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美术教育(共12篇)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1
数学是一种不断进化的文化。柏拉图说:“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数学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 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学会自主学习,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对数学符号和图形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数感和抽象思维。下面就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育, 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育的管理者, 成长的引导者, 是学生的亲人朋友。再也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 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一名教师, 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 角色任务和角色素质, 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
(一)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自主、平等、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学生没有好坏之分, 作为一名教师, 不能偏爱成绩好的学生, 而忽略成绩不好的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 不能体罚, 辱骂。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要将每一个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待, 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否认人的发展的差异性, 也不否认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 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 所以,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我们应该以多维度、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一个成绩不突出的人, 可以具有高尚的品德;一个不擅长运动的人, 可以具有很好的才艺技能。因此, 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 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 进行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 要求教育者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对失败的部分进行探求, 从而获得解决教育问题的新知识和方法。主要方法有:1.教后记, 每上完一节课, 都要思考在知识点上有什么新的发现, 有没有新的教学方法, 认识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偏差并加以改正。2.教学日志, 日志一定要在当天完成, 记录下知识的难点以及当天教学的亮点和败笔等一系列问题。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自制力较差, 数学又是比较枯燥的学科, 教师不要一味地把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生搬硬套, 死记硬背, 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增加操作性情节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动手操作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的理解方式和认知能力不同于成人, 他需要通过行动思维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换。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需要把大量的数字和符号转化成明确的具体的指标, 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学生思维与数学思维的主要矛盾。
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和本课教学有关的小游戏。例如, 教学“最小公倍数”时, 可让学生报数, 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 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12, 6, 18……发现它们既是2的倍数, 又是3的倍数。师:像这样的数还有18, 24, 30……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 12, 18, 24, 30……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生:找不出最大的, 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 最小的是6。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 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 2和3的公倍数很多, 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 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 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里, 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 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因为报数游戏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 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报数, 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这一动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 使课堂活跃起来。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学生站两次, 为什么会站两次?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 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 因此, 性格也各有差异, 面对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学习中, 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如果不及时引导, 一些学生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 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又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变教师权威者的形象, 让学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加以肯定;成绩不好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薄弱环节, 查漏补缺, 给基础差的学生提供机会,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 肯定自己的长处, 重拾自信。
(三)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在数学的学习上, 提出合理的质疑, 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然而好奇心的培养与环境和人为刺激有关,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总是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教师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同时可以在课堂上合理地设疑, 不断地提出问题, 有了问题, 学生才能有思考的方向, 提倡一题多解、一问多答,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 在教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 可以继续提问,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的热情。
(四) 注重心理科学的应用
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的课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注重心理科学的应用。众所周知,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在他们付出努力之后,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尤其是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 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 要给予适当的表扬,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良性循环。同时, 在学生做错事之后, 不能讽刺、挖苦, 进行过多的批评, 要耐心地引导,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 我们对教育的重视也应该有所改观。作为一名科教工作者, 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 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素养。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2
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东山小学
蔡细霞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启蒙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及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创新教学理念入手,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因地制宜优化教学方式,科学合理评价美术教学工作,提高美术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字:农村 小学 美术 教学 正文: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其内涵在于有目的的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在潜含的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难有起色。由于师资缺乏,美术教师大多由语、数老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培训,所以也缺少这方面的观念,更没有及时开展美术学科的教研探索特别是一些山村完小学,为了各自学校的语、数质量在中心学校的排名,几乎都是语、数教师包班上课,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完全剥夺了学生上美术课的权利。这样就使得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该如何面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更好地上好美术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笔者作了一些考察谈几点认识,以期对素质教育的实践有一些帮助。
