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教育设想

2024-06-12

规划教育设想(共11篇)

规划教育设想 篇1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相互交流。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外语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战略选择。由于我国一直没有专门机构从事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与规划,外语教学多年来一直由教育部(或高教部)下属的一个司或处主管(胡文仲,2001、2009),这样对于外语教育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性问题缺乏长期的、全盘的综合考虑,使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工作滞后,至今还没有针对我国国情制定出体现21世纪前30年国家发展需要的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长此下去,必然使国家的整个外语教育的社会教育生态环境遭受损失,使外语教育缺乏多样性、和谐性、有效性和目的性,对我国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不利。

一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的依托点

新时期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的初步规划需要重点考虑如何与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相结合,适应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与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相关联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制定了多项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如2006年2月27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①。2008年8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②。2010年6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③。人才规划和教育规划、科技规划可以并称为国家战略规划大三角,它们是我国实现每五年一个发展周期、前后衔接、连环推进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的根本保证和支柱,这些规划为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基础。

外语教育是实施上述多项发展规划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应该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并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发展规划的相应要求,做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可喜的是2012年12月国家语委公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④,明确了我国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教育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科学规划各种语言文字的定位和功能,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制定应对国际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关键语言政策,建设国家多语能力人才资源库,促进制定外语语种学习和使用规划”。这些纲领性的文件精神是开展新时期外语教育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制定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不仅需要考虑外语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更需要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科技和教育、语言文字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级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及要求,统筹兼顾国家发展需要及公民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适应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国人口众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导致城乡文化教育的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城乡文化教育中的外语教育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在2010~2030年规划期间,我国城乡人口的比例、结构及分布都会处在动态变化之中。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6.6%,2010年达到47.5%⑤。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2030年正是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可以预见,这期间将有3亿多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和定居。 因此,我们的外语教育资源运用及政策指向也需要充分考虑、适应这种动态的变化。在规划之初,就要以动态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外语教育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应对之策。

一般来说,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对外语的需求较高,但是每一座城市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各自不同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城市化的具体目标,同时推进外语教育的发展,做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这应该是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者应认真考虑的问题。近期北京市制定的《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⑥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北京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任务而制定的《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是我国首部结合特定城市发展规划而制定的语言软环境工作规划。这个工作规划不仅制定了具体的城市语言规划的目标:“全面建设符合首都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语言环境。到2015年,实现市民外语应用能力和对外交流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显著增强,适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语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同时还制定了如何落实目标的具体步骤:如加强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发展,提高外语人口数量和质量,并以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为重点,全面提高外语服务水平。2012年3月西安市政府出台了《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⑦,旨在进一步加强西安这座历史名城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日益深入,城市化发展呼唤不同的城市功能和文化精神风貌、社会经济发展体现的区域性特点也会进一步促进城市语言软环境的规划和建设。这种结合城市规划蓝图而制定的语言工作规划将会在我国更多城市、更广泛区域中制定和实施。

总而言之,我国外语教育规划措施不仅要适应城市化的要求,还应充分考虑我国辽阔地域空间上不同方位、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例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多国全面合作战略,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及东北亚诸国交流合作战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塘经济一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战略;大西南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南亚诸国经济一体化战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合作等。考虑这些国家区域性及国际发展战略对我国外语教育的针对性、特色性要求,努力做到既有地域特色又互相紧密联系,从而促进我国各大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提升外语教育整体战略

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而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具有国际视野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石。外语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及载体,是各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生产、科研、贸易等对外交往中最活跃的文化工具。外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体现各国的主流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取向,同时也反映出不同语言在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版图的演变、分布及影响力。

我国的外语教育应该和国家总体的文明发展程度相适应,提升外语教育在国家语言和文化战略中的地位。新时期我国外语教育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责任感的公民,培养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劳动力人才。同时,新时期我国外语教育需要重新定位,除了“面向世界”,引进和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之外,也要积极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成果,通过平等的话语权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使中西文化交流突破“西学东渐”的模式,走向平等的双向交流。

二关于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阶段性目标的设想

结合我国科技、人才、教育、语言文字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可以初步设想将2010年到2030年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2011~2015、2016~2020、2021~2030年。要分不同阶段规划外语教育的阶段目标及总体目标要求。前两个五年的具体目标应与三大规划及相应五年周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提出外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包括数量、质量、门类、等级、标准、认证、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分项目标。可以依据这期间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结合人才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来制定。对后十年,目前国家还没出台比较明晰的发展规划,不妨进行概念性发展规划或规划前期研究,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深化、补充、完善。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30年,中国GDP可能超过美国,主要工农业产量将居世界前列。那时,世界各国都会高度关注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及国家行为、姿态。其时外语教育的目标如何确定,应以展望2020~2030年中国更高国际地位、更大的改革开放力度及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为基础。

三中长期外语教育人口数量的规划设想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生命。我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生存状态及分布区域也十分复杂,要确定我国外语教育人口数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涉及诸多比较确定和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有相当的人力物力做专题调查研究,进行合理的预测评估。在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有3亿人学习外语,涉及56个语种,其中大中小学生就有2.6亿⑧。

对于外语人才的中长期规划,可以借鉴《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对各级各类人才制定出比较明确而具体的指标性评价目标:如《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提出,到2015年,公务员总人数的10%能通过BETS考试;银行、邮政、旅游行业的4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的80%通过BETS考试;约50%的商业服务人员能通过行业英语或BETS考试;培养500名医务人员进入医学外语人才储备库;在公安队伍中培养2000名外语骨干,其中500名高级外语骨干能通过北京市英语口语高级考试或BETS三级考试;通过法、俄、日、韩、阿拉伯语等语种的高级水平考试并能基本适应涉外事务处置的口语翻译200名。虽然该工作规划没有阐述这些数量规划的依据,但该目标很可能是根据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岗位要求而设置的。一旦人口数量目标制定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外语教育规划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可行性。

作者认为,确定我国各级外语教育人数需要专题调研及测算,应重点参考国家的教育、科技、人才、社会经济中长期规划中的五年近期发展规划,同时结合同期我国的人口控制及发展规划的各类人口基数。如果获得总体数量目标之后,还可继续细分不同层次外语受众的数量。作者初步设想至少可按三个层次分别估算,即基础数量、中级数量、高级数量。

(一)基础数量

外语教育受众的基础数量,包括九年义务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阶段、初级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含大学本专科、高职教及研究生)以及在职继续教育阶段,主要为在职教育。针对上述四个阶段,分别提出原则性、估算性的数量要求。根据调研数据的深度与细度的要求,调整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如不同年份我国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及农村人口以及相应的青少年人数、城乡学校适龄青少年不同的入学率、巩固率、地区外语教学覆盖率等等。有时不得不作统计平均处理,把动态数据处理成静态数据,这样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这样的精确度一般可以满足规划阶段的要求。

(二)高级数量目标

根据三大规划,尤其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2010~2020年各类高级人才比较具体的数量要求:例如,在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文本二(一)节中,提出要培养高层创新人才4万人;在二(三)小节中,提出要培养能跻身世界企业500强的战略企业家100人,国有及国控企业国际化人才总量4万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50万人;在文本五(三)小节中,提出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具有战略思维、精通战略规划和资本运作的高级企业家1万人;五(四)小节中,提出要培养2万名高素质教育学术带头人;五(五)小节中,提出要培养2000名高水平文化名家等等。上述这些数据,既体现了国家发展求贤若渴的积极态度,也体现了国家决意培养中国自己的高端人才的战略决策。这些高端人才应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一流的科技学术水平,熟悉掌握国际相关事务的法律、规则及标准,那么,他们首先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因此,我们的外语教育规划也要服从和体现这样的国家意志及要求,充分考虑这样的人才数量目标要求,对确立国家外语受众高级数量目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扩大一定的数量储备,比如三选一,则高级人才的培养群体就应扩大三倍。

总之,人才培养的过程本身就要体现竞争选优,一比一直通车式的培养是不可取的。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有相当数量的从事外语本专业教育的大师级人才,把这些人才汇总起来,基本上就可以估算出外语高级数量目标。

(三)中级数量目标

有了基础数量目标及高级数量目标,就如同一个几何梯形,有了上底和下底,中线就不难得出,但人才成长选优升级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必须做深入的调研及尽可能准确的数学曲线拟合才可能获得较准确的结果。中级数量目标的估算要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做具体分析,人才梯队分布形状的两斜边可能是线型或双曲线型。应注意的是,中间人数过大,人才梯队成腰鼓型,可能导致大量外语人才水平比较平庸,外语教育绩效比不高,教育成本加大;反之,中间人数过少,可能造成高级人才储备不足、基础不牢,社会一般需求不足。

在规划数量目标时,还需要注意不同行业的人需要运用外语的程度不同,不能一刀切。如农、林、牧、副、渔、中医、中药等职业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与外经贸、国际金融、新闻外事外交从业人员不能作相同要求。应该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总体来讲,外语教育政策应比现在更有针对性、包容性。

四中长期外语教育语种的规划原则设想

关于外语语种的规划,综合我国60年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经验和新时期外语教育的社会功能,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原则:

1.贯彻外语教育语种的多元统一发展原则。目前我国外语教育语种配置不均衡,英语独大,小语种的发展有限,这和社会多元化的语言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就已经注意到语种的多元化政策,但是经过30多年的实践,学校外语教育语种仍然是以英语为主导,大学入学考试以英语为主,还有相当多的学科在高校招生时明确要求英语,这无疑限制着多元化语言教育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外语教育语种需要多元统一发展,使英语和小语种合理配置,特别需要保持小语种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持续性。

2.以联合国大会及相关国际机构工作语言为规划重点。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新时期中国希冀通过平等话语权的交往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相关机构的工作,这就需要熟悉和精通国际规则和制度的外语人才。以国际机构的工作语言为重点来培养外交、商贸、法律等人才是我国新时期外语语种配置的重点。

3.重视发展与我国在政治、经贸、文化、安全等领域有长期交往的国家或地区通用语言。例如中国边境地区省份的外语需求与内地不同:广西、云南等地区对东盟国家的语言需求就比较普遍,辽宁、吉林等东北边疆地区对朝鲜语、日语需求较高,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边疆地区俄语、蒙古语比其他语种普遍。国家的语言政策需要体现这种区域性语言交流需求。

4.适应我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重视发展与我国周边不同方向毗邻的多国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的通用语言或主流社会语言,促进我国睦邻、富邻外交政策的具体落实。

5.通过开展外语生态的定期调查来微调区域性外语的使用和语种配置情况。现阶段我国外语人才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在国家宏观的外语教育政策指导下,应该允许各省各自治区根据实际需要,在具体实施外语教育政策时进行措施上的微调。

五中长期外语教育教学的规划

外语教育教学的规划也是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从自身的外语教学经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新科技提高外语教育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理论。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开展了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但由于多媒体和网络化技术的研发人员和普通外语教师往往缺乏充分的沟通,使得许多多媒体教学软件并不能真正体现出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在加大对外语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外语教师和网络技术人员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各层次学校教育中所倡导的外语教学方法如交际法、功能法、视听法很多发源于国外,而针对我国外语教学以大班为主、英语作为外语、以成人为主的特点,还需要中国外语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方法理论,改变外语教育中“拿来主义”倾向。作为一个外语教育的大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提出体现中国外语教育水平的重大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使中国步入外语教育强国之列。

2.教学内容

1)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统筹技师、工程师、大师级外语人才培养,适应国家及公民个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

