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分析

2024-09-13

前期分析(精选12篇)

前期分析 篇1

作为房地产综合开发过程的最后环节, 物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其他环节有着紧密的联系。良好的物业配套条件是良好的物业管理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 有不少开发商前期不重视物业管理企业的前期介入, 后期又喜欢把工程尾巴留给物业管理企业 (甩包袱) , 而物业管理企业又无能力解决, 最终造成服务不到位、业主和住户往往怨声载道。所以说, 物业管理问题的彻底解决, 必须从房地产开发环节的始端抓起。

一、物业前期介入的重要性

现代建筑的设计越来越复杂, 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建设周期越来越长, 安装和施工难度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物业的正常使用, 及时发现并纠正物业规划设计中的各种缺陷、建筑施工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 有利于对物业实施更有效的管理, 减少物业管理中的矛盾和纠纷, 保障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并规避风险。物业管理企业提前介入物业的开发和建设, 对完善物业的使用功能、确保物业的建设质量,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有助于杜绝前期设计施工阶段留下隐患

规划设计是决定今后物业管理能够提供高效、精简而优质的服务的关键。由于规划设计人员往往依据技术标准及从建筑规划角度进行设计, 对于管理的要求考虑不足, 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从便于今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的角度去提供意见, 由设计人员根据意见综合考虑后加以实施, 从而在项目的源头为管理创造条件。管理公司在本阶段可以根据发展商的投资预算、物业档次等前提条件, 从整体环境设计、封闭管理、硬件设施设备配备及安装位置、娱乐服务的原则来提出建议甚至要求。物业的设计人员不是专业的物业管理者, 其在制定设计方案时, 不可能将后期的物业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到。同时由于设计阶段与物业的建成存在较长间隔, 建筑技术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可能是涉及方案落伍。物业管理者作为物业的维护者,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对物业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了解比较清楚, 尤其提出必要的建议, 即可避免因设计失误而给物业管理带来的麻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 虽然工程监理人员对物业进行了监督, 但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会使其做出一些不恰当的抉择或更可能在无关大局的可松可紧的问题上放弃原则。物业管理单位则不同, 因为其不得不在日后继续与此物业打交道, 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条件下, 它可能比工程监理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 工作更为细致、周密。

(二) 物业前期介入管理可以为业主把好验收关

房地产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 从以生产为龙头的建设阶段, 以卖房为龙头的销售阶段, 已经发展到现代房地产开发的营销为龙头导向的阶段。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能和业主服务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不再停留在物业管理公司只要搞好后期管理服务上, 还要求借助物业管理熟悉掌握房屋和设备使用管理的专业优势, 前期介入管理开发阶段, 共同参与物业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 保证物业建设的设计合理和质量良好。

作为业主的管家从物业前期介入管理开始为维护业主口业主与发展商共同的利益, 拟定物业管理公约, 清楚界定发展商、小业主及物业管理公司三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档案系统, 拟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紧急情况处理程序, 在入伙前了解各工程及设备情况, 参与施工管理和设备调试工作。物业管理公司在接管物业前为维护全体业主 (使用人) 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并先于业主入住 (使用) 之前进行, 从确保物业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管理基础出发, 代表业主对即将交付使用的物业的质量、管理资料、配套设施等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前期介入管理的合格也是物业可以交付使用和交付管理的前提要件之一。

(三) 管理的前期介入可为房地产公司积累无形资产

众所周知, 现在房地产企业许多都是昙花一现, 这并非是企业经营者眼光不够远, 员工不够努力, 而是该企业在初期有着惊人的业绩, 而在经营一二个楼盘之后, 却再也无法使客户再对其产品投资了。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不能够重视本身形象的积累, 对于无形资产不够重视, 特别是对于楼盘销售后的物业公司的选择。有的是房地产公司自己组建的物业公司直接接管, 但是却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下一楼盘的开发户售上, 对于已卖出的楼盘不闻不问, 造成居民对物业公司满意度不高, 连带对该房地产公司也失去了信心;有的则是干脆直接招聘物业公司, 但是对所招聘的物业公司资质、规模等情况一无所知, 像是烫手的山芋一样将卖出的楼盘抛给物业公司。其后果就是造成客户对其评价大大降低, 直接导致房地产公司销售额下降, 最后公司无法经营而倒闭。

(四) 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有助于物业管理单位的顺利接管物业

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阶段是物业管理单位熟悉物业实际情况的过程。山于其参与了物业的设计规划阶段, 可以对物业的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以及管线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了监督, 对物业日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隐患了如指掌, 在工作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其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物业管理方案的设计、人员的安排, 为管理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亦可在收集的各种图纸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档案文件系统, 减轻日后的管理难度。

物业的前期介入管理是后期物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物业管理从图纸开始”其核心是把物业管理的思想注入到物业的规划、设计、施工进程中, 使物业尽量满足业主的要求。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前期介入管理对物业的土建结构、管线走向、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等情况了如指掌, 便于在后期管理中做好物业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由于已对所管物业有了全面了解, 就为竣工验收、接管验收打下了基础。同时, 通过前期介入管理可以提出许多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从而大大减少物业管理工作中物业的返修工作量。前期介入管理完善的记录和相应的证据在未来的隐患发生时, 对分清物业管理与建设、施工、安装单位的责任非常有利。是确保物业的使用质量, 为日后漫长的物业管理奠定基础的极为重要的物业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 能较好地履行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的责任, 化解整个物业管理活动中的诸多矛盾, 防范后期物业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实现物业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有效对接, 为物业的后期管理的顺利发展铺平道路。

二、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时机和方式

(一) 项目设计阶段

由于项目设计的缺陷导致的工程维修问题, 站在业主的角度, 哪怕服务再及时, 维修再到位, 即使疲于奔命也不会让业主满意。正如一个社区, 破案率再高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只有发案率等于零, 社区的安全才会得到居民的认可。项目设计阶段的前期介入改“灭火”为“防火”, 在规划设计方案出台前, 就介入方案的修改、优化和决策, 把平时管理实践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反馈给设计师,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业主生活和物业管理的实际需要, 提高设计品质。

优化规划设计是物业区域能否形成完整、合理、舒适、便利等区域功能的先天决定因素, 以往房地产开发在规划中大多考虑了美观和结构合理等因素, 而没有从有利使用和管理的角度, 从使用人的角度整体规划。容易出现建成后的物业使用与管理上的各种矛盾与欠缺, 并造成整体布局上的缺陷。物业管理的提前介入及时带来使用人和管理人长期相伴所积累的信息, 对在规划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遗漏, 在物业规划设计时或物业建设前提请发展商加以修正, 使规划设计更合理。

(二) 项目施工阶段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 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能起到确保项目的功能定位和物业的使用功能, 从使用人的角度出发监督施工, 减少返工, 防止留下后遗症。

在物业建设中, 质量问题总是给发展商和物业管理企业留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例如房屋建筑内在的质量问题, 施工建造中留下的安全隐患, 设备安装调试的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往往在物业竣工时不易察觉, 加上验收疏忽遗留下的, 必然造成后期物业管理的力不从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发展商完全可以利用物业管理企业长期管理各种类型物业的专业能力, 利用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长效管理、对业户终生服务的责任心, 协助施工监理、安装调试和竣工验收, 将施工、安装、调试、验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降低到最低程度, 以发挥前期介入减少返工、防止后遗症的作用。

(三) 物业管理准备阶段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为物业的正常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前期介入可以大量收集和掌握物业的第一手资料, 如收集图纸资料, 分门别类编制物业设备设施台账、记录物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相关事项、建立物业技术档案和物业业户档案、调查分析未来业户服务需求等。还可以根据第一手材料提前策划项目前期物业管理的方案, 进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费用测算、员工培训、入伙准备等工作, 使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有条不紊的衔接与过渡, 让物业的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得益彰。

在物业管理准备期间, 发展商可以与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协商, 共同策划, 并对前期物业管理方案进行审核与把关, 确保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均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 对于培育整个物业市场, 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积极走向市场, 推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业主物权的保值、增值,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为了保证物业的正常使用, 及时发现并纠正物业规划设计中的各种缺陷、建筑施工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 有利于对物业实施更有效的管理。物业管理前期介入, 对于培育整个物业市场、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业主的物业保值和增值,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物业管理,前期介入,重要性,介入时机

