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环境

2024-08-18

广告环境(精选12篇)

广告环境 篇1

近年来随着广告传播环境的巨变,受众“媒介免疫力”的上升,传统户外广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环境媒体广告的出现不但是媒介创新的最佳体现,同时也是广告创意走入新时代的象征。它为广告人的创意思维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环境媒体广告凭借其独到的创新形式及广告创意理念异军突起,倍受广告主的青睐。

一、什么是环境媒体广告

环境媒体广告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这种广告形式强调的是广告媒介特点在信息传达中的重要性,广告创意的核心是设计广告内容和媒介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设计者借助广告内容、广告环境要素、发布媒介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广告创意,实现一种特有的视觉效果或互动效果,并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媒体,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环境媒体广告的本质是环境因素参与传播。环境媒体的创意是环境因素与广告间“关系”的创意,创意的关键就在于发掘商品属性与媒介间的微妙关系,并通过创造性或趣味性的方式将这种微妙的关系放大,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传播效果。因此寻求传播环境与广告主题或内容间的关联性是环境媒体广告的最大特点,不能找到其中的关联性也就无法完成环境媒体的创意。

二、环境媒体广告的特点

环境媒体广告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根据营销目标、目标受众和广告主题———确定媒介投放策略———研究广告发布现场情形———发掘独特的环境关系———创造性运用媒介———出色的信息表达”这样一个流程。换而言之,在环境媒体广告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商品的品牌定位、营销目的、目标受众及广告主题来确定相适应的传播渠道,其次就要对广告发布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并找到环境因素与广告本身的契合点,最后通过对已有传统媒介的改造或新媒介的开发及创新,来实现媒介与广告本身的有机结,最终完成对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而传统的户外广告创作往往只将创作对象局限于广告内容本身,没有能够充分地将媒介及媒介所处环境的特点考虑在内,这也就是环境媒体广告不同于传统户外广告的最大特点。

1、环境因素参与广告信息传播。

“环境”是环境媒体广告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环境因素是整个环境媒体创意的核心和起点。环境媒体中的“环境”指的是真实存在于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场景,如地理环境、空间因素等。环境媒体在将广告信息传播给受众的同时,也参与了广告信息的创意传播,它也是广告的一部分。但它并不像传统三大媒介与传统户外广告那样,单纯地将广告依附于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广告牌等载体上,而是依附于载体的同时,也依附于载体所处的环境。换而言之,媒介周边的环境因素在传播中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如喜力啤酒的一则公交汽车车身广告,在汽车轮胎上面的位置,设计者设计了一个横着的啤酒瓶子,广告画面的左上方是一个遥控器,把喜力啤酒比喻成一个电动遥控的玩具汽车,说明喜力啤酒可以配合饮用者满足他们的心愿,广告的巧妙尽在不言中。这种广告是对传统公交车身媒体的一种创意性运用,使广告内容和车轮形成环境关联关系,使传统户外媒介焕发新生。

2、充分利用刊播媒介的特点。

环境媒体广告的设计要充分结合发布媒体的自然属性,如外观,形状,颜色,规模大小等。广告的内容是根据发布媒体的特性量身设计的,是对传统媒介的改造性应用,强调的是广告内容与其发布环境形成关联,实现全新的广告创意性表现。如2008年澳大利亚乐高积木的一则环境媒体作品,充分利用了马路上盲道的外观和乐高积木外观之间的相似性,将盲道涂成多种颜色,使之看上去很像乐高积木,这种广告将盲道的自身属性与乐高玩具之间巧妙地联系起来,把盲道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发布媒介。又如智利圣地亚哥的奥美广告公司为乐高做的广告,利用楼体自身的矩形规则纹路并配合透视效果的巨型乐高画面,让人们误以为楼体是由巨型乐高积木搭建而成,打造出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

3、强调广告受众的体验。

环境媒体广告不是单纯的发布广告,而是将广告受众和现场环境都邀请到广告的设计中,即借助广告受众的参与,也利用现场环境的作用,共同实现或强调广告效果。在这种媒体环境广告中,传播环境在广告传播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受众的参与又加强了广告的送达力,因此通常能以低廉的千人成本换取极佳的广告效果。因此在广告传播现场,环境媒体,受众,广告融为一体,共同参与传播,从而实现了用“传播环境”和“受众”共同解释产品的目的。

如德国柏林Butter.Berlin公司为德国最大的民间环保团体“环境与自然保护联合会”策划开展的一场广告宣传活动,主题是“爆炸的地球”。环保志愿者把大量的气球套到私家车的尾气排放管上,汽车一开动,这些气球很快就因为填充废气过多而爆裂。这个大胆的创意使得“环境与自然保护联合会”组织名声大噪,并引来了德国当地多家媒体的报道。又如葡萄牙里斯本慈善组织的募捐宣传广告,该广告发布在卫生间烘手机的上面,画面是一双乞讨者正在乞讨的双手,该广告巧妙利用人们烘手的动作,将受众的双手和海报中的乞讨手势形成鲜明对比,简单有效地向人们传递了募捐的信息。这些优秀的环境媒体广告作品,通过媒体设计的独创性或者运用上的新颖性,引发了受众关注,形成舆论焦点,从而使传播效果倍增。

三、环境媒体广告创意方法

环境媒体广告带给整个广告业的最大启发就在于创意思路的开发,它是以广告发布终端为导向、以传播环境为创意点的广告方法,其自身就带有独特的创意规律。对于现代广告人来讲,随着受众对广告的挑剔程度的增高,创意工作变得日趋艰难,而环境媒体为广告人的创作带来了一场思维革命,使广告创意从单纯的“广告内容创意”演变为“内容媒介互动创意”。它的出现使得户外广告的创意思维不再拘泥于对广告内容的创意上,环境媒体广告的创意出发点与普通户外广告大不相同,环境因素必须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之中,其创意本质也是将环境因素作为整个信息传播的载体之一。

因此广告人不再只是坐在办公室中闷头苦想,而是将思维延展到广告所处的传播环境中,将广告的媒介及其所在环境变成创意的一部分。那个创意人满眼只有抽象理念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感知或想象的媒介及具体传播环境。广告人将走出办公室,去充分感知环境与广告间的微妙联系。任何媒介,任何环境都将会为他们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1、创新性运用传统户外媒介。

设计者在传播环境与传统媒介广告自身间寻求新的联系,并借助媒介环境、技术上的革新、寻求与受众的互动性。或者通过设计上的视觉效果等方式对户外大牌、灯箱、车身、候车厅及楼宇等传统户外媒介进行创新运用。如一则来自松下的鼻毛修剪器广告,就是采用传统的户外广告牌,并将电线作为环境因素加以利用,让电线穿过画面中人物的鼻孔,仿佛是鼻毛的样子,让人看后会心一笑,简单明了地传达了广告信息。再如一则来自国家地理频道的广告,这则广告在公交车门上设计了一个张开的鲨鱼的嘴,利用公交车车门一张一开的属性,配合整体画面,形成“鲨鱼吃人”的这种震撼效果,给人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

2、充分发掘特殊的广告媒介。

这种媒体广告的设计强调媒介及发布载体的创新及发掘。如在电梯、井盖、盲道、水杯、自动门等任何可以引起途径受众关注的场景、设施、物品等,只要发掘这些媒介中有可以与产品自身属性相结合的地方,就可对其与商品间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则关于醉酒驾车的公益广告,设计者将发布媒介选择在了啤酒瓶盖上,广告语印制在瓶盖内部,为“请不要醉酒驾车”,当开啤酒瓶盖被打开时,汽车图案也会随之扭曲变形,就如同在事故中撞毁一样,当人们再看到盖内的广告语时,就会更加领悟这则广告的深刻含义。再如一则瑜伽健身训练广告,它以吸管作为发布媒介,当人们弯曲吸管时就会看到吸管上面的人物做出瑜伽动作的画面,十分巧妙有趣。

