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效应论文

2024-07-29

护理效应论文(精选8篇)

护理效应论文 篇1

护理和康复工作是骨外科运行的一个核心组件, 和护士长的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管理能力的发挥, 关系着整个骨外科护理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我院骨外科, 建立了骨外科护理绩效考核系统的一系列制度, 进行量化标准化管理,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增强, 确保治疗的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累积了一定的管理心得, 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骨外科护理绩考评分指标

根据护士职能分工, 技术知识, 风险责任等等, 指数相对复杂, 将骨外科的护理工作量化成12模块:Ⅰ) 仪表纪律;Ⅱ) 工作态度;Ⅲ) 病房管理;Ⅳ) 服务质量;Ⅴ) 工作技能;Ⅵ) 抢救实施;Ⅶ) 病历书写;Ⅷ) 制度落实;Ⅸ) 医嘱执行;Ⅹ) 物品管理;Ⅺ) 沟通合作;Ⅻ) 成本节约。

1.2 研究资料

临床观察对象来源于珠海市红旗医院骨外科所有护理人员31名, 均对实施绩效考核前, 及实施绩效考核后每季度的工作质及量的情况进行考评分析。

1.3 方法

投票选出3人成立的骨外科护士护理评估小组, 测评各人每一季度的总得分, 进行分析发现的问题, 考核结果作为护理绩效工资分配依据, 并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的条件之一。

1.4 评价考核指标

(1) 各项指标绩效考核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2) 绩效考核前后秩和比较。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模块项目前后比较用t检验法进行, P<0.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绩效考核前后用秩和比法 (RSR) 将每季度的考核综合水平进行比较, 值越大水平越优。

2 结果

2.1 各个模块绩效考核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表1)

实行绩效考核后每季度12项模块的护理质量指标都较以前大大提高测试, 之前和12综合成绩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2.2 绩效考核前后秩和比较

对秩和RSR值四季度12的标准如见表2所示, RSR值能反映目标的相对优劣程度, 综合水平评价是高的, 所以结果表明:与绩效考核的扩张, 评估结果的四季度逐渐增加。

注:所计算的RSR值在0-1, 由优到劣编秩时, RSR值越大越好

3 讨论

护士长作为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的直接领导, 要发挥出科学务实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才能, 护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良好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让患者满意。国家卫生部2010年已明确规定“要推进优质服务示范工程, 同时又将护理质量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要求切实改变护理模式, 改进管理模式”[1], 实践证明, 实施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但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自身专业的护理实践, 是每个护士首先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骨外科病员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其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是体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决定了骨外科护理工作有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 其医疗护理质量不仅仅牵涉到医疗安全的各个方面, 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声誉及长期发展。

注: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各项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比较, 经统计分析检验, P<0.001, 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管理评价是指对医疗改革的背景下, 为了节省人力资源, 优化护理模式, 减少管理环节, 节约医疗空间, 推出了一个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经济上的独立, 独立的独立性, 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必须专注于改革, 优化骨外科护理管理路径, 探索建立科学的, 全面的, 完整的, 系统的和护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 根据结果的准确、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基于高临床护理人员, 目标, 提高士气和积极的护理[2]。绩效考核 (performance examine) 在战略方向工作队已定, 特殊规格和标准的使用, 计算和评价团队绩效的最后阶段和绩效考核结果, 以及进一步的工作行为的人员使用后性能有积极的影响[3]。

护理绩效评价是指“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反复双向通信顺序进程, 在动态评价的整个过程中, 护士长和护士同意工作的护士, 教师, 硕士生导师, 护理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护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最大的”[4]。骨外科护理绩效评价可根据绩效管理的客观标准, 客观评价方案与实际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 并将结果反馈到试验板的工作过程, 用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骨外科综合素质,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潜力的护士, 更好地实施护理平台的管理目标[5]。

在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护理绩效评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护领域, 也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 不同测评小组的判断标准的差异等, 使其略有不足[6]。本次观察分别从十二项考核模块, 取珠海市红旗医院骨外科的全部护士为研究对象, 每个季度对每位对象进行测评, 总结手术护理中的优点及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 初步的探讨实行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的作用。本研究提供的结论可以看到, 绩效管理能有效地改进科室护理的管理水平, 改善骨外科的整体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士气及热情, 促进了骨外科护理水平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菊珍.新形势下病区护理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 2011, 28 (5) :41-42.

[2]Noorein Inamdar.Apply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n healthcareprocider organization[J].J Health Manag, 2002, 47 (3) :179-195.

[3]任益炯.国有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 (4) :16.

[4]孙艳.护士绩效考核机制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 :91-92.

[5]翟树悦, 吴健, 陈恒年, 等.国外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 2004, 24 (4) :24-27.

[6]黄霜霞, 王艳, 裴静, 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蛇志, 2011, 23 (2) :171-174.

