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新闻发言人

2024-09-13

党委新闻发言人(共4篇)

党委新闻发言人 篇1

2010年3月5日,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文明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言人, 这两名发言人分别为中宣部副秘书长李伟和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胡孝汉。这是中宣部首次正式公布该部新闻发言人, 表明我国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进入实质化操作阶段。

2009年9月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已经正式提出, 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 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2009年12月29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建设, 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新闻发布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 早在2005年, 借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平台, 中央就曾召开过专门的党务新闻发布会。2005年7月7日, 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和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组部部务委员欧阳淞,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情况, 并答记者问。[1]另据《南方周末》报道, 截至2010年1月中旬, “已有四川眉山、湖南长沙、贵州贵阳、江苏南京、广东深圳和河南三门峡等6个城市开展了党委新闻发布工作。除深圳外, 其余五地均已设市委新闻发言人。眉山、南京、三门峡三地, 还出台了正式制度。”[2]

在学界, 已经有很多关于政府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的研究。本文将借鉴其研究成果和理论结晶, 对新近中央提出建设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一些理论上的初步探索。

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发展

(一) 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 “新闻执政”能力进一步发展

2003年“非典”的爆发, 强力推动了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从最初的信息封锁到及时公布, 政府部门面临的局面也从被动转向主动。表面上看, 信息的及时公布, 稳定了当时的社会情绪, 重新树立了政府权威。而更深层的影响, 是让执政党认识到了信息公开对舆论引导的巨大作用——舆论引导, 不仅仅是告诉人们意见和态度, 更重要的是告知民众真实的信息。

“非典”之后,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3月5日, 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为便于人民群众知情和监督, 要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同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3]这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 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也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中。2007年1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2010年2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 其中主要的拟修改点是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国家秘密;严格限定定密层级和定密权限, 防止定密过多过滥;明确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绝密级一般不超过30年等。[4]这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上取得的长足进步及其带来的显著社会效益, 促使执政党下决心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2009年9月,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在论述“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时提出, “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 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5]。2009年12月29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建设, 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新闻发布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6]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使信息公开从执政党领导下的政府深入到执政党本身, 深入到决策的最核心, 这是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上质的深化。“新闻执政”[7]是一个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学会利用媒体来表态, 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运用, 才能更好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遇到事关党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事件, 党委第一时间出来发布信息, 澄清事实, 不仅可以抑制谣言的传播, 还能树立党委在事件中的权威解释者的形象, 从而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正是此种“新闻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党务信息的公开, 使共产党决策阳光化, 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执政权力的滥用, 从而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透明执政, 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

(二) 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

新时期, 我国的社会建设已经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进一步深化到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这适应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是要推动民主政治、法制政治的发展。在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 要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 首先就要努力推动共产党内部的民主化进程。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 就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权力的使用中来。“政治文明的前提是有一个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的制度, 即能够科学地配置权力, 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使权力真正做到为民所有、为民所用。其中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监督权力, 用权力制约权力。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 确立党外监督、人民监督、舆论监督是对党的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进行监督的合法权利。这不仅从法理上确认了传媒制约权力的权利, 而且从制度上赋予传媒制约权力的权力。”[8]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任何权力都应有制衡的机制, 民主才能得到保障。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正是要给“传媒制约权力的权力”创造条件。只有让更多的人, 无论是党员, 还是党外人士, 都能从党务公开机制中, 获得关于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决策施行、政策效果的信息, 才能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创造条件, 才能更有效地防止权力在这些过程中的误用和滥用。当前形势迫切要求加强政治体制改革, 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真正拥有知情权,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能从制度上得到保障。”[9]从此种意义上来说, 党内民主建设有赖于党务信息公开,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应合了此种现实需要, 其作为一项制度加以推出, 正是为了使对党务的监督常态化。