3、为广告量身定制一种全新的载体。

环境媒体广告可以根据具体的传播内容,设计和制作与广告信息十分贴合的全新的广告载体。这种创意方式需要对受众进行精确地定位,并选择最佳的发布渠道,且需要完成广告载体的设计及制作。所以这种环境媒体创意的重点在于对载体的量身定制。如来自于耐克的广告,设计者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巨型足球砸在轿车上的载具,并把这个巨大的足球和砸坏的轿车一起摆在专卖店外面,这个足球及被足球所破坏的场景都是为这则广告所精心设计并定制的,场景可谓气势震撼,让受众眼前一亮。

除此之外,许多企业还把环境媒介广告运用到产品营销环节中,开始运用非传统营销模式来传播自己的品牌。广告主们也逐渐意识到,在传统媒介形式传播力度日益下降的今天,一味地将投放资本集中于传统媒介上并不能换取等价的传播效果,只有将营销活动的重心倾向于寻找新的传播媒介上,才能将整个传播效果最大化,并使整个营销活动获得实质上的突破,因此环境媒体逐渐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之一。非传统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再基于传统的大众传媒,而是更倾向于在新的传播平台上做文章,所以媒介形式的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创造性的媒介执行已成国外营销的新亮点,在完整的非传统营销活动中,媒介创新起着重要的辅佐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人必须打破对于传统媒介形式的依赖及在传统媒介形式上的思维定式,通过对传统媒介形式的创新利用或新媒介形式的开发,来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品牌传播效果。而对传统媒介的创新性应用及新媒介的出现等,可以为整个营销活动带来亮点及新闻价值,并使非传统营销活动得以成为受众及大众传媒下的焦点。因此,环境媒体也就成为了在非传统行销模式中所最适宜的广告形式,它为整个营销活动中带来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所以,环境媒体广告对整个品牌营销过程都有着深远的存在意义。

广告设计者除了在营销环节中加入环境媒体广告之外,还将这种创意方法延伸到一些传统的非户外平面媒介上,如报纸、杂志、招贴广告,这也为一些其它传统媒介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类平面广告作品如果运用了环境媒体的创意方式进行广告创意,就会带来强烈的立体感和现场感,让受众感到眼前一亮,在无形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环境媒体广告是一种新颖的广告形式,它充分利用广告刊播媒介的特点,搭建广告内容和环境媒体之间的创意性关联关系。环境媒体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凭借其新鲜的创意及独特的形式,可以为广告主带来理想的广告效果。环境媒体在一些广告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中已成为了广告人最钟爱的宠儿之一,近年来国外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环境媒体作品,并不断地在戛纳、艾菲、克里奥、莫比等国际知名广告节的户外类奖项中一次又一次地斩获佳绩,让人们不断赞叹创意的魅力。虽然我国环境媒体广告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但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有效地解决了如今“中国户外广告难”的问题,为我国户外广告的创意设计开辟了新思路、新方法。

摘要:环境媒体广告强调媒体特点是广告设计和传播的重要参与因素,它是户外广告创意的一种全新方法。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媒体广告的概念和特点,探究如何运用环境媒体广告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环境媒体,广告,创意方法

参考文献

[1]舒咏平.广告投放新思维:载具导向[J].现代广告,2006,(6).

[2]程士安.新媒体的诞生与传统媒体的创新[J].亚洲户外,2007,(2).

[3]余明阳.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马克.奥斯汀,吉姆.艾吉森.还有人看广告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广告环境 篇2

2. 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3. 草儿可爱,大家爱

4. 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5. 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6. 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

7. 生命来源自然,健康来自环保。

8. 还老人一个纯净的梦,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

9. 一滴雨露,挽救一个生命;一片蓝天,拯救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共创无限和谐。

10. 打造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

11.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才是我们的家。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

12. 护天护地护花护草护环境爱山爱水爱林爱鸟爱株洲同心描绿色,众手绘蓝天。

13. 把蓝天留给你我,让绿水环绕人间。

14. 请每天反省:除了污染,我还留下了什么?

15. 珍爱生活之园,珍惜生命之水,珍视生存之土。蓝天美丽因为有白云,大地锦绣因为有草木。

16. 景随爱护生,绿由双手植,祸从污染起,福自环保来。绿色贵在保持,环保重在行动。

17. 打开蓝天的窗,扣开青山的门,走进环保世界,共享美丽人

18. 人生百年环保千秋。

谷歌用技术改善网络广告环境 篇3

“事实上,每年提交的广告数量有数十亿之多,涉及各种各样的产品。我们有一整套覆盖广告的广告政策,并且支持40多种语言。违反了谷歌广告政策的广告,是不允许展示在谷歌网站上的。”谷歌广告研发总监David Baker表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谷歌公司内部有数百名专业工程师专注于用技术战胜不良广告,并花费了数百万美元搭建技术架构和精密的机器学习模型,利用机器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去识别并清除不良广告,最大程度地为用户、广告主和发布商呈现良性和有益的广告。

据介绍,谷歌的广告审查系统分为广告审查、网站审查和广告账户审查三大部分。所有提交的广告都将进入自动化流水线,通过机器学习模式、规则引擎和登录页面分析等工具来进行广泛的广告审查。

谷歌的网站审查系统用于确认网页内容是否符合政策。其出色之处在于,它可以理解网页上的语言结构,从而可以对网站内容进行分类。一旦决定禁用某个网站,审查系统阻止任何账户中发布的广告导向这个网站。

账户审查系统则会不断检查单个广告主账户。广告主提交的广告和关键词、预算变化、广告主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广告主的IP地址等都会被纳入到考核体系,以便评估整个账户是否应接受审查或因违反政策而关闭。

如果自动化系统无法确定结果,谷歌还会将广告发送给工作人员来做出最终决定。谷歌相信,人工评估者的补充检查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通过人工评估,能够不断调整和完善机器系统,校正机器评估的结果,使机器越来越聪明。

在2011年,谷歌独立清除了1.3亿个不良广告和82.4万个广告主,分别是2010年的2.4倍和3.3倍。“通过这些举措,2011年不良广告的数量相比2010年减少了50%以上。”谷歌表示。

不过,仅仅依靠单一一家公司想要消灭整个网络上的恶意广告是行不通的。“每当谷歌或其他网站关闭不良广告发布者的账户时,广告诈骗犯通常只是换个地方继续行骗。”为了帮助整个行业打击垃圾广告和不良广告发布者,2012年6月谷歌与Facebook、Twitter、AOL以及IAB(美国互动广告局)等一起,成为由StopBadware领导的广告诚信联盟的创始成员。

广告诚信联盟已经确定了总体计划,即开发和共享定义、产业政策建议及最佳实践。此外,该联盟还计划分享有关不良广告发布者的信息,同时与政策制定者和执法机构分享相关的趋势。

