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中的误区

2024-09-02

城市设计中的误区(精选12篇)

城市设计中的误区 篇1

长期以来, 英语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作业的内容、形式、作业量都是教师确定的。而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 留与全班学生的作业一模一样。并且学生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抄短语、抄课文等机械训练, 这种机械固定、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的作业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挫伤学习热情。鉴于此, 我们课题组成员采用“分层设计、共同提高”的形式, 让有差异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分层性作业,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 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分层布置作业, 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 但笔者在近几年实践中发现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还存在误区, 如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不良影响对学习英语持无所谓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分层大多取决于学生分数、教师的主观态度, 分层不尽规范、科学;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均以及受现在考试制度的约束等, 所有这些都使分层作业的设计走入了误区。以下笔者将结合几种现象进行分析, 并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策略。

误区一:只重视作业内容的分层布置, 而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控

我们实施了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案后, 呈现了多层次的发展状态:有大部分学生完成双基知识作业内容, 而有一部分学生对分层作业产生抵触情绪, 学习态度不佳, 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感兴趣, 甚至捣乱课堂纪律, 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我们平时听课发现:老师们只把作业内容进行了分层。在每节课的教学中,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 教师未能采用“自主餐”形式, 而是当众宣布了学生作业的分层情况。如熟记单词、翻译短语等较易的任务规定学困生掌握, 较难句子的理解、文章的改写等任务要本班中等学生来完成, 复述课文、表演故事、书写书面作文等较难任务要求本班优等学生来完成。这就忽视了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的调控。应该十分注意分层方法, 比如, 可分别找学生谈心, 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 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 (当然这种分层, 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 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 。同时, 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 只要自己努力, 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要努力消除分层设计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差、良、优”的消极心理暗示, 可使分层更科学和可持续地发展。

误区二:只重视作业形式的变换, 而不关注作业设计的自我选择

在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有些老师在红皮本 (优秀生) 、黄皮本 (中等生) 、蓝皮本 (学困生) 三中不同颜色的作业上, 布置同样的课内外作业内容, 目的是评价省事一些, 同时能快捷应付检查, 有时方便重点抽查学困生作业。这些看似醒目的作业, 其实已人为地给学生贴了“你是优秀生”、“他是学困生”的标签, 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 孩子不敢与人交流,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我们知道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 但“差异”并不等于“优劣”, “差异”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要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上, 巧用这种差异, 使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 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 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都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 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的目的。 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 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 即: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 视为基本作业, 允许优生不做, 中差生人人要完成;照顾学生好中差实际, 将题目作些变化, 视为选择作业, 学生各取所需;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 视为超额作业, 不作硬性规定, 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 自主选择作业, 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

误区三:只重视作业数量的增减, 而不关注作业设计的质量

记得在一次英语观摩课后, 老师布置作业, 优秀生朗读 (抄写) 单词、课文、句子“三”遍, 学困生朗读 (抄写) 单词、课文、句子“一”遍。课后评课方知教师意图:优秀生完成作业积极, 书写速度快, 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所以要加大作业数量, 学困生就不一样了。之后我们对这一方法, 做了调查实验, 达成了共识。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有差异的, 所以在作业量上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 灵活地选择作业的数量。例如:巩固单词的作业, 提出第二天要会听写这一要求, 让学生自由选择巩固的数量。有的学生回去抄了三遍;有的请家长协助听写了一遍, 而后再将出错的单词订正了三遍;有的读了三遍, 边读边用手比画;有的干脆不做, 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会写了。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更明显, 危害更大, 它会压跨学生, 并使他们感到厌烦, 没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追求。还学生更长的自主时间、更广的探究空间, 实现个性发展, 应该争取实现“数量适度、质量经典、结构分层”的作业要求。

总而言之, 现行的小学英语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课文、对话等机械训练, 而在尝试分层作业设计时有步入误区的现象。采取“分层作业”策略, 让学生认同作业分层的好处, 也把作业内容合理分层, 同时使作业数量科学分层, 才能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 而且不断提高其层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为达到更高目标而努力,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城市设计中的误区 篇2

[教学设计]谈目标教学实施中的几个误区

宋 柏 富

目标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革,其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让人们确认了它的实用性及科学性。但不可否认,当前,人们对目标 教学在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盲目实践,轻视理论研究。

目标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布卢姆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以及他大规模进行的“掌握学习”试验和形成性评价手段,这是实施目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些教师,不注重学习研究目标教学的理论,一味地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采取种种手段,这样做只是触及了其皮毛,而未能动其筋骨,其结果是越走越困惑越走越疲惫,辛辛苦苦的努力换来的是失误和教训。要想顺利地进行目标教学的改革,必须重视不断地吸取“源头活水”来清醒大脑,弄清楚什么是目标教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有什么实践意义等等。这样,在其指导下,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才能迈开实质性的步伐,否则,就不可能掌握其精髓,实践中必然要走很多的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二、照搬程式,脱离客观实际。

各地在进行目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程式。当然,各种程式既有各自的优点,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各地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进行友好交流无疑会推动目标教学的改革进程,比如我市就有几所学校到山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借鉴不等于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好,是因为他们的做法适合当地的实际,以及有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他们的做法不一定适合我们。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就容易熄灭自己的闪光点,自己的原有程 式不复存在,在这种原有程式丢失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丢失自己的教学个性。没有个性的教学必然是迷惑的、乏味的、低效的。所以,我们要灵活变通地对待别人的好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取其长,补己短,大胆创新,努力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且用之有效。

三、偏重课内,忽视反馈矫正。

目标教学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先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样才称得上目标 教学的成功。有些教师,课堂上下了很大功夫,认为课堂上把教学目标 完成就行了,课后不再过问。诚然课堂教学是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主要时段,但学生素质及领悟能力差参不齐,教学目标的难易有所不同,哪位教师也不能保证一节课上所有的同学都达到目标,课堂上完成了目标不是说全体学生就掌握了目标。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还要重视课后的反馈矫正,这是目标教学的关键一环。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就能知道哪些学生达到了目标,哪些学生离达到目标还有多远,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达标者欣喜过望,不思进取,该巩固的巩固,该深化的深化;对未达标的学生要给予特别关心,不能轻视更不能鄙视他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个别指导、合作学习、适当降低目标等方式予以补救,力争使其达标。

四、目标失当,教与学不融洽。

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灵魂。在实践中,科学地设置目标,适时地展示目标,和谐地完成目标,才可能充分发挥目标教学的作用,体现其价值。可是,有些教师在如何处理目标方面欠妥当,表现在: 1、目标设置只重认知领域而忽视情感、技能领域,有的在目标中明明有情感、技能目标,但教学过程中却不能体现出来,成了有名无实的花架子。2、目标繁琐,不清晰简明,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和错误。3、目标没有层次,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好。4、展示目标过于死板,与教学内容分离。由于目标的失当,导致目标的“导学”功能不能很好地发 2 挥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难以体现。而教师却一味地在目标的“导”下教,这必然使主导与主体脱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流不畅通,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更不用说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在设置目标时,应考虑周全,精心设计,做到适教、适学、适材、适时,课堂上灵活自然地展示目标,让活的目标导活教师的“教”,导活学生的“学”,在融洽、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五、目光浅近,忽视长远整体。

目标教学是一项教育教学整体性改革体系,这就涉及到目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教师中有些人只顾及眼前的短期目标和局部目标,看不到长远目标利益和整体目标利益;只重视微观的细节问题,不懂得从宏观进行调控把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做法违背了辨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对目标教学的曲解和误用,失败是必然的了。

谈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几个误区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误区

一、重教材,轻学生

绝大多数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是把教材放在首位,屈从于教材的要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学生能理解掌握教材而进行的,他们认为只要想法设法让学生掌握了教材,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显然他们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忽略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而事实上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的,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培养和构建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目标为中心而进行设计。比如高中生物必修1—3中分别有科学实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三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不能把重点放在讲清实验、思维、探究的步骤上,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技能。

