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2024-09-21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精选12篇)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音乐教学已成为其重要环节。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从原有单纯注重知识技能转向素质教育,从注重人的片面发展转向人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的音乐教育却不容乐观。有许多人做过问卷调查,90%的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大多数学生认为:1、老师讲课的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本,可以介绍一些流行音乐的情况;2、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自由表演的机会。这些结果表明,只顾循规蹈矩地讲授课本知识,却不注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理会身边的音乐生活,结果只能是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苏霍姆林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得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我尝试运用了一些和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延伸教材,走进音乐生活

教科书里的知识点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基础,但不是全部,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一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审美内容。这样既适应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时代气息,并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时事。比如:当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桂冠时,便向学生介绍李云迪独具个性与感染力的音乐演奏和国际知名的金奖宁缺毋滥的音乐比赛;新年钟声敲响之时,可以为学生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并与学生一起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片段。

流行音乐始终是大学生酷爱的音乐,因为它强劲的节奏和日新月异的变化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所以让流行音乐走进课堂也未尝不可,因为流行音乐中也不乏优秀歌曲和经典名曲,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为他们讲述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点明精华与糟粕,就会避免学生产生盲目的“追星热”。比如在世界杯拉开帷幕,电视剧《壮志雄心》在全国播放时,我们师生同唱主题曲《壮志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学们达到共识;要勇敢面对现实,磨练坚强的意志,在具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具备完善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学唱《每一天》时,我把该曲引用的新疆民歌《送我一支玫瑰花》一并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增添的这种新疆的旷野与浪漫的生活情趣,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并深刻感受到流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的感受。

二、主体参与,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动作技能和情感意志品质都是通过活动形成的。哲学家尼采说:任何抒情的语言也难以把音乐至深的内容加以披露。因此,音乐教学的途径应更多地建立在感受和参与的基础上,而避免过多的语言描述。要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堂活动条件,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歌唱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钢琴为大家伴奏,或请学生上台伴舞,或为大家指挥;在戏曲音乐欣赏中,尽量为学生提供表演机会,结果竟是我意想不到的——学生中有唱京剧的,有唱豫剧的,还有评剧,黄梅戏等等,这说明,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欣赏古曲《渔舟晚唱》时,我提示给学生可以用不同形式表现各自对戏曲的理解和感受,结果学生通过绘画、诗朗诵、歌唱、舞蹈等形式,把晚霞斑斓,渔歌四起的湖滨夜景表现的如同身临其境。学生身上所蕴藏的创新潜力在一次次的自我展示空间中得以发挥!

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可以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还可以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21世纪的音乐教育将给学生一个新的天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认真配合是现代音乐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科的功能。

三、崇尚科学,巧妙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教学媒体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音乐音响本身丰富的色彩和神奇的魅力,巧妙利用多媒体做辅助教学,将抽象的音乐通过画面的处理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形象化,增加音乐课的科学性、趣味性、民族性和时代感。

作为音乐教师应跟上时代步伐,尽快地掌握这种多媒体音乐课的技术手段。但是,如果过多地依靠多媒体教学,大量时间投入到多媒体的操作中,而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就会使多媒体教学出现弊端,如果能巧妙利用多媒体,则使课堂教学步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尝试了一种“自制MTV教学法”,即收集与音乐教材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内涵选出相应的图片或录像片段,以MTV学生融理解、感悟、制作于一体的教学法。如欣赏柴可夫斯基钢琴曲集《四季》中的《六月——船歌》时,先出示几幅画面:第一幅是薄雾散开,显示蔚蓝的天空,六月的灿烂阳光普照在宽阔的湖面上闪闪发光;第二幅是船夫快乐地歌唱,歌声伴随着馥郁芬芳的花香,在宽阔的湖面上飘荡;第三幅是船桨轻快地滑动,朗朗的水声伴着平稳航行的小舟渐渐远去,终于消失在那六月阳光照耀下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远方……根据三幅不同画面,让学生分析想象,将乐曲的三部分音乐内涵同三幅画面相结合,师生一同制作成MTV形式,共同欣赏。当全曲结束后,同学们基本上能通过画面的想象与音乐的结合,轻松地理解了该曲所表达的意境,而且学生们也似乎了解了生活在辽阔国土上的俄罗斯人民的宽厚、深沉而诚挚的性格。

多媒体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现代科技与音乐教学相互渗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古希腊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国内外音乐教学精髓,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使音乐走进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能在动感的音乐世界里有新的认识,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和人生。

参考文献

[1]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

[2]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2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最新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音乐教育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下,高中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和研究,下面是就爱阅读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1

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基本能力学科的开设,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2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要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上,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在紧张地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能力。比如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戏曲和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县方设法的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具体为:

⑴ 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观看视频,对各单元的内容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⑵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打拍子、打节奏,逐步的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有困难,但是从长远和整体性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

⑶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响设备,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便哼唱旋律,反复练习,学生的识谱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⑷ 课堂内让同学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主体主动的参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使的学生的情绪高涨,是的音乐课上的更加生动活泼。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同学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中学生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同学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出音乐中最纯净的美。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3

