完善。当前,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资金投入不足, 缺乏完善的设施。例如实验设备, 在教学的过程中, 最基本的实验设备缺乏, 教学质量显然无法提高, 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此外, 职业教育学校传授的技能性不强, 转岗性差, 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没有优势, 从而致使学生对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不感兴趣。

三、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

(一) 设置专业、课程与市场挂钩。众所周知,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需要面向社会以及面向市场, 因此, 设置的专业课程应当和市场挂钩, 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设置。当前, 我国的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市场环境不但要面向国有大型企业, 而且需要面向私营小企业、服务行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因此, 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学校转变办学思路, 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一是专业应当重新设置, 保障当前的人才培养和市场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例如电子电工、机械加工等专业学生面向深圳、东莞的知名电子企业。艺术、幼教等专业面向县城的教育机构。二是课程改革。在课程的设置方面, 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改善, 删掉一部分陈旧的内容, 增加一些新鲜以及高新的内容, 促使课程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三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 获取各种技术证书, 从而保障以后的就业。例如机械加工类专业学生应当积极考取电工证、焊工证, 幼教类专业的学生积极考取幼师证等。

(二) 结合学生特点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和普通学生相比, 职业学校存在一部分初中的成绩不高并且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因此, 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 促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以及厌学情绪。在实际的教学中, 一是应当促使教学内容和初中的知识相结合, 从而方便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课程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手把手教学生, 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主要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接受能力最好, 第二层接受能力次之, 第三层的接受能力最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促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三是成立学习小组, 成立学习小组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 例如书画组、象棋组、舞蹈组等, 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技术学校, 不但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 而且需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一般来讲,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性格处于逐渐养成的阶段, 具备很大的可塑造性, 因此, 应当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的做法如下:一是每天的早会或者晚会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或者社区服务教育,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学校设立相关机构为单亲家庭的学生提供帮助、例如设立学校亲情室、心理咨询室等。通过思想品德教育, 促使学生对亲情以及友情产生正确的认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三是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当包容,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 促使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促使学生明确就业的方向。虽然媒体正在呼吁学生需要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 然而, 实际上学生大都缺乏对于进行职业规划。一是应当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及爱好, 对于何种职业感兴趣, 给学生提出良好的建议, 提升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促使市场主体多元化, 促使学生自己发挥聪明才智自主创业, 不但解决自身难以就业的问题, 而且为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 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鼓励学生技术创新。创新是生产力并且是第一生产力,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 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带动新的行业发展, 促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利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应当认识到当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从而根本上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促使职业学校培养出适合时代以及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从而解决学生就业难以及企业招工难问题。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思路, 从而为我国造就更多的人才,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5

深化设计思路 篇5

从当初的一花独秀到如今的春色满园, 《行风热线》类节目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也存着着一些问题:节目同质化、雷同化、模式化, 监督效果不如前期明显, 上线单位存在疲态等, 迫切需要深化、开拓发展思路, 进一步提升此类节目的质量和水平。

1《行风热线》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节目形式比较单一, 限制了听众的参与热情

《行风热线》类节目基本上都是直播, 最常见的参与方式是热线电话, 其次还有短信参与、微博参与等。但《行风热线》的上线单位通常是按日期值班, 大多是每月一次, 个别单位甚至两个月、三个月才轮一次, 每次上线也只有一个部门, 因此听众每个月只有一天时间才能反映和这个部门相关的事, 其他问题很难切进直播室。对于听众来说,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在第一时间表达诉求, 而是要等到特定的日子, 无法做到在需要时随时随地顺畅交流, 影响了听众的参与热情。

1.2 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 影响了传播效果和公信力

长期以来, 和报纸、电视等传统的强势媒体相比, 广播有着不易保存、稍纵即逝等天然弱势, 所以受关注程度较低。尽管车辆的迅速增多让广播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 但在很多人心目中, 电视、报纸要比广播更有分量。所以一些问题即使在节目中曝光了, 但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些职能部门对于在节目中反映的该部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 充耳不闻, 我行我素,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也让听众对于广播的信赖和期待打了折扣。

