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后堂空调设计

2024-10-13

酒店后堂空调设计(精选5篇)

酒店后堂空调设计 篇1

一、工程概况

该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41590m2,其中地下室面积5900m2,建筑高度99.44m。地上20层,地下2层。

空调夏季设计总冷负荷为4380 kW,冬季设计总热负荷为2310 kW;冷负荷指标为105 W/m2,热负荷指标为55W/m2。酒店生活热水负荷为1400 k W (含游泳池水加热负荷)。

二、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参数严格按照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取值。

三、空调冷源系统

1. 制冷机的类型及性能要求

采用2台1759KW (5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1台879KW (250rt)的螺杆式冷水机组。冷水系统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冷水机组蒸发器所能允许的最低流量为额定流量的35%,允许的流量变化率为30%/min。

2. 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

冷水额定供回水温度5/13℃,冷却水额定供回水温度32/37℃。

3. 集中制冷站

考虑酒店冷负荷的特点及酒店管理的便利,为酒店设计独立的集中制冷站。制冷站靠近酒店的核心筒布置,并布置在酒店的最下层(地下2层)。制冷站内需设置值班室(兼配电室),并应该考虑制冷机的运输通道。

4. 冷却塔

采用模块型冷却塔,布置在酒店主楼屋面。冷却塔的总排热量为冷水机组总排热量的1 20%。考虑到冷却塔需要冬季运行,冷却塔集水盘和冷却水管需要分别配设电加热器和伴热电缆,以防止冬季运行时水冻结。冷却塔在布置位置的同时需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5. 天然冷源

过渡季和内区冬季利用开式冷却塔+板式换热器为空调系统免费供冷。采用1台S U S316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冷源侧供/回水温度为8℃/11℃,负荷侧供/回水温度为10℃/15℃。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为计算冷负荷的115%。

6. 厨房24h冷库用集中冷却水

为满足厨房冷库制冷机的散热需要,设计集中冷却水系统。冷却塔采用闭式冷却塔,一用一备,布置在酒店的裙楼屋顶。闭式冷却塔的水槽内置防冻电加热器,并配套相应的控制柜。由于冷库系统服务于重要的功能区,其制冷和冷却系统均应有足够的可靠性,所以不仅冷库制冷机需要纳入应急供电系统,而且集中冷却水系统中相应容量的水泵和冷却塔也需要纳入应急供电系统。

四、热源系统

1. 热负荷

酒店的热负荷包含以下内容:

(1)空调热负荷,24h负荷;

(2)通风热负荷,非24 h负荷;

(3)生活热水热负荷,24 h负荷;

(4)游泳池池水加热热负荷,非24 h负荷;

(5)洗衣房蒸汽负荷,非24 h负荷。

2. 锅炉的类型、台数及总装机容量

采用3台2t/h的燃油/燃气蒸汽锅炉。锅炉的总装机容量为计算总热负荷的100%,且当其中1台锅炉发生故障时,其余的锅炉仍然可以满足70%的计算热负荷需求。当市政燃气故障时,锅炉改用柴油。

3. 锅炉的运行参数

蒸汽锅炉供应的蒸汽压力为0.8M Pa。燃油/燃气锅炉要求其燃油/燃气燃烧器应为一键切换式燃烧器,比例式调节。室外储油罐与柴油发电机的室外储油罐合用,其储量为15m2。

4. 锅炉房位置

锅炉房设置在酒店地下1层,并靠近酒店核心筒,避开人员密集场所、重要部门和主要疏散通道。

锅炉房内需要设计泄爆口、值班室、燃气表间,还需要设置储油间。为了减少泄爆口的面积,锅炉宜单独设置在锅炉间内。锅炉烟囱沿核心筒上至酒店屋顶,实现高空排放。

5. 换热器的类型、台数及总装机容量

空调热水系统的换热器采用SUS316不锈钢板式换热器。设计2台换热器,每台换热器的供热量为计算热负荷的70%;二次侧供回水温度为60℃/45℃。

6. 酒店蒸汽系统的分配

根据各用汽设备的运行时间及对蒸汽压力的不同要求,从分汽缸分出以下环路:

(1)生活热水换热器,需全年供应蒸汽(一次热源为蒸汽时);

(2)洗衣房设备,需全年供应蒸汽;

(3)空调和供暖换热器,供暖季供应蒸汽。

五、空调水系统

1. 水系统设计原则

(1)根据高端酒店的客人舒适度要求,风机盘管机组采用了四管制水系统。在过渡季,客房风机盘管机组可以根据客人要求供冷或供热。

(2)为了日后运营管理的便利,后勤和公共区域的水系统、客房区的水系统、新风机组水系统均采用了独立的环路,分集水器亦按此原则配管。

2. 空调冷水系统

(1)采用大流量一级泵变流量冷水系统,循环水泵与冷水机组未一一对应连接。一级泵的转速根据最不利环路的压差变化自动调节,并有最小流量设置以满足主机要求。在分、集水器之间设压差旁通管。循环水泵需要考虑设置备用泵。

