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设想

2024-11-03

理论设想(精选5篇)

理论设想 篇1

0 引言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CAD课程体系来看,都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各专业所选的教材版本大多不同。理论教学一直以来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收效甚微。传统的CAD理论教学中虽然借助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从教学中可以阐明大量的CAD基础知识,但是从考试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课内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差的。

1 我校传统的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CAD技术的兴起自60、7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作为一种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的技术,其发展十分迅速,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工程分析、数据管理、文档处理以及软件设计等方面。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计算机辅助绘图及造型技术;(2)可靠性及优化设计;(3)辅助设计计算(如有限元法)。近些年来,从我校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人都已经熟练的掌握了CAD技术的应用技能。同时,CAD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成为企业招聘、考核一线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目前进入高校的学生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同学来自较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与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有一定差异,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开展制图课的基础学习根基较浅,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大多为3年,而在最后一年里面学生面临着实习安排,这这样一来真正的入学学习时间就只有1-2年。在这期间里面,专业课的比重一般为一年,所以对于基础课的学习就比较讲究速成了,于是就导致在课程的开展上面学生的根基不牢。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多数只从CAD自身的应用出发,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制图方面的参差不齐,往往只追求课程内容的强灌,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理解和真正动手应用的能力。学生CAD课后作业的自我动手能力不足,往往有很多学生一接触到制图,马上就会询问别人,而不去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每一个课后项目,最终虽然可以将作业按时上交,但是对自己的CAD制图能力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2 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案

现代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2.1 积极展开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对软件应用的兴趣

针对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在初、高中时对电脑的接触主要是通过网吧了解的,他们了解到的计算机只能打游戏、聊qq,对于学术应用软件知之甚少,兴趣淡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具软件,了解工具软件的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2 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大基础课程的学习比重

我校的CAD课程的平均课时量在40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师是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课程的核心思想和设计理念,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多该课程的课时量,同时也增多和该课程相关的比如说机械制图的课时量,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好的基础,自然也就能较好的理解CAD中的绘图原理了。

2.3 根据学生的层次备课,做到因层施教

课堂教学内容要以机械制图的知识为基础,以CAD知识的运用为宗旨,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授课,克服目前教材的局限性和空洞性。课堂上,教师大量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运用CAD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人浅出的授课方式、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大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通过创新能力作业展览等灵活多变的评比方式,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运用CAD进行工程设计的思想,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4 集中讲解,加强教师的课后辅导

在讲解绘图方法的过程中,要重点讲解绘图思路和设计理念,分析图纸,帮助学生来理解整个过程的基本程序和构图思路。学生在开始绘图的时候,经常画了第一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这就是由于他们不能充分理解整张图的设计过程,因此设计表达和图形分析过程的讲解就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组一张完整的大图,先集中给他们讲解,然后分组训练,这样对软件掌握好的同学就能带动一些对软件掌握欠缺的同学进行绘制,对图的设计理解清晰的同学就能帮助组中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分析,在同学门之间形成一帮一的自我创新、自我学习的模式。这样的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束语

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CAD技术作为极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各个高校学生专业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便带来了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应当潜心研究教学,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促进CAD课程教学的改革。教师应立足于CAD课程的专业性、跨学科性、实践性等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实用专业技能人才。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的CAD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促进CAD理论教学课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AutoCAD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狄.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5-267.

[2]高虎《.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的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0,(1):206-209.

[3]王景阳.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2).

[4]肖国玲.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室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5,(12):44-46.

[5]罗广思.对高职CAD/CAM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51-61.