二、重知识,轻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这句话至今还在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多数教师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所”,把知识从教师一方转移至学生一方,所以有这种思想支配,教学设计肯定是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但现代知识更新日趋加快,信息日益纷繁多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向外地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比如在设计“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发现相关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

三、重结论,轻过程

从我最近几年检查教师的教案设计来看,几乎都是概念、结论、知识点的罗列,学生认知和体验的过程几乎没有体现,这就说明教师从内心里还是认为只要让学生把结论、知识点记住就行,实际上这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显然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结论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知识既是名词,更是动词,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

四、重认知,轻情感

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物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能力”三个纬度。但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设计中往往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去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书的过程,而且是个育人的过程,忽略情感的教学设计绝对不能算是完整的教学设计,充其量只完成目标的三分之二,所以完美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更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五、重预设,轻生成

我听了很多的公开课,也做过优质课评选的评委,在我听的这些课中确实有的教师讲得非常精彩,他们的教学设计细致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执行的也天衣无缝,但我总觉得这些课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他们整堂课都在按照自己的预设而在亦步亦趋的表演,课堂教学因此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时须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感悟,又要给自己留有空间,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信息,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从学生的质疑和独特体验中满足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

六、重教师表演,轻师生互动

我们教师往往把课堂当作自己表演的舞台,认为自己只要表演的到位就可以了,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把学生当作了观众,精心设计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学生既无沟通也无交往。这样的设计往往操作起来却不尽人意,课堂气氛象一潭死水,学生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事实上只有在真正有效地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师生互动与交往。

城市设计中的误区 篇4

关键词:版面设计,编辑原则,版面误区

伴随着社会上报纸商业化的倾向, 社会新闻报道在策划和设计中逐渐产生一些变化, 版面的设计策划过程中, 在表现出一定积极程度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使部分新闻报道失去了事实本性, 没有在报道中发挥弘扬正气、激发正能量的作用, 以及“清晰易读”的本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只单纯突出视觉强势, 不重视内容的挖掘

一段时间以来, 依靠视觉强势夺人眼球已经成为一些社会新闻报道编辑的不二之选, 通过“大黑粗奇”的“强势”版面, 使一些新闻被硬性地拉伸, 虽然经历了五六年的变化, 目前社会新闻报道标题化、海报化、封面化的趋势不减, 甚至已经超过了社会新闻报道的风格承受限度和信息的涵盖范围, 冲击力过度但内涵不足, 这对于报道的本身生命力和读者的信任感带来不利的影响。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 特别对于新闻的头版、头条, 引导受众接受正确的信息是主要的目的。笔者认为, 版面设计中, 不是不可以运用视觉冲击, 这对于吸引读者有一定的作用, 但凡事不可操之过度, 如果夸张的形式过多, 就会让读者产生迷茫, 或者产生被欺骗的感觉, 感觉没有内容, 只是靠哗众取宠来取悦受众, 从而对报道本身以及报社的公信力产生怀疑。所以说, 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冲击力, 但是这种情况不能超越事实本身, 不能让报道失之于大, 新闻报道的编辑更应该知道有所警戒、有所不为。

2. 靠低俗的头条新闻来博取眼球

在报纸行业, 一度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 就是认为头版的功能, 就在于“吸引眼球”。在这种相对偏颇的观念影响下, 编辑在新闻版面设计中, 往往把最能“吸引眼球”的信息作为头条文章, 并将其图片化、标题化, 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一些影响不好的新闻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对于社会新闻报道的头版、头条, 一向是报纸立场、价值观的体现和水准展示, 如果为追求眼球效应, 而去让低俗新闻有了用武之地, 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3. 偏重效益, 广告泛滥

社会新闻报道作为报纸的版面之一, 必然也会受到报社在经营方面的限制。广告是当前各媒体争夺的焦点。由于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广告在报纸中的地位往往是不明说的重点, 也是报社的最主要外部收入。对于社会新闻报道而言, 广告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新闻报道的本真性带来了较大的损伤性, 这在版面的设计中也有所体现。报纸的最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 如果报纸被大幅广告占领, 不能让正能量的信息有用武之地, 就会大大削弱新闻信息含量。甚至如果让主要版面被广告占据, 那么它的存在价值将大打折扣。广告与信息的占比, 应该在平衡中进行分配, 决不能顾此失彼。我们不能像有些报纸一样, 不断地出现整版广告, 不仅如此, 在正常的其它版面, 也给广告大篇幅的位置, 这对整个社会新闻报道的表现力都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4. 版式设计不美观, 不实用

版式设计不美观, 不实用主要有两个方面表现, 一是版式设计风格较为随意, 没有相对统一的规格和定位, 版面根据新闻内容随意变化, 有时密密麻麻排满, 有时又稀稀拉拉, 影响读者的可读性。还有的时候, 存在“小题大做”的现象, 对于很小的一点事, 或关注度很低的“冷门题材”, 却极其铺张地大书特书, 让人无法捉摸。总的看来, 是没有系统, 没有规律性, 也不具备延续性, 对受众的阅读思维产生了扰乱作用, 甚至会使受众认为:今日无事。带来错误的信息认知或情感意识。我们发现, 无论是哪种影响, 均违背了新闻为主广告为辅的版面设计原则, 使编辑精心选择的头条信息, 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5. 标题设计过于花哨难于理解

看书先看皮。标题是受众阅读的开始, 表意清晰是对标题的最基本要求。使用大众化的、易理解的语言是标题制作的原则。随着网络语言的日益发展壮大, 部分报纸的社会新闻报道用词出现了蜕变, “神马”、“给力”、“浮云”等等一些网络用语不断出现在标题和内容之中, 在主流媒体中应用这些网络语言, 对语言的健康、纯净是否合适, 是否能够对读者产生负面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标题是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有一些编辑喜欢做“标题党”, 用玩文字游戏的方式来取悦读者, 当然也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受众的关注。但是, 这些标题未经仔细思考, 甚至文题不符的标题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这对于新闻的真实性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甚至可以说, 是对受众感情的欺骗。好标题是报纸吸引受众阅读的手段, 但必须要建立在及时、真实的信息中, 如果“挂羊头卖狗肉”、文章标题出现两层皮, 这就是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 也是对报纸自身的损害。而且, 利用文字游戏夹带模棱两可的解读让人不明就里, 这会让读者从中看到办报者与报纸自身的格调和品质。

6. 版面盲目效仿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设计一直以来是大模仿小创新, 在一个新流行趋势的鼓动下往往会一拥而上出现许多同类型的设计。版面作为识别系统, 我们发现除了少数大报和老牌报纸能够在版面设计中坚持自己的风格特色外, 大多数地市级报纸并没有自身的特色, 风格过于统一。比如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 一旦有灾难特刊报道, 基本上都是黑白色调搭配、具有震撼力的灾难照片、内容大致相仿的大字标题意象表现, 仿佛在那几天, 所有的报纸都是一副面孔。对于新闻编辑来说, 社会新闻报道的模仿是正常的, 但是, 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这归根结底就是大多数报纸未能对自身特色和办报方向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定位分析, 没有找准自身的设计语言。

7. 标题的模块式编排排版冗长累赘

模块式编排的最大束缚就是标题字号与字数的不断权衡, 就是要用最少的字数体现文章的最重要信息。由于固定的宽度限制了标题字数, 受到模块限制便增加字体的长宽比例、缩小字间距, 使标题密密麻麻成为一片。不能做到清晰、醒目、提示、吸引四点, 使读者的头脑无法解读复杂信息, 使整个新闻失去被阅读机会。

景观设计有哪些误区? 篇5

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中国有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一些设计上的盲点和误区,设计方案普遍存在只满足城市审美的需要,而不从当地气候与自然带分布的实际出发;景观设计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本来已经与自然界背道而驰的环境更加畸形。因此,城市景观设计者应从满足城市景观规划审美需求的设计误区转变为尊重生态功能、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的设计,这是今后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回避的责任。