参考文献

[1]、孙碧敏《浅谈物业管理公司前期介入的意义》《中国物业管理》2006.3

[2]、《浅析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中物协河南物业网

[3]、王树森《浅谈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中国住宅设施》2006.3

前期分析 篇2

“四结合”作者 济南市五十八中曲丽君

一、概述

《巴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篇章。这一节主要介绍有关巴西这个国家的知识,介绍了它的主要地形、主要气候特征、主要资源等。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载体,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借助网络资源,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协作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

本案例以“我眼中的巴西”这一学习任务为中心线索,不断地辐射到其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不断创设的情境问题中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情境性、自主性、教师引导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等特点。课堂教学实施以学生和教师共同准备的学习资源库为基础,教学活动由“展示学生作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小组汇报研究成果”、“组织、引导评价”、“教师小结提升”、“课后交流反馈”等七个环节组成。通过学习活动与任务的完成,学生的交际和合作能力以及对地理科学的积极情感态度得以培养,也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升了地理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巴西的概况,包括种族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说出巴西的主要地形、主要气候特征、主要资源等。

(3)能根据巴西的相关资料提炼并阐述其自然和经济特征。

(4)能评价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5)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合理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提升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在自主和合作的过程中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前期分析 篇3

关键词:家庭农场;渊源;定义;特性;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es, we sorted and concluded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family farms, and analyzed deeply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hina family farms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This paper can provide policy makers with reference so that policies could make the mo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family farms, and overcome their weaknesses.

Key words: family farms; origins;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增农业补贴将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以具体的支农措施来推进家庭农场发展。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至此,发展家庭农场已经进入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还处在初期,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还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对家庭农场的支农措施还需要优化,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力还需要巩固。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起步阶段,梳理归纳家庭农场前世今生的渊源和本质特性上的定义,深入剖析21世纪前期中国家庭农场特性中的优越性和不足点,以期为读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这无疑将有重要意义。

1 家庭农场的渊源

家庭农场制度起源于欧美。大陆会议在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美国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家庭农场制度。荷兰在19世纪就形成了专业化的家庭农场,大多数家庭农场都专门生产某一种农产品。在欧美,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相当普遍。我国家庭农场制度,是在借鉴欧美成熟经验和中国地方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村土地以外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阶段等国情的特殊性,导致我国家庭农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理论需要探索、阐述和付诸实践。

1.1 美国家庭农场的渊源

美国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家庭农场制度和出台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制度。182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的《农业法》,确立了政府将公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给农户建立家庭农场的农地制度。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依据规定,所有在公有土地上耕作5年以上,年满21岁以上的个人或者家庭可以获赠160英亩(64.7 hm2)公有土地。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可供耕种的国有土地基本分配完毕,这为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夯实了稳定的土地产权基础。据土地资源网公布的信息,至2010年美国的农场已发展到220万个,农场共占地3.7亿hm2,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为169.16 hm2[1],约合169.13 hm2。

1.2 中国家庭农场的渊源

我国在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国营农场应继续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2]。这是对国营农场的改造,是在国营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国营农场的特定区域内,以家庭为核心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尝试,但不是当代意义上的通过农村承包户之间的土地流转集中而推行的家庭农场。直到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准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3]。至此,通过农村承包户之间的土地流转集中来建立当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但是,政府随后没有对这种当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进行理论解释,也没有出台与“家庭农场”相对应的支农措施,因此没有引起学术界与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仅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家庭农场。据资料显示,上海市松江区在2008年年底家庭农场总户数为708户。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增农业补贴将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家庭农场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开展,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这样,有具体支农政策相对应的通过农村承包户的耕地流转集中来发展的当代意义的“家庭农场”首次从国家层面进行推进,这促使了地方政府对建设家庭农场的各种模式探索。随着近几年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家庭农场的建立及生产经营特点上,出现了上海松江、吉林延边、安徽郎溪、江苏无锡、浙江宁波和湖北武汉等六大发展模式。据农业部2013年3月对全国家庭农场的首次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 173万hm2,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3.3 hm2。

2 家庭农场的定义表述

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等国情不一样,家庭农场在不同国度特定时期的特性和功能存在一些差异,导致各国政府对家庭农场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美国、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对家庭农场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统一公认的界定标准及其相应表述的定义。

2.1 家庭农场在美国的表述

在美国,家庭农场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与定义:家庭农场能够生产和出售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可以获得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家庭生活、农场正常运营、偿还债务和维持财产等方面的需求,农场主自行经营管理农场,农场主和家庭成员提供实质性的劳动,在农业生产繁忙季节,可以雇佣季节工,可以雇佣合理数量的长期的专职农工[4]。

从美国对家庭农场的界定与定义中看出,首先强调家庭农场的农产品商品化及其所在农业对国民经济提供基础性产业的功能。然后强调家庭农场对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的保障功能,最后强调家庭农场对农村就业的保障功能。这个界定和定义表述比较全面地抓住了农业和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重要本质功能。

2.2 家庭农场在中国的表述

我国政府目前对家庭农场没有明确的定义,学术界对家庭农场的表述有一些差异,地方政府对家庭农场的界定和政策支持也不尽相同。其中以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家庭农场的表述比较全面:“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5]。

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界定和定义表述更多的是概括了我国国情下的家庭农场的个性特征,回答了家庭农场作为什么样的主体、做什么样的事情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在以后表述的完善中,应补充概括家庭农场这个经营主体在农业、农民和农村中所体现的本质特性和功能。家庭农场在不同国情的国家所体现的个性特征是不一样的,但是任何国家的家庭农场在本质上都应该具有“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的产业地位,持续保障农民具有社会平均水平的生活,持续保障农村的就业稳定”这3个重要特性。这3个重要特性才是家庭农场的本质,抓住了本质,家庭农场在具体国情下的个性特征就不会跑偏和歪曲。

3 21世纪前期中国家庭农场与生俱来的特性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农业国、转型中的国家、城市化国家,家庭农场始终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普遍形式,并且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家庭农场的优越性引人注目[6]。家庭农场诸多的优越性使得无论是在人多地少的日本、韩国、荷兰,还是在人地平衡的法国、德国,人少地多的美国、加拿大,都实行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家庭农场的优越性是家庭农场自身特性在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外在表现,是和同期其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家庭农场天然的不足也表现在家庭农场的特性中。21世纪前期,我国家庭农场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与传统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具有的优势特性

3.1.1 家庭农场明确的交易者身份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 乡土乡亲品牌创始人赵翼说,食物安全问题的本质是高度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7]。笔者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们每个家庭都很焦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中国,传统普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在时间上,往往是兼职的、短时期的;在种养的品种上,也是易变的;在买农资和卖农产品时,交易对象是随机的。这些使得传统普通农户实际上是市场交易中的“隐匿交易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责任难以有效追溯到这些市场的“隐匿交易者”。农产品的生产者是“隐匿”的,导致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是不透明的和严重不对称。施用了剧毒农药的蔬菜等农产品不受害虫啃食,产量自然会提高,外表自然会美观而没有害虫啃食斑点。在农产品质量信息严重不对称时,消费者依靠眼睛等感官是无法有效感知农产品上的超标农药残留。但在市场购买农产品时,消费者只能依据眼睛等感官对农产品的外表和价格进行“逆向选择”,往往是选择了外表美观的、价格稍低的但实际上却是施用了较多农药的农产品。农产品的生产者是“隐匿”的,导致责任追究和生产行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农产品生产者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产量及改善农产品外观而进行“逆向选择”,对农产品施用低价的剧毒高效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可见,传统普通农户“隐匿交易者”的身份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

从国家对家庭农场的政策规定及地方实践来看,家庭农场需要政府登记,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农业种养的种类比较稳定,家庭成员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比较长,这使得家庭农场需要经常和外界交易,买回农业生产资料和卖出农产品,家庭农场与外界交易的频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使得家庭农场已经改变了小农户的那种“隐匿的交易者”的身份。家庭农场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订单和收益,就必须要按照市场要求来保障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家庭农场为了不引起农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对自己生产行为的追究,就必须要按照安全的行为规范来种养和生产农产品。可见,家庭农场明确的交易者身份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

3.1.2 家庭农场更高的生产效率有利于粮食安全 传统普通农户的耕地多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时被分割的碎片化的小块田地,播种机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难以在小块田地中使用。在病虫害防治时,相同区域的分属于不同农户的小块田地耕种的作物品种往往不同,所生的病虫也不同,难以做到统防统治。导致病虫在施药的小块田地和相邻的未施药小块田地之间来回迁徙,致施药次数增加,施药效果降低,直接带来农产品农药残留增加的同时农产品因病虫害而减产的不利后果。