地面效应及地面效应模拟系统 篇2

当赛车的离地间隙减小时,由于地面附近流道变窄,气流加速,压力降低,因而可以形成更大的下压力。70年代末,一位伟大的天才工程师Peter Wriqht成功地引入了“地面效应”的概念到F1中,从而使赛车可以产生更大的下压力。从此,地面效应成为人们不断钻研的新切入点。之后相关汽车运动管理机构做出了各种限制来制约泛滥的地面效应应用。F1目前的关于地面平板和离地间隙的条款就是为了限制在F1领域的地面效应而制定的。除了翼型的应用,另外一个能够使赛车性能产生飞跃的就应该是地面效应了。

在进行赛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时,由于要着重研究赛车的下压力,所以地面处的流场非常重要。而由于空气粘性的存在,我们进行的风洞试验就同赛车实际行驶时的状态不同,从而不能准确捕捉赛车周围的真实流场。赛车行驶时,赛车相对运动,地面和气体都是相对静止的。进行风洞试验时,应用相对运动的概念,气体和地面应该运动,赛车静止,但风洞地面以前都是静止不动的,在进行赛车研究时由于这个不同,试验结果就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地面效应的应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不同给研究带来的困难,所以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地面的流场,引入了地面效应模拟系统。

人们开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模拟地面效应。比如地面附面层吹除法、镜像法等等,最终人们还是选择了目前普遍采用的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具体的结构如图1,它是一个由三个滚筒来驱动旋转的大型移动带。移动带一般是钢制的也有是复合材料的,它可以以设定的速度移动,能够时刻保持水平,就象道路路面一样。路面前后都有一个吹吸气流的装置来消除固定地板附近的附面层。

对整体护理美学效应的认识与体会 篇3

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的疾病、身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制定提供优质服务、使病人早日康复, 这是护理学展必然趋势。在护理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同时, 美学效应也开始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内容。整体护理与美学效应是护理工作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内容:现分述如下。

1 对整体护理的认识

首先, 护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 “自1977年美国GL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学的发展有很了大影响, 使护理学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新的护理观念认为健康不但没有躯体的上的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为:医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段。其内容从传统的机械执行医嘱, 拓宽到以护理程序为手段, 对病人实施全身心的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由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组成的, 它是有目标系统的动态的并有理论依据, 能进行评价的科学的护理思维的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标就是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一系统的程序循环。实施连续性的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 充实护理学科的内容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也大大改变了医院的形象, 赢得了病人的信任。

2 临床实践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 首先制定了实施计划方案护理宗旨哲理在实践中逐渐制定标准护理计划, 教育计划、各级人员职责工作程序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整体护理为。

(1) 整体护理是责任制护理的深化和延续它有明确的护理哲理护理专业价值、完善的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重点。引导护士在工作中以护理程序的方法去护理病人。有利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同时有利于护士行为的评价。提高护理质量, 帮助护士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2) 护理表格统计规范化, 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护士书写节时省力。其标准化护理计划的内容准确、全面、发现问题及时, 护理病人措施主动得力。能尽快提高年青护士的护理水平。

(3) 完善的护理质控系统。在实施责任制护理时, 护理质控系统与护理工作不能配套管理。所以尽管是开展了责任护理, 但实施效果不明显、护士积极性较差、责任制护理不能深入开展、而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完善的科学的质控评价表有利于护理部护士长、责任制护士工作中, 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评定。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4) 整体护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 充实护理学科。提高护理水平、使我国护理专业水评尽快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起着关键作用。

(5) 整体护理模式给病人带来最大限度的实惠, 医序质量的提高病人的满意是医院战胜病人来源市场的主要原因, 也是一个医院长期经营和生存的条件因而在现代护理观指导下对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与医生综合目标相吻合。

3 整体护理工作的美学效应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 我们己经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需要, 当一个人患病时对美的需要此平时更加迫切。护士做为南丁格尔理想的天使, 其天职在于“她应该是一个感染人的艺术的化身”。现代公众称护士“白衣天使”也是体现了对护理工作的美感需求。因而美学效应越来越显示出它不可忽视的作用。

3.1护理美学中强调的美感形式

(1) 心灵美:护士心灵美是护理美学的命脉, 护士必须具有美好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2) 行为美:行为举止往往又是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品性的具体表现。护士进入病区环境后, 其一举一动都置于病人的关注之下, 被自觉不自觉地评价这种评价所产生的结果会直接作用于整个护理过程。因此, 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其行为举止要自然豁达、不卑不亢、不媚俗粗陋。

(3) 语言美:是用词造句谈吐方式的美。护士美好的心灵热情的态度, 诚挚的关心除了通过护理行为得以体现以外还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 从而起到遵重人的生命, 遵重人的遵严和人的权利的作用。忠肯的语言, 和谐的音调、清晰的语音对病人来说好比一剂良药。因此护士的语言必须是美的, 应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切忌空话、假话、粗话、脏话) 。