理论设想 篇2

相关热搜:伦理学医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与生活

信息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伦理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当今,人类身处新世纪的初始阶段,社会信息化给信息伦理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伦理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信息界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

1.构建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对于信息伦理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伦理学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1.1整体性原则

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伦理和伦理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伦理学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

1.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伦理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伦理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1.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就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因此,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2.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

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2.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3]。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4]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叙述)虽然必须在对具体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但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方法(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它是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先验结构开始的。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单纯依靠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思维过程去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不现实的。

理论设想 篇3

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曾将传播研究比作一个十字路口, 不同学科的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汇聚其中, 共同构建蔚为大观的景象。传播学理论从西方到我国, 这几十年日渐成型和不断拓展, 吸纳着来自各学科的理论。“儿童传播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正是将传播学与儿童发展理论相互交叉。儿童传播, 就笔者看来, 它是儿童与人、与社会, 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之间的一种传播。提出这样的命题, 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弥补儿童传播学尚无完整体系的缺憾。

现有大量研究表明, 儿童传播学在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上普遍较少, 至今没有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为什么?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有些学者将儿童传播等同于成人传播。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专门去作儿童传播的研究。这种观念漠视了儿童期, 是错误的儿童观, 这些人没有深入儿童实际、贴近儿童生活、正视儿童的特殊性, 也忽视了儿童这一群体的重要性。

二是由于儿童传播学理论的交叉性与复杂性。儿童传播学的研究, 要求研究者既要涉猎儿童方面的知识, 又要掌握传播学的理论, 所以具有一定的研究难度, 也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有学者说“儿童是个谜”, 研究儿童已经不易, 在跨学科背景下, 研究儿童传播学的确是一个挑战。

2. 进一步完善传播学和儿童学的理论体系。

儿童传播作为一个概念, 在迄今为止的传播学经典文献中尚未见到, 但是在实际的传播活动中, 关于儿童的传播已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理论建树与实践状况方面的差距反映了儿童传播研究目前不尽人意的状况。如何在儿童媒介快速发展和跨文化传播日渐突出的今天, 构建一个完整的儿童传播体系, 成为研究者亟待面对的课题。同样地, 儿童学的研究也是如此, 近年来儿童学理论也在不断地统整相关学科知识, 也很重视多学科、多水平的立体研究, 儿童传播学的研究或许能为儿童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研究现状

1. 现有研究停留于儿童大众传播领域

这几年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迅猛发展, 儿童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笔者发现国内外关于儿童传播方面的研究, 普遍停留于儿童大众传播领域。国外比较经典的当属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和帕金瀚《童年之死》, 研究了媒体符号系统及其信息空间对儿童的影响。在国内,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祝建华《网际互动中青年的社会动机》等, 也阐述了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自2008年开始几乎每年撰写一篇儿童传播学研究述评, 但述评内容基本上围绕大众传媒与儿童这一主题展开。

2. 儿童传播学的理论体系有待构建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在2008年的儿童传播学研究述评中指出, “儿童人际传播、儿童组织传播等领域都鲜有学者涉足。这一方面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一方面又昭示了儿童传播领域亟待开发的研究空白。”的确, 儿童传播学除了大众传播这方面, 其他的很多领域还有待研究, 比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群体传播等等, 儿童传播过程的模式、传播载体、传播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规律。

儿童传播方面的研究目前零碎地散落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等待我们去梳理与构建, 将其形成体系。比如刘晓东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中, 从文化、教育层面阐述了儿童这一群体的独特性, 并且喊出了“保卫童年”的心声。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类生态系统理论等都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杜威认为“发展是儿童在先天本能冲动的基础上,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增加经验的意义的过程”。学者所述的环境不只是大众传媒所营造的环境, 还包括儿童在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中所处的环境, 而儿童在这些环境中的传播特点与成人是有差异的。