纵观全国重要城市近年的发展与建设,体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

部分城市景观设计破坏了城市土壤,地面硬化现象严重。城市景观设计占地面积过大,景观雕塑周围地表大面积硬化,是中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新建城市,景观雕塑周围几十米的空间地域上都被方砖或水泥地所覆盖,城市内非主干道都修成了宽阔的水泥地面。城市地面硬化现象会对我们的城市生活产生以下3 大方面的不良影响:首先,会增加城市噪音的强度声波的反射,容易造成人的精神疲劳,同时也降低了人的健康指数。其次,是增强城市的热岛效应。第三,到了雨季,硬化的地面使城市天然降水顺着坚硬的地表流进下水道,造成80%~90%的天然水资源白白地流失,由于城市地下水不能得到有效补充,使城市地面下沉,威胁城市人民生命安全。

同时,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因地制宜,把本来属于大自然的高地植被景观铲平破坏,失去了本来的自然面貌,破坏了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给后来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2 水景

城市的景观设计规划不是简单的追求所谓高档次或标新立异的形象工程,城市的景观设计更多的需要考虑城市环保、整体风格的统一,一味的标榜档次水平,并不能被认定为符合城市的景观标准。大面积的水域,高档次、高造价的水景景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格调。然而,大规模的水景建设现阶段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而没有在实际的设计中体现出概念应该表达的内涵和文化,它与城市建设本质要求相违背。大部分城市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过度建造所谓的“生态”水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水域面积过大,使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景观设计中只有将水域面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起到应有的环境效益,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

3 绿化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整个城市环境状况,使城市生态系统能够良性运转的重要手段。现代景观一词的涵义,已完全不是过去仅仅作为视觉意义上等同于“风景”的美学概念。它已经成为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结构系统,人们更多的从作为生态系统功能结构的角度来理解景观,但现在的建设活动,相当一部分仍是为美化而美化,绿化建设成为反映一部分人“审美情趣”的产物。存在大量的纯粹的表面“美化”,而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的方便使用造成破坏性的设计行为,

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中,成年树木大量被砍伐,造成绿地中遮荫树减少,新建各类绿地中盛行“装饰”之风,过分强调绿地的美化作用和图案效果,整形修剪的花灌木、草坪及创意平平的雕塑占据大量的空间,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这种大量依靠人工维护、物种单一的城市绿地,虽然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地率,而实际的生态效益却是极为有限。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城市园林绿化活动更隐藏着1 个巨大的危险,即盲目性望文生义凭着个人幻想来构筑“花园”城,并以此来引导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有的城市虽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但并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没有将城市作为1 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去经营,而是依然停留在城市化妆的层面上。

4 建筑

表面豪华的景观建筑与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整体不协调。在许多城市中,高大宏伟的景观建筑占据着城市的主体地位。宏伟高大的建筑已越来越成为其设计者标榜个人风格或某些领导个人政绩的代表。就整体而言,其“档次”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这导致景观设计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没有个性,缺少场所特征;形式混乱;缺少内涵,缺少人文要素和场所精神。并且盲目的形式模仿往往造成极高的能耗,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5 亮化

近几年我国城市的“夜景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从能源和环境等方面考虑,夜景观建设也必须适度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夜间灯光的主要功能是照明,其次是美化。照明有一定的光线强度即可过亮会干扰车辆和行人,美化夜景需要柔和温馨的灯光,如果太过刺激让人们感觉不适,就达不到美化的效果。

最近一些城市兴起了“亮丽一条街”的建设,不论是商业区还是生活区,到处在建亮丽街。吕博士认为夜景照明应该根据需要而设计,不是让处处都亮起,来越亮越好。商业繁华区可以适当让整条街都亮起来,但生活区就没有这个必要。该亮的地方亮起来就行,都亮了,太亮了,人们反而失去了静谧的空间,并受光污染的危害。

6 过多追求效果图

效果图是迷魂汤, 是“医治”拙劣设计的“灵丹妙药” 。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士,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 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 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 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 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 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 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 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 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 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一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

走出操作材料设计的误区 篇6

一、当前数学操作材料设计存在的误区

1.操作材料注重外观的形象性、情趣性,干扰了幼儿数学经验的获得

如,在学习配对比较两组物体是否一样多时,为了增强幼儿的兴趣,教师设计了小兔拔萝卜的操作材料,小兔为一组,固定在板上,多数幼儿表面上好像完成了为一只小兔拔一个萝卜的目标,但其实幼儿只是被这一故事情节所吸引,根本没有理解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这就使这一操作材料失去了数学学习的意义。

2.操作材料单一,不能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如,在分类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全班幼儿使用同一颜色、同一形状、同一大小的图形。又如,在复习5以内加法时,虽然教师为幼儿设计了“插花”“盖瓶盖”“停车”等不同的操作材料,但蕴含的要求却是相同的,即都是根据算式找相应的得数。这样的操作材料不符合分层指导的原则,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操作材料贫乏,难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5~10的组成时,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都是积木、水果图片。操作材料的贫乏,使幼儿难以产生操作的欲望,阻碍了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4.操作材料过多,妨碍幼儿的探究学习

虽然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探索的条件,但是过多的操作材料(特别是新异刺激)有可能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幼儿无从着手,不利于幼儿的探究学习。

二、如何走出操作材料设计的误区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那么,如何设计适宜的操作材料呢?

1.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

操作材料本身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要从目标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如,在小班的分类教学中,如果以颜色为分类标准,教师就可设计不同颜色、同一形状的图片;如果以形状为分类标准,操作材料就应改为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图片。如果上述两个活动的操作材料都是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片,就容易导致幼儿混淆分类标准。当然在幼儿具有相关经验后,教师可增加相应变量,提高分类难度。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在设计材料时,要考虑每一阶段幼儿的表征特点,即材料的呈现应遵循“实物——图片——符号”的序列。

另外,数学知识存在一定联系,教师在设计操作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应具有能激发幼儿回忆先前学习经验的功能,以调动幼儿的操作经验,促进学习能力的迁移。

2.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操作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儿觉得太难,失去操作兴趣。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1)要有层次性

由于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操作材料,逐步达到目标。

在排序活动中,我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为能力一般的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比如,能力弱的幼儿按苹果大小来排序;而能力一般的幼儿按大小和红绿颜色给苹果排序,并用小红点和小绿点,大红点和大绿点来做变量特征的标记,再按照标记排序;能力强的幼儿直接按大小和红绿颜色给苹果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可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的需要。

(2)要符合年龄特点

年龄小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经验少。为他们设计的操作材料应形象具体,游戏性强,适合独立操作。如“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材料,可让幼儿在模仿哄布娃娃睡觉的过程中学习一一对应及按大小排序。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步向抽象过渡,理解力、自控力不断提高,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所以,为他们设计的操作材料应逐步减少形象性,适合合作和竞赛。如,“机器人”材料,由帽子、头、身体、两只手、两条腿组成。在拼接时,机器人头部的眼睛是5的分解:2和3,再根据机器人身体上的5个圆点与帽子上的数字5一一对应,最后通过计算找到得数等于2和3的手和脚。这套材料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幼儿合作拼接或分组竞赛,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对,使幼儿的操作兴趣大大提高。

3.要多样化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我给中班幼儿每人一盒卡片,其中表示数量5的卡片各不相同,有的是5个三角形,有的是5个圆点,有的是5个五角星。即使都是5个圆点的卡片,也各不相同。教师有意识地请持不一样卡片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卡片数量是不是5,使幼儿看到了数量为5的各种不同物体,学到了5个物体各种不同的排列形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4.幼儿能自我调控错误

为幼儿设计的操作材料最好具有自动控制错误的功能,以便幼儿自我检查。如前面提到的“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材料是三张大小不同的床,三个大小不同的娃娃。操作时,如果将两个娃娃放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上便没有娃娃睡了;如果排错了娃娃的大小顺序,大娃娃睡小床就不合适,这可以自动提示幼儿调整排列位置。又如,在学习大小、宽窄、粗细、长短的活动中,教师把操作材料设计成幼儿可自我纠错的大轮船镶嵌板。在“接龙游戏”中,如接对了,卡片会形成一种图形;若接错了,就不能形成图形。这样的操作材料可刺激幼儿尝试错误,自动调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