(4) 服饰美:护士的装饰打扮要与环境的职业相协调。要端庄典雅、自然大方、便于工作、衣帽要得体, 整洁穿软底白鞋。

(5) 健美:健康和美的有机结合, 护士的精神状态在日常工作中对病人的心理影响最为直接感染力极大, 作为健康的使者应有完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病人身边。必须学会控制自己, 达到自身的心理平衡, 始终保持饱满旺盛的精力乐观开朗的基调。给病人以积极的暗示, 激发和增强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主动性减轻或消除其心理上的疲备与厌倦。

(6) 表示美:人的表情是心灵的镜子, 护士的表情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 护士热情真诚、亲切、关心、同情理解的面部表情会给病人带来良好的安慰。

(7) 姿势美:身体的姿势也是一种沟通护患关系的方式, 护士站立, 行走持物, 拾物都必须规范, 保持直挺的姿势, 在工作中如果能善于动用身体的姿势, 将给病人留下一个难忘而美好的印象。

(8) 技术美:规范准确、精湛娴熟的护理技能其本身就是艺术的美, 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 动作要有条不紊轻柔敏捷、优美规范, 充分展示出护理操作时的技能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从而使病人从心理获得信赖安心治病。

(9) 环境美:环境美是指病区各种因素的优化组合在符合规范化病房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美化, 空间明净清新、陈设物整齐有序、比例适度色调和谐统一。恰当放置鲜花都给人以整剂齐清洁、安静、美观之感。

(10) 生活美是指现代美, 护士应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在对病人的身心护理过程中自觉贯彻美学原则, 让美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以弥补病人生活上与心理上的缺陷。

4 体会

(1) 根据现代护理观的要求, 转变护理模式, 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势在必行是护理工作的重大变革, 对护理学科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2) 要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 支持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步培训出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为开展这一新的护理模式奠定基础。

(3) 整体护理过程中美学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它能够促进病人康复,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千付良药更能消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病痛。病人住院, 不仅希望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能得到精湛高操的医疗技术, 更希望这一过程能在和谐美好的心境中完成。而将美学效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使病人沐浴到美的甘露激发病人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从而使病人处于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状态。

(4) 使护士直观自身价值, 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通过护士创造性的劳动, 将自己的智慧、才能、情感集于其中, 溶进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从而得到社会的承认, 获得社会的价值并从中看到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创造的可贵, 引起自身的愉悦。正如马克思说的“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 而且能动的现实地复现自己, 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从而使自己更积极地去创造美。

摘要:让每一个护士, 在护理工作中, 注意自身形象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影响。好的形象能够给病人带来愈快的心情有利于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早日战胜病魔更快地康复。

护理效应论文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下, 人们不仅在意护理的有形服务, 而且在意护理的无形服务, 护理礼仪作为护理的无形服务越来越被医院所重视, 中职护生在学校学好护理礼仪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 尝试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12 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共招收9 个班, 均为中考招入, 入学成绩为340~450 分, 处于偏低水平。所有学生以学号顺序分班, 每班50~57 人。随机抽取两个班, 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均由笔者任教, 使用同一本教材[2]。实验班55 人, 对照班56人, 均为女生, 年龄15~17 岁, 两班入学成绩以及结束的各门课程成绩和其他各方面表现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班具体做法是: (1) 倾注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接受罗森塔尔的“权威诺言暗示”[3]。教师暗示自己说, “这班学生具有潜力, 如果加以引导, 人人都具有很强的护理礼仪能力, 将来能够很快、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优质服务的需求”。对学生抱以真诚的期待, 在教学过程中消除陌生感, 建立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传递,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期待。 (2) 倾注意向:在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 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 以及对学生成长的认可和期望。 (3) 倾注爱心: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表现出对学生的爱护, 注重学生护理礼仪能力的培养, 产生偏爱心理和情感, 对学生正确的礼仪展示给予表扬和肯定,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期望并作出反馈。

1.3 评价方法

1.3.1 护理礼仪考核方法护理礼仪成绩由3 部分构成:平时表现 (30%) 、期末情景表演 (60%) 、自我总结 (10%) ;每部分基础分为100 分。

(1) 平时表现:从课前是否积极预习与准备, 课上是否主动认真参与训练, 课后是否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是否组织实施与本课有关的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2) 期末情景表演:内容包括团队活动的效率及成员贡献度, 角色扮演的感受及综合评价, 小组情景模拟脚本的书写与表演, 礼仪规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3) 自我总结: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写一篇不少于1 000 字的收获或体会。

1.3.2 学生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55份, 收回55 份, 回收率100.00%;对照班发放调查问卷56 份, 收回56 份, 回收率100.00%。问卷共7 个项目, 包括学习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制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日常礼仪与工作礼仪的运用能力。每项均采用3 级评定法, 明显增强为满意, 增强为基本满意, 无增强为不满意。

