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09-21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共9篇)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1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 的统计显示:2012年, 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购买量为22 987台, 比2010年增长了约50%。

专家认为, 未来原本由人工完成的作业交给机器人的趋势将不断扩大, 2014年有望达到2.8万台, 与制造业高度自动化的国家日本持平。2015年预计将达到3.4万台, 中国届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制造业企业引进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 主要用于汽车工厂的焊接和喷涂工作。未来, 相比人工劳动, 机器人更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电子产品生产制造领域也很有可能逐渐引进工业机器人。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2

洪建文解释,上述数据并非省政府简单估算,而是根据企业上报的采购需求加总得出。其中,企业技改投资5000亿元、装备购置3000亿元、电子产品及软件采购700亿元。工业机器人能够极大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工作并在短期内提高工人工作的安全性。由于工业机器人优势明显,在智能制造时代下的必需品。2013年12月《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富士康从2012年启动用机器人代替人的项目,计划在2013-2015年内投运100万台机器人,即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打点折扣,其三年内新安装的机器人数量应该会超过50万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即将爆发。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200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仅约为1500台,到了2013年需求量达到了28200台,在1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3倍左右。据预测,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万台左右,与日本并驾齐驱;201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3.4万台,将超过日本3000台左右;2016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加明显。例如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0000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96台;日本的万人拥有量也达到了339台;德国则以267台的万人拥有量位居第三。而中国的万人工业机器人拥有量则仅为23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8台的一半。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我国比例为6.4%,日本26.6%,美国13.8%,德国13.6%,韩国10.8%。由此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意味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3年12月《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

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未来国产机器人应用的重点领域是: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物流、国防军工、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以下是相关人士从机器人密度、产业升级和人工替代、市场渗透率三个不同角度来对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以机器人密度来看,2013年底中国制造业工人数量约是2.207亿,保守估计需要用到机器人的汽车、配件、3C、化工和食品等行业人员1.1亿。如果在2020年后中国机器人密度按计划达到100以上,则至少需要110万套;而中国目前机器人保有量约15万,则至少还有85万台的缺口。按照均价每套15万估计,则共有1275亿的市场。

从产业升级和人工替代来看,有社会学家预计我国2015-2016年将迎来人口拐点,2013开始劳动力供给每年至少减少100万,至2020年总计至少减少1000万。按现在制造业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比例63%来估计,则未来6年制造业就业人口总供给减少630万。一般中低端制造业机器人的人工替代效应是5-6人,不考虑产业升级因素,仅此一项就需要105-126万台机器人。再考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的效应,预计需要50万台左右在高端机器人应用领域;合计155-176万台。

本文作者:蒋平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3

而随着目前国内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机器人热潮。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3D打印汽车制造、电子电气、食品、冶金、烟草等行业,人才供不应求。

面对如此火爆的市场需求,以及不平衡的人才供求关系,有业内人士指出,机器人专业不可盲目设立,专业建设需脚踏实地。企业与学校应积极整合及协调集团成员及产业资源,促进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与教育结合。

人才缺口大,行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在2015年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举办的第三届“校企合作推进会”上,到场的百家企业与学院共议校企合作新气象。其中不乏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提供商ABB。作为现场最吸睛的企业之一,ABB机器人教育行业经理叶涵说:“行业目前面临很大问题,就是制造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很少,但對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反倒增多了。我们一定要找到源头,从教育这块开始培养学生。”

据湖北崇瑞教育集团董事长江军介绍,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向机器人行业的靠拢,以及国内制造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及其智能装备的集成设计、编程操作等各方面的专业能手成为了企业急需的人才。在东技工院校学生现场操作机器人南沿海地区、珠三角和北京,这种需求尤为明显。

“企业人才缺口有多大?就在前几天,集团又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学生就业的订单协议。崇瑞教育集团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企业就将整个班的学生全部预订完了。”江军说。

而国内一家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未来,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将应用在汽车产业、通信电子、金属制品、化工塑料、家电行业将有较为广泛及深入的应用。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机规模将上升至80亿美元左右,含系统价值的总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复合增速约30%。工业机器人在未来七年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弥补人才缺口,院校抓住大好时机

从2013年起,从国家,到院校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但是,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相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处于探索阶段,从课程内容设置到人才培养过程,各个学校不尽相同。如何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养育本土制造业,成为各院校聚焦之点。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在业内的口碑和实力都名列前茅。据ABB机器人教育行业经理叶涵介绍,ABB最初是在内陆沿海地区招聘人才,且大多为技术型人才。但是在2015年,业内人士向他推荐了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他亲眼目睹了学院学生在实操现场的表现,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与学院签订了合作意向。这让叶涵更加坚定了与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

