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2024-10-08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精选9篇)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1

健康是每一位社会成员进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可行能力’, 以及一种‘非常基本的自由’。”[1]“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 达到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最重要的社会目标’, 并要求各国政府将促进公平作为医疗卫生政策的出发点和目的。”[2]健康公平是指每一位社会成员, 不论其收入、社会地位、居住地域、年龄和性别等如何, 都有机会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健康公平是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保障, 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对健康的公平投入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健康与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西部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农民健康状况和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 但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仍相距较远, 还存在很多问题。完善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对实现区域、城乡居民健康权利的公平享有, 维护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总量少、价格高、质量低

1.总量少。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特点, 地理位置偏僻, 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条件低下, 生存环境恶劣, 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 (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期望寿命) 为71.4岁, 其中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为78.14、北京为76.10, 而处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为69.87、云南为65.49、西藏为64.37。这与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少密切相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镇居民, 西部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严峻, 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仍然是健康意义上的弱势群体。“2008年, 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为39.37%, 但其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却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45.7%, 高于其人口比例达6个多百分点, 明显处于有利地位。中、西部地区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31.64%、28.99%, 而享有的基本卫生资源仅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26.3%、28%, 明显小于其人口比例。”[3] 中国科学院李日邦等选取4大类内容27个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指标, 经过研究发现, 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平均健康指数为36.08, 最高的是北京, 为60.15, 最低的是西藏, 仅为10.44。”[4]

2.价格高。

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极大, 但医疗市场价格却是统一的。“实际收入仅为城市居民1/6的农民, 却要按照城市的收入水平来承担医疗费用, 换句话说, 同样的医疗服务, 农民要承受城市居民6倍的负担。”[5]导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力严重不足, 抑制了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的转化。

3.质量低。

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医疗卫生设备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水平低, 2009年, 东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占医院总数比 (%) 、医院无菌手术感染率 (%) 和医院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 (%) 分别为4.65、0.8和96.4, 而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72、1.4和93.2。导致医院误诊率高, 医疗事故频发, 居民信任度差。

(二) 市场失灵、地方政府失效

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 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领域, 并不是有一个“好的市场”就能够解决问题。市场能配置资源, 是因为它有完全竞争的机制——以利润为导向、以消费者满足度为追求、供给双方在市场中进行博弈, 最后达到均衡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市场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 其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明显的外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选择的不可逆性等特征, 会引发市场失灵。既然市场机制不能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当然就需要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 弥补缺陷。但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一方面, 西部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规模普遍较小, 财政收入短缺, 普遍存在吃饭财政、赤字财政的现象, 政府配置能力有限。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受计划经济惯性及其所形成旧思维的影响, 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尚未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等公共服务投入动力不足。即便是在相对有限的投入中, 也存在着重“硬”轻“软”, 重“短”轻“长”等现象, 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项目, 比如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政策, 落实到地方, 多是将全部资金都建了大楼, 然后就结束了, 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医疗技能培训、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信息化推进等软件建设几乎无从谈起。

(三) 需求大, 需求能力小

经济学上所讲的需求基本等于需求能力, 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量。但是, 对于健康, 不应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还应该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角度探讨。单从人的本性讲, 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是没有区别的, 对于健康, 需求与需求能力完全不同, 人们不会因为支付能力的不同, 而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向往上有所区别, 相反, 健康状况越差, 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越大。西部农村地区多为历史上蛮荒之地, 气候条件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导致农民健康水平低下, 疾病多发, 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多发, 中国现存贫困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地区, “全国592个贫困县中, 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总数52%, 西部农村贫困人口6191.9万人, 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77.04%”。[6]从这一点上说, 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大于其他地区, 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居民收入有限, 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能力小于其他地区。2005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我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发现, 经济困难是农民有病不看的主要原因, 83%的农民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住院治疗, 而且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 也显示收入越低的农村地区, 居民患病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重越高。

(四) 供给成本高、效率低

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成本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空间可达性差。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 是与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是指“从一个区位到达服务设施的便捷程度, 与起点、终点和交通条件有关。”[7]西部农村地区幅员辽阔, 村落布局稀疏, 人口密度小, 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 交通落后, 信息闭塞, 导致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差, 进而导致供给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效率却低于其他地区。

二、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改进对策分析

(一) 以人为本, 坚持公益性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活动, 它是一种可以产生正外部效益的特殊服务, 是一项具有福利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伦理性服务行业。”[8]建国初期, 我国政府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不动摇, 尽管经济底子很薄弱,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很低, 但在基本医疗卫生领域, 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初级的、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 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一度视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效解决健康问题的思路之一。但在1985年之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在处理福利性、公益性和商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差, 把商品性提升到原本不属于它的位置, 出现了以经济效益为本、以社会效益为辅的本末倒置现象。”[9]面向全体居民提供健康需求的基本医疗卫生是公益性的, 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是国际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从经济学意义上讲, “等价交换”是公平的体现之一, 但健康不仅仅是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 更是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政治学等意义上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 “人道主义”原则应该成为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 将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需求大但需求能力不足的西部农村地区倾斜, 缩小不同人群之间因支付能力差距而造成的健康差距, 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健康公平。

(二) 确立政府主导地位, 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

从国际经验来看, 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左右时, 全体居民的基本生存性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对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之,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涉及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障等多方面, 与居民健康直接相关, 市场在西部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供给与需求中是明显失灵的, 政府对居民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 应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政府主导地位。当前, 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政府主导地位, 最主要的是加大投入。如前所述, 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有限, 从健康公平的角度讲, 中央财政应该在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中承担主要责任。有学者利用随机生产边界模型的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市的农村医疗卫生政府效率进行估算, 结果发现, “对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财政投入增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较大。”[10]在运用DEA方法测量我国1994—2007年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效率时发现, “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规模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效率的影响显著, 且只有该投入在规模上跨越单一门槛值、在结构上得以合理使用时, 才能促使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效率在各地区间同步提高。”[11]中共中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增加财政投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当前, 中央政府应该积极调整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将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费用全部纳入预算支出范围, 并应建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 明确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 引导西部农村地区跨越投入的门槛值, 从而缩小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

(三) 结合地区特点, 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是保护居民健康、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途径。新农合制度自2003年开始实行试点, 到2009年已经基本达到了全面覆盖, 西部农村地区也已全面开展。2009年, 西部地区已有1052个县 (市、区) 全面开展新农合, 参合人数达25894.89万人, 其中补偿受益23337.14万人次。西部农村地区在普遍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 群众 “小病拖、大病抗” 的陈旧观念得以改变, 健康意识有所增强, 同时, 参合农民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疾病, 促使各定点医疗机构参与竞争, 着力改善就医环境、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服务水平, 特别是实行大病住院补偿和定点分娩补助, 降低乡镇卫生院门槛费、提高报销比例后, 农民就诊住院率大幅上升, 培育和拉动了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推动了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功能是多维度的, “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出发, 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从维护和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角度理解, 它是一项社会伦理制度;从人人享受最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角度出发, 解决了人口占多数长期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状态农牧民最基本的看病需要, 它是一项社会建设制度;从经济发展原则出发, 健康了才有劳动资本, 才能实现勤劳致富, 它是一项经济制度;从收入分配公平原则出发, 政府运用宏观调节手段, 使收入差距约束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 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它又是一项收入分配制度。”[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农村居民健康权的实现、健康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但由于西部农村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新农合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 一些其他地区不会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在西部农村地区出现, 一些在其他地区相对合理的制度设计在西部农村地区也可能行不通。因此, 新农合制度在实际运行及进一步完善过程中, 必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区分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文化背景等特点, 有差别的推行, 而不应该一个模式、“一刀切”。在经济发达地区, 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化

