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2024-11-06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精选11篇)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1

消化性溃疡 (PU)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等, 病因复杂[1]。大量研究已证明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是引起PU的重要病因之一[2], 但随着国内外日益重视根除Hp, Hp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逐步下降, 而Hp阴性PU的发病率日益增加[3]。Hp阴性PU是指通过呼气试验、病理等检查排除Hp感染, 且经过内镜证实黏膜损伤程度超过3 mm的溃疡。目前发现, Hp阴性PU有较严重的溃疡病变、较长时间的抗酸治疗和较高的死亡率[4]。PU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 且Hp阴性PU可能更容易并发出血[5]。为进一步了解Hp阴性PU的特征及其与出血的关系, 现对此做进一步探讨, 具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 病例选择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5 年8 月在本院就诊的有完整病历资料的PU患者315 例, 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中胃溃疡 (GU) 220 例, 其中男140 例, 女80 例;最大为90 岁男性, 最小为8 岁男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95 例, 男55 例, 女40 例;最大为83 岁女性, 最小为11 岁男性。315 例患者中225 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将其设为出血组;90 例患有消化性溃疡, 无出血症状, 将其设为无出血组。出血组:男性144 例, 女性81 例, 年龄范围8~87 岁, 平均年龄49.3 岁;无出血组:男性51 例, 女性39 例, 年龄范围11~90 岁, 平均年龄46.2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 对溃疡及溃疡周围消化道黏膜、组织进行观察和评价, 确定是否发生穿孔、黏膜萎缩、肠化生及淋巴结组织增生等, 并取胃窦及胃体黏膜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排除癌症。同时所有患者行14C呼气试验, 试验阳性则为Hp感染, 患者有呕血、黑便、便血症状, 大便隐血阳性, 内镜下见溃疡活动性出血时诊断为PU合并出血。

1.1.3 排除标准胃癌、卓一艾综合征、胃手术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患者, 但因冠心病、关节炎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阿司匹林者可以入选。

1.1.4 研究方法嘱患者空腹接受14C呼气试验测试, 测试前患者口服14C尿素胶囊1 粒, 静坐20 分钟后吹气, 观察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315 例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剖析, 首先分析Hp阴性PU的临床特征, 并以Hp阴性为危险因素, 以出血和不出血为研究终点, 进一步分析出血与Hp感染的关系, 推断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1.1.5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原始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比较 (见表1)

315 例PU患者按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 (10例) 及Hp阴性组 (210 例) , Hp阴性PU占溃疡病患者总数的66.67%。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出血组患者的Hp阴性率显著高于无出血组 (P<0.05) 。

2.2 Hp阴性PU患者出血组和无出血组不同类型溃疡人数分布情况及溃疡直径情况比较 (见表2)

调查显示, 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人数分布及溃疡直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3 Hp阴性消化性溃疡的组织学特征 (见表3)

出血组患者不同黏膜炎症程度的人数分布与无出血组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而黏膜萎缩、肠化生和淋巴组织增生的人数分布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4 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的出血表现比较 (见表4)

调查显示, PU并发出血的患者中, 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的出血表现人数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PU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 上消化道出血则是PU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病死率高[6],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当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在1983 年被提出后, 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临床最终目的, 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7,8]。随着人群Hp感染率的不断降低, 目前中国Hp阴性PU在所有的PU出血病症中的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9,10], 而幽门螺杆菌阴性对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1], 因此更需重视Hp阴性PU患者的诊治, 而该结论对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检测幽门螺杆菌阴性而尚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可以针对消化道出血进行预防和及早治疗, 以减少医疗资源的耗费。本研究通过对315 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并发出血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参与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发出血。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发现, Hp阴性的PU患者较Hp阳性患者更易并发出血 (P<0.05) [12,13]。而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整体回顾性分析发现,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消化道黏膜防御功能降低, 溃疡部位及其周围黏膜、组织发生病变, 血管分布和血流供应发生异常变化, 导致消化道黏膜对无机盐的摄取、转运能力减弱, 对酸性胃液的抗腐蚀能力降低, 导致消化道黏膜、表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不佳[14]。因此, 在患者未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时, 也可发生消化性溃疡。而当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时, 易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发生, 进而使特发性溃疡病情进展, 局部炎症进一步影响溃疡处的血供情况, 导致血管炎性损伤, 致使出血现象发生[15]。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 治疗上较为棘手, 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 早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积极预防出血的发生。而通过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 炎症不同程度是导致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与溃疡发生的部位、溃疡大小、溃疡黏膜萎缩和肠淋巴组织增生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P>0.05) [16]。因此, 可以确定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其黏膜炎症程度可影响患者的病情[17]。

综上所述, 幽门螺杆菌阴性的PU患者更易并发消化道出血, 且临床症状较重,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尚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可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 从而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而针对已感染幽门螺杆菌且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根据以上结论进行指导治疗, 能够有效增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2