1.3.3 临床实习结束带教教师问卷调查第三学年两班均进行了为期8 个半月的临床实习。实习前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再次进行鼓励, 相信她们优美的仪表、端正的姿态、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 定会得到带教教师以及患者的肯定。为了验证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让带教教师从仪容、服饰、举止、言谈、交往、工作等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规范;从接待患者、护理患者、抢救患者等方面评价其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及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从是否尊重老师、能否和老师主动沟通等方面评价师生关系;从是否主动与患者打招呼, 是否经常主动了解患者感受, 是否根据护理场景恰当地运用护理礼仪, 是否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及同情心等方面评价护患关系。向临床带教教师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护理礼仪掌握情况。问卷每项均采用3 级评定, 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资料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组间计数资料运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实验班与对照班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2.2 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2)

2.3 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 (见表3)

3 讨论

3.1 罗森塔尔效应能促进学生提高护理礼仪能力

对近几年我校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显示, 目前各医院均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带教教师普遍认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礼仪能力欠缺, 如仪表不端庄、行为举止粗鲁、对教师及患者不礼貌、巡视病房玩手机、操作失败不道歉等。对此, 笔者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 调动学生潜能, 符合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人类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 教师应当将这种潜能激发出来, 成为学生的内在动力, 使之成为自我指向的学习者。”[4]由于中职护生综合素质较差, 个性较强, 教学中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激励和表扬, 比如在实践环节的团队活动以及角色扮演中, 有的学生善于组织, 有的学生善于表达, 有的学生善于表演, 此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 给予鼓励和表扬, 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发挥。在护理礼仪教学中, 教师认为实验班每名学生都具有发展潜力, 积极发现学生潜质, 给予学生真诚的期待。无论从平时表现, 还是从理论讲授以及实践环节上对学生的期待都是真诚的、长久的、发自内心的。如学生第一次穿上护士服, 教师就充满感情地说“你们是老师见过的最美、最亲和的天使”;学生进教室前敲门, 教师亲切地说“患者一定会喜欢有礼貌的你”;学生演示出入院前护理礼仪后, 教师饱含期望地说“你们一定会成为患者最喜欢的护士”, 等等。中职生正值青春期, 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 尤其是权威性暗示。学生对教师很信任, 认为其是最有权威的人, 教师的态度发生改变, 学生会很快接收到积极暗示, 从此改变身心反应过程[5]。表1 和表3 的结果也显示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后出现了教师期待的效果:实验班护理礼仪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带教教师评价都优于对照班。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欣赏与喝彩, 避免轻视和指责, 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提高护理礼仪能力。

3.2 罗森塔尔效应能促进学生提高整体素质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及责任制护理的深化, 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6]。要求护士具有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 热情、周到、细心的服务, 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中职生自尊心强, 对自己缺乏自信, 缺乏主观能动性及与人合作能力, 严重影响了其个性发挥。教师平时应多给学生提供机会, 鼓励学生参加礼仪社团及各种活动的礼仪接待, 给予其充分的信任,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为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打下坚实基础。在护理礼仪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情境模拟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 并开展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中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加以关注, 给予期待和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体验到被信任, 这种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 进而增强自信心, 使学习获得巨大动力。对于学习上信心不足、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将她们想象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良好发展的学生, 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她们传递信任和暗含的期待, 学生则会从中得到积极的暗示, 感觉到教师认为她是聪明的、能干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潜在的激励, 它给学生一种“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力量[7]。表2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他人合作能力以及日常与工作礼仪运用能力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班, 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3.3 罗森塔尔效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阶段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关键时期, 国内外诊断标准一致认定年满18周岁方可诊断人格障碍, 而未满18周岁出现人格障碍倾向则被称为人格偏离[8]。研究显示, 中职生人格偏离情况较普通中学生严重[9]。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个体化。如在护理礼仪实践教学中, 教师进行个体化鼓励:“第一个是最勇敢的, 开始吧!”“你今天做得非常好!”“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相信以后你能做得更好!”“已经接近成功了, 希望你把握好时机。”要让每位学生都从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中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特别关注。鼓励和赞扬时也应考虑学生个性, 对自尊心强的学生措辞尽量含蓄、委婉;对自卑者多表扬, 以鼓励为主;对易自满者则在肯定的同时提出更高要求;对一些无所谓者则给予真诚的告诫。表2、3结果显示,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能改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4罗森塔尔效应能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的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临床, 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10];对自己所学专业不够了解, 对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有恐惧感。为此, 我们将实训室布置成门诊、入院处、护士站、普通病房、手术室等模拟环境, 使学生进入课堂就产生一种好奇心理, 激发其课程学习兴趣, 从设定病例到模拟情境演示, 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改变了教师示教贯穿训练过程始终的传统教学方法,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1]。学生在完成实践课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心理素质, 进入临床后不再有陌生感, 缩短了临床适应时间。表3 调查结果证明: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礼仪规范、职业素养、护患关系、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为学生临床见习、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4 小结

