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2024-10-31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精选8篇)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篇1

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管理教育好农村留守儿童, 已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帮助和促进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正常发展, 在行为习惯方面规范发展, 在学业成绩方面稳步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唱红歌。志愿者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唱红歌, 学校利用朝会课、大课间时间教学生唱红歌、民歌。红歌的歌词健康向上, 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当人们听到红歌时就觉得非常激动, 有时也会跟着唱上几句。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歌词的传唱, 心灵受到振奋,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读经典。利用朝会课集体颂读经典, 利用教室黑板报由学生轮流抄写, 学生随时颂读。学生通过读名著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读代表本国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化经典, 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方式。从学生个人的修养而言, 可以改变文化气质;对社会而言, 可以转变风气。

讲故事、传箴言。为了弘扬红色经典文化,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给所有喜爱阅读、喜欢讲故事的小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校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讲红色故事, 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 孩子们领会了故事中蕴涵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同时提高了同学们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如孩子们讲述的《刘胡兰的故事》、《雨来》、《小兵张嘎》、《邱少云的故事》等, 他们把每一个故事都讲得栩栩如生。利用黑板报每日传箴言, 在“传箴言”活动中, 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 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参与者。这样的活动是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 又有利于振奋精神。

二、做好人格品质教育

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将是他们通向未来的护身符。健全的人格, 主要是指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度自觉的行为准则, 有主动观察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有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才能积极地履行所应尽的义务, 才会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去创造生活, 并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

在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人格, 帮助他们唤醒自己的心灵, 点燃他们追求成功欲望的火种。在学生人格品质教育方面, 我们主要开展了情景模拟、趣味运动会、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教育之本, 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培养孩子有爱心, 培养孩子有孝心, 孝敬长辈。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根, 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市委秘书三处的叔叔阿姨, 感恩顶新集团的叔叔阿姨, 感恩给予我们帮助的好心人, 感恩社会。

三、搞好心理情感教育

一是开展好家访, 学校给每位爱心老师确定好留守儿童的帮扶对象, 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 每周至少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 并做好记录, 装入档案袋。填好家访记录表, “家访记录表”包括:家访人员、日期、主要照顾者及文化程度、主要讲述人与学生关系、家庭地址、留守原因、住房状况与居住状况、家庭状况 (家庭管教态度、家庭成员互动关系及经济状况等) , 对其学习状况 (在家里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时间等) 、生活习惯 (在家里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折被子等) 、行为习惯 (在家里的行为情况等) 作重点了解。具体给出家访人员和班主任的综合评估意见与建议。在家访过程中, 我们看到我校有些留守孩子生活困难, 有些孩子出现孤僻、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部分孩子就更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二是做好学生家访汇总, 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家访做成PPT, 以便利用社会团体或个人结对帮扶。三是开展好亲情电话;我校每周二至周四下午安排留守儿童拨打亲情电话, 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络感情。四是视频聊天情况, 由于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不会使用网络工具, 经多次联络数名留守儿童家长, 均不会视频聊天, 因此, 目前亲情视频未能顺利开展。五是每月举行集体生日宴会, 我校每月举办一次集体生日宴会;许多留守儿童生日会后写的日记感言都表达了:快乐的一天, 我真幸福, 老师我爱你、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等等, 充满感激的话语。孩子们所表演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的节目, 有演唱, 有小品、有健身操、有舞蹈、有讲故事等等, 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四、抓好行为养成教育

一是坚持每天晨练, 做好课间操。二是区武警支队每月一周到校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内务整理, 讲授军事知识;武警战士教学生军体拳, 教学生整理内务;三是抓好学生个人卫生, 各班中队长在教室门口检查学生个人卫生。四是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 组织留守儿童打扫校园卫生, 为校园花草树木浇水, 五是抓好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为每周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检查红领巾佩戴情况。

五、抓好营养、健康与安全

中午全体学生享受政府免费爱心午餐, 早餐住校生享受顶新集团援助的“蛋奶”, 每期区疾控中心和城西卫生院对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有校园保安五人, 二十四小时值班, 校园内无一安全事故。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篇2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进入特殊学校转眼已经几个月了,在自己的学习中和老教师的指导下我在这份工作中成长,做好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是艰难的,下面就我的经验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做一名有底气的特教老师——提高自身素质