1、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三联疗法指的是用一种胃酸抑制剂,再加上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指的是用一种胃酸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和三联疗法,不同的就是它还会加上一种铋剂。虽然四联疗法要比三联疗法多用一种药,但是治疗起来要更为的经济也更为的有效。但是具体要选择哪一种疗法,还是看医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

2、胃酸抑制剂

不管是三联疗法中还是四联疗法中胃酸抑制剂都是必须的一种药物。常见的胃酸抑制剂有奥美拉挫、雷贝拉唑、法莫替丁等。之所以要服用胃酸抑制剂,主要是为了抑制胃酸的分泌,这样可以有效的使胃溃疡得到治疗,对于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胃酸抑制剂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各位患者一定要谨记这个时间。

3、抗生素

抗生素是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者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的药物,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抗生素中比较常见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这些抗生素如果空腹食用会导致胃部的不适,所以最好能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4、铋剂

铋剂之所以会在四联疗法中加上,主要是为了保护胃黏膜。它主要的治疗效果主要是保护胃黏膜,促使胃溃疡的好转。常见的铋剂有生胃酮和胶体果胶铋,需要在睡觉之前服用,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也是可以的。

5、服药原则

最需要遵守的服药原则,就是一定要按时间按计量服药。因为不同的药物需要在不一样的时间内服用,所以最好能够设定一个闹钟。因为长期不更换药物,身体会出现一定的耐药性,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治疗过一段时间之后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否转阴,如果转阴就可以酌情停止治疗。如果没有转阴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更改药物治疗方式或者药物种类。

染上幽门螺旋杆菌,要不要治 篇3

临床认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都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在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许多老胃病可以痊愈,以至现在越来越少的人,要因此类疾病而需要手术治疗。

但很多人有疑问,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述疾病有关,那如果并未证实有胃病,仅仅是查出感染,要不要治疗,清除这个感染以绝后患呢?

这个问题牵涉到几方面。首先是卫生经济学问题。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60%~70%,要让近10亿民众都使用抗生素治疗,恐怕人力、物力皆有不济。在国际上,也没有全民治疗的先例可循。

其次,已有报道,在经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患者中,食管下段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所致的炎症,乃至腺癌等,都有增加之势。

再次,虽然抗菌治疗不难,但再感染、复发的机会很多。许多研究表明,人的牙垢中往往藏有幽门螺杆菌,而此处的细菌很难清除。即使胃中的细菌杀灭了,口腔的细菌又会顺流而下。更何况,国人经常一起用餐,数人甚至数十人在一个盘子里吃饭,在一个碗中喝汤,口中的细菌自然会相互感染。

所以,目前我国学者的共识是,若已证实患有胃病,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要对症治疗。如果只是查出有感染,但没有胃病,那就不用治。老百姓自己也要增强正确的治疗意识,别花冤枉钱。

——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复旦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秉辉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 男53例, 女39例, 年龄27~68岁, 平均 (43.5±5.6) 岁, 病程1~17年, 平均9年。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腹胀、恶心、嗳气及食欲减退等症状, 均自愿参加这次疗效研究, 参与医学研究的患者通过相关检查确诊, 符合有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且排除患者患有其他影响研究疗效和分析结果的疾病。

方法:①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大蒜素软胶囊治疗, 2粒/次, 每天早、晚餐后服用, 连续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胃镜胃黏膜 (EGFR) 检查, 对检查数据做记录, 进行对比。②其他: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正确引导患者饮食健康, 禁止抽烟喝酒、暴饮暴食、辛辣食物, 避免过度操劳。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病症状、炎症消失, 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改善和消失;②有效:患病症状、炎症改善, 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三者之一有轻度改善;③无效:患病症状、炎症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本组试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n (%) ]表示, 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和胃镜胃黏膜检查, 76例症状消失;12例症状有所缓解;4例症状没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5.65%, 治疗无效率4.34%。

不良反应:在整个用药过程中, 仅有1例患者有口干症状, 不良反应率1.08%;治疗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一切正常。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厌氧、对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的一种细菌, 目前所知是胃里唯一的微生物种类[3]。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数都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原理是大蒜素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4];大蒜素有效成分含有的巯基和亲电子基团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 通过调整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而调整细胞的增殖与死亡, 从而防止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 而幽门螺杆菌是厌氧的;人体对亚硝酸盐吸收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大蒜素可以有效降低胃内亚硝酸盐含量;大蒜素还能起到预防胃癌的功效, 在肿瘤病早期, 大蒜素不但可以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 进而增强身体抗肿瘤免疫力[5]。

本研究通过大蒜素对92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95.65%, 治疗无效率4.34%, 不良反应率1.08%。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大蒜素治疗的疗效十分明显, 大蒜素的临床应用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之, 大蒜素是一种纯天然化合物, 具有易提取、结构简单、生物活性作用明显等众多特点, 其药用和保健作用已被医学界广泛应用和认可。

摘要:目的:探讨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 采用大蒜素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5.65%, 治疗无效率4.34%, 不良反应率1.08%。结论: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蒜素

参考文献

[1]刘延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研究[J].甘肃医药, 2010, 1 (6) :85-86.