罗森塔尔效应不仅适合于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 同样也适合其他课程教学。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 便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进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也就取得了教师期待的效果, 学习成绩和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相反, 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较低或经常漠视、歧视, 学生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或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和失望, 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 不理会或拒绝教师要求。其结果, 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期望的那样, 学习成绩下降, 能力停止发展甚至倒退,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力量。此效应告诫教师要关心每一名学生, 对每名学生都寄予期望和要求, 给他们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让学生大显身手。只有这样, 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会更深一层, 减少轻视与指责, 一言一行中就会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 而教师的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摘要:目的 研究罗森塔尔效应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礼仪相关能力的影响, 使其将来更适应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方法随机抽取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对照班和实验班,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 实验班教师注重罗森塔尔效应, 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成绩分析, 临床实习结束后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班课程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 (P<0.05) , 学生自信心及自尊心、自制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日常与工作礼仪的运用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班 (P<0.01) , 同时在礼仪规范、职业素养、护患关系、师生关系方面带教教师的评价高于对照班。结论 将罗森塔尔效应应用于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中, 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使其满足优质护理服务需求。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耿洁.护理礼仪[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陈娟.罗森塔尔效应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5, 29 (5) :1777-1779.

[4]章新琼.课堂情景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临床护理杂志, 2004, 3 (4) :52.

[5]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6]袁琳, 郑蔚, 史艳.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5) :93-94.

[7]王小革, 陈敬华, 郝秀凤, 等.罗森塔尔效应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23 (11C) :3086-3087.

[8]封文波.中学生人格偏离筛查问卷的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11) :1019-1021.

[9]徐礼平, 方倩, 邝宏达, 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格偏离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21 (4) :363-366.

[10]李英, 万宏伟.改革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3) :37.

电话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实施效应 篇5

2 术中护理

我科有手术室, 早上查完房后, 手术护士给患者肌肉注射术前用药后带患者于手术室, 安置好体位, 上好心电监护后, 告诉患者我一直在你身边陪你, 给患者放轻音乐, 让患者在轻松的环境里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扶到病床上, 安置好体位后, 告诉患者我会经常来看你, 若有不适, 立即报告。

3 术后护理

3.1 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是否渗血、出血等, 详细记录。

3.2 根据病情告诉其注意事项, 声

带息肉及扁桃体手术患者何时进食说话, 术后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3.3 术后治愈出院, 电话回访非常重要。

因我科鼻窦炎的手术占大多数, 此病手术后换药次数多, 时间长, 很多患者因工作忙、时间紧、忘记返院换药;有的患者以为手术做完此病就算治愈, 其实不是, 手术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治疗, 术后换药要坚持, 才能很好治愈。

4 体会

我科患者较特殊, 和骨科其他外科不一样, 我科患者术前像正常人一样, 可到处走动, 护理中利用电话这一通讯工具后, 找不到患者而停手术、吃早饭而误了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手术患者迟到而延误手术、术后未返病房换药而形成粘连效果不佳的情况大大减少。利用电话这一工具, 我科护士工作方便, 患者按时手术、按时换药, 治疗效果满意, 目前, 我院在全院大力推广使用。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主要是脑内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脑实质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发病急、病情重, 是神经系统急症之一, 临床中常会遇到, 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 患者发病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及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 做好脑出血患者护理, 对预防出血、减少复发、控制并发症十分重要。我院内科从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67例脑出血患者, 经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67例患者中, 男47例, 女20例, 发病年龄在39岁~67岁之间。无意识障碍的3例, 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不等大。

2护理对策

2.1休息与卧位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周~6周, 复发的延长至8周。保持病房安静, 减少探视, 减少头部搬动, 以利自然止血, 抬高头部15°~30°, 以利于减轻脑水肿。昏迷期患者躁动, 应加床栏, 防止坠床跌伤。

护理效应论文 篇6

在分离性障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药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与医疗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药物的心理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1]。因此,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除了促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药理效应外, 如何进一步地发挥药物的心理效应也应有所关注, 并将其作为临床心理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 以护理心理学为基础, 将心理护理贯穿于给药过程中, 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疗, 从而达到心理效应促进。但是, 人是一个特殊的、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体, 加之许多疾病本身就与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心理因素对药物效果具有积极作用。药物的药理效应是人所共知的, 即对疾病起治疗作用, 但药物还有心理效应, 在治疗分离性障碍期间也有重要的作用。现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的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有关因素及心理护理介绍如下。

1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有关因素

1.1 分离性障碍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

如果病人对某个医生或护士比较信任, 那么由他们所给予的治疗药物除了发挥药物的药理效应外, 还能发挥药物的心理效应。如1例分离性障碍农村女性病人, 认为有鬼神附体, 表现为哭笑、不吃饭、失眠等症状, 先后2次来院就诊, 分别由主治医师和教授接诊, 他们均开了同样的药物, 但在复诊时病人说:“赵教授你给我开的药效果好, 服药后能吃饭了, 睡得香, 小鬼也没有了, 而第1次由哪个30多岁主治医师王某某, 她给我开的药, 没有效果。”从她的言谈中得知她对那位赵教授很信任, 因而同样的药物得到了不同样的效果, 表明在药物治疗分离性障碍过程中, 随着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 药物的心理效应有着显著的差异性。