广告活动的环境伦理审视 篇4

1 广告活动背离环境伦理的表征

广告为了推销产品, 它必须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刺激人们的需求, 诱发购买欲望, 最终使其采取行动。与很多社会现象一样, 广告活动的利与弊同在, 在诱发购买欲望的同时, 广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出现了:物质欲望的挑逗, 享乐主义的灌输, 正在悄悄动摇传统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仍然注重男性的社会地位, 对女性的驾驭和污辱;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冷漠与忽视;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追求与缺失等等。主要表现有:第一, 诚信危机。诚信缺乏在当前广告活动中普遍存在, 这不仅违背社会道德原则, 根本不顾产品的真实性, 一味宣传;比较明显的是, 一些广告中的保健品和药品, 更是被商家吹虚成能治百病的“上等良药”, 诱骗无辜;“只需三天, 让你大变身”、“减1斤100元”等诱人的疯狂的“减肥广告”宣传语, 让“爱美”女性为之疯狂;“低调的奢华——某房产”、“享受皇家的待遇”等广告宣传, 鼓励人们去高档消费;甚至不顾法律和社会的谴责, 猎取一些珍惜动物作为餐桌上的高价菜。此类广告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商家的道德诚信问题, 与中国几千年的商业信条相违背;一方面, 商家无视人类生命安全, 无视对人类自身的关心, 这不仅纵容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而且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不负责任。第二, 不尊重女性。在中西方历史上, 由于受到“女性是取悦男性的工具”、“女性天生是男性的奴隶”等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 从古至今, 商业广告活动都会利用女性做广告宣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女性地位的提高, 现代广告宣传理应体现对女性的尊重, 但近年来广告活动, 却表现出对女性的极不尊重。许多广告肆意宣传、贬低、甚至侮辱女人, 女性是男性的陪衬, 从汽车、移动电话、房地产到日用品、矿泉水的广告中, 时常暗示拥有这些商品的男性, 他们还将同时拥有众多美丽的女人, 这时的女性已经与商品相提并论了。第三, 刺激不良消费。不可否认, 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而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是引领了市场的潮流, 刺激大众消费, 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但是, 当前广告活动在刺激人们消费的同时, 却偏离了理性的轨道。眼花缭乱的产品, 煽动刺激的广告语言, 深深吸引着消费者, 让人无法理智选择真正需要的产品, 陷于消费误区;“今天你消费了吗?”、“有身价的人吃有身价的面包——法国某高档面包”、“贵族的象征——某某酒”等这些极具挑唆性的广告语;还有如高档住宅、高档消费品、服饰等高级奢侈品的展示, 有些商家还开展诸如“空中洒钱”、“啤酒喷泉”等广告噱头, 以刺激消费。这种广告活动唯一的效果只是引来人们一时的关注, 甚至仅仅是一时的取闹, 更多是引起人们的反感, 引起人们对这些商家的批评。著名的环境伦理学者施韦泽指出:“善是保持生命, 促进生命, 使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 伤害生命, 压制生命的发展,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如今的商业广告活动所带动的社会消费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严重浪费等, 不仅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 而且危及人类生存。

2 当前广告活动失范的原因

诚信危机、不尊重女性、刺激不良消费等是广告活动明显违背环境伦理的表征, 但从根源上讲, 是社会经济, 政治体制发展不完善造成的。经济体制不健全, 社会政治体系无法体现社会公正, 公平, 社会文化严重缺乏是主要原因。在攫取高额商业利润的刺激下, 一股互相攀比吃山珍海味之风从南往北席卷了整个中国。于是野生动物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进了款爷、官僚们油嘴肥肚。据报道, 仅广东某镇, 每年就杀害十几万只从北方飞来过冬的野禽, 热热闹闹地开起了风野鸟肉大集市;江苏某县布下了长3公里宽50米的毒杀候鸟带;江西某地和山东省某地, 漫山遍野支起了上千张捕鸟大网;广西南宁的野生动物市场, 餐馆火暴兴旺……分析这种饮鸩止渴的愚蠢行为, 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生产经营单位主体的个体性与生态环境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是环境伦理近期内难以为世人推崇的根本原因。当人们无视环境伦理, 仅关注自己的生存、私利、成功和享受时, 他无暇顾及人类整体持久生存的需要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现代价值观偏离社会发展轨道, 造成广告活动失范。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是一种经济价值观。它是以对人的欲望与经济利益的满足来判断其价值, 并由此出发确定人的行动方向与方式;广告培育的价值观念过分物质实利, 总是力图使人们相信, 实现幸福美好生活仅仅体现在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因此, 广告活动往往是通过巧妙的语言, 华丽的图片, 光鲜照人的影视名人等手法向广大消费者灌输奢侈与社会地位, 无穷的消费就是“人生存或生活的唯一追求与目的”, 在此基础之上, 广告丝毫不会考虑社会公德与社会文化, 更不会顾虑到社会法制与道德规范, 在向大自然掠取资源的同时, 也向社会输送“垃圾文明”、“糟粕文化”, 从而引发各种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广告中渗透着受众的价值期待, 但同时也深深地烙上广告人自己的价值意识和文化意向。缺乏广泛的社会监督, 广告活动无“规”可循。通过对广告行为者的外部监督, 形成一定的压力, 对于消除广告行为的道德负面影响, 是不可或缺少的。但是目前我国对广告的舆论监督不得力, 主要是:多头监管, 监管力度和深度不够;社会媒体监督缺乏社会公正;消费者盲目消费, 保护意识相对差。消费者舆论监督是广告道德监督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对于净化广告传播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 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这等于无形中纵容了问题广告的存在和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不道德、不健康广告的蔓延。法制不完善, 致使非法广告猖獗。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和市场经济的渐趋完善, 《广告法》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市场秩序、市场平衡和公平的需要。广告法律制度不完善, 尤其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 无法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更无法切实做到违法广告活动的惩治与规范。另外, 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执法力度不够, 使得广告活动的市场比较混乱, 鱼龙混杂, 带来许多道德负面影响。企业机制不完善, 缺乏行业自律和社会公德。相对发达国家的广告行业组织建设和组织活动来说, 我国的广告行业组织建立得较晚, 各种活动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3 广告活动的环境伦理原则

为了保证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 美化社会环境, 提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质量, 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要规范经济市场, 用现代发展的理论指导市场, 用环境伦理的原则来约束人类的行为, 从而营造可持续发展新氛围。同样地, 对于活跃在市场经济中广告活动, 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机制来规范它, 运用强大的法律手段来规范它, 采用更广泛的社会监督来约束它, 使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 要贯彻环境伦理原则, 合理配置利用资源。环境伦理的理论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是一种道德伦理观。环境伦理的理论与原则产生的背景是, 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严重违背了自然环境的规律, 人类“以自然资源为工具, 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给全球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而广告活动正是社会活动的活跃分子, 它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对于目前社会危机的产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告在鼓吹高消费, 也刺激着人类去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创造更先进的生产力, 从而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人类在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 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周围的环境却在不断恶化,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因而, 广告活动本身承担着正确引导人们消费方式的任务, 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并提倡符合社会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其次, 倡导适度消费理念。适度消费是一种节俭而不铺张的消费方式, 是一种物尽其用充分实现物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方式, 是一种尽可能少的占用资源与能源、以及尽可能少的产生废弃物的消费方式。再次, 要完善法律机制, 规范广告活动。不仅要健全广告法律法规, 而且要贯穿到广告活动的各环节。确保广告活动遵守法律规范, 提供完善市场机制。最后, 要加强社会监督, 约束广告活动。社会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引导向上的广告活动, 遏制不良广告活动的开展。尤其是要开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广告活动。总之, 在当代社会, 开展符合环境伦理原则的广告活动, 让广告活动促进经济发的同时, 提升社会文化,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广告活动中资源浪费、不尊重女性、诚信危机等背离环境伦理的现象, 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了规范广告活动的环境伦理原则, 包括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倡导适度消费理念等, 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机制, 要加强社会监督, 规范和约束广告活动。

关键词:环境伦理,广告活动,审视

参考文献

[1]宋玉书, 王纯菲.广告文化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85.

[2]许鸥泳.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5:244.

[3]施韦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17.

[4]丛新强, 梁绪敏.广告法规与管理[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9:149.

[5]余谋昌, 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宋玉书, 王纯菲.广告文化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7]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8]王国聘.论“循环经济”中的环境哲学理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6 (2) .

