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共享

2024-08-29

风险共享(精选8篇)

风险共享 篇1

摘要:信息共享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关键成功因素。从信息共享过度和信息共享不足两个角度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库存下信息共享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并根据风险在不同角色之间的分布,提出了信息共享风险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库存,信息共享,风险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信息共享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指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其原理是供应商根据下游客户的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它是以下游客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中,信息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能够使库存费用下降25%左右,这不仅降低了供应链成本,更使得信息共享成为实施VMI的前提条件。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下信息共享风险分析

1. 供应商信息共享风险

(1)供应商信息共享过度风险。供应商信息的过渡泄露,给供应商带来的后果是使供应商的竞争优势减弱。这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和下游客户的信息保密程度。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共享信息的保密对于供应商的重要程度。如果是十分机密的信息,如技术、配方等机密信息的共享,将会使风险大大升高。风险的概率一方面取决于信息共享途径的安全与否,另一方面取决于下游客户的信息保密程度。

(2)供应商信息共享不足风险。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直接关系到下游客户的利益。当供应商没能提供足够准确的信息时,就会给下游企业带来风险。当信息不足或不准确时,客户所选择的供应商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供应商。这种风险带来的后果将会有很多,也会很严重,如质量问题、交货延迟问题等。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供应商对于客户的重要性,风险的概率则取决于信息共享不足的程度。

2. 客户信息共享风险

(1)信息共享过度风险。下游客户过度的信息共享将使自己更多的核心信息向外泄露,如生产计划,库存状态,产品技术等。此类信息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将给企业带来丧失竞争优势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信息给对手带来机会的程度。越是核心的信息,越能给竞争对手带来更多的机会,从而给客户带来更大的威胁。而风险的概率则取决于信息网络的安全和供应商对信息的保密程度。

(2)信息共享不足风险。客户共享的生产、库存等信息如果不够详尽或者有隐瞒,供应商将得不到足够的信息,从而无法准确的管理和控制下游客户的库存。由于库存控制的不好,将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库存过剩,这种情况给供应商带来的影响是产品积压,影响自身运作,而对客户却不产生影响;另一种情况是库存不足,给供应商带来的影响要弱些,主要是交货延迟和缺货,而给客户带来的影响要强些,主要是供应短缺,无法按时向下游客户交货。这种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对于供应商控制库存的重要性。如库存这样的信息,如果共享不足,将会导致风险的提升。风险的概率则取决于信息共享的程度。信息共享的越多,越彻底,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

3. 供应链信息共享风险

(1)信息共享过度风险。对于整条供应链来说,由于供应商管理库存下信息过度共享,将会使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发生变化。过度的信息共享会使各企业之间相互不信任,担心对方会将自己的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这种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信息的重要程度,而概率则取决于信息共享程度和保密程度。

(2)信息共享不足风险。由于供应商管理库存需要足够的信息做支撑,因此,共享的信息不够充分,将会使供应商无法准确掌握库存信息,从而无法准确控制库存,导致供应链的供需结强度减弱,链条变得松散,竞争能力下降。这种风险的大小由共享的信息种类决定,而概率则有共享信息的程度决定。

三、供应商管理库存下信息共享风险控制

供应商管理库存下信息共享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共享的过度,另一方面是信息共享的不足。这两方面对供应链的影响如表所示。

1. 信息共享过度风险的控制

从表1可以看出,信息共享过度风险对供应链影响较大。针对信息共享过度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控制策略。

(1)加强信息技术安全与防范。应用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保证传递信息的安全。同时,加强供应链成员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密教育,从意识形态上杜绝信息泄露。

(2)建立契约约束机制。下游客户最害怕自身信息的过量泄露。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契约机制,可以约束供应商,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3)改善信任关系。供应链中过度的信息共享有可能破坏供应链关系,因此,通过建立供应链中的信任关系,可以提高企业间的信任度。如可以通过建立信誉档案,将企业的信誉信息记录备案,从而改良企业间的信任关系。

2. 信息共享不足风险的控制

(1)良好的协调机制。当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不足时,往往导致供应链条的松散,尤其是下游客户信息共享不足风险会增加较多。这时需要供应链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稳定供应关系,合理解决矛盾,尤其是核心企业要发挥领导作用。

(2)合理的利益分配。企业的利益分配取决于贡献的大小,而信息共享中共享的信息越多,贡献也越大。为了让企业更多的共享信息,应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

本文从信息共享过度和信息共享不足两个角度,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库存下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种类,认为信息共享风险对客户产生的影响较大,对供应商产生的影响较小。最后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认为建立约束机制,合理分配利益等策略可以对风险进行较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沈厚才陶青陈波: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0:(1)

[2]霍佳震隋明刚刘仲英:集成化供应链及其研究现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1)

[3]李永祥韩昭敏: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及VMI[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6):583~585

风险共享 篇2

文章通过对建立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共享机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分析,提出了从合作方案、信任协作、书刊流通、知识产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资源共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人们对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为了解决图书经费严重不足和用户文献信息需求激增这一矛盾,国内各图书馆纷纷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 解决资源建设投入困难,以实现文献资源信息共享和利益互惠。然而,伴随着图书馆获得服务的灵活性同时,一些新的风险相继出现。例如:不容忽视的合作方案设计风险;信任、协调、合作风险越演越烈;书刊流通风险日益复杂等等①。同时,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其性质是非赢利,经营管理也通常在非竞争环境和缺少利润刺激的情况下开展,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也大都不存在市场经济中注重效果、效率的竞争机制。可是,实际上,图书资源共享机制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优质的信息服务,能够创造社会效益;通过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等活动,节约成员馆的成本,并获得一些经济收益,这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具备完善的防范、评估机制,以确保获取稳定的政策、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的支持,逐步扩大自己的效应。由此可见,对这样的公共服务机制来说,必须建立和健全风险与防范机制来顺应图书馆业务发展,遵循市场规律,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较为全面的范围实现技术合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最终达到满足读者需求的目标。

二、图书资源共享风险分析

(一)合作方案设计风险

在图书资源共享机制中,合作方案设计阶段处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的中前期,合作方案设计阶段是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的开始,是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可能存在由选择各成员馆问题、建立时机把握的正确性问题、目标利益冲突问题、所需关键资源能力正确性问题等等引发的风险。

(二)信任、协调、合作风险

图书资源共享机制是由不同高校共同组成的特定联盟形式。图书资源共享机制中各高校之间的信任、协调和合作是构建图书资源共享的纽带。而图书资源共享机制中分散式决策模式比集中式决策模式更为常见。如何协调各高校图书资源共享的运作是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其可能存在由各成员馆不履行职责、不按规定完成各自任务问题、败德问题、成员馆中途退出问题等等引发的风险。

