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软实力(精选12篇)
经济软实力 篇1
一、我国经济软实力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
传统的中庸思想造就了国人性格上的保守和内向倾向, 官本位思想严重, 对实力敬畏等, 都防碍了政治文明的建设。在文化价值观方面,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对财富和金钱的认识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 致使国内一度出现“拜金主义”, 特别是贫富差距的加大, 导致人们心态的失衡, 引发种种社会问题。
(二) 国家认同和国民凝聚力的下降
自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思想涌入中国, 造成国民思想的混乱。在信息化时代, 西方利用强大的传媒和网络优势, 向中国输出西方的价值观, 而且我国国民自清末开始形成了一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国人严重缺乏自信, 主要表现在对国内技术的不信任方面。同时对外开放和国际各种文化思潮的涌进使得新一代对国家的忠诚有所下降。
(三) 国民素质的缺憾和人才的流失
在信息和知识时代, 人才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显得异常重要。人才和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而我国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缺陷, 造成了当今人才流失严重, 国民素质存在严重缺憾。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国家的经济资源, 对我国今后的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损失, 并且还会损害国家形象。
二、影响经济软实力的因素
(一) 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展现一国软实力, 进而实现其渗透力和说服作用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可以说, 文化是一国软实力的核心与基础。
(二) 政府质量
政府质量由人员组成、指导思想和执政能力组成, 其核心要素是政府的执政能力, 它是指一国政府处理国内国际相关事务的能力。一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好坏关系到本国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配置, 进而对国家的内部凝聚力和国际行动力产生影响。质量良好的政府必须是清正、廉洁、高效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指出, 质量良好的政府必须能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1) 资源、权力之间的平衡问题, 即国家政策必须与本国实力相匹配。 (2) 资源之间的平衡问题, 即要掌握好国家权力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平衡。 (3) 公众支持的问题, 即要尊重正确的外交政策的长期性, 又要对易变的公众舆论有所交代。这些标准在今天依旧适用。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 政府尤其要加强自身引导公众舆论的能力。
三、我国经济软实力的发展前景
对于中国来说, 加强软力量的经济和军事基础与构建硬力量是同步实现的过程。在我国强调软力量的价值决不等于要忽视军事和经济等硬力量作用的发挥。中国的软力量需要硬力量的支撑和保护, 而且硬力量本身也包含着软硬两个方面。军事力量历来是国家安全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它与政治、经济等要素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忽视军事安全。
首先, 军事实力是软力量和硬力量的结合体。军
2012年第5期13
事上的硬力量是指为武装力量提供的物质、人力资源, 是直接形成威慑和打击能力的有形因素。军事上的软力量是将物质、人力资源转化为有效战斗力的能力, 即用非强制手段去影响和塑造别国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水平, 而且取决于军事体制的诸方面以及人的素质和觉悟。”
其次, 经济力量也制约软力量的产生和其作用的发挥。国际关系史证明, 经济力量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的辐射力就大。目前世界范围内文化产品的流向也是从经济力量强的国家和地区流向相对较弱的地区。经济力量包含软力量, 催生软力量, 有助于软力量的发挥。在我国现阶段, 仍然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上。我们还是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发展模式产生了一定的软力量。但是目前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还应加快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有这样一幅漫画揭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跑在世界经济最前面的是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 他们处在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 中等的发达国家处于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或者叫萌芽阶段。中国等后发现代化国家仍然处于后工业经济阶段, 还没有开始向知识经济过渡。发达国家已经控制世界大部分知识的生产和控制权, 掌握了知识经济的主动权。因此, 中国要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信息, 信息是知识的载体。
四、发展我国经济软实力的可行性措施
(一) 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具品牌效应项目, 打造国家品牌
国家品牌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公民心目中的总体形象。国家品牌不仅包括等实物形态的“软产品”, 还包括非实物形态的服务、旅游、投资环境、文化传统、政府管理、居民等“软产品”。国家品牌实际上就是赢取国家名声、取得外界信任的计划。塑造国家品牌, 就是提取本国的优良特性, 并把这种特性转化为一种为世人认可的固化形象。打造国家品牌的良好形象, 最关键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该国自身的努力。对中国而言, 从自身做起塑造国家品牌形象, 就是要将国家正面的、积极的、优秀的特征转化为一种有形的、充满活力的、可传达的、真实可见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每一件商品、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国家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因此, 打造中国国家品牌的良好形象, 是需要整个国家进行推动和投入的大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人尤其是承担着国家品牌形象塑造主体责任的中国企业, 都应该以国家的责任使命要求自己, 自觉拒绝任何伤害国家形象的短视行为发生;在国家层面, 政府应当做好系统规划和引导工作。
(二) 着力提升国家科技软实力, 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提高创新能力
当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 如何落实和坚持党管人的原则, 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树立“人才本位”的观念。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 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时代, 因此当前我们只有注重人才的培养, 才能以高素质人才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重视人才的培养, 要多开展多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班, 要跟随市场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人才的培养应当是长期的, 而不是短暂的, 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加强其技能培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 确保录用人才的水平和录用过程的公正性, 要培养技术性人才, 以保障各项事物有序有效的进行。注重高校教育质量, 加强培养具有研究和设计能力的人才, 培肓适应国际化竞争, 视野开阔和终身学习型的复合型人才。
(三)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提升生态软实力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 理所当然地会吸引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投资创业。一个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就很难具备生态软实力。增城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较早较好地发展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除需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还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综合基础, 即合理的产业结构, 平稳的发展速度, 最佳的发展效益, 有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有较大的发展后劲,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现生态基础、结构、速度、效益的统一。
一要强化治本措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环卫保洁的长效机制, 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清理、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二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和能源评估准入制度, 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保障能力,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发展清洁能源。
三要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扎实推进“森林台州”建设, 建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和城市森林, 打造沿海千里绿色长廊, 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四) 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 完善金融经济体制
一是正确制定金融方针政策。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方向性。一是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相统一。二是要遵循社会矛盾发展演变的规律。三是要在金融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作为党领导金融工作的政策出发点。当前, 我国人均财富不断积累, 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 党的方针政策要通过金融战略的制定来体现这一需求。
二是加快金融人才培养。金融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开发培养不同层次金融人才, 既需要培养经营型人才, 又需要培养管理型人才;既需要培养专业型人才, 又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既需要吸引境外优秀高端专业人才, 更需要培养境内人才。要以培养境内人才为主, 境外人才主要起技术专家顾问作用, 境内人才起领导管理决策作用;尤其要培养主要领导人才。
三是不断创新金融理论。人类发展史上, 每一次重大的经济金融变革都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则孕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创立了包括金融理论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但必须看到, 我国金融理论总体上仍跟不上金融实践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新形势, 呼唤着新的金融理论。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发展和创新与新时代新课题相适应的中国特色金融理论体系, 在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与超越等方面, 实现提升与突破。
(五) 尽快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
在“十一五”期间,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市场管理日趋规范, “农家书屋”工程在地方开展的有声有色, 国家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也取得显著成绩。文化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就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人为本,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要引进竞争机制, 文化服务向市场化转变。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区分类别进行改制, 把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 企业化管理引入文化事业单位,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激发其活力。政府部门的职能在于创造一个保障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实现的良好环境。并重视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 保障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并得到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
三是实事求是, 逐步解决地区、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异。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了各地实际需求, 实事求是来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并逐步制定适合于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服务体系差异的政策, 以缩小文化服务体系的差距。
四要构建多元化文化服务体系。在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时, 要考虑文化本身特性, 实现多元化文化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 可重点扶持农民自办文化, 支持农民自办书社、电影放映队, 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 促进街头秧歌、公园歌咏、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的健康发展;针对不同地区, 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服务方式, 可建立“内源式”文化服务模式, 以符合本地实际需求, 发展本地特色文化;针对不同群体, 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予以关注, 重视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及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文化生活。
五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社会资本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政府投入办纯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下,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依靠社会力量创办公共文化机构, 例如图书馆、剧院等, 国家要有效引导, 并在财税上予以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有着灵活的体制机制, 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职适其能的管理方法, 会有比较旺盛生命力。□
摘要:在形成综合国力诸因素中, 经济实力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综合国力建设的其他方面的软实力发展。提升我国经济软实力, 能更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既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也为我国众多的企业着力发展自身软实力, 以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立于不败地位。
关键词:经济软实力,发展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J].复旦学报, 1994, 3.
[2]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M].时事出版社, 2006.
[3]霍桂恒.关于软实力的几点哲学思考[J].南方论丛, 2010, 1.
[4]金周英.从国家软实力到企业软实力[J].中国软科学, 2008, 8.
[5]袁宝龙.政策“解锁”:发展低碳经济的软实力保证[J].经济管理者, 2011, 5.
[6]张晖明.“软实力”的经济效应分析[J].复旦学报, 2008, 4.