三、理论体系构架

本人认为儿童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论述儿童、传播的基本内涵、分析研究现状, 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分析儿童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其次对于传播学的5个要素作基本论述。 (1) 儿童传播学中传播者的内涵、特征、类别、作用与功能, 着重阐述家长、教师等主要传播者的特点, 并将“把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加以分析与运用。 (2) 传播内容, 包括信息、符号、意义等, 着重阐述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和作用, 分析信息传递的数量与顺序对儿童传播的影响, 以及传播者应如何选择和传递不同传播内容, 应采取什么传播策略。 (3) 传播对象, 包括儿童的特点、类型、传与受传的心理, 影响受传者的相关因素, 阐述国内外对于儿童期的界定、从古至今的儿童观发展, 提出传播者面对儿童时的传播策略。 (4) 研究传播媒介, 包括儿童媒介发展概述, 图文音像的特点, 介绍图书、杂志、电视、动画片、玩具、游戏、手机新媒介等媒介的功能, 以及各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5) 研究传播效果, 包括传播学效果理论的概述, 以及这些理论在儿童传播中的运用与批判, 分析儿童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再次, 对于儿童传播的几种形式作一梳理。 (1) 儿童的自我传播。包括自我传播的相关理论, 分析儿童自我传播的特点与类型, 儿童在自我传播方面与成人的差异。 (2) 儿童与人际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的含义, 分析儿童人际沟通的特点、类型, 成人如何与儿童开展互动, 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的功能与作用, 分析影响儿童人际传播的因素。 (3) 儿童与群体传播。包括群体传播的含义, 儿童在群体传播中的传受心理, 群体对儿童的影响, 对如何增强同伴关系提出策略。 (4) 儿童与组织传播。包括组织传播的含义, 分析儿童组织传播的特点、类型, 儿童在组织传播中的传受心理, 组织对儿童的影响与作用。 (5) 儿童与大众传播。阐述大众传播的含义, 分析大众传播的相关理论, 阐述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研究儿童的社会化与大众传播, 新媒介与儿童文化, 儿童传媒与文化产业等命题。

理论设想 篇4

家长不同, 给孩子报班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1) 自己没有时间和经验照顾教育孩子, 与其瞎玩浪费时间, 还不如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和技能。 (2) 别人家孩子报了, 我家孩子也报。 (3) 我喜欢, 但我小时候没条件学, 现在我有条件, 让孩子来学。 (4) 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孩子, 想利用兴趣班使孩子全面发展。 (5) 希望孩子通过学习, 发现他的潜能, 长大以后有一技之长。 (6) 现在的孩子比较孤单, 给他更多的机会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

以上几种类型的家长, 虽然目的不同, 但在确定了要给孩子报班之后, 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选一个最适合的兴趣班。

有的家长自己觉得哪个好, 就给孩子报哪个, 或者看哪个班最火就报哪个;有的家长会向负责招生的老师咨询, 说明自己的目的, 孩子的情况, 请老师推荐;还有的家长会带孩子先去试课, 再从中挑选适合的课程。但是这几种做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第一种是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兴趣, 违背了校外教育的教育原则。第二种向老师咨询, 有时老师也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想法, 更多的还是跟着家长的“意愿”给孩子选课。而“试课”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更准确的确定孩子想要学什么, 却也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况且孩子好奇心强, 试课的时候, 五花八门的课程个个都显得那么新鲜有趣, 孩子往往会眼花缭乱, 拿不定主意, 对选择的课程也总是三分钟热度, 兴趣班体现不出孩子的兴趣, 而只是一时的新鲜。

那么, 怎样才能为孩子合理选班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和兴趣班二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只有这样, 给孩子报班才能有的放矢, 将“特长”和“兴趣”结合起来, 让孩子也觉得感兴趣, 愿意学。

那么如何评估孩子呢?其实孩子平时有很多举动都是他性格特征、才能天分的一种外在表现。比如有的孩子看见电视里有人唱歌, 就能跟着哼唱;有的很小的时候就能跟着节拍扭动身体;有的动手欲望强, 家里好多东西他都能给拆开;有的家里来了客人就“自来熟”, 问东问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还有的甚至把某些表现归为了“多动症”, “人来疯”, 等等。其实孩子的能力多种多样, 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从小会背多少诗, 会做多少算术题才是衡量“聪明”孩子的唯一标准。因此, 把“多元智能理论”介绍给家长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理论可以让家长更全面地认知自己的孩子。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 他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 每一个人都拥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七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的幼儿园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因为教育专家认为, 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 应该让那些只关注孩子认知发展的家长尽早明白, 孩子的发展是包括很多方面的。

为了使多元智能理论更通俗易懂, 我们可以用身体上的六种器官来表示:

1.语言文字智能可以比喻为“嘴巴智能”, 它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一般来说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等是几种特别需要语言智能的职业。