1.3 节目运行成了惯性, 上线部门存在疲态

《行风热线》类节目大多已开办七八年, 上线的职能部门从一开始的抗拒、新奇, 到逐渐熟悉、认可, 再到年复一年的四季歌、八股文, 工作陷入被动和疲态。一开始上节目时, 很多部门想在媒体上展现良好的部门形象, 所以常常提前几天就开始做准备, 主动沟通、拟定材料、设想预案。对于听众在节目中反映的问题也特别重视, 细心调查, 认真处理。时间一长, 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节目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 再也没有了新鲜和神秘的感觉, 所以工作主动性上有所欠缺, 体现到节目上表现为:话题内容不吸引人, 听众投诉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

借助《行风热线》节目, 广播电台加强了和职能部门的联系, 在群众中提高了媒体的影响力, 也在社会上为电台赢得了很高的美誉度。可以说, 《行风热线》不仅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的减压阀、促进行风建设的助推器, 还在一定程度上找到和弥补了行风建设中的死角和薄弱环节, 同时也提高了部门领导的理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能、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让这一节目常办常新, 常办常“热“, 就要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 真正达到“一人说话, 万人监督”舆论效果。

2 对《行风热线》节目的探索和创新

2.1 机制创新, 从源头上为《行风热线》提供发展的动力

各地的《行风热线》类节目大都和纪检委、宣传部、纠风办进行密切合作, 有一系列的奖惩机制:比如上线考评制度、反馈通报制度等。而电台作为《行风热线》类节目的承办单位, 要更加注重“从内下手”, 为节目注入新的元素。如南阳电台针对群众意见大、反复投诉、部门职能有交叉、容易推诿扯皮的事, 列入行风调查的范畴, 每周都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实地调查采访, 形成深度的新闻报道在节目中播出, 并把疑难和典型问题通过每月的《行风简报》呈送到市主要领导面前。

借助强势媒体电视、报纸的力量, 打造舆论监督的航空母舰。在不少地方, 电台和电视台的行风类节目已进行有效整合, 直播现场也从电台搬到了电视台, 两个媒体同时播出, 扩大了覆盖面, 强化了传播效果。因为有画面, 所以上线部门更加重视每一期节目, 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比较迅速到位。也有部分电台和当地的报纸合作, 把节目中播出的资料摘要刊登在报纸上, 对于听众投诉问题的处理结果也刊登在报纸上, 实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上可读, 由“单一有限平台”向“立体交叉平台”进行延伸, 集主流媒体之合力, 扩大节目影响。

2.2 形式创新, 用集群效应为听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播音主持策略新探

文丨刘凤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凭借其时效快、形象直观、参与感强、影响面广的传播优势, 已成为大众参与了解国家重大决策和社会生活的桥梁。而播音主持艺术, 是广播电视传媒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及丰富的细节表情对节目品牌的建立及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时代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的到来及文化艺术的进步等等, 对我们播音土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 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 应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培养专业主持技能, 创新

过去, 《行风热线》只是一个单一的节目, 习惯于单打独斗, 关注度虽高, 但不容易形成合力。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以直播节目为主, 开办了多个子栏目, 使节目由半小时延长到了全天所有时段;南阳电台《行风热线》开办了姊妹栏目《华山帮帮帮》, 拓展了节目外延, 听众不必再局限于部门的值班时间参与节目, 而是每天都可以打电话咨询、求助、反映问题。如果听众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在紧随其后的《新闻聊天室》节目中就可以播出处理结果, 体现了广播“快”的优势, 形成了名牌节目的集群效应。

《行风热线》类节目一般只有一个嘉宾, 最多不超过三五个, 听众只能就某一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事进行咨询、投诉。能不能让听众不受上线部门的日期限制自由提问?能不能邀请十个、二十个和群众联系密切的部门领导同时在线解答问题?湖北荆州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一期节目共29个职能部门参与, 上线嘉宾多达上百人, 荆门

摘要:播音主持策略分析, 对广播电视节目品牌的塑造, 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提高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感染力、展现播音主持的艺术性, 以及追求播音主持的专业化等方面, 探讨了播音主持策略。