5.一物多用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及误区 篇7

“人文精神”是设计的灵魂, 好的设计师应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者、贯彻者, 在他的设计中体现对人的关爱和尊重, 通过设计改善、提高人的生存环境质量, 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 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2建筑设计应注重人文关怀

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宗旨, 其核心是“设计”, 其目的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在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 就是要设计出更符合人性、使用更便利的室内、外环境, 这是现代社会中设计师的重要目标。信息社会快速的工作节奏使人们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希望能够在公共空间里得到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回到家在私人的生活空间里得到最大的舒适和放松。另一重要方面, 国内建筑师还肩负着特殊的设计使命——将中国数千年来的人文成果渗透在设计中, 使设计充满中国人文特性, 创造一种中国人文境界, 以体现对中国人的精神关怀和尊重。设计中的人文含量越高, 其设计成果就越有特色, 越能发现一个民族灿烂的文化传统, 使设计独具魅力, 使使用者身心愉悦, 在环境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设计中的人文内容越多, 其设计的成果就越能满足使用者的文化需求, 产生环境与人的积聚效应。设计中的人文渗透越深刻, 越能提高设计的文化品味, 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其设计成果也同时彰显了设计师贯彻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能力。具体到下面的各项目设计上:

设计师在对使用对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使用者的生活习惯、空间功能要求、文化层次、心理需求、消费方式、对色彩、造型等的爱好) 做好设计定位, 并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设计、反复研究, 不仅解决好使用功能配置和空间整体设计, 而且重视细部设计。有人说“上帝在细部”是很有道理的。好的空间功能设计寓意于好的细部设计, 才会使使用者感到体贴入微的关怀。

重视对特殊人群的设计关怀。我们的设计既要考虑到为正常人提供便利、舒适、体贴的室内、外环境, 还要考虑到使用这些环境的特殊人群, 即过去常常被忽视的群体, 如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要在设计中考虑他们的特殊要求和消费心理,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一个蕴含人文关怀的住区环境, 会给人温馨、恬静、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文关怀与其说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不如说是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召唤。建筑环境设计呼唤人文关怀, “无障碍设计”就是人文关怀在建筑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 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化水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行动的自由, 扩大其行动范围, 使其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并充分回馈社会。

提高环境空间中文化语言、人文元素的含量, 从更多元化和更宽广的视野中提取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体现对人的精神层面上的更高层次的关怀。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 单单靠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 文化的延续才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设计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域风格特点是体现设计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这样的设计里, 传统的文化被蕴含在新的设计中而得以继承和流传。设计师应当把设计一个能够尊重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充分考虑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使设计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水平, 同时反映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素养。

3筑设计中人文关怀的误区

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室外的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 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于残疾人士的人文关怀。住宅小区庭院的园林化配置, 建筑内部微气候的不断改善, 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的不断进化, 都标志着时代的进步, 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但是, 笔者通过多年的建筑设计的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发现, 许多的建设者抱着改善人居环境的良好出发点, 在一些问题的具体处理上却存在着误区。下面我们就一些细节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引起建设者和建筑师们的重视, 共同商榷,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1 建筑资源利用方面的误区

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论。目前, 笔者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建设项目, 其建设用地选在了原有的绿地, 甚至是优质的耕地和林地上, 这些用地原来的林木植被资源一旦破坏, 要想恢复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气力。这样的选择, 建设者的主要考虑就是, 这些用地距离城市中必区比较近, 建设项目所需的配套设施便于解决, 而且投入较少。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我国许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想要加快发展速度, 便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这是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一再提醒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家对此出台了许多宏观的经济政策, 对这些地区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但是在具体的建设实践活动中, 要想在细微处彻底解决问题, 则需要建筑师和建设者充分发挥自身和主观能动性,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使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或尽量减少发生。同时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 避免破坏环境, 资源浪费以及建材浪费。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来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其积极的建筑设计思路与建造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就是一种对人类发展的真切关怀。

3.2 对于外部环境处理的误区

在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外部环境的布置。但是, 对于外部环境的处理, 存在着一个误区, 首先是不注意对原有树木的保护, 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硬地铺装, 点缀以纤弱的刚刚种植的草木, 这种看似整齐亮丽的处理, 弊端之一就是纤细的草木无论是景观效果还是静化空气的功效都无法同枝繁叶茂的大树相比。另外到处都是水泥或柏油路, 各种各样的广场砖铺地十分不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须知, 世间万物都需要得到土地的滋养, 方能得以繁衍生息, 人与泥土之间有着很强的亲和力。泥土地面因其硬度适宜, 非常适合人们的户外活动, 处理好泥土地面的排水, 保持其良好的湿度, 周边配以适当的绿化, 避免其扬尘。这样的泥土地面的户外活动场地, 必将成为城市住宅小区中一个别致新颖而经济的亮点。正如时尚健康的网球运动, 泥地和红土场地就象阳光一样是其不可或缺的。同时, 我们经常发现建设工地的沙堆上会自发地聚集很多的孩子在玩沙子, 并乐此不疲, 这是人类亲近土地的天性在小孩身上的自然表露。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 笔者认为应该在小区的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一些沙坑、嘻水池等, 供儿童玩耍。近年来城市中出现很多陶吧、嘻水乐园等游艺设施, 经营得异常火爆, 但其消费水平很高。因此, 在小区户外设置沙坑、嘻水池等设施, 不仅能满足不同收入家庭孩子的活动要求, 还可以照顾到不同阶层人群的生存、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 体现更高层次上的人文关怀。

3.3 建造造型中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们的建设设计市场异常活跃, 新思潮、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建筑作品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日益丰富。于是在简直活动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误区:不考虑建筑的外部环境, 只考虑建筑自身的内部空间环境。结果出现了步行商业街两侧两三层的建筑中插进一幢极不协调的庞大高层建筑, 或者是一座比例协调、造型丰富的高层建筑, 却建在一条相对比较狭窄的街道旁, 不仅行人没有一个观赏的视觉和良好的视线, 同时还对街道和行人造成一种压迫感, 让人很不舒服。而一张张与现状不符的精美的建筑效果图在现实生活中都烟消云散, 其美感荡然无存。

在建筑的内部环境的处理上不注意尺度和比例, 只片面追求尺度上的堂皇庞大, 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例如建筑的门厅和休息厅, 是一个水平和纵向的交通枢纽空间, 是人们集散和交流的场所, 如果尺度过大过高, 与人的身高形成几倍或几十倍的高差, 会让人感觉自身的渺小和卑微, 在精神上产生压迫和惶恐的感觉, 从而偏离了其正常的使用功能。教堂建筑的内部空间就是通过夸张的比例、巨型的石柱、高耸的穹顶、怪异的光线, 使教堂建筑本身成为神圣的载体, 使置身其中的人们的精神受到震撼和洗涤, 让人置身其间无形中产生一种对神的顶礼膜拜, 建筑本身成为了控制人的精神状态的主体。但是, 一些以人的身心自由活动为主的公共建筑中, 例如写字楼旅店和商场等建筑, 若让人感觉如置身大空间的教堂之中, 那便是人和建筑之间关系的一种错位。建筑首先在为人们提供使用功能和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的同时, 应该进一步满足人们行为心理和精神上的要求。商业建筑内部空间和变化也体现了人们行为的变化。现在的商场, 中央都是很大的中庭, 上下贯通, 顾客在其中除了购物, 也能够充分的欣赏商品和人, 逛商店是一种休闲, 也是一种文化, 能很好地享受“人看人”的艺术。当人们购物的交易额度相对不大时, 互相贯通面纷乱吵杂的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并不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去商店的首要任务——购物, 这一最本质的主题就变得更突出, 对购物环境的要求更高, 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于是应运而生的开架式售货, 单一品牌的精品屋等, 都使购物者成为主体, 享受良好的服务和环境, 同时使购物者个人行为的私密性得到保证。所以现代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应该更好地适应人们生活的新的要求。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 由原来的宽大堂皇, 变成如今的亲切和谐, 完成了行为主体由商店向顾客的转变, 同时避免了高、大、空, 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说能使建筑更经济实用, 也是符合我国经济实用美观的基本设计原则的。因此, 空间尺度的处理是需要建筑师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去认真斟酌和思考的。