保护环境广告语 篇5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草儿可爱,大家爱。

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广告环境 篇6

关键词:广告传媒、投融资、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17-01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广告传媒属于“文化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标准,广告传媒属于“商务服务业”大类中的“广告业”。因此,本文对广告传媒投融资环境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文化产业与商业服务业,并观照广告传媒投融资环境的个性差异,加以综合分析。

一、广告传媒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政策问题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基本制约性问题。由于广告传媒同时率属于传媒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此国家对这两个行业的政策也适用于广告传媒。

(一)行业投融资政策环境分析

200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明确国家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产业目录;对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融资作出了系统的规定和约束。200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2009年7月,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投入、落实税务政策以及加大金融支持四个政策措施。2010年3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又进一步对《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加大金融支持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落实。如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我国广告传媒融资的政策环境日益优越。

(二)广告业自身投融资环境分析

中国广告业在1979年得以恢复发展,在2005年全面兑现WTO的承诺、完全开放。其投融资政策环境也发生极大的改变。梳理1979年以来,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亦能展现广告业投融资政策环境的变化:1、从1978年—1991年,中国广告业进入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广告管理机构、行业组织逐步建立起来。2、从1992年—1997年,中国广告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广告公司和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大大提升了广告行业发展水平。此外,中国的广告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3、从1998年—2002年,中国广告业进入多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广告业的开放,使广告活动主体日益多元化,广告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化、竞争方式呈现多元化、国际化趋势,本土公司选择股份化、集团化转型。4、从2002年至今,中国广告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广告创意更加关注和谐主题、突出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的自我表现意识。伴随科技进步,网络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中国广告行业的集约化程度迅速增强,涌现出一批超常规发展、具有较强竞爭实力的广告经营单位。与此同时,广告业更加关注公益事业,公益广告有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生动传神的公益广告作品,这些公益广告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广告传媒投融资的经济环境分析

近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即使在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也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逐渐成熟起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尤其是包括广告传媒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还有保持9%增长力的潜力,国内经济形势依然有利于广告传媒业的发展。

三、广告传媒投融资的金融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情况是:

第一,股票市场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二,中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2009年共计发行各类债券86,995.14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政府信用债券共计发行67,325.60亿元,占总发行债券的77.39%,政府信用债券占比依然较高。非政府信用债券共计发行19,669.54亿元,同比增长93.02%,增速较快;其占比也快速提高,由2008年的13.94%升至2009年的22.61%,债券市场融资结构更加合理”。第三,银行借贷目前仍然是各行业融资的基本方式,尽管现在融资渠道逐步多元化,但是银行对广告传媒业融资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银行业在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指导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积极优化信贷结构,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59万亿元。”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银行业对我国企业渡过危机、发展壮大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广告传媒业融资的金融环境基本上已经完整,但是仍然有不够成熟和完备的地方。

四、广告传媒业融资的行业环境分析

一个行业的融资问题,其实说到底是这个行业内每一个企业的融资问题。本文将从广告业行业管理体制、行业发展方面着手分析广告业投融资的行业环境。

(一)广告传媒业管理制度

法律法规:目前,中国广告行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发展运营,该部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4年10月27日通过,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2011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已形成广告法修订稿并报送国务院法制办,修订稿将“在我国境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其他广告人”,如个人代言广告,拟纳入管辖范围;并将更加关注新兴媒体将网络广告、手机短信广告等覆盖;并将更加注重执法的可操作性。

(二)广告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广告业自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顽强的发展态势。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企稳向好的基础逐渐稳固,这一势头带动了广告业的复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国广告业不仅挺过来了,而且迎来了发展黄金期。2010年,中国的广告开支为226.06亿美元。随着内需的拉动,中国将有机会从全球工厂转变为全球市场。面对空前广阔的市场,中国广告业也将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稳健增长,鉴于此,广告传媒投融资前景依然十分乐观。

作者单位:周珉 江西师大传播学院

张燕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广告:和谐与创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访谈录[N].现代广告,2007.

[2]中国金融年鉴(2010)[M].2010,10.

广告环境 篇7

客观环境

如果可以选择, 户外广告要设在著名建筑上;繁忙的交通主干线;视野开阔、阻挡物少;没有其他广告干扰;地区的形象标志;频繁在国内乃至全世界著名新闻媒体上的出境 (即各类媒体上的高曝光率) 。由于经济、内容、地区、风俗等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 不是每个商家都可以找到这样理想的位置, 大多数情况是做适合某处的广告, 而不是找适合某广告的位置。

那么, 在已知的客观环境下, 我们如何让广告与环境协调并利用环境呢?

一要考虑的是周围的人为因素。这里包括建筑物的风格、绿化情况、其他广告的视觉干扰等。

1、建筑物风格

建筑物的风格含概有它的色调、造型等元素。比如上海外滩的欧式建筑;再有西安平窑的中国古代建筑等等。在建筑物上设立广告, 就要考虑到广告与楼体风格是否协调, 有没有破坏楼的整体外观等等的问题。

三九胃泰的灯塔广告属于一种比较特别的户外广告形式, 灯塔的外型简洁干脆、冷静严肃, 一方面已经具有一种潜意识引导作用, 好的药物给病人带来的就是从病痛中解脱的平静。另一方面, 塔体上的广告, 看上去也是非常简单明了, 没有多余的元素, 品牌的商标和普通但严肃的字体, 就已经足够, 颜色也与塔体的颜色也很协调, 简单的黑、蓝、白。屹立在蓝色天空下显得格外贴切。不仅是楼体塔体广告要注意这些问题, 而且在建筑物旁边或者是建筑群中间设立广告也应该想到同样的问题。

2、广告周围的绿化情况。

如图益力矿泉水的路牌广告, 广告牌制作初, 一定就已经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了, 牌子中间下面是一个门的形状的掏空, 露出后面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些绿树鲜花是因为这样的矿泉水才长得那么旺盛。并因为这样的巧妙设计, 使水脱“口”而出的效果更加逼真、自然。再者, 这样一个大型的路牌, 如果没有那一扇门, 会阻挡行人的视线、阻碍通行等等不良的影响, 且视野不开阔可能造成拥挤的压迫感, 无形之中, 也许仅仅因为一块广告牌子, 已引起观者的厌恶, 何谈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正是设计者独具匠心留下的一个空缺, 仿佛是光线不足的屋子里打开的一扇窗, 让人对这则广告更容易接受认可, 并留下深刻的记忆。

3、其他广告的视觉干扰

视觉干扰, 是困扰户外广告发布效果的一大难题。要避免广告间的视觉干扰, 首要是选择合理的广告发布地段, 不要盲目地追求广告发布的优势地段, 而扎堆在花哨的广告发布群中。目前, 深圳一些知名企业集团在发布过程中, 依靠强大集团的经济实力, 主动抢占和开发没有视觉干扰的广告发布优势地段 (如交叉路口的墙体、楼面和立柱) 。始终贯彻宁缺毋滥的原则, 在解决广告间的视觉干扰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在需要优势地段发布广告时, 先考虑发布周边广告的实际情况, 把握周边广告整体的设计风格, 挑选其他的设计风格来满足自身的发布需求。同时, 为突出本身个体广告的效果, 在设计诉求方面尽量简单明了, 突出表达广告内容某一点上的优势, 让公众容易接纳和记忆。这样被动应对的方式, 在效果上相对主动处理的方式要差, 但在发布细节的操作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 注意自身广告的发布形式区别与周边广告, 让广告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同时, 在发布广告之前, 对周围建筑物及广告的增减改换等应该做个大概的预测, 以免造成资金浪费等不良后果。

二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在设计户外广告时, 有一部分形式独特的广告还要求考虑到在一天中, 早午晚的变化、观看角度的变化 (后文社会环境中分析) 、甚至地方气候、季节、阴晴雨雪等因素。

例如立体雕塑广告,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 就要分析气候、季节、阴晴雨雪等因素。如很多北方地区的城市, 气候多变, 夏天日晒雨淋, 冬天风吹雪覆, 我们就应该选择比较结实的材料或采取相应的隔挡措施。在颜色构图上, 又要注意季节变化以及早晚变化。

立邦漆曾做过这样一则广告:在两旁都是树的一条街道上方, 做了一块紫色的牌子, 牌子上没有任何广告语或相关图片。起初路过的人们很奇怪, 直到夏天, 人们才发现, 原来路两旁的树都是丁香树, 因为开满了紫色的花, 远远望去, 紫色的丁香花和那块紫色的牌子相互辉映, 格外漂亮。这就是商家利用自然环境做广告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主观环境 (主要对受众研究)