2.数学逻辑智能可以比喻为“大脑智能”, 它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一般来说数学家、税务、会计、统计学家和科学家等是特别需要数学逻辑智能的几种职业。

3.视觉空间智能可以比喻为“眼睛智能”, 它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

4.身体运动智能可以比喻为“肢体智能”, 它是指灵活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 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 如平衡、协调、敏捷、速度、力量和弹性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一般来说运动员、演员、舞蹈家等是特别需要运动智能的几种职业。

5.音乐旋律智能可以比喻为“耳朵智能”, 它是指准确地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一般像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

6.人际关系智能可以比喻为“心智”, 它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 可以说是察言观色的能力, 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 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一般来说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政治、心理辅导、公关、文秘、推销等需要组织、联系、协调、领导等能力的工作。

7.自我认知智能也可以比喻为“心智”, 它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 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动机、脾气和欲望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这样的人较适合从事与心理辅导有关的工作。

以上说明, 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都是多元的, 每个孩子都有其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家长需要通过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儿童的优势智能。下面列举一些多元智能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来辅助家长完成这个过程:

1.语言文字智能。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相当快;喜欢阅读各个种类的书籍;对一件事情可以清晰地表述出来……

2.数学逻辑智能。能够记住很多数字;清楚地记得自己有哪些玩具, 种类、数量皆能记在脑海里;喜欢动手测量家中物品或摆设, 包括重量、长度、体积能够很快将组合性玩具如积木、拼图等组合完毕

懂得运用技巧整理玩具, 如由大而小、分门别类等

对数学游戏或电脑感兴趣

爱玩象棋或其他策略游戏 ……

3.视觉空间智能。喜欢随手涂涂画画;喜欢三维空间的游戏, 如七巧板、积木等;喜欢玩拼图、走迷宫……

4.身体运动智能。喜欢户外运动;喜欢触摸环境中的物品;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

5.音乐旋律智能。当听到熟悉的音乐时, 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在家中做自己的事情时, 不自觉地哼唱;能听出别人唱歌唱的不准……

6.人际关系智能。喜欢接近人群, 喜欢热闹;在团队中经常成为受他人欢迎的对象;在别人有争端时, 擅长扮演协调者的角色……

7.自我认知智能。比较喜欢一个人玩耍;较为沉默, 但时常会提出很好的建议或见解;懂得反省自己, 并告诉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帮助家长去发现孩子身上多姿多彩的闪光点, 一旦让孩子们在“我能行”, “我哪点最行”, “我哪点更行”这三个问题上找到了答案, 就可以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兴趣班了。现在的兴趣班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 也正是孩子智能多元化的一个印证。

在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评估之后, 下一步, 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现有的兴趣班作以评估:

1.语言文字智能:英语、写作、主持、表演

2.数学逻辑智能:数学思维游戏、珠心算、电脑、模型、棋类

3.视觉空间智能:美术类、书法、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各种体育项目、舞蹈

5.音乐旋律智能:器乐类、声乐、舞蹈

6.人际关系智能:主持、表演

7.自我认知智能:棋类、写作、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每一个兴趣班都涉及了多种智能因素, 上述分类仅是按照某个兴趣班比较突出的一两种因素进行划分的。比如舞蹈, 舞蹈最重要的肢体动作要协调优美 (身体运动智能) , 但同时也需要对音乐旋律、节奏的良好感知, 对音乐表达情感内容的正确理解 (音乐旋律智能) , 考虑舞蹈姿势和舞台队形的视觉美感 (视觉空间智能) , 在群舞中要体现伙伴之间的配合与信任 (人际交往智能) , 在独舞中有自己的感悟体会 (自我认知智能) 等等。

另外, “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可以说在所有的课外兴趣班中都会有所体现。因为每一个兴趣班都是孩子兴趣与爱好的体现, 这是他在自我认知之后的选择;而在活动的过程中, 他要与老师, 伙伴进行频繁的交流, 这种交流的频率是要远远高于“我讲你听”的校内教育的, 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讲, 这种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是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现在很多家长也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向我们咨询的过程中, 很多家长都会说“我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 害怕生人, 我想锻炼锻炼他”。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校外教育中兴趣班除了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外, 其最有意义的功能是使孩子在互动和谐的氛围中品性得到培养, 人格得到完善。