(三)书刊流通风险

书刊的流通是图书资源共享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各高校之间由于存在着距离问题,出于交通、时间等考虑,学生就近在交通最为便利的某成员馆集中借阅,该校书籍供不应求,而较偏远的成员馆借书平台形同虚设。同时,由于高校书刊不再仅对本校学生开放,那么就会加大书籍的借用范围,增加了书籍的流通量,使书刊的流通保护风险加大,可能会造成书刊不能及时归还、书刊被损坏之后无人可问责、书刊丢失无处可找等状况。

(四)知识产权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共享高校图书馆中的知识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各高校及其整体获取知识的效率以及扩大其覆盖知识面的广度。然而,知识共享却使图书资源共享机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知识产权风险。我国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普遍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复制成本的大幅降低,对著作权人利益的威胁与日俱增,因此,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版权风险开始加大。因此,研究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问题无论是对提高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整体运作效率,还是对各高校图书馆谋求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五)成本风险

我们通常用“成本——收益原则”来评价一个项目的可实施性,图书资源共享机制也同样适用。信息资源的共享要求高校社会资本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和个人之间,而非单一的由某主体独自所拥有。这就意味着信息资源共享的媒介——书成为了类似于准公共产品的社会资本,而不是通常意义上属于私有物品的物质资本。经济学也提到产权的拥有刺激了个人对私人资本的投资,以便获得利润。由于人们能从投资中获益,因此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不会停止。而社会资本一旦形成就不仅仅是一个主体能使用的,而是具有共享性,并且通过彼此的联系而互相作用。建立社会资本需要各方面的承诺和合作,只要存在单方面的偏离就会破坏这种社会资本,造成成本过大或者共享机制崩溃等严重后果。

(六)服务质量风险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各技术领域的专门化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也促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学生不同的信息需求层次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需要拥有专业性、综合性、系统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等的信息。形成了对共享机制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严峻考验。同时,对馆员的素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合作方案设计风险防范

合作方案的设计质量对图书资源共享运行的可实施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建立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必须结合各个高校书籍馆藏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切合实际、具有可实施性的图书资源共享的运行和管理方案。对各高校自身拥有和所缺的图书资源的量和种类有正确的认识,对实施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后的合作策略制定明确的规划。进行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的下沙各高校应该具有各具特色的优秀图书馆文化、出色的图书资源共享联网管理及重组整合理念。

(二)信任、协调、合作风险防范

在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首先要成立一个集中管理和协调的常设的有权威的管理组织,防止各高校"各自为政"以及"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在合理规划各高校图书资源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统一、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奖惩制度,预防相互欺骗或者中途退出资源共享机制的现象出现,同时对积极推进机制运行的行为给以正面激励。建立多种沟通渠道,保证交流的畅通。图书馆之间应相互协调、公开协议,建立统一的条形码、图书毁损处罚、奖励等机制,使得各专业书籍互通有无和预防各校标准不一的状况产生。

(三)书刊流通风险防范

资源共享机制首先要事先检查各图书馆之间书刊流通路线、流通方式、人员配置是否合理,辨明其是否有利于书刊流转,是否有利于书刊流通和降低成本②;其次制定统一的服务时间和相应的响应时间,加强对馆际互借的控制,尽量缩短书刊的无效流通时间,采用并行工程方法,优化不同图书馆任务的起始时间,能够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确保书籍的流通顺畅。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图书馆操作经验且熟悉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具体运作的工作人员以降低书刊流通风险。最后建立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的网络和一整套校际图书馆网络平台联网制度,及时公布电子信息及图书更新情况,以图书卡的方式,通过校际联网的渠道,实现下沙高教园区图书馆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体制。各高校图书馆在整合自身资源的基础之上,如实、及时在校际网路平台上发布、更新本校图书资源,学生只需通过该网络平台就可以明确哪所高校有自己所需借书籍;同时开通读者实时在线咨询服务。

(四)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图书资源共享机制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应控制在合理使用范围内;使用购买的数据库时应将服务范围确定在各成员馆局域网范围内,不得将数据库进行非法复制、解密、修改,不得删除、隐藏或修改数据库开发商在数据内容中加入的版权声明、权利管理信息等。各成员馆之间必须制定关于知识产权的合同、规章、协议、章程规范各自行为,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舆论监督,对违反知识产权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借鉴发达国家的信息资源共享经验与教训,颁布各种法规、条例规范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采取公共借阅权制度对作者进行经济补偿,将各方的利益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

(五)成本风险防范

各高校必须制定统一的成本预算,应设置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员,健全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妥善解决各图书馆之间的分歧,实现管理方式、目标、利益的基本统一,使图书资源共享机制成本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各高校应对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各环节的资金需要量及支出时间进行预算,对于自身的资金是否充分、政府拨款、社会筹资能力及相应的能够承受的成本风险的程度具有正确的认识。管理组织对各成员馆的图书储备数量、种类、局域网建设情况、图书馆文化、管理人员状况、图书投资成本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对图书资源共享机制能否增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更新速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整合方案。

(六)服务质量风险防范

建立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共享机制最终目标是为了在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平台上更有效地为读者提供基于知识的信息服务,而各高校图书馆无论是自动化建设还是资源建设的成效最终将体现在对读者服务水平和质量这个层面。对此必须建立与使用统一的借阅规则、编目政策、代码与术语等,提高服务的准确性和快捷度。设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设置合理权重由管理组织、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及时听取学生反馈。管理组织在考虑各图书馆实际基础上建立合理分明的奖惩制度,督促各图书馆加强质量管理,并进行检查,联合各图书馆领导进行公开奖励;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迅速找出原因并纠正。在重视读者满意度的基础上,制订不同层次使用者满意程度的评定,同时评估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等,做好参考咨询服务,从一般性咨询,课题检索及编制二、三次文献进行评估,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四、总结

由于共享机制中各个成员馆的规模、投入、特性不同,同时整个机制的构建不同于单个图书馆馆藏所要求的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是要求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适应大多数成员馆的需求。鉴于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建立必要的风险防范体系已是事不容缓,极易导致图书馆资源共享目标难以实现。由此本文就该机制的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发表自己的观念,提出相应的对策,呼吁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希望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政策的出台提供一些理论上和经验上的支持,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职能的放大。

€L鼙疚南?010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建立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R414023)和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度校级学生科研项目“建立下沙高教园区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YJX03)成果之一。

注释

豍陈剑,冯蔚东.企业动态联盟构建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35-149.

