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理论

2024-09-12

生态设计理论(精选12篇)

生态设计理论 篇1

1 生态建筑

1.1 地域性

生态建筑多萌芽于乡土建筑, 其技术成形跟其社会、经济以及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即生态建筑的技术特征有着明显的本土和地域化。柯里亚主张生态建筑要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的“形式跟随气候”建筑理论也同样适合这一特性。我国的传统民居中由人们直接在崖壁上掘洞而居——窑洞正是这一原则的验证。窑洞之所以能在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 主要是因为黄土本身的塑性很好, 另外黄土高原属于寒冷地区, 窑洞被大量的黄土所包裹, 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而吊脚楼则是针对云南地区夏季湿热地区的生态化设计, 吊脚楼由其区域最为常见的竹子和木头搭建而成。底层架空, 通风效果极佳。还有徽派建筑中的天井都是考虑其生态因素而建的典例。

1.2 经济性

生态建筑因地制宜的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或是赋予传统施工工艺新的表现形式, 在传承和弘扬当地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减少了建造过程中的运输成本材料成本, 同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避免直接复制国外的生态建筑案例, 杜绝商业化的“高技术”拼贴词汇的使用, 花费巨额的经济代价。

1.3 文化性

生态建筑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态理论自觉的追求, 用来表现某一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对特定场所和气候所作出的独特解答, 而且这些新形式能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价值、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从乡土建筑及传统建筑中挖掘出新内容的生态化设计手法。而面对文化国际化的趋势, 适应地域气候、使用本土材料、尊重本地风俗及保持地方建筑特色等方面的生态理论的生态建筑还具有弘扬本土文化的作用。

2 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2.1 材料

一座建筑要从设计师设计的图纸变为真正的建筑物, 离不开建筑材料。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同样的一堵墙就会有不同的热工效果, 空间效果以及视觉效果。合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对生态建筑实践来说, 极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地选取当地的建筑材料, 而本土建筑材料是建筑的主体直接形成建筑的性格, 同时建筑又成为当地区域文化的载体。著名的乡土派建筑大师设计了宁波博物馆, 王澍他在外墙上采用了宁波一些老房子拆迁后留下的砖, 瓦贴面, 使得原本已经成为建筑垃圾的旧砖瓦又发挥了不一样的功效, 使得宁波博物馆有着历史的痕迹。同样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 成都的一家名为家琨建筑事务所的总建筑师刘家坤使用由废墟中倒塌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制成的“再生砖”重建汶川, 让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就是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还有目前集料的陶粒砖, 陶粒混凝土等主要由垃圾、矿渣制成, 都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而且陶粒本身质轻, 隔热性能以及保温性能都很好。

2.2 构造

不同材料的组合会对建筑物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就拿砖墙来说,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一般采用240的空斗墙, 为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 墙体内部形成空腔。而在寒冷的北方则采用240的实心砖墙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所以同样是240的砖墙,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构造方式适应了环境的需求。正如生态学中在不同的环境中同样的物种长期生存便形成了不同的亚种。目前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承重体系和围合体系的分离, 在许多的建筑设计中, 为了解决西晒的问题, 西立面采用了双层表皮即复合立面的处理手法。局部突出和凹进, 作为建筑的外部围护结构墙体与起支撑作用的结构体系隔开, 以实体墙面对太阳的直射, 在突出的体位侧边采光, 同时阳台设置在凹进的部位, 放置室外空调机, 保证了立面效果完整性。

细部推敲, 世博中国馆的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唐教授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 将南侧的大片玻璃与水平面夹角成73°, 这一角度正好是宁波地区夏季的太阳高度角, 巧妙的解决了南向遮阳的问题, 并在73°的玻璃下方设计水景, 阳光射在水面上, 经水面的漫反射照到室内, 水池内种植荷花等绿色植物, 建筑与环境很好的结合, 取得了室内室外的共赢。

3 空间布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的扩展, 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被侵占, 原生态、绿色逐渐在人们的视野生活中淡出, 然而物极必反。在这充斥着混凝土的森林中, 人们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容易烦躁, 城市的热岛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让原生态、让绿色重归人们的视野生活, 如何让城市的发展不已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如何让城市生态系统对整个生物圈的危害缩小?

3.1 垂直绿化

在宁波的一家华之建筑设计院的设计中, 北京十井田事务所的总建筑师吴雪涛通过对建筑中的公共与私密环境的组织协调, 在室内空间和外界环境间形成一个别致过渡的区域。并且将建筑物的公共空间直接与室外连通, 在建筑物的每一层的公共空间中都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 并在建筑的四个面上布置一些金属网, 种植爬藤等绿色植物, 使得建筑物中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并且建筑外立面上的藤蔓等植物遮挡阳光对建筑物本身的直射, 并且通过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光合作用, 蒸发吸热从而带走部分热量, 于是边庭成为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环境间的生态调节器。同时, 边庭内的绿色藤蔓植物成为人们优美的视觉焦点, 在工作之余就能直接地感受阳光和绿色有助于舒缓工作的紧张氛围。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 坡台地的积极利用

积极利用场地内的高差, 采用局部的架空处理方法, 将就近边庭或地下车库做成下沉式的展览空间, 以便于利用内外空间的渗透形成通风效应, 增强建筑物底部的空间空气流动, 通过空气的循环效应, 达到降低建筑物表层温度的效果。架空的地下空间可以结合绿化合理地开口, 实现自然采光通风, 减少由机械排风和照明的能耗, 实现建筑节能的生态化。

3.3 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通风, 避免机械等人工通风。在一些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 建筑物的进深不能超过14米, 因为经过测算在14米以内通过开窗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环境对通风的要求。

4 景观

4.1 植物配置

在如今的景观设计中, 主要问题是植物配置的本土化、地域化和生态化。在初期很多的景观设计只注重美学的因素, 对植物的生态属性不作考虑。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花费巨资种植不适宜在北方生长的热带植物阔叶植物棕榈树等, 结果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低, 后期维护费用不断提高。还有直接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一枝黄花等物种, 因为缺少天敌, 相对于本地的植物在物种间的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 导致其生长繁殖迅速, 泛滥成灾, 严重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而当下在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采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搭配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滨水绿地就是合理的利用了这一方法, 使得人们行走在水边水清草绿。

4.2 水景

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发展之源, 纵观人类文明的起始和进步都与水有着斩不断的联系。人们都喜欢择水而居。因此在建筑景观的设计当中, 水景一直得到着设计师的青睐。但是全球水资源得匮乏和水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今后的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雨水的收集系统和中水系统已经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的运用。

5 能源

全球能源的危机已经是全球所关注的几大热点之一。解决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的高能耗一直是设计师们所追求的梦想。当下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低碳建筑的发展也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水源热泵, 太阳能屋面, 地源热泵, 沼气能发电等都已经逐渐在建筑中应用。

6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一直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 因为建筑的本身就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因子, 而建筑的设计也是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人来完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各种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建筑。人与自然社会共生的观念正在成为世人的共识, 在中国, 生态建筑的市场巨大。

参考文献

[1]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 2008 (10)

[2]徐晶.浅析生态设计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吉林农业, 2011 (12)

生态设计理论 篇2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对象,生态城市定位为主题,探讨这一复杂系统及其与周边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建构生态城市规划目标体系及其规划理论、指标体系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理论界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工作者应关注城市生态化控制理论,以及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宗旨等问题.以广州等城市生态化水平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调整目标.同时,提出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些新观点.

作 者:景星蓉 张健 樊艳妮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刊 名:城市问题  PKU CSSCI英文刊名:URBAN PROBLEMS 年,卷(期): “”(6)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目标体系   城市生态化控制理论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指标体系  

生态设计理论 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生态住宅;运用

1 生态建筑概述

1.1 生态住宅定义

生态住宅即是指生态住宅的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绿化系统以及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都要把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及生活质量为准则和目标。因此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这一定义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及核心。

1.2 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想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建筑、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说我们要利用自然条件加上认为的手段来创造一个人有利与人们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来努力实现向大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生态住宅的设计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综合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能源和物质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低耗、高能、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原则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准则和具体依据。

1.3 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对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进行阐述。①生态住宅的基础是追求舒适和健康,这也是生态住宅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态住宅最先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然后还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就要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例如要有良好的通风设计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及有充足的日照来实现消毒杀菌的目的,从而达到圣体的健康。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则要注意两个性质,意识安全性;二是私密性,在保证家庭日常生活的居住功能的条件下,我们既要满足人与自然充分接触的要求,又要保证鄰里的正常交往。此外健康还有另一层深意,即住宅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所以住宅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污染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是追求高效,即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一理念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所以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2 生态环境设计理论

生态住宅在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技术体系,其中包括,水环境系统、能源系统、光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材系统、以及游憩系统等。那么简单来说建设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①节约土地资源和各种能源,做好废弃物品的回收和处理。。②住宅区物理环境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规划。③智能化住宅区,住宅区的智能化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的自动化、安全防护自动化、设备控制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做好这三个方面具体实际就等于基本完成了住宅的生态化设计。

3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通风、遮阳、日照与采光

首先对于建筑的通风来说,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环境调节手段是自然通风。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将这一手段有效的应用到住宅建筑当中,所以这就要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三维空间布置等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一致,来有效地解决住宅中通风不顺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其次对于夏日阳光的直射和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用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最初的设计当中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凹凸变化形成建筑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同时减少阳光的直射、紫外线的辐射和辐射的热量。同时也应根据当地地理与气候条件,经过对建筑群日照、遮阳及自然采光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来检验建筑的设计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3.2 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设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很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及水景设置,来获得适宜的室内外环境。但是建设生态住区绝不等于简单的提高住宅区的绿化面积。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水景设施、林地及自然通风等手段结合起来,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重大作用,相反的还会浪费许多资金在草地的浇灌、修剪和管理上面。所以建设生态住区要将多方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程度。

3.3 外围护结构设计与布置

外围护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所以要布置好外围结构同样要考虑许多内外因素。其中当地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能够造成渗透情况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外表面的对流系数也相差很大,夜间背景辐射也不尽相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所以外围护的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

4 结束语

生态住宅涉及了庞大的技术体系,他不但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想象与艺术的加盟更是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在全球生态建筑理论思潮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各专业人士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努力。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理论、科学技术、生态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成果,综合考虑技术、环境、经济和能源等多方面因素,做到技术达到最前沿,环境污染达到最小化,经济支出达到最底限,能源利用达到最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哲,孟少锋.浅谈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下半月,2013,(8):102~103.