在对孩子和兴趣班都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 家长就可以在报班时让孩子有兴趣参与进来, 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 激发他们的弱势智能, 帮助他们把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中,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愉快的玩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认识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 通过兴趣班给孩子发掘潜能的空间, 但我们希望不要因此助长了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 毕竟, 不是每一个学习画画的孩子都能成为达芬奇, 每一个学钢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郎朗……家长给孩子报班, 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 孩子参加兴趣班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宽松、健康的教育土壤中, 兴趣得以发挥, 品格得以完善, 各方面素质得以均衡发展。家长也千万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势智能与别人孩子的优势智能去比较, 而是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 为孩子人生教育大楼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对儿童个性特质的不了解和兴趣班本身的不熟悉是造成很多家长盲目为孩子报班的根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引入多元智能理论, 列举了儿童在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七个方面的日常表现, 目的是使家长对孩子的特质有更为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同时,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将现有兴趣班进行分类, 协助家长选择一个比较适合孩子的兴趣班, 帮助孩子扬长补短, 最终达到使孩子的多种智能平衡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智能,兴趣班,校外教育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Gardner) .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

[2]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3][美]James Bellanca Ca.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进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理论设想 篇5

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了我们工作、娱乐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的周围被MP4、手机、电视、电脑等信息化产品团团包围,它们无疑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更加舒适、便捷、丰富的生活和娱乐体验。然而,也许就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我们无意识过度使用了某些产品,使得它们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可见,现代电子产品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未必为我们创造了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

2 现代电子产品带来的问题

看看我们自己及周遭的朋友,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我们习惯了电脑办公;习惯了在路上听MP3;习惯了睡前看电视;习惯了无时无刻不离手机。我们长期被这些产品的辐射所包围,伤害着我们的眼睛,耳朵,甚至大脑神经。不仅如此,我们还染上了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有了更多的途径去休闲娱乐,虚度光阴;我们习惯了离开书本,久坐于电脑前;我们越发孤僻,减少了外出与交谈,变为了宅男宅女……我无意否认现代科技的进步,而是想以辩证的观点,客观的看待现象背后的另一面。我们可以拥有这些高科技产品,但同时我们也理应拥有无比健康的身体。

一项调查显示,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眼睛普遍了受到伤害,八成以上的网民有明显不适症状,三成以上网民出现视力下降。另外有将近60%的市民称自己每天听MP3超过3小时,70%的人不知道长期使用MP3会损伤听力,而大部分市民反映听久了会有闷涨感、头晕的症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达3.84亿人,其中,未成年网民已超过1.26亿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此带来的危害是:据卫生部和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13亿人中至少有25%近视,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70%。

这让我不禁想问:目前的信息产品是否过于便利,过于人性化了呢?电脑为我们带来了3.84亿网民,带来了25%的近视;MP3为我们八成听众带来了头昏耳鸣,神经性耳聋等耳病。这些惊人的数据是否能透过今天信息化产品光鲜的外表,带给我们一些警醒和启示呢?现代产品往往强调人性化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倡产品应当尽量满足用户的从生理到心理各层次的需求。以使用者为中心,因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为使用者创造更加舒适、便捷、愉悦的享受。这种观点在全球化市场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是产品能否畅销能否带来经济利益的重要指导。但是这样的人性化是否过度了呢?

我认为,人性化应该有个范围,有个尺度。因为用户的需求有积极正面的,但有时也有消极,不良的。满足用户积极的需求,确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快捷,节省时间。但是对于消极的需求,部分人自身性格和行为的缺陷(例如贪图享乐,缺乏自制力,不求上进等)现在的产品往往没有遏制、规范,还是一如既往的迎合和满足。这带来的危害比比皆是,尤其是对于某些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在他们对网络游戏没有抵抗力的同时,还一贯的满足他们这层精神上的需求,会使他们过度使用产品,耽误学业,残害身心,甚至发生猝死的悲剧。因此,我认为真正的人性化产品,不应是一直一味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当我们使用产品过度,危害我们身体的时候,要如同师长一般遏制我们错误的行为,引导健康的作息和生活方式。