(三)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 使共产党的形象走向透明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最初意图, 是为了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动。“1983年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关键的一年。当时经中央书记处批示同意后, 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于1983年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对外国记者工作的意见》, 要求外交部和对外关系较多的国务院各部委都要建立新闻发布制度,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外发布新闻。”[1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慢慢地从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 发展成为内政外交兼顾的信息发布机制。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几次巨大的公共社会危机, 强力推动了这种发展。从“内外有别”到“内外兼顾”, 舆论宣传中内与外的界限日益模糊。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邓小平就提出了“党政分开”。党政不分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使党处于行政工作的第一线, 容易成了矛盾的一个方面甚至处于矛盾的焦点上”。[11]而“党政分开”就是为了让政府成为行政的主体, 在执政党和社会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增进了行政的透明度, 但其关注的重点是政务信息。共产党内部的各种信息无法通过政府的信息发布机制来充分公开, 共产党的形象隐身在政府背后, 人们往往只知道做出了一个决策, 却无法了解决策本身是如何做出的, 给人一种“民可使为之, 不可使由之”感觉, 执政权力就被神秘化了。而且, 我国在国际舆论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也使执政党长期以来习惯于保持沉默, 这又给外界更多的想像空间, 猜测越多, 谣言越多, 越是被动。

发言人制度在政府层面的成功建立, 使执政党意识到, 要抓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就应该主动公开信息, 成为信息最权威的发布者和解释者。在这种形势下,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将使党政新闻源的出口前移, 使执政党从后台走向前台, 是共产党执政信心加强的体现。

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定位

(一) 制度定位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个概念, 是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得到长足发展和完善之后提出的。显然, 这一概念的明确, 受到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之启发。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并不是要用这一制度来取代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而恰恰是要对其进行拓展。同时考虑到党务公开的重要性, 这就决定了,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该处于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平等的地位。这和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坚持党性原则并不矛盾。

因为, 在这里, 我们还要对另一个概念加以明确, 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 已经将政府新闻发言工作置于了党的领导之下, 政府的新闻发言中, 当然会体现出党的方针政策, 但还是更多侧重于政府事务。特别是在党政分开日见成效的背景下, 党务信息公开由专门的党委新闻发言人来负责,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平等补充的关系, 它们与党办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等, 共同组成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体系。

(二) 权力定位

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权力定位, 主要是明确三方面含义。

首先, 不能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指导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党性原则的指导地位, 不等于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指导地位, 党性原则才是两个制度的指导。我国的权力架构体系, 是党领导政府工作。这就容易给人这样的感觉: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当指导政府的新闻发言。我们必须认识到, 执政党提出和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不是要用一个新的制度去领导一个已经日趋成熟的制度, 而是要对其进行拓展, 使政务公开体系无法涵盖到的党务信息有一个发布渠道, 这本身也是“党政分开”的重要方面。

其次, 要明确党委新闻发言人有权力发布什么样的信息。既然是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并行平等, 互为补充, 当然就没有必要越俎代庖, 去发布政务信息。2009年12月,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建立和规范党委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见》, 其中对党委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作出了五个方面规定:“ (1) 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规定、重要会议; (2) 重大事项事实情况和处置措施等; (3)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及处理意见; (4) 对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回应和澄清; (5) 其他应予新闻发布的事项。”[12]综合来看, 由于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央和地方仍处于“试水”阶段, 因而在制度建设上还在探索之中。笔者认为, 可将党内信息公开的内容引入进来, 主要包括:“党组织的决策活动、执行决策的活动和对其监督的活动;干部选举和任免的规则、过程和结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群众普遍关注的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党组织所掌握的有关重大信息。”“有关党的历史档案, ”“党的财务经费使用情况”[13]等等。当前, 由于执政党的特殊地位, 我们无法条分缕析地区别政务信息和党务信息, 但这应该成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其三, 权力定位还应包括规范发言人的发布权力, 要将其定位为信息提供者和态度传达者, 只能发布被授权发布的信息, 只能传达适宜公开的态度。这又反过来要求将发言人制度本身纳入法制化轨道。不仅要用法规来规范发布什么, 也要用法规来规范如何发布, 使发言人的权力在“越权”和“受限”中取得平衡。

(三) 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应该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党员。向党员公开党内信息, 是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 也是党员行使权力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有庞大的党员数量, 密集的各级组织, 如果党员仅仅依靠组织的传达体系来获得信息,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时有偏差, 甚至给别有用心之人留有可趁之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可以调动大众传播体系的力量, 使中央和上级的决策更迅速更准确地在党内传达和贯彻, 形成对党内组织传达体系的有益补充。因而, 党委新闻发言人首先要考虑和面对的就是组织内的广大党员。要认识到自己的发言工作不仅是党务信息的公开, 更是促进党内监督、推动党内民主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二是党外人士。主要包括国内群众和外宣工作对象, 其中国内群众又是重点。相比党员, 群众获得党务信息的渠道更少, 往往是通过政府的信息公开和基层党组织的宣讲, 了解一些零碎的决策决议信息, 难有系统掌握。要建设民主政治, 发展政治文明, 党外监督机制的引入必不可少。执政的共产党, 执的是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的政, 因而有义务向群众公开和他们利益攸关的各种决策信息。正如列宁所言:“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