(2)免费供冷系统,负荷(空调)侧设计2台卧式端吸离心泵,一用一备,变流量运行。冷源侧采用夏季的冷却水循环泵。

3. 空调热水系统

设计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设计3台卧式端吸离心泵,两用一备。

4. 厨房冷库集中冷却水系统

厨房冷库的制冷机采用水冷冷凝器,设计集中冷却水系统,在屋面布置2台闭式冷却塔(一用一备)。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设计2台立式离心管道泵,一用一备,定频运行。

5. 水力平衡措施

为便于水系统的水力平衡,需要分别采用以下措施:

(1)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新风机组分别设独立水环路;

(2)客房水系统设计为竖向同程系统;

(3)服务地库和裙房的水系统水平管道从竖井中主立管接出时,在回水管上安装静态平衡阀;

(4)空调冷热水集水器的回水管上设置静态平衡阀;

(5)特殊情况时,低阻力设备可以接入高阻力的系统并配静态平衡阀,反之则不被接受。

六、空调、通风系统

1. 空调、通风系统的总体要求

(1)空气过滤

所有服务于酒店客人和员工的空调机组均设置板式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服务厨房和洗衣房的补风用空调机组设置板式粗效过滤器。

(2)油烟净化

厨房油烟净化采用紫外线灯油烟净化器,油烟过滤效率不低于95%(计重法)。紫外线灯油烟净化器后排油烟风管的长度不得小于20m,使油烟在排至室外前得到充分处理。

(3)防菌

为尽量减少空调机组内过滤器、冷却盘管及冷凝水盘细菌的滋生,在所有设置冷却盘管的空调箱内设置紫外线灯。

(4)消声、降噪

服务公共区域/后勤区域及安装在人员活动区域的排风机、送风机均采用低噪声离心风机箱,根据各个区域的噪声要求,为所有的通风机、空调机设计消声器。

(5)隔振

所有在运行中产生振动的机电(暖通、给排水、消防、强电)设备均须考虑合适的隔振措施,如设置隔振器、弹性吊架、浮动基础等。

(6)风机双速和变频

除垃圾间、卫生间、洗浴、SPA、更衣、储藏室等以排除异味为目的的通风系统,以及柴油发电机房及其储油间的通风系统采用单速风机外,其余房间的以散热为目的的通风机均采用双速风机。服务厨房的通风机采用变频风机。

(7)单风机空调机组

使用“空调送风机+变频排风机”的单风机空调机组。

2. 各功能区的空调设计

(1)客房区

新风通过集中新风处理机集中进行预处理,由竖向管道输送至每层客房,每层新风主管同时负担向酒店层走廊送新风。房间采用风机盘管机组。

(2)餐厅

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每个活动分区设计了1台一次回风全空气定风量空调机组。

为防止餐厅气味外泄,排风量应大于新风量,使餐厅内保持负压。

(3)酒店大堂

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沿外玻璃幕墙的区域(进深5 m)设置辅助低温地板辐射供暖。

(4)恒温游泳池

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定风量系统,AHU采用双风机除湿热泵。除湿热泵除湿时所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的压缩热首先用于加热送风,其次用于加热游泳池池水,剩余部分通过户外冷凝器散至室外。

对于游泳池的空调系统,除了保证舒适的环境要求外,还要防止围护结构结露。送风口应沿玻璃幕墙及外墙送风,回风口则需布置在池水的上方。

为防止潮湿的空气外泄,游泳池区域需保持负压,气流流动方向为:接待区→更衣室→游泳池。游泳池池岸、更衣间等区域设置辅助低温地板辐射供暖。

(5)

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通讯/IT机房、设备机房值班室、电梯机房、卫星机房、厨房冷菜间、裱花间、巧克力间、果汁间等设计分体空调或多联机。

七、节能与新技术

采用大温差(8℃)空调水系统,并采用一次水变流量系统,大大节省冷水循环泵的耗电量;在冬季和过渡季采用冷却塔直接供冷技术,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减少制冷剂的开机时间段;热回收技术:在恒温游泳池采用除湿热泵机组,除湿时的冷凝热和压缩机的压缩热被用来通过热泵加热游泳池池水。

参考文献

华泰精品酒店暖通空调设计 篇2

工程所在地为泉州晋江, 地上共十层, 其中裙房三层, 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21383.19m2, 地上建筑面积17033.19m2, 地下建筑面积4350.00m2。建筑高度43.85米。

功能布局:其中一~三层为酒店大堂、餐饮用房, 四层为酒店办公用房, 五———十层为客房部。地下室设停车和设备用房、酒店配套用房。战时为六级人防掩蔽所。

本项目属一类高层旅馆, 耐火等级为二级, 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

2 设计参数

2.1 室外设计参数 (参照厦门地区) , 其中: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3℃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3.4 m/s

夏季大气气压:994.5hpa

2.2 室内设计参数

依据本大楼各功能间的使用要求, 确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如表1。

3 负荷计算及冷热源选择

空调负荷采用专用负荷计算软件进行24小时逐时计算, 以提高主机选用的准确性。本工程空调设计冷量为:1759.7k W, 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102.3W/m2;根据空调冷负荷来选设备的总制冷量为1743k W。