“我虽然来学院次数不多,但是已经对绩效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印象。技工院校的学生有这些特点:从管理上来看,学生比较敬业,服从指挥,且个个基本功扎实。虽然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毕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生少,但是学院培养的都是精英,技校生比本科生要上手快。”

这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近几年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上所下的工夫密不可分。学院近几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的改良和购置,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院还与ABB等世界领先工业机器人公司积极合作,将最前沿的实习实训信息扩展到学院内。

而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专业是个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例如,郑州蓝天技工学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主要课程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公差配合、电工电子基础、钳工工艺、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夹具设计、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与保养。

南阳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系主任刘闯向记者介绍道:“为适应河南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学校所采用的培养模式为双证教学,以赛促学。学生在获得学历证的同时,同时取得维修电工、机器人操作、CAD绘图员等证书中的至少一项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省部级等各类大赛,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2014年,河南省南阳职业学院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虽然该专业起步时间只有两年,但是与其签订订单协议的企业已经纷至杳来了。

就业领域广泛,专业发展需要脚踏实地

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学一门技术也可以高大上。“操控机器人,是多少人的梦想!”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对记者说,“我们是新机器人技工群体,和传统的技术工人不一样。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

而工业机器人专业由于其能够解放劳动力,被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行业。“比如就业于机械、电气、医疗等行业,就是做产品的开发与测试;用在玩具制造行业,就是做产品的设计制造;就业在3D打印机制造企业,从事销售或售后服务工作;也可以开设3D打印门店自主创业。”江军对记者说。

然而,虽然这个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机会,远远大于很多同学们,甚至本科生、研究生,但对于这群幸运的孩子们来说,前面的路还很长。

“技工院校的学生有好的,也有稍微需要改进的。ABB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做分层次管理。”叶涵指出,“技术好一些的学生将被企业安排参与到技术环节,负责机器人的研发,中等学生会去做工程项目,技术有待提高的学生会去做操作工,负责操作机器人。ABB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能力来安排岗位。我们需要的是高端人才,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高端的岗位。企业还是需要精英人才。”

农机行业将成工业机器人蓝海市场 篇4

工业机器人需求暴增

在农机行业, 一说起工业机器人, 许多人可能还感觉很陌生, 但事实上工业机器人离我们并不遥远, 说不定你正在驾驶的拖拉机在组装的过程中就有工业机器人的参与。近几年工业机器人在农机制造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 比如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工业园区新装配线上就有自动搬运工业机器人, 五征山拖大轮拖生产线上就有自动焊接机器人。机器人之所以被农机制造企业青睐, 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高端制造, 需要精良装备保证。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推进, 国内农机用户由个体用户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化用户转变。据统计, 当前农机消费中, 组织化用户已经占到20%, 组织化用户是典型的大客户。大客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需要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农机产品, 组织化用户的异军突起正推动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大量的精良装备将被使用到农机制造领域。

当前的趋势是高端装备淘汰低端装备, 精良装备淘汰粗陋装备, 竞争的结果是具有大量高精尖装备的企业驱逐那些粗制滥造的企业, 落后产能最终退出市场。

人力成本上升, 机器代替人工成为趋势。用工成本的上涨和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是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从人口结构上看,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接近终结, 劳动力人口的拐点即将在2015年到来, 虽然制造业会承接一部分由于城镇化继续推进带来的农业人口转移, 但是城镇化率的提高速度已经较之前有所减缓, 农村可输出的农民工会越来越少, 企业招普工会越来越难, 并且新一代农民工对普通蓝领工作接受度低, 不愿意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 劳动力的短缺将会推动工资的直线上涨, 企业用工成本会越来越高。

另外, 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对企业来说是最大的动力, 通过对农机行业一些制造企业的调研, 了解到企业选择机器人主要从经济性、质量可控和一致性3个方面考虑。

特殊工况, 需要机器人完成。喷涂、喷釉, 高温、高腐蚀的环境, 是机器人大展身手的地方, 另外一些特殊工况, 比如狭窄空间作业、高空作业、深井作业等, 机器人的安全性要比人要好。