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心之一。与中国利益攸关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西方国家, 他们一方面惊叹于中国经济的奇迹, 另一方面,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和固有的偏见, 又对共产党抱有猜疑态度, 特别是在党内信息封闭的情况下, 经常会形成不利的国际舆论。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党内信息传播出去, 就能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动, 使谣言止于信息公开和透明。因而, 这要求党委新闻发言人要有外宣定位。

三、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 党务新闻发言制度从信息发布机关成为信息钳制机关

新闻发言人制度, 其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控制制度。一个好的发言制度, 是在信息控制和信息公开之间取得平衡, 并引导舆论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种平衡不能靠发言人个人来把握, 而应该通过法规来加以规范。“新闻发言人拥有绝对信息发布权和解释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种信息的垄断, 若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制约和监督, 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14]

从根本上来说, 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私心。但在实际操作中, 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发言人制度可能成为个别人和个别部门应付媒体的挡箭牌, 甚至成为扭曲信息的工具。“现在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即对于不及时发布信息、发布不完全真实的信息、不该保密的信息以保密作为理由不予透露等行为, 没有相应的问责制, 更没有惩处的法律法规的依据。”[15]出现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上的这些问题, 应避免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上重蹈。

(二) 党务信息发布与政务信息发布混淆不清

一种是权责不明、越俎代庖。如果党委新闻发言人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 就极有可能出现党务发布干涉甚至替代政务发布的情况, 对政府行政形成干扰, 在信息公开上又形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 这和设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一种是责任缺位、互相推诿。由于现在党政之间的紧密联系, 党务信息和政务信息往往无法做到泾渭分明、条分缕析, 在发布上互有涉及也很正常。如果都能从促进信息公开、推动政治文明的角度出发, 重叠发布会更有利于公众获知信息。但如果以两者之间的交叉, 来做为封锁信息的借口, 在遇到信息公开的要求时, 就将皮球踢给对方, 互相推诿扯皮, 这对两种制度都是一种伤害, 而受伤最深的, 无疑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委新闻发言人 篇2

关于转发《关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区委,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和直属单位党委: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见》,已经市委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

2010年3月30日

关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意见》(苏发〔2009〕6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及时公布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确保党内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全面、及时、有效,现就我市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党委新闻发言人的设立

1、市委设立新闻发言人。各市、区委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农办、市委台办、市委党史工办、市档案局、市文明办等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

2、市委新闻发言人由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负责人担任。市委各部门新闻发言人由本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各市、区委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党工委新闻发言人,由各地结合实际,参照设立。

3、为协助党委新闻发言人工作,配备兼职的新闻助理。

二、党委新闻发布的内容

1、党委重大决策、重大建议、重要工作部署、重要规定和重要会议信息、重要党务信息。

2、党委工作情况,落实上级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

3、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意见。

4、对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回应和澄清。

5、其它需要发布的事项。

三、党委新闻发布的形式

1、新闻发布会。

2、新闻通气会。

3、通过网站发布信息。

4、接受媒体采访。

5、以新闻发言人名义发布新闻公报、声明、谈话等。

四、党委新闻发布的信息采集

1、市委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和重要事件的信息,由市委办公室各对口业务处室负责采集和报送。

2、各市、区委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市委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的信息,由各地、各部 — 3 —

门负责采集和报送。

五、党委新闻发布的组织实施

1、涉及全局性工作及重要内容的新闻发布,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或市委相关会议决定,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组织实施。

2、市委例行新闻发布活动,由市委新闻发言人编制计划和内容,报分管领导同意后实施。

3、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媒体报道的敏感话题,需要市委新闻发言人进行回应的,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提出方案,报市委主要领导同意后实施。

4、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苏办发〔2009〕6号)有关规定执行。

5、市委各部门的党委新闻发布,应事先报送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审核同意,以市委新闻发布会名义发布,或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实施。涉及重大敏感问题的,应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提出审核意见,报市委主要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6、各市、区委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党工委新 — 4 —