考虑主机的备用性及在各时段均能高效运行, 在地下室设制冷机房一个。制冷机房采用高效水冷螺杆主机空调设备作为冷源, 每台制冷量为581k W (共3台) 。

4 空调水系统

4.1 系统布置

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均设于地下制冷机房内, 冷却塔设置在裙房的三层屋面。

4.2 冷冻水系统

空调冷冻水管路为二管制、一次泵变流量、闭式机械循环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空调水系统采用设置于本工程屋面设置膨胀水箱补水定压的方式, 定压点设在水泵的吸入口处, 以防止水系统中水倒空、汽化。

4.3 冷却水系统

空调冷却水系统选用两台200m3/h的方形直交流冷却塔, 冷却塔大小配置与主机配套, 冷却能力需满足在进风湿球温度为28℃的情况下, 进出水温度达到37/32℃。

冷却塔均采用变频风机, 其出水管上设温度传感器, 根据出水温度控制冷却塔变频风机的转速。

4.4 冷凝水系统

空调冷凝水根据就近排放、相对集中的原则, 冷凝水系统可由施工单位结合装修情况, 施工现场予以布置。

5 空调方式

办公室、客房、包厢、休息厅均风机盘管机组, 送风口采用散流器顶送, 采用门铰型双层百叶回风口 (附设过滤网) 顶回风。中餐厅、西餐厅采用超薄吊顶柜式风机盘管机组, 送风口采用温控双层百叶送风口顶送, 采用消声百叶回风口 (附设过滤网) 下回风。大堂、宴会厅采用全空气系统, 空气处理末端 (AHU机组) 放置于相应的空调机房, 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特点采用温控条形双层百叶送风口及侧送温控球形喷口。标准层每层单独设置全热交换器机组, 以吸收排风余热, 并设变频器控制, 以适应客房在不同时间段的负荷变化, 达到节省利用能源的目的。

新风机位置尽量靠近服务区域, 减少风道长度;同时合理划分系统大小, 减少风道的作用半径;新风系统直接送入各空调区域, 尽量不经过室内空气处理设备盘管后送出。空调排风采用全热新风交换器, 将排风与新风进行冷热交换, 在提供舒适温度环境的同时回收能量, 节约能源。

6 机械通风系统

6.1卫生间消控室、电梯机房、水箱间设换气扇、低噪声管道离心风机和低噪声轴流风机通风换气;变配电室、弱电机房采用分体机进行降温。

厨房烹饪区按60次/h预留排烟井, 厨房加工区按12次/h预留排风井。平常不工作时厨房的换气不应小于3次/h。补风量按排风量的90%预留补风井。厨房所选设备的通风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换气次数。

6.2职工餐厅、制冷机房、卫生间、洗衣房共用一套械排风 (兼排烟) 系统, 并设置相应的补风机, 补风量大于排风量50%。酒店备品库、水泵房、内走道洗衣房共用一套械排风 (兼排烟) 系统, 并设置相应的补风机, 补风量大于排烟量50%。

地下室车库及设备用房送排风系统的风量均按换气次数确定, 详见下表。

各房间通风换气量见表2:

7 防排烟系统

7.1 排烟系统

7.1.1地下车库结合平时排风系统设置两套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 由车道自然进风补风, 系统排烟量按车库实际体积的6次/h计算。平时地下室车库排烟系统低速运行, 用作排风, 系统排风量按层高为3m, 换气次数为6次/时计算;火警时, 系统切换为消防电源, 消防控制中心指令排烟风机启动, 排风风机高速运行, 用作排烟, 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 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 同时排风机停止运行。

7.1.2地下室其它设备用房所在的防火分区分别结合平时排风系统设置各一个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 并设置补风, 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120m3/m2·h计算, 其中每个防火分区的排烟量按60m3/m2·h计算。合用系统平时通风换气, 火灾时排烟、补风。排烟风机各设于独立风机房。当某个防烟分区烟感报警或着火时, 系统切换为消防电源, 消防控制中心指令关闭其他所有防烟分区内的电动防火阀同时高速运行着火区域的排烟风机, 用作排烟。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 排烟干管上的防火阀和排风机房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 同时联动排烟风机及补风机停止运行。

7.1.3二、三层内走道采用机械排烟, 系统的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的120CMH/m2。在走廊中间设置三个排烟竖井, 排烟竖井上设置一个远控多叶排烟口PYK-YPF (Ⅱ) 或者通过排风风管设置诺干个远控多叶排烟口PYK-YPF (Ⅱ) 。

大堂中庭通过设置固定式挡烟垂壁, 将大堂分为两个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一在排烟竖井上设置远控多叶排烟口PYK-YPF (Ⅱ) , 防火分区二在屋顶设置远控多叶排烟口PYK-YPF (Ⅱ) 。

三层厨房、二层厨房、一层海鲜区设置一个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 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120m3/m2·h计算, 其中每个防火分区的排烟量按60m3/m2·h计算。排烟竖井上设置一个远控多叶排烟口PYK-YPF (Ⅱ) , 排烟口到该防烟分区内任一处的水平距离均小于30m。

风机入口均设有常开型排烟防火阀, 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 自动关闭。

排烟口到该防烟分区内任一处的水平距离均小于30m。

远控多叶排烟口PYK-YPF (Ⅱ) 平时常闭, 根据火情信号DC24V电动开启, 或手动拉索开启 (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面或楼面高度为1.300m, 并设置防误操作保护装置) , 输出信号, 联动屋顶排烟风机开启, 排烟风机吸入口处气温至280℃时自动关闭并输出信号。手动复位。