一、课堂教学:

高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对音乐有兴趣,特别对流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此外,在音乐欣赏课上我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举办了各种有意义的的文艺活动,如校园歌唱比赛,音乐知识竞答等等。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通过学生的表现情形来打分。也希望音乐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4

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课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怎样才能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使高中音乐鉴赏课体现优质高效的特点,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充分想象

要想让获得音乐感知则必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才能获得音乐体验。因此,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感知、领会音乐的过程。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主体,教师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领会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当中,受到音乐的感染,才能抓住音乐作品的本质。讲通、讲透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在欣赏相同的音乐作品时,学生也会依据自身经历与生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呈现不同的意境。所以,教师在音乐课中不宜过多讲解音乐内容,而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二、加强师生对话、交流,增强师生互动

创建科学高效的音乐课堂,常常以师生间的合理互动为前提。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可以大量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就是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教师利用设问和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话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教师的角色由此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则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掌握课堂基础理论知识,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享受同学间的音乐感悟,可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自多个方面增加自己对音乐的认知。教师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对那些存在显著错误的、与科学道理相违背的看法要及时给予指导;而针对那些立意新、创造力强的意见,则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三、加强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体验式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与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巩固原有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应用问题体验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各种问题当中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展示各种音乐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愿望,进一步体验学习过程;如教师可以反复播放经典音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赏析《黄河大合唱》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具备对音乐作品的初步认识,才能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那种战火纷飞年代的意境,在具备一定的感情基调以后,教师可以展示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与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相比,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体验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求学生自理解音乐主题开始,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然后结合音乐内容和创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构成与体裁,感悟音乐作品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赏析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交融,它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等多种器官的参与,在赏析作品时具有认知、强化、研究、评价等多种情感体验与升华。所以,要求学生加强体验音乐情绪和情感的过程,在当前的审美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有效引入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丰富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也可以自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很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手段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捕捉到学习重点,有时还会出现偏差。有时教师也易将精力用于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上,而用于钻研教材的时间过少,不能进行认真的教材教法设计。做到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和长处,才能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得到成功。

总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人们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质量也必须提到提高,因此广大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效果,总结经验与发展创新,积极创造有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音乐鉴赏课水平。猜你喜欢: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大众音乐文化视角

当今各种大众音乐文化借由媒介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人们耳朵和眼球中都被各种音乐充斥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其中不可否认的是各种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初中生逃学报名选秀或者因为参赛减肥而饿死的新闻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中,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大众音乐文化现象从而更好地为初中音乐教育服务。

一、大众音乐文化的特征

大众音乐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是音乐的大众化。建立在大众情感和大众生活之上的大众音乐是面向全体大众,能够深入影响大众的精神文化的音乐。要想得到全体大众喜欢并支持的大众音乐,就需要把音乐表演形式大众化、音乐创作内容大众化,这样才能成为扎根于人民大众的音乐,才能够得到大众的广为流传与发展。要使大众音乐变为人人都能参与用之于民的好音乐。

大众音乐文化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音乐的自由化。无论从创作过程,还是创作内容以及创作者本身来说,亦或者是创作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大众参与性,都表明了大众音乐具有充分的自由化,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和束缚。这个自由化的特征也充分表现了大众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大众音乐没有高低之分,它是雅俗共赏的,只要你是热爱音乐的人,能够通过音乐充分表达自我真实感受,并且给予我们足够的自由、民主及平等。

二、大众音乐文化视角下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1、音乐文化的正确引导。初中生因其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容易使得他们盲目地或者片面的理解音乐文化,他们往往会对目前社会主流的音乐现象做出一些错误的理解与判断,不可否认初中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但他们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往往不合理的心理需求会导致他们行为出现各种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将常用的教学方式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国内外各种优秀音乐来充实音乐文化,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觉得很有新鲜感,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也可以从外国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吸收一些先进的部分,比如可以通过以节奏见长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教学爵士乐,这样可以让学生避开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街头音乐。教师将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方式真正运用到教师实际中,让学生们了解到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从而从中辨别出什么音乐更为适合自身发展,能够让自己更快乐,而不是选择一些所谓的潮流音乐而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应该让更多更好的文化来感染自己,塑造自己。

2、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不需要用单一的方法和体系来完成教学任务,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教育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享受音乐并喜爱音乐。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主要是教师,每个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及言行举止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自我创新,目前在教师之间很少相互听课、相互沟通、评价。要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好的一面,取长补短,还可以采用交换班级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也能丰富自己信息量储存量。然而,如果真的建立了教师资源共享平台,这样就能不断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3、学会释放大众音乐文化。学生自我引导的关键是对全面吸收进来的大众音乐文化有选择性的进行“释放”,“取其精華,弃其糟粕”,这种正确的释放,对于学生把握音乐的主动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依据各自喜好,对音乐有了优劣之分,从而释放了一些对身心发展没有帮助的音乐现象,比如,音乐商业化炒作现象、彩铃音乐以及一些口水歌等,我们仅仅只是把这些音乐当作闲暇时光的娱乐,这些音乐的发展以及对初中生音乐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我们当代的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军,更加应该分清楚音乐文化的本质和价值,我们要看到有价值的音乐文化,并让他们长久保存,随着时间历史的推移,社会音乐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更显珍贵。

