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反射治疗仪

2024-08-23

SW反射治疗仪(共3篇)

SW反射治疗仪 篇1

摘要: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VVRS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VVRS3例(4.6%),术后发生VVRS8例(12.3%),术后延迟发生VVRS4例(6.2%)。经及时采取抢救措施,15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无死亡。结论 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VVRS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

在心脏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常见且极其危险的并发症[1],部分患者于介入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时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等一系列临床反应,称为拔管反应(SPS)。其中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SPS最常见,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1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5例患者,其中15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男10例,女5例;年龄41~75岁。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头晕、面色苍白、烦躁、脉搏微弱、血压下降(<90/60mm Hg,1mm Hg=0.133kPa),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休克。

1.2 方法

患者一旦出现VVRS,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同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所致窒息,并给予相关药物处理。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有效的血容量。如血压下降,即予多巴胺100~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直至血压稳定;心率缓慢,立即予阿托品1~2mg静脉滴注;足背动脉搏动不良、穿刺口有血肿或疼痛难忍者即拆除绷带,重新包扎;使用TR-Band装置压迫桡动脉穿刺止血者立即予气囊放气减压。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精神紧张和恐惧会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减慢,因此术前应对患者给予耐心、恰当的解释,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承受能力,注重做好个性化心理护理与指导。术后患者回到病房,护士应多巡视、多照顾、多安慰;使用心电监护仪时,认真讲解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和意义。

1.3.2 严密监测心率及血压情况:

心电监护是观察心电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应严密监测其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HR<60次/min,BP<90/60mm Hg,伴有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均提示患者可能出现VVRS,应立即迅速处理。

1.3.3 拔管前后的护理:

VVRS一般发生在术中、术后拔管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保留鞘管时。(1)拔除动脉鞘管时由于紧张、疼痛和压迫周围血管,易诱发VVRS,故应做好拔管前准备,排空膀胱,向患者耐心解释,解除其恐惧及精神紧张,建立静脉通路;常规备好抢救车和阿托品、多巴胺、参麦等药物。(2)拔鞘管前积极静脉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据报道[2],患者拔管前予以生理盐水100~200ml/h,应用3~4h,可弥补由于术前禁饮食、术中出汗等原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3)拔鞘管前要应用1%利多卡因对鞘管周围进行充分局部麻醉,减轻对血管的压迫、牵拉和刺激,减少VVRS的发生。(4)拔管过程中密切监护血压、心率、呼吸,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或紧张。

1.3.4 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介入术后患者需多饮水,给予补液治疗以增加尿量,有利于造影剂从尿液排出,而此时患者穿刺肢体行动不便患者容易憋尿,膀胱括约肌扩张,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极易引起VVRS。

2 结 果

本组患者术中发生VVRS 3例(4.6%),术后发生VVRS 8例(12.3%),术后延迟发生VVRS 4例(6.2%)。经治疗和护理后,15例患者颜面潮红、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

3 讨 论

人体血管有丰富的来自迷走神经的感觉神经末梢,参与血压和血容量的调节,在血管受到刺激如牵拉、压迫时可能发生VVRS[3],表现为心率减慢、全身动脉系统扩张、血压下降,还可能与患者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膀胱过度充盈、拔管时疼痛刺激因素有关。VVRS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临床综合征[4],VVRS一般是良性过程[5],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6]。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中,护士要充分了解VVRS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提高对VVRS的认识;在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通过积极预防相关的诱发因素,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应做作到有心理准备和预见性,及时发现,积极处理。

参考文献

[1]马长生,盖鲁粤.介入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0-432.

[2]周玉杰,成忠,史冬梅.心脏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18(3):227-228.

[3]王蓓,徐建红,徐洁.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4(14):381-382.

[4]慕春言,王景斌.心脏与周围介入术后致血管迷走反射的对比观察[J].中华误诊杂志,2003,3(10):10-12.

[5]杨冰,姚宝红,周发强.1例冠心病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6,4:69-70.

[6]汤亚芬,钱红艳,钱小玫.股动脉鞘拔除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4,17(10):13-14.