中国的麦当劳店, 设计的柜台高度都要严格根据不同地区中国人的身高来做。做广告, 也是同样的道理:尽可能的站在受众的角度;注意他们的感受, 才能更易于被接纳并认可。

首先在策划初期, 应该考虑到遵循广告道德原则。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等, 尽量避免广告的道德禁忌。注意对由于社会文化原因而产生的道德禁忌的回避是十分重要的, 否则, 会使广告宣传效果适得其反、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甚至还可能遭受到意想不到的误解、抗议和麻烦。

其次设计广告时, 要对路段行人进行一个调查, 行人和车流量大小、是否经常堵车等信息做了解, 举个例子, 如果这个地方车流量大, 那么广告的颜色构图就要考虑到是否具有短效注意并记忆的特点。短效广告在发布信息上, 力求简单明了, 能让人瞬间记住, 不要强求发布信息的完美;短效广告的介质挑选, 倾向于制作要求简单, 执行监控容易的种类;在成本核算上要做到有节有度, 不要因小失大, 影响广告的最终执行。

最后发布时, 要注意的就是视觉习惯。人在平视时最舒服, 且最容易看清楚, 俯视次之, 仰视是不舒服的观看姿势, 斜视是最不舒服的姿势, 因此广告设立的高度要符合人的最佳观看高度 (单指可驻足观赏广告)

合理的户外广告, 能美化周围环境。与环境相和谐, 也增强了户外广告本身的美感, 使之更易为公众所接受。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 平面广告与周围环境已不是简单的张贴与被张贴的关系, 而是更深层次的合理利用。经过分析平面广告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 证明环境对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反之, 平面设计对环境也同样意义重大。平面广告应更好的利用环境、融入环境、与环境协调, 使设计更加完善与延伸。

摘要:通过对户外广告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和实例论证, 得出平面广告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利用的结论。

关键词:风格,视觉干扰,视觉习惯,注意记忆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9月14日

“破窗效应”与构建绿色广告环境 篇8

广告的目的是取得经济效益, 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广告代理商带来最大限度的利润。这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广告主以及广告代理商忽视甚至丢弃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发布虚假、问题以及低俗广告。因此, 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广告主以及广告商都是道德模范, 而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

破窗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Biderman在研究犯罪被害恐惧时提出的。他指出:行为不检点,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与重大犯罪一样, 都会在心理上给市民造成被害恐惧。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偷车试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放在了治安较差的贫民区和治安良好的中产阶级社区。他首先把停放在贫民区的汽车去掉车顶和车牌, 三天后车子已经面目全非, 而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则安然无恙。然而, 当他把中产阶级社区的车窗打破时, 原本完好的车也迅速被破坏。由此, 詹巴斗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来说, 普通大众会很自觉地维持甚至保护本身完整的事物, 并对破坏完好事物的行为给予阻止;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一旦某个完整的事物遭到破坏, 那么对于加重破坏这个事物的行为, 人们不仅不会加以阻止, 甚至会参与并加入进来。后来在此试验的基础上, 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这就是“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认为, 如果一个事物遭到人为破坏并且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话, 那么将会鼓励和纵容更多的人破坏更多的事物。久而久之, 在社会环境中, 犯罪因素将会占主导地位, 正义将会受到压制。“破窗效应”虽然是从犯罪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大众行为心理, 但也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广告生态环境的构建方面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适时制止非法的少数广告污染, 天长日久, 必然导致公众的习以为常和麻木, 在这种氛围中, 广告污染只会越来越严重。

“破窗效应”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论题:第一, 如何及时、快速、有效地修复好第一扇被破坏的“窗户”, 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制止“窗户”周围社会环境的恶化, 进而保护“窗户”;第二, 需要研究出社会公众对社会环境恶化能够忍耐的“临界点”究竟是居于何种程度, 超过这个“临界点”公众就开始习以为常, 变得麻木。

也就是说广告生态环境污染的空间是随着广告环境的恶化而扩张的。在一开始, 一两个广告污染只是对整个广告大环境小规模的破坏。不过, 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 整个广告生态环境污染空间将以几何式的速度扩大, 这一进程在到达“临界点”边界之前仍然处在社会的可容忍域和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然而, 如果环境一旦恶化到一定的度, 并且突破了“临界点”, 那么整个广告生态环境污染的空间会呈示出爆炸性膨胀。因此, 营建一个和谐绿色的广告环境, 就必须尽可能地控制环境变化度, 远离“临界点”, 最大限度地压缩污染的空间, 这也是政府和广告管理者构建和谐绿色广告环境的必由之路。

防患于未然, 加强保护“窗”

防止“破窗效应”最重要的是防止“破窗”, 也即在广告的制作、投放、传播过程中防止各种广告传播要素出现广告伦理问题, 或者把各种问题因素的爆发遏制在萌芽状态中, 从而保证整个广告传播过程的和谐与健康。当然, 这里我们所说的防止并不是漠视和压制广告主的利益, 而是切实通过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合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则, 构建合理的广告伦理结构等来防患于未然。广告的本质就是谋求利润, 商业广告产生的原因也在于广告主追逐利润的驱动。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 广告主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追求。而部分广告主由于职业精神以及社会道德的丧失, 不惜以欺骗、色情等广告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拉动市场销售, 从而导致各种问题广告不断出现。而由于相关因素影响, 处于社会边缘的广告人, 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职业精神难以形成, 从而导致广告业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制居于一种浮躁的游离状态。同时, 无论是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 还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媒介, 广告收入都是其收入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 甚至还出现了以环境媒体为代表的“广告专属媒体”。而广告媒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功利性, 导致了其对问题广告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广告人和广告媒体都可能是“破窗”的因素, 防止“破窗”就是要从广告主、广告人和广告媒体等源头上预防和制止问题广告的产生和发布。

广告主应坚持功利原则和公正原则相统一。毋庸置疑, 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广告代理人带来最大限度的利润是商业广告的最直接目的, 也是功利原则价值功能的表层体现。而对于功利的理性追求, 正是商业广告活动稳固的生长点。但功利原则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与经济效益, 其核心体现应该是社会效益的积累。功利原则的本质应该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果说功利原则提供了三个主体合理利益要求存在的可能性, 那么公正原则就是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的有效途径。公正原则要求商业广告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和公正, 这就避免了虚假广告的产生。同时, 公正原则还要求兼顾社会公平, 体现全方位的价值关怀, 由此便可以防止低俗化、色情化等问题广告的产生。

构建完善的广告代理人职业道德体系。广告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广告功利原则与社会公德中的“善”之间的冲突。李小勤教授在《广告伦理学》中提出, 广告人不仅仅是“经济创收者”, 而且还应该是“舆论引导者”, 一方面, 广告人需要通过自身的广告运作来为广告主实现利润丰收;另一方面, 广告人也必须引导消费者作出正确的购买行为并树立和谐健康的社会风气。而在实际的广告操作过程中, 广告人往往为了追求利益而刻意迎合受众的世俗化倾向, 让虚假广告、色情广告等成为当代广告道德失范的重灾区。由此, 陈正辉教授提出了广告人善恶价值的判断标准的三个层次:首先是“不准”, 即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是“应该”, 也就是在具体的广告实践中应当坚守敬业、诚信的道德准则, 从而实现互利互惠、造福社会的目的;而最后最高的层次是“提倡”,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这是广告人的最高境界, 也是职业理想的实现。一个伟大的广告人首先是一个伟大的人, 因此, 应加强广告人自身素质建设, 实现完善的广告人职业道德体系, 从而避免问题广告的出现。