一、创新美术教学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启蒙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多年来,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加上教育管理意识落后,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相应教学设施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就会改变评价体系,改变了评价体系,学科就不会有“” “贱”之 分;学校改变了观念,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美太教学的状况定会有一个大的改变。
二、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
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多是兼职,因此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可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2
— — 师的美术素养。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对其它科目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他们会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和主动发现。因而我们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五年级某课中,我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有的同学就特别要求画竹子,有的要求画荷花,我没有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很强硬的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一作业,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 — 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还有部分同学握着毛笔手就发抖,不敢动笔,于是我鼓励他大胆运笔,从最简单的开始,重在体验笔墨的情趣,不在于画的好坏。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很愉快地交了作业,尽管作业的质量不一,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了国画的情趣。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学习国画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
1.绘画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在教学色彩知识时,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学生服装的颜色进行冷暖色,对比色等进行游戏)
3.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处,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砖瓦、陶瓷厂所用的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4
— — 制,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有兴趣。用家里的蔬果制成果雕,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使课堂更加的有活力。
4.欣赏课除了书本上的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新楼房,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楼房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
五、注重赏识教育,正面评价与引导美术教学
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受到别人的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肯定尤为重要。小学生们的艺术潜能大多还未被挖掘出来,我们老师更要多多鼓励。一句赏识的批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声轻微的夸奖,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动作,都会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的确,每个学生都是艺术家,我们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也能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进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以往我在美术教学的学生作品评价中,通常用“像不像”、“好看吗”等单一化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这种过去的评价方式使很多学生对原本趣味生动的美术课都失去了兴趣,自信心和积极性受挫,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画画的材料,总比不上别人。现在我学了新的课程理念,知道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多运用激励性的言语进行教学和评价,看到
— — 每个学生的优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潜力、表现和发展趋势。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与表扬。批评、训斥、讽刺、体罚、恐吓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心情阴郁、毫无生气。只有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使学生心情开朗,易于接受、理解,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严格地给学生的美术知识及技能作出“分毫不差”的评判,以说明成绩的精确性呢?学生的作业受到教师称赞,特别是作为优秀作业展现给大家看,他们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这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除了表明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评价。我们要探索设计更新颖更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2、152、165页)
[2]《美术鉴赏》(皮道坚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页)转
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 篇3
小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心,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学生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当前,我们都在争创和谐社会,平安校园。学校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因此,学生的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平安,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一个孩子出事,就可能导致一个家庭的毁灭,一群人的安定。所以,现在整个社会都将学校学生的安全放在安全工作之首,作为学校,又将学生安全工作作为当前学校所有工作之重。“没有安全,何谈教育”,这是当前教育的简单写照,学校学生安全工作的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社会的和谐,学校的稳定,学生的安全,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做好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
2.社会的发展,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加,再加上在校小学生人数的增长,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来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校内财物丢失、打架斗殴事件等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其他节假日要遇到的问题。小学生在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综上所说,当前经济的发展,学校周边环境的变化,安全隐患的增加,促使学校目前必须抓安全,要求班主任必须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工作之重。
3.安全教育是保证学生安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必要的自救技能欠缺,是非观念差,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安全。因此,保证学生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必要的自救方法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呢?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我想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2、引导学生远离事故。
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活动,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群,缺乏责任感和自护能力,所以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里首要的是规范学生的做法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做法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不安全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等。
3、注重体验。
体验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4、安全教育要齐抓共管。
学校安全教育不是某一个领导或某一个老师的事,作为学校的教育者,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果只有各个班主任的苦口婆心的讲授,那这个力量显得实在单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善待学生,改善关系。
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地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小学美术欣赏课如何做好“五动” 篇4
一、动眼观察
科学家研究表明, 在人获取的信息时, 有80%以上是依靠眼睛观察所得的。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 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地观察,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地观察。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能力的培养上, 让学生动眼观察, 从美术作品上猎取信息。如在欣赏“非洲雕刻”一课时, 学生可以借教师提示的问题仔细观察。首先, 提示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 例如从“非洲雕刻”作品中看到的是什么内容?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其次, 让学生从雕刻作品的材质、线条、色彩等有目的地观察, 如“非洲雕刻”中生动的雕刻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色彩是怎样的?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学生对作品内容的仔细观察,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动口描述
让学生动口描述, 是让学生在动眼观察后, 将作品中直接看到的东西进行直接陈述。在这一阶段暂不需要考虑其含义或进行价值判断, 只需要概括地说出主题或叙事内容、指出显而易见的形象等。如“非洲雕刻”中木雕《一家人》的赏析, 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描述:
师: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孩。
师:还有哪些事物?
