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觉醒与收场论文

2024-12-02

艺术的觉醒与收场论文(共4篇)

艺术的觉醒与收场论文 篇1

北京服装学院建校50周年大庆时,举办了以“中山装”为概念的主题设计活动,这个以中山装主题系列时装的设计活动,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大家认为艺术教育和服装产业要对民族文化更加关注,应该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和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中山装概念”设计来探索跨界融合,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上实现艺术、科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迈出了领先的脚步。的确,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学习,使未来的设计师和服装从业人员充分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加强民族自信,我们的服装业的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在西方文化强势来袭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精神。

一、瑶族服饰的现状调查

广西瑶族人口众多(有147万,占全国瑶族人口56%以上),支系丰富(有盘瑶、白裤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等众多支系),服饰多彩(有精美的织绣、华丽的银饰、繁复的造型等),民俗独特(有盘王节、做功德、家郎等),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榜上,广西境内的南丹县、贺州市等地的“瑶族服饰”在“民俗”分类中榜上有名。由此界定可以了解民族服饰是与民族地区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和“食、住、行”是密不可分的,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服装基本上分为日常劳作装和节庆盛装两大类。在当下社会,民族地区由于生活与劳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受到来自都市文明的浸淫,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已着汉服,只有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才会穿着民族服装出现在特定场合。广西也仅有龙胜和平乡黄洛、大小寨等个别远离城市的山区瑶寨的中老年妇女在日常生活中还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而这些偏远的村寨现在也露出旅游开发带来某些不良影响的端倪。如在村寨木楼间矗立起水泥的高层建筑、外来做生意的汉民与原住民渐渐杂居、旅游缆车横空穿越梯田观光,少数民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与文化部门为保护本民族文化在当地建立了博物馆、陈列厅,里面有部分民族服装及饰品展示,仅仅局限在静态的陈列。偶尔见到旅游景点的货摊上有书籍卖,也是风光摄影类居多,缺乏民族服饰动态的宣传形式及内容。在桂林义江缘景区,就是将瑶寨缩小版的整体搬移到景区,瑶族生活及文化动态呈现得较完整,但游客仅能依靠景区里面导游泛泛的解说词引导游览,问及景区的“原住民”有关他们民族的历史及生产制作技艺的问题,这些村民大部分均不能完整的回答,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一类的开发没有注重、也缺乏具有本民族文化技艺或了解民族历史的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能与游客互动,演出味较重、商业味道较浓。纵观目前瑶族服饰的保护及开发现状,不容乐观。最主要是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也就是人才的重视和计划培养。盲目地做一些应景的保护与开发是不科学、难以长久的。

二、艺术教育与非遗保护

1. 教育途径与形式的变化

长久以来,由于非物质文化,例如民间文化技艺的学习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的,在瑶寨,象瑶族服饰这样的制作手艺是靠妈妈教女儿、奶奶教孙女这样的单传式的学习方法来完成的。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也可以在村上,甚至是劳作休息时,在田间地头也可以操作实践。但是,现在全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瑶族地区的女孩,她们是瑶族服饰技艺主要继承人,也是非遗的主要载体,她们要走进校园学习文化,需要完成学校教育的规定学业。她们不可能像过去农村的女孩那样有时间、有条件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她们不会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与意义,也不懂得自己民族服饰的价值何在。一整套纯手工的红瑶服饰,如果是一个人制作,最快也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年轻的女孩不会主动去学习、也无法去完成这些耗时又“无用”的东西。现在能掌握手工制作民族服饰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所以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植入与非遗相关的文化艺术的课程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广西有的地区已经开展了此项工作,如兴安县在华江瑶族乡中心小学就开展了刺绣课程的教学。如果能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小学、中学、大学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技艺课程连贯起来,规划其通识课程深浅程度的设计,那么,非遗保护就不是几个非遗协会人员忙活的事了,就会形成一种全民共识,民族文化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知识链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孩子从小就会培养出一种对文化艺术的喜爱与尊重,会对本民族文化因了解而充满自信。

2. 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之关联

传统的学校教育常常让知识成为重心,在课程设置中忽略了文化与素质教育课程的构成。这是中国教育存在的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高等美术与设计院校,这种现状仍普遍存在。学校的美术类、设计类课程,绝大部分以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为教学目的,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种“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功利教育,实在是助长了“快餐文化”。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决不可急功近利!否则,我们的学生怎么能够欣赏和接受瑶族精美服装那一针一线的“慢工出细活”,也无法理解传统中国工笔画那“三矾九染”的力道之美。教育的目的是“悟道”,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如果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师范类学校和有关培训机构,设置一些有关民间美术、非遗技艺等课程,普及民族艺术,就等于培育了非物质文化存活的土壤,经过这样专业学习、培训后的各类人员,如政府官员、文化工作者、各级学校教师、自由艺术家、学生等,形成了一种尊重、喜爱民族文化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这种社会及文化氛围中,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达成社会共识。故我们的教育定是要改革的,是从上到下的改革。只有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了首位,我们的艺术教育才有希望,那么,民族文化的宣传普及也才有可能推广。非遗的保护、传承才能真正的得到落实。当然,瑶族服饰的手工技艺和文化内涵才会因为传承载体的进步而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受众需求与非遗传承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诉求。文化消费由大众转向小众、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化、特色化是当下文化受众需求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56个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桂林的旅游文化增添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好评如潮,荣获了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里面的广西少数民族歌舞、服饰、风俗都为演出营造了神秘的氛围、成功地赢得了票房。事实证明,民族文化的适度、合理开发是具有市场,为现代人所接受的。

