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评点与文章写作论文

2024-10-12

文章评点与文章写作论文(共12篇)

文章评点与文章写作论文 篇1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巴东三峡》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 想一想: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个峰很高, 那个峰还高, 前面有一排, 后面还有一排, 后面的后面, 还有无数排, 一层一层的, 你围着我, 我围着你, 你咬着我, 我咬着你。”

同学们全都答成了“顶针”、“拟人”。当我问他们哪个句子是顶针?理由是什么?都齐声说:你围着我, 我围着你, 你咬着我, 我咬着你。”“理由是只要句子中出现了前一句的末字是后一句的起字的名式就是顶针。”

我全然明白了, 他们说的也没有完全错。但此句确实不是顶针。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顶针?

顶针, 也称“顶真”、“联珠”、“蝉联”, 是一种修辞格。其特点是用前一句的末字 (词) 作为后一句的起字 (词) , 句子首尾相连, 上递下接, 环环紧扣, 一气呵成, 读来令人拍手叫绝。它可以把事物的位置、方向和事物存在、出现的状态更好地反映出来, 表现事理的连锁关系或事物的内在联系。其最大的特点是“上传下递”、“环环紧扣”。请看以下顶针句:

(1)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 外号叫个“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 算到一九五0年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虚龄二十, 周岁十九。 (赵树里《登记》) 。

(2) 打人就要费力气, 费力气就要多吃饭, 多吃饭就要费钱, 费钱就是破坏他的哲学, 老张又何尝爱打人呢? (老舍《老张的哲学》) 。

例 (1) 中第一句末尾的“张家庄”又在第二句的开头重复出现;第二句末尾的“张木匠”又在第三句的开头重复出现;第三句末尾的“小飞蛾”又在第四句的开头重复出现。就这样, 上递下接, 首尾蝉联, 把话说得有条不紊。例 (2) 中从“打人就要费力气”讲起, 运用“顶针”手法, 层层深入, 步步逼近, 最后才归结到“老张又何尝爱打人呢”。原来, 老张不爱打人还是以他的“爱钱”、“守财”的哲学为依据的。

那么“你围着我, 我围着你, 你咬着我, 我咬着你”除“拟人”之外还属于什么修辞?应该说是回环。回环是一种修辞手法, 是把两个“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言语片段紧紧连在一起, 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情趣。主要是“两者”之间循环反复, 句间也有前一句的末字 (词) 作为后一句的起字 (词) 的特点。但它只表现事物之间相互依、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确切关系。该句中则写出了山与山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环绕、相互缠护的关系。没有顶针上传下接的特点。像这样的回环句子较多, 让我们来看一下:

(1) “家离不开我, 我离不开家”。前一句着眼点在“家”, 突出“家”;后一句着眼点在“我”, 突出“我”。运用回环, 轮番突出, 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情趣, 也生动地表明“家”和“我”的密切关系。

(2) “歌而不哭, 哭而不歌”。表示“歌”跟“哭”的尖锐对立, 难以并存。

(3) “猛犬不吠, 吠犬不猛”。是谚语, 说明看问题要看实质, 不能看表面, 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骗。谚语中有不少是“回环”的。例如“来者不善, 善者不来。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山连水, 水连山。水帮鱼, 鱼帮水。一中有万, 万中有一。真金不怕火, 怕火不真金。”等。

关于修辞手法在新课标中已不要求重点讲解, 但在遇到修辞手法问题时还是应该把它给学生讲清楚。

文章评点与文章写作论文 篇2

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

许多考生在复习备考申论时,往往对申论文章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其中一个典型的误区就是没有搞清申论文章和高考作文的区别,故而随心所欲。自话题作文出现后,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大都将文体要求写为“不限”,各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文采,诗歌、记叙文、散文,各种文体都可以在高考作文中有着出彩的机会。在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很多考生对于作文的印象停留于此,加之近年申论文章的出题方式较灵活,如2013国考副省的作文标题为“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很多考生对申论文章的文体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在作文上“折戟沉沙”的现象不胜枚举。

其实,申论的文章的写作文体必然为议论文,绝大多数时候题目要求里面也会写清“写一篇议论文”,公务员考试是一种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对于考生们的观点、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要求,议论文是文章最好的考察方式。曾经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写作题目,如前文所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又譬如“真心、真情、真话”,“家底”,当这样带着迷惑性的题目出现时,大家要记住,申论考试中的作文写作只能写成议论文。

而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要素是否到位决定着一篇申论文章的好与坏。论点:有总论点和分论点之分,总论点即文章的立意,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大家申文章写作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自己写的文章太散,没有总论点,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的考生还没有正确认识议论文结构,可以多看一些文章、多学习。二是不少考生立意明确,却和材料无甚关系,只看题干,自己联想,材料说的是政府的管理手段创新,自己谈的却是民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眼望去似乎有联系,但实则是属于另起炉灶。对于申论文章,大家同样要谨记“材料为王”的作答原则,立意一定要来自于材料,符合材料的核心思想,做到不跑题。而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对于申论作文来说,是做到内容充实的重要素材,大家一定要注意论据的充实、新鲜。一般来说可以用材料中的案例(注意不用照抄),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自身感受。最后一个要素申论文章的论证,在议论文中,论证极其关键。一篇完整的议论文除了有论点和论据之外,还得有充分的论证。否则,文中论点就成了孤立的观点,论据也只是零散的材料,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文章自然缺乏思辨性和说服力。/ 2

温馨提醒: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写作顺序 篇3

写作顺序的考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形式是问“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对此要注意审题,有的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则可以。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种形式是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答题时一要靠语感;二要对语句进行分析,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考例解析】

献你一束花

冯骥才

①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②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③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④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⑤“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功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⑥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⑦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⑧“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⑨“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⑩“我是失败者。”

⑾“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⑿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竟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⒀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第⑤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选文第⑿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

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选自2006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

冯骥才的这篇美文,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即如何正确对待成功者与失败者,如何正确面对失败。五道考题涉及内容理解、描写方法、记叙顺序、词句理解、内容结构的分析等。试题的第3小题考查的是记叙顺序的把握及分析。

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表述,解题的前提是读懂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答题的关键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把文章内容表述出来。答案: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

第2题,考查心理描写的辨识与作用分析。答案: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运动员此时沮丧、愧疚的心理。

第3题,考查的是记叙顺序的分析,答题关键有两点:了解常见的记叙顺序的特点;能结合不同记叙顺序的特点分析本文使用的是何种记叙顺序。答案:插叙,交代女运动员以往获得冠军的经历及此次失败的原因。作用:使情节更完整;为下文女服务员献花作铺垫。

第4题,考查对文中词句的理解,对词句的理解分析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答案:女服务员给予她的安慰和鼓舞。

第5题,考查对文章最后一段作用的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语“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不可忽视,否则答案可能不全面。答案示例: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告诉读者,在别人失败时我们更应给予支持和鼓励;照应开头。

【实践演练】

母爱,500米

张锦芸

①听一个年轻的朋友给家里打电话时,总用“500米”称呼他的母亲。一次,我忍不住好奇:“为什么这么称呼你妈妈?”

②他坐直身子,缓缓地说:“我的父母都在铁路部门工作。父亲是通讯组的主任,母亲是站台工作人员,负责指挥过往的车辆安全通过。母亲上的是白、中、夜三班,总是夜晚连着白天,深夜连着晚上,母亲工作的站台离我家的距离是500米,生活、作息几乎没有规律的母亲,却让我和父亲生活得舒适快乐!”