生:羊安静地待在主人的身边……
生:这幅作品表现了一个和睦的家庭, 感觉很温馨。
又如欣赏《公主像》时, 教师提示:
师:这个雕刻作品里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个美丽的公主, 她的帽子很漂亮, 头上还有珍珠, 脖子上还戴着很大的项链。
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提问, 对作品的观察就更仔细, 描述也更详尽了, 这对下一步诠释作品本身内容和作者意图有极大帮助。
三、动脑诠释
动脑诠释是学生在动眼观察、动口描述的基础上, 运用想象力诠释所见形象, 其主观的诠释须依据眼见的客观事实。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 然后将各种现象综合起来, 成为整体的感性的经验, 从而大胆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 探究美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通过作品想表达什么思想?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形式来表现的?
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观念, 一是从内容上去探究;二是从形式角度去探究。如《公主像》表现的是一个神情安逸的公主, 从她脸上光滑细腻的肌肤和华贵的打扮上来看, 她的生活环境很优越。作为一位公主, 她的生活如此优越、神情如此平静, 可以看出她的国家很和平、很富足。从艺术形式角度看, 公主的五官运用了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刻画, 眼睛很大、嘴唇很厚、鼻子也很大。这样的造型在非洲人眼里是最美的。这类大写意的手法, 不求外形的逼真, 不重细节的刻画, 从局部看, 显得十分随意简单;从整体看, 却透露出一种活泼的内在生命。非洲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双手, 使真实的事物完全变形, 形成了与原来形态结构大不相同的雕刻形象, 表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新颖的构思。
四、动心体验
动心体验是对作品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 是一种“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东西, 仅凭教师口头传授, 而没有亲自参与和体验, 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由于个人的感官能力、经验及喜恶性向都有差异, 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将会带有主观性, 这是很自然的事, 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所感相同, 应让学生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非洲雕刻”一课中, 要求学生抓住非洲雕刻线条简洁、造型夸张变形、节奏感强等特点, 运用泥塑雕刻的方法尝试创作一个非洲人像, 通过“捏制面形→捏制五官→连接点缀”三个步骤的亲身体验, 加深对非洲雕刻的造型、线条、节奏感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这样,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动心体验, 加深了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的能力, 有助学生进一步对作品做出判断和鉴别。
五、动情甄别
动情甄别是要求学生判断作品的价值, 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由于学生的经验、认识能力有限, 做出的评价也许很肤浅或不全面, 但只要是认真的, 是真实的体验, 教师都应予尊重和认可。
如“非洲雕刻”中, 有的学生说喜欢公主华丽的装饰, 有的喜欢夸张的造型, 有的则喜欢简洁概括的线条……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教师在这一阶段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心得, 这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学会沟通。此外, 教师在最后阶段做综合讲评总结也是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篇5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四川省喜德县农光小学 阿说木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当今繁杂的社会形态给教育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但一些不良习气在有着几千年文明的神州大地上滋生,年轻一代不知幸福生活从何而来,人生观、价值观悄然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随着生活的富裕而变,吃苦耐劳、勇敢进取、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精神在褪色,一些民族传统美德已渐渐被人们遗忘,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侵蚀学校教育,为了学生的安全,很多活动都不敢开展,有些学生养成不良的思想意识,在校园里称王称霸。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较强,如果学校教育做好了,就可以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成长之路。那么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来教育学生愉快、健康地成长呢?