SW反射治疗仪 篇2

1 资 料

患者, 男, 59岁, 于2011年5月10日入院, 入院前3 d于睡眠时突然出现胸闷, 胸痛, 放射至左肩部, 持续约30 min~60 min, 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入院当日即行冠脉双源CT检查:冠脉分布呈左冠优势型;前降支近段局部管腔狭窄约90%。心脏彩超示:心脏各房室大小正常, 大血管内径正常, 三尖瓣少量反流,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67%。次日10:00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 经桡动脉成功植入XIENCEV3.0 mm×18 mm支架一枚至前降支中段, 术后支架贴壁良好, 内膜光滑无撕裂。于11:20安全返回病房, 生命体征稳定, 心电图无异常。13:30患者突然出现胸闷, 胸痛心慌, 面色苍白, 大汗出, 诉桡动脉压迫处疼痛难忍。即刻心电图较前未有明显变化, 心电监护:心率36次/min, 血压70/50 mmHg (1 mmHg=0.133 kPa) , 立即给予阿托品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 多巴胺10 mg静脉推注。同时于桡动脉压迫处放气减压缓解疼痛。3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 心率59次/min, 血压升至106/68 mmHg, 病情稳定。

2 讨 论

本例患者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 患者症状发生与桡动脉压迫过度、疼痛刺激、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有关。人体循环系统发育于内胚层, 除毛细血管外, 所有血管均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由于局部麻醉不充分或患者紧张, 导致疼痛值降低, 耐受力差, 而疼痛感增强, 这种疼痛刺激作用于皮质中枢和下丘脑, 使胆碱能神经的张力突然升高, 引起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快至30 s内发生, 这种剧烈疼痛甚至可致神经源性休克[2]。同时大动脉内膜的压力感受器在受到牵拉、压迫等刺激时, 可反射性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兴奋, 使全身动脉扩张, 心率下降, 血压降低[3]。所以一旦出现血管迷走反射, 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给予处理, 可能会出现休克, 心脏骤停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 要时刻提高警惕, 做到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 减轻患者的焦虑, 紧张情绪, 术中充分麻醉以减少疼痛, 术后桡动脉加压包扎不宜过紧, 且要适时减压, 任何环节不能有疏忽, 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文艺, 郝翠萍.冠心病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药学, 2008, 17 (3) :35.

[2]邵艳奇, 夏玉林, 李文贞.冠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防治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12 (7) :1341.

SW反射治疗仪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月~2015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编码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9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9.36±7.97岁,平均病程13.82±2.36天;对照组4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0.43±8.09,平均病程13.65±1.8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经MRI或CT及临床确诊,年龄≤75岁,Ashworth痉挛评级在Ⅰ级或Ⅰ级以上;排除意识不清,MMSE量表评价提示认知功能受损及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另拮抗肌取穴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法针刺。每周治疗5天,周末休息,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

1.2.1 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

①按康复科常规处理,治疗包括营养脑细胞、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②康复治疗:良姿位摆放(抗痉挛体位)、关节活动度训练,各痉挛肌施以缓慢持续牵张,躯干控制训练,卧坐训练、坐站训练,站立平衡训练、起立行走训练,下肢负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1.2.2 传统取穴法针刺

按照“治痿独取阳明”原则取穴、针刺,上肢:肩髃、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阳溪、合谷等;下肢:足三里、丰隆、解溪、阳陵泉、悬钟、申脉、三阴交、太冲。常规穴位消毒,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30号不锈钢针针刺,针刺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每10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1min,留针30min[3]。

1.2.3 拮抗肌取穴针刺

上肢取肩髃、肩中、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三皇穴(阴陵泉、漏谷、三阴交)[3]。针刺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非课题组成员评价疗效,确保试验者、观察者、资料收集者三分离,统计分析工作由不知试验方案的专人负责。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inal Index CSI),下肢H反射潜伏期,下肢H/M值(H max/M max)。

1.3.1 临床痉挛指数[4]

包括肌张力、腱反射及阵挛,①肌张力,无阻力(软瘫):0分;阻力降低(低张力):2分;正常阻力:4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6分;阻力重度增加:8分。②腱反射,无反射:0分;反射减弱:1分;反射正常:2分;反射活跃:3分;反射亢进:4分。③阵挛,无阵挛:1分;阵挛1~2次:2分;阵挛2次以上:3分;阵挛持续超过30s:4分。无痉挛:0~6分;轻度痉挛:7~9分;中度痉挛:10~12分;重度痉挛:13~16分。