4、充实大众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在大众音乐文化的背景下,根据当前的大众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加入一些时代的产物,来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大众音乐的教学内容应该用音乐教材作为基本载体,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然而,其他音乐也会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作为当代的音乐老师,就需要适当的结合社会音乐,来平衡教学中的音乐。

例如,我们在提到西方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选用流行音乐作为开始,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来说,台湾人气组合SHE演唱的《不想长大》这首歌中,就是选用了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乐作品,通过精心改编有了这首歌。当听到这首歌时,就要适当引导学生去探索莫扎特在那个时代创造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心理表现以及当时的音乐题材的特点,把古典与现代进行比较,既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让学生学到古典音乐文化,还能同社会流行的大众音乐紧密联系,收获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在中学音乐课堂上,通过吸取高品质的大众音乐把它渗透到课堂里来,被所有学生所接受、所吸引,达到生活、文化及音乐的和谐统一。

三、结语

初中音乐教学并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学生在课外之余会自然受到大众音乐文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音乐文化培养的重要课程的初中音乐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入大众音乐文化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楠.音乐媒介教育—大众传播时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内容[J].《艺术百家》.2011年21期.

[2] 赵玲,李淑华.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发展中的职责与任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期.

[3] 赵玲,李媛.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趋势[J].《音乐探索》.2011年1期.

幼儿音乐教育情景教学方法初探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学,情景再现方法

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 通过音乐, 人们可以感知演奏者是悲是喜, 并被音乐所感染, 一首好的乐曲往往能够一代代地陶冶人们的情操。同时, 音乐还是训练人类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音乐家一般都拥有比常人发达的左脑, 而左脑恰恰就是控制人类语言记忆能力的部分, 科学实践证明, 通过音乐的启蒙教育, 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可以得到明显增强。在孩子幼儿时期, 开展适度的启蒙教育, 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 提高孩子的智力, 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但是, 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部分家长望子成龙, 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音乐, 就能够把握好了良好思维的方向, 把音乐启蒙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 教育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兴趣点, 看见别人家孩子学乐器, 哪怕自己孩子根本不想学, 甚至连发声的音韵都拿捏不准, 却还要一家人节衣缩食, 买来昂贵的乐器逼迫孩子练习, 须知音乐启蒙教育的规律与其他教育一样, 如果脱离孩子的兴趣爱好, 勉力而为, 孩子不但学不到什么东西, 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当今社会的音乐普及教育功利化明显, 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有些社会上的音乐教师仅仅经过简短的音乐技能培训, 对教育规律既不了解, 更谈不上知晓教育心理, 教学不考虑因材施教, 对于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缺乏详细的了解, 只要家长交得起钱, 一个幼儿兴趣班30人、40人便成为常事, 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一味灌输, 家长虽然陪进了大量的时间, 孩子却始终学不进去。因此在对幼儿开展音乐启蒙教育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如果盲目采取对待大孩子的教学方式, 不但起不到效果, 甚至还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近年来, 笔者采取音乐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 即根据幼儿的心理特性, 加强游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份量, 寓教于乐, 探索出一种幼儿与家长间、幼儿与幼儿间、幼儿与其他成人间共同参与互动的趣味式的音乐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教学程序如下:导入背景—主题讨论—游戏体验—掌握乐曲。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从介绍背景开始, 然后, 通过多种游戏形式, 多角度多方位把学生引导进入特定的意境, 最后产生掌握乐曲的欲望, 积极投入学习的过程。

该模式是一种活动性的教学方式, 因此, 游戏的前期策划设计, 成员间的互动表演, 是至关重要的。

1、强化互动参与。

只有让幼儿与课程有较好的互动, 让他们参与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互动参与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感官参与, 如听音乐, 看多媒体等;第二种是思维参与, 如谈感想, 作抢答等;第三种是肢体参与, 如到台上开展表演。

2、欣赏融入, 即通过开展音乐活动, 使幼儿了解了音乐的背景, 并通过引导他们欣赏音乐旋律, 使他们融入音乐,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 只要师生共同努力, 集体音乐活动形成的“音乐磁场”, 一定能够把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 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幼儿阶段的学生想要依靠抽象的理性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育, 既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也难以让他们学好, 只有把静态的音乐变换成动感的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才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活动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这是由音乐艺术的特点所决定, 在情景再现的音乐教学中贯穿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策划努力。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以教音乐为目的, 而是必须以人文主题作为统领, 活动内容包括表演、创造、鉴赏等。教学活动可以从任意的地方切入和结束。

下面即是一个运用音乐情景再现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实验性教学的课例, 以音乐教材《游子吟》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游子吟》的教学,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动画, 并体验古诗词音乐的美好意境, 感受父母亲养育孩子的辛劳, 增强亲子间的情感, 对相关乐曲产生兴趣, 达到掌握的目的。

教学重点:

体验音乐所表现的诗情画意, 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这种意境, 将亲情与音乐融合。