制造业升级, 新装备淘汰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也需要制造业本身升级换代。当前国内农机行业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国内的农机企业, 不但要与身边熟悉的本土企业争夺市场, 而且要向众多的跨国公司虎口夺食, 与这些强势对手竞争, 不但要有过硬的产品, 而且关健是要有先进设备的保障。

工业机器人概览

说起工业机器人, 许多人会想起科幻片里的人工智能和动画片里的机器猫, 或者联想起福田雷沃重工在大型展会上的变形金刚, 但事实上工业机器人完全不是那回事。工业机器人其实就是按照程序控制能自动完成一系列规定运作的机械臂或者一组工作单元, 并不一定设计成人的形象。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3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 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 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 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 驱动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 并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种类繁多, 比如按使用环境分类、按结构分类、按智能化程度分类等, 对于处于信息化和智能化起步阶段的农机行业, 参考汽车制造业的情况, 以下几种类型的机械人可能较适合大范围推广。

移动机器人 (AGV) 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类型, 它由计算机控制, 具有移动、自动导航、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第一拖拉机股份公司新的大轮拖装配线上就有几台移动机器人从事搬运作业, 另外一些南方企业立体仓库里也有将移动机器人用在配件分拣和配送中。

焊接机器人具有性能稳定、工作空间大、运动速度快和负荷能力强等特点, 点焊机器人主要用于农机整车的焊接工作, 是在汽车、工程机械、农机制造领域使用最广的机器人, 技术也最成熟, 成本低。

激光加工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激光加工中, 通过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实现更加柔性的激光加工作业。

装配机器人用于农机部件装配或整机装配。

工业用油漆大多有很强的毒性, 油漆工在制造企业都属于高危工种, 现在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喷涂机器人正在大量的代替人工作业, 另外与人工相比, 机器人喷漆更均匀, 用喷量更少, 当前福田、奇瑞、迪尔、久保田、一拖等装配线上都有相关的先进设备。

工业机器人前景广阔

2013年12月,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要求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机设计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提升量大面广主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标, 在重要工业制造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示范应用。《意见》提出, 到2020年, 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 机器人密度 (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 达到100以上, 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产业升级, 国内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空间大。国内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仅5%, 而欧美、日韩等工业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超过了15%~25%, 所以在国内制造领域,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 机器人密度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农机行业已经成长为国内主流的装备制造行业, 2020年农机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6 000亿元, 届时, 中国不但是全球农机制造大国, 而且将当仁不让地成为农机制造强国, 在由大变强的过程中, 工业机器人及以机器人为主的制造单元、制造模块、制造中心、系统集成都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量。

对于农机行业, 在盈利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后期大量使用国产代替进口的工业机器人应该是个明智的选择。事实上, 近几年国产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小容小视的产业, 国产机器人在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大量代替人力使用。

近期有消息称青岛、济南正在打造我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 据统计目前两地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的企业已经超过50家, 已经产业化的机器人包括码垛机器人、移动搬运机器人、喷浆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多轴工业机器人及通用实时网络控制机器人、管道探测机器人等, 国内农机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大面积使用将会从国内最大的农机产业集群齐鲁集群开始。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5

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副总经理姜庆凯正紧张的看着机器人机床的调试。记者看到,这样一台机器人管理了5台机床,只见机械手抓起一个毛坯,把它按顺序放到一个个的车床里加工,不一会,一个产品就被生产出来。

姜庆凯介绍说,这条生产线是给汽车做轮毂轴承的。他们第一期定了两条生产线,并要求这两条生产线在原则上每个班只有一人巡视。

看到机器人机床调试顺利,姜庆凯放下心来。他告诉记者,虽然机器人系统价值在100万左右,但它能节省4名熟练工人,按每天两个班计算,2年里就能收回投资。同时产品质量、废品率也比人工好很多。因此,在传统机床几乎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带有机器人系统的机床却销售火爆。

姜庆凯接着说,特别是在经济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机器人机床是逆势上扬,订单也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很多竞争对手都在做这方面的投入和研发。面前,管理机床的机器人,是由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和沈阳第一机床厂联合研发的。在沈阳新松,记者看到车间里满满当当的都是给烟草企业、给能源企业、给汽车企业研发的各种不同的机器人。在董事长曲道奎的眼中,推动各行各业的制造模式革命,已经成了他们忙不完的事,而在一场会议上,记者也感受到了他们眼中的世界。

