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恶化特征(精选5篇)
生态恶化特征 篇1
一、引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在河北省太行山区修建了十几座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库。筑坝修库截夺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水量、水质、水情、泥沙等水文要素, 加上下游河道自身条件的变化和人为作用, 进而影响和改变了河道结构 (河道形态、地基、土层结构) 和河流生态系统结构 (物种和种群数量、初级生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鱼类、无脊椎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等) 。为此, 本文作者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和2013年10月三次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前缘的滏阳河、洺河、沙河、七里河、汦河、槐河、滹沱河、木刀沟、潴龙河、府河、唐河、漕河、拒马河13条水库下游河道进行生态现状普查, 并在此基础上对滹沱河进行了详查。
二、生态现状
经调查, 这些河流在穿过城市市区的河段, 河道均不同程度地得到治理, 如流经邯郸市区的滏阳河、邢台市区的七里河、石家庄市区的滹沱河、保定市的区府河, 河道进行了拓宽、清淤、石砌、防渗处理, 并在沿线建设园林景观;在部分河滩开阔的河段, 对河道进行堤坝加固, 栽植固堤防冲的紫穗槐、刺槐等树种;在低漫滩和高漫滩部位栽种各类果树, 种植小麦、花生、豆类等农作物;远离城区、村庄的大部分河流河段, 河道普遍缺乏治理并呈现恶化趋势。
三、水库下游河道生态恶化的特征
(一) 河道断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自产水和入境水量 (海河南系自产水量:1956~1959年、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分别为83.5亿m3、61.9亿m3、44.7亿m3、29.3亿m3、38.5亿m3;入境水量分别为83.3亿m3、58.3亿m3、43.2亿m3、21.8亿m3、21.7亿m3) 明显减少, 以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加之岗、黄等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库的控制, 滹沱河除个别丰水年汛期外, 几乎常年无水。据滹沱河北中山站对1980~2000年河干天数的统计, 21年平均年河干天数达319天, 其中全年河干的就有13年。
(二) 平原荒漠化
这里的平原荒漠化指主要河流及故道区内尚未垦殖或垦殖后又弃耕三年以上的沙质荒地、风蚀沙化耕地、沙化疏林地, 近期形成的沙质新积土及沙丘、沙岗等。滹沱河流域平原沙地多呈条带状赋存于河道的河床、河滩、两岸及泛区。由于平原地区河道常年断流,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造成平原土壤水的失衡, 大面积林草枯萎;表层土体的失水干缩, 局部受湿陷落、膨胀, 改变了土地面貌和生态条件;土壤水剧烈变动带的明显下移, 使土壤水最大缺水量达到50%以上, 导致平原的表层土壤出现干化和沙化现象。沙体大致呈现由上游向下游、由河床向两岸、从重到轻、由粗沙到细沙的分布规律。
(三) 补排关系发生变化
由于河道常年干枯断流, 河道对地下水垂直入渗和侧渗补给的地表水源被截断, 加之两岸地下水过采, 致使地下包气带厚度增大, 改变了地下水入渗条件, 山前平原绝大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埋深已大大超过8m, 远离了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最佳埋深”, 减少了补给量。山区与山前平原交接地带地下水含水层减小, 导致山丘区地下水向平原侧向补给量减少。
(四) “沙龙”肆虐
滹沱河常年干枯断流, 河床、河漫滩土壤干化、沙化, 已形成卧床在省会石家庄及绵延于石、衡地区的一条“沙龙”。据气象部门测定, 不同地表的沙尘颗粒具有不同的起动风速, 土壤颗粒愈粗, 起动风速愈大。流动沙丘在风沙达到5m/s时起沙, 半固定沙地为7~10m/s, 砂砾戈壁为11~17m/s起沙扬尘, 其起沙量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而且, 沙尘的悬浮或跃移高度与风速也有一定关系, 风速达到30m/s时, 细沙 (直径0.125~0.25mm) 跃移的高度达到2m, 粉沙 (直径<0.005mm) 飘浮的高度可达到1.5km, 而粘粒 (直径<0.005mm) 则可飘浮于整个对流层。在某些干旱期, 根据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因素推测, 石家庄沙暴的尘源可以来自远方, 而沙源则主要来自附近, 其中滹沱河“沙龙”是形成石家庄沙尘暴沙源的主要物源。
(五) 生物环境遭到破坏, 众多水生物种消失
由于滹沱河常年干枯断流, 在行洪河道治导线两侧种植的牧草、在河滩营造的草甸、在行洪滩地营造的疏林、在堤防附近种植的护岸林, 生长不快、不旺, 有的还逐年萎缩;20世纪50年代初, 滹沱河生产各种淡水水产品, 但进入70年代以来, 由于水库下游河道常年干枯断流, 水生生物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众多物种消失。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 河道连年干枯, 致使水生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基本绝迹。
四、水库下游河道生态恶化的原因
水库下游河道生态恶化是人类强烈经济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异、人类活动和生态意识淡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 自然因素———气候变异、干旱频发
据高霞等相关研究, 河北省年平均降水量1961~1964年为457mm, 1965~1979年为399mm, 1980~1993年为347mm, 1994~2004年为344mm, 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另据许月卿等相关研究表明, 河北省1949~1974年有3个年度的旱灾面积所占比重超过50%, 1975~1999年有15个年度的旱灾面积所占比重超过50%, 1999年旱灾面积达305万ha, 占受灾面积的84.3%, 发生频率明显提高。
(二) 人类活动———筑坝建库、破坏河床、排放废污水
岗、黄两大水库建库以来, 担负着城市供水、灌溉用水的任务。据调查统计, 在1981~2010年的30年间, 滹沱河小觉站的入库 (岗南水库) 水量, 仅有1988年、1996年来水量超过岗南水库兴利库容 (7.80亿m3) , 其余28年均未达到兴利库容, 无弃水下泄;冶河平山站的入库 (黄壁庄水库) 水量, 仅有1996年来水量超过兴利库容 (4.64亿m3) , 其余29年均未达到兴利库容, 无弃水下泄, 导致下游河道常年断流。
在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区间河道内的采石, 在黄壁庄水库下游正定段、藁城段大面积的采砂, 在藁城段、无极段、晋州段、深泽段的废污水排放和废弃物堆放, 不仅破坏了河床, 阻滞了行洪, 而且大面积污染了沿岸植物和地下水。
(三) 生态意识淡薄———认识不足、执法不力
认识不足表现在:对资源性缺水, 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已处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甚至影响生存的程度认识不足;对水环境恶化趋势, 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并形成大面积的区域性下降漏斗 (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近千亿m3, 是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的6倍。平原区出现地下水漏斗区21个, 总面积达4万km2, 占河北省国土面积的22%) 认识不足;对诱发新的环境问题, 如土壤污染、粮菜安全、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
