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网(精选12篇)
医疗卫生网 篇1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建设是解决农村人口看病难, 看病贵的关键所在, 也是发展农村, 振兴农村的必要条件。三级卫生网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各级医疗单位的任务进行充分明确, 解决现存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革途径, 推行标准化、一体化的管理方案。
1抓基础, 提高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 相当于网络的基础环节, 其医疗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最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问题。而我国目前农村卫生室的发展情况已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村卫生室经营管理缺乏规范, 服务水平低。二是功能定位不准确, 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基础设施简陋。多数村卫生室房屋破旧, 面积狭窄, 基本医疗设备陈旧, 甚至缺乏。四是缺少优秀、专业的医疗队伍。服务能力低, 患者流失严重。五是政府投入不足, 难以改善村卫生室的硬件设施及医务人员待遇, 同时也造成了医疗公益性的降低。村卫生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使其发展遇到了瓶颈, 对其发展策略的积极探索势在必行。
1.1精确定位, 规范管理
首先对村卫生室进行功能定位, 明确其基本任务。常见病的诊治, 计划免疫接种, 妇幼保健, 传染病筛查, 村民健康卫生教育宣传等诸多方面的任务均应包含在村卫生室的基本工作范畴内。在明确其功能定位后, 应实施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 对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医疗项目、工作规则、医生职能等制定相应规范, 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及行政管理。同时, 将村卫生室的经营与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有秩序、有条理地开展和运行。
1.2政府部门需加强重视, 增加卫生投入
村卫生室的发展建设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及财力支持。在政府的主导下, 资金投入上可采取以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兼有各级财政补助的方式。对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村卫生室建设应提高重视, 并加大财政补助, 从而促进整个农村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1.3加快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第一, 医学院校应定向培养面向农村的实用型人才, 并采取教育经费优惠等政策, 加快乡村医疗人才的发展;第二, 继续实施城镇卫生支农工作机制, 并建立对口的帮扶关系, 让村医享有免费的学习进修机会;第三, 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适当增加补助, 有助于发展稳定医疗队伍, 吸引外来人才;第四, 招聘“边缘性”医务人才, 即招聘城镇退休医生, 或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专科学历医学毕业生。
1.4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发挥中医药服务成本低、疗效好的优势,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培养中医药人才, 普及中医药知识, 提高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村民提供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
2重关键, 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枢纽, 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起到关键作用。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 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服务能力, 发挥其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骨干作用。当今, 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技术落后, 人才稀缺, 欠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有些地区的卫生院甚至难以进行基本的疾病诊疗及手术, 导致村民信任度下降, 其枢纽作用难见成效。面临此种境况, 应加强管理, 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解决的基本对策如下。
2.1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 并由县级医院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及应用技术的落后, 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限制了其防病治病的能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是解决乡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应鼓励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革新, 并由县级医院定期进行技术指导, 提高其医疗水平。
2.2完善招聘机制, 加强人才培养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完善竞聘、应聘制度, 建立合理、严格的选拔招聘机制。并对上岗人员进行再培养、再塑造, 定期与县级医院合作交流, 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水平, 整体提升医院的卫生服务能力, 缓解县级医院拥堵, 乡镇卫生院患者难留的现象, 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良性的运行机制。
2.3提升管理水平, 完善分配制度
乡镇卫生院要想发展, 必须正规化其管理手段, 加强信息化管理。在经营管理方面以国家政策为导向, 并向正规医院学习借鉴。分配制度应与服务质量挂钩。在院内实行创优争先等奖励政策, 鼓舞员工工作热情,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升医院形象。
3强核心, 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
县医院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龙头”。因此,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需认清县医院的职责, 加强管理, 并充分体现其公益性质。
3.1认真履行县级医院的龙头职责
县级医院主要负责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培训等工作。作为农村卫生事业的核心单位, 县级医院应与下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对于下层医院难诊难治疾病应迅速转往县级医院, 对于县级医院中简单康复等患者也应及时转往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建立县、乡、村良好的网络联系, 有效疏通农村医疗卫生网。
3.2充分体现县级医院的公益性质
目前来讲, 县级医院的公益性质还难以体现。对此, 应在政府加强投入为主导下, 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 医院应加强公益理念的渗透, 避免过分强调创收。对于公立医院的建设及大型设备的购置应由政府负责, 并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补助, 建立完善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促进公立医院充分体现其公益性质。
3.3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管理水平, 完善管理制度
(1) 加强信息化管理。
县级医院应加强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包括医院内的成本管理, 医疗门诊、病房、药房、收费等连接管理以及患者的医疗记录档案管理等, 健全的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县级医院服务效率的关键, 有助于及时了解医院的经营动态, 修正不合理环节。同时, 县级医院还应注重与乡村医院建立联系, 通过系统传达信息, 指导工作, 促进三级卫生网络运行效率的提升。
(2) 实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医院服务质量由多方面组成, 包括患者挂号、疾病诊治、药品领取、住院治疗以及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等。良好的服务质量是患者信赖的保障, 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因此, 县医院应注重服务质量的监管, 严格监控医院运行的各个程序, 及时改善服务缺陷。同时, 加强医务人员道德建设, 培养其良好的态度和责任感, 防止供方诱导等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县级医院的文化建设代表着农村卫生服务的文化形象。丰富、完善的医院文化不但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也会使患者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医院应适当开展文化宣传, 这有利于提升医院形象及医生社会地位。
4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一体化建设
医疗卫生网的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将三级网络的“基础、关键、核心”环节健全、完善, 实现县、乡、村卫生机构各自的良好运行。在此基础上, 实行县乡村的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积极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效运行机制, 真正建设出适合农村的上下通达, 紧密衔接的医疗卫生网络。
完善一体化建设要做到:一是规划调整卫生资源及医疗人才。针对县、乡、村各自的功能定位, 因事设岗, 以岗定人。合理分配农村卫生资源, 建立医务人员上下流动机制, 加强医疗卫生网整体建设, 达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整体水平。二是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统一服务质量监控。同时, 定期做好统一教育培训工作, 并建立县对乡、乡对村的分级教育指导机制。三是积极推行新农合发展, 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协调保障制度, 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为村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健全、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也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发展经营。在政府的主导下, 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 制定相应的目标是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相信在抓牢基础、重视关键、强化核心, 促进县乡村三级卫生网高效运行的同时, 加强其一体化、规范化的管理, 一定能使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脚步!
参考文献
[1]赵云, 潘小炎.广西村卫生室发展中的三大弊病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3) :36-37.
[2]吐鲁洪·依力牙斯.乡镇卫生院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健康天地, 2010 (8) :133.
[3]王昕, 郑绥乾.我国公立医院内部经营管理改革举措的前沿观察[J].管理现代化, 2010 (4) :6-8.
[4]卢际南.在新医改中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24) :106-107.
[5]姜天一.推行一体化新组合重构农村卫生服务网[J].中国卫生, 2009 (12) :26-27.
