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结合

2024-07-29

形神结合(精选3篇)

形神结合 篇1

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活动, 是十分必要的。运动与劳动不同, 运动是根据自身状况做相适应的活动, 主要是调节脏腑, 促进新陈代谢, 加强肌肉筋脉的运动。运动根据自身的体力设定, 不能过度。糖尿病患者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目的是达到饮食量与运动消耗量的基本平衡, 早上不要运动太过, 因为未进食前大量运动, 体内能量供应不足, 易引起酮症酸中毒昏迷。饭后应休息30~60分钟, 再进行体育运动。我们研究所根据12万人的调查和亲身实践总结出“周身形神相结合十二法”, 可供广大糖尿病患者试行, 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周身形神相结合12法:每日清晨起床后、早饭后、中午饭后和晚上睡眠前应作12个简单的动作, 可使您身心恢复灵活, 减去疲劳, 神清气爽。

1. 吐故纳新法

深吸气和吐气, 与腹部运动相结合, 在深吸气时, 腹部向内收回, 呼气时, 腹部外扩, 这样反复12次。动作立正姿势, 吸气, 两上肢前平展, 两手相对掌心向上, 吸气时, 两上肢由体侧复原。

2. 扩抱增气法

立正姿势, 在深呼吸的同时, 两上肢向左右伸展与肩平, 两手用劲握拳, 平行向前方, 双拳眼相触, 接着使劲向后扩展。

3. 十二经脉疏通法

双手交叉放于胸部, 深呼吸12次后先左手运动, 从胸轻摸, 右上肢内侧至手端, 再延外侧至头, 环耳顺躯体右外侧至下肢脚部, 沿内侧向上至胸;再接着右手运动, 从胸沿左上侧至手端, 延外侧至头、环耳顺躯体左外侧至下肢脚部, 沿内侧向上至胸。反复12次。

4. 会阴阳调气法

先用左手掌放在头顶百会部位, 稍离1寸左右, 先逆时针方向, 手在头部旋转, 再顺时针旋转, 各60次后, 右手同左手运动。

5. 中枢调节法

立正姿势, 左右摇头, 手、臂伸展左右摆动, 头的摆动方向和手的摆动方向运动时方向相反。反复12次。

6. 气血疏通法

平卧, 面向上, 两手顺躯体放平, 两腿向上抬高后放下。反复12次。

7. 筋气疏通法

站立, 两腿并拢, 收腹, 两臂向前平伸, 吸气, 身体下蹲, 坐在自己离地的脚跟上, 然后再徐缓吐气站立。重复12次。

8. 经气复原法

半蹲下, 左手向后摸自己的右脚, 右手从上面向后摸自己的背部, 换气再作。反复12次。

9. 能量运动法

站立, 头向前向下倾, 同时脚尖用力, 脚后跟提起, 然后, 再接着头向后仰, 脚后跟着地脚尖提起。反复12次。

1 0. 腱舒展法

立正站好, 向前迈出一条腿略微弯曲, 作前弓步, 双手十指交叉, 两臂向上伸直, 然后上身前倾, 后腿绷直, 向上伸展脊柱, 完成1次后, 换腿再作。反复6次。

1 1. 腹腰强健法

平卧, 面向上两手交叉抱头后枕部, 用力坐起, 再平卧, 反复12次。或两腿蹬空增力, 侧卧外摆。

1 2. 复原养神法

双手合掌, 静坐或静站, 全身放松, 双目轻闭, 两手掌相叠放在脐部, 6分钟左右。每日晚上可按摩足三里穴、涌泉穴、背俞穴、耳全穴。

此“周身形神相结合十二法”能够活动全身且运动量适宜, 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长期坚持, 一定能对控制病情有很大益处。

论音乐与绘画的形神结合 篇2

许多音乐家、画家和科学家都在积极的探索音乐与绘画的联系, 甚至直接把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例如, 牛顿在研究色谱的时候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正好相当于音乐中的C、D、b E、F、G、A、b B七个音。西方作曲家配器大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认为, C大调是白色, G大调是黄色, D大调是金黄色, A大调是玫瑰色, E大调是青玉色, B大调是铁青色, #F大调是灰绿色, b D大调是灰黑色, b A大调是紫色, b E大调是深黑色, F大调是绿色。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也认为浅蓝色是长笛, 深蓝色是大提琴, 更深的蓝色是雷鸣般的双管巴斯, 最深的蓝色是管风琴。这种设想实际上是因为每个人的阅历、兴趣、环境等条件的不同, 通过这些不同的感觉, 把某种音色与颜色这种相类似的感觉联系起来。