关键词:播音;支持;策略

播音主持策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播音主持策略。

1贴近受众心理, 提升播音主持的

艺术感染力

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接受是受众的多种心理要素参与倾听过程的一种复杂的情感与智力活动。新闻传播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让广大受众接受广播电视新闻传递的有关新闻信息, 进而影响广大受众的思想、观念、情绪、价值取向和行动决策等。因此, 播音主持必须抓住受众心理, 准确、生动地传达思想、表达感情, 提高播音主持的感

电台突破直播室空间限制, 在主直播室外设置了20多个直播分会场, 实现了随机多向性、指向性、群体性互动。在此成功的基础上, 荆州电台的《行风热线》部门值班时, 其二级单位和县市区也能同步收听和参与在线直播节目, 促进了行风监督由市区向县市区和基层延伸, 也使听众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更有效、更给力。

2.3 技术创新, 借助新兴技术打破传统桎梏

现在不少《行风热线》节目已经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音视频的在线直播, 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与收听方式, 广播“流媒体”的“线性传播”变成了“数字传播”, 节目由“听得见”跃上了既能听见又能看见的新平台, 使《行风热线》沟通与监督的效果达到了新的层面。如果听众错过了当期节目的收听时间, 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往期回顾”详细收听, 而上线的职能部门也可以就听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记录和保存。

南阳电台的《行风热线》还“登染力。

1.1弘扬时代主旋律

在信息多元化时代, 我们正逐渐地走向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新闻传播媒介, 必须以先进的思想、主流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群众, 凝聚群众。然而当今社会, 是信息化的时代, 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就要求播音主持在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自然知识等方面积极积累和补充, 站在时代主流的前沿, 以新的视角, 新的思路, 在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社会现象中, 正确把握时代形势, 切实生动地报道, 弘扬时代主旋律思想, 进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时性与可读性。

上”城区人口流动最为密集的几百辆公交车, 加上已经形成固定收听习惯的中心城区1100多辆出租汽车, 还有无法准确统计数字的公、私车辆, 《行风热线》仅在南阳城区就拥有了至少由3000个“小喇叭”组成的阵容强大的“播出网络”, 收听人群更加广泛, 社会关注度更高。

《行风热线》作为一档广播节目让几十个政府职能部门有了一个共用的平台, 规范和约束着行政权力的运作轨迹。《行风热线》之所以“热”, 说明了群众对媒体的信任, 也说明了大家心中有怨气, 甚至有怒气。渠道通了, 沟通畅了, 有事能解决, 政府和百姓不再对立, 矛盾不再激化, 依法行政, 理性监督, 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漫长的社会转型期, 《行风热线》一定要不断改革创新, 继续“热”下去, 承担起广播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473000)

摘要:1999年山东临沂电台最早开办《行风热线》, 节目设立之初, 功能定位就已经非常明确:传播党的方针政策, 树立部门形象, 化解群众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此之后, 各地纷纷效仿, 如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湖北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河南电台的《政府在线》等。此类节目把舆论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几种监督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迅速成为广播节目中收听率最高、播出效果最好的节目。据统计, 全国95%以上的省级和市级电台都开办有这类节目。

深化设计思路 篇6

一、加快机构分类

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动是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中最早的一项, 尽管经过多年实践,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是在改革思路和方向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事业单位有着非常庞大的规模, 类型也比较复杂多样, 性质模糊, 很多功能定位不准确, 因此如果在机构分类不明确的前提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就会缺乏针对性, 而且也无法进行整体的谋划与系统的安排, 所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在于解决机构分类的问题。2011年我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除规定分类改革目标和原则外, 还有明确的时间期限,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因此迎来了契机。在未来的发展和改革中, 必须理顺利益纠纷, 清理规范, 划分类别, 使人事制度改革在机构分类中更合理更科学。