3 现代电子产品健康系统设想的理论依据及优点

过去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从“人”这一方进行解决。家长限制孩子上网,打骂教育,但是由于孩子一方是被迫非自愿的,常常为此心怀怨念,逆反心理反而更加想上网。而家长不在身边的成年人更是肆无忌惮,往往一开电脑就是一天,自身并未意识到危害的存在。

3.1 理论阐释

既然从人这一方无法解决问题,由此,我提出了新的解决设想:从“物”这一方进行解决。试想,如果你的个人电脑建议你应当去休息一下,它自动待机,停止对你提供服务,此时你除了休息,是否别无选择?具体说来即在电脑、电视、MP3等数字产品内加入一种健康作息模式。给予产品一定的智能,而不是仅仅让其听从人类的命令。从电子产品这一方进行限制,从而打消人们不良需求,引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便是产品健康系统。

美国著名教授Norman在他的著作《未来产品的设计》的最后总结性的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过去我们仅仅是使用产品,而在未来,我们需要和产品一起合作。不仅仅是我们监督和照看他们,它们甚至会反过来监督和照看我们。目前的产品还是完全由人在进行控制操纵。我们可以随意启用或关闭系统,进行任意操作。但是当人类无法控制自身某项错误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机器一些控制权,让它们代为作出决定,有时候甚至可以是强制的。

3.2 两大优点

3.2.1 规范科学的作息时间

产品健康系统设想的实质就是给予产品一定的认知和情感,让它们对使用者的使用情况作出一系列建议与监控。具体来说,无需重新设计或打造所谓的智能产品,而只需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入一个系统编程或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下载软件。该系统可以监控用户从开机到关机间的使用时间,在科学的使用时长到了之后,系统进入休息待机状态,不提供任何服务支持,并提示使用者去休息,放松。直到下一轮工作时间开始时,机器便又恢复使用状态。

以电脑为例,最科学的电脑使用时间通常为每持续使用一小时应当休息十分钟,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长时间持续使用电脑。此程序内包含有关电脑使用的科学研究结果,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正常的上网时间,休息时间,休息间隔。每到电脑感知用户持续使用电脑一小时后,就会出现健康提示,建议用户去进行眼部休息。此时电脑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使你无法使用电脑。如此,在没有电脑可供使用的情况下,用户自然会无奈接受,去放松和休息。该系统以科学的作息时间规范用户,倡导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3.2.2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产品健康系统还能限制你游戏的时间,发布最新的健康养生资讯;提供眼保健操的教学视频,放松肩膀,手臂的办公室简易操;以及向您建议此季节应该来点什么水果补充维生素,或是来点什么茶水补充水份;或许还能建议你今晚做些运动强健体魄;或是在周末的时候为您提供最新的周边游路线,让你外出透透气。

它所提供的这一系列服务,旨在向您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在于运动,自然如此美好,我们不应该天天窝在家中,漂浮在那些电子产品提供的虚拟世界中。

4 结语

这种产品健康系统使得冰冷冷机器仿佛具备了一种家人般温暖的情怀,它们在协助使用者工作的同时,还关心使用者的健康问题,配合使用者劳逸结合的作息,做到真正的健康、高效的学习、生活。这种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情感,对于人类活动有所反应的产品,才是所谓的真正的智能产品以及人性化设计。心理学家J.C.R.Licklider试图确定人与机器优美自如而又和谐的互动,他称此为“共生关系”。此产品的健康系统就是“人机共生关系”的一种设想和尝试,它有效的增加了人与机器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我们健康质量的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质量,生活品质。我相信这种科学的健康系统,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惊喜。

参考文献

[1]Donald A.Norman.未来产品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理论设想】推荐阅读:

初步设想05-22

建设设想05-27

机制设想07-27

目标设想08-18

设计设想08-25

建立设想09-03

教育设想09-09

模式设想10-26

服务设想10-28

创业设想08-08

上一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刍议下一篇:课程改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