[2]段建华, 钱燕敏, 陈鉴.大蒜油对人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 2012, 32 (3) :192-194.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3 (3) :24.

[4]解祥军, 姜大磊.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3, 7 (6) :869-872.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5

【关键词】 健康体检;幽门螺旋杆菌;尿素14C;呼气试验;感染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90-02

本次研究对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在我院接受尿素14C呼气试验的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尿素14C呼气试验的健康体检者,选择其中的1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6例,女343例,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45.8±11.5)岁。按照年龄将受试者分成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分别含有受试者108例、236例、390例、273例、93例、25例、4例。所有受试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尿素14C呼气试验的健康体检者,选择其中的1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786例,女343例,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45.8±11.5)岁。按照年龄将受试者分成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分别含有受试者108例、236例、390例、273例、93例、25例、4例。所有受试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受试者接受检查的当天早上空腹或者是在进食2h后进行检查,试验开始前应先漱口,给予患者尿素14C胶囊一粒,给予20ml凉开水送服,开启一瓶二氧化碳集气剂,将洁净的有防倒流装置的气体导管予以插入,导管的下段浸入到集气剂中,受试者通过导管吹气力度保持始终,避免造成液体飞溅,严禁发生倒吸现象,在二氧化碳集气剂由紫红色变成无色后停止吹气,气体样品收集完成后,做好标记,采取洁净的吸管向气体样品内加入经过稀释的闪烁液,剂量为4.5ml左右,而后加盖密封保存,经洁净的滤纸或者是不含荧光增白剂的卫生纸将瓶壁与瓶底擦拭干净,溶解摇匀后于闪液仪上做样品碳14C放射性(dpm)测定2min。HP阳性标准[1]为:14C-UBT≥100dpm/mmolCO2。

1.3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调查的1129例受检者中,HP检测结果阳性者519例,感染率为45.97%,以50~59岁组感染率最高。详见表1。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HP)为一种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致病菌,其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研究[2]显示,HP感染可引起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荨麻疹、冠心病、肝硬化、胆囊结石、妊娠呕吐、脑梗死以及糖尿病等诸多并发症。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HP定为明确的人类致癌因子。因此对HP感染予以早期准确的检查意义重大。

HP感染率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在外用餐的机会相对较多,并且国人没有使用公共筷的习惯,从而导致口-口,胃-口传播危险性增加,因此,应提倡分餐制,从而减少消化道感染发生率;HP感染与年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升高,且年龄为50~59岁人群占比明显比其他人群高,可能是因为这一人群平常应酬较多,其吸烟及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未得到及时纠正,生活相对不规律,属于HP易感人群。本次研究通过对健康体检者开展尿素14C呼气试验对HP感染情况进行了解,结果笔者发现,1129例受检者中,HP检测结果阳性者519例,感染率为45.97%,以50~59岁组感染率最高(P<0.05)。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3]报道结果相似,由此可推断,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的HP感染率相对较高,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无创以及可操作性强,无需利用内镜侵入获取标本等诸多优势,其使胃内幽门螺杆菌“灶性分布”、取材局限等缺陷得到了克服,能够更加全面地对胃部的整体情况进行反映,并能够对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度展开半定量的评估[4]。尿素呼气试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亦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比如药物 、 上消化道出血 、 胃内其他产生尿素酶细菌等,在临床使用中需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樊慧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726-1727.

[2]张万岱,胡庆莲,萧树东,等.中国自然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10,15(05):265.

[3]周辉,陈志恒,王雅琴,等.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60.

[4]李莉,杨雪英,莫健莲.广西玉林市门诊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广西医学,2009,29(04):539-54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制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 且经过胃镜或病理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妊娠及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 在临床中表现为反酸、嗳气、恶心及腹胀、腹痛等。其中男31例, 女27例, 年龄39~71岁, 平均年龄 (55±16) 岁, 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 (9±7) 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已停用抑制胃酸药物、黏膜保护剂及抗菌药物等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大蒜素软胶囊 (新疆华世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65020369;0.4 g (含大蒜素C6H10S3为20mg) 治疗, 每粒0.4 g, 每次1粒, 每日2次, 分早、晚服用, 连续治疗24周。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周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腹痛、腹胀、嗳气、反酸及纳差) 五项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积分减少超过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积分减少<5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其临床疗效采用率 (%)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

58例患者治疗后12、24周与治疗前相比,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后24周各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2.2 患者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仅有2例出现口干现象, 其他并无不良反应, 且治疗后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 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指指由于不同病因所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消化性疾病, 其发病率在胃病中居于首位。根据临床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其患者病因, 将慢性胃炎分为三类, 即浅表性、萎缩性及糜烂性。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 其病程迁延往复, 在临床中表现为上腹疼痛、面色暗淡及食后腹胀等, 同时还会伴有形体消瘦、口干舌燥等症状[2]。临床中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秉着缓解临床症状、防治胃癌以及有效改善胃黏膜炎症的治疗原则。近年来, 已有临床学者[3]提出大蒜素能够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其临床疗效较显著。

