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2024-07-25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共12篇)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1

一、研究背景

建筑施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 随着建筑施工单位数量的增加, 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建筑施工单位仍存在科技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在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管理水平, 提高资产管理效益是企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加强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 对于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 建筑施工单位对资产的管理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 机制不健全,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个别单位存在资产流失、违规侵占资产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资产是建筑施工单位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和水平, 是提高建筑施工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竞争力, 可以说仁者见仁, 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如何加强资产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项目的效率, 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是本文的根本出发点。

二、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

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于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计量、确认和处置以及采购、维修、存储等等。资产管理涉及建筑施工企业的方方面面, 但主要是资产的核算和日常维护。建筑施工单位承担着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职能, 一般的建设项目规模较大, 项目决定了资产管理的难度。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核算问题要远远难于一般单位和企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施工单位资产要随项目的转移而转移。资产的流动性较强, 施工现场的仓库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在建造仓库时要注重成本的投入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平衡, 既满足生产的需要, 又能节约投资。二是建筑施工项目由多个分项目组成, 每个子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资产的管理要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三是建筑施工项目一般是露天作业, 容易受天气环境的影响。对于资产的管理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四是建筑施工单位规划项目有时受不确定的因素影响, 偶尔会变更设计、调整施工项目等等, 必然会带来资产的变化,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及时变更会计核算, 增加或减少预算, 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

三、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者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资产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长期以来, 建筑施工单位的考核一般以工程质量、建筑面积、完成产值等作为考核标准, 资产管理一般不作为考核要求。这就导致建筑施工单位管理者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并没有设置相关的部门、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未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年终的资产盘点, 存在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 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 有的单位在购入使用多年后仍在在建工程账户挂着;有的资产不入账, 报废资产挂账问题较多, 形成账外会计循环, 有的单位资产信息失真, 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 责任追究不利。

(二) 建筑施工单位资产利用率偏低, 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个别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宽松, 尚未实施统一管理, 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 部分单位在购入资产时就一次性摊销, 之后的管理就不知去向, 不再日常管理。部分资产日常消耗耗费较大, 管理松散, 维修跟不上, 导致部分资产带“病”工作, 安全隐患较大。对于资产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管理中疏于管理, 丢失损毁问题较为普遍。在资产的利用上存在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购置资产时, 对于资产的实际需要调研不深入, 只是局限于施工项目, 并没有出于全局考虑, 存在盲目购置、重复投资的问题, 大量的资产闲置、浪费, 利用率较低。

(三) 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员投入较少

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往往与实际相脱节, 资产管理在单位中应占据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较少, 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具体来说, 一是账实不符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资产会计核算不准确, 盘点不及时。二是资产核算和处置方法较为滞后, 导致财务报表数据不真实。三是人员投入较少, 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资产多, 数量大, 种类繁多, 在会计信息确认、审核中难度较大。需要专业人员来处理, 这就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保证资产信息的准确无误。

(四) 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 资产管理风险较大

资产管理在建筑施工单位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固定资产的核算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影响较大。在实务操作中,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许多单位计量的方式不准确, 导致入账价值出现偏差。在资产的折旧方面问题也较多, 如折旧年限的确定、折旧方法的使用和减值准备的确定等等。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的折旧, 一般在使用初期生产效率高, 机器磨损严重, 使用后期效率低下, 折旧不能单纯的以直线法折旧, 直线法折旧不能充分体现经济现象的实质。部分会计人员对于准则的理解不到位, 原则性的问题容易出错, 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较大, 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导致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部分固定资产未达到使用年限就提前报废, 辅助生产设备在一个工期后就变卖处置等等。

四、建筑施工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意见建议

1.加强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要加强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将资产管理提升到单位的战略发展地位来统筹考虑。加强人员配置和机构建设, 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判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设立相应岗位, 严格岗位分工。制定资产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落实, 重视制度执行。加强资产的转移、使用、维修和报废处置控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将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之中。

2.强化资产的实物管理,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资产的管理要核算资产的价值, 对资产的实物形态进行严格管理。要做到及时增减资产账面价值, 处置变动资产能够及时登记入账, 定期对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行监督,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时发现使用效率低下或出现资产减值的资产, 合理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做好维修计划。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上报, 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切实做到帐证相符、账实相符。

3.强化资产管理工作, 注重单位资产使用环节的管理。各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严格制定和执行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 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保养, 消除生产隐患, 提高资产维护保养意识, 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 不断提高资产的技术含量, 保持资产的超前性,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按照工程进度合理采购资产, 确保资产及时使用, 减少库存存量。建立资产管理使用档案, 严格进出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4.要重视资产的风险控制,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各单位要完善固定资产抵押和处置的管理程序, 严格控制资产流失风险和损毁风险。严格会计核算程序,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设定严格的事前审批权限,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资产清理处置过程中税收风险管理, 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对涉及的税务事项进行处理, 减少不必要的纳税风险。加强对资产的监督管理, 构建资产管理人员自律、外部审计监督与管理公开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监督体制, 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摘要:近年来, 建筑施工单位业务量越来越大, 资产越来越多, 在资产管理中暴露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建筑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单位实际和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对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以期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周芮瑜.探讨建筑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 2009 (09) .

[2]张云.能力胜任模型在建筑施工单位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 2015.

[3]夏雪.中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基于目标作业成本管理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 2014.

[4]安建民.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2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提高施工现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顺利、优质进行,特制订本办法,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认真 贯彻执行;

一、施工单位实施本项目由建设单位总工办、工程部全过程管理监督工程进 度、质量安全,并由监理单位督促实施监理管理。

二、在签定合同阶段,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内容包括项目概 况、项目实施条件分析。项目投标活动及签订施工合同的策略、项目管理 目标和项目组织结构、项目质量目标、施工总进度计划、成本目标、项目 现场管理和施工平面图。

三、在开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内容: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平面 图,技术组织措施计划,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经济指示分析。

四、在项目实施前,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要求编制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目标 质量计划控制、项目安全控制和项目成本控制。

a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包括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 计划的实施通过编年、季、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实现,同时应逐级落 实,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要常检查和及时调整。周进度计划是总进度计划的根本保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 三方确定每周进度计划后,施工单位按周计划实施。未完成周计划除不可 抗力因素外,一次扣款 1000 元-3000 元,连续四周未完成各周计划,还 要缓付月进度款支付。

⑵项目质量计划控制:确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现项目质 量计划,包括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 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⑶项目安全控制: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项目安全目标保证计划,项目安 全计划的实施,项目安全计划的验证,持续改进,安全检查。

⑷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实施成本计划,进行成本 核算,成本分析并编制月度及项目成本报告。

五、要求施工单位将建筑安装工程、电气、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建筑智能化、电梯工程、室外工程等施工文件、资料报监理公司和 建设单位签字后,留建设单位原件一份,以便长期保存和归档。

六、施工单位进入工地,施工平面布置图,经建设单位工程部及监理同意实 施。

七、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由监理单位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及技术交底情况,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操作人员的上岗证,各种材 料的质保书、出厂合格证、取样复试,机械器具的准用证等。施工过程 中每道工序结束时必须经由监理单位、工程部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 工序,否则不允许施工,并按规定扣除违约金,情节严重者停工整改。