2)通识外语文化教育与专业科技(含社科、自然科学)相结合。

在欧美一些国家,融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方法(CLIL)已经成为中等教育普遍采用的语言教学模式,在我国双语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阶段,融学科知识的语言教学尤其应该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3)更新教材——统筹外语传统优秀文化与最新的时代文化。

外语学习,既要学习优秀的外国文化,也要及时了解国外不同国家当代的最新科技文化发展动态。除了引进或编著优秀原版教材之外,还要加强由中国自编的双语教材,把中国的现代文化思想及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用外国人熟悉的语言地道准确地写出来,促进真正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4)外语教学管理方面:

各级外语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及协调机制需要进行更合理规划,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外语教育主管部门、大学和中小学外语教育专业学术指导及咨询机构、高等学校、社会教育培训文化企业等单位。围绕教育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互相协调,才能保证宏观、中观、微观政策的高效运转。

5)外语教师教育和专业化发展:

需要加大对外语教师的培养力度,以培养本国教师为基础,加大派出和引进外语学科教师的力度,贯彻科学考评与激励制度,改善教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积极开展我国外语教师能力标准的研究。现在我国已开发了面向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入职标准,还可以借鉴国外外语教师在入职、在职培训、优秀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展我国多级外语教师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六结语

制定我国中长期外语政策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机构及公民自上而下地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贯彻国家意志, 同时由于运用语言的主体是广大民众,国家语言战略与公众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因此,更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政府也要为此创造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在广泛的调查基础上,鼓励多方面利益群体共同参与中长期政策规划,使外语教育政策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政策规划和执行过程能够体现民主和谐。中长期的外语教育政策不仅要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人民个人语言权益的发展,更要符合国家中长远的语言战略利益。

摘要:本文提出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应该结合国家科技、人才、教育和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精神,并就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依托点、阶段性目标、人口数量规划、语种规划、教学规划等方面探讨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设想。

关键词:外语教育,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语言规划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2]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3]汝信等.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规划教育设想 篇2

一、数字规划的概念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实现数字规划的城市案例日益增加。数字规划的概念是:运用GIS技术对传统的地形信息、规划成果资源、规划审批和验收信息以及其他各类补充信息进行统筹管理,通过一定的数据标准进行建库、入库和更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规划管理的目的。

二、传统规划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1、传统规划资料多为纸质图件,不利于数据检索和档案查阅,单位容量所占体积大,不易储存,且数据具有孤立性,难以共享。

2、即使随着计算机辅助制图(CAD)技术的普及,目前多种数据均可采用DWG格式进行保存,但CAD软件侧重于设计辅助,即规划成果的绘制和表达,虽可达到美化的效果,但数据本身依然孤立,对空间数据的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城乡规划高效化、智能化管理要求。

3、数字规划则不同,它基于城市规划数据资源多样性、多元化及多层次的特点出发,利用GIS技术对数据体系进行整合,能够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并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有效弥补了传统规划管理模式的不足。

三、数字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从城乡规划管理看,数字规划可有效、规范地输入、储存、组织、管理和更新城市规划信息,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能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有关分析成果,同时避免规划彼此出现矛盾,最终有利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效率。

但是数字规划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从长远看,数字规划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和信息数据库的搭建,并利用多元化网络实现规划数据资源共享,最终使“数字城市”的各类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成为可能。未来,我们既可以在数字规划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办公”、“阳光政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也可以进行跨部门的数据衔接,为职能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协助实施“数字城管”、1

“数字公交”等项目建设。以上都是构成“数字城市”的重要部分。数字规划,由于能够为多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因此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数字城市”的基础。

四、三水数字规划的实现

实现数字规划必须建立城乡规划信息数据库(下称“建库”),各地对建库工作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大体上包括:GIS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和信息数据的采集,以及基于多元网络结构的数据共享机制。平台是工具,数据是仓库和货物,网络是纽带。下面主要就平台开发和数据采集进行介绍:

(一)平台开发:2008年,市城乡规划局开发了“佛山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该平台一期主要是办公OA辅助,满足日常规划业务审批的流程管理。后来平台二期正式开发,嵌入了GIS图形信息管理平台。目前服务器有两台,一是提供OA服务,二是提供ARCGIS服务,数据系统相互独立。通过二期的GIS平台,软件可连接ARCGIS服务器的多个信息仓库,具有多种图形查看和分析功能,可为日常行政审批提供辅助。

可以说,平台搭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具备行政审批辅助(OA)以及GIS图形查看与分析功能,根据实际还可进一步改进。但数据交互方面,暂时只能实现规划审批信息(用地红线)的入库,其余包括地形信息、规划成果等均须通过市地理信息中心或诚信所才能录入。

(二)数据采集:三水数字规划采取ARCGIS数据库,这个仓库现在已经搭建,现在需要的是大量采集数据。一般来说,城乡规划数据信息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完善的数据体系由三类型组成,第一,地形信息、规划成果等,称为“基本数据采集”;第二,跨部门获取的社会、经济和人口信息,以及国土地籍属性等,称为“补充数据采集”;第三,数字规划信息需要动态更新,如日常审批的规划信息及验收数据等,称为“更新数据采集”。

下面主要介绍基本数据采集途径:

1、地形信息:包括两大块:地上和地下。地下空间信息现时一片空白。因此,这里说地形信息主要是指地上地形信息。

1)从来源看,地形信息主要有来自国土测绘部门和规

划测绘部门。

2)从数据格式看,可用与建库的地形信息主要有DWG

文件和正射影像jpg文件,DWG文件是矢量图格式,正射影像jpg文件是光栅文件格式。

3)从精度看,1:500-1:5000的均有,但应用在城乡

规划管理,地形信息的精度应在1:500-1:2000以内。

4)从标准看,地形信息如采取DWG文件作为数据源,现在既有国土部门的地籍测绘标准,也有规划部门的地理信息入库标准。两者并不通用,由于建库目的在于管理城乡规划数据信息,因此,必须采取规划部门的地理信息入库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DWG文件,则必须经过市地理信息中心校验后才能入库。采取正射影像jpg文件入库不受标准限制。目前,国土部门虽然也有ARCGIS数据库和地籍管理平台,但平台开发的应用目的和方向均与数字规划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大部分地形图资料也不符合入库标准。

规划部门现掌握的符合标准的地形图约35平方公里,覆盖西南街道中心城区,目前已经由市地理信息中心整理成ARCGIS入库文件。

但是,35平方公里毕竟太少,对于三水区874平方公里而言只是很少一部分,且测绘时间已超过一年,对新增建设用地覆盖不足,不利于规划资源的实时更新。

因此,在采取何种数据格式进行采集的问题上,应从实际出发进行考虑。毕竟DWG文件资源有限,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为确保建库工作顺利开展,建议采取正射影像jpg文件作为地形信息的底图。但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时效性,即拍摄时间最新;二是精确性,即精度应在1:500-1:2000以内。

上述底图的获取将有利于三水数字规划工作的启动,可作为信息数据库初步搭建成功的标志,并能为规划编制和规划审批提供直观的地形参考资料。根据分析,现将正射影像jpg文件的获取途径介绍如下:

一是利用国土部门现有资源,共享使用,优点是即时、便捷,缺点是拍摄时间非最新,时效性有待检验,另外,原图由国土部门出资购买,共享使用需部门同意;

二是采购最新的正射影像图,优点是时效最新,精度也可控

制在需求范围。地形信息入库后,将为规划管理带来直观的基础数据资料,是规划信息化管理的一项重大突破。当然,随着地形图的逐渐补充测绘,DWG文件将逐渐覆盖各镇主要建成区范围。但在此之前,正射影像jpg文件作统一底图无疑是上佳的过渡性选择。

因此,建议在部门预算中,将正射影像资料的采购纳入预算计划,作为建库工作的一个子项目开展有关工作。

2、规划成果: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和各专项规划等。

规划成果应具备法定规划的属性,是规划行政审批的直接依据。目前,我区的规划成果主要包括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各镇(街)、工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等。规划成果的编制时序延续较长,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成果进行规整后才能入库。规整的途径如下:

一是制定统一的标准,市规划局于2009年9月制定了《佛山市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数据标准(试行)》,该标准结合政务平台的二期GIS图形管理平台进行设定,由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草拟。

二是委托具备规整能力的单位进行整理入库工作,需要采取公开采购的方式落实项目单位。此类单位包括市地理信息中心、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等。

从技术手段上看,完成规划成果的规整入库的硬件环境以及数据仓库已经准备就绪,且标准也已经出台,因此,建议制定项目计划,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财政预算资金实施采购,作为建库工作的一个子项目开展有关工作。

五、从规划成果的编制说开去……

以上从信息技术手段介绍了完成规划成果入库的途径,现就规划成果本身的编制说开去,探讨一下规划体系和编制方式的转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对较大城市应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水区规划分局于2004年成立,规划管理与高速消耗的土

地开发相比明显滞后。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存在时效差异较大,延续性不强,前后不协调等矛盾。直到现在,规划管理仍不断与国土管理产生摩擦,多数情况下规划必须妥协,让步于国土,然后对规划进行修编、调整,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然而,由于各项规划编制相对独立,没有划分管理单元,相互间衔接能力较差,因此,规划修编过程实际并不顺利。况且,由于经费结算关系,规划修编需经复杂的审批程序才能实现。在这种体制下,动态规划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此外,国土资源、地籍资料等信息没有有效采集,城乡规划一定程度上欠缺与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数据的有机结合,导致规划的适应能力和可操作性仍处于较低水平,法律效力和权威性面临严峻挑战。

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必须加强国土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其次,应正确面对土地过多、过早出让的问题,对因规划原因至今未开发的土地进行整合,尽可能纳入政府土地资源储备;还有,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信息、国土地籍数据等资料进行规划研判,作出合理可行的规划空间布局方案,实现规划调配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建设的目标。

基于上述观点,现提出以下规划体系和编制方式的转变策略:

第一、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推进“两规合一”。

第二、完善法定规划管理图则的编制,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单元,统一成果编制标准,探索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模式。

第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单元层次上增加控规导则,落实居住区级以上的重大基础设施。

第四、强化规划主管部门的编制研究工作,重心前移,使部门人员在规划编制单位与政府之间充当桥梁,促进规划编制工作常态化,为动态规划提供人才储备。

第五、组织社会参与,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为确保规划实效,推行“阳光规划”创造条件。过去,规划之所以难以恒久,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众对规划认知不足,实施建设

者往往不知道规划是什么和怎么样。随着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完善,人们获取规划信息的途径将变得简单、便捷,规划信息表达方式也更加直观、细致。当规划形成法定图则并且深入民心,市民对规划从过去“方向性”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实体性”的理性认识时,规划也将相对固定并承传下来,实效性和权威性也大大增强。

第六、信息化管理以及规划体系和编制方式转变都属于技术层的工作。提升规划实效离不开技术上的革新,但更重要的是规划基础资料的采集和当地对规划参与度的提高。因此,转变规划编制观念更加要求我们对规划的对象—土地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地形信息、地籍数据等资料,都是实效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我们不应“为规划而规划”,而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而规划。从这点出发,配合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才能切实地保障规划更加持久、有效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规划成果在入库前,除标准必须统一外,还应结合转变策略进行规划编制成果的调整。毕竟,规划成果入库管理是为提升规划实效,增强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权威,如果规划成果本身的实效性不高,势必大大削弱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义。所以,虽然信息化管理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规划体系和编制方式的转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否则,规划管理就像无本之木,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控制目的,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叶卫庭