大蒜素是由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提取所得到的, 可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繁殖等, 临床中口服大蒜素用以治疗食欲不振等。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机制为[4]: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落死亡, 抑制肿瘤, 进而起到预防胃癌的功效。在肿瘤病发早期, 大蒜素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 刺激患者体内产生抗肿瘤干扰素, 进而增强其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大蒜素自身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可有效减轻种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害。大蒜素中的有效成分含有亲电子基团, 巯基等, 其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效, 还可调节患者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进一步调节细胞增殖、凋亡, 预防组织细胞氧化损伤;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强致癌物亚硝胺物质, 人的机体对亚硝酸盐的合成、吸收是促使CAG转变成胃癌的主要原理之一, 而大蒜素能明显降低患者胃内亚硝酸盐的含量, 并对亚硝酸胺的合成产生一定影响, 进而降低胃癌的发生率。由此表明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较好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大蒜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给予大蒜素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后24周各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有效率为91.48%。结论 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大蒜素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蒜素,幽门螺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

参考文献

[1]刘延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研究[J].甘肃医药, 2010, 1 (6) :85-86.

[2]夏宏伟.慢性胃炎52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12:2751-2751.

[3]李文利, 解祥军, 姜大磊, 等.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 2013, 6:869-872.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7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本组所选对象均是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Hp阴性胃溃疡病人, 共72例, 病情经胃镜检查确诊, 且经实验室病理标本测定确定Hp阴性。在病人知情情况下, 将全部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 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男20例, 女16例, 年龄36~64岁, 平均年龄 (48.50±9.50) 岁, 病程0.5~5年, 平均病程 (5.88±1.31) 年, 溃疡灶2~4个, 溃疡直径0.3~17mm, 位于胃角14例, 胃体12例, 胃窦1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3例, 年龄39~68岁, 平均年龄 (49.95±9.78) 岁, 病程0.5~6年, 平均病程 (5.81±1.22) 年, 溃疡灶2~4个, 溃疡直径0.3~17mm, 位于胃角15例, 胃体, 12例, 胃窦9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20mg/次, 1次/d;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 (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雷贝拉唑联合用药, 雷贝拉唑用法同对照组, 康复新液10ml/次, 3次/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病人出现胃部疼痛、胸骨后灼痛、胃部反酸等症状的例数详细记录下来, 并记录胃镜检查显示的溃疡数量、直径、分期等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相关体征及症状完全消失, 复查胃镜溃疡面完全愈合或已形成瘢痕, 黏膜无水肿。有效:相关体征及症状大为缓解, 复查胃镜溃疡面积缩小≥50%, 溃疡的表面有薄层白膜。无效:相关体征及症状缓解不明显, 复查胃镜溃疡面积缩小<50%, 黏膜有充血、水肿表现。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设定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 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 差异显著 (P<0.05) , 观察组复发1例 (2.78%) , 对照组复发5例 (13.89%) , 两组复发率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后, 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 (P>0.05) 。

3 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性疾病, 常见的发病部位有胃体、食管下端、十二指肠、胃黏膜或者胃-空肠吻合口, 临床至今未对胃溃疡的成因形成统一的见解, 普遍认为是因蛋白酶、胃酸、Hp等攻击因子与黏膜血流、前列腺素合成、胃液碳酸氢盐等防御因子之间动力平衡失调造成, 其中70%~80%的胃溃疡是因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而发病, 少部分胃溃疡Hp呈阴性。对于Hp阴性胃溃疡, 临床治疗以抑制攻击因子和促进防御因子为主要依据, 给予减少胃酸、提高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雷贝拉唑属于新型的质子抑泵抑制剂, 在抑制H+-K+-ATP酶及胃酸分泌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当患者胃液中的pH值较高时, 雷贝拉唑分解的速度更快, 药物活性也大幅度提高, 胃酸获得较大限度抑制, 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但对胃蛋白酶的分泌及内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且不会表现出抗组胺、抗胆碱的特点。有临床研究显示, 在服用雷贝拉唑的第1天, 便表现出比服用其他质子泵抑制更强的抑酸效果[2]。相比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在影响细胞色素酶P450的活性程度更低, 因此该药的选择性更高, 对肝肾功能的不良作用较弱。

康复新液是一种中药制剂, 其药物主要成分是提取自美洲大蠊干燥虫的乙醇类物质, 因其具备通利血脉, 养阴生肌等功效, 临床将其应用于胃溃疡治疗。药理机制为:修复溃疡处受损部位, 促进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恢复胃部血供, 使溃疡创面加速愈合;通过发挥抗炎作用迅速消除创面的炎性水肿, 减少渗出, 抑制炎性反应;增强细胞免疫力、血清溶菌酶的活力、淋巴细胞免疫等;抑制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通过上述药效机制, 治疗胃溃疡时能够起到较好保护黏膜、抑胃酸、生肌愈合的功效。