1. 设计师对民族服饰的借鉴运用

第1 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服装服饰艺术设计类的服装设计作品中,获得金奖的《仲夏夜之梦》与优秀奖的《融·和》等两个系列的作品,设计师都运用了中国文化的元素,如传统图案、手工刺绣、民族饰品等。这是艺术性创意服装设计借鉴民族服饰获得成功的案例。在服装市场,民族风格的品牌赢得消费者喜爱的也很多:中国奢侈品牌“NE·TIGER”就做足了民族文化的功课,以云锦为材质、以刺绣为工艺,融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板型结构,稳稳的占领了华服的市场。还有品牌“例外”,其设计理念是“寻找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自我”,设计总监马可凭借对中国美学的自觉加上国际时尚的敏锐触觉,成功打造一种东方哲学式的当代生活艺术,让“例外服饰”不仅是中国目前成立时间最久,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无论设计师在服装设计时显性的借鉴具体的民族服饰的造型或图案或色彩,还是隐形的运用民族服饰内涵的民族精神与美学,都是在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高等设计类院校是培养未来设计师的摇篮,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分析当前业界的前沿动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学习,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中融合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段设置课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也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弘扬。如图(1、2、3、4)是笔者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作品,在现代礼服设计中巧妙地将瑶族服饰元素结合牛仔面料综合装饰,作品颇具创意,独特、时尚。

2. 旅游消费市场与民族服饰

近些年,由于国家增设了一些中华传统节日的假休,小长假旅游便成为了不少都市人的选择。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越来越吸引着人们前往旅游。各地旅游消费市场的服装及其饰品成为热门商品。据调查,目前的这类商品存在品种单一、货款趋同的现象。一条民族风格的裙子在云南大理能看见,在江南水乡的乌镇也能买到。这样的服饰商品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多元需求。以龙胜金坑景区商铺销售的瑶族服装商品来看,均为机织的混纺材料加机绣工艺的服装、花边,而且款式平常,无特色可言。倒是懂行的游客会跑到瑶民家里淘宝,但手绣、手织的纯手工的服装,价钱昂贵又使很多人接受不了。就算价钱可以接受,这种纯手工的精美服装,瑶民也只在本民族重大节庆日里穿着。不适合日用,只适合收藏,因为瑶服的织造及染色工艺还存在固色、整烫等一些服装工艺处理上的问题,需要现代纺织印染技术进行改良才适合日常穿着,而这是当地从事制作与销售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修养无法达到的。要想改变民族地区旅游服饰品目前的现状,其实还是要绕回到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定是靠人才队伍来支撑的。

3. 民族服饰的拓展空间广阔

服装最初只有日常穿着功能的时代早已经结束,现代服装的类别拓展到了演艺服、礼服、工作制服等等。除了生活、工作、休闲等场合穿着的实用功能,还有其它非实用功能,如在地方旅游宣传片、影视作品、游戏软件、广告等新媒介中也不能缺少服装的元素组成。一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给清朝满族宫廷服饰做了大广告、老幼皆知。由此我们在研究广西瑶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路上得到启发,例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设计瑶族服饰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用语言、行为等自然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瑶寨的各种环境、对象进行操作,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途径获得体验和信息反馈,这种实时交互的过程如同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真实地进行。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瑶族服装的保护、宣传、开发,是一种新颖、先进的手段和方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新的科技丰富了传统艺术的生存形式,瑶族服装及其相依存的瑶族民俗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现代艺术创作的内涵。这种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的融合,成为了非遗保护传承一种新的思潮。

四、结语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以人为本,重视对传承载体,即人才培养的研究。对已有传承人要尊重和保护,对未来传承人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设置,提高文化受众的人文素养。只有让民族文化切实成为当地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树立起老百姓生活中的民族自信,才能真正成为其文化的主人。这才是瑶族服饰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空间。

参考文献

[1]杨源,何星亮.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2

[3]王航宇,黎婷,王计平.虚拟现实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秦始皇陵为例[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

[4]玉时阶.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瑶族服饰[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凯特·肖班《觉醒》的艺术成就 篇2

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婚姻家庭以及爱情自由的思考是美国南方文学喜欢探讨的话题, 也是肖班创作中的一贯主题。19世纪的美国社会, 妇女还是丈夫和家庭的附属品, 作为社会来说并不鼓励妇女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人格。小说毕竟是虚拟的社会, 是作者探索心灵世界的工具。肖班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独立意志的探索开风气之先, 是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她的小说人物不仅意识到社会的压迫, 感受到来自心灵的苦闷, 而且大多具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反抗勇气,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20世纪初美国兴起一个南方文艺复兴的文学运动, 肖班同时也被公认为这一运动的先驱人物。