一、结合民族风俗,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本班的学生都是彝族,所以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结合本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来进行教育,教育他们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思想行为习惯及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比如,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下,全州人民在进行着一场“革命”――“新生活运动”。让每一位小朋友充分认识其意义,从自我做起,改变观念,崇尚科学,除陋习,讲卫生,勤于洗漱,穿戴干净,整洁大方。校园环境优美,教室井然有序、摆放整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就坐。教育学生把学校里养成的好习惯带回家,以小手牵大手,为家庭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培养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上,建立学习小组,互相带动,优、差生搭配而坐,结对子,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后进生,让每位同学都掌握所学内容共同讨论学习。谁有困难,共同解决,增进友谊,养成良好的互助精神,共同进步。本班上学期来了一位残疾同学叫马海,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拄着拐杖,行动不便,靠着双拐上下楼梯,特别危险,就因为担心他的安全,县妇联、团县委、残联几家单位帮他联系过的学校都婉言谢绝。听到这些,再看到他那双无助、渴求的眼神,你怎么能忍心拒绝。来到本班后才发现语言能力也较差,吐字不清,要想听清楚他说什么确实费劲。马海同学来之前我就在班里做了动员,说明了情况。我没有特意的`安排或强调什么,但同学们都自觉地扶他上下楼梯,主动帮他拿拐杖,都能自发的去帮助他。老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为同学们能在生活和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感到骄傲,孩子们的心理是多么的纯真、朴实、美丽。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对待学生要公正、公平
所谓的“优生”与“差生”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同学的品行分高,考试分低,而有些同学成绩分高,品行分低,也有一些同学成绩与品行成正比的。(范文网 )所以教师要正确面对,根据每一个同学的表现来进行鼓励教育,不能用成绩来片面地肯定一位同学的优与差。往往是高分的同学性格孤僻,在班级中不愿为他人做点什么,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则性格开朗,愿意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乐于助人。因此,需要抓住各自的闪光点,因势而导,循循善诱。不能蔑视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各有收获,愉快健康地成长,要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教师手中的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
四、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充分利用班会、队会,结合学校及本班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教育中注重方法,要严而活,即对学生的要求严,但并不是严到学生怕老师,而是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是机械地严,不是威胁的严,不是惩罚的严,而是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讲求灵活多变的方法。要做到活而不乱,该放时放,该收时则收,不能一味放任自由,有些小事教师可以知而装不知,不一定事事都去嗦几句。当学生有错误之时,要以宽慰之心来对待,不要轻易地动怒、训斥学生,而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耐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与他们做朋友,倾听他们的心里话,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本班有一位学生是从外地转学而来,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约束力,加之好动、好奇,经常在课余时间惹事。经过多次与他交流、个别谈话,结合家庭状况和他的行为会造成的伤害、后果进行教育,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改掉了不良习气,还被大家选为副班长,现已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入门教育 篇6
当前,英语教学处在一种改革、创新、发展的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要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易事。
一、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好教学过程。同时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要进行良好的组织,课堂上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激活学生的先前旧知,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学生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害羞和焦虑心理,教师要乐于向学生提供帮助,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在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好育人的功能,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意培养兴趣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发和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因此,对于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初涉英语,兴趣浓厚,这时就要因势利导去保护、引导这种兴趣,并激发兴趣向深层发展。我把第一堂英语课上成“兴趣培养”课。一进教室,我就向大家用英语做了自我介绍:“Hi!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同时配上手势、表情及适当的中文解释,学生懂了我的意思后,我再告诉学生只要认真学习,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谈。看着学生满脸的钦佩、羡慕与向往,我知道这节课目的已经达到。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认知活动。只有把爱注入学生心田,才能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英语,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动作、语言、表情和姿态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首先,小声提醒,大声表扬。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上课容易分心。我会在朗读的时候,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对某些学生皱眉、摆手或轻轻拍拍他们,提醒他们回神。等他们改正过来,我会悄悄对他们竖竖大拇指,或者故意说:你看某某坐得多好,听得多认真!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做小动作和走神现象大大减少,发言也积极多了。
其次,把目光撒向每一位学生。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至少能在课堂上发一次言。没有人愿意让人忽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希望成为教师的注意焦点。所以,我有意识提醒自己,每堂课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言。对于那些水平较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达词不达意时,我不会生硬地说No,而是把正确的说一遍,让他们进行模仿,使他们感觉学习英语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改正的。学生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进一步求知的意念和力量。这种由成功的体验所产生的情感满足就会转化为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强大动力。
英语教师要带着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上英语课时始终体验亲切、温馨、幸福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所以尽量不要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最后,幽默是最大的润滑剂。做一位幽默的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留心他们学习的动态。学生松懈时及时提醒;落后时给予帮助,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关心着他们。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7
关键词:班主任,安全教育,防范意识