课堂教学结构:

1、背景渲染—介绍音乐背景, 促进对音乐的理解。

2、主题讨论—听音乐, 谈感想, 提高孩子上台演讲的能力。

3、音乐展现—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意境。

4、音乐学习—以动感的方式教授乐曲。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学方法—背景介绍前置教学法)

播放有关教学的课件, 画面中孩子准备离家, 母亲依依不舍。

教师:孩子们, 画面中的大哥哥准备干什么呢?对, 准备离开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呢?因为他长大了, 要到外地去工作。每一个孩子长大了都要离开家, 离开你们的爸爸妈妈, 到很远的地方工作, 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对, 很舍不得!今天, 老师就请你们欣赏一首音乐, 你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播放歌曲《游子吟》

2、体验: (教学方法—演讲教学法)

教师: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首乐曲让你们想起了什么吗?

(学生轮流发言, 教师不给标准答案)

3、创造:即兴创作活动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

教师:小朋友们, 这首乐曲十分地动听感人, 下面请你们把自己的爸爸妈妈牵上台来, 根据乐曲的节奏, 想象自己已经长大了, 准备离开你们自己的家, 要很久很久才能见到爸爸妈妈, 你们能够把自己的感受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吗?

教师将学生与家长分成若干个组, 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创作, 然后交流。教师多鼓励, 在旁及时指导, 不评比。

4、学习 (教学方法—即兴学习教学法)

教师:同学们, 《游子吟》是一首古诗词,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学会后自己选择打击乐器, 根据歌曲的节奏节拍进行表演。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5

一、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高中音乐课相对于文化课高考竞争的激烈性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对不足,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高中音乐教师也会由于自己所教学科没有高考压力,对于教学方法不再潜心研究,对音乐的教学仅停留在听、唱、欣赏上。教师在课上匆匆讲完,学生忙于偷空写别的作业,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音乐对学生心灵的愉悦作用都不明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每个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是,却有好多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说明现存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实际。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知识的本源,没有兴趣,知识的学习就是被动的、低效的。兴趣总是发生在情境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具有韵律美,并且是人的情感的形象表达,因此,音乐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理感悟产生共鸣。例如,在讲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之《草原牧歌》时,教师可以先用课件展示蒙古草原的图片,介绍草原风情和特色,用视频课件叙述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容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的音乐内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几首富有西北风格的歌曲,如《一无所有》《黄土高坡》《信天游》,在欣赏完后,教师说:“这几首歌曲,在曲风、旋律上具有共同的特点,是我国的西北民歌,歌曲旋律自由、高亢、辽阔,你想具体了解原生态的西北民歌吗?”从而调动学生对西北民歌学习、欣赏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走进音乐

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性,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参与欲望被遏制和压抑,高考的压力,也使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教师也认为高中学生已经成人化,羞于在人前表现自己,因此,对于组织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心存抵触和畏难情绪。但是,只有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才能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音乐内涵,和音乐产生共鸣,音乐才能触动学生心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自己研究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讲完《独特的民族风》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民歌大赛,设有推荐奖和参与奖两种,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下去找自己熟悉的各民族歌曲,例如蒙古族的《鸿雁》《天堂》;藏族的《天路》《走进西藏》《神奇的西藏》等;彝族歌曲《情深意长》;维吾尔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原歌曲《沂蒙山小调》;湖北民歌《龙船调》《绣荷包》;南方民歌《小河淌水》等等,既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现代民歌,又有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民歌。通过学生的演唱和对歌曲的介绍,使学生理解歌曲内涵,让学生体会各民族歌曲的特点,感悟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巧用流行歌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心灵

是否把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一直是高中音乐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但是,流行音乐旋律简单,节奏欢快,情感真挚,那些表现同学友谊、生活中的苦闷、感伤、情感的.失落等情感的流行音乐,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有选择性地把一些流行音乐元素引进高中音乐课堂,会对音乐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从情感切入,引导学生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心灵的净化。

流行音乐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那些积极向上、情感真挚、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例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简单“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何炅的《栀子花开》“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触发学生对于友情的思考,引发学生珍惜同学友情的情感体验;表现友谊的歌曲还有可米小子的《青春纪念册》以及《相逢是首歌》。而刘欢的《从头再来》、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则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对抗挫折,为自己的人生命运努力拼搏的情感。

音乐直击人的心灵,高中音乐教师要认真探讨教学方法,发挥音乐的情感渗透作用,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各种正向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情操的形成,从音乐中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心灵。

参考文献:

[1]王金福。激发学生参与 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J]。新课程学习:中,(02):125.

[2]李宝华。找准兴趣点 提高音乐学习效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01):112-113.