做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能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进、观念更新,不教条守旧,带着微笑进课堂,流利、生动、自然地讲解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努力创设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做为特教老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讨适合不同特殊儿童个体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得心应手,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有底气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二、做一名有价值的特教老师——爱岗敬业、敬职敬责

作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为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特殊教育,可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可能没有太多的回报,有的只是无私的付出与奉献。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一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奉献,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以特殊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爱岗敬业,敬职敬责,做一名有价值的特教老师。

三、做一名有爱心的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学生、春风化雨

我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慢慢地走进他们的内心,慢慢地与他们成为朋友,慢慢地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火爆脾气。虽然一次看不到太大的教育效果,但小的教育效果却在慢慢累积。所以爱和感情可能是教育学生最有效的手段。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作为特教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他们是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有的甚至不能自理,更需要我们的爱。有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肯能比其他人更脆弱。对于他们的教育,我们更应该在保证孩子心灵不受伤害的基础上,让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四、做一名有品位和尊严的教师——淡薄名利、志存高远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势必会给人带来许多无形或有形的压力。学会如何释放自己,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那样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你工作中的压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问题,使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做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走默默奉献的人。也许我们的工作曝光率不高,也许我们的工作认可度一般,也许有些人为了一点所谓的名利而心态失衡。但于我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看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名利看得很淡,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从教学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终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崇高目标

五、脚踏实地,要有敬业精神

这种敬业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要干就要干好,特别是作为教师,更不能误人子弟。不能让你的学生们说你工作不认真,应付差事,更不能让领导和同事认为你是在敷衍了事,在工作时,要认真、敬业、尽心、上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让学生爱之,同事爱与他交往、领导赞赏。

六、工作上要有一种爱钻研、有进取心、不干落后的精神

现在的时代不是老师有一桶水就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时代,知识更新的比较快,如果不知道更新知识结构,不知道去探索本专业新知识,你教给学生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也跟不上社会的需要,作为老师,就会被淘汰。所以,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做研究型学者而不是以前的教书匠。

谈怎样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 篇3

关键词:学困生;爱心;合力;引导

现在的学生难管理、难教育,几乎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甚至有的教师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他们的具体问题表现为行为叛逆、上网成瘾、厌学逃学、经常说谎、欺骗老师、对亲情冷漠、打架生事等等。如何管教这些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

问题。

下面根据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担任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就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谈一些体会:

一、正确认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改变这种长期养成的坏作风、坏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和一段时间。教师不能急躁,要细心耐心地做工作。所以,转化学困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学困生转化的过程,认清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

二、对待学困生要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穷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生的希望之火。对于学生来说,出错是难免的,教师应用宽容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用爱心对待学生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情感的投入要不计回报,因为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但越是这样,才越需要加大情感的投入。用爱感染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努力去付出,再差的学生也会产生内疚并寻求改变。因此,老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应当允许学生出错。

三、架起家校教育的桥梁,形成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父母的言行举止、自身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可是很多学困生家长都感叹:我为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可孩子还是不争气,真不知道还要我怎么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毫无办法,他们教育不好,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指望我们来教育。所以,老师要经常同家长联系,把“叫家长”变为“访家长”,除了沟通和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外,还要深入了解其子女错误形成的诸多原因,诚恳地与家长共同探讨转化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和帮助问题学生进步及发展。

四、对学困生要“奖罚有度,耐心引导”

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1)用规则约束他,让他明白規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的。(2)用人文关怀去感化他。要让学生明白:对于自觉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是不存在的,只有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才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五、个案诊疗,谋略“出招”