4结语

综上所述,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 单单靠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文化的延续才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域风格特点才能体现设计文化的精髓。在这样的设计里, 传统的文化被蕴含在新的设计中而得以继承和延续。设计师应当把设计一个能够尊重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使设计不仅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同时又折射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 [ID:4535]

摘要:建筑设计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并且避免它的误区, 笔者针对此观点谈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城市设计中的误区 篇8

现代包装设计将审美与文化相互结合,使之成为一种技术性与艺术性和谐并存的特殊精神生产活动,能够自由、自觉、有目的且有规律地创造审美价值,它的美集中体现为功能美、形态美和神韵美,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包装材质与结构等对商品提供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精致的造型、丰富的内涵等传达商品的文化属性,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商品销量的提高。茶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其包装设计必须立足于我国茶叶与茶文化的历史传统,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理念以及消费者的认知习惯,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分析与判断,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推出相应的包装设计形式,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消费倾向。

1 当前我国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形态

综观国内外茶叶市场,茶叶包装设计在审美形态上呈现出三种基本类型,即豪华型、简约型和神韵型。

1.1 豪华型审美及其包装设计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崇尚礼尚往来,送礼讲究价值、档次与品位,要展示出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之间的相互融合。茶叶作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健康饮品,承载着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悠久茶文化,可以说是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

定位为高档礼品的茶叶在包装设计上通常华丽精美,以彰显出高贵的地位和巨额的财富。包琳在《包装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一文中指出,设计艺术既有法则,又无法则,既有规律,又可千变万化,设计者应当积极地从色彩、图案、材质中寻找新的思路,由此才能够实现包装设计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外形与内涵的融合,这一点对豪华型包装设计尤为重要,设计者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各种视觉元素的搭配比例,保证设计作品的协调。

从色彩上来看,豪华型审美设计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对色彩的认知,乐于借助绚丽的色彩来烘托庄重的气氛、渲染欢乐喜庆的情绪、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包装一般会采用象征尊贵和权势的金黄色、象征喜庆美满的大红色作为主体色,按照色彩运用规律搭配使用绿色、黑色、褐色、银色等辅助色彩,以明亮的色彩和协调的色调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图案上来看,通常会选用极富文化特色的吉祥纹样,比如龙、凤、松、竹、月等,展现茶叶与民族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耐人寻味,引起广泛而深入的艺术联想,提升茶叶的品位与价值。从材料上来看,这种设计形式强调坚实而精美,通常会选用一些很有质感的金属、表面有明显肌理的较厚纸品、木质品、皮质品等,很多还会以绸缎作为衬里,令包装显得更加雍容华贵。

1.2 简约型审美及其包装设计

我国茶文化萃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髓,在处世哲学和美学态度上追求自然、平淡、朴素、简约,认为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才是美的最高形态。茶道艺术贵在俭约与简易,特别是明代以后盛行的即冲即饮的茶道风俗,更体现出崇尚简约的审美特色。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下,简洁、大气、环保的包装设计深入人心,少就是多、以少胜多的美学观念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与茶叶包装设计实可谓不谋而合。

对简约型审美设计形式,包装材料大都选用天然材质,比如竹、木、麻等,在设计上主张无饰、饰不夺自然以及天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在色彩上多使用与茶叶的自然形态相符的绿色、黄色、白色等,带给人们一种清新怡人的感受。在图案上则较多地印有古代文人墨客所好之物,例如笔墨纸砚、梅兰竹菊等。

1.3 神韵型审美及其包装设计

神韵是我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指作者在描绘时空景象时,依照个体经验与个人情感进行艺术再创造,在情境高度交融的情况下所实现的一种艺术境界。俗话说,形象易得,神韵难求,神韵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历朝历代的艺术家都力求通过打造神韵来形成对意境的渲染,提高商品的审美价值。

这种形式的审美理念就色彩而言都非常素雅,图案与材质方面与简约型设计相似,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画面构图参考了山水画的核心要点,采用大量“留白”的方式为消费者打造出一片专供想象的诗意空间,让消费者在丰富的联想之中形成对生活、情感、世界、神韵和意境的看法,达到“给虚空以生命”的境界。

2 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误区及其美学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科技与包装产业高度结合,茶叶市场中涌现出许多新型包装形式,新颖别致、独出心裁,引领着包装风尚的更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拜金主义、拜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很多茶叶包装一味地追求高档而脱离了茶叶产品原有的属性及特色,出现过度包装的问题,在色彩和图案装饰效果上也极尽华丽,与茶叶本身的气质和品质都有出入,甚至造成买椟还珠的现象,不利于消费者选购。

2.1 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茶叶的过度包装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档茶叶礼盒的包装上,但也存在于普通茶叶的包装之中。各大商场中消费者都可以看到很多外观华丽花俏、内包装则相对简单且与外包装不统一的茶叶产品,或是包装华美但茶叶本身档次较低、品质较差、仅仅依托包装抬高茶叶价格的产品。当然,这一问题并非凭空出现,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衣,便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视觉要素,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看不到其内在品质,只能根据包装设计做出判断,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茶叶礼盒的包装设计上狠下功夫,把礼品盒放大,加上繁琐、杂乱的装饰,而里面盛放的茶叶却只有一两斤,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例如市面上一款高档茶叶在包装最外层是颇有质感的牛皮纸袋,将纸袋打开以后可以看到一个精美的方形木盒,盒中铺有一层厚纸遮盖包装罐,盒内里衬为金黄色绸缎,两个小铁罐置于绸缎中,打开铁罐,又可看到由复合薄膜包装起来的小袋茶叶,过度包装的程度可谓惊人。

相关专家指出,受物理特性限制,茶叶的确需要包装,但是只要具备保护、保鲜、防潮、遮光、密封的作用就足够了,一个复合薄膜袋、一个铝罐、一个铁盒足矣,无需进行其他任何包装步骤。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购买茶叶是为了自己或亲友饮用,完全没有必要将茶叶产品包装成“珍宝”。目前,市场上茶叶礼盒单独出售的价格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很多茶商将包装视为营利的渠道,只要为茶叶穿上华丽的外衣,价格就能上涨一倍。但是,人们拿到礼盒以后所关注的仅仅是茶叶本身,礼盒等包装都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导致包装设计方人力资源浪费以及消费者金钱浪费。

针对上述审美误区,我国质检总局和国家批准委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视频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呼吁茶叶包装要进行瘦身。在新标准的要求下,原料、粮食、酒类、保健食品等商品的包装不得超过撒层,包装空隙不得大于百分之六十,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百分之二十,使茶叶包装朝向简洁、简易、简单的方向发展。

2.2 文化美感欠缺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立足于传统而着眼于时代的开放的动态系统,存在于现实世界,连结着过去,孕育着未来,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念、生活哲学、审美理念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商品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那些民族性强、文化度高、特色鲜明的商品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茶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结晶,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美感的塑造,努力增强商品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色彩,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彰显出商品所代表的民族品格。

众所周知,茶叶发源于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是世界茶叶大国,也是世界茶文化大国。然而,尽管我国在茶叶领域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并未在商品推广和宣传上得到普遍应用,导致我国茶叶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茶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被英国品牌立顿占据,该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茶文化是几千年的制茶、饮茶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境界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我国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当积极挖掘茶文化的独特内涵,将与茶相关的历史、名人、景点、典故、诗词等通过书法、国画、篆刻等形式再现于包装之上,重点开发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借鉴其他国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结合时代精神和主流观念,努力打造民族品牌,发展品牌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我国茶叶包装的文化美感,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茶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茶叶发源于我国,是一款典型的民族特色商品,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浮夸、繁冗的包装形式,杜绝过度包装,一切以自然、简约为核心,从而符合茶叶天然、淳朴的气韵。同时,我们要注重增强茶叶产品的文化特性,在包装上以书法、国画、篆刻等形式传达与茶叶相关的文化内容,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民族品牌,提高商品的文化美感。总之,中国茶叶若要走向世界,必须首先保证茶叶的品质以及包装的保护功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印象,而后立足于自身优势,以传统文化为本源,突出茶叶的区位竞争优势,最终推动我国茶叶产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裘纪平.茶叶包装设计[J].农业考古,2001(4):192-196.