③“母亲上8时至18时的白班时,父亲也上班,当然,我是要上学的。穿着工作服、身材矮小的母亲,总是趁各类列车过往的空隙,飞快地跑去小市场买菜买肉,又趁空隙跑过500米回家,快手快脚地洗菜、切菜、淘米,电饭锅插上电源,准备好一切,父亲下班回来炒熟,放学回家的我很快可以吃饭了。”

④“母亲上18时至24时的中班时,家务活儿已经做好了,可是母亲没有参与同时值班的其他叔叔阿姨的聊天,她趁空隙又跨越那500米,匆忙回来哄我入睡,给我讲故事;等我上小学时,她督促我读书、写作业。每个中班,母亲只要有空隙,她都小跑回家来……”

⑤“母亲上24时至次日8时的大夜班时,我和父亲已经睡了。清晨6时多,经过我们车站的火车较多,最长的间隙只有45分钟,母亲又飞跑回来,或者熬米粥,或者做面包,或者下面条、煎蛋,做好早餐放在饭桌上给我吃了好去上学……”

⑥“夏天,单位发降暑的饮料和甜汤,在酷热的站台曝晒的母亲,还是捧着那些应该她吃的东西,跨过500米的距离赶回来,给我吃了降温……”

⑦“冬天寒冷的夜晚,母亲拖着厚重的棉衣,跑完500米回到家,汗水都出来了。母亲回来看我有没有蹬被子,父亲睡觉很沉的,他要是睡着了,就是把他扔到铁轨上也不会醒,所以母亲不放心。无数个寒冷的夜晚,就这么回来查岗,担心我冻着了,帮我盖好被子……”

⑧“我和父亲打赌,要是举行500米的跑步比赛,肯定是我母亲第一!所以我和父亲温馨地称呼她为‘500米’!”

⑨我想,母亲的爱是到天涯海角也没尽头的,何止500米?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6年第12期,有改动)

【探究】

1.文章标题为“母爱,500米”,结合文章,说说“母爱”与“500米”间有何关系。

2.文章第③、④、⑤三段写母亲趁空隙跑过500米回家照料儿子的学习和生活,体现了母亲对儿子及家庭的关爱。这三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说。

4.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参考答案】

文章写作要立意新颖 篇4

我们知道, 记叙文是通过人物、事件、场景的描述来表现主题的, 它是通过情节和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因此, 主题的确定, 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文章的核心、灵魂, 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主题一旦确定, 它就把文章中的不同人物、事件、场面、细节贯穿起来,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服务主题, 有效地表达主题。题材的组织, 情节的设计, 结构的安排, 乃至语言的表达, 都要围绕它进行。

主题是怎样产生的呢?主题来自于材料。生活中, 鲜活的人物、事件、场景, 冲击了我们的心灵, 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使我们铭记在心, 不吐不快。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人物、事件、场景隐含着怎样的“意义”?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写出来呢?这样不断地追寻, 就是在寻找主题。可见, 主题是从写作的材料中提炼、概括的, 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我们作文, 一般情况下, 往往是据题而作, 也就是说, 题目是确定的。据题作文, 其思维过程可表述为:审题———选材———立意———组材———表达。比如题目是《我心中的太阳》, 通过审题, 我们发现这个题目有着比喻义。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 太阳的重要不言而喻。“心中的太阳”指的是指引我们健康成长、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的人或物。如果取材于人, 我们就要弄清这个人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对“我”帮助最大, 影响最深远。写出怎样的帮助、影响, 表达感激或赞美之情, 就是立意。然后, 就是在立意的引领下, 组织材料, 表达成文了。

对立意的要求, 通常有这样几个方面:正确;新颖;深刻。

所谓新颖, 笼统地说, 就是见人之未见, 想人之未想, 言人之未言。不去重复已有的陈词滥调。打个比方说, 狗咬人, 不新鲜, 但人咬狗, 就闻所未闻了。人咬狗, 就新鲜。比如, 我们都看不起懒人, 批评懒人, 认为懒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有害于家庭, 阻碍社会的进步。但有一篇叫《懒惰的智慧》的文章, 却另辟蹊径, 指出是懒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懒人因为怕砍柴, 才有煤的发现, 有石油的发现, 有太阳能的发现;懒人怕走路, 才发明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懒人不是真懒, 只是不蛮干, 凡事爱动脑, 想办法, 去巧干。文章立意新颖, 别开生面。又如面对困难, 我们要去克服, 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如何克服?有不有大家都适用的有效的办法?《走一步, 再走一步》指出克服困难的关键是化大为小, 因为大困难是由无数的小困难构成的, 小困难大家都能克服。克服了一个个小困难, 最终就能克服大困难。这一思想, 哲理丰厚,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 我们说这一立意新颖。要使文章的立意新颖,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技巧。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有一个脑筋急转弯很能说明问题:一棵树上歇着十五只鸟, 猎人对着树上的鸟开了一枪, 问树上还有多少只鸟?枪响, 树上一只鸟都没有了。鸟儿听见枪声, 全飞走了。这个答案肯定没问题, 但仅限于此, 就没有超越常规思维。运用发散思维, 可以得出很多个答案。比如树上还有十五只鸟, 因为这十五只鸟全是塑料做的;比如树上还有一只鸟, 那只鸟吓傻了;比如还有一只鸟, 被打死的鸟是这只鸟的情侣, 它不愿独活……运用发散思维, 事物的答案往往不只一个, 就可以突破常规思维的框限, 打破思维的僵化, 找到新颖的立意。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 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 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有材料发散发, 功能发散发, 结构发散发, 形态发散发, 组合发散发, 方法发散发, 因果发散发等。材料发散法, 指的是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 以其为发散点, 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功能发散法, 指的是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 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结构发散法, 是指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 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发散法, 是指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 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发散法, 是指以某事物为发散点, 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方法发散法, 是指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 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因果发散法, 是指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 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 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如对“我的烦恼”进行发散思考:做学生的, 烦恼也很多, 有学习上的烦恼, 有生活上的烦恼, 有家庭中的烦恼, 有集体中的烦恼, 有交往中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 又有客观的, 主观的, 有自身的, 也有别人带来的……自身的, 如个子高, 他人都误认为“我”是大人, 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座位总是编在后排;发生矛盾, 总认为是“我”以大欺小;成绩不好, 被看成是“山大无柴烧”……这样发散思考, 我们就可能找出新颖的立意。比如批评“不要以貌取人”, 比如“渴望童心依旧”, 比如“高矮是长度, 而不是人的质量”等等。

二.学会选择最佳角度。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情趣大相径庭。有一个寓言叫盲人摸象, 很能说明问题。从前, 有五个盲人, 从来没有见过大象, 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 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 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 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 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 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寓言的寓意我们姑且不谈, 就从摸的结果而言, 完全是因为角度的不同造成的。

看事情, 我们可以着眼于整体, 我们也可以聚焦于局部、细部;我们可以仰视, 自然也可以平视、俯视;我们习惯于从正面看, 不妨从侧面甚至是反面看;我们可以视大为小, 当然也能够以小见大。

立意新颖, 这就要求角度适当, 角度宜小, 宜巧。如写父爱, 朱自清从特定背景、特定环境的父亲的背影着笔, 表达父亲的慈爱, 我的歉疚, 十分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章的成功得益于立意的角度的小和巧。郑振铎的《猫》, 从三次养猫的经历中道出人生的感悟,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该文的主题是:凡事不可主观臆测, 妄下断语, 否则就难免谬误, 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角度的适宜, 文章立意新颖, 深刻, 能唤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从而引发读者多方面的思考, 受益无穷。比如:弱小者的悲剧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凡事要实事求是, 明白判断, 切忌武断粗暴;不受欢迎的人, 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要免遭厄运, 也需自我完善;一个人要有博大胸怀, 对所有的生命一视同仁;要多为他人着想, 切忌冷眼旁观, 更不能损人利己……

三.学会反向思考, 反弹琵琶出新意。

一是就事物依存的条件逆向思考。如小孩掉进水里, 把人从水中救起, 是使人脱离水, 是顺向思考。司马光救人是打破缸, 使水脱离人, 这就是逆向思维;二是就事物发展的过程逆向思考。如人上楼梯是人走路, 而电梯是路在走, 人没有动;三是就事物的位置逆向思考。如开展假如“我是某某”活动, 爸爸妈妈、老师或同学, 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站在换位者的角度想问题;四是就事物的结果逆向思考。如某次考试考砸了, 看起来是坏事, 逆向思考未必就不是好事, 至少提醒我们学习过程存在问题。找到问题, 吸取经验教训, 就会在下次考试中获得进步。

作文中, 运用逆向思维, 写出新意的文章实在是数不胜数。比如前文所举《懒人的智慧》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立意, 反弹琵琶, 生出新意。又比如作文“今天我当家长”:平时觉得妈妈太唠叨, 管得太紧, 而妈妈自己很自由, 于是提出自己当一天妈妈。在当妈妈的过程中, 才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不易, 从而理解了妈妈。反向思考, 立意新颖。