四~十层内走道长度小于60m, 通过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 开窗面积不小于内走道的2%, 开窗面积由建筑专业保证。

7.1.4大厅、中餐厅、小商场、仓库采用电动高侧外窗自然排烟, 电动高侧外窗的有效排烟面积总和大于其面积的2% (中庭不小于其面积的5%) 。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自动打开, 或就地手动打开 (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面或楼面高度为1.300m, 并设置防误操作装置) 并把高侧电动外窗是否开启的状态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

7.1.5其他房间通过可开启的外窗, 进行自然排烟, 开窗有效面积均不小于其面积的2%, 由建筑专业保证。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

7.2 防烟系统

7.2.1 无外窗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7.2.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 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外窗的开启面积由建筑专业保证。

7.2.3 防烟楼梯间余压值为50Pa, 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余压值为30 Pa。

7.2.4 正压送风的前室每层设有一个多叶送风口, 并与系统风机联锁送风口可就地开启也可由消控中心遥控。火灾时, 由控制中心指令开启失火层及上下邻层的送风口, 并与加压风机联动。

7.3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防火措施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在穿越防火分区、变形缝两侧、空调机房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风管上均设70℃防火阀。保温材料, 消声材料及粘结剂均采用不燃材料。风管穿越隔墙 (楼板) 时, 防火阀距墙 (楼板) 表面距离不大于200mm, 且防火阀与隔墙 (楼板) 之间的管段须做防火措施, 采用50mm厚的玻璃纤维棉包裹管段。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吊顶内排烟管道采用50MM厚玻璃棉保温隔热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防排烟系统的风口, 阀门, 软接头等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风管在穿越楼板, 隔墙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 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7.3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防火措施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在穿越防火分区、变形缝两侧、空调机房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风管上均设70℃防火阀。保温材料, 消声材料及粘结剂均采用不燃材料。风管穿越隔墙 (楼板) 时, 防火阀距墙 (楼板) 表面距离不大于200mm, 且防火阀与隔墙 (楼板) 之间的管段须做防火措施, 采用50mm厚的玻璃纤维棉包裹管段。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吊顶内排烟管道采用50MM厚玻璃棉保温隔热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防排烟系统的风口, 阀门, 软接头等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风管在穿越楼板, 隔墙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 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8 暖通空调动力系统自动监控

本工程采用直接数字式监控系统 (DDC系统) , 由中央电脑及终端设备加上若干个DDC控制盘组成。在空调控制中心能显示打印出空调、通风、制冷等。

8.1 空调系统: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主要运行参数, 并进行集中远距离控制和程序控制, 且能将给排水和电气等一并控制。控制系统要求如下:

(1) 本工程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水泵双管制系统, 通过冷水供、回水管道间的电动旁通阀 (两组) 控制冷水系统供回水总管的压差, 使系统稳定。要求旁通阀的理想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 常闭型。

(2)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

a.送风温度通过控制冷水回水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来实现。b.风机启停控制及状态显示, 故障报警。c.温度、湿度等参数显示、超限报警。d.温度、湿度、焓值控制及防冻保护控制。e.风过滤器堵塞报警控制。F.全空气空调机组送回风机采用变频控制, 以适合不同空调负荷要求。

8.2 全热新风换气机组可以通过使用人数调节风速, 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8.3 其他:

a.送风机和排风机联锁启停。

b.通风机与对应风阀的联锁控制

8.4 防排烟和气体灭火房间通风系统主要控制项目

8.4.1 排烟系统

a.常闭排烟口和排烟阀可就地手动开启 (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面或楼面高度为1.300m) 或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中控室控制开启, 并联锁开启排烟风机。

b.排烟补风机与排烟风机联锁开闭。

c.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中控室控制平时通风与排烟或补风合用系统的设备、风阀动作, 转换至火灾控制状态。

8.4.2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中控室, 控制气体灭火房间进排风道的电动风阀关闭, 火灾后中控室或防护区外手动打开进排风管道电动风阀和排风机。

9 消声与减振

空调通风设备基础均设减振器, 冷冻水管、冷却水管接口设置减振接头, 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均设减振吊架, 设备与风管以软接头联接。空调送、回风总管上设置消声器, 空调室设防火隔声门。新风全热交换器机组下面应有25mm厚的减振吸音板, 该板应大于机组底座面积。

1 0 设计总结

(1) 对于星级酒店这类民用公共建筑, 由于专业管线复杂繁多, 故在设计初期就应当与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作好密切配合, 并能预计对日后室内设计阶段的影响, 就管线走向、布局、交叉等做好优化工作, 尽量避免各专业管线出现错、漏、碰的问题。

(2)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 层高越高, 受风压影响越大。故在对靠近屋面层设有大量外门外窗的房间, 尤其要注意空调系统的送风量的取值及房间内的正压值, 避免此类房间由于受室外空气的渗入而产生结露现象。

酒店空调系统方案设计及优化 篇3

1 必须要考虑到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是大功率电器,在这个大力倡导环保节能的社会里,针对空调,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这是酒店空调系统方案设计及优化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给房间输送风,输送空调循环水和风机的能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供空气处理设备热量与冷量的能源消耗。就酒店经营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而言,酒店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改良空调系统的控制