规划教育设想 篇3

摘要:本文基于“井田”形式框架,试图从规划形态着手引导农村传统经营形式创新,盘活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与社会资本需求的匹配效率。提出以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主,探索新经济形势下农村经营体系创新路径,并针对“井田”的经营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井田 农村 要素流动

农村及土地制度改革贯穿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分治政策导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基本隔绝,要素流动渠道极其狭窄。巨大的工农剪刀差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发展几乎停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经济才逐渐好转。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联系的渠道尚没有完全打开,主要表现是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流动缓慢,方向单一。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政策,对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流动,拓宽社会资本流向农村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城市要素资源向农村回流,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当下重要课题。

一、“井田”的源起

“井田”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商朝,源于当时的“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原有的“井田制”无法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井田制随之瓦解。据文献记载,当时的“井田制”是“将每方里之地,划成井字形,即等分为九方,每方百亩,中为公田,余则分授八夫,各私百田,同养公田,不另纳税。成年受田,老死则还。此井田制之基本也。积井为邑,以至于同,俱有定制。①”

二、“井田”研究的范畴

从概念上看,“井田制”形制上的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四都为同的理想规划与霍华德的“社会城市②”以及杜能③的《孤立国》都有十分微妙的相似之处。即将单个“井”之外另设“井”,四井为邑,以至于同;“孤立国”则在距离城市中心第6层之外有另一“孤立国”;“田园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在农地之外另建新城,以至于多个田园城市累加扩展成“社会城市”。因此,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在现代仍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如何遵循“井田制”的启发,研究具有独特区域特色的“井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所谓“制”是体系,是制度的总称,本文所谓“井田”并不是要分析古代井田制度,而是在现有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设想的一种建立于理想层面的新型农业生产理论形式,是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尝试。

现代田园城市框架下的新井田在田园布局采用旧“井田”形态框架,而不涉及所有权等政治范畴。新井田是以“井”字为框架,“井”字中间是市政设施,周边建设庄园,主要建设高附加值农业。新井田布局有利于在形态上限定建设区界限,实现居住区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效融合,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新井田为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结构创新提供了可能,促使中心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正向流动,最终实现农民富裕。

三、一个模型

“井田”是致力于以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主的新型农村发展理念。

(一)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秉承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宗旨,创新城乡发展方式,构建依托“新井田”和城市产业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

1、科学定位

根据人口、土地、环境等因素,对每一个“井田”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确定城镇化发展方向。设立试点“井田”,在人才引进、金融资本引入、本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等先行先试,打破城乡资源流动壁垒,拓宽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增大农业区容纳城市要素资源的承载空间。

2、市场主导

打造以市场主导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充分展现“新井田”经营内涵,深入挖掘“农产品、生态环境、生态服务”价值,以吸引城市人群的消费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宗旨,并通过制度创新,促使资源向经营能手集中,创造更高价值。

3、基层治理

应以保障村民共享发展红利为基本出发点,处理好村民与经营者在土地、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保障村民就业、生活、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二)“新井田”模型

为说明“新井田”模式,现以900亩地(不包括道路等设施用地)为单元,以“井”字为框架,将土地分割成9“田”,每田100亩。每田之间以绿道相关联,辅之以沟渠、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中田为市政设施,可以建造新型农村社区、高档住宅以及商贸等业态。按照容积率为2.5估算,总建筑面积166675m2,按人均65m2的标准计算,可容纳人口约2564人。分为市政核心区、高端农业田、绿道和管道沟渠。

1、市政核心区

核心区以商场和居住为主,具体规划形式可采取圈层式结构布局,外围疏而中间密,保证外围高档住宅采光。另外,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也在规划之中,以停车、仓储为主。

2、高端农业区

高端农业区分布在市政核心区四周,共计8块,每块100亩。期间以绿道相隔。高端农业是以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主,主要针对城市人群。

3、绿色廊道

“井田”绿道系统以“井”字型框架设计修建,道路宽度设计为两车道,道路两边密植树木,高低搭配形成林荫绿墙。同时,绿道两侧按需设置地上、地下生态停车场。绿道连接各高端农业田和市政核心区,并与城市主干道相连。

4、地下管道沟渠

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在“井田”区的创新应用,建设闭合式的“井田”生态循环处理系统,将给排水、雨水收集、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沟之内,提升市政设施效率和品质。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上“新井田”是假定没有约束条件的规划构想。现实存在以下困难:

1、实施区域

市政核心区的选址可在农村原址之上或者重新占有耕地组织建设。在农村原址之上的,对原有村庄进行治理改造符合一般要求,节约耕地,但是需要大笔的拆迁和新建资金。如果在农田上重新选址,虽然会节省拆迁补偿资金,却可能导致耕地减少,居民原住区宅基地土地闲置的风险,形成新旧住区对峙格局,不利于新区发展。故本模型应在村原址基础上进行改造分析。

2、建设成本

市政核心区建设按照2500元/ m2(不计算土地成本)的成本计算,总投资约4亿元,加上拆迁安置总投入约8亿元。即使按照周边800亩农田按照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产出(假定一般农田每亩产出为3000元,按照20倍于原产量计算)每亩产出可达6万元,800亩共计4800万元。粗略计算静态回收期约17年。高成本低回报的投资特点,导致企业无直接投资的积极性。

3、建设方式

“新井田”投资成本较高,运营风险较大,采取多元化的开发运营模式可降低政府风险。一种方案是以政府引导和扶持的方式,在规划的基础上,利用民间资金进行有序开发;另一种方案是投资者持有井田市政核心区房产和周边高端农田的部分产权进行经营,但这样很难保障农民权益。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在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并协调各方利益。

四、对“新井田”理论模型的思考

建设“新井田”,有利于促使城市资本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回流、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目前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刚刚开始实践,相关政策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土地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较突出,为推进“新井田”,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规划引导,出台扶持政策

统一规划。因“新井田”建设有投资规模大、收益不好掌控等特点,应采取“规划引领、村民自建、政府帮扶”的措施。鼓励村民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实现规划引导村民自主进行开发建设“井田”,降低政府投入成本。制定“新井田”建设扶持办法,细化对村民、社会资本参与“新井田”建设的补助措施、程序以及标准等,明确管委会或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在“新井田”建设中的具体职能。对于一般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新井田”内绿道、管线建设以及“新井田”经营等公共设施方面,应有政府主导建设。

(二)明晰产权,城乡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土地确权后流转交易的条件。居民在享有土地资产的同时,能够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收入,为真正实现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奠定基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三)基层治理,构建特色城乡发展模式

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基于“新井田”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成立的基层组织,作为“新井田”建设、经营、收益的主体,对本级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监督等方面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红利。

(四)控制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随着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严格限制市政核心区规模的扩大,并以新的居民组织机构作为监督主体,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加。但可以在“井田”外围,重新设置“井田”,“井田”之间彼此相连,以主干道贯通之,在适当地方可设置规模稍大“井田”,作为其他“井田”核心区,以此类推,形成规模连片田园优美小镇。

(五)统一运营,理顺经营体系

设立综合性经营公司。负责经营井田区旅游、休闲、购物、餐饮以及配套服务。负责协调区域的水系经营、重点镇经营、“新井田”开发运营、三农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制作统一的标识体系和休闲礼品设计体系。从顶层首先制定一套标准的经营体系,清晰划分各部门的职能。通过机制创新,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于生产更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者手中,保障农业核心区日常运营和发展。制定措施,充分调动基层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此外,实施“新井田”还需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城市要素怎么回流农村;二是市政核心区的设计和包装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三是“新井田”经营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四是农民是否适应“新井田”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之,“新井田”的实施必须是在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新井田”的实现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提前做好“新井田”的详细发展规划和顶层建筑设计。

注:

①“摘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万国鼎,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首届主任,终生致力于农史资料汇集和整理,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

②霍华德认为,城市占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亩,人口32000人的所谓田园城市建成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将如何继续发展呢?霍华德认为,在离其乡村地带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发展,因而新城镇也会有其自己的乡村地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个城市群,他把这个城市群成为“社会城市”。

③杜能是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其《孤立国》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提出著名的“杜能圈”,即由城市核心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6层同心圆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万国鼎.中国田制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岸根卓郎.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M].高文琛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 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贵阳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规划设想 篇4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拥有沪杭、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沪昆高铁,浦东、虹桥国际机场,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10号线、17号线、5号线和青浦线;高速巴士中心以及30余条公交巴士专线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法国巴黎市的6个火车站分布在巴黎的6个方向,都已经成为巴黎城市交通的枢纽站。如巴黎里昂站、巴黎北站等火车站,将RER线、地铁、市郊铁路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整合成一体,国内及欧洲各个城市的旅客通过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到达巴黎市市区不同目的地。

香港也是个轨道交通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地铁车站都和步行系统相互连接;公共汽车、有轨电车设置的车站相互靠拢,并紧靠人行天桥,由人行天桥可就近的进入地铁车站,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也十分方便。

所以我们所说的“无缝换乘”指的是公共交通设施设备的一体化,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所需要的时间,但是“无缝”在目前的运用成果看来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包括国外一些地铁发达地区也不能做到其他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的“零距离”。

2 贵阳轨道交通线路简介

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站点情况:始于观山湖区下麦西站,经过贵阳北站、公园路、贵阳火车站等站,止于场坝村站。线路全长34.3公里,共设置车站24座,1号线南北贯穿贵阳市中心城区,东西贯穿观山湖区,连接贵阳火车站和贵阳北站两大铁路交通枢纽。

贵阳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北起白云区,经龙潭路然后沿诚信路南行,跨三桥立交,沿三桥路、二桥路北侧行进至贵阳客车站,顺延安路、宝山路、下穿到达南明河后至油榨街。

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起于火车东站,途经新添组团、老城区、经开区、花溪组团,止于花溪的省电子工业学院,覆盖黔灵山公园、花果园大型居住区、花溪公园、花溪核心区等重要的功能区及客流集散点。

贵阳轨道交通4号线总共设22座车站,其中1号线与4号线之间可以通过会展中心站和火车站两个车站进行乘站,马王庙站和贵钢站将作为2号线与4号线换乘站,花果园站将作为2号线与3号线换乘站。

3 贵阳轨道交通与国铁线路间的无缝换乘

在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2、3、4号线中,贵阳车站连接1、4号线,贵阳北站连接1号线,贵阳东站连接3号线,横跨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小河区,通过轨道交通将三处客运车站与几大区整合为一体,形成以(客运车站—城区中心—城区周围)的“点—中—面”换乘结构,通过此基础,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设想:

图1以贵阳轨道1、2号线线网为例,1号线中拥有贵阳车站和贵阳北站两个国铁客运站,同时贯穿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及小河区,确保客运站与主城以及周围城区中心直接相连,2号线通过西北换乘站(迎宾路站)与东南换乘站(喷水池站)加强三桥片区中心与老城区区域及周围片区区域的直通联系(见图1)形成双“X”的换乘站曲线(见图2),通过这样的曲线规划,使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作为点(客运车站)和中(城区中心)结构的重要的一环能够通过与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中的两大换乘点成为点—中或者点—面的集散方式,保证各区区域主要客流能够在发散—集中转换里无阻直通联系,对于国铁客运车站来说,贵阳轨道交通能够让两大国铁客运车站的出入客流进行完整的“点—中一面”换乘结构的集散,以贵阳轨道交通线网与贵阳城区的直通优势来成为国铁客运车站与城区的直通优势,最大程度地增加轨道交通的人流集散力,减少了换乘过程中的不便性,极大地实现了国铁和贵阳轨道交通的无缝换乘。