家庭农场通过耕地流转,拥有成片见方的耕地,可以进行规模农业生产,产生规模效益;家庭农场的规模耕地有利于农业机械等农业科技成果的运用和转化,有利于统防统治等科学方法的实施,能更好地运用农业科技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这些是传统小农户分割的碎片化的小块耕地所不具备的优势。据资料显示,农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使美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1930年到1990年,美国的土豆单产提高了3.48倍,玉米单产提高了5.12倍。可见,家庭农场成片见方的耕地上能有效使用农业机械等农业科技成果,将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3.2 与农业企业相比家庭农场具有的优势特性

3.2.1 家庭农场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降低监督管理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是一个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行业,自然界中的天气反复无常,农业所需的光照、积温、降水、风速及土壤的时刻变化及施肥打药时机的机动把握,导致具体作物的生产过程难以像工业品生产那样标准化。农产品销售时的采摘、储存和运输都需要细心呵护,农产品的大小和颜色等品质都难以像工业品那样标准化。农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才能搞好农业生产。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从事农业生产,而家庭成员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家庭农场的收益高低直接与家庭成员的收益相关,这会导致家庭成员不需要管理监督,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从事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而农业企业的收益高低与农业企业的投资人即企业的股东直接相关,与农业企业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农业企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家庭农场家庭成员的高度;农业生产大多受环境条件、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生产过程不易控制,也不便于监督[8]。因此,农业企业往往需要较多的管理监督成本来管理监督职工按照要求从事农业生产。

3.2.2 家庭农场对当地农业产出效益的熟悉有利于家庭农场的规模理性 家庭农场大多数是当地的种植户或养殖户通过流转本村其他承包户的耕地发展起来的,这些家庭农场主对当地具体作物的产量和常年收益很清楚,这样,当地家庭农场主基于当地耕地常年平均收益的基础上估算出应当支付的合理租金及自己耕种的合理回报,进行耕地流转。由于收益、租金、耕种回报都是在常年的平均基础上理性估算的,因此,流转后的收益、租金和回报都能稳定兑现,促使流转关系和规模农业生产关系趋于稳定。

而进入农村圈地发展农业的工商资本及龙头企业普遍存在非理性的规模偏好[9]。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圈地发展农业企业时,工商资本往往是依据已经获得的部分订单的高收益或当期的好年成来计算每亩耕地的收益、租金和企业自己应得到的回报,这样计算的每亩耕地的收益都往往大幅度地高于当地耕地常年平均的每亩收益,导致在农民惜地和企业想快速拿到成片见方耕地的背景下,企业往往会大幅提高耕地租金在较短时间内流转到大片耕地。一旦市场波动导致企业订单价格下跌,将会给农业企业带来巨大亏损;农业企业为了减少亏损,就会缩减订单交付农产品、缩减耕种面积和毁约弃耕,将会给农民收益、农村稳定及农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和损失。正是由于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圈地发展农业企业具有非理性规模偏好,2015年春季出现了“河北上千亩流转土地被毁约弃耕,地租难以兑现”的现象和明证[10]。

3.2.3 家庭农场的地缘关系保障了区域农业的稳定 农业企业更是由一个农业企业主雇佣若干工人经营。农业专业户和农业企业主往往是一户中的一个人,当农业专业户或农业企业的这个建立者的职业发生变化,是不会影响到这一户人中其他与该农业专业户或农业企业的职业毫不相关的成员。这样,这个农业专业户或农业企业建立者的职业变化就有很大的自由度。当这个建立者随着在农业行业中的原始资本积累完成后,这个人很可能会到价值链更高的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中投资,而缩减或放弃原来的农业行业的投资。而且农业企业有较强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倾向,这些将影响农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而家庭农场是由农户家庭的所有成员来承担具体区域位置家庭农场的主要农业生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住所及日常生活、职业技能及就业都与具体区域位置的当地农村社区有很强的地缘关系,与当地农村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9]。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职业变化都会迎来其他家庭成员对农业生产要维持稳定的思考和要求,这会减少家庭个别成员迁移住所到其他区域和改变自己农业职业的自由度,从而增加家庭中每个成员在家庭农场中从事农业的稳定,促使区域农业的稳定性。

3.3 家庭农场特性中的不足之处

3.3.1 家庭农场的农业信息能力有待加强 农业企业有专门的生产部、市场部及技术研发部,并按照不同的部门招聘与部门相对应的专业背景的职员;而家庭农场的家庭成员在日常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成员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背景很相似,这导致家庭成员的主要优势集中在农业生产,但对农业市场信息和农业新科技成果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加工处理能力明显低于农业企业。这需要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合力,帮助家庭农场提高农业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农业部和科技部的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开发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以下简称“农技云”)。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载体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1-12]。农技云正使农技员成长为传播农业知识信息的“二传手”,把农技云上“田间课堂”模块视频资源中的农业新技术及“农业技术讲义”模块文本资源中的农业新技术运用现代电信工具快速传播推广给农技员所在地的家庭农场,切实提高家庭农场对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随着农技云上的“市场联播”和“价格采集”模块的上线应用,将为农技员、家庭农场及普通农户获取市场信息开辟信息化途径。

4 结 语

笔者通过对家庭农场中外文献的深入研究,梳理和归纳了家庭农场的渊源和定义,仔细剖析了我国家庭农场的特性及其形成特性的内在原因和机制,以期为人们在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中创造条件使家庭农场的优势特性得以发挥出来,同时要逐个排除束缚家庭农场优势特性发挥的制度障碍;另外,了解家庭农场天生不足的特性,然后采取措施和机制来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以使家庭农场这个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英.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34-37.

[2] 作者不详.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0-01-26]. http://money.163.com/10/0126/18/5TVO4HML002544P9.html.

[3] 作者不详.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EB/OL].[2008-10-31].http://www. gov.cn/test/2008-10/31/content_1136796.htm.

[4] 杜志雄,肖卫东.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状态与政策支持[J].改革,2014(6):39-40.

[5] 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2-26].http://www.tdzyw.com/2014/0226/34972.html.

[6] 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进发展[M].胡光宇,赵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 赵翼.我们一起撕开食品安全问题的黑布[EB/OL].[2015-06-30].http://news.sina.com.cn/zhixing/video/2015-06-30/doc-ifxenncn6810871.shtml.

[8] 曾珍,陈兵兵.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政策比较研究[J].经济师,2015(1):15-16.

[9] 郭晓鸣.支持家庭农场,政策创新需加力[N].人民日报,2014-12-07(10).

[10] 樊江涛.河北上千亩流转土地被毁约弃耕,地租难以兑现[N].中国青年报,2015-04-20(4).

[11] 王文生.搭建3G信息化平台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J].世界电信,2011(6):41-42.

BOT项目前期的风险分析 篇4

BOT项目决策和决策分析,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决策和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1]

目前国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设有风险分析专篇,而一般的工业项目的风险分析却重视不够,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隐患,尤其对市场、投资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预测不够,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实际数据与决策时所做的可行性研究出入很大,甚至完全失实,对大力发展的BOT项目而言更是如此。[2]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BOT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为建设项目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根本保证。

1 BOT项目前期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一个BOT项目是使私营企业资金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更好吸引私营企业资金,充分挖掘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和建设方面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共设施的经营和使用效率,它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复杂的项目管理方式,代表了项目管理模式高度综合一体化和发展趋势。但是在每个BOT项目中,都有若干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BOT项目的风险远远超过一般投资项目的风险。所有在BOT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都应进行判断、分析,否则一旦出现风险就可能导致成本增加。[3]

并且项目成本节省的可能性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而不断减小的,在项目前期阶段成本节省的可能性最大,而且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多在前期出现,所以这一阶段风险的减小和消除往往可大大降低项目总成本,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进度。当然变化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的变化范围和结果在前期阶段常常被低估,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从而能进行较低风险的项目管理。

2 BOT项目前期风险识别

BOT项目的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它贯穿于项目决策、实施到经营各阶段,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识别过程中应对所有可能的风险事件的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并且对各类风险因素不断根据项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识别和调整,寻求风险规避或利用的可能性。BOT项目前期的主要风险因素有:[4]