[2]陈萍霞.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52~53.

生态设计理论 篇4

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景观概念来源与乡村景观, 它包括广阔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人类聚居环境。国内对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设计的关注只有最近10年的历史, 主要集中在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农业景观生态学、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和农场景观资源评价等方的深人, 从区域发展的高度出发, 在较大的地理空间面的研究, 但在农业景观理论的系统化、方法的现代化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方面还较薄弱。本研究是在借鉴和发展区域景观设计理论和农业景观研究基础上, 拟建立区域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设计体系, 将农业旅游与农业产业密切结合, 以保证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从设计上体现“农耕文化”, 从而提高农场景观规划的综合效益。

二、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旅游时将农业生态区园区旅当作首选。这种将农村单一的产业经营模式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旅游方式是以农业生态园区为活动场所, 集观察、考查、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形式。

(一)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将农业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农场旅游”起源l9世纪的欧洲的“乡村旅游”。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农场旅游起源于20世纪6O年代的西班牙, 随着一座荒芜被改造成为简单的农舍, 并规定农庄和农村也接待游客旅游拉开了序幕。20世纪7O年代后。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农场旅游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二) 国内的发展与探索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以及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 我国的农场旅游业发展很快,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乡村旅游作为自己外出游玩的首选, 这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正在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到1997年之间, 我国涉及观光农业的投资多达3O亿元。目前, 全国农场旅游每年接待人数超过3亿人次, 总收入超过400亿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占到了全国旅游收入总额的11.6%。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 结合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设计系统, 以“农耕文化”, 为主线, 强调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使农业生态园区景观成为农业产业的门户, 为游客提供生态、绿色的开放空房间。本文通过生态园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解决农业生态园区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 如何将农业产业产品与农场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农场景观。

第二, 如何打造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农耕文化”。

(四) 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设计理念

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名胜或综合性公园, 它是一个多方面理论的的融合体。生态农业园区的开发是基于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旅游观光的经营本质, 需要相互融合, 生态农业园区的开发往往以封闭的农园和开放的景区作为建筑载体, 而且往往局部的封闭的和区域的开放相辅相成, 形成旅游体系, 并以农园为核心和重点;作为生产基地, 生态农业园区必须遵从科学性, 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旅游园区, 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满足人们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所以园区的景观设计是关键点。

在进行生态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时, 应从多方面理论研究入手包括园区的功能、产业结构、景观美学、景观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五) 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设计实践

1. 项目背景

如意情基地地处武汉市东西湖西北部, 北与孝感市隔沦河相望, 西于汉川市以汉北河为界, 东与东山农场接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现有规划已满足不了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的需要, 因此, 有必要编制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引导辛安渡农场的建设与发展。辛安渡农业园区最大的特色是土地为国家所有, 这大大提高了规划设计的可实施性。除此之外, 辛安渡农业园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107国道由南向北穿过场域西部, 拟建的杭兰高速公路将由东向西穿过场域南部, 连接湖北省东西部的汉渝铁路由南向北穿过场域东部。辛安渡农业园区地势平坦, 气侯适宜, 水源充足, 为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农业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2. 总体评价及改进建议

如意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新特优果蔬、食用菌等农副产品的引用、科研、培育、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以高科技工厂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为先导;以绿色无公害果蔬、食品为纽带;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产加销、农科游于一体;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企业, 是综合外向型“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始终秉承“科学创新、服务敬业、倡导绿色、促进生态”的经营理念, 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共享、如意情深”的企业文化内涵。在发展中中农业生产是主体, 而饮食、娱乐等等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成为集团的优势项目。通过分析表明集团正处于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契机, 前景广阔。如意园林现有的景观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 景观改造势在必行:

将单纯的观景功能转向集观赏、娱乐、互动等多功能与一体的综合功能, 并加入计算机技术。

以农耕为主线, 将企业文化融入整体设计, 塑造地域性的文化景观。

创造多样化的游览项目, 提供更为丰富的农耕体验和休闲娱乐项目。

提升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

3. 结论

如意情生态园区所做的景观规划设计, 着眼于“农耕文化”, 强调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 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 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 但主体包括语言, 戏剧, 民歌, 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摘要: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 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到目前为止,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约57.6%,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在国家产业中, 农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以农业、畜牧业及林业生产为主体的传统乡村, 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 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形成了风格各异, 格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对农业的如此重视, 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园区,旅游景观,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肖笃.《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生态恢复理论探讨 篇5

生态恢复理论探讨

摘要:生态恢复理论基础分别是:生态系统演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尽量避免逆行演替,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进展演替.生态恢复的方向和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减少生态的不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认为,通过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可以促进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作 者:任宪友 REN Xian-you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期 刊:林业调查规划 ISTIC Journal: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年,卷(期):,33(2)分类号:X171.4关键词:生态恢复 生态演替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设计理论 篇6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城市

1生态足迹理论及计算模型

1.1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是由William E Rees提出,它是一种计算生态承载与消耗,测度生态可持续性的定量方法[1]。生态足迹将地区资源消耗量与资源供给量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以土地面积来衡量地区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从而进一步判断地区生态可持续性。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加剧三亚生态的消耗,本文以三亚城市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定量化计算出三亚生态消耗与生态承载值,以此来判断城市发展及经济活动对三亚生态系统的压力,从而为三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1.1.1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生态足迹将地区生产生活消费项目划为生物资源及能源资源两类,并计算所对应的生态足迹值,然后进行汇总即得到总的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EF=N×ef=N×rj×∑(aai)=N×rj×∑(cipi) (i=1,2,3,....6)

EF为地区总的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项目类型,rj为均衡因子;aai为人均i种消费项目所对应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项目的平均生产能力[2]。

1.1.2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生态承载力是提供维护地区生态稳定及平衡的生态供给量,它为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EC=N×ec=N×∑ai×ri×ji (j=1,2,3,....6)

式中:EC为地区总生态承载力;ec为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 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yj为产出因子。

1.1.3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差值即为生态阈值,以此来判断生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关系。以ED表示本地生态赤字(或盈余),即ED=EC-EF。

1.2指标体系的说明

1.2.1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需要将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资源能源转化为对应的生物生产面积类型,主要类型有:耕地、建筑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化石土地。耕地是最有生产力的土地类型,提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大部分能量;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肉类、奶制品、毛绒产品;林地产出原木、木材产品,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功能;建筑用地包括人类社会建设的基础设施、住房、运输系统等;水域提供了鱼类等水产品;化石燃料土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当前城市建设加快了对化石燃料土地需求。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可以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项目划分为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两类。生物资源包括小麦、水产品、鲜奶、肉类、蔬菜、木材等;能源资源消费主要包括天然气、柴油、焦炭、汽油、燃料油、原煤、煤油、原油和电力等[3]。

1.2.2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转化为对应的6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某类生物类型的生产力与所对应的世界所有土地的平均生物生产力的比值,即为该生物类型的均衡因子,世界各国土地类型平均均衡因子数值为: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8,化石燃料用地和林地为1.1,水域是0.2,牧草地为0.5。

产量因子(Yield Factor)描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类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等)的生产力与世界平均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程度。本文通过三亚市与海南省的土地生产力的对比得出三亚地区土地产量因子为:耕地及建筑用地1.66,林地0.91,水域1.0,草地0.19。

2三亚市生态足迹分析

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全市陆域面积为1 929.79 km2,海域面积5 000 km2,岛屿资源丰富,大小岛屿40个,拥有港湾19个,海岸线长209 km,近1/2的海岸带可开发旅游业。

由于计算生态足迹对数据要求较高,而近几年的三亚生活生产所需的生物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较少,从三亚统计年鉴查询可知,2008年的统计数据较为完备,遂以2008年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计算。

由三亚市统计局提供的2008年统计年鉴可知,三亚各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4]。

承载力0.492 7从表4中可以看出,三亚生态足迹为2.51 hm2/人,而当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 hm2/人,生态赤字为2.02 hm2/人,生态足迹是当地生态承载力的5倍,这说明三亚地区对生态消耗较大,本地区生态供给不能满足地区消耗,需要从附近地区输入生态足迹,处于生态负载。

将三亚生态足迹与其他国家和国内某些省份进行相关比较,如图1所示。 图1一些国家和地区生态足迹比较

如图所示,世界人均生态足迹为2.8 hm2/人,三亚(2.51 hm2/人)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中国平均水平(1.3 hm2/人),从图中可以看到,地区的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也较大。

3三亚生态城市发展的优化对策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三亚长期处于生态赤字,且伴随着三亚旅游业开发,游客数量增加,三亚生态消耗将进一步加剧。当前三亚积极推进三亚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对城市功能区划分,积极推动陆域和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实施效果,实现三亚生态资源动态平衡。