医疗卫生网 篇2
一、单选题
1.《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由何部门制定发布的?(B)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C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何时发布实施?(C)A 2003年6月16日;
B 2003年8月5日; C 2003年10月15日; D 2003年12月1日。
3.卫生部根据以下哪部法律法规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C)A《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D 《消毒管理办法》。
4.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A)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5.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B)A 法定代理人;
B 法定代表人;
C 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D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6.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什么?(D)A 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B 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
C 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不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D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7.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8.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何部门报告?(A)
A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9.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调查处理结果,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多长时间汇总报卫生部?(A)
A 每半年;B 每三个月;C 每个月;D 每半个月。
10.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重大事故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D)A 4小时; B 6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
11.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重大事故时,县级、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逐级上报的时限是多少?(C)A 48小时;B 6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
12.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的根据是什么?(A)A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B 《消毒管理办法》; C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D 《传染病防治法》。
13.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时,以下哪项不正确?(A)
A医疗废物应置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C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D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14.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应符合哪项规定?(C)A《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C《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D《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5.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A)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 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 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16.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正确的处理是(B)A先进行消毒,然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B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C按照规定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D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排放。
17.以下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C)A 使用双层包装袋,密封;
B 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盖严; C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D 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18.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B)
A 2/4时; B 3/4时; C 2/3时; D3/5时。
19.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几天?(B)A 1天;B 2天;C 3天;D 4天。
2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以下哪个单位处置?(D)
A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B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C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D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21.医疗卫生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时应填写什么联单并保存?(A)
A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B 废物转移联单; C危险废物转运联单;
D危险废物联单。
22.医疗卫生机构内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资料至少保存多少年?(B)A 1年;B 3年;C 2 年; D 半年。
23.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医疗机构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进行的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A)
A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B 及时进行清洁; C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D 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24.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部门是谁?(D)
A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5.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或者抽查中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弃物管理方面存在隐患时,应当如何处理?(A)A责令立即消除隐患;B 给予警告;C 限期整改;D 立案调查。
26.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某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应给予何种处罚?(A)A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2000以下的罚款;
C给予警告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27.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某医疗卫生机构未对医疗废物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的。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应给予何种处罚?(D)A给予警告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2000以下的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28.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该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应给予何种处罚?(B)
A给予警告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C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29.县卫生局监督检查发现,县医院未将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内,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应给予何种处罚?(A)
A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C处以5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30.区卫生局在中医院监督检查发现,该院使用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不符合要求,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应给予何种处罚?(C)
A给予警告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31.省卫生厅在对某医院监督检查发现,该院生活垃圾中混有医疗废物,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应给予何种处罚?(A)
A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万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C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以下的罚款; D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32.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向何部门申请并取得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医疗废物处置活动?(B)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二、多选题
1.医疗机构应针对医疗废物建立哪些应急方案?(ABCD)A医疗废物流失应急方案; B医疗废物泄漏应急方案; C医疗废物扩散应急方案; D因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 E 废物运送流程方案。
2.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哪些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要求?(ABCDE)
A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各产生地点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B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制度及从产生地点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要求;
C医疗废物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送及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 D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E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3.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有哪些?(ABCDE)A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B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C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D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E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4.《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ABCDE)
A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 B 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 C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D监督管理; E罚 则
5.以下哪些医疗废物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后不得取出?(ABE)A感染性废物;B损伤性废物;C 药物性废物;D化学性废物; E病理性废物
6.医疗机构在收集医疗废物时,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后,正确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C)A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B 立即放入周转向内;C 增加一层包装; D 消毒包装物;E 送去焚烧处理。