风险共享 篇3

一、企业知识共享风险分析

(一)知识外溢防范过度,企业间合作受损

在知识共享中, 任何企业都会存在主观垄断以及重要知识保密情况,共享可能造成这类知识被其它企业知晓,严重时引发知识侵权。 通常而言,知识的垄断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客观在于一些专业技能下的隐性技能,由于内隐性较高无法在共享中表现;而主观垄断则表现为知识拥有者对知识的保护,害怕共享方深入了解知识、技术后影响自身知识垄断产生的利益。 换言之,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对知识的供给是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础之上的,尤其是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知识。 因此企业在共享时对于核心知识的保护可能存在过度情况, 而核心知识正是共享的重点,因此长期保护过度会造成企业间合作氛围的破坏,造成预期共享目的无法达成。

(二)知识粘性大,共享有效性待提升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并非知识的所有方面都会被有效转移,例如一些复杂性、隐性较高的内容,这种性状被称为粘性。 理论上来说,知识粘性可以被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表现为难以转移的因素,例如企业文化价值、产品商标等;隐性表现为难以用文字形式表达的知识,例如经验、技巧等。 知识粘性程度越大,其共享程度就越低,久之易造成知识共享程度的下滑,共享效力下降。

(三)竞争力度大,共享存在利益风险

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存在利益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让知识共享者将知识看做权力, 认为拥有更多知识的人也就等同于拥有了保障与报酬。 但在这种思想下,将自身价值与别人缺乏知识的拥有量捆绑易形成知识利己主义, 本身就已经将自身置身于了风险之中。 一旦产生此类思想,在共享时可能出现抗拒情绪,主观上不愿将内部核心知识传授给共享对象,自然也无法从对方处获取知识。 因此, 利益风险相对属于共享风险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二、知识共享中风险防范策略

(一)建设良好的知识交流平台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建立企业内部范围的网络交流平台。 可采用数据库形式,将有效知识放在网络平台上,让员工用自己员工编号登录进行下载。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知识的共享相对更加安全,平台后台可了解员工登录及下载情况, 避免外部人员登录造成企业内部信息流失。 对于可与外部企业资源共享的知识,可放至公共平台提供共享方下载。在内容方面,可以包含员工以往业务经验、服务技巧等。对于涉及到公司内部核心知识,可通过实际交流时共享,谨慎放至公共下载平台,提升共享安全性。

(二)注重企业文化培养

企业文化是一所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因素, 文化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员工更积极工作并维护企业形象; 同时让外部人员更加了解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并非创建而来, 而是企业在长远经营发展中自然形成。 对于知识共享这一事件而言,通过文化观念令员工自觉维护企业核心知识、充分利用知识相对于规章制度的管理而言将更为有效。

在此方面,企业可引导员工形成“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理念,将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利己主义风险排除。 在这一文化影响下,员工将更注意保护知识与利用知识,将知识共享看做企业战略发展必要决策,同时更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共享对象的慎重选择

知识共享首先应选择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并且能够得到帮助知识的对象。 在此方面,企业首先应确保合作对象的社会诚信度,对于有过不良前科的企业需慎选。 同时,共享对象的选择还应注重实力的均衡性,保障知识交换长期处于公平合理状态,让共享得以长远。 另外,在知识共享前需确定利益分配方式,增加双方间信任感与合作透明性,避免共享后由于分配不均造成合作停止情况产生。

三、结束语

知识共享是一种建立在共同利益与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知识获取方式,将原有企业间、企业员工间的清晰界限模糊化。 在风险防范方面, 重点在于认识到模糊化的边界并非没有边界, 边界是在知识共享中随着创造与运用逐渐变动的,是对传统泾渭分明边界的改变。 因此企业应正视知识共享中的风险并加以防范,让共享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家清.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程度风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04)

[2]郑丽娟.协同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1(12)

风险共享 篇4

我国是人口大国, 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电动汽车凭借其绿色环保、节能清洁的显著优势, 赢得政府与行业的青睐。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整个汽车行业, 乃至对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意义重大。2015年上半年, 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征求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等利好政策, 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通知表明, 相关部门将根据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规模、成本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电动汽车补助政策, 并通过强制性要求和建立奖惩机制, 促使物业配合充电设施的管理运营与维护, 全面推进电动汽车普及和新老居民区充电桩建设。

然而, 尽管电动汽车产品出现已有很长时间, 行业自主创新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但电动汽车市场推广仍然面临重重阻碍, 诸如电动汽车价格偏高, 电池的续航能力差、充电时间长、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完善、商业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表明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探索。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利益分配涉及到汽车制造商、充电桩运营商、居民区物业和电力供应商等参与方的利益之争。各方之间如若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谁参与分配, 如何分配”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势必会阻碍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电力改革的深入, 私人购买电动汽车及其配套设施成为可能。然而, 在实际的运营中, 要建设充电桩就会存在着物业公司不配合、充电设施无人维护等问题, 这向来为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的痛点。据统计, 2014年北京市个人消费者自建充电桩虽然只有1600多个, 但却涉及1300多家物业公司, 从数据显示来看几乎每建一个私人充电桩, 消费者都需要和对应负责的物业方进行交涉, 致使自用充电桩安装与维护严重受阻于小区物业, 这样的情况将导致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大打折扣。因此将小区物业纳入利益分配的框架, 也是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 但是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虚拟企业, 而且大多数是定性分析, 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 分析居民区内建设运营的充电设施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是十分少见。邵臻、吴祈宗建立了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方案的模型, 分析了关于利益分配的原则与因素, 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然而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分配是收受到很多因素, 如企业的努力水平, 对供应链的贡献程度, 所承担的风险等的影响。还有的研究是单独考虑利益与风险问题从而建立模型的, 因此对具体的实践的指导意义就相对较小, 如Ilaria Giannoccaro通过改变供应链契约参数, 提出了一个供应链契约模型, 来实现供应链企业合作收益的合理分配。

本文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 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电力改革的深化为背景, 对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中的充电桩运营商和居民区物业两方的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研究, 通过将小区物业纳入利益分配的框架, 解决充电设施日常维护等问题, 为促进充电设施在居民区的普及与推广, 推动电动汽车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1 模型的基本假设

本文将充电桩运营商和居民区物业分别设为A、B企业, 双方均符合理性人的假设, 即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并认为A企业属于风险规避型, B企业表现为风险中性。双方相关的参数如表1所示。

其中, CA0、CB0为常数, c<α, d<β (确保P的收敛性) 。资源投入水平与贡献系数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并假设企业合作总收益Z与创新水平均和资源投入水平正相关, 并存在着二次函数的关系如下:

2 建立利益分配相关模型

根据上述假设, 得到关于企业合作总净收益P和双方各自净收益PA、PB的表达式如下 (0≤λ≤1) :

结合 (1) - (6) 两组表达式, 进一步可以得到:

3 确定最优资源投入水平

假定A、B企业的收益分配比例确定, 对 (8) 、 (9) 分别求a, b偏导:

分别令 (10) 、 (11) 两式为0, 得到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资源投入水平a′, b′如下:

4 确定利益最优分配系数

通过分析假设, 资源投入水平a, b是分配系数的函数, 企业净收益P又是a, b的函数, 那么得到P也是λ的函数。对P求λ的偏导, 得到企业最优利益分配系数λ:

分别求得:

结合 (10) - (11) 得到:

综合以上 (15) - (20) 式, 代入 (14) 式中, 可以求得:

令, 求得关于总收益P的最优分配系数λ′:

由此得到各合作方关于于总收益的最优分配系数, 这一结果可以为企业的风险共担, 收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案提供参考。

5 算例分析

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 某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存在充电桩运营商和小区物业两个利益主体, 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 充电桩运营商拥有核心资源, 属于风险规避型企业;小区物业对待风险的态度表现为风险中性。

双方对合作的贡献系数分别为c=0.78, d=0.17, 创新系数为α=0.86, β=0.20, 双方合作获得的净收益为35万, 根据 (21) - (22) 式, 得到双方的利益分配系数:

在此次利益分配中, 充电桩运营商获得净收益26.6315万元, 小区物业获得8.3685万元。

6 结果分析

从算例的结果来看, 对于各参与方而言, 充电桩运营商无论是资源投入水平、对合作的贡献程度, 还是所承担的风险方面均比居民物业要大, 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理应向核心企业倾斜, 这符合对“多投入高产出”的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一般认知。物业在合作利益分配当中, 根据分配系数得到的收益与自身在合作关系中的努力水平相关联, 因此不仅会受到结算激励和参与激励, 还会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激励与协同激励, 使得物业在合作中的参与热情增加, 从而提高合作的协同度和竞争力, 这也说明了物业作为利益主体参与居民小区内充电设施利益分配与现实需求相一致。在实际的商业模式中, 双方企业对这一利益分配系数未必满意, 这时候需要平衡各方因素进行谈判协商, 从而确定更加合适的分配比例, 实现企业“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合作目标。

因此实现电动汽车从示范运行到深入发展, 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涉及政策、民生、资源以及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收益分配的系统问题。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市场的规范运行下, 只要我国汽车工业抓住机遇, 提高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实现电动汽车各利益参与方的充分合作, 其产业化进程定能进一步加快, 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也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Z].2015-04-22.

[2]国家能源局.关于征求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Z].2016-04-05.

[3]张荣贵.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前景[J].机电技术, 2008, (4) , 82-83.

[4]张迪.电动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经济日报, 2015.

[5]庆艳华.供应链企业合作及其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6.

[6]邵臻, 吴祈宗.虚拟企业盟员间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 2006, (12) .

[7]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风险共享 篇5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 在开发大型系统软件项目过程中, 我们往往需要采用复杂的技术, 投入巨额的资金以及组织庞大的研制队伍。这些都会带来种种难以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 造成失败的风险。大型仪器共享系统的开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一风险的扩大, 风险管理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软件由于是大型软件, 因此, 此方面不可忽视。

2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风险的来源分析

由于软件项目的风险来源与软件项目的抽象性、庞大性及复杂程度息息相关, 因此来源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2.1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需求风险。

由于项目的庞大程度, 整体系统运行又是在客户的学校中运行, 客户没有全面参与, 导致需求不明确, 造成软件的潜在风险。同时, 如果软件的需求过于庞大, 扩大了软件制作逻辑范畴, 也将产生无法完成软件的事情发生, 导致项目风险扩大化。需求已经成为软件项目基准, 但需求还在继续变化:如添加额外的需求或变更需求, 都将增大软件风险。以上需求风险多来自客户, 但缺乏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确是风险来自我们项目承担者本身, 风险的规避,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2.2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计划编制的风险。

编制计划是每个项目组都必须作的事情, 然而, 项目计划编制仓促、以致考虑不全面将给软件开发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样, 计划过于优化, 不符合现实, 也将给项目开发带来风险。所以要求在编制计划过程中要做到变更控制计划, 弹性控制。使项目计划能够达到最优的状态, 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项目风险。

2.3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开发环境风险。

由于系统的开发环境直接取决于日后二次开发延展性, 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像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这样的基于IE的网络系统软件的开发, 开发环境致关重要。特别是系统开发语言的选择上, 如:目前ASP这种开放性质的软件语言平台就已经不适合为来发展的需求, 而ASP.net它的替代高级开发平台语言以其代码的安全性, 功能的庞大性, 开发过程的简化性上已经远远超过了ASP的优势性能。因此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也将成为这一项目风险规避的重要方面。

2.4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风险。

尽管这方面的风险并不是很突出, 因为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大部分符合实际的需求都将可以被实现, 但是, 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不能因为这方面风险的份额少将其忽视。而且, 软件开发不仅仅是技术的风险因素, 还有人的风险因素, 技术人员的技术是否过关, 团队配合是否完整, 都将是设计与实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2.5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风险。

软件的系统兼容性问题, 或依赖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将延长计划进度, 造成难以维护风险。例如: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初期策划过程中, 客户提出将系统内的仪器制作成虚拟现实的网络展示形式, 虽然这种形式已经有了相应的技术, 但它还不成熟, 还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 仅模型量巨大就势必会对未来的维护等造成很大的风险。因此, 在制定计划过程中软件风险不容忽视。

3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风险管理的意义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项目和其他的项目相比有相当的特殊性。首先.软件是纯知识产品, 其开发进度和质量很难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其次, 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导致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各种难以预见和控制的风险项目风险威胁项目计划。如果风险变成现实, 有可能会拖延项目的进度。增加项目的成本, 甚至导致项目失败。为了确保项目以最低成本按时按质成功完成, 进行此项目风险管理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进行风险管理对此项目选择、确定该项目范围和制定现实的进度计划和成本估算有积极意义。

3.2 进行风险管理为此项目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划定边界, 让项目成员对项目风险有所准备.