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篇6

关键词:音乐教学;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在当今时代下,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听流行音乐,而且有许多学校对于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够,进而使民族音乐逐渐淡出了学生的视野。很多音乐公司也只针对流行音乐进行研究,导致人们周围充满了流行音乐的声音,而民族音乐也不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耳边,尤其是有些具有地域性的民族音乐,即将面临“灭绝”。所以,一定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深化,这样才能使民族音乐常常出现在人们的听觉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怀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民族音乐教学已经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展现民族音乐的内涵

音乐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音乐中的内涵和想要表达的思想。将民族音乐中的感情色彩添加到学生身上,通过这种情感转移的方式能够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十面埋伏》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联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所展现出的恢弘气势以及战争场面的壮阔,体会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民族音乐中的内涵和情感。

二、理解多元文化,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在相关教育部门对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在音乐教学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民族音乐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情怀和情感,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提高自身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自豪感,并且还能对不同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多元化的内容,长期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对曲艺、影视、绘画等方面的能力,民族音乐教学的深化还能帮助学生提升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对民族音乐中的各种文化进行良好的吸取,拓宽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理解能力。比如,在进行戏曲、曲艺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粤曲、豫剧、京剧、川剧”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还能够降低戏曲中的语言不通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学习。在进行电影音乐的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教材,让学生观赏,进而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为电影带来的色彩。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知识,这种情况就需要音乐教师良好地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把传统的民族音乐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地进行结合,并以此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民族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点。尤其是针对民族乐器、曲艺等类型的鉴赏,音乐教师单纯地进行讲解是不能够对其进行良好展现的,而且学生也不能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地感受民族音乐,利用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民族音乐进行高效地理解,并能够使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四、通过学民歌、唱民歌,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在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进行良好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民族音乐对其中展现的民族情感感同身受,在脑海中形成我国壮丽河山的画面,从民族音乐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发展,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综上所述,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是每个音乐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良好的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教学方式不断地变换,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对民族音乐进行理解,进而提高民族音乐的深化程度。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对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民族精神,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加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长芹.开发课程资源,弘扬民族音乐[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1):198-200.

[2]邵青春.重视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J].科技咨询导报,2011(03):123-124.

[3]尹绯.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2(14):147-148.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7

一、新形势下声乐教学的现状

1.目前, 我国各大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导致很多师范院校各类专业的招生数量迅速增加, 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也不例外。使得音乐教育专业所招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上良莠不齐, 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课不强被选择了音乐教育专业, 这种情况给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也给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带来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2.教学管理上, 部分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有一些甚至不是高等院校毕音乐专业毕业的, 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不高,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 因此, 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声乐课程教学的需求, 必然给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带来难度。

3.目前,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 大课教学是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授课模式, 这种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这对声乐教育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得到提高, 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

二、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1.教与学的矛盾日益凸显。对声音训练是声乐教学的基础教学环节, 在整体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音乐教师在学生的声音训练上很重视, 而且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但在具体声音训练过程中, 教师的主观性过于明显, 例如部分音乐教师往往不够客观, 而是凭借自己的状态去要求学生,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有的音调高, 有的音调低, 有的天生音色空灵, 有的音色粗犷沙哑, 因此唱出的声音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一些教师不根据学生个性教学, 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 例如善于高音的教师鼓励学生练高音, 善于低音的教师让学生练习低音区, 导致情况不符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个别学生会损坏嗓子和声带。

2.素质教育逐渐深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 从幼儿园开始很多教育机构就开始重视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艺术修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加强音乐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 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是必要的。现在的高职或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 还要拥有一些特长, 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将来是要走向教育岗位的, 因此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还要掌握创新的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从而提高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 确保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3.精神需求的提升。随着经济的繁荣, 人们除了对物质的要求有所提高以外, 对于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 音乐是人们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大街小巷都离不开音乐, 人们表情达意离不开音乐, 因此音乐教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 很多音乐形式流传下来, 这些都属于艺术的瑰宝。做好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传承传统文的重要抓手, 是提升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其次, 现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也是如此, 高师声乐人才培养面临着很严峻的考验, 创新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与社会趋势相一致的重要决策。

三、声乐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1.定要明确教学目标, 突出师范特性。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既能唱、又会教,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逐年加快, 无论高年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重视艺术培养, 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尤为重要。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要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适合的课程体系, 要突出教学的师范性, 将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与声乐教学完美结合在一起, 做好声乐教学的调整, 改进声乐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加强歌唱技巧的教育。声乐教学除了要教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理论之外, 还要教会学生们唱歌的技巧, 例如发声的技巧、嘴型的掌握、姿势动作的配合等等, 这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育体系, 其中歌唱技巧是关键, 音乐教师要将歌唱技巧与声乐理论教学、教育方法结合起来, 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 培养学生的全面的能力, 学生要会唱, 还要会教, 充分体现出师范的性质和特点。其次, 比较起技巧而言, 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关键, 可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走向音乐教师的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3.创新教学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传统的声乐教学只是一味地声乐训练, 枯燥乏味, 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如多媒体课件播放声乐教学视频或音频, 形象生动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 做好区别教学, 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施展的舞台, 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 声乐教学作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 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学生的重视, 教师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上下功夫, 创新声乐教学的模式,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做好音乐人才的教育工作, 以就业导向为依据, 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笪方能.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7) .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8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循环渐进的过程,能够渗透幼儿心灵深处,借助音乐直截了当的表述出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启蒙者,不仅要教会幼儿学习乐理知识、演奏和表演技能,还应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挖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虽然幼儿音乐教育看似非常简单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对幼儿成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想象力,开发幼儿的大脑,让幼儿自行创造,提升幼儿记忆力,以此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其次,音乐教育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通过音乐桥梁,让教师感受幼儿的喜怒哀乐,了解幼儿的需求,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提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亲和力。最后,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让幼儿全身心动起来,从而促进幼儿品德健康发展。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游戏进行音乐教学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说过:“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借助音乐模式与音乐情感原理的教育,促使幼儿音乐审美感知与领悟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应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体现出幼儿教育的艺术性。兴趣作为幼儿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对幼儿音乐教育来说,能够激发、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也是幼儿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幼儿音乐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幼儿感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实现游戏化音乐教学。例如《丢手绢》经典幼儿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然后让一位幼儿拿着手绢绕着同伴跑一圈,围成圆圈的幼儿就一边拍手一边唱歌,拿着手绢的学生就可以将手绢放在某一位同伴的后面。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一边演唱一边学习音乐,不仅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体验,还可充分带动幼儿的感官体验,引导幼儿认真投入音乐学习中。