(1)政治风险。

主要是指BOT所在国家(也有参与各方所在国)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的风险,是一种完全主观的不确定事件。从宏观政治形式上讲,国际、国内出现全局性恶性事件,对项目参与各方均构成不利影响。政治风险是BOT投资者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在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政治风险会使项目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另外政府的政策、法规的交化,以及从行业全局考虑对工程规范、评估标准的调整等,都会影响项目的评估、决策及计划安排,从而导致项目成本调整、工期拖延。

政治风险的根源包罗万象,依其性质可大致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之为外生性政治风险,包括战争、恐怖分子的攻击、罢工、暴动、或政权的转迭等;政治风险中的第二类风险可称为内生性政治风险,包括政策变动的风险及行政体系效率不彰的风险。

(2)业主自身的风险。

主要有业主内部投资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如撤资、决策权变动等,常常会导致项目决策拖延或变更。由于BOT项目往往是多个机构或企业以股东的形式联合组成一个项目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管理,所以这些股东都是存在各自的利益和目的,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获利最多,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协调,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直到撤资等不利的最后结局。此外还有业主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经营风险等。

(3)技术方面的风险。

在BOT投资项目决策分析和评价中,虽然对拟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得性进行了必要的论证分析,选定了认为合适的技术。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仍然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问题,使投资项目遭受风险损失。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应考虑的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认识不足,开车后达不到生产能力、质量不过关或消耗指标偏高。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除此之外还必须考察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技术的更新程度,因此这类项目面临的技术风险要高于一般项目。对于引进国外二手设备的项目,设备的性能能否如愿是应认真分析的风险因素。有些项目,技术的可得性也可能成为一种风险因素。另外,工艺技术与原料的匹配问题也是应考察的风险因素。

(4)工程地质和环境风险。

特别是对于土建工程而言,由于施工现场地质勘探不准,工程设计、承包合同有可能不得不变更,承包商还有可能提出索赔,致使工程成本加大。这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的风险。例如,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工程成本是一增再增,目前的工程成本已经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亿,比原计划的一百二十亿多了整整22亿,增加数量是非常之大,这在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也是很少见的,这对于投资商来说确实是很大的风险。此外,从建设环境来讲,当地的风俗习惯、天气情况也会引起项目决策、设计的变更,从而加大成本。

(5)材料和设备风险。

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伤,而且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动。加上可能出现的设备功能浪费或材料的节省等,都会造成项目风险。在做投资估算的时候,材料和设备的取价基本上都是根据当地近几年的平均水平来做的,但是由于市场化的发展,市场的价格涨幅比较大,可能往往很大程度上超过了项目决策期的预期值。

(6)市场方面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经常遇到的重要风险,它的损失主要表现在项目产品销路不畅,产品价格低迷等,以至产量和销售收入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在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比如高速公路BOT项目,在前期做决策时,对建成后车流量的预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这样可以对项目建成后的预期收入作个初步了解,从而得知项目的可行性,但是,对于车流量的预测却不是那么准确的事情,所以也就意味在将来的市场上面临的风险性是比较大的。

(7)承包商的风险。

承包商的经验不足,以及承包队伍资金来源不稳定,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展,还有承包商的道德风险等,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功与否,从而形成业主的风险。

(8)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化。

通货膨胀会使项目名义收益偏离预期收益,导致资金周转和贷款偿付困难,汇率变化可能使业主在两种货币衔接中产生损失,增加成本。

3 BOT项目前期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因素的识别应和风险评估相结合,才能知道风险程度。目前在项目评估中,考虑不确定性风险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成本评估的最后结果上增加一个百分数,这种作法有许多弊病:首先,这一百分数不一定适合具体项目;其次,可能导致风险的重复考虑,因为有些评估人员习惯于将不确定性考虑在其评估结果中;第三,百分数的增加是一个确定数值,无法调整,并且它只反映了潜在的损失风险,没有反映降低风险、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第四,百分数是根据成本来考虑的,常常没有考虑进度、执行情况和质量风险,也不利于激发评估过程中创造性。

考虑到BOT项目的风险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他们进行估计和分析;同时客观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他们有可能给项目带来更大的风险。有必要对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描述,因此风险评估应采取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做出全面的估计。

3.1 专家调查打分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应用,特别是在项目前期阶段常缺乏具体数据资料之时,利用专家的经验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但此方法主观因素多,易产生主观失误的风险。

3.2 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法考虑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项目评估值存在的区间,关键的环节是确定项目各可能结果的概率。概率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有:

(1)选定计量项目变数的标度;

(2)确定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3)根据选定的计量标度计算风险事件各种后果的数值大小,另外,还要考虑有那些转化因素可能变潜在威胁为现实损失或损害,及其发生概率,以及潜在威胁变为现实时其后果的严重性;

(4)确定估计数值的变化范围及其限定条件,避免项目有关各方产生误解,以为这些估计数值是准确无误、不会变动的。

(5)最后列出所有风险识别分析得出的主要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其对进度、成本预算的影响。对于发生概率大、损失大的风险应尽快回避,其他风险也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

例如,根据大量数据统计得出某项目各内部收益率出现的频率如图1所示。

根据直方图可得出内部收益率的累计频率曲线,即概率曲线,如内部收益率在17%以上的概率为40%。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进度,希望在一规定时间完工,则其概率分析如图2所示。

图2显示了不同时期开工到规定时间能够完工的概率。

通过以上的风险分析,可以确定出风险事件的严重程度,并按风险量大小进行分类,如图3所示。

最后列出所有风险识别分析得出的主要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其对进度、成本预算的影响。对于发生概率大、损失大的风险应尽快回避,其他风险也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若想成功预测项目将来的总成本,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耐用性,关键还是要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所以业主在项目的一开始就应该考虑风险。理想的情况是:项目最开始的成本估算应足够高,以便给出项目成本合理的上界,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不断减小,评估结果的变化范围也随之减小,做到预算不超过估算,决算不超过预算。

4 BOT项目前期风险控制

由于BOT项目有其特殊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也要对其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得BOT方式在我国得到更大的用处,根据以上的风险分析,对于BOT项目风险的控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 风险回避

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取消风险量很大且没有有效措施降低风险量的事件,以避免风险出现。如放弃一些先进但不成熟、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工艺。

4.2 风险抑制

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风险减轻的方法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会存在残余的风险。对风险量大、风险无法回避和转移的事件,通常采用风险抑制。

4.3 风险自留

自己承担风险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自愿接受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自留风险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最省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自留风险的方法。

4.4 风险转移

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风险的后果连同应对风险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人,自己不再直接面对风险,风险转移的方式包括下面几种:(1)工程保险,将项目可能遇到的某些类型的风险转移,由保险公司承担;(2)工程担保,将项目风险转移给担保公司或银行;(3)合理制定合同条件,可以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

由于不可能消除所有的风险,风险管理实际上是低风险管理,尽可能转移和降低风险,充分利用保险,做到有效地控制风险;对于需要自留的风险,应充分估计成本和时间。

5 结束语

总之,由于BOT项目的特殊性,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成了决定了BOT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项目前期阶时就要重视对风险的分析,编制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工作内容对风险进行分担,由不同的责任主体管理各自分担的风险,以能保证BOT项目的顺利进行。

摘要: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译意为“建设—经营—移交”,是民间资本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尽管以BOT方式投资于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项目参与各方在不同程度上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商业经营活动,但是在每个BOT项目中,都是有若干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BOT项目的风险远远超过一般投资项目的风险,所以对于每个BOT项目而言,项目前期的风险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BOT项目,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刘省平:《BOT项目融资理论与务实》[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5。

[2]颜志渊:《我国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的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中旬刊)》2008(1):67-68。

[3]陈辉:《我国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10-12。

教学前期分析案例观摩与改进 篇5

《要下雨了》一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学生全 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2、教学目标的分析整体体现了教学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既具有层次性、可操作性,又有利于教学评价;

3、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并重,既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4、“过程与方法”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仿编、续 编或创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5、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实 质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建议:

(1)“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困难了,应删除 或者改为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或复述课文某一段。

前期分析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分析

不论是古代的学堂授课,还是现代教学的课堂教学,数学都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呈现在古今学子的眼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授数学时不仅需要极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极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这些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求教师拥有一份完备的教学设计。

一、“数学”一词的理解

就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其中,纯粹数学也被称为基础数学,它是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小学课堂中教授的相关数学知识就属于纯粹数学。数学一直贯穿于九年义务教育中,并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占有主门课程的地位,这与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点息息相关。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数学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同样,社会对教师教授数学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