近些年来, 国家和地方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环保执法工作不断加强, 通过多年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多头管理、部门保护等因素, 执法不力、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事件频频发生。
五、结语
调查分析表明, 水库下游河道常年干枯断流、河道荒漠化、补排关系失衡、水生生物濒临灭绝等生态恶化现象, 已经成为河北省太行山区乃至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生态问题之一, 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水利厅水利志编辑办公室.河北省水利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
[2]潘懋, 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忱, 等.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4]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7.
[5]高霞, 李强.1961~2005年河北省降水气候特征及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4) .
[6]许月卿, 邵晓梅, 刘劲松.河北省水旱灾害发生情况统计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 (02) .
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对策研究 篇2
在1958年之前, 禄劝县的财政收支还有结余, 由于发展工业经济对森林的过度砍伐, 50多年来, 全县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当地98.4%的区域属于山区环境, 没有林木作为财力支撑是造成长久贫困的根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的“两山到户”, 部分农民忽视了森林所带来的效益, 将大量树木作为薪柴使用, 以致山林再度经受了掠夺性乱砍滥伐,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水源渐渐变小甚至消失。当前, 由于林权制度改革的不彻底, 导致目前山林植被的破坏性损害现象时有发生。城郊的绿色山林在不断被开挖吞蚀, 野生物种面临灭绝,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 人们通常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项目的实现目标来思考, 但生态效益评价反应了定性的抽象指标, 往往在项目实施中流于形式而被忽略[1]。人们在重视城镇人居环境绿化的同时, 而广阔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 我国的城镇率还比较低, 农村面积较大, 农村人口较多。因此,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当前出台的林权制度改革不彻底, 在过去“乡规民约”约束之下的山林环境, 在改革中出现管理空白, 农民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更重视可开垦山地的利用, 而忽视了树木和丰富的林下野生物种[2]。据调查, 禄劝县有90%以上的农民拿到林权证后, 首先考虑的是开荒种地, 再在地中植树, 使同等林地面积上的作物植被对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效应极大降低。
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重视不够,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项目验收中, 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其次是社会效益, 最后才考虑到生态效益[3]。山区最富足的农业发展资源是劳动力资源, 长期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想, 农民向山林垦荒挖掘, 过度依赖土地来维持生计, 把山区作为自己的活动空间。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山区是水土最易流失的地域。过去国家虽已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林业, 但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山坡越垦越荒的事实, 使人们对逐年递增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森林覆盖率”产生质疑。而3次毁林运动的形成首因是制度不完善, 政策出现盲区, 导致毁林者有机可趁。因此, 笔者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强化以下措施。
(1) 制订林权所有者的林产品评估标准和办法, 使农民体会到拥有林权的重要作用, 认识森林和林下资源的价值。广泛扶持引导农民植树造林, 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主力军作用[4]。
(2) 在推行全域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 把投资者的绿化成果列入项目投资预算成本和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需要来看, 山区的自然地貌决定了最适宜发展的就是林业[5]。因此, 在山区倍加重视发展林业可以实现三大效益并举。国家在扶持项目的资金使用方向上, 应把绿化纳入扶持环节, 将生态效益放在必要位置, 严格控制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项目落地准入。
(3) 植树造林应遵循“天时、地利、人和”, 常抓不懈。“天时”即抢抓冬夏种树时节;“地利”即使农村和城镇达到同样的绿化效果, 并且山区最适宜的发展项目就是种树和林下产业;“人和”即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使政策引导与农民的意识水平相适应, 改变目前在山区破坏原始植被发展林果业、借荒山植树造林之名毁林开荒、先毁天然林草再开荒种植林果的现象, 逐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4) 对保护原有树木正常生长的同时间种林木, 发展林果产业。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一定数量和面积的所有权人给予以奖代补, 对规模化植树造林的农民给予生活保障, 形成制度并一贯坚持。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同时, 尽快制订农民工工资标准, 保障农民工合法、合理的收益, 减轻农村土地对过剩劳动力的承载负荷, 让山坡恢复植被, 使农民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增收之路[6]。另外, 对毁林开荒者给予重罚, 并制订更加严格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
(5)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扎实推进沼气工程, 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的局面[7,8]。
参考文献
[1]刘艳菊.关于改善和解决农村人居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5) :1-4.