俗话说:“安全重于泰山。”一个学校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整体的稳定, 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而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不仅要依靠于学校的有关部门, 更重要的是班级的一班之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不仅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 还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我做班主任开始, 踏上讲台, 面对一群似懂非懂的孩子, 我就深深地意识到肩头的重大责任, 深知自己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 更应该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 将安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将其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终。依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我认为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重要的是做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从而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晓之以理, 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 从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 其中有不少事件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 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 就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 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得到的体会, 教师应进行点评, 并选择其中的典型事例, 张贴宣传, 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的作用。
(二) 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信息的重要载体, 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 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我经常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 学生通过对相关事件的充分的讨论, 提高了相关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此外, 可以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宣传栏, 以此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 从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
二、动之以情, 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有研究表明, 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 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 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也要从小事入手, 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 从而形成技能。
(一) 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 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 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是一种捷径, 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 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了, 捏着伤口, 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 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 哭着跑去找老师……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全部找老师, 完全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 我班召开了班会, 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 在班中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 教学生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此后, 班中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 都能自行处理, 并在处理时学会了互相帮助、相互协作, 大家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
三、导之以行, 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 学习是集体性生活, 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 安全问题不可避免, 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要防患于未然, 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 注重引导与规范,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四、从娱乐中学到安全知识
开学伊始, 尽管学校工作繁杂, 但我们时刻不忘安全第一, 利用班队会课, 组织全校师生在线观看《校园安全教育》, 观看校园安全教育片后, 学生受益匪浅。我班王×同学深有体会地说:“以前过马路时, 总觉得只要没有车辆, 不走斑马线也可以。今天看了宣传片后, 才知道以前的做法是多么危险。今后我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确保安全。”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8
一、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 课改基本理念的落实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影响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只有真正发挥语文阅读的价值,才能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这些基本理念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2.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是要通过学生有效的阅读展示出来的,所以,只有学生坚持阅读,才能从文本阅读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有效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通过多种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的魅力,不仅是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搭建多种平台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在不断坚持中才能真正确保阅读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二、多种活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1. 在解读中提高阅读质量
解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有效活动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部分,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解读和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文本思考和理解中综合能力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例如,在阅读《中彩票那天》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解读,如“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等,引导学生自主对这些句子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有学生说:守信用是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还有学生说:财富不只是指金钱;等等。组织学生自主发表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对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要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和解读中获得良好发展。
2. 在概述中提高阅读质量
所谓的概述是锻炼学生复述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学生反复阅读过程中自主提炼文本的中心思想,并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中所讲述的故事梗概,更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部分。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故事性较强的文本进行复述,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学生全面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阅读《寓言两则》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学生阅读《揠苗助长》《亡羊补牢》这两篇文章后,我组织学生自主复述,并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自主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对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后,我还组织学生自主对课外的一些寓言故事进行拓展阅读,比如《披着狮皮的驴》《狐狸和葡萄》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教师要注意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要有意识地将“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并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保障。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借助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中重新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素质获得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必要性,活动