(二)依据音乐歌词内容,创设音乐情景

和成年人不同,幼儿身心发展决定了幼儿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成年人具有幼儿阶段无法形成的抽象思维。所以,在幼儿一月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幼儿的音乐教学情境,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知。例如《小兔子乖乖》这一经典儿歌,在教学这首儿歌之前,教师可以依据歌词内容,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扮演成小兔子,头上戴着一双“兔耳朵”,则教师自已扮演大灰狼,然后将教室布置成小兔子的家,使用塑料装饰围墙与栅栏。且借助多媒体播放《小兔子乖乖》,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体验作品表达的含义,享受音乐,不仅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可提高幼儿的演唱能力。

(三)借助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的感知

幼儿在倾听音乐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展现出身体肢体的动作。这些表现和幼儿当前身心发展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幼儿只能通过具体的、直接的形象思维来体验音乐。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即是幼儿的身体动作是音乐和身体运动起来的表现,是幼儿和音乐产生共鸣,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幼儿的胡乱作为。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幼儿肢体动作,增强幼儿身体教学。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奥尔夫也曾说过身体教学的重要性,他将身体当成乐器,利用身体发出声音,和音乐进行交流,表达音乐情感,幼儿音乐教育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音乐之前,应全面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将幼儿肢体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感受节奏、节拍、速度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视觉能力。例如在《拍拍手》这一经典儿歌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在某些节奏点上按照歌词停顿,使用拍手、跺脚和扭腰等肢体动作,在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扭扭腰”歌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歌词完成肢体动作。通过幼儿身体动作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尤为重要,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音乐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结合幼儿身心需要,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让幼儿感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依据音乐歌词内容,创设音乐情景,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并借助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的感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美微.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科教文汇,2015,02:176-177.

[2]田浩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互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5:188.

[3]董敏.幼师音乐教育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差异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2013,02:170-171.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9

一、扣紧主旋律

扣紧主旋律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让学生先掌握乐曲的主旋律, 然后再顺水推舟,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欣赏教学活动, 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在让学生欣赏小合奏《花儿与少年》时, 我先让学生会唱《花儿与少年》这首歌, 然后再让他们听这首器乐曲, 学生很自然地分辨出哪里是引子, 哪里是主题, 哪里是副主题, 并能将这些部分的节奏跟主旋律的节奏相比较, 得出乐曲各个部分的节奏特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再加以细致诱导, 让学生分辨连续演奏的相同主题的不同之处, 学生也能轻松地听出演奏乐器的差别和旋律上的变奏。一部结构复杂的作品中的许多难点要点, 就在这样的欣赏教学法中迎刃而解了, 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获得了积极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较为有效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知识。

二、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法是教师利用电化教具等手段为欣赏教学服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 对提高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在欣赏《牧歌》时辅以蒙古大草原的美景;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时, 辅以该电影中犹太人惨遭杀害, 尸体遍地, 血流成河的录像资料, 学生的视觉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很容易体会出该主旋律是犹太人从心底里发出的痛苦呻吟。这样, 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又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 学生只是单一地听磁带录音,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而利用多煤体进行欣赏教学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极大地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音乐的意境之中, 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十分有利。用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打击乐器演奏

打击乐起源于民间, 乐器种类繁多、音响色彩丰富、演奏形式多样。这种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作品的节奏深入欣赏。例如我在让学生欣赏《闲聊波尔卡》时, 先展示给学生一张打击乐器演奏谱, 让学生先练习演奏。然后用该节奏为《闲聊波尔卡》伴奏, 这样反复几次, 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的情况下, 快速熟悉了旋律;最后, 我再组织他们分析结构, 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乐句旋律特点……将优秀的打击乐合奏作品引入音乐教育,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综合能力、实践运用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建立更开阔的世界观。