二、完善运行机制

首先要完善聘用合同制度, 针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实行聘用合同制度, 尽快实现聘用合同制度的全面覆盖, 完善聘任后的管理制度, 规范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等程序, 包括经济方面的补偿等, 要根据不同的行业或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修改聘用合同制度的具体方针。其次是完善岗位的管理制度, 要针对所有地区和行业的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制度, 加大岗位设置力度, 坚持按需设岗的原则, 制定科学的标准实现按岗招聘、竞聘上岗、按岗培训、以岗定酬, 将岗位管理制度安全融入实际具体工作当中。还要加快制定岗位设置的实施, 不断完善各种岗位设置办法, 探索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岗位结构的对应比例及调整方式, 优化岗位结构。再者, 要完善公开招聘制度, 包括新进入人员的全面公开招聘及打破地域和身份的规范化招聘, 要求做到信息公开、招聘过程公开、招聘结果公开、招聘程序科学, 此外, 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 严肃查处各种违规的招聘行为。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招聘形式, 坚持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的对策,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招聘。接着是要健全考核奖惩制度, 以聘用合同及岗位职责为依据, 以工作实绩为重点内容, 力求让服务对象满意, 制定符合各个行业及岗位绩效的细则, 将考核结果当作人员岗位、工资及解除等执行的基本依据。另外,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奖惩制度, 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体现自身价值。最后是健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以及管理监督制度, 根据行业岗位特点, 加大领导人员竞争选拔力度, 采用多种选拔方式, 实行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 建立更多符合各自不同行业的管理监督制度及考评制度。

三、加快法律建设和人事改革

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充斥了一些部门利益博弈的情况, 因此急需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和制约,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在现有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有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明确总章程性质, 以统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局。此外, 还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单项法规建设, 比如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奖励处罚等,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经验上的整合与补充, 形成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为核心的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法规体系。

四、完善配套措施

事业单位改革属于综合的系统工程, 无论是管理体制、人事制度, 还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都需要相互配合, 共同推进, 任何一项配套措施必须及时跟进。要加快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科学合理确定绩效工资的总量水平, 规范绩效工资的分配结构, 将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纳入岗位绩效工资体系当中, 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其次要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坚持事业单位双层养老保险模式, 重视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 妥善解决“中人”的养老待遇平稳过渡问题, 消除事业单位职工观望的心态。还要加快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总量控制机制和常态化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规范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 在管理上对编内外人员一视同仁, 实现同工同酬。

五、结语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 也是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 肩负着发展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事业的重任, 因此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 有利于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服务公职人员, 为我国人才队伍注入更多的活力。本文通过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进行分析, 从加快机构分类、完善运行机制、加快法律建设和人事改革、完善配套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琳.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探析[J].河南大学, 2014, 11 (12) :22-23.

深化设计思路 篇7

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深化思路,意义反思

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改革, 是有效促进高职教学, 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出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当中的教育工作, 主要体现在对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和教学模式之上, 对于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工作, 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只有良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才能够使高职教育真正的发挥出其完整的价值;因此, 我们必须对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进行进一步深化,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当前还不够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真正得到改善, 以保证高职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1 当前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现状

对于教学的质量管理工作, 一般都是通过教学的管理者对教学质量有关因素等环节的影响和干预来完成的, 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实行正确的引导与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得以完整的进行;我国近几年以来, 政府和社会对于学生教育的情况格外关注, 这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不断的在进行完善, 然而, 由于现今我国各高职院校对于教学管理的水平还较为落后, 因此也就使得高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无法彻底的满足院校教学以及发展的实际需求。

1.1 新专业更新过快, 种类过多:

当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 在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学生专业的培养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再加上当前我国的各项新兴产业的相继诞生与快速发展, 因此也就使得高职院校不断的增添越来越多的新专业种类, 专业的快速更新和新专业种类的过多现象, 都导致了原本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无法及时的跟进新出现的变化, 进而使得教学管理出现问题;同时, 新专业在师资、企业实习以及教学设备上的不完善, 也使得学生在进行新专业的学习过程中, 思想发生动摇, 从而妨碍了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升。