闻发布会的组织,参照上述原则执行。

六、党委新闻发布的管理

1、全市党委新闻发布,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统一扎口管理。

2、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负责各地、各部门新闻发言人、新闻助理的业务管理和工作培训。

3、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各地、各部门党委新闻发言人名义,擅自发布信息。

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苏州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2010年3月30日

主题词:党委新闻发言人通知

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2010年3月30日印发

党委新闻发言人 篇3

与一、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和谐诉求

和谐新闻发言人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

(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 新闻发布人员, 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 举行新闻发布会, 或约见个别记者, 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 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1]其中, 有关党委新闻发言人的种种特质及其一系列相关活动构成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微观层面来看, 党委新闻发言人是党务新闻发布的实施者———和政府新闻发言人一起构成我国新闻发言人队伍的主体;从中观来看, 党委新闻发言人是一种制度———党委新闻发言人实施新闻发布行为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从宏观来看, 党委新闻发言人是一种机制———政治民主建设中实现党务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策略表现为双栖性或多栖性特征。按二元对立思维来把握,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具有新闻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的双重理论归属, 游移于“信息通报机制”和“公共关系手段”两极之间。就党委新闻发言人而言, 宏观层面上, 党委新闻发言人介于党委和公众之间, 游移于“公众信息代理者”和“党委代言人”两者之间;中观层面, 党委新闻发言人介于党委和媒体记者之间, 游离于“忠诚度”与“可信度”之间;微观层面, 党委新闻发言人介于“新闻传播者”与“政治宣传者”之间, 游离于“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之间。这就要求党委新闻发言人在上述诸多“两端”之间“允执其中”———来回游移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和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哈耶克先生也认为:“在某些方面, 传统比人类的理性更为优越”, 传统是“人类大部分知识之源”[2]。从传统文化中探寻当代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上述和谐诉求的精神背景和理论养分, 这将是实现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理论创新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 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3]。“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精神特质,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

(一) “和实万物”、“中无定体”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的言论说:“夫和实万物, 同则不济。”强调世间万物都是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协调、平衡与统一, 由此开启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之辩。作为“和”思想的集大成者, 孔子对此提出了“中庸”的观念, 在《论语》中将之表述为“允执其中”, 即在两极之间不断调整以达到和谐的状态。对“中庸”的具体阐释还体现在《中庸篇》中:“君子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舜其大知也与,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这里用“时中”和“用中”强调为了趋于和谐的理想境地, 所依凭的方法和所采用的标准是应与时俱进、随境而变, 即随着时空条件的转换而变化。到了宋代, 朱熹将这一和谐思想概括为“中无定体、随时而在”。

总览上述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从历史角度考察, 和谐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而且大多数思想家都是在哲学视域内论述和谐的, 一般不涉及社会经济领域。但在探究和谐思想的历程中, 他们的各种“论述客观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三者之间的普遍联系的复杂性和内生性, 展现了人类对社会系统的演化发展的一种虔诚。”[4]

(二) “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把谋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放在首位, 即强调人与人要以“和为贵”。孔子主张“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 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他们把“和为贵”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指向。作为基本要求, 求“和”、达“和”是个体实施人际行为的原则与尺度, 强调个体行为指向不能仅停留于个人或个人所在群体的利益关怀, 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作为价值指向, 尚“和”、致“和”是社会伦理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互利、协作双赢, 正如荀子所言:“和则一, 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

(三) “和”乃“喜怒哀乐”“皆中节”

《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意为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外显就是“中”, 表现出来且合乎法度就是“和”。先哲认识到, 在人的情绪反应中有许多诸如喜怒哀乐的对立统一成份。当其统一性占主导地位时, 人的内心处于调和状态时是“中”;当其斗争性处于优势地位时, 原先“中”的调和状态被打破, 但这有个“度” (“中节”) , 从而在新的层次上达到“中”, 这种新的均衡、调和状态即为“和”。不难看出, 先哲是从个体人格塑造和品格自我完善角度来谈个人的身心和谐问题的。对此的重视, 说明他们认识到社会整体和谐即是个体身心和谐的叠加与“放大”。

三、传统和谐思想对当代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启示

着眼于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和谐诉求, 从其实施行为主体党委新闻发言人的角度出发, 传统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和谐思想包括制度和谐、人际和谐及人自身内外和谐三个层面。[5]