《觉醒》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在小说艺术上也很有成就。小说语言成熟清丽, 还大量运用了对称结构、隐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比如格兰德岛和新奥尔良的家与谢尼岛上的农居和“鸽子窝”就为一组对称的地点, 前者象征世俗的束缚, 后者则意味着自由的生活。新奥尔良的海坎普太太和阿罗宾与格兰德岛上的拉蒂诺尔夫人和罗伯特恰成对称, 前者由于总是蜗居在城市里, 气质上比后者更加充满世俗意味。在小说里艺术象征着自由和自我表达的工具, 爱德娜以绘画、莱茨小姐则以钢琴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莱茨小姐教导爱德娜说“艺术家还得拥有无畏的灵魂……敢于挑战, 敢于反抗的灵魂”。艺术的生命即在于挑战成规和创新, 这与爱德娜的内心追求是一致的。鸟在小说里则象征着交流 (开头的那两只鹦鹉和画眉) 和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的努力, “想飞越传统和偏见的地平线的鸟儿必须得有一双坚强的翅膀”。爱德娜的失败就是因为她的翅膀还不够坚强。很明显, 学习游泳象征着探索未知世界和增强内心力量、获得自信和快乐的过程。另外, 贯穿于整部小说的意象—大海则象征着自由和逃避, 粼粼的波涛给予爱德娜以抚慰和勇气, 在那里才能摆脱尘世、回归人性。

需要指出的是, 爱德娜的反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她对爱情和艺术的理解仍然是有局限的。她既看不起拉蒂诺尔夫人相夫教子的婚姻生活, 也不愿接受芒德莱医生的人生哲学, 更没有莱茨小姐与世俗保持距离, 独身自好的勇气。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对少女时代穿越麦浪的回忆说明, 她的人生目标其实是朦胧的, 这也就难怪美国矮脚鸡版的《觉醒》导言作者认为, 既然她嫁给庞德利埃就是对浪漫和幻想的告别, 那么后来拒绝庞德利埃而重新追求这两者就不能称之为心灵的拓展, 而只是“退回到原初的起点”。这么说虽然未免褊狭, 却也不无启发意义。觉醒之后的路往哪里去?在女性意识崛起之初, 这是一个普遍的话题。

《觉醒》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蒂里耶太太只有28岁, 是个富商的妻子, 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衣食无忧、物质富足, 丈夫对她也很宠爱, 艾德娜自己也承认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在一般人眼里, 她是个幸福的女人。只要她安于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她的生活就是完美无缺的。然而, 遗憾的是, 艾德娜不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人, 不是那种溺爱孩子、崇拜丈夫、把家庭当成自己的一切的女人。相反, 她是个激情满怀、有艺术家气质且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的女性。生活富足、相夫教子的生活与她自身蕴涵的火热激情和追求独立个性的要求相悖。这使她隐隐地感到某种不满足。她无法去除自己的个性, 把侍奉丈夫、照顾孩子当成自己一辈子惟一的神圣的使命。正因如此, 每当丈夫责怪她照顾孩子不周时, 她便只有用眼泪来排遣心中的压抑。在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中, 她的激情和艺术品位无从释放。

长期的压抑势必造成对自己情感生活的追求。一个夏天, 在到一个岛上度假时, 她爱上了同时到那里度假的小伙子罗伯特, 而罗伯特也坠入了情网。艾德娜的激情终于有了释放的去处。爱情的再次萌发终于唤醒了艾德娜麻木已久的个性。她终于明白这种看似完美的家庭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拥有自己的生活, 她把孩子送到乡下的婆婆家, 并且未经丈夫同意便私自从富丽堂皇的家中搬了出来, 住进了一所简陋的小房子。她觉得她采取的每一个措施都让她又一步远离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各种义务和责任, 却更增添了她作为独立人格的力量。她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去理解生活中更深层的东西。与此同时, 她在绘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画作得到一些画商的赏识。

在艾德娜做这一切的同时, 她对罗伯特的爱情并没有减退。事实上, 对罗伯特的爱以及希冀得到他的爱正是促使她这么做的原因。她幻想着罗伯特在她终于挣脱家庭的束缚之后能够与她成就自己希望的浪漫, 让自己的激情最终得到完全的释放, 自此摆脱过去的生活, 开始一种全新的也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然而, 令她失望的是, 罗伯特却没有让她如愿以偿。罗伯特虽然也爱艾德娜, 但艾德娜是个有夫之妇这一点一直阻挠着他对艾德娜的爱情。她认为艾德娜是个不自由之人, 而他也无力为了爱情去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所以, 从他发现自己爱上艾德娜起, 他就一直选择了逃避。他先是逃到墨西哥去, 可那份割舍不了的情感又驱使他回来了。当艾德娜认为自己离开了家就是为自己挣得了自由时, 罗伯特却不这么认为。因为, 即使艾德娜离开了原来的家, 可是她丈夫并不打算跟她离婚, 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她离开家的原因, 对外界宣称她是因为家里要重新装修才搬出去住的。罗伯特当然明白他如果要接受艾德娜必须面对的阻力, 当他从墨西哥回来后, 他还是让艾德娜成了失望的俘虏。