自觉预防风险。减少风险的损失, 规避风险。

3.3 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问题, 制定相应措施, 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3.4 此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为风险承担划分责任范围, 能防止隐蔽的责任推诿。

使软件项目中的不确定风险具有责任范围。

3.5 最重要方面为风险管理能够在风险发生后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尤其是软件项目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进行风险管理将为其产生最终效益保障。

3.6 此项目的风险管理将为日后的项目风险管理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历史数据。

为未来项目开发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从而很好的规避风险。

4 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从启动到成功实现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期间有可能出现各种风险导致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风险管理应贯穿项目过程。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如下:

4.1 风险识别

要识别风险就要了解在软件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 (初始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 可能存在哪些风险从风险的不确定性角度。此软件风险识别分为:软件已知风险, 是通过仔细评估项目计划、开发项目的商业及技术环境、以及其它可靠的信息来源之后可以发现的那些风险。软件可预测风险, 能够从过去项目的经验中推测出来。软件不可预测风险, 它们可能、也会真的出现, 但很难事先识别出它们来。

通过识别已知的和可预测的风险.使得项目管理者能够估算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而便于避免这些风险.且当必要时控制这些风险。

4.2 风险评估

此软件项目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要进行估计和评价。试图从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后果这两个方面来评估每一个风险。风险评估有助于确定哪些风险需要应对、哪些风险可以接受、哪些风险可以忽略、哪些风险应该受到重视。经评估此软件的最大风险在于用户的需求变化。

4.3 风险应对计划制定

风险被识别和评估之后。项目小组必须制定应对风险的计划。计划包括选择针对不同风险所要采取的措施 (风险规避、风险接受或风险减轻) 。并确定所需的相关资源。计划有风险管理计划、应急计划和应急储备风险管理计划概括了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并描述进行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记录管理整个项目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的步骤应急计划是指当一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发生时。项目团队将采取的预先处理的措施。应急储备是为了应付项目可能发生所持有的预备资金.可用来转移成本和进度风险。例如.如果项目因员工不熟悉一些新技术而导致其偏离预定轨道。那么项目负责人可以从应急储备中提取资金来聘请咨询师.培训和指导项目人员采用新技术。

4.4 风险监控

此软件项目主要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更新应对管理计划的过程。风险监控的技术有十大风险事项追踪、核对表、定期项目评估、挣值分析等。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与工具。此软件项目管理只有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与工具并应用到风险管理中。才能尽量减少软件项目风险, 促进项目的成功。

5 结束语

经实践检验, 在大型仪器共享系统软件项目中引入该风险管理, 能够比较有效地预测潜在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从而保证软件项目顺利进行。另外, 在使用该风险管理过程中, 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后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范围, 为风险的规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伊莱恩.M·霍尔.风险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方德荚, 李敏强.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构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6)

[3]毛明志, 葛晓炜.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4]罗运模, 谢志敏.CMMI软件过程改进与评估[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风险共享 篇6

那么, 怎样才能达到系统分析的目的呢?如果我们对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具体手段进行仔细的考察, 可以发现, 它们虽然纷繁复杂, 多种多样, 但是却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面对面交流、书面交流、电话交流、CMC语言交流。这就是说, 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手段中的各种风险因素, 都分别包含于这四种类型中。这样, 只要我们从这四种类型着手依次进行分析, 就可以把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手段中的风险因素比较系统地揭示出来。下面就按这个思路进行具体分析。

1 面对面交流中的风险因素

所谓面对面交流, 是指在知识共享过程中, 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不是通过编码化知识的传达, 而是通过当面直接的交谈或演示来转移知识的交流方式[1], 具体形式有师徒面授、培训、研讨、演示、体验等。面对面交流是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进行隐性知识交流的有效方式[2][3], 然而在这其中也包含着知识共享的风险因素。

1.1 知识破损

所谓知识破损, 是指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受到损害。在面对面交流中, 即隐含着这种知识破损的可能。这里主要指的是隐性知识的破损, 因为面对面交流中主要涉及的是隐性知识, 同时隐性知识的特点也使其容易发生破损。众所周知, 隐性知识是一种隐含性的知识, 深深地根植于知识所有者个性化的经验中, 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达。它的这些特点, 使其在交流中可能引起以下两种情况:其一, 从知识传授方来说, 由于对自身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往往说不清楚, 因而在传授知识时常常借助于操作、演示等手段来进行, 这样也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其二, 从知识接受方来说, 由于对隐性知识的获取主要地不是通过语言手段, 而是通过对知识传授者操作演示的观察和揣摩来实现的, 这就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误差。这样一来, 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 知识破损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而这种知识破损显然是潜藏于知识共享过程特别是知识接受方企业中的一种风险因素。

1.2 非共享知识流失

面对面交流不仅隐含着知识破损的可能, 而且还隐含着非共享知识流失的可能。具体为, 同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共享一样, 网络组织企业间所要共享的知识, 不是漫无边际的, 而有着一定的范围和程度, 这些都在事前作了相关的约定。然而, 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 这个事前约定的范围和程度却很难把握, 从而也就很难保证非共享知识不被泄露出去。因为:其一, 按照Daft & Lengl 的媒体丰富度理论 [4][5], 面对面交流是丰富度最高的知识共享媒体, 它在交流中可以使用多种手段, 诸如语言、操作、演示、体验、研讨和争论等。这种高丰富度的交流方式, 对于知识共享无疑是有利条件, 然而, 也正是因为丰富度如此之高, 也就难免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于某个环节上超出约定范围和程度而发生知识泄露。其二, 由于知识具有关联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这就使约定范围和程度的边界很难区分清楚, 从而也就往往会把约定范围和程度之外的某些知识泄露出去。这种非共享知识的流失, 对于参与知识共享的企业来说, 无疑是一种风险隐患。

1.3 重要员工流失

面对面交流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间的知识共享, 另一方面也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彼此了解对方企业的其它情况提供了机会。比如, 在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中, 难免会谈到彼此企业的人员组成、技术需求以及福利待遇等情况, 从而也就埋下了员工流失、特别是掌握关键技术的重要员工流失的隐患:其一, 对于知识传授方的技术人员来说, 当他了解到知识接受方企业在技术需求方面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或者在福利待遇方面比本企业更好时, 就可能产生到对方企业去工作的意愿;其二, 对于知识接受方的人员来说, 他通过参与知识共享, 能够了解和接触到对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 从而可以运用高薪水、高职务、高福利等手段诱使其跳槽到自己企业去工作。不言而喻, 对于企业来说, 重要员工流失即意味着一种风险。

2 书面交流中的风险因素

所谓书面交流, 是指知识的传授方与接受方运用文字、专业符号、程序代码等书面方式进行交流的知识共享手段, 具体形式有文件、信件、数据图表、传真等。书面交流是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显性知识交流的有效工具, 然而其中也同样包含着知识共享的风险因素。