经济软实力 篇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赤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和全市强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会精神,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点,以建立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以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不断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和人们思想意识多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的新形势以及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的新情况,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才能构建起建设文化强县的精神基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正确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秀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在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创新的
1变革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老区精神,教育培养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旨在以巩固思想道德基础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着力加强理想信念、社会诚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进一步筑牢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文化的保障力
构建覆盖率高、服务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名县目标最基本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一是强基础。积极推进数字电视 “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切实加快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认真抓好县乡图书馆、文化馆(站)建设和达标改造,积极筹建体育馆、科技馆、全民健身园地、社区文化活动园等公益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优服务。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大力开展文艺演出、全民健身运动、“彩色周末”、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推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互促共融、和谐发展。
三是重惠民。从群众文化需求出发,鼓励扶持文学、小戏、书画、音乐、舞蹈、摄影以及民间民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创作,创作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针对赤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制定出台 《赤城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办法》,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一是培育地方文化品牌。依托金阁山崇真观、温泉碧霞元君祠、后城朝阳观等历史遗迹,打造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品牌;依托黑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打造以旅游观光为重点的生态文化品牌;依托平北军分区旧址、龙延怀联合政府旧址等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打造以老区革命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品牌。二是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加强麦秸画、根雕、核雕等民俗文化产品保护,研发符合市场需求、艺术精湛、群众喜爱,既体现文化内涵,又经济实用的文化产品,创建文化产业公司,实现专业化生产。三是积极创新文化业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及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文化的创新力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建设文化名县的突破口。一是突出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
经济软实力 篇3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创新;话语权
一个国家的富强和衰败取决其软实力和硬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是整个软实力的灵魂所在。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通过诸多渠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如:文化产业、传统文化的传播、地域性文化软实力和对外文化传播的方面,和西方相比之下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仍然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
一、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引领文化发展脉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发展水平和长夜结构的技术结构上都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劳动力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提高中国文化创新能力
从整体上看,面对社会有限的资源环境、面对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和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巨大阻碍。我国“十一五”时期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即进一步加快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可以促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迅速的改变,可以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可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十一五”时期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已经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研发储备急于开发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选择主动创造了条件,由此使得我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占领了制高点,同时也支付了相对较低的成本;二是我国目前人才和科技储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企业人才研发能力也有着相当程度的提升,这些都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国内外市场巨大的内需决定了创新空间的广泛;四是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强,成为高科技人才创新开发坚实的后盾;五是我国对创新的激励和鼓励制度不断完善,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按照要素参与分配已经成为主要的分配方式,国家正在对税收、财政收入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
2.增强中国文化原创能力
为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坚持党和国家争取的领导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文化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和再创造,充分利用好世界上的科学技术,努力形成优势发展。为提高中国文化原创能力,就必须确立社会中企业的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快建设学研结合的文化和技术的原创能力和体系,努力实现文化和技术产业化。同时还要发挥我国政府的战略导向、服务功能和宏观协调,以致于创造出更好的文化和科技感的环境。科学和完善的激励创新体系会大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和信心,深化文化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加快建立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同时政府和社会应为企业创新投资所带来的风险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扶持;加强税收制度对原创的鼓励,大力吸引高端人才,为增强我国文化和科技软实力原创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文化原创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要增强中国文化原创能力,需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链,加强文化创意人才聚集。例如前段时间火热上映的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有话剧改编而成,粉丝基础已经存在,体彩也已经受到了市场考验,全国共播放5000场次,上座率也达到了95%票房也达到了10亿元之多,这就是有国内的开心麻花团队自主研发创作的一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对开心麻花会有多大的影响呢?按照收益来说,其公司2015年业绩将成功翻倍,在经营模式上,开心麻花以制片人为中心,操作方式则和电影类似,这也为公司进入电影行业做了铺垫,同时也为中国电影事业做了贡献,为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添彩。
二、彰显本国优势所在,扬长避短
文化的命运是民族的命运,文化的生菜就是民族的生存前提和条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方能彰显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因此,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开展文化建设和进行国家软实力竞争所面临的紧迫而又严峻的课题。我们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结合时代和世界潮流对中华文明做出创新和战略部署。
1.大力培育民族文化自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从战略高度制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战略,必须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战略、文化信息战略、文化创新战略,以及文化公共管理战略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政策和措施。不但要维护民族文化,积极倡导文化自尊、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立和文化创新的精神,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打造中华文明应该有时代地位,而且还要有超越意识形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其他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形成博大精深的体系。二是加大整理、开发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力度,发掘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优势。归根结底,要真正的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就需要做好整理和开发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离不开通过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也要大力借助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和哲学来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的来了解和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同时,我们更要虚心的學习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经验,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要把我国各类非物质和物质遗产的文化资源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三是梳理创新意识,强化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牵动力,文化创新力是我国现代民族文化生活的标志,如何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改革创新和制度、经济、技术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想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要着重改善和梳理好民族文化其中的创新意识,并且不断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制度,在不断学习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的改善,加强创新水平,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四是要大力加强我国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教育,加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学习。通过对青少年的文化学习,使其增加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并增强对振兴国家和建设民族文化的意识。在学校里,要加强对青少年民族文化的教育成都,并且充分的使其了解并喜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学校的氛围、课堂的讲解、社会的熏陶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使青少年在我国优秀文化中成长。同时,还是要大力普及汉语的广泛应用,积极资助世界各地开展汉语教学,通过奖学金机制来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五是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增强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对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承载。
2.大力发展政治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当前无可替代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政治是一个国家的权力象征,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象征,也是社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和条件。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社会的层面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观,增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全面发展。充分实现国家经济稳中求胜的发展,要充分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机制,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在把我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针,也是从我国当前实际经济情况出发,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刻的认识到转变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的途径对经济和文化深层次的发展,最终提高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重塑,实现科教兴国的,加强农业的急促地位,切实实现的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重要战略。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全面的实行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提升自觉性,使其更加有效的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和有效权益。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都,加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互帮互助的思想基础,大力培养文明的思想,广泛的开展人民群众精神和文化的创新活动,推进文化的创新体制,增强创新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其思想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与此同时还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坚持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先进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企业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和鲜明个性的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二要坚持长远发展战略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体现经济工作中心意识。要根据企业形势、任务和变化发展要求,及时调整阶段性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行之有效地活动,促使企业文化不断更新和提高;三要坚持以文“化”人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企业文化不同于过去的行政性管理,关键在于它能够以文“化”人,即通过文化来塑造人、武装人,使人对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工作上的创造性、自觉性、积极性。因此,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使每一位相应的权利人满意,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在企业内部,要以员工为中心,体现员工的情感需求、自身发展需求,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使员工的自身需求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与企业共存共荣;在外部,则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实施企业成本战略、品牌战略和服务战略,在客户心中树立企业形象。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意识形态是该阶段、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主责、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题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知道的社会注意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1.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
一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应该知道的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其历史悠久的传统文虎,这同时也是我国最为重视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反映人民意愿和适应中国大时代发展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最为基础。而且在我国不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社会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行。只有不断强大民族文化,才能有效的瓦解西方社会的思潮,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二是牢固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安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安全,意识形态与其代表的阶级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战友有着本质的联系。要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毫不动摇地见识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经济制度,切实的加强和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题地位,确保公有制经济能够持续、迅速和健康的发展,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三是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要求我们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人民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出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从而夯实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四是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同时也彰显了执政党的政治信仰,并且夯实了政治制度和制定政策的方针。所以,我国共产党思想的先进性与否就直接关系到了我国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这就使我们切实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无论是当家与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还是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及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都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都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升知识分子文化自觉性的高度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文化先觉。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站在当前时代的最前沿,关注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包括发展现状问题等,能够用敏锐的眼光来观察社会进程中文化进步的意义和程度。知识分子应当具有先觉性,在整个社会中知识分子应道首先具有文化先觉,知识分子应当首当其冲来担任此责任。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一批能够富有敏锐观察力和文化先觉的知识分子,那将使社会、这个时代混沌与迷茫之中,就像“五四”运动时代的那一批知识分子,给那个困顿、黑暗和迷茫的时代带来了光明。
从社会整体看,知识分子并不是孤单的弱势个体。当整个时代都充满了正义感判断力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认同到来,达成共识,获得支持,不再孤单。只有成为文化进步出一份力,方能感受到个体在整个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同时,文化先觉也要有着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要有对文化的深度研究核对历史的深度考究才能拥有敏锐的文化先觉。在物质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領域中,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才会使文化先觉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同时,文化先觉更是具有着独特的进取性、独到的发现性和特殊的引领性,它的要求要更高一层。
从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努力中,感受到了他们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大众,滋养大众的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文化学者的真正作用,有这样的学者为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努力,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和时代不断相伴相随,激起更大地建设中国梦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对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与西方媒体的解读[M].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05.28.
[2]王越,王涛.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话语权探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13.09.20
[3] 张谊浩,裴平,方先明.国际金融话语权及中国方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1.14.
[4] 蔡鹏鸿.“主场外交”与中国的全球话语权[J].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4.12.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经济软实力 篇4
新的时代竞争加剧,独立学院也面临着来自生源、经费、公办高校及自身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压力,很多独立学院不断扩大规模,兴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实验仪器,试图以此来解决问题,但往往事倍功半。硬实力对独立学院发展确实非常重要,但过于重视硬实力的建设,而忽视软实力的提升,就无法使硬实力的作用充分发挥。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提升独立学院的综合实力。
一、“软实力”的产生和发展
“软实力”最早应用于国际政治领域,引发自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衰败论”的辩论。1986年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撰写了《大国的兴衰》一书,从国际关系、经济、军事的角度分析从1500--2000年间,英法日德俄美等国家从发达到衰落的过程。他认为是战略扩张导致了大国走向没落,而美国也会如此。1989年,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理论家约瑟夫·奈在《注定的领导》一书中,反驳了保罗·肯尼迪的论点。奈认为,虽然目前美国的实力有所减弱,但美国仍然拥有多元的文化、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新型的“软实力”将决定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这是奈首次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借鉴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关于国际领域三个政治权力的观点,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1993年,王沪宁在复旦学报上发表文章《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利》,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使用“软实力”这个概念。自此,国内专家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相关研究文献和著作不断出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次出现了“软实力”一词。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的场合,都提到了“软实力”一词。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沃尔玛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等,足见软实力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5年,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化树研究员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文章《论大学的软实力》,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软实力研究的先河,同年5月,在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德库撰文《独立学院办学软实力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将软实力首次引入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之中。
二、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概论
1、独立学院软实力内涵