3.1产业生态优化

产业生态化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更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应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提升作物产出率,同时应推广生物肥料,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5]。在旅游业方面,三亚顺应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做好三亚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同时应进一步提升旅游整体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住宿、餐饮、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

nlc202309042026

3.2合理调整用地规模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亚是旅游投资热点,当前大量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原有的草地林地被破坏,为此应采取措施控制建筑用地的无序蔓延,恢复植被绿地。在对土地进行布局调整时,应根据三亚原有生态资源分布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机构布局、利用修复技术,加快对已破坏的植被、水系进行修复,争取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容量。

3.3倡导生态理念,加快生态保护

当地区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容量,生态失衡、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就会凸显。生态足迹反映了生态需求与生态承载的关系,其大小由地区人口数及物质消费量决定,当人口越多,消费水平越高,生态足迹就越大。三亚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注重资源保护,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减少生态足迹,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实现资源坏境动态平衡。

4结论

通过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地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量化计算机分析对比,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量化指标,动态分析生态需求与供给关系,但在计算生态足迹时也存在着局限性,由于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类型多,其消耗量统计存在困难,计算得出生态足迹应该比实际值偏小。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历年统计数据,对整个生态足迹供求缺少动态分析,同时近年来随着三亚旅游热,游客的猛增,人均承载力会更少,三亚生态负载应更为加剧。

从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可知,三亚人均生态足迹为2.51 hm2/人,是地区生态承载力的5倍,处于生态赤字,耕地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56%,说明三亚以食粮为主,化石燃料所占比例较低,由于三亚工业较少,相应化石燃料生态足迹值不算太高。与各国家相比,三亚人均生态足迹值与世界平均值相当,低于发达国家,高于国内落后省份或地区。从这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足迹值偏大,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对资源消耗更多,这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入大量生态资源,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生态发展更为不利。

通过对三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比可知,三亚处于生态赤字,为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三亚生态城市建设,应提高三亚土地利用效率,倡导环保生态消费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生态足迹。

参考文献:

[1] William Rees.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w hm 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 and Urbannization, 1992,4(2):121-130

[2] 张新主,曹明明.西安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水土保持通报 2005,25(2):91-92

[3]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 (5):654-662

[4] 三亚统计年鉴,2008

[5] 司寰,彭涛,易晓峰.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区域生态发展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2005(01):80

Sanya Ecological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ZHANGJ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

Abstract:Based on theory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it can be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d the Sanya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from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ergy resources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 hm t Sanya city is in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anYa ecological city, we should optimize resources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and advocate green consumption concept.

Key words: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ity

生态设计理论 篇7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环境,生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在城市公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一种新的公园类型——城市生态公园[1]。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具备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功能,还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城市乡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新型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展示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独树一帜。因此,人们开始对城市生态公园大为追捧,其设计理论的讨论也空前热烈。

1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理论应用对策

1.1 景观生态学借鉴

空间是生态公园的主要表现形式。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生态公园设计中的空间形式语言不仅在美学和行为心理学方面具有意义,在生态学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2]。在生态公园设计时对景观生态学理论借鉴主要在“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景观格局理论、关于物种—面积关系的理论、尺度与等级理论等方面。

1.2 深层整体生态观借鉴

深层生态学的整体观把地球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地球生物圈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物质量的封闭系统,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作为整体系统的次级系统,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运行对资源和能量的使用受制于这种有限性,因此,建立可持续性的生态技术体系是从资源使用层面达到生态可持续性的必要途径,是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的必要环节。技术体系的建立应提升到总体规划层面进行,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内容,即技术体系规划[3]。

1.3 树立和谐生态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在思想上影响人对自然的行为。在生态公园设计中,生态思想要贯彻到整个设计过程和理念中[4,4],以这种和谐的生态观来改善人的行为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使公园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在空间、内容、规模上能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1.4 生态设计兼顾文化观

美国建筑师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把“生态设计”定义为“任何与自然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5]。生态公园的生态设计要表达出与其生态内涵相一致的景观形式,给人以潜在的文化熏陶和直观的美学享受。从文化概念中提取形式元素,是景观设计的常用设计手法,基于文化观的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把隐性的生态文化层面的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生态美学景观,通过对生态美的基本特征和范畴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更具兼容性的元素,使“生态”与其它文化概念一样,能得以具体地表现。

2 天津市大港公园设计构想

2.1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政府附近,东侧为居民住宅区 ,西侧为商企建筑区,该区域由4条道路围合而成,公园现有用地面积约32 hm2。园内现有3处鱼塘,2处苇塘和2处水塘,形成一大片开阔的水域,槐树、白蜡、椿树、沙枣、紫穗槐等大片乔木长势繁茂,为在这片区域建设成集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总体设计构想

总体设计紧扣“生态公园”的性质,以景观设计结合生态保护和文化科普教育为特点,在总体布局的空间及形态设计和内容寓意上,均力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个公园以自然、绿化、生态、人文为主调,形成以自然生态为主的整体风貌。通过多种思路和方法的运用,努力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生态型城市公园(见图1)。

3 生态公园设计实践方法

3.1 融合渗透,联接城市绿地系统

根据“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规划公园绿色景观廊道,与邻近公园以及周边城市道路、绿地、公共空间系统等零散分布的绿色斑块、廊道有机配合相互融合渗透,加强城市绿地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2 多元发展,优化公园景观格局

通过对理想景观模式、景观格局分析及适宜性分析等景观格局理论方法的综合使用,按照公园的生态要求和功能要求,将公园的景观格局优化成“三主题——五区”的布局形式(见图2)。

3.2.1 “三主题”

基于基本的总体设计构想,具体景观的设计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创造时空交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景观。景观设计主要应用三条景观轴线实现这一设计理念:(1)人文历史主题。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历史、将人文融入到风景之中,通过人文景观的创造,让人们体味历史的凝重与深远,在时间的角度上感知“天”的博大。(2)自然野趣主题。在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野趣”的涵义,通过动植物的造景与搭配,让人们在充满趣味的休闲娱乐中体味自然,在空间的角度上感知“天”的生机与力量。(3)天人交融主题。景观的营造关注人的需要,注重人们的参与性,注重科普教育性,让人们在游玩中了解“天地”,了解“自然”,并与天地自然和谐交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3.2.2 主入口区

该区域以休息空间和水景为主,作为人们进入公园的主要交通地点,在景观上也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入口区的休息空间成为人们绝佳的等待休息区域。入口前的涉水滩,让还未进入园中的人们提前体味到园中的乐趣和与自然的交融。独具特色的林荫大道、木桥、流水、鸟鸣、花香让游人身临大自然,流连忘返。

3.2.3 文化生态景区——阅古通今区

此景区遵循人文历史主题,景观设计灵感取自于“六艺”的《易》《书》《诗》《礼》《春秋》中智慧精华,创造了富于特色的人文景观。主要建造了道事广场、道行广场、道志长廊、道名景观路、神化广场等景观。通过各景观的建设使游人在此景区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3.2.4 生态科普教育区——科普观赏区

此景区遵循自然野趣主题和天人交融主题,并兼顾科普教育性,充分挖掘“野趣”的涵义,通过植物的造景与搭配,通过自然景象的景观再造,以及解说牌的设置,让游人在休闲、健身、娱乐的同时,接受环境科普教育,进而充分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整个景区春野有意、夏野有味、秋野有韵、冬野有致。本区域主要有6个景点:风醉草暖(见图3)、香馨竞芳、虫鸣鸟语、绿波泉涌、林海雾谷、密林石径等景观。

3.2.5 自然生态观赏区——休闲娱乐区

此景区被水系包围,跌水、大水面以及溪涧的不同水面设计,丰富了水景观的形势,在环抱的绿岛中还设有一个松鼠园,能与水和小动物的亲密接触,这里会成为了游人的乐园,特别是小朋友活动的场所。主要景点包括:碧涧采茵、亲亲松鼠园。

3.2.6 湿地生态保护景区——水上活动区

利用基地原有的鱼塘、苇塘及水塘,同样遵循自然野趣主题和天人交融主题,将此区规划成一个湿地的生态保护景区并让人们亲身感受原始生态的美。主要包括的景点有:盈盈垂钓、莲芦泛舟、鸟吟蛙鸣(见图4)、莲湖探幽、渔村餐厅、水上乐园。

3.3 纵横交错,组织景观交通线路

根据公园设计理论,设计重点强调景观组织与游览路线的合理性(见图5)。在优化各景区间引导路线的同时,增加各景区内的步行游览路线。同时,建设局部水上交通路线,扩大亲水空间,使交通布局合理化、自然化。

根据路面宽度将公园交通路线分成3个等级,一级路为主浏览线路,用于组织和联系各生态景区,主要由入口景观大道(宽12 m)和环形道路(宽4 m)组成。二级路各景观节点内部游览路线组成的次交通线路,主要宽度在2.5 m左右。三级为小游路,宽度在1 m左右。园路曲折多变,配以丰富多彩的地面铺装,在引导游人的同时,又增加了公园的景观(见图6)。

3.4 秉承文化,融合文化生态景观

城市生态公园除了具有生态性,还具有文化性,公园设计结合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态科普教育,彰显其文化生态的观念。

3.4.1 文化景观设置

在“阅古通今”区利用典型的文化原型以及人文植被树种,创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小品(如雕刻童谣的景墙、带灯谜的灯笼、代表吉祥的松柏等),增加公园的文化品位和价值,使观者能够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深厚与伟大,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地了解。