一、画家绘制出的音响图画

音乐可以诱发画家的创作欲望, 以便得到启发, 激发其创作灵感, 给听众产生一种奇妙的魅力。画家则运用对照和照应的法则, 再加上笔法的刚柔、虚实、墨法的浓淡、浮实体现出整体的和谐。

国内外的众多画家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曾说:“音乐常常赋予我一些伟大的思想。当我听到音乐的时候, 我非常想画画。”达芬奇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 传说他那幅画著名的《蒙娜丽莎》就是从音乐中取得的灵感, 尤其是蒙娜丽莎那个神秘的微笑就如同音乐中飘忽的旋律。然而印象派和抽象派的出现, 使得绘画与音乐间有了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康定斯基的《印象派三号》, 用象征性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对比表现了观众、钢琴等, 就如同在演奏一首色彩交响乐。后印象派绘画大师凡高通过学习钢琴, 来找出颜色与声音之间的契合关系, 打破了传统模式, 创造出新的色彩。我国画家贺天健在一个碧空无云, 皓月中悬的秋天的夜晚, 忽然听到从远处传来的悠扬的笛声, 一切都沉浸在声韵和月色中, 顿时他生起画兴, 修改了一幅未完成的作品, 从而使整个画面的色彩、浓淡更加和谐了。

音乐的音响与绘画的气韵是异质而同构, 相异相通的。绘画的线条是审美情感净化了的, 富于节奏感、韵律感, 使画家用有形的形象创造出了音响。

二、音乐家谱写出的色彩音乐

作曲家通过一定的音乐手段, 为听众提供了一个虚幻的空间, 使听众在音乐的海洋中无限徜徉。音乐同时是极其具有概括性与表现性、渗透力与亲和力的, 它能够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

音乐的色彩一般是通过旋律、音色和音乐造型等的有机结合来表现的, 音乐的节奏也有很强的表现力, 再与不同力度的音响结合在一起, 就造成了更加完美的和离奇的效果。音乐的色彩主要体现为音乐中音响的结合。音乐的色彩有宏伟瑰丽如巨幅油画的, 也有秀丽细腻如工笔画的, 有浓淡丰富如水彩画的, 也有淡雅、洁净如水墨画的。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 这部钢琴组曲是作曲家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 该作品是作曲家参观过亡友画家哈特曼个人画展后为纪念这位朋友而写的, 一共有十首乐曲, 每首乐曲的标题都是原画的标题。这其中的每首乐曲作曲家都采用了一个经典的“漫步”乐段来连接, 代表着欣赏者在画廊中漫步的场景。每首乐曲作曲家都是完全按照绘画作品来构思的, 采用丰富的调性、旋律、节奏和音色的变化, 唤起了听众的视觉意象, 感受到《图画展览会》乐中有画的美感。再如李斯特创作的《死神之舞》, 他的灵感来源于比萨寺院墓地的古壁画《死的胜利》, 他的钢琴曲集《旅游岁月》中的《婚礼》是根据拉斐尔的同名画作创作的。

中国的作曲家同样也有很多是直接根据绘画来创作的音乐, 比如我国的民乐《观花山壁画有感》、《蜀宫夜宴》、《飞天》等都是根据我国古代壁画或者古墓时刻等美术作品为蓝本创作的。马思聪的《西藏音诗》、钟信明的《长江画页》、王西麟的《云南音诗》、李忠勇的《云岭写生》、朱践耳的《黔岭素描》等等都是直接以绘画标题命名来写的, 汪立三先生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也同样是以取意于绘画作品, 更可谓是乐中有画, 音画交融, 鲜明而又直接的表现出音乐与绘画的内在联系。

结语

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音乐家要谱写出色彩音乐, 画家则要绘制出音响图画, 当人们在聆听一首音乐作品时, 时常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幅与音乐相符合的画面。每当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 完全可以闭上双眼, 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而当我们在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 我们要用眼睛去用心体会画家的情感和意志, 这就是要欣赏者从音乐中“看”到色彩, 从绘画中“听”出乐音。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2]郭林.论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和对比[J].歌海, 2010第3期.