八、工程签证,隐蔽工程及现场发生零星工程,零星用工,必需通过工程部、成本合约部、总工办、及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五方鉴证,否则无效。

九、文明施工方面施工单位必须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 工程序合理,不仅要着重做好现场的场容管理工作,而且还要相应做好现 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十、按时参加监理公司组织的生产例会,和建设单位组织的有关技术、质量、进度等例会。

十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除应符合《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国家现行标准外,还应符合河北省和唐山市的有关现行规定。

十二、其它:建设单位有权根据工程实施情况,对本规定进行补充和调整。为了切实做好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机构依据本规定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除按监理程序督促整改外,可下发整改通知单和停工令,并上报我公司工程

部由工程部签发扣款通知书。施工单位违约违规行为及暂扣款标准详见附表。工 程 部 2012-1-14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暂扣款及扣分标准类 暂扣工程 项目 条款 检查项目 款 扣分别 工地大 1.1 工地进出口无大门的 300 元 2 门及进 1.2 无门卫 300 元 21 出口保 1.3 无门卫制度 100 元 1 洁措施 1.4 门头未设置企业标志 100 元 1 工地围 2.1 围挡不牢固、不完整 300 元 22 挡 2.2 工地围挡高度达不到 1.8 米 200 元 1 3.1 在建工程临街面外侧未设置密目式安全网 200 元 1 工程外 安全网设置不到位(接缝不严密、非标安全网、破旧安全网、侧封闭 32 未满挂等)200 元 13 与施工 3.3 未按规定设置防砸棚 300 元 2 通道 3.4 防砸棚达不到坚固美观要求 100 元 1 占道施4 4.1 占道施工无必要防护措施 100 元 1 工 5.1 一图五牌每缺一项或一图五牌做法不符合要求 100 元 1 施工现5 5.2 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机具操作规程牌的每处 100 元 1 场标牌 5.3 无醒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提示标语 100 元 1 防护用6 6.1 施工人员未按规定佩带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每人 50 元 0.5 品 建筑材料、构件、机具、建筑垃圾不按施工平面布置整洁堆 物料堆 7.1 放的每处 200 元 17 放及建 7.2 施工作业未做到工完场清的每处 100 元 1 筑垃圾 7.3 建筑土头、垃圾未及时清理、围挡外不整洁影响场容场貌 300 元 2 高空废 8.1 建筑垃圾、材料从楼层向下抛撒每次 200 元 18 弃物处 8.2 脚手架、平网、防砸棚上的废弃物未及时清理的每次 200 元 1 理 宿舍、厨房、配电室、木工场、仓库等处未设置防火器材的 防火安 9.1 100 元 1 每处9 全 9.2 防火器材设置数量不足或不符合要求的每处 100 元 1 9.3 动火作业点未配备专用灭火器材每次 50 元 0.5 9.4 在易燃点动火作业无专人监护的每次 50.00 元 0.5 9.5 未建立防火管理制度 200 元 1 9.6 无防火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的 200.00 元 1 9.7 灭火器材失效的每处 100 元 1 高层建筑(高度大于 30m)无 50mm 消防水源立管、加压泵并 9.8 在每层楼留有消防水源接口的 200 元 1 9.9 宿舍内使用煤炉、电炉、油炉、液化气灶的每处 200.00 元 1 10.1 无施工方案或未经审批施工 500 元 10.2 立杆基础不平、不实(未素土夯实找平的)300 元 2 103 无扫地杆 500 元 3 10.4 基础无排水措施 300 元 2 架体与建筑物拉接不符合规定或不牢固每处(按三步两跨或 10.5 两步三跨设置,从第一步大横杆处设置,距主接点≯300mm)300 元 2 10.6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不符和要求每处 300 元 2 剪刀撑设置不符合要求(架体高度<25m 时,剪刀撑间距≯ 15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架体高度>25m 时,剪刀撑必须沿 10.7 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当高度>24m 时应每隔六跨加设横向 500 元 3 剪刀撑 10.8 脚手板未满铺每处 300 元 2 扣件式 10.9 存在探头板每处(伸出小横杆>20cm)200 元 1 钢管落10 10.10 未设置安全网或网间不严密 300 元 2 地式脚 10.11 未设防护栏杆每处 100 元 1 手架 10.12 搭设单位及作业人员无资质 200 元 1 10.13 卸料平台与外架连接 500 元 3 10.14 搭、拆架体无交底 300 元 2 脚手架搭设与主体不同步并高出作业面 1.2m 的,坡屋面 10.15 1.5m 的)400 元 2 安全网挂设不符合要求(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将网每周 10.16 边每隔 45cm 系牢在脚手管上)200 元 1 10.17 作业层未设脚手板的 500 元 3 架体内封闭不符合要求的(靠近作业层应挂设一层平网作防 10.18 护层)300 元 2 无施工电梯的未设外上人楼梯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的(宽度≮ 10.19 1m,坡度≯1:3,拐弯处应设平台,应设置栏杆、挡脚板和 300 元 2 防滑条间距≯30cm,红白相间 10cm 全长涂刷)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通道口无防护措施的 11.1 每处 300 元 2 三宝、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通道口防护不符合要 11.2 求或不严密的每处 100 元 111 四口、11.3 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无防护的每处 400 元 2 五临边 11.4 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不严、不符合要求的每处 100 元 2 12.1 无专项方案或方案未经审批施工 400 元 2 物料提 12.2 搭、拆单位及作业人员无资质 400.00 元 2 升机 12.3 搭、拆井架无交底每次 200 元 112(龙门 12.4 井架未经验收投入使用 400 元 2 架井 12.5 架体底部无防砸棚或不符合要求 300 元 2 架)12.6 卸料平台无防护门或不符合要求 300 元 2 安全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3

众所周知,建筑项目的施工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从而,为成本控制管理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弹性。然而,从笔者调查后的结果显示:受到建筑项目层层外包现状的制约,各承包商对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却是期望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这样一来,工程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鉴于以上阐述,笔者将针对本文的主题展开讨论。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给出成本管理的出发点;然后探讨成本控制的要求;最后构建成本控制模式。

一、建筑施工过程成本管理的出发点

探究成本管理的出发点,需要明确施工过程的成本构成情况。一般而言,从大的分类来看,施工成本为: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根据工程造价的经验可知:人工费用往往占总造价的20—25%左右。因此,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是原材料成本环节。

(一)人工成本管理

根据目前建筑施工的特点,施工人员的工资按照工作天数、技术含量、计件等标准来制定。因此,成本发生的途径较为明确,这增强了成本管理效果。然而,受到施工人员往往以小组工作形态的影响,管理者难以对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展开考核。从而,也就为成本控制带来了不确定性。如,在实施成本逆向分解后,员工个体的完成情况却难以准确评价。不难理解,这便构成人工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二)原材料成本管理

原材料成本形成于原材料的采购总价中,并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原材料成本具有刚性特征。因此,针对原材料的成本管理着重于增加其的成材率。而成材率的增加,則须依靠施工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意识的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原材料存在着专用性的特点,若未能根据施工需要而进行采购,将可能导致该原材料供应不足或是超额供应。这两个结果,都将制约成本管理的实施。