软实力作为政治术语,被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之后,多以“大学软实力”、“高校软实力”的形式出现,而对大学软实力的界定,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李化树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文化,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蔡先金认为,软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折射出大学发展的潜力与愿景,反映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大多数观点认为软实力体现的是高校的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综合诸家观点,本文认为,独立学院软实力是学院制度、精神、文化、形象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是独立学院的内涵,对提升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独立学院软实力构成要素
国家“软实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吸引力;二是政治价值观的感染力;三是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四是制度模式的创造力;五是国际关系的控制力;六是国际形象的亲和力。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有相似处,但具体细化起来,仍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由精神力、文化力、制度力、影响力构成。
(1)精神力。一所高校的精神力是其在生存发展中所积淀而成的理想和信念,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更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唯有精神的力量,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独立学院成立以来,就是基于这种精神在正常运转,失去精神,则徒有其形,很难维持下去。独立学院作为一个实体,是人们视觉可见的,而存在于这一实体中的精神却不是眼睛能够看到的,是必须深入其中才能感受到的。精神力赋予独立学院不朽的激情与活力,使它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群落中的人来人往,而是智慧、创新、意志、思想的凝聚,这种精神力表现为道德精神、人文精神、学术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2)文化力。“文化”一词原指“耕耘”,最初含义与农业文明直接相关。广义上讲,文化是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文化部原副部长高占祥提出了“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的重要结论。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大学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基地。搞好文化建设,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独立学院文化力涉及学校内部的一切活动,包含校园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层面体现出的感召力,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根本保证,更是独立学院服务于社会、引领社会的根本保证。
(3)管理力。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管理实践。当“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第一次将数学应用于管理,人们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从此,管理真正成为了一门学问并开始为专家学者所探究。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管理的主体,不能脱离管理而单独存在。对组织而言,管理就是要是运用管理手段,对管理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利用,以实现其发展目标。独立学院的管理力,体现在学院的管理决策是否符合学院战略目标,管理理念是否突破创新,管理制度是否严谨明确,管理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是否科学,管理效果评价是否公平公正。独立学院只有加强管理,并使执行力落地,才能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力。
(4)影响力。影响力是用一种为他人愿意接受的方法,是改变他人的想法和行为的一种能力。高校作为公益性组织机构,基本职能就是进行科学文化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办学方是普通本科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组成,是公益性和经营性共存的组织形态,其职能在高校的职能范畴内有所外延,即合理回报。独立学院职能的履行过程体现了其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力。独立学院的影响力反映了其运行过程中与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组织环境的协调沟通、互利共赢,这种外部与内部的和谐状态,使独立学院在自身完善的同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意义
1、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际的竞争加剧,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巨大压力。高校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软实力,高校任重道远。因此,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时代要求,这不仅关系着高教强国战略的实施,也关系着国家人才竞争力的强弱。在“高教强国”战略方针指导下,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更新、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这对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2、有利于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独立学院的建设正符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成立至今,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基础设施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急需加强精神层面的建设。独立学院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不能受“重硬轻软”的传统观点主导办学思路,要积极转变思想,加强软实力建设,这关系着民办教育的发展走向,更关系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
3、有助于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
目前,独立学院面临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在生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高、自身管理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下,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这种竞争表面上是建筑规模、教学设备等有形资产的竞争,而实际上决定硬件设施发挥作用的还是软实力的强弱。通过对独立学院软实力的研究,可以使独立学院更好地找出自身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独立学院应从未来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并转变思维,凝聚力量,锐意创新,遵循软实力的发展规律,加强软实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2]高庆:大学软实力及其提升对策[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蔡先金:软实力:大学竞争力提升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4]习近平谈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625/c385474-27204268.html
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 篇5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
蒋晓丽 李建华
一、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Power)一词,最早由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约瑟夫·奈(Joseph S.Nye)在1990年提出。他认为,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两大类,硬实力指军事等强制力和经济实力等诱惑力;软实力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政治议程的控制力[1]117。在他看来,“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1]153可以看出,奈将“文化”和“传媒本身”作为信息时代条件下国家软实力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要增强一国软实力,就要提高其文化的“全球普及”程度,这就有赖于文化的“扩散”和“广泛传播”,只有当这个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而这正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
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也得到我国许多学者的认同。俞可平提出,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政治、文化、道义等软实力。喻国明认为,一个国家存在硬软两种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胡鞍钢认为,即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力和综合力日益强大,但是媒体落后同样也会被动挨打,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文化、制度、传媒建设等为代表的软实力日益受到关注。还有学者提出,在现代社会,一个大都市媒体的影响力,直接耦合了这个大都市的“软实力”。我们认为,软实力就是一个国家依靠自身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等隐性实力来吸引他国的力量,其中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一般而论,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越重要;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软实力越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信息数字化的当今时代,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整体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由一个经济大国崛起为经济强国,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由一个文化大国成为文化强国。然而,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软实力还不够强大。约瑟夫·奈在《中国“软实力”》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软实力比之欧美还相去甚远。”[2]英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室名誉主席贝茨·吉尔说:“就文化吸引力来说,中国资源丰富,但她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二)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而传媒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它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首先,文化并非一种自在式存在,它必须借助于文字、声音、图像等大众传媒产品(即符号),才能实现其自为。因而,现实的文化总是以传媒符号作为直观存在方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在《文化科学》一书中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等大众传媒产品符号是负载、传送信息和文化的最重要的代码,斯
图亚特·霍尔据此把传播活动看作是透过媒介的符号产品显现的意义的编码和译码的过程。
其次,从传媒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传媒与文化如影随形,贯穿于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始终。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甚至认为,“文化是传播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构、同质”[3]99。再次,媒体的影响力不但直接耦合了文化软实力,它本身也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今传媒化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媒的实力。李良荣教授认为,传媒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力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在信息时代,现代大众传媒不但是文化的引领者,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的核心。在约瑟夫·奈的叙事框架中,大众传媒本身就被看作是文化软实力。
与国家实力一样,传媒实力也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传媒硬实力主要指传媒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外显的、可测度的、可衡量的实力,如资金投入、技术水平、设施设备、节目时间、收视率、发行量、名牌主持人、员工学历等;传媒软实力指传媒的传播理念、传媒公信力、传媒自身文化、传媒影响力等潜在的、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和表示的实力。对硬实力的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成效,其业绩显而易见;软实力作用的方式和效果往往是间接性的、渗透性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传媒的硬实力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被轻易克隆、移植、借鉴,强有力的竞争跟进者因此有可能后来居上。但传媒软实力是一种内隐的精神力量,能对同行、受众产生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媒体很难效仿和复制。一旦依靠传媒软实力取得竞争优势,会产生很强的传媒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忠诚度,而且这种地位很难被撼动。传媒硬实力的提高增强了传媒的传播力,但不一定能增强传媒的影响力(传播效果);传媒软实力的提升则增强了传媒的吸引力、亲和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使传播效果深远而持久。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
30年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出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并且正在崛起为经济强国。作为中国总体改革开放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相适应,中国传媒业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也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78—2006年,报纸从186种增加到1 938种,增加了9.4倍;期刊从930种增加到9 468种,增加了9.2倍;图书从1.5万种增加到23万种,增加了14.3倍;出版社从105个发展到573个,增加了4.5倍;出版系统利润从3.23亿元增加到46.49亿元,增加了13.4倍[4]。广播电台从99座增加到263座,增长了1.66倍;电视台从38座增加到287座,增长了6.55倍;广播电视台达到1993座,教育台44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6%[5]。从传播新技术的利用来看,截至2007年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量累计达到2 616万[4];2007年,手机用户达到54 728.6万户,移动短信5 921.0亿条,平均每部手机每天发/接3条短信;无线市话用户达到8 454.4万户,短信311.2亿条,平均每部无线市话每天发/接1条短信[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全国网民数达到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0%,手机网民数达到5 040万人[7]。从媒体创新来看,我们仅以电视媒体为例,中国电视媒体从改革之初的黑白电视接收模拟信号发展到今天的数字付费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不仅实现了电视媒体自身技术的数字化,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跨媒体互动交融,构筑起了多媒体新平台,这些预示着中国传媒业即将迎来媒介技术创新时代。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媒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已从原来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到目前为止,国内有100多家出版社实行企业体制的管理,有1 000多家报刊进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管理;通过市场融资、股份制改造,数十家出版、发行、报业集团公司成立,中国出版业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强大,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有影响力。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传媒在硬实力得到大发展大跨越的同时,软实力也得到了明
显提升。由世界三大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审、发布的第四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7年)榜单中,CCTV品牌价值超过600亿元,位列第三,并且还进入了2007《世界品牌500强》前100名(第7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认为,CCTV“已经跻身于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行列„„这是了不起的成就”[8]。从品牌影响力范围来看,中国传媒业有42个品牌进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比例为8.4%,位居各行业第三;在进入世界500强的12家中国品牌中,传媒业只有CCTV一个品牌,只占8.3%。但从同样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7《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来看,在世界范围内,传媒排在各行业之首(40个品牌进入500强,占8%);而在世界前20强中,传媒就占了8个,达到40%[9]。我们在欣喜地看到中国传媒软实力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与世界传媒品牌的这些数据进行对照比较,也清楚地看到:中国传媒软实力与世界传媒软实力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传媒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传媒竞争进入白热化,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旋律。竞争催生了媒介技术的革新、媒介形态的创新和传播理念的更新,掀起了新旧媒体之间的竞合战略,推动了中国传媒业的大跨越和大发展,继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但不可否认,我国传媒竞争还是低水平的,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良后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同质化、媚俗化。同一城市中,大众传媒的编辑思路、受众定位基本相同,无特定受众群,栏目设置、采编内容、报道策划方式等相互抄袭,缺乏新意。同质化的结果是受众对特定大众传媒的选择性降低,替代率很高。为抢夺受众,许多媒体置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于不顾用庸俗的快餐文化喂养大众,用桃色新闻、传言绯闻、“莫须有”新闻来迷惑受众、抢占市场,欺俗、庸俗、低俗、媚俗之作屡屡出现。二是经营上赢利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同质传媒的运营策划的方法相似、营销运作雷同,一味铺摊子、占场子、抢位子,大搞粗放式经营,缺乏独树一帜的盈利模式,缺乏模式更新、体制革新、机制创新。赢利模式单
一、竞争手段趋同使得多数传媒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传媒市场竞争格局不确定,随时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
中国传媒竞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良后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媒过于注重资本力量、人才力量、技术力量等传媒硬实力的增强,而对媒介文化、媒介品牌、媒介特色等传媒软实力的提升重视不够。软实力的欠缺导致中国传媒上不了天(不能影响世界),落不了地(不能深度影响受众);即使落了地,也产生不了持久的影响力,公信力不够,吸引力不强,受众品牌忠实度不高。
然而,传媒越是发达,竞争越是激烈,提高传媒软实力就越是重要。当今世界各国传媒都高度重视传媒软实力的提高,纷纷将其纳入传媒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中国传媒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当是大力提高传媒软实力。
三、打造传媒软实力
与传媒硬实力飞速发展相比,传媒软实力明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传媒的非理性竞争,致使传媒生态失衡。在传媒生态系统里,每一种媒介都是这个生态系统里的一类物种或一个种群。实验研究和野外观察表明,“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必定会利用不同的生态位。没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一旦它们的生态位部分重叠,这时就会严酷地竞争”
[10]147。那么,每一个传媒是否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呢?答案是肯定的。传媒软实力体现特色,彰显独特性;依靠传媒软实力的独特吸引力和影响的长期性,使得自身无可替代。因而,要保持传媒生态平衡,使各种传媒和谐共处,就必须大力提升传媒的软实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传媒的三大软实力: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
(一)凝炼传媒精神内核提高公信力
传媒的竞争与发展固然需要传媒的技术、人才、制度等硬实力,但还必须有传媒的精神内核这个软实力。有了高尚的精神内核才可以团结内部力量、凝聚人心,历经磨难而不舍,屡遇挫折而弥坚;才可以铁肩担道义,对真理执著追求,对社会认真负责,对群众利益高度重视;才可以文为民所著、言为民所立、利为民所求,最终为传媒赢得公信力和权威性。传媒的精神内核是传媒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的核心要素,精神内核高尚的传媒能从普通信息内容中透视出民生大计,并通过传媒产品唤起民众的重视和醒悟;精神内核涣散的传媒则只能充当传声筒,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新民晚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办报宗旨使其历经无数次传媒风暴依旧岿然不动,成为中国大陆迄今出版报龄最长的报纸(近80年报龄)。《北京青年报》在其核心理念中突出了职业操守,用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条新闻,以杂志的标准来办报纸,这个核心理念在为他们赢得赞许和称道的同时,更为他们赢得了可贵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被誉为纸面“焦点访谈”的《南方周末》,用“深入成就深度”的核心理念着意打造平民意识和民间立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份能发行全国的周报,这种公信力是其他传媒所无法取代的。
(二)弘扬传媒文化提高吸引力
每一个媒体对受众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有大小之别。传媒要在行业生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使自身的吸引力具有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媒体的独特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媒体自身的独特文化。传媒的态度立场、价值判断、经营理念、组织机制、领导体制,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媒体衍生产品,媒体环境,媒体形象等都可以包括在媒介文化的范畴之中[11]6。传媒的传播理念和传播行为都会受到媒介文化的影响,“有了个性鲜明且稳定连贯的媒介文化理念,传媒才能以个性化、人格化的产品实现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吸引、共振与黏合,在时间序列上维持稳定的受众期待,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12]24-32。传媒如何形成个性?如何凝练自身的文化?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其实,传媒的个性和传媒文化是从传媒的日常工作中形成的,也是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体现的。从2003年“人乳宴”到2006年的“豪华校门”所引发的关于铺张浪费的讨论,“父母卖肾帮女追星”所引起的关于“孝道”与“溺爱教育”的讨论;报道中,既有“女记者放弃采访,抢救落水女孩”的正面典型,也有“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倒”的反面教材„„当传媒在报道这些事件的时候,传媒的态度立场、价值取向、人员素质、媒体形象等已经展露无遗了。
(三)铸造传媒品牌提高影响力
传媒影响力是某种传媒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被他者接收并接受,进而改变或扭转其态度和行为,产生对该传媒有利的舆论氛围的力量。传媒影响力最集中体现在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上。品牌影响力有三项关键指标:市场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胡鞍钢指出: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媒介的渗透能力十分低下,对外宣传无法抗拒西方媒介,也远不适应国际媒介市场的需求,这是中国在国际传媒领域长期被动挨打、处于无奈境地的根本原因。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强势传媒之所以能垄断世界传播话语权,除了拥有超强的传媒硬实力外,还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软实力:他们是世界级的传媒品牌。西方四大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占据了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 90%以上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垄断。在2007《世界品牌500强》中,全球网络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位列世界第三,占据着世界传媒品牌的头把交椅;《纽约时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水准的报纸,也是最能搞到美国政府内幕的报纸”,位列世界第14,抢占了全球平面媒体的第一把交椅„„这些世界传媒品牌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传播领域的话语权,掌控着整个世界的主要传播活动。当今时代,品牌成了决定传媒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蒙代尔教授指出:“很多学者和媒体都在谈论‘中国制造’,但是由于品牌和技术这两个企业的关键驱动力的不足,使‘中国制造’在短时间内很难有重大突破。”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CCTV已经跻身世界品牌百强,国际
影响日益增强。中国传媒一定要始终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打造出更多世界级的传播品牌,能够在世界传播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从而改变西方国家一统世界传播领域的格局,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一道,建立起全人类共建共享的世界传播新格局。
法国一位外交家说,中国在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中国传媒在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等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宣传中国惊人的经济成就、政治优势,广泛传播中国文化,不断增强政治经济模式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这是历史赋予中国传媒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约瑟夫·奈.欢迎中国软力量[EB/OL].《财经》年刊: http: //fund.jr.j com.cn/news/2006-11-24 /000001802863.htm.l
[3]肖小惠.传媒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4]改革开放30年给新闻出版业带来什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接受记者专访[EB/OL].http: //media.peo-ple.com.cn/GB/40606 /6814918.htm.l
“软黄金”编织软实力 篇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清河羊绒产值一度占到全县GDP的70%。不过,随着内蒙古、宁夏、浙江等地羊绒产业的迅速崛起,竞争日趋激烈。清河还是中国羊绒的领头羊吗?清河羊绒正经历着怎样的变迁?