4 贵阳城市轨道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无缝换乘

4.1 贵阳城市轨道交通与机动车的无缝换乘

经济发展导致小型机动车拥有量增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并且作为机动车的运输特点更加适宜门对门的运输角度,广泛地运用在城市交通运输之中,贵阳市的私人机动车数量每年都在上升,而贵阳的出租车的数量也从2002年的1000多辆变为目前的4000多辆,而各种快车、专车等私有出租车占有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因此对于小型机动车的换乘广泛运用也是必然发展。

4.1.1 贵阳轨道交通与出租车换乘的建设设想

交通枢纽、集散区地铁站应设专门的出租车候客位,独立的出租车专用道,并且有规范地管理调度系统,同时还要消除长久以来对于出租车的“不公平待遇”。城市的许多弯道和路段对出租车都出示禁牌,而公交车除外,绕路增加时间也带来了不必要的费用,因此对于出租车也应该以享受公交车的待遇,而作为城市内私人汽车的容量及干道的占用要做出有效地限制规定,增加出行便利。

4.1.2 贵阳轨道交通与私家车换乘的建设设想

对于枢纽地铁站有专门的停车场,通常地铁站周围具有机动车道,与公交车道可以独立分开。集散区的地铁站设置专门的大型停车场地,使集散区交通运输系统不会被私家车的临时停车而干扰,这类停车场一般与城市轨道交通有良好的衔接条件,因此容易被乘客所接受;与此同时提高市区停车费用,从而抑制市区的交通量。较远期的规划是在郊外建立大型停车场,以轨道交通、公交和出租车作为市区主要交通方式,大幅度地减少周边城区的私人机动车进入市区。

4.2 贵阳轨道交通与自行车的无缝换乘

自行车适用于近距离出行,许多城市人力自行车的比重高达10%,所以它在城市轨道交通的集散方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行人来说,人力自行车的优势在于能在低成本的条件下进行近距离出行,以及快速连接城区郊外与轨道交通的换乘。

对于贵阳市市区尤其是市中心的道路,由于路面空间和建筑物的停放空间不足,很难采取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直接换乘的方式。但在轨道线路形成网络之前,为方便居民的换乘,市区的轨道车站也应该根据城区居民的需求尽可能考虑自行车停车场,并且在集散区车站建立自行车道。

在贵阳各城区的郊外轨道交通车站,开设可供自行车停车场地,使自行车换乘成为可能,解决城市郊外人群的出行需求。相比普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出行半径更大,占用更多城市道路面积,价格也相对高许多倍。非常有必要设置电动车停车场供其停放,在不同时期建立不同类型的停车场,以免费的形式向外公开,为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车主提供服务,尤其是城市郊区的轨道车站,进行专人看守并收费的停车站,还能对电动自行车提供更好的保养和保护,使居民更加放心换乘。

4.3 贵阳轨道交通与行人的无缝换乘

步行是短距离出行最基本最经济的方式。根据日本最近的调查显示,轨道交通的接驳方式中,步行约占三分之二,在城市中心区步行的集散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因此在设计轨道交通换乘方式时必须优先考虑步行。

在高密度的街道空间中,提供独立的行人步道,用来连接车站合理步行吸引范围的住宅区、街道和商店等场所,并尽量与机动车分道。人行步道除了要满足客流的集结和疏散,还应设置过街横道线、明显的导向标志和中央安全岛以及对应的交通标示系统。对于地铁站中的行人来说应设立速度适宜的自动扶梯、轮椅升降机和升降电梯,保证老人、带小孩的和坐轮椅的乘客能够方便出行。

在商业区、交通枢纽区、广场等地区中,因为这类集散区域作为交通结点的存在,存在的交通方式不止一种,因此对于轨道交通来说,更应该做到在集散区域把行乘信息放在明显处,增加选择轨道交通的可能性。

5 结论

贵阳已经开始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但要使贵阳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交通方式,还必须从贵阳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贵阳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建设,以及交通方式之间换乘的方便性。上述是对现阶段贵阳轨道交通换乘所做的一些规划和设想,可以对今后贵阳轨道交通的换乘形式以及贵阳市各交通方式的结合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贵阳市轨道交通及换乘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本文从贵阳轨道交通正在建设的站点及周围设施布局情况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市的用地特点、交通布局以及人文环境,本着“快捷便利,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个体交通换乘方面,对未来贵阳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无缝换乘方式提出几点设想和规划思路。

关键词:轨道交通,无缝换乘,公交,个体交通

参考文献

[1]姚凌俊.南京市地铁一号线的无缝换乘规划探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2).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设想 篇5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设想

为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质量意识,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创建苏州市文明工地,争创省“扬子杯”工程,我们必须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改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本工程属于苏州市保障房工程,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因此,该工程安全文明施管理的重点做到如下几点,现我淺谈在建安置房木林村项目(一标段)项目部安全施工文明方面的设想。

一、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认真学习和贯彻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苏州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确保本建设工程项目达到省“扬子杯”标准化施工现场。

2、大门处设活动岗亭,健全门卫制度,设“进入现场佩戴安全帽”的标志,且挂部分安全帽,便于临时进出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督人员佩戴。保卫室内悬挂保卫人员职责,义务消队员名单、消防组织机构图。工作人员凭工作胸卡出入。大门进口北侧面班前教育宣讲台,茶水亭,休息亭,样板区域包括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消防,劳动保护用品,水电安装样板,施工样板,装饰施工样板等

3、施工区域回填土后每栋主楼向外3米之内做好地面硬化,向外1.5米绿化区域,并做好绿化路侧石,东西施工通道在搭吊履盖范围内搭设定型化安全通道,以及和栋号楼的发全通道相连通,道路二侧做好防护栏(可用定型护栏或用钢管搭式用红白油漆涂刷),挂设安全宣传标语(100*100),并摆放垃圾桶若干只,使人们有一种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让人生活在一种整洁的文明施工的环境中

4、现场西侧围墙和东侧围墙刷白后用卡通安全宣传图片、使人感觉到一种走进文化画廊艺术并感觉到安全教育的感悟,河边用方钢制作宣传南通二建企业文化精神,地面进行绿化处理,并做好有图形艺术路侧石,东大门南侧设置黑板报,(安全质量宣传栏、奖惩栏,通知栏),所有料场全部用定型做围档,高度为1.8米,使在直观上有一种整体科学合理安全的布局。

5、钢筋棚,木工棚,搅拌机棚,调直机棚,二层防护四周用整块模板进行封闭用喷绘制作好各工种机械的操作规程和禁示标志及醒目的名称和安全警句,加工棚架用定型化、钢管制作,立杆用黄黑漆涂刷。

二、施工现场地和生活在区

1、施工现场地清洁卫生材料堆放工作由专人负责,生活区清洁由各个班组轮流派人打扫。

2、宿舍内人员名单上墙,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和工人班组管理制度,班组名称挂在门上。宿舍必须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工具、物件、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宿舍内由专人负责半月一次用药水消毒, 喷洒灭蚊虫的药。

3、食堂必须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许可证》,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穿戴白色工作服、帽;食堂自觉建立一日一小扫,三日一大扫的保洁制度。

4、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标识的内容为: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产地及检验状态。各种材料按类别、规格、型号分别堆放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

5、钢筋废料放在加工厂的指定地点,木材废料放在木工房旁,水泥袋或其他废料放在现场指定地点。“工完料尽场地清”将作为工长和班组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分工标志管理

1、现场管理人员和务工工人必须佩戴胸卡。

2、管理人员佩戴红色安全帽。

3、安全部门佩戴黄色安全监督帽。

4、质量和安全监督人员佩戴红色袖章。

5、班组长佩戴安全协管员红色袖章。

6、指导信号工佩戴红色信号员袖章。

7、危险施工区域派专人手持红色小旗值班。

四、安全防护措施管理

1、施工区域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加强对“安全三宝”的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2、做好临边洞口的防护、巡回检查工作;因工作需要拆除防护的,必须得到安全部门同意后放可拆除,工作完毕后必须恢复防护。

3、脚手架、施工平台必须有设计、有方案、有验收、检查资料并挂上验收合格证。

.五、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的管理

1、做好机械设备登记、维修保养、事故记录、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违章指挥及作业情况登记台帐。

2、作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操作上岗证登记台帐。

3、建立机械设备档案:设备基础隐蔽资料、安拆审批方案、验收记录、自检记录;中小型设备作好进场验收、维修保养、运转情况、违章操作记录。

六、施工现场消防措施管理

1、现场制定消防制度、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2、现场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和防火制度牌;现场挂置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消防标语、标牌布置图)

3、现场动火有动火报告和审批手续;动火时必须进行监护。

4、现场组织义务消防队伍(每个班组必须有一名义务消防队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宣传,便于对现场火灾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七、文明运输管理

1、运送材料、渣土、垃圾的车辆应有防护措施。

2、出渣车辆均应有准运证。

3、进入搅拌站的车辆必须清洁干净。

4、做好冲洗台帐记录。

八、治安、综合治理管理

1、施工现场建立治安、综合治理制度。

2、治安保卫制度,并将各项责任分解到人。

3、加强治安防范,避免发生失盗、打架、斗殴、赌博、甚至刑事案件。

九、模板工程安全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做到高挂低用及系挂点要牢固。

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 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严禁支模支撑连接在外脚手架上。

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6、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十、钢筋工程安全要求

1、工地设加工场地,因此对加工机械如切断机、调直机、弯曲机等,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由钢筋工长进行。

2、钢筋加工场地外围做好围护工作,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成型时要有专人操作,钢筋调直时人员不得随意穿越。加工现场内搬运钢筋注意周围人员安全,钢筋分类码放整齐。

3、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

4、操作人员应对配合人员的安全负责,配合人员听从操作人员的指挥。

十一、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振捣器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应检查电源电压,线路无破损漏电,必须经过二级漏电保护器和保护接零,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漏电保护装置应灵活可靠,机具各部连结应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2、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3、在离地面2m以上浇捣时,不准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应搭设操作平台;如浇筑临边时,必须戴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4、使用振捣器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胶靴,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

5、在夜间或阴暗处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灯光照明,并设置明显标示。

6、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十二、脚手架搭设施工安全要求

1、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脚手架悬挑的搭设,立杆与横杆统一黄色,剪刀撑用红白色涂涮,间距为40CM涂涮, 挑排底层全部用模板硬封闭作防护,挑排底层和第三层用红白色档脚板作防护,三层一道用白色网作软隔离,外侧脚手架挂设若干安全、质量标语,并挂设楼号牌(150CM*150CM),楼层牌,脚手架验收牌,3、临边防护和洞口四周用钢管搭设二道护栏杆,第一道栏杆距楼面110CM,第二道栏杆距楼面60CM,洞口滿铺模板,立杆高度120CM, 洞口尺寸不大于200CM时,立杆间距不大于120CM,并搭设平铺钢管加模板滿铺,防护栏外侧挂上禁示安全提示牌,楼梯防护采取用定型材料进行防护,每层同时设置安全通道逃生示意图。

十三、脚手架拆除施工安全要求

1、拆除脚手架时,在地面划出工作范围,设置围拦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2、严格遵守拆除顺序,逐层由上而下进行,后绑者先拆,先绑者后拆,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4、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传递,严禁向下抛掷。

十四、脚手架验收、使用及管理安全要求

1、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脚手架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脚手架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2、脚手架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部门同意,不得改动。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脚手架主节点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的杆件。

3、实行外挂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外挂安全网要与架子拉平,网边系牢,两网接头严密,不准随风飘。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破损的安全网,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十五、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三级教育,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者。

2、凡患有恐高症人员不得参加高空作业,项目部将随时了解掌握高空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情况。