(一) 宏观层面:互融互渗, 制度和谐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向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进, 既是转型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 又契合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由传统“媒体控制”向“媒体合作”转型的时代逻辑。因此, 立足党委和政府在我国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关系, 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透彻的辨析, 无论对政治传播本土化的理论建构, 还是对当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纵深发展都大有裨益。

制度创新受诸多因素制约, 成本高昂, 由于国内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和西方国家政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示范效应, 借鉴其经验教训推动我党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可大幅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 加速制度完善的进程。但制度的完全移植是低效的, 有时甚至是失败的, 我们在全面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其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与本土文化理念的互融互渗、互补互动。

既然“和实万物”、“中无定体”的传统和谐理念客观地反映了世间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系统复杂性和包容内生性, 这就启示党委新闻发言人应认识到:一方面, 由于历史和宪法所赋予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决定了党委新闻发言人有更高的政府权威性;另一方面, 立足党委和政府在我国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分工和合作机制, “党委新闻发言人和政府新闻发言人也应在信息沟通、新闻发布、议题设置、舆论调控、负面新闻抑制、主流舆论形构等方面互动合作”[6]。同时, 从制度和谐视角剖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当从属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的伟大进程。值此社会深刻转型之际, 改革开放进入总体攻坚之时, 我们尤需文化理念的突破。正如学者迟福林指出, 制约我国改革向纵深挺进有以下矛盾:第一, 人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对立冲突;第二, 官本位文化与民本位文化的对立冲突;第三, 全能政府观念与有限政府观念的对立冲突;第四, 政府主导观念与市场主导观念的对立冲突。[7]这也正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所面临的障碍。可见, 单纯的制度层面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党政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更依赖于整个社会文化演进上的突破, 而文化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自然演进过程, 这注定了我国党政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成熟和完善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二) 中观层面:互利互惠, 人际和谐

以传播学的视点来考察党委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布工作, 这种信息互动活动首先是在党委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之间以人际传播方式进行的。新闻发布积极功能的发挥正是取决于这种人际传播活动的有效展开, 而该人际传播活动理想效果的达成又依赖于党委新闻发言人与记者恰当的关系定位。

传统和谐思想重视人际关系的共生互利、协作双赢。若以此来审视和定位与记者的关系, 党委新闻发言人既不能为迎合或取悦记者而主动放弃协调与沟通的主动权, 也不可视记者为特意接近自己的“敌人”, 将两者的信息互动看作是二峰对峙、双雄对决, 而应与记者和谐相处, 力争在博弈中实现双赢。正如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所强调的, 新闻发言人对待记者, “不是对下级, 也不是对学生, 更不是对一个挑衅者, 而是面对一个挑战者”, “他问一个问题, 你要回答, 最后双赢, 问题问得好, 我回答得好, 叫双赢。”

媒体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力学关系, 是多种力量博弈的舞台。同为台上重要的两翼, 党委新闻发言人要认识到自己与记者应是在博弈中互利互惠的关系:党委新闻发言人要通过新闻发布的方式经由媒体记者向社会公众发布有利于党政的新闻性信息, 以传播和优化党政形象;而媒体记者代表的是公众, 其舆论主体的地位赋予其质疑党政的监督权利, 党委新闻发言人就是记者代表公众行使这项权利的制度化对象。如果我们把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看作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一个平台, 那么, 上述“政党代言人”与“公众信息代理者”则可视为这个平台的长和宽。无论这个平台的“长”与“宽”怎样变化, 以提高公众对公共权力机构活动的知晓度、促进党和政府高效运作的这个“平台总面积”是只能扩大而不能缩小的。至于“长”与“宽”的比例变化, 则可视具体的发布内容、发布对象、发布场合等实际情况而定。

(三) 微观层面:动态平衡, 身心和谐

党委新闻发言人既是实现公众与党委有效沟通的纽带, 也是承载党委与媒体良性互动的桥梁;既是党委形象的传播者与优化者, 也是公众信息的代理者与服务者;既是引导社会舆论的“把关人”与“守门员”, 也是党务信息的公开人与发布者。在此情形下, 角色冲突在所难免———新闻发言人扮演的角色集合中含有不协调、不一致的成分, 或者说, 党委新闻发言人同时扮演的角色束中, 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矛盾。