“纱线在意大利卖到最贵!”
“历经沧桑,矢志不渝,清河羊绒的发展史就是清河人不屈精神的写照。今天,面对产业升级,做强品牌,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清河主管羊绒产业的常务副县长牛洪奎告诉记者,“尊重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开掘中华文化的价值,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走进国内首家以羊绒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羊绒博物馆,历史的足迹清晰可见。清河人亲手改造的181、187盖板梳绒机引发了羊绒工业革命,使羊绒分梳普及,造就了清河羊绒庞大的规模,成就了清河羊绒世界一流的分梳水平。
如今在清河,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再是梳了多少绒,卖了多少线,而是谁的品质更好、价格更高。
“我们的纱线在意大利卖到最贵!粗纺纱是全中国第一贵!”清河宏业公司董事长冯子宏自豪地说。
清河羊绒产业办公室主任孙友生告诉记者,3年来,清河羊绒研发投入达5.8亿元,在羊绒分梳、制条、低温染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宏业、宇腾、泰兴、福润等多家大型原料分梳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超过国家标准,含粗率低于千分之一(国标含粗率千分之二),含杂率低于万分之二(国标含杂率千分之二),成为国际品牌劳罗皮娅娜、比尔纤纱以及珍贝、春竹等国内知名企业的“金牌供应商”。
为提升羊绒产品的科技含量,清河先后与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等12家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9大类16个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清河羊绒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工程中心。
“清河也有这样的设计!”
多年扩张后,清河羊绒年产值虽已超过百亿元,但只有30%是制成品,且大部分是贴牌生产,产值和利润都很低, 多年来走原料加工和贴牌生产的道路,品牌缺失成了清河羊绒产业深刻的痛。
“清河羊绒产业的出路在于培育、做强一批自有品牌!”清河县人大副主任、中国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岭坚定地表示。
在清河羊绒品牌发展史上,“兆君”和“皮皮狗”是源于清河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典范。他们证明了清河羊绒产业的实力,激发了清河本土企业创建品牌的热情。
“原来清河羊绒也能有这样的设计!”在第19届清河羊绒制品交易会上,以楚文化为基调的“樱九歌”系列服装一亮相,就让来宾惊叹不已。
“做品牌是世世代代的功夫,投机不得。”清河中汇羊绒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中和的话代表了当今清河企业家的心态。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澳维羊绒纺织有限公司的“樱九歌”产品系列脱颖而出;博伟特公司的“华家那”品牌、泰兴公司的“衣尚”品牌,找到适合自己的设计师和形象代言人,大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清河企业已经看到了创建自有品牌的价值。
品牌企业又带动了清河羊绒品牌的集群化发展。两年来先后有11个品牌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荣誉称号,宏业、华家那荣膺河北省著名商标,清河羊绒制品市场获得“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荣誉称号。
为扶持企业创品牌,清河县出台了扶持政策,对企业品牌推广、新品研发、销售渠道的拓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览会、经贸洽谈会,树立清河羊绒的整体形象。为提升研发水平,及时追踪市场流行趋势,县政府组建了羊绒产业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博士合作成立了清河东方般若羊绒设计中心。
“要做强清河羊绒品牌,需要深刻的文化支撑和价值支撑。”县长张万双告诉记者,向创意和文化要生产力已成为清河人的共识。为整合更多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羊绒文化,清河正在着手筹建中国羊绒文化研究会。
张万双坦言,要做强清河羊绒品牌还需要夯实基础,需要面对很多挑战。
从“摸价”到定价
在羊绒博物馆,买卖双方将手藏在毛巾底下“摸价”的画面特别引人关注,这是对当年清河羊绒交易的传神再现。
清河有成千上万的梳绒户,其实绝大多数小户都还处在“摸价”状态,大户吃小户是普遍现象,很多小户因生存艰难而退出,致使原料行业萎缩。
如何保证买方利益、实现公平交易,关系到清河羊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5月18日,世界首个专业羊绒电子交易平台——清河羊绒国际交易中心挂牌成立。电子现货定价交易把牧民、加工户、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连接起来,通过一个开放的平台获取价格信息,减少了交易环节及交易成本。由于采取货物进入指定仓库、指定检测机构、第三方支付等措施,不仅产品质量有保证,而且彻底解决了货款拖欠问题。目前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吸引了上百家企业订货交易。
“针对手机普及的实际,目前正在研发手机交易系统。交易双方随时都能通过手机查询相关信息,既方便又快捷。”交易平台创办人,新百丰羊绒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森表示。
为提升清河羊绒产业的价格话语权,2011年9月,在中国畜产品流通協会的帮助下,清河县政府与北京工商大学探索创建了清河羊绒价格指数,每半月一期发布指数,并进行指数分析点评,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关注,成为羊绒市场的“晴雨表”。
从单打到组合
“创牌子不能不去商场,而目前单体产品店面楼层被安排得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小,高昂的租金是中小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澳维纺织公司副总裁白红兵道出了渠道的苦衷。
“借助电子商务,清河羊绒产品在渠道建设上如鱼得水。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电子商务的成本越来越高。”以团购网店起家的帕米尔公司总经理赫华敬透露,线上线下的成本已在逐渐拉平。
不做单体做组合,以澳维为代表的企业首先打出了组合拳,创建了澳维羊绒城,目前已在全国4个城市试点。
帕米尔正在开拓细分市场,采取直营模式,量体定制,目前正在全国试点。
经济软实力 篇7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文化产业
我国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所以, 我国党和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并且对文化建设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未来的目标之一。
1 何为文化:直面文化的功能和效果
文化具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 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与自然等一些与人有关系的事物, 并且没种具体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文化来进行表现。而在狭义的概念中, 文化又可以指宗教、艺术、教育以及法律等内容, 这些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所进行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等, 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 并且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文化也是区别于其他个人与国家的唯一标准, 这也说明了文化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事物评判标准, 也具有着较强的传播力。同时, 文化与经济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需要有文化来相辅相成。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做基本条件, 并且在国际事物中, 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 优势的文化往往更能够决定一切。
2 文化软实力:正视文化的核心性
文化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中, 同时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文化的软实力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可度, 通过文化能够更好的获得别人的支持, 这也是一种文化产生的情感, 我国针对文化建设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里也经常说道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同时, 文化软实力也间接的反应出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 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 那么我们国家也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别人的认可, 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够更好的反应出来, 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文化软实力, 最重要体现在有没有话语权, 有没有规则制订权, 有没有一些人人都必须要表态的事情的权威评判权。为什么讲中国现在还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国际社会里, 我们已经成了一个数量规模型的巨人了, 但还是文化价值、文化实力的矮子, 几乎没有什么规则和标准是中国主导的。任何国家都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 另一条腿则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 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而文化软实力不行, 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败。
大家知道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德国人马丁·路德。那会儿他关于国家文化力有这么一段言论:一个国家的前途, 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 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 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及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把文化软实力纳入到两个100年的目标。我们要想一想怎么来提高我们个人的、团队的和我们行业的软实力。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了“一条道路”、“一项改革”、“四个自信”、“四种形象”、“树立四观”的稳固“根基”的大思路。我们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正式把文化软实力引到了我们的国家战略。
3 文化产业与经济:一个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
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为“经济黑马”, 因为它不仅可以赚取利润、创造财富, 还可以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作用, 而且低成本、高收益、无污染, 所以被称作为朝阳产业。在2005年底的时候, 专家们在不同场合下不断使用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作为它的主流骨干支撑的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出现带来一个实质性的东西, 就是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各种各样的经济 (只要不是基本生活用品的) 起主宰作用。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痛苦:看起来琳琅满目、非常繁荣的市场基本上都是尾随式、跟进式、模仿式的雷同。属于我们自己的, 属于本地方的、有特色的、人见人爱的太少了。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一个产业链的缺陷, 简单说起来叫做两头弱, 中间大而不强。高端原创研发环节资源汇集度非常低, 下游的营销推广环节很弱, 中间的制作生产环节大而不强。在原创研发环节, 属于我们的品牌的东西真是很稀缺。有人说,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一流的设施, 二流的产品, 三流的服务。
4 文化建设:一个自豪而任重道远的时代主题
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系到我们中国的未来。在十八大报告当中, 在文化部分的标题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前,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 思想文化层面经历巨大改革,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个风向标。
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当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倒台?说到底其实是由于当时整个苏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丧失, 苏共失去了文化上的领导权, 最终导致了亡党亡国。如果说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道德基础, 没有共同的价值观, 就谈不上任何的凝聚力, 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 我们也是在这个方面做很多的努力。我们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分国家 (天下情怀) 、社会 (君子文化) 、个人 (塑造的是正直品德) 三个层次提出了24个字、12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的提法, 当中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新时期, 加强文化建设, 就要凝魂聚气培育核心价值观, 固本培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措并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清醒坚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文化创造、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 要成为国人的伟大责任和永恒担当。
参考文献
[1]贾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N].光明日报, 2007 (010) .
[2]洪晓楠, 邱金英, 林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战略[J].江海学刊, 2013 (01) .