7.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以下哪些标示和说明?(ABCDE)A警示标识;B系中文标签;C 标注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D标注医疗废物产生日期、E标注医疗废物类别。8.你认为以下哪些正确?(ABCD)A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B 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C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D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E 运送者用手直接搬运医疗废物包装袋,发现不满的将几个袋子和在一起。
9.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哪些要求?(ABCDE)A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B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C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D易于清洁和消毒;
E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哪几项?(ABCDE)A医疗废物的来源;B医疗废物种类;C医疗废物重量或者数量; D医疗废物交接时间;E医疗废物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
11.《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明令禁止的行为有以下哪些?(ABE)A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B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C禁止用黑色塑料袋盛装医疗废物; D 禁止回收利用医疗废物;
E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12.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哪些基本要求?(ADE)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B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消毒后,交废品收购站; C 用后的纱布、绷带消毒后集中收集后卖给收破烂的; D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E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13.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哪些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ABCDE)A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B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C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D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E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14.医疗机构需对以下哪些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ABCDE)A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人员;B从事医疗废物运送人员;
C从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人员;D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人员; E从事医疗废物管理人员。
15.医疗机构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等相关人员须进行哪些相关知识的培训?(ABCD)A相关法律、法规;B 相关专业技术;C 相关的安全防护; D 相关的紧急处理;E 经济学知识。
16.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达到以下哪些要求?(ABCDE)A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B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C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D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E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17.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有哪些?(ABC)A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D 宣传有关知识; E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18.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和抽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BCDE)A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B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的工作状况; C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登记资料和记录;
D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E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上报及调查处理情况; 19.医疗卫生机构违反《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下列哪一情形,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BCE)
A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B未对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 C未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的; D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E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20.医疗卫生机构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D)
A 在医疗卫生机构内丢弃医疗废物和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的; B 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C未按照条例及本办法的规定对污水、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或者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
D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的;E 运送人员运送医疗废物未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21.市卫生局在对某医院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院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可以予何种处罚?(ABCD)A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以下的罚款; B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C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停业整顿。
22.医疗卫生机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可以给予何种处罚?(ABD)A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B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C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D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E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23.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可以给予何处罚?(BDE)A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C 对相关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D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E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医疗卫生机构无正当理由,阻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或者不配合执法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可以给予何种处罚?(ABCD)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B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C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 罚款5000元。25.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于何种处罚?(BCDE)A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B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D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E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所称的医疗卫生机构指的是哪些?(ABD)A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D采供血机构; E 医学科研机构。
答案:
一、选题
1.(B)2.(C)3.(C)4.(A)5.(B)6.(D)7.(C)8.(A)9.(A)10.(D)11.(C)12.(A)13.(A)14.(C)15.(A)16.(B)17.(C)18.(B)19.(B)20.(D)21.(A)22.(B)23.(A)24.(D)25.(A)26.(A)27.(D)28.(B)29.(A)30.(C)31.(A)32.(B)
二、多选题
韩城医疗卫生的灿烂明珠 篇3
近年来,韩城市人民医院在韩城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业务指导下,以创建“医疗安全高效,明明白白看病,就医环境绿色”的百姓放心满意品牌医院为目标,坚持构建和谐医疗,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及等级医院达标活动,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解决了诸多医院发展难题。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影像中心,传染病楼,扩建了法医病区,医用建筑面积扩大了8750平方米;改造,装修了中心血库。供应室等;对住院部大楼进行档次化、宾馆化的装修改造,并配备空调、彩电、沙发等高档病房39问,先后购置了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0.2T磁共振、4000i型CT、双排螺旋CT、C型臂,日产500mAX光机,胸腹两用彩色B超,电子胃镜,支气管镜,全自动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钴-50,经颅多普勒等先进设备60多台(件)购置微机34台,药品,计费、病案等信息管理实现网络化;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施缺陷管理,过程管理,细节管理,实施过失责任追究制,保障医疗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率先实行药品、器械及一次性医用材料的公开招标采购,压缩药品利润空间,实行就低不就高政策,争利于商,让利于民,每年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百万元以上;设立扶贫病房,对34个单病种实行了费用包干,实行大处方、大型设备检查单科主任审签制,多举措降低医药费用: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为行风评议员,多渠道收集批评意见及合理化建议;严肃处理损害患者利益的人和事,着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两个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经过全院医户人员的共同努力,韩城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甲”医院,成为韩城市、渭南市两极“文明单位”,先后荣获陕西省“十佳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创佳评差先进集体”、“全省卫生行业文明示范单位”、“白求恩精神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得到了有关单位和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医院固定资产也由1994年的6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169万元,年收入增加了10倍多。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设备的迫切要求,韩城市人民医院又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了新门诊综合大楼。这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医疗及行政大楼,建筑面积5128平方米,配备有医用电梯,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撒希望的季节。韩城市人民医院党政一班人,将以这座现代化设施为起飞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着力打造创新型医院。加强专科建设,以宽松环境和优厚待遇吸纳英才,留住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重奖科研创新,拓展服务范畴,提升技术水准,着力打造学习型医院,培养“终身学习,求精求博”的院风,提高全员素质,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着力强化科学管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绩效奖惩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及利益驱动机制;着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一流技术服务,更好地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的健康权益;着力改善就医环境,争取现代化住院楼基建工程早日立项建设,解决床位紧张难题,适应家庭型、宾馆化病房需求趋势,谋求更好更快发展。