艾德娜终于绝望了。她追求自己个性独立的努力虽然获得了成功, 向往中的爱情却还是成了泡影。于是, 觉醒后的她选择了放弃生命, 毅然决然地走向大海。

艾德娜的故事是个悲剧, 但她的故事发人深省, 引发了人们对女性自我意识和婚姻制度等问题的思考。女性作为社会的一员, 应该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婚姻制度应该以尊重女性的独立人格为基础, 压制个性的婚姻制度只能给女性带来苦闷和情感上的饥渴。在女权主义批评家眼里, 艾德娜的形象虽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 但她的觉醒意识在19世纪的美国已经堪称先驱了。所以, 《觉醒》被奉为女权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而它的作者凯特肖班也因此成了美国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摘要:《觉醒》被奉为女权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而它的作者凯特肖班也因此成了美国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表达女性作为社会的一员, 应该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婚姻制度应该以尊重女性的独立人格为基础, 压制个性的婚姻制度只能给女性带来苦闷和情感上的饥渴。

关键词:情节结构安排,人物刻画,主题思想的深化

参考文献

[1]谷红丽《;觉醒》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与解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欧荣;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神话原型浅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04期。

[3]潘英慧;似是而非—试论凯特·肖邦女性形象创作的模糊观[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段丽娜;生于觉醒、死于困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艺术的觉醒与收场论文 篇3

关键词:象征,静态性,动态性,内涵性

一、引言

《觉醒》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巨著。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这部目前被定为经典的女性文学作品, 实际上结束了作者凯特·肖邦的创作生涯。《觉醒》发表于1899年,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末期, 父权制盛行。由于作品中潜伏着一股对女性独立自由和觉醒同情的暗流而在全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人们指责它“有失体面”、“陈腐而肮脏”, 是“道德上的毒品。”[1]直到20世纪50年代, 当女权主义逐渐兴起、女性的需求和欲望更加真切的为社会所理解和接受时, 评论界才开始还《觉醒》以公允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这部小说被定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它真实的反映了女性的需求、表达了女性的心声, 更得益于作者对大量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更为小说的主旨增色不少。

象征主义 (Symbolism) 是19世纪末出现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 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奥里叶于1891年在其《法兰西信使》一文中阐述了象征主义的观念:艺术品唯一的理想在于表达观念, 并且以形式表达观念, 又以一种普遍任职的模式来呈现这些形式和符号, 它所描述的事物决不是客观对象, 而是主观观念的表征, 是装饰绘画。因此, 艺术品必定是观念的、象征的、综合的、主观的、装饰的。这无疑就是象征主义最基本的特点。对象征主义者来说, 使用含义丰富、表现力强的象征比直接的意义陈述更能表达真情实感。传统意义上的象征可分为两种:普遍象征和文学象征。在细读《觉醒》文本之后, 笔者将小说中出现的象征划分为三种:静态性象征、动态性象征和内涵性象征。本文即从这三种象征入手来分析凯特·肖邦在其天鹅绝唱《觉醒》中所表现的艺术特色, 从而达到加深对小说及其主题的理解。

二、静态性象征

静态性象征, 或可称为描述性象征, 与所象征的事物有着内在的关系。被描述的事物通常是一些静态的事物, 然而他们代表的却是能引起人们反思的普遍规律。《觉醒》中出现了大量的静态性象征, 可概括为大海、鸟儿、房子、服饰四种。这些象征贯穿情节发展的整个过程, 像一个个环扣将故事情节串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真实感人地刻画出了主人公艾德娜的人物形象, 并准确的传达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在《觉醒》中, 整个故事的发展紧紧围绕着大海, 因此, 大海成为该故事发生的背景。由于它的不断反复出现, 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大海那富有韵律的声音仿佛在召唤着艾德娜, 抚慰着她那受伤的心灵, 它是艾德娜觉醒过程中一盏不灭的明灯。小说一开始, 艾德娜想起了儿时肯塔基草场上的经历, 她将草丛喻作大海暗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在格兰德岛上, 一条“暗淡的光线”[2]使艾德娜意识到了自己的境况;与罗伯特的相识、相知促使她认清了这“暗淡的光线”, 意识到她在宇宙中作为一个个体的位置, 了解了她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撩人的海浪声不断的召唤着她、引诱着她。最终, 万念俱灰的艾德娜带着一颗疼痛的心来到她当初度假的海滩, 往大海中游去, 将自己托付给广袤无垠的大海, 在大海寻到了自己的归宿。