经济软实力 篇8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其构成
(一) 文化软实力的定义
1. 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由来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与西方软实力理论和中国文化力理论紧密相关的。软实力 (或译为软力量、软权力、软国力) 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 软实力理论进入美国学界的主流话语, 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在软实力理论中, 约瑟夫·奈视文化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源泉。较早将软实力理论介绍到中国的是王沪宁。他认为“把文化看作一种软权力, 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 人们已经把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看作是构成国家权力的属性。”
在文化软实力概念提出之前, 中国学者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关于“文化力”这个概念及其研究, 国内较早涉及的是贾春峰。他在1995年出版的《文化力》一书中指出, 在21世纪经济格局中,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他认为“文化力”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智力因素, 包括教育和科技在内;二是精神力量, 包括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精神等;三是文化网络;四是传统文化。
2006年11月10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家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 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国家软实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概念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
如果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 文化软实力属于一国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是软实力中文化的力量。
2.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
对于我们来说, 今天所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由于不尽相同的话语体系与社会政治背景, 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所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我们的着眼点是落在文化的基本层面上, 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主流文化自身的积极建构, 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而不是把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实现经济与外交目的的次等手段来对待。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的确是迫在眉睫。任何文化精神的传播都必须要找到相应的媒介形式才能够真正实现———不论这种媒介是书刊杂志、是网络影像、还是舞台表演, 总而言之, 文化软实力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媒体形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 单纯的文化理念并不能直接地转变成文化的软实力。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包括大力发展媒介在内的文化产业, 正是要通过“生产”出丰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将我们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 将我们的文化魅力展现于世界。
3. 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
通俗来说, 硬实力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强制性、支配性能力自然而然地作为硬实力的构成要素而存在。那么,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硬实力就是软实力有形的载体, 软实力是硬实力无形的延伸。硬实力是对构成综合国力各个组成方面的物质力量的统称, 而软实力则是能够统领硬实力、使其发挥特定功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影响力、吸引力、同化力的统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 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 超越时空, 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 “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因素在国际权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地理、人口和原材料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国家软实力在本质上是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因素, 毫无疑问, 其核心是价值观。只要稍作留心观察, 我们就可以发现, 当今世界软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领域内价值观的竞争。美国的好莱坞影片、法国的“文化外交”、韩国的《大长今》、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创意英国”活动及名目繁多的教育交流项目等无一不是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交融与交锋。而且随着各个国家与地区对软实力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日渐深入, 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必然更加繁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新生点和产业调整的新杠杆的今天, 文化担当了时代的新使命, 以新的文化能量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具有了越来越多的“硬”的要素, 就这意义而言, 可以认为, 文化, 它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
(二)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和作用
1.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来自于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在政治文化领域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我们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其中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是在传统文化领域代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 其中包括“和谐”、“仁爱”、“自然”这些集中体现着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终极理想的文化价值观, 它们既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 也是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的精神力量。
三是在公共文化领域引领行业发展、体现国家指导方针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质量体系与评价标准。如“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这样的纲领性的文艺政策。
四是在主流文化领域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国家、民族形象的艺术作品。
五是在流行文化领域具有普遍社会反响和市场效应的娱乐性、大众性文化产品。这些在文化消费领域具有娱乐因素的大众文化产品, 尽管并没有直接表现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 也没有直接表现高层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 但是, 这些作品中所具有的劝人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 不论对于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是加强文化的心理吸引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六是国外文化中能够被吸收借鉴、为我所用的先进要素。
今天中国, 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我们既要强化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又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在求同存异中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先进要素;我们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文化资源, 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 加快对外来先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们应增强文化的“资源意识”, 着力开发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政治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应淡化对主流文化生硬和空洞的宣传, 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主流文化大众化进程;应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时代价值意蕴, 重视群体文化的巨大作用, 加强对各种流行文化的监督和引导。此外, 我们还应调整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 大胆吸收借鉴国外文化资源, 将涵育政治文化、推广主流文化、改造传统文化、取舍群体文化、引导流行文化、迎纳外来文化相结合, 优化各种文化资源配置, 从而促进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2. 文化软实力在国家或地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 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一是与硬实力相补充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二是维护国家安全, 实现国家间和谐稳固的交流与发展。三是提升国家外交形象。近年我国政府陆续举办中国年、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国际文化论坛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显示出我国促进国际间文化的沟通与交融提升和平发展的外交形象。四是塑造人格,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其次, 文化软实力在区域城市发展中也占有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城市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文化核心价值是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可以是多样的, 但核心价值只能是一元的。一个城市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 对该城市文化取向、城市的产业更迭取向、城市的创新理念、城市的开放交流氛围的诚信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软实力能够主导和影响区域城市的发展的作用, 还体现在改革大潮中形成的文化管理机制和理念对城市发展所起到的规范性、现代性作用上。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 实质是体制和机制不断创新的历史, 每一次的体制机制变革都会促使社会的发展。相形之下, 一个地区的先进与落后, 根本性的原因是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差距, 是行政管理文化水平的差距。按照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而推进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 旨在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到“增加投入, 增强活力, 提高效率, 改善服务”;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则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 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在文化产业上, 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产业和战略投资者, 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和重组。
文化软实力能够主导和影响区域城市的发展的作用, 还体现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文化人”育新人立新风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最终体现在该城市的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 体现在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超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城市的发展, 归根结底在于人, 而人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生活面貌等“文化”成分的高低则取决于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把文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南宁市全面推进五象新区建设, 提出了文化立城、文化造城、文化强城的最新时代理念, 借助现代传媒, 彰显了国际化大都市跨越发展的实践特色。文化力在其间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广西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 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状态
1. 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构成
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和灵魂。
(2)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悠久、丰富多姿、特色鲜明, 包含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髓,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以说, 最具广西本土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是广西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是创造民族未来的重要纽带和持久动力, 是广西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和鲜明亮点。
(3) 文学艺术精品是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形象代表。能够展现广西文化特色, 在国内外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 是广西文化软实力中的标志性、形象性要素。这些作品中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而且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强、奋发向上、和谐向善的精神力量, 不论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和文化的凝聚力以及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 文化产业是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新力量。
(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广西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
(6) 文化人才是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动力。当前, 广西各级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桂战略, 各高校和文化单位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为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2.“十五”、“十一五”时期广西文化发展情况分析
(1) “十五”时期。“十五”时期广西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全区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建成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十五”时期广西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产值稳步增长。
(2) “十一五”时期, 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文化发展方面,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突出,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十五”和“十一五”广西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成绩, 构成了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健康品质和强大动能, 为“十二五”时期广西的文化发展及其以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1. 存在问题
一是文化发展的意识还不强, 文化认识不到位, 文化发展不平衡。思想观念滞后, 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不相适应, 对文化活动功能的认识尚不全面, 缺乏自主意识, 对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文化硬件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 文化发展水平不高, 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的文化设施陈旧落后, 残缺不全, 农村文化活动萧条冷落、枯燥单调。在公共投入和设施方面, 城乡二元机制使我国公共文化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 广大农村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稀缺。
三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 文化管理体制不畅, 制约文化发展。
四是高素质文化人才缺乏, 文化领域缺乏众多有广泛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领军人才。
五是文化能力薄弱, 文化优秀产品还不多, 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成熟, 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 广西的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诸多文化产品的传播, 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 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有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不多。
六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比, 民众整体文明素质不容乐观。
2. 原因分析
上述存在的问题, 造成这一现实状况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既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因素, 涉及到多个方面。
一是文化体制机制性问题突出。文化的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能够适应发展形势, 文化管理存在职能不明晰、管理不到位、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文化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 文化队伍存在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基层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三是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思想。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迟缓, 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文化产品品种不够丰富, 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全区合力推进文化品牌建设的共识还需增强, 推进力度还不够大, 政府、市场、社会的联动关系还不够紧密。
五是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力的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力。
六是文明水平和文化整体素质不高。民众的文明礼仪、道德素养, 特别是公德意识明显滞后。
三、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是树立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规范。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体系, 确立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加强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 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需要文化要素的参与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需要文化要素的参与。
1. 文化与经济结合, 将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现代人力资源
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 文化起着导向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文化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这种精神支撑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支撑, 这种先进的文化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精神, 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 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 同时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
2. 文化与科技结合, 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手段和能力
当今世界,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三网合一”, 极大地开拓了文化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 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工作的新形态。同时, 文化工作的新形态又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文化业态, 成为当今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 预示了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改变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
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结构升级中, 文化创意产业将发生革命性的作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是转变我国发展模式的客观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将改变原始产业依赖资源、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负面影响, 改变资源高消耗、经济低效益、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浪费型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经济高效、环境安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形成以生态型经济和创意型经济为中心的产业模式, 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模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一样,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力量, 文化创意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含量和内在品质, 同时也就提高了价值含量;不仅如此, 文化创意是我们由传统工业化道路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根本性的路径。
(三) 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需要文化力的推动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为尽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 广西首先必须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增强文化自觉。着力解决统筹谋划问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依靠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热情, 依靠文化给力生活、给力发展、给力社会和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打造广西的文化品牌, 实施广西品牌“走出去”战略。逐步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 扩大中国和广西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
(四)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需要文化软实力做支撑。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使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有利于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对策思路
(一) 实现目标
1. 近期目标
到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人心, 团结奋斗共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全区文化核心竞争力和文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文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文化事业活力显著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文化产业实力有所增强,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 成为支柱产业;文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文化软实力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 远期目标