传统文化中“和”乃“中节”的思想, 启示党委新闻发言人应认识到: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前述诸对两极之间来回游移的一个双向逆运过程。只是有时倚重这个, 有时更倚重那个, 原先“中”的调和状态被打破———这种角色行为的适度紧张恰恰是党委新闻发言人正常的工作状态, 但这有个“度” (“中节”) , 即绝不可驻足一端, 失之偏颇, 从而在新的层次上趋于理性平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良性运作就是取决于前述诸对双重属性的致“中”达“和”。事实上, 这也是我们理解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双重视角。一个成熟的党委新闻发言人, 应该进入这种新闻发布思维的“尺度互逆”的状态:坚持游移性原则, 力求动态和谐, 努力将党和政府的政治诉求、媒体记者的新闻诉求以及公众的信息诉求和谐统一于自己的新闻发布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2:357-358.[1]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2:357-358.

[2]哈耶克.不幸的观念[M].刘戟锋, 张来举,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105.[2]哈耶克.不幸的观念[M].刘戟锋, 张来举,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105.

[3]张岱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89.[3]张岱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89.

[4]常云昆, 王守坤.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和谐——我国改革进程中一种新的制度观[J].人文杂志, 2006 (2) .[4]常云昆, 王守坤.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和谐——我国改革进程中一种新的制度观[J].人文杂志, 2006 (2) .

[5]参见拙文.知术须巧行旨尚谐——传统和谐理论视野中的政府新闻发言人[M].东南传播, 2007 (12) .[5]参见拙文.知术须巧行旨尚谐——传统和谐理论视野中的政府新闻发言人[M].东南传播, 2007 (12) .

[6]蒋晓丽.党委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36.[6]蒋晓丽.党委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36.

基层党委党建发言总结 篇4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党旗领航提素养,创先争优谱华章”。XX镇是QT县十大建镇之一,地处县域西南方向,镇域面积186.8平方公里。2003年,滩坑水电站上马建设,工程涉及QT、景宁两个县的10个乡镇,移民5万人,其中XX镇迁出移民2.2万人,目前XX镇在籍人口13020人,常住人口3051人。水库建成蓄水后,正常蓄水位160米,形成一个面积7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湖上岛屿、岬角、港湾、湖峡等自然景观优美如画,令人赏心悦目。但也由于水电站建设,淹没了XX镇经济最发达的中心集镇,被淹没的还涉及公路、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码头等设施。XX镇现有的16个行政村197个自然村中,近三分之一的群众出行需要依靠轮渡。针对库区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基础较差、群众素质不高等现实问题,XX镇创新性的提出实施“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党旗领航,党员带头,全面提高库区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态三大文明素养。同时,以该工程为统领,丰富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农村“135”工程、基层党员百千工程、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综合平台,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统筹推进XX镇党建、移民、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下面我就XX镇实施“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以来主要工作情况和下步思路作简要汇报。

一、以党旗领航,全面提升库区群众文明素养,创新“创先争优活动”载体

1、创办XX镇“党旗领航提素养”学校,建立12个村级分校,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校长,党政班子分别担任各分校指导员,通过定期授课、老干部经验交流、专家指导、先进示范、“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鼓励群众学习先进,遵纪守法,积极配合上级党委政府工作。2010年来,全镇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每月组织授课10余次,受教育群众累计达2500多人次。

2、创新学习形式,打造党旗领航学习亮点。针对农民白天务农繁忙,无暇学习的实际,提出下村上夜课制度,领导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下村上党课,学习内容以群众感兴趣的惠农政策、农技知识为主,穿插政治教育和党建宣传。针对库周群众居住分散,出行依靠轮渡的实际,又提出把库区运营的6艘“水上巴士”打造成“红色宣讲船”,船头挂党旗、船身拉横幅、船尾贴标语、船舱设资料窗和留言台,定期安排干部上船宣讲,传达中央精神、讲述党史故事、交流干群心声。针对库区村庄零散偏远、消息闭塞的实际,开通短信平台和方言广播,发布各类政策公告、农业服务、产品供需等信息。

3、开展“党旗领航•和谐XX”标兵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好班子、好党员、种养能手、调解能手等十类先进,专门召开大会进行表彰。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集中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扩大社会影响力。建立标兵联系制度,镇党员干部结对标兵,标兵结对群众,层层带动,扩大效应。