四.联想、想象, 创出新意。

运用联想、想象, 可以弥补我们诸多客观存在的不足, 比如阅历单薄、视野狭窄、知识单一、思想肤浅等, 从而创出新意。一位同学在写《我心中的太阳》时, 很好地运用想象, 使得文章立意新颖, 可谓匠心独运。一只生活在井底青蛙, 一直想象着太阳的样子。后来, 在鸟的帮助下, 在井外看到了真正的太阳, 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精彩。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局限, 超越自己, 才能获得精彩人生。

当然, 具体的写作实践中, 这几种方法不可截然分开, 最好是综合运用。凡事, 都是熟能生巧, 作文亦然。关键是, 我们要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凡作文, 多想想, 多思考, 然后动笔。思考出智慧。

古人强调写作, 要“惟陈言之务去”。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头脑当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克隆作文, 复制作文, “粘贴”作文, 都是不可取的。其实, 自己想出的一句话, 远比把别人的东西堆成山有价值。

摘要:通常情况下, 我们推崇某篇文章, 说它好, 主要是指这篇文章的立意新颖、深刻, 情感的真实、感人, 材料的取舍别致、巧妙, 表达的特别、美妙, 语言的优美、精彩等等。而立意的新颖、深刻, 是放在第一位的, 是首要的。本文就此谈谈作文立意的几个技巧。

文章评点与文章写作论文 篇5

本章以写作的自然进程为依据,将文章写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之。

第一节讲写前准备,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材料准备,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还可以用刻录机制成光盘,永久保存;二是思想准备,考虑作者生活的积累和思想修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挖掘生活,驾驭题材,探究主题,写出更有价值的文章作品;三是情绪准备,进入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保持最佳心态。其中前两个比较重要,它们是一切写作的基础。

第二节艺术构思和第三节执笔行文是本章的重点。在这一阶段中,文章实际上已经基本成型,只是还存在于作者的头脑里,没有落实到纸面上,但几个写作基本要素——主题、文体、结构、表达方式、读者对象和语言都已经确定了,提纲也拟定完毕,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拟定的提纲撰写。

在执笔写作阶段,需要注意的主要是语言和文脉,文脉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结构层次、内容逻辑关系的另一种说法,它决定思维的流畅,语言则决定行文的质量。同时本节还介绍了起草方法和文面的基本要求及做法。

浅析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篇6

文章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目的的表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首要是分析其中心思想的特色。分析文章中心的特色,则要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鲜明、集中、丰富而深刻。能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其中心的鲜明性和集中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丰富性和深刻性却不是每篇文章都具备的。如《月迹》这一课,一方面透过文章所写盼月、寻月、议月,会使人想到很多:孩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大胸怀和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奶奶这一形象又是不可或缺的,她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她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从奶奶这一人物会使人想到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童心童真等等。所以中心的丰富而深刻便可以成为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之一。

二、分析文章选材

在归纳分析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就要分析围绕中心的选材。分析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新颖,详略安排是否得当等等。《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一篇介绍贝聿铭的人物通讯,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50余年,设计的建筑物很多很多,作者精心选择安排材料,按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三部分来写。在写早期10多年成就时,作者只列举了麻省理工的科学大楼、纽约大学的教职员工住宅大厦和费城的3层公寓楼来表现;在表现贝聿铭的突出成就部分,经过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项,获奖50多次,但作者只选择了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和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三座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物来写;写他的爱国之心,只选取了香山饭店和中国银行大厦来写。同时作者又很好地处理了所选材料的详略关系,早期成就全部略写,突出成就部分详细写了那3座建筑,其他100多项建筑则略写。由于选材精当具有典型性,所以虽然所写的建筑设计不多,但完全能使读者认识到这一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而恰当的详略安排,又可以是读者了解贝聿铭全貌的同时了解到贝聿铭的突出成就,使文章重点突出。所以选材的精当,详略结合便成了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之一。

三、分析文章的结构

什么是文章的结构呢?茅盾说:“结构指全篇的架子。既是架子,总得前后都是匀称的,平衡的,而且是有机性的。”所以分析文章结构要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呼应,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等等。一般情况下,先让学生辨别文体,因为不同的文体有它常用的结构。如记叙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再看重点语句,关键词语。

四、分析文章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抒情和描写。一种文体往往主用一到两种表达方式,如议论文则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就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而小说则大多通过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台阶》主要以细节描写刻画父亲,《变色龙》通过生动的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我们在分析文章表达方式时,这种由文体特征而决定的表达方式不是分析的重点,重点关注的是几种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用的现象。

五、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语言。分析语言特征先看基本要求,看是否朴实情深、准确而精炼。准确而精炼这两点选入课本的课文是基本都具备的,朴实无华却不是每篇文章语言的特征,而《背影》一课在表现父子之爱的时候,就是在朴实无华之中见真情。再看有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童年的朋友》一课语言富有表现力,而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之一便是作者巧妙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描写外祖母声音和动作的句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最后再分析语言是否个性化,特别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月迹》为表现童心、童真、童趣而富有童趣的语言。《故乡》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一个滔滔不绝,一个断断续续。《呼兰河传》为表现对自由的准确而连用13个“就”的恣肆与洒脱。

农业科普文章写作浅谈 篇7

(一) 农业科普文章的特点

1. 读者对象主要是农村群众。

农业科普文章的写作, 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农业科普文章的主要读者对象, 应当是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干部、技术人员、知识青年与各种专业户, 并将他们作为普及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二传手”, 由他们再以口头方式或现场示范方式传播给文化素质较低的广大农民群众。所以农业科普文章的写作一定要按这些人群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写作, 根据他们的迫切需要进行选题, 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作。

2. 较强的季节性与时效性。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 可以分为春耕春播、夏管夏收、秋收秋种、冬季备耕等几个大的阶段。任何一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总是与农时季节密切结合的, 绝不会在贻误农时的情况下去实施。例如, 要在广西普及推广抛秧技术时, 那么所写的有关抛秧技术的科普文章, 一定要在广西水稻播种前公布或发表出来, 这样广大农村读者就可以在播种准备阶段或播种时应用文章所介绍的技术措施。

3. 鲜明的地域性。

农业生产离不开生态环境条件。普及畜禽与农作物优良品种, 饲养管理、作物栽培、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时, 必须指明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与适宜推广应用的地域范围, 并尽可能阐明应用这些技术的特殊要求。这就要求作者熟知各项农业先进技术适宜推广的地域与应用的范围, 各地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等。

(二) 农业科普文章的类型

农业科普文章按其内容及主要性质, 可以分为知识性农业科普文章和农业技术性科普文章两类。

1. 知识性农业科普文章。这类文章主要讲述各种农业科学知识, 尤其是一些基础理论与实践。

2. 技术性农业科普文章。这类文章主要是为了普及应用技术, 注重实用性与专业性。

(三) 农业科普文章常用文体形式

由于农业科普工作的广泛性, 决定了农业科普写作文体的多样性。农业科普文体可分为科普论文类、科普综述类、科普报告类和宣传应用类等。

1. 农业科普论文。

农业科普论文是指用书面形式表述在农业科普领域里进行研究、开发及其科普方面项目的技术性文体。由于科普论文具有专业性、创新性、理论性及规范性等特点, 因此在选题、格式及撰写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规范化要求。在选题上要有创新;要选择农业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要量力而行, 选择自己研究领域内擅长的题目。论文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作者署名 (包括作者所在地区、工作单位、邮政编码) 、摘要 (英文摘要) 、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2. 农业科普综述。

农业科普综述是指对农业某一科技领域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包括发展水平、成果、动向等) , 做出综合性描述的科技情报资料。农业科技题材的文献综述, 应为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服务。因此选题应具有针对性, 优先选择在当前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或亟待发展的方向, 但是面不宜过于广泛, 以免面面俱到而不易深入, 也不要过于狭窄, 降低综述的影响力。