1.2 病人对药物的信任程度

临床上病人对药物信任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一些镇静药物常随病人对药物的信任程度显示出不同的睡眠效果, 特别是对精神性失眠病人尤为明显。

1.3 药物的广告宣传

药物的产地、价格、外形、包装等亦会影响病人的用药心理, 提高或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一般病人喜欢用广告宣传疗效较好、进口或大城市生产的价格较贵、外形包装精致的药物, 病人对这类药物的信任度较高, 能发挥出药物的心理效应。

2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的心理障碍表现, 采用领悟、认知等心理护理方法, 同时辅以少量药物治疗, 每天抽出1 h~2 h与病人交谈。对恐惧性心理障碍的病人, 应针对病人自认患有“不治之症”的特点, 采用认知的心理护理方法, 强调“是病非病”的观点, 即承认病人患了病, 但不是器质性疾病, 是心理功能障碍, 是可以治愈的, 从而使其逐渐消除心理障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对强迫性心理障碍的病人, 应针对病人喜怒无常、躁狂不能自控的特点, 采用领悟的心理护理方法, 强调科学性, 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 从而破除自己头脑中的强迫观念。对抑郁性心理障碍的病人, 应针对病人沮丧、孤独甚至感到遗弃的特点, 采用认知或领悟的心理护理方法, 强调社会的配合、关心, 使病人逐渐消除抑郁情绪, 感到人世间的温暖,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小结

分离性障碍是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 无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一旦分离性障碍发生后, 除了心理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病态外, 可使病人获得病人角色, 从而免除某些社会责任, 获得别人照顾或经济补偿。这种“继发性获益”使分离性障碍反复发作而难愈。在心理护理中应强调该疾病是可以认知的, 是可以治愈的功能性疾病, 从而使病人逐渐领悟到自己的心理障碍,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社会应给予支持帮助, 形成共同关心病人的良好氛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病人产生信任感, 乐于接受心理治疗。 医务人员应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同时应扩大知识面, 包括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知识越多进行心理护理的能力就越强,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

总之, 上述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各种因素, 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除应遵照医嘱正确无误地给病人用药外, 还要向病人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可能产生的副反应及预防方法;说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药物配伍禁忌, 并正确引导病人的用药心理, 使他们认识到药物的疗效不能以药物的价格和产地来判断, 而应以药物与疾病是否对症有效做出衡量。通过对病人在药物应用方面的心理护理, 明显地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这可能是心理与生理之间相互影响所致, 即心理因素影响了生理的变化, 同样生理变化也影响了病人心理。

参考文献

[1]赵鹤鸣.药物的心理效应与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1995 (5) :13-14.

[2]陈淑清.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56-58.

护理效应论文 篇7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生存效应,护理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白血病的疗效显著提高, 然而长期坚持各种治疗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巨大。化疗是全身性治疗手段, 可有效控制肿瘤, 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转移、扩散、生长, 甚至可治愈一些对化疗药物高度敏感的恶性肿瘤[1]。免疫治疗、化疗、放疗、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将是以后恶性肿瘤的治疗发展方向。人们对诊治前后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化疗药物可引起多种毒副反应, 给病人身心健康造成较严重影响[2,3]。病人化疗中常有恶心、厌食、尿失禁、疲乏等化疗相关症状, 伴随恐惧、怀疑、悲观、绝望等不良心理, 甚至拒绝化疗。本研究观察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价值, 旨在为病人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可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 临床诊断均符合第3版《血液疾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将病人编号录入随机系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观察组:男21例, 女27例;年龄18岁~62岁 (41.5岁±6.3岁) ;病程3个月至5年 (2.3年±1.1年) 。对照组:男20例, 女28例;年龄18岁~62岁 (40.8岁±5.6岁) ;病程3个月至5年 (2.5年±1.2年)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饮食指导、药物指导、体征检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下化疗护理:发放自制健康知识手册, 指导病人家属床旁陪读, 每日询问阅读情况, 护士给予详细讲解, 做到答疑解惑, 使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情绪管理、睡眠质量、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对理解能力较差者可通过PPT、动画等加深病人理解能力。分3步进行: (1) 知。这个阶段是让病人对疾病知识进行了解, 指导如何调节情绪、均衡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喜好及经济状况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 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制订运动作息表, 使病人学会自我压力释放的方法, 以调节情绪。 (2) 信。护患间的信任十分重要, 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保持微笑,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以便各项护理落到实处。 (3) 行。在已经明确的内容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情况下, 护士需要联合病人家属督促病人, 以保证落到实处。指导病人学会渐进性肌肉放松, 播放轻音乐, 病人自由选取舒适卧位, 护士指导病人行全身肌肉收缩放松练习。从脚趾开始直到头部, 每放松一个骨骼肌肉群应保持20s~50 s。查看病人肌肉松紧度并进行调节。做好心理护理, 采用朋友间的沟通方式与病人进行沟通, 使病人放松并对护士产生信任, 揣摩病人心理,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外向和内向 (E) 、掩饰型 (L) 、精神质 (P) 、神经质 (N) 4类,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在化疗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结合病人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 同时评估营养状态, 判断血管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穿刺, 避免化疗药物的外渗。同时进行饮食干预, 保证机体储备足够的营养, 供应机体对化疗的应激反应。