3、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目部的综合管理。

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其佩戴方法要符合要求,进入2m以上架体或施工层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

5、施工人员不得任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全护栏、脚手架拉接点、警示信号等。如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非机电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电设备或拆改机电设备。

十六、机械安全防护

1、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移动式机械。除机械本身护罩完善,电机无病的前提下,还要对机械电机外壳作保护接零装置。保护接零线的重复接地电阻值必须大于4Ω。

2、机械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各种机械要定机定人维修保养,做到自检、自修、自维有记录。

3、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要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

十七、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进行管理,必须执行“三相五线制”,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施工过程中的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执行。

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畅通消防车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火栓,进水主管务必满足消防要求。

3、消防设施应能保证建筑物最高处的灭火需要,高压水泵及高层消火栓要随结构施工同时设置。临时消火栓要有防冻保温。

4、现场料场、库房的布局应合理规范,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 品均应设专库保管,严格执行领用、回收制度。

5、现场建立门卫、巡逻制度,并实行凭证出入制度。

6、实行动火票制度,现场电焊、切割等动火施工必须经过项目经理允许并由安全员发票动火。

7、各分项工程,各分管辖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十八、安全教育制度

1、对进场职工进行一级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学习、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

3、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各工种进行专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十九、现场临时用电

1、现场用电线路的设置和架设必须按有关规定与平面布置图进行。

2、在现场电工房醒目处挂警示标志,配备一组有效的干粉灭火器,电工房钥匙由现场电工班派专人保管。、现场施工用电原则执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措施,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现场用的配电箱应统一编号、设门上锁,专人保管并注明负责人,机壳接保护零线良好。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更换,熔丝要相匹配。、从总配电室引出的主干线至各级配电箱及开关箱之间的保护接零线,不应少于2-3处以上重复接地保护措施。末级开关箱至机械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部位与保护接零线(黄、绿双色多股铜芯线)作可靠连接。

5、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通接地。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应装保护罩,电缆线和电焊把钳绝缘必须良好。

6、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均按三相五线制配备,电工要随时检查用电情况。

7、地下室照明采用36V低压电进行照明,为了节约用电,建议采用绿色节能环保LED灯照明。做好电工巡视检查的记录、电路走向,漏电保护器试记录、电阻测试记录、接地电阻记录。现场需要临时用电时,必须由现场专业电工进行接引,严禁非电工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

二十、安全检查、汇报和管理

1、班组每天进行班前活动,由班长或安全员传达工长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当天工作环境的检查,做到当时检查当日记录。

2、对施工现场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检查人员当场指出,进行纠正。

3、项目经理带队每星期组织一次本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对隐患部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所发现的问题及危险性程度,提出处理意见,落实安全责任人,发出整改通知,落实整改时间,定期复查,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人和事,严格按公司安全奖惩规定执行。

4、对于公司各部门到项目随机抽查发现的问题,由项目专职安全员监督落实整改,对不执行整改的人和事,安全员有权出据罚款通知单或向项目经理反映,予以加倍处罚。

5、做好施工中安全管理与工程进度同步的管理工作,根据工程进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同步跟进管理,不断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6、严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规定的内容填写,做到真实,可靠。确保本项目安全管理达到苏州市市级文明工地标准。争夺“扬子杯”。

本人淺谈一下在3号地块的安全文明施工中的一点在这个项目争创“扬子杯”中的见解,不足之处,请提出保贵意见。

自学考试教育改革之设想 篇6

【关键词】自学考试 教育改革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12-02

1980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核》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继续教育建立了一种具有历史特点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这既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形式。从建立至今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学历教育的补偿阶段(1981—1988)、第二阶段,高等教育补充阶段(1988—2000)、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特别是以全国考委五届二次会议的召开为标志,进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阶段。在我国未来七年(2014—2020年)的改革路线当中,再次提出教育改革需要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自学考试制度如何把握教育现状进行改革,顺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满足社会学习需求,以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成为当前自考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回顾自学考试建立初期,为了迅速解决教育资源豁缺,以及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而建立的这一制度,完成了特殊时期的使命。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在籍考生5500多万人,2.1亿多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80多万人,相当于130所万人规模的大学20年毕业生的总量。另外,有5000多万人次参加了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2000多万人获得各种证书,成为行业骨干力量。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受教育对象发生大的变化,在人口政策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普通高等教育逐渐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自学考试作用从弥补高等教育转变为继续教育职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究自学考试新使命,改变其原有的考试形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才能使之成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枢纽”。

一、考试形式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习

(一)考试重点应偏重于实践

从自学考试制度建立起,就采取国家统一考试形式,这种严格的考试是检验学生课本知识掌握量的试金石,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目前生源结构变化,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职高专的在读生或在职人员,他们不仅需要提高理论基础,更多的需要学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在考试命题上不应再片面地将重点放在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的记忆上,而趋向于考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应由单一转化成多样

单凭考试来衡量学习成果容易产生偏颇性,这是自学考试最大弱点。单一的闭卷考试导致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根据现阶段学生特点,适合采取闭卷(纸质、机考)、开卷(纸质、机考)、实践考核、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试考察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通过长期观察学生成绩,发现在首考单科失利的情况下,多数学生补考不会顺利,有的学生甚至考过8次,并且成绩每况愈下。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单从学生上找原因,也因为考试本身带来过大压力,重复学习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至,部分考生就因为1-2门课程屡次不过而最终放弃获得文凭,这对学生继续学习深造发展起到反作用。多样性考试方法可以保证考察判断的真实性,能够促进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发学习欲求,增进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达到更深层次的水平与技能。

二、课程设置应配合考试形式,易于学习、有利发展

(一)平衡各专业考试计划,适当降低部分课程难度

1.更合理地设置标准学分

自学考试课程设置是由各级教育考试院审核制定,社考计划由国家考院统一制定,全日制社会助学考试计划由主考院校制定备省考院审批。基于各高校重点专业偏向性、精品课程特殊性,加上专业本身的难度差异,使得相近专业也有很大的难易区别,出现报考人数一头偏的现象,不能达到有计划地培养多专业各类型人才的目的,跟不上经济多样化发展格局。必须合理设置课程标准学分,保持各专业学分总数基本一致,才能平衡各专业难易程度,为建设“学分银行”夯实基础。

2.选用恰当教材,加大考试题库建设

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初期,为了达到普通高校教育要求,采用同层次高校教材,考试难度也与之相当,这些教材系统性强、偏重理论教学。目前,有些自考教材的选用仍然沿承老方案,显然和日新月异的教育、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局面格格不入。例如财会专业某些教材长期不更新,导致跟不上新会计准则。根据学生结构变化特点,在选用教材时应遵循适时性、注重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理论实际相结合原则,也可以结合行业资格证考试教材和企业开发的新教材,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新知识探索欲求。同时根据教材大纲、重点难点来建立考试题库,题库按照知识层面分级建设,设置公开权限,使得广大考生能使用题库结合教材展开针对性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考试形式合理设置课程

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难度较大,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等课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单凭课堂教学难以吃透。这些课程拟开发机考系统,平时学生可以通过在机考题库中练习而熟悉课程要领。核心课程应当更多地联系实际,增加运用和实操部分,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进行考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适当降低公共课程学分,或根据基础教育改革方向,把已经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英语类课程设置免考标准,减轻学生重复学习的负担。

(二)毕业实践采取形式多元化

毕业实践环节是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这个环节是由主考院校来组织,工科类采取设计,文科及经管类采用论文形式,根据长时间观察,由于学生层次不一、课程基础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也各不相同,这个环节难以用统一标准衡量,在校生无实践经验,在职学生虽有工作经验,对论题有相关案例、数据、材料,但苦于没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进行计算机绘图等,也难以完成。这个环节宜灵活采取个人完成或小组、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小课题或不限题可以采用职称论文以及工作中探索课题等多元形式开展,让学生更贴切地把实际工作和所学知识交融在一起。指导老师在辅导学生进行攻关的同时,更加了解专业工作新动态和学生需求,在校学生通过课题小组工作,增加临岗知识和工作经验,在职学生可以通过攻关突破局限,获得更大收益。

三、自考助学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目前助学机构有高职高专学院、有统招计划的民办学校和一些经审批的民办机构,优质教学资源拥有量参差不齐,也有一些非法机构进行招生,使得自考助学鱼龙混杂。有些机构只招生不教学、有的机构助考不助学,自考助学出现一些乱象,助学教师的水平也有待提高:

(一)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熟悉自学考试制度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自考教师要抵挡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和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充分了解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发展过程和历史使命,对学生管理流程清晰,并掌握不同类型组考方法和判卷标准。

(二)熟练掌握课程教材、课程计划和考试计划

只有充分了解教材大纲、教材的知识结构、各层面的核心和重点以及关联、充分掌握课程的培育目的,考试方法,结合考试形式对学生清楚剖析课程知识点、重点难点、不断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意掌握行业新技术、科技新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需求,才能把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达到教书育人解惑之目的。

(三)突破固有课堂思维,开拓教学新方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到“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前苏联另一位教育家也提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自考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工作岗位模拟等,也可以就某项新技术新信息设置培训,其目的在于如何让自考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以锻炼到学生操作能力、可以带给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遐想和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探索求知于新科技领域。

21世纪的自学考试需要一种新型的质量观,我们要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突出动态服务过程,将自考生由管理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建立和完善与自学考试相适应的质量观和社会化、开放式的服务体系,才能促进自学考试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第二版

[3]周子寿.自考教育管理专家回顾自考近三十年发展史,[R]中国教育在线,2009.9.27

[4]陈宝瑜,刘宝春.自考教育管理专家谈自学考试该不该取消,[R]中国教育在线,2009.4.2

[5]潘懋元,覃红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六期

[6]署名.自学考试要实现“三大转变”,[N]北京考试报,2010年10月13日

作者简介:

关于中国特色东方艺谷的规划设想 篇7

关键词:东方艺谷,文化产业集群,详细规划

当我们因承担山海关外峪度假区部分地段详细规划设计来到现场,首先迎接人们的是一潭碧水和远处的翠山及脚下的绿谷草地,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氛围感染着人们的身心,产生出世外桃源的美感。我们听取了龙山旅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凤春先生的前期工作开发构想和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魏小明教授提供的艺术家创作营规划设计方案的介绍后,感到该项目开发任务是极具挑战性的。首先,在目前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我国经济向创新化和循环高效化转型的今天,由艺术家、企业家共同努力策划和开发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绿色产业”,在国内尚属首创,同时也具有勃勃生机;其次,这一新型产业虽然在中国尚未成熟,但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早已变成了现实;美国出现了以微电子产业为主要产业的“硅谷”,而我们能不能创建出以中国“龙文化”为主题的“艺谷”经济。下面就以上内容谈一些笔者的学习体会和初步规划设想。

1 结合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

详细规划中魏小明教授特别突出体现出以人与自然和人与文化艺术“零距离”的社会理念以及创建“艺术家创作营”的空间构筑理念,并以上述两个具有特色的理念分别贯彻于具有现代服务特点的规划设计中,使设计能产生出独具特色的“山野景观”。魏小明教授的构想理念,实际上是一个以文化为产业的新型经济——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正在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在澳门新城规划中称之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