3.4.2 景观设计兼顾生态科普性

公园设计中将景观赋予生态科普教育的意义,通过不同形式的解说牌和形象的景观雕塑的设置,让游人在休闲、健身、娱乐的同时,接受生态科普教育,改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增加环保知识。

3.5 因地制宜,构建植物生态群落

根据地形的不同实施变化,营造多种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小森林、树丛、疏林灌草丛、林荫带等重点植物景观,也形成了保护性植物群落,观赏性植物群落,原始型植物群落等多种植物群落类型,也能够获得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在水体岸边注重乔木与地被植物相结合,同时注意树木和植物的季相变化,以丰富水面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层次,调节景观空间的色彩变化,柔滑驳岸,形成没有视觉遮挡的景观环境。改造原有单一的树种结构,大量使用地带性耐盐碱树种、落叶树、常绿树相互衬托,乔木和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丰富原有濒水景观层次,形成绿带。并且保持植被的多样性,尽可能结合地形,突出地带性植物景观的特征。

3.6 基础设施的生态技术应用

城市生态公园要充分发挥其生态环保的特性,因此,在大港公园的设计中特别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境恢复与景观和场所塑造的结合建设。在基础设施上,公园应用了一些生态技术,如水循环再利用、地表水采集、太阳能采集等。希望通过这些能减少公园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城城市生态公园作为一个新兴起的公园类型,其设计理论及方法还需不断的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生态系统的建立还存在很多问题,生态系统发展的动态性,表现为它的时空性和时空结构的整体性[7],因此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时应考虑其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在保护原有生态——空间格局基础上,优化景观格局。生态公园设计时还要融入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元素,这样生态公园就不再那么“单调”。

参考文献

[1]丁新权.城市公园特征及其规划布局[J].中国园林,2009(8):35-36.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

[3]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80.

[4]封云,林磊.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54-55.

[5]Sim Van Der Ryn,Stuart Cowan.Ecological Design[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5:81-93.

[6]唐秋子,应雅琴.巧借自然营造人工园林植物群落———公园生态建设小议[J].广东园林,2006,28(5):13-15.

生态设计理论 篇8

生态经济理论认为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首先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创设一种“做好事轻而易举,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为理所当然而不是有意识地利他”的新体制,据此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设立一系列目标,根据这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部标,首先应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明确为: (1) 仍然以有利于减少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技术策略为基础,尽量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 (2) 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降低可持续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成本; (3) 提高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的整合程度,从提高经济-环境复合价值出发,科学计算可持续性建筑节省的生态成本与其长远社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使由建筑活动所带来的“入”与“出”一目了然; (4) 通过建筑的建造行为策略性地向自然资本投资,促进自然资本价值的实现,使可持续性建筑在环境与经济评价中都表现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优越性。

总之为提高经济可行性,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应围绕如何通过建筑的建造与使用实现自然资本价值而展开的,实现自然资本价值的显化和生态化策略的成本-效益最优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

二整合经济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经济学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深层次变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坚持整合性思想是新经济观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标的关键,它形成了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1) 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必须贯彻整个设计过程,前瞻性原则保证在设计前期就做出最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的决策; (2) 这样的可持续性建筑研究不追求某种特定的外观或风格,而是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有效实现各种价值的系统; (3) 可持续性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投入,也不应该比普通的建筑营造更加复杂; (4) 可持续性建筑应对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更广义的整合性设计以实现最佳成本-效益; (5) 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看作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需要同时达到的两个目标。

三整合经济思想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的影响

生态经济学要求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首先要突破狭义的设计范畴,同时向传统设计阶段的前期和设计的延续阶段两个方向进行拓展,构建一个广义的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自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将这个体系围绕提高策略的经济可行性展开,通过引入生态经济学关于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协同分析方法,形成整合环境与经济的建筑效益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兼顾经济与环境的策略将分别体现在以下几部分:

(一)政策建议。

外部的政策、制度会对建筑的建造成本带来直接影响,通过对污染排放纳税、设立限制污染的法律法规以提高不可持续性建筑的成本,或通过给予可持续性建筑优惠政策可以降低其建造成本,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可行性。虽然作为微观的局部性行为,每一个单体建筑乃至区域的设计不可能对地区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通过对具体场地的分析与研究,有意识地计算某些局部性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特定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提高所带来的帮助,并将之与可能获得的环境回报进行对比,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反映,努力争取一个更加有利于平衡可持续性建筑效益的外部政策环境。

(二)对设计策略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对整合性设计思想的扩展,有助于使原来仅基于环境目标提出的各种技术策略获得另一种意义的整合,从而实现设计策略中环境目标与现实经济要求的协调,提高策略的实施效率。

首先,前置性策略。根据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前置性”原则,有目的的提高项目前期的投入是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法,因为前期考察、分析与设计所需要的成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当小的比例,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非常可观。

其次,技术多样化策略:技术的多样化体现为时间意义上的多层次性与系统的多样化。应该对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在成本-效益上的相互关系以及最佳的应用时序。由于技术本身在不断成熟过程中,今天非常昂贵的设备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十分普及,因此对于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应该放到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不是简单的静态比较,在制定可持续性建筑的技术策略时有必要将这种演变因素考虑其中,通过多层次的技术组合为项目在未来的升级提供可能,从而形成一个可生长的策略体系。

再次,多方参与策略。多方参与策略有利于体现不同群体的社会要求、发挥不同方面的优势,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估建筑所应体现的经济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率,同时这种协同工作方式也是一个相互教育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为可持续性建筑实现系统最优组合提供直接的技术保证,有助于保证设计决策的科学性。

最后,自然和现状资源的保护、恢复与利用。生态经济学对这一原仅以保护环境生态为目的的策略进行了拓展,认为对于自然与现有资源的保护、恢复与利用同时也是实现自然资本价值的重要环节。通常我们以一种消耗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资本理论启发我们还有另一种更为积极的利用方式——通过投资实现环境价值。

摘要:生态经济学新理论使人们认识到, 应有意识地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中, 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需求, 更大的范围整合社会资源。使得可持续性建筑的整体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对克服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提高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可行性提供了许多启示。

关键词:启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03, (03) .

[2]、范颖.绿色建筑的高效益与设计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06) .

生态设计理论 篇9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现生态课堂的共生性

(1) 把尊重带进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 把鼓励带进课堂。课堂上教师多用些鼓励性语言, 鼓励性的行动, 可促使学生进步、帮助学生,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3) 把幽默带进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形象, 活泼风趣的语言, 把物理课上得绘声绘色, 富有情感, 可以使某些本来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2. 设计丰富的教学过程, 体现生态课堂的多样性

(1) 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丰富物理教学内容, 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善于整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善于发现社会中的热点物理问题。比如在讲万有引力, 人造卫星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播放我国发射神九载人飞船的壮观场面及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的过程。

(2) 丰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各种简单与复杂、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多方面和多层次交往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动量定理”时, 教师可以先用这样的悬念故事引入: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得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 客机坠毁, 17人丧生。这些疑问并不急于需要学生回答, 主要是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 丰富的教学评价方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尝试采用教师评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种形式。

3. 设置多维课堂互动, 体现生态课堂的平衡性

(1) 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 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展开关于“重物和轻物谁下落得快”的争论, 驳斥对方要有理由, 宣传自己要有论据,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 形成了互动的生态课堂。

(2) 生生互动。教师应创设教学环境, 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 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 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 可以让各位同学生生互动配合着做单眼抓笔实验。使学生体会到一只眼睛能看到物体, 但是没有立体感, 判断不出远近距离这个特点。

4. 进行开放训练, 体现生态课堂的开放性

(1) 开放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利用一些没有固定或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 对学生进行训练, 可提高学生从不同途径、不同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 开放性实验。设置开放性实验,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思维活动。比如在测电源动势和内电阻的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多种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挑选所需器材,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本实验方案开放, 可选择伏特表和安培表及滑动变阻器来测量, 也可选择伏特表和电阻箱来测量, 还可选择安培表和电阻箱来测量, 选择不同的器材就有不同的方法。

(3) 开放性练习。开放的练习强调能力训练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侧重“多解”“思考”“研究和探索”“动手”“创造”。没有现成的方案, 都是自主完成, 不同同学设计的发电机没有标准的模样, 只要符合发电机原理, 都是正确的。

总之,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达成教育理念的最直接、有效的场所, 新课程对应新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要善于利用生态理论, 构建和谐的物理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顾建华.初探新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J].现代阅读, 2011 (10) .