更多体现了风险共担原则, 而在西部农村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居民支付能力有限, 对健康的潜在需求远远大于需求能力, 因此, 在进一步完善西部农村地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度设计中, 一方面要体现社会救助原则, 加大对居民患大病的救助力度, 另一方面要体现对健康的普遍促进原则, 注重对小病治疗的补贴, 全面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摘要: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 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虽明显得到改善, 但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仍相距甚远。从实践看, 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总量少、价格高、质量低;市场失灵、地方政府失效;需求大、需求能力小;供给成本高、效率低。因此, 应采取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 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 结合地区特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来改进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这对实现区域、城乡居民健康权利的公平享有, 维护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健康公平,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2

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申办流程

一、申报条件

参加唐山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含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医保费,所患疾病符合门诊特殊疾病政策规定范围内病种的市本级(路北区、路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平区、古冶区)参保人员。

二、3、9月1-10日申报种病范围及申办流程

(一)申报病种范围 城镇职工病种范围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糖尿病合并肾病;3.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4.糖尿病足;5.脑血管后遗症;6.冠心病;7.慢性肝炎(活动期);8.肝硬化;9.慢性阻塞性肺病;10.肺源性心脏病;11.慢性周围血管病;12.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功能障碍;13.帕金森氏病;14.胃溃疡;15.十二指肠溃疡;16.慢性萎缩性胃炎;17.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18.系统性红斑狼疮;19.高血压;20.精神分裂症;21.双情感障碍;22.脑、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城乡居民病种范围

215.胃肠道间质瘤。

城乡居民病种范围

1.尿毒症;2.肺移植术后;3.心脏移植术后;4.肝脏移植术后;5.肾移植术后;6.恶性肿瘤;7.冠心病(支架、搭桥);8.再生障碍性贫血;9.白血病;10.血友病;1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胃肠道间质瘤;13.苯丙酮尿症。

城乡居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病范围

1、高血压(Ⅲ期高危及以上);

2、风心病;

3、肺心病;

4、心肌梗塞;

5、各种慢性心功能衰竭;

6、脑血管后遗症(有严重功能障碍);

7、慢性中重度病毒性肝炎;

8、肝硬化;

9、慢性肾炎;

10、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

11、再生障碍性贫血;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

13、系统性红斑狼疮;

14、癫痫;

15、精神障碍;

16、活动性结核;

17、帕金森氏病;

18、器官移植术后治疗(仅限于使用抗排斥免疫调节剂);

19、终末期肾病;20、恶性肿瘤放化疗;

21、白血病;

22、重症精神病。

(二)申办流程

1、申报时间

每周星期一至三(法定节假日顺延)。

2、申报材料

申报个人需提供一年内公立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确诊病历一份真实、有效、齐全(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社会保障卡。

城乡居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申报材料

申报个人需根据《唐山市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细则(试行)》(唐人社字〔2017〕160号)文件中规定的病种范围和《河北省医疗保障救助对象18种普通慢性病和4种重大慢性病标准》要求提供所申请病种的相关资料真实、有效、齐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效证件、社会保障卡。

3、申办流程

参保人员→申报建档→鉴定→系统录入→办理《专用证》

4、申办时限

每周星期一至三申报的星期五办理《专用证》(法定节假日顺延)、次周周一起享受待遇(特殊限额病种除外)。

四、受理部门

(一)申报部门

市本级公立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医保科。申报按照在住院或就医确诊医疗机构原则。提供异地住院确诊病历的参保人员在末次就医医疗机构或市本级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申报,城乡居民苯丙酮尿症病种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唐山

61.非市本级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人员请向所在县(市)、区人社部门咨询办理程序及相关事宜。

2.请登录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资料下载”栏目下载《唐山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入户、异地)鉴定申请表》。

3.《市本级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申办流程图》附后。

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医疗保险处

2018年5月1日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3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枢纽,是开展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和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建设稳定且具有较高素质的乡镇卫生人才队伍,不仅是保证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更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1]。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山东省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学历、职称等分布及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差别,同时了解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为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及更好的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调查了山东省80所乡镇卫生院,包括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

1.2 研究方法

以济南、淄博、烟台、日照、泰安、济宁、菏泽、聊城、临沂、德州作为样本点,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层,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9个地市的乡镇卫生院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录入,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共调查了80所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39所(48.8%), 一般卫生院41所(51.2%)。全额拨款的卫生院12所(15.0%),差额拨款的卫生院64所(80.0%),自收自支的卫生院4所(5.0%);66所(84.6%)卫生院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77所(96.25%)卫生院属于新农合定点机构。乡镇卫生院辖区内的居民距离卫生院的最远车程(自行车)为24分钟。因此,乡镇卫生院能够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被调查的乡镇卫生院中,平均每所乡镇卫生院辖区的人口总数为44 396人,其中女性为21 747人,占总人数的49.98%;15~49岁的已婚育龄妇女平均人数为12 083人,占总人数的27.21%;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平均为5 207人,占总人数的11.7%。80所乡镇卫生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 068人,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85人,辖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人。

2.2 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一般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比较

表1显示:中心乡镇卫生院平均床位数、下属卫生室/站个数和服务行政村个数多于一般乡镇卫生院(P<0.05);但服务总人口数、拥有卫技人员数、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在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之间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专业技术职称、执业资格构成情况

表2显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以专科和中专为主,占81.24%,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的所占比仅为12.81%,无专业学历者占5.95%。有32.89%的卫生技术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初级技术职称及无技术职称的者分别占58.63%和8.48%;在执业资格方面,仍有4.65%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

2.4 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分别从家庭诊疗服务、转诊服务、社区院前急救和中医药服务等方面分析乡镇卫生院为辖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情况,并将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比较。表3显示:仅有42.50%的卫生院提供家庭出诊服务,一般卫生院(53.66%)高于中心卫生院(30.7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P=0.038),而开展家庭护理、家庭病床服务的分别占22.50%和25.00%,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转诊服务、社区院前急救、常见病中医药诊疗方面,中心卫生院与乡镇卫生院开展比率无统计学差异。中心卫生院针灸和按摩手法治疗服务开展比率高于一般卫生院。

3 讨论

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的基本要素,是发展卫生事业的决定性资源,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2,3,4,5,6]。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50.85个卫生技术人员,中心卫生院为55.31人,一般卫生院为46.63人,均高于2010年全国乡镇卫生院25.7人的平均水平[7]。服务辖区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15/每千人口,与小康型卫生院人员总数按每万服务人口配25.4人相比有较大差距[8]。辖区居民距离卫生院最远自行车车程为24分钟,乡镇卫生院能够为辖区内人群提供方便及时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96.25%的乡镇卫生院为新农合定点机构,与国家基本医疗改革政策保持一致,为基本满足大众医疗需求提供了保障。作为经济强省,仅有15.0%的乡镇卫生院为全额拨款单位,各级政府应予重视,加强对乡镇卫生机构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

中心卫生院与一般卫生院的服务总人口数、拥有卫技人员数、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配置均衡,人人基本享有均等医疗服务。但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下属卫生室数多于一般乡镇卫生院,侧面反映出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较一般乡镇卫生院强。

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以专科和中专为主,占81.24%,初级技术职称及无技术职称的者分别占58.63%和8.48,仍有4.65%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说明乡镇卫生院仍以低学历、低职称卫生技术人员为主,与全国情况类似[7,9]。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岗位编制问题,以及基层工资和待遇水平较低,不利于专业发展,难以引进本科、硕士毕业生,招聘的大学生流出情况也很严重[7,9,10,11]。因此,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和提高医技人员整体素质方面制定政策并加以落实,不断改善和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的学历职称结构及专业技术水平,以便为大众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乡镇卫生院在家庭诊疗服务,社区院前急救服务,转诊服务,中医药服务方面开展比率偏低。开展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的乡镇卫生院分别为42.50%、22.50%和25.00%,尽管在针灸、按摩手法治疗项目开展方面,中心卫生院优于一般卫生院,但乡镇卫生院在提供中医药服务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考核评估和督导,逐步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内容,以便满足不同人群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全面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姜秀波,吴义丽,张东峰,等.青岛市崂山区乡镇卫生院人力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34.