[2]包琳.包装设计中的以人文本[D].青岛大学,2005(10).

[3]蔡伟.美学意境对包装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4(25):185.

[4]肖小裘,肖小英.包装设计中的意境感悟[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56-58.

[5]徐丽红.谈包装设计的审美特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6-57.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误区 篇9

当前西文园林风格对我国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致使欧美式园林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各地纷纷效仿, 而失去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和个性, 更主要的很多设计人员主观过分崇拜西方文化, 对中国文化继承不够, 认为西方的就是时尚、尖端, 全然不顾城市的文化内涵, 以及所建造的公园在整个城市环境中的定位, 公园设计的理念方向感不准, 设计的作品没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环境特色, 更没有深刻体现该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内涵, 甚至出现反季节种植、拆墙透绿等致命性错误。因此, 我们的园林设计师对各种园林风格不但要求其形, 还要求其神, 要在中国园林风格的基础上, 吸收欧美园林设计上的精华, 并结合当地独有文化, 开发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2 城市公园设计中人的因素

2.1 缺乏调查公众需求的研究

建造公园的最初动机是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生存环境、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在现实公园设计中, 设计者缺乏对使用对象的调查, 缺乏对使用者的考虑, 不了解游览者的时间如文化层次, 没有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 设计公园并不是使用者真正想要的。公园游览只是留下了人类活动, 失去了公共空间景观精神的意义。事实上, 公园的设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们必须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调整我们的设计, 新出现的问题快速反应, 从设计到施工, 并确保所建造的公园有价值。

2.2 决策者和领导的不正确干预

领导者或决策者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设计进行干预, 造成设计的公园有了个人色彩, 不切合实际。此外, 一些领导只在乎他们的政绩, 建造一些不切实际的园林建筑, 豪华倾向较重, 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经济能力和城市园林日常维护费用, 其次, 监管方在公园建造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造成建设工程质量差, 在未来的损害过程迅速, 影响正常使用。再次是设计师本身的问题, 设计师没有把握好设计的规模尺度, 对公园设计的理解不够, 不明白公园设计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差异, 只强调设计理念和盲目追求档次, 不顾景观的实际效果, 结果是内置或与周围的环境, 或与周围的植被不合理的匹配兼容, 导致公园设计成为一个失败品。

3 只注重视觉上的形式美, 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

现在公园设计流行“扎堆热”, 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 气派堂皇的形式美, 忽视园林建筑的内容和周围环境特点, 不考虑公园所处的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而一味追求高标准、高档次, 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又破坏了整个绿地的景观效果。首先是建筑设计造景过多, 公园的服务功能被削弱, 建筑喧宾夺主。片面强调建筑造景而忽视公园服务这一功能的重要性, 结果导致公园绿地中建筑多、比重大、破坏了自然的和谐美。并且建筑设计尺度大, 与周围小景观不协调, 给游人压抑不自在的感觉。其次,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 有些公园在设计时过于强调某些功能要求, 扩大其经济效益的尺度。最后就是某些设计师过分宣扬自己的个性, 在设计中强调奇、险、新, 而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又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忽视公园的安全隐患。为此, 现代公园休闲建筑设计要注意慎重选址, 使其合理选址自然融入自然环境, 体现自然效果, 同时要巧妙处理, 因地制宜, 达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

4 对园林植物随机配置, 忽略植物多样性

园林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 所以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 以及植物生长的形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且只种植同一种植物往往会忽略生物的多样性, 也利于病虫害防治, 维持稳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生机勃勃有特点有特色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对于某些园林植物, 没有明确其具体的品种和规格的类型, 只注重其种类, 像许多园林设计作品中, 粗狂地定义为桂花, 玫瑰等, 但桂花大致可分为丹桂, 四季桂, 金桂, 银桂等, 玫瑰也可分为香水月季, 微型月季品种等, 对植物的笼统归类, 容易导致豆腐渣工程, 使用质量较差的品种, 肯定不可能实现其设计效果。

5 设计师缺乏社会责任感

论设计风格的误区 篇10

一、风格的概念

“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στ”, 本义为“一个长度大于宽度的固定的直线体”。“风格”在罗马作家特伦斯和西塞罗的著作中演化为“书体、文体”之意, 表示以文字表达思想的某种特定方式。英语、法语的style和德语的stil皆由此而来。汉语的“风格”一词在晋人的著作里就已出现, 其意指人的风度品格;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 意指文章的风范格局。到唐代的绘画史论著作中, “风格”就被用作对绘画艺术的品评用语。近现代以来, “风格”被广泛地应用在美学、文学、艺术、设计等领域。

艺术风格常常反映所属时代社会文化的特征, 也能体现艺术家个人的创作爱好和境界品味。艺术风格不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特色或创造性, 而是在时代、地域、民族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有典型特征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是某种艺术形式趋向成熟或已经成熟的标志。

二、设计风格的实质

(一) 设计风格的形成

设计风格既是设计师对作品的个人表达, 也是使用者对作品欣赏和体会的反馈。因而设计风格的产生是由创造者和使用者共同完成的。设计风格是由作为设计主体的设计师个人创作与设计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时代社会环境等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

设计风格的形成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主观上, 设计师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学术背景、性格特征、审美追求, 必然会在设计中流露出来, 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黑格尔曾指出, 通过创作的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可以完全见出艺术家的人格特点。在客观上, 设计风格的形成必然受到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而设计作品的类型、技术等限制, 对于风格的形成也具有内在的制约作用。

具体来说, 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要素中。它既表现为艺术家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 对主题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 也表现为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像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的独创性。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从而成功地实现艺术家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与欣赏者的交流。

(二) 设计风格的特征

首先, 设计风格具有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特征。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是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设计师创作个性的多样性, 以及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共同促成的。同一个设计师的作品也可能具有不同的风格。著名建筑师中就有几位以风格多变著称, 比如让·努维尔、矶崎新等。但是, 由于受到时代、民族、阶层的审美和历史规律的制约, 无论是同一设计师所具有的多样风格, 还是不同设计师的不同风格, 仍会表现出整体风格特征的一致性。

其次, 设计风格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征。由于设计师的个性追求较为稳定, 一般设计风格一旦形成就基本贯穿他创作的整个阶段。此外, 国家、地域、文化传统的制约, 也是影响风格稳定性的因素。风格的发展性指设计师设计风格的形成往往有一个发展过程。而已形成的设计风格也会随设计对象的不同, 以及时代变迁、社会变革, 显出层级递进的发展趋势。

再次, 设计风格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统一性体现在无论设计师处于什么阶段, 其设计风格都会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设计风格都统一体现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表达方式等。设计风格的差异性则是因为设计对象的不同, 所处时代的不同, 或者设计使用范围、使用地区不同。设计风格的统一, 是具有细微差异性的统一;而差异, 是统一中的差异。

三、设计风格的理解误区

设计风格, 就是众多设计作品共有的特点。通俗地讲, 人们为了方便, 把具有同样特点的事物归为某种风格。笔者认为, 这只是一种权宜之策, 目的在于浓缩信息, 便于理解、记忆和归纳。