到2020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建立,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在文化领域全面实现文化强区总目标, 文化事业兴旺繁荣, 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6%以上;文化产品极大丰富, 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文化软实力在实现文化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 使广西成为西部地区充满活力、富于魅力、凝聚动力、安宁和谐的民族文化强区。
(二) 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路
1. 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增强文化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核心位置, 引导各级干部和高级社会科学学者积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 包括基本理论、核心内容、具体形态、作用与意义, 研究与时代发展趋势和广西区情相关的内容和形式, 特别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 制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方式、方法, 包括宣讲学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群众文化、学校教育、道德风俗, 等等, 检验其作用和成效。要根据广西的区情, 制定和实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计划,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进厂、进村,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传播开去, 使其在整个社会形成和谐文化氛围,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我们国家和广西社会生态的核心成分和主导氛围, 发挥出引导社会思潮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
2. 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激发文化创造力
文化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 文化力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力、创造力。哲学社会科学在其间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作支撑, 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创新也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升华, 才能成为稳定的强大的文化力。哲学社会科学力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库, 能够在党委、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 增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力量, 是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的重要途径,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 必须做好增加发展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人才建设, 改进政策和管理体制等工作。这是全面促进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要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提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 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对有关我区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性转化,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结合广西实际和时代特点,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民族风格、南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进一步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建设一批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 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专业优势的思想库, 如中国—东盟问题研究、民族区域发展与民族团结和谐研究、北部湾区域发展研究、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进一步壮大社会科学队伍和力量, 逐步在全区各市建立市级社会科学院, 大力培养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 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全面加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在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激发文化创造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强化文化物质力
当今时代, 文化力既是精神力, 也是物质力。文化产业构成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在国民经济领域里已成为重要的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是:
(1) 强化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工作,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先, 应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形成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合力。其次, 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能。第三, 应当加快文化立法工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依法打击各种形式的侵权盗版行为, 切实保护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 保护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 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市场秩序。第四, 尽快落实广西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时做好年度数据统计工作;落实文化发展的项目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文化消费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 整体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
(2) 大幅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建设。文化产业既然是产业, 同样需要投资的推动, 凭借大投入达到大产出是重要举措之一。文化产业是产出效益好的产业, 加大投入, 有利于广西G D P总量的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 2010年,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 大大超过G D P的增速。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 广西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文化资产,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产业”, 而不仅仅是“文化”。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 像办工业、建高速路那样作为广西经济的新增长点去培植和促进, 文化产业增加值可以在“十二五”末达到或接近千亿元、占广西G D P5%的目标, 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所说的投资, 不仅仅是政府一方加大对国有文化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 还要积极引导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资金投入, 银行信贷放宽对文化企业的限制, 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推动大型文化企业上市面向社会集资等。
(3) 以发展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建设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广西文化产业中大型成熟的文化产业企业只有不多的几个 (如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等) , 因此, 必须以发展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建设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扩大产业规模和效益。应继续开展以广西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公司为基础组建广西影视传媒 (集团) 有限公司, 以广西各专业剧团组建广西演艺集团等国有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用三五年时间, 建设四五个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 推动其上市融资, 使大型文化企业在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4) 积极扶植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 帮助其做大做强。广西民营文化产业有一定基础和规模, 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要从政策、税收、金融贷款、市场准入、出口贸易等多方面帮助它们更快更好地发展, 使其成为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重要生力军。
(5)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打造文化经济新形态。我们要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根本理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这种越界主要是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 重点包括基于三网融合和三屏合一的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产业等, 通过越界, 寻找提升第二产业, 融合二、三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使二产三产化、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 推动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和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与发展。同时, 增强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并为传统产业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4. 持续抓好国民文化科技素质教育, 提高文化孵化力
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要靠教育。人的文化之初由识字起。要不断保持文化软实力的强大, 必须持续抓好教育普及, 尽快提高国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5.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推进文化“走出去”, 扩张文化影响力
广西比邻东盟, 地缘相连, 文化相近, 交往历史长久,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合作与学习借鉴的习惯与传统, 因此, 在积极吸收借鉴欧美、日韩等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 广西会更多地注意吸收借鉴东盟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2005年8月, 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 这是中国与区域组织签署的第一个有关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官方文件。2007年1月, 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这就从法律上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合作提供了保障。在新形势下, 广西要积极组织力量调研东盟文化和社会发展经验和特点, 进一步拓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的渠道, 建设好中国—东盟文化产业 (传媒) 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等重大项目, 并筹建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与交流 (培训) 基地, 扩宽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广西在2004~2011年里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既是中国与东盟的商贸平台, 更是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广西应很好地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时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 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在文化交流合作中扩大中华文化和广西文化的影响, 增强广西的文化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广西文化走向世界。
6. 奋力发掘人力资源, 壮大文化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增强文化软实力, 人才的作用尤其重要。必须大力发掘人力资源, 加快壮大广西的文化生产力。
五、文化软实力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途径
(一)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领社会思潮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引领社会思潮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精神基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彻始终。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在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普遍的社会公德, 即为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其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之中, 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再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它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保证了全体各族人民在政治思想上与实践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互交融, 和谐相处, 共同建设起祖国南疆一片美好的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 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把广西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省区。在新的历史时期, 5000万广西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动力, 一定能建造起更为和谐幸福的家园。
(二) 强化社会生产力的科技水平和能力素质
当今社会, 科技水平和能力素质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 世界各国的竞争, 最为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能力素质的竞争。
强化社会生产力的科技水平和能力素质, 首先是思想素质。要大力培育劳动者的主人翁思想, 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集体观念, 要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 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每一个人都用心为社会添好自己的那一块砖, 出好自己的那一分力, 尽好自己的那一份责, 共创美好的未来。其次是知识素质。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高低, 影响着物质生产力的状况。在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 社会急剧变化, 知识迅速更新, 要提高社会生产力, 必须首先提高劳动者的知识素质。知识素质所要求的不仅仅是需要劳动者有一技之长, 更需要他们能够做到思想道德、知识结构、人文素养等全面提升, 协调发展。要把提高劳动者的知识素质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无论是政府还是劳动者个人, 为此都要有投入, 有动作, 出成效。再次是能力素质。第一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第二是培养操作能力, 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熟练的操作能力, 能既快又好地完成具体任务。第三是培养分析能力, 使他们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是培养应变能力, 使他们在碰到一些预料不到的突发性事件时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积极响应, 及时地合理地处置。第四是学习素质。第五是身体素质。劳动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以胜任繁重的工作, 他们必须注意锻炼身体, 始终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 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条件。
(三) 为经济社会发展建造“智库”
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 文化软实力逐渐凸显其价值, 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必须发展建造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工厂”———智库。
首先, 适应时代变革, 需要人们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作为改革开放的引导者的党委和政府领导, 同样需要不断更新观念, 虚心听取不同观点与意见, 切实转变“我是老子”的工作作风。营造智库生存与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始终保持谦逊的姿态听取来自智库的客观、中肯、独立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保持科学客观地了解世界和判断形势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其次, 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建立咨询专家库。咨询专家库应做到信息全面、准确, 并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更新有关信息, 包括及时收集新的有关专家的情况等。专家咨询委员会应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矩阵组织, 其人员精干、结构合理、任务明确、责权具体。该委员会组织机构采取“紧密-松散”的模式运作。所谓紧密, 委员会秘书处是常设机构, 负责组织联络各方面专家学者。所谓松散, 专家咨询团没有固定人员, 以项目组或课题组的形式组合, 完成报告既可解散, 再根据下一个项目或课题重新组合。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 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团) 的结构, 使咨询委员会 (团) 成员在年龄、专业、智能和区域等方面做到长短互补。 (2) 用制度规范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的活动方式, 保证各项咨询活动积极、有效、有序地进行。 (3) 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其成员要进行实时培训, 不断增强咨询人员的政治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和咨询业务能力。 (4) 把专家咨询委员会各成员专家所作出的贡献及时反馈给所在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以增强专家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和社会。
(四) 辅助党委政府决策
实现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既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实现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保障, 就在于充分发挥专家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辅助作用。
首先, 既要充分依靠专家而又不过度依赖专家。决策者必须深刻认识专家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要有强烈的专家咨询意识, 充分依靠专家、发挥专家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在充分尊重专家咨询意见建议的前提下,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主体依靠专家不能变成依赖专家, 随专家左右, 丧失自身在决策中的主体作用、决定作用。
其次, 建立和健全专家辅助决策机制。这是充分发挥专家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辅助作用的根本。 (1) 将专家咨询纳入决策程序。要进一步用制度明确规定,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 在拟定决策方案过程中, 抑或选择决策方案之前必须经过专家咨询这一环节, 做到重大决策先咨询后决策, 从决策程序上确保专家咨询落到实处。 (2) 建立和健全决策风险责任机制, 明确规定各类决策的主体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 并制定相应的责任保证和追究措施, 同时, 还要建立和健全决策者离任后的责任追究制度, 防止和避免出了重大责任问题异地为官的现象。 (3) 建立和健全专家咨询立项机制。为促使专家能够不断如期作出质量好、水平高、价值大的咨询研究成果,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和健全专家咨询立项制度, 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党委、政府遇到的重大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指南, 明确课题研究的数量、质量、指标、时限、经费、条件及责任。 (4) 建立和健全专家咨询成果购买机制。对于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疑难问题, 或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的咨询报告, 要按质论价, 政府进行购买。
再次, 着力抓好专家咨询成果的利用和转化。这是充分发挥专家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辅助作用的突破口。 (1) 要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把专家咨询成果搁置一边, 装门面、做样子, 为咨询而咨询的形式主义;另一种是照搬照抄专家咨询成果, 把专家咨询成果当作决策本身, 成为专家咨询成果的“收发室”的教条主义。 (2) 要审定专家咨询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质是要审定专家咨询方案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这是利用和转化专家咨询成果的首要环节。 (3) 要评价专家咨询方案的有用性。实质是对咨询方案作决策价值评价。这是利用和转化专家咨询成果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4) 要把专家咨询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有用性统一起来。咨询方案的选择, 既要以咨询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为基础, 使决策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 又要以咨询方案的有用性为基础、使决策满足决策主体的需要。
(五) 创新文化经济形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创新文化经济形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首先, 解放思想, 转变各级党委、政府的观念, 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创新文化经济形态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式, 树立发展“大文化”的经济观念, 把文化经济真正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 作出科学的发展规划, 把加快文化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纳入任期目标, 作为评价地方发展水平、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其次,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 建立健全文化经济统筹协调机制, 激发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广西现阶段文化经济发展的根本制约, 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和保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完善的文化经济宏观管理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 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要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积极推进文化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的进程, 把隐性的服务转化为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 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管理体制。
再次, 探索建立适应文化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加大文化经济的投资规模,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现行的文化经济政策,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 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其发展, 引导文化产业的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的集聚和发展。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建立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 发展文化投资风险基金, 探求适应文化经济发展特点的融资方式, 要研究探索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三是在投资方式上, 建立适应现代文化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融资体制, 打破所有制限制, 降低门槛、放宽准入, 形成文化经济发展多元化投资格局, 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产业的新格局, 真正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