对于品德差的学困生,有的老师费神费力、整日忙忙碌碌;有的老师被学生气得浑身发抖;有的老师对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教育这种学生的时候,教师除了一般性的班级管理和教育之外,还必须进行个案诊疗。他们往往软硬不吃,对付他们有时需要一点兵法,需要一点谋略,需要某些特殊手段。老师只会给家长打电话告状是不行的,要学会诊断其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而且能给家长“出招”。这就要求教师的头脑里储存尽可能多的教育案例和预案。这样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教师就能够从容面对,对待学困生,老师才会有更多的办法。我们不但要做到妥善处理各种事件,更要预防各种事件。

六、关注个性,“处罚”学生要有“法”可依

要想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制定统一的、人人都要遵守的班规,让“处罚”有“法”可依。因此,必须制定违纪处罚条例。对违纪学生的情况需要及时确认,让他在过失单上签字,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也为将来进一步处理类似事件积累资料。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特别会赖,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问题,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尤其需要做好记录、确认工作,但是记录又不仅限于错误,有了成绩和进步也要及时记录,允许学生发挥特长、将功补过。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课题。我们只要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把一颗真诚的心扎根于学困生的心灵深处,联系配合家长,全心投入,全力奉献,就一定能把学困生教育好、转化好。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周成平.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育或者美感教育, 主要是指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欣赏、感受、判断及评析时,其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会受到熏陶、感染的影响,出现一定变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在审美教学活动中, 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会得以提升,其精神面貌及气质也会不断提升[1]。所以,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审美的方法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进行感化, 从而实现生化、净化及提升。所以,做好审美教育是保证高中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项主要工作, 也是对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进行践行的表现。审美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高中学校文明程度高低、美育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二、高中学生审美现状及原因

(一 )高 中 生 审 美 现 状

青春期的高中生有可塑性和不成熟的特点, 对其进行语文审美教育时,容易出现错误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弱势。首先, 在对美进行追求时,不能够对其加以辨别,对于美与丑之间的标准界限较为模糊,容易出现各种审美错觉。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高中生把一些新奇的东西归纳在美的范畴[2]。其次,高中生过度关注外在美的表现, 不能够对内在素质加以追求,并把外表漂亮当做美, 通过奇装异服对自己的外在美加以渲染,对外在服饰加以修饰,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美看成过时、陈旧的表现。

(二 )高 中 生 审 美 现 状 诱 发原 因

首先,高中生处在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其审美标准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容易对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或者极端的东西加以追求;其次,高中生难以在家庭中接受相关审美教育,或者审美教育方式错误,缺乏爱心或者关心他人的能力,长期发展下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难以提升,缺乏和谐融洽的审美环境[3]。最后,审美教育虽然大都在学校进行,但是,高中生面临高考所带来的压力,美术、体育及音乐等课程的开设难以达到全面的要求, 这种课程开设的不科学性导致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下降。

三、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措施

(一 )培养高 中 生 的 自我美 育意 识

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征, 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完善的美学知识,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感染, 并对学生的语言、仪表、交际及行为进行引导,要求高中生达到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等要求,还要对高中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加以培养,并对他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 )在 朗读 教学 中 培养学 生 的 审 美 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的朗读训练要能够做好学生普通话功能的训练,并选择优秀的朗读培养技巧及培养方法。还要在朗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让高中生在文章中陶冶情操。例如让高中生朗读《离骚》一文在对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进行品味的同时, 也能够感受到诗人追求进步思想及顽强斗争的品格。

(三 )通过 教学 情境 和 作 品 欣赏 培养学 生 的 审 美 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高中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 也是对高中生审美能力加以培养的主要渠道[4]。因为高中语文情境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 能够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文字教材存在的不足, 保证审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电视机、录音机、多媒体和因特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让高中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感受诗歌、散文及小说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显著的审美教学效果。

文学作品欣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 让高中生对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加以欣赏,对自然美景进行欣赏,对百态人生加以感悟,对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加以品味从而达到美育境界。

四、结语

怎样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5

在理论上自己感觉快成专家了,可在实践中我的意志快被磨垮了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低年级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研究表明:人脑在9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这个时期大脑的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一般年龄是7曲岁,处在儿童期的中期阶段。此阶段的儿童,玩的天性开始消退;大脑的抑制能力加强,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更有意识,但自控能力较差,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水平不断增强;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小学低年级儿童正处在这个由量变到质变飞跃过程的关键期。