医疗卫生网 篇4
1 归并整合医保基金, 提高医保基金管理效率和抗风险程度
走向全民医疗卫生保健首先要解决筹资问题, 本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我们比较好地改善了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筹资不公平的问题, 建立了覆盖城市和农村全体居民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形成了公平卫生筹资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 目前的保障水平距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全覆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这些保险的补偿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抗风险能力还不是很高, 基金的管理成本还比较高。不仅如此,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医疗保险的三维度:人口覆盖率;服务覆盖率和成本补偿覆盖率分析[1], 本轮医改只是实现了第一个维度的目标任务, 全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高于95%以上。但保险服务的覆盖率和成本补偿覆盖率水平还比较低,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录内补偿水平达到75%左右。因此, 为了实现全民覆盖的保险筹资水平, 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 以确保这两项报销目录内容和保险目录内补偿水平, 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差距逐步缩小。另外, 为了减少管理成本, 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水平, 应逐步合并各类医保基金。
2 公立医院试点尚需归纳总结, 形成可操作性实施指导方案
筹资与使用平衡是确保医疗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筹资问题逐步解决的同时, 我们必须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充分高效地利用好医疗保险基金。为此, 有两件改革任务:第一是改革目前按服务项目付费的后付方式, 确保对服务供方的正确激励机制, 废除目前医护人员收入与医疗机构收入挂钩的错误做法, 试点医生按服务绩效付费方式改革;另一项改革就是改善医疗服务的提供质量和效率, 确保医疗卫生系统以比较小的成本, 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支付方式改革思路清晰, 但改革的具体方案或做法不够, 医保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 努力尽早出台具体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方案, 并全面推开。第二项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改革, 到目前为止总体思路与方向不够清晰。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严重地阻碍了人民看病就医的可及性, 筹集到的有限资金没有全部转化为健康保健服务, 过度医疗、不适宜医疗、无序医疗现象依然存在, 公立医院改革严重滞后, 在部分地区, 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改革目标, 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 可以预期医疗卫生总费用将持续上涨, 个人医疗服务负担又将加大, 筹资改革取得的成效将被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因此, 认真、客观地总结中央联系的17个城市试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 形成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可操作性的实施指导方案。
3 注重医疗卫生系统的内外部环境, 从全局视角谋划改革的深化
实现全民覆盖的医疗卫生保健, “到2020年, 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本轮新医改的中长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不仅要关注卫生筹资和服务提供系统的改革, 我们还要站得更高, 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分析和谋划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健康、社会财富以及医疗卫生系统相互影响[2,3]。我们不仅要关注卫生系统本身和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运行, 还要关注社会发展、居民健康对卫生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要求。从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看, 医疗卫生系统由卫生筹资、治理体制、医疗服务提供、信息、器材和药品, 以及卫生人力各子系统组成, 只有各子系统间协调运行, 才有可能确保医疗卫生系统的高效运行。从医疗卫生系统的外部看, 相对较好的经济状况能够为医疗卫生系统筹措比较充足的资金, 提供满足需要的医疗卫生器材和药品, 以及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 从而比较好地组织与管理好医疗卫生系统。反之, 一个运转高效的医疗卫生系统将有利于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力,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 我们在谋划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时, 必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福祉高度去谋划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与改革。
总之, 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深化与拓展将是站在更高层次的改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绩效, 不仅要关注筹资, 也要关注服务的提供与治理, 更要关注参与改革各部分的整合性、协同性。只有医疗卫生系统的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最终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health systems financing:the path to universal coverage[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2]McKee M, Suhrcke M, Nolte E, et al.Health systems, health, and wealth:a European perspective[J].Lancet, 2009, 373 (9960) :349-351.
医疗卫生改革 篇5
20XX年全X参加新牧合的人数为37866,参合率为98%。参加新牧合牧民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250元(其中:中央财政124元,比上年增加64元;自治区58元,比上年增加8元;盟X财政各19元,比上年增加4元,个人30元),各项补助资金全部到位,累计筹资946万元。牧区五保户、低保户4173人全部由民政资助参加合作医疗。
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大病统筹和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 ;新型牧区合作医疗报销封顶线提高至6万元,达到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20XX年1月—11月累计为3779人次参合牧民报销医疗费用676万元,其中门诊补偿620人次、1.8万元。住院补偿1403人次、493万元。二次补偿563人次、122.3万元。分娩补助305人次、费用27.9万元。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677人次(牧业户籍)、13.5万元。慢性病211人次、17万元。
在落实帮扶工作中,以协办嘎查卫生室、支付参合费用、送医送药等形式对嘎查进行帮扶。总价值90万元的130台(套件)医疗设备陆续装备14所卫生院;落实了卫生室建设的的各项补贴政策,为60所嘎查卫生室配备了办公设施,卫生院和嘎查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X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增加了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一是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08年9月开工建设X医院、XX医院综合楼,总投资65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千米,今年8月综合楼全部完工,9月X医院迁入新址;二是X医院后勤服务管理实施了社会化运作,把繁杂的后勤交由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既改善了医院的整体环境建设,同时又有助于医院把精力更好地投入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上;三是创建数字化医院,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X医院2009年9月引进HIS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应用,基本实现了院内财务、医疗业务、物资管理等全面信息微机化管理,使门诊处方、住院处方及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从原来的手工书写到机打的代替,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为人民服务和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党风廉政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成立了XXX卫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把惩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扎实开展风评议工作,针对存在医患关系问题,加大院务公开力度,提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 篇6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6.1万个,其中医院2.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1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他机构0.2万个。与2012年10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减少743个,其中医院增加1 65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2 825个(主要原因是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后村卫生室合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327个。
医院中,公立医院13 440个,民营医院10 877个。与2012年10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增加92个,民营医院增加1 56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 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卫生室65.4万个,诊所(医务室)18.5万个。与2012年10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增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减少。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 52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 227个。与2012年10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5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增加205个。
医疗卫生网 篇7
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项目用地位于吕梁新城规划核心区域内, 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苏家崖村。项目区域沿北川河分布, 地理位置极佳。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是一所集学科医疗、急救网络、健康管理、高端康复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新址位于吕梁火车站商贸区东北侧, 占地面积224亩, 场地平坦, 交通便利, 周边市政条件良好。建设内容包括吕梁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吕梁市妇幼医院 (二级甲等) 、吕梁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 以及120急救中心和疾控中心。总病床数为1 700张 (含1 000张普通病床和400张妇幼病床和300张中医病床) , 日门急诊量4 500人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49 379 m2;总建筑面积246 645 m2, 其中地上199 200 m2, 地下47 445 m2。
2 规划特点
1) 医疗健康城, 整合医疗资源、缩短就医流程。
吕梁市的医疗资源非常短缺, 吕梁市人民医院是离石区最重要的综合医院, 住院病房常年爆满。吕梁市中医院受到其自身医疗水平和服务半径的束缚, 不能很好地发挥中医康复理疗对慢性病的作用, 发展相对缓慢。吕梁市妇幼保健院已经拆迁, 在市区租赁用房开展工作, 建设新妇幼保健院迫在眉睫。卫生局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以及120指挥中心也缺乏基本的实验办公场所。随着吕梁新城规划的落实, 新城区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稳步进行。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和现有的医务人员, 来提高吕梁市的医疗卫生水平, 让新建医院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不让医院成为政府的负担。以此为出发点, 我们进行了本项目的设计。