在会上,他们各抒己见,讨论着机器人的一些新的应用,例如在锻造、铸造、打磨、上下料、印刷电子装配和电机电焊等领域都需要有机器人到数字化车间。还有一些特殊的领域,例如不适合工人操作的爆破行业等危险品生产领域。还有人议论到,国家新的规范里要求从6月1日开始,所有的药品运送行业都必须采用自动化的设备。自动化的存储和分拣,这个是贴合国家的要求。

在这些技术狂人的话语里,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越来越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而现在,无论从场地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已经完全满足不了他们的生产需求,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加紧扩张的步伐。

中国机器人市场迎来春天 篇6

过去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每年增长近12%,意味着中国制造正在告别廉价时代。于是,人们将目光聚焦工业机器人,开始重视工业机器人在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劳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据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去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方式。国内各省市也在大力投资机器人的产业建设。

从目前情况来看,受制于成本高、规模小、技术含量不足等因素,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应该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在一些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以此促进关键技术的研发,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

机器人应用需求井喷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到2014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分析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最有潜力的新型高技术产业。中国正处在机器人产业井喷式发展的前夜。“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年均增长15%至20%。

近年来每逢春节前后,用工荒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不到劳动力已经不再是新闻。这种现象可谓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先进的技术引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手工式的初级劳动力成为必然选择,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巨大的人口红利也为经济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作为制造业主力的农民工也从早期的仅解决温饱问题,到现在对薪资和工作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变化,使得很多依靠增加工人数量、延长劳动时间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人力成本增长近60%,已超过泰国和马来西亚,一举成为亚洲新兴国家中人力成本最高的国家。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开始寻求机器人替代人。

机器人及其成套设备的应用将使现代制造业产生变革,对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机器人及其自动化成套装备的拥有量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验表明,使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降低废品率和产品成本,提高机床的利用率,还能减少人工用量、减少机床损耗、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等。

目前,一台简单的搬运机器人,其成本相当于一名工人三年的工资,寿命在十年以上。数据显示,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正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成本导向的技术升级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机器人在工作效率方面更具竞争优势。生产电脑鼠标的深圳雷柏科技公司,以往需要110人不停地工作,在引进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现在只需要5名工人。定制化的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其生产线上的主力,其公司员工也从原来的3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中担纲主角。在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使用的年增速已达30%-60%,尤其在装配、点胶、搬运、焊接等工业领域,不少制造企业掀起了机器人使用热潮。

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引进100万台机器人替代人工,这无疑是产业最前沿的声音;比亚迪2009年耗资数亿元,引进13台ABB喷涂机器人;华为、中兴通讯、广州光宝也在使用工业机器人。大型企业尝到了机器人作业的甜头,一些小企业也是跃跃欲试。

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几大类。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每年的产值规模在200亿元左右。此前出台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

在政策扶持下,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到2014年,全球每年新安装工业机器人将达到16.67万台,届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近3.2万台,约占到世界总量的20%。

未来,建筑、电子、机床上下游等行业,都将是机器人的需求增长点。因为机器人产业代表着制造业的先进方向,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将有20%的增长。

国产机器人与狼共舞

20世纪70年代,上海、东北等地的技术人员自发地研发机械手,如上海汽车配件二厂研制的汽车灯壳冲压机械手、天津锻压机械厂研制的锻件上下料机械手,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工业机器人。

1985年,工业机器人被正式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立了九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七个科研基地,为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都有涉及机器人项目。各省市也在大力投资机器人的产业建设。

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含制造、集成及服务)近百亿元。上海争取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达到600亿至80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

今年3月3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州将成为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先行区,全国最具规模和最具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之一。

尽管中国未来的机器人市场潜在空间巨大,但这个市场却长期被国外产品把持。目前国际机器人产业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都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及合资公司,四大企业已占中国市场比重高达90%左右。

除了早已进入中国的发那科、ABB、川崎等企业,丹麦Uni-versal Robots机器人公司也进入中国市场;2012年1月,爱普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成果转化、合作推广等达成共识。

2012年3月6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安川电机正式落户中国,进行工业机器人设备及附属品、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

去年3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Adept Technol-ogy公司正式落户上海,在华成立第一家子公司爱德普机器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商之一,富士康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机器人已经公开亮相,目前在富士康生产线上投入运营。富士康计划在整个工厂的组装线部署100万台机器人。

近几年,进入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民族资本越来越多,但大都还处于产品研发和市场试水的阶段。有少部分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在局部区域的部分领域和行业开始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奇瑞汽车近日宣布,由奇瑞公司自主研发的200台机器人开始陆续投入应用,而且奇瑞将在未来三年内打造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据介绍,这是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焊装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实现三个平台、六种以上车型的白车身柔性化生产,还采用了国产机器人伺服驱动器、控制系统、减速机等关键智能部件,拥有年产能1000台、年产销200余台的产业化规模。