[2]叶红芳.促进甘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6 (9) :62-63.
[3]黄和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3) :180-183, 187.
[4]孙小锋.如皋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J].绿色科技, 2010 (12) :65-68.
[5]马宏升.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3 (3) :34-35.
[6]刘冬芬.豫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393-394.
[7]魏炜, 徐永生.关于霍邱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8) :394-396, 398.
生态恶化特征 篇3
1 流域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东部, 地理位置大致在101°22′~104°04′E、37°07′~39°24′N行政范围, 包括武威市的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和天祝县的一部分, 金昌市的金川区、永昌县。 流域南北长约300km, 东西宽150km, 流域面积为41149km2, 现有人口近200 万。 南部祁连山区的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上, 最高可达约1000mm, 是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集成区, 有8 条河流在此形成 (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和大靖河) 。 上游祁连山区气候高寒阴湿, 适于林草生长, 以繁茂的林草生态为主, 主要起涵养水源, 生产木材和适度放牧的作用; 中部武威绿洲、金昌绿洲和民勤绿洲地区气候十分干旱, 属于温带荒漠气候, 年降水量在70~180mm之间, 这一地区是主要农业活动区和水分消耗损失区, 也是受沙漠化危害的主要地区。 绿洲周围是沙丘、 戈壁以及荒漠草原, 植被稀疏, 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退化严重。 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石羊河流域总体上仍在持续恶化。
2 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造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2.1 自然因素分析
2.1.1 利用率很低的沙漠荒漠化面积大
就流域内的武威市来说, 沙漠荒漠化面积有16568.4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49.85%, 而这部分土地因贫脊利用率很低。 由于沙漠几乎是三面包围绿洲, 成为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 极大地威胁着绿洲的生存。
2.1.2 山地面积大于平川面积
流域内武威市境内的祁连山区面积11030.40km2,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3.18% , 是平川绿洲面积5639.16km2的1.96 倍。 而平川绿洲面积仅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6.67%, 不到1/5。
2.1.3 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很小
全市总耕地面积 (净面积) 410544.73hm2, 占总土地面积的12.35%。 其中旱地190199.2hm2, 占总土地面积的5.12%。 在耕地面积中, 质地良好的土地仅有144211.53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35.13%, 占总土地面积4.30%。
2.1.4 水资源短缺, 很难形成较好的生态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亦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要素。 石羊河流域干旱少雨, 蒸发量极大, 促使生态系统失衡。 水文资料表明, 石羊河流域武威市境内6 条河流, 年平均径流量由50 年代的10.05 亿m3下降为90 年代的8.60 亿m3, 减少了1.45 亿m3。 目前石羊河流域武威境内水资源人均占有量700m3, 不到全省的1/2 和全国的1/3, 耕地亩均水资源量近220m3, 不足全省的1/3 和全国的1/8, 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水资源短缺及供需矛盾将会更趋尖锐, 无法满足生态用水。
2.1.5 病虫害危害严重
近年来, 绿洲内防护林的病虫害相当严重, 能遮风挡沙的杨树, 不敌天牛和食叶虫的侵害, 一些林带在害虫的摧残下死亡, 失去了对绿洲的保护作用。
2.2 人为因素分析
由上所述, 石羊河流域由于本身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条件极差。 但人们为了生活, 为了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 不得不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由于在资源开发利用当中的一些不当之举造成了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沙漠化日趋严重。
2.2.1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量
由于近年来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特别是在石羊河径流量减少的情况下, 流域内中下游争先恐后地大量超采地下水, 使地下水位以每年0.5~1.0m的速度下降, 较70 年代下降15~25m, 在绿洲内形成了近1000km2的大漏斗。 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 造成大片灌木林以及天然植被衰败死亡, 过去的林地被沙漠替代, 大片农田被流沙吞没。 仅地处流域下游的民勤县境内天然沙生灌木林由50 年代的13.3 万hm2下降到目前的7.3 万hm2, 人工栽植的8.7 万hm2以沙枣为主的人工林保存面积只有3.5 万hm2, 其中有多于1 万hm2枯萎死亡, 成了残木败林。 植被的退化, 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 以每年近20m的速度推进, 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 同时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 导致水质恶化, 矿化度不断升高。 据观测, 流域下游区地下水矿化度平均每年上升0.12g/L, 最高已达到16g/L, 不仅造成了土地的盐碱化, 也使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民勤绿洲北部已有7 万人、13 万头牲畜的饮水发生困难, 全县盐碱地面积由过去的1.2 万hm2上升到现在的2.3 万hm2。
2.2.2 上游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祁连山是石羊河流域径流形成区, 由于人口剧增、森林砍伐、过度放牧以及开荒种地等现象导致大量的林地被蚕食, 使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和作用渐渐失去。 从50 年代至今, 已有多于3 万hm2林草地被开垦, 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2.4%减少到现在不足14.4%, 许多地方裸露为黄土, 呈荒漠景观。 目前水源涵养林不足550km2, 灌草面积约3100km2, 植被覆盖率只有40%左右, 致使保水能力减弱, 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2.2.3 水污染日趋加重