1.2 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我国的各高职院校当中, 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重视还都明显不够, 很多院校缺乏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有限的教师队伍由于院校的进一步建设而加大了工作量, 这使得教师们没有时间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进行深化的改革与研究, 同时, 院校管理层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不重视, 也是导致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匮乏的根本因素之一;除此之外, 高职院校当中所外聘来的教师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其本身的教育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够, 往往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而本校的教师由缺乏有效的培养条件和手段, 因此也就使得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进行, 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1.3 课程教育内容改革力度需要加强:

对于我国各高职院校而言, 其中绝大多数的院校教学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我国社会的各职业岗位以及社会当中的各项产业来进行的;这些课程的教育内容往往都是以相对应的产业或职位来进行教育的, 然而, 由于我国的社会各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快, 导致了很多高职教学当中的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的工作内容南辕北辙, 再加上高职院校本身对于教学课程的内容更新不及时, 因此也就使得教材当中出现了教导陈旧的教学内容, 从而使得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1.4 高职院校课外实践基地缺乏建设和完善:

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建立, 主要是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真正技术的实用性人才而存在, 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各高职院校, 除了要对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进行细致的培养和教育外, 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理论外的充分实践, 只有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相结合, 才能够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从而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当中;然而,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们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还远远不够, 很多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完善性, 院校没有与社会当中的各企业建立起为学生提供实习空间的有利环境。

2 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深化的思路与措施

2.1 建设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专业过多, 新专业增添过快等多种因素, 因此也就使得院校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变得较为分散, 对于这一现象, 我们的院校管理层人员, 应该对分散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统一, 并加强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职能, 使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有效的带动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同时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将教学质量的管理变得更加深入化、规范化、制度化, 并适当的将现代化科学教育手段与之相融合, 尽可能的使教学质量管理手段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 从而真正向着多元化、科技化进行深入和转型。

2.2 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视和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管理深化措施,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强外聘教师与本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需要对外聘教师进入本校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 并增加相应的标准与制度, 以防止教育素质较低或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的外聘教师进入本校, 并增添相应的处罚与奖励制度, 以激发外聘教师在进行课程传授过程中的积极性, 同时约束那些不认真进行教学的外聘教师;对于本校的教师,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教育素质培训, 并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 同时, 院校内部还应该施行考核制度, 对这些本校内部的任课教师进行细致的专业教育技能考核,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高职院校当中教师们的整体教育素质,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对院校当中的师资力量进行高度的重视, 增强其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 从而培养出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教育团队, 以便于院校能够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2.3 加大教学课程内容的变革力度。

对于当前因我国社会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变化而导致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出现差异的问题, 我们的院校应该多进行社会调查, 在教材内容的变更上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各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各行业相对应, 从而保证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人员更加具备实用性;我们院校的管理层, 还应该对本校之内的任课教师们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 使其能够及时地掌握新的教材内容知识, 以便于其能够满足学生们对于新鲜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有高职院校本身真正的加大了对教学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力度, 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建设;同时, 我国的各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社会当中的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 将自己培养出来的学员送到其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结合, 同时加大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以便于学生们的素质能够真正的得以提升。

3 结束语

对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工作, 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这需要我们的院校管理者与任教老师之间进行充分的配合;同时, 还需要与各行各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 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 提供较大的空间, 并在课程教育的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 我们的院校才能够真正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深化工作, 从而使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空间当中。

参考文献

[1]孟少英.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05) .

[2]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07) .

[3]梅伶.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标准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2011 (01) .

[4]周继瑶.高职教育双证书互通制度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5 (12) .

[5]董仁忠.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实践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3 (01) .