由上所述,便为成本控制建立了路径导向。

二、基于出发点成本控制的原则

针对建筑项目本身的特质,建筑单位应在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统一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任务。从而,笔者将从这两个目标出发来探讨成本控制原则。

(一)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可以用“投入产出比”来表示,即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最大化;或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最小化。不难看出,满足这两个原则须在成本控制上下工夫。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下,施工单位应避免一味的销减人工成本(降低工资标准或增大劳动强度)。这不仅将对施工进程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导致单位社会声誉度出现损失。因此,经济效益原则的实现,还应在原材料的使用效益上下工夫。如,成材率、库存水平等。

(二)保障质量原则

“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属于建筑单位的社会目标,该目标与经济目标并不是各自独立而存在。恰恰相反,实现社会目标将支撑施工单位的品牌树立,从而促进单位经济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保障质量原则要求在成本控制领域,应建立全局观、整体观。针对决定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如,楼层隔板的厚度),应以质量控制为主、兼顾成本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具体模式

结合上文的阐述,具体的成本控制控制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

任何建筑项目都须面临三个阶段: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施工、项目竣工质检。因此,在完成可行性论证并立项后,应确立后第二个阶段的成本发生要素。根据“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要素分类。具体而言,可以先粗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三个要素;之后,人工成本再细分为: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这样一来,就在成本发生要素明细表的基础上,给出了工程成本控制的切入点。

(二)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

在开展项目成本控制时,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从而,在长效机制的促进下,减少成本控制领域的人员监管缺位。针对监管制度的构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1)成本逆向分解制度。把成本形成的全过过程费用发生的每个环节层层分解到各工段和个人,每个工段就是一个责任中心,依据工程造价制定出单位消耗定额,并制定完善的奖励激制,增加施工人员降低成本的意识。将各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与全面预算有机地结合。(2)任务小组制度。建立起具有业务关联性的任务小组,能在小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成员监督机制;并在声誉约束的作用下,实现成员实施主动控制成本的行为。

对于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之间来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因此,这里需要项目监理严格把握工程质量。为了使成本控制更加有效,应建立“项目监理”和“造价人员”在内的团队。通过借助不同专业知识的互补性,来推动对保障质量原则的契合。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本文的讨论。对于建筑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来说,是今后较长时期需要面对的课题。笔者也只是借助本文,提出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所得出的思考。

四、小结

建筑项目的施工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从而,为成本控制管理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弹性。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下,施工单位应避免一味的销减人工成本,而应在原材料的使用效益上下工夫。成本控制应满足:经济效益原则、保障质量原则。最终,实现施工单位经济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具体而言,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为了使成本控制更加有效,应建立“项目监理”和“造价人员”在内的团队。从而,在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参考文献:

[1]金家芳.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经营管理者.2012(1)..

[2]张俊.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研究.技术与市场.2011(12).

[3]姚顺.建筑施工成本的管控初探.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7).

淡浅建筑施工单位合同管理 篇4

微观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是指合同的甲乙双方对本企业内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控制。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本企业的利益, 保证合同内容的有效实施。因此微观合同管理, 应贯穿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至合同履行结束的全过程, 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合同的主体问题

建筑工程合同主体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 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因此签订建筑工程合同, 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并本着平等互利, 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

(一) 根据有关规定, 建筑工程合同是法人之间的协议, 要求签订合同的双方必须具备法人资格, 并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因此, 签订建筑工程合同之前, 要认真审查对方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 (既包括发包方对承包方资格的审查, 也包括承包方对发包方资格的审查) 。发包方要审查承包方的营业执照, 施工资质证书和施工安全资格证书, 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 要考察企业的往年施工工程质量, 考察人员构成及人员素质等情况。签订合同时一定注意与你签订合同的一方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法人名称与法定代表人名称一致。根据资质证书的规定, 看承包方是否具备承担本工程施工的能力, 凡超越资质能力签订的承包合同, 将被视为无效经济合同。同时应注意, 法人的下属二级单位是不具备对外签订建筑工程合同资格的。因此, 不应与这些单位签订建筑工程合同。

(二) 承包方对发包方资格的审查, 往往被承包方所忽视, 这主要因为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承包方承揽工程不容易, 加之发包方情况复杂, 承包方较难确定发包方是否完全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由于发包方不具备相应的资格而造成的合同纠纷很多, 因此, 对发包方资格问题, 应引起承包方足够的重视。

承包方对发包方进行审查, 除审查发包方的资格外, 还要审查建筑工程本身是否合法, 要看发包方应该办理的手续是否齐全, 并注意审查工程建设是否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工程是否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工程资金来源是否有可靠保障。承担建设手续不全的工程, 风险是很大的, 甚至会有被停工的危险, 从而给承包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问题

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过程, 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谈判过程。最终的合同是谈判双方通过多次的妥协而达成的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因此, 合同的谈判不存在谁胜谁负的问题。自己一方的利益, 通过谈判人对谈判技巧的运用, 在合同中得到尽可能大的维护, 这是合同谈判人追求的最大目标。为最大目标能够实现, 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组建强有力的谈判班子。

要知道, 同样的合同条件由不同的人去谈, 有的人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有的人可能成效甚微甚至失败。因此, 要组建专门的合同谈判班子, 谈判班子成员要懂得工程技术, 工程经济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并要求谈判人员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成熟的心理素质, 并能够坚持原则, 保守秘密, 对问题有综合处理和综合判断能力。目前, 有些企业, 在合同谈判时往往临时组建谈判班子, 抽些无关紧要人员参加谈判队伍, 在谈判发言中目标不明、逻辑不清, 往往造成谈判的被动, 不能很好地维护本企业的利益。

(二) 确定谈判的目标和原则:

谈判的目标, 是所有谈判者努力争取的方向, 因此, 事前应该制定谈判目标, 使所有参加谈判者心中有数。为实现目标, 应制定谈判的原则, 确定合同主谈人。首先, 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工作包括尽可能了解你谈判对手的情况, 了解对手的目标, 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 估计对手可能提出的条件, 并充分准备能证明自己所提条件合情合理的论据等等, 其次要灵活掌握谈判的艺术, 做到以理服人, 充分牵制对手, 争取目标实现。

(三) 制订合同的价格目标:

建筑工程合同谈判的中心问题, 必然是价格问题, 制定合理的价格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是谈判者主要的任务。目前, 我国建筑工程的价格, 受国家政策的指导与控制, 仍要按有关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来确定。因此, 合同谈判人员, 应精通国家经济政策, 熟知建筑工程价格的构成, 才能有效维护本企业的利益。

三、签订建筑工程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合同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其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自从1991年国家颁发合同标准文本以来, 对甲、乙双方及监理部门起着主导的作用, 但不认真地写书、用词不严谨及在实际中不善于总结合同存在的问题, 就不能起到合同的作用, 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在签订工程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点:

(一) 书写经济合同时, 应在用词上下功夫, 做到用词恰当、确切。因为经济合同文本上的每一个词都具有法律效力。在日常的工作中, 一些纠纷案例或争执不休的问题, 往往都是由于合同或协议条文中的用词不严谨造成的。因此, 在合同条文中严禁使用“基本上、大概、一部分”之类的含义不确切的词语。另外, 书写合同的字迹要清楚、整齐、规范,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二) 垫资的问题要特别慎重, 即使认可, 数额不能大, 时间更不能久拖。笔者认为, 工程一旦开工后, 需要购进种种材料, 材料款必须及时拨付。如超过2~3个月不付款, 材料商绝不会再供货, 甚至起诉, 就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形象和利益。