四、体验表演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声音的艺术。蔡元培曾说:“我们在听了一支美妙的乐曲后, 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温柔, 生活多么甜蜜, 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体验表演法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并巧妙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方法。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如当听到柔和流畅的琴声, 能联想到清澈的小溪;听到婉转悠扬的短笛, 能联想到清晨的山谷等。体验表演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动脑思维, 动口演唱,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如在《大进行曲》欣赏中, 我先让学生反复听辨乐曲中的结构, 熟悉乐曲的主题, 理解乐曲表现的是军队在接受检阅时, 展现出来的那种豪迈雄壮的军威和一往无前的强大战斗力。接着我让学生分几个小组, 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受到了感染, 表演得十分投入, 轻松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创作法

在音乐教学改革活动如火如荼的今天, 创作法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它要求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 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出来, 以发展其创造力。例如:在欣赏《苗岭的早晨》时, 我先让学生视唱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根据主题表现出来的情绪, 为其填词。于是有学生的作品为:“苗岭美来苗岭俏, 苗族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你飞歌来我舞蹈, 踏歌起舞家乡真富饶!”我选出比较好的作品, 在全班教唱, 这既满足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欲望, 激发其再次创作的热情, 同时也让全班同学更深刻地掌握了主题音乐的旋律和情感, 为更进一步组织欣赏教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学方法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艺术家众多,各地区不同的民族音乐拥有不同的特色以及魅力,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而初中音乐教学当中,要想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引进各地区不同的民族音乐内容,运用特定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因素,并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音乐教学原则

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出发点。无论应用哪种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当建立在学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基础之上。同时,音乐教学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无法对音乐艺术的魅力进行充分的感知,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行大量的实践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包含以下原则:其一,个人情感的表达以音乐为媒介,提升表达的直白性和明确性。教师教学中应具备为学生构建不同场景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对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以及演唱者的真实情感,从而从思想上和精神上产生一种共鸣[1]。其二,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评价,在欣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对自身的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在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由此可见,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方法

1. 加强对民族音乐基础的教学

(1)民歌教学。我国历史悠久,民族艺术博大精深,民族音乐作为民族艺术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意义。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流传的过程中,拥有相对简单的曲调和较强的节奏感,人们在对其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是民歌创造和产生的基础,作为一种民族音乐,民歌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是对当地语言、风俗以及文化的一种展现,同样包含了文化的情思。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和灵魂思想,是该民族长期发展的重要精神媒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最初对民族音乐感到迷茫,教师可以首先将经典的、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民族音乐引入课堂,在播放和演唱过程中,学生会对民族音乐产生一定了解,从而逐渐开始接受民族音乐,并从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

(2)民族器乐曲的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在广泛发展和流传的过程中,产生的乐器十分多样,并且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在对其发音原理进行了解的过程中,通常可以将其划分成吹、拉、弹、唱四种类型。典型的民族音乐在表演中,其运用的乐器都给予人们一种独特的感觉。例如,《霸王别姬》和《十面埋伏》在表演过程中,典型的乐器是琵琶;在对《喜相逢》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典型的民族乐器包括笛子等[2]。这些乐器各具特色,演奏中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这些独特的乐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进行更加充分的体会和了解,展开对民间音乐的探究。

2. 运用民族舞蹈魅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舞蹈艺术及音乐艺术两者密不可分,能够提升整体的艺术价值,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独特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民族音乐产生的民族舞蹈具有更加独特的魅力。舞蹈表演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初中音乐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我国民族舞蹈表演,如花鼓以及狮子舞等舞蹈形式,不仅能够应用不同的舞蹈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对不同的音乐种类进行表达,对于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的民族音乐多数是歌舞结合的形式,在积极培养初中生对民族艺术的理解能力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民族音乐中的乐器、曲调以及舞蹈等基本组成要素引入课堂,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对乐器进行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促使学生的内在素养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积极提升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教学引入初中音乐课堂,运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促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对音乐魅力产生更加独特的见解,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安莉.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196.

早期音乐教育与“铃木方法” 篇11

心理学研究认为,3~5岁是着手培养孩子音乐才能的最佳年龄。大量事实表明,小提琴教育若不从3岁开始、钢琴教育若不从5岁开始,以后无论如何努力,要达到该领域的高水平是很困难的。日本教育家主张让儿童从两三岁开始学拉小提琴,他们说,这不仅能训练出孩子高超的琴艺,而且可以开发智力,培养孩子精神集中、做事专一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有的父母会说,两三岁的娃娃还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学习音乐呢?只要我们稍作观察,就不难发现:只要没有智力缺陷,几乎所有的孩子4~5岁就能较好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受方言影响,往往还能说出微妙的地方方言。何以至此?这不正是从小教育熏陶的结果吗?所以,只要我们让孩子像学习说话那样来学习音乐,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他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从事音乐才能的早期教育和开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把早期音乐教育的年龄提前到了两岁半。他的教育方法,被誉为“铃木方法”。据有关资料介绍,用铃木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日本有5万人,美国有12万人。“铃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动机。铃木先生曾说:“凡属于孩子自觉想干的事情,这种能力就能轻易地、牢固地为孩子所获得。”3岁的孩子学拉小提琴或弹钢琴,那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因此,铃木先生把重点放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上。每当有了新学员,他总是先指导孩子的父母学拉一支曲子,以便让孩子接受家庭的影响。新学员被带进教室后,铃木先生总是让其一边玩,一边看别的孩子练琴。当其看到别的孩子都有一把小提琴,而自己却什么也没有时,就会特别渴望拥有一把小提琴。尽管如此,铃木先生并不急于满足他们的愿望,而是给他们一把不出声的琴,让其练习拉琴的姿势、指法等。3~4个月后,孩子拉琴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这时,铃木先生才满足其愿望。这是教育的准备阶段。