初中数学是在学生所掌握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上,巩固原有基础知识并延伸学习更深一层的知识,为高中数学教学打基础。从某一方面来说,初中数学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的内容、学习者的特点以及教学的相关环境,运用教育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活动计划;第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第三,教学设计具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方法;第四,教学设计的实施对象是学习者。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八个环节: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而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内容就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具体而言,学习需要分析是通过对学习中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经过规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编辑最终报告四个过程,建立科学、准确的学习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从问题中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分析主要分为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安排以及初步评价四方面内容。学习者分析的对象是学习者,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风格和心理发展特征三项内容的分析,以达到切合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设计前期的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复杂性交流活动。粗制滥造的教学不仅无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无法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传授知识。人民教师本就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超负荷体力劳动以及时间,更需要一颗敬业乐业的心灵与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初中数学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准备几近完美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前期内容一般有:三维目标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选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授课的启明灯,它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数学是几何与数量关系的集合。为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确立三维目标则就成了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数学的三维目标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课本的掌握程度为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对象不仅是指教师,也指学习者。毕竟,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考察教师的授课能力,还要考虑到学习者对授课内容的掌握与吸收。在数学课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本就是一门需要举一反三的学科,倘若只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而不教授他们应用的技能,那么这堂课并不能称为成功。

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应使每一位人民教师深思。只有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觉地渴望和汲取知识,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数学课应一改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应一改简单粗暴的强制授课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充满好奇与感叹。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学习者的情感,培养学习者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观念,落实人文教育。

在初中,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授课内容详略是否得当,是否分得清轻重缓急,是考验一名教师能力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检验其教学设计是否科学的标准。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并综合考虑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来确定知识的重难点,并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习者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调整。

教师在备课前应准备多套教学方案,以应对在授课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但这些应急方案不能背离教师的教学模式,否则会使课堂丧失应有的秩序,对授课者与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结束语

完善教学设计有利于使初中数学授课条理化,为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教师在准备教学设计前期分析时要加深对授课内容的印象,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参考文献】

[1]李治国,李学锋.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学理论, 2013(33) .

[2]牛献礼.关于数学教学目标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3(31) .

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74例, 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痫前期的孕妇。其中, 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孕妇体现, 其效果令人满意的, 体体37例, 将其定义为观察组, 年龄23~37岁, 平均 (27.3±1.4) 岁, 孕周23~37周, 平均 (30.2±2.8) 周, 经产妇8例, 初产妇29例。另37例患者均为同期单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患者, 将其定义为对照组, 年龄22~34岁, 平均 (26.1±1.6) 岁, 孕周23~36周, 平均 (30.5±1.6) 周, 经产妇5例, 初产妇32例,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等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 如贫血、胎膜早破 (PROM) 、早产、胎儿生长受限 (FGR) 、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低出生体质量儿、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娩方式及胎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及胎儿情况方面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在子痫、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FGR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妊娠期糖尿病、肺水肿等并发症方面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双胎妊娠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中, 属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高, 对孕产妇和围生儿危害大。孕妇会出现如脑血管意外、子痫、胎盘早剥、肝肾损害、DIC或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 胎儿会出现胎儿窘迫、早产或宫内生长受限等并发症, 更甚者会造成围生儿死亡、死产与死胎等[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日前, 最有效的抑制病因方法即终止妊娠, 在必要的时候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唯一选择。然而, 选取恰当的时间和适宜的分娩途径对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患者相当关键[3]。本研究中, 观察组 (双胎合并子痫前期) 的剖宫产率86.49%, 对照组 (单胎合并子痫前期) 的的剖剖宫宫产产率率8811..0088%%, , 两两组组在在分分娩娩方方式式方方面面相相比比较较差差异异不不具具有有显显著著性性 ( (PP>>00..0055) ) 。。剖剖宫宫产产手手术术能能够够降降低低子子痫痫前前期期围围生生期期血血液液动动力力学学的的变变化化, , 把把母母体体的的安安全全风风险险降降到到最最低低, , 预预防防产产时时或或产产后后子子痫痫的的发发生生, , 控控制制了了死产与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 被认定为最便捷有效的终止妊娠方式[[44]]。所以, 对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患者的剖宫产指征无需特别严格, 剖宫产术可缓和病情, 减少并发症与合并症给母胎的带来影响。

在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子痫、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早剥剥、、胎胎儿儿窘窘迫迫、、FFGGRR ( (胎胎儿儿生生长长发发育育迟迟缓缓) ) 、、妊妊娠娠期期糖糖尿尿病病、、肺肺水水肿肿等等并并发发症症方方面面相相比比较较差差异异均均具具有有显显著著性性 ( (PP<<00..0055) ) , , 本本院院针针对对产产后后子子宫宫收收缩缩状状况况不不良良者者, , 在在使使用用催催产产素素时时还还辅辅以以卡卡前前列列素素氨氨丁丁三三醇醇 ( (欣欣母母沛沛) ) , , 不不仅仅能能够够帮帮助助子子宫宫收收缩缩, , 还还可可降降低低产产后后出出血血量量。。面面对对产产后后出出血血超超过过11000000 mm LL的的患患者者, , 医医护护人人员员需需行行宫宫腔腔纱纱布布填填塞塞术术, , 此此法法可可快快速速缓缓解解产产后后出出血血现现象象, , 且且所所有有患患者者均均未未做做子子宫宫切切除除。。常常人人普普遍遍以以为为, , 88个个月月前前, , 单单胎胎与与双双胎胎胎胎儿儿体体质质量量相相近近, , 随随着着母母体体宫宫腔腔的的急急速速膨膨胀胀, , 血血液液循循环环不不顺顺畅畅, , 胎胎儿儿生生长长速速度度变变慢慢, , 88个个月月后后, , 双双胎胎胎胎儿儿体体质质量量明明显显要要比比单单胎胎轻轻, , 以以至至于于形形成成FFGGRR, , 出出现现率率为为1122%%~~3344%%[[55]]。。研研究究证证实实, , 双双绒绒毛毛膜膜双双胎胎胎胎盘盘血血管管结结构构和和新新生生儿儿体体质质量量息息息息相相关关, , 胎胎儿儿宫宫内内生生长长与与胎胎盘盘的的体体积积和和周周围围脐脐带带因因素素密密不不可可分分。。所所以以, , 在在妊妊娠娠中中期期之之前前, , 如如果果能借助超声检查从胎盘发育情况对胎儿体质量做出推算, 便可在妊娠中晚期做好防范工作, 从而降少双胎妊娠围生儿发病与病死率。

总之, 就患有双胎合并子痫前期的孕妇而言, 增强产前指导与病情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子痫前期, 自主防治相关并发症, 选取最为合理的分娩途径, 提升分娩质量, 对缓解双胎妊娠预后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新, 崔蓉.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23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11, 31 (6) :21-22.

[2]苟文丽, 李春芳.如何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及危害程度[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4) :244.

[3]Alanis MC, Robinson CJ, Hulsey TC, et al.Early-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induction of labor vs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 and neonatal outcomes[J].Am J Obstet Gynecol, 2008, 199 (3) :261-266.

[4]方根娟.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2 (24) :3070.