3. 科普报告类。

科普报告种类繁多。诸如可行性论证、调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等。可行性论证是指根据社会需求、现实条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情况, 从技术、资源、人、财、物等因素考虑, 在立项前, 对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论证其可行性的报告性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撰写格式包括:封面、目录、正文。正文包括前言、项目内容、效益分析、结论与讨论等部分。可行性报告是否可行, 最终需经过现实性、科学性、综合性论证, 通过答辩最终确定。农业科普项目的经济、技术条件一般不太复杂, 协作关系较简单, 往往将可行性报告与计划任务书合二为一。调查报告是在对客观事物或社会问题调查研究后, 将所得认识和结论准确、精炼、系统地写出来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一般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典型经验调查、查明问题调查、新生事物调查等。技术总结报告主要是在某一科研或科普课题阶段或全部结束后, 将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检查, 归纳分析, 得出指导性结论, 同时指出今后工作方向及改进措施等的文字材料。

4. 宣传应用类。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语言, 阐述科学道理, 从而使深奥的理论和科技知识得以普及。按其内容及主要性质, 可以分为知识性宣传文章和技术性宣传文章两类。具体形式有科技新闻、科技通讯、科技简报、科技广告、广告标语等等。

(四) 提高农业科普文章写作水平的途径

1. 提高对农业科普文章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 但还不是农业强国。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加快农业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普及, 把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普文章的写作是向农村广大群众传播、普及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因此提高农业科普文章的写作能力, 更有助于传播、普及与推广农业科研成果,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2. 注重知识更新与积累。

高质量的农业科普文章, 离不开作者自身较高的专业造诣、学术水平与渊博知识。从事农业科普文章的写作, 一般应从自身熟悉的专业与学科入手进行选题。因为在所学的专业与学科范围内, 作者本人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对本学科近期所取得的新成就与发展趋向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再加上手头翔实的资料、准确的选题, 写作时必然会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由于农业科普文章写作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加之农业科学技术本身也在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 这就要求作者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随时掌握并积累大量可供写作的科技素材。

3. 勤于笔耕。

农业科普文章写作水平的提高, 应做到多读、多写、多改。多读既是知识不断更新与积累的过程, 也是学习借鉴他人写作经验的过程。首先应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各类农业科技文章, 从中吸收知识营养, 积累所需科普素材, 借鉴他人写作经验。其次, 还应当下功夫精读一些著名科普作家所写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科普文章, 分析比较其写作特点, 学习其创作方法, 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多写才能具体运用科技写作知识与他人写作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达到熟能生巧。从某种意义上讲, 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改出来的。因此, 写作能力的提高, 实际上是修改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作者不断提高对篇章结构、素材内容、数据引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仔细斟酌、反复推敲的能力。

4.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农业科普文章尽管对文学性要求不高, 但起码也要求做到语言明快, 段落分明, 避免平铺直叙。在这方面, 应当多吸取文学语言的优点。著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 只有枯燥的叙述。他曾经尖锐地批评那些语言刻板、枯燥乏味的科普作品让“读者的注意力休眠了”。许多著名的科普作家都是语言大师, 他们的科普文章语言精炼, 形象生动, 这样既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也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林红, 林更生.论科普写作的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5.

浅谈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 篇8

一、调动感官,仔细观察

要把景物写得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就要学会观察。那么怎样观察景物呢?苏轼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观察的方法。确实如此,面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就会有种种精彩的发现。具体来说,就是要调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叙述百草园的景色时,就把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这正是他调动各种感官、细心观察的结果。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黄蜂的“肥胖”,写的是视觉;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写的是听觉;覆盆子的“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石井栏的“光滑”写的是触觉。作者从各个角度写景,不仅突出了景物的特征,而且给读者留下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因此要想让笔下的景物在读者眼前鲜活起来,应先学会从各个角度细致观察。

二、准确用词,细致描摹

在仔细观察景物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描摹出景物的特征呢?我们可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使读者读时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中表现月下水乡之美时,用“起伏”这一动词准确地描写出连山的状貌;用“宛转”“悠扬”等形容词写出笛声的优美动听,令人陶醉;用“清香”这个形容词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传神地表现出来;用“潺潺”这个拟声词生动地写出了船行时水流的声音。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使物之形尽现于读者眼前,物之声萦绕在读者耳边,物之味扑进读者鼻中,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就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三、巧用修辞,突出神韵

写景时,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写固然重要,但如果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仅会使景物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更会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浮想联翩,获得无以言喻的美的享受。如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夕阳映照下的粉色的薄雪时,用拟人句“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将被夕阳映红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妙不可言。在写顶着白雪的青松时,用比喻句“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立即将满披白雪的青松写得有形有神、活灵活现。因此,写景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么笔下的景物就会生动形象,文章也会因此而妙趣横生,让读者百读不厌。

四、合理排序,凸显层次

写景时,运用合理的写作顺序,不仅使景物层次分明,还会给读者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先用两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写百草园的整体;再用“泥墙根一带”的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根、木莲、覆盆子等写百草园的局部。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其中,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因此写作前,我们务必安排一种合理的写作顺序,或逻辑、或空间、或时间,切忌东拉西扯、七拼八凑。

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的文章,不仅仅为写景而写景,更重要的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而要想感染读者,作者务必将自己的真切感受融于笔端,选择最有表现力的文字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抒情时可选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也可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如《济南的冬天》,作者开头用“宝地”,中间用“妙”,结尾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等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句来抒发他对济南冬天的由衷赞美之情,这种感情发自肺腑。《春》一文中,作者写花、写雨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表达他对春天的深情赞美;结尾连用三个奇妙的比喻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条不紊地抒发了对春天的由衷热爱与赞颂。所以写景的文章,应把景与情紧密结合,做到景中含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才能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引读者进入佳境。

把握写作要点打造精彩文章 篇9

一、把握写作要点

1.标题要点。标题是书面表达的第一要点,书面表达明确规定要写标题,但不少考生很粗心,以至于漏写标题,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标题应简洁、明确、醒目,应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写标题时应注意字母的大小写,一般实词(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首字母要大写,虚词(介词、冠词、连词、感叹词)首字母小写,但字母多于三个的介词、连词首字母要大写。

2.格式要点。应用文是高考书面表达的重要体裁,不少应用文需要正确的格式。如通知开头常交待通知对象,且后面用逗号,而不是冒号,这和汉语是有区别的;日记开头常交待写作时间(靠左书写)和天气情况(靠右书写);信件右上角必须注明写信的时间,下一格顶格写上称呼,正文结束后要有结束语和签名。不少学生漏写或错写格式方面的文字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因此,考生应注意格式的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正文要点。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考生要认真阅读给定的材料,归纳材料大意,列出写作提纲和写作要点,然后进行写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即使在阅读材料时标明了写作要点,但在写作时却遗漏了。高考阅卷是根据写作要点打分的,要点的遗漏就意味着不能得分。因此,考生在阅读材料后,一定要根据材料中的要点列出写作提纲,根据提纲和要点进行写作。

另外,有的书面表达需要使用一般性的知识,它们是文章的重要内容,对增强文章的连贯性非常重要。如在写一般信件时,在结尾时使用“Please give my best regards/love/wishes to your parents”、“Remember me to your parents”、“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Waiting for your early reply”等;写求职信时,开头部分可使用“I learned from the newspaper that your company wanted to hire an English teacher,I want to get this job very much”,结尾部分可使用“If you agree with me,please phone me or write to me or send me an E-mail”。

二、合理安排写作要点

一般来讲,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都明确规定,考生不得逐条翻译要点。按照常规,考生在写作之前应该认真阅读题目要求,认真思考,准确把握各要点的主次关系,合理布局所写要点的先后顺序及层次关系,然后运用恰当的过渡词句将要点连起来,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使所写的文章有开头、有正文、有结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才自然流畅。然而,有的考生逐条翻译所给材料,不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结果造成行文不连贯,语句间缺少过渡和照应,文章脉络不分明、层次不清楚、逻辑性不强。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重视文章的连贯性,养成组织整理所给材料、谋篇布局的好习惯,以增强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行文的连贯性。

巧用写作技巧增添文章魅力 篇10

关键词:作文,写作技巧,魅力,策略

提起小学语文教学,说到最重要的还要属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最容易犯一些像记流水账、详略不分、主次不明等毛病,这让教师很是头疼,其实多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写作的技巧,就会让作文增添魅力。

一、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鲜明

小学生作文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细节描写不充分, 很多小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把文章该写的东西已经写完了,可是不明白的是自己的作文为何不能得高分,原因之一就是细节描写太少。