生态物性理论 篇10

分子物性理论指出分子及材料结构主要靠元素原子壳粒递换即价键联结的, 化学反应或变化实际上是元素原子递换传输过程。生化物性理论指出生命分子生长主要靠水及其化合、混合分子递换传输过程, 细胞是一定核内外成份结构与递换传输方式的生命分子系统。生命物性理论指出生命细胞是来自上代特定精卵生命分子系统融合复制、分化分裂、生长发育成胚胎及其生命体组织系统生长主要靠固、液、气、场质等养料递换传输过程。特定环境条件演变下递换传输方式变化是生命或物种起源与生态关系演变的根源。

1 生态环境

1.1 水汽循环:

地球特有温度压力及演变条件下, 地幔上层生成轻元素氢、碳、氧、氮等, 氧、氮以气态分子方式存在于地球表面, 而氢与氧化合成液、固态水方式存留于地面。碳与氧化合成二氧化碳, 并比氧、氮分子重而存留于大气下层, 与水作用可构成碳酸。在某些特殊地面演变时期可能形成简单碳氢化合物分子, 甚至元素原子递换传输中生成有机分子与生命分子。大气中氮在空中雷电等作用下变成氮化物, 它们溶于雨水生成亚硝酸、硝酸到地面。即生成地面一定种类大量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 这些分子在海洋递换传输中生成更多种类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水分子本身可以分离酸、碱性分子根。

地幔与地壳交流中涌向地面生成元素原子和分子, 加上宇宙每日每刻落到地面无机物与有机物, 在水循环中不断地溶解大气与地面无机物与有机物, 并流入大海洋中, 使海洋具有丰富无机物与有机物。这些物质成为生命分子生成、生存的基础, 加上多变的地面气候、气象条件下, 促使某些元素原子不仅构成无机分子, 有的元素原子在特定条件下构成有机分子, 有机分子在递换传输中联系起来, 甚至构成可以生长与解体过程的生命分子与生命分子系统。没有地球表面大面积水的循环及其形成相应气候气象, 生命分子或生命分子系统形成是不可想象的。

地球与其它星球最大不同在于地面有广大海洋与丰富的水, 海洋在太阳照射下产生水蒸汽, 它比氮、氧分子轻, 而上浮大气上空, 形成云、雾、雨、雪、雷电等, 雨雪落下回到江河湖海与大洋中去, 形成了地面水的循环。在水循环同时也是太阳能蓄放循环, 形成地面复杂气象, 促进了地球生物圈的形成与帮助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圈的微生物、植物与动物也参与了大自然的水循环, 不仅对生物体递传过程不可或缺作用, 还起了对大自然调节水循环条件。水的循环所储蓄太阳能量与构成气象变化有助于有机分子、生命分子形成、化合与联系, 生物生长、发展与进化, 而且生物也起了调节水循环作用, 以趋于自然界水、能量及养料循环交换平衡趋势原理。

1.2 大气循环:

大气中氮在空中雷电等作用下变成氮化物, 它们溶于雨水生成亚硝酸、硝酸进入水中或地面, 被植物吸收。某些微生物在跟大气交换递传中吸收氮, 并递换出氮的化合物, 起了固氮作用。如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根瘤菌和某些藻类等交换递传中生成分子态的化合与分解氮化物分子, 构成氮循环。因此微生物与生物也是氮元素循环与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一环。

地球表面特有环境, 尤其水与氧、氮在大气中循环条件下, 氧是很活跃非金属元素原子, 可以跟氢与各种各样金属元素原子化合成氧化物, 条件改变再从氧化物分解出氧, 尤其水参与, 使氧循环更加丰富多样。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 呼出氧气的生命体物种, 而动物是吸收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的生命体物种, 两者在地球表面形成了氧气的大自然循环。地面特有条件下, 构成了植物与动物的氧循环平衡趋势过程, 促使地面动、植物平衡发展。可以说地面动、植物间氧循环中趋向生态平衡竞争中发展、进化、丰富新物种。逐渐生成的生命体物种分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三大支。

当植物往较高等植物进化, 二氧化碳和氧气、氮气交换递传就增加不平衡, 促进动物高级化进化, 以便多更快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吸收氮化合物排出尿屎供植物、微生物递换传输中生长。植物与微生物进化使有机物增加, 促进动物吸收消化有机物, 分解出来较简单有机、无机分子供植物微生物吸收生长。反之动物进化提高相反过程, 就促进植物、微生物进化, 以趋于自然界气体、水、养料交换平衡。破坏这类气循环与生态平衡趋势衡将受到自然惩罚。

地球表面环境条件变化的又促使原已大体平衡的动植物状态受到破坏, 变成生态不平衡。有些生态不平衡促使植物进化, 另一些生态不平衡则促使动物进化, 两者发展促使地面有机物生态平衡趋势循环步骤加快。也就是说自然界生态平衡趋势促使动植物交错进化, 反过来又影响生态平衡趋势步骤与环境趋于稳定。称为地面气循环促使地面有机分子、生命分子适应、变异与复杂化, 促进微生物、植物、动物不断往平衡发展、进化、丰富, 并反过来促使环境趋于大气循环平衡稳定过程的原理。

1.3 生命起源:

地球特有温度压力及演变条件下, 氢与氧化合成液、固态水方式存留于地面, 水分子本身可以分离酸、碱性分子根。跟其它元素原子化合作用生成地面一定种类大量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 这些分子在海洋递换传输中生成更多种类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随地面环境条件复杂化, 也使酸性分子或碱性分子成份结构与递换传输方式复杂化, 甚至构成复杂有机联系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的双极分子。

在特定环境条件 (地球演化过程某些时期或阶段) 下, 促使其组合转化成新的酸碱双极性分子。自然界出现酸碱双极性分子, 如戊糖与磷酸组合双极性分子就会使磷酸性极接收化合碱性分子并超过戊糖碱性极, 平衡趋势必促使戊糖碱性极接收化合酸性分子, 由于化合惯性继续接收化合酸性分子并超过磷酸性极, 平衡趋势又促使相反一极磷酸性极接收化合, 这样酸碱双极性分子交叉周期性接收化合同类或非同类酸性分子与碱性分子, 构成了复制或分化的生长与分子递换传输过程。如核糖核酸或去氧核糖核酸基本酸碱双极性分子成份结构与周期性交叉接收化合过程而生长。

另一方面生命分子中蛋白质的基本成份结构的各种氨基酸所包含的氨基NH2可以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酸基COOH相连接, 并脱去水H2O而形成肽键C-NH。这种肽键就是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的分子桥梁, 多个此桥梁就构成多肽, 构成更复杂更庞大蛋白质。实际上肽键是起了水分子及其溶解分子 (化合或混合分子) 递换传输作用, 其中氢H (酸性) 与OH (碱性) 双极性交叉作用, 并周期性接收化合同类分子而复制或接收化合不同类分子而分化的蛋白质生命分子生长, 随着肽键增多失调解体机会也增多的生衰过程。它与核糖核酸一起成为生命不可缺少部分, 对生命来说也很难分清谁先谁后。

核糖核酸或去氧核糖核酸基础成份结构与交叉接收化合酸、碱分子的复制、分化过程而生长。随着生长脱节机会增多, 到一定程度便解体或分解过程, 而构成生长、衰亡过程的生命分子。由于海洋中一旦出现最初核糖核酸起了摧化作用, 促使有机分子氨基酸在水递换传输连接成蛋白质, 使蛋白质生长。反之出现最初蛋白质也在水合分子流动中促进核糖核酸双极性交叉生长成双螺旋体, 两者相互作用与促进是生长、衰亡生命分子及其递换传输形成的基础。水及其溶解化合物、混合物分子在生命分子递换传输中起了基本的作用, 靠它可以把各种各样营养送到生命分子或生命体各个部位和器官组织。因此有生命星球要有水, 没有水通常不会有生命分子和生命体。

有水星球与地球促使无机分子间元素原子递换传输, 尤其碳、氢、氮、氧等元素化合往有机分子, 有机分子往生命分子递换传输方式演变。地球特有温度、大气、海洋漫长演变环境条件下, 促使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等分子在递换传输中联系、生长、变异成多种生命分子、分子链之基因, 甚至不同生命分子构成系统之细胞或生命体。称有水天体或地球出现酸碱双极性递换传输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等分子中复制分化而生长与失调脱节而解体过程的生命分子、生命分子链之基因, 甚至生命分子系统之细胞过程的生成就是生命起源原理。

由于人的寿命与地球演变过程相比只是暂短一瞬间, 人要模拟这个过程是不太可能的, 即使从无机分子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或化学过程转化为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也非常困难, 甚至不太可能的, 个别简单有机分子, 如尿素、氨基酸、胰岛素等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是比较特殊的, 但也足以旁证无机可以往有机分子转化。但几乎所有地面有机物或有机分子来自于生命体或压在地下生命尸体, 如石油、煤炭等。更不用说有机分子往生命分子或细胞转化变异过程模拟。总之, 生命起源、生物起源都是地球特有环境演变过程长期积累的产物, 通常不是人力物理化学实验室所能模拟演变过程。

2 生态规律

2.1 生态平衡:

《辞海》描述指出, 环境系统中重复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动态平衡联系。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生物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化学成份、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变化, 而生物为适应环境条件变化必须调整自己, 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 各种对立因素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可归纳称为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 各种对立因素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影响着物种变异, 以趋向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原理。

生态平衡趋势是《物性理论》趋匀平衡原理在生物领域中的具体内容, 是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具体的体现。从简单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在周围地球环境条件周期性演变中, 有些单细胞生物在繁殖过程分化为自养性细胞, 即能通过其自身叶绿素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细胞和异养性细胞, 即通过吸收自养性细胞分解排泄有机物来养活自己的细胞。通过动物吸收植物并在递换传输后构成尿屎排泄, 返回自然。构成氮、氧与水等平衡循环, 这个氮所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在物种间递换传输平衡趋势, 促使微生物与生物生长、繁殖, 起了相互制约、补偿、交换作用。以促进自然界氧氮气体、水、养料递换传输中循环与平衡稳定大气层及海洋的气象趋势。

在地球表面特有演变环境条件下, 物质递换传输过程与生态平衡趋势成为生物物种产生、生存、联系、变异的根据。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平衡协调关系, 才能使各物种共同生存与发展, 某些物种灭绝或发展过快过多, 可能使另一些物种相应食物而失调失衡, 使其生存困难或平衡破坏, 促使物种适应新环境而变异或转化。因此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物种共同生存、发展基础, 也起相互制约、转化作用。人类参与愈来愈广泛, 对生态影响愈来愈深刻, 有正面好的影响, 也有违背或破坏生态平衡趋势的反面影响, 这类破坏生态平衡行为最终将损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2.2 自然选择:

《辞海》描述指出, 生物界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的现象, 为达尔文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生物进化主要通过自然选择、其要素是变异、遗传和生存竞争。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发生变异, 有利于生存的变异, 逐代地积累加强, 不利于生存的变异逐渐被淘汰。他认为自然选择可以用来说明物种形成、生物适应性和生物界多样性。自然选择实际上是自然环境对物种变异、遗传影响以及生存竞争的具体描述或优生劣汰本质解释。还指出同种或异种生物个体相互竞争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认为食物增加速度落后于生物繁殖的速度, 因此生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和空间发生激烈竞争。竞争获得胜利的个体能够产生较多后代, 种族得以繁衍, 它们遗传性状在数量上渐占优势, 可能促使新类型的形成。

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物种选择性变异, 这个变异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即主要通过精卵融合成胚过程起作用的。胚胎内的分子链、基因成份结构与递换传输方式的某种改变而引起个体生长过程较大变异。这种变异经过几代巩固下来, 就发生变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支配着某些物种递换传输过程, 实际上就是物种变异更新与遗传过程。适应环境条件物种或物种器官则生存或遗传下去, 不适应环境条件物种或物种器官则被淘汰或转化、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随地球自然环境演变及相适应物种变异, 使自然界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物种愈来愈多样化。称为适者生存、发展、变异、遗传, 不适者萎缩、退化、淘汰、衰亡过程通常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即外部环境演变是通过物种早期内在递换传输影响着物种变异、遗传、生存竞争的自然选择原理。

自然选择是支配着生物界物种之间递换 (变异) 传输 (遗传) 过程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自然选择还包含物种间或物种内生存竞争, 它使病弱者通常成为异种食物而消失, 留下强壮者继续繁衍后代, 自然选择生命力强者。亲缘关系远些同类物种杂交可以从精卵成胚过程就有较强竞争力, 更容易形成个体强壮者, 更有利于生存与遗传而被自然所选择、所发扬。异类物种杂交往往因精子无法吸收融合卵子生命分子而出现种间隔离现象, 但个别近亲物种之间能够吸收融合并存活下来必产生变种或较大变异, 它们甚至有很强生命力或竞争力。

在地球特有演变环境下, 动物性别分离也是增强物种竞争力和生命力的自然选择必然的结果。加上自然或人工杂交而变异、变种的自然选择促使地面物种愈来愈丰富愈多样化。现有地面上生物种类繁多, 如已知植物有三十多万种, 动物有一百二十多万种, 微生物约十万多种, 加上灭绝的、未知的和人工改造的物种更多得难以估计。分类方法是生物分类系统认识的必要过程, 分类方法很多, 世界公认的是瑞典林耐在前人基础上, 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分类系统, 按类、纲、目、科、属、种分类, 并将过去紊乱命名统一起来。

2.3 递换传输:

递换传输简称递传, 它包含三类意义:a.物种上下代继承性或遗传性的递换传输, 物种继承过程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条件而变异, 并经过几代巩固, 此变异也会递换传输到后代;b.物种内部各部分之间固、液、气、场质的各种类型物质递换传输过程, 不同物种内部结构与递换传输方式不同, 如自养生命与异养生命结构或递换传输方式是根本不同的;c.物种之间在特定外部条件下生态平衡趋势中而相互联系或递换传输方式, 不同环境条件构成不同平衡趋势而使生态关系或生物递换传输关系发生演变。生态递换传输过程主要是指最后一类, 即C类。

物种继承或遗传主要靠上代或原物种分离出来的种细胞或精卵细胞, 在新的环境中继续生长发育而成的。没有前代的分离或分裂的细胞就没有后代的物种, 这就成为物种遗传根本来源。俗语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一点也没错, 外部环境只能对其某些方面加强或削弱。如物种生存竞争就是使强壮或某些功能得到发扬的物种个体生存下来。变异通常有个变异积累过程, 发生突变往往是某些相近物种之间在特殊或突变环境中突破种间隔离现象的精卵结合或其它手段 (如嫁接等人工办法) 而产生新物种的。

外部环境条件演变通过生物递换传输与内外平衡对称趋势 (或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矛盾在自然领域的反映) 起作用的。对于生命双极性分子交叉递换传输同类或非同类酸、碱分子而复制或分化生长成螺旋式分子链, 而螺旋式生长平衡趋势而演变成双螺旋分子链, 并形成周期性松紧交叉生长过程。双螺旋放松时某些元素原子键断开而接收化合一些分子, 旋紧时排出不被接收或递换出的分子的新陈代谢过程, 如DNA分子等。不同排列组合DNA与其它各种生命分子组成不同的生命分子链, 甚至不同物种的基因生命分子系统。

不同生命分子链及其基因组合成不同的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子系统与细胞生命分子系统, 基因、染色体通常是细胞核主要组成部分与开展递换传输核心。细胞同样地随地球长期演变积累变的愈来愈丰富多样种类与平衡对称趋势变化, 如分离成各种各样自养性与异养性细胞、种细胞与体细胞、精子细胞与卵子细胞等。精、卵细胞分离 (一分为二) 可以减少纯粹复制使其双极性递换传输中竞争力减弱而退化, 增强融合 (合二而一) 发育成胚过程双极性递换传输竞争力、生命力。而且生命体愈复杂愈需要分离精、卵细胞才能避免退化, 因此生物尤其动物进化到一定程度, 必然要分离成精子细胞与卵子细胞与雌雄性生命体。

精卵细胞或生命体雌雄分离是物种进化必然结果, 也是促进物种变异重要因素。无性繁殖或亲缘关系太近, 融合复制与递换传输过程缺少生长双极竞争力或矛盾统一趋势动力而退化, 使生命体发育过程易出现器官缺陷而不能健康生长, 亲缘较远因精子难以吸收卵子分子而有种间隔离现象, 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精子吸收了异种卵子而变种, 可见性别分离是物种进化必然产物。通过恰当亲缘关系控制杂交等有利物种自然健康生长或人工生产发展。地球环境演变是最基本外因, 并通过内因起作用, 只有那些通过内因改变递换传输方式而变异物种生存下来, 尤其雌雄或精卵分离的物种是随着物种复杂多样化与有利生存发展而逐渐进化必然产物。称地球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引起生态与生命内在递换传输方式变化, 如性别分离是递换传输方式改变的典型环节, 而使物种变异是生物物种起源原理。

这个原理支持人类是地球最近亿年内表面环境演变甚至突变中, 从旧物种古代猿类演变而来的观点。地球南北极寒冷而赤道附近炎热, 而且范围一直在长短周期演变, 使地面物种不断演变与交流。有的地区 (如亚洲) 古猿因寒冷而生活在地面, 往直立方式活动的人类演变, 而赤热地区仍然生活在丛林中往猩、猴演变, 并在不断交流与环境变化, 使新环境适应物种该地区物种又变异, 形成愈来愈复杂多样, 加上动物活动可以在适应环境条件下生存、变异与遗传。地面长期演变积累而形成愈来愈丰富的物种, 如不同人种与各种猩、猴类等的同时形成、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关系。

3 生态形成

3.1 生态群落:

如果生命分子系统之细胞、生命组织生理系统之动植物体与物种间联系的生态系统之群落是构成生物科学三大领域, 那么现在要讨论的是群落或生态系统。地球表面逐渐形成四大圈, 包括大气圈、江河湖海洋的水圈、五大洲的岩土陆地圈与生物薄层圈是生态大系统。各个大小地区构成中小生态系统, 通常所谓生态系统是指小区域生态系统或群落。生态系统中生命物种间趋于生态平衡所构成的物种循环递传过程或每个物种是生态递换传输的一个环节, 缺了一些物种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其它物种的生存。就会在新的生态平衡趋势中选择演变物种以构成新生态平衡系统。

《辞海》指出: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例如森林、草原、苔原、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生态系统包括四个基本组成成份, 即无机环境、生物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分解者腐生微生物。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 (或食物网) 的相互联系。太阳能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能, 并借食物链 (或食物网) 流向动物和微生物:水和营养物质 (碳、氮、氧、氢、磷等) 也通过食物链 (或食物网) 不断合成和分解, 在环境与生物之间反复地进行着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作用。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 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破坏这类水、气循环与生态平衡趋势衡将受到自然惩罚。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而动物又依赖植物生存, 构成地面有一定气候、水、土地分布的生物自然带或区域。称这些特定自然带或区域使一群群的物种生物, 包括生物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分解者腐生微生物之间既互相依存, 又互相竞争, 并构成生态平衡系统的生物群落原理。保护现有的生态保护区, 让生物物种之间在该地理自然环境中构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需要的递换传输以趋于生态平衡系统的生物群落环境外, 人类可以进一步开发, 如扩大改造耕地, 建设生态较平衡的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和在大大小小河流中筑坝蓄水, 不仅是缓解地面淡水紧缺有效措施, 而且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有效的办法。有水有山 (或良好土地) 是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基础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引进某些物种, 以便构成生态平衡的生物群落系统, 即特有环境条件下, 生态平衡推动着群落形成。

3.2 食物递传:

如果物种遗传是物质递换传输生物学的内在具体形式的话, 那么物种之间在生态平衡趋势下互相依存、互相竞争并构成食物链为生物学的物质递换传输外在形式。自养生物之植物体主要以自然无机物与物种间排泄物为递换传输物质, 构成无机物、有机物递换传输、存储能量与有机物生产过程。而异养生物之动物体主要是以另一物种作为食物, 构成物种间食物链或食物递传过程, 以趋于生态平衡, 并形成有机物循环递传过程。