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化发生了质的转变

此时的儿童到了学龄初期,开始背起书包上学了。从踏入小学的那一刻起,儿童的社会化也将发生质的转变。进入学校意味着学生要开始接受学校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识品德等各方面的培养,“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

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二、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1、摒弃陈腐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作为,期望孩子长大后成为科学家、教授、学者、明星等等,往往也就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教育培养孩子。殊不知在这些期望的背后会有许多误区,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现实中,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常犯一些错误,例如: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急于求成,甚至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认为孩子小,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乃至揠苗助长,主宰孩子的未来;高高在上,总认为家长永远是对的,孩子只有听话的份,没有分辩的资格;孩子出现问题往往一味责备孩子,不能认真分析查找原因;不注重言传身教,常常因心情的好坏影响到对孩子的态度;注重物质方面的丰富,忽略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树大自然直,等等。家长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如何能教育孩子?如何能知道孩子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小小的创造力?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可见,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至关重要。为了在教育过程中少犯错误,家长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通过与其谈心聊天、玩耍游戏,来观察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进而掌握孩子心理,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要多交流,集思广益;合格的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勤于思考,顺势而为,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法;要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摸索总结教育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进而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2、注意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上,好的态度有助于好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有利于好态度的巩固。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充分利用好这个阶段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帮助孩子端正独立学习的态度。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理解学习态度,不能用针对成人的那种概念解释的方式,而是要结合孩子能理解且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来跟他们说。有的家长想让孩子知道学习就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长或

其他人的事情,会跟孩子说,学习就像吃好东西,好东西吃到肚子里是自己的,学习也一样,学会了也是自己。这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是有点牵强,但对于理解力有限的一、二年级儿童来说,还是很有效的。有的孩子贪玩,总是先玩够了再写作业,家长多次劝说无效,家长

不妨创造点“事件”,让孩子自己体会是先玩后写作业好,还是先写作业后玩好。有的家长的做法就值得借鉴,比如,明明知道孩子没写完作业,却要说想去一个孩子最想去的地方玩,但因为孩子未写完作业而不能带他去,即便是孩子哭闹家长也坚持住不带孩子去,几 次下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再有考试是为了检查学习情况和效果,但是由于过分注重分数,使很多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为克服这种现象,家长应跟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出错原因,帮孩子分析他在学习中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哪些地方需要继续巩固,让孩子从考试中知道自己在学习中还有哪些不足,而不是以分数的高低论英雄,让孩子自己也体会到,考试是检查平时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注重教育孩子学好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技能

家长应该认识到,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接班人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因此,在教育孩子学好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知识、技能和能力有区别有联系。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技能作为活动的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或一种智力活动方式。能力是指人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可见,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源泉,技能是能力基础,技能和能力是知识的体现。心理学理论表明:人所具有的一些能力和技能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经过学习逐步获得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所限,很多生活经验都来自于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个体在行为习得与操作中的亲身经历,家庭是儿童直接经验的源泉,那些允许儿童自由探索的父母,不仅会使儿童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得到迅速发展,也会是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迅速提高。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事做起,给孩子充分的个人成长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例如,上学伊始就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收拾学习用品,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丢失学习用品的后果,避免以后的丢三落四。教给孩子洗自己的小件衣物、洗碗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切忌因为孩子做的不好而不让他们做,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己动手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什么也不愿意去做。

4、制订合理的家庭教育目标,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进入小学以后,孩子突然问要负起很多的责任,由于小学低年级孩子年龄较小,和父母相处时间长,对父母依赖性大,因此家庭:应更多的承担起帮助孩子成功地由一名“小朋友”向“小学生”转型的重任,帮助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家长在给孩子制订目标时。应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把目标制订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尽可能把目标设置得详细,这样,孩子在努力的时候也就越有方向。