深化设计思路 篇8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强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强道路运输站场基础实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内的客运站场、物流园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等纳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范围,给予必要的投资补助”。近期,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又提出了“打好四大攻坚战”的具体要求。

根据《河北省交通运输枢纽发展规划》(2012-2020)中心城市货运枢纽需求预测,结合目前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是促进货物运输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河北省现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能源、原材料需求将大幅增加,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一些战略性资源、原材料和产品仍将保持大范围流动的趋势,这些因素将使对物流产业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上述高层政策的出台,展现了国家大力、科学发展交通枢纽及货运物流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之河北省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目前阶段应是河北省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绝佳契机,我们应该把握。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河北省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较缓。其主要原因在于:河北省当前的物流业发展尚不完善,货运场站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处于基础阶段,物流企业存在小多乱的现状,分布广而杂。货运场站综合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货运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同一个地区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资源不能整合、共享,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开发利用,不同地区之间的物流信息更没有有效的方式互通、整合。由此必然产生了大量的低效应甚至是无效运输,加剧了城市交通的压力,恶化了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增加了物流成本,直接造成物价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与此同时,物流业的初级扩张、低端运作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这种影响将越来越严重。将来,市场化浪潮必将淘汰这些低端物流企业,使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的趋势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目前河北省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工信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综合功能的不断提升,物流园区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不断得到优化。大规模生产企业渐次迁出主城区,以确保尽量少占用有限的市区道路资源,物流园区的建设必将趋于市郊化、枢纽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使得物流企业将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

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主导方式。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和运输设备,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现代物流企业必将依托物流园区的建设而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深化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思路

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规模将继续扩大,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得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产业仍维持较大的发展规模,必将带动相关原材料和产品需求的程序增长。同时,河北省还是西煤东运、西北地区物资出海的必经之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未来大运量、长距离的资源和产品运输的长期存在。随着河北省经济布局沿海港口,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拓展港口腹地,实现港、城、产业联动,在以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工业为主的形势下,曹妃甸和黄骅港的公路货运需求也必将会快速增长。

河北省公路货运量预测:据统计,2 0 1 0年河北省公路货运量为136034万吨,结合增长率法、弹性系数法,并综合考虑河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初步预测到2015年,河北省公路货运量将达到182031万吨,到2020年,达到212068万吨;2010年河北省港口货运吞吐量为34047万吨,初步预测到2015年,河北省港口货运吞吐量将达到63500万吨,到2020年,达到87500万吨,预计曹妃甸港2015年和2020年吞吐量将分别达到23000万吨、33000万吨。

综上所述,应当立足河北省省情及区域特色,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和发展河北省物流产业。

以河北省优良的公路、铁路、港口、航运等大交通网络体系为支撑,通过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运作和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经营,建立覆盖全省、服务京津、延伸全国的物流网络,打造现代物流交易平台。

物流园区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运输节点作用。《河北省交通运输枢纽发展规划》(20122020)要求“继续强化物流园区建设、布局,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推进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物流水平”。2011~2020年,全省中心城市规划建成物流园区49处,港口物流园区5处。大力建设大型物流园区项目,依托主要港口、铁路物流中心、公路货运枢纽、枢纽机场及主要口岸,毗邻工业园区或特大型生产制造企业,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采购供应、库存管理、物料计划、准时配送、产能管理、协作加工、运输分拨、信息服务、分销贸易及金融保险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满足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等物流需求,可采用BOT模式或参照PPP模式等建设重点物流园区,依托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物流业务,改变传统物流业单一的货物运输经营,建设一批集货运、仓储、配载、物流外包信息服务、集约经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公司。

充分利用交通信息平台及智能交通、物联网、车联网等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物流运输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货物跟踪等先进的核心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来有效处理信息,利用信息指导物流活动和相关的商务活动,建设高市场竞争力、高科技含量的物流公司。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通过对物流资源的重新组合,使原来的物流资源、物流活动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中分离出来转变为市场化的交易行为。中型物流企业利用核心竞争力,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合作,以资金注入、技术支持等方式有条件的整合小型物流公司。

根据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全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个增长极。临海地区要率先发展,一是要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首先发展的是基础产业——港口物流业,这是沿海地区做大做强的前提和基础。沿海地区拥有低成本的滩涂,在土地稀缺、成本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优势明显。河北省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从全国来看都是很有竞争力的。特别是,曹妃甸区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天然的深水港址,优势得天独厚;渤海新区除了综合大港这一优势外,还具有开发成本低、与冀中南等经济腹地距离近、运输成本低等优势。

上一篇:原因分析防范措施下一篇:机械故障的形成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