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要与狼共舞,跟国际巨头短兵相接,争夺市场。

机器人产业化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但产业化不足。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存在研究基础技术多,研究应用技术少;研究整机多,研究关键部件少等现象。因此其成果和产品出现了原型样机多,实际应用少;引进国外机器人多,引用国产机器人少等现象。

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实际用在生产上多为国外产品。除了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的原因,关键是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很少。

总体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去甚远,从事机器人研究与制造的技术力量相对分散;同时,使用密度还很低,应用范围比较小,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无法完全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困局。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电机、控制器,其中高端减速机部件全部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企业做出来的性能、稳定性都与国外的有差距,而电机和控制器的技术虽然较成熟,但是跟国外比也有差距。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初期成长阶段,不仅相关企业只有60多家,而且公司规模、研发能力、资金实力等也显得小而弱。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在技术上的软肋主要表现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两方面。关键零部件如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制造技术不达标,都要靠国外进口,增加了机器人成本;热处理技术不过关,零部件短时间内就生锈,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精度。

在研发方面,国内公司自主研发还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从拆装进口电机入手、以学习外商现有技术为主。据透露,国外电机的使用寿命平均五六年左右,国产电机则相对较短。

目前,中国所使用的机器人90%以上为进口产品,成本极高。像一般的进口机器人,单台都是几十万元,零配件也贵。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化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果政府的扶持力度再向前推进一步,这一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如何以高质量、低成本和快速反应的手段在市场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已是不容中国企业回避的问题。

由于机器人技术被发达国家列为警惕性技术,通过购买方式来获得核心技术并不现实,自主创新成为发展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唯一选择。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要获得发展,就需要解决机器人的关键共性、高附加值基础部件等国产化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要攻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重难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企业要在技术上专注,集中力量在某一领域有关键性突破,从而“以点带面”,形成对国外品牌的步步逼近;其次,注重产业链的扩展,上游研发企业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延伸到下游应用领域,增强对产业链的把控能力;第三,行业内要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批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结合,加强机器人技术中间件、机器人技术与信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应用机器人技术对传统机械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开发出新型的机器人智能装备。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7

诺维信在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领域都可被称之为领导企业, 拥有诸多专利技术、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 如针对当下热门的大头蛋白提取或针对亚洲人的乳糖不耐症等。与其他厂商的产品相比, 诺维信的酶具有更宽的耐热范围, 对于酸、中、碱性环境, 诺维信也针对性的推出了不同的酶制剂, 以适应不同环境和设备条件, 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据诺维信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食品与营养工业/果汁工业区域市场经理胡颖介绍, 2009年, 诺维信又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多项 (款) 新技术、新产品。

果汁加工

中国是浓缩苹果汁的出口大国, 全世界50%以上的浓缩苹果汁都来自中国。由于苹果价格的升高, 果汁的提取率越来越成为衡量厂商利润率的指标。诺维信的酶制剂解决方案为苹果汁的加工厂家带来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它有助于提高出汁率, 增加产能, 加速澄清, 并保证浓缩汁的稳定生产。另外, 酶制剂成本仅占果汁总体生产成本的2%, 但增加的价值却超过毛利的20%。诺维信酶制剂从原料中更是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如出汁率不足, 色值不稳定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酶制剂的使用来解决。诺维信的酶制剂也为浆果加工、柑橘加工、菠萝加工等各种果蔬加工提供了全套的解决方案。

烘焙食品加工

“2009年1月份我们有一款新产品刚刚在中国注册成功并得到了销售许可, 这就是我们的天冬酰胺酶”提起天冬酰胺酶, 胡颖的语气里充满了欣喜。

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 (如饼干、面包、薯片等) 在高温烘焙或煎炸时, 成分中的还原糖和天冬酰胺发生反应, 产生一种可疑致癌物——丙烯酰胺。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 那就是使用天冬酰胺酶来将天冬酰胺转化为天冬氨酸。诺维信的天冬酰胺酶Acrylaway®即专门针对此开发, 通过由诺维信、多家独立研究机构以及多家食品制造商进行的一系列应用测试, 证明其可有效减少丙烯酰胺含量。在普通饼干和曲奇、薄脆饼干、薄脆面包和烤面包片、休闲小吃这些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天冬酰胺酶Acrylaway®,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减少幅度高达90%。