5、培养孩子搞好伙伴关系,为将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伙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伙伴关系是影响孩子成长非常的重要因素,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始终是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的一种社会媒介,可以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前苏联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它包括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联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它是个体对社会联系系统积极再生产的过程,这是个体积极活动和积极进入社会环境的结果。许多事实证明,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在生活上、身体上需要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感情上的联系,在心理上也得到健康发展。进人小学,孩子之间的交往频率大大增加,共同参与的活动也增多,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但现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担忧,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使得孩子在学校之外很少有机会和同伴一起交往,这就使孩子失去了很多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为孩子将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埋下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抓住孩子小、可塑性强这一特点,鼓励孩子和他人交往,寻找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同伴接触,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年龄相仿,是互相学习的榜样,很多东西是要靠孩子与孩子之间去学习的。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磨合,使他们学会怎样坚持或放弃自己的主张,学会怎样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学会怎样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友谊、怎样解决冲突、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等等。进而,通过与同伴的交往能增强孩子传递信息的能力,使孩子更加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去与他人交往,去协调与其他孩子的活动,为将来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6、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我们既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又要把孩子当成独立发展的社会个体,这就需要家长在充分了解与尊重此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重视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尊重与爱的权利和义务、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选择正确休闲方式的能力、树立合理消费观等常识性能力。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篇6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58-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被各大教育部门所关注。有关纲要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必备课程。如何提高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通过我个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活动氛围

小学生可开发的智力潜能极大,但因为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要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要以表扬鼓励为主,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温馨的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放下姿态和学生友好相处,教会学生保持良好心态

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过不去的坎,更何况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孩子们,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常常用心去听他们诉说,适时进行疏导、教育。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做他们的大哥哥。从而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让他们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的好心态。

三、营造和谐的气氛,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让不少的学生感觉很机械,无乐趣可言,为了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教学变得更灵活、生动、富有色彩、制造动态效果,加点创意,营造让学生感兴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四、教师要带动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使其道德得到升华

教师要引领学生认清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参照点,在小学语文和品德教材中和课上,选入了大量优秀篇章。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五、带领学生逐渐接触社会,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学生迟早要步入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无须否认,我们的教育还是比较封闭的,应该向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转变。社会化是一种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从而在社会化的目标中扩展学生的心灵世界。

六、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潜移默化,从老师到学生大家共同来营造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我个人认为,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通过以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加强学校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姜静静.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3(12).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篇7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 使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他们在指导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指导作用, 对怎样培养大学生, 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着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怎样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要有优秀的综合素质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满腔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一)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通常来讲, 教育者要首先接受教育, 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武装高校辅导员的头脑, 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做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大学生。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理所当然要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与大学生接触最多, 最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求。由于大学生都希望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 渴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就要求辅导员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优秀品质, 以及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满腔的工作热情。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既要懂政治, 又要懂教育, 更要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辅导员对学生要有诚心、爱心, 对工作要有热心、耐心。当今社会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成长产生着巨大影响, 这使得他们思想活跃, 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校辅导员大多数是青年教师, 与大学生有共同语言, 在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如鱼得水, 得心应手。

(三) 高校辅导员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修养。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直接教育者, 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言传不如身教,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既要坚持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又要靠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的影响力。所以, 高校辅导员除了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 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要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体魄等。只有与学生从心理上互相接受, 学生才愿意接近辅导员,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可靠的基础。因此, 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补充新知。

二、把爱国主义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要首先培养大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的荣辱观, 这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

(一) 爱国主义教育要紧密结合专题教育。

辅导员要组织大学生通过对我国国情和历史的深入学习, 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 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树立和坚定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

(二) 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 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仅靠单一的理论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辅导员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 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 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突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作用, 以多种形式为依托,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 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 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