试想一下,许多年轻的父母自己不懂音乐,也不想再学习,幼儿又没受过音乐的影响。忽然有一天,父母为他们买来了小提琴或钢琴,让他们学习音乐。如此缺乏教育的准备阶段,新鲜感过后,孩子自然不会再感兴趣了。

2.强调重复原则。幼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感到厌烦,他们有一种令人吃惊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一个故事几遍、十几遍、几十遍地重复,他们不仅不会厌烦,而且还会把它固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能力。所以父母如果无意中更改了故事中的个别词语或情节,孩子会立刻指出并纠正这种错误。鉴于这种经验,铃木先生从《闪闪的星》开始教授小提琴,然后,不时地回到这一曲子上。无论何时练习,都要从《闪闪的星》开始,几十次、几百次、上千次,通过反复,达到更熟练、更出色、更完美。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卓越的演奏才能,而且还能训练出良好的心理品质。

3.善于表扬。铃木先生说:“孩子无论怎样笨,也要说真好啊,除了错的地方。”他经常大声夸赞他的学生说:“拉得真好,如果克服了坏毛病,那就更好了。”孩子听了这句话的感觉是,好是重要的,毛病是次要的,只要克服了毛病,就会成功。铃木先生接着亲自示范,告诉学生“应该这样拉”,然后让学生接着练习。经过这样耐心的指导,学生愉快地接受了建议,毛病也就自然而然地克服了。

4.选择最佳的音乐。铃木先生认为。让孩子听真正高水平的音乐是极其重要的。假如父母的语言是文明美好的,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亦然。所以,如果让孩子学习小提琴或钢琴,就一定要让他们听最高水平的演奏,从而形成最佳模式。日本幼儿开发协会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出生仅两周的新生儿反复听莫扎特的曲子,到了4~5个月,再听到这些曲子,他们就会流露出安详、喜悦的表情。这说明他们已具备了从诸多曲子中辨别出莫扎特曲子的能力。所以,铃木先生给孩子们反复听的第一个曲子是《闪闪的星》,学校的第一首曲子也是《闪闪的星》,反复练习的还是《闪闪的星》。不仅如此,他还让孩子听世界第一流的提琴和钢琴曲,以便形成最佳直觉模式。他认为,最高的能力的形成,取决于最好的刺激。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篇12

一、儿童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1.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是兴趣与好奇心

儿童心理学分析, 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他喜欢的就学, 不喜欢的就不学, 或不爱学, 即使你强迫他学, 一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儿童时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思维和判断, 也不会像成年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只是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从而产生一种好奇心, 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带动下去学习, 而且这种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 有可能逐步淡化。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与之相仿, 因此, 要使学生真正用心去学习音乐, 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从好奇心的角度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成绩的提升也会较为明显。

2.感性认识是儿童音乐学习反应的主要形式

儿童的理解能力较成年人差, 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一旦儿童对一项活动有了好奇心, 他们便会用心去模仿, 包括教师的口型、面部表情以及手足动作, 他们都会尽力去使自己模仿得比教师还要“潇洒”。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儿童的感性认识, 从而促进理性认识的提高, 较快地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掌握。

3.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先天而来的个性, 儿童也是如此,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儿童的个性特征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 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兴趣会越来越丰富。例如:东北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二人转”, 而中原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豫剧, 这和地域熏陶是分不开的。所以儿童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受音乐的熏陶, 就会喜爱健康的音乐, 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如何从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入手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 以音乐之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比如以优美的歌声展示出所要学习的歌曲, 从而激发学生也想歌唱的愿望;以熟练的技巧为学生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 学生们就会迫切地也想要学。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2) 引导学生探索音乐,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起始于对声音的探索。第一节课就要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 如我们的敲门声、脚步声等都蕴涵着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不只是唱歌、演奏, 它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通过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增加学生的音乐感性体验

(1)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

音乐课的学习要通过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进行, 这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 要把学生的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 就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 让学生听的目的明确, 在聆听中就会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在音乐中找到答案,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 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音乐。如一曲优美的儿歌给我们带来欢乐;一首口琴曲让学生成为一名小小演奏家。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生体验到音乐美带给他们的快乐, 享受成功的喜悦。

3.根据个体差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培养儿童发散思维, 拓展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

儿童的发散思维不够丰富, 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可以拓宽他们思维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加强, 从而使他们逐步具备独创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

(2) 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创新, 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

要使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 必须引导学生多参加音乐方面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 使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摘要:从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出发, 掌握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 在音乐教学中发掘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音乐,音乐教育,心理,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勃.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精神因素方面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5) .

上一篇: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下一篇:自身成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