石羊河主河道及上游8 条支流皆为季节性河流, 流量小、流程短, 自净能力很差, 但进入河流的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污水却逐年增加, 2003 年达9170 万t。 同时, 随着地膜、化肥、农药用量的增加, 也加剧了污染程度。
2.2.4 治理与管理措施弱化
在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及北部沙漠区农林牧矛盾突出的地方, 由于缺乏封山 (沙) 育林 (草) 的专项经费, 缺少专业管护人员, 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章, 林草植被管护工作相对比较薄弱, 某些地方甚至失控。 北部沙漠区由于当地人们为了眼前利益, 无节制地在绿洲外围沙漠植被区垦荒, 由于开垦与治理很不协调, 致使被垦后由于效益不良又弃耕, 使这些地方的沙丘活化相当迅速, 导致土地沙荒化的加剧。
2.2.5 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建设未形成体系
多年来, 在中部绿洲区提倡和鼓励农田防护林的建设, 但无系统的规划, 无相应的政策, 无相应的保护措施, 使绿洲内林网建设零零散散, 难成体系, 防护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使绿洲受到风沙严重的侵害。
3 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整治对策
3.1 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是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根据上、中、下游统筹兼顾, 共同发展的原则, 制定全流域水资源总体开发利用规划, 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此外, 全流域必须推行实现长远目标的各种节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和建设节水型社会。 通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设备, 实施薄膜覆盖等节水措施, 不断挖掘节水的潜力, 协调上、中、下游农、林、牧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维护上、中、下游自然生态的平衡以实现整个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保护和恢复植被, 整治沙漠化土地
保护植被不仅是保护这些植被资源和土地资源, 也是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根本措施。 在上游祁连山区加大造林力度, 同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 (草) 工程, 增加林木覆盖率, 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在中游, 要大力营造防护林网, 下游要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封育荒漠草场。 对绿洲外围的山区和沙漠区划出一定范围的自然保护区, 严禁放牧和开垦, 禁止植被的破坏。 对已经沙化的土地采取退耕还林 (草) , 实行封育等措施, 恢复天然植被, 建设饲草基地, 发展畜牧业, 达到既防治沙漠化又发展经济的目标。
3.3 控制人口数量, 缓减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石羊河流域内人口数量大, 以及贫穷人口多是造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应该首先解决人口问题。 除有效地实行计划生育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人口发展规划范围外, 政府还应该实施生态移民计划, 将生态环境较脆弱、人口压力大的地区人口, 部分搬迁到环境容量大、人口压力小的地区是解决人口对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开辟第二、 三产业, 使农业人口逐渐向其他行业转移, 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3.4 实行农牧结合, 有效实现高效农业
实行农牧结合, 以农养牧, 以牧促农, 即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草料, 畜牧业为农业提供优质有机肥,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整个河西地区, 普遍存在种植业的副产品———作物秸秆, 60%以上被闲置堆放, 或者将其烧掉, 十分可惜;但是荒漠草场严重超载过牧, 草场退化, 牲畜草料不足。 实行农牧结合, 可以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 将作物秸秆加工处理后喂养牲畜, 在农区建立养殖场, 既充分利用秸秆过腹还田, 增加地力, 又增加经济收入, 提供肉、蛋、奶、毛、皮等产品, 提高生活水平。 实行农牧结合的另一种方式就将农区剩余的农副产品运往牧区, 作为饲草料, 将牧区的畜粪运往农区, 作为有机肥, 通过多级利用, 互利互惠, 有效地实现高效农业。
3.5开展退化环境的科学研究, 提高流域管理水平
要根据本流域环境退化的特点, 合理安排科研工作和不同类型整治试验示范项目, 掌握整治的途径和办法。 充分发挥甘肃省政府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和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管理、 统筹协调的职能, 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通过科学测定, 制定合理可行的流域水资源分配计划。 省直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各市、县区要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 把各项治理措施和工作细化, 把流域治理成效与干部政绩结合起来。 此外, 还要深入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努力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制定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和条例, 依法治水、依法治林、 依法治沙; 建立石羊河流域环境监测网络, 为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4 结语
本文基于石羊河流域的实际现状, 对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及原因做了分析, 并对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及生态坏境改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建立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供水保障体系和高效运作的现代化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 并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投资, 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衷心地感谢王有科老师在我学习当中长期的认真指导以及对本论文悉心的修改。