(三) 资金不到位, 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必须提出来, 万一资金不到位, 施工单位必须向甲方申请停工, 取得业主的谅解, 绝对不能因小失大, 否则越陷越深。

(四) 施工中发生扰民的事是施工地点所确定的, 是不可避免的。必须会同甲方和有关部门共同解决, 在合同中必须明确各自的义务和所承担的费用。

(五) 分包工程服务费的收取。对于施工单位有能力承担, 而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的工程, 如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装修工程等, 总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收取分包工程造价的5%的施工配合服务费。但有个别施工单位, 只知道干, 而不知道该如何收取服务费。

(六)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办理工程竣工结算。虽然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上有一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 甲方收到乙方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办理竣工结算。但现在有的建设单位提出审计, 给施工单位到处设卡, 有意或无意地拖延工程款。因此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 工程竣工结算应按照《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文件执行, 以避免甲方恶意拖延时间, 及时回收工程款。

(七) 工程保修金的返还。在合同签订时保修金一般约定保修期满返还, 但国家规定工程结构终身保修, 为防止扯皮, 在合同应明确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按期限按保修内容按比例返还保修金, 最多不能超过五年应全部返还完。

四、建筑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进行合同交底问题

(一) 合同交底是项目部技术和管理人员了解合同、统一理解合同的需要。

合同是当事人正确履行义务、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依据。因此, 项目部全体成员必须首先熟悉合同的全部内容, 并对合同条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 以避免不了解或对合同理解不一致带来工作上的失误。由于项目部成员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 加之合同条款繁多, 条款之间的联系复杂, 合同语言难以理解, 因此难于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吃透整个合同内容和合同关系, 这样势必影响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处理办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影响合同的顺利实施。因此, 在合同签订后, 合同管理人员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合同交底是必要的, 特别是合同工作范围、合同条款的交叉点和理解的难点。

(二) 合同交底有利于发现合同问题, 并利于合同风险的事前控制。

合同交底就是合同管理人员向项目部全体成员介绍合同意图、合同关系、合同基本内容、业务工作的合同约定和要求等内容。它包括合同分析、合同交底、交底的对象提出问题、再分析、再交底的过程。因此, 它有利于项目部成员领会意图, 集思广益, 思考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如合同中可能隐藏着的各类风险, 合同中的矛盾条款、用词含糊及界限不清条款等。合同交底可以避免因在工作过程中才发现问题而带来的措手不及和失控, 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全体项目成员完善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提高他们合同风险防范意识。

(三) 合同交底是以合同分析为基础、以合同内容为核心的交底工作, 因此涉及到合同的全部内容, 特别是关系到合同能否顺利实施的核心条款。

合同交底的目的是将合同目标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人员的工程活动中, 并指导管理及技术人员以合同作为行为准则。合同交底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及合同工作范围;

2、合同关系及合同涉及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3、合同工期控制总目标及阶段控制目标;

4、合同质量控制目标及合同规定执行的规范、标准和验收程序;

5、合同对本工程的材料、设备采购、验收的规定;

6、合同价款的支付及调整的条件、方式和程序;

7、合同双方争议问题的处理方式、程序和要求;

8、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

9、索赔的机会和处理策略;

10、合同风险的内容及防范措施;

11、合同日常管理的要求。

五、建筑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合同, 经双方签字认可, 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 就发生法律效力, 合同的双方都必须认真履行。然而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建筑工程合同在履行过程中, 往往需要办理很多签证与调整手续, 这些工作都需要依合同的规定去处理, 有关人员应该熟知合同的内容, 并严格按合同的规定办事, 因此合同的双方都有必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学习。然而有很多企业, 一旦合同签订后就将合同束之高阁, 不管不问, 只凭以往管理经验进行管理, 一旦发生合同纠纷, 由于提供不出符合合同规定的资料, 就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 要想更好的维护本企业的经济利益, 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由市场形成建筑产品价格是或迟或早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 尽早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体系, 以迎接新形势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亚再.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之浅见[J].经济师, 2005 (4)

[2]郑素伟.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法, 2005 (7)

建筑施工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源 篇5

笔者是一家水利施工企业的员工,基于对施工企业管理现状的了解和对其发展思路的思索,同时借鉴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写就此文。

浙江省的水利施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奋斗,都程度不同地得到了发展,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资质条件不断提高,这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一是国内市场日益开放,地方保护、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跨地域、跨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地域外、行业外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在自家门口,地头蛇面对强龙的进攻也会束手无策,独家垄断的局面不复再现。二是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外资本和施工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的介入,使我国施工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知名施工企业的竞争。三是施工技术不断突破,日新月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施工技术层出不穷,原有的竞争优势在逐渐减弱。四是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施工企业中农民工众多,如何保证他们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素质,施工企业责无旁贷。面对挑战,水利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寻找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苦练内功,增添创新的活力;必须选择新的适应时代特征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求得长远的竞争优势。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达此目的的必然选择。

阿根廷的一位学者——玛丽亚诺·格龙多纳,他就在长期的观察当中,提出这么个观点:经济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理由何在呢?理由是短期的经济行为可以有经济逻辑来解释,长期的经济行为,经济逻辑解释不了,一定会进入文化逻辑,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据此,我想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也离不开文化的力量,要有意识地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体系的构筑、企业文化的渗透机制、企业文化的辅助工程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从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关系中理解企业文化

在大多数的研究文章中,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往往从广义角度来界定,把物质和制度也包含在企业文化之中,但从众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实践来看,多半是从狭义角度来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制度与文化属于不同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具体说来,文化与制度有以下几点差异与联系:

1、两者作用力不同。

制度管理相当于汽车的“止动力”,防止在坡道上滑下去;文化管理相当于牵引力,是汽车克服阻力奋力向上的动力。

2、两者的表现形态不同。

制度是有形的,往往以职责、规章、条例、标准、罚则、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文化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

折射出来。

3、两者对人的调节方式有差异。

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觉和自律。

4、两者是互动的。

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兴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某种先进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则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5、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

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制度文化。比如,不准员工迟到早退制度,如果员工接受了这一制度,并能自觉遵守,制度则变成了空壳,留下的是良好的企业办公文化。

二、构筑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

(一)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

1、企业宗旨、使命:表明企业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2、企业哲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辩证法,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它应该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和基本方向,为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的思想意识和信仰。如松下的自来水哲学,海尔的“市场永远是对的”的市场哲学等属于企业哲学范畴。

3、企业精神:是公司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员工群体的心理定势,是公司的历史传统、创业意识、行为准则、精神动力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企业精神将在公司内部融汇成一种强烈的凝聚力、感召力,成为引导企业员工积极追求的灵魂。

4、理念体系:是企业哲学的具体体现,它包括生产理念、服务理念、经营理念、人才理念等,以及相应的口号,是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所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信仰。

5、员工行为规范:是公司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总和。不同群体、不同工种应该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文化与制度相融合的产物,是更为具体化的企业精神,同时也是员工必须遵守的,带有强制性特征。