加强广告媒介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广告媒介组织而言, 广告支撑着媒体的运营, 并衡量着媒体的发展态势。而媒体盈利模式的单一化, 使得广告收入成为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就成为造成问题广告能够得以发布的主要原因。广告媒介应当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不仅要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 还要对自身负责。媒体作为社会公正的代言人, 应该为大众服务, 探索出成熟的广告市场和受众市场良好的协调机制, 坚决制止影响社会公益和自身公信力的问题广告的发布。

及时防范, 尽快修理好“破窗”

没有任何窗户是破的这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商业广告的本质以及人的利益追逐性, 导致无法避免问题广告的产生。现实的关键是需要有意愿、有能力、有方法找到问题并及时予以修补。

广告监管者是否“愿找破窗”。问题广告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告监管不力, 而监管不力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寻租。目前, 我国很多地方、很多部门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罚款, 由拥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对违反行政法令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罚款, 这里面就包括广告监管这一项, 由此就出现了广告监管者在追逐利益与完成任务的诱惑下, 放松对广告的监管和审批。如此一来, 广告执法部门进行广告监管力度下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问题广告利益团体的利益, 加速问题广告制作和发布。

广告监管者能否“找到破窗”。如果广告监管者有主观的愿望来调解矛盾和冲突, 那么还必须运用合理和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其掌握问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问题。广告监管部门需要拥有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完善的政策汲取能力和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由于人力财力有限, 单单依靠广告执法人员来发现问题广告是远远不够的, 建立灵活畅通的信息传达机制, 依靠大众和社会公益组织共同监督, 才能更加全面地发现问题广告。

广告监管者能否“修好窗户”。找到问题广告以及其利益相关者后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而这个措施必须是公正和合理的, 并且需要广告监管者运用多种手段的综合施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广告监管者不能采取单一的连坐措施来处理问题广告的利益相关者, 在处理过程中, 应分清责任, 区别处理。

加强规范, 从根本上加固“窗”

影响问题广告治理的一大难点与关键, 就是我国广告法治化建设长期滞后于广告业发展。尽管我国颁布的广告相关法律法规已有三十几部之多, 并且形成了以《广告法》等法律、《广告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药品广告管理办法》、《食品广告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的广告法规体系, 但是就目前来说, 我国广告管理的法规体系与执法体制在整体上依旧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并不完善, 影响了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了对违法问题广告的监管处理。所以,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问题广告, 必须健全、完善广告法规, 组织一些知名法律专家、业界广告专家及有着丰富广告监管经验的专家等, 深入调查研究现行广告法规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然后逐渐完善广告法规体系与相关法律条款。

现代社会, 广告已经随处可见, 其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种影响不仅是经济上的, 还是文化和社会道德上的。因此, 广告不仅要承担起沟通信息, 推进经济的作用, 而且要承担起维系社会价值体系, 培养大众精神文明的社会责任。楔入“破窗效应”理论, 构建绿色广告环境, 是解决当前广告产业困境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芸:《虚假广告的伦理思考》, 《科技信息》, 2009 (2) 。

[2].成嘉:《论中国商业广告的伦理道德》, 《法制与社会》, 2009 (18) 。

[3].温小蕾:《浅谈广告伦理与广告社会责任》, 《消费导刊》, 2009 (17) 。

[4].李维:《“破窗理论”窥探》, 《中国中小企业》, 2009 (2) 。

广告环境 篇9

1 广告编辑环境及其生态系统

广告编辑环境的概念较为广泛,不仅包含广告的发布内容、时间、空间、风格等在内的物化环境,也包括以广告编辑为主体,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建立互动关系所构成的智化环境,这些都是影响广告编辑效果的要素。在广告编辑环境中,广告编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当广告编辑严格遵循编辑环境中的互动原则,并对广告发布的时间、空间、情感、色彩、风格,以及其他媒介等因素有良好的控制和协调,才能使其为广告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不利于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除此之外,广告编辑环境还必须要密切关注其组织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外部生态系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外部生态系统和内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平衡广告编辑环境的基础,同时对于广告编辑效果也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1]。从媒介生态视角来对广告编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是构建和谐、平衡广告编辑环境的一种新思路。

2 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平衡措施

2.1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广告编辑打造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

在传统的广告编辑环境中,广告媒体都是自成一家。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一状态不再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融合是广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数字技术具有资源整合、符号转换等功能,因此可以作为广播、短信、互联网、数据库等广告传媒的基础和平台[2]。在现代广告编辑活动中,要想提高信息的表现力,就必须要对新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掌握和运用,将其与编辑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并结合文化的习得性、差异性和社会性,来彰显不同媒介传播的特色,打造独特的媒介文化环境。

2.2 加强信息引导,创造和谐的传播环境

广告作品在媒介环境中得以传播,必然会受到其他媒介产品的影响。这些会影响它的媒介产品就构成了其传播环境和生存环境。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告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宣传什么、倡导什么等成为当前广告编辑面临的主要问题。广告采用商业模式进行操作,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导致广告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和片面性的特点。要想使广告在编辑环境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将其经济利益点的诉求与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统一起来,使其符合人们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相符[3]。面对这一要求,广告编辑必须要做好信息的引导,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真的对广告信息进行提炼。在广告编辑中,编辑者必须要对广告的来源和战略需要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才能对广告信息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才能正确的决定要选择哪些信息。二是对信息通道进行合理的疏通。广告是连接广告客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关键枢纽,要想保证媒体信息传递渠道的通畅,必须要对媒体选择、推介、组合以及销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理顺。三是对信息流向进行控制和引导。广告编辑在广告信息的选择中要从社会准则、法律、道德等方面来对其进行评判、过滤、处理和合理的分类,在广告信息流向的安排中要遵循广告运作的规律和策划的需要,从而帮助品牌树立典型、良好的形象[4]。

3 结语

总的来说,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媒介外生态和媒介内生态是广告发展的两大推动因素。广告编辑者必须要利用技术手段建立相关反馈渠道,引导广大受众对电视广告进行监督,实现媒介外生态环境的优化,并通过有效的疏通和协调来加强媒介内生态因子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广告受众市场,建设广告媒体品牌,提高广告的内容品质。

摘要:媒介生态学是传播学与生态学研究的交叉学科,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将广告看作是生命有机体,生命中有高峰也有低谷,从媒介生态视角来对当代广告的传播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使编辑者对广告的现状、发展和未来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对待。本文主要阐述了广告编辑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容,并从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平衡来探讨其发展。

关键词:媒介生态视角,广告编辑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马二伟.论新生态环境下广告传播主体的变革[J].编辑之友,2013,(7):43-45.

[2]戴海波,杨惠.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J].编辑之友,2012,(9):20-23.

[3]李军,张大朴,李木子等.互联网体育广告有效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与路径选择——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25-29.

基于环境因素的广告编辑效果探究 篇10

广告编辑的效果与广告编辑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通常情况下,与广告编辑效果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环境因素、系统环境因素、道德和法律环境因素以及经济环境因素四类。这四类环境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广告在不同的背景下对广告编辑效果产生综合的影响,探究上述四类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对于切实提高广告编辑效果,达到广而告之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

所谓技术环境因素是指为了完成广告编辑以及广告后续的推广宣传所涉及的所有技术支持。例如,现代存储技术、数字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等。对于本文所探究的影响广告编辑效果的技术环境因素而言主要即是指在当今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技术。

其中,存储技术对于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优化存储方式和降低存储成本两个方面。通过广泛应用现代存储技术,使得广告编辑能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素材和信息,同时对于完成的广告在存储方式尤其是移动式存储和广告信息传递方面有着极大的改善效果。

数字信息技术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广告信息的辨识以及编辑方面。通过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广告编辑能够快速地完成对广告所需信息的汇总和筛选,同时对已完成的广告进行效果模拟演示和校对,从而使得广告更加的人性化,富有创造性和艺术魅力。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对于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也在逐步深化,主要表现为广告编辑的整个过程包括选材、开发、设计和宣传等工作内容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同时计算机的普及也带动了更多的广告编辑人员参与到现代广告编辑当中,使得广告编辑逐渐大众化。