自然界物种之间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竞争, 并在递换传输过程构成食物链, 使物种之间处于生态较平衡状态。在地面上特有环境下群落的物种是相互依存的基本环节之一, 促使这些物种之间构成了食物链。有的物种甲本身或输出正是另一物种乙输入所需要, 物种乙经交换传输后本身生长或输出又成为物种丙的输入需要, 这样一物种一物种地递换传输过程, 在整个群落生物圈构成了循环递换传输过程, 即构成食物链的过程。生物, 尤其动物食物就是其它种生物, 没有这些物种存在就难以生存和发展。食物在物种之间有选择递换传输就体现在生存竞争与食物链上, 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中一个脱节, 就会出现生态平衡的破坏, 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环节, 称生物群落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物种之间生存竞争与食物链网是生态物质递换传输具体方式原理。

物种生存竞争中弱者或不幸者往往首先成为其它物种的食物, 即在竞争中病弱残的首先在食物链环节中成为其它物种的食物或牺牲品, 生存竞争的失败者。而强壮者则生存、生长与繁殖下去, 以趋于生态平衡。动物甚至植物之间既互相依存, 又为生存竞争而在递换传输过程构成食物链, 强者生存, 弱者淘汰的物种之间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改善与发展物种, 但外部环境演变及其物种间内外各种关系, 尤其适者生存与生存竞争成为变异遗传重要环节。

不同的物种需要吸收的物质形态或物种不同, 经递换传输过程产生的物质形态与递传出来的物质形态各不相同, 即输入和输出各不相同, 使各物种之间有选择地以某些物种或排泄物作为食物, 而在物种之前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而发展农业, 但违背生态平衡趋势规律或破坏生产各行业间协调, 只强调一、两项增产, 其结果不但单一项生产增产不了, 而且整个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不尊重生态平衡与群落食物链规律, 将受到自然发展的惩罚, 往往带来难以控制的灾难。

从物种间递传关系的农作物间种和轮种也许是农业增产和保护土地有效措施。但对一个物种而言, 环境条件除一般的气候季节、水的来源、土壤好坏之外, 还包含相关的物种, 缺了这些物种, 可使物种间食物链或递换传输环节脱节而影响生产丰收。农、林、牧、副、渔全面联系发展不仅是经济生产问题, 也是生态平衡改善与构成和谐协调地球村问题, 这些外部环境条件控制技术指导着生产发展进步与生态平衡改善。

3.3 环保改造:

一块土地的农业生产要在水土和气候等基本条件下, 按照生态平衡趋势和物种间养料递传规律, 采用适当选择不同作物品种间种和饲养某些动物, 以尽可能做到物种之间养料能够形成递换传输各个环节, 并趋于生态平衡, 就可能较全面获得丰收。这一观点在园林设计和管理上也许更有用的。物种间构成既互相依存, 又作食物链网环节竞争的生态平衡, 人工基本方法除保护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或自然群落区, 还要控制改善现有湖泊、河流、海洋区域和开发以大大小小水库为中心的人工群落区等的生态条件。

牧业生产适合在丰富水草的大草地或大草原上发展, 游牧生活形成是由于水草丰富程度随季节变迁而移动, 保护建设水源与草地是发展畜牧业基本途径。渔业生产在江河湖海和大洋中有节制的捕捞是必要的, 如果无节制捕捞就会损害渔业资源, 最后损害的还是人类自身。鱼和水中其它生物饲养是解决生产需要的鱼场、鱼池和付业家禽场所及其自动化机电设备的建设, 实现人工较大规模的生产, 以满足人类生活日益扩大需要的有效办法。如果物种之间递换传输环节加快, 那么整个生物圈的循环周期缩短。加快方法很多, 选种育种和改善环境条件等是最基本最简单可行的办法, 称为人工改善环境与物种间关系以加快生态循环平衡趋势中增产原理。

动、植物群体生产更注重于环境改善、改造、建设, 特别水源和土壤的条件改善、改造和建设。因为生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生态平衡条件下形成的, 如气候、水源、土壤等基本环境条件, 其中地理气候条件一般只能适应而难以改造的, 能够改善的就是水源和土壤。生物没有水就无法生长, 因此水库、湖泊改造或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必要手段。农林业除水外还需要肥沃的土壤, 土壤不够理想的可以改善或改造, 甚至建设。畜牧业需要肥沃草原。主要农业产品多半根据地理环境和季节条件发展的。

人工变种是生态环境条件控制结果, 最简单办法是移植和嫁接、杂交等。主要农林业产品多半根据地理环境和季节条件发展的, 如不同地域环境都有各自适合发展何种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人类发展需要而加快扩大农、林、牧、付、渔业产量外, 还要改善条件以缩短物种生长周期和食物链循环周期, 这样才能使各物种各环节间同时发展, 以便遵从生态平衡趋势条件下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如果其中一个环节跟不上, 立即影响其它环节或物种发展, 甚至产生整体的失调而造成人为的灾害。一味追求一两项发展而不顾其它, 就会构成物种失调和破坏生态平衡, 而受到自然惩罚。

参考文献

[1]陈叔.物性论-自然学科间交叉理论基础[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 12.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3]陈叔.物性理论及其工程技术应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 212.

[4]陈叔.物质世界之奥秘 (上、下卷)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6, 3.

[5]陈叔.细胞遗传和繁殖递传.科学 (美国人) .中文版, 2000 (3) .

[6]陈叔.生化物性理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4) .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篇11

关键词:生态批评 土地伦理学 生态女性主义 后殖民生态批评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已经面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物种灭绝,气候变暖和人口大爆炸,等等。面对这些令人不安、令人震惊的生态危机,一些来自于从经济学、哲学、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具有高度生态责任感的学者们开始寻找和研究导致这场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此背景下,生态批评应运而生。本文简要论述了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土地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生态批评。

一.土地伦理学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沙乡年鉴》一书中详尽阐述了他的生态思想。利奥波德首次倡导把人类的道德责任从人类身上拓展到土地之上。自然界包括了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在内的生长在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和非生命。

“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1]38他强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高度赞扬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他所提倡的“生态良心”就是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在“生态良心”概念中是一个核心词汇,保护的目的就是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来保持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然而,人们却太执着于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人类本身的既定责任。他坚信生物共同体的稳定取决于它的完整性。

他谴责“人类中心主义”,声称:“在人类社会,我们已经认识到(我希望如此)征服者往往最终会自掘坟墓,自食其果。[1]312“因为对征服者这样的角色来说,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层含义:征服者就是权威,在社会生活中,唯有他才知道如何使社会生活运转下去,也只有他才知道社会中哪些人和事物是有价值的,而哪些是没有价值的。然而事实证明,征服者对此一无所知,于是,他的征服最终失败。”[1]312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生物界的固有价值,而不应该把它看做自己所拥有的一个商品,更不应该随心所欲地滥用它。“我认为,如果人们对土地没有热爱、尊重和赞美,没有高度认识到它的价值,那么这样的土地伦理关系将是难以想象的。当然,我所谓的价值,不单单是它的经济,更在于它此外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325“单纯以经济利己主义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是没有指望的。”[1]326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作为土地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这个共同体就像人类的身体器官一样,有条不紊的运转着。为了阐释“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利奥波德把这种“生物机制”形象地比喻为“土地金字塔”。人类处于这个金字塔的顶端,人口大爆炸和日益耗费的自然资源需求将会对自然平衡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倾覆整个土地金字塔。对于利奥波德来说,“土地伦理”的本质就是“如果一件事情着眼于保护这个生物共同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感时,那么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1]365

二.生态女性主义

作为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环境保护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其撰写的《女性主义·毁灭》一文中,最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通过强调自然与女性的结合,她指出了女性在促进生态革命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生态女性主义者们认为,纵观历史,无论是自然还是女性都一直处于从属于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相同位置。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是导致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后者甚至比前者更具有毁灭性。

生态女性主义者们坚信压迫女性和毁灭自然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声称,女性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承担照顾家庭成员的责任。准备食物是她们的日常工作之一,然而对女性来说,由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恶化使她们为家人准备燃料、食物和水变得更加困难。他们还坚称女性与自然具有象征性的和概念性的联系。当女性被“自然化”、自然被“女性化”的时候,女性与自然都被放在了从属的地位。这包括从对她们天生邪恶、内心软弱、身体虚弱的指控到对她们母亲身份的要求。有时作为一个孕育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母亲,她是善良、温柔和自私的。然而,有时作为一个带来毁灭性的自然灾难的女巫,她又是暴力和野蛮的。所以,在男权社会里对女性和自然的定义确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另外,在西欧文化中所确立的等级论和二元论的概念再次肯定了“统治的逻辑”。在沃伦看来,“这个逻辑只不过是一个压迫性的概念框架,它长期以来起到了维持和证明对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其他人类以及非人类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的合法性的作用。”[2]40

在西方认识论发展史上出现了理智/情感、精神/肉体、文明/自然、天/地、自我/他者、男人/女人等存在二元对立关系的表述。而男权制二元论往往赋予前者更高的价值和特权。在沃伦看来,统治的逻辑就是:“对于任何X与Y来说,如果X在道德上比Y优秀,那么X就理所应当地在道德上统治着Y。”[2]45既然自然和女性在概念上劣于男性,那么男性就应该统治女性与自然。这种二元论长久以来一直忽视女性和自然,使女性不能拥有像男性那样的社会地位。由于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所以她们跟自然比较亲近。她们在解决生态危机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调节着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她们似乎能够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力量。简言之,“生态女性主义就是一场认识到资源开采和自然退化与对女性的统治和压迫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运动。”[3]23生态女性主义以“关怀伦理”为中心,其目标就是通过消除对妇女的压迫和对自然的掠夺来解构男权制二元论。其基本主张和博大精深的生态学是一致的,由于它们都确信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应该,也能够基于一定的内在价值而共存,而且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三.后殖民生态批评