鸟儿是《觉醒》中另一个中心意象, 它们象征着与人交流的渴望和妇女被禁锢的社会现实。肖邦以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鹦鹉那令人刺耳的抱怨声开始了她精心设计的故事。鹦鹉的尖叫暗示了小说的悲剧性质。艾德娜与鹦鹉一样, 时常说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语言。艾德娜和鹦鹉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有一共同点, 即与各自的生存环境格格不入, 其后果便是遭人误解。鹦鹉被困于笼中, 艾德娜被世俗传统所桎梏。它和她都被囿于有形的和无形的“鸟笼”中, 并以一种相同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抗议。在艾德娜投海自尽前, 她看到“一只翅膀受伤的鸟正空中飞翔, 不停地摇摆、拍翅, 转着圈向下沉, 一直沉到水里。” (189) 这只不幸的受伤的小鸟掉入大海象征着艾德娜逃避社会习俗与传统的尝试的失败。因此, 艾德娜很快步鸟之后尘, 投入大海。艾德娜的自杀不仅仅代表了她个人的失败, 更代表了那个时代全体女性的失败。这也深刻地说明在19世纪末的父权制社会里, 一个女人要想真正获得独立和自由, 拥有真正的自我是不可能的。

肖邦在叙述故事过程中多次提到艾德娜住过的房子:格兰德岛上的小别墅, 新奥尔良的大房子, 谢尼卡米内达岛上安托万太太的家以及她的“鸽子屋”。每一所房子都是艾德娜经历觉醒过程的标志, 都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限制与禁锢。在格兰德岛上, 艾德娜扮演着一位“母亲型”的女人, 在新奥尔良, 她又表现为一位完美的社交场合的女人;然而当她和罗伯特不辞而别去了谢尼岛时, 艾德娜发现自己在一个全新的、浪漫的并且异样的世界里。“鸽子屋”让艾德娜有了一个家, 同时也获得了独立。它给了艾德娜一种老房子不能提供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帮助她经历了她从未体验过的自由与宁静。在这里, 艾德娜虽有一种在社会地位上下降的感觉, 重要的是她获取了一种精神升华的感觉。本质上, 所有这些房子都是艾德娜追求自我、实现觉醒的绊脚石。她感觉自己既像一个流放者又像一个囚犯。无论她在哪里, 她都找不到“家的感觉”。只有在死亡中她才能找到一个家所能给予她的一切———休息、宁静、庇护和安慰。

在《觉醒》中, 服饰象征着社会的习俗与传统。艾德娜初次登场时, 她衣着整齐得体, 并且在过去的六年当中, 她把每周二都视为接待日———穿上漂亮的衣服, 呆在家中接待来访的客人。这一切告诉读者, 此时的艾德娜还遵循着社会习俗。从格兰德岛回到新奥尔良后, 她“不再穿以往周二的接待服, 而穿上了平日家里的便服。”这一变化表明艾德娜开始抛弃传统。最后, 当她自杀时, “她扔掉了那极不舒适恼人的衣服, 有生以来第一次她赤着身子将自完全全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189) 在她追寻自我的过程中, 艾德娜彻底的将自己从社会习俗中解放出来。服饰的象征含义不仅体现在艾德娜身上, 作为艾德娜的衬托式人物———阿黛尔的服饰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阿黛尔“她头罩面纱, 甚至戴着狗皮手套来保护她的腕部, ” (27) 她不停用衣服来遮盖自己的身体。阿黛尔完全遵照社会习俗行动, 不停地将所有社会习俗的外衣“穿”到自己身上, 她是19世纪女性的缩影。此外, 《觉醒》中对黑衣女人虽着墨不多, 但其服饰也包含了丰富的象征含义。她从未换过衣服, 始终以一身黑衣出现在读者面前, 这体现了世俗对一个寡妇所期望的那种对孤独的忍耐和顺从。这一身黑衣代表了父权制社会腐朽黑暗的社会习俗对女性的压抑和迫害。

三、动态性象征

动态性象征即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行为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通常情况下, 我们借助一个人的所言, 尤其所行, 来评价一个人。实际上, 一个人可能会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而其行为却会真实地反映其意图和思想。《觉醒》中的艾德娜便是如此。除了对雷西小姐, 她没有向更多人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沉睡、学会游泳、自杀、弹钢琴这一系列的行为真实地反映了她的意图和渴望。

沉睡是贯穿《觉醒》的一个重要的动态性象征。艾德娜的每次觉醒都伴随着某种沉睡, 沉睡象征着女主人公觉醒前的生存状态———懵懂而苦闷, 这就像火山爆发前那片刻的宁静, 潜伏着巨大的威力。小说中多次提到艾德娜在睡觉, 而睡梦中总是充满了苦闷和凄凉。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她在谢尼岛上的沉睡。在教堂里, 艾德娜无法克服烦闷和昏昏欲睡, 她踉踉跄跄地“远离了教堂令人窒息的氛围, 来到外面。” (60) 这一动作说明艾德娜正试图放弃束缚她个性发展的传统基督教为代表的父权制体系。当艾德娜独自在小屋里时, 她脱下衣服, 在水盆里洗了脸, 躺在床上, 伸开四肢“在飘散着甜美的月桂花香的床上入睡。 (62) ”醒来后, 她容光焕发, 精力充沛。她感觉好像睡了几百年, 并询问罗伯特“我睡了多少年了?……一个新的种族一定已经诞生, 只剩下你我两个老古董了。” (63) 艾德娜的沉睡及睡醒后的言行象征着她已从过去无知沮丧的状态中觉醒出来, 燃起了她对真爱的渴望。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谢尼岛是艾德娜的伊甸园, 而她与罗伯特则象征着人类的始祖夏娃和亚当。