[2]Stubbings L,Scott JM.NHS workforce issues:implicationsfor future practice[J].J Health Organ Manag,2004,18(3):179-194.

[3]Albreht T,Klazinga N.Health manpower planning in Slove-nia:a Policy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roles of stakeholdersand methodologies[J].J Health Polit Poliey Law,2002,27(6):1001-1022.

[4]Report of a WHO study Group[J].WHO sechnieal Reportseries 1990,801:7-53.

[5]Boiteux P,Dalibard Ch,Bonjour P.Human resource pro-gramming and management:the experience of the FrenchVeterinary Services[J].Rev Sci Tech,2003,22(2):569-585.

[6]Anvari M.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human re-sources in healthcare[J].Healthc Q,2007,10(4):84-88.21(4):284-286.

[7]张雪莉,周鼎伦.2001-2010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2):111-114.

[8]钟要红,王国敬,毛建勋,等.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配置标准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5):453-455.

[9]贾环,丁燕,王伟.我国乡镇卫生院资源现状与利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9):716-719.

[10]马英,陈树文.大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58-59.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4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经济,也要注重促进公平正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如果不是“人人”,而是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方面,这种服务往往会成为一种“特权”,而不能享受这种权利的常常又是弱势群体,此时反而会加大社会不公;另一方面,没有资格享受这种服务的人也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其他方式来谋取这种权利,形成所谓“绿洲效应”,从而导致不公平行为的蔓延。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济互助,有利于社会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将来会患什么病、需要多少钱等相关因素是不可预知的,因而发生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比其他经济、社会风险更大。一旦发生大病,此时仅靠单个人自身的储蓄积累往往是无法承受的。应对疾病风险,更应该依靠参保群体之间的横向再分配和共济互助。也就是说,靠大多数不生病的人,用基本上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少量资金投入医疗保险项目,以帮助少数生病的人渡过难关;而不生病的人在投入资金的同时,也享有了在自己生病时获得帮助的权利,这是一种符合大数定律的“双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社会稳定和谐。

撑起护卫人民健康的保护伞

说起医改,可能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随着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日渐凸显,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医改的性质、方向以及具体方案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成为近两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20多年的医改历程,恰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鲜明地反映出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状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上建立起一个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相适应的,由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同组成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模式僵化的弊端不断显现,农村合作医疗也逐渐难以为继。1985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医改的逐步推进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很大的活力,解决了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但也带来了公益性质淡化等一些副作用。与此同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卫生事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医患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分析,果断决策,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卫生问题。近年来,除了加大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遏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势头等具体措施,还重点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到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支持。

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决定在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主要做法就是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小病,农民个人筹资一小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一大部分。由于解决了农民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广大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情高涨,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速度越来越快。原计划是2010年达到农村地区“全覆盖”,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2008年就能实现“全覆盖”。

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针对除城镇职工以外的非从业居民(主要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适时推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试点工作已于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始启动,2008年将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

此外,自20世纪末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覆盖的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从1998年的5%增长到2007年第三季度的64.6%。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人数达到7.3亿人,超过农村常住人口的90%以上,若以户籍人口计算,则达到8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已经达到1.80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41亿人,两者相加为2.21亿人,大约为城镇常住人口的40%,若以户籍人口计算,则已近50%。

医疗保障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部分,对于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一轮医改的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在方案中,将继续促进建立覆盖全民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三项不断衔接的制度,恰似一座稳定牢固的三角架,高高撑起一把护卫全体居民健康的保护伞,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全民健康提升到更高水平

目标是灯塔,指引着航船的方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设定,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的健康素质的需求,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也是蓝图,需要全面细致的规划,脚踏实地的建设。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制度,从基础性框架起步,朝着更加全面的水平发展;从覆盖面不够大,朝着逐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发展。

当前,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在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好这一制度,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公益性是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本质属性,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命线。要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加大卫生投入,坚决杜绝那种“医院大门八字开,有病没钱莫进来”的现象。二是“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俗话说,“良医治未病”。“预防为主”,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和长远利益,重视诊治“未病之病”、“欲病之病”。“以农村为重点”,就是要更加关注农民健康问题。农村一直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新增卫生投入与制定政策要优先向农村倾斜,使农民最终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西医并重”,就是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西医、中西药相协调。这两大原则,是医改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共同组成的。建立好这一基本制度,也就意味着要推进四大体系协调发展。

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是健全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网络,特别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这样有助于抵御像“非典”那样的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的侵袭。

建设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参与、依法创办医疗机构,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性的医疗卫生需求,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设医疗保障体系,重点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相互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慈善事业为补充,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这是实现“病有所医”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保证群众基本用药,这样有助于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从根本上减轻群众药物费用负担。

为了保障上述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还要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医疗服务与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等改革,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把全民健康不断提升到更高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从事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面对未来,我们豪情万丈。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13亿人全部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更加伟大的世界奇迹就一定能够实现!

铺就13亿人的健康之路——怎么解决看病难

提起看病,很多人都有过去大医院就诊的经历:挂号排长队,候诊等半天,反复检查太折腾,开大处方花钱多„„说到底就是一个字:“难”。前不久,一部讲述医院故事的电视剧《医者仁心》,在央视和一些地方卫视热播。剧中全景展示了一家大医院“凤凰涅槃”、重获患者信任的过程,也真实再现了人们熟知的各种看病难现象,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健康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得到了一定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这一“顽疾”,党和政府正不断深化医改,努力打造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共有7项: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困难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农村(社区)改水改厕,贵州等6省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共有9项: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检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深度解读

深化医改的5项重点任务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 问诊看病难:症状缓解还需治疗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生了病,本来就很难受,如果看病再变成一件难事,就更加让人痛苦。“挂号起五更,排队一条龙”、“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些前几年流行的顺口溜透露出人们对看病难的抱怨与无奈。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看病难,中央作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2009年4月,一张医治看病难的“药方”——深化医改方案,在历经3年的讨论和修改后,正式公布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两年来,深化医改全面铺开,取得一定成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7项重大服务和9类基本服务免费向居民提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2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建、改扩建近两万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展开,预约挂号等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正向全国推广。

深度解读

我国医院的等级

我国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各级医院经过评审,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愈一个人的疾病,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医治看病难顽疾,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导致看病难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有的刚开始理顺,有的还未触及;医改政策的全面落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效果也待逐步显现。总的来看,当前看病难虽有所缓解,但仍较突出。仔细分析,主要难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医院看病排长队是看病难的主要表现。

权威声音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陈竺(卫生部部长):新医改方案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实现全面系统解决居民看病就医问题、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绝对性的难。这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导致的,表现为缺医少药,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这种看病难已基本上解决,只存在于一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偏远地区。

相对性的难。这是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导致的,主要发生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一进大医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太多、队太长、等太久。挂号、交费和拿药,一般要折腾大半天时间。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为了能挂上号,有的彻夜排队,有的全家总动员、轮流上阵,苦不堪言。这种难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

因“贵”而“难”。这是由于医药费用负担重导致的。据统计,2010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66.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193.9元。一次住院费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更超过了农民年人均收入。至于经常要看病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医药费负担不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还连累到整个家庭。这种难与前两种难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看病难的程度。

可见,解决看病难,依然任重而道远。必须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缓解看病难上取得扎实进展。