目前来说,一些酒店的空调系统还没有设置空调自控,也有很多年限酒店的空调系统因时间太久没有修理而没办法使用,这些都使得空调系统的治理极为不便。对于规模较大的酒店,有的可能有好几十台热风幕、空调器、新风机组,管理人员每天启停空调器都没办法去实现,何况是适时地调节空调箱的参数。如果为酒店空调系统安装温度控制器、自控系统和时间控制器,这些都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空调的能耗。

1.2 减小水泵电耗

1)提高水泵的效率。水泵的功率指从电动机传到水泵轴上的功率,被流体所利用的程度。水泵的效率会随着工作时状态点的不同而变化。在输出功率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水泵的效率很低,就需要输入功率很大,自然能耗也就会比较大。所以,在设计空调系统时,一定要选择型号、规格适当的水泵,让其保持在高效率的状态点。2)设置适当空调系统的水流量。空调系统水流量是由空调水温差与空调的冷热负荷来决定的,所以,温差越大,空调水的流量就越小,从而使水泵消耗的电量变小。经过专业的实验对比,空调热水的水温差控制在10℃比较经济合理,空调冷冻水的水温差控制在5℃比较合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很多的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仅仅只有3℃,如果将水温差提升到5℃,水的流量将会降低到以往的60%,水泵的耗电量将减少到35%,节能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3)减小过滤器、阀门的阻力。过滤器和阀门是空调系统中的阻力部件。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一定要定时清理其过滤器。因为阀门的阻力会加大水泵的电耗与扬程,所以操作时应该避免用阀门来调节阻力。在设计规划阶段,空调系统应该尽量采取同程式,水泵尽量不要出现浪费电耗的现象。

1.3 减少冷热的负荷

1)科学的选择室内设计参数。由于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性,以及酒店的特性不同,在满足住户舒适度的情况下,要尽量提升夏季室内设计温度和湿度,降低冬季室内实际温度和湿度,在夏季时,不能盲目地追求室内的低温度,在冬季时,不能一味的将温度调得过高。2)改善建筑保温隔热的性能。有些酒店由于房间保温保湿效果没有做好而出现客户不满意的情况。保温保湿如果做得不好,房间的冷热量会通过门窗和墙体直接流失。因此,改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冷热负荷。当然,想要改善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可以科学的计算墙与窗的面积比例,窗与墙的比例不能超过70%;不能过度追求全玻璃幕墙或者大窗户;要充分的利用保温性能好的玻璃窗;可以采用旋转门减少厅内的冷热量的散失。3)合理的利用新风。空调系统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便是科学合理的利用新风。因为新风的负荷占到了酒店负荷的20%~30%。在酒店的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餐饮大厅和会议室的控制,在宴会或者会议前1 h,保证开启了控制开关,提供新风,在会议或者宴会前15 min开启空调,保证客人的需求。在会议或者就餐结束后,应该立即停止使用空调。

1.4 使用变频水泵

室外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参数在整个供暖季和供冷季是不断在变化的,因此一年中,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全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负荷都保持在50%左右。空调的冷热负荷在变化时,空调冷热循环的水量也会随着负荷相应的变化。

2 酒店空调系统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2.1 供水系统的缺点和改造

酒店的空调系统一般分为两管制的变流量系统。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都利用同一对管路,这样既节省了管道占用的空间,又大大的节约了管道的造价。但是与此同时,它还存在不足,它不能够同时在不同的地方供冷供热,不能够在冬季或者过渡季提供周边区供热内区供冷,或者在餐厅、客房、游泳馆、舞厅和保龄球馆供冷供热。两管制水系统难以适应冷热负荷的变化,不能够满足运行的需求。

如何在既不增加太多投资,又能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弥补这一缺点,有的人会建议将空调系统改成四管制。根据分析得出结论,虽然四管制水系统避免了上述缺陷,但是这种系统的设备要比两管制增加接近一倍。这样不仅设备占用的空间大,造价也会大大的提高,而且运行的费用也会随之上升,既要开启供热锅炉,又要开启制冷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的香山、昆仑、长城、西苑等饭店采用的都是四管制水系统。但是它们多年来都是按照两管制来运行,即夏季供热,冬季供冷,过渡的季节送新风,几乎没有按照四管制来运行过。反复的对比衡量,再结合酒店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两管切换系统。

2.2 低温热水网路和空调热水系统间接连接的问题

低温热水网路与空调热水系统的连接原设计为间接相连。冷冻站与换热站都设置在地下的空调机房内。软化的设备也在机房之中,这是为了方便对空调系统的补水进行软化,空调系统的定压一般采用气压罐定压补水,经过调试才能发现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室外的低温热水网路的供水温度绝大部分时间都只有60%~70%,最高时也没有超过80%,经板换器换热后,空调系统的供热水温度为50℃,最高时也只有60℃。一次水的流量会偏小,这无疑会使表面式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和系数降低,甚至会有出冷风的可能,导致空调房内气温普遍降低。