如小学生经常写的记叙文,其实他们一般不缺少什么内容,什么都往里面写,恰恰就是细节描写却不能有所体现,让自己的作文如凉白开一样无味。像一位同学写的《记一次钓鱼》,本来怎么钓鱼的,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如何,钓到什么样的鱼,心情怎样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好好地描写一下。但这位同学却把他早起洗漱、吃饭、准备渔具、呼朋唤友、去钓鱼的路上等这些不需要写的东西全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缺少了细节描写,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来进行写作,把重要环节—钓鱼,用细节描写来充实起来,绝对可以增加文章的亮色。

二、增添景色渲染,让文章内容厚重

小学写的最多的还是记叙文,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在细节描写的同时,别忘了增添环境描写,有时候它会让自己的文章出现神奇的效果。

(一)开头渲染氛围,引人入胜

文章写得好不好,重要的要安排好开头。文章的开头犹如美丽的凤头,我们要好生打扮,其中一个做法就是在开头加上一段环境描写,如一个同学写的是《那件事我好难过》,开头不妨加入这样的话,“风呼呼地刮着,天灰蒙蒙的,眼看着雪花要飘下来了……”这样的开头暗示自己遇到了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开头就渲染了一种悲伤凄冷的氛围,吸引读者阅读。

(二)整体衬托情境,增加内涵

写作要想有亮点,不妨试试在作文中整体运用一种事物作线索,既实现脉络的清晰,又可以增加文章内涵。如一位同学通过写自己家的老屋来说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他主要写了盖老屋、修老屋、拆老屋的一系列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分别重笔描写老屋周围的环境,通过这些环境表现不同时代的变迁。如写作刚盖老屋的喜悦,“在一片热闹的鞭炮声中,爷爷家崭新的茅草屋盖成了,坐落在众乡亲们的高矮、新旧不一的茅草房中,爷爷的新屋也算‘高大上’了,不长时间就娶到了年轻漂亮的奶奶……”用这样有特征的环境描写,不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烙印,而且也很好地组成了文章脉络,成为文章的线索,这样的文章思路整齐,描写生动,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结尾升华主题,深化主旨

作文讲究“凤头豹尾”,所以作文结尾不能随便一写,草草了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增色”训练,比如可以在结尾加一段环境描写,用来渲染气氛、深化文章的主旨。

如一位同学的作文《风雨中》,记叙了小作者在学校放学途中忽遇风雨,手足无措时而受到路人照应平安到家的情景,小作者满怀感激之情,在结尾表达了这样的情感。笔者认为,他可以增加一点环境描写,如“我到家了,雨竟然也停了,一缕残阳照耀着大地,阿姨笑着说:‘雨停了,就送到这吧,拜拜!’说完就消失在灿烂的夕阳中,夕阳把她高大的身影镀成了金色,是那样的美丽迷人,仿佛晚霞仙子下凡。”这样的结尾,用适当的环境描写及夸张、象征手法,不要再言对“陌生阿姨”的赞颂,而“阿姨”的高大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何须多言呢!

三、巧用艺术手法,让语言表达生动

小学生的作文不生动形象,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语言直白的多,而能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少。小学生作文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学习,学会在作文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我们也要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教会学生在作文中适当增加修辞手法,从而增加文章的魅力。

文章中可以加上常用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复等手法,如一位同学写《春游》,他写了春游途中赏玩的美丽景色,有美丽的花,如桃花、杏花、梨花、迎春花、玉兰花等,有生机勃勃的树木,像柔软的垂柳、高大的银杏、直插云霄的水杉、长青的松树等,还有水里的小动物,如小鱼、蝌蚪、青蛙、野鸭等,这些春天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都可以用修辞手法来描写,而这位同学好像忘记了这些手法的运用了,只在其中一两处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略显单薄。我们可以指导一下如何处理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如小作者重点描述了大片的桃花、湖边的迎春花、路边的垂柳、水里的小动物,那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地方做一些调整,如桃花、迎春花用远景,“远远望去,大片的桃花像仙女从天上抛下的粉色的纱巾,而湖边,仙女却抛下的是金色的飘带,走进一看,原来是迎春花,顺着湖边,你会发现垂柳跳着美妙的舞蹈,不时地甩动着它柔软的手臂,一群鱼儿在后边追逐着,仿佛是柳树的‘粉丝’,跟的那么紧……”这样的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不但令文章生动有趣,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确实给文章增加了不少魅力。

四、调整作文结构,让文章充满吸引力

小学生作文还有一个亟待提高的问题,那就是调整文章的结构。他们写作文最不讲究的就是这个,开头根本不讲章法,不是用文章的题目引入正题,就是按时间顺序“有一天上午……”直接进入主题。我们平时确实需要好好地帮助学生整理一下写作思路了。

如记叙文的写作,不但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当然也可以按照倒叙的顺序;可以是按时间的早晚顺序推进,也可以按空间顺序写作;遇见游记类,还可以按游踪的顺序进行……

如何加强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指导 篇11

论述文是说服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随着当前高考命题越来越趋向理性、思辨,论述文写作理应受到相当的重视。然而在推行了多年模糊文体的写作之后,突然转入要求文体鲜明,尤其是论述类文体的写作,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教师仍沉浸在之前的作文套路中,没有及时地跟上写作教学的大形势。有鉴于此,我刊特推出“论述文写作”专题,以期引发更多教师的思考和研究,并将在后续的杂志中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摘 要:从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高分作文较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习惯了以抒发自我内心情感为主的“夹叙夹议”式的写作,不能适应明确要求的论述类文章的写作。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应加强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指导,在指导中要强化审题意识、文体意识、逻辑意识与思辨意识。

关键词:高考作文;论述类作文;写作指导

长期奋战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笔者,走出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点后的最强烈的感觉是:要强化高中学生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指导。

浙江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日渐进入我们生活的网络世界为切入点,着眼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演进,指出“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的发展趋势,对这样的“新世界”,是选择拥抱,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要求考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命题内容来自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接地气。不管来自何地是何层次的考生,应该都是有话可说的。但是,据有关数据统计,今年26.84万余份考卷,50分及以上的文章只有1770余篇。何以高分作文如此之少?仔细推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习惯了以抒发自我内心情感为主的“夹叙夹议”式的写作,不能适应今年明确要求的论述类文章的写作。

从落实新课改强化学生较高层级写作能力的要求看,写好论述类文章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亟须加强论述类文章写作的指导。何以加强?笔者以为至少要强化下面四种意识。

一、强化审题意识

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永远的铁律,是否切合题意是评判作文优劣高下的第一要求,从各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的第一条均是“切合题意”可以看到准确审题的绝对重要。一旦审题出现偏差,那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写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

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题,命题者已经提供三种观点——拥抱、远离或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学生只要从中选择一种自己认同的观点来写即可,几无审题门槛,但实际情况却不然。有些考生不重视审题,不了解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的审题要求,还是采用常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从材料里引出一个观点,围绕观点,抛开材料,大写特写。由于没有完成命题者的指令任务“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因而,这类写法的文章都属偏题文,得分最高不超过40分。

在强化审题中尤其要关注命题材料中的提示语,它是引导审题者准确把握题意的锁钥。命题材料一般由三部分文字组成,第一部分楷体字是材料内容,第三部分宋体字“注意”是写作要求,介于“材料”与“注意”中间的是宋体字“提示语”。提示语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写作要求或指令,尤其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以,要格外注意,而学生往往只关注材料与“注意”后的要求,忽视甚至根本不关注“提示语”,导致审题失误。

下面列举一些命题材料提示语中的写作要求,阐述其含义,以引起学生审题时的特别注意。

如“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表明你的观点”就是要你明明白白亮出你对材料中提出的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具体看法;“阐述你的看法”,就是要一五一十、条分缕析、有头有尾、入情入理、深入浅出或浅入深出地阐述你的观点。同时,这句话潜在规定了所写文章的体裁必定是论述类文体。

如“对此(上述观点、事件、人物、材料等)你有什么看法”。这是要求你对材料中呈现的观点、事件、人物等发表看法,就事论事,就事说理,稍作拓展尚可,但不能从材料里引出一个话题之后就抛开材料而围绕话题展开议论。