摘要:石羊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之一, 在河西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该流域出现水资源急剧下降, 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 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到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 所以, 石羊河流域生态坏境的恶化现状急需研究和整治。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从水资源利用、植被保护、产业调整、人口控制、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整治对策, 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相关的参考和依据。
生态恶化特征 篇4
1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主要是农业生产中滥用化肥农药、乡镇企业“三废”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等原因造成的。
1.1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现代农业已陷入一个怪圈。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被迫采取喷施农药、化肥等方法。而随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农民被迫喷施更多的农药、化肥。这不仅增加了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 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 农民如喷施过量的农药、化肥, 部分农药残留物会渗入到植物体内。人们食用了有农药、化肥残留的农产品后, 身体健康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还对附近的空气、水分、土壤、农畜等带来污染, 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下降, 河流湖泊富营养化, 鱼类等水生动物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1.2 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
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常常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给附近的村庄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首先, 乡镇企业使用的能源一般以煤炭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 造成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的下降。其次, 乡镇企业排出的废水是其“三废”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污染。2012年6月, 来自国家环保部门的一项数据显示: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 我国农村地区约有1.9亿人所饮用的水是不合格的。近几年来, 河南省开始频频出现“怪病村”和“癌症村”, 这就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1.3 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 农村的生活垃圾基本上还处于乱倾倒状态。主要的倾倒地点是路边、小河边和田边。大片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既污染水源, 又有碍美观。许多小河已经看不到河水,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 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河、臭水沟。村民的房前屋后, 到处都是垃圾堆。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破坏自然环境的一大杀手, 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给农业生产留下后遗症, 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2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阻碍城乡的协调发展, 从而破坏农村的社会稳定。
2.1 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正在经历由量变逐渐转向质变的过程, 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在人们面前。过去的农村, 晚上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 而现在“村村冒烟”的现象普遍存在, 晚上透过灯光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天空。过去的农村, 河塘里可以戏水、摸鱼甚至洗澡, 而现在河水已污染, 河水变得浑浊不清, 散发出刺鼻的味道。过去的农村, 到处呈现出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等景象, 现在的农村, 生态环境恶化, 大片的空地变成垃圾堆放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 大肆的破坏自然, 抢夺自然资源。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已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例如最近几年, 洪水、泥石流、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 这些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回报”。农村的污染正在一步步疏远着农民群众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对此, 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2.2 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地区, 土地和水资源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资源。广大农民为了增加粮食生产, 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 会导致土壤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农药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对土壤的严重污染, 并且大量的农药残留于农作物中, 破坏了绿色食品的生产, 阻碍了我省农产品的出口, 也降低了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已严重超出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 造成了农村很多河流、水库、地下水井的污染。环境污染导致河南省的农用耕地质量有所下降, 民以食为天, 粮以土为本, 耕地质量的下降, 显然制约了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阻碍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和全国各地一样, 河南省为了优先保障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也曾以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代价, 从而加速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如果这种不协调的现象长期存在, 肯定会导致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成本与风险增加, 也会导致全省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下降, 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 致使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无法形成。