艾德娜第一次游泳是她转变过程中的重一步。它象征着艾德娜的重生、自我发现和走向成熟。艾德娜一直不敢下水, 因为她害怕把自己交给浩瀚无边的大海。在举行晚会的那天晚上, 艾德娜走向大海。突然间, 她感到身上有了一种力量, 第一次真正感到控制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她张开双手“让自己融入在无尽的大海里”去探索广阔的新世界。然而这次游泳并没有使艾德娜彻底完成她的觉醒。当她回头看时, 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游出很远, 并担心没有力气再独自游回去而被淹死。她突然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 并意识到独立性另一面:要想回到安全的地方, 别无指望, 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她第一次游泳的这段情节除了预示她最终在海中死亡以外, 还预示着艾德娜的愿望和她的耐力之间存在可怕的差距。艾德娜没有持久的勇气和足够的力量来承受违抗社会习俗的后果, 而这种勇气和力量是她要永远摆脱他人对她的控制必不可少的。在小说结尾处, 艾德娜发现她依旧生活在社会习俗的桎梏下———社会的限制和世人的期待束缚着她, 最终她选择了自杀。艾德娜自杀这个动态性象征的寓意颇具争议。一方面, 自杀代表着向社会习俗与权威的最终屈服;另一方面, 艾德娜的自杀是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反抗的表白。艾德娜拒绝被束缚, 她为了保持自己的完整和独立而放弃了生命。她以自杀的方式避免了自我背叛。淹没在大海中, 放弃自己的生命, 艾德娜重新拥有了自我获得了再生。

《觉醒》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是音乐。艾德娜从雷西小姐那里体会到了音乐的感染力, 生平第一次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感觉到其中所表现的画面, 并使她为之震撼。音乐使她达到了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她又融入到音乐中, 与音乐产生了共鸣。事实上, 艾德娜试图把艺术作为实现自我探索和自我表白的一种途径, 对于一名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来说这就是一种反叛。

四、内涵性象征

内涵性象征指的是作者赋予其人物的象征意义。作者没有点明其含义, 而是通过对其人物的刻画让读者目睹这些人物而产生出象征意义。凯特·肖邦对小说中的五个人物的刻画就赋予了这种丰富的内涵性象征意义。这五个影响艾德娜觉醒的人物其各自的性格、禀性分别代表了人性的五个方面。

阿黛尔是父权制社会里最完美的女性类型, 象征着社会赋予女性的责任与道德。阿黛尔全身心地照顾孩子, 履行家庭职责, 确保丈夫生活的幸福。作为妻子她体贴、忠诚;作为母亲, 她慈祥、无微不至。她具有“一切女性的美德和魅力, 是所有男人都会钟爱的妻子” (17) 是典型的“母亲型”的女人。但是, 阿黛尔却是个极不自由的女人, 这一点可以通过她不停地怀孕体现出来“差不多每两年她就会有一个孩子”, “她总是在谈论她怀孕的状况”。她不是一个自由的个体, 她的身体永远与另一个小生命相连接。她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家庭, 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它的奴隶。在某种程度上, 人们可以把阿黛尔看作是未觉醒时的艾德娜的化身。

作为阿黛尔的对比, 雷西小姐是一位不合世俗、不算年轻的未婚女性。在艾德娜逐渐觉醒的过程中, 她起到了一种鼓励的作用, 是自我和激情的象征。一开始艾德娜也不喜欢雷西小姐, 渐渐地她发现雷西小姐是唯一能真正理解她的人, 因为她们两人都不和世俗, 极其孤独。对艾德娜来说, 雷西小姐既是位缪斯, 也是一位自强自立型的女性形象, 被艺术和激情所主宰, 而不是被社会习俗所主宰。在艾德娜的世界里, 阿黛尔和雷西小姐分别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女性———传统的和叛逆的。艾德娜不想成为其中任何一种人, 因为她既没有足够的忍耐力将自己完全投身于家庭生活, 也不想过像雷西小姐一样为了艺术而放弃感情过一种清教徒式的孤独生活。面对这样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艾德娜既不打算回到过去与丈夫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去, 也不敢设想未来没有真爱的世界。

艾德娜的丈夫莱翁斯·蓬德里埃在小说中象征着物质和金钱。在他看来, 一个男人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他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财富来衡量的, 因此他每天投身于商业活动而忽视了家庭和妻儿。艾德娜对他来说是“他生活中唯一的物品。” (7) 莱翁斯最在乎的是他在社会中的形象, 他从未努力去理解艾德娜的感情, 也没有在任何事情上考虑过她的意见, 更没有为艾德娜担心过, 他担心的只是别人怎么看艾德娜, 因为这会影响他的社会地位。莱翁斯只把艾德娜看作是一个美丽的宠物, 传统家庭的锦上添花。任何事物, 包括爱情、人际关系在莱翁斯眼中都被金钱化、物质化了。