(二)企业文化体系的构筑

1、从企业的奋斗史中加以提炼

一个企业能走到今天,一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以企业主要创始人为核心的创业团队,他们的身上一定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值得公司在二次创业中继续发扬光大。

2、对集体智慧进行总结

对已经成熟的、员工们自身创建的并被接受的习惯作法、制度、理念、规范等加以总结提炼,使之升华为文化,并固化下来。

3、重新塑造企业文化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按照缺啥补啥、服从企业宗旨的原则,创造新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借鉴优秀企业的文化

管理是相通的,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适合本公司需要的部分,可以拿来加以改造为我所用,成为本公司文化体系的重要补充。

(三)塑造企业文化的亮点

1、一切从顾客出发的思维方式

生产想着顾客,经营念着顾客,服务惦记着顾客,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一视同仁,如果树立和培养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企业将无往而不胜。

2、全员参与文化

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提高顾客满意度需要全员参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全员参与,这一切都需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不仅是企业管理人员,而且基层的农民工也要参与。通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的构筑加以倡导,通过制度加以强化。

3、多方式激励文化

员工不仅仅需要物质激励,也需要理想、工作氛围、情感等方面的激励,不仅要以利聚人,也要以义聚人,义利并举才可凝聚人心,共创伟业。这就需要建立多种激励方式,满足员工的多方面需要,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激励文化。对待农民工,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物质需要,而且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4、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

快速反应是市场竞争对一个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理念的倡导和制度的约束形成公司员工的工作作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满足施工工期要求,这是施工企业时时处处都要面对的问题。

5、协同互助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形成一种协同互助的风气,并非易事,尤其是施工企业内部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外部协作方众多、关系复杂,如果搞好协作,塑造出团队精神将会事半功倍。

三、建立企业文化渗透机制

只有通过某种机制,将企业文化体系向全体职工渗透,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体系才是有效的,因此,探索有效的渗透机制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施工企业中,不仅员工知识层次低,大部分为农民工,而且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粗放,“土匪作风盛行”,这更加大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系统地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见成效。

渗透机制之一:文化礼仪

文化礼仪和庆典是传输和强化公司文化的重要形式,如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大会、公司成立周年庆典、党员宣誓大会、项目开工仪式等传统仪式要隆重热烈,能烘托出公司文化浓烈的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一些有特色的形式,如文明工地、文明员工、能工巧匠的表彰等活动。

渗透机制之二:职工之星评比活动

英雄人物是公司价值观的人格化,通过英雄人物的评比活动也能起到宣传和强化公司文化的效果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行政等各条线上都有一些杰出的职工,把他们挖掘出来,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评比出若干数量的模范人物,作为公司的职工之星,并给予大力宣传,这样能起到宏扬主流文化的作用。

四、处理好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互动关系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6

【关键词】 人员职责 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建筑市场也在蓬勃的发展壮大,而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河北省建设厅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政府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责任和要求。针对多年来的监理工作实践,对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提出如下看法:

1.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1.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理工作

1.1.1实行工程开工报审制度,审查施工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和操作资格证。

这是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首要内容之一。试想,一个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没有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又怎能组织好施工呢?监理单位要求施工方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将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

1.1.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冬(雨)季等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如基坑支护、模板、脚手架、起重机械设备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拆除、临时用电等)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强制性标准,措施是否得当,满足要求时予以签字认可。

其中下列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要进行专家论证: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支护与降水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4)现场临时用电工程。

(5)现场外电防护工程;地下供电、供气、通风、管线及毗邻建筑物防护工程。

(6)脚手架工程: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悬挑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

(7)塔吊、施工电梯等特种设备安拆工程。

(8)起重吊装工程。

(9)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10)其他危险性较大工程: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大型设备安装施工;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6m以上的边坡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等。

1.1.3审查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

分包单位应当设立项目管理机构,资质应符合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范围。项目管理机构应具有与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检查分包合同,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

1.1.4审查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和电器设备等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和电器设备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施工机械。

1.1.5督促承包单位制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应急救援预案要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

1.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工作

1.2.1安全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包单位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織施工,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高危作业等进行巡视检查,每天不少于一次。发现严重违规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意见。情况严重的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令,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安全监督部门报告。

1.2.2针对常见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项目监理机构在编制安全监理规划时应设置本工程的安全监理控制点。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在基坑工程、打桩工程、脚手架搭设、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吊装工程、高空作业、拆除工程、爆破拆除作业等专项工程施工时要提醒施工方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要到位。

1.2.3认真检查和监督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与安全落实情况;督促承包单位进行安全自查工作。

监理人员不是施工单位的安全员,不可能做到每一项安全隐患都及时发现。实践中更需监理人员做到的是督促承包单位的安全自查工作。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时,如安全管理人员不到岗,可发布书面通知给施工单位,甚至可以暂停施工。

1.2.4监督承包单位主要施工机械、安全设施、涉及安全的工序(如基坑支护、模板支护、脚手架工程)的验收手续,并签署意见。未经安全监理人员签署认可的施工机械、设施和工序,不得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道工序。

对于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吊篮等均要严格履行验收手续,并由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使用必须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和保养。

1.2.5安全监理人员对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及拆除爆破工程的主要环节进行旁站监理。

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工程监理单位在健全审查核验制度、检查制度和督促整改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工地例会制度及资料归档制度。定期召开工地例会,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指定专人负责监理内业资料的整理、分类及立卷归档。安全监理资料包括安全监理规划、分包单位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开工报审表、工程复工报审表、工程暂停令、监理通知、会议纪要、监理日志、监理月报、安全事故处理文件、安全监理工作总结等。

3.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依托,建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避免对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过程。监理单位配合施工单位组织实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检查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落实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临时设施、道路、作业区、施工设备机具、安全通道、消防设施及通道、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堆放场地等的布置;施工现场围挡的搭设;临时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硬化;粉尘、噪声控制措施;现场卫生及治安保卫工作;监督制订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的保护措施;监督制订并实施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中毒、防雷、防汛、防火防灾等应急救援预案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预防一般安全事故”为原则,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监理目标——安全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消除,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安全监理工作,为新时代的建设保驾护航。

简析施工单位进度管理 篇7

一、施工进度管理的内容

施工进度管理是用时间量化的内容目标值, 来实施管理与监督的, 制定的计划一般包括:日计划, 周计划, 月计划。

施工单位在总工期的指导下, 按经审批的工程“三计划”进度, 结合自身情况, 使用适当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状况, 不断与计划进度设定值对照、比较, 找出二者之间的偏差, 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来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各分包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在计划实施中不断调整进度安排, 直到竣工目标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如期或提前完成。

二、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

每一个工程施工中, 都涉及到很多相互衔接, 又互相作用的不同工种, 这些工种的交织而使得整个施工进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大致分为施工单位内部和施工单位外部两个方面:

(一) 施工单位内部影响:

施工企业如果前期自有资金不足, 项目资金困难, 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转, 导致工期延误。

项目部管理人员整体的管理素质和管理经验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导致效率低下。比如, 项目经理的组织能力弱, 经验欠缺, 难以统筹全局;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选择的分包没有实力、常拖欠农民工工资, 引起罢工造成的工期瘫痪等。