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这种城乡断裂的现象势必会阻碍城乡的统筹发展, 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3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目前, 河南省虽然呈现出经济崛起的良好态势, 但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作为农业大省, 河南的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实现美丽河南这一目标, 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加强对乡镇企业各个领域的改革, 构建环境友好型农村工业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最重要的是, 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考核机制, 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工作任务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去。
3.1 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不仅有利于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也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首先, 在农业生产领域, 要探索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 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重点研发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 降低农药的残留。积极推进有机肥料, 减少化肥对水源、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其次, 要制定一个比较系统的生态建设规划。我们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农业生产的洁净化、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为原则, 形成一套极具生态系统的农业建设规划, 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2 加快乡镇企业改革, 构建环境友好型农村工业体系
面对我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村工业体系的建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快乡镇企业改革, 构建环境友好型农村工业体系。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 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我们还要要加大对乡镇企业节能减排设施建设的管理力度, 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3.3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同时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消费者。广大农民群众生态价值观的正确与否, 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 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更好地落实农村的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 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首先, 要通过电视、电台、广播、实地宣传等多种渠道, 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使农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以及国家环保方针政策,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其次, 可以由政府或者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科普知识的体验活动, 让农民亲自参与和体验先进的生态模式, 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在生产生活中自发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自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4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考核机制
各地方部门要认真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找出环境污染的原因, 合理解决, 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考核机制。实行环境破坏“一票否决制”, 将政府官员的政绩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挂钩。只要有破坏农村环保的行为, 相关的责任人当年考核不合格, 并且三年内不得升迁。
总之, 河南省的农村生态环境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不仅影响到农村地区而且还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改革,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还要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来, 用制度鞭策地方政府切实建设好农村的人居环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河南省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省农村的经济发展, 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符的。分析了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 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河南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白选杰, 谢长伟.农村发展策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高德明.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J].新华文摘, 2005 (5) .
[3]蒋和平, 朱晓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马伦姣.新农村建设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 (8) .
[5]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 (4) .