刘红艳[3]等在联合康复新液与阿莫西林、兰索拉唑等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研究中证实, 治疗后, 患者胃黏膜的前列腺素E2与氨基糖含量均有显著提升, 而白介素-8的水平则明显下降, 表明服用康复新液可以使前列腺素E2、氨基糖含量增加, 防御因子作用增强, 从而促进溃疡更好、更快地愈合。此外, 康复新液通过发挥较强的抗炎作用, 能够抑制炎性因子浸润的范围。

本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新液、雷贝拉唑的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 而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这表明, 康复新液辅助雷贝拉唑治疗, 能够提高Hp阴性胃溃疡的疗效, 且不易复发, 不良反应少, 是价值显著的胃黏膜保护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宾卫星, 文琼, 王树立.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0, 31 (13) :1821-1822.

[2]尚惺杰, 王昌雄, 陈光兰, 等.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36例[J].医药导报, 2010, 29 (8) :1010-1012.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抗生素耐药现状 篇8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

H.Pylori耐药日趋严重,世界各地都对本地的幽门螺杆菌耐药进行了监测,研究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年龄、抗生素使用经历和H.Pylori相关性的疾病对不同的抗生素的耐药产生影响。许多在发达国家有效的抗H.Pylori的治疗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却无效。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H.Pylori耐药的调查结果。

1 不同地区H.Pylori的耐药率

2005年3月至12月,中国科研协作组组织了一项涉及全国16个省市的大规模H.Pylori耐药菌株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相关研究发现,我国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6%、27.6%和2.7%[1]。但不同地区对不同的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主要与社会竞技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对硝基咪唑的耐药率为10%~50%,发展中国家达到60%~90%;对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也分别达到0%~15%和0%~5%[2,3]。阮华良等对2004年福建边远海岛和城市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比较发现:海岛居民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1.4%、5.7%和0,城市居民的耐药率则为55.6%、26.0%和0[4]。在国内,北京、上海、西安、广东、石家庄、沈阳、浙江舟山、温州、海南等地区都对H.Pylori耐药性进行了监测,整体来看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其次是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耐药率较低[5,6,7]。北京地区H.Pylori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999年至2000年36.0%和10.0%,2001年至2002年43.1%和18.3%,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混合耐药率为:1999年至2000年10.0%,2001年至2002年14.7%,仅发现1株阿莫西林耐药菌株,整体呈上升趋势[6]。黄衍强等[8]在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胃病就诊患者的H.Pylor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耐药率为22.2%,但其没有继发耐药的人群予以区分。李素艳等[9]对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ylori进行采集,选取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表达阳性的H.Pylori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86.0%,克拉霉素为6.0%,四环素为4.0%,未发现对阿莫西林耐药的菌株。总体看来,各地的耐药率主要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2 不同年龄和性别H.Pylori的耐药率

不同性别和年龄对于甲硝唑的耐药有影响:英国2001年的研究表明妇女和40岁以下人群甲硝唑耐药率较高,可能与临床上常用甲硝唑药物治疗厌氧菌、原虫感染和妇科感染,所用剂量又不足以清除H.Pylori有关;而克拉霉素则无此相关性[10]。我国浙江舟山地区甲硝唑在女性中的耐药率也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既往病史的不同,抗生素使用也会有差异,导致了H.Pylori的耐药率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消化疾病人群中也有不同。

3 不同抗H.Pylori治疗经历H.Pylori的耐药率

H.Pylori根除后高发率一直是抗H.Pylori的难题之一,如果复发率高,治疗后很易回复感染,令原疾病复发、症状再现,则目前行复杂的根除治疗的价值大减。H.Pylori感染复发是指H.Pylori根除转归后又重新回复感染状况,检测试验阳性。严格来说包括原菌株未被彻底杀灭而再燃和新菌株重感染两类。从理论上说,复发如属重感染,其治疗方法应和首次相同;如属再燃,即首次治疗失败,极大可能是耐药株感染,应作H.Pylori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配伍。但临床上常无条件严格区分再燃和重感染,细菌培养和耐药研究亦费时费力。辨别两者的理想方法是对根除前和根除后复发的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和菌株鉴定。菌株相同者为再燃,不同者为重感染。菌株鉴定常用PCR扩增法DNA多态指模技术。但临床实施可行性不强,由于再燃往往比重感染较早发生,有学者粗略地把复发早的归入再燃,复发晚的归为重感染,目前两者界定时间未统一,有主张6个月或1年。此方法粗糙,但临床实用。HP感染被根除后的复发率为0~40%,各家报道差异很大。复发率高一方面使根除的价值受限,另一方面也使耐药率与未经治疗的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但国内目前近期的研究中没有将该因素列出,作为单独的影响因素对其耐药率进行研究。

根据因素将人群分类,了解不同人群的H.Pylori抗生素耐药率,对于提供H.Pylori的根治率,减少耐药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成虹,胡伏莲,谢勇,等.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2007,12(9):525-530.