(二) 施工企业外部影响:

第一, 指建设相关第三方工作上的失误, 如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业主、设计院、物资供应单位、银行、运输、供电部门等, 其中一环工作进度的拖后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 施工条件和自然、社会风险的因素。在施工中遇到不可抗力的气候、地质等不利条件, 此外, 地震、洪水等自然风险, 政治、经济等社会风险等, 都是影响施工进度的“拦路虎”。

三、施工进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进度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施工方应视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 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指导性和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步骤:

(1)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工程划分不同的分部工程;

(2) 计算工程量, 确定劳动和机械台班数量;

(3) 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开展顺序、起止时间、施工天数、安排进度及搭接关系;

(4) 用横道图或网络图编制初始进度计划;

(5) 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

(6) 形成最终进度计划。

(二) 进度计划实施

为了确保施工计划的落实, 应充分重视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的健全, 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1. 建立进度管理组织构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 以各成员为骨干的“聚合”项目管理团队, 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 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 将责任和义务分配落实到具体个人, 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 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 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下功夫, 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 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 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2. 打造过硬高效管理团队

2.1.资金计划

资金使用方面, 应做好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金需求计划, 并采取一定的经济激励措施。

2.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以人为本, 人的因素在进度管理中是基本前提条件。要挑选精兵强将, 配备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 遴选合作多年能打仗, 打胜仗的专业施工队伍, 提升与强化管理班组整体业务水平。

2.3建立“通气”制度, 加强进度沟通与协调。现场项目部做到每周一、三、五召开一次现场生产例会, 及时部署和调整施工组织方案;现场每天碰头会, 保证问题不过夜不拖延, 及时解决, 并协调与各工种施工, 与第三方协作等各方面关系。

3. 进度计划落实

在施工阶段, 项目部需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 结合项目实际来指导项目的实施, 通过进度计划分析对各个工序从时间、空间、资源、强度上进行协调和平衡, 优化进度计划。

1、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进度计划要求上, 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根据工程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编制季、月、周施工计划, 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 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 保证每个分部分项都有专人负责进度管理, 逐层签定工期责任状, 工期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实行奖惩制度, 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计划交底, 激发全体人员的干劲, 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 做到以工序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 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施。

2、采用网络计划控制施工进度

一般用网络法来制定计划和控制实施情况, 因为它的优势和重点是可以有效确定并抓往工程的关健路径, 能使工序安排紧凑, 保证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人力、财力、施工机械等资源, 用网络计划检查每项工程完成情况时, 以不同颜色数字在网络图上记下实际的施工时间, 以便与计划对照和检查。此外, 应加强预控, 尽量不发生工程变更或少变更, 通过控制施工质量来减少现场的返工

3、定期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 及时纠偏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经常地检查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估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以百分率来表示完成计划的比例;并将已完成的百分率及时间与计划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问题。可按“三循环滚动”的控制方法来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 即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对网络计划关键线路要严格地控制。

当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时, 对偏离控制目标的要找出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 坚决纠正。

原有的进度计划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 就必须对原有计划进度进行调整。

4、构建信息反馈系统

配备专门施工进度员, 采用PROJECT等电脑软件施工项目跟踪进度, 实现每日一跟踪、每日一调整的实时动态化管理, 适时地对进度计划和人力及各种设备材料等资源进行调配, 并通过工程例会将进度调整信息反馈至施工作班组, 同时提供给管理层, 为领导决策和项目宏观管理协调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因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在客观上是不可控的, 但多数情况下, 施工进度可以通过主观意识、主观努力运用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得以有效保障或改进的, 施工单位只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 督促各方严格执行计划, 及时发现偏差并有效纠偏, 把进度管理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就一定能做好进度管理工作, 确保实际工程能够按期按计划高效优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杨劲.工程建设进度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2.

[2]李渊.浅谈住宅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6)

[3]李兴明.谈建筑施工项目控制中的程度控制[N].科技资讯, 2007, (20)

[4]马宗胜.关于工程进度控制的探讨[J].煤矿现代化, 2004, (3)

[5]陈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 2011, 11

[6]罗维强.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进度风险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7]商小宁.浅谈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6)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控制,经营,结算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在项目经营管理中每一环节、每一方面管理都要认真、到位, 如若不然都有可能对项目的经营成果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 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分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对项目经营管理的思路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讨论。

一、事前控制思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个道理对于施工项目经营管理的事前控制仍然适用, 事前控制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所在, 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 事前控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投标阶段的经营思路

通常情况来说, 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不一定就是最后能中标的单位, 但是如果等中标后控制又有点嫌晚了, 因此在投标阶段的经营思路可以日后中标的过程管理和事后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当前的工程建设, 其招标形式主要是采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加措施费用包干的形式。

在总价的变化比较小的前提下, 结合工作经验, 笔者认为在此阶段的投标报价是有规律可循的:

(1) 招标清单工程无量时, 单价略调高一些;工程量不大不过在施工期间也许可能会增加时, 应该将项目单价略调高一些;工程量比较大不过在施工期间也许可能会减少时, 应该将单价略调低一些。 (2) 在招标文件的设置上, 施工的前期项目单价略调高一些, 施工的后期项目单价略调低一些; (3) 对于特殊措施项目在报价时应紧密与投标施工方案相结合, 做到项、量和价的计算准确, 确保与市场价格相吻合。

借助上述的经营管理思路, 一旦中标, 施工企业既可以完成工程款的提前收取, 同时也有利于工程的结算, 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 在此招标阶段风险时刻存在且表现在多个方面, 所以对于施工企业应该尤其要注意经营风险的管理。风险包含了施工难易程度的改变;劳力市场或材料市场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等等, 这些都是建筑施工单位可能遇到的风险,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可变性等等性质, 因此在经营管理中亦要重点关注, 要有正确的预计。

2、中标后项目准备阶段经营思路

在中标后的工程准备阶段主要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合同是一个具体工程得以实施的开始,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 中标后, 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做好承包合同的谈判和签订显得尤为重要。 (2) 施工企业确定合理的项目经营目标, 同时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思路。大量实践经验证实, 在这一阶段中, 项目经理的核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项目经理的决策通常情况下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效益如何。在具体的管理上, 应该以项目经理为中心, 汇同经营人员、物资采购人员、财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等就中标项目进行综合分析, 制定出适合该项目的经营目标和项目管理方法, 将各个部门, 每一个岗位的职责细化、量化。包含该项目的总成本目标和结算目标;具体的投入计划、资金使用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等等量化的经营指标。 (3) 在该阶段, 项目管理团队应进一步对各类风险的来源进行有效的辨识, 同时组织制定可操作的控制方案。通过各项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将各类可变因素朝着对施工企业有利的方向进行积极的引导, 控制不利因素于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

二、事中的过程控制

事中指的是具体的工程实施阶段特别是前期的决策及各项计划, 这一阶段的管理和控制的优劣对整个项目的经营成果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 在经营和控制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地选择分包队伍, 通过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等形式来控制项目的分包成本;2、重视物资和材料的采购经营, 对材料的采购数量及单价进行严格的控制。3、组织设计编制, 对工期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等等, 借此促使劳动力和机械使用达到最佳的状态, 保证工程有序的施展, 切实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 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4、完成特殊措施项目的制订工作,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安全且合理的措施既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 同时更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5、与设计单位紧密结合, 把施工中的问题在设计阶段解决, 即降低成本又节约工期。6、对工程质量实施严格的控制, 应严格避免因质量过剩而造成的浪费, 同时亦要严防因质量不合格而导致返工成本的增加。7、做好安全措施, 将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放在经营的重要位置。8、重视索赔工作的施展, 确定合理而且清晰的索赔要求, 借助索赔弥补因成本增加造成的损失。