如果单独建设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疾控中心等等多个项目, 有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医疗设备的购买, 会对当地政府财政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而且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刚刚运行的时候, 很难负担像核磁共振、高压氧等医技大设备的购置和维护的费用。其次是人员, 医院是一个人员密集型产业, 无论是患者就医、手术、住院, 还是送单子、药物, 医院的消毒清洁, 都需要专业的人员, 这些人员成本占据了现在医疗运营成本的很大比例, 减轻人员成本对一个刚刚运营的医院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就是, 几个医院之间也有相互的必要联系, 例如120指挥中心和中心医院急诊、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之间的关系, 产房与手术室之间的联系等等。几个医院的有序布置, 有利于相互资源最大化。
所以将几个医疗机构分区域共同布置, 建设成为统一的医疗卫生园区, 可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配置的优势互补, 减少医疗资源的总投资。在疾病的治疗上, 可以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诊治, 提高医疗保健的预防效率, 真正实现强强联合, 更好的满足吕梁市民的就医需求。
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不仅可以提供专业、先进的医疗服务, 还与西侧的北川河及东侧的山脉相结合围成康复养身空间。此外, 周边还集可发展为酒店、商场、娱乐、体育、教育等家庭配套设施为一体, 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生态医疗系统。多元化的社会、自然元素将与医疗保健相辅相成, 共同将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及其周边区域塑造成为以健康咨询与健康服务的综合产业为定位的健康城, 提高周边居民的健康意识, 同时为周边企业提供休闲、健康与文化设施。
医疗卫生园区中整合了四个医疗单位, 每个医疗单位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和特定的服务人群。整体规划上我们提出分区独立, 资源共享的概念。每个医疗机构独立经营, 有各自的区域, 互不交叉。在一些医疗资源上可以相互利用, 相辅相成。
妇幼保健院的功能根据最新的妇幼保健院的职责, 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的体系。不仅仅只为妇女、儿童治病, 更多的是为当地妇女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库, 对其进行康复、预防、筛查各环节的健康服务机构, 是一个为妇女儿童提供医疗、健康、活动、培训的一个健康中心。
中医医院是运用中医中药防治疾病, 保障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以医疗工作为中心, 结合医疗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 成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 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地。中医医院的技术队伍由中医、中药和其他卫生科技人员所组成, 中医中药人员应占医药人员的多数。各类人员互相学习, 团结协作, 共同为发展中医药学做出贡献。
作为整个医疗卫生园区的主要核心功能区, 吕梁市中心医院位于整个园区的核心, 医疗技术力量最雄厚, 医疗设备最齐全, 科室配置最完整。作为整个医疗卫生园区的主要医疗主体, 配置了直线加速器, 核磁共振, CT, DSA等大型医疗设备, 甚至将来采购PET, 都是支撑整个医疗卫生园区的重要核心部门。这些大型医疗设备不仅仅为中心医院服务, 同时为整个园区内的所有机构服务, 这样做到了大型医疗设备减少重复投资, 提高使用效率, 资源共享。各个医疗机构到达中心医院的核心医疗检查设备的路径都沿着外部的病患就诊轴, 流线清晰方便。
2) 四区两轴。
根据用地南北向狭长、主要出入口位于场地西侧的吕梁大道的特点, 规划设计自北向南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域, 最北侧是妇幼保健功能区, 中间是中心医院功能区, 东南侧是中医医院功能区, 西南侧是公共医疗服务区。四个功能区以中心医院区为核心, 紧密联系, 资源共享。
从北向南设置了两条主要功能流线轴, 串联起各个医疗功能区。沿西侧设置病患就诊轴, 串联起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公共医疗区, 这条轴线主要是为外来的就诊人流和陪同家属服务, 方便各个医疗部门之间的病患的动线便捷通畅;沿东侧设置内部医护服务轴, 使园区内各个医疗服务部门内部的流程紧密联系, 各个医疗区医护人员联系方便, 交流医疗信息通畅, 也方便了医院的内部管理。
3) 以人为本, 人性化病房。
项目设计之初, 标准护理单元病房的柱网尺寸选用的是病房常用的7.8 m的开间柱网尺寸, 一个标准柱网可以布置两个病房。经过与院方的讨论和当地就医特点的调研, 在陪床陪护的问题上是医院最头疼的问题, 由于吕梁市是国家贫困地区, 来中心医院看病的患者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富裕, 病患及家属的传统观念还比较保守, 需要由家属亲自陪护病人, 请专业的护工陪护病人的模式还不能被当地人接受, 如果驱赶陪同家属还会引起争执、医闹等事件的发生。所以结合当地的人文习惯, 加大柱网尺寸到8.4 m, 在两个病房之间增加一个步入式的储藏间, 可以作为储物使用, 也有条件像火车卧铺一样布置三层上下床, 为大量的有陪护需求的病患和家属提供休息的可能, 而不是家属带着折叠床或者把铺盖直接铺在病房里休息。这种设计是一种尝试, 可能和我们发达地区的医疗管理和院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但是建筑是为人服务的, 尊重当地历史文脉, 人文特点, 体现人性化的关怀也需要我们设计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去创造出人性化的功能空间, 为使用建筑的人服务。
3 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
3.1 主要设计原则
1) 功能合理技术先进。
本工程体量庞大, 人流、物流数量多且繁杂, 侧重从功能的合理组织入手, 分析病患和医护人员的流线以及清洁物品及污染物品的流线, 各种流线的有效组织, 做到洁污分区、分流。并应注意各类人流物流路径短捷、顺畅。工程管线集中, 短程, 努力做到现代化医院数字化、低能耗、高效率的要求。并在现实可能的情况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
2) 医疗空间环境的创造。
现代医疗设施非常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 优美的医疗空间有助于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良好的医疗空间还有助于减缓患者的恐惧与忧虑。因此医疗模式转变的提法受到人们普遍重视, 新建医院中注重医疗空间环境的营造与配置。结合国际医疗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 从科室布置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均充分考虑人性化建筑空间的营造。各科室独立成区, 采光通风良好, 并在门诊、医技单元之间设庭院, 创造良好治疗环境。实现人、自然、建筑的有机结合, 创造有特色的医疗环境。
3) 城市空间与城市景观的营建。
本工程结合全院区规划特点, 营造建筑稳重、大方的风格。使医疗建筑在保证医疗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城市设计元素, 设计体现吕梁的城市历史文脉与特征。
4) 系统工程理念的运用。
医院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 无论从建设准备、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到投入运营需要周密策划, 详细论证, 要求精心设计, 精心施工。建设不仅要考虑一次投资费用, 还要兼顾日常运行费用。从宏观把握并体现系统化整体设计的理念。根据医院学科发展、医疗服务功能及规模与任务, 全面综合考虑, 整体规划。总体布局在确立医疗各种流程的基础上, 努力做到设计的科学完整, 并具有前瞻性, 同时又兼顾资金与实际可能。
3.2 平面设计
整体医疗卫生园区平面设计贯彻通用式空间的设计概念, 适应医院复杂的功能系统, 使医院空间获得紧凑的功能、优良的通风采光, 中心医院利用东西向“医院街”的简明性实现内部空间的易识别性, 并形成整体交通核心。各功能区按资源共享的原则, 根据医疗流程设计为既相互独立, 又紧凑联系的整体。三个医院以及医疗卫生园区服务办公中心两条通过南北向“医院街”将四个部分有机联系, 采用先进的“一卡通”就诊理念, 通过入院时办理的就诊卡, 实现病患信息的集中智能管理。
三个医院各自通过布置了宽敞明亮的大厅, 具有生态景观的医疗街, 巧妙的将院门诊医技住院三个主要的医疗部门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布局方式将各个医疗科室串联起来, 使就诊环节简单明了, 保证医院高效率的运行。为住院病人、探视家属及来访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空间,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中心医院部分:1层平面:门诊大厅南向布置, 正对医院主入口大门, 门诊大厅在建筑西侧, 进入门诊大厅, 正对医疗文化街, 右侧为挂号大厅, 左侧为门诊药房, 医疗文化街南侧为门诊单元, 布置了外壳单元。急诊科入口位于中心医院的南侧, 急诊入口和急救入口分开布置, 设置急救绿色通道。医疗文化街北侧为医技模块, 布置了影像中心和核医学科以及高压氧。住院部入口位于医疗大街的最东侧, 有单独的出入口, 住院部分为南北两翼, 南翼布置了血液透析中心, 北翼布置住院药房和配液中心。2层平面:通过门诊大厅的扶梯和医疗文化街中的电梯, 直达门诊医技中心的2层~4层。医疗文化街的北侧为医技区, 自西向东布置了功能检查科和检验中心以及病理科, 病理科与4层的手术中心有污物电梯直达, 方便送检样品的直达。医疗文化街南侧按照模块化的格局布置门诊科室, 自西向东为内科诊区和心脑系统科, 以及急诊的留观和急诊ICU。住院南北两翼布置两个标准病房护理单元。3层平面:医疗文化街的北侧为医技区, 自西向东布置了超声中心, 内镜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医疗文化街南侧按照模块化的格局布置门诊科室, 自西向东为口腔科, 耳鼻喉科, 泌尿系统科。住院南北两翼布置两个标准病房护理单元。门诊西侧大厅上部布置中心医院的办公区和信息中心。4层平面:医疗文化街的北侧为医技区, 自西向东布置了手术中心办公区和中心手术区, 共布置了20间手术室, 其中一间为正负压转换的手术室。医疗文化街南侧按照模块化的格局布置门诊科室, 自西向东为整形美容科, 康复科和皮肤科。住院南翼布置一个标准病房护理单元, 北翼布置ICU中心和手术中心有方便的联系。门诊西侧大厅上部布置中心医院的办公区和信息中心。5层~17层平面:5层~17层住院部每层布置南翼和北翼各两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共45床左右, 共计26个护理单元。
住院部的布置, 充分考虑门诊、医技与住院的医疗动线最短、最近、最合理、最方便。各个交通核所连接的住院科室可以方便的使用与其联系最紧密的医技治疗部门和门诊空间, 这不仅仅是对患者最大的便利, 同时也体现出对长期辛苦工作在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自然通风、日照、采光及相关节能设计也是衡量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参数。住院楼设置了完备的医患流线、洁污流线系统, 其独立的污物电梯与病人电梯分离, 并设置独立的病患通道与医护通道。
妇幼保健院部分:西侧为儿科门诊入口, 儿科和产科的急诊入口布置在北侧, 产科急诊有电梯直达4层产房, 为产科急诊绿色通道。1层布置儿科门诊、儿科急诊、产科急诊, 妇幼保健大厅为圆形大厅, 供健康的产科、妇科、儿科人群使用, 与病患分开, 最大程度的减少院内感染的传播。住院手续在妇幼住院大厅东北侧办理, 住院部分1层还布置餐厅食堂, 方便患者陪同家属和员工使用。2层布置儿童保健中心、检验中心由连廊和中心医院连通, 方便使用。圆形大厅2层住院部分布置一个护理单元的病房, 其中布置NICU 15床, 门诊3层布置妇科保健, 为女性提供从儿童期、青春期, 更年期全方位的保健服务。圆形大厅3层为妇幼学校, 为健康妇女儿童服务。住院部分布置一个护理单元的病房。门诊4层布置产科保健, 以及妇幼保健院的办公空间。住院部分布置产房中心。住院部5层~12层每层布置一个病房护理单元。
中医医院部分:1层为东侧布置门诊大厅, 西侧布置住院大厅, 进入门诊大厅, 有挂号收费和中药制剂中心, 门诊有3部独立的电梯从地下1层运行到5层为门诊服务。住院部有4台电梯为6层~12层住院服务。2层~5层为中医门诊科室和中医特色诊疗医技理疗中心空间, 6层~12层共计7个病房护理单元。
吕梁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检测区:体检出入口和中医保健中心入口布置在西侧, 疾控中心的检测大厅和收样大厅布置在南侧, 两种人群分开。体检人群在北翼的1层和2层进行体检, 北翼的3层布置120调度中心和卫生监督检测实验室, 4层布置食品药品监督局检测实验室。南翼1层是疾控中心的送样大厅, 南翼2层, 3层是疾控中心的生物实验室, 4层是疾控中心的理化实验室。
医疗卫生园区学术交流中心位于中医院和吕梁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检测区之间, 为三个医院和公共服务办公区共同服务, 1层, 2层为中小会议室, 3层为两层高的多功能学术交流中心。
3.3 剖面设计
地下2层层高4.5 m, 地下1层层高为6.0 m, 地上17层:1层层高5.4 m, 2层~4层层高均为4.5 m, 5层~17层层高均为3.9 m。总高度为77 m (含室内外高差和屋顶构架) 。
3.4 立面设计
立面采用现代简洁的设计思路白色金属外墙板沿着曲线外墙简洁布置, 勾勒出建筑简洁大方的整体形象。西立面主入口局部采用落地玻璃幕墙, 配合出挑深远的钢结构玻璃雨棚, 使主入口显得更加有气势, 同时也使入口大厅等公共空间更加宽敞明亮。南立面通过实墙面和玻璃窗的尺寸、比例的推敲, 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 使整个建筑立面整齐有序而又不显单调。北立面、西立面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局部使用玻璃幕墙, 为建筑立面增添亮点。
医疗卫生网 篇8
关键词:低碳卫生,资源共享,远程医学,电子病历,双向转诊
低碳经济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作为社会领域不可或缺的医疗卫生事业,人、财、物相对集中,能耗大。有资料表明一家拥有500~800张床位的医院用电总容量超过5 000 kW,每年消耗能源(水、电、油、气)费用600万~1 000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3%~5%,具有典型的高能耗特征。紧跟低碳潮流,增强低碳意识,发展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卫生事业追求社会效益的重要目标之一。
1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重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资源初具规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为维持自身运转及谋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断提升自身档次、扩大规模,医院建设迅猛发展,造成能源消耗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区域卫生规划不合理,城乡、地区间呈现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1]。以上问题均不符合医疗消费的低碳化发展要求。