[2]Boyanova L,Ilieva J,Gergova G,et al.Evaluation of clinical and socio-demographic risk factors for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Bulgaria[J].J Med Microbiol,2009,58(Pt1):94-100.

[3]Ling TK,Leung WK,Lee CC,et al.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Helicobacter Pylori in Hong Kong(1997-2001)[J].Helicobacter,2002,7(5):327-328.

[4]阮华良,毛文灏,陈仁利,等.福建省边远海岛和城市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3):198-199.

[5]汤武亨,曹春宇,金海,等.海岛地区就医患者幽门螺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4):274.

[6]成虹,胡伏莲.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54-2757.

[7]胡伟国,杨锦红,卢华君,等.温州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儿幽门螺杆菌耐药性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11):1009-1010.

[8]黄衍强,黄赞松,何勇强,等.桂西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的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29-3030.

[9]李素艳,唐国都,黄杰安,等.广西地区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表达及其耐药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8):2072-2075.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9

1 方法

1.1 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收集个人行为生活方式信息, 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能够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 可以补充完善健康体检的内容, 并为健康体检者的疾病防治或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2 录入分析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工作人员将采集的行为生活方式资料以及体检数据统一录入表格, 并进行综合分析, 为个人健康干预、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风险管理内容

2.1 管理目标分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进行分层管理提高他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 控制危险因素。长期目标:将检测数据控制在理想水平, 降低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及癌症的发病率。

2.2 健康干预计划

2.2.1 抓好健康教育是有效干预内容。

根据健康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实施适合个体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宣传手册、健康讲座、电话咨询、短信追踪等方式为阳性人群提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治知识, 使体检客户了解根除HP的重要性, 了解HP的传播方式, 告知其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做好餐具、手的消毒, 防止HP的感染。

2.2.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对与体检后发现检测数值较高, 并且自身胃部不适症状的体检者, 应建议实施根除HP治疗方案, 并电话追踪服药情况, 要求坚持按疗程服药, 提高管理依从性。

2.2.3 实施定期检测是防止复发的根本。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愈后很容易复发, 其复发原因十分复杂, 既有生物学因素如HP感染, 也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1) 首次抗HP治疗后应指导最少间隔1个月来检测HP, 如仍然阳性, 要与医生联系, 换用或改用其他的药物。治疗后应每季度电话随访1次, 随访内容包括是否完成疗程、HP是否转阴、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家人检查或感染情况。

2.2.4 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众所共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加强此类人群的生活方式及健康饮食习惯的指导, 可进行定期的短信宣教, 内容包括如注意卫生, 做好餐具、手的消毒, 可考虑实行分餐制, 采取有效的刷牙方法, 饮食宜清淡、三餐要定时定量, 忌浓茶、烟、酒及咖啡, 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等内容。使HP感染者对相关知识有了详细了解, 提高其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2.2.5 需要树立积极主动的社会支持环境

做好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 利用各大媒体在全社会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将疾病预防与疾病治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将关注疾病的治疗拓展到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 培养和建立人人主动维护健康的社会支持环境, 培育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 承担自身保健责任, 营造全民参与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实现人群健康管理的根本。

由于HP感染与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综合因素有关, 有报道我国普通人群感染率高达40%-70%健康管理机构可对群体的中高危人群实行追踪干预, 为低危健康人群提供健康促进的资源与方便, 防患于未然, 健康风险评估已成为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Wu MS, Wu CY, Chen CJ, et al.Interleukin-10 genotypes associate with the risk of gastric carcinoma in Taiwanese Chinese.Int J Cancer, 2003, 104:617-623.

[2]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94.

[3]杨万刚, 李学峰.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 (4) :99-102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10

【摘 要】 目的:观察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感染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溃得康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4d。停药4周后进行尿素酶呼气试验,观察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后,行13 C-尿素酶呼气试验,两组转阴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经典三联药物治疗。随访4周后,其幽门螺旋杆菌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溃得康颗粒;经典三联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07-02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致病菌[1-2]。Hp感染如不给予根除治疗,感染可一直持续,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笔者采用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Hp感染的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1.12±1.5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0.21±1.31)岁。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胃镜病理、快速尿素酶检测或胃镜结合13C-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②有上腹部或者脐周疼痛病史;③患者以及家属依从性良好。

1.3 研究方法 所有治疗对象均常规给予胃黏膜保护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抗Hp治疗。观察组予以溃得康颗粒(大连水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70079)治疗,每日两次,每次10g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药物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连续14d。奥美拉唑(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22):40mg,清晨顿服;阿莫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2657):1.0g,分2次餐后口服;克拉霉素(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83):500mg,分2次餐后口服。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观察疗效。