二、以党旗领航,务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1、全面完成村级组织四套班子换届。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放在首位,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教育宣传,在规范程序、依法操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今年2月份率先完成村党支部换届工作,3月份全面完成村委换届,4月份完成村民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换届,成为全县33个乡镇中较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乡镇,基层政权调控力进一步巩固提升。

2、逐步规范党员发展和队伍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实行“两推两测三公示”,党委对发展对象按照“四个审查、九个不发展”进行预审和全程指导。落实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的监督制度,实行回避干预制、督导警示制、责任追究制。构建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的组织网络,基层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执行党员工作各项规定,防止发展党员家族化、宗派化。

3、推进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建设。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党员考评激励制度,每年对党员开展考评;坚持党组织联系党员制度,党委委员定期到联系点开展调研;坚持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解决好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做好党费收缴工作、流动党员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

3、党建活动进一步丰富。一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

设,成立组织,落实责任,每个支部有计划、有制度、有总结、有激励办法,获得2010年县“十佳学习型党组织”荣誉。二是认真学习《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去年获得党风廉政建设单项工作考核先进。三是推进农村“135”工程,成功转化泉山、缚口两个后进村,创建箬坑、坳头、肖山三个生态文明村。四是开展关爱活动,今年“七〃一”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老交通员等33人,慰问金额及生活补助共63300元。五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先后开展了汉畲联唱颂党恩、滩坑红船宣讲周、田间支农授党课、红色寻访传精神、“百日助推”、一句话承诺等系列活动,营造出热烈的红色华诞氛围,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4、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成立19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互助友好的社会公德,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积极开展农村党支部“创收增收”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发展高山蔬菜、稻鱼共生、笋竹两用林、红山茶等生态产业开发等致富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实现民富村兴;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严格落实“五防措施”,确保有人管、有人看、学得好,用得上。

三、以党旗领航,惠民生促发展,库区发展成效显著

1、移民工作成绩突出。XX镇移民遗留问题多、库区复建任务重,面临工作推进、维护稳定双重压力。为此,我们创新建立了“凡事预先风险评估”机制,稳妥推进各项移民工作。完成了“生命搬迁工程”,成功紧急转移滑坡塌岸影响人口3

3户98人,并安臵建房;完成了泉山村74户232人移民就近搬迁安臵工作,割除了我县移民动迁的尾巴;完成了第三、四水平年移民动迁第一期清库工作,平稳拆除遗留在库周33个自然村的4.8万平方米房屋;推进了泉山、吴山移民安臵点共174间房屋和宅基地的建设;推进了泉山村委办公楼,泉山坑防洪堤、安臵点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

2、农民增收步伐加快。根据XX今后发展旅游的需要,不断壮大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新发展梨基地300亩,红花油茶基地500亩,玉米基地300亩,建设2000多亩毛竹现代集约经营示范园。积极引导泉山桃专业合作社、千峡湖农产品产销合作社等11家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帮助解决销售难题。此外,引导村民发展“短、平、快”项目,扶持种养大户173户,引导群众“出库下山”脱贫。

3、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庆景青线、北万线、张坪至箬坑等3条复建公路已建成通车,库周8条通村康庄公路基本完成,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镇区自来水厂工程、镇区道路网工程、镇文化中心工程、镇区车站、供销社复建推进顺利,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各村固定电话、移动信号、公厕、村委办公楼等一批群众关注关心的基础设施先后建成,新农村进程加快。

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突出水上交通、地质灾害、食品卫生等重点领域安全防范;组建16个基层信访调解组织“和事团”,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信访工作平稳有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联合泉山派出所维护社会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发展,各项考核指标均

达到县级要求;“两违”整治、殡葬改革等工作强力推进,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森林防火、防汛度汛、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正常有序;指挥协调、一线巡查、应急处臵、责任追究等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加强党的建设是XX镇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最大法宝,下阶段,XX镇将继续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利用县十二五规划中“一区四组团”的战略契机,全力谋划好今后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移民和谐融入为重点,强化库区和谐稳定;以党旗领航提素养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

同志们,坚守库区一线,光荣而艰巨,责任大、任务中,但重任压肩促使我们决心更强,我们将更加明确目标,始终保持工作决心不减、工作热情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热情、更强的措施,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向库区移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中共QT县XX镇党委

上一篇:有机化学的通俗化教学下一篇:信号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