如果无效热量的损失过大,是极度浪费能源的。这直接会导致设备的投资过高,运行的维护费用过大。而且在运行时,操作管理极度复杂,事故的发生率高。

2.3 制冷装机运行负荷与容量的分析和比较

空调的实际运行负荷要远远小于制冷的装机容量,这会导致大部分的制冷装机组与设备常年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实际其仅仅只需要两台冷水机组就能满足高负荷制冷量的需求。设计的负荷过大,会很容易造成巨大设备资源的浪费。

3 结语

空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季节的交替变化决定了人们离不开空调。但是由于它是极度耗能的一种大功率电器,所以在空调系统的节能方面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酒店属于盈利的行业,如果能够在空调节能方面做好是可以省下大笔资金的,这对酒店的发展也是有利的。酒店空调系统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需要格外重视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住户的舒适度,还关系到酒店未来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那恺.一次回风系统再热量的讨论[J].暖通空调,2009,39(1):85-87.

[2]吴春艳.酒店空调系统节能措施探讨[J].活力,2010(8):26-27.

[3]张兆强,管金平,刘泽秋.城市污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2009(35):56-57.

[4]邱陆军.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在酒店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0):88-89.

[5]刘海东.关于华联大厦宾馆生活热水系统改造方案的论证[J].广东科技,2009(2):31-35.

酒店后堂空调设计 篇4

顺德万豪酒店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是按国际五星级标准兴建的大型涉外商务酒店, 由美国万豪国际集团经营管理。酒店位于大良东路顺风山公园旁, 环境宜人, 交通便利。酒店设有258间装潢考究、宽敞舒适的客房, 坐拥壮丽的顺峰山公园景观及美轮美奂的城市天际线。酒店还设有面积达1 400 m2的无柱式大宴会厅, 配备整个城市最大的液晶显示板, 内设500 m2的休闲厅, 是喧闹城市中令人彻底放松的好去处。

2 设计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的条件图及业主的要求;

(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

(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

(4)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JB/T4750) ;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

(6)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JB/T4330) ;

(7)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 (JB/T7666) ;

(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

(9)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第二版, 上下册) ;

(10) 其他现行相关设计技术规范标准。

3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如表1所示 (选用地区:广东省顺德) 。

室内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4 工程应用说明

4.1 空调系统

(1) 酒店区域空调面积为24 299 m2, 冷负荷为5 016.747 k W, 冷负荷指标为206 W/m2, 制冷装机容量计算1 900 USRT。根据甲方相关技术要求和冷负荷的特点, 选用两台美的MC系列超高效双级压缩降膜离心机组, COP值高达7.11, 每台设备冷量为800 USRT。考虑过度季节的低负荷运行需求, 系统还配置一台美的带热回收型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冷量是300 USRT, 其中热回收型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回收的空调余热作为生活热水预热热源。

(2) 冷冻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根据空调末端冷负荷的变化, 冷冻水泵能自动变速控制, 调节冷冻水流量。由冷水机组降至6℃的冷水进入供水主管, 然后送至各层末端空调设备;11℃的回水汇入总管, 经水过滤器、冷冻水泵加压返回到冷水机组。冷冻水系统高点设自动排气阀, 系统低点设放水、排污阀。酒店空调冷冻水分三个回路:

1) 第一回路:负一层后勤区, 首层~三层大堂及会议室区域;

2) 第二回路:首层~三层酒店餐饮区域;

3) 第三回路:十五层~二十九层客房区域。

其中第三回路的冷冻水供至十四层板换机房, 经板换与十五层~二十九层客房区域循环的冷冻水换热 (二次侧冷冻水供回水设计温度为7℃/12℃) 。

(3) 冷冻水集水器的回水主管上装静态水力平衡阀, 调节各支路流量。

(4) 经冷水机组升温至37℃的冷却水送至冷却塔进行冷却, 水温降至32℃经水过滤器、冷却水泵加压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塔承水盘之间设独立接口的连通管, 其补水来自给水补水管, 补水设计量装置, 溢流及排污水接至排水沟。在冷冻机房内设有排水沟及集水井, 以排除冷水、冷却水的排污、放空或意外泄露。冷却水水质通过定时加药装置处理。冷却塔设置在五层室外露台。

(5) 冷凝水系统:酒店十五层~天面层的冷凝水回收, 作为五层平台酒店空调系统冷却塔补水使用。其他区域的冷凝水分区域集中收集后间接排至地漏或排水沟。

4.2 采暖系统

酒店区域采暖面积为24 299 m2, 热负荷为1 709 k W, 热负荷指标为70 W/m2。本酒店分为两个独立的空调采暖系统, 采暖系统热源均采用酒店热水锅炉生产的热水, 带热回收型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回收的空调余热作为生活热水预热热源。

4.3 空调的自动控制

系统采用了中央空调群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把制冷主机的内部控制逻辑和性能参数与系统群控有机的、无缝的嫁接起来, 可提升系统整体能效;中央空调群控系统还可以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中心会第一时间知道当前机组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或者是否到了维护时间, 能迅速及时的将问题解决掉。在万豪酒店应用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在负荷变化时, 可以使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流量随用户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从而节约蒸发器侧水泵的能耗, 同时可使用流量保护措施使机组在流量允许的范围内运行。智能化控制系统不但能够优先选择最省电的水泵数量, 实现电量消耗为最小, 还可以智能平衡机组运行时间, 延长机组寿命。