2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有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始于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守护居民健康,倡导低碳发展”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重视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低碳化和高效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应在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过程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倡导节约,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低碳化发展。
3 医疗卫生事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应构建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管理和运行机制,保障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从而逐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低碳化发展。
3.1 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减少重复检查
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医疗机构应强化质量管理,保证各种检查、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实现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同级医院、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规范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检验项目,原则上应予以认同,实现“医院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2],从而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3.2 医疗资源、设备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建立医疗设备共享中心是提高医疗设备综合效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下,成立独立于医院之外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治中心可共享资源,且利益分配相对简单,有效减少了医院对大型设备的诱导需求,降低医疗运行成本。患者在同一个机构检查,可以保证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避免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政府主导的独立大型医疗设备检治中心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可避免卫生资源浪费,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3.3 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远程医学[4]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同,卫生资源配置有失均衡。一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无法获得及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远程医学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建立起跨越时空的“电子医院”,初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大范围内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患者看病难问题,降低医疗“门槛”,缩小医疗差别。远程医学还可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提高现有先进医疗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国家、患者的医疗负担。
3.4 推行电子病历,实现纸张低碳化
电子病历是针对传统纸质病历的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具有录入速度快、内涵质量高、明显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对于规范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减少重要内容遗漏以及稳步提高病历内涵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5]。电子病历是医疗和就医现代化、信息化的一个积极举措,符合低碳要求,必将成为现代医院病案管理最有效的模式之一。电子病历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高倍压缩信息,节省存储空间,大大减少了收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耗费的工作时间,可随时随地查询病案记录、检索、分类统计等,为临床诊疗、教学及科研提供方便。电子病历能帮助医务人员快速了解患者以前接受治疗及检查的准确资料,缩短诊疗时间,同时可通过网络向国内外专家咨询疑难病例的诊断意见等提供资料,缩短了时空距离,实现了异地医疗资源共享,方便医院间及国际间的交流,提高了病案使用效率。电子病历占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查询方便、快捷、保存时间长、操作简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6]。
3.5 实现双向转诊,推进理性就医
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医院,而基层医疗资源缺乏,由于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具有明显趋高性,使大量本来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的患者流向大医院,造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工作不饱和,而大医院又负担过重的情况,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在当前医药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推行社区首诊制,建立服务规范、运转有效的社区首诊及双向转诊制,增强大医院的延伸医疗服务。建立起以综合性大医院为核心,从三级医院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若干个实行管理一体化的“医疗服务集群”,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可增加在社区就诊的患者数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2],实现理性就医的低碳化要求。
3.6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
医疗机构建筑作为公共建筑,其结构特殊、功能复杂,能耗约高出一般公共建筑2倍,建筑节能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许多医院盲目追求高标准、大规模而忽略了节能技术的应用,造成医院的能源消耗日益增大。笔者认为医院节能应总体布局,从建筑、给、排水、动力、电气等几点着眼,贯穿设计到日常运营的全过程。同时将节能纳入医院考核范围,加强能耗管理,精确测算,不断强调细节的改进,通过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医疗卫生机构。
3.7 重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碳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消耗也迅速增长,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率超过了GDP增长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不断规范、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建立和完善门诊预约制度,提高服务意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病床周转率,使患者从挂号到出院的就医全过程耗时短、能耗低、效果佳。将“低碳意识”贯穿始终,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不断增强低碳意识,紧跟低碳潮流,构建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医疗资源共享,保障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是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构建低碳卫生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7]。
参考文献
[1]赵萍萍.提倡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医院发展[J].卫生经济研究,2002,19(6):40-41.
[2]常艳秋,王俊华,李素敏.邯郸市医疗资源共享的模式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4-16.
[3]李宁秀,高博,任晓晖,等.按资源共享原则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治中心的可行性研究[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3(22):8-12.
[4]姚志洪.医疗资源共享的理想境界[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6,19(11):34-37.
[5]徐红.发展中的电子病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99.
[6]韩艳,战恺,刘美花.电子病历及其管理[J].中国档案,2003,53(6):16-17.
医疗卫生网 篇9
本文所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相对地市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而言的, 具有特定的含义。具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等;二是乡镇卫生院。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状况
河北省有11个市, 136个县, 1962个乡镇。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99所。其中, 县级综合医院202所, 中医院135所;乡镇卫生院1962所 (含中心卫生院、所) 。据2010年账面统计资料显示, 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负债金额为64.88亿元, 平均资产负债率28.97%。其中, 县级综合医院负债42.99亿元, 占66.26%, 资产负债率28.91%;中医院负债11.43亿元, 占17.62%, 资产负债率36.06%;乡镇卫生院负债10.46亿元, 占16.12%, 资产负债率24.01%。县级综合医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152%、146%;乡镇卫生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141.68%、138.29%。县级综合医院负债额度占2010年度业务收入的41.06%;乡镇卫生院负债额度占2010年度业务收入的32.92%。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原因分析
现以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负债为例进行分析。负债总额共计53.45亿元, 如果按类别和用途进一步细分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房屋建设及设备购置15.36亿元;药品及卫生材料购置31.71亿元;预收医疗款及应付社会保障费5.34亿元;其他1.04亿元。分别占负债额度的29%、59%、10%、2%。其中, 房屋建设及设备购置、药品及卫生材料购置、预收医疗款及应付社会保障费、其他债务的比例, 县级医院为32%、56%、10%、2%;乡镇卫生院为14%、72%、10%、4%。
据初步调查, 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 国家投入政策不到位。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主因。目前, 河北省县级医院在职人员工资, 基本由医院自身收入解决。经济状况好一点的地区, 职工“三险一金”财政负担或负担一部分, 贫困地区要靠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另一方面, 国家基本建设投入实行中央、省、市、县分级负担的政策, 但大部分地区, 因财政困难或其他原因, 当地政府不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 只好贷款或采取社会融资的办法解决, 从而形成了医院债务。
第二, 盲目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在国家《大型乙类医疗设备管理办法》出台前和出台之后短期内, 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其原因一是医疗机构自筹款买设备, 不用上级审批;二是国家定价大型医疗设备收费偏高等。
第三, 新型合作医疗需求。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 河北省农民参合率达到94.46%。农民基本医疗费用的解决, 使医疗需要需求呈迅猛发展的势头。而且, 农民得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已成为常态, 加之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报销比例较多, 许多医院人满为患, 特别是住院病人骤增。初步统计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平均每年增加20%-30%。为适应病人医疗需求, 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行贷款或采取其他融资的方式, 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改扩建或购置急需的设备等。