2 社会效益展望分析

目前,在美国的城区发展理论中,一种名为城市便利论的理念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该理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其原动力来自于创新阶层人才的集聚及其所产生的高附加值的劳动产品,而不是传统企业的集中;美国学者查理德在其所出版的《创新阶级的兴起》一书中认为城市劳动者可以分为三类,即创造阶级、劳动者阶级和服务业阶级,其中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是创造阶级;目前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和在科教兴国的引导方针下,社会中作为创造阶级的中产阶级人口也在壮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将不断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本规划项目可谓认清发展趋势以文化产业为龙头先行一步,而抢占市场“高地”,则不失为高明之举。

3 经济效益展望分析

闻名于世界的美国硅谷电子产业集群每年有上万项专利诞生,全部来自于创新人才的集聚所产生的巨大创造力。而仙童公司则是这个电子产业集群的“智力资源中心”。其中最突出的要算号称马车轮(Wheel)酒吧效应了,该酒吧是硅谷地区各类创新人才业余自由聚会休闲的地方,酒吧里的人在无所不谈,无所不争论的自由交流中,可以得到启发、灵感、建议、忠告和友谊,一个警句能使人通过联想而得到启发以致获得设计的成功和较高的附加值,经济学称之为“溢出效益”,而这种效益一旦与生产力相结合,就会产生出一种带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而进入世界市场。如今在山海关外屿地区,通过业主的创业和艺术家、工程师的策划与引导,通过国内广泛引资合作及政府政策性的支援,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链条,以创作营、训练营为链环的开发,是否也会出现一处具有中国龙文化特色的“东方艺谷”,而其智力资源中心很可能就是艺术家创作营。

4 一个新的规划设想

笔者结合魏小明教授在其前期所做的概念规划方案中有关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及构建华夏艺术家创作营构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产业构建的角度并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理论与实例分析,在项目的宏观发展问题上提出了创建文化产业集群为产业链,以艺术家创作营为链环空间,以艺术家和偏爱艺术的旅游者为目标客户,类似于美国硅谷的“东方艺谷”。

4.1 “东方艺谷”的定位

从社会类型上定位,它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的便利性社区,对社区的便利性,经济学家格里则列出了下列要求:1)具备充实的市场供应和周到服务;2)优美的建筑和适宜居住的城区景观,而非大城市的形态;3)完备的学校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4)安全的社会秩序和低犯罪率;5)便捷的交通和网络通讯;6)宽容和亲和的传统文明习俗;7)多样化的历史文化及自由友好的人际关系。

4.2 智力人才资源是现代产业集群的原动力

结合外屿未来的“东方艺谷”区,只要能吸引艺术家群体和形成艺术家创作营模式的智能资源中心,就必然会出现“招才进宝”的大好局面。

4.3 新的规划构想

在一项理想的城市规划完成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科学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为前提,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作为指导思想而贯彻其中,用以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和远期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并通过建设实践为理想的社会发展、健康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的生态环境而造福于人类。

笔者认为在社区空间、用地的布局上,应采用南北双轴向链式发展,形成适应地形、地貌、节地、顺路的带形用地。所谓“双轴向链式”用地方针,即是以目前的“绿谷”“翠山”地区为中心,按规划招商引资进行建设,以初步形成较完善的各项配套设施和初期接待能力。

在规划用地空间布局上,笔者认为采取沿公路作南下出谷的发展可为上策。从1∶5 000地形测量图上可以看出北面地形十分繁杂,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不但规模小,数量也不多,今后发展的空间必然会困难很大,可以预测,如仍然保持较大的开发力度,一定要付出很大的环保和运营成本,所以“北近”的开发方针一定需谨慎行事。而如果换一个方向选用“南出”的方针,则可能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会。首先可以依据资金实力,借修路之机,建起一条具有现代化重公交、重步行原则的环保型大通道,为招才进宝打下基础,从功能上可改善全区的城市基础设施,通过与城市北环路干线管网相连可大大改善城市设施条件,达到既引客又排污而且享受到供暖、供电、供气的城区服务条件。这条连贯南北的林荫绿带及其东西两侧各规划了宽为100 m的带形建设用地,组成了以文化产业集群为经济链的“东方艺谷”地区,并具备有“北可引水,南可迎客”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与产业链可同步发展的弹性用地规划模式,以精用土地资源,达到节约型社会的结构转型。位于绿色通道两侧各100 m宽的带形用地,犹如一条五线乐谱,按不同功能的分区需要像乐段一样按不同功能有机的分布在乐谱两侧,构筑成一曲和谐的变化产业乐章。为了崇尚节俭和体现建筑群的时代风格,社区总体要求充分体现田园风格的城市设计并采用不同手法进行设计。如供公共服务设施用的地段,各类建筑应体现出造型各异、多姿多彩的群体形象,给人以温暖、热情、周到、宽厚的气氛。各类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营建筑,除了要体现时代、简洁风格外还应采用单元式标准设计,用多功能可通用的小型建筑作为组合单元,提供给艺术家成立各位艺术名家创作室,供艺术家工作和教学、交流、办公之用。同时,可选用几个创作楼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中心绿化廊院的四合院以有利于管理和防止干扰,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加上宅旁绿荫,弯弯小溪,自然山石随处可见,可供人们尽享人间田园乐趣,同时一条文化产业的东方巨龙正从这里飞向世界。

以上仅是笔者来自于现场的启发而提出的可研构想方案,由于是补充材料,可供招商和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傅征,朱忠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与公众参与机制[J].山西建筑,2008,34(9):36-37

规划教育设想 篇8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添涂了浓重的一抹,为我们留存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大同市位于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界地带,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边塞文化,兼具粗犷豪放与慷慨大气,是典型的草原游牧与中原农耕两种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因此,在大同建立北魏文化主题公园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一、北魏文化的基本特色

(一)独特的鲜卑族文化

北魏是由鲜卑族贵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于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成为北朝第一个政权。因此,北魏文化必然带有鲜明的鲜卑族文化特色,无论是饮食习惯、穿衣风格、建筑构造还是礼仪文化都体现着浓重的鲜卑族这个草原民族所特有的的一些文化色彩。

(二)开放融合的文化内容

北魏时期的社会开放融合的程度是空前的,一方面汉族文化对外来文化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包容性与积极吸取的态度,使得少数民族及西方外来文化可以迅速与汉族文化相融合,表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汉文化自身的先进性与强大的吸引力使北魏政权中的先进人物主动并热衷于学习汉族文化,民族融合的过程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使得这一时期北魏社会无论是经济生活、礼仪风俗还是政治制度、学术思想都表现出了以汉文化为主,对国内北方各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相互融合的开放型的文化特征。

(三)全民信佛的社会风尚

佛教对北魏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文化思想、政治生活、艺术创造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自拓跋鲜卑从草原定居内地,步步南迁,日益深入中原后,就开始接触佛教,并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尊重,佛教文化不仅已深入北魏文化上层,并渐渐向民间渗透,渐成北魏主流宗教信仰。

二、北魏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可行性

(一)大同市经济基础雄厚

大同市作为山西省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传统的能源性城市,一直以来的产业重点是煤炭行业,并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煤炭行业的带动使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于山西省地市行政单位的前列。

(二)大同市北魏文化特色鲜明

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其中尤以北魏文化色彩浓重,由于北魏时期大同曾作为北魏政权的都城将近一个世纪,留下了大量的北魏文化遗址。可以说北魏文化对于大同市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高品位的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大同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1、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随着近几年大同市城市道路建设的推进,多条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城市道路建成通车,2014年,大同市将继续推进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拟建设的道路工程达80多项,总长度110公里,涉及23条道路和两座桥梁的建设。环路的贯通对完善城市路网、改善旅游交通环境、缓解旅游交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导游服务人员配备

2014年止,大同市共有72家旅行社,全市注册导游人员共1328名,其中高级导游人员2名,中级导游91名,外语导游175名。大同市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十分重视导游接待队伍的培养与素质提高,不断的提升导游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了一支数量众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导游服务队伍,大大提升了大同市旅游行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星级酒店接待能力

大同市共有星级饭店16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家,四星级饭店11家。大同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提高酒店的服务水平,鼓励星级饭店的建设和发展,并制定了严苛的星级饭店评定及管理措施,规范星级饭店的良性竞争与快速发展,这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其旅游业对旅游者的接待能力。

4、大同市客源规模不断扩大

凭借着自身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大同市近年来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由政府带头积极开发自有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上半年,大同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稳中有升,接待入境旅游者累计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38%;接待国内旅游者累计114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9.45%。

三、北魏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主题突出原则

大同北魏文化主题公园在规划过程中始终要围绕既定主题,及北魏文化来展开各项活动,将北魏文化主题渗透到主题公园的各个部分,让其血液流淌在公园的每个角落,力求做到每一个设施和活动项目都是对主题的一次外显和强化。一个主题公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它的主题,主题的突出不仅可以对主题公园内各项旅游项目和活动形成凝聚,使其更具有整体性,而且可以对游客的心理上产生对主题的强烈印象,有利于游客体会到本主题公园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吸引游客再次游玩、向他人推荐,形成简介宣传。

(二)人性化原则

主题公园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人的旅游物,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处处考虑到如何更好、更方便、更高效的为游客提供服务,使主题公园处处体现人性化,这里主要讲产品设计的人性化。产品人性化要求主题公园最大程度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快乐是人们观光游览的终极目的,在规划过程中要求尽力做到景人互动、安全舒适、寓景于乐,加强参与性,使游客的游玩过程更具充实感。

(三)功能性原则

主题公园内各部分的设施及活动项目都是具有一定功能的,这样才会使主题公园整体功能实现最大化,大同北魏文化主题公园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其设计的每个设施项目是否具有足够的功能性,是否能够产生有利的功能性效用,尽量少规划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设施及活动项目,避免产生浪费及设施闲置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娱乐性与创意性相结合的原则

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活动项目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娱乐性与创意性是主题公园与生俱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如何将娱乐性与创意性科学合理的结合,是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强化主体公园的独特性与吸引力,更能有效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与游玩满意度,要迎合游客的旅游行为偏好,在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文化潮流与流行趋势,在路线安排和项目设计等方面创造具有舞台化的时空效果,重视潮流元素的加入和足够的视觉与体验刺激,使游客的快乐体验更加强烈与持久。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景观,同样存在生命周期的问题,若要使主题公园有一个良性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在规划时就注重各个环节对今后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大同北魏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应紧扣主题定位,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游客为动力。规划的景观兼具美学、实用价值。让北魏的文化元素自然而然融入到公园中去,适应自然的原有元素,保证各要素之间完整的结合。在规划时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美学功能和实用功能相结合,真实性与自然性相结合,北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北魏文化主题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一)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对于主题公园的开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市场定位不仅能够为主题公园开发提供正确的开发方式,使宣传开发更加具有针对性,集中力量打造那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旅游项目,从而建立竞争优势。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并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利用。北魏文化主题公园首先需要对自身的景区特色进行正确分析,找出与之匹配的客源市场,由于北魏文化主题公园突出的主题是北魏文化这一带有历史文化性质的主题,因此,应该将市场定位到那些对知识猎奇感兴趣的群体,希望通过旅游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又可以获取知识拓展机会的群体。

(二)选址

主题公园的选址在其开发过程中同样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关系到其开发的成败。北魏文化主题公园在开发过程中就需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科学合理的进行选址规划工作,要根基于对客源市场与目标群体的详尽的分析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在众多因素中尤其要注意的事交通可达性、基础设施配套的程度、土地利用成本、与周边景点进行组合聚集的效应以及周边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同市北魏古城墙内城无疑是最好的选址选择。大同市北魏古城墙周边不仅具有较高的立体交通系统、较高的交通可达度,其周边居民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也都是大同市城区内水平较高的,除此之外,选址在此不仅可以使主题公园与古城墙及其周边景点产生组合聚集效应,还可以减少土地利用成本,使内城土地达到高效的利用。