第四, 积极推进文化经济园区建设, 以园区建设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要根据广西不同城市和区域特点, 按照政府协调、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积极引导支持有意向、有能力的机构、企业和社会中介参与文化经济园区建设。把文化经济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促进和推动全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领域为重点, 以大型文化企业为主体, 以区域文化品牌为依托, 培植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 推动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推进文化产业资源集聚和产业融合, 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推动文化内容与高新技术的结合, 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全区每个地级市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建设一个文化经济园区 (基地) 、培育一个优秀企业、打造一个优秀文化产品、举办一个文化展会活动, 从而形成文化品牌。同时, 协调好不同的文化经济园区间的有机联动, 形成文化与旅游、信息、体育等相关行业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和良性环境, 形成产业园区龙头和合力的效应。
第五, 加快构建文化经济服务体系, 引导和培育文化消费。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 迈入小康生活门槛的人们将更多地关注文化、精神、心理上的需要。这就对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提出新要求。因此, 必须加快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 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 充分挖掘利用好各地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 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 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项目, 促进消费结构的换代升级, 以满足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 以社区和乡镇基本文化设施为基础,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 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六,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文化经济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文化人才是文化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发展动力, 能否拥有既懂文化又懂市场运作的人才群体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 文化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广西文化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 要大力引进各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尤其是要重点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为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保证。要创新文化经济人才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优化人才结构,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能力;要创新用人机制, 以优良的工作条件、优厚的报酬和良好的环境, 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一大批高层次文化经济人才和文化名人入桂、驻桂。同时, 在广西重点高校开设文化经济专业, 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为文化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 整体提升广西文化经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六) 文化产业构成经济发展的新一极
文化产业以其巨大产值和高速发展的趋势, 正在构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 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000亿元规模, 占G D P比重为2.75%。广西从2010年开始实施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计划在5年内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千亿元。为此, 将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对外文化产业工程, 推出一批文化品牌、产品, 构建有广西气派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项目集群, 使广西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枢纽, 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军、生力军。因而文化产业本身已构成经济中的重要部分, 成为硬实力。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广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提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将推动文化产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 广电和电信产业稳步推进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 等等。广西文化产业要在这黄金时期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需要把握好发展趋势, 借势发展广西文化产业, 促使文化产业构成广西经济发展的新一极。
首先, 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国有文化企业要通过战略性重组和资源整合, 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 民营企业要通过专业化、企业并购, 以迅速成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其次, 必须深刻领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的生产, 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重点做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当代文化的经典化和大众文化的时代化工作, 使科学与艺术、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体、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公共服务与市场消费的有机融合。
再次, 以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趋势。数字电视, 数码电影, 宽带接入和视频点播, 电子出版和数字娱乐等新的文化产业群将形成主流, 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将在文化产业结构的数字化提升中得到根本性改变。广西要在此次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 必须主动参与各类“数字标准”的竞争, 以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第四, 主动寻求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构筑文化产业新构架, 形成与变动中的文化消费取向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产业动态结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 信息设备制造业, 软件开发业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 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等等十分值得借鉴。
2015年, 广西文化产业将达到1000亿元, 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这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增加了文化产品, 扩大了文化总量, 也以扎实的经济数据, 为文化软实力融入了“硬”的元素。
综上所述,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时期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深刻理解我们正处于的时代和肩负的责任, 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发挥出文化本身的凝聚力、引导力和感染力的同时, 发掘出文化中蕴含着的巨大的物质力, 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 使广西的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快速的提升, 成为广西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有效促进“十二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为此将加倍努力, 更快地前行, 奔向建设文化强国和民族文化强区的宏伟目标。
摘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需要。“十二五”时期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文章论述广西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经济软实力 篇9
一、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内涵
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及其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 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文化软实力是在强调“软实力”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以强调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民族自信心为主要内容。文化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 具有鲜明的历史传承特点, 从形式上看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从内容上看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因此, 文化对于任何民族来说都能体现出其真正的精神面貌和明确的价值追求。而自然资源则是地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物质基础, 正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就会有什么内容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
吉林市人文历史悠久, 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二三千年前肃慎族人开始在此栖息繁衍。清王朝于1644年统一中国后, 为了巩固黑龙江北部边疆, 于清顺治十三年 (1656年) 在吉林设立船厂, 建水师营, 驻八旗协领, 康熙十年 (1671年) 调宁古塔副都统驻吉林, 这是历史上在吉林正式置官设治的开始。康熙十二年, 由副都统安珠瑚督率八旗军在吉林建城, 标志着吉林市城市的诞生。自此吉林市也成为清王朝治理东北的中心城市之一, 吉林市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人文资源为吉林市成为中国历史名城提供了全面的注脚和诠释。人们在认识和了解从古代汉魏时期的帽儿山古墓群到近代时期的吉林机器局旧址诸多历史遗迹的过程中, 也仿佛能够体会千百年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此间, 人们既可以领略到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图景, 又可以感受到近代
生态外延
晋、冀、鲁、豫的居民移民东北的坎坷经历, 还可以体会到不同年代持续不断民族交融中的悲欢离合。长期的民族融合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灿烂文明成果, 同时各民族也创造了种类繁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 诸如传统的满族和朝鲜族饮食文化形式及以松花江特种鱼类资源为主要原料的菜肴烹制、以松花江浪木为原料的根雕艺术、满族传统剪纸艺术、东北二人转等各种民俗艺术形式。以民俗艺术形式组成的人文资源为吉林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大的非物质文化基础。
在文化经济、知识经济时代, 文化力成为综合国力、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文化力对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文化力对个体人的塑造。文化力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和作用, 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操守、理想信念, 造就批高素质人才, 为增强综合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从传播的角度来说, 文化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经济、政治等其他因素的传播速度, 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象能够迅速地被外界所认知, 从而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形成强大的对外吸引力并转化为竞争力;同时文化力通过对人民大众的文化熏陶, 演化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或地区精神, 并化作强大的民族或地区精神凝聚力量,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力直接转化为经济力, 成为综合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吉林市文化软实力的外向传播, 使得吉林市不但为外界广泛认知, 而且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并进一步转化成文化吸引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地区竞争力, 使其在国内赢得了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 在国际上则由于《福布斯》财经杂志的着力介绍从而引发了跨国投资者的极大关注。作为一个城市, 能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认可, 有机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然而, 我们在强调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而实现内向性地强大地区经济实力的同时, 还不能忽略跨国公司投入的生产资本可能会对地区环境形成新的压力和影响。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外延
地区经济发展是地区综合实力的内在体现, 但是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会不可避免地对外在生态环境形成重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 由于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一方面大量地将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转化为动力资料、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同时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在持续不断地向自然环境排放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物, 从而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关系越来越尖锐, 体现出来的是物质财富在增加, 自然环境在劣化。为求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人们在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中, 又进一步提出了旨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具体的生态文化实力的追求。所谓生态文化, 是指摒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学习自然界的智慧, 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 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 进行无废料生产, 既实现文化价值, 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产品, 又保护自然价值, 实现人与自然“双赢”, 其具体途径就是要转换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的生态工艺, 通过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或循环使用, 把投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实现原料低消耗、产品高效益、环境低污染、废物最小化的社会物资生产。改变传统的物欲横流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以获得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为标准, 倡导绿色消费和文化消费, 崇尚精神生活需求, 满足社会交往、心理调适、精神高尚、娱乐审美等需求。
事实上, 树立生态文化理念, 积累生态文化实力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体现, 又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准备。工业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冲突, 生态文化则是以寻求人与自然长期稳定的关系为目标, 生态文化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作为文化建构的前提, 力图协调人类在生物学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冲突。生态文化锁具有的亲生态性的特征消解了工业文化中固有的人与自然的冲突, 因而它是可持续性的、和谐的文化内容。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必然涉及到生态问题, 都必然涉及到破坏还是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还是劣化生态环境, 尤其对于具有长期工业经济发展历史的中心城市来说, 持久地利用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从事工业生产, 不断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工业废弃物已经成为城市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城市生活的主要内容, 同时, 我们还应当看到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作用, 特别是地区经济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借助于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为此, 探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就是在探讨地区经济能否在未来实现协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或者说能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可能性。在良性发展趋势下, 人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怎样将生态文化的建设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 并在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之下, 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合理地分配和使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 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强化文化软实力在环境方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功能作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地方政府有效实施其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也是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保留地方特色、建造美丽家园的至上执政目标。为此, 我们需要从更加宽泛的角度、更加深刻的立意和更加全面的运筹对吉林市的经济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实施战略运作。
三、吉林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所谓战略思考, 就是指要对某个重大目标进行长远、全局、阶段等方面意义的主体思考。启动具有战略意义思考程序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需要进行战略思考的主体目标, 其次是对主体目标进行本质评估、量化计算, 最后制定阶段性的战略规划和战略任务。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的良性互动效应是吉林市目前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战略主体目标, 吉林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天然上好的环境资源和种类繁多的物种资源等自然因素内涵, 以及在自然因素基础上所孕育、积淀和生成的人文资源内涵。从根本上说, 吉林市之所以具备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在空间, 就在于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夯实起来的文化软实力, 如果由于在淡薄环保意识支配下追求单一的经济总量增长, 其直接的结果就必然会由于破坏自然环境而降低人文环境的文化魅力, 而最终的结果则由于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因素和潜在空间。为防止这一问题困境的出现, 我们就必须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经济发展进行整体的评估和战略的思考。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结构原则。结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时候, 要认识整体系统, 要认识客观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 及其结构方式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和影响。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借发展中国家急需发展资金、快速发展经济的需要, 迅速调整本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通过产业资本的跨国转移, 将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高消耗的生产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我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王逸舟先生曾经说过:“一些发达国家因其本国的环保制度, 以及处理成本原因, 将大量有害废弃物通过种种途径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把危险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 从而把生态风险转嫁给接受国,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发生了这类工厂造成的严重污染事故。最典型的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建立的农药厂泄漏对当地民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灾难。另外, 发达国家借对华投资的机会, 将污染严重的化工、水泥等行业转移到中国生产, 增大了中国环境的压力。1991年, 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生产企业为11515家, 协议投资87.71亿美元, 其中属污染型企业高达3353家, 占生产企业总数的29%, 占投资总额的37%。”上述事例并非危言耸听, 我们虽然应该积极倡导引进外资, 欢迎外资在中国投资, 但是为了维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至少我们应当对外资将要进行的加工和经营内容在环保方面设定基本的限制, 依照强化文化软实力的方式对外资的进入设计一道安全阀。
战略的思考可能会与眼前利益发生冲突, 但是为了能够取得长远的利益, 为了能确保前代人和当代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更远地惠及后世子孙, 为了使现有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发挥出绵绵不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我们有必要对吉林市的经济发展制定理性的战略规划, 因为吉林市的价值就体现在以各种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上面, 一旦资源内核不复存在, 文化软实力也将失去它应有的锐利和光芒。我们希望通过战略的思考, 能够有效处理好强化文化软实力与发展地区经济的矛盾关系, 希望有一个双赢的局面出现, 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对地区原有污染企业的治理, 还要杜绝新的污染企业的进入, 使得吉林市始终前行在科学、理性的发展道路上, 在确保人民生活不断殷实的同时还能使他们充分享受到青山绿水的怡人风光, 在绝佳的环境中实现美好心态与理想生态的永久契合。
摘要: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 不论是国家还是地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利用国际社会中的资源, 借助国际市场, 发展和壮大自身经济实力。树立生态文化理念, 积累生态文化实力, 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体现, 又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准备。吉林市之所以具备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在空间, 就在于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夯实起来的文化软实力, 如果由于在淡薄环保意识支配下追求单一的经济总量增长, 最终的结果则由于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因素和潜在空间。为防止这一问题困境的出现, 我们就必须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经济发展进行整体的评估和战略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地区经济发展,互动效应,资源内涵,生态外延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267278.htm
[2]《吉林市志——环境保护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年11月第一版第5页
[3]丹增: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新华文摘》, 2007年17期第108页
经济软实力 篇10