1.2.2 观察指标

使用Wallston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 (MHLC) 评估病人心理控制源倾向, 量表包括有势力的他人控制量表 (PHLC) 、机遇量表 (CHLC) 、内控性量表 (IHLC) 3个方面, 共18个条目, 条目分值为1分~6分, 分值越高表示倾向性越强[5]。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表 (QLQ-C30) 评估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症状严重程度, 功能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生活状况越好, 症状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低[6]。

1.2.3 统计学方法

两组病人最终数据录入Excel校正分析得到均值, 均数±标准差 (±s) 的形式纳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配对t的检验;构成比、确切概率、百分率形式纳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的为计数数据, 采用χ2的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白血病病人在术后进行化疗, 容易因病情、家人的担忧、经济状况等多种原因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情绪, 影响治疗效果, 给病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病人身体状况、恢复进程不仅取决于治疗技术, 还受护理方式、护理手段影响, 护士应给予病人心理支撑,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护理中, 帮助病人缓解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健康教育、肌肉放松、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同时应用到术后化疗肿瘤病人护理中, 取得良好效果。现对本次研究结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可使其交感神经兴奋, 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 病人肌肉紧张, 心排量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加大, 血压上升, 呼吸及脉搏加快。有研究者将渐进性肌肉放松应用到肿瘤病人中, 发现该训练方式可有效降低耗氧, 放松肌肉并减慢心率和呼吸, 使病人血压、心率趋于正常[8]。渐进性肌肉放松同样可应用到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 可有效稳定病人生命体征。本次研究发现, 使用渐进性肌肉放松的观察组病人在干预后食欲丧失、呼吸困难、恶心、疲劳、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与采用常规护理后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在音乐下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引导病人进入想象, 音乐调控能有效降低环磷酰胺导致的呕吐率[9]。本次观察组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 根据结果将病人分为外向和内向 (E) 、掩饰型 (L) 、精神质 (P) 、神经质 (N) 4类, 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外向型 (E分超过60分者) 病人通常比较好交际, 容易冲动、反应敏捷、好胜心强、乐观, 给予该类病人适当赞扬, 可使病人更加勇敢面对治疗。内向型 (E分不足40分者) 病人比较安静, 较少主动与人沟通, 心思缜密, 对这类病人应主动进行沟通, 了解其需要, 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担忧, 给予心理诱导。神经质 (N分高于60分者) 病人常表现出抑郁寡欢、担忧、焦虑情绪, 对刺激反应强烈, 护士应注意语气和用语, 耐心阐述化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基本过程, 并联合其家属多给予心理支撑, 多举正面例子增强病人的安全感;N分低于40分的病人反应较弱, 情绪稳定, 护理通常较顺利, 可提供书刊等使病人随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精神质病人言行古怪孤僻, 比较缺乏同情心和是非感, 护士尽量不要反驳其观点, 以免刺激病人产生纠纷, 应耐心解释。掩饰型病人人格功能稳定, 心理干预意义不大, 通常不需要心理干预[10,11,12,13]。在上述针对性心理干预下病人心理状态得到良好改善, 有利于稳定其身体状态。观察组病人在干预前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中各项分值均较高,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PHLC、CHLC分值均明显下降 (P<0.05)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将饮食调节、情绪管理等相结合, 并根据病人喜好制订饮食方案, 使病人更易接受, 使健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从而调节病人身体状况。本次研究发现, 干预后观察组病人QLQ-30各项功能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QLQ-30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护理效应论文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26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人, 其中男20例, 女6例;年龄50岁~70岁, 平均60岁;病程5年~25年;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或CT、肺功能检查,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在吸氧、控制感染、止咳、化痰、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治疗基础上, 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舒利迭) 吸入, 每天2次, 每次1吸。采取直立位, 平稳呼吸前提下先尽量呼气, 将吸嘴放入口中, 吸气同时吸入药物, 继续屏气10 s~15 s, 后用清水漱口。用4个简单的步骤即打开、推开、吸入、关闭进行示范。同时联合无创通气, 通气时间为每日2次, 每次2 h, 疗程为3 d~14 d。采用自主通气模式, 有自主呼吸能力, 以提高人机协调性和舒适度。吸气压4 cmH2O ~12 cmH2O (1 cmH2O=0.098 kPa) , 呼气压2 cmH2O~5 cmH2O, 吸气压高于呼气压。压力调解由小到大至病人感到舒适水平, 氧浓度30%~50%, 观察治疗前后2 h、通气后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1.3 结果