参考文献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9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一样,都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感音乐强,形象思维丰富,感情色彩浓厚等特点,它不但以它独特的风采在文学园地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还有不少深沉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小学语文教材第九、第十册中的几首诗都是赞美祖国山水之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是妙不可言。雄伟壮丽的庐州瀑布,奔腾咆哮的万里黄河,幽清脱俗的滁州西涧,别无风情的寒山霜叶,都饱含着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足以使学生豪气顿生,心旷神怡,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内心情感得以升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借春天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它运用了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巧妙地刻画了春柳的秀丽印象,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刘禹锡的《浪淘沙》,更是以豪迈的笔调配以奇妙的神话,叙述了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直到牵牛,织女家的丰富想象,把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奔腾而下,其势不可阻挡,学生顿感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语言浅显、通俗,格调清新活泼,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一边在学诗文,一边头脑中便出现了春天的翠柳、红杏、黄蝶及万紫千红的春色等画面,生动形象、逼真。使学生受到了美的陶冶,浑身充满了勃勃生机。又如杜枚的《山行》以另一种清新的笔调,寥寥数语,便描绘出寒山霜叶的绰约的风姿,教师抓住前两句中的“远”、“斜”、“白云深处”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路向前延伸、延伸,一直到山顶,山高险峻,山顶上白云缭绕,几户人家择地而居,这让学生感到此景清丽幽雅,如临仙境,接着紧扣后两句中的“晚”、“红于”等词,使学生联想到夕阳斜照,霜叶红艳,曲径之巧,白云之神,令人陶醉,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有志愿军对朝鲜大嫂说的这样一句话:“您为我们付出了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里,“代价”是个关键词语,教师可先让学生查查字典,然后把它放到课文中去作进一步的理解。学生把“代价”这个词与课文所叙述的朝鲜大嫂为了志愿军而负伤的事迹联系起来思考,便认识到,这时的“代价”,指的是朝鲜大嫂为了支援志愿军所付出的鲜血。这种用鲜血凝成的情谊的确“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既受到了语言训练,又受到了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再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文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作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舞台设计等都作精心的编排,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使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江泽民同志访日时,主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奇山异水有其雄壮之美,春花秋叶有其婉约之丽,古诗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再现了之美,让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领略我国古诗文的伟大风采,加强对学生的“两史一情”的教育。
摘要:大家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10
1. 引导学生克服障碍
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成长和发育阶段, 他们的个人思维和爱好大不相同, 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大不相同。因此, 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 用艺术来感染学生, 而不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受到一点影响就带到整个课堂, 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孩子, 心灵承受能力弱、自尊心较强, 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所以在美术人物画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让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优点, 在人物绘画课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 充分表现自己。
2. 注重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整体年龄相对较小, 他们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 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首先, 教师要明确提出观察的目标和任务, 因为在人物画的教学中, 学生大多没有实践经历, 也没有综合的概括能力, 因此, 很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那么教师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形式, 提醒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认真仔细地从眼睛、鼻子、额头、嘴巴、耳朵、头发、手势等各方面观察, 还要注意人物的肖像、动作、表情、形态等, 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其次, 教师可以带动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人物, 例如, 整体观察法, 就是引导学生对一个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进行系统观察, 分别得到答案后再进行综合, 这样就能对人物有更好的诠释。最后, 还要让学生多多记忆, 在观察的基础上多动脑筋, 发挥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让他们对人物敏感, 加强他们的记忆和创造能力。
3. 强化学生作品意识
美术课的最终成果就是要有艺术品。艺术品的创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它的出现倾注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对于作者来说, 就是他们当时最为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作者不仅仅重视技巧, 而且加入了自己对于人物画的了解, 无论是在设计、创作、思维、审美还是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独特展示, 在完整的一幅人物画背后是他们多种元素的结合。因此, 教师在绘画中要教育学生, 让学生在审美意识、创造意识以及艺术经营方面进行训练, 逐渐培养他们把握整体的能力和意识, 然后在绘画中间就要不断地给学生灌输和强调作品意识, 从而将这些意识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到绘画中, 使学生慢慢体会作品的完美性。同时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从而让学生领会艺术的魅力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挥。另外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不限制他们的思维和对人物的理解, 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创作, 将作品意识融入绘画当中, 使人物画更加栩栩如生。在这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中, 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被充分发挥,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提升许多, 因此, 因材施教, 把握每个学生的不同, 就能让他们的才智充分展露。
4. 帮助学生情感升华