1.4 疗效评价[3-4]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观察浅表性胃炎明显改善,或溃疡愈合;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胃镜下浅表性胃炎,或溃疡基本愈合;无效:症状及胃镜下未改善,不能完成疗程者也统计在内。 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行13 C-尿素酶呼气试验,根据结果判断根除率。记载药物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性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0.00%,对照组仅为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为10.53%,而对照组为3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两组分别89.47%和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Hp根除率比较 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后,行13 C-尿素酶呼气试验,溃得康颗粒组的转阴率为89.47%,而对照组的转阴率为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均较轻,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其中观察组发生呕吐2例、腹泻2例、纳差1例;对照组发生呕吐5例、腹泻2例、纳差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幽门螺杆菌有较高的感染率[5-7]。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或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营养不良、发育缓慢、缺铁性贫血等疾病。早期,传统的经典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率高达95%以上。但是近年来,该疗法的疗效每况愈下,根除率大大降低,这与耐药变异菌株的出现有关。

溃得康颗粒的主要成分有黄连、蒲公英、苦参、三七、黄芪、贝母、豆蔻、砂仁、甘草等,具有清热和胃、抑酸止痛的作用,并且对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效果较佳。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0.00%,无效率为10.53%,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治愈率为23.68%,无效率为34.22%,总有效率为65.79%。溃得康颗粒治疗法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经典三联治疗方法,并且无效率也远低于经典治疗法。分析其原因除溃得康颗粒本身药物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外,还与幽门螺杆菌对传统经典三联药物的耐药性增强有关,患者进行治疗时,服药后症状改善便自行停药,治疗疗程不足,幽门螺旋杆菌未能根除。随后幽门螺旋杆菌死灰复燃再次出现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则继续服药治疗,如此反复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出现耐药变异菌株。治疗随访4周后再次复查13 C-尿素酶呼气试验,溃得康颗粒治疗法的转阴率为89.47%,而经典三联疗法仅为71.05%,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溃得康颗粒治疗法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愈率和总的有效率明显优于经典三联药物治疗。并且其幽门螺旋杆菌杆菌的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Nguyen T V,Bengtsson C,Nguyen G K,et al.Age as risk factor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recurrence in children in Vietnam[J].Helicobacter,2012,17(6):452-457.

[2]林梦娟,余保平.亚洲人群中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7):734-744.

[3]秦兰静.泮托拉唑与凝血酶联合应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效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3,(5):208.

[4]刘鹏程,林上助,王建中,等.三七合剂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1):77-79.

[5]白光,王垂杰,姜巍,等.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血清三叶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1):1-4.

[6]李玉锋,汤立东,马乾章,等.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胃黏膜修复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238-241.

[7]刘林,王垂杰,郑洪新,等.“以效证因”消痈溃得康治疗胃溃疡胃毒热证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2):1399-1404.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经胃镜检查有FD症状的5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395例, 女140例, 年龄18~86岁, 汉族440例, 维吾尔族95例;未吸烟组245例, 吸烟组290例。FD的定义采用罗马Ⅲ标准[1]:纳入标准:年龄≥18岁的FD患者, 近1月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铋剂、H2受体阻滞剂, Hp阳性患者;排除标准:过去6月内根除Hp, 胃镜检查有绝对禁忌证, 其他可解释的器质性疾病。患者均签署胃镜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胃镜检查:禁食12 h后使用Olympus GIF-Q 260型电子胃镜进行胃镜检查。14C-UBT检测设备及判别标准:空腹12 h做胃镜检查后用温开水吞服14C-尿素胶囊1粒 (上海辛科医药有限公司37 kbp) , 14C检测设备为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使用YHO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呼吸卡收集CO2;测定值≥100 dpm为Hp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录入, SPSS 17.0统计软件包用于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选资料的不同年龄段Hp阳性率, 见表1。入选资料的不同性别、民族、吸烟与否组Hp阳性率, 见表2。

3 讨论

关于FD的关系一直颇受争议, 不同的研究报道给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FD与Hp感染发病机制不清, 推测可能与与以以下下原原因因有有关关:: ( (11) ) HHpp感感染染导导致致胃胃酸酸分分泌泌和和胃胃泌泌素素释释放放, , 导致FD患者胃运动和胃排空异常; (2) Hp感染导致胃黏膜炎症造成胃运动异常; (3) Hp感染导致胃黏膜感觉神经肽、P物质增加造成胃感觉阈值低于正常人; (4) Hp感染导致胃神经传出功能改变。观察Hp根除后FD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是判断Hp感染与FD关系的重要依据。一项研究表名根除Hp后可使FD症状得到改善[2]。