深度解读

数字“十二五”健康新目标

◎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比“十一五”末增加1岁。

◎婴儿死亡率降至12%。,比“十一五”末下降8%。

◎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比“十一五”末下降27%。

◎提高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比“十一五”末下降21%。

◇ 合力保基本:织就医疗惠民网

国民的健康水平,事关民族发展、国家兴衰。为人们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提供基本保障的内容与范围也不尽相同。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提出了“保基本”这一重要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具体来说,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是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使群众尽量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要通过全民医保,降低个人医药费用支出。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对常用药合理定价、保障供应,让患者能用上实惠管用的药。这三项内容,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解决看病难的基础性工作,对实现人人“病有所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保基本”工作逐步推进,但总的看,目前的标准和水平还比较低。我们既要量力而行,努力做到广覆盖、可持续;也要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标准和水平,为全体人民织就一张从防到医、从药到保的基本医疗惠民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增投入、促均等。确保基本服务项目和重大服务项目免费向群众提供,必须依靠雄厚的资金保障。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010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同时,将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加快覆盖农村和困难地区,逐步实现均等化。比如,今后5年,将为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水平、上层次。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标准,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2011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将提至每人每年200元,住院费报销比例提至70%,政策范围内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使参保群众权益得到更好保障。2011年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参保人数较少的省区,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北京市推进“一老一小”保险实现医保全覆盖

2007年开始,北京市将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纳入大病医疗保险,惠及180万人。2008年又将47万城镇劳动年龄内的无业居民纳入大病医保,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全覆盖。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添内容、广覆盖。目前我国已确定了307种基本药物,今后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基本药物目录“扩容”,增加更多药品种类。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2011年年底基本覆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今后5年,其他医疗机构也将逐步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010年起,安徽省基层开展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药价普降30%—50%。

◇ 着力强基层:群众看病更便捷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一旦有个头疼脑热,最方便的还是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遍使用基本药物,具有看病“便”和“廉”的独特优势,是大医院的“前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让它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有利于缓解大医院看病难问题。

前些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度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窘境,群众小伤小病也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提出“强基层”的明确要求。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530亿元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层医疗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2011年,国家又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长期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将有力推动基层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基层医院虽然有了崭新的设备、宽敞的诊室,但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务人员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群众前来就诊。因此,不仅要继续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也要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

政策传真

国家推进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

从2010年开始,国家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提高新农合对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补偿比例。截至2011年4月,全国已有9059名患儿获得救治,患儿家庭个人支付费用比试点前降低60%。预计2011年9月底,全国所有农村白血病、先心病患儿,包括部分城乡协同推进地区的城镇儿童将都能受益于这一政策。此外,农村居民新增病种医疗保障试点工作也加快推进,优先将乳腺癌、宫颈癌、农村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和耐多药肺结核等病种纳入试点范围。

服务网络遍基层。强基层,首先是构筑完善的医疗服务网。要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增加医疗点。2011年将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黑龙江省乡镇卫生院吸引高层次人才

哈尔滨市近年来加强基层建设,吸引不少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该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卫生院的47名医护人员中,有27人是大专或本科以上的学历,他们深受患者信任。

培养人才固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人才是关键。基层工作重心是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需要全科医生这个“多面手”,而目前基层合格的全科医生比较匮乏。2011年,国家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时,创新激励政策和方式,通过契约服务、按人头付费、开办诊所、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提供特殊补贴政策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把人才留在基层、稳定在基层,当好群众健康“守护人”。

对口支援助基层。单靠基层自身,短期难以强起来,还需借助外力。国家已制定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要求每所城市三级医院通过派出医生、实行托管等多种形式,与3所左右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鼓励、支持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坐诊、定期巡诊;落实大医院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

英国的全科医生制度

英国居民可在社区医院选择一名全科医生,由其负责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生病时一般先找全科医生就医。全科医生由国家发给全额工资,因而可以专心为居民诊疗。

此外,还要通过减免诊疗费用、提高看病报销比例等倾斜政策,运用经济杠杆,进一步降低基层诊疗费用,吸引患者来就医。并探索建立基层与大医院的转诊机制,引导群众养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习惯。

北京市社区医院就诊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不断增强社区医院吸引力。一是完善公益性。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社区医务人员吃上“皇粮”,有效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常用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比大医院平均下降36.1%。二是多渠道引进好医生。采取接收应届毕业生、返聘大医院退休医师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医院诊疗水平。三是实行转诊制度。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开展对口协作,患者通过社区医院向大医院转诊,比直接到大医院挂号还方便,且免收挂号费。四是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居民可以通过签约形式,得到常见病诊疗及健康管理等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到基层就诊患者比重已由2006年的5%提高到42%左右。

百姓心声

◎医生是守护生命的天使。他们的价值在于用医疗技术救人,而不是靠卖药挣钱。

◎为什么手机能漫游,医保却一直不能全国“漫游”呢?这很不合理,很不方便。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关键就是要能够买到便宜药。如果像以前一样,药品一降价就“见光死”,老百姓还是得不到实惠。

◎一般的感冒发烧,我现在就去社区医院,方便又便宜。干嘛非要扎堆去大医院呢?有时候,观念一换天地宽。

◇ 姓公要为民: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2010年2月,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朝着回归“公益性”这一共同目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出部署,标志着公立医院改革已进入到试点探索与全国推广共同开展的新阶段。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公立医院占据着主体地位。据2009年统计,我国医院总数为19822家,其中公立医院为14086家。

公立医院大多拥有优质医疗资源,承担着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2010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和住院人次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同时,公立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一直都是看病就医各种矛盾聚集的“重灾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对公立医院采取了国企改革的思路,实行放权搞活政策。很多公立医院通过小病大看、卖药提成、重复检查等手段进行创收,运行机制发生扭曲,趋利性增强,公益性淡化。加之一些公立医院管理不善,就医流程设计不合理,少数医务人员服务“冷、硬、顶、拖、推”等,加剧了患者对看病难的感受。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是缓解看病难的重点和关键。

也要看到,作为最主要的医疗服务终端,公立医院与药企药商、医务人员、患者、医保机构等各方切身利益纠缠在一起,不仅“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其他各方面改革都绕不过的“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复杂性强,影响医改全局,事关医改成败,既要积极推进,也要稳妥处理好深层次问题。为此,深化医改提出“两条腿走路”:一些保障公益性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可先行试点;一些体现公益性的具体便民措施,要尽快推开。

云南省昆明市试点管办分开

2010年年底,昆明市试点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成立市医院管理局和市医院发展中心,前者负责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后者则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义务,承担政府开办公立医院的职责。管办分开后,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依法对各类办医主体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医院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安徽省芜湖市试点医药分开

近年来芜湖市推进医药分开,成立药品管理中心,接收公立医院的药品购销权,医院药房改为其下属的药品调配中心,医院不再经营药品。药品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全市基本用药目录,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这一改革举措切断了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仅2009年就减少当地群众药费支出6117万元。

理顺体制,推进医药分开。

当前公立医院运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体制机制不合理有关。要坚持“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建立符合公益的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路子。尤其是要推动医药分开,通过探索新的药品采购供应模式、医药收支分开核算等多种途径,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投入到位,完善补偿政策。目前,政府投入一般只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6%—8%,仅靠这些投入,无法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政府将加大投入,补偿公立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后减少的收入或亏损,并落实对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的投入,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保障。

优化流程,改善就医服务。不少看病难问题,实际上是由就诊流程复杂、服务不够人性化造成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诊疗流程来解决。目前,全国1200多所三级医院普遍推出便民惠民措施,比如,推出就医“一卡通”、提供预约诊疗、便民门诊等服务,缩短病人候诊时间;控制不必要的诊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等。

陕西省子长县加大公立医院改革补偿力度

2008年以来,陕西省子长县开展以创建“平价医院”为主题的公立医院改革。将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预算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县财政负担。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既解决了医院建设发展问题,又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 医者需仁心: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看病”说成“看医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生职业的特殊重要性。医生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是能否看好病的关键因素,决定最终疗效的,往往不是药物,不是设备,而是医生。医生职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性,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同于普通服务。医患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患者往往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只能依赖于医生的诊断。在世界各国,医生通常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我国目前有800多万医务人员,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就医服务量,为人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医生群体的社会形象被扭曲,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职业尊严感受到冲击。这既有医生的问题,更有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医务人员正当收入过低、公立医院实行鼓励创收的考核机制等,“逼迫”一些医生开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过度诊疗,甚至还有少数医生吃拿回扣、收受红包,引起患者不满,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生是患者求医看病的希望,也是医药卫生事业的主体力量,广大医生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是关系到缓解看病难、深化医改的大事。改革既要“见物”,更要“见人”。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安心从医,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从政府来说,要创造有利于医生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使其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体现。理顺分配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取消“以药补医”,体现医生劳动价值,改革绩效考核方式,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完善医生规范化培训,试点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为广大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吴孟超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人民医学家”。