三、事后控制并对项目进行经营分析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 事后的结算工作是施工企业经营工作的重点所在, 亦是项目产生经营效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以下几个工作的重点:

1、相关结算人员在充分熟悉了施工承包合同的基础上, 结合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 依据设计蓝图、批准的方案和现场签证等等, 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工作, 套用合理的价格 (清单单价或合同约定的定额等等) , 完整的编制工程结算资料。2、重视工程变更, 针对招标清单中项目特征描述, 研究其中的变化, 依据合同中造价调整的相关条款, 进行单价及总价的调整。3、建筑施工企业从双方的角度着想积极配合建设方进行工程的审价等工作, 尽可能快速完成结算工作, 及时回收工程尾款。4、工程结算完毕时, 项目经理应组织该管理团队就该项目进行经营工作分析和总结。对各经济指标实际完成情况与事前控制时制订的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得与失, 通过其借鉴作用, 为日后企业的投标及经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柳汉桥:《浅谈我处经营管理思路》, 《施工企业管理》, 2000, 5。

[2]王鹏:《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思路》,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7。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9

1.1 施工技术资料应真实准确

要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的质量状况。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备案的依据之一,尤其是建筑单位进行维修、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一旦这些依据丧失了真实性,就毫无使用价值。虚假的技术依据不仅给建筑施工单位质量的评价带来错误的结论,而且也给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1.2 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规范性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资料负责人、资料员应认真学习和实施国家、行业发布的技术法规,认真、全面地整理、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使施工技术资料标准化、规范化。

1.3 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信息化要求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经整理组卷后,应及时送交城市建设档案部门存档。它是工程建设、维护、管理、规划的可靠依据,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

2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

2.1 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

建筑施工单位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定时期后,由于施工中存在着质量隐患或养护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工程相继出现各种质量缺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必须进行修护。这就必须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以便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以便做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

2.2 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

就建筑工程而讲,所有建筑都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

2.3 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与完成工程主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3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

3.1 整理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

工序质量评定表中,主要工程数量和检查项目栏内常见填写的缺陷是:(1)检验频率不准。实际的应检点应根据规范来确定,然后按对应的结果计算而得来,应该是准确无误的。(2)检验频率不够。很多竣工资料中,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均存在实检点数少于应检点数。

3.2 砼强度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砼强度评定应按国标《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统计法和非统计法评定。所以,在进行的砼工程中,其强度的试验结果都应该按规定进行砼统计法或非统计法评定。在评定砼强度工作中存在下列缺陷:(1)不作评定;(2)只用一个试验数据进行非统计评定。

4 做好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意见及建议

4.1 及时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

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砂子、石子、防水材料、保温板等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厂家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备案证、进市证等以及材料取样做复试情况加以认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交档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复试报告。因此,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施工单位就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工程技术试验员负责去实验室做必要的复试试验。

4.2 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杜绝造假的做法,尤其是重要的施工记录如混凝土、砂浆强度取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对送检的的样料进行“特殊加工”,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导致误判。所以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4.3 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准确性

(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应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合格”、“满足规范要求”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基本项目中不允许出现不合格的点和处;现场发现不合格点或处应及时返工。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再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2)应正确区分分项工程属于哪个分部工程。(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分部和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取一位有效数字,标准差取二位有效数字。

4.4 技术内业资料必须完整

不完整的技术内业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技术资料中容易忽略的有:模板拆除以后的现浇结构外观、楼地面混凝土垫层强度评定等。如果缺少这部分不但使工程技术资料不完整。如果一个单位工程有几个分包单位分别负责施工几个分项或分部工程时,总包单位应对单位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各分包单位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第4.0.4条规定“检验评定各自承建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和整理资料,将评定结果及资料交总包单位,参加单位工程的评定”。

4.5 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

工程项目有很大部分的内在质量和功能质量是要靠用一些质量记录材料来证明。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和保管工作。使用户通过工程技术资料,对工程的质量面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资料的整理要系统,装订要整齐,保管要加强,使后人能方便查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单位为获取高质量的施工技术资料,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的搜集与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对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基本要求、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曹建军,李永.谈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编办法[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院报,2001,18(3).

[2]郭俊英.浅谈如何搞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2,28(3).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10

1.1 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

建筑施工单位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定时期后,由于施工中存在着质量隐患或养护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工程相继出现各种质量缺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必须进行维修和补强。

1.2 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

质量就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就建筑工程而讲,一项工程、一栋房屋、一条排水管道应满足建筑或者排放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

1.3 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与完成工程主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是建筑单位施工的直接成果之一,对施工起着指导和依据的作用。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2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基本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特点,施工技术资料也应有其基本的要求,现归纳如下:(1)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真实性。施工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就是真实地反映工程实体的质量状况。真实性是施工技术资料的生命,否则施工技术资料的存档就毫无意义。我们知道,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备案的依据之一,也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尤其是建筑单位进行维修、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2)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规范性。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性就是在填写、整理施工技术资料时,应遵照有关的工程标准、规范和法规要求,文件成果应达到规定的广度和深度。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资料负责人、资料员应认真学习和实施国家、行业发布的技术法规,认真、全面地整理、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使施工技术资料标准化、规范化。(3)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信息化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经整理组卷后,应及时送交城市建设档案部门存档。它是在城市基本建设和基本设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建筑单位建设的真实记录和实际反映,是工程建设、维护、管理、规划的可靠依据,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信息帮手,是具有实际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信息源。

3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

3.1 整理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

3.2(工地)施工试验记录单上的缺陷。

3.3 砼强度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3.4 关于填写“单位工程名称”的缺陷。

4 做好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建议

4.1 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是

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机砖、防水材料、铝合金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加以认可,但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材料需要经过好几手转售,使得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能与原材料同步到位,以往在其他工程上有发现,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4.2 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尤其是混凝土、砂浆强度是以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取试块检验评定的。取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对制作试块的样料“专门加工”,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4.3 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

(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应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2)应正确区分分项工程属于哪个分部工程。容易混淆的分项有:钢结构的油漆分项应属于主体分部,不属于装饰分部;水磨石打蜡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楼地面分部;玻璃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门窗分部;水落管分项属于屋面分部,不属于水卫分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应包括设计标高±0.00以下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不参与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分部和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取一位有效数字,标准差取二位有效数字。

4.4 技术内业资料必须完整。

不完整的技术内业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技术资料中容易忽略的有:刚性防水屋面细石混凝土强度试块、楼地面基层混凝土强度试块、抗渗用混凝土试块、楼地面面层水泥砂浆试块。