4.4 节能设计

(1) 本设计选用的美的高效离心冷水机组性能系数为7.11, 带热回收型水冷电压缩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不小于5.8 W/W, 远优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第5.4.3条的要求。

(2) 一次泵变流量设计使得水泵的运费费用降到最低。空调冷水泵设计变频, 空调冷水机组亦采用变频技术, 上述节能措施采用集成系统方式统一实施。

(3) 空调设备及管道保温厚度以防止结露计算值为准, 结合经济厚度选取。

(4) 本设计普通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大于0.32 W/ (m3/h) 。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第5.3.26条的要求。

(5) 空调冷水系统输送能效比ER=0.022 3, 空调冷却水系统输送能效比ER=0.018 8。不大于规范0.024 1标准。

5 项目效果

酒店开业至今, 空调运行效果良好, 整个系统绿色环保、节能、稳定。变频离心机组与螺杆冷水机组的组合应用, 使得在全年基载负荷运行时效率达到最高。变频离心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有非常好的能效调节。同时, 一台带热回收的螺杆机组的应用也改善了系统在过渡季节的调节性能。依托合理的设计、高效能的设备及高规格的安装, 使本项目有如下三个亮点:

(1) 噪音低:双级压缩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离心机组的噪音, 实测机房噪音为83 d B;客房内排气口的音量是30 d B;

(2) 能效高:空调费用制冷费同比下降15%~20%左右;

(3) 系统运行稳定:自开业至今已经连续运行8个月, 无任何运行故障。

酒店后堂空调设计 篇5

本工程为山西某地晋都国际大酒店, 该酒店地下2层, 地上22层, 其中1层为保安办公室, 自选商店, 精品店, 消防控制室等;2层~4层为餐饮, 自选商店;5层为棋牌室;6层~7层为洗浴;8层~21层为客房;22层为办公室;地下1层为储藏间, 设备用房;地下2层为平时储藏, 战时人防。总建筑面积为:37 006.62 m2, 其中地下层建筑面积为2 853.94 m2, 地上建筑面积为34 152.68 m2, 建筑高度为93.45 m, 室内外高差为0.45 m。

2 室内设计

1) 室外计算参数 (见表1) 。

2) 室内设计参数。

a.报告厅空调设计温度 (见表2) 。

b.室内采暖设计温度 (见表3) 。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a.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11, 建筑窗墙比:东向:0.20, 西向:0.18, 南向:0.18, 北向:0.16。

b.外墙:50厚挤塑聚苯板, 传热系数:0.390 W/ (m2·K) ;屋顶:65厚挤塑聚苯板, 传热系数:0.396 W/ (m2·K) ;外窗:6 mm+9 mm+6 mm厚Low-e PA断桥铝合金玻璃窗, 传热系数为:2.651 W/ (m2·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80 mm厚岩棉板, 传热系数:0.590 W/ (m2·K)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70 mm厚岩棉板, 传热系数:0.640 W/ (m2·K) 。

3 采暖系统设计

该酒店 (11) 轴~ (14) 轴为裙楼, 裙楼1层大厅高度为10.5 m, 设计时考虑, 如果单靠布置在1层大厅顶板下的空调系统在冬季送热风, 难免会因为热空气下不来, 造成下冷上热, 使人感到不舒适。所以设计时在一层裙楼大厅铺设地板采暖系统, 这样能使人一进入大厅, 就能感觉到温暖舒适。该系统从车库内的冷热源机房接出至裙楼, 在裙楼做地沟接入裙楼大厅。为了美观所有分集水器布置在行李房和总服务台内部。

4 空调系统设计

1) 该酒店 (1) 轴~ (10) 轴为主楼, 主楼1层为精品店, 保安办公室, 接待室, 裙楼1层为精品店, 商务中心, 考虑到主楼和裙楼的1层有大量外开的外门, 可以补入新风, 所以设计时只设置了风机盘管系统。

2) 主楼3层, 4层为餐饮包间;5层为棋牌室和各种体育活动室;6层, 7层为洗浴休息室;8层~21层为高级客房;22层为高档写字间。考虑到这些房间在功能及使用时间上的不一致, 且是经常有人员停留休息及办公的场所, 而且开窗比较少, 所以设计时设置风机盘管系统+新风系统, 这样使这些房间能够达到分室控制, 且室内的空气质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3) 主楼2层为厨房, 每个厨房设置两套排风系统, 一套接至灶台, 用于排油烟;另一套为全面排风系统, 用于改善厨房的空气质量。考虑到厨房内人员的温度需要, 所以设计时在厨房内设置了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新风补风量为排风量的50%, 这样既能满足人员的温度需要, 又能使厨房内的气压相对于周边空间保持在负压强状态。

4) 主楼6层~7层为洗浴, 为了保证室内的温度, 设置了风机盘管系统, 考虑到室内空气温度较高, 且空气不流通, 所以设计时加装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 (带除湿) , 这样不仅使室内空气能够流通, 还能利用室内空气的高温加热室外补入的新风, 保证室内温度, 也节约了电能。