生态恶化特征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产品,海水养殖,捕捞,生态意识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陆地已经不能够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于是,人们把眼光投向了海洋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把海洋作为资源宝库和排污场,一方面竭尽所能向海洋索取各种资源而不顾海洋的承受力,另一方面,把陆地生产生活的污染垃圾排向海洋,破坏海洋在未来为人类服务的能力。根据《舟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舟山全市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29.6%,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占61.6%,由此可见,舟山海域水质污染严重。舟山渔民主要以捕鱼为生,但是现在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总量已经大幅减少,渔民依靠捕捞取得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少,同时,过度捕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海洋环境不断恶化,引起某些海洋水生物种的种群退化、缩小,海洋环境恶化还影响了某些高附加值的鱼类的种群数量。海水养殖也受到环境恶化的影响,其中赤潮对海水养殖会造成致命的打击。由于长期暴露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渔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理想,必须改变这种状态。文章从海洋生态环境对舟山渔民的影响出发,把这种影响概括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其中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属于积极影响,而另两个方面的影响则是消极影响,文章将从各个方面阐述这种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1 渔业生产活动的变动
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域。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对舟山渔民生产活动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对海洋捕捞的影响和对海水养殖的影响。对海洋捕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总量的减少,对海水养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养殖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和自身污染问题。
1.1 海洋捕捞
顾名思义就是渔民驾驶渔船在近海或者远海进行捕捞作业,获得鱼类资源的过程。近年来,陆源污染物不断排入海洋,据2013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舟山的入海排污口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有8个排污口,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业废水进入海洋。此外,大型油轮溢油事故也频繁发生,舟山的大量海域环境受到破坏,对渔民的海洋捕捞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鱼类生存环境的丧失和种群数量的减少,所以致使可捕捞量下降;另一方面是海水中金属含量超标,捕获的鱼类资源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由于近年来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渔业协定,渔民们捕捞活动范围由领海外缩小到专属经济区内,进行作业的渔场明显缩小,加上海洋捕捞的成本上升,渔业资源的衰退,渔民每次出海捕捞的收获越来越少,但是市场上鱼类价格并没有明显的上涨,因此捕捞投入产出比较低,获得的经济收入并不足以改善渔民的生活条件,甚至有时出海会导致亏损,所以有的渔民说“越勤出海越亏,走得越远亏得越多”。
1.2 海水养殖
鉴于海洋捕捞成本的不断上涨,很多渔民转向海水养殖,因为海水养殖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海洋渔业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相对来说,效益比较高。但是海水养殖随着不断的发展也产生一些负面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会对渔民的收益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
1.2.1 海水养殖对栖息地的破坏。建设池塘会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造成巨大的破坏,而大约九成的海洋鱼类的产卵地是沿海湿地、红树林沼泽或附近的河流。因此大量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虾、贝类等进行繁殖的场所逐渐消失,造成很多野生海洋动物濒临灭绝。破坏了水生物的栖息地,从而必然威胁到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1.2.2 海水养殖的污染问题。不能忽略的是,海水养殖本身的污染也很严重。如虾池排放的水导致近岸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同时养虾用的化学药品也影响了近岸的生态系统,所以这种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在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危及了养虾业。海水养殖过程中的生物性沉积和水流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养殖区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很多渔民或许也已经认识到了污染问题,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限,并不能够很好地制定出解决办法。
2 思想观念的冲击
由于在生产活动中受到种种挫折,而这些挫折又是难以克服的,加之政府的宣传教育,渔民的生态意识慢慢地被唤醒。渔民在思想观念方面受到的影响属于积极的影响,传统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值得提倡的。渔民了解到海洋自身的自净能力十分强大,它可以通过本身具有的扩散、稀释、降解等功能,分解污染物质。但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量超过它的承载力的时候,海洋生态就会滋生出问题,从而致使海洋生态失衡。因此只有保持各种活动与环境的平衡,才可以维持海洋生态环境。
2.1 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舟山渔民传统观念是扩大养殖面积、提高产量,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很少有渔民意识到海水养殖对水体环境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一方面,灾害天气、赤潮、溢油等对海水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养殖过程本身也造成营养性污染、药物污染,会造成海洋水体环境不同程度的退化。
2.2 经济增长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
依靠消耗现有的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只会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则能够提高海洋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从而促进海洋生态安全建设。因此,渔民渐渐意识到,通过消耗资源获得的经济增长不是永恒的,在获得经济增长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绿色水产品的重要性
渔民逐渐意识到,水产品的质量比数量更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因此,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乃是当务之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海水产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越加关注,加上一些有毒有害水产品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渔民内心也倾向于生产绿色水产品。此外,生产绿色水产品还可以打开国外的销路,由于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实行绿色壁垒,所以想要打通国际销路,必须生产绿色水产品。
3 心理健康的威胁
环境日益受到污染,这使得舟山渔民长期处在一种不安全、不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渔民恐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最终他们丧失世代生存的家园和进行生产活动的环境基础,逐渐产生一种生存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进行远海作业的渔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行远海作业的渔民每次出海都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在生命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要担心投入产出比,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渔民是水产品的第一消费者,由于水产品受到了海洋水体的污染,长期食用这些水产品,会对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造成损伤,引起情绪异常、性格多变等心理问题。