论中国武术的“形神兼备” 篇3

无论在文化领域还是艺术领域, “形神兼备”已经是众多中国传统文化所属的一个共同特点, 其中, 绘画、书法、舞蹈、武术等对形神兼备的体现更是最为明显。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曾将“形与神”的概念运用于画论中, 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著名论断, 其中“以形写神, 而空其对实, 全生之用乖, 传神之趋失也。”就是他所主张的重神但不轻形, 其认为神似需由形似达到, 所以形象必须生动、到位, 精神才能与形相得益彰。中国武术自然也吸收了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 无论从技术的演练还是艺术审美等方面同样遵循着“形神论”的说法。如古拳论中所云:“形不存, 神则灭;神不在, 形必死。”也正是因为如此, 武术技术的习练要建立在“以形传神”这个“形”的基础上, 以此作为依附的手段, 从而逐渐过渡到表达和追求内在的神的目的。

2 外显的“形”是中国武术内在的“神”所寄托的依据

中国武术的“形神兼备”, 有如通常我们所见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舞蹈一样, 外在的形体动作是直观展现思想情感的“输出端”, 大众之所见, 而内在的心灵情感是透过形体表达的“输入端”, 大众之所感。所见的“形”与所感的“神”融通, 才是完美演绎一段有共鸣的生活情感的前提。同样, 中国武术也是通过外显的“形”与内在“神”的相互依存才得以完整的体现, 故拳彦有云“形为神之本, 神为形之用”, “形不存, 神则灭”, 而中国武术内隐神韵的表现所寄托的依据就是武术外显的“形”。

司马迁曾说:“形者, 生之具”, “神者, 形之本。”从传统哲学的角度认为形是神之舍, 神以形存。清代乾隆年间的苌乃周认为, “形者, 手足官骸也”, 与现在所说的形一般包括肌肉、筋骨、躯干、四肢等构成的形体无异, 而武术中形可以是一个完整动作的静止形象, 也可以是动作过程中人的整体运动形态, 包括腾空瞬间的造型、动作与动作的组合形态, 以及整套动作的结构形态等, 具体的表现如“八法”:“手眼身法步, 精神气力功, 首先就是以人体外形的手、眼、身、法、步作为锻炼的基础, 然后再讲究‘精气神’”[1]。通过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 反映出武术的技击意向、运动节奏、劲气势态和风骨神韵。此外, 如拳彦中载八卦掌“形如游龙, 视若猿守, 坐如虎踞, 转似鹰盘。”从“形神兼备”的角度来看, 八卦掌中的形, 即“行走如龙, 动转若猴, 换势似鹰”, 神即“行步若趟泥, 两臂似拧绳, 走转如推磨”。行步时如同“趟泥”, 双臂运动时如同“拧绳”, 身法“走转”如同“推磨”, 有着这样的“神”的内驱演练出来的八卦掌便变会给人产生一种“行走如龙”、“动转若猴”、“转换似鹰”的直观感受, 其所要表达的“意”就是“如龙”般的行走, “若猴”似的动转, “似鹰”般的换势。中国武术中这种“以形传神”、“以形达意”所表现的武术内核的意识与精神, 都是通过对外在形体动作的象征比喻, 从而揭示动作所隐含着的某种内在意蕴。

3 内化的“神”是中国武术外在的“形”所体现的灵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形”与“神”历来都被认为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荀子说:“形具而神生。”强调精神对形体的依赖关系。隋唐五代时的范缜提到“形者神之质, 神者形之用, 是则形称其质, 神言其用;形之与神, 不相异也”。“形”质而“神”用, 是我国古代先哲对形神关系的认识。清代的苌乃周认为“神者, 心之灵妙触而即发, 感而随通也。”现代学者张立文认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 是由心的思维器官所产生的机能以及客观世界的主观想象。”[2]而武术中的“神”则是指“人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它可以是流露在外, 充滋于表的, 也可以是潜藏内隐, 含蓄深沉的。”[3]形与神的关系, 是武术运动中人体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外显表达的“形”是“神”的载体, 内隐潜藏的“神”是“形”的灵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映像, 中国武术中的“形神兼备”最终指向以“神”为主, 因为“神”是主导武术动作形体表达的内驱动力与灵魂, 我们在习武过程中, 开始练的只是“化形于外”的肢体语言, 其后的内练才是武术的精髓。孙禄堂的《拳意述真》中也说道, “练拳不在形式, 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 形式虽方, 亦能活动无滞, 神气不足, 就是形式虽圆, 动作亦不能灵通也。”由此可见, 对武术技术动作的习练和修为, 首先是要建立在形之上的, 但是最终还是要逾越外形, 由外向内、由表及里, 实现由“形”到“神”的升华。