旦正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村医,2011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邓前堆

云南省福贡县怒族村医,28年来溜索出诊,被誉为“索道医生”。

从医生自身来说,要恪守职业道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必备的基本价值追求。当病人以生命健康相托,以信任之心相与,医生不仅要以医术相助,更要以仁爱之情相应。要把患者健康放在首位,以关心体贴的态度为患者服务,在赢得患者尊重中实现职业尊严和事业发展。

从广大患者来说,要理解和信任医生。要充分认识医生的职业特殊性,尊重医生的劳动和付出。面对病魔,需要医患携起手来,相互配合,共渡难关。还要看到医学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无法治疗,不能苛求医生包治百病。

在重大紧急灾害事件当中,广大医护人员在抢救群众生命安全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5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1]26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2011]27号) 精神, 经省政府同意, 现就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 工作通知如下:

一、扩大参保覆盖面

(一) 巩固和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

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学校的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 继续将城镇非从业居民, 包括老年人、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 (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生) 、少年儿童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等, 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使2011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 完善参保个人缴费机制。

积极探索跨年度自动续保机制, 各地应设立灵活的缴费时间和简便的个人缴费方式, 采取委托银行代扣代缴、电话或短信提示缴费、开放日常缴费窗口等多种措施, 方便居民依法主动缴纳和自动续保。

二、落实筹资标准

(一) 提高财政补助标准。

2011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 其中省级财政根据各地财力情况, 分档给予补助。具体为:省级财政对原有120元继续按照原财力分档补助, 对新增80元省级财政按照新财力分档补助, 补助比例统一为80%、60%、40%、25%。

在提高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 扩大对困难居民参保个人缴费政府补助范围, 将现行规定对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所需个人缴费由政府给予补贴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各地要尽快按规定将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纳入所在地财政补助范围。

(二)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在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的同时, 各地要充分考虑不同参保对象经济承受能力、居民收入增长、待遇水平提高等因素, 分类制定个人缴费标准, 原则上2011年参保居民人均个人缴费不得低于每人50元。积极探索居民医保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机制, 鼓励居民多缴费, 享受较高的医疗保障待遇。

三、完善待遇政策

(一)

各设区市应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 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城镇居民医保基金, 稳步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减轻参保居民医疗费用负担。

(二) 全面开展门诊统筹。

1. 建立普通门诊统筹。

普通门诊统筹是针对参保居民门诊特殊病种和住院以外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和门诊一般诊疗费用, 由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给予一定限额报销的保障制度。力争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设区市所辖县 (市、区) 全部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工作。

普通门诊统筹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中列支, 原则上普通门诊统筹的基金比例占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10%左右。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出与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列账, 统一管理。

普通门诊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由设区市确定。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为国家基本药物和我省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费用, 以及符合规定的门诊一般诊疗费用。

按规定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 由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各地要积极探索普通门诊统筹费用总额预付或按人头付费等费用结算办法, 具体结算方式由各设区市确定。

普通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在已列入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学校医疗机构中选择, 启动阶段, 参保居民就近选择一所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普通门诊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选择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实行一年一定, 中途不予变更。

2011年当年大学生日常医疗继续按照现行办法执行。

2. 扩大门诊特殊疾病病种。

在对部分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保障的基础上, 2011年特殊病种的保障范围扩大到苯丙酮尿症、重性精神病人门诊药物治疗费用和城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各地要将苯丙酮尿症、重性精神病人门诊药物治疗费用和城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范围。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水平, 鼓励这部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三) 调整住院报销医保政策。

1.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

各设区市要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 合理调整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 各层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差距进一步拉大到10%以上, 优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院住院费用支付比例。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到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且不低于5万元。

2.全面启动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

2011年各设区市建立城镇居民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制度, 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中列支, 原则上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基金比例占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5%左右, 以各设区市为统筹单位。各设区市为城镇居民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 可以采取由医保中心经办或委托商业保险办理等多种方式, 帮助解决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 具体报销比例由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加强医疗保险管理

(一) 加强转诊和异地就医管理。

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转诊的支付政策。加强区域间医保经办机构协作, 参保居民在异地务工或随子女异地居住的, 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异地就医办法, 办理异地居住登记手续并享受相关医疗待遇, 做好参保居民异地就医服务工作。

(二)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各设区市要加快推进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结合门诊和住院的特点, 实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付费办法, 控制医疗服务成本。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严格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要充分发挥医疗保险机构的优势, 积极推广使用稽核软件, 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日常诊疗多维数据监督。要加大对欺诈、违规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研究逐步将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

五、加快推进设区市统筹

各设区市必须严格执行闽政[2007]29号文件规定, 落实设区市统筹, 在设区市范围内实现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险基金互助共济和抗风险能力, 确保参保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险待遇。实施中退到县级统筹的设区市,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任务繁重, 各设区市要按照本通知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 抓紧调整2011年所辖县 (市、区) 统一的城镇居民医保政策, 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设区市在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请及时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报告。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6

积极稳妥推进门诊统筹。开展门诊统筹可以让参保人养成“有病及早就医”的意识, 防止小病变大病, 可以减少住院, 调控卫生资源, 提高保障绩效, 同时对搭建医改接驳平台, 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科医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门诊统筹必须着力“保基本”, 考虑基金承受能力, 不能一味提高待遇水平。为避免“广撒芝麻盐”, 切实减轻大病患者负担, 应重点保障医疗费用高、参保群众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从实际调研看, 群众对慢性病报销政策的满意度是最高的。

建立健全门诊统筹医疗服务指标考核体系。根据门诊特点和保障需要, 设计考核指标, 加强对门诊就诊率、转诊率、次均费用、费用结构等指标的考核, 分析门诊就诊人次、次均费用、就诊人次与医生人数之比、患者满意度等, 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提倡医药分开支付的方法。针对当前“低诊疗费高药费”的现象, 与会代表建议提高诊疗费比例, 降低药品费用比例, 优先保障诊疗费用, 降低药品费用, 以付费制度改革促使医药分家, 推进医改。

建立与门诊统筹相适应的付费机制。探索门诊统筹与按人头付费相结合、预算精确化管理与总额预付相结合等多种有效方式,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实现保障绩效与基金平衡。相应地, 监管重点应该由防止过度医疗转向保证服务质量上来。

门诊统筹必须着力“强基层”, 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相结合。很多地区社区服务能力不足、转诊机制没有跟上, 与门诊统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 应与付费制度改革相结合, 采取经济引导方式, 稳步推进门诊统筹工作。在社区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不能强迫参保人员到社区就医。

建立门诊统筹医疗服务监督体系。由于门诊具有就诊行为不确定性强、影响因素多、就诊频次高、次均费用低但总量大的特点, 所以门诊统筹具有管理面广、服务量大、监管难度大的特点, 加大门诊统筹监管力度尤为重要。上海市人社局充分运用和依据《社会保险法》、《执业医师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加强与卫生、公安部门联合执法, 将防范和打击贩卖医保药品违法活动纳入上海市平安建设实事项目, 并出台《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 遏制了欺诈骗保行为。

门诊统筹应发挥医院自律作用。医院方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方, 是防范基金风险的直接端口, 因此实施门诊统筹必须充分调动医院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贯彻执行医保政策、规范诊疗行为中来。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主动简化门诊就医流程, 规范就医记录书写规定, 规定门急诊处方用药的品种、用药量, 加强门诊大病管理, 在配合医保工作的同时也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实现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7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适宜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我国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课题目的是了解天津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于天津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以及改善卫生公平性、保护公民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天津市1993年、1998年、2003年及2008年四次卫生服务调查中有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数据;