前期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分组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289例及其围生儿301例,其中双胎12例。剔除标准:合并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289例患者中,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1岁。建卡定期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仅有49例。初产妇197例,经产妇92例(其中16例前次妊娠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发病孕周23+3~40+3周。剖宫产212例,阴道分娩77例。外院转入196例。将28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101例(新生儿105例),进行孕期定期产前检查者仅13例;晚发型(≥34孕周)188例(新生儿196例);同时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A组(<27+6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FGR)的诊断标准参照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1]。

1.3 方法

1.3.1 观察指标

比较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分娩情况、严重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子痫、高血压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视网膜剥离、肾功能损害、胎盘早剥、凝血功能异常等)及围生儿结局。每日血压和尿蛋白定性监测;24小时尿蛋白总量测定(每周1~2次);血生化的测定,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血脂等(每周1~2次);血象检查;凝血功能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自觉症状包括大脑及消化道不适、视觉障碍等的观察。对胎儿的监测包括:每日胎心监测及胎动计数,每日1次无负荷试验(NST);每周1次超声检查(检测脐动脉血流S/D比值)。

1.3.2 治疗方法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入院时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后及时终止妊娠。入院时不伴有严重并发症、孕周小于34周的患者予期待治疗,方法包括:硫酸镁5 g加入5%葡萄糖100 ml,快速静脉滴注,继之以1~2 g/h静脉维持,总量25~30g/d;当舒张压>110 mm Hg,或收缩压>160 mm Hg时,给予常规降压药(硝苯地平、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或拉贝洛尔等)降压治疗;如血压不能控制,用硝普钠短期降压,24时内终止妊娠。维持舒张压90~100 mm Hg,收缩压140~150 mm Hg;并给予地西泮镇静,改善微循环,监测和对症治疗各种合并症。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出现孕妇或胎儿并发症时,及时终止妊娠。孕34周前终止妊娠时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及围生儿情况比较

早发型组中有10例孕产妇用常规降压药无效,需加用硝普钠控制血压,而晚发型组仅1例需用硝普钠控制血压。早发型组孕妇出现严重并发症84例(83.2%),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晚发型组出现严重并发症79例(42.0%)。两组孕妇发病时的血压、发病孕周、分娩孕周、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胎儿脐动脉S/D、FGR、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不同发病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结局比较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周的围生儿结局比较中,A组胎儿脐动脉S/D≥3、FGR、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P<0.05);而C组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1)与A组比较,P<0.05;(2)与B组比较,P<0.05

2.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S/D值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S/D≥3的病例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胎儿脐动脉S/D<3的病例(P<0.05)。两者间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3.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孕妇的影响

近年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2,3],但迄今为止仍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统一界定值。本组资料显示,以孕34周为诊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界定值,其分娩结局的统计学差异明显,与分娩孕周及发病孕周有关。本组289例子痫前期孕妇中,外院转入196例,仅49例孕妇进行了定期产前检查,而101例早发型孕妇仅13例进行了定期产前检查。因此,建议基层医院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建卡率,定期行产前检查,通过询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等孕期筛查方法,筛选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并将她们转入有条件的上级医院进行系统监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病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因发病早,病程进展快,常伴有较多并发症,较早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4]。本组资料发现:早发型组严重并发症总的发生率高达83.2%,与晚发型组总的发生率4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发现早发型组发病时的血压较晚发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早发型组血压难以控制,早发型组中有10例孕产妇用常规降压药无效,需加用硝普钠控制血压,而晚发型组仅1例需用硝普钠控制血压,提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比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亲安全更有威胁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3.2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生儿的影响

期待疗法是近年来针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提出的延迟分娩的治疗方法,旨在延长胎儿出生胎龄,减少因胎儿不成熟所致的围生儿死亡。目前对于子痫前期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终止妊娠才能控制病情发展,但积极终止妊娠会造成医源性早产,围生儿死亡率升高,以及残碍儿的发生率升高。近年来,多数学者认识到早产儿的存活在孕龄达34周才得以改善,且孕龄比高血压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更大[5,6]。本组资料显示,早发型组早产率及FGR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P<0.05),提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影响胎儿预后的因素主要是胎儿脐血流、FGR、发病孕周及分娩孕周。而且早发型不同孕周中,随着孕周增加,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及早产的发生率降低,可见发病越早,围生儿预后越差。因此,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期待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应用硫酸镁及抗高血压药物解痉、改善胎盘循环及降压等治疗,尽量延长孕周,并获得促胎肺成熟治疗时间,改善胎儿预后[7]。期待治疗的孕周选择应根据所在医院的围生儿治疗条件以及母儿利益综合情况决定,<28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后有较高的母亲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8]。

3.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监测

胎儿监测(脐血流胎盘循环和胎儿安危)是期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脐动脉是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唯一途径,脐动脉血流检测反映的是血管阻力,它的变化反映了末梢循环的灌注情况。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孕30周后S/D<3,且下降趋势平稳。所以对胎儿脐动脉血流多普勒检测,可反映胎盘-胎儿的循环状况。在胎儿缺氧情况下,脐动脉出现的变化最早,胎盘阻力略有升高,脐动脉即可表现出来。当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时,由于血管壁痉挛、梗塞、水肿、管腔狭窄、胎盘功能低下,致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增加,使脐动脉舒张期血流减少,S/D比值增高。本组资料显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中脐动脉S/D≥3的病例,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脐动脉S/D<3的病例(P<0.05)。利用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脐动脉血流,用以辅助诊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时胎儿缺血、缺氧及胎儿窘迫是非常简便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其中早发型组101例,晚发型组188例,围生儿301例)的母婴结局。结果:①早发型组的发病时平均血压、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胎儿脐血流比值(S/D)、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按发病孕周分为A组(<28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3组围生儿结局比较,A组病例中胎儿脐动脉S/D≥3、FGR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P<0.05);而A组及B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中脐动脉S/D≥3的病例,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S/D<3的病例(P<0.05);两者间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发病孕周越早,FGR、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越高,围生儿结局不佳。基层医院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行产前检查。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并发症,围生儿预后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78.

[2]杨孜,李蓉,石凌懿,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5):302-305.

[3]Withagen M,Wallenburg H,Steegers E,et al.Morbidity and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of infants born after temporizing treatment of early onset eclampsia[J].BJOG,2005,112(7):910-914.

[4]Wessel G,Annelies R,Gouke J,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wo temporiz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one with and one without plasma volume expansion,for severe and early onset pre-ec-lampsia[J].BJOG,2005,112(10):1358-1368.

[5]Vigil-De Gracia P,Montufar-Rueda C,Ruiz J.Expectant management severe preeclampsia and preeclampsia superimposed on chronic hyper-tention between24and34weeks gestation[J].Eur Obstet Gynecol Reprodol,2003,107(1):24-27.

[6]Hall DR,Odendaal HJ,Steyn DW.Expectant management of severe eclampsia in the mid-trimester[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2001,96(2):168-172.

[7]Sibai BM,Barton JR.Expectant management of severe preeclampsia remote from term:patient selection,treatment,an delivery indications[J].Am J Obstet Gynecol,2007,196(6):514-519.

前期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56例, 年龄24~42岁, 平均28.6岁;初产妇38例, 经产妇18例;妊娠28~33周27例, 34~36周17例, >37周13例, 56例中均为单胎。诊断均按照第7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子痫表现为:抽搐、面部充血、口吐白沫, 深昏迷随之深部肌肉僵硬, 很快发展成典型的全身高张阵挛惊厥, 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紧张, 持续约1~1.5min, 其间患者无呼吸动作, 此后抽搐停止, 呼吸恢复, 但患者仍昏迷, 最后意识恢复, 但困惑, 易激怒、烦躁。抽搐可重复发生[2]。

1.2 临床症状

56例患者在入院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约83%、头晕94%、头痛症状63%、视物模糊占28%、胸闷气短占13%。其中40例患者入院后检查全部患者合并蛋白尿 (+~++++) , 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最高值为172U/L, 30例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改变。入院时发现有并发症者12例, HELLP综合征3例, 胎盘早剥4例, 心功能衰竭2例, 重度贫血3例, 肺炎1例。

1.3 方法

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降压、解痉、镇静、降压、利尿、强心、扩容等治疗。给予25%硫酸镁20m L加上10%葡萄液50m L静脉推注, 后以硫酸镁l~2g/h静滴, 每日总量20~25g为宜, 视水肿和生化检查情况可适当补充白蛋白, 以纠正低蛋白血症, 注意强心, 利尿、纠正心、肝、肾功能不全, 预防可能的感染。如有抽搐患者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病情控制以后, 对治疗情况好的患者可继续妊娠至37周, 对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应及时剖宫产或终止妊娠。剖宫产患者至少在术前2h给予硫酸镁并且在术中维持用药, 术中若因麻醉作用血压下降明显时减量或停药, 术后24h常规维持。阴道分娩必要时硫酸镁及缩宫素同时应用;口服降压药效果不佳时, 以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效果仍不好时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另用镇静、扩容、利尿等药物。

2 结果

56例子痫前期孕妇中49例痊愈, 7例遗留下高血压疾病, 1例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治疗72h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 治愈率达87.5%;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剖宫产43例, 阴道助产7例, 阴道自然顺产6例。其中产后出血者25例, 其中出血在1000m L以上者4例。同产儿死亡5例, 2例分别妊娠29周和32周发生子痫导致死胎, 1例妊娠32周发生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2例分别妊娠34周和35周产时子痫发作导致死产。阴道产孕妇与剖宫产孕妇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病率有所差别, 阴道产孕妇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孕妇。具体并发症与合并症情况, 见表1。