1.3.2 H反射检查[5]

①检测仪器:丹迪Medtronic Keypoint Workstation肌电图仪;②条件:室温20℃~25℃,刺激脉冲频率1Hz,波宽0.5ms,方波;③体位:俯卧位,足踝关节处放一个枕头使足踝微屈;④方法:采用表面电极进行刺激和记录,刺激电极置于腘窝,刺激电极的阴极位于腘窝近端,参考电极置于肌腹下缘4cm处,记录电极置于腓肠肌肌腹;⑤记录H反射潜伏期、H反射最大波幅和M波最大波幅比值(H max/M max,H/M)。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组脱落2例,均未到疗程出院;对照组脱落3例,其中未到疗程出院1例,因并发症退出研究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CSI评分、下肢H反射潜伏期及H/M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SI评分及H/M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反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的最终康复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ADL),让偏瘫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回归社区、回归家庭。但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模式,限制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目前治疗偏瘫痉挛的方法主要是康复手法训练、抗痉挛药物、肉毒素注射等,但存在疗效持续时间短、效果不确切等缺点。针灸和中药等治疗偏瘫痉挛有效[6]。古人认为偏瘫与“风”(内风和外风)有关,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痰、瘀、虚,痰浊、瘀血借风而行,痹阻经络[3]。因此,循经络针刺对偏瘫功能及痉挛有明显作用。传统取穴法主要取阳明经穴,古人认为“风邪多犯阳经”,《素问·萎论》“治痿独取阳明”,临床实践提示针刺阳明经穴可以补脾益气,提高肌力,但可能强化共同运动及联合反应,导致“误用综合征”,使痉挛不容易控制。目前结合现代生理学观点认为,通过针刺偏瘫侧拮抗肌穴位[6]可以兴奋拮抗肌的肌梭,兴奋拮抗肌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冲动经过Ia类纤维传至脊髓),使拮抗肌兴奋收缩,依据交互抑制原理[7],痉挛肌松弛。因此,偏瘫侧拮抗肌取穴针刺能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的肌张力,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抑制痉挛模式,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本研究通过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案对比拮抗肌取穴和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的效果,发现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偏瘫痉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针刺。

目前,痉挛评定多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和综合痉挛指数CSI(Clinic Spinal Index),改良Ashworth评定法多用于上肢痉挛评定,CSI评定更适合下肢痉挛评定,其量化欠准确、以主观感觉为判定基础,故评定可信度受限。有研究认为H反射评价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痉挛状况可靠[8]。肌电图H反射是指次强刺激胫后神经所诱发的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的反射反应,H反射是由Ia类感觉传入纤维通过与α运动神经元突触联系而产生的单突触反射,可以测定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及整个传导通路上感觉及运动纤维的功能状态[9]。H反射的参数有H反射潜伏期(H reflex latency)、H反射最大波幅(H max)和M波最大波幅(M max)之比(H/M)和H波最大波幅(H amplitude)。H反射振幅反映反射的活跃程度,H反射潜伏期反映神经传递兴奋的过程,H/M代表单突触反射募集运动神经元数目在运动神经元池中所占比例,可以比较客观地说明运动神经元激活情况或兴奋性。本研究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H反射的变化发现,拮抗肌取穴治疗后H反射潜伏期较大,H/M比值较小,与临床观察结果及CSI评定结果相符,具有相关性。所以,H反射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评估的良好指标,H反射评价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痉挛存在和严重程度更客观、量化。

祖国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常有较好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不明,欠缺客观评价标准,难以推广。本研究对比分析拮抗肌取穴和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并从电生理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应用H反射客观、量化评价疗效,为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观察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其H反射变化。方法: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予常规处理及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拮抗肌取穴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法针刺,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及患侧下肢H反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SI评分及H/M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反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有良好疗效;H反射可客观、量化评价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拮抗肌取穴,H反射,痉挛,下肢

参考文献

[1]岳增辉,李良,常小荣,等.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效应差异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7):582-586.

[2]李红玲,徐凌娇.H反射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78-280.

[3]石学敏.针灸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6-235

[4]Nadeau S,Arsenault AB,Gravel D,et al.Analysis of the spasticity index used in adults with a stroke[J].Canadian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2012,11:219-220.

[5]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66.

[6]王文春,宋庆军,王倩,等.拮抗肌运动点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38-442.

[7]迟相林,王道珍,郭兆荣,等.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2):1087-1089.

[8]Ansari NN,Naghdi S.The effect ofBobath approach o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spinal alpha motor neurones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muscle spasticity[J].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2013,47(1):29-36.

上一篇:椎间孔镜下一篇:保险企业如何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