但是, 简单的总结和归纳容易让人失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以为某种风格就是此类事物的本质。因为定义风格的评论者可能会删减他主观认为不重要的东西, 大多数人可能会忽视设计作品本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对任何风格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妄下定义。设计形式类似不代表产生的思想相同。设计评论家以个人主观的角度评论设计作品, 而设计师的创作思想与评论家以为的意图之间必有间隙, 这间隙有深有浅, 有宽有窄, 但当一道道鸿沟叠加在一起, 就会使表象与真相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任何标签和定义, 都不能盲目地学习, 而应秉着研究求真的态度辨别取舍。

“设计风格”在国内的盛行是设计师、教师以及外行的“福音”。无论在设计公司, 还是教学课堂, 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语:“我设计的作品是简约风格”;“这建筑是解构主义风格”;“我的作品是后现代风格”。每个“设计风格”的使用者都自以为了解这些华丽而简单的词汇。实际上,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他们对这些“设计风格”的了解就是脑中的几张图片和几种模糊的设计形式。这模糊的图片和形式就成了他们所谓的“设计风格”。

以建筑设计中的解构主义风格为例, “解构主义风格”在一些设计理论书中是这样被定义的: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 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 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 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 (美学、力学、功能) , 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 强调打碎、叠加、重组, 重视个体、部件本身, 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可以看出, 这个“解构主义”定义完全是在论述形式和手法, 这只是它的表象。但即使这样, 其表达也还是漏洞百出。从这个定义本身的观点思考, 任何后出现的设计方法都是对之前设计原则的批判, 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应该是以时代来划分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设计原则。我们现在的设计原则和20年前的不同, 和100年前的更完全不同。现在国内设计行业常讲的“以人为本”应该算是现在的一个设计原则, 而20年前很少有人提到这一点。

“用分解的观念, 强调打碎、叠加、重组, 重视个体、部件本身, 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任何新的设计想法的产生都是对旧有观念的一点点修正, 改进已有的部分形式, 或者利用已有形式重新组合, 形成新形式。“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 这些只是设计手法, 如果以设计手法来定义该风格的话, 以上的设计手法在其它的设计风格中都可以找到。“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这只是主观感受, 而任何严肃设计师的优秀设计都不会是真的支离破碎, 没有整体感。登峰造极的艺术都同样趋向完美, 无论表面看起来如何破碎和不合逻辑, 实际上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确定”的感觉也是靠不住的, 当你逐渐熟悉一个事物之后, 它最初给你的不确定感就会消失。库哈斯的“央视大楼”最初给大众的感觉非常震撼, 而现在人们对它的存在已经熟悉, 不确定感已经消失, 这个建筑已融入到当地人们的意识之中。逐渐适应新事物这是人的天性。

如果要给“解构主义风格”下一个定义, 恰恰应该是陈述种种手法和形式背后所暗含的思想。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伯纳德·屈米曾经指出:“建筑的乐趣在于空间的概念和经验意想不到的巧合, 在于建筑碎片在愉悦中碰撞和融合, 在于建筑文化被无休止地分解和建筑规则被超越。这里没有比喻的天堂, 只有不舒服和期望的不平衡。这样的建筑对学科性 (一般性的) 的假设提出质疑, 打乱了已经获得的品位和受人欢迎的建筑记忆。象征、比喻、空间压缩、逻辑建构——所有这些都消失了。这样的建筑是任性的, 因为它的真正意义不是效用或用途, 甚至最终的目的也没必要给予人们快乐。”[1]屈米从建筑存在的根源上给了人们非常规的回答, 这也是对解构主义风格的贴切描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不能盲从专家和权威, 不能盲目地使用“设计风格”一词, 应该独立思考、谨慎分析, 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设计风格, 才能在工作中恰当地运用设计风格, 才能走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设计风格”的理解误区。

参考文献

教育“无菌化”设计的误区 篇11

很久以前,不知何人给学校起了一个“别名”:象牙塔。

我理解起名者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学校如象牙般圣洁无暇;二是学校自守一隅而与世无争。久而久之,世俗便按照“应然”的法则,渐渐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尘不染,俨然“无菌化温室”。其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学生的错误采取“零容忍”。

反省教育的设计理念不难发现,我们总是按圣贤的标准“苛求”每一位学生,不允许学生犯错。借助于严谨且巨细无遗的学生守则为导向,借助于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为保障,学校希冀成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净土”。

然而,如此构建起来的必定是一个失真的和虚幻的世界。在这种“无菌温室”里,学生本能的“野性”被文明“驯化”,学生的“免疫”能力也大幅下降,以至难以抗衡市俗的浊流。于是不断有人惊呼“5+2=0”,学校教育的乏力且低效,成为困惑众人的一道难解之题。

学校为什么不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每学期可犯一次错误而不处罚呢?无意中损坏公物一次、因客观原因上课迟到一次、由于学习枯燥偶尔上网玩了一次游戏、忘了穿着校服来学校等等,这些看起来并无大碍的错误,在许多老师眼中却是不可原谅的,他们会马上找学生谈话,严肃指出存在的问题,甚至还要学生写下“保证书”,保证绝不再犯。

为了实现对学生错误的“零容忍”,我们便按照“无菌化”的理念来设计教育。如同不能允许任何“细菌”进入温室一样,学校也绝不让任何错误出现在校园和课堂。在学生手册里,大量使用“不能”、“不准”、“禁止”等词语,告诫学生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

人大附中有一位班主任,因擅长“使‘差生’变优”而享誉世界,他曾让一位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的学生拿到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这位“差生”不仅成绩差,而且沉溺网络、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一样没落下,先是在别班就读,后转到该班。

转班后,班主任给他开出一项“优惠待遇”:“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对于这样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双差生”,应该是在一种“屡禁屡犯”的环境中成长的,教育对他来说,是“禁止”的世界,但同时又是“禁而不止”的世界。

不知道这种另类的“允许”与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有什么内在联系,但事实上,恰恰是这种始料未及的“允许”,改变了这位“差生”的成长轨迹和人生之路。

允许“差生”每周犯两次错误,的确是一件新鲜事。我们每一个人都熟稔一条古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实也是这样。人的一生总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无怪乎伟大导师会用一种极为宽厚的平常心淡然处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美丽的错误

“浪子”固然令人痛恨,但社会却用“金不换”欣喜期待着能够“回头”的“浪子”,完全宽容了此前的斑斑劣迹甚或胡作非为。那么,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呢?

其实在孩子所犯的错误中,绝大多数是天真的“错误”,也即所谓的“淘气”或“幼稚”。此类错误是必须付出的成长代价。可以说个体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地试误过程。如果我们赞同科学进步中“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的话,那么,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就是“进步之母”。如此看来,我们为什么要惧怕学生的错误呢?

更严重的是,当学生不断地因犯错受到批评甚至指责时,其“自我”就会受到持续地负面强化,遗失了成长的动力与信心,所谓的“差生”就是这样“炼成”的。有一位老校长曾对我说:补课越多的老师,班里的“差生”也越多。我问为什么?校长说:补课给了被补课者一种信号,即因为学习成绩差才补得多,正是因为暗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最终成为学习的“差生”。对于学校德育来说,这一辩证法同样适用。

人大附中那位班主任对教育有一个很好譬喻:“人都需要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子,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他允许“差生”每周可以违反两次纪律,这是因为让他不违反纪律已不可能,不如通过化解“违反纪律”的严重性,让他自然认识违反纪律的危害性。这相当于将一颗十分难吃的大盐粒子化解在汤里,转变成美味,而不是简单地把它扔掉,这是“浪子回头”的机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把孩子的错误凸显出来、“提炼”出来、“强化”出来。我们要努力淡化和稀释孩子的错误,让他在教育的自然中认识、纠正自己的错误。

教育不该让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未成年人承载太多的成人理想。学校教育亟待回归自然,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中,有正确也有错误、有快乐也有痛苦、有进步也有退步、有成功也有失败。正如在人的一生中错误是难免的一样,对涉世不深的孩子,我们也可以说那些错误是美丽的。