4.5 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

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 篇11

【关键词】水利施工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水利施工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一些水利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关于财务具体的分析流程,致使记账、报销的模式单一,因相关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滞后了财务管理正常运行的进度,使其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水利施工单位并没有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性质的培训学习,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较低,没有准确掌握如何预算成本、分析成本及判断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方法,造成预算存在诸多误差。水利施工单位一味注重经济效益,并不看重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了财务人员的热情、自信心,造成财务部门难以较好的为其他部门提供正确合理的财务服务,难以给水利施工单位提供具体的财务意见,给水利施工单位正常运营造成了极大压力。

(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如今绝大多数水利施工单位对水利项目只是一段時间内的管理,设置一些临时性的部门,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造成了诸多问题。因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功能。水利项目对水利施工单位提供较高要求,尤其是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若缺乏了某项技能难以使财务管理部门正常发挥功能;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预算成本、成本分析及判断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环节,缺少具体的财务预算计划,会造成水利施工单位项目资金的过度浪费。

(三)缺少专业的考核指标

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创建了关于水利项目的具体考核指标,水利工程单位隶属于我国事业单位,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既要周全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更要分析给民众带来的社会效益。值得注意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难以考核水利工程绩效,例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因没有健全的考核制度,再加上地方管理不到位及民众抵制性等因素,致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难以对水利工程绩效进行考核。

(四)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对于水利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成本核算环节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水利施工单位不看重财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经济效益。水利施工单位领导阶层自身缺少成本核算的意识,缺少健全成本管理机制的措施,进而造成了企业经济成本的过度浪费,对经济效益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水利施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二、水利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大财务管理部门会计内外监督力度

水利施工单位财务会计人员上交资金核算、编制报表时,会受到管理阶层的制约的影响,若会计人员没有自主独立意识,直接影响到财务内部的作用发挥。结合这一实际难题,要加大财务管理部门会计内外监督力度,增加会计人员的自主独立意识,摆脱层层受到上级管理层制约的局面。与此同时,更要加大会计外部的监管力度,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对水利项目的监管力度,对基建内容涵盖资金成本的内容着重检测,及时考察、检测水利施工单位经济成本的支出方向。

(二)加大预算编制环节的管理力度

水利施工单位应在全面分析市场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编制预算,结合优化资源的具体目标,确立相关预算指标,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对较为重要的水利项目进行层层检测。水利施工单位在对一些市场隐患因素进行分析时,一定要避免人员浪费资源的行为,将负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项目资金得到较好的周转。

在完成预算编制这一环节后,水利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循中长期滚动预算这一基本原则,将水利施工单位中长期运营目标与年度预算管理内容较好的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施工单位内部中长期运营目标及经济效益是连续性把控的,清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加快水利施工单位的运营进程。

(三)加大过程控制力度

水利施工单位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要对事前预算、事中预算及事后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在第一时间内检测控制事项。水利施工单位要在管理控制过程中要贯彻适度控制的方案,及时对预算执行内容检测、监管,对一些控制业绩指标和水利项目着重监督,防止重效益、轻环节的矛盾问题出现,结合运转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指标进行严格把控,使每项预算资金操控自如,使财务管理部门具有更为严格的控制流程。财务管理部门在预算成本、成本分析及判断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等具体环节中,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实行责任制,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加大资金管理力度

水利施工单位要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对资金流动情况实施监管力度,做好关于银行账户的管理工作。财务人员要做好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应用记录,具体时间内向上级汇报,每隔一段时间对过冲施工进程发挥监管力度,遵循相关合同文件履行一系列付费手续,避免某些人员非法占用、挪用、偷税漏税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水利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困难重重,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要加强会计人员进行专门性质的培训学习,切实提升每位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水利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会计人员管理的财务预算质量。对于水利施工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对此水利施工单位应聘请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融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在招聘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考察人才专业能力掌握程度的如何,更要对看其是否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委派制度。一般来说,委派的会计人员要高效率的完成每项职业,且结合每项财务报表及信息做好记录,为水利施工单位提供真实性的财务信息。

三、总结

现阶段水利施工单位存在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资金没有统一管理、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专业的考核指标、成本核算意识不强等问题,结合水利施工单位现在及问题,加大财务管理部门会计内外监督力度,加大预算编制环节的管理力度,加大过程控制力度,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水利施工单位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霞红.水利工程基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管理视野.2013.(10).182.

[2]唐眉.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4):196-197.

施工单位工程成本的管理 篇12

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涉及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1施工项目成本的内容

施工成本指标中的成本是建筑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即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主材料、辅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构的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一级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但是不包括施工企业一级为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所发生的成本支出。根据成本管理要求,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成本指标则属于项目经理部一级的施工预算成本,是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根据招投标文件、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拟设置的项目经理部机构和配置的人员、施工生产组织方式以及人员、材料、设备的投入计划等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的定额水平、当时当地的市场行情来估计在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变化等因素,评估测算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可能要发生的成本支出数额,根据评估测算情况给项目经理部下达目标成本约率等成本控制的责任指标。

2掌握工程信息,做好工程投标工作

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工程要中标,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融资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明确以上工程信息后,再综合分析决定是否参加该工程招投标。一旦决定参加工程的招投标,施工企业招投标中心就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准确计算工程量,了解当地的所有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并分析计算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水、电、安装、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利润,为准备创优良工程还是合格工程、工程的奖励等综合因素,作出合理报价、编出标书,做好投标工作。

3寻找有效途径,切实控制工程成本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财务措施控制。

3.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工程项目实行分包的,分包作业队视同成本中心单独核算。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划分必须涵盖所有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避免出现控制真空。控制工程成本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机构设施与人员配置,明确管理单位、项目经理单位、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法人制定项目经理作为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部门,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它不是一个经济实体,应对管理单位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出成本较大时,应及时报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心核实,并找出原因。如属工程量追加,则应积极协调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搞好签证追加工作;如属材料价格上涨,则由成本控制中心报请施工企业承担差价部分。同时对施工过程的记录应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还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

3.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长期以来,不少企业不能充分认识技术与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控制工程成本,就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可以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3.3.1 材料用量的控制

有的施工企业由于低价中标或过于追求利润,在工程中偷工减料,经甲方验收不合格,或是质量问题暴露后,发生的返工费用必然大于正常成本,而且施工企业信誉受损,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损失。

3.3.2 材料价格的合理控制

首先在材料质量同等的情况下货比三家,就近取材。如今市场材料更新速度加快,科研专家在研制一种新型产品要取代另一批老产品时,除质量优之外,价格也应相对优先。因此,不仅设计单位要注意建筑市场的新动向,同时施工企业也必须高度关注,只有抓住机遇,才有赢得利润的可能。

4进行安全成本分析

安全成本的合理投入是减少工程成本的必要手段,不少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工程成本,施工中往往忽视了安全的必要投入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前似乎是减少了工程成本,一旦事故发生,10倍、30倍,甚至上百倍的安全成本都要赔进去,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往往这种辅助施工的投入,施工企业并不太重视,所以工程事故也往往不断发生。

5加强工程风险管理有助于控制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求得生存的空间,施工企业相互竞相压价,随着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涨价,以及外围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也将产生很多风险因素,风险控制与管理成为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做好风险的分析、预测工作,有效的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工程成本的构成要素,把握和处理好互相间的辩证关系,合理降低成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行业市场的竞争突出体现了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施工企业要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成本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薪酬机制下一篇:卫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