尽管在艾德娜觉醒的大部分时间里, 罗伯特远在墨西哥, 但他从始至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说中他是真爱与理想的象征。是他激起了艾德娜反抗生活的热情, 是他使艾德娜找回了少女时期的梦想, 是他把艾德娜从漫长的噩梦中唤醒。艾德娜从罗伯特身上看到了爱情的承诺与激情, 这恰恰是她和莱翁斯婚后生活所失去的。当罗伯特认识到他对艾德娜的强烈感情时, 他选择了离开, 因为他无法忍受在艾德娜身边而不能表达他的爱慕之情。艾德娜对罗伯特有着同样强烈的感情。一想到罗伯特在某个地方生活着而未陪伴着她, 艾德娜就悲伤不已。有时候, 一股无法控制的巨大的受挫感向她袭来, 控制她整个躯体和灵魂。罗伯特点燃了艾德娜对真爱和理想追求的火花, 但他囿于传统的道德标准, 不能回报艾德娜以同样的爱, 使艾德娜认识到孤独的深刻内涵。

充满魅力而又率直的阿尔塞·阿罗宾是新奥尔良社会的风流浪子, 是欲望与性爱的象征。阿罗宾的出场总会与性爱联系在一起。虽然阿罗宾已经习惯于在他的浪漫史上占上风, 把女人看作是令人愉快的征服对象, 但在和艾德娜的交往中, 艾德娜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从没有让阿罗宾控制她, 因为艾德娜拒绝别人用旧习俗对待她, 也不想按照旧习俗去做。对罗伯特单相思的恋情得不到回报, 只有阿罗宾的温情才能使她平静下来, 尽管这种温情是瞬间的。因此, 她投入了阿罗宾的怀抱。这是艾德娜第一次纯粹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这样做。她最后也承认:与阿罗宾的不正当关系不只是期待罗伯特回来, 也是为了满足她内心混乱的情感, 与真正的感情毫无关系。

五、结语

小说家是通过视角、情节、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段来达到艺术性效果的。在修辞手段中, 象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象征在《觉醒》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凯特·肖邦最显著的艺术特色。象征这种艺术手段把凯特·肖邦作品中可视的世界和不可视的世界, 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无限世界和有限世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使他们彼此相互呼应并相互沟通, 从而,

穿于各个主题思想之间, 强有力的影响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结构方式, 向世人展现了一位在19世纪末的父权制社会下, 敢于挑战传统、不落俗套、勇敢追求自由真爱的新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Nina, Baym.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C].New York, London:W.W.Norton&Company, 1989, 1505.

艺术的觉醒与收场论文 篇4

1 艺术———蓝调

贯穿故事始末的蓝调是全文的主旋律。作为爵士乐的一个重要分支, 蓝调“是西非黑人被贩卖到美国, 远离其自然环境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黑人通过自己的音乐相互慰藉, 共同回忆他们遥远的故土和历史。”现实的残酷并没有击倒黑人, 这种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型黑人音乐帮助他们发泄心中的愤怒, 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在作品中, 两代人都与这音乐有关。兄弟俩的父亲也有个弟弟, 他有着浑厚的嗓音, 而且弹得一手好吉他。然而, 吉他———蓝调的经典乐器之一—和它能歌善舞、乐观向上的主人一起被一群醉鬼白人毁灭了, 只留下无尽的黑暗和永远的沉默。光阴荏苒, 年轻一代成长起来, 情况却并未好转。开始, 桑尼离开哈莱姆去参加海军, 后来又去了格林威治村, 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逃避毒品。然而, 当他回到哈莱姆时, 却发现一切都未改变。“一个黑人, 从小生活在黑人区, 那里充斥着无法无天的事情。当他成了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却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饥饿、贫穷、性饥渴伴随着他。突然间, 海洛因来了, 它让你幻想, 让你沉醉, 不再想自己的任何麻烦, 也不再去想任何人的麻烦。它使你离开现实, 离开痛苦, 到任何想到的地方去, 得到任何想得到的东西, 在梦幻中, 一切都身临其境般地随心所欲。”桑尼想要获得一种归属感, 一种稳定感, 海洛因给了他。他对哥哥说:“它能同时令你感到温暖和寒冷, 还有距离。还有……肯定。”

毒品和音乐都与人的精神世界有关, 然而, 毒品带来的快感只是个人的、短暂的, 而且还是有害的。它并没能帮助索尼和他人交流, 他迷失在人群中, 没有安全感, 比以前更孤独。于是他又重拾旧梦———梦想成为一名爵士音乐家。在那条又短又黑的小街上唯一的一家夜总会里, 他找到了同情、友谊、了解和爱。桑尼和他的同伴们不是把音乐作为消遣, 而是把它作为生命攸关的大事来看的。他们演奏, 是为了“没法子排解———那胸中的风暴。……有时候为了要奏出来, 你简直什么事都能豁出去干。只有生活在‘底线以下’的人, 就像歌曲所表达的那样, 才了解这音乐究竟说了些什么。”