又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这个要求在不同形式的命题材料后有不同的要求。在多则材料(无论同向或异向)后,是要求以贯穿各个材料的共同主旨为写作立意的基点;在单则材料后,是要求以材料的整体含义或抓取材料核心事件的含义为写作立意的基点,但不能以材料的某个侧面、某个角度或某个关键词为写作立意的基点;在二元命题材料后,是指在选取一方观点进行阐述时,还要涉及其他的几方观点,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论述其他方的观点是为了把选取的那个观点讲得更清楚、更深刻、更到位。

再如“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亲情与规则怎样的思考”。这是要求你思考的对象只能是“亲情与规则”,写作的内容就要阐述亲情与规则的关系,两者有所侧重是可以的,但只写一方则是偏题的。

还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以小徐、媒体、网友、同学或学者的身份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这是命题者明确写作角度的做法,是要求你必须从命题者提供的小徐或媒体等的角度中选择一个谈自己对“以上事情”的看法,而不是自己任选角度。

二、强化文体意识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由于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里论述类篇目很少,加上近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几乎一边倒“文体不限”要求的影响,学生的文体意识非常淡薄,对论述类文章的文体没有感觉,以致今年高考虽明确要求写论述类文章,在阅卷现场却发现了许多既非论述又非文学、主体是论述体开头结尾是抒情体、内容是论述体语言是文学体的作文,甚至还有微型小说、语言诗化的散文以及介绍VR的说明文,这大大影响了考生的得分。所以,我们要强化论述类文章文体的教学与写作指导。

何谓论述类文章?论述类文章是运用逻辑的方法,直接表明作者的主张或见解,从理智上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目的是希望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

根据阐释、感想、分析、论证、评价这些论述文常用的论事说理的方法使用的主次多寡,可以把论述类文章分成下列三类。

一是证论文,以阐释、论证为主要方法,正面论说见解的文章。证论文就是立论文,往往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用来创建理论和推广理论的。哲学论文、政治论文、经济论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科论文等,多属于证论文。二是评论文,以分析、评价为主要方法,对特定对象进行评析的文章。评论文需要一个对象,作者对其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事论理,以理论事。评论文就是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文。时事评论、国际评论、体育评论、书籍评论、影视评论、音乐评论等,多属于评论文。三是感论文,以感想、论证为主要方法,发表个人见解的文章。感论文往往是缘事而发、有感而论,掺用散文笔法。杂文、杂感、杂论、随笔、漫笔等,多属于感论文。

论述类文章有六大特征:一、观点明确,思想独特,见解敏锐,给读者以新的认识;二、论据真实可信,典型新颖,丰富恰当,集中有效;三、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如归纳、演绎、类比等;四、整体结构严谨有序、指向一致,结构安排体现作者的论证思维,有逻辑性;五、论述能有效地将观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并引领、丰富读者的思想,表示观点或者结论的语句合理出现,符合逻辑推论;六、语言准确(概念使用、引用准确,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简洁(叙述事例材料简洁明了,不以叙代议,不过详叙述细节;论述性语言简明扼要,干练流畅,不拖沓,不冗长)、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表达周密,客观辨证,富于逻辑性)、优美(能够运用各种表达技巧、手法使论述语言变得更具文采,但拒绝抒情性语言和文学性过浓的语言)。

从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看,高考作文论述类文章的概念相比学界所说的要宽泛得多,只要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都可以看作论述类文章,甚至以议论为主的散文等也可以看作论述类文章。

因此,高中教师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了解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文体分类与特征,但没有必要“去纠结‘议论文‘议论性文章‘论述类文章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1],关键是要紧紧抓住论述类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重视思辨,扎实训练,强化提升学生的论述能力。

三、强化逻辑意识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思维过程。由于现今的高中语文教材没有逻辑知识,当下的学生对逻辑已是陌生得很。实际上,凡是文章都与逻辑有着根本的关联,以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明辨是非为基本内容的论述文与逻辑的关系更为密切。詹姆斯·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说:“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2]可见,逻辑是论述文的“基石”, 没有逻辑作基础的论述文不可能“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更遑论让读者“采取行动”了。

在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中,我们发现,那些高分作文列举的事例,典型真实、掷地有声,阐述的道理,明白清楚、无可辩驳,文章的思想观点霎时就能被阅卷老师所理解接受。而那些低分作文虽然引用了许多材料,摆出了不少事实,但论述条理混乱、错漏百出,引用的事例与观点油水分离或若即若离,让人雾中观花。这样的文章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其原因固然多样,但根本的一点是缺乏逻辑性。

那论述文的逻辑性是什么呢?论述文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论点与论据的联系性,即论据能证明论点,两者要对得上号;论证过程的合理性,即论证要严密,论证要有层次,论证要辩证有分析,要掌握好基本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的科学性,即思路清晰、层次合理、段落分明、思维严密、首尾完整、紧凑照应、衔接流畅、过渡自然。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联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3]

几乎所有论述文都可以使用这样的逻辑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篇论述文可以论述这三个层面,也可论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层面。今年浙江的高分作文中有不少篇采用此种结构。如一篇《与虚拟世界保持距离》的考场作文,在开头推出中心论点后,先从“为什么”层面进行了论述(虚拟世界在给我们提供了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淡漠了家庭的亲情、影响了人们的社交、侵蚀了人们的灵魂),然后再从“怎么样”层面进行论述(我们应以自身需求为立足点,设定好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警戒线,不奉虚拟为金科玉律,发挥人的能动性,不被虚拟世界所奴隶),结尾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论点,呼吁人们与虚拟世界保持距离。文章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论述深刻,获得了55分。而另一篇题目相同的作文,第一段转引题目材料,第二段写自己在虚拟世界里得到了快乐,第三段写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在虚拟世界里挣了大钱成了互联网巨头,第四段写眼下的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网上购物有很多是假货、网络欺诈事情时有发生,第五段结尾,发出号召要与虚拟世界保持距离。文章虽有材料与观点,但没有内在的逻辑性,导致思路不清,材料与观点不匹配,阐述无力,最后仅得36分。

当然,论述文写作中的逻辑性不仅限于上述所说。逻辑中还有其他规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还有逻辑顺序: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这些规律都是我们写好论述文的理论基础。如能真正把这些逻辑知识运用到论述文写作中,那论述文写作水平必将大幅提升。

四、强化思辨意识

何谓思辨?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的实质是指不盲从专家,不畏惧权威,不轻信他人,强调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论证和检验,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判断过程,实现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其基本特征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分析,准确清楚、明白有力的说理,严谨良好的语言表述。思辨能力,是从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决定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判断,是写好论述文的一个关键因素。

写作论述文的“魂”是什么?笔者以为就是思辨能力,材料论据只是“形”,有了“魂”,“形”才能随心而动;论述技巧只是“法”,得了“魂”,“法”方可因势而化。

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呢?可以通过学、思、行三途径展开。

(一)学

学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扎实增强学生思辨意识的知识积累。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学生课外多读一些时事评论、网络讨论、微信言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特别关注不同民众因不同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而产生的对同一社会现象(问题)的不同评价,或让学生自己找感兴趣的相关材料,采用“摘抄引用”和“分析评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二是结合具体事例学习一些分析事理的思维方法,如对比分析、因果分析、假设分析、比喻分析、引用分析、实质分析、点面分析、辩证分析等方法,增加思辨的工具,拓展思辨的空间,从而提升思辨能力。

(二)思

思就是思考、反思,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反思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思辨能力必须完善思维方式,把海绵式与模仿式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虽然海绵式与模仿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知识的学习、积累与传播,但会带来不少问题,诸如被动式学习、盲目跟从与没有创新等。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

(三)行

行就是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早读课五分钟社会争议热点新闻播报。每周一次利用早读课前五分钟时间,按学号由学生负责选择一则上周有争议的社会热点新闻,主要介绍双方观点及所持理由以及争议的焦点等。

又如课前五分钟校园新闻评析。利用课前五分钟,以当场抽签的方式进行训练。课上,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则校园新闻材料,如“为了便于纪律管理,男女学生分食堂吃饭”“为了培养学生经商技能,职校鼓励学生在校开设实体网店” 等新闻,让学生当场点评并提炼观点,进而阐述自己的写作思路,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再如班级博客重大时代话题讨论。建立班级博客,由班级志愿者发布经教师审阅的重大时代话题,如“北大才女毕业回家乡创业办快递公司引发网友热议”“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通过花式卖萌吸人眼球各界褒贬不一”等,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讲明所持的理由。

还如经典课文人物或主题重读新解。阅读教学中,把一些具有深度探究学习价值的课文人物和主题,如“项羽究竟是不是一个英雄”“荆轲是壮士吗”“屈原投江而死值得否”等,引进课堂,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开展探究学习,然后组织课堂讨论。

总之,教师应构筑多种场景,创设新颖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然后探究、讨论、争辩,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交流、启发中,帮助学生纠正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加深对某些道理的理解、提升分辨是非的水平、树立辩证观点,进而遇事思考、缘事求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廑.权威解读——写一篇论述类文章[J].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2016:4.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18.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17.