注:χ2=0.531, P=0.357

不同年龄组Hp感染率无差异, 但以51~60岁组感染率最高, 70岁以后略有下降, 仍高于70%。以各年龄组与18~20岁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hboobeh等[3]一项研究调查了814例患者, 51~60岁组的Hp感染率为92.7%, 高于其他年龄组, 60岁以后降至71.8%。Hp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病原菌, 发展中国家的Hp流行率超过发达国家。据文献报道[4], 发达国家的Hp感染率为20%~40%, 每年的增长率持续在2%~6%, 而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11%~70%, 平均超过50%, 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0~60岁的人群中。我们的研究证明以51~60岁感染率最高, 与文献相似。研究51~60岁组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从一个侧面反映他们是Hp防治的重点人群, 因为随着年龄增高, 某些消化性肿瘤的发病率会增加, 比如长期的Hp感染会导致胃癌的发生率明显的增高。推测引起51~60岁Hp感染率高的可能原因跟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习惯、本身有无基础疾病有关, 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于Hp感染男女性别不同是否有差异, 国内外研究结果不同。加拿大的一项研究通过Hp血清抗体检测调查了1306例观察对象, 男性Hp感染率为33%, 女性Hp感染率为22%, 结论是男性多于女性, 显示男女性别间存在差异[5]。本研究通过比较性别得知, 男性的Hp阳性率大于女性。万毅等人的一项Meta分析得出男性的Hp阳性率大于女性[6]。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提示男女性别间对Hp的易感程度不同[7],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推测可能与男性工作压力大、吸烟、酗酒以及男女间接触的环境差异造成的, 其确切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Hp感染是一个世界问题, 不同的国家感染率不同, 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也不同。我国是一个Hp感染的多发地区, 各地的Hp感染情况不同, 不同民族的情况也可能不同。据文献报道[8], 吉林的汉族、满族、回族的Hp感染率分别是52.08%、47.67%、65.88%, 各民族之间Hp感染率有差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 由于存在地区差别、生活情况及民族习惯不同,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HP感染情况也不尽相同, 研究本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Hp感染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说明不同民族分布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谢会忠等[9]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新疆1590例民汉患者进行了Hp感染率的比较, 结果民汉之间Hp感染率无差别。我们的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 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疆民汉之间Hp感染无差别, 我们推测与以下原因有关: (1) 研究对象大多来自本地区城市, 由于各民族混杂居住, 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造成两者之间无差异; (2) 可能由于我们的样本量太少, 不能完全说明感染情况造成的两者之间无差异, 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关于吸烟是否能引起Hp感染率上升目前存在较大争议。Kanbay M等[10]对540例患者的一项研究中, 161例吸烟患者中有67例阳性, Hp阳性率41.6%;379例未吸烟组中有206例阳性, Hp阳性率54.3%,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是吸烟组的Hp感染率低于未吸烟组。Atsushi Ogihara等[11]研究也得出吸烟与Hp感染呈负相关。本研究与Kanbay M和Atsushi Ogihara等的文献报告相似。推测吸烟引起Hp感染减少的可能原因: (1) 吸烟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改变了胃内Hp生长的环境; (2) 尼古丁可以改变胃黏膜血流量, 黏液分泌, 表皮生长因子减少, 氧自由基产生增加, 前列腺激素合成减少, 造成黏膜缺血。其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我们的研究表明吸烟组的Hp感染率低于未吸烟组, 但是也没有肯定的证据来证实吸烟是Hp的保护因素, 我们仍然提倡FD患者戒烟, 因为吸烟影响Hp根除, 容易造成Hp根除失败及疾病复发。

总之, Hp感染与FD有一定的关系, Hp感染与民族之间无明确关系, 与年龄段、性别、吸烟与否有一定的关系, 加强对51~60岁组人群进行Hp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39-440.

[2]王宏伟, 谢会忠, 高鸿亮.14碳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4 (25) :397-399.

[3]Mahboobeh Nakhaei Moghaddam.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Complaints Using Urea Breath Test in Mashhad, Northeast Iran[J].JRHS, 2010, 10 (2) :77-80.

[4]Aznida Firzah Abdul Aziz, Zuhra Hamzah, Seng Fah Tong, 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related dyspepsia: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utcomes at University Kebangsaan Malaysia-Primary Care Centre[J].Asia Pacific Family Medicine, 2009, 8 (4) :1-5.

[5]F Naja, N Kreiger, T Sullivan.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Ontario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Can J Gastroenter ol, 2007, 21 (8) :501-506.

[6]万毅, 徐勇勇, 薛富波, 等.性别间和家庭聚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1) :54-57.

[7]马颖才, 熊元治, 杨卫红, 等.青海西宁及周边海东6县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与胃黏膜病理的关系研究[J].临床荟萃, 2004, 19 (4) :181-183.

[8]苏健坤, 于明俊, 周方平, 等.吉林地区满、汉、回族中年男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2009, 12 (4) :636-637.

[9]谢会忠, 王莉.1590例民汉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5 (3) :302-303.

[10]Kanbay M, Gir G, Arislan H, et al.Therelationshipof ABO blood group, age, gender, smocking, and helicabecter pylori infection[J].Gast roenterol, 2005, 50 (7) :1214-1217.

上一篇:村社会保险下一篇:数学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