(三)公园景观布局

主题公园内各景观区的布局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一定的人文关怀,要在满足游客旅游体验的前提下结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原则来进行。北魏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首先要尽量还原北魏当时古城的风貌,在此基础上设想的主要活动区有:1、高科技展示区;2、休闲娱乐区;3、仿古风情区4、皇家园林复刻区;5、军事体验区。

(四)活动内容设定

规划教育设想 篇9

1 开展学校卫生监测的重要意义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主要包括: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 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 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 预防疾病, 增强体质, 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 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 维持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 奠定坚实的基础[1]。而完成上述各项研究任务都需要从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中获取相应研究信息的支持。

近百年来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校卫生工作发展历程表明, 学校卫生监测是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健康及发展规律的重要渠道, 是发现影响学生健康发育的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的重要渠道, 是制定防病措施的技术基础, 是评价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的科学依据, 也是重要的防病手段。

2 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发展历史

2.1 1949年以前学校卫生工作状况

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 在北京及沿海的一些城市, 相继由一些医学院校的医师和护士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一些以健康检查、缺陷 (缺点) 矫治和预防接种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卫生工作。其中的健康检查和缺陷筛查工作是最早的学生健康信息的收集渠道, 但当时的工作只是在个别学校自发开展的, 不具有主观监测动机, 同时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学校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2]。因此, 1949年以前我国没有开展具实质意义的学校卫生监测。

2.2 1949-1985年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状况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的决定》, 从日常学习生活管理、课业负担、学生保健、膳食管理、体育文娱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列要求和方法, 规定了学校卫生医务人员的职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因病缺勤登记工作成为学校卫生的常规性工作;各省市、地区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 在生长发育、疾病、学校环境卫生、卫生行为等方面开展了规模不等的专项调查[2,3,4,5,6,7]。虽然这些常规性调查工作还不具备监测性质, 但对当地学校的卫生状况改善和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因病缺勤登记工作, 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面的监测网络, 对各级政府掌握学校传染病发生信息, 制定实施相应控制策略和措施, 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1985年至今运行的学校卫生监测体系运行情况

1985年首次开展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7], 调研内容涵盖生长发育、素质机能、疾病、体育活动等。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的系统的监测工作。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每5 a开展一次, 至今已进行6次, 是第一个由国家政府统一协调、系统性的学生健康监测体系, 也是至今运行最顺利、最成熟的学生健康监测体系, 该监测体系对于推动学校卫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1985年和1991年的调研结果有力地推动了1992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出台, 2005年的调研结果推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办[2007]7号) 》的下发。但是体质调研也存在着周期长、样本量少、部分省市样本代表性欠佳、问题反映及时性差等问题。

1991年卫生部开始执行学校卫生年报表工作[8], 监测范围涵盖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防治、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等内容, 1991-2000年每年监测一次, 是目前为止覆盖面最广、监测最为全面的学校卫生监测体系。但是, 随着2001年公共卫生机构改革, 学校卫生监督报表由各级卫生监督所组织填报, 学生预防保健报表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报表由各级疾控中心组织填报, 两部门报表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虽然2002年卫生部对学校卫生年报表进行了调整, 但是到2004年学校卫生年报表到期后没有新报表出台, 绝大多数省市学校卫生年报表工作停滞。2010年卫生部下发了新的《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9], 其中学校卫生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和学校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是学校卫生监督的2张报表, 但没有相关监测内容的信息。而《全国疾病控制调查表》27张报表没有学校卫生报表, 至此2004年以后全国7 a没有学校卫生监测信息汇总。

学生健康体检是获得学生健康数据的最重要渠道。2008年前, 各省市根据各省具体情况确定体检计划、体检内容、体检频次以及收费标准。2008年以后 ,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 学校每年要为学生组织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免费体检覆盖所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 体检内容包括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疾病、部分慢性病指标、部分传染病指标等[10]。但近年来免费健康体检政策执行情况欠佳, 部分省市由于未出台相关政策或政策不合理, 存在体检项目不全、体检覆盖人群不达标、体检信息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等现象, 甚至有些省市、地区因为经费等原因, 学生体检工作停滞。学生健康体检信息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汇总和利用。

1991-2000年各省市借助学校卫生年报表制度的实施, 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全面开展, 各级监测数据完整。但2001年以后, 随着公共卫生机构改革和报表调整, 绝大多数省市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停滞, 各地虽有一些专项调查, 但全国性数据缺失。近年来, 随着卫生部监督局传染病与学校卫生处的成立和各项工作要求的下发, 各省市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有所改善[11,12,13,14,15]。卫生部也初步建立起教学环境监测数据库。

学校传染病监测是开始最早、坚持最好的监测工作之一。各学校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 结合考勤制度开展传染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 各省市的中小学校基本能做到有制度、有职责、有措施、有记录。2003年以后传染病疫情报告逐步实现网络直报。但是目前各级监测机构对学校传染病监测数据缺乏常规的管理和分析;监测结果多为按学期汇总, 及时性差, 没有起到预警作用;疾病分类不精细,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2008年以后部分省市开始尝试在学校中开展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工作, 为完善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防控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我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是在引进美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网络的基础上, 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试点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成的。1996年,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首次在中国引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YRBSS) 的理论框架和模式, 并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合作, 在部分省市开展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此后, 安徽、上海、辽宁、北京、天津、广东、云南等地也先后开展了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调研。2005年卫生部首次组织开展18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获得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青少年饮食、运动、伤害、物质成瘾、精神成瘾、性行为等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数据, 并于2007年出版报告。2008 年卫生部组织首次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 并预期每3 a开展一次, 形成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体系。但是2008年调查报告至今未出版, 2011 年的调查工作因经费问题未能展开, 目前我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体系尚待实现。

3 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监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 除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工作外, 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缺乏组织领导, 没有全国统一的工作要求, 各地区仅根据自己的经费和需求开展监测工作, 多数省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只有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较为完整, 多数省市学生常见病、慢性病、教学生活环境卫生、行为健康、心理健康、学校卫生工作状况等内容的监测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监测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状况。另外, 学校卫生监测工作还存在监测结果报送渠道不通畅、没有形成监督检查评估机制等问题, 监测工作不成网络, 无法全面掌握我国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状况。

3.2 监测体系建设缺乏规划性

由于学校卫生整体工作缺乏规划性, 职责任务不明确, 造成监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 由于学生防病工作缺乏中长期目标, 所以监测体系建设未能很好围绕防病工作建立。另外, 没有全国统一的学校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各省市开展监测工作缺乏依据。还有部分从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研究的人员, 没有分清监测与调查的区别, 经常以一次性调查代替监测, 从而消弱或延缓了学校卫生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

3.3 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各省市、地区间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源于各地领导对学校卫生工作认识的差异, 各地教育、卫生等有关行政部门建立的学校卫生工作政策基础上的差异, 各地区学校卫生工作机制上的差异, 各地区经济基础的不同以及学校卫生队伍力量和技术能力上的差异。目前, 我国只有北京、上海、深圳等政策保障、经费投入、队伍力量和技术储备较好的地区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开展较为顺利, 并且能够定期公布监测数据,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16,17,18,19,20]。

3.4 监测数据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挖掘

国家因为不能及时获得全面的学生健康问题有关信息, 往往只能以个例代表全部, 工作经常出于救急的无序状态, 相关政策的出台、措施的推进缺乏数据支持, 工作被动。同时, 因为监测数据的不统一, 各省市学生健康状况、环境卫生情况、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可比性欠佳, 导致政策、措施效果的评估工作严重滞后。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我国各地区还普遍存在疾病预防控制、学校卫生监测与监督工作脱节的现象。多数省市因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经费不足或职责不清, 学校卫生工作中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协调不足, 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衔接, 监测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未能有效促进学校卫生工作。

4 十二五期间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建设发展策略

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上述问题的途径, 就是尽快出台学校卫生工作规划, 明确学校卫生工作阶段性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同时将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纳入规划并出台技术规范。

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建设应建立在相关政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发挥各级管理与技术部门的优势, 利用先进的网络化信息技术, 从监测组织架构建设开始, 统一监测内容和技术标准, 规范信息交换程序, 在试点的基础上, 从有条件的地区开始逐步实现监测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学校卫生监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照中央7号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的有关政策和目标要求, 尽快出台学校卫生纲领性规划, 指引监测体系建设;充分依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组织框架, 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监测经费和人员技术问题;充分依靠卫生、教育两部门的学校卫生队伍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搭建学校卫生监测的工作网络, 重点解决政府与社会的关注重点;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尤其是充分发挥卫生部的业务管理职责和教育部的行业管理职责, 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加强督导检查与跟进;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社会、家庭对学生健康的关注, 定期发布监测结果, 从而促进学校卫生监测体系的全面发展。

东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初步设想 篇10

关键词:东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

1 概述

根据省、市的要求, “以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绿色东宁’为目标, 以建设生态县为主要载体, 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编制《东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初步设想。

2“规划”的目的

“充分发挥东宁县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 在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 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把东宁县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人居、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山水旅游城”。

3“规划”的总任务

完成丘陵台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建设;该区由天然次生林封育区和水土保持区组成。

完成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包括生态经济核心区、农业经济区、林业经济区、牧草业经济区、工业经济区、矿业经济区、江河经济区、休闲度假景区、观光走廊的建设。

完成生态体系建设, 包括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保障体系五个方面的建设。

4 生态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东宁县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社会进步三大类, 下分经济水平、资源效率、生态产业发展潜力、生态保护、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生活质量、教育医疗、社会公平性、企业行为等11个亚类, 共66项指标。

5 生态县建设的结构框架

生态县建设的结构框架由“基本框架”、“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体系建设”、“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保证措施”建设五个部分组成。

6 生态县建设的空间框架

在东宁县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布局与资源分布的基础上, 形成以“一核、三圈、五园区、九物流、十产业、二十九基地”为骨架的未来生态产业空间格局, 以五林带、十廊道、三十五景区 (点) 为特色的未来生态安全景观格局, 拉动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的腾飞。

“一核”:以东宁县城区为主要区域。

“三圈”:城郊生态农业圈、乡村生态农业圈、山地生态农业圈。

“五园区”:工业园区、畜牧产品加工园区、建材加工及制造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山产品 (土特产品) 加工园区。

“五林带”:防风固沙林带、环城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带、沿江河景观林带、公路防护林带。

“五体系”:生态产业体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

“九物流”:无公害 (绿色、有机) 农产品、山产品、乳品、饮品、畜禽、建筑材料、花卉、机电、家具装饰材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物流专业市场。

“十产业”:矿产品加工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畜产品加工产业群、牧草加工产业群、工艺柳编产业群、机械加工产业群、建筑材料产业群、食品饮品产业群、山产品加工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

“十廊道”:农业观光走廊、林业观光走廊、草原观光走廊、牧业观光走廊、江河水库观光走廊、工业观光走廊、人居环境建设产业走廊、金长城观光走廊、民族民俗观光走廊、碾子山现代建筑观光走廊。

“十八基地”:其中, 生态农业种植基地6个, 生态草原基地1个, 生态牧业基地1个, 禽畜养殖基地5个, 生态渔业基地2个;生态林业基地2个, 生态农业保护基地1个。

“十五个景点 (区) ”:包括自然景观景点2个, 人文景观景点2个, 历史文化遗产景观景点2个, 特色资源景观景点3个, 名胜古迹景观景点1个, 现代人工建造景观景点2个, 冰雪旅游景观景点1个, 生态旅游区2个。