3 讨论

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10.4%。该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其主要表现是:高血压、蛋白尿, 部分患者可伴有水肿, 严重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抽搐、昏迷等, 围产儿和孕产妇病死率高。该病又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 (轻度、重度) 、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以子痫前期最为多见。多数病例在妊娠20周后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 分娩后大部分病例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尿蛋白转阴;也有部分病例迁延转为慢性高血压以及肝肾功能不全。个别患者因延误治疗,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是孕产妇和同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统计, 妊娠期高血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原因。子痫前期的病因尚不明了, 近来有学者提出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妊娠年龄大、未定期产前检查、存在孕期负性事件、家庭收入低、血清钙离子低等。但也有许多学者提出其他理论, 但无确切研究证明其发病原因。由于病因未明, 所以预防是关键, 加强产前宣教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 及降低孕产妇及同产儿病死率有积极作用为了降低孕产妇及嗣生儿病死率, 同时应提高产前检查质量, 系统地进行孕期各项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特点, 探讨如何在孕期监测、治疗及减少其并发症的措施, 如何预防子痫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56例子痫前期孕妇情况。结果 56例子痫前期孕妇中49例痊愈, 7例遗留下高血压疾病, 1例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治疗72h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 治愈率达87.5%;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剖宫产43例, 阴道助产7例, 阴道自然顺产6例。56例中死胎共5例。结论 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严重危害母婴的健康, 定期产前检查可以起到预防、降低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率, 适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是子痫前期的最佳分娩方式, 并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是降低围生儿死胎、死产率、提高母婴生命与健康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检查,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赵瑞林, 高雪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命名和分类的变迁[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 9 (1) :70.

前期分析 篇10

1 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分析的重要意义

干旱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 对农业发展影响巨大, 尤其是发生特大干旱时,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巨大, 因此我国很多的专家都对这种干旱灾害进行研究, 以期望找到规律, 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其中研究的一种方法就是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 这个指标是由两个基本指标组成, 一个是前期降水指数, 另一个是标准化降水指数。这个研究指标为气象干旱研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气象干旱研究主要侧重于累积的降水量, 这种研究方式存在很大弊端, 尤其是在统计相关数据时, 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旱情加剧现象, 因此传统的气象干旱研究方法, 如果有来指导实际的干旱工作, 势必会产生误差, 而利用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因为某一段时间内, 降水一直处于偏少状态, 而由此引发的水分亏缺现象, 之后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来总结出适用性的特点。这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分析

根据上述介绍, 我们已经了解了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分析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就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资料来源。

资料包括全国632个气象站从建站至2013年的逐日降水资料, 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为考察干旱指数在2011年干旱过程中的表现, 部分站点资料补充至2014年8月。原始资料库中包括733个地面气象站, 按照资料序列不少于30年且目前 (2014年) 仍持续观测两个条件, 考虑区域代表性个别站点资料年限放宽至20年 (共30个站) , 最终选择632个站。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API对干旱过程的描述能力。某地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25日逐日SAPI及降水量的变化曲线显示 (图1) , 期间发生两次明显的干旱过程, 一次开始于2013年7月3日, 结束于2013年8月21日, 持续49d, 过程强度指数为-69.8。另一次开始于2014年1月3日, 结束于2014年2月9日, 持续38d, 过程强度指数为-31.8。前一次过程明显重于后一次。SAPI曲线呈典型“锯齿型”波动, 精细刻画干旱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SAPI随着降水量持续偏少而持续下降, 没有出现PA、M、SPI、CI等指标在用于逐日干旱监测时常出现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 表明SAPI能够刻画干旱累积效应。敏感性分析表明, 旱情加剧一个等级 (SAPI减少0.5) 需要的无雨日数。2.2.2 SAPI旱日频率及空间分布。全国平均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日频率分别为16.3%、10.1%、4.4%和1.6%, 合计旱日频率为32.4%。从研究中SAPI理论频率相比, 全国平均SAPI轻旱、中旱频率及总旱频率略高, 特旱频率略偏低, 总体上一致, 表明T函数能够较好模拟API的概率分布, API经过标准化转换后的SAPI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枯水季节 (10月至次年3月) SAPI轻旱、中旱及总旱日频率略高于丰水季节 (4-9月) , 而重旱、特旱相反, 枯水季节的频率略低于丰水季节。其中轻旱频率全国平均16.3%, 大部分地区略高于理论频率, 其中西北、华北等降水较少地区达18%以上, 偏高更明显;中旱日频率全国平均10.1%, 也是大部分地区略高于理论频率, 空间分布也与轻旱相似;重旱频率全国平均为4.4%, 与理论频率一致, 空间分布均匀;特旱频率全国平均为1.6%, 略低于理论频率, 空间分布形态与轻旱、中旱相反, 其中西北、华北及东南沿海地区偏低较明显。

如上所述, 旱日频率时空分布与SAPI对无雨日数和降水量敏感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在降水较少的地区或季节, 由于SAPI对旱日敏感性较低, 旱情发展慢, SAPI对降水敏感性高, 旱情缓解快, 因此虽然发生一般性干旱概率略高, 但特旱概率并不高;常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或季节却与之相反。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 笔者是以气象干旱为角度, 并且依据前期降水指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其分析结果明确, 具有真实可靠性, 通过分析研究, 我们知道研究的数据与理论上的数据没有太大偏差, 如果该地自身就属于降水量非常少的地方, 就会旱情的频率就要高于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 而降水量比较少的季节, 其发生干旱的频率也要高于降水量比较多的季节, 但是从结果中现实, 重大干旱以及特大干旱的发生的频率, 却与之相反。

其次, 该指数指标曲线, 呈现的明显特征就是锯齿形, 但是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 降水量一直比较少, 就会呈现出平稳的状态,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该指标的优势, 完全避免了传统的研究出现的不合理旱情加固的现象, 从曲线中, 我们能够明确的看出干旱发生的整个过程。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 如果需要上升一个干旱等级, 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没有雨的天数在降水本身就非常少的季节增多;而如果需要降低一个干旱等级, 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正好与之相反。与其他指标相比, 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能给非常敏感的反映出当日降水的情况。

最后, 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在研究干旱的过程中, 并没有将全部的因素考虑进去, 其中最要的就是蒸散因子, 而之所以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主要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数据, 如果要对其进行计算非常复杂, 不确定因素非常多, 这反而会影响研究;最重要的是根据相关证明得出, 降水中的蒸散因子往往与之一起增加, 也就是说, 从整体上讲, 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对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

摘要:因为气象干旱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 而且对农业生产产量影响非常大, 所以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选择的研究方法有很多, 但是大多数都偏重于累积降水量, 这种现象导致了研究中经常出现不合理旱情加剧的现象, 而本文选择的是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 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利用该指标的重要意义, 其次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分析的结果, 希望能够为气象干旱工作作指导。

关键词:基于前期降水指数气象干旱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强, 邹旭恺, 肖风劲等.气象干旱等级 (GB/T20481-2006)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12-17.

[2]王春林, 董永春, 李春梅等.基于GIS的广东干旱逐日动态模拟与评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7 (2) :20-24.