三、系统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

所谓系统环境因素是指在广告编辑过程中包括客户、广告代理商、受众信息、广告媒体等在内的诸多因子构成的综合系统。

广告客户是指广告的源动力,同时也是广告的推广和宣传需求者。广告编辑的要求,广告的最终效果以及广告最终的推广和宣传效果都是源于广告客户。因此,广告客户实际上是决定广告编辑效果的重要基础。

广告代理商是构成广告客户与广告设计媒体的桥梁,通过广告代理商的双向沟通,确保广告客户与广告媒体之间的需求对接和信息沟通,从而保证广告编辑在广告媒体的控制下,包括在创意控制、预算控制等方面达到广告客户的广告编辑要求。

广告受众信息是广告编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广告编辑的内容和价值取向。这是由于广告受众信息包含了广告产品对应市场客户需求的关联程度,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化,如何通过广告的方式将产品的性能与市场需求进行良好的对接是现代营销的重要工作内容。

广告媒体是广告的传播中介,同时也是广告的创造者和设计者。广告媒体独特的广告设计风格和推广模式对于广告编辑的过程、广告编辑的选材方式和结构构成影响较大。

四、道德和法律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

广告编辑的法律环境是指在广告编辑中要遵守一定的法律和道德秩序。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法律对广告编辑的规定也越来越明确,这就要求广告编辑系统在广告的设计、开发、宣传、传播的各个阶段都要把握法律的界限。广告编辑者应该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广告编辑者在广告设计中要充分地了解广告对象的人生观、价值观、风俗习惯,在广告创作追求新颖、完美的同时,不能触犯广告对象的道德准则与道德底线。同时,广告编辑者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告对象的信仰、忌讳、道德追求,这样不但能充分满足广告对象的利益需求,还会使广告传播的效应大大增强。广告编辑也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这样才能减少广告传播中的摩擦,推动广告市场的发展。

五、经济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

广告是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它与市场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告的投资力度、广告代理商的盈亏、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减弱,都是由整个市场经济环境来决定的。诸多学者认为,广告的成功与失败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决定了广告传播媒体的选择,也决定着广告市场的运作方式。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广告则很兴盛。另外,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格局、生产者的经营理念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偏好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广告编辑者要充分地认识到经济环境对广告的运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要把握当今的经济形势,明确广告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要注重开发广告市场,找准广告定位。

六、结语

通常情况下,与广告编辑效果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环境因素、系统环境因素、道德和法律环境因素以及经济环境因素四类。这四类环境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广告在不同的背景下对广告编辑效果产生综合的影响。探究上述四类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影响对于切实提高广告编辑效果,达到广而告之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上述四类广告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实际影响方式,探寻如何更好地应用上述四类环境因素达到优化广告编辑结构,提升广告宣传效果以及增强广告质量这三个主要的目标。

摘要:广告编辑环境对广告编辑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广告编辑效果的环境因素有技术环境因素、系统环境因素、道德和法律环境因素以及经济环境因素四类,本文通过探究这四类广告环境因素对广告编辑效果的实际影响方式,探寻如何更好地应用上述四类环境因素实现优化广告编辑结构,提升广告宣传效果以及增强广告质量这三个主要的目标。

关键词:广告编辑,环境因素,广告编辑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海波,杨惠.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J].传媒观察,2012(07):22-24.

[2]戴海波,杨惠.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J].编辑之友,2012(09):20-23.

[3]宋梅.试论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06):162+18.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广告发展策略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互动广告

【作者单位】牛玉慧,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IPTV、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交互性更强。新媒体与广告互动结合的传播模式引领新媒体广告行业的飞速扩张,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网络广告核心数据显示:2015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93.7亿元,同比增长36%;2015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901.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78.3%,发展势头相对强劲。互动广告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场景设计,注重将受众融入广告的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受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与受众产生独特的互动体验,获得独特的广告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的互动广告

有学者提出,互动广告,即建立在计算机视觉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基础上的感应式广告[1];也有学者认为,互动广告即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有意识地参与到广告中,对广告主传递的产品、服务和观点进行反馈,实现信息接收与反馈双向沟通[2];还有学者提出,互动广告是将与生活场景、软件应用、游戏、互动液晶屏等载体相容的广告信息,以游戏和娱乐的方式向受众传达的广告形式[3]。很难确定下一个十年新媒体将变成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未来的广告和传播的方向是 “消费者参与程度更高,控制力更强,广告和传播由单向传播向双向沟通转变”[4]。

新媒体时代下的互动广告,借助新媒体技术,采用目标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他们参与活动,彼此沟通交流,注重受众独一无二的参与感,让他们在广告活动中体验和感受产品或服务的魅力。

二、新媒体时代互动广告的传播特点

1.互动性

新媒体技术为互动广告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支持,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等移动媒体,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广告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并且对广告内容进行反馈。广告主和受众彼此都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双方互动,彼此影响。在数字化传播方式中,受众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并接收媒体信息,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如金龙鱼借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高热度和“中国父爱行为图谱调查”公益项目引发的父爱缺失讨论,推出“爸爸油”,传达“亲子加油”,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社交网等新媒体平台展开话题讨论,与消费者频繁互动,树立金龙鱼的品牌形象。新媒体互动广告带给受众更多信息来源、更多互动渠道,受众更愿意参与其中,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有所扩大。

2.体验性

体验是互动过程中受众内心的一种主观状态,无论受众最终是否购买产品,他们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并且获得一定的感受,受众体验感越深刻,广告效果越明显,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斯科特·麦克凯恩说:“创造一种独特的氛围,用一种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你的顾客为了这种舒适的过程而愿意为之付费。” [5]互动广告以受众视角为第一视角,创建场景,营造氛围,通过感官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体验带给受众特别的感受,从而将商品的品质传达给消费者。比如纽约耐克公司设立“耐克体验中心”,消费者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运动鞋,还可以马上获得最新的体育赛事结果,体验运动的美感。

3.游戏化

斯蒂芬森曾说:“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性游戏之中者。”[6]斯蒂芬森讲述的媒体接触中的游戏特征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受众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除了完成必要的工作,更多的是获得游戏的乐趣和自我存在感。比如著名的巧克力豆品牌M&M,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中推出椒盐脆饼新口味,规则即从各色巧克力豆中找出一块隐藏的椒盐脆饼,简单的游戏短时间内获得2.5万人点赞、6000多次分享。

4.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企业根据数据分析制作互动广告能够关注每一个受众。广告主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个性化产品定制,注重产品设计创新,提供个性化的销售和服务,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这种个性化服务表现为个性化的广告互动设计。比如戴尔公司曾为福特公司不同部门的员工设计不同配置的计算机;三星GALXY S4在街头开展个性化的互动,只要路人在各种干扰下盯住手机屏幕达到一定时间即可获得三星手机一部。

5.分享性

AIDMA经典的消费者行为模式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购买行为(Action)。在这过程中,广告创意引发消费者认知、评价、记忆等心理活动,最终促进销售。新媒体时代,广告更应突出与受众互动的过程,因此日本电通公司提出了AISAS模式,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搜索(Search)—行动(Action)—分享(Share)。麦肯锡一项研究表明,新媒体时代用户大部分都是分享型的,用户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分享的同时又能引起其他用户的关注。比如,当某位用户在消费了某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后,有感想或建议可以直接@该品牌的官方微博,之后官方微博可将有用的品牌信息发布出去,引起更多相关用户的注意,从而使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在众多用户的分享下实现裂变式传播,这是传统媒体短时间内单纯依靠口碑所无法实现的。

三、新媒体时代互动广告不足之处

1.单调的“伪互动”

目前,很多广告的互动形式多为鼓励用户上传照片和文字,转发信息,参加抽奖。单一的互动形式缺乏独特的互动体验,很多用户可能主动参与抽奖,但除了对奖品感兴趣,对自己究竟参与的是何种品牌的何种活动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单调的“伪互动”带来的不仅是资金的浪费,还有可能破坏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印象。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主题表达 篇12