7“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分别依据“生态核心经济区”、“农业经济区”、“林业经济区”、“牧业经济区”、“工业经济区”、“江河经济区”、“矿业经济区”、“休闲度假旅游景区”、“观光走廊”基本情况、存在问题, 设立了生态建设目标, 规划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方向、生态经济的建设方向。

8“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建议

主要围绕“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规划了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提出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草牧业、生态林业、资源水利产业、生态渔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东宁县、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导向和发展重点。体现“一产优化、二产提高、三产突破”的思路, 实现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转变。推动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 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 使生态产业在地方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形成具有东宁县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

“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重点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村和农业生态建设四方面的构想。

“生态人居体系”建设。重点提出了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的目标、城镇景观结构建设方向。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重点提出了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目标和创建生态文化体系的途径的五个方面的构想和建议。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普及生态知识, 宣扬绿色文明, 使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 形成以生态科技的实践活动和生态产业为物质基础的生态文化体系”。

“能力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提出了能力保障体系的主要目标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相关资源、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方面的构想和建议。目标是:“推进传统能力建设、现代化能力建设与生态能力建设的整合, 促进传统技能型管理向可持续的科学管理转型, 以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建设为契机, 促进生态支持体系的能力创新;在机构、科技发展能力、人力资源、生态监测、生态信息管理、教育与公众参与等方面形成成熟的生态经济能力、生态健康能力和生态文明能力的综合能力网络体系, 为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健康、生态文化转型与创新建设提供必要能力保障体系”。

9 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项目

“规划”中分别围绕生态经济核心区、工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区、林业经济区、牧、草业经济区、江河经济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生态矿业经济区提出各自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相应的投资。

1 0 规划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着重进行“资金来源分析”、规划实施的效益分析两个部分。规划实施的效益分析中着重进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1 1 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规划教育设想 篇11

为统筹海陆资源利用,有序开发海洋资源,国家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加强对围填海造地行为的管理,但在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天津乃至全国沿海城市而言,围填海造地的困惑与成果并存。

1 围填海造地在探索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成效

1.1 拓展了建设空间,为沿海地区新增建设用地提供补充

据历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和《中国国土资源年鉴》统计,2003-2012 年,沿海地区填海造地总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重约为12%。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大背景下,填海造地为沿海地区新增建设用地提供了极大的补充。统计数据显示,2005 年以前沿海地区填海造地占同期新增建设用地的比重整体较小,填海造地在增加建设用地空间方面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2005-2010年,填海造地呈较为稳定的上升态势,均值高达17.5%,填海造地成为沿海地区增加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特别是2008年-2009年,填海造地很好地实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保障作用,使得沿海地区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软着陆”。2010 年年底,我国实施围填海计划管理制度以来,填海面积有所缩减,2011-2012 年约为9%。从地区差异来看,2003-2012年,天津填海造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重最大,约为50%,有力推进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依靠填海造地拓展了滨海新区近1/10的土地空间。此外,海南、福建、辽宁所占比例也均在20%以上。

根据规划,到2020 年滨海新区将形成港口综合服务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以及海滨旅游休闲区四个大型围填海组团(见图1),规划围海总面积达340平方公里。

随着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全面部署,填海造地在保障城市发展建设空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年,建设填海造地预期规模将占到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9.75%。对于海洋依赖性较强的省市,填海造地的作用将更为明显。浙江填海造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预计将高达50%,福建、海南占比也在30%左右。

1.2 吸引了建设资金,与地方政府实现“双赢”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在短短10 年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为缓解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资金不足的压力,积极引进企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包括参与围填海造地,实现地方政府与企业“双赢”局面。

用海项目交纳的海域使用金由相关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70%缴入用海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地方国库,30% 缴入中央国库。天津市市级海域使用金收入(属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近年来在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增长迅猛(见表1),2007 年收入仅1 亿余元,2008年激增达到9 亿元,2009 年和2010 年均超过10亿元。目前,海域使用金已经成为市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促进了沿海产业带的形成

沿海城市利用围填海造地,建设了一批能源、机械、海洋工程机械、石化、造船等现代产业,促进了交通、产业、城市协调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滨海新区以填海功能区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飞机、大火箭、大乙烯、大连有、大机车、大造船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支柱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三机一箭一星”的产业格局;石油化工产业从小到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由弱到强,打造了“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

2 围填海造地存在的问题

2.1 超出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

围填海造地规划往往会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大量围填海形成的土地冲击着土地管理秩序。2005年以来,天津市围填海规模逐年增长,其中2007年和2009年增长速度最快(见表2)。

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政策要求,海洋功能区划已明确围填海造地规模和范围的,应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两个规划并不能完全衔接,围填海造地规划往往会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中确定的围填海造地项目,90%以上为纳入当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些项目一旦批准实施,就会突破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由于国土部门未对填海项目设置土地规划审查的前置要求,近年来的所有围填海项目,除少数几个项目办理相关土地手续需要而调整土地规划外,均未纳入规划管控,2014年审计提出“天津市人民政府应将围海造地形成的土地全部纳入建设用地总规模”。天津应该进行整改,严格管控。

2.2 海域使用权转换为土地使用权缺乏衔接政策

2001年颁布的《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公益性项目,可按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9号)办理土地手续,转换为划拨土地使用权,其他依法应出让的项目还缺乏衔接政策。

2.3 脱离规划管控冲击土地管理秩序

目前,大量围填海形成土地无法通过办理土地使用证,有一半以上围填海土地自身也不愿办理土地手续,不愿进入土地管理体系。从全国看,有些沿海城市开始尝试直接以海域使用证代替土地使用证。如广东省中山市根据2012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复函,开始在中山市翠亨新区试点凭海域使用手续直接进入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建设用地( 海) 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初步同意钦州市开展海域使用证代替土地使用证试点的前期工作,召集金融办、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单位开会研究,推动直接用海域使用证抵押贷款。

《天津滨海新区条例》试行政策提出,“新区应当建立海洋滩涂规划、利用和保护机制,推动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试行凭海域使用预审意见和海域使用权证书办理基本建设项目立项、规划、施工、验收等手续”。如果围填海造地仅由海洋部门登记发证并具备与土地使用证同等的法律地位,将导致海洋部门突破海陆分界线而管理沿海陆地,带来很多后续问题,不利于建设统一高效的土地市场,不符合国家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要求;如果海域使用证直接进入基建程序,将导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地方应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大量流失,冲击土地管理秩序。

2.4 围填海用地粗放式发展

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绝大多数来自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过于粗放,滨海城市也不例外。相比较于内陆城市,天津、大连等滨海城市变其自身自然条件所限,向内陆扩张异常困难,因此以向海洋要地作为发展方向是必然结果。然而,没有纳入土地规划规模管控,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宽松,直接成为土地粗放利用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严格执行围填海造地政策,控制围填海造地规模。

天津滨海新区在向海发展过程中,受其区域战略背景影响,除去用于扩建天津港的交通运输用地以外,工业用地是围填海用地的主要用途。新区围填海的工业项目多是较为知名的大型企业,用地规模很大,普遍存在用地粗放、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5 产业用地比例过大,公共空间环境缺失

根据发展战略,以天津港扩建为基础的围填海区域划分了四个区域:滨海旅游区、海港物流区、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从面积比例来看,工业及港口等产业功能占围填海总用地的一半以上,成为主导支配地位。区域内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为主,对环境污染较重,已导致天津近海海域附近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尽管规划了滨海旅游休闲区为代表的民用功能,但是与主体产业功能用地比例相差悬殊。

根据滨海新区围填海区域用地现状,以天津港为主的交通运输用地总体布局已完成85%左右。以工业用地为功能的围填海区域用地需求明显增加,正在按照规划布局实施建设。旅游休闲区尚未发挥对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渔业码头开发较其他用地功能建设速度滞后。

围填海区域公共空间环境应包括公共岸线、沙滩、绿地和广场等。我国大部分滨海城市由于历史发展等客观原因,大多强调发展工业以繁荣经济,工业项目填满沿海岸线,忽视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城市转型的今天,经济政策、工业的迁出、布局的调整以及居民对生态、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调整用地布局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是许多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来讲,重视和优化生活岸线的布局任务艰巨。

天津滨海新区是天津市唯一的出海通道,是市民及游客亲近海洋的最近途径。现有海岸线153公里,港口、工业区占用了其中75%的岸线,留为公共空间环境的用地位置较偏僻,交通通达性较差。从岸线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生活岸线集中于滨海新区北部中新生态城附近和东疆港东部。北部为旅游休闲用海区,距离新区城区20公里,距市中心70公里,交通距离远、便利性一般。仅在围填海形成的东疆港东部建成一片生活岸线,但是忽略了生活岸线与周边用地功能的关联性,配套服务并不令人满意。

3 围填海造地纳入规划管控的政策设想

3.1 对围填海用地实施规模管控

第一,改革当前天津市执行的类似于“直通车”的海域使用证换土地使用证制度,彻底摸清各类围填海用地数量、位置底数。严格落实围填海计划指标,严控超计划、超规模的用海。第二,应研究出台围填海建设联合预审、规划审查办法以及建立填海用地规模备案制度,实现对填海用地规模的前期和整体管控。第三,严格落实围填海计划指标,优先保证国家重点项目、民生基础设施类项目用海。严控超计划、超规模用海。

3.2 优化围填海区域用地布局

考虑功能布局的位置、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外交通的便利性提出五点优化路径。分别是尽量不要将危险、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填海土地之上;避免工业用地占用过多的岸线资源,在填海工业组团内规划景观亲水廊道,打破工业用地的屏障;加强填海区域与后方陆域的功能关联;考虑滨海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的轴线关系,使填海区域与陆域的空间呈现连续性;加强对外交通系统的建设,避免工业运输与日常生活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新一轮修编中,对围填海用地进行优化和设计再造(见图2)。

3.3 理顺围填海审批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关系

在审批环节,明确海洋、国土、发改、规划等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实现陆海规划一体化,利用和管理同步化。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这一重大改革契机,制定具体衔接政策,可采取由国土资源部门和海洋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项目的做法,将围填海形成土地从海洋部门转入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管理,实现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管理的平稳衔接。

3.4 实行有利于土地管理的差别化政策

天津市目前围填海土地管理可依据的文件只有两个:《关于加强海岸线及建设用海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津国土房办〔2007〕10号)和《关于天津市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审批与土地审批程序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国土房滨〔2007〕720号)。可以说自2007年,天津市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再无对围填海用地的海域土地使用证换发、用地预审等方面提出任何政策法规,滨海新区围填海土地规模管控始终是一个盲区。因此,应吸收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好的经验,利用天津土地规划修改和京津冀土地规划编制的有力时机,全面介入,明确填海纳入规划规模的条件、类型和管理政策,让围填海新生的土地回归管控的体系,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用海需求日益增大,围填海造地成为沿海地区拓展发展空间、保护耕地、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国家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加强围填海造地行为的管理,统筹海陆资源利用,有序开发海洋资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天津乃至全国沿海城市而言,围填海造地的困惑与成果并存。为此,提出天津围填海造地纳入规划管控的政策四点设想,即实施围填海用地实施规模管控、优化围填海区域用地布局、理顺围填海管理相关部门关系、实行差别化政策。让围填海新生的土地回归管控体系,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围填海,土地规划管控,统筹海陆

参考文献

[1].李宗伯.天津市海域使用金收入研究.天津经济.2011.6

[2].王辰良子 王树文.捍卫蓝色国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3].初敏 王辰良子.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5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下一篇:信息化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