前期分析 篇11

【关键词】前期工程咨询 建设项目 重要性

前期工程咨询对建设项目有以下作用:第一,前期工程咨询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计划和施工起决定和关键作用;第二,前期工程咨询可以更加细致的对项目规划的完整程度进行检验;第三,有利于工程造价和工程成本核算;第四,更加有利于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工程咨询业的产生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途径,前期工程咨询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一、建筑项目前期工程咨询的内容

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咨询:内容包括编制企业发展规划、项目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投资决策提供服务。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咨询:按照政府核准机关或者备案机关的要求,编写项目核准申请报告、项目备案文件,以便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或备案等行政许可。

资金申请咨询:主要是咨询工程师接受委托,编写资金申请报告。

二、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咨询并不仅限于语言上的简单交流,而是融合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因此,对工程咨询方面的工作人员也要求其具有广泛的知识水平和相对灵活的处事方法,前期咨询工作要以整体和大局为重,发挥咨询对工程项目的主导作用。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政府部门给予重视、对外开放的建筑行业、实现工程建设的建设目标。

(一)政府部门给予重视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业的发展,工程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工程建筑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上层建筑。在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是政府出资投建的,所以政府也是工程咨询的重要客户之一。做好前期的工程咨询,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则会更好地促进工程咨询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开放式的建筑业

国家要想发展就不能将发展眼光局限在国家内部,故步自封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要将发展建筑业的眼光放长远,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而涉及到跨国的工程建设,更需要工程的前期咨询工作做得更加缜密,通过前期的咨询工作可以对下一步的投资、成本核算进行规划,保证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将中国的建筑融入到世界中去,实现全球化发展。

(三)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在以往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工程投资少,回报率低,且工程质量差的情况,这是忽略了前期工程咨询工作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此类案例时刻在提醒工程承建和建设人员,要将工程咨询工作提到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和议程上来,加大对工程咨询工作的关注度。工程咨询关注的重点不仅仅在项目的整体概况,还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变化进行评估。纵观所有失败的建筑工程案例,很多情况是,施工单位的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做得不彻底,或是对工程的整体把握性不强。这就要求工程建设方和有关单位做好前期工程咨询的同时,也可以整体把握整个施工过程,确保工程的顺利竣工。

三、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经济建设目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国内与国际经济接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筑业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前期工程咨询,由此可见,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的前期工程咨询工作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将带动社会的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为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而前期的工程咨询正有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用相关措施,在工程的项目的规划上,体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发现不足

通过前期工程咨询工作,找出相关部门在项目规划上的不合理之处,评估项目的整体规划,找出项目在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和问题,并给出解决和防范意见。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极易存在资金及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前期的工程咨询工作,整体把握建筑项目,尽量减少资源和资金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进而更好地进行项目建设。

四、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对项目建设的迫切性

虽然前期工程咨询工作有诸多优势,但也避免不了存在问题。正是由于存在的问题导致我国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的速度变缓,进而导致对外开放的进程受到影响,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要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要对工程咨询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提高工程咨询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发展的速度迫在眉睫。

为适应我国建筑业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提升,对发展和提高工程咨询工作的迫切性要求不断加大。要想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前期工程咨询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而应在面对很多突发情况时,不是靠相关单位的随机应变就得以解决的,所以前期的工程咨询工作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前期的工程咨询工作,相关单位可以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有预见性,或是已经做好了预防措施,这样就不会显得手足无措,高效的解决建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防止了突发事件对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确保按时按量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我国若想在国际建筑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要重视起前期的工程咨询工作。

五、总结

通过进行前期的工程咨询工作,可以提前预见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事先准备好解决方案,还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提升经济建设和建筑建设的整体水平。新形势下,相关单位要改变以前忽视前期工程咨询的工作状态和认知,对工程咨询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咨询工作在我国进一步的实行,发挥前期工程咨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红.浅谈前期工程咨询工作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243.

[2]张雪梅.工程咨询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1):73.

[3]金燕.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发展分析[J].建设监理.2013(5):5.

前期分析 篇12

关键词: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妊娠结局

重度子痫前期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之一, 尤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为甚, 其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终止妊娠。但是, 由于发病时间的不同, 过早终止妊娠对胎儿有着严重影响, 因此在最大限度的确保孕妇健康情况下, 采取期待治疗就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我院从2008年6月起至2011年3月收治的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分析对象, 通过具体分析, 探讨在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时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并确定对不同发病时期的孕妇能够采取的最优治疗方式, 为以后的临床施治提供有益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将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67例孕28~33+6周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初产妇37例, 经产妇30例。

1.2 诊断标准

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的诊断[1], 发病<34周者诊断为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 排除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等妊娠合并症, 剔除入院时有严重并发症不宜期待治疗者和死胎者。

1.3 治疗方法

临床对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采用以下方案: (1) 解痉:首选25%硫酸镁5g加入10%葡萄糖100mL30min滴完, 之后25%硫酸镁6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 1~2g/h维持。 (2) 降压:当BP≥160~100mmHg, 酚妥拉明或硝酸甘油或拉贝洛尔降压, 使BP维持在140~150/90~100mmHg。 (3) 镇静:安定或鲁米那。 (4) 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Q/d×2d, 一周后可重复使用。 (5) 改善低蛋白血症, 必要时利尿; (6) 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液黏度:丹参或低分子肝素钠等; (7) 计划终止妊娠前积极与新生儿科协作, 新生儿出生后转新生儿科治疗。

1.4 孕妇监测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测BP Q2~4h, 出入水量监测, 尿蛋白定性Qd, 定量Q3d, 每周测一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血糖, 血脂, 凝血功能、眼底检查、ECG, 心脏彩超等.

1.5 胎儿监测

每日行胎心率, 胎动监测, 每周一次B超检查胎儿生长情况, 羊水及脐动脉血流, NST隔日一次。

1.6 终止妊娠指征及方式

妊娠≥28周经治疗病情稳定者尽量延长至33周后终止妊娠。若出现血压控制持续不稳定、子痫、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眼底改变, 脑血管病变, 低蛋白血症加重, 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胎儿窘迫、胎儿停止生长2周等情况则考虑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根据胎儿存活概率及孕妇情况决定, 多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2 结果

2.1 妊娠结局

67例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均保守治疗, 延长妊娠天数2~13d后终止妊娠, 平均终止妊娠时间32.6周, 新生儿死亡1例, 获66个成活新生儿, 新生儿成活率98.51% (66/67) 。

2.2 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

67例病例中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低蛋白血症22例, 肝功能损害5例, 心功能不全8例, 胎死宫内1例, 胎儿宫内窘迫4例, 胎盘早剥2例, 产后出血6例, 产后子痫1例,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5例, HELLP综合征1例, 眼底改变2例, 除去有多种并发症同时发生者, 共计3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9.25%。详见下表1。

3 讨论

结果显示, 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易于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在母体方面, 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心力衰竭等。本文母体并发症中以低蛋白血症占第一位, 心功能不全占第二位。在围产儿方面, 易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胎儿宫内窘迫, 胎盘早剥等。本文胎儿并发症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占第一位, 说明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更易引发胎盘功能减退, 从而影响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 并进一步引起胎儿窘迫 (本文胎儿宫内窘迫占围产儿并发症第二位) 。67例病例均在严密观察下先予保守治疗, 后因终末器官严重并发症或母体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或胎儿宫内窘迫而及时终止妊娠, 获得了较高的新生儿成活率 (98.51%) 。出现产后子痫1例, 发病率为1.49%, 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表明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在进行期待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据病情决定终止妊娠时间, 同时证明适宜地保守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对改善围生儿结局是一种较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时间界定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所给定义为34周之前发病者为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1], 但也有学者将在32周以前发病者定为早发型[2], 但临床多以发生在孕34周之前发生者为处理对象。由于复杂的多因素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临床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各终末器官受累的不均衡性, 一触即发的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3]。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由于其发病离足月妊娠尚远, 病程进展较快, 易发生并发症, 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 对母婴危害大, 在处理时较为棘手, 而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延长孕龄, 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原则[4]。但同时也增加了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不过从本组资料显示, 在保守性治疗期间67例, 其并发症发生率依然相对较高, 但数字显示与之前的研究略有下降, 说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处理并发症水平的提高,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婴结局有显著影响。因此临床处理中首先要严格监测母体的各种指标, 评估病情发展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控制病情进展是决定是否继续期待治疗的前提。如母体并发症多, 症状严重, 经积极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需及时终止妊娠。

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了孕妇及围产儿的安全, 处理重点在于预防, 定期产前检查能够预测其发生的风险, 及早发现早发型病例, 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因此, 应建立健全三级医疗保健体系, 加强孕前监护, 早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减少其发生率, 及早发现早期病情, 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如发现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病例, 及时行正规的治疗, 尽快终止妊娠, 而对于无严重并发症的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适宜的期待治疗, 治疗中应严密监测病情, 积极治疗并发症并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 以剖宫产为主。在有效保护母亲健康的情况下, 能有效提高围产儿的成活率。总之, 及时的终止妊娠和个体化处理原则可以降低母儿的病死率[5]。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4.

[2]Hal DR, Odendao HJ, Kirsten GF, e t al.Expect ant managementof 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perinatal outcome[J].Br JObstet Gynaecol, 2000, 107 (10) :1258-1264.

[3]苏悦, 周玲, 卢丹, 等.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 15 (7) :40-41.

[4]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3, 28 (2) :262.

上一篇:新闻包装下一篇:思维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