2.1 知识传递失真

运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 由于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往往会有大量噪声参杂其中, 因而容易造成知识传递的失真。具体为:为了进行书面交流, 知识发送方首先须将知识进行编码。而在编码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编码者自身经历、所处环境、个人喜好、态度情绪等各种噪声的影响;有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知识编码者还会有意加进一些噪声。这样一来, 被编码的知识与其原貌就有了差异。正如罗素 (1948) 所指出的:一旦接触到用文字表达的知识, 就不可避免地会失掉一些知识拥有者所要叙述的经验的特殊性[6]。而知识接受方在收到知识发送方的书面资料时, 又须进行解码。而在解码过程中, 知识解码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其进行理解, 又不可避免地把自身的噪声掺入其中。经过这双重的噪声掺入, 知识也就与它原来的面貌有了一定的出入, 即失真, 而对这种已经失真的知识进行使用, 无论对于知识接受方企业还是对于整个知识共享过程来讲, 其中都包含着风险。

2.2 知识外泄

知识被编码化以后, 其赖以存在的载体也就随着发生了改变, 即由原来“特定员工的头脑”变为现在的“书面形式”。知识载体的这一改变, 使知识的转移与传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也即与原来“人脑中的知识”在特定人员之间进行转移的方式相比, 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从而也就提高了转移与传播的效率, 这无疑有利于网络组织企业间的知识共享。然而, 也正是由于载体的这一改变, 同时也就增加了知识外泄的可能。因为知识以书面形式存在, 很容易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被复制与传递, 这就扩大了其与外界接触的渠道与机会, 因而也就增加了外泄的几率。具体为:其一、知识接受方完全有可能将这些书面资料非法转让以获取自身利益;其二、第三方也可能通过复制等方式秘密窃取这些书面资料;其三、这些书面资料在转移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丢失。而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知识的外泄, 从而导致知识共享风险的发生。

2.3 知识过时

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流, 有一个编码、印刷、传递与投寄的过程, 工序繁多, 环节复杂, 因而与其它形式的知识交流方式相比, 其知识转移和反馈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这在今天科学技术发达、信息交流迅速、不确定性增加、市场机遇稍纵即逝的形势下, 往往会导致知识过时, 从而可能延误市场机遇, 给企业绩效方面造成风险。比如, 对客户信息的滞后反应可能会导致顾客的丢失, 对一些技术反应的滞后可能会导致技术的失效等等[7]。

3 电话交流中的风险因素

顾名思义, 电话交流就是以电话为媒介的知识共享手段, 具体形式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等。这种交流方式不受空间的限制, 信息反馈迅速, 因而也是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然而与上述两种交流方式一样, 电话交流中也同样包含着知识共享的风险因素。

3.1 知识传送不确切

电话交流主要适用于显性知识的交流, 但由于任何显性知识都不是纯粹的, 它们都根植于一定的隐性知识之中[8], 因而在交流中也会涉及到一些隐性知识的交流。而无论涉及哪种知识的交流, 由于自身的特点所致, 电话交流都会出现知识传送不确切的情况。首先, 在显性知识的交流中, 由于口头语言既不像书面语言那样有严密的推敲, 又不像面对面交流那样具有视觉效果, 因而对知识的表达也就自然不会十分确切;其次, 在涉及隐性知识的交流时, 由于这种知识具有高度的情景和历史依赖性[9], 口头语言对这方面的描述非常困难, 因而表达不确切的情况也就更加突出。总之, 电话交流会发生知识传送不确切的情况, 而这也就给知识共享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2 机密泄露

上述知识传送不确切的情况, 还可能进一步引发机密的泄露。这就是:由于口头语言往往对知识表达不清楚, 知识传授方就会“旁征博引”, 采用比喻、实例等方式加以辅助的说明;同时, 知识接受方为了更好地理解所接收的知识, 也常常会利用电话交流反馈迅速的特点, 要求知识传授方提供更多的信息或作出更详细的解释。而这样一来, 知识传授方就往往会出现“言多必失” 的情况, 可能在无意之中把本企业的某些技术诀窍、重要数据等机密泄露出去, 从而可能给本企业招致风险。

3.3 电话窃听

电话交流的一大隐患就是可能被窃听。电话窃听行为历来就有, 它是不同的利益主体获取竞争对手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 广泛存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技术发达的今天, 这种窃听行为就更加普遍。比如, 美国就曾依靠一个名为“阶梯”的间谍网, 运用电话窃听手段获取了日本有关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信息、法国参加关贸总协定时的商业秘密、以及1997年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重要信息[10]。在当代经济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网络组织企业间运用电话交流方式进行知识共享时, 也完全有可能被第三方窃听。而重要的知识与机密一旦被窃听, 这无疑意味着一种巨大的风险。

4 CMC语言交流中的风险因素

所谓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语言, 是指以联网的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语言, 因而, 所谓CMC语言交流, 也就指的是在时间或空间相分离的不同个体和群体间, 运用以联网的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语言所进行的交流。简要说来, CMC语言即网络语言, CMC语言交流也就是网络语言交流。CMC语言交流的具体方式主要有:网页、视频与音频、电子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e-mail) 、网络电话 (E-phone) 、电视会议 (Video-conference) 、群体支持系统 (Group Support System) 、在线数据库系统 (On - Line Databases System) 、工作流管理系统 (Work Flow Management System) 等[11]。

CMC语言交流是一种现代的交流方式, 它与前面分析的面对面交流、书面交流和电话交流这三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 在联系方面, CMC语言交流方式是传统交流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或者可以说, 它是传统交流方式在网络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态。比如:视频与音频即是网络条件下的面对面交流, 电子文本与电子邮件即是网络条件下的书面交流, 网络电话即是网络条件下的电话交流, 等等。再者, 在区别方面, CMC语言交流方式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的基础之上, 具有传统交流方式所不具有的一些新特性。正因为二者这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 因而在知识共享中, CMC语言交流方式除了包含有上述传统交流方式的诸种风险因素外, 还有自身一些特殊的风险因素。

4.1 网络窃听

所谓网络窃听, 在CMC语言中, 不是单指截获网络上的声音信号, 而是指截获网络上他人通信的所有数据流, 并非法从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行为。网络窃听由于其在窃听过程中只是被动接收网络中传输的信息, 不影响正常的网络通信, 具有很高的隐蔽性, 因而不易被察觉, 调查取证也很困难, 从而也就使这种犯罪行为频频发生。美国计算机安全协会 (CSI) 和联邦调查局 (FBI) 2001年的计算机犯罪与安全调查显示, 有91%的调查对象检测到计算机破坏活动, 64%的调查对象承认因计算机破坏活动遭受经济损失。CNNIC调查表明在2003年计算机用户中有72%被入侵过[12]。当前,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交流手段, 网络组织企业间的许多知识共享活动都要依赖计算机网络进行。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窃听行为的存在与频繁发生, 自然也就成为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一大风险因素。而且, 由于网络窃听可以捕获到用户的帐号和口令、保密信息和私人信息等, 所以它还是一种级别较高的知识共享风险因素。