文章评点与文章写作论文 篇12

另外一些学生, 听了老师的指导后, 学会了或精于引用, 却鲜见能再现诗词意境者, 使引用变成生搬硬套和机械的纯技巧, 作文仍然不能提升层次。我认为, 纯技巧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和可读性的。“任何有生命的写作技巧, 都是特定语境要求的产物。没有那种语境, 也就不会产生那种技法……而既然选择了某一特定的技法,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 那是产生这种技法的历史语境再一次重现罢了。”[2]

过于概括、笼统在记叙文中尤其削弱文章表现力, 且往往给读者一种感觉:捉襟见肘。结合自身长期的诗歌、散文创作实践与多年的写作教学、指导实践, 笔者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没有再现, 写作就没有生命力。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与研究。

一、语言、动作、神态, 人物形象再现

2010年9月份, 班上林潮武同学在随笔中写了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的一位特殊的老师任世荣老师, 这位老师今年69岁, 是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在我校任教30余年, 2003年退休后被学校返聘专职负责卫生工作, 他的工作以勤、细、严到“无孔不入”而著称, 无人不佩服, 学校的卫生工作井井有条, 乃全市一大特色。这位同学这样写道:

“他总是迈着强而有力的步伐, 行走在我们这群‘年轻人’之中, 那嘹亮而又清脆的哨子声仿佛在告诫我们:不要因为我是‘老年人’便小瞧了我!是的, 那严肃的面孔确实让人望而生畏, 他也总是严厉地对待学生, 十分严格地掌控规章制度。那一双挂着重重眼袋的眼睛, 深邃、坚定, 将我们的视线牢牢地拽住, 谁也不敢分心。还有那闪着银光的哨子, 发出的声音足以震慑大脑。”

我们能轻易地注意到, “他也总是严厉地对待学生, 十分严格地掌控规章制度”这句话明显过于概括和笼统, 让读者根本无法还原人物形象。于是我追问:“任老师究竟如何严厉、严格?”他无语了。其实, 作为初中三年也在本校就读的他, 对任老师绝对有足够的了解与话语权。我刻意亲自写了一段补在“规章制度”后面, 叫他比较:

“他要求我们值周站岗的时候十指并拢;值周走路的时候一支队伍要走成一条直线, 并90度转弯;取下、放回值周班工具室里的飘带和扫帚的时候要严格按编号‘对号入座’;洗拖把的时候要严格遵循程序 (先在脏水里洗, 再在清水里洗, 然后扭干) , 取拖把的时候一定要提着走, 放回拖把的时候也要严格按编号‘对号入座’……”

看完, 我分明见他微微一笑。此时, 我跟他说:写作, 不是总结, 而是再现。

通过“再现”理念的根植, 我的学生笔下出现了不少很好运用“再现”手法塑造的生动人物形象, 如现高二胡壹爽同学的《相依相偎》 (发表于2010年11月7日《温州商报》第13版《新作文》) 里的“外公”:“外公这时候会凶巴巴地拉着我, 严厉地说:‘再哭!再哭晚上就让你跟国道上的疯子一起住!’一听到‘疯子’, 我就害怕, 眼泪在眼里打滚, 又不敢流下来, 撅着嘴看着外公。外公与我对视一会儿, 马上把我搂紧, 让我坐在他的腿上, 听着他描述文革时期的温州。”拉、说、对视、搂、坐, 五个动作一下子就刻画了外公无比疼爱外孙女的温情形象, 读来十分甜蜜。因有“再现”。

再如2010届倪丽思同学的《院落深处是天堂》 (发表于2010年5月10日《温州都市报》B31版《新苗》) 里的“祖父”:“大伯父是个性直的人, 一步急, 冲入后院, 践踏了一片草木, 便总会被祖父劈头盖脸地一顿训。老人不知别的什么, 只知‘这即便是旁人栽的, 你走路也要看着点’诸如此类的意思。于是, 我诧异了。诧异着四五十岁的大伯父也会满脸通红, 一言不语, 乖得就如一个被父母狠狠地教训后颤颤抖抖地站着的几岁小孩儿。更诧异祖父母分席而食的习惯:祖母坐在大桌上, 与大家同吃;祖父却要独坐于另一张圆桌边进食。祖母说, 他还有少爷脾气呢!说着, 眼神中满是笑意。”祖父的严厉与“少爷脾气”活灵活现, 亏了“再现”。

“我们的作文就需要同学们综合使用各种描写方法, 再现一个温暖的眼神, 一个灿烂的微笑, 一句关怀的话语, 让读者见你所见, 闻你所闻, 感你所感, 把你最细微的感动传递到每个读者心间!”[3]

二、当时、当地、当事, 事件情景再现

朱自清为了写出父亲的“背影”, 再现了当时在火车站父亲买橘前后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成功的关键, 自是买橘前后的情景的细腻再现。

笔者创作于2010年8月份的一首诗《我什么都没有》 (发表于2010年9月2日《温州日报》第16版《人文周刊4》) , 为了表达当今社会的一个群体声音, 也借鉴了这种事件情景再现的方法, 窃以为, 比较痛快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你说吧/我能给你什么?/高耸入云的钢筋水泥中穷奢极欲的前卫住宅?/坚硬交错的柏油路上奔驰炫耀的高级轿车?/财大气粗的银行里取之不尽的巨额存款?/没有/我什么都没有/你想留就留/你爱走就走/我什么都没有//

你说吧/我还能给你些什么?/幽暗暧昧的林荫道上油腻的海誓山盟?/人来车往的大马路边无耻的拥抱亲吻?/滥滥风情的电影院里麻木的勾肩搭背?/没有/我什么都没有/你爱走就走/你不想留就别留/我反正什么都没有//

除了无数个夜晚/我赖在不足1米宽的单人床/用懒人桌上的手提码出的几句动情的诗行//

除了无数个重大的纪念日/我用市场上低价出售的瓜果鱼肉/精心摆出的一桌寒酸的庆宴//

除了那些因为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就不远千里/义无反顾地掉头的疯癫//

除了那些/除了那些/亲爱的/我实实在在是一无所有/四面叮当//

你耐得住耐/耐不住就走开/我兴许一辈子就这么一身埋汰”

以上第二、第三、第四节正反情景对举再现, 都是很生活化的场面, 容易给读者亲切感。

再看2010届黄琼思同学的一篇佳作《那些杂七杂八的似水年华》 (2010年1月《温州商报》“我们班里的……”主题作文征集比赛前三名作品, 见2010年1月24日《温州商报》第11版) 的一个典型而精彩的事件情景再现:

“为了练习英语口语, 三班可爱的同学们被分成了若干组, 每日进行着口语对话。以下是某小组成员的经典对白:

‘My English is good!’‘Oh!You can‘jiao’me?’‘OK, OK, we two who and who!’

这段以Chinglish为标准音, 以英语单词为基础词汇,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并且掺杂着少量汉语拼音的对话, 可以翻译为:

‘我的英语很好!’‘哦!你能教我吗?’‘当然, 当然, 我们俩谁跟谁啊!’

当然, 当英语老师听到这段对话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反应, 基本可归纳为时下相当流行的一句话:你们说的不是口语, 是寂寞……”

能从几百篇参赛作品中跻身前三, 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这个精彩的对话情景再现, 作者细腻的叙事几乎让读者身临“我们班里的”的典型场景!