4 生态生产之路
鉴于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对渔民的生产活动和心理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渔民们只有通过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之路,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影响。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既可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又可以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实现增收。
4.1 海洋捕捞生态渔业
为了应对海洋捕捞成本高、效益低、危害大的状况,渔民必须要发展海洋捕捞生态渔业,首先要在渔业资源能够可持续地被利用的前提下估计每年的最大捕捞量,渔民根据这个捕捞量进行捕捞活动,其次渔民可以自己选择最佳的捕捞时机,从而可以降低捕捞成本,同时对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也有积极的意义。
4.2 海水养殖生态渔业
传统的海水养殖业已经暴露出了种种弊端,所以亟须发展海水养殖生态渔业,目前主要的海水养殖方式有“海底森林”和“海洋牧场”。“海底森林”就是通过在海底投石、海底育苗等技术,在岛礁附近形成海底藻类“森林长廊”。这样做主要有三个益处:一是提供给鱼类、海参等动物足够的饵料;二是海藻成为碎屑后,被贝类等动物食用;三是多种生物都可以栖息在海藻栖息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山东省长岛县的“海底森林”的实践总结出:藻类丛生的区域,产出的经济贝类和各种海珍的数量和质量都优于其它区域。
海洋牧场则指规划出一块海域,打造一个有利于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环境,然后放养一些水生物,而后那些自然生物和人工放养的水生物就共同组成了人工渔场,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起这样一个海洋牧场,而这个海洋牧场可以受到渔民的控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障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4.3 休闲渔业
传统渔业的发展逐渐受限,渔民应该把眼光投向一个新兴的行业:休闲渔业。休闲渔业包括淡水休闲渔业和海洋休闲渔业两大类,海洋休闲渔业按经营活动方式可以分为运动体验型、游览观光型、品尝购物型、渔村风俗体验型、展示教育型等多种类型。休闲渔业是传统渔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它可以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所谓海洋休闲渔业,就是结合现代休闲、时尚等观念,充分利用海洋特色与资源,大力开展多种涉海涉鱼活动,是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加上大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对于休闲的需求直线上升。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已经使游客厌烦,而休闲渔业的发展满足了游客短时间近距离的休闲要求。
舟山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上海市、杭州市、港口城市宁波等大中城市群隔海相望,背靠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洲等辽阔腹地。种种的优越条件为舟山渔民发展休闲渔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他地方的休闲渔业的发展也为舟山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经验,如长岛渔民通过发展休闲渔业项目,降低捕捞与养殖风险,增加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据统计,舟山第三产业的收入自2011年来逐年大幅增长,2012年较之2011年增长了7.93%,2013年较之2012年增长了8.40%,而休闲渔业收入在第三产业占据了很大了比重。由图1可以看出舟山市人均收入在2012年以后,每年较之上一年都有大幅增长,不可否认,休闲渔业的确给舟山渔民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通过从事休闲渔业,舟山渔民找到了一条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增收道路。
休闲渔业的经营对象主要有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滩涂、鱼虾等,产业资源主要包括渔村建筑、渔业作业方式等,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渔村生活方式、渔村民俗活动等。海洋休闲渔业的项目大概可以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运动体验型、游览观光型、品尝购物型、渔村风俗体验型好展示教育型。运动体验型内容主要为垂钓和捕捞,游览观光型的主要内容为游览观光,品尝购物型的主要内容为品尝海鲜,渔村风俗体验型以渔家住宿为主,展示教育主要内容为向游客展示海洋鱼类。
本地渔民通过把废弃老旧渔船改造成可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设施,不仅可以增加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减轻渔民海洋捕捞的强度,从而实现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有些渔民片面地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吃喝的活动,他们在沿岸建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餐馆,结果,由于随意丢弃垃圾和排放污水,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使得休闲渔业没法继续运行下去,渔民本身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在发展休闲渔业的同时,渔民必须谨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发展休闲渔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前从事海洋休闲渔业的渔民,拥有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意识,欠缺一些普通的服务技能,不能够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此,组织渔民进行集中受训是必要的,通过一些培训课程,使渔民掌握一些基本的服务知识和技巧,可以有效地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5 结语
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以海为生的舟山渔民,在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受到影响,这些影响或积极或消极。传统的捕捞、养殖活动难以维系,唯有转变观念,将生态意识融入到生产生活中,才能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使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渔民服务。生态渔业、休闲渔业等新的渔业发展方式为渔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渔民从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勇.我国沿海地区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11-15.
[2]赵淑江,吴常文,梁冰,等.大海洋生态渔业理论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3):75-78.
[3]刘家沂.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J].太平洋学报,2009(10):68-74.
[4]伍鹏.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初探—以舟山蚂蚁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为例的实证分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5(6):20-22.
[5]李杰.青岛海洋休闲渔业的变迁及发展策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12-16.
[6]张爽,韩兴勇.开展休闲渔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4):76-79.
[7]何全超,宋伟华,何杰.浙江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的研究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10,25(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