26例老年COPD病人全程接受协同治疗7 d 后氧分压升高, 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 血氧饱和度上升, 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其中6例病人早期拒绝上机, 均认为戴上面罩后感觉紧张、恐惧, 产生幽闭症, 2例病人出现腹胀;1例病人出现鼻梁部皮肤轻度压损;2例出现漏气。以上病人经处理后均好转, 无一例发生呛咳、误吸。2例因配合不良, 肺部感染加重, 痰液不能有效咳出导致病情恶化、呼吸衰竭加重, 转重症监护室治疗改用有创呼吸机。其中2例吸入舒利迭后口干、咽喉不适、心悸等, 经清水漱口, 暂停用药后缓解;1例短期效果不佳, 自行停药, 疾病发作后再按指导规范用药。无一例口腔真菌感染或溃疡发生。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病人存在着焦虑、恐惧心理, 对面罩呼吸不适应, 有憋气感致呼吸困难加重, 有濒死感产生抗拒行为。上机前为病人讲解无创通气的原理和治疗的重要性, 使病人不要认为使用呼吸机证明自己的病情加重;讲解面罩结构和取戴方法, 示范 2次或3次,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舒适感。在通气期间全身放松, 如有人机不协调, 采用非语言沟通如手势、书写等方式表达。如有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及时摘掉面罩, 协助清理[1]。

2.2 正确指导吸入舒利迭粉复合剂

掌握吸入器的构造机制, 对病人的行为能力认真评估, 做好指导。老年病人记忆力减退,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正确演示药物吸入的过程、步骤。设置温馨提示卡, 将吸入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提示在卡上。指导病人合理使用剂量, 不可反复掰动开关, 掌握准纳器吸入技巧, 不要将气体呼入准纳器中, 确保药物的完全吸入, 减少残留。

2.3 体位及面罩选择

取半卧位或坐位, 利于横膈下降, 增加潮气量, 可防止呕吐与误吸发生。选择面罩和调节好固定带的松紧度使病人舒适是顺利完成治疗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带可插入1个或2个手指头, 头带不要压迫耳郭。管道的漏气阀口不要对着脸部及眼部, 以免加重病人的不适并减少结膜炎等并发症, 指导病人闭紧口唇, 用鼻呼吸。若为面部消瘦者, 面罩边上垫少许海绵, 过松易漏气, 过紧会压迫局部出现血循环障碍, 导致红肿、疼痛甚至皮肤破溃。张口呼吸病人不能选择鼻罩, 痰多者不能选择面罩。

2.4 加强呼吸道管理

气道温湿化的护理, 使用恒温蒸气加湿、加温, 利用呼吸机加热、进行气道湿化, 湿化罐内维持适量的蒸馏水, 但不宜超过标记平面, 导致加温、加湿不充分。温度控制在32 ℃~37 ℃, 同时吸入气体的湿度达到95%~100%, 防止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造成气道损伤及过低致湿化不足。雾化加湿:将氧气驱动的雾化器用螺纹管同呼吸机远端的管道连接, 雾化液采用生理盐水5 mL+氨溴索注射液或根据医嘱用药。利用射流原理使雾滴随呼吸道进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起到稀释痰液作用。若不对气体进行湿化和加温, 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温度下降, 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排痰的护理,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咳痰, 协助翻身、叩背[2,3]。如清理呼吸道低效, 应卸除面罩吸痰, 并随时准备气管插管, 防止发生窒息。

2.5 加强基础护理及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面色、意识、口唇及指趾端皮肤色泽以及缺氧程度。认真核对手腕带上的各项信息, 以防发生意外。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并记录, 做好出入量统计。检查呼吸机管道、吸引器管道、心电监护导连线是否脱落、扭曲[4]。各种管道名称、消毒日期、更换日期标识清楚。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氧浓度。口腔观察, 舒利迭含有激素类药物, 长期使用导致口腔真菌生长, 每次吸入后要认真清洁口腔。吸入器检查, 检查盒内有无药物残留, 以减少药物的蓄积。加强用药管理, 指导病人进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 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2.6 预防并发症

使用无创通气产生误咽、胃膨胀, 引起腹胀, 指导病人用鼻呼吸减少吞咽动作。采取半卧位, 头、颈、肩保持同一水平, 头稍后仰, 腹胀可得到改善, 必要时可行胃肠减压。另外, 面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的处理方法是, 安置面罩时在保证密闭的原则下适当调节松紧度, 在鼻梁及头带与皮肤接触处垫上软绵垫, 达到病人最佳舒适状态。持续使用2 h以上者, 停机后用手指按摩局部, 促进组织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邹小芳, 夏苹.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5C) :1351-1352.

[2]杨娟, 张金松.B IBAP通气联合舒利迭对COPD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交通医学, 2009, 23 (2) :161-162.

[3]唐观跃.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11) :1864-1865.

上一篇:课程的变革方式下一篇:电路分析基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