(2)2007年、2008年天津市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的调查数据;

(3)天津市卫生统计资料中有关基层卫生机构人才的统计数据。

1.2 方法。

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后,利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6.0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

2.1.1 居民两周患病率分析。

天津市1993~2008年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就诊率则缓慢下降,形成“剪刀差”态势,说明虽然居民患病率不断上升,但就医愿望却在持续下降;从地域分析结果来看,城市地区的两周患病率及其增长速度均要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的两周患病就诊率大幅下降(见表1)。

2.1.2 慢性病患病率分析。

天津市2008年慢性病患病率为192.45‰,比2003年增加了43‰,比1998年增加了42‰,比1993年增加了93‰;而城市地区慢性病患病率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2008年天津市第四次服务调查显示天津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2003年、1998年和1993年相比,高血压病始终位居首位;糖尿病由1993年的第9位,1998年的第7位,2003年的第3位提高到2008年的第2位;2008年在前十位中新出现的疾病是心绞痛。

2.1.3 住院率分析。

天津市2008年居民住院率为43.17‰,比2003年增加17.58‰,比1998年增加18.32‰,比1993年增加19.54‰;从地域上看,城市居民住院率及其增长速度均高于农村地区。从住院疾病病种来看,天津市居民住院主要原因在不断变化。心脏病逐渐成为住院疾病中占据首位的疾病病种;糖尿病上升速度也较快,2008年已上升到第三位;脑血管疾病多年居高不下。

2.1.4 死亡率分析。

天津市2008年居民疾病死亡率为160.2/10万,排名前十位的疾病大部分为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从地域上看,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尤其以冠心病和各类恶性肿瘤为高(见表2)。

2.2 卫生适宜技术需求状况

2.2.1 天津市适宜技术需求分析。

由天津市市内六区及农村地区居民患病情况可见,城市地区居民患病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为主,农村地区则以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高血压病为主(见表3)。经分析可知,在排名前十位的疾病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绝大部分疾病均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基本的预防和治疗。

2.2.2 天津市适宜技术开展现状分析。

2007年天津市开展了农村适宜技术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为天津市蓟县及宁河两县,结果表明天津市农村(蓟县及宁河)卫生适宜技术应用主要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主。2008年天津市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调查工作,总结出全市范围内适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的1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这些技术充分体现了“简便验廉”的特色,为天津市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基础(见表4)。

2.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建设需求情况。

2008年天津市平均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市内六区卫生人员数目是农村地区的2倍多,分布极不均匀;无论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中执业医师拥有量均较少,平均为11.5人,仅占全部卫生人员的32%,数量和质量均较为不足。全市乡镇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3114人,中级以上职称占27%,初级占65.6%,护士699人,中级以上职称占32.5%,初级占60.4%;全市乡村医生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有65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407人,仅占全部乡医的7.44%。

3讨论与建议

3.1 数据分析显示,1993~2008年之间,天津市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以及住院率均呈增加趋势,慢性病逐渐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高血压病是本市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而糖尿病、椎间盘疾病、心绞痛等与人们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也已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居民慢性病的管理,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最大程度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1]。

3.2 数据表明,绝大部分疾病均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基本的预防和治疗,通过近年来天津市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实践来看,适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天津市居民常见疾病的有效治疗、就医环境的有效改善、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长效机制的建设,更好的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2,3]。

3.3 天津卫生资源配置一直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基层卫生院,重医疗、轻公共卫生建设等情况,致使优质卫生资源过多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不适应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数据表明,天津市不同区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分布不均匀,基层执业医师的数量和质量尤为不足,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为基层培养合格的执业医师,提高基层卫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4,5]。

参考文献

[1]涂诗意,孙晓筠,徐小炮,等.山东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43-44.

[2]高启胜,任建萍,郭清,等.浙江省三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3):148-149.

[3]杨文秀,申长虹,陈子震,等.天津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A):1050-1052.

[4]申长虹,陈子震,徐霁,等.天津市社区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A):1053-1054.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8

一、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设计与实施路径

长宁区探索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实施路径, 主要是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水平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 通过对人群的划分, 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家庭医生的实施;通过对服务内容的划分, 分程度、分特色地覆盖家庭医生相关服务。

(一) 逐层覆盖的时间路径

长宁区立足人群实际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将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过程按照人群的覆盖顺序和时间进度五层同心圆结构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首先, 以“四医联动”人群 (困难群体) 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 采取“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困”的基本医疗保障措施, 缓解困难家庭、困难人员就医问题, 通过“四医联动”的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 率先在贫困人群中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定点医疗制和社区首诊制, 开展双向转诊实现梯度就诊, 引导“四医联动”人群有序就医。

在家庭医生制度覆盖“四医联动”特殊人群之后, 结合不同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 首先选择慢性病管理对象、残疾人等已经在社区接受了公共卫生等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进行推广, 这些人群对于社区中心提供的慢性病管理、残疾人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有较大的需求, 或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关系, 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也较为容易。之后, 将范围扩大到辖区内的老年人等重点管理对象, 以开药拿药的基本医疗为工作突破口, 结合基本医疗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将这部分人群纳入家庭医生的服务范围。依托家庭医生制服务, 进而推广到对慢性病管理对象、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管理对象的家庭, 逐步将家庭中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病人全部纳入干预随访管理范围。最后,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逐级推广、逐层覆盖, 通过同心圆的不断外延分步骤、分阶段、分重点地推广覆盖到全部家庭人群。

(二) 按需服务与程度路径

在现阶段, 考虑到以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发展情况, 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一是为“四医联动”对象 (困难群体) 开展签约式服务。以“四医联动”对象为切入口,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家庭医生依照协议提供服务, 给予医疗费用减免等优惠措施;通过医疗费用减免等优惠措施, 实施定点医疗和社区首诊;根据患者病情开展梯度就诊。二是为有需求的重点人群家庭开展约定式服务。为慢性病患者、老干部、归侨重点人群家庭, 提供约定式服务:为其提供随访、预约和健康干预服务, 并逐步引导家庭成员到社区首诊、参与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三是以“按需服务、分类服务”为原则, 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以“按需服务、分类服务”为原则, 服务对象由“四医联动”对象家庭、慢性病患者家庭, 逐步向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全人群家庭扩展, 积极引导责任区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二、长宁区家庭医生制的政策突破与模式优化

(一) 政策突破点

在“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支持下, 以“四医联动”对象家庭为切入口, 通过引导“四医联动”家庭成员到社区 (家庭医生) 首诊、根据需要定向转诊, 逐步探索建立有序诊疗机制, 逐步实现定点医疗、社区首诊、梯度就诊的政策突破。

定点医疗。“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资金, 由现有市、区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和区叠加医疗救助专项资金、临时救助专项资金、社会募集资金和相关医疗保险减负、报销或补助的返还金构成。通过整合医疗相关经费资源, 实施定点医疗优惠政策, 向辖区内的贫困人口提供价廉、优质的家庭医生服务, 通过优惠措施引导“四医联动”特殊人群定点医疗, 有序就诊。

社区首诊。以“四医联动”对象为切入口, 通过医疗费用减免等优惠措施, 引导签约对象到户籍地所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首诊。为了给社区首诊创造更加有力的环境和条件, 多家社区都开展了实施家庭医生制预约门诊的探索和尝试。

梯度就诊。结合“四医联动”推行工作, 强化“3-2-1”区域卫生协同服务体系, 签约家庭保障对象在中心由家庭医生接诊, 根据患者病情予以全科诊疗、家庭病床、住院治疗及区域定点医疗机构转诊, 实现梯度就诊。

(二)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优化

长宁区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多种特色试点工作,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家庭医生制主题, 因地制宜、积极申报、开展试点项目, 内容涉及家庭医生“13533”工作法、健康教育、健康门诊、慢性病管理等方面, 实现了家庭医生服务的一种全新服务和质的转变。