4.2 越权存取

所谓“越权存取”, 是指在参与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企业中, 某些内部员工利用工作之便或者计算机软件的固有缺陷, 通过网络越权访问不在自身权限之内的企业信息数据的行为。目前, 由于许多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还不够重视, 信息系统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 因而为某些员工的越权存取行为留下了空间, 而这同时也就给企业间知识共享埋下了风险隐患。比如, 2001年CSI和FBI调查显示, 91%的调查对象检测到雇员滥用网络访问权限[13];2002年美国FBI统计, 83%的信息安全事故为内部人员和内外勾结所为, 而且呈上升的趋势[14]。又如, 1999年, 我国浙江省乐清市万家电器公司员工章、李二人通过e-mail系统获取公司的商业秘密, 给公司造成了十几万美元的损失[13]。

4.3 病毒攻击

众所周知, 网络病毒是网络通信的一大威胁。网络病毒种类繁多, 对网络的破坏作用也各不相同, 其中有一些病毒是专门用来窃取网络信息的。诸如:“木马病毒”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 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后门病毒”可以运用预先留在程序中的“后门”, 或者通过网络传播给用户的系统开“后门”, 从而对用户系统程序进行隐蔽的访问, 等等。1998年, 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微软公司在每一份视窗系统 (WINDOWS95/98) 中都安装了一个“后门”, 以便NSA (美国国家安全局) 在需要时侵入任一用户的电脑[15]。很显然, 在当前网络病毒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令人防不胜防的情况下, 网络组织企业间运用网络进行知识共享时, 极有可能受到病毒的攻击, 从而也就可能引发相应的知识共享风险。

4.4 技术障碍

运用网络进行知识共享, 还可能受到一些技术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诸如:设备陈旧和通信线路质量低劣导致数据传输出错;偶发性的系统故障、操作失误或软件异常;各企业的信息系统所采用的软硬件设施兼容性差, 引起转移的低效或失败;等等。勿庸置疑, 在网络组织企业间运用网络进行知识共享时, 这些技术障碍都有可能发生, 从而也就成为企业间知识共享中的风险隐患。

5 小结

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把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手段归纳为四种类型:面对面交流、书面交流、电话交流和CMC语言交流, 并对这四种类型中的风险因素依次进行了分析。如果把这四部分的分析内容综合在一起, 即可构成“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手段中的风险因素树”, 如附图所示。通过这个“风险因素树”, 可以对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手段中包含的风险因素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直观的了解, 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对它们进行把握, 以防止相应知识共享风险的发生。

摘要: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进行依赖于特定的知识共享手段, 而这些知识共享手段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自身又包含着诸多的风险因素, 从而也可能给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带来风险。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把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手段归纳为四种类型, 通过对它们的依次分析, 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了网络组织企业间知识共享手段中包含的风险因素。

风险共享 篇7

关键词:共享经济,在线短租,风险防范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共享经济孕育而生。资源所有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服务、技能在不同主体间进行共享, 实现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立, 极高地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1]消费者同时也在担任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角色, 在线房屋共享也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短租市场主要存在B2C式和C2C的短租企业, 前者典型代表为途家网———提供从线上交易到线下物业的标准化服务。后者典型代表为Airbnb, 小猪短租———重视房客和房东之间的交流, 以文化和社交为切入点。但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 其发展的步伐远超法律监管, 引发了不公平竞争和安全性隐患。但由于其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目前短租行为引起的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笔者结合先前学者文献研究及实际调研发现, 目前短租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卫生安全保障问题。短租交易相较于酒店消费而言其最大劣势在于缺乏卫生和安全的保障。酒店接受政府监管, 旅行者与酒店建立的是服务合同关系, 在清洁、安保、监控等方面提供保障也方便消费者日后维权。而旅行者与短租公寓建立的是租赁合同关系, 短租企业经营时没有经过相关资质审查, 也没有相应证照的核准, 短租交易中没有系统化的管理。

并且大多在线短租短租企业在房源提供上, 重包装轻审查。网络介绍往往与实际房屋相差甚远, 甚至不能提供在平台上允诺的设施保障, 甚至房东和合租者也是不法侵害的可能来源。但由于游客在外修改行程和住所极不便利导致许多侵权行为最终不了了之。

第二, 房源质量问题及来源纠纷。调查显示, 很多短租网对于房源的质量安全都没有严格的把关, 仅仅依靠消费者之后的评价来约束房东, 极易导致房屋真实情况与网站上的描述不一致的行为无法被约束。在部分以C2C模式运营的短租平台上仍有许多房源来自商业住宅运营商, 借着短租名义非法经营酒店, 逃避相关管制。在我国不少短租房屋也是所谓的“二房东”所占有, 由于其短租行为持续时间较短, 若存在非法转租的情况不易被原房主和监管部门发现。并且这种转租行为还存在着责任不清的漏洞, 极易给消费者带来损害。

第三, 法律纠纷问题。目前类似与airbnb的短租平台在国内发展, 依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只要是“经营借贷旅客住宿”, 就可以算是旅店。被划归为旅馆, 就意味着Airbnb及其房东需要遵守一系列对于旅馆的管理规范, 包括工商、消防、公安、税务、食品安全等。并且若要出租, 需要通过小区其他业主的同意, 否则会有行政管制风险。此外各省还有自己的实施细则, 在具体实践中, 出租人要明确租赁房屋所在地城市的具体规定才能合理规避, 在租赁过程中还存在设备损害纠纷问题, 出租者往往会遭遇房屋损害但却处索赔的问题。

第四, 社会诚信及文化习惯问题。社会诚信水平影响着交易的成本和交易的效率, 关于短租在中国发展其最大的阻碍在于我国社会诚信水平仍不比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短租平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在诚信水平较低的社会, 消费者需要花费较高的时间成本选择短租商品[2], 使得共享经济下的短租市场不及酒店行业消费的效率高。并且目前对房源质量的评价仅仅依靠消费者的时候评价, 可能存在刷单现象, 极易导致虚假信息从而使得其他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另外, 在我国其居所向来是个人较为私密的环境, 短租市场的开发要克服国人对陌生人入住自己家中的抗拒心理。