任何一次广告活动, 都离不开对市场、消费者、产品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往往直接成为广告的主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广告活动对三者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 它反映了广告观念的演进和变迁, 直接见证了商品经济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换。

“卖方市场”时期的广告主题。在卖方市场时期, 传媒业不发达, 媒体数量少, 传播的讯息少, 同时, 市场上商品匮乏, 产品供不应求, 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少, 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广告主手中。这个时期, 广告主只要把商品售卖信息或商品的功能告知消费者, 消费者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购买。因此, 这个时期的广告主要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对信息的内容要求不高, 告知即可。对消费者的需求更是全然不顾, 企业的口号是“我能生产什么, 就卖什么”, 诚如当年福特所说的:“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汽车, 我只有一种黑色的。”所以, 这个时期的广告主题, 主要是体现广告主的广告目标和商品信息, 用公式表示, 就是:广告主题=广告目标+商品信息。一则广告的主题, 只要包含了这两项内容, 无疑就是理想的广告主题。

“买方市场”时期的广告主题。在买方市场时期, 传媒业快速膨胀, 媒体数量剧增, 传播讯息芜杂, 同时, 市场上商品数量众多, 品种齐全, 竞争激烈。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主动权已经无情地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常常根据个人需求与爱好去选购商品, 而更多的时候, 消费者的这种“选购”行为常常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下实现的。因此, 这个时期的广告活动, 除了要顾及企业自身的目标外, 还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 赋予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 广告主题渐次发展到由广告目标、信息个性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共同构成。用公式表示就是:广告主题=广告目标+信息个性+消费心理。广告主题就是这三者交叉、融合的部分, 任何一个成功的广告主题, 都应当是广告目标、信息个性、消费心理三者的和谐统一。当然, 它们三者的组合不是简单的拼凑, 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 是各要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同时, 它们之间的组合又是允许变化的, 变化的依据就是要找出三者之间的差别, 广告目标的改变、同类商品或本产品的变化、消费群体的差别等都可能发展为新的广告主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主题来源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主题来源离不开消费心理、产品特征、企业形象三个方面的挖掘。

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消费时的购买心理反映。研究表明, 自尊心理、求实心理、求廉心理、求新心理、求美心理、求名心理、求奇心理、求同心理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前后的八种主要心理活动。自尊心理既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 又追求精神方面的高品位享受;求实心理主要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 讲究经济实惠;求廉心理一般只图价格便宜, 不求其他;求新心理表现为追求时髦、爱赶热潮, 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的高低一般不在乎;求美心理重视商品的艺术价值、艺术品位;求名心理非常重视商品的品质, 以追求名牌的优质为主;求奇心理追求商品的奇特式样和别具一格的造型, 注重商品的与众不同;求同心理追求大众化商品, 随消费大流。广告活动中, 常常通过对消费心理的挖掘, 发展广告主题。

产品特征。充分认识产品的特征, 也是发掘广告主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产品特征来发掘广告主题, 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产品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产品特征, 一般可以从产品的辨别特征和产品的有形特征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产品的辨别特征包括产品的商标、品牌名称、服务标志、宣传用语和营销特征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产品的有形特征包括了产品原材料的优点或特点、产品的制造过程、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价格、产品生命周期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产品特征开发广告主题, 往往采取披沙拣金的策略方式来进行。披沙, 就是筛选掉产品“人有我有”的属性;拣金就是选择出产品“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属性。这种属性常常体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核心产品, 指产品的基本属性, 它为顾客提供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第二个层次是形式产品, 指产品的特殊属性;第三个层次是扩大产品, 是产品的各种附加价值的总和。从理论上讲, 这三个层次的内涵都可以发展为广告主题, 但在选择上, 主要从二、三层次入手挖掘, 不考虑第一个层次。

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综合作用与反映,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赋予企业的一种认知, 它本质上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一种评价。从企业形象发掘广告主题, 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象征着企业未来的现代性表现方面, 诸如技术先进、科研能力强、新产品开发好、盈利多等;第二是象征着企业现在的市场性表现方面, 诸如善于广告宣传、销售网络组织好、能认真处理消费者遇到的问题、服务一流、多种经营、竞争光明正大、致力于公益事业、高素质的员工等;第三是代表着企业过去的外观性表现方面, 诸如企业传统、规模大、值得信赖、具有稳定性等。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主题的表达

在新媒体环境下, 广告主题的有效性不仅受制于广告主题表达的内容, 而且也受媒体、时空、广告发送者的影响。

广告主题的表达内容。广告主题的表达内容都要涉及结论、论证方式以及表达次序几个方面。从结论方面讲, 广告既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确的结论, 也可以留待消费者自己去归纳结论。一般而言, 复杂或特殊的产品也许更适用于明确提出结论, 但在某些情况下, 提出一个过分明确的结论反而会限制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接受。譬如, 当消费者已有一定的购买知识时, 提出一个模糊性的结论就有可能导致一个较为宽泛的选择界限, 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会随之宽泛, 易于接受广告的诉求。从论证方式方面来看, 广告主题的呈现有单向论证与双向论证两种。只说优点、一味地赞誉某一产品是单向论证;在赞誉产品的同时也提及产品的某些缺点是双向论证。在不同的情况下, 单向论证与双向论证广告主题对广告的说服效果是不同的, 广告主题表现时具体采用哪种论证方式使广告更具说服力, 既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既有态度, 也与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密切相关。单向论证在消费者对产品已经形成喜爱倾向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而双向论证在消费者对产品持否定态度或消费者具有一定知识水平时则更为有效。从表达次序方面来看, 广告主题的表现也有先提出论点和末尾作结两种不同次序可供选择。先提出论点是先从最强有力的论点开始, 再渐次展开内容;末尾作结是先展开内容, 最后才亮出论点。在单向论证时, 率先提出最强有力的论点可以立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引发他们的兴趣, 尤其是纸质媒体广告, 消费者往往是有选择地加以阅读, 所以必须先用强有力的论点来引发他们的注意;在双向论证时, 表达次序的安排还要顾及是先提出正面论点还是先提出反面论点, 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持反对态度, 则以反面论点作为开始为好, 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促使消费者接受广告的正面影响。

影响广告主题表达的因素。在新媒体环境下, 广告主题的表达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新媒体环境下的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已经发生改变, 它们影响着广告主题的表达。一是媒体自身特征的影响。“数字化”、“互动化”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它既拥有传统媒体的优点, 可以把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同时送达无数的人;同时又免除了传统媒体的缺点, 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新媒体自身的特点要求广告主题表达时, 必须选择与媒体特征相适应的表现符号, 注重表达因素的个性化、艺术化, 增强广告的效果。二是多样化的媒体投放格局影响。新媒体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媒体的丰富性造就了灵活多样的广告投放形式, 广告投放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但这种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不能消除广告主题的唯一性和精确性, 它仍然要求广告主题表现应以醒目、集中、简练、明晰为基本要求。三是广告接受者的影响。在传统媒体时代, 广告发送者的可信度越高, 广告主题的说服力也就越强。但在新媒体环境下, 既往的逻辑被打破, 广告接受者的角色已悄然发生改变, 广告接受者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选择性接受, “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成为新媒体的三大关键点。一个有效的广告主题如何借助新的媒体空间吸引日益分散的受众, 并被碎片化、个性化、移动化的消费者所认可, 是确立广告传播主题时不得不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赵立勤:《浅谈广告主题提炼的价值思考方法》, 《商场现代化》, 2005 (3) 。

[2].王军元:《论广告主题》, 《中国广告》, 2008 (5) 。

[3].孙熙安、张红延、张国伟:《软件市场营销》,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 《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 (5) 。

上一篇:数学教学创新下一篇:合同未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