“作文情景实质上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 一种背景, 一种应急状态。”[4]

三、原始、细腻、深入, 内心世界再现

“就作文教学而言, 经历了同样的事情, 为什么有的学生滔滔不绝, 有许多话要说、要写, 而有的学生却觉得无话可说、可写, 关键在于能不能、会不会将外在的客观事件转化为内心的主观感受, 感受是否丰富。”[5]钱理群先生的这番话足见关注内心世界及其再现的重要性。本文第一部分阐述的“人物形象再现”其实当然是包括人物内心世界的, 单独阐述“内心世界再现”的缘由不仅在于内心世界再现相对于语言、动作、神态再现较难, 更在于语言、动作、神态等各方面的表象都可以窥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由此见得内心世界再现的特殊性。

关于内心世界再现, 我有一次印象十分深刻的写作体验, 即在2005年创作散文《关于生命》 (发表于2008年1月11日《温州日报》第9版《瓯越文笔》) 时写下这样一个描摹心灵轨迹的开场:

“人是很有意思的动物, 一静下来, 就变得很会想, 而且常常会想一些不着边际、不可思议的东西。最近, 老琢磨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怕死?怕什么?我是想了很久的。反复地推敲, 后来我这样答复自己:人怕死的真正原因其实倒并不是怕‘死’本身, 而是因为人死了之后却不知道自己死了, 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哪怕是‘混沌’也好啊, 可是, 什么都没有——从此对这个可爱缤纷的世界也就浑然无知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也才是真正要怕的。只要知道自己是‘死了’, 那死是并不可怕的。”

生命、死亡等词语, 总是让人感到严肃、敬畏, 这种话题本身就需要长久、反复而深刻的思辨, 而这种思辨的过程若不能再现于字里行间, 文章的真实性和深刻性都会被责难。我至今细细回想7年前创作这个开场的情形, 仍然肯定它就是我原始内心世界的再现, 是当时从“人究竟为什么怕死”到“怕什么”再到人死后的状态整个内心思辨过程的及时反映, 几乎不加修饰。“写作, 尤其是文学性的写作, 它所关注的核心, 始终是人, 是人的心灵。”[5]我感到, 这样的再现创作, 很顺, 且淋漓。

细腻的内心世界的再现, 典型的有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 旷了课去找鸟窝, 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 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 语法啦, 历史啦, 刚才还觉得那么讨厌, 带着又那么重, 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 舍不得跟他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 他就要离开了, 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 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 忘了我挨的戒尺。”这段心理再现, 是失去了祖国的少年的内心独白, 非常细腻, 从而使小弗朗士的形象更为丰满。

江苏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中这样阐述道:“一个学生, 只要养成内视的习惯, 就会觉得写作天地无穷宽广, 就会发现生活真的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就会去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 呈现出来。”这正是我们写作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四、先引、后化、再活, 诗词意境再现

客观地说, 一篇文章, 有了诗词的辉映, 总是更加闪亮一些的。然而, 在实际写作中也不慎演化出一种功利色彩:为了引用而引用。于是, 大多数人, 引而不“化”, 引而不“活”, 鲜见能再现诗词意境者。“散文作者在进行散文创作时, 必须努力‘寻求诗的意境’。”[7]故而, 我仍然想说, 纯技巧的散文是没有生命力和可读性的。

这实际上对写作者的要求很高, 它要求深入所引诗词的精神内核, 而不是擦边;充分把握自己的文字和所引诗词的共性, 并找到一个契合点, 把所引诗词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文字中。这个融合的过程, 我甚至认为应该就是悄无声息的, 它不是装饰, 不是陪衬, 它就是它, 它和作者自己的文字是一体的。这样, 所引诗词才会活起来!

我不得不佩服于一些高中生, 他们是这方面的高手。这里有个经典例子:在2003年12月份举行的“武高杯”江苏省第三届高中生作文大赛 (作文题为“以‘乡音’为话题”“以‘一棵树’为题”“以‘说雅道俗’为题”, 三选一) 中, 江苏省兴化中学陆蕴同学以一篇《遥远的琵琶语》 (见2004年1月9日《成才导报》) 深深地打动了评委, 斩获一等奖。该文全文化用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 (咏王昭君) 的诗意, 取了“千载琵琶作胡语”“抚琴萧歌梦回乡”“弦断有谁听”三个小标题, 巧妙地借用王昭君的“琵琶”来弹奏自己的乡音乡曲, 构思巧妙, 意境凄美, 充分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横溢的文学才华。大赛评委后来这样评价道:“作者紧扣‘琵琶’运思, ‘作胡语’‘梦回乡’‘断琴弦’三幅画面在读者面前有序流动, 传递了囿于异域, 琵琶作声, 梦里故乡, 听不到乡音的遥远的思念。”

评委提到的“三幅画面”, 就是人们在鉴赏诗歌时常用的“意境再现法”。在诗歌鉴赏中, “意境”就是指“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靠情与景、意与境交融, 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来打动读者的……要想很好地欣赏古代诗歌, 常常需要通过‘意境再现’的方法, 才能达到目的。即把古典诗歌中优美的意境, 通过我们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融进自己的主观想象, 或者借助联想, 进行再创造, 再现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试看该文第一部分的开头:“月华如练, 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 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 娟影萧疏, 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 理还乱的万般离愁, 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 凝眸仰望, 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 一年又一年, 一守就是一千年。”

“这里, 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 把王昭君满怀乡愁月夜弹奏琵琶的情境, 借助富有诗意的语言再现在我们的面前, 使我们看到了一位为思乡之情而愁怨的绝代佳人的凄美形象。那凄冷的月光下, 昭君那水绿色的长裙, 萧疏的娟影, 纤纤的素手, 仰望苍穹的神态, 还有那弹奏的充满离愁别恨的思乡曲, 甚至还有她的心理活动, 都让我们如见如闻, 感同身受。”

以“意境再现”的写作方法取得成功, 在竞争激烈的高考考场也是不乏其例的。如2001年高考“诚信”命题作文中, 广东一考生的满分作文《题乌江亭》, 开篇即再现了一个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意境:“当虞姬横刀, 将一朵生命之情缩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 我看到了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 乌骓悲鸣。”

一些著名作家也经常运用“意境再现”的方法进行创作, 典型的如余秋雨, 他依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意境, 在名噪一时的《阳关三叠》中有这样精彩一段:“他 (王维) 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 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 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 阳关之外, 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 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 一饮而尽的。”余先生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联想, 再现了豪迈放达的唐人风范和原作的诗情画意, 把豪放的饮酒场面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

鉴于对写作的这一点特别强烈而深刻的感受, 笔者向全班学生提出“写作是一种再现”的理念, 对班上学生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班上将近10个原来写文章几乎不“再现”、枯燥至极的学生, 通过返工和具体指导, 后来的文章确实有变化。我想, 作文原本就是生活的再现, 习作的过程本身也就是生活再现的过程, 秉持“生活作文”的理念, 让学生从生活中作文, 在作文中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再现生活, 才能走向作文教学的自由王国。

摘要:当前, 中学生的作文“再现”成分普遍匮乏, 许多语言和文章过于概括和笼统, 读来酷似“总结”;写作叙事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文字画面感、生动性、表现力差;诗词引用机械而流于纯技巧, 引而不化, 引而不活。而在当前的实际语文教学中, 由于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的限制和教学者自身写作体验的不同程度的缺乏, 教师对学生多未能进行系统而长期的写作“再现”指导。这些情况都制约了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写作教学的发展, 愈发突出语文教师研究与指导写作“再现”的重要性、紧迫性。

关键词:再现,人物形象,事件情景,内心世界,诗词意境

参考文献

[1]刘蕙.在情境中作文, 在作文中再现情境[DB/OL].http://www.hsdlu.pudong-edu.sh.cn/CenterWeb/688/InfoShow.asp?id=1632, 2008-10-14.

[2]周淼龙.写作语境论[J].云梦学刊, 2005, 26 (6) :79—81.

[3]季雪娟.巧用人物描写再现感人场景——《留点感激在心中》作文讲评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 2008 (6) :24.

[4]学生作文的“诗外功夫”——情景作文教学例谈[J].宝鸡教育, 2009 (1) .

[5][6]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8—109.

上一篇:三角函数下一篇:现代短跑专项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