一、内在能力层面是城市软实力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也是未来城市的竞争原动力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关于城市软实力所包含的内容, 也有很多不同说法。我们课题组经多方比较、概括, 最终总结出城市软实力的主要内容, 并将软实力体系划分成四个层面。即:第一推动力层面:包括信息推动力、法制健全力、政府执政力等。其次是基本内在能力层包括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形象传播力等。三是外在表现层包括说服力、导向力、吸引力、同化力等。四是目标效果层, 指城市软实力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效果就是城市文明的整体提升, 和城市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 城市软实力是城市中各个方面的软实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运动发展所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具体来说, 就是依靠有效的推动力 (推动力层面) , 培育出良好的城市软实力资源 (基本内在能力层面) , 并使之充分表现出来 (外在表现层面) , 进而实现城市文明的整体提升。而当城市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时, 在有效推动力作用之下, 又将带动城市软实力资源向更高的层次推进。如此循环往复, 最终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 (目标效果层) 。要使城市机器正常运转, 则每个层次缺一不可。其中基本的内在能力层面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也是未来城市的竞争原动力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号召力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城市之间的竞争,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竟争。世界一流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普遍优先考虑文化因素, 无不高度重视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不千方百计抢占文化软实力这一城市竞争的制高点。当下的纽约、伦敦和中国香港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典范, 共同演绎出辉煌的当代三城记, 不仅是由于这三个城市紧紧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先机, 还因为这三座城市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伦敦2004年4月公布的《市长文化战略》提出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 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伦敦视文化为城市的“心搏”, 社会、经济和城市均肌体都因文化而律动。无与伦比的文化丰富性和广阔、多样的文化和创意资源, 成就了激动人心的伦敦、活力无限的伦敦和令人难以忘却的伦敦;纽约是世界文化俱乐部, 政府对文化艺术非常重视, 每年都有惊人的预算, 繁荣的文化吸引着大量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人群定居纽约, 并带来了纽约的奇幻、沸腾和被点燃的热情;中国香港在文化地位上难以和纽约、伦敦相比, 但年轻有活力, 拥有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品格。香港已经意识到,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单凭金融商业不足以强化香港的竞争力, 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并认为对文化的投资所带来的多元发展、鼓励创意、社区建设、社会和谐, 是知识型经济的核心价值, 非金钱回报所能衡量。香港文化委员会在2002年提出的文化咨询报告指出, 香港长远的文化目标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 开拓国际视野, 吸取外国优秀文化, 将香港发展成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
三、 城市软实力的发展, 期待教育与科技创新力的比翼齐飞
教育既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惠及子孙后代, 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这一论述阐明了教育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教育发展力与科技创新力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培养人才去完成科技创新这一过程还需要教育去完成。另一方面, 培养人才的学校本身也就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因而投资教育, 发展科技, 奖励创新早已成为提振经济形势的重要手段。但是, 目前我国的教改还在深化过程中, 教育体系中的不和谐因素很多, 教育发展水平非常有限。另一方面, 就我国国情来说, 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虽已起步, 却还很肤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更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因而可以说, 现今我们迫切需要教育发展力与科技创新力的强势双飞。
四、发展本地传媒, 有效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力
人的素质提高、形象改善、品牌打造不是一天能成的, 传媒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软实力、凝聚力、号召力, 改善人民生活水准,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改变人们的观念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而在这方面, 本地媒体肩负重要使命。“媒体的作用还包含‘监督’和‘批评’这种功能, 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对于媒体的这种功能, 都应该是宽容和支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 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 任何城市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守望环境、文化引领、舆论监督应该有一种更加宽容、更加支持的态度。 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媒体, 尤其是本地媒体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使之更好地为本地发展服务, 成为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先锋部队。另一方面, 媒体自身应大力发展影视、综艺等各种有本土特色的节目, 像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一米阳光》, 其中反映了云南丽江的风土人情, 此后拉动了丽江旅游。媒体的自身发展目前仍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在效益。对此本课题组进行了多方调查研究, 并将在后续的论文中做专门论述。
五、城市凝聚力与社会和谐力与市民满足感的强弱有重大关系
(一) 城市凝聚力所包含的内容。
一个城市是否有足够高的接纳程度, 是否存在排外和歧视, 是反映城市凝聚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关调查表明, 在中国的主要城市里, 本地人对外地人的包容程度不如表面所见那么高, 城市之间包容性表现得分差异也较大。尤其在教育和就业方面, 很多城市对外地人的平等容纳能力较低。 城市的归属感同样是城市凝聚力的重要衡量因素。一方面它表现为城市是否能满足居民衣食住行、医疗就业及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 还在于这个城市能否让其居民真正感到平等。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目标, 而这种目标能在多大程度被人们所认同和践行, 反映着该城市的凝聚力。一个致力于做国际大都市的城市, 和一个强调人居环境的小城市, 尽管目标不同, 但接受程度有可能是类似的。 城市的凝聚力应是由各个方面来评价的——不光是政府机构, 还有民间的各个群体。
(二) 目前城市的凝聚力正面临严峻挑战。
如今, 发展壮大的城市正在逐步脱离人们的控制, 而这其中, 居住环境首当其冲。现代城市的居住现状是, 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太大, 每公顷居民超过一千人的城市或区域比比皆是。不仅是中心区如此。因为十九世纪工业的发展, 即在广大的住宅中亦发生同样的情形。在这种过度拥挤的环境中, 地皮被过度使用, 缺乏空旷地, 而建筑物本身也正在一种不卫生和败坏的情况中。而由于居住于此的居民往往收入较低, 城市拥挤的状态将会加剧。因为市区不断扩展, 围绕住宅区的空旷地带亦被破坏了, 这样也剥夺了许多居民享受邻近乡野的幸福。集体住宅和单幢住宅常常建造在最恶劣的地区, 无论就住宅的功能讲, 或是就住宅所必需的环境卫生讲, 这些地区都是不适宜居住的。这种不合理的住宅配型, 至今仍然为城市建筑法规所许可, 并未考虑到种种危害卫生与健康的因素。现在仍然缺乏分区计划和实施这种计划的分区法规。现行的法规对于因为过度拥挤, 空地缺乏, 许多房屋的败坏情形及缺乏集体生活所需的设施等等所造成的后果并未注意。它们亦忽视了现代的市镇计划和技术之应用, 在改造城市的工作上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居住现状的不断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不仅仅是居民对城市环境的日渐不满, 更重要的是将使城市社区凝聚力不断下降。居住质量的水准将直接影响城市其它三大功能的正常进行。在居住水准严重下降的城市, 社区凝聚力也相应恶化, 人们不再互相友爱, 而是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抱怨与戒心。人际关系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精神形象——不论表象有多么发达, 实际上将潜伏越来越严重的危机。
(三) 关于增强城市凝聚力的一些思考。
如果城市环境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并提供增强社区凝聚力的机会, 使得居民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关爱城市, 那么城市几乎将成为所有人的栖居地。居民对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感到舒适且有“家”的感觉, 对于一个要凭借社区导向蓬勃发展的城市至关重要。
社区凝聚力的增强, 不仅仅是对物质环境的简单升级改造。它包括保留居民的集体记忆, 勾勒人民对明日城市的想象, 提出新专业者的出路与社会变革的可能性等等。在这里, 地方居民的感受是第一位的——这表现了城市社区的活力与自我组织的能力, 是城市市民社会的重要基石。社区凝聚力, 是现代城市在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之后社会反省力量的表现, 也是城市能成为值得人们长久居留之乡的根本力量。
对于社区凝聚力的提高的实践方面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我们也已经发现了一些值得城市参照的成功范例。这些成功范例无一不是基于城市社区凝聚力的建设, 从而带来了城市在新时期的发展, 成为从侧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力量。日本小镇函馆本是一个老旧的甚至缺乏活力的地区, 众多的老建筑都被荒废掉了。然而居民自发的社团行为给它带来新的活力, 并使其最终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重要旅游景点和人居环境城市。
(四) 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一切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 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崇高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离不开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逐步实现、共产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完善。因此, 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共产党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发展,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律, 必然贯串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 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 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 完美地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一致的发展。
六、结语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部分。城市硬实力, 主要由经济总量规模、设施建设水平等指标来体现。而城市软实力, 主要建立在非物质要素之上, 由文化发展、政府服务、居民素养、科技教育等指标来体现。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相辅相成、互为倚重。城市硬实力是软实力发展的前提条件, 为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城市软实力是硬实力发展的有效拓展, 对内能凝聚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对外能展示城市的丰富内涵和良好形象, 促进生产要素集聚集约, 为硬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 只有在加强城市硬实力建设的同时, 更加注重城市软实力提升, 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 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全面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内涵、激发发展活力、增创发展优势, 在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中掌握先机、加速跨越。在这个硬实力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时代, 那些由软实力开发出的新兴行业, 必将成为未来城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摘要:在城市软硬实力发展严重失衡的中国, 着重发展城市软实力已成必然之趋。本文从未来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视角, 看城市软实力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世界一流城市的先进经验, 论述了反映城市软实力最核心内容的基本内在能力层面, 是未来城市的竞争原动力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形象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倪鹏飞, 彼得·卡尔·克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7~2008) , 城市:未来一切皆有可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 2008:36~37
[2].约瑟夫·奈著;吴晓辉等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2~3
软实力制胜 篇11
目前中国茶企单一品类企业,诸如安溪铁观音、华祥苑等虽然能够在各自品类中占据10%的市场份额,但在整个茶业市场上,尚没有企业能够占据1%的销量。这是目前中国茶叶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缺少全品类的龙头品牌,地域特色明显,品类特色明显。如果这个市场,能有30—50家企业,占据50%的市场份额,才是真正合理的市场。
茶叶产品传统化特征明显,茶叶商品化程度不高,以农副产品包装上市交易的方式是行业的主流,茶企商业模式未能摆脱传统的影响,营销渠道盈利能力有限,这就是当今茶叶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整个市场还处在起跑阶段。
未来,产品型的企业要形成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化发展,摆脱小农生产的束缚;作为流通服务型企业,则要培养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意识;整个行业都应该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下功夫,形成全行业的共识,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加快产业链的开发。
深创投华北京津地区总经理刘纲:
仍然看好茶产业的投资机会。目前这个市场总量大,但产业链分散,地域性很强,都是一些地域性或者品类品牌,缺少企业化的品牌。但是这个市场仍然有一定的风险,以我们深创投而言,之前也有过投资,但是最终而言,应该算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目前的茶行业,归根结底还是隶属于农业范畴,农业产业链长、企业分散度高,且受到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较长,这些不利因素都加大了投资成本及投资风险。这也是很多风险投资一直在观望的原因。因此,现在资本进入这个市场,选择投资对象时非常谨慎,会主要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否有全国性的渠道、品牌意识、资金规模、领导者和团队的个人素质、企业的管理经验等等。
现在很多茶企都定下渠道扩张的目标,希望以此吸引资本进入并且上市,但事实上,资本的进入是有条件的,企业还是应该从软实力方面提升自己。目前,整个行业洗牌在即,优胜劣汰明显。
达晨创投投资副总监李永林:
随着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茶叶市场会越来越大。但这个市场相比于其他消费品市场,更为特殊。我国茶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茶树种植和经营以农户为主体,整合难度大;茶叶生产工艺简单,缺少技术核心力和附带价值;产品质量、原料、感观品质等很难保持稳定、行业标准缺失等等,整个行业还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些原因都让投资者对茶产业望而却步。
这个市场仍然具有投资机会。关键是企业要从产品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控制全产业链,尤其是上游。企业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实现对产品的完全控制,保证产品安全。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保持产品的高附加值,越做越大乃至实现上市。
达晨创投在2011年投资了综合性茶叶品牌连锁企业“华祥苑”,他们从基地种植、粗加工、渠道、品牌等方面进行深耕,产业链做得非常完整。
经济软实力 篇12
一、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
教育文化软实力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把教育和文化软实力两个概念混合成一体。一方面,教育作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 提升国民素质和素养并使之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最根本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小约瑟夫·奈(Nye Joseph.)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得到理想结果的能力。”奈很重视文化的作用并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视为软实力的根本来源。奈认为文化由一系列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而组成的,它具有普适的社会性意义。当进一步探究文化的内涵及形成因素时,教育在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性意义。夸美纽斯说过“教指的就是教学与教育,借助于它们使人们称为有文化的人”,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张楚廷认为“所谓软实力,实乃文化之力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胡弼成认为教育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核心力、 运行保障力以及拓展深化力。
德国教育 家凯兴斯 泰纳 (Kerschensteiner) 将教育视为一种陶冶, 认为它“是由文化价值唤起来的、个性的有组织的价值观念”,并且“只有那些工作,能够在我们的心灵中唤起绝对的有力量的价值的,我们才可以称它为含有教育意义的工作”。由此可见,教育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文化,进而在此基础上传播并创造新的文化,而文化的发扬光大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王冀生认为软实力包括许多方面,但是最基础的就是教育。由此可以归纳出:教育文化软实力指的是通过教育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发扬和传播,以期某一文化被其他的更多的民族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形成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吸引力。文化软实力的源头就是指教育。
考察美国的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历史中各种实际数字表明,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对他国进行教育资助、进行留学访问、合作项目,音乐影视剧等方式,致力于向外国传播其所谓的“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的文化价值。2000年克林顿政府在白宫首次举行了“文化与外交”的研讨会。其目的明确地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教育软实力的重视,呼吁国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美国能够完全利用教育软实力这一丰富的资源来加强美国文化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力。
二、提升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方式
大学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进社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众多学者的成果并增加了笔者自己对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认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
1.培养大学生精神文化内涵,增加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现阶段大学教育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人才, 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急剧扩大,随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首先,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并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升内在素质,从身边事儿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其次,提倡丰富的校园文化,争取用高雅的文化熏陶他们。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促进他们精神文化的全面发展。最后,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构建高效的学习平台,提升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提高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需要推进高效的学习平台,推出 “学习型校园”,鼓励师生在工作中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构建终身学习的机制。首先,教师应该深熟知材, 为学生搭建适合学生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这个舞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师生之间要构建和谐的关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师生之间的学习和合作。高校可以开展师生论坛、 学习沙龙、师生交流会等形式来拓展高效的学习平台。最后,高校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扩展学生的学习阵地例如:微信群、腾讯群、邮件往来等以期增强学习效果。
3. 拓展高校的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海内外交流,增强教育软实力的感召力。事实证明,任何办学理念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等问题的大学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培养的人才也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一所高水平的大学需要加强院校之间的、校企之间的以及国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全校师生进行讲学、作报告给学校带来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 高校努力为师生创造机会到国内外其他院校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高校应该努力与国内外其他院校及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推进大学文化的环境和设施建设, 增进教育软实力的保障力。全面提高高校的教育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文化的育人价值,需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设施作为最基本的保证。高校可以利用教学楼、宿舍楼、走廊等空间开展了文化建设,设立了宣传橱窗和公告栏, 发布信息,也能较好地发挥宣传作用。会议室、教师休息室等可以用来展示高校的历史及特色等。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设立师生活动室,提供书报阅览服务及乒乓球等健身娱乐等设施,努力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让师生在宜人的环境中享受身心休憩。这些不仅为师生创立了积极上进的氛围,而且舒适温馨的环境文化向师生提供正能量,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教育和引导作用,成为增进教育文化软实力的保障。
三、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对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
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对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培养综合的文化人才,为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人才保证。文化人才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才的匮乏、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综合型的文化人才的缺失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可以积极向地方城市输入各方面的文化人才。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塑造综合型的文化人才, 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用合作方式以及定向、 双向、进修等为地方城市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综合型文化人才。
2.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许多国家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来看,高校是带动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依托高校建立起了产业园、科技园等。因此,高校和地方城市可以实施集中有效的合作交流,这不仅能促进地方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且促进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地方,以教育文化软实力为依托,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来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加大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文化力度, 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繁荣。高校集中了众多的人才和精英,这些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地方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人才来源。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高校人才可以通过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去唤起人们的文化意识,成为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渠道。
【经济软实力】推荐阅读:
经济外交与中国软实力12-15
政治理念:经济实力12-12
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05-28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08-30
育儿经验——软实力与硬实力01-05
软实力06-16
产业软实力07-18
高校软实力06-09
城市软实力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