艺术来源于生活, 每一部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 在美术创作中, 艺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是艺术作品的最佳状态。因此, 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真实的情感的流露, 只有在作品中注入了情感, 才能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让他们更加喜爱美术。在人物画教学中,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这幅人物画。教师在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再融入人物的故事情节, 小学生就能容易理解并喜爱这个人物, 就会在任何地方见到人物画都会去不自觉地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 从而让小学生充满艺术力与想象力, 让他们充满热情与爱, 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文化氛围。在人物画的课堂里, 让每位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所学技能联系起来, 挖掘学生的艺术能力, 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出具备优秀才能的小学生。
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节;安全教育;责任;管理
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学生伤害案件不断发生:因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溺水死亡、被下暴、学生间斗殴伤亡的、食物中毒的……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
(一)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具有加速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从学校治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小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二)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校小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来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宿舍内财物丢失、打架斗殴事件等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其他节假日要遇到的问题。
(三)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班主任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方法
(一)班主任安全管理责任
1.安全教育责任。班主任除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
2.安全告知责任。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告诫责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有对学生告诫的责任。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是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地告诫、制止和纠正。
4.安全防范责任。班主任要对班级活动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如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范,对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校园欺侮、包括隐性伤害在内的预防等。要防微杜渐,而不要亡羊补牢。
(二)班级安全管理方法
1.加强联系,齐抓共管。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床铺、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2.善待学生,改善关系。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3.以法治教,规范行为。在现代的小学生中有个别学生迷恋上网、盲目追求生活享受和精神刺激,盲目模仿影视片中行为,违纪违规。因此,班主任应该以法治教,规范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一是要规范班主任自身的行为,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越“雷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每一名学生的行为准则,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实施习惯养成的矫正,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鉴别、批判、选择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手段去追求理想生活。三是要规范学生家长的行为,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学生自治,管理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包括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两个部分,而人的方面更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力量,构建学生安全自治管理模式,才能做到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有人巡查安全漏洞,有人监控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起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矛盾纠纷监控小组、行为规范督查小组、应急事故处理、报告小组等学生自治组织.健全班级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这些组织掌握班情,把握动向,运筹帷幄,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劳凯声,孙云晓.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邓建新,汪玉.谈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4.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 篇12
一、充分明确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一) 明确教育目的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 同环境相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 应付危机, 摆脱困难, 增强面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面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选择、决策和制定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探索, 寻求生活意义, 认清自己内在的潜能。
(二) 明确教育内容
根据小学生特点, 其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1、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2、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3、人格问题;4、家庭成员关系问题;5、社会与道德问题。
二、利用好几条途径。
(一)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 优化学生心理环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它不是针对某一种心理缺陷来有针对性地辅导、咨询或训练, 而是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的。既有兴趣、情感因素, 也有意志、个性成分。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是隐形的, 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
(二)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 去感受, 去认识他们面对的一切, 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有关活动, 给学生机会, 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为主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的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心理健康的知识等。
(三) 利用好家庭教育渠道
要改变家长只有学习好才有发展前途的旧观念, 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家长做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 不歧视、虐待和任意打骂、体罚孩子;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交往, 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接触社会, 结交朋友, 防止羞怯、自卑、孤独等心理的产生;给孩子适度的爱, 对孩子的缺点, 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开导;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过急, 有点滴进步就应肯定和鼓励, 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有节奏地生活, 使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 防止过分疲劳;对孩子进行生理保健教育, 重视孩子的用脑卫生, 防止智力活动负担过重, 精神刺激过大, 避免危害孩子。