审视建筑设计三大误区 篇12

1 盲目摹仿

在20世纪90年代, 全国上下托起了欧陆风, 不管是住宅、宾馆还是商厦, 办公楼都套上了大圆柱, 繁琐的线脚, 厚重的层顶, 打扮成不今不古、不伦不类的样式。在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大好局面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并不是所有建筑师都想搞欧陆风, 有些是指定要求。在我们身边不难看见, 房地产开发商出于营销的考虑, 把新开发的住宅小区, 商贸大厦名曰“罗马花园”“商王大厦”等, 把建筑包装成像西方贵族府邸似的豪华、富丽, 为的是迎合富裕起来的商家、住户追求阔气心里。这与商业性的运作有关, 但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需要, 这恰恰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有时地方权力机构也会有指令性搞欧陆风。

当人们刚刚摆脱了欧陆风, 在21世纪初, 韩国飘板照遍全国。屋顶的飘板设计从效果图上看, 那一条条直线或者弧状的板带, 确是很飘逸、潇洒, 板带下面的支撑一般都比较少, 有的相距有二三十米甚至更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板带下面显得空透, 才有飘逸的感觉, 但试想一下, 如果要用钢筋混凝土来做这样的构件梁高要多少, 板厚又要多少, 若想板带“飘”起来, 除非用钢结构才可以实现这种效果。但目前来说, 钢结构这种形式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 要一些专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才能设计施工, 这样又带来造价的极大提升和设计施工配合的不便, 到了最后施工图的时候, 有些设计单位就干脆用钢筋混凝土减少跨距的方法, 这样的效果当然大打折扣, 所以我认为在一些小设计、小县城, 即便是城市里不是很必须的, 还是尽量少模仿这种形式为好。

最近几年建筑行业生机勃勃, 设计人员面对如此多的工程项目, 加班加点, 没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几天一栋楼, 几周一个规划, 不抄怎么来完成。只要看着顺眼, 迎合潮流, 便拿到自己的作品中来, 乱加拼凑, 作品无创新意识。如今信息化社会也让甲方大开眼界, 有时甲方看好某栋楼, 便对设计人员说“就照这个样子来”。不论合不合适, 生搬硬套, 如果设计人员不按他们指定的模式来, 方案就通不过。因此“盲目摹仿”这问题有其复杂性, 但不足以构成其存在的理由。

2 缺少细部

当我们谈论一个建筑的好坏, 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功能和布局合不合理, 它的形式, 即形体塑造或外立面是否美观, 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对建筑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那就是建筑细部的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很强调经营细部, 中国工匠中至今流传的语言, 如“一丈高, 不见糙”“远看色, 近看花 (肌理) ”等等, 都是讲细部操作的。我们国内现代的许多建筑, 即使是很多优秀的建筑, 在方案、效果图阶段让人感觉非常华丽, 但建成后却是大打折扣, 令人不敢恭维。之所以如此, 不得不追究两方面的原因:1) 建筑师本身就缺乏细部的概念;2) 施工中粗制滥造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很多项目都是需要投标的, 而在评估过程中, 很多决定因素是在业主或者一些行政部门手上, 而他们对建筑这个专业的了解是有限的, 他们对于一个建筑的好坏, 可能更多停留在对于各个方案效果图的直接感官上。大多数设计单位为了能多中标就用一些形式上做得很漂亮的效果图去参加投标。效果图画面中漂亮的构件没有想过能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完成它。这样的效果图到了施工图阶段当然是要大改特改了, 以至于和原效果图面目全非。

很多设计人员, 包括我自己, 对建筑细部设计的观念不是很重视, 认为一栋建筑只要大体形状漂亮、外立面装饰美观就可以了。施工质量的粗糙固然是很大原因, 但设计人员在画图时贪图省事, 对一些该交代的细节处理不交待清楚, 而一味想由施工时自己解决, 或者是设计人员本身就对有些节点的处理不清楚, 再或者对有些部位的做法迁就了业主或施工单位想省事的要求, 不去坚持自己的观点, 种种原因, 都导致一些建筑缺少细部不耐看。有位建筑师说过, 没有细部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以前刚毕业时并不十分理解, 而现在却越来越感到是这样了, 因为毕竟以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地域、技术条件都对建筑有很多制约。以目前的技术材料水平没法办到只好把它放弃了, 技术是永远都跟不上想象的, 虽然目前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但可以立足于目前的技术、材料水平, 用符合这种材料特性的方法进行设计。

3 外墙材料运用不尽人意

看一下我们周围:外墙涂料、面砖、玻璃摹铝板、不锈钢、花岩……种类不可谓不多, 其中也不乏高档价格不菲的材料。但是各种外墙材质 (包括色彩) 之间的配合搭接, 却显得轻率随意, 经不起推敲, 甚至于毫无美感可言。一个成功的建筑, 空间是它的灵魂, 形体比例是它的机体, 而外装材料则是它以面示人的衣服, 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不遗余力的追求精心动魄变幻奇妙的空间效果;我们竭尽才思运用电脑建模, 工作模型等各种手段来创造令人难忘的型体塑造。但是我们可曾真正用心地去推敲分析过外墙立面材料的运用和划用。“材料的应用”是我们建筑教育, 乃至建筑实际工程设计中心的薄弱环节。我们的建筑因此而显得粗糙浅薄。建筑师历尽心血创造型体和空间, 却常常在最后选材方面的随意令建成的效果大打折扣。说到材料的运用, 就不能不提到当今国际建筑界的名师——安滕忠雄。安滕之所以名传天下, 原因是:1) 他对光的独到的运用;2) 他的素混凝土建筑。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的清水混凝土, 到了他手中, 就成了闪亮的金子。正是他对清水混凝土深入细致的潜心研究摸索出一套独到的浇筑技术, 拥有自己专门的施工队, 才能使得粗陋的混凝土变成最吸引人的建筑表现元素。而安滕不光是只善用素混凝土, 他在尼泊尔、印尼设计的一些建筑, 则是采用了当地最为普通的黏土砖, 也同样显得十分精彩, 丝毫不觉得平乏和简陋。

诚然, 建筑的好坏离不开施工技术的水平, 而施工技术水平又由社会的发达程度所决定。经济、技术对建筑的作用是明显的, 但是好建筑并非一定要投资大。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做好低造价, 低能耗的优秀作品才是正确的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 精心的设计与表现是最关键的。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观念, 材料并非越贵越好, 没有差的材料, 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 再低廉的材质也会变的得体。曾经在乐清见到正泰集团的新厂房, 望去, 洁白色的主体, 均匀的方块勾缝, 一直认为是白色的铝塑板, 直到有机会近距离观看, 才知道原来只是外墙弹性涂料, 以不多的投入, 却有超值的表现, 这是成功之例。其次应注意对立面做法的细致表达。日本某设计公司的施工图, 其外装修的面砖贴法专门画了极为详细的大样。最后建成的建筑, 虽然用了廉价的面砖, 但是效果十分细腻、独特, 相比而言, 我们的施工图只是注明立面所选何种材料, 其余 (包括色彩, 分格, 做法) 一概“现场待定”, 这样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积极地去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 规格及施工工艺, 这样才能将它们最适宜、合理的艺术应用于我们的设计, 我们的建筑才会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为了创造出更好的建筑, 我们应当大声呼吁:我们不能盲目摹仿, 要重视建筑细部的设计、独到, 恰当的运用外墙材料, 但要做到这几点, 光凭建筑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建筑是一门集体的艺术, 要让社会各界, 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这几点。味道十足的建筑外装修和有趣的细部是连接人和建筑的桥梁。我们不能把建筑当成是简单的住人机器, 而应把它当成是一件既影响呆在里面的人, 也影响在外面看到的人的艺术品。毕竟它是要立在那里那么久, 是要长存于世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肝动脉插管技能下一篇:校园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