第四, 医院正常发展。突出表现在国家拉动内需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大规模投资之前。在国家“卫生三项建设”期间, 主要是后期, 因为当时项目投入较少, 国家的投资额度与建设项目差距太大, 而地方政府又没有能力投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想方设法贷款或采取社会融资的办法。2005年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投资建设, 但政策规定, 凡是达到建设标准的医疗机构不再投资, 以前欠款由当地负责解决, 基本上形成了“鞭打快牛”的做法。据河北某县统计资料显示, 该县乡镇卫生院建设欠款达538万元, 至今没有能力还款。此外, 由于缺少周转金制度, 普遍存在医院药品、医疗耗材等欠款, 据调查一般从购买之日起, 拖欠3至6个月的居多, 导致了短期大量拖欠, 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新的债务模式。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化解对策
负债运行已经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沉重负担, 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如何走出过度负债、过度医疗、过度收费形成的恶性循环怪圈,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资产变现解决, 迁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可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其原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评估, 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公开拍卖, 拍卖所得用于偿还欠款;财政还本付息解决, 国家已经界定政府举办的医院属于公益性质, 在经营上实行保本或略低于、略高于成本的收费政策, 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资或贷款建设的房屋、设备等, 均为国有资产, 考虑到本身偿还难度, 地方财政理应负责还本付息;贫困地区由中央和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贫困地区财政困难,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本身或地方政府均无财力解决, 建议这部分债务由中央或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省市县财政分级负担解决, 采取省市县乡债务分摊的办法解决, 在具体操作上, 不搞一刀切, 地方财政状况好的可以多负担一些;改制解决,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在非营利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 打破融资瓶颈,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变部分负债为资本, 以解决债务负担, 从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 同时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周转金制度, 为解决医院短期欠款, 建议由同级财政、卫生主管部门, 重新核定医院专用周转金, 用于药品、耗材采购的周转使用。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的思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主流是好的, 其积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负债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了卫生事业发展,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目前出现的问题, 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 负债率与医疗机构发展相适应。鉴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职能、收入、服务范围和专业要求等各不相同, 是否进行负债经营?负债额度如何确定?不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决策管理。简而言之, 就是要使得衡量偿债能力指标之一的负债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及其发展相适应。县级综合医院等业务收入好、积累多的单位, 具备偿还能力的, 适度负债是正常的, 有利于医院建设与发展, 但要注意贷款发展需量力而行;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大量的医疗救治及公共卫生、卫生保健、基层卫生管理等任务, 应少负债, 或直接按公共卫生机构等同对待。
第二, 负债与还款预期相适应。负债必须以融资机构的业务收入和业务发展能力为标准核定, 以不损害机构稳定发展为基础条件, 以单位预期收益为尺度, 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保证债务效益和及时按期限偿还为主要目标。
第三, 负债率与资源配置标准相适应。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贷款或社会融资发展医疗卫生项目, 要在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框架之内, 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展规划相协调, 与社会发展与群众需要需求相吻合, 坚决防止盲目发展和扩张等。
第四, 负债率与卫生投入相适应。负债在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收入的同时, 还要把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考虑在内, 把国家投入政策作为重要依托, 以此确定负债投资项目, 防止负债过多导致长期无法偿还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违规行为。
第五,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一是建立政府融资平台, 严格项目审批, 规范负债规模, 确保项目效益, 防止出现资不抵债等行为;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贷款或社会融资, 要严格禁止将房产或重大设备等国有资产作为抵押;三是尽快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负债经营保障评价系统, 加强财务监管, 规避融资风险;四是尽快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融资办法, 规范融资行为, 规避融资风险, 提高融资效率, 更好地利用社会资金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建立新型农村卫生医疗制度 篇10
但是, 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 由于政府医疗卫生制度的缺陷和市场缺陷的双重影响, 农村卫生医疗事业进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的城乡差异扩大,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 农村缺医少药。目前, 我国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 企业职工基本参加了医疗保险, 但在农村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20%的人口, 而且筹资水平不高, 保障能力不强。据2003年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另一方面整个卫生医疗系统转轨时期的过分商业化趋向, 在缺乏政府有效监管和医疗机构的利益驱动下, 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有些药品经销企业靠回扣销售药品, 加之“以药养医”的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开大处方, 卖贵重药, 加重农民医疗负担, 损害了公共卫生事业和普及民众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由于农村缺乏政府资金投入和有效的卫生筹资机制, 农民的抗疾病风险能力降低, 许多贫困和较贫困人口不得不放弃必要的卫生服务。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后, 医疗支出的增长迅速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说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快速增长是因为原先受收入约束, 医疗支出水平过低, 医疗保健支出处于摆脱收入约束后的恢复期;那么,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医疗支出的快速攀升则是因为在医疗市场价格扭曲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双重约束下, 农民支付能力受到了限制。因此, 近年来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普遍出现, “小病躺, 大病抗, 重病来了见阎王”, 也就成了一些贫困地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应该说, 农村卫生事业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农民发展的首要前提, 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保障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市场共同作用, 尤其在农村卫生医疗保障提供方面, 政府干预优于市场调配。因为, 医疗卫生服务的很多领域属于公共物品范畴, 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缺陷。因此, 在当前, 市场已经出现低效率和损害民众趋向, 政府必须放弃强化市场化改革趋向, 还原卫生医疗事业本身是公共事物的本来面目, 政府承担起应尽责任和义务。
第一,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要以农民健康需求为中心,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 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我们要坚持农村卫生事业为农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 不能靠向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政府要对农村公共卫生和维护农民健康负起责任, 增加卫生投入, 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经费补贴, 加大向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贫困人口真正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另外, 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能借口财政困难, 把维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推向市场, 推给社会和居民。
第二,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要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 构筑广义的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雏形。试点情况表明, 这项制度对于缓解农民医疗的经济负担, 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角, 政府必须提供法律保障、政策保障和技术保障, 以支持和帮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和预定目标的实现。
第三,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要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目前, 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距很大。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卫生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备, 功能比较齐全;中部地区农村一般具备必要的基础设施, 但缺乏医疗设备和高素质卫生技术人员;西部地区大多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危房很多, 医疗设备条件差, 不能为农民提供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因此, 要想提高农村卫生医疗的质量, 必须在健全县、乡、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的同时, 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人才建设机制。要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强面向农村需要的卫生专业人才培养, 扩大定向招生试点。政府要研究制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倾斜政策, 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安心工作。此外, 要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 城市医院要选派医务人员轮流定期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帮助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
第四, 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药品监管, 打击利益集团的阻挠。我国药品流通环节极为复杂, 农村药品流通市场混乱不堪, 暗箱操作严重。医药企业和批发商之间, 各级批发商之间, 批发商和零售药店之间, 医药企业和医院之间, 批发商和医院之间以及药店和医院之间, 都会存在复杂和不正当的利益关系, 尤其是在医药企业、药品批发和医院之间形成的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就像“生物链”一样, 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药品流通体制, 建立严格的行医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现有的行医资格认证制度。要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监控农村环境质量, 打击侵害农民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的违法违纪行为。用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政府管制手段, 消除既得利益集团对卫生资源公平分配设立的障碍, 消除医药品市场不正当行为。
摘要: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 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等现象时有发生, 必须建立完备的、新型的农村卫生医疗制度。
关键词:新型,农村,卫生医疗制度
参考文献
[1]余兴厚.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经济师, 2003.1.