三、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界, 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 自我意识迅猛发展, 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 不能总是通过简单地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 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 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 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找我, 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 就会控制不住, 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 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 回想起上一年级时, 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 情急之下, 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 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 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 他就有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 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 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 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 班主任若能挖掘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 就能帮助对方顺利地获得合乎社会规范的正确成长, 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了。
四、要多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
学生永远是自己成长的主人,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 而讨论式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方式, 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惑, 更能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班主任在谈话中应多作开放性、启发性提问, 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当然, 这种开放不能漫无目的, 相反, 它始终有一根主线, 是针对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如女生王某, 多才多艺她对我一开口就说自己是一串被遗忘在角落的珠链,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得到老师的重视, 而近期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非常苦恼。我没有指出她认识上的误区, 没有去教育她应当怎样怎样, 而是与她一起探讨在毕业阶段, 如何正确认清自己的现状, 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结果她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 认识到自己的精力应放在学习上, 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修养, 超越自我。一个月后的语文考试中, 这个成绩一般的女生, 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名。后来她还在紧张的学习中抽空写了一封信给我, 自称是“您永远的学生”。讨论式的沟通会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它也是与常规教育工作方式的区别之一。
当然, 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辅导与咨询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里面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与技巧, 个人经验来说, 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去做。
1、取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 所以就要取得学生的信赖,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要亲切、关爱,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要平易近人, 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只有做好保密工作, 学生才会信任你。如曾有一个男生主动与班主任谈近期心情不快, 情绪低落之事。经交谈, 我得知:该生有喜欢某个女生的烦恼, 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自己的心结。此事在班内尚未被当事者以外的同学知道。故我就把这件藏在心里, 继续做她的心理辅导, 成功后, 该生十分信任我这个班主任, 大事小事都愿意跟班主任谈, 成绩进步显著。班主任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 平等地对待各个学生, 多想办法让学生亲近你, 靠近你,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 才会使班主任感到工作轻松愉快, 学生感到快乐, 学生亲师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2、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在班级中要开展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积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辅导课的目标不要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 而是使学生在行为的层面掌握一些技能, 在观念态度的层面产生某些改变, 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活动的实际, 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主体, 力求激发主体学生的参与。班主任对个别辅导的案例要进行追踪、探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进行收集归类, 综合分析, 以积极的态度救助, 以改进其不成熟的偏差与行为。如有一男生, 以前学习成绩较理想, 有上进心。后因家境贫困缓交学费而闷闷不乐, 出现严重的厌学现象, 经过追踪交谈, 记录分析, 此事才真相大白。班主任花了不少时间, 经过多次辅导员, 才得以彻底改正。
3、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安慰, 不是邻里的苦口婆心, 更不是思想政治工作, 而是竭尽全力使学生积极的看待个人所经受的挫折与磨难, 在危机中看到生机, 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更好地面对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愉快。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个别咨询必须在两人之间进行, 不允许第三者在场旁听, 在这种情况下, 求助者易于消除顾虑, 降低其防御性, 容易谈出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班主任才能了解其内心世界, 才能对症下药。
(2) 要改变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要跟来咨询的学生说明现在是平等关系, 不是师生关系, 更不是上下级关系, 减少其紧张状态, 创造良好气氛让其多说话, 多说真心话。
(3)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来访学生在咨询中谈到的个人问题与看法, 不经本人同意, 不应透露和扩散给任何人。
(4) 要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来访学生往往带着不可调解的心理矛盾, 情绪十分不稳定, 心理较压抑。班主任要从来访学生身上发掘积极的, 值得肯定的, 有价值的闪光点, 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但应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刚才我们谈了……我发现了你……的优点, 这些优点已足以能改正……缺点。”
(5) 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首先, 考虑问题如何提, 交流开始时, 应采用开放式提问, 以尽可能广泛地收集信息, 如“谈说有些什么事让你觉得不顺心”, “说说你有什么地方碰到麻烦了”等。其次, 要善于总结, 为了加强来访学生的参与感, 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先做总结。对重点不明确的, 班主任对谈话要点进行简要说明, 不添加自己的分析与解释。
(6) 班主任要保持中立态度。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的学生, 要小心处理价值不一致的事宜。学生所谈事项往往涉及到某位老师, 这时更替某位老师说话, 应做共同分析、探讨, 对学生认识和观点与不适应的地方, 不能进行刻意的批评和责怪, 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分析中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的问题, 从中启发其走向其正确的方向。
(7) 班主任应该多听, 少批判, 多讨论, 少建议。多提问一些“你认为怎样“, 你觉得呢”, 少说“你听我的没错”“你应该怎样来做”, 多听, 聆听要求全心全意, 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 不要随意打断。
【做好小学美术教育】推荐阅读:
小学如何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11-08
做好小学班主任06-24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衔接08-17
小学做好均衡发展工作10-19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教师[2009]2号)06-06
小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10-22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09-20
如何做好小学一年级的德育工作06-09
小学学雷锋做好事演讲稿08-24
如何做好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