4“内外合一”的“形神兼备”是中国武术整体体现的关键

武术追求内外和谐的技术特色是其区别于只追求外在身体协调的各类体育项目的主要特色, 受中国传统哲学“一天人, 合内外”思想的影响, 武术中的协调却上升到了一种更高的高度———“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这里的“内”和“神”主要指通过外在的形体运动所表达的内在心神意气。“外”和“形”主要指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所组成的外在形体动作。所谓形神兼备, 不仅是指技术动作要合乎规格、优美、舒展, 而且要在一招一式中表现出武术特有的神韵、气势。用孙禄堂的话来讲就是习武练拳, “从其规矩, 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 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 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 是内中意气之中。是故见其外, 知其内, 城于内, 形于外, 即内外合而为一者也。”

从武术技术演练的视角看武术的“形神兼备”, 就不仅仅是武术技术动作讲求“手、眼、身、法、步”的形体动作规范和注重“精神、气、力、功”的传神达意。而应该如武术家蔡龙云先生从演练者表现的角度指出的那样:“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战斗的场合里, 才能完美地表现套路运动。”才能够使演练者通过具体有形的动作透射出一副格斗的意象。而武术套路演练中所体现的“形是动作的攻防技法的外显, 通过运动员的形体来体现, 是构成武术套路的物质基础, 而神则是武术本身所特有的内在本质, 即技击的精神与意识在套路演练中所表现出来的武术的内涵与神韵。形是基础, 是对武术动作技击技法的外形模仿, 神是对内在技击精神的掌握与体现。”[4]武谚曰:“只求神意足, 不求形骸似”, “以形传神”就达到了武术演练的重要要求, 讲求神韵、气势、气质。

从艺术审美的视角看中国武术的“形神兼备”, 也就不仅指习武者在演练中表现出来的开合吞吐、钻翻起落的形架招式, 以及攻防意识、劲力发放与动作招式相浑然融契后产生的一种活力和神韵, 而应该带有审美思想去“以形传神”。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 “武术运动之所以被人们誉为立体图画, 无声的诗篇, 运动的雕塑, 优美的舞蹈, 就是因为武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时候, 善于巧妙地把全部精神彻底地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之中”[5]。“发之于内而形于外”。一方面, 中国武术的“形美”通过“手、眼、身、法、步”的定势造型, 动作的动静起伏、拧转开合等直观呈现, 还有依托某些拳种的技法特点得以体现, 如八极拳通过身体的顶、挘、崩、靠, 体现的阳刚之美, 太极拳表现出形体的绵柔之美等等。另一方面, 中国武术的“神美”则以形为载体, 通过技术动作的虚实转换、攻防进退、刚柔相济等带有技击意识的表达, 以“动如涛, 静如岳, 起如猿, 落如鹊”的气势, “轻如叶, 重如铁, 快如风, 缓如鹰”的节奏, “形如游龙, 视若猿守, 坐如虎踞, 转似鹰盘”的象形取意, 展现一幕幕带有诗意意蕴的战斗场景。

通过“手、眼、身、法、步, 精神、气、力、功”这种“内外合一”的锤炼, 武术所表现的美不仅是外在的形体美, 更是通过整体展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气质, “形神气韵”才是对武术所表达的整体美的全方位概括。

5 结语

中国武术的“形神兼备”是用外显的“形”来呈现内在的“神”所要表达的意蕴, 同时用内化的“神”来丰蕴外在“形”的表现。因此, 武术技术动作是需要外在的形体动作为基础, 没有外在的形就无从表现内在的神。同时, 如果武术技术动作只停留在表面的形, 那么这样的动作只是一个肤浅的、缺乏内在意蕴的形体“摆设”, 毫无韵味、毫无内涵可言。所以, “要做好一个武术动作, 既要工整、规矩, 注重形美, 又要了解动作的用法, 表现动作的意识, 以求凸显其内在的神韵”[6]。只有在此基础上, 中国武术所要呈现的技术身法、艺术审美才能由内到外、由形到神得以完整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144.

[2]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 (天道篇)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659.

[3]郭志禹.武术形神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7, 21 (3) :1-6.

[4]华烨, 杜七一.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形神关系及其基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7, (4) :54-55.

[5]李修平.论武术动作的神、心、形、体[J].山东体育科技, 2000, 22 (1) :33-34.

上一篇: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下一篇:假日经济冰雪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