家庭医生工作室“13533”工作法, 即以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为中心 (1个中心) , 依靠全科团队与中心的协同、中心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协同以及与社区资源的社区协同所产生的3个协同, 向患者提供约定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的5类服务, 以建立与社区居民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健康促进的伙伴关系以及与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的3类关系, 最终达到体现健康促进、体现和谐医患、体现政府服务意识的3个效果。

家庭医生健康教育“5S”工作法, 即通过引入5S现场管理方法应用于家庭健康教育领域, 形成家庭医生对于社区居民家庭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法。通过培训家庭医生具体实施, 遵从5S管理的五大步骤, 帮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环境和健康路径。

家庭医生健康门诊, 即以系统整体论为方法论,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 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 注重病人参与决策与管理, 注重运用健康档案、信息化技术提高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有效率。

“社区慢性病立体化管理”模式, 是以家庭医生为核心, 以社区全科团队为平台,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模式。家庭医生通过立体化的慢性病管理, 即防治一体化管理、患者-家庭系统化管理、信息化全程动态管理三个手段, 使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得到系统、规范的治疗和干预, 使家庭医生成为社区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值得信赖的健康管理者。

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模式的重构: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运行的配套措施

在组织架构上, 首先,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团队协作与支持。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新型全科服务团队, 理顺团队内各成员的职责分工与协作关系:全科团队长是全科团队的总协调者与管理者;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主要服务者, 同时还是健康信息的管理者、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健康生活与行为的干预者及健康转介服务的指引者;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是家庭医生的工作助手与健康信息收集者。其次, 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与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大系统之间既有分工又要有合作, 因此通过发挥各系统对全科服务团队的协同与支持作用, 形成对全科团队和家庭医生工作强有力的支持。中心管理系统尤其是质控部门是中心业务工作的总协调和综合管理部门, 不仅承担日常质控管理工作, 而且承担中心内部和中心外部对全科服务团队及家庭医生的支持与协调工作。再次,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区域卫生协同服务体系。通过社区家庭医生制工作的实施, 逐步建立上下联动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形成区域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中心”协同服务的格局。通过和二三级医院开展协同服务关系, 促进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专家预约等服务的落实;通过和CDC、妇幼所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公卫协同, 进行公卫监测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一) 质控体系与激励机制

完善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质控体系, 建立区级层面、中心层面的多级质控系统, 通过卫生管理中心的质控考核和中心内部的一级、二级质控, 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三个方面对家庭医生进行质控考核, 加强对家庭医生的管理考核。此外,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 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经费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 建立家庭医生激励和倾斜机制, 调动家庭医生的积极性, 并通过实施项目管理匹配专项资金, 为家庭医生制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周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家庭医生津贴”制度, 对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 支持平台、人才培养与信息化系统

长宁区卫管中心通过巩固和不断优化现有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积极争取区发改委、财政局、人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加强与街镇、居委会的沟通、合作, 努力构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开展的支持平台, 以保证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经费、人力资源配置等措施落实到位。长宁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建立家庭医生岗位培训制度, 将家庭医生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岗位聘用、职称聘用结合, 组织开展系列培训, 强化家庭医生在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协调和服务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提升家庭医生的综合服务能级。

为保障家庭医生制度开展, 长宁区在2011年进一步强化家庭医生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加快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了适应家庭医生工作模式要求, 对家庭医生工作平台进行开发和应用, 整合诊疗、家床、公共卫生等信息模块, 使家庭医生工作更为便捷。同时推出面向居民的公益性“医健通”健康咨询服务平台, 并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长宁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经验效果评价

通过改革实践, 目前, 长宁区已经实现了居委会家庭医生全覆盖, 全区182个居委会全部配备了家庭医生, 并在各居委会建立了家庭医生公示制度。截至2011年9月30日, 接受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共计28014户家庭, 62295人, 基本覆盖全区超过10%的家庭和人口。其中, 签约制服务家庭10133户, “四医联动”对象就诊41460人次, 实现家庭医生定点首诊率100%、定点双向转诊率100%, 定向转诊5293人次, 社区累计减免困难群体医疗费用1819350.24元。另外, 开展约定式服务家庭达到17881户, 服务对象已经从“四医联动对象”逐步推广到慢性病患者等有需求的家庭。截至2011年9月, 长宁区各社区建卡管理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分别较2011年1月增加25.4%和42.2%,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后,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稳中有升, 有效管理率、高危人群控制率均有所上升。

根据笔者进行的相关调研, 被调查者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的评价都非常好, 92.9%的居民表示家庭医生给予的健康指导非常有用, 96.7%的居民表示愿意听取、接受家庭医生给予的健康指导, 94.8%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向家庭医生寻求帮助, 居民与家庭医生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长宁区以贫困人口为突破口, 通过“四医联动”政策的实施, 在贫困人口中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并通过政策的引导推行定点医疗、社区首诊、梯度就诊等就医模式实现政策突破, 引导患者有序就诊, 在一年的试点推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符合实际国情, 也符合家庭医生发展规律, 是家庭医生制度一次重要的实践探索。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进一步完善, 应当寻求实现政策突破的放大效应, 将政策突破点——定点医疗、社区首诊、梯度就诊复制扩大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五、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

(一) 寻求政策效应放大的突破口

长宁经验在一年的试点推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政策突破的放大效应, 通过何种方式将政策突破点——定点医疗、社区首诊、梯度就诊复制扩大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通过何种权益交换机制能够让患者居民放弃现有的自由就诊的权利, 选择政府所倡导的定点医疗、有序就诊等就医模式, 只有实现了权益交换的平衡, 才能真正使家庭医生制度所要实现的各种政策突破产生放大效应, 并为更广泛的人群所接纳。另外在寻求政策突破的时候, 要结合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水平和时机, 选择重点内容、重点人群实行重点支援、重点扶持。比如, 由于医疗资源承载能力有限, 双向转诊机制在全人群中推广基本难以实现, 这时要选择最迫切、最大量、最必须的需求人群重点进行推广。

(二) 重新塑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与外部治理关系

随着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进一步开展实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的界定、整合和协调将尤为重要。首先要将中心内外部的各种关系明确地表示出来, 只有明晰各种关系之后才能实现各方的协调, 进而通过协调的关系实现整合, 最终明确各方责任, 真正体现家庭医生责任制中的责任要求。从内部来看, 随着由全科服务模式的网格化管理向家庭医生的网络化服务转变的过程, 当前的条块关系如何界定,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家庭医生和团队内其他成员、团队和中心、专业业务条线和管理条线是怎样的关系, 需要进一步去梳理和明确。从外部来看, 中心和二、三级医院之间的医疗协同、与CDC等机构的公共卫生协同以及社区协同这些协同体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怎样产生的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三) 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与价值内涵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开展, 长宁区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其间也产生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并取得了诸多成效, 应当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之上总结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制度的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 比如医护组合、慢性病管理等公卫工作的合并等运行机制的尝试。在此基础之上同时探索破除某些旧的模式和机制, 顺应当前家庭医生制度开展所需的条件要求,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制机制的创新, 为继续深化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扫清障碍, 使得今后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通过制度的归并、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效率的工作方式的推行, 最终实现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的要求。

摘要:在“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支持下, 以“四医联动”对象家庭为切入口, 通过引导“四医联动”家庭成员到社区 (家庭医生) 首诊、根据需要定向转诊, 上海市长宁区逐步探索建立有序诊疗机制, 逐步实现定点医疗、社区首诊、梯度就诊的政策突破。长宁区的经验为新医改政策在基层的实施和创新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四医联动,家庭医生,制度经验,上海长宁

参考文献

[1]梁鸿, 朱莹, 赵德余.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中国卫生资源, 2006, (4) .

[2]张平, 吴文娟.通往公众健康之路:医疗卫生改革的长宁经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赵德余, 梁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医患关系重构[J].世界经济文汇, 2007, (3) .