医疗卫生系统存在问题亟需规范 篇11
?襪药品违规获利。县级医院药品差价率过高。县级医院尚未执行零差价率政策,仍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的规定,但从所审医院情况来看,2010年至2011年度,均不同程度存在提高药品差价率违规获利的现象,共计违规获利237.35万元。违反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意见》中第一条关于“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要严格执行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的规定,中药饮片加价率可适当放宽,但原则上应控制在25%以内”的规定。
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未真正执行到位。通过对部分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结果表明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政策未真正执行到位,所抽审乡镇卫生院从账面上看基本执行了药品零差价政策,但购入的部分药品(主要是非基药)向医药公司收取了12%药品差价回扣,实际提高了药品进价。2011年度共收到上级拨入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价补助资金863万元,各乡镇卫生院按约定收取了医药公司的药品回扣231万元(不含县财政追加50万元),超过上级补助资金的30%。
?襫医疗服务收费较乱。经抽查医院收费系统、收费清单等收费数据发现,医院重复收费、超标收费等违规收费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具体违规收费项目有超标收取诊治费用、重复收取输液、注射费用、自立项目收取入院材料费,一些收费清单中,“棉签”、“棉球”等一次性材料收费也囊括其中,甚至有些连具体收费项目都无法写出,收费系统出现了“特殊材料费”收费项目,共计违规收费586.45万元。违反了《江西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2005年版)和省发改委、省卫生厅关于《江西省医疗机构医用特殊材料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赣发改收费字[2005]174号)“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一般性卫生材料(如药品、试剂、医用消耗品、手术中所需常规器械和一次性无菌巾、消毒药品、冲洗盐水、一般缝线、敷料、一次性口罩帽子和手术衣裤、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手套、各种一次性手术包、器械包、麻醉包和接生包等),在定价时已列入新项目价格中,一律不得另行收费”等规定。
?襬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收费限价政策执行不到位。2010年至2011年度,江西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全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内容收费实行限价。县级医疗机构:正常产限价700元、剖宫产限价2 000元,乡镇医疗机构:正常产限价500元、剖宫产限价1,800元”。经抽查,发现各医院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剖腹产收费限价政策均未执行到位,共计超标准收费306.06万元。
?襭违规发放绩效工资。经审计发现,各被审医院计提并发放全院职工“绩效工资”均与科室收入挂钩,实际上是变相“开单提成”。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中“八不准”中第六点关于“取消医院科室医药收入和个人收入挂钩的做法,规范医疗机构和医生行为,促使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合理施治”的规定。
?襮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县卫生行政主管机关经费长期与卫生系统专项资金同一账套,会计核算存在账务处理错误和管理混乱现象。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系统管理,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改和规范:
(1)遵守国家收费政策,规范医院收费行为。县各个医院应严格遵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意见》和《江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汇编》(2012年版),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和自行设立收费项目等乱收费行为,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规范收费行为,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
(2)加强医疗系统监督,规范药品采购管理。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应加大对医院系统的监督及管理力度。统一组织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监督管理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统一全县的药物渠道、售价。杜绝违规收费、超标准收费的现象,保护患者利益。
(3)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统一规范会计核算。各个医院应严格执行新修订《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并做好新旧医院财务和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关衔接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规范绩效工资的核算办法,严禁“绩效工资”的发放与科室和医生收入挂钩,变相“开单提成”。
(4)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监督管理。各医院要加强信息化运用,县卫生局在计算机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监督,做到实时监控、及早发现、及时整改,使网络监督管理达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现代化。
医疗卫生网 篇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阐述了医疗卫生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基层建设, 夯实基础工作, 完善基本职能仍然是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是从群众健康需求出发, 群众需要的是一个能承担健康教育、预防和医疗、保健功能的卫生服务机构, 目前, 这一任务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完成。
承德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机构被推向市场,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 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多种所有制并存, 有乡办乡管、有个人承包、有私人投资。村级卫生组织基本是个人经营, 为了生存普遍追求经济收入。基础设施设备多集中在城市或大医院, 使基层的基础设施差、设备陈旧落后;一些技术骨干苦于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 纷纷到县以上医疗机构寻求发展, 造成基层人才匮乏、队伍技术水平较低。乡镇卫生院1/3瘫痪、1/3勉强维持、1/3正常运转, 形成基层卫生机构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 2002年我们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 在全面提高基层卫生组织服务能力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开展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 全市204所乡镇卫生院达到或基本达到了建设标准, 并有157所达到了省级标准, 在解决农民健康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距基本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农村卫生问题还很突出,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大, 农民健康水平较低, 传染病、地方病仍然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健康,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服务能力较弱。因此, 筑牢卫生事业发展的根基, 必须抓实抓好“三基”工作。
1 抓好基层建设, 提高协调发展能力
“上边千条线, 下边一根针”, 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省、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都贯彻在基层、落实在基层, 基层卫生组织承担着农民群众和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基层卫生工作做好了, 能够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 能够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1.1 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建设
建设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 就抓住了基层建设的关键。2007年3月承德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在解决制约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上有了突破。全市204所乡镇卫生院实行了改革, 完成了152所, 提高了卫生服务水平, 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 乡镇卫生院门诊就诊人数达到了394.37万人, 增长了31.00%, 住院病人达到了12.07万人, 增长了305.00%, 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为1.18%, 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 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200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和《2007—2010承德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设置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提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8年, 深入落实《决定》和《规划》, 有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完成改革任务, 全市204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或基本达到省级标准;有9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省规范化标准。通过整合、改建、延伸等多种途径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2 加强队伍建设和思想建设
在队伍建设上重点落实好我市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科技教育工作意见》和《2008—2012年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 力争到2012年使全市基层卫生队伍规模、结构更加合理, 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 打造一支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的较高素质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思想建设贯彻“以人为本”、“以文化育人”的人文管理理念, 推进卫生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管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营造一个良好的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服务氛围。
1.3 加强项目建设
近5年我们争取了6亿多元资金, 主要用于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增强了基层卫生发展实力。2008年继续完成7个县级卫生机构建设、36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和7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与微软、GE公司合作, 推进丰宁、围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试点项目进程, 运用远程会诊技术扩大农村居民受益面。逐步创造条件, 在其他区 (县) 建立网络, 全面实现我市卫生工作信息化。
2 夯实基础工作,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1 注重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四个机制”。政策机制, 针对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及时制定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 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保障机制, 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学习, 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设立各种奖项, 激发医务人员钻研业务、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监督管理机制, 实行目标责任制, 引导各单位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培养, 发展卫生事业。
2.2 抓紧人才培养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培养人才要多渠道、多层次进行人才培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定》, 鼓励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每所乡镇卫生院每年要引进1~2名大学本科毕业生, 鼓励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服务, 到2010年引进大学毕业生300~400名, 改善乡镇卫生院人才结构;继续实施“卫生人才提升工程”, 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利用市、县培训基地, 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 着力培养具有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卫生管理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卫生人才;加大基层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 实施“名医”工程, 扩大名医培养覆盖面, 到2010年培养基层名医100名;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加大在职人员培养教育力度, 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建立和发展城市全科医师队伍, 利用国债项目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2.3 强化技术普及
落实《承德市基层卫生基本专业技术普及计划》, 普及基本专业技术。建立卫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巩固和更新医疗卫生知识, 提高服务水平。卫生行政部门每2年组织一次技术水平综合考核, 与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挂钩。建立逐级进修学习制度, 要求乡镇卫生院每年安排1/5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和短训, 5年内轮流1次;乡村医生每年不少于15天接受乡镇卫生院免费培训和业务指导;落实对口支援、城市医务人员晋升前到基层服务、定期到农村巡回医疗等制度, 通过定点支持、联合手术、学术交流、为基层带教专业人员等方式, 提高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和医护技术水平。
3 完善基本职能,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1 优化管理
新的卫生服务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服务模式、管理理念, 准确定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职能, 充分发挥防、保、治、管四大体系的作用, 运用系统管理方法, 实现基层卫生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几年来, 我们系统培训了乡镇卫生院院长400多名, 通过培训提高, 在防治非典、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中显现了较好的效果。
3.2 发挥职能
承德市卫生局在落实《决定》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 尤其对乡镇卫生院提出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一般卫生院提供以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急诊急救、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服务, 临床服务要具备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正常产接生及开展下腹部手术能力;中心卫生院除具备一般卫生院的职能外, 还要具备产科急诊急救和难产处置能力, 能够开展腹部手术和四肢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到2007年年底, 我市204所乡镇卫生院有44所还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 有29所不能开展正常产接生, 66所中心卫生院有29所不能开展上腹部手术。2008年我们把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作为重点突破, 要求年内达到标准要求。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 强化“六位一体”职能, 开展多样化、方便化和家庭化服务, 使其真正承担起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任务, 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形成“预防保健在社区, 疑难重症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只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增强了, 才能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 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 大病不出县”, “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才能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3 建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