后殖民生态批评是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观。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多种不平等。第一世界国家以牺牲所谓的能够“受益”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资源和人类自由为代价来执行其利己战略。在印度历史学家古哈看来,工业化仅仅成功地“使农业地区几百万的人们越来越贫穷,而且使大量的植物、水和石油资源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着。”[4]196在其作品中,古哈提倡把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一种解决北美和南美、殖民者和殖民地之间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矛盾的新方法。哈根和提芬把这种结合定义为“绿色后殖民主义”,然而西兰诺和德鲁格雷称其为“后殖民生态批评”。后殖民生态批评认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西方技术统治论”发展的一个工具,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的形式而已。因为这种西方意识形态的发展仅仅是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提供服务。

后殖民研究与生态环境研究既相互补充、相互矫正又相互促进。西兰诺和德鲁格雷认为,后殖民主义的不完整性在于它从根本上以人类为中心,而忽视了对生态的关怀;与之相反,生态批评的不足在于它只把注意力放在非人类和处于弱势的人类群体上面,而忽视了全球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慕克吉也认为,“当然,任何旨在研究全球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状况的理论研究(我们称之为后殖民研究)都不得不考虑环境种类,比如水、土地、能源、栖息地、迁徙等与诸如国家、社会、冲突、文学、戏剧、视觉艺术等政治与文化种类之间存在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同样,任何重视环境的研究(我们称之为生态/环境研究)必须能够追踪到作为社会的、历史的和物质坐标的物种类别,比如森林、河流、生物区和生物物种等等。”[5]144

后殖民生态批评认为,殖民主义的思想是导致殖民地国家环境退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殖民者们踏上了殖民地国家的土地时,他们把自己看做是上帝的“选民”。带着无尚的骄傲、自信和勇气,他们自认肩负起了“拯救”在他们眼中极其野蛮和落后的殖民地国家。在基督教教义当中,西方人不仅歧视殖民地的人民、妇女和动物,还要负责使西方的人类中心论和男权中心论在殖民地合理化。以理智为中心的二元论文化支撑着欧洲的帝国主义统治。他们在欧洲人的企业当中奉行欧洲中心主义,殖民地的人民、妇女和动物的权利受到严重的伤害,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巨大的不平等。欧洲的农业耕种方式、农作物物种和先进的技术被带到了殖民地,结果证明是不合适的,甚至对殖民地本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的技术对殖民地的环境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从而造成了当地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英国著名的环境历史学家阿尔佛雷德·克罗斯比把这种现象称作“生态帝国主义”。希瓦用另外一个术语“生物殖民地化”作为生态帝国主义的另一种形式,以此来谴责西方殖民者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而把科学和技术滥用于自然。另外,美国环境哲学家迪恩·柯亭认为“环境种族主义”是生态帝国主义的第三种形式。在他看来,包含了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殖民主义的“霸权中心主义”是环境种族主义的终极形式。“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当中,种族和环境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撑,因此,如果对其中任何一方实施压迫,那么另外一方也承载着同等的压迫。”[6]145

参考文献

[1]Leopold, A. A Sand County Almanac[M]. New York: Oxford UP, 1966.

[2]Warren, K.J. Ecological Feminist Philosophies[M]. Bloomington: 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1996.

[3]Sturgeon, N. Ecofeminist Nature, Races, Gender, Feminist Theory, and Political Action[M]. London: Routledge, 1997.

[4]Guha,R. and J.Martinez-Alier. Varieties of Environmentalism: Essays North and South[M]. London: Earthscan,1997.

[5]Mukherjee,P.Surfing the Second Waves: Amitav Ghoshs Tide Country. New Formations[J], Vol. 59, 2006(1).

[6]Curtin,D.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a Postcolonial World[M].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生态批评视野中芭芭拉金索弗小说研究”(编号:2017-ZZJH-244)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建设 篇12

1 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3个时期, 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被动服从到盲目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再到工业文明的“人是自然的主宰”, 自然界与人类相辅相成共存。直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变成了掠夺与破坏, 自然资源迅速枯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 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相继问世, 我国学者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这都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更是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生态文明, 即生态环境文明, 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提出的替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负面影响,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是人类朝着人与自然和谐迈进的重大决策, 在其科学的指引下, 人类终将放弃工业文明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 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避开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惨结局。

2 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鉴于我国尚处在工业化时期, 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 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 抓住历史机遇, 克服工业文明弊端, 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 改变观念

走生态文明之路, 必须跳出“以人为中心”的误区, 摒弃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理念, 需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才可能保证生态文明之路的畅通。

2.2 完善立法

改变观念是根本, 完善立法是有力保障。建设完善的法律, 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与标准, 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 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 建立健全公众检举平台, 万众一心, 从源头上杜绝环境问题的出现, 从法律和道德标准规方面范公众的行为, 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2.3 规范行为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 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齐心协力保护环境。首先, 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环境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 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 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 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次, 要倡导主人翁精神, 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针对环境污染的恶化形势和公众对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 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 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3 以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为主旨的建设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两者相辅相成, 践行生态文明, 即保护生态环境, 倡导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以追求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科普教育的工作中, 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为主的科普教育活动, 成为工作的纽带, 关系着科普教育的长足发展[3,4,5]。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中,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常年来开展以环境保护、生态教育为主旨的科普教育, 形式多样, 活动丰富, 寓意深厚的科普设施林立, 发人深省的环保格言环绕苑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该中心立足本身, 借助特有的资源, 从科研理论到科普教育,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论, 营造美丽北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 扎实的科学研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

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直接生态问题就是物种的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单位,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不仅在麋鹿的重引入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麋鹿得以在中华大地上重生并回归自然, 在其他物种如普氏野马、银杏等国家级动植物的保护上也取得一定进展, 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景观。中心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 分子水平的麋鹿研究正在进行中, 麋鹿与马鹿杂交取得成功, 动物信息平台与监测已投入使用, 湿地水质检测、科学饲养动物、合理规范绿化成为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做后盾,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 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利保障。

3.2 深入的科普研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环境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 科学普及工作就紧紧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展开, 苑区各项科普设施的主旨无一不体现了倡导环保、推广生态的理念。有寓教于乐的绿色迷宫、燕窝及动物之家系列, 这些科普设施意在通过公众的参与, 去体验迷宫中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 去换位思考、感悟燕子的丧家之痛, 去体味大自然赋予动物的本能及动物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相辅相成关系。有生态教育意义深刻的世界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 沿着一块块倒下的墓碑走去, 鲜明的手掌、庄严的墓志铭带给公众心灵上的震撼, 更是唤醒着人类内心深处的责任感, 引发共鸣。有独具形象特色“森林木十”之滥伐的结局, 给人们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

近年来,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下, 中心的科普工作, 从点到面陆续形成自有模式。在形式上, 科普工作多样化, 从推陈出新的科普设施, 如中华护生诗画与科普栈道展, 到网络媒体下的网站、博客、微博创建与使用, 到惠及百姓的科普讲座、科普课堂与科普话剧, 再到不断深化的科普游戏如动物之家亲子体验、地球守护者、生态物候调查等, 科普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覆盖面不断增大, 从个别效应发展成为群体共识。在内容上, 科普丰富化, 围绕生态与环保2个主题, 拓展到生态安全、健康城市、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方面, 不仅起到了面向公众的窗口宣传作用, 更担负起唤醒公众生态意识, 努力提高意识水平的重任[6,7,8,9]。

3.3 丰富的知识内涵提炼生态文明的实质精髓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作为皇家猎苑遗留地, 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从麋鹿的科学发现, 到中国本土灭绝, 再到重引入的成功, 从适宜的环境资源、丰富的物产为麋鹿提供生存之地, 到环境破坏, 国难当头, 麋鹿惨遭灭绝, 最终到回归祖国怀抱, 在祖先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继续繁衍生息, 历史和实践都说明物种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可造就物种, 也可毁灭物种。在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中, 人类是主宰, 但不是环境的主宰, 人类的一切活动更不能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 兼顾环境保护与利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除了历史文化知识, 在生态环保的知识宣传方面, 中心的科普设施区有碳足迹和生态足迹小径、鸟类迁徙展、荒野的自白、环保拍手歌、科普厕所, 湿地展示区设置湿地文化长廊和生物多样性知识展及科普栈道知识展, 这些区域都是借助科普设施进行知识传播, 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 广为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烘托环境教育的主题,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10,11,12,13]。

3.4 良好的生态环境唤起人类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有着“城市之肾”美称的湿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湿地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是众多野生动植物, 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利用在推进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3,14,15]。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倡导“给自然以修复的时间”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以麋鹿栖息环境———湿地展开一系列的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 打造了城南湿地公园的先锋, 也为绿色北京建设之北京城南行动计划的落实打下基础。依托湿地开展的湿地科普文化教育也相继呈现在公众面前, 湿地文化长廊、生物多样性展览、潜流湿地试验区、湿地景观区都成为吸引游客驻足之处。枝繁叶茂、百花争艳的一派生机, 碧波荡漾, 蜿蜒如溪的湿地胜景, 悠然自得的动物, 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带给公众的不仅是视觉美的感知, 更是对和谐共生美好向往的心灵震撼, 从而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 从主观意识上强化了对和谐发展的认知。

4 结语

上一篇:数字电台下一篇:超声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