第五, 对城市房屋租赁市场带来影响。针对游客提供的短租服务期限一般最长也仅达到半月。但实际上短租平台存在着大量长期租赁交易。同时对房屋租赁的中介市场也造成了冲击, 短租平台利用互联网搭设的中介平台, 低成本运营的同时提供便捷的服务, 降低了交流和交易的门槛, 同时也是酒店行业的新兴竞争者。

但短租交易作为一种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模式, 过分打压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另外不利于鼓励新型业态的创新发展。其明智的做法是通过合理规制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

第一, 解决合法化问题。目前短租交易处于法律灰色地带, 使得市场准入限制较为模糊, 共享经济无疑降低了资源分享的门槛, 门槛的降低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实施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在资源共享便利性和消费者安全性之间需要由法律监管进行权衡。15年有7个地区开始开始授权Airbnb代收酒店税, 意味着监管机构开始承认其经营的合法性。而目前阿姆斯特丹首先对对Airbnb完成立法。其可借鉴之处有:一是由相关机构根据其区域、房屋质量、环境等评估授权才可获得“个人闲暇短租”许可———允许本地居民将个人房屋在闲暇时间整体短租给外来访客;二是对接待租客数目和天数做出限制等。短租平台在我国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也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确认。

第二, 增强监管。旅馆业的所涉管理部门包括工商、税务、公安、消防等, 短租交易还会涉及到周边居民的利益及对非法经营酒店的管制。参照旧金山针对短租行业的立法管制:一是对本地永久居民年居住时间做出限制, 设立租赁房屋门槛。二是强制房主购买房屋责任险。三是要求保留租赁记录定期向监管机关汇报。我国可以参照国外立法, 首先对商业性的短租交易做出规制, 然后在确定私人房屋出租的法律定性后, 细化对税务、公安、消防等方面的具体规制, 可在部分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先行试用, 以点及面。

第三, 加强对平台方的要求与管理。要求提供在线短租服务的平台在房源和房客问题上提供相对可以描述和度量的服务, 在平台上出租房的信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披露, 建立出租者、使用者和平台三方的有效沟通平台[3]。并且鼓励使用者积极发布评价, 禁止虚假信息传播保证房源质量, 对房主尽到守法提醒义务。短租平台在短租交易中要完善客服的服务合售后体系, 要完善用户事后维权的机制, 尤其是在解决侵权纠纷问题上, 可要求其在无法追责房屋出租者或出租者无力承担损害赔偿的时候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四, 加强对交易双方保护。短租平台可以加强对其适用者的法制教育, 提醒使用者积极寻求法律支持, 平台可以明示其可救济途径, 妥当运用风险提示、免责声明、委托合同、入住协议等书面文本, 为后续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持。提倡房屋出租者购买商业保险, 尤其是对于旅行者身份信息难确认、入住协议缺失、旅行者破坏房屋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

参考文献

[1]汤天波, 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 2015 (12) :78-84.

[2]凌超, 张赞.“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在线短租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 2014 (10) :36-38.

风险共享 篇8

逆向供应链是近年来供应链研究的热点之一, 逆向供应链是指从用户手中回收产品, 对产品进行分类、检测, 直到最终处置或再利用的一系列活动, 目的是对废旧产品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废旧产品的剩余价值来降低生产成本, 获取竞争优势。

关于逆向供应链, 已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定价策略, 网络结构, 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问题。文献研究了随机回收量和处理商有限能力下逆向供应链的定价和协调策略。文献针对逆向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应用合作博弈理论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文献应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逆向供应链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以上研究均是假设决策双方为风险中性的, 但实际上随着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供需双方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在逆向供应链中对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研究比较有限, 在正向供应链中则研究得比较多。其中文献基于批发价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 使用均值—方差的方法建立模型, 并指出模型存在均衡解, 最后分析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供需方利润变化情况。文献研究了回购机制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均值—方差模型, 通过分析得出回购机制如何在风险控制方面和供应链协调方面起作用的。

目前对于逆向供应链的研究, 大多是假设供需双方为风险中性的, 并且处理商有能力完全处理废旧品, 对于供需方风险规避和处理商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讨论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回收市场中, 供需双方在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合作方式情况下, 处理商处理能力有限, 回收商的风险规避态度对其期望收益产生的影响。

二、回收商为风险规避情况下的最优决策变量分析

由文献知, 当回收商为风险规避者时, 仅仅考虑期望收益最大化是不够的, 回收商的期望收益往往会受到其风险规避程度的影响, 因此回收商在选择最优回收价格和最优回收努力程度时需综合考虑其收益期望和收益方差。

本文采用均值—方差模型对具有风险规避的回收商的回收策略进行分析, 具体模型如下:

对于风险规避的回收商, 首先考虑在已给定的λ和w情况下, 将回收努力程度e设为固定值, 回收商根据自身期望收益与方差之差的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最优的回收价格:

三、算例分析

将数据代入模型计算, 可以得出回收商具有不同的风险回避程度下采取收益共享机制前后处理商与回收商的最优利润, 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1) 采用收益共享机制后双方的利润都比无机制情况下有所增加, 并且主导方获利较多;2) 回收商的风险规避程度越大, 供需双方基于收益共享契约机制所获得的利润越少。 (见表1)

四、结语

本文以单一制造商和单一回收商组成的二级逆向供应链为背景, 建立了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主从博弈模型, 得出模型的最优解, 并分析回收商为风险规避情况下的回收价格、回收努力程度和风险规避程度与制造商制定的收益共享率和转让费用之间的变化关系。

运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对所建立的主从博弈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验证了风险规避程度对利润的影响。本文假设制造商为风险中性, 讨论回收商为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两种情况, 对于制造商风险规避的情况未做讨论;并且本文是基于二级逆向供应链和信息对称情况下做分析的, 因此同时考虑制造商和回收商风险规避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多级逆向供应链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摘要: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回收商组成的二级逆向供应链中, 对回收商为风险规避的收益共享契约机制进行研究, 采用均值-方差方法建立模型。应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模拟仿真, 计算三种情况下供需双方的利润情况。结果表明:收益共享机制可以实现双赢, 并得出风险规避程度对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逆向供应链,收益共享机制,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1]孙浩, 达庆利.随机回收和有限能力下逆向供应链定价及协调[J].系统工程学报, 2009, 23 (6) :720-726.

[2]黄凌.逆向供应链风险管理合作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03S) :118-119.

[3]王文宾, 达庆利.基于回收努力程度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J].软科学, 2009, 23 (2) :125-129.

[4]Wei Y, Choi T M.Mean–variance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s under wholesale pricing and profit sharing schem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0, 204 (2) :255-262.

上一篇:参数监控系统下一篇: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