5) 裙楼1层的大厅和3层的宴会厅不仅面积大, 而且层高在9 m~10 m之间, 如果采用吊顶式空调机组, 不仅机组多, 而且噪声大, 影响使用功能。所以设计时这两层均设置了空调机房, 采用组合空调机组, 这样在空调机房内加吸声材料, 不影响使用。由于层高较高, 风口采用ATNTS系列自动喷流风口, 这样能将气流送至距地面2 m以内的空间, 使人感到舒适。

6) 空调水系统设计时, 考虑到主楼1层~7层为商店, 餐饮, 娱乐, 洗浴等;8层~22层为高级客房和高档写字间, 这两部分在功能和使用时间上不一致, 所以分为高区、低区两套水系统。3层~22层都有新风机组, 所以新风系统单设一套供回水系统。裙楼与主楼是两个防火分区, 所以裙楼单设一套供回水系统。

5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1) 地下2层功能较为复杂, 平时为储藏, 战时为人防, 两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三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机械排烟 (风) 机, 每台排烟风机的风量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2.2条, 按照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 m3/h计算。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补风系统, 补风量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11条, 不小于排烟量的50%计算。同时考虑到人防的要求, 所以每个进入人防的平时用的风道都设计了集气室。

2) 地下1层功能较为简单, 主要为储藏间和弱电、配电室。同地下2层一样, 为两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三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机械排烟 (风) 机, 每台排烟风机的风量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2.2条, 按照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 m3/h计算。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补风系统, 补风量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11条, 不小于排烟量的50%计算。由于配电室面积为60 m2, 超过50 m2, 设置一套排风和送风系统, 在消防时送排风系统关闭, 消防后开启排出有害气体。弱电室面积小于50 m2只设置了一套排风系统, 补风由地下室补风系统补入。换气量按照事故通风12次/h计算。

3) 主楼地上部分, 有四部防烟楼梯间, 其中1号, 2号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处于主楼核心部分无法开窗, 所以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1.1条, 防烟楼梯间部分和前室均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风机风量是依据表格8.3.2-2配置。由于考虑到楼梯间地上和地下部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所以设计时楼梯间的风机选用了双速风机。3号和4号防烟楼梯间能开外窗, 采用自然排烟, 前室无法开窗。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12条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风机风量是依据表格8.3.2-4配置。

4) 主楼地上部分1层~22层的走道为环形内走道, 长度超过20 m, 其中1层~3层的走道面积均超过500 m2, 设计时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1.1条, 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为了保证排烟口到走道最远点的距离能满足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5条不超过30 m的规定, 同时1层~3层的走道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500 m2设计时将每层的走道分为两个防烟分区, 设置两个排烟风道, 两套排烟系统, 每台排烟风机的风量按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2.2条计算。

5) 裙楼1层大堂高度为10.5 m, 考虑到建筑立面的要求, 同时为了节约投资, 设计时要求建筑专业在一层大堂的玻璃幕上设置了电动排烟窗, 面积满足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2.5条, 即地面面积的5%的规定。

6) 裙楼3层的宴会厅高度为9.6 m, 考虑到宴会厅为玻璃幕没有可开启外窗, 且面积为700 m2, 所以依照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1.2条和8.4.2.1条, 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 整个宴会厅为一个防烟分区。

6 人防设计

主楼地下2层战时为人防地下室, 为一个防护单元, 所以设置了一套进风设备和一套排风设备。人防清洁通风量和滤毒通风量均依据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计算。风管布置均依据GB 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布置。

7 空调节能设计

1) 空调系统保温。为了减少空调送风系统及水系统在夏季时的冷量损失, 冬季时的热量损失, 所以本次设计决定风管与水管均采用难燃B1级HM型橡塑保温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极高的保温隔热、防潮性能, 非常适用于空调系统的保温。

2) 6层~7层的洗浴设置了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 在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情况下, 利用室内回风加热新风或利用室内回风降低室外新风的温度, 节省了电能。

3) 将整座大厦的空调水系统依照空调系统的使用功能和时间分开, 可以在满足人们舒适的情况下, 节省电能。

4) 所有新风系统和组合机的新风入口, 均设置了电动控制阀, 这样在夏季和冬季尽可能利用室内回风保证室内温度, 春季和秋季尽可能利用室外新风保证室内温度。

5) 整座酒店内的空调系统每个末端设备均设置了由温度控制面板和电动二通阀 (或电动调节阀) 组成的水量自动调节装置, 这样可以根据房间温度的变化来调节水量达到节能。

8 采暖节能设计

采暖系统保温。为了减少采暖在冬季时的热量损失, 所以所用敷设在室内地沟内的采暖管道全部采用了离心玻璃棉保温材料。

9 设计体会

通过本次设计, 使我对空调通风系统和采暖系统如何既能保证室内舒适度, 又能达到节能有了进一步认识。

摘要:介绍了晋都国际大酒店空调、通风、采暖及人防的设计特点, 重点阐述了空调方式、防排烟、空调自控及节能、采暖、人防等的设计的技术方法, 强调了空调与采暖设计中节能的重要性, 使设计更加经济、科学。

关键词:空调,防排烟,节能,采暖,人防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2]潘云钢.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DBJ 04—241—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4]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5]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暖通空调·动力[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市场价格下一篇:南方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