Acrylaway®的使用方法非常简便, 只需在面团烘焙之前将其混入面团中, 它就会将天冬酰胺转化为天冬氨酸, 从根源上抑制丙烯酰胺的形成。而食品中的其他成分, 如氨基酸和糖则保持不变, 仍然参与美拉德反应, 以形成食物的风味和外观。

肉制品加工

中国是肉类加工大国, 而在猪肉的加工过程中, 许多上好的肉类蛋白质都被当成价格低廉的副产品, 没能被很好的利用。而事实上, 质量上乘的风味肉汤可用作肉味浓缩物和汤料, 肉类蛋白提取物 (MPE) 也可以为许多加工食品及肉制品提供更好的口感和更优良的营养成分。针对这种情况, 诺维信推出了Protamex®和Flavourzyme®两款酶制剂, 以帮助企业将蛋白质从碎骨、碎肉等肉类加工副产品中提取出来, 用以改善最终产品的品质, 让副产品物尽其用。Protamex®和Flavourzyme®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制成品的质量, 使其更易于切割, 提高其保水性及柔软度, 并提高营养成分含量, 最终产品的微生物问题也更易于控制。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8

2016年4月12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CCMT2016举办期间举行新闻发布暨技术交流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宣布,协会开办的技术市场正式启动。

协会的技术市场是在其官网上的开辟的一个频道,是面向全行业企业、高校与科研单位,提供技术供需双方交流、转让的平台。与各种中介机构开办的技术市场不同,这是一个纯公益性的完全免费的服务平台。用户注册之后,可以免费发布技术供求信息,也可以检索浏览信息,从而沟通供求双方。进一步的交流和交易则由双方线下自主进行,协会不参与交易过程。同时,作为主办方,协会将对技术市场的运行进行适当监督。

会上,协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市场网站功能的演示。网站的登录方式有两种:http://tm.cmtba.org.cn或从官网http://www.cmbta.org.cn点击“技术市场”进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篇9

那么,到底什么是工业互联网?GE对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人、数据、机器连接起来,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找到改进方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医疗设备的运行、银行机构的协调维护,还是油气勘探和转运,都能从工业互联网运营当中获得巨大的价值。

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蓄势待发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有三大要素:一是智能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的智能机器;二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高级分析能力;三是智慧的人。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互联网和工业化的进程也为工业互联网打下了基础。因此,GE认为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具备了蓄势待发的基础。

从GE和埃森哲公司联合做的一次深度市场调查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和各行业有了深度结合。首先,工业互联网关注的是资产优化和运营优化,这两者恰好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工业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第二,在从粗放型的生产转化成精益型管理的生产制造过程当中,人、产品、物料、生产线设备的紧密协同和互动需要借助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互动和机器与机器互动实现流程优化、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实时决策,帮助在生产当中的人更好、更快速地做出决定。第三,工业互联网与工业产业的结合落地在整个业态和产业形态的转型,目前工业领域无论是能源、家电、航空、油气都需要一个新的市场格局,这就迫使企业需要有全新的视野,从生态链角度做布局决策。工业互联网不单单关注生产制造,而是一个整体生态链,从产品设计、制造加工、生产线、物流到销售市场、到服务,是一个闭环过程。它为企业提供全局的运营和创新框架,跳出传统的技术或者是局部创新,加入服务和业务模式的全局性创新。

GE布局中国市场

GE的工业互联网与中国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在诸如全局性、前瞻性、数字和机器融合、绿色低碳制造、结构化调整,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等各方面都是高度融合的。

GE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Predix是基于标准开放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这之上,GE有两大类管理解决方案——资产优化管理和运营优化解决方案。已经推出超过50种行业的分析模型和分析应用。杨涛在会上具体介绍了GE工业互联网在中国所涉及的一些领域。在航空、电器等领域,GE展开了工业互联网的试点工作,和中国电器、上飞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在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当中展开技术和市场服务、商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在燃油管理领域、发动机预测维修领域,GE帮助客户摆脱过去依靠传统行业经验确定飞机的维护周期,实时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诊断,确定维护周期,大大提高安全性,同时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在医疗领域,GE帮助医院把他们的关键核心设备、CT、核磁共振、超声大型医疗设备开机保持到99.9%,这在行业中排名第一。在风机的大规模使用上,GE帮助客户及时调整使发动机电机效率增发量达到4%,保证在现有资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产能。

上一篇: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下一篇:音乐教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