2 兄弟隔阂

文中曾多次出现声音与沉默的对应。爱德华·罗伯在《詹姆斯·鲍德温的蓝调和艺术的作用》一文中谈到:“沉默, 如同黑暗, 是一种缺失, 缺少一些东西, 逃避一些东西。”从比喻的层面上讲, 沉默等同于黑暗;从人性上来说, 沉默是对周遭世界的一种冷漠的回应, 是一种精神死亡。桑尼寄居在哥哥女友伊莎贝尔家时, 每天都练习弹钢琴。为了成为一名爵士乐音乐家, 他无时无刻不在练习。在写给男友的信中, 伊莎贝尔承认:“这哪里像是有个人来寄住, 这简直是把没完没了的响声招进了家里。”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最终惹恼了伊莎贝尔的中产阶级家人, 于是桑尼开始了无声的抗议, 他不再弹琴。“此后几天伊莎贝尔家里就是一片寂静, 可是这片寂静肯定比古往今来的一切音乐声都要震人耳鼓。”

这种沉默也曾同样让桑尼的哥哥感到愧疚难当。他曾自我反省:“我意识到在我们两人之间永远留下了一个历史的痕迹, 时光无法加以磨灭, 宽恕也不能把它抹去, 这就是, 当初他亟需有人好言开导的时候, 我却一直保持着沉默———我沉默得太久了”听到桑尼因吸毒被捕的消息后, 主人公简直不敢相信。“我不能相信———我这意思是说, 我的脑袋里根本容不下这种想法。长久以来我一直把这种想法拒之千里之外。”对于完全参照白人标准努力拼搏的主人公来说, 这样的弟弟他无法理解, 也不想理解。

兄弟间的隔膜, 在一次对爵士乐的讨论中充分表露了出来。桑尼的哥哥认为黑人接受职业教育, 学一门手艺, 找个饭碗, 好好工作, 就可以改善自我状况。因此, 当桑尼第一次表示想要成为一个爵士乐手的时候, 他觉得“这似乎有点低级”。因为深深的肤色, 经历了两次迁徙, 来到南方以外的“希望之乡”的美国黑人发现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仍然把他们禁锢在一个小范围里。音乐中人为的隔阂是对社会的一种反叛, 更是一种反抗。桑尼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种族也有自己的优势, 大家理因以这黑色的肌肤为傲, 而不是试图逃离。相反, 桑尼的哥哥对爵士乐的态度则暗合了另一类黑人的心理。他们对种族歧视的反应就是努力向上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中产阶级。走一条以“白人标准”来设定的所谓成功之路, 试图以此达到摆脱种族主义视野下的黑人形象。然而恰恰因为他这一身黑色皮肤注定了他没有成功的一天。在白人中, 他不可能找到归属感, 在自己的种族中也因为走得太远, 同样找不到依托。和桑尼一样, 他也迷失了自我。不同的是桑尼对此有强烈的意识, 一直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定位, 而他的哥哥对这一切却毫无自觉。这里对爵士乐不同流派的探讨是故事继续发展的一个暗线, 也直接导出了夜总会里那场精彩演出。

3 自我觉醒

当酒吧的音乐响起时, 故事发展到了高潮。演奏开始前, 4名乐队的主要成员, 包括桑尼, 一一登场。室内灯光昏暗, 只有舞台上一支射灯照亮着。桑尼的哥哥注意到“他们都很小心在意, 不肯贸然踏进这圈灯光, 仿佛谁要是万一疏忽而贸然闯进了这灯光, 那就要烧得片骨不存似的”。在这幽暗的灯光下, 音乐家们开始演奏了, 起初尚有些犹豫, 慢慢便渐入佳境。在蓝色的灯光下演奏着蓝调, 原本略显伤感的主题被巧妙地修饰了, 使人暂时忘却了烦恼, 营造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清调。

在这里, 蓝调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是对黑人内在的、心灵的再现。真正的音乐家也许只有在灵魂和肉体上经历炼狱般痛苦的煎熬才能洞察人的本性。伴随着桑尼的音乐, 哥哥回忆起了家庭所遭遇的种种苦难, 泪水渐渐湿润了他的双眼, 以为忘却的记忆如今排山倒海的向他袭来。是音乐打破了兄弟间长久以来的沉默, 是音乐推倒了阻隔个人和种族的那座高墙, 也找到了回归种族, 直面美国黑人身份的勇气。然而鲍德温并没有过于乐观, 主人公依然很清醒地意识到音乐对他造成的这种影响:“这不过是一会儿功夫的事, 那人间世界还在门外眈眈而视, 像饿虎一般, 苦难还如黑云压顶, 简直比天还大。”

4 黑暗中唯一的光芒

蓝调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它具有自发性, 它创造了一种配合默契的方法, 并且拥有一个与之产生共鸣的群体。它允许并且认可的是怀疑理性, 赞美官能享受, 与传统社会一刀两断, 推崇即兴创作和感情的真实。音乐, 正如诗歌之于罗伯特·弗罗斯特, 只是困惑中短暂的停留, 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一丝一毫。但是人们仍然努力着, 试图抓住它, 因为“这是黑暗中唯一的光芒”。

参考文献

[1]Baldwin, James, Sonny’s Blue, Reading American Literature[M].ed.Chen aimin, Nanji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3:248-272.

[2]陈铭道.黑皮肤的感觉:美国黑人音乐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爵士.Jazzophile爵士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佐良, 编选.美国短篇小说选 (下册)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下一篇:在线监视