(四) 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

重大事件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契机。当前, 我国面临着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 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 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重大事件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 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 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关注, 是大学生有觉悟的表现, 要正确加以引导, 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三、高校辅导员要注意工作方法, 方法正确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是纯洁的, 大学生都是有一腔热情的, 但为什么有些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 甚至在辅导员做了很多工作后依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不对头。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既要注意在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又要结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选择好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原理深入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党、国家、社会和人民对他们的殷切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 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 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2.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3. 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4.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 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1.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就业充满迷茫。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 辅导员要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就业形势、自身学业特点和竞争优势, 帮助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或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学生建立其自身的比较优势, 使他们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学业与就业的关系, 尽早稳定学习思想, 提早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2. 针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要多关心他们。在大学里总会有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 辅导员要尽可能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如帮助他们申请助学贷款, 寻找一些助教、助管、助研等勤工俭学的机会, 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使他们安心学习, 渡过难关。3.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这一大家庭的温暖。很多大学生入学后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 在平时生活中要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和爱护, 辅导员更是要在学生生病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出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地方, 这必然会拉近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为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三)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1. 运用好各种活动载体, 及时抓住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学习、生活有热情, 喜欢表现自己, 这就要求辅导员善于捕捉时机, 对大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及时的肯定。这种正强化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说教,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原理的最好体现。

2. 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比如, 榜样教育法、灌输教育法、情景引导法、先进事迹报告会, 等等, 都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这些经验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 当今的教育环境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以前, 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途径创新与方法创新。

3.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学生能第一时间获知各种信息, 因而对辅导员正面引导的信度表现出可选择的态势。校园网阵地相对于广阔的网络空间, 其教育作用会打些折扣, 这就要求辅导员比大学生更能有效掌握最新信息, 并能够正确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从而起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

四、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

怎样做好校外教育 篇8

关键词:实习基地,指导,管理

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参加的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实习教学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 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工科院系的学生, 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实习工作, 我院自2006年9月在九江整流器厂设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以来, 一直坚持与九江整流器厂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和研究, 经过不断总结、修改和完善, 取得一些成绩。

笔者作为院系指派的专职带队指导老师结合这几年的实习情况谈一些看法, 以期对今后如何做好校外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有所裨益。

一、加强实习带队指导老师走访制度

实习带队指导老师每星期三次以上的走访, 一个星期每个同学至少走访一次, 这样能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困难。特别是在实习初期, 由于学生刚到实习单位, 对实习环境、实习单位人员不熟悉、不了解, 通过实习带队指导老师的走访, 可以较快安定学生情绪, 帮助学生熟悉实习环境, 适应实习工种。进入实习中期, 学生思想上有所懈怠, 主要抓好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的管理。实习后期主要鼓舞士气, 防止松劲, 并要求学生及时对实习进行总结。在整个实习期间自始至终要特别加强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和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加强信息反馈力度, 遇有学生在实习期间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及时与实习基地取得联系并协商解决, 尽快尽力地满足学生。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解决的, 应及时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 以免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实习情绪。

二、严格实习纪律

要求学生服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的安排, 依据《实习计划》参加毕业实习;严格遵守实习基地的基本行为规范及作息制度、安全文明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

服从实习部门的实习安排和管理。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 每组指派一名组长。要求学生坚持写工作日记, 定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实习经验心得的交流。并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写实习报告。

三、定期重组实习教学环节, 为突出能力培养开辟快车道

要求实习单位在工作岗位和时间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定期重组实习教学环节, 务必使每位学生能够对产品的研发设计, 制造生产, 产品销售, 售后跟踪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整合实习环节不仅拓宽并加深了实习内容,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了解工作单位各个岗位的性质和功能,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为对学生加强能力培养留下时间, 增加实践中的启思内容。

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实行由基层到技术层面的过渡, 从最底层做起, 鼓励学生多和一线工人接触, 了解产品的组装过程, 为以后的设计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方式上实行三结合:实习现场与理论课堂相结合, 总体规划与分段实施相结合, 基本操作与现代模拟仿真相结合。

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条件

运用多种方法, 加强对自身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学习的目的, 不仅在于求得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 创造发展新的知识。实习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实习期间的学习、实践、生活等情况, 我们每星期组织参加实习的学生集中进行一次讨论会, 对实习期间的见、闻、学、得、感展开讨论, 并收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学习和生活问题,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 解决更多的问题,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管理策划能力。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定期与所在部门主管开展一次集中讨论会, 提升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增强他们的实习兴趣。

上一篇:政策性银行改革试析下一篇:癌前病变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