[4]赵德余, 梁鸿.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J].复旦大学学报, 2010, (6) .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篇9

1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世界银行在1993 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投资健康》中提出的一揽子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各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过程中,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服务包的选择标准和内容有所差别[1],实施策略因各国国情不同而异。国内有学者认为[2],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当是最基本、人人能获得、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和居民都能负担得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基于政府筹资能力、结合国内疾病发生特点来选择服务内容,可根据服务内容确定不同层级的服务包来分级提供。

卫生筹资是一定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卫生领域资金筹集、分配和利用活动的总和。通过税收、社会医疗保险和患者直接支付等渠道筹集资金,然后把资金分配到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就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金流动的过程。建立卫生筹资体系的目的是保障每个国民都能获取和利用卫生服务,并且不因为利用这些卫生服务而遭受经济困难。但是,即使是最富裕的国家也无法保障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每一项卫生服务,因此,卫生服务筹资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体系的建设。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是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集足够资金,对资金数量、筹资来源(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筹资方式和筹资体系所作的制度性安排,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和保证。过去对卫生筹资的研究比较多,聚焦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的研究较少,但每个国家卫生筹资的主要目的都应该是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以期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民覆盖。

2 国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

2.1 以英国为代表的税收筹资模式

英国定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一系列公共筹资的卫生产品和服务[3],但没有具体规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1946 年的《国家卫生服务法案》明确说明英国采取税收筹资模式,因此,可以认为英国通过税收渠道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阿富汗、斯里兰卡[1]定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通过公共筹资为全民或最贫困的人提供的医疗服务,在定义中明确了通过税收或公共渠道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以色列[4]在1995 年颁布的《国家卫生保险法案》中提出通过一般税和健康税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有4 个私立非盈利疾病基金会为居民提供服务。泰国[5]在2002年通过了《国民健康保障法案》,建立了以税收为主、其他社会保险形式相结合的卫生筹资模式,其中,中央政府承担了主要的卫生支出,用于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拿大[6]的卫生体系由税收支撑,以联邦政府和省政府的投入为主要筹资渠道,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内的免费医疗。澳大利亚[7]的卫生费用主要来源于通过一般税和医疗照顾税筹集的政府财政资金,政府为居民提供国家卫生项目、口腔服务项目、老年服务项目和国家卫生目标项目四大项卫生服务项目。其他国家如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税收为居民免费提供内容广泛的综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波兰、巴西和罗马尼亚通过公共筹资为全民免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8]。采取这类筹资模式的国家,其国民以高收入人群为主,涵盖服务项目广泛,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层级以中央政府为主。

2.2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模式

德国[9]通过立法建立了强制的社会医疗保险,为居民的医疗服务筹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保者缴费,另外,政府通过税收补助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州卫生部负责传染病预防和治疗,市县卫生局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卫生保健工作。法国[10]医疗费用的77.1% 来源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一半来自于政府税收,一半来自于征缴保险费,其他渠道还有国家医疗救助基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此外,采取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筹资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国,南非和斯洛伐克[1]也通过强制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为居民提供一个最小的、人人享有的服务包。这类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国民收入高,涵盖服务项目广泛,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

2.3 混合筹资模式

墨西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8]等国家采用税收和保险相结合的混合筹资模式,一方面通过税收筹资为所有人提供基本包,另一方面通过保险筹资为被保险人提供福利包。埃塞俄比亚、刚果、冈比亚、加纳和孟加拉等国由于财政收入较低,采取税收和国际援助结合的混合筹资模式,通过税收和国际援助为国民提供最小化的服务包。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主要通过储蓄医疗保险筹资,结合国家税收投入,共同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了税收、医疗保险和国际援助等筹资渠道外,部分国家[5,10,11]还把烟草、酒、药品广告等公共卫生有关的特种税收的一部分投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用以保障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类混合筹资模式,国民收入中等或较低,涵盖服务项目较少,缺乏健全的立法保障,监管层级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

3 国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经验总结

3.1 通过立法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

通过立法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地位和筹资机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健康公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具有供给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的特征,属于一项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筹资提供。因此,很多国家通过立法来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法案》、德国的《疾病保险法》、以色列的《国家卫生保险法案》、泰国的《国家健康保障法》、印度和巴西的宪法中关于卫生权利的规定都是通过立法来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的典范。

3.2 重视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的影响

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中政府卫生筹资的比例、广义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预算支出的比例和服务包的内容,还会通过影响正式部门就业率间接影响政府对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突发的经济性因素还会影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实施,如金融危机对泰国卫生筹资体系改革的影响[8]。政治因素也可以直接影响卫生服务筹资模式,如中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12],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的收入,前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开始政治经济转型,大多数国家开始采用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将社会医疗保障、一般税收和私人自付费用相结合,但私人医疗保险没有得到大力发展。西班牙[13]在社会党执政后由社会保障系统转换为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美国[14]利益集团对实施全民医疗保险的阻挠同样反映出政治因素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影响。历史文化因素会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产生深刻影响,如亚美尼亚和乌克兰沿袭前苏联的Semashko模式,通过税收为卫生服务筹集费用,丹麦的公共福利传统对其现在税收筹资模式的影响。

3.3 拓宽筹资渠道,调整筹资结构,建立长效筹资机制

首先,单一渠道筹资有利有弊,需要拓宽筹资渠道,采取混合筹资模式。如英国以税收筹资模式为主,但同时以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为辅;德国和日本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但也以税收筹资为辅;法国和韩国以公共筹资为主,但也以个人筹资为辅[15]。因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可以采用多种筹资渠道相结合,互为补助。其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连续性的服务,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需要制度化的筹资方式和长效的筹资机制作为保证。

3.4 税收筹资模式需要合理划分政府责任

从国际比较来看,不同层级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事权划分主要取决于该国的卫生体制模式和财政体制模式[16]。以税收为筹资模式的国家,财政体制模式不同,政府卫生支出职责也不同。英国是财政单一制国家,英国政府的卫生预算资金基本都来自于中央政府,地区卫生管理局是作为卫生部的派出机构负责地区卫生事业的资金拨付和服务监管[17]。其他如泰国、新加坡和法国等事权和财权高度集中的国家,卫生支出责任也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16]。财政联邦制国家的事权和财权则相对分散。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是税收职能的主要行使者,占有大量的卫生资金,负担医疗、药品等津贴及其他卫生项目;州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及公共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的直接责任者[7]。加拿大的卫生筹资以联邦政府和省政府为主,卫生事务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联邦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将卫生费用划拨给各省,由省级政府负担主要卫生支出[6]。

4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的应用借鉴

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筹资主要依靠政府按项目投入,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三种筹资方式之间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政府、社会和个人在卫生筹资中的责任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障水平的公平性。尽管由于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界定不一致,所采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也有所差别,但仍有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首先,应通过立法确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地位,明确服务包内容和筹资制度。无论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税收筹资模式国家,还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国家,都是通过立法来确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因此,我国也应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步伐,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作出制度安排。

其次,应采取税收为主的筹资模式,并逐步向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转化。税收筹资模式资金来源稳定,社会共济能力强,但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具有效率高、管理成本低等优势。在已建立覆盖全民的三大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同时,合理增加政府财政对医疗保险筹资的补助,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筹资责任。各级政府筹资责任的划分是政府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事权的划分,取决于卫生体制和财政体制。过去,由于财政分权和卫生事业分权的双重推进,卫生财政支出的责任主要集中在地方,而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卫生财政支出的差异,进而导致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恶化。从我国实际出发,可由中央政府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和贫困地区卫生经费的补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补助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形式共同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筹资。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187

摘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了国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总结归纳出四点经验:加强政府卫生立法和政治承诺,重视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筹资模式的影响,拓宽筹资渠道、调整筹资结构和建立长效筹资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卫生支出责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的建设